中国石油入选寻找“最美青工”[五篇]

时间:2019-05-13 15:0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石油入选寻找“最美青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石油入选寻找“最美青工”》。

第一篇:中国石油入选寻找“最美青工”

附件1 中国石油入选寻找“最美青工”活动

全国投票阶段候选人先进事迹

姓 名:王永亨

单 位:兰州石化公司

个人事迹:王永亨,甘肃甘谷人,汉族,中共党员,2005年毕业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现担任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ABS车间ABS装置化工乙班班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能够认真学习岗位知识,勤于思考,很好地掌握了装置操作技能。在日常工作中带领岗位人员解决了不少的生产难题,很好地维护了装置的安稳生产,在2008年、2012年兰州石化公司技能大赛中荣获“技术状元”荣誉称号。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通过了本科自学考试和厂工程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取得了“助理工程师”的任职资格。在每年的装置大检修中,他本着认真负责、质量保证、安全受控的工作理念,出色地完成车间交给的各项检修任务,连续四年被评为橡胶厂厂级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厂级标兵。

作为一名班长,在班组建设上,坚持严格管理,强化制度执行,坚持在班组开展“让班员走上讲台”和“班组异常现象分析活动”,不仅为员工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而且使班组员工分析处理异常现象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保证了生产安全。他所在的班组在2008年、2010年荣获公司“模范班组”荣誉称号。自橡胶厂开展学习小组活动以来,作为ABS车间学习小组带头人的他,积极组建了由青年员工组成的学习小组,先后承担并完成了诸如“降低1-4线挤压包装残次品率”、“降低装置污水COD值”等安全生产攻关项目。

姓 名:王琳

单 位:吉林油田

个人事迹:王琳,女,35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6年3月参加招录子女考试来到吉林油田,2007年参加工作来到松原采气厂。现任万宝采气队党支部副书记,曾任万宝采气队1#女子集气站站长。由她带领的万宝1#集气站是由6名女员工组成的吉林油田公司第一个女子气站,班组以“和谐进取,顽强拼搏”为特色,树立了“管理无止境,精细到永远”的管理理念,气站连续两年被吉林油田公司授予 “巾帼建功示范岗”和“油田公司标杆班组”的光荣称号;2011年被松原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巾帼标兵岗”;她本人也先后获得油田公司先进工作者、巾帼建功标兵、油田公司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和吉林油田第九届十杰青年称号。

钻研业务保障发展。万宝1号集气站所辖的气井,大部分进入开采的中后期,能量递减、地层出液,产量快速下滑,王琳带领全站员工细心观察,认真录取每个生产数据,分析掌握每口气井的生产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减缓产量递减。面对有的气井由于井口压力低,短时间计量数据不能反映出真实井况实际,她就坚持长时间跟踪计量,有时计量一口井就要十几个小时,经常是连续计量到深夜,摸2 清气井出液规律的第一手资料,和技术人员一起确定合理泡排周期,硬是成功地把万宝地区气井产能综合递减率控制在了10%以内。

努力创新促进发展。由于区块产能降低,单位产气能耗就逐渐上升。为了深挖潜力有效降低能耗,王琳通过查阅书籍,虚心向身边有经验的员工请教,不断摸索、积极实践,提出了站内真空炉、离心泵间开间停的节能措施建议,得到相关技术部门和队里的认可,并积极组织实施。自2012年2月实施以来,累计节约天然气9.5万立方米,节电2.3万度。

她始终牢记岗位是家、生产是命脉,把1#集气站建设成我厂基层站队窗口班组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她发扬“五加

一、白加黑”的工作精神,不断进取,自任职以来,始终以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自己的道德讯条。万宝气井已经进入中后期开采,气井地层能量递减出液,产量的快速下滑使她心急如焚,她带领全站青工细心观察,认真录取每个生产数据,掌握每口气井的状况,不管条件多恶劣都力求所取得数据及时、准确。由于压力低,有的气井短时间之内录取的数据并不能反映出井的真实状况,她就亲自跟到深夜,在完成一天的单井计量任务后,长时间计量,以取得更有价值的数据,为泡排周期的制定,和泡排效果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厂技术部门的协助指导下,在她的坚持下,硬是成功把综合递减率控制在了10%以内,取得了天然气开发工作的好成绩。

姓 名:田园园

单 位:大港油田公司 个人事迹:田园园, 32岁,中共预备党员,大专学历,大港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作业一区采注五组组长、采油高级工。曾先后获得中国石油职业技能(采油工)比赛铜奖、“大港油田公司十大优秀青年”、“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等称号。立身以立学为先,他始终恪守这一原则。刻苦钻研理论和实际技能,摸索、总结出“三招四试”、“一人一责”管理法,三年中,在为企业增油创效的同时,也完成了从他从项目化用工向市场化用工、再向合同化用工的华丽转身。在命运面前他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更是青年员工学习的典范。

孜孜以求练本领

如果刀刃怕伤了自己,而总是拒绝与磨刀石亲密接触,它就永远也不能锋利”。石油专业知识底子薄、生产现场实际经验缺乏,这是田园园走上工作岗位之初,遇到的第一道坎。他所在的作业一区是采油一厂乃至大港油田公司的产油大户。作为一名项目化员工,能够管理日产十几吨、甚至几十吨的重要油井,田园园既高兴又忧虑。高兴的是终于可以一展拳脚了,忧虑的是这肩上的责任又多了一层。

管理好油井,首先要熟悉它的脾气秉性。于是巡井路上,他熟记各种技术参数、操作要领。跑油井现场、上修、措施实施、设备维修样样拉不下。遇到问题他就虚心求教,从不怕碰钉子,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成功者找办法,失败者找理由。靠着这份特有的勤奋。他的技术素质突飞猛进,在随着而来的采油厂油水井分析、技术比武中他脱颖而出。

人生没有平坦的旅程,在高级别技能选拔赛里,田园园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两次的选拔、淘汰,没能让笃实好学他后退半步,相反还在他倔强的内心埋下了一颗“卧薪尝胆”的种子。

调平衡操作260次,机械制图390张,组装管路零件3250个。已记不清自己的手被锈钝的剪刀磨破了多少回,他以一天40个垫子的魔鬼式训练,检验着自己的“功力”调平衡人家十分钟结束“战斗”,他却花三倍的时间,苦练速度、技巧和精准度。机械制图是弱项,那就从最基本的画线条开始。一天八小时,书本不离身,零件不离手,这一画——就是整整6个月。在经过了倾耳注目的千百次演练之后,田园园顺利通过了几轮残酷的淘汰赛,最终代表大港油田公司参加了全国职业技能比赛,一步步从一名职业“新手”,走上了全国技能竞赛的赛场。在2010年中国石油职业技能(采油工)比赛赛场上,田园园沉着应对、冷静思考、将日常苦练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当他真正站在领奖台上,面对着全国石油系统精英们的掌声时,不善言谈的田园园,只是羞涩的笑了。

无私奉献传帮带

全国技能大赛的磨砺,让田园园的“羽翼”更加丰满。为了能把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授给更多的人,他担任起采油一厂技能比赛采油工选手的培训师,他倾尽全力,将自己的参赛经验和技能、技巧无偿的传授给学员们。每天他和选手一起4 站在烈日下炙烤,从动作的规范到工具的选用都一丝不苟,任何误差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看到选手不到位的操作,他总是亲自做示范,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十次,常常是大汗淋漓。最终采油一厂大学生代表队在大港油田公司比赛中获得了三银、两铜、一优秀的好成绩。

2011年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员工姜金凯与田园园结成了师徒对子,自此师徒两人变形影不离,田园园利用上井巡查的间隙,有意识地锻炼姜金凯的判断能力。当油井发生变化时,他会让姜金凯先行进行诊断,并拿出解决的办法,然后,他再根据对录取资料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两人进行讨论,有时为了一个数据的准确性,师徒两人能再跑生产现场。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姜金凯的油井分析能力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并代表作业一区参加了采油厂的油水井分析、技能比赛,均获得不俗的成绩。

学以致用创效益

奉献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荣得殊荣的田园园并没有躺在荣誉本上听赞誉。2012年6月,他再次杨帆启程,参加了采油厂班组长竞聘,并成为作业一区采注五组的组长。采注五组24口油水井,井深、易结蜡、低液量、间出、欠注,是作业一区管理难度最大的采注组。

这一次,田园园又犯了“老毛病”,黑白泡在井场,盯压力、查资料、测液量,无数次的反复实践终于摸清了每口井的生产规律,摸索总结出了“三招四试”油水井管理法。通过日常的“三看、三清、三摸”及时发现油水井的动态变化,并有针对性地通过“试拉油、试开井、试调水、试清蜡”措施来保障井组产量得到有效提升和长期稳产。此外,他还制定出一井一策、一人一责管理法。科学、细致的管理方法规范了流程,有效解决了各类油水井管理难题,平均检泵周周期由2011年的235天延长至308天,节能降耗节约成本120余万元。特别是深化井组“油水并重”管理,针对历史上曾经高产油井跟踪摸查注水后压力变化,及时提出试开方案,实现了长停井中8-72-1井、中8-74井自喷恢复生产,去年至今仍保持日增油15吨的显著效果,已累计增油1682吨。此后,全区开展此类油水井排查试开,年挖潜增油4197吨。

葱郁的小草并不起眼,但长在高处却比树高。一个人一生中能让自己做抉择的大事并不多,而能自己落实的小事却数不胜数。有的人靠智慧成就梦想,有的人靠运气焕然一新,而田园园是靠不持之以恒的拼搏和天生的韧劲,叙写着这独一无二的人生。

姓 名:张艳芬

单 位:中石油云南

个人事迹: “巾帼油站领头雁,万吨重担一肩挑,科学营销塑精品,宝石花下竞芬芳”,这说的就是云南省第一座自助加油站、“巾帼女子站”经理、“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张艳芬。

2004年,张艳芬进入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公司。9年来,她厚积薄发,当好油站管理者,当好客户贴心人,传递青春正能量。她总结提炼出“四项顾客服务法”、“1234矛盾化解法”、“一降一升提量法”,率先开启“精减帐表减压阀模式”,服务顾客加油从8分钟降至1.5分钟,日均服务车辆由996辆提升到1156辆。她先后获得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百名优秀青年”、云南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她所带领的高新加油站被授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云南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组合提量再造一座加油站

张艳芬中专毕业,经历加油员、前庭主管、数质量管理员、加油站副经理等岗位,2010年,专业技能过硬的她走上了高新女子加油站经理岗位。张艳芬爱钻研、求上进,自学完成大专、本科学业,如今,她已是云南大学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

面对城市站车辆拥堵制约销量提升的难题,张艳芬在书本中找答案,经过现场反复研究、测算,提出分类引导,打出了一套“削峰填谷”组合拳。高新加油站每天22:00至次日7:00时段,以优惠0.15元/升的政策将出租车客户引向夜间加油实现削峰;针对周末销量比平时低6吨左右的实际,周六、周日汽柴油价格优惠0.2元/升,吸引私家车客户在周末销售低谷期加油实现填谷。通过“削6 峰填谷造峰”,高新站实现了削高峰提高服务效率、造高峰增加销售量的目标,日均销量从22吨上升到43.58吨,增加21.58吨,相当于再造一座高新加油站。

为切实减轻油站员工劳动强度,张艳芬大胆创新,开启“精减帐表减压阀模式”。她利用加油站管理系统功能,将高新加油站帐表卡册从85本减至10本,减少加油站员工填写时间近3小时。她还将高新加油站交接班次数由3次减少为1次,交人不交班,优化流程,实现了零手续、零核对的无缝交接。通过两种减负方式,员工月休息时间增加了2.2天。

通过一系列组合提量,高新加油站真正达到了员工高兴、客户满意、效益提升的一优三赢的效果。

二、向60秒要效率客户增幅40% 张艳芬总说:“我是跑着走的。”这话一点不假,因为她就是在争分夺秒为客户节约时间。

张艳芬常说,前面车慢一秒,后面等候的车就慢10秒,这是累积效应。为了给进站顾客方便快捷的服务,张艳芬跑动在加油现场,找方法、换思路,向60秒要效率。她充分拓宽油站现有空间,采用“品”字型车位划线,现场服务车辆数从16辆增加到20辆,加油站车辆排队等候时间降低3分钟;将不同品号油枪用不同颜色胶管进行区分,减少顾客辨认的时间;通过加长加油胶管、加油现场安装语音对讲系统,加油站车辆加油时间减少3分钟;编制《固定客户发票单位汇总表》存储在发票机手写板内,减少顾客开票等待时间,加油站车辆现场滞留时间减少30秒。通过“一降一升提量法”,顾客滞留时间从8分钟降至到1.5分钟,油站日均服务车辆数由986辆提升到1134辆。

同时,张艳芬带着油站姐妹上门为固定用户提供便捷服务,构建“激情营销”网络,网聚了大量的客户,固定客户数量由原来的1400家增加到了1968家,增幅达到40%,固定客户消费比例超过60%,相当于高新开发区2/3的车辆在高新加油站加油。

三、“完美服务”50万人次无差错

高新加油站的姑娘爱美,张艳芬更爱美,她带领大家用爱美的心灵呵护着“中国石油品牌”的声誉。

张艳芬常说,客户要的就是“完美服务”。“客户来到我们油站,我们要走进客户心里;老客户要坦诚,新客户要热情,服务客户要贴心”,她带领员工在实践中不断推敲、研究、完善,提炼出了“四项顾客服务法”。即对出租车客户的信任服务,私家车客户的差异服务,机构客户的增值服务,老客户的亲情服务。同时,在便利店安装了中国联通自助缴费机、移动二维码自动识别机、拉卡拉缴费系统等终端设备,增加话费充值、水电费缴纳等增值服务项目,想尽一切办法满足顾客需求,提高中国石油品牌忠诚度。针对加油现场出现的小摩擦,张艳芬又提出了“1234矛盾化解法”。即一静(心)二忌(粗、怒)三有(有理、有利、有节)四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及时)。9年来,她化解现场摩擦近300余次,服务顾客近50万人次,没有发生一次顾客投诉;销售油品8.6万多吨,没有发生一笔差错。

然而,张艳芬对家庭却充满着愧疚之情。她担任油站经理4年来,4个春节都是在油站值守,没有和家人吃过一顿年夜饭。她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全部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加油站,她用云南人所特有的高原情怀大山品质唱响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

细处着眼,实处着手,28岁的张艳芬正是以其独特的管理嗅觉和经营智慧创新完善营销模式,实现了高新加油站“一切围着客户转”的良好局面,高新加油站也成为了中国石油在春城昆明的一张亮丽名片。

姓 名:邵坤

单 位:大庆油田

个人事迹:邵坤,198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10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现任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三公司15142钻井队钻井液工。参加工作三年来,他坚持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鼓舞斗志,始终用新老三代铁人鞭策奋进,扎根钻井一线,苦练岗位技能,矢志奋斗、忘我拼搏,2012年,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工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和个人银牌;2013年,在全省石油钻井工和钻井井控班组比赛中,再次取得钻井井控班组第二名和钻井液工岗位第8 一名的好成绩;先后荣获大庆钻探工程公司“优秀员工”,大庆油田“技术能手”、“十大金牌师徒”等荣誉称号。

当个像样儿的钻工,就是选择了艰苦和奉献,我是堂堂七尺男儿,就要像老铁人那样战斗。

生长在大庆的邵坤很早就知道铁人王进喜,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英雄,从小他就梦想着能像铁人那样工作。大学毕业后,品学兼优的邵坤带着执著的梦想来到了15142钻井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石油工人。

然而,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巨大的,枯燥无味的铁嘎达是他面对的工作,繁重的体力劳动压得他直不起腰来,机器轰鸣的井场,油迹斑斑的工衣,荒无人烟的草甸子,寂寞与彷徨无时无刻不充斥着邵坤的内心„„师傅张念看在眼里,对他说:人人都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在我看来,骄子不努力奋斗也不会拥有功劳簿和光荣榜,要记住你是铁人的后代!随手拿起床头的日记,“到一线去锻炼自己,用学到的知识,锻炼自己铁一样的臂膀!”毕业时的豪言壮语还萦绕在耳畔,井场上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在嘲笑自己的懦弱,这就要打退堂鼓吗?不,绝不!倔强的邵坤从心底发出了铿锵的声音:我要在井场上编织我的人生梦想,我要在岗位上实现我的青春价值!

一次雨季施工,井上突然发生水浸,急需大量石粉。由于连降大雨,井场道路十分泥泞,运送石粉的车辆开到距井场200米的地方,就深陷在烂泥中。为及时控制险情,他顶着大雨,背起石粉就往井上冲,一代重晶石粉50斤,他一次就背三袋。在他的带动下,20多名青年钻工趟着泥水,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路边和井场之间来回奔波,从深夜11点奋战到第二天早上10点,硬是把200多吨、8000多袋重晶石粉运到了井场,为生产迎得了宝贵的时间。

当个像样儿的钻工,就要像大庆新铁人那样苦干实干、大胆创新,做新生代知识型、复合型钻工。

邵坤所在的15142钻井队是一支曾获得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石油金牌队的队伍,他知道,作为金牌队里的优秀青工,决不能让这支队伍褪色,不管干什么,都要向大庆新铁人那样,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干出一流的水平。

说起邵坤的成长,离不开他的师傅、副队长张念。这对师徒亦师亦友、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已成为誉满油田的一段佳话。学理论,师傅把自己觉得比较实用的钻井专业书籍、用心整理的笔记拿给邵坤,邵坤如获至宝,每晚都要比其他兄弟多下些功夫才睡觉;练操作,师傅经常和他在一起,有时还苦中作乐来个小比赛,比如加重时,两人就看谁在十分钟内加的重晶石粉多,修泵时,两人就比谁先装完,接单根时,两人就比谁的操作更稳。随着不断的学习,邵坤已经掌握了多项技能,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他还经常主动请求尝试下一个岗位的相关操作。当他还是井架工时就经常学着看泵,学着处理钻井液,也学习司钻的操作技巧。9 很快地,邵坤就成为了班组里真正的骨干力量,所有岗位的操作他都能熟练的掌握并能独立盯岗,还经常被队里评为“岗位明星”。

古语说:取其上者得乎其中,取其中者得乎其下。邵坤知道,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标准,努力钻研先进的科学技术,永远不满足,不懈怠,才能在大庆油田“4000万吨持续稳产、油气重上5000万吨”的大局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根据掌握的知识,不断的潜心钻研,深入的进行定向井施工研究,掌握不同区块的井斜、方位变化规律,保持泥浆性能全井稳定;并根据地质预告将各井段地层分布情况牢记在心,用转盘转速、钻压分别控制好方位和井斜;优化稳斜段钻具组合,极大的缩短了完钻时间。这套方法在全公司推广使用后,大大提高了定向井的施工效率,平均队施工定向井的建井周期缩短一天,降低了操作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结余成本200余万元。

当个像样儿的钻工,就要发扬大庆“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精神,干就要干一流,站就要站排头。

在邵坤看来,岗位技能提升是技术进步的需求,也是成长成才的途径。由于工作业绩突出,邵坤被选派参加了2012年中石油举办的钻井液工职业技能竞赛的前期培训,七月的盛夏,钻台上像烤箱一样灼人,一天下来,身上的工服都能被汗水浸出白花花的盐印,但这些,都挡不住他求知的脚步。那段日子,他日夜埋头苦练,发明了一套“无实物模拟训练法”,根据实战情况,将队友排好站位,进行徒手训练„„每个环节,他都认真琢磨;每个夜晚,他总是最后一个休息。功夫不负苦心人,年纪最小的邵坤很快地就全面掌握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为大庆油田代表队中的一员。在中石油举办的决赛中,他坚定信心,凭借着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地操作技巧以及稳定的发挥,与队友精诚合作、齐心协力,获得了团体第一和个人银牌;年轻的邵坤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2013年7月,在黑龙江团省委城市部主办,大庆油田团委承办的石油钻井工和钻井井控班组比赛中,再次取得钻井井控班组第二名和钻井液工岗位第一名的好成绩。

激扬的青春与隆隆的钻机同频,无悔的追求与发展的脉搏共振。他坚定信念,锐意进取,投身钻井锲而不舍,扎根一线勤学苦练;他走铁人路,铸铁人魂,践行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青春誓言;他在大庆油田实现“4000万吨持续稳产,油气重上5000万吨”的征程中,在钻井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追逐梦想、放飞青春。

姓 名:陈洪鑫

单 位:机械厂

个人事迹:陈洪鑫,男,1985年6月出生,2008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机械厂工程项目部助理工程师,现任机械厂承揽的南八仙气田2.5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建设地面配套工程项目经理。他在工作的短短五年中,先后荣获油田公司2009年度基建系统先进个人,2010年度优秀共青团员,2010年天然气开发公司5亿方产能建设先进个人、2012年青海油田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所负责的输气管线工程获得2009年涩北气田32亿方产能建设工程劳动竞赛一等奖;集气站工程获得站内一等奖;涩北气田1号站优化调整改造工程或得了2011年优秀单项工程项目奖。

参加工作以来,陈洪鑫同志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先后参与台南气田36亿方、涩北气田32亿方、8.5亿方和盐湖气田试采等多项油田重点产能建设工程。

2013年1月,陈洪鑫同志通过公开竞聘又成为机械厂南八仙气田2.5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建设地面配套工程的项目经理。南八仙2.5亿方天然气产能建设工程是油田公司的重点工程,该工程项目涉及到土建、工艺、电气、设备安装、老站改建等各个方面,施工组织难度大,是机械厂有史以来承揽的规模最大、工艺最复杂的一个工程项目,也创下了机械厂承揽的单项工程产值过亿的历史新记录。

工作中,他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同时还承担着施工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等多项工作,每年有300多天奋战在野外一线。为了这项油田重点工程早日投产,陈洪鑫与他相恋4年的女朋友原本打算过完年两人就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但由于工程施工组织难度较大,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陈洪鑫早早就投入到施工现场调研、图纸会审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春节刚过完,陈洪鑫11 同志就奔赴施工建设一线,开始认真研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对施工工序、进度控制及关系协调等方方面面进行精心安排,使得两人的婚期两人的婚期也就一拖再拖。每次面对未婚妻询问婚期的电话,他总是愧疚的说“等工程结束了,我一定好好弥补你,举办一个隆重的婚礼,给你一个幸福的婚礼,也希望你能理解和支持我。” 今年,他已坚守工地7个月,还主动放弃了出国考察的机会,一个是在令无数国人向往的浪漫旖旎的欧洲游玩,一个是荒凉的雅丹地貌中行走在散发着各种气味的管线、储罐的场站中,两种不同的环境,一个坚定的选择,彰显了陈洪鑫同志为油而战的坚定信念和优秀品格。

他团结同志、虚心好学,积极向师傅们求教,极大丰富了专业知识储备。由于这次项目施工是进行老厂站改造工程,涉及到油、天然气两个系统,并且不能全部停产进行施工,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陈洪鑫在项目开工前就积极查找各种资料与安全管理人员一起早早制订出了《项目施工安全方案》。通过仔细研究图纸并结合实践经验,他优化了施工方案,降低了施工现场劳动强度,减少了重复施工以及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为保证工程质量,他一次又一次地就工程质量技术问题征求设计和建设单位意见,坚持技术创新,持续质量工艺改进,组织项目人员成立了QC小组,明确质量关键控制点,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并将各工序的质量监控责任到人。

在施工中,他扎实苦干,率先垂范。为了工程项目高标准、高质量、按期顺利完工,他带领项目部全体人员投入到“白加黑”、“晴加雨”的劳动竞赛战斗之中。项目部人员都知道他每天是第一个到现场,最后一个离开的,当遇到施工难题,他能坚持十几小时在现场跟踪,确定施工方案,解决实际问题,时时掌握施工情况、了解工程进度,为工程的整体控制掌舵保航。早上不到八点到达现场,巡视前一天的工作是否完成、今天的工作如何合理安排,给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安排当日施工计划,落实站内动土、动火、高空作业、临时用电等安全监管是否到位、并给现场施工人员做好安全和技术交底工作。从现场回来后,又开始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开碰头会,共同研究、优化调整工作计划、检查资料员、质检员、安全员的资料是否与施工同步,与施工员共同审查图纸是否与现场有冲突,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第二天工作,一直到深夜才回到房子。睡觉前他又在考虑工作还有什么地方疏漏、以免耽误施工工期,对于到货比较晚的设备、材料有什么措施能够不影响正常投运,怎么才能将拆除方案、设备吊装方案、吹扫试压方案等近10项专项施工方案更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在现场管理方面,他还积极带动大家进行标准化现场管理,他所管理的施工现场,大到钢材构件,小到螺丝配件,都按照要求堆放的整整齐齐。他每天都是十几个小时的满负荷进行工作。跟他谈到满负荷的工作能否影像到他第二天的工作状态时,他说:“我还这么年轻,是企业的未来,只有经常坚守在工地,才能学到真东西,一天七八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对我来说已经足矣,而且作为一名项目的领班人,自己的一举一动全体12 项目人员全都看在眼里,我的工作态度将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工程项目的进程”。他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深深鼓舞着项目部的每一个人,使全体参战人员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全力以赴投入到奋发大干之中。

陈洪鑫同志作为油田中年轻一员,始终都以一份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在最艰苦的荒漠戈壁经历着寒来署往、风吹日晒,在一线的工作岗位上拼搏着、奉献着,以自己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攻坚克难的决心,为千万吨高原油气田建设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和激情。

姓 名:陈敬德

单 位:玉门油田

个人事迹: 33岁的陈敬德是玉门油田作业公司修井四队X12868队的一名普通青工。正如他自己所说:铁人这个名字早就在我们这一辈玉门人的心中定格,选择了井下,我们要么传承人背钢丝绳修井的历史当铁人,要么被淘汰。凡是留下来干修井的,个个都是铁人。今年5月,玉门油田常务副总经理陈建军目睹了长305井抢险的整个过程,感慨万分的称赞陈敬德在危急关头的表现是当年“铁人”王进喜勇跳泥浆池的再现。

走进陈敬德的生活,这位有着十二年军旅生涯的一线修井员工每天重复着繁重而又枯燥的简单劳动。自2007年从部队转业来到油田作业公司以来,修井作业现场便多了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由于工作表现出色,有点“傻”、有点“二”成为陈敬德区分其他员工最为显著的“特质”,在施工作业现场寻找陈敬德不用别人介绍,那个干活最不惜力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一身沾满油污的工服硬如盔甲,13 立在地上就可以“站”起来。同班的员工评价陈敬德就像一面“镜子”,不但时刻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为自己正容,也用在石油圣地上镌刻青春印记的豪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人。

“大兵”是X12868队的员工送给陈敬德的呢称,既源于陈敬德“士官”的特殊“身份”,更源于陈敬德“兵性”不改,无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动,“党员就要有个党员的样子”的秉性为他从事的每一份工作打上了鲜红的“烙印”。一次在单班起管柱作业时,由于井内压力过高,井口出现溢流,下放管柱时滚滚油花喷涌而出,陈敬德全然不顾冲到井口抢关旋塞,粘糊糊的油水劈头盖脸浇下来,他整个人就像从油坑里捞出来的一样,只有牙齿是白的。而这种事对于陈敬德而言似乎又是家常便饭,突出的表现使陈敬德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就实现了从“门外汉”到带班班长的蜕变。

熟悉油田的人都知道做一名井下一线员工的艰辛,对于常人而言,不用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单说每天将油糊糊的工衣穿在身上都需要一种勇气。他们长年奋战在戈壁沙漠,斗风霜、战严寒,付出的太多太多,在他们身上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是那种默默奉献,只有亲历过这群汉子,才会深深的感受到他们在石油圣地上镌刻青春印记的特有精神境界。

“我来”是陈敬德的口头语。在修井岗位上,陈敬德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工作“狂人”,重活累活永远抢在最前面。作为班长,每当同班的员工手脚不“利索”时,一个高大的身影总会出现在最需要替换的位置上——我来!5月9日 16时30分许,长305井放喷求产中压力猛然恢复,原本静止的放喷管线突然抖动起来,剧烈程度却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它如受惊后狂躁不安的野兽左冲右撞,沉重的基墩在它的牵动下也挪移、跳跃起来,发出“噼噼啪啪”的巨响。油压表指针瞬时向48Mpa冲去,裹挟着砂砾的油流在高压的作用下,俨然成了一把锋利的尖刀。危急!如果不及时处理,一旦油嘴被“切割”得过大,带着砂砾的高压液体就可能像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直至损坏采油树,让井口彻底失控。危急!如果不及时处理,“横冲直撞”的高压液体会带着以吨来计量的放喷管线随意挥舞,对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危急!!如果不及时处理,极速飞出的砂砾与现场随处可见的金属喷擦出一点火星,都有可能让现场瞬间变成一片火海,甚至发生爆炸,造成井毁人亡的惨剧。危急!!距离这口井不足两百米就是兰新铁路,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列火车经过。如果不及时处理,一旦造成事故,消息很快就会随着飞驰的火车四散开来,给玉门油田乃至中国石油的声誉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关井!”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陈敬德一个箭步冲了过去,两只铁钳一样有力的大手紧紧握住了井口闸门的手轮。他站在手轮一侧,拼出浑身的力量,两手一上一下交替用力,每转动一下,陈敬德的脸都被憋得通红,额头、手臂青筋毕露,但危急的形势容不得他休息片刻,一圈,一圈„„在陈敬德关闭井口闸门14 的同时,他的工友们默契配合,进一步加固了基墩,随后关闭了生产闸门,看到油压、套压渐渐恢复了稳定,陈敬德才松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

铁人!这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铁人!玉门油田常务副总经理陈建军感慨万分的说这一幕就仿佛“铁人”瞬间“穿越”到了长305井。对于陈建军副总经理给予了自己的至高评价,陈敬德真诚地说:在那种情况下,无论是谁都会那么做的。只不过当时我比别人的反应稍微快了一点,这可能和我当过兵有关吧。我的身体素质好,力气也比别人大,需要的时候就多分担一些,这是应该的。但是,工作还是要大家配合着干的,否则就是有两个陈敬德也没法弄。

每一个工作者,每一个劳动场面,每一滴汗水都有一个故事。“铁军”队伍里正是有了像陈敬德这样的铮铮硬汉,才是我们油田的基石。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宝贵的青春,追寻着闪光的理想,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玉门精神”的延续,在石油的历史画卷中描绘动人的新篇章。“当年‘铁人’是个啥样子我们还真不知道,但对照影视资料,‘大兵’的身上还真依稀有着‘铁人’的影子”。X12868队队长赵晓东谈起自己手的这名爱将,对陈敬德亦是充满了敬佩。当陈敬德被油田选树为优秀共产党员“十大先锋”时,X12868队的干部员工都说:“大兵”当“十大先锋”绝对够格,这样的典范我们信服。

姓 名:周亚明

单 位:中石油广西

个人事迹:一是坚持思想领先,增强服务意识。在进行现金交易时,周亚明为了方便顾客清点和存放现金,也体现出对顾客的充分尊重,提出了“现金交易15 五必须”:即必须双手接递现金及票据;必须赤手(即不戴手套)接递现金及票据;找赎给顾客的现金必须达到七成新或以上的标准;找赎给顾客的现金必须保证边角平整,正面朝向顾客;当找赎给顾客的现金为多张时必须按照面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

二是提升服务本领,丰富服务内涵。金湾站员工吕宁是广西公司连续两届标准化服务小分队成员,周亚明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选吕宁为金湾站内部培训师,每周站会以后全站集中进行标准化服务训练,有力地保证了服务水平的稳步提升。同时他坚持“身教重于言传”的原则,带领管理人员从自身做起,当好表率。他规定每天中班交接班时必须对“加油十三部曲”、“三声服务”和应知应会内容进行练习,同时也规定管理人员必须一同参加练习,否则中班员工可不予接班。

三是恪守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周亚明恪守“服务就是最原始的促销”的经营理念,在坚持做好常规服务的前提下,还额外开展了免费轮胎充气、免费手机充电、旅游、交通及天气咨询、银行信用卡办理咨询、市区5000升以上购油免费配送、派发汽车保养与生活小常识等6项增值及延伸服务。在周亚明的带领下,如今的金湾站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吨站与样板站,被誉为模范中的模范。为此,《中国青年报》2012年5月5日曾作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的绽放之旅”的专题报道。

获奖情况:先后获得西南销售公司优秀团干部、股份有限公司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全国明星加油站经理等11项荣誉称号。

姓 名:房明明 单 位:中石油延边公司

个人事迹:房明明,1984年出生,2006年7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中油吉林延边销售分公司工作7年,先后在龙井经营处、延吉经营处加油站一线工作。现任延南加油站经理一职。他以“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做一流贡献”为工作目标,充分发挥站经理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站员工积极推进加油站建设,坚持树立咔咔品牌,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出色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2012年,在分公司及延吉经营处的正确领导下,站经理房明明同志带领全站员工努力践行公司“完美服务、争创一流、轻松工作、快乐生活”的企业愿景,并结合自身的实践进行创新,努力达到“打造管理精品、服务精品、形象精品、效益精品”的工作目标,延南站2012年实现油品销售4100吨。

一、坚持以人为本,争创素质一流

站经理房明明同志深知: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是管理好加油站的基础,也是创造一流业绩的保证。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他努力践行“三个注重”,使员工素质与一流加油站相匹配。

他注重与员工之间的情感沟通,使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作为党支部书记,他非常重视站内团队建设,注重从细节上关心员工的冷暖,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和员工们交流谈心,对员工进行情感教育和情感激励,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和尊重员工、发动员工、依靠员工的先进管理思想,激发了全体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延南加油站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营造出了“爱岗敬业、爱站如家”的浓厚氛围,正因如此,延南加油站先后获得了先进基层党支部、先进党支部、省级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称号;本人也多次在技能大赛中获奖,并多年担任吉林销售公司加油站技能鉴定考评员;2012年,成为吉林销售公司首批通过中国石油系统加油站操作员“高级工”资格技能人员;2013年初,被授予延边州“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他注重员工素质的提高,使员工适应一流加油站建设发展的需要。为了使员工达到“五员”标准,即付油员、宣传员、促销员、检察员和维保员。2012年他组织员工制定针对各岗位销售技巧和专业知识的全年学习计划,通过培训和实践锻炼来提高员工的销售能力和专业技能。

他注重员工正确的价值观养成,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增强员工的爱心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在房明明的带领下,员工自发到福利院进行义务劳动、参加义务植树、去除墙体广告活动等等。

二、坚持精细管理,争创管理一流 1.关注现场细节。加油现场全部划线,规范进站车辆的停靠区域,科学安排人员引导车辆和机动排班做好消高峰;洗车机和转盘开关下方放置绝缘垫,强化细节管理。

2.关注安全细节。注重安全意识培训和应急预案的演练。强化员工安全风险识别,加强日常安全巡检,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杜绝了各类安全隐患。延南站的加油站管理工作,多次在分公司、省公司的评比和神秘顾客暗访中,名列前茅。

3.关注服务细节。他将服务视为加油站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三个一点”狠抓付油现场优质服务。严格按照“节奏快一点、动作标准一点、声音大一点”的“三个一点”要求,通过岗位练兵、现场指挥车辆、交接班培训等形式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苦练 “加油十三步” 和“洗车十二部曲”,全面提高加油员和汽车保养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严格抓好现场服务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了顾客满意度、美誉度和回头率。

三、坚持综合创效,争创效益一流

加油站是直接面向顾客的经营单位,提高效益是发展的永恒主题。站经理房明明重加强分析,节约成本。每月都通过对成品油销售、非油销售、汽车服务销售、IC卡销售、费用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强化全员经营意识。通过优化用工、细化费用控制达到了减员增效、降费增效的目的。

注重方便用户,突出特色。围绕“方便用客”这个思路,从销售场所、设施设置、特色商品的陈列、促销办法及收款方式等,处处彰显“便利”的特色,给顾客提供极大的便利,促进了非油的销售。

注重油非互动,综合创效。精心设计活动,依托自助加油、快餐、洗车、快修快保、美容等服务项目,经常开展抽奖、加油积分兑换促销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成品油和非油销售,实现了油非双增长,同时获得了股份公司颁发的“促发展、上规模、增效益”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的称号。

姓 名:姜文功

单 位:中石油四川石化

个人事迹:姜文功,男,湖北十堰人,1985年9月出生,助理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先后在辽阳石化、四川石化的基层单位锻打青春,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摸索,努力尝试步步登攀。姜文功于2010年荣获“四川石化优秀员工”、2011年参加中石油集团公司炼油工艺技术人员技能大赛,勇夺铜牌,被中石油集团公司授予“炼油与化工分公司炼油工艺技术管理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获得“四川省国资委系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主要事迹:

他戴着一副眼镜,镜片后面的双眸睿智而深邃;他讷于言而敏于行,为保证每个开工节点的按时完成争分夺秒;他勇于创新、敢于向困难亮剑,征服了试车过程中的一个个“拦路虎”。他就是四川石化芳烃联合装置的运行工程师姜文功。

企业造就人才,人才成就企业。2013年是四川石化公司开工投产关键年,他用行动践行着“典范建设我做先锋”的青春誓言。每天,姜文功在装置里上下奔波,随身一个工具包、一本翻毛了边的流程图,这看似简单的武装,却让他足够强大。92米高的连续重整装置反再框架,工作起来有高度更有难度。今年3月,重整反再单元临氢系统管线爆破工作按计划进行着。反再临氢系统管线处理是开工前期最复杂的,该系统管径大、管线复杂,可以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姜文功带领着青年突击队抢晴天战雨天,每段管线逐一清理排查,不厌其烦地拆装爆破片,将管线清理的干干净净。7月,酷暑难耐。反再系统即将装填催化剂,系统将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确认。姜文功等一行人冒着容器内40℃以上的高温进19 入系统内检查,他作为主检查人,更要下到10米深的反应器底部,克服着软梯的不便和空间的狭小昏暗,对每个内构件逐一查看。48小时,4个反应器加一个再生器,姜文功他们共查出30多处需整改项,为催化剂抢期装填争取了更多时间。

姜文功作为装置的技术带头人,从不吝啬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别人。他说:“一个人掌握的技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只有让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才能为企业实现更大的价值。”是他的坚持恪守,让起初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基础相对薄弱,差异性较大的青工队伍逐渐成长为一支能够独当一面的青年突击队。

“干好每一件工作,把每一件工作当做一次难得学习机会”,姜文功说到更做到了,同时还影响着其他人共同进步着。是他们,用最青春的节拍奏响新时代石油工人的最强音。

姓 名:莫合塔尔买买提

单 位:中石油独山子

个人事迹:莫合塔尔.买买提,男,维吾尔族,出生于1981年7月。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本科学历。2005年参加工作,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炼油厂钳工车间见习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人的价值可能会体现在多方面,但首先应该体现在自己本职工作的质量上。莫合塔尔同志在平凡的作业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平凡岗位上让自己的人生闪闪发光。

2005年参加工作的他参加工作以来始终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不懂就问,虚心学习,在实践中摸索,很快掌握了比较过硬的检修技术。在参加工作一年后的2006年12月他在钳工车间新分员工技能大赛中被评为优秀学员称号。2006年12月因为实习期间表现突出被评为“公司级优秀实习生”。2006年他主要参与的《延长硫磺造粒机运行周期》QC获得钳工车间3等奖。2007年3月他被调整到钳工车间南管区见习技术员岗位。2007年参加炼油厂停工检修前期配合其他技术员完成了炼油厂各装置空冷风机,鼓(引)风机作业指导书,侧向搅拌器作业指导书等一系列技术资料。2007年大修期间参加催烟机,汽轮机及,加氢裂化1001机组检修等多个机组的检修工作。大修以后在钳工车间南管区继续交流学习。2007年3月被调整到大炼油生产准备工作,参加了大炼油的生产准备工作,参与了“三查四定”工作,编写多个设备的检修作业指导书及大炼油多个进口设备的英文资料的翻译工作。

2008年10月至11月期间作为主要负责人参加了炼油厂二火炬三台大型压缩机的安装工作,在实践中快速提升了自己的检修水平。2009年大炼油开工期间在钳工蒸馏班作为检修组长参与了大炼油1000万吨蒸馏装置的开工保运,他与班组人一起解决了千万吨蒸馏四台福斯进口泵101A/B(进料泵),103A/B轴瓦温度过高故障,黑油泵112B频繁盘不动车故障,108A/B等其他一些热油泵故障及大炼油供排水装置多台关键泵的振动大故障等问题,为大炼油开工保运工作付出了突出的贡献。大炼油开工正常以后到2010年4月底担任千万吨蒸馏检修小组的检修组长,解决了千万吨蒸馏装置的开工正常以后的一些故障问题。这期间他参与的QC项目《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黑油泵轴瓦故障的处理》获得自治区QC一等奖。

2010年5月至今被车间调整到加氢联合装置的维护班组。从开始熟悉加氢联合各装置的设备到一年后的2011年5月开始担任300万吨加氢大和80万吨加氢两套装置维修小组组长他勤于学习,努力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检修技能。2011年的停工大检修期间300万吨加氢两台从德国进口的压缩机大修任务是钳工大炼油区2011年的停工大检修检修任务最重的检修小组。这次检修的技术难度大,时间紧凑,人员紧张,而其是第一次大修。作为检修组长莫合塔尔勇于挑起大任,精心组织组员,合理安排工期,关键技术点认真把关,多次发现并纠正检修过程中出现的组装错误(如:压缩机活塞杆连接十字头法兰盘安装错误,油封安装错误等),得到了周围同事的肯动,圆满完成了大修任务。300万吨加氢裂化装置10211-k-101B压缩机自大修开工以后,因为工艺操作上的原因运行一段时间后,新氢两个缸连续出现活塞环磨损等故障。为了排除故障莫合塔尔检修小组在1个月期间前后进行了10几次的检修。他的的国庆节几乎是在装置上度过的。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带领的检修小组的精心维修,保证了装置的平稳运行。2012年4月开始他担任钳工新区见习技术员岗位。在新的岗位他很快熟悉技术员岗位的工作内容,通过翻阅了炼油新区各装置的各装置的各种设备资料,勤于跑现场,快速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技能。期间钳工车间新区技术组人员比较紧缺,他挑起120万吨焦化装置,二联合车间几套装置的检修管理和日常技术员岗位的工作重担。新的岗位,新的挑战。120万吨焦化装置特殊的专用设备比较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焦化装置的他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机会。每次遇到没有接触过的设备,他先翻阅相关资料图纸,检修过程中现场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对这套装置设备的常温运行付出了自己的功劳。技术员岗位日常办公的工作内容比较繁杂,他在工作中细心勤快,他在这个岗位以来新区技术组管理水平的有了不少的提高。

工作几年以来,他积极参加班组的QC小组活动,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一些影响生产的设备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延长硫磺造粒机运行周期》班组成立了QC小组进行攻关,本人是记录员和发表人,通过收集大量数据、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对进行改造,实施后效果很好,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

参加工作以来他每年都完成了1至2篇论文,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总结能力。其中的2008年写的论文《硫磺回收P-201A/B液下泵故障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获得了2007-2008年独石化公司炼油厂科技论文三等奖。2010年写的论文“千万吨蒸馏P-401A高速泵密封泄露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获得了2010年独石化公司炼油厂科技论文二等奖。所获得的荣誉如下:

2006年12月荣获石化公司“优秀实习生”称号;

2007年度荣获 “炼油厂级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2008年度荣获“钳工车间级优秀员工”;

荣获2009-2010年度“炼油厂先进个人”;

荣获2010-2011年度“炼油厂先进个人”;

荣获第九届独山子杰出青年称号;

参加的QC项目《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黑油泵轴瓦故障的处理》获得自治区QC一等奖。

莫合塔尔同志立足于平凡的工作岗位,要求做好每一件事,一步一个脚印,用辛勤的劳动和默默地奉献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姓 名:顾燕

单 位:宁夏采油三厂

个人事迹:从2007年参加工作,年仅29岁的顾燕,先后荣获了长庆油田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技术能手”、“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斩获了2012年度甘肃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长庆油田公司职业技能竞赛金牌,并被授予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

她,戴着一副眼镜,扎着一束马尾辫,一天到晚脸上总挂着自信的笑容,不论在阳光明媚的春天,还是在风雪吹打的冬季,始终穿着红色工装,忙碌在生产岗位上,她就是新寨采油作业区一位平凡的采油女工——顾燕。她勤奋而敬业、她无私而执着,她勇于挑战、她敢于拼搏,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新时期石油青工迷人的风采。

爱岗——情有独钟

顾燕,1984年出生于一个山清水秀的故乡,2007年6月,她与一大批天府之国的石油子弟一起,被分配到了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她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发展快、人员新、重视新员工成长成才的地方。“从几年前一名刚入门的采油工,到今天的油田公司技能竞赛金牌获得者,能取得这些成绩,都是作业区赋予自己学习机会的结果,我为能身处这样一个环境感到十分荣幸!”顾燕发自肺腑的感慨到。

刚来到油田,虽然环境荒凉,但顾燕暗暗下定决心,既然来了,就要好好干,学出点成绩,为自己和家人脸上争光。在旗一增压站计量岗实习期间,他耐心地跟着师傅一次次学习量油、取样、加药、倒改流程等日常操作,很快就掌握了全23 站的外输压力、计量数据、保养设备的操作方法,并能规范地填报各项生产资料,熟练掌握了计量岗工作,得到师傅的好评。

在一次大罐油水调查取样中,作业区领导看着她严格按规范动作操作完时,就问,你平时都是这样做的吗?因为这项很简单的取样工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得取三次,很多人怕麻烦,往往一次到位,而顾燕却说:“在我心里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取样,而是新区产量的一次大调查,我不能掉以轻心,我的疏忽不能给作业区整体生产带来影响啊!”顾燕严格规范的操作给作业区领导和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年的9月,为促进技术交流,给员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新寨作业区举办了员工综合职业技能竞赛。顾燕过关斩将,摘取了“技术状元”桂冠,小荷开始露出了尖尖之角。

追求——永攀高峰

为了给一线员工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硬件条件,2010年年底,新寨作业区实训基地投入使用,建立了配套齐全的培训平台,先进齐备的硬件配套设施,实践经验丰富的培训老师,给广大员工的日常学习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了专门的培训场所,顾燕更加珍惜,也更加用功,她知道,采油行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要想当好一个采油工,必须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通一个岗位,熟练掌握二至三个岗位。白天上班,她在岗位上认真练习。晚上休息,她在宿舍刻苦钻研理论知识。遇到迷惑,她不耻下问,虚心的向师傅们、向同事们请教。她汲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培训技师闫民力。闫民力专门为顾燕制定了培训方案,从工具使用、设备运行到采油工艺、管路安装到各个细致的运行环节,严格引导她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规范操作。她的勤奋好学也引起了同事们的共鸣,在旗一转,一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热潮由此被掀起。

2012年5月,顾燕参加了作业区举办的厂数字化模式下班站长技能大赛培训班,第一次备战厂技能大赛,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这里面既有自己的不懈努力,更和作业区重视自己、积极培养自己密不可分。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每次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回报企业,在作业区这个大家庭中发光发热,体现个人价值。经过2个月的培训选拔,她从46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走进了采油三厂班站长技能大赛的战场,经过紧张角逐,她战胜了一同竞赛的男同事,战胜了自我,一举夺下了金牌,并代表采油三厂5600多名青工参加了2012年甘肃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长庆油田公司职业技能竞赛,并以第一名的身份摘得金牌,被授予甘肃省“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捧着奖牌,她欣喜不已,不是因为头顶的光环,而是真正看到了自己和其他选手之间的差距,收获了难能可贵的参赛经验。

挑战——超越自我 2012年11月,顾燕再次被委以重任,调至旗二转井区担任培训技师这一要职。要把培训工作做好,可不比拿金牌容易。接受任务,挑战自己!在荒芜的油区,可以看到她弱小的身躯,穿着鲜红的工装,背着电脑,带着书籍,徒步走在单井的道路上„„在日常培训中,她将自己所学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的员工。面对新增员工越来越多,技术技能参差不齐,很难胜任岗位的现状,顾燕分层次、分岗位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从站点工艺流程、设备标准化操作以及数字化操作,一个一个手把手的教,一项一项和员工们共同交流、学习,使他们很快掌握了站内的流程及设备工作原理,熟悉了岗位操作技能,井区的培训工作走到了作业区前列,并为各转油站、增压站培养并输送了一大批新的技术型骨干。

来到油田,当一名采油工,既是她的职业,她的选择,也是她的理想。当风沙雨雪铺天盖地而来时,她不改初衷;当众人在避暑聊天的时候,她迎战骄阳;当千家万户团圆时,她坚守岗位。因为自己是采油工,所以一生就要为石油付出。也许自己并不是最出色的,但可以干得更好,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它可以谱写光彩的人生。

如今,她脱去技术比武金牌、五一劳动奖章的光环,回到了她熟悉而又热爱的生产一线,依然一如既往的学习和工作。她说:“荣誉属于过去,因为我只是千万个石油青工中普通的一员,在采油这条道路上,还需要我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为采油三厂实现‘强而大’的梦想和建设西部大庆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平凡的岗位上,顾燕以其好学与执着继续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石油人生,用实际行动在未来美好的画卷上,描绘“最美”的人生轨迹!姓 名:靳艳

单 位:中油东北工程

个人事迹:靳艳是一名典型的80后,青春靓丽、富有激情、追逐梦想、个性鲜明,可她看上去又似乎多了一些坚毅、一点沧桑和一份骨子里面的自信与执着。

2005年,刚刚毕业的靳艳来到了中油东北工程吉林化建公司这个大家庭中。7年多的时间里,她先后参加了吉林石化、青岛丽东化工、大连西太平洋、抚顺石化等多项重点项目建设,从一名80后的柔弱女孩逐步成长为一线的技术专家。

7年前,那个刚从象牙塔里走出的那个女孩怎么也想象不到7年后居然能站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领奖台上。

有人会问:一个80后的小丫头凭什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可是,了解她的人都知道从饱受质疑的80后中的一员到公司先进生产者、十大巾帼英雄、技术专家、东北工程公司先进女工、吉林市五一巾帼标兵、吉林市劳动模范到“吉林省五一奖章”获得者,再到成长为一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期间经历了多少的酸甜苦辣,付出了多少辛酸汗水„

勤勉敬业,挑战自我,用不断的进步点燃工作的激情。

2005年毕业来到化建,靳艳就参加了吉化102厂检修。检修任务大部分都是高空作业,多个工种交叉进行,施工难度可想而知。面对着在施工现场这个男人占大多数的天地里,面对着漆黑的厂房,砂轮打磨声,设备轰鸣的运转声,这时的靳艳有些犹豫了,她从没想过自己会做这样一份危险而又艰苦的工作,心里很不是滋味,曾跑到没人的角落里一个人偷偷的哭泣。但看到身边的同事,无论是上了年纪的老师傅,还是带病助阵的领导干部都身先士卒,带头大干,那种争第一的精神,那种吃苦攻关的工作作风深深的感染了她。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来证明自己。很快,她就不分昼夜地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吃在现场,睡在现场,每天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甚至连夜加班。尽管条件很苦,甚至超负荷作业,但通过现场实践,靳艳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并完满地完成了检修任务,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和业主的认可。那种成就感驱走了她所有的疲惫和不安,也让她深深的爱上了这份工作。

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用良好的业绩回报企业培育之情。

自跨进公司的大门以来,靳艳就下定决心好好学技术,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要努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男同志能做到的,女同志也一定能做到。

参加工作的7年时间里,寒来暑往,只要有时间,靳艳从未放弃任何学习提高的机会。在现场在工作中虚心向领导和老同志及工人师傅学习,经常深入施工现场,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能力。在业余和别人休息的时间,她坚持翻阅各种规范、书籍、技术刊物,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开阔自己的思路和视野,同26 时并注重总结和积累经验,多次撰写论文、技术总结、合理化建议等,为知识和经验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编写的多项QC成果和焊接论文多次获得中国化工施工行业及公司各类奖项。

攻坚克难,忠于职守,为工程建设默默奉献。

作为焊接技术负责人,靳艳对待工作始终兢兢业业,她觉得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始终如一的热爱自己的事业,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和担当。在无数个节假日,她都是长年在异地他乡很少有机会和家人团聚,绝大部分时间她都是头顶安全帽,身穿工作服,在炎炎烈日下或是刺骨的严寒里跑在施工现场,解决技术问题。

在抚顺石化公司延迟焦化装置建设中,刚到项目上就碰上了非常棘手的问题。延迟焦化装置中的核心设备为焦炭塔,由于塔体不断经受冷热疲劳,轴向和纵向温差引起局部的塑性变形,长期使用易造成塔体鼓胀。焊接工作横跨整个夏季和冬季,为了避免裂纹等缺陷的产生,施工过程中焊口附近必须始终用电加热履带和保温棉包裹着,周围还必须搭着严严实实的防风棚,来保证焊口附近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00-350℃。夏天防风棚内的温度极高,里面弥漫着电焊呛人的烟气,靳艳和工人一起在350℃的焊口旁研究焊接避免缺陷产生的方法。一道焊缝下来,她早已经汗流浃背,尤其干到封头时,密闭的高温空间,进去一会她感到恶心、呕吐,整个人都要虚脱了。但为了按期完成焊接任务,靳艳没有耽误一天的工作,始终坚守在一线,最终成功完成了焊接任务,一起工作的男同事都对靳艳赞不绝口,说她就是施工现场的铿锵玫瑰。

回想起这些年,靳艳从一个柔弱的女孩成为今天的技术专家,没有同龄女孩的娇嗔,多了一份风霜雨雪里的坚毅和执着。背井离乡,远离亲人,没有时间孝敬父母,没有时间谈恋爱,没有时间感受家的温馨。她所经历的各种酸甜苦辣,感触很多,但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非常值得的,手中握着沉甸甸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靳艳激动的说:“是东北工程吉林化建这片沃土造就了我,是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培养和关爱鼓舞着我,让我不断进步,不断自强。作为一名施工一线的建设者,我愿无私的把青春和汗水洒在施工一线!用自信和感恩悄悄绽放自己的光彩!愿用智慧和知识谱写一曲优美动听的建设者之歌!”

姓 名:裴先峰

单 位:中石油一建

个人事迹:裴先峰,男,汉族,1990年8月出生,共青团员。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313工程队电焊工。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银牌获得者,洛阳市十大杰出优秀青年,洛阳市青联委员,全国技术能手,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一、不畏贫穷,用技能改变命运

裴先峰出生农村,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无法同时承担两个孩子的学费,16岁的裴先峰毅然决定:让哥哥上大学,自己学技术,打工分担父母压力。2006年9月,裴先峰高分录入中国石油一建公司技校焊接专业。日日苦读理论知识,夜夜积累实践经验,焊接水平从班上中等到优秀再到遥遥领先,最早通过考核领到焊接中级资格证。进入工作岗位后,有恐高症的他更是背着焊接把线在炉子上爬上爬下,铁锤砸肿了手,他一声不吭;双手磨出了血泡,他咬牙坚持。准备,是知识的积淀,力量的聚合和条件的创造。贫困阻断了裴先峰通往象牙塔的路,技校则为他敞开了一扇技能成才的大门。2008年底,裴先峰代表中油一建技校队,参加中国石油在廊坊管道学院举办的院校组电焊技能竞赛,获得第二名。2009年初,又闯入第九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焊工技能竞赛,在“希望杯”组比赛中获得第六名。2009年5月,裴先峰凭借优异成绩迈入国家化工石油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中国石油一建公司的大门,并随第三工程处303工程队直奔热火朝天的中国石油庆阳石化300万吨/年炼油工程搬迁改造现场。2010年5月,裴先峰调到金牌队313管焊队。按照队里专门为他制订的“羸在起跑线”职业成长计划,裴28 先峰循序渐进地掌握合金钢、不锈钢等各类新钢种的焊接。他说:“当工人,就要当一名优秀工人”。

二、永不服输, 刻苦钻研技术

无论在那个工作岗位,裴先锋都精益求精完成工作、刻苦专研技术。在金牌队313管焊队刚开始接触高难度的合金钢焊接时,焊道成形总是不好,裴先锋白天工作,晚上学习,找来专业书籍查找合金钢焊接相关资料,然后在白纸上设计焊道的形状、划焊条的方法。渐渐地,他悟出了许多门道,对熔池灭弧的方向、停顿时间、电流在每一层施焊时的大小都做到了如指掌。2010年8月,裴先峰凭自己的出色表现,被选送到中国石油最具实力的一建焊接研究与培训中心强化培训。这座焊培中心被业内誉为“中国高级焊工的孵化器”。裴先峰非常珍惜培训的机会,学习起来格外用心。好几次仰脸焊接时,由于精力太过集中,铁水顺着棉工作服口袋往下流,衣服被点着了他也不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裴先峰的焊接技术突飞猛进,并在层层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他2010年8月在新乡参加河南省焊工技能竞赛院校高级组第一名,并授予河南省焊工技师;2010年10月在四川成都, 参加第三届全国院校技能竞赛获得焊工高级组第六名;2011年3月在四川攀枝花,参加第十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焊工职业竞赛,获得成人组第二十名,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三、追求卓越,成为中国冲刺世界技能竞赛第一人

石油“90后”焊工裴先峰弘扬铁人精神,立志岗位报国,主动在艰苦环境中磨练自己,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从未改变;无论是在一线工地抢上重点工程,还是在各个层次的竞技场上拼搏,从不放弃努力,勇夺第一的博弈从未停止,终于走出了一条青年技能工人职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实现了中国工人向世界青年技能奥林匹克巅峰冲刺的梦想。2011年10月英国伦敦,在有着世界青年奥林匹克的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中,21岁裴先锋经过22小时的博弈,从51个国家、944名顶级选手中脱颖而出,摘得焊接项目银牌,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开赛60年来中国的第一块奖牌,与四年前就投入赛前特训的韩国金牌选手仅差3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闻讯后表示祝贺,欣然批示:“技能人才的数量和水平,关系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我国要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宣传技能人才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人才、争做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其事迹被中央及省市媒体广泛报道,引起社会对技能工人及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广泛关注。随后他还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术能手、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劳模,破格提升为技师。今年,五四青年节,裴先峰作为青年典型代表,受到总书记的接见。

裴先峰在世界技能大赛获奖后曾这样说过:“我将尽自己所能,建造优质工程,推广交流专业技能,继续为国争光,为中国石油争光!”他还呼吁更多的青29 年投入技术学习,行行出状元,一定要不怕吃苦,敢于拼搏,让自己无愧于自己的青春,无愧于我们伟大的祖国!

姓 名:谢利平

单 位:中石油西南油气

个人事迹:谢利平,女,33岁,中共党员,天然气采气技师,采气技能专家,现任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梁平作业区天东29井采气中心站站长。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三八”红旗手、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采气工技能大赛第一名、西南油气田公司“三八红旗手标兵”等多项荣誉。

主要事迹:

勤学习立志岗位成才。1999年,谢利平毕业于四川华阳输气技校,成为了一名采气女工。参加工作后,她刻苦专研,不放过大修整改、轮班培训、新设备、新仪器调试安装等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遇到不会的操作要学到会、练到熟练为止;遇到不懂的问题,她总是孜孜不倦地向师傅、技术人员请教,为了熟练掌握和了解站上的各项操作和设备性能,她随时都揣着笔记本,记流程、记操作步骤、记问题,12本厚厚的笔记本和学习资料上面写满了她的学习心得。除了平时的技术积累,她还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术比赛,在2009年中国石油采气工大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是“爱岗敬业、岗位成才”这条不变的信念,支撑她一路走来,一路精彩。善管理争当明星班长。鉴于谢利平在工作中一贯的优异表现和过硬的专业技能,2004年,她成为天东29井采气中心站站长,她提出了“自主管理”这一创新管理模式,带领班组员工拟定了《中心站自主管理提升方案》,实施了“岗位练兵”、“每周夜校”、“技术小课堂”、“锻造钢铁团队”、“气井动态分析”等自主管理举措,不断提升了站上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应变处理能力,提升了中心站整体管理水平。同时,她还注重沟通与交流,建立了爱心基金、开启了“知心话”小信箱,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使中心站始终洋溢着和谐、温暖的氛围。工作以来,她和同事们安全处理输送天然气超过65亿立方米,直接拉动了川渝地区工业产值近千亿元。该站连续实现安全环保“三零”目标,一跃成为中国石油标杆中心站,先后获得全国青年安全文明示范岗、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重庆市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称号。

讲奉献积极传播经验。成为技师和技能专家的她,不但加紧了自身业务素质的学习,还把培训其他员工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她制定了培训效果提升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采气、管理、班组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她还努力学习授课技巧,时常与学员开展互动交流讨论,不断提高授课能力。目前她已经培训学员1123名,多名学员成为了天然气采气技师、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在各类技术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面对取得的成绩,谢利平淡然的说到:“我仍然是中国石油的一名普通员工。爱岗,是我的选择;敬业,是我的本分;而奉献,是我的承诺。”

姓 名:潘燕玲

单 位:中石油广西

个人事迹:潘燕玲,女,壮族,1988年出生,2006年6月进入中国石油广西销售公司。现为广西公司标准化服务小分队辅导员,中国石油广西南宁销售分公司东环加油站副经理。2007年在西南公司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三名; 2009年在广西公司举办的首届技术比武大赛中以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个最高分夺得加31 油操作工第一名,被广西公司授予“技术能手”称号;2010年被评为中央企业先进职工;2011年再次荣获股份公司劳动竞赛先进个人;2012年荣获股份公司销售系统十大加油明星的称号;2013年被集团公司评为百名优秀青年。

培训导师。坚定的信念和认真的态度,使潘燕玲渐渐成为了公司的服务明星和规范化服务培训指导老师。2009年,她不辞劳苦、起早贪黑奔波于30多个油站之间,亲自指导和培训每一个员工,培训达500多人次。培训过程中,对每一个规范动作、手势,她都亲自示范、耐心指导,直到员工熟悉掌握为止。2010年她又负责对广西销售公司第二期标准化服务小分队成员进行培训,为提高公司规范化服务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服务明星。潘燕玲深知在加油员平平淡淡的岗位上,只有关注细节,用心去做,才会得到顾客的尊重。当班的时候,她尽可能的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顾客,她的真心微笑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因此,她赢得了加油站“空姐”的美誉。在一次加油过程中,一位加油员在加完油后还未将油箱盖盖上,顾客便开车驶出油站。她深知没给车辆盖好油箱盖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情急之下,她打了一辆出租车追上了那位顾客,为他盖上了油箱盖。车主的一句“太感谢了”乐得她开心了好几天。由于工作认真仔细,服务周到,她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油站服务明星。

销售能人。在2009年公司开展的“上销量、保增长、强基础、促发展”劳动竞赛中,潘燕玲曾创下了有效提枪523次、发油3108升的业绩,现在这一纪录提高到550次。上下班途中,她主动收集客户信息,协助油站经理开发客户,发动亲朋好友,想方设法提高油站销量。当年被评为股份公司劳动竞赛先进个人。

姓 名:魏刚

单 位:渤海装备公司

个人事迹:魏刚,男,30岁,2005年毕业于重庆科技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专学历,同年参加工作,现为渤海装备公司第一机械厂维修电工。参加工作以来,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自我激励,自我加压,刻苦学习先进的电气技术,主动开展设备自动化改造,积极参加QC等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领导和师傅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先后被评为厂级“职工读书自学成才标兵”、“优秀共青团员”、“厂级优秀职工”,“第七届青年标兵”等荣誉称号;先后荣获天津市2011年度、2012年度青年岗位能手、2013年天津市青年五四奖章,渤海装备公司第一届“十大优秀青年提名奖”等荣誉;两次参加渤海装备公司电工技能比武,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参加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装备制造业电工技能比武获得二等奖荣誉。同时,他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每年的“3•5”学雷锋活动中总见他的身影,几年来累计为社区居民维修电器50多件,捐款1300多元,捐赠衣物近百件,还与厂里的孤寡老人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打扫卫生,让爱心在老人心中传递。

近年来,他参与实施的《改进喷涂工艺,降低涂料消耗》、《提高粉末喷涂效率》等QC课题,荣获河北省质量成果奖、渤海装备公司QC成果一等奖;论文《光电开关在石油钻杆内涂层设备改造中的应用》、《天然气燃烧机的技术改进》,先后在《涂料工业》、《工业炉》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参与实施的“天车发生溜钩故障后的制动”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起步,在学习中不断提高

2005年7月,学习成绩优异的魏刚从重庆科技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图博涂层公司当了一名电工,当时他心里暗暗觉得当电工有点大材小用。直到有一次固化炉的燃烧机发生故障,他的想法彻底改变了。故障发生后,开始他自己处理,却总是找不到故障原因。值班过来问:“能不能解决”,他沮丧地说:“解决不了”。随后调度请来另外一名电工老师傅,五分钟就处理了问题。

回到宿舍,他越回想觉得越惭愧。也正是通过这件事,他真正认识到维修电工并不像之前想的那么简单,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有许多知识要学,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

于是他开始了新的挑战,每天坚持自学不放松。看到他没白没黑地学,工友们都说他不会体味生活,学傻了,而他却说:“我的生活乐趣就是在知识的海洋里实现人生价值。”几年来,他先后系统学习了十多种电工基础教材,做了数十本学习笔记。还专门订阅了《电气技术》、《工业炉》等期刊,并借助网络平台、外出培训等机会,聆听专家讲课,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电气理论知识。

针对设备性能缺乏了解、进口设备外文资料看不懂等一连串问题,他自我加压,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细心研究操作性能,潜心向老师傅、技术人员请教,不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他在对车间所有设备的电气原理图进行汇总分类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了便于记忆的要点,随身携带,读懂背熟,在设备故障处理后认真总结形成文字材料。这些看似笨拙的做法,使他摸透了设备的“脾气”,掌握了精准的操作、维修与保养的方法,并把自己所学教给其他同志。经过这些年的学习与积累,他从一个年轻的毛头小伙一步步成长为电气技术的专家,凡是车间电气设备出了问题,他只需要“一闻、二看、三摸”,就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出问题所在。多年的老师傅们对他这身本领也很是佩服,都暗暗的竖起大拇指说:“魏刚这小伙,行!”

攻坚,在工作台上磨砺青春

经过系统实习,他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长足进展,7年来,他本人独立完成和参与实施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项目就达38项,为公司创造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2008年,爱琢磨的他看到公司由于TK34P、TK216粉末喷涂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其它工序生产,不但造成生产成本高居不下,而且市场拓展也显得捉襟见肘。如何改善粉末喷涂工艺,盘活整条流水线成了他的心病。一筹莫展之际,他一遍遍地查阅资料、拆卸粉抢、调整参数,经过几番周折,最终拿出了一套提高设备供粉量、预热炉链速的实施方案,将粉泵数量由四个增加到六个,喷枪出粉孔径由原来直径18毫米增大到23毫米,预热炉链速提高到14赫兹,退枪喷粉时间降低到125秒。他的这些建议全部被公司采纳,车间对操作进行优化调整后,每年可增加产量8000多米,此项《提高粉末喷涂效率》的成果也被层层申报,荣获了河北省质量成果奖。在有人问起工作秘籍时,他说,“学机电,不是要去死记硬背那些电路图,而是要掌握到分析查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另外,“天车溜钩制动系统研究”规避了管体吊运过程中滑落造成的安全隐患,经申报获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改进喷涂工艺,降低涂料消耗”使喷枪无效喷涂时间由原来的3秒缩减到1.5秒,继而缩减到0.1秒,每年为公司节省涂料50多万元;“降低清洁炉天然气的消耗”,每年在极大地减少二氧化碳排量的同时,可节省天然气成本7万余元;“改善固化炉热平衡”使产品一次合格率达到99%以上。

超越,在竞技台上展示风采

2009年,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举办电工技能竞赛,经过层层选拔,魏刚脱颖而出,被选拔为渤海装备公司参赛代表。在集训的半个多月里,正逢车间工作紧张,于是他晚上上班,白天训练,连上了15个夜班,被工友打趣的称为“铁人”。在训练场上,为练好配盘基本功,每天他总是第一个到,手臂被电线划出34 一道道血口,手掌磨起了水泡,但这些他全然不顾,缠上胶布接着练。在苦练中,配盘操作由原来的30分钟达到规定的20分钟,速度到了,线盘也美观了。

在做好电工的本职岗位后,他为自己定下了一个更高的目标那就是力争成为一名复合型、创新型员工。为此,他主动提出到各生产岗位实习的请求。工作中,他总结出“多读书、多琢磨、多看现场、多请教、多动手”的“五多”工作法,并带动身边工友,营造了浓郁的积极奋进的工作氛围。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装备制造业电工技能比武第二名;2009年和2012渤海装备公司电工技能比武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两次被授予渤海装备公司“公司技术能手”,并获得天津市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经过这几年的磨练摔打,他单位的领导由衷地说:“魏刚这小伙别看年轻,但在我们公司是唯一一个能胜任任何一线岗位的员工。”

第二篇:最美青工

“能获得车工第一名,我非常高兴,感谢共青团为我们搭建的广阔舞台,感谢团辽宁省委、团沈阳市委、中航工业黎明公司对我的培养,感谢领队、技术指导和公司同事对我的默默支持。”颁奖典礼现场,谦虚朴实的洪家光这样发表着自己的获奖感言。

“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车床专家”

1998年9月,洪家光从黎明技校毕业,进入黎明公司当上了一名车工,“从此我便有了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成为车床专家。”洪家光笑着说到。

为了这个梦想,他不懈地努力着。刚参加工作时,洪家光只是从事普通车床的操作。以前学校的实践课上,加工制作的零部件较为单一,进入工厂后,看见许多未曾见过的零部件,他深深感到要干好车工,就必须从头开始,从零起步。

作为一名车工,重要的是把刀具磨制好,练好基本功,从而提高自己的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基本功锻炼,洪家光所磨出的刀具,不仅使用的周期长,而且更加锋利和具有韧性,成为企业观摩学习的样板,大大提高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为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为此,洪家光也被评为黎明公司首席技术工人,享受副部级待遇。

就这样,洪家光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永远不能满足

几年后,已经成为车工尖子的洪家光被调整到数控车床操作工岗位。

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面对从未接触的数控知识,洪家光立时被深深吸引。凭借着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不懈追求,以及自身的刻苦钻研,经过几年的努力,洪家光熟练掌握了数控车床的操作技巧,并成为了企业的技术能手和数控专家。最近几年,企业生产任务急剧攀升,在急难重任务面前,他带领班组同事勇挑重担,大胆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改进工艺方法,在圆满完成企业下达的生产任务的前提下,使工作效率得到不断提高,工作业绩得到不断提升。

“我们企业的工作氛围就是‘赶学超’,公司每两年举行一次‘技能运动会’,员工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技术比武当中,既能检验自己的技能,又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洪家光认为此次获奖和公司的培养以及企业氛围有很大关系,“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车工,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而这种学习和积累离不开公司的培养和老师傅们的‘传帮带’。”

在洪家光看来,他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展现当代青年技工新风采

提起“振兴杯”,洪家光说自己和“她”有着不解之缘。

2007年第三届“振兴杯”时,洪家光只获得了沈阳市第六名的成绩,与大赛擦肩而过。“作为一个79年出生的人,年轻的时间对我越来越少,所以,这几年,我一直在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今年,机会终于来了。几个月来,在公司、指导老师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克服了日常工作任务繁重、理论知识不扎实等种种困难,凭借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利用所有工余时间,练习备赛,并在全省初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了决赛资格。”说起这段“姻缘”,洪家光感慨万千。

决赛备赛期间,团辽宁省委、团沈阳市委和公司专门为洪家光量身定制了参赛方案,请来了平时难得接触的技术专家,更使他的技术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最终走上了“振兴杯”的领奖台。

“其他选手都非常优秀,他们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学习”,洪家光说自己是幸运的,“我只是比别人临场发挥好一点”。

关于未来,洪家光有着自己的打算。“我将带动更多的青年立足本职岗位,苦练技能,也让他们在共青团组织搭建的各种平台上,抓住机会,展示作为。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产业工人,我一定不辱使命,用我的智慧和汗水,为企业的腾飞、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张文良:把职业当成事业去做

张文良,男22岁,满族,毕业于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分院,原工作单位沈阳东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现任沈阳造币有限公司的一名维修钳工(见习期),自2011年工作以来,张文良同志积极努力进取,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受到广大工人同志的一致敬意,其在原单位工作业绩如下:

刻苦练习钳工的基本技术

利用空余或休息时间练习锉削,锯割,錾削,钻孔,绞孔,攻丝等掌握工作要领,操作技术规范,在车间同志心里已经成为学习的榜样,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受到广大青年工人的一致好评。

注重产品质量有高度的责任感

他的产品质量领导最放心,检查员满意,有一次承揽加工一个典型的微调支撑机构,可产品结构复杂,结构精度高,单件加工等均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张文良同志就是在这样一个标准下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充分发挥了自己基本功的特点,高质量的完成了该产品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制作,张文良同志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同志工作二年来的工作业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着实是一名值得赞誉得高技能人才。还有一次主持设计和加工一个重要的自锁螺纹结构,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对产品没有多少认识,张文良同志利用业余时间找资料,查阅技术文件,经过一翻努力,设计了一套精巧的自锁螺纹结构,解决了结构工艺设计,和工艺制造的难题,圆满的完成了对外加工的生产任务。

团结同志把职业看成事业去做

车间里的机床设备和设施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时间久了设备老化精度降低,由于长年的和机床设备打交道,所以对这些机床设备设施有了充分的了解,由于精度达不到要求,传动系统产生了异常,结构间隙超出预期,当这些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问题成堆的时候,脑海中产生了一种想法,如何能将这些设备修复重新焕发青春,使我们的产品质量得以提高,我把这个想法与主任说了,并且要求承担这项任务,尽管我们还很年轻经验还不够丰富,但是凭我对这项工作的自信心和对专业的不懈追求,自信的讲这项工作一定能出色完成。请主任放心。

我是在得以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出此想法,事前我对这些设备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对于设备维修我曾有过实践经历加上自身工作上的百折不挠的努力,经过了一段时间,3台设备的检修工作圆满的完成了恢复了原来的设备精度要求。我又一次的承诺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受到了同志们的一致好评。这次设备检修工作不仅是对设备的检修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同时对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团队意识乃至协作精神也有了不小的收获。

关心他人已不在是口号

在车间里工作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当然更需要解决,我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钳工专业,由于教学模式优秀,教法得当,我们的基本功能力一直都是别校学习的目标。整个钳工技能经过三年的学习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正因为自己具备了一技之长给自己后来的工作也带来很多方便,对自身的工作也有很好的支撑,我们小组里有几位青年同志没有进行过专业学习,基本能力不足,对产品质量带来不小的影响,正因如此我决心与他们共同进步加强团结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从钳工基本功开始,锉削、锯割、钻孔,尤其是加工工艺能力的提高更是关键,我们制定了计划做好了日程安排,按要素顺序进行专业基础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突出实践环节,加强基本功和单一要素的训练,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尤其是锉削能力经过了几周的训练平面锉削能力提高的很快,锉削精度也随之得到提高,训练过程中我们多做工艺的训练,提倡方法革新不拘一格发挥自身的能力特点,在整个单一要素进行训练过程中有可喜的收获,自己虽然付出很多,但是回想起来帮助别人关注他人是现代青年的优秀品质自己心甘情愿,我的工作目标就是团结小组同志在工作中共同进步。

一专多能是我对自己的一贯要求

钳工专业我已经进行多年,虽然已有些成绩但这也不足以立足社会,我对自己要求是在掌握钳加工同时还要学习车工操作、铣工操作,作为钳工没有机械加工技能的支持,就不能构成完整的钳加工,其实所有的企业工种尤其是机电企业只有单一工种知识是不够的。没有这些知识的支持就不能很好的去理解前加工真实意义。因为所有的加工工种都需要懂得一个道理,即“金属切削原理”目前我已经具备了铣工的基本技能和车工基本操作,当然后续努力更重要,一专多能的想法一定能实现。不远的将来我还要学习电工和焊接。这已经成为我的下一个目标。

只要努力就有回报,学习专业技能是我终身的方向,我自身的想法是努力学习技能,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且将与我们青年团队一起成为企业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关爱他人这是一个沈阳优秀市民的基本标准,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学习,不断进步。

作为企业的技术工人,肩负着建设祖国重任,但是学习仍然是我本人最重要的任务,自身的经历不足以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者,距离高技能人才的真实目标尚有距离,不足之处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弥补。同时不忘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近年来参加省市及全国比赛成绩如下:2013年获得“沈阳十佳青年岗位能手”并被授予“沈阳市五四奖章”。2012年参加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得了工具钳工“第一名”的成绩,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2年获得“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2012年参加“沈阳市百千万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沈阳市技术标兵”荣誉称号。2011年参加“沈阳市百千万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了“沈阳市技术标兵”称号。2010年参加“亚龙杯”第三届全省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装配钳工高级组“第三名”并授予“优秀选手”荣誉称号。2010年参加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高级组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第七名”并获得“雏鹰奖”。由于该同志工作业绩突出,所以在今年5月被沈阳造币有限公司以高技能人才身份引用。

第三篇:最美青工推荐材料

爱岗敬业

奉献青春

-记“西部黄金伊犁公司最美青工”苏春玮

苏春玮从2009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他在西部黄金伊犁公司短短的几年中凭借自己的勤奋刻苦迅速成长为采矿专业技术能手。

爱岗敬业 踏实肯干

刚分到单位时苏春玮踌躇满志地准备将自己的满腹知识应用于伊犁公司的采矿事业,那时阿希的采矿工作正面临巨大的困难与挑战。伊犁公司原有采矿方法为分段空场法,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需求,贫损率较大的分段空场法已不适用,改变采矿方法迫在眉睫。为尽快找出合适的方法,苏春玮和同事与时间赛跑,加班加点查阅资料,结合实际,在两天之内在原有采准工程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和变通,研究出适合伊犁公司的浅孔留矿法,并迅速投入使用。

2010年是公司采矿工艺变更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降低贫损率及提高采矿工作的安全性,公司又引进了充填工艺。那时充填工艺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陌生,为尽快掌握工艺,车间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在充填调试运行期间,苏春玮不怕苦,不怕累深入现场一线,有时在井下一干就是十几小时。以此同时,作为一名采矿技术员,设计工作也没落下,在一次次的设计工作和学习请教下,采矿技术日益提高。随着公司扩能改造的进行,设计工作是一项接着一项,与此同时采矿车间的另外一名采矿技术员被调到别的单位工作,此时作为车间唯一的一名采矿技术员苏春玮常常感到分身无术,做设计、跑现场、和技术部门交流勾通等等,对此苏春玮充分发挥自己单身的优势,上班的八小时他一刻不闲,下班后他继续工作,经常一加班就到了晚上一、二点,由于大量的设计工作他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由于采矿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为了更好的保证采矿设计的合理性,他每天都下井,一呆就是三四个小时,到现场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同时认真听取施工方对设计的反馈意见,积累经验,力求在下一次的设计工作更为出色。

努力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在2011年8月份车间补充了两名新进采矿技术员后让他担任起技术组组长一职。他根据生产技术部下达的采掘计划和现场实际,认真编制车间月度生产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每天还深入井下各工作面对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现场情况做生产单体设计,对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出矿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勇于创新 屡攻难关

2012年5月,伊犁公司一矿1390隔离层出现大面积的冒顶塌落,与上部露天坑覆盖岩塌通,导致下部矿房大量矿石无法采出。在公司领导和车间领导的带领下,苏春玮查阅了大量资料,类比隧道塌方处理方法,设计了塌方地段的管棚超前支护工程并对施工进行技术指导,通过管棚技术在1390分层15至20线形成钢筋混凝土假顶。此工程的成功为地下近13万吨高品位矿石的回采提供了安全的回采条件。为此他发布的QC成果《管棚解决塌方地段回采问题》在公司QC成果发布会上取得了第一名,并在集团公司2012年科技成果发布会上获得了了QC项目部分三等奖的成绩。

2014年我公司1285-1335中段原设计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但由于矿体倾角较缓,在回采至1313水平后,平场困难,而且下盘矿体和围岩破碎,安全生产得不到根本保障,从而大大降低了回采效率,严重影响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车间QC小组以提高回采效率为攻关课题展开活动,苏春玮为小组组长。经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方案为:矿房先用浅孔留矿法采至1313水平,而后下盘矿体先不回采,上盘矿体用浅孔留矿法回采至1341水平,下盘采用下向孔进行爆破崩落,上盘采区作补偿空间。活动后回采效率明显提高,原来采用浅孔留矿法回采整个矿房时间为4个月左右,改进后,单个矿房回采时间平均为2.5个月,效果显著。2014年苏春玮发布QC成果《提高1285-1335标高矿房回采效率》在集团公司2014年科技成果发布会上获得了了QC项目部分二等奖的成绩。

有人说采矿工作是个粗活儿,可苏春玮并不这样认为,他说“我们做设计的必须要将实际采掘效果控制在验收范围之内,否则就是失职,越接近实际出矿量,才说明我们的设计更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为此他更加注重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看效果这一个循环过程。他通过采矿专家请教,并结合平时的经验,不断优化设计细节及加强对现场的监督,配合地测部技术人员与施工方管理人员,将矿房贫损率控制在5%以下。

苏春玮在采矿工作上是一把好手,在职工群众中也有很好的人缘。他身为采矿技术组组长和团青书记两职,出板报、搞文体活动、开展青安岗的工作等。但就是这些看起来十分琐碎事儿他却干得有声有色,在他眼里没有哪一件事是小事,也没有哪一件工作是不重要的工作。通过他的努力,一矿的团青工作由原来的垫底变为全公司的典范。公司团委书记经常带其他车间的团青书记来向他学习,他也获得了“优秀团干部”的荣誉。同时他也发挥本身的特长,能书善画的他出的黑板报时公司黑板报评比前三名的常客,多次获得第一名。他脚踏实地凡事讲个“认真”二字的精神折服了车间的每一位领导和职工群众,积极地做好了群众工作,在年轻人和老职工中广受好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苏春玮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他并不骄傲,而是以此勉励自己。今后的生产中他定能在充满汗水的脚步中闪耀着青春的光辉。

第四篇:最美青工

挥洒青春的热情和汗水 ——记实验小学青年教师邵慧

邵慧老师自2001年常熟市实验小学,在这所底蕴深厚、教风严谨的学校里已经从教十一个年头,她深知:只有脚踏实地,不断耕耘,才能收获成功。她的教学设计新颖,课堂氛围活跃,解决问题讲究趣理。课堂教学力求“新、活、趣”。在学科教学中始终坚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教育是爱的事业,三尺讲台承载的是知识的河,翻滚的是生命的浪花。邵慧老师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勤奋工作,勇于创新,具有强烈的敬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她尊重家长,经常与家长联系,共同促使学生进步;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和学生相处力求一种平等的关系。她用精彩的课堂教学吸引每一位学生,她用和风细雨的话语温暖每个学生的心灵,她用鼓励的眼神鼓起每个学生理想的风帆。她的教学观念新颖,课堂气氛活跃,对学生的要求明确。平时的教学七认真工作也是到位有效,认真批改作业,面批指导改正;对于学习暂困生,也会悉心指导、用言语激励他们,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很多学生都表示喜欢邵老师的课,她用她年轻、热情的心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曾连续多次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也曾先后获评“常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这些年来,邵老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激情投入,和学生互动和谐。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前几年曾经连续三年任教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她更是克服了个人家庭和集体利益中的很多矛盾和困难,把全副精力都放在了毕业班学生身上,而学生们在毕业考试中的优秀成绩便成了她最好的安慰。现在邵老师所带的两个班级是一年级开始带起的的,她和学生之间更是有深切的感情作支撑。三年前,她面对新的班级,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调整好自己的工作状态,协调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耐心辅导班级中的学困生,尽量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细心批改每一份作业,指导他们改正每一处错误。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班级中,教学中,课堂中。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邵老师自己也在迅速成长。她先后在省、市级以上公开展示或外出借班上课十几节,执教内容《认钟表》、《可能性》等均获得一致好评。同时,邵老师在学科教学方面也深入钻研,获得了多次省级教学设计和会课比赛的一等奖,也有论文在杂志上发表或获奖,她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常熟市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和“常熟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获得的荣誉背后,是艰辛的付出。邵老师多少次为了一节课的设计而冥思苦想,彻夜不眠;多少次对着镜子一遍遍纠正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为了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双休日、节假日也成了工作时间,各种教育理论书籍成了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邵老师注重苦练基本功,因为她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她懂得教育不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学校里,她虚心求教,精益求精;外出听课,她认真笔记,细心揣摩……功夫不负有心人,邵老师先后在各级各类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了好成绩:08年获得市级数学学科解题能力竞赛一等奖;2012年上半年的数学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也给了她展示的舞台,基本功竞赛如火如荼地展开,从校级选拔赛开始,邵老师便以积极的姿态认真对待。演讲、写粉笔字、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现场评课……每一次比赛,她都把它当成一次提高自己能力的好机会,抓住契机苦练基本功。通过逐级选拔比赛,邵老师获得了校级、片级比赛的一等奖以及多个单项一等奖,在市级比赛中也获得了二等奖。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她审视自己平时的教学,同时也反思着自己的课堂,邵老师说要让她的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受益的主阵地。

“笔尖耕耘桃李地,心血浇开智慧花”。除了尽心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以外,邵老师还担任副班主任工作和数学兴趣组的辅导工作,为此,她也是奉献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和精力。多年来,她辅导的学生在省市级思维竞赛和小论文评比中,屡屡获得好成绩。每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她的脸上就流露出幸福的喜悦。用她自己的话说:在这工作、生活忙碌但充实的岁月中,学生们的笑脸是她快乐的源泉,学生们的进步是她最大的动力,学生们的成长使她无比的欣慰。邵老师还担任了学校数学教研组长的工作,她总是提前安排好每周的活动内容,做到早安排,早通知。在她的带领下,数学组的老师们都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着自己的教学工作。近几年,数学组每学期都被评为学校和市里的“优秀教研组”,邵老师本人也每学期都被评为“优秀教研组长”。

教育是永无止境的探索,是永不停步的追求,在数学教学改革的园地里,她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大胆实践,及时总结。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心得和发现的闪光点都加以记录,以此积蓄进步的点滴力量。邵老师把她的青春和热情挥洒在实小这块土地上,相信未来她必将收获那一路更绚丽的风景!

@@@@ 导读:据统计,在我市近万名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已接近50%,他们是我市教育的新生力量和未来希望。“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在他们身上,既有老教师那样对事业的忠诚和勤勉,更有青年人特有的闯劲和活力。第715期《常熟日报〃教育特刊》02、03版选编了5位青年教师的事迹材料,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青年教师的风采,并祝愿他们青胜于蓝、一路芬芳。

爱能创造奇迹

——记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卢玉英

“起始于辛劳,收获于平淡”。选择特教,就是选择这样一种生活;选择特教,就是选择这样一种心态。十三年前,她走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大门,带着对特教这片净土的向往与渴望,迫不及待地投身于培智教育这个多姿多彩而又与众不同的世界,去实现她梦想——爱能创造奇迹,一切都会改变。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开始不断有意识地锤炼提升自己:认真阅读各种特殊教育的报刊和书籍,从中汲取营养,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遇到问题认真反思,虚心求教,通过独立思考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首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三等奖,苏州市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常熟市特殊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常熟市青年教师教育随笔集评选三等奖……无不显示着她扎实的教育基本功和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

这背后付出的艰辛或许也只有她自己能够体会: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她把计划改了一遍又一遍;为了了解每一个智障孩子的家庭情况,她放弃节假日休息;为了组织好每一次的教育活动,她把墙壁当学生,一遍遍地进行试讲和修改……

2003年,由于学校的需要,新增了一个培智班,她主动请缨去教这个班开拓新地。从此,她就成为了这个班十一个智障孩子的辅导员。这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有的调皮,有的内向,有的吃饭还需要阿姨帮助,有的却已会帮助老师打扫教室卫生了,有的很乖,有的总给老师带来一些小麻烦,天天与他们在一起,她感到了身心的愉悦,更聆听到了一种生命成长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和孩子们成了最亲密无间的朋友。看着残缺的幼苗在自己的呵护和教育下健康成长,她深深的感到自己所有的努力辛劳都是值得的,她为成为这个温暖集体的一份子而骄傲。在她眼中,智障孩子的世界是一首牧歌,虽然谱写的音符简洁又单调,但却清纯而温馨;智障孩子的世界是一泓清泉,虽然没有浓烈的芬芳与香甜,但却纯净而透明。

“热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回归社会主流”是她所秉持的教学理念。

那个坚强得让人心疼的王慕尧,那年暑假,当失去父亲的同时,灾难又接踵而至——母亲也没能够战胜病魔,带着遗憾和对孩子深深地愧疚离开了。开学的时候,他看到卢老师就失声痛哭:“老师,我变成了孤儿!”那一霎那,卢老师的眼泪不由的掉了下来,赶忙宽慰:“孩子,你知道吗?你是一个男子汉了,男子汉就应该勇敢、坚强。在学校里,老师就是你的亲人,就像你的妈妈一样会永远保护你。”王慕尧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巨大的悲伤让他的嘴巴扁了又扁,嘴里不停地重复简单又简单的一个字:“好、好、好。”而接下来的日子,王慕尧依旧被幸福包围。生日的时候,老师给他买了大大的蛋糕,同学们给他送去无数的祝福与礼物。当大家为王慕尧唱起生日快乐歌的时候,她分明看到孩子眼里流下了感动与幸福的泪水;当冬天来临严寒袭来的时候,看着王慕尧依然单薄的身形,老师和同学几乎同时给他带来了厚厚的棉衣;当孩子生病在床没钱买药的时候,老师带上抽屉里早已备好的“百服宁”和同学一起到家看望。渐渐地,在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和鼓励下,王慕尧终于从失去父母的阴霾中走了出来,阳光还是那么灿烂,生活还是那么美好,因为他知道在他身边还有那么多爱他的人,他不是孤儿,大家都是他的亲人!

爱不仅能融化坚冰,爱也能让倔强的孩子绽放最美的笑脸。那个倔强的沈勤;那个追在老师后面,拿起棍子想打老师的沈勤;那个以跳楼来威胁老师妥协的沈勤。有一次,放学了,看着她乘上了回家的汽车,卢老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个可爱又可气的孩子,让老师操碎了心,但每天点滴的进步又让老师欣慰。欣喜之余,她骑着车急匆匆地往家赶,今天回家又晚了。没想到,当她刚踏进家门的那一瞬,电话铃响了起来,一看,是沈勤的爸爸打来的,心里不禁担心起来:不会有什么事吧?拿起话筒,电话里却传来刺耳的责骂声:“卢老师吗?我家沈勤到现在也没有回家,你们看怎么办,我现在向你们学校要人。”担心和委屈的泪水一下子淹没了她,没顾得上看一眼还没断奶的孩子,她骑上车开始沿着沈勤回家的路一路寻找,打听。天越来越暗了,可孩子究竟在哪呢?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希望能听到她已经安全回家的好消息,可是没有,孩子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几乎寻遍了她可能经过的每一个公交车站,仍不见踪影。天越来越暗了,万分的焦急和担心完全占据了她……终于在晚上8点的时候,电话铃又响了起来,是沈勤爸爸的电话,说沈勤是因为贪玩而晚回了家,并在电话里不断地向老师道歉。她的心这时一下子就轻松了,孩子终于找到了。当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的时候,她突然感到:学生在自己的心目中占据了多大的分量。就在这年的教师节,沈勤给她送了一张感谢的贺卡,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表现得越来越懂事,直至今日,她甚至成了老师最得力的助手。

有人说,爱是一种润滑剂,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爱是一种镇静剂,可以使人在众多的纷扰中恪守平静;爱是一座桥梁,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在和智障孩子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卢老师感受到: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相互之间的信任与牵挂。因为她发现,当她伸出友爱之手,付出爱时,十一个可爱的孩子便会隐去自身的小毛病,交给她一颗晶莹剔透的心。原来他们的内心一样的丰富精彩,他们的情感一样的热烈奔放,他们的青春一样的神采飞扬……尽管没有金光闪闪的桂冠,没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她依然爱他们——这群可爱的孩子;爱她选择的职业——一个普普通通的培智辅导员老师。

如今,她依然执着于培智教育,执著于窄窄的三尺讲台。她始终坚信:爱能创造奇迹,一切都会改变。

耕耘在幼教这片沃土上

——记绿地实小幼儿园青年教师金学英

“幼儿教师要深入每一个童心世界,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怀揣着这样的教育理想,金学英老师义无反顾地在幼教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幸福收获。苏州市幼儿园双十佳青年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是金老师的坚守、坚定、坚韧、坚持,陪伴着她一路走来!

一个充满爱的“池塘”

没有水不能称之为池塘,而没有爱,也就不能成为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金老师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个充满爱的“池塘”,用爱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有一年,金老师班里来了个小女孩名叫甜甜,跟她说话,她总是耷拉着脑袋不开口。金老师很奇怪,悄悄一问才知道甜甜的父母离异了,甜甜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一向活泼的她像换了个人似的不再闹、不再吵了,整天呆坐着……听到这,金老师不禁心头一紧,再看看低头无语的孩子,一种母爱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她暗自下决心,要用教师真诚的爱去感染她,用母爱特有的温柔去疼爱她,用集体的爱去温暖她那受伤的心灵。于是,每天入园金老师主动向她问好,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和她说上几句悄悄话;将她的座位调换到前排,坐在活泼开朗的小朋友旁边;还不时地给她买几件漂亮的衣裳,带她回家吃饭,住上一晚……在爱的滋润下,终于又能听到甜甜清脆欢快的笑声,看到她可爱的笑脸了。一天,孩子们听金老师讲“羊妈妈和七只小羊”的故事,听着听着,甜甜突然站起来,踮起脚,贴近金老师的脸颊,搂着她的脖子,用尚带稚气的语调轻轻地对她说:“金老师,我跟你说句悄悄话,你就是我的老师妈妈。”金老师愣住了,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顺着脸颊止不住地往下流,一股幸福的暖流涌遍全身。

如今,“金老师妈妈”,孩子们特别喜欢边这么亲切地叫她,边依偎在她的怀抱,而她也用一个个甜甜的拥抱让自己成为孩子们共同的“母亲”,她将这份执着的爱看作是一份甜蜜蜜的幸福、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她的世界就像有魔法

在金老师的班里就像有魔法般:内向孤僻的孩子会变得活泼开朗,用拳头解决问题的孩子会变得彬彬有礼,自私专横的孩子会变得特别友善……凡她所带的班级,总是有声有色,在各项活动、比赛中名列前茅。每天接送孩子时,常能听到家长们聚在一起津津乐道:“我家的调皮鬼特别喜欢金老师,昨天回来还告诉我们,金老师和他说悄悄话了。”“我家的囡囡今天非要我给她扎一条和金老师一样的辫子呢……”从家长发自肺腑的话语中,不难看出金老师确实是以自己独特、亲切的言行去感召人、影响人。

顺顺是个非常特别的孩子,更是让老师深感棘手的孩子,上课发出怪叫,满教室乱跑,下课推倒同学课桌等等。但是,金老师没有厌烦,更没有放弃,她一方面认真观察孩子,耐心细致地引导,每天回家都要把顺顺在一天中的特别表现记录下来,以作分析并制定教育对策之用,一年下来,“顺顺的每一天”记录文字稿竟长达三万字。金老师也深知家园共育的重要,她积极地联系着家长共商良策,一开始,家长对她的电话总是声称工作忙而臵之不理。其实,她明白那是因为家长对这个孩子彻底失望了。于是,金老师在一遍又一遍拨打电话的同时,还亲自上门家访,就这样,她的执着感动了孩子家长,“哎,金老师,连我们自己都放弃了,没想到你对我们顺顺还这样……”,她依旧清晰记得,这是孩子爸爸见她时说的第一句话。就这样,她鼓励家长重拾信心,联系特殊儿童教育专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她负责辅助,提供孩子在园的特别表现,那时,她的双休日几乎都被这个重任填满了。终于,看着顺顺一点一滴的转变,最后顺利升入小学一年级,在孩子爸妈感激的话语面前,她激动不已。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这是金老师的座右铭。在教学中,她就是这样坚韧不拔,自加压力,孜孜以求。仅去年一年,她就参加了省“蓝天杯”教学评优、常熟市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的两轮比赛、苏州市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常熟市学科带头人教学展示、沿江五县市教学展示、省“陶研会”教学评优,并且还接受了苏州市青年教师双十佳的资料评估以及现场半日活动考核。也在这一年,她接受领导安排,担任幼儿园的业务园长,面对创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的压力,同时,她还承担着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和保教工作。金老师的工作强度和密度可想而知,晚上回家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一、二点那已是家常便饭。记得在省优质园创建时,太大的工作负荷诱发了胆结石炎症,病痛折磨着她,严重时想直起腰来都很困难,每当领导关切地劝她回家休息,她总是摇摇头笑着说:“幼儿园这个时候最需要我,在这节骨眼上,我怎能临阵脱逃呢?现在正是要我出力的时候啊。”那些日子,丈夫就成了家里的“男保姆”,家务活全包了,每当回家看着一个男人洗洗涮涮,心里真的不是滋味,但是,丈夫支持的话语给了她巨大的力量。儿子也似乎懂事了许多,记得有一个星期六,儿子感冒发烧,挂完水回家后,丈夫被单位叫去完成紧急任务,而她准备迎检材料至七点多,回家打开家门,一股方便面的香味扑鼻而来,儿子用他那缠着纱布的小手端着面条,说:“妈妈,今天我下厨,快来尝尝!”她一把将儿子拥入怀里,泪水夺眶而出,她在心里默默地说:“孩子,妈妈欠你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可一想起班里的孩子们,一想起她的工作,她又笑了,笑得那么满足,那么甜蜜。

正是压力化动力的坚持,也正是多年来教学功力的积淀,这一年的各种比赛,她全获第一,并且顺利通过了苏州市幼儿教师双十佳的考核,幼儿园创建工作也喜获成功。

“科研硕果百分之百来自于勤奋”

正如金老师所说,工作十几年来,她坚持不懈地耕耘在科研的一亩三分地上。从参与课题研究到成为核心成员到负责或主持课题,经历的是灯下苦读、无数次的夜以继日以及数不清的苦思冥想,但是看到自己这些年来的收获,再苦也都化成了无限的幸福和感动。这些年来,她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省、市级课题六个,负责了十个以上的子课题研究,这些课题现都已顺利结题,收获了累累硕果。每当夜幕降临,便是她总结工作中所感所悟的最佳时机。工作至今,她前前后后共有三十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在《早期教育》、《幼儿教育》等国家、省级幼教核心期刊上;八十多篇文章在各级各类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因教育科研成果突出,她还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工作至今的十五个年头,她舍弃了许多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幼教这片沃土上。多少次,她把父母离异的孩子搂在怀里,给他们以爱的抚慰;多少次,她为口齿不清、反应迟缓的孩子“开小灶”,让他们像其他小朋友那样自信;多少次,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效率,她日夜奋战;多少次,她丢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深夜苦读,不断追求着“一桶水”;多少次,她把病假条悄悄地放进衣兜里,仍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孩子,可回到家里连吭声的力气都没有……无数个“多少次”,充实了她的生活,也装点了她的人生。

“如果说以前我把教师只当作是一种职业的话,那么,今后我要把它当作我的事业、我的理想、我的毕生追求。我将终生努力耕耘在幼教这片沃土上,无怨无悔!”多么朴素的语言,多么真挚的情感!

事业在奉献中闪光

——记杨园中心小学青年教师赵丽芳

从2000年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已有十二年了。这十二年中,在校领导、同事的关心指导和热情帮助下,赵丽芳老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对学生的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之中,经过不懈努力,她很快从一名师范毕业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

始终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是赵老师的从教准则。她严格遵守教育法规及“五个严格”和“三项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做好笔记;在教学上她订阅教育教学书籍,认真阅读、学习、研究、积累教育教学理论,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待学生,她不仅认真指导他们学习,更是关怀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健康成长。这些年,赵老师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切实做到了严以律已,以身作则,她曾获得校级、镇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还被评为“常熟市小学优秀见习教师”、“常熟市教学能手”“江苏省和谐教学带头人”、“常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作为一名青年数学教师,赵老师勤恳敬业,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她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期间每周一次的随堂听课,让她从程桐生校长那学到不少宝贵知识,认为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做好六认真工作,注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她从点滴入手,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备课,努力创设一种和谐而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培养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确有所得。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到外校借班上课,她也取得了一点成绩:05年承担了市级展示课,2006年上的《确定位臵》一课在“全国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获一等奖,08年她参加了省和谐教学优质课比赛也获得了一等奖,同年“六认真”工作也获得了常熟市三等奖。她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自从担任低中教研组工作开始,她本着为师生服务的思想,落实好每周活动内容,以谦和、宽厚、忍让的合作态度,取得同事们的配合支持,在温馨、热闹的研讨氛围中将课题研究与平时教学实践、教研课等结合起来,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使数学教研活动开展得真实有效。2011年低数教研组又评到了常熟市先进教研组,微型课题也顺利结题了。除了注重实干,她及时总结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积极撰写教育论文。2009年所撰写的论文《数学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策略》发表在教育科研论坛,另一篇论文《借鉴陶行知教育理论,试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获陶研会一等奖。2010年《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获“蓝天杯”教学设计三等奖。2011年《依托陶行知理论,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苏州市陶研会评比中获三等奖。

赵老师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十二年上班从未迟到早退过,从两年跨班到两班珠心算教学,这学期又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和一个班的思想品德工作,经常嗓子哑得说不出话,但她仍然坚持上好每一节课。为了孩子们,她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对学生从思想积极诱导,学习上耐心帮助。尤其是后进生,她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课堂上发言优先照顾,作业优先批改,适当降低要求,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树立自信心。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交谈、相互倾诉,每天孩子们有什么问题也都会找她,相信赵老师能帮他们解决,所以弄得她时常早出晚归。在担任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期间,赵老师注重班风建设,深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光靠班主任一人管理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她及时和各科老师商量,得到了各位老师的支持,使她及时了解学生对各科教师的反映,各科教师对同学的看法,从而有针对性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至今为止,一些家长还会经常打电话来,跟她谈孩子的情况。节日里,赵老师的办公桌上总会堆满孩子们送来的鲜花、自制的卡片等小礼物。“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孩子们的信任使她任教班级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本人也被评为“常熟市优秀班主任”。

作为老师,赵老师能严守师德师风。对待同事,只要别人有困难,她都是有求必应,如:帮助老师们设计课件,制作教具等。同事的道谢,她总是一笑了之,也从不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有助于人;对学生,无论其家庭背景如何,也无论其顽皮淘气与否,她从不因个人的好恶而分彼此,都一视同仁、一样关爱。对家长,无论其地位高低,也无论其贫富,她也总是以礼相待,从不轻慢。课堂是心灵的艺术,教学是真诚的交流,教育是爱的奉献。相信赵老师会一如既往,不断探索、努力奋进,同学生一道学习,一起进步,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去擦亮孩子们心中的希望和梦想。

用爱与智慧谱写育人乐章 ——记冶塘中学青年教师陶新亚

“我深爱着我的教育事业与我那可爱的学生们,我要把我的爱与智慧奉献给我的学生”。陶老师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用热情与智慧追求职业理想

认识陶老师的人都说,陶老师就像一团火,对待工作充满热情,矢志不移。走近陶老师,你会被她的活力所感染,你会被她内心的坚韧所折服。记得2009年的时候,陶老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为国庆汇演做排练,等到正式演出的那天,在通往体育场的路上,她却晕倒了。经检查,医生说她患有严重的颈椎病,但即使是这样,她依旧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一边治疗,一边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她的干劲来源于她对工作的爱。自2001年从教至今,她一直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每天超负荷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勇挑重担。

不断地尝试突破,冲出“应试”的包围圈,是陶老师的追求。面对着较差的生源,她秉持不放弃、不抛弃的理念,从课堂开始,为孩子们努力拓开一扇扇窗户,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取得成绩上的突破,并且能一直保持对学习兴趣。她经常开展各项课内外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编排对话、课本剧自编自演等活动。她肯花心思挖掘教材,把最精华的东西呈现给学生,自己用心琢磨形成的“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接受重点难点,很受学生欢迎,并受到上级和同行高度评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思维开阔了,成绩也突飞猛进。近几年她所教班级的成绩年年在年级名列前茅。在2008年“苏州市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她辅导的学生李冬冬荣获二等奖。在2010年“常熟市英语书法与写作比赛”中,她所辅导的学生李琳、李梦婷分获一等奖与三等奖。陶老师自己也在教学中不断成长。先后获得“常熟市英语青年教师评优课”一等奖、“市解题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常熟市百节好课”、常熟市英语学科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用真诚和理解做学生的知心人

教育是爱的事业。父母可以只爱自己的孩子,而教师不单要爱自己的孩子,更要爱别人的孩子。

在教学业务之外,她还坚持担任班主任。面对沉甸甸的责任,她付出的是对学生无私的爱。少说多做,是她工作信条。对于繁琐辛苦的班主任工作,她积极对待,任劳任怨。爱心成就教育。她凭着一颗爱心来做好教育工作,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作为班主任,她努力做到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重视、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她对学生严而有理,严而有情。在学生眼里,她温柔像慈母,严厉似严父。热爱学生不是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博爱更是件困难的事,但她在教育引导学生时始终有着一股韧劲,“不抛弃,不放弃”,她坚守着对学生责任和约定。

学生们都说:“在陶老师眼里没有一个坏孩子,哪怕你的表现糟透了,她也能在你身上发现闪光的那一点。”陶老师告诉我们:对待学生不能鸡蛋里挑骨头,要带着放大镜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小伟曾是班上的一名调皮“捣蛋鬼”。每件“坏事”总有他的份,每次老师向他了解情况他总以“不知道”来敷衍老师,每次班级活动他总以种种理由拒绝参加。对这样一个谁见了都要挠头的不合作学生,陶老师的办法就是用爱去感化他。陶老师向同学了解了小伟的情况并及时进行了家访。陶老师发现原来小伟同学家庭十分困难,他不想因为活动而向家长要钱,给家庭增加任何的负担,他想早点读完书,早点工作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知道这种情况后,陶老师觉得自己很失职,马上决定在经济上帮助小伟,在精神上鼓励小伟,告诉小伟学习的重要性。细心观察中,陶老师发现小伟成绩虽不好,但他非常聪明,曾在学校成语与歇后语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小伟在体育上也有过人之处,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力。于是,陶老师就抓住这几点为他提供展现才华的机会,提供为班级争荣誉的机会,经常在班级里表扬他,鼓励他,这让同学们对他的看法改变了。小伟从陶老师的爱中重新找回了自尊,找到了自信。在此基础上,陶老师再引导他把自信心变成学习的动力,每次他在学习上有进步的时候,她都会赞扬他,鼓励他持之以恒。经过一年的努力,小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小辉同学是个三天两头犯错误的孩子,他常常和同学打架,作业拖拉,上课不守纪律经常和老师顶撞。对这样一个孩子,陶老师认为:真心关爱犹如春天里绵绵的细雨,润物细无声,微雨可以滋润幼苗,真心关爱往往能创造教育上的奇迹,她没有放弃小辉。陶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促膝谈心;周末陶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帮助他复习功课,并和家长一道解除他心头的困惑;当他又犯错误的时候,陶老师不是严厉指责,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唤醒他的觉悟,半个学期以后,小辉进步了。他快乐地度过了初中三年,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小英自小就染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在学生中影响较差。陶老师认为如果把她的行为在班上曝光的话,她将从此背上恶名,她的一生也就这样完了。陶老师极富智慧的给小英提供了这样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小英,你家离学校较近,班级的这把钥匙就由你来保管吧,我相信你一定能出色地完成同学们交给你的这个任务。”小英激动地接过这把钥匙说:“我绝不辜负老师与同学的信任。”结果真没有让陶老师与同学们失望,此后再也没有同学丢过东西。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陶老师就是通过自己的爱与智慧,谱写着一曲动人的育人篇章。

第五篇:市五四青年节“寻找最美青工”活动实施方案

市五四青年节“寻找最美青工”活动实

施方案

市五四青年节“寻找最美青工”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推动精致建设、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在各级各类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创新创效活动及青年岗位能手中发现和推出一批爱岗敬业、奉献成长的一线青年职工典型,引导广大青年职工立足岗位、艰苦奋斗,为建设精致贡献青春力量,团市委、市人社局、市经信委、市工商联、日报社、市青企协决定联合开展“建设精致寻找最美青工”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竞展一线青年职工风采助力产业精良

建设

二、活动时间 8月—9月

三、基本条件和标准 岁以下青年职工。

2.“最美青工”应是在各级各类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创新创效等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企事业单位尤其非公企业青年,以及各级各类青年岗位能手。

3.“最美青工”应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是钻研业务、苦练技能,在本职岗位上学技成才的行家里手;应具有高度的职业精神,是爱岗敬业、创新创优,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突出业绩的青年典范;应具备执着的职业梦想,是勤奋劳动、艰苦奋斗,在各行各业中建功立业的追梦青年;应是奋战在基层一线,为推动精致建设做出自身贡献的优秀青年。

四、寻找方式

1.各推荐单位要在本单位、本地区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创新创效、风采展示等活动,深入挖掘和发现“最美

青工”,尤其要注重发现非公企业的优秀青工代表。

2.广大青年也可采用自荐和他荐的方式,向本单位、本地区团组织推荐“最美青工”。

五、活动安排 1.活动启动阶段。在青年网等网站开通“建设精致寻找最美青工”活动专题,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等对活动进行宣传,各级团组织要按照活动方案要求扩大对活动宣传。

2.寻找申报阶段。各直属团委作为推荐单位全面开展寻找和分层推荐工作,根据单位实际、候选人类型等情况可推荐1-3名人选,在8月30日前上报推荐材料。

3.评审宣传阶段。组织专家评审会对上报的材料进行评审,最终产生50名“最美青工”和10名特别关注“最美青工”。联合有关媒体,对评选出的“最美青工”进行宣传展示。

六、相关要求

1.认真组织发动。各推荐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广泛动员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发现和寻找身边的“最美青工”,扩大活动影响面。2.抓好工作结合。各推荐单位在开展寻找“最美青工”活动时,要注重与青年职业技能竞赛、青年岗位能手推选、“青春建功中国梦”岗位成才报告会等工作的有机结合,通过“最美青工”促进基层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创新创效、风采展示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年职工争当“青年岗位能手”。

3.深入宣传报道。各推荐单位要紧扣“竞展一线青年职工风采助力产业精良建设”主题,做好寻找“最美青工”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讲述“最美青工”追梦故事,展现“最美青工”奋斗足迹,引导广大青年职工增强敬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依靠辛勤劳动实现个人梦,建功中国梦、精致梦。4.推荐具体方式。各级团组织将推荐候

选人登记表、1500字左右事迹材料、身份证和事迹材料中涉及的奖项证书复印件在8月30日前报送至团市委。同时,将电子版工作照2张、事迹材料、微视频等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附件:“最美青工”推荐表 相关附件:点击下载附件

下载中国石油入选寻找“最美青工”[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石油入选寻找“最美青工”[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美青工材料汇报

    最美青年工作者汇报材料 我叫田梦迪,中共党员,出生于1987年,于2010年4月进入阜南县人民医院从事护理临床工作。现担任阜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副护士长职务。 在短短几年......

    “最美青工”先进事迹

    用爱书写大医精诚 “最美青工”***事迹材料 ***,男,汉族,1987年7月出生,兰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2001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他是个很执着的人”,这是很多同事对**......

    最美青工事迹材料

    王能明,男,35岁,金昌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路灯所维修班电工。自20xx年进入市政工程管理处路灯所以来,从对路灯系统工程的一无所知到全面掌握各项技能,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电工和......

    最美青工事迹材料

    身体力行,保障投油 王桥,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2014年在中石化销售公司参加工作,现担任输油站HSE管理员,安全环保助理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美青工事迹材料[最终定稿]

    最美青工张康事迹材料 张康,出生于1989年6月,系萧县园林管理处的一名普通青年职工。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钻研、勤勤恳恳付出、本本分分做人,......

    最美青工事迹材料

    最美青工——某某的事迹材料 某某,出生于1982年,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凭着一颗求真务实之心,一腔执着上进之情,在肥西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身......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10位入选教师感动大众[精选五篇]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10位入选教师感动大众 来源:光明日报 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全国各地观众竞相收看,大家无不为“最美乡村教师”的......

    最美青工先进事迹材料

    最美青工事迹材料 ***,男,**市**县人,1986年8月17日出生,大专学历,毕业于重庆市光彩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2009年进入四川海隆石油技术有限公司任公司文员工作。在公司先后担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