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施工小结(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12:4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接触网施工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接触网施工小结》。

第一篇:接触网施工小结

上海浦江镇公交配套系统工程 接触网关键节点验收施工小结

一、工程概况及验收范围

1、线路情况及验收范围:

浦江镇公共交通配套工程线路起自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终点站成山路站,终点站航天公园站。线路全长约14.44km,其中地下部分线路约8.24 km,高架桥部分线路约6.2 km,全线共设8座车站,其中地下车站4座,高架车站4座,设停车场一处,即线路最北侧的浦江镇停车场。济阳路站设存车线和菱形道岔,可实现上下行的转车。

本次验收范围为成山路站至凌兆新村段绝缘锚段关节处,涉及接触网、干线电缆和杂散电流防护三个单位工程。该区段为地下段。

里程:下行线(SK26+065至SK31+124)上行线(SK26+065至SK31+180)

2、技术概况

成山路站至凌兆新村区段接触网采用刚性悬挂方式,区间采用化学锚栓悬挂,车站采用吊柱和风管吊架形式悬挂。共分两个供电段,在杨思路站、凌兆新村站两个牵引所设电动隔离开关(上下行各3台电动隔离开关);在济阳路站正线与存车线间设分段绝缘器,上下行各1台手动隔离开关。

下行线从成山路站至凌兆新村站绝缘锚段关节处,共21个锚段;上行线从成山路站至凌兆新村站绝缘锚段关节处,共25个锚段;济阳路站存车线4个锚段,接触线共12.1条公里.3、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情况

⑴接触网为一个单位工程

⑵分部工程:共分9个分部(基础及埋入杆,支柱,支持结构,承力索及接触线架设,附加导线,接触悬挂,设备,号码标志,冷滑试验及送电开通)

二、工程合同履行情况

我单位自2008年6月10日开工以来,严格履行合同承诺,为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地完成,项目部组建了4个施工作业队,并调入2台轨道车作业。在整个施工中从未出 现分包、转包等违规违法行为,按质、按量、按期完成了合同任务。

三、执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条文、施工规范情况

1、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本单位工程在施工中执行《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其修订部分和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强制性条文》中的强制性条文的相关规定,并严格按照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文件,以及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要求精心组织施工,所有分部、分项工程严格执行过程质量控制、质量检测,所有施工完成的分项工程经验收后,工程质量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接触网工程执行的标准、规范、强制性条文(1)(2)(3)(4)(5)(6)(7)《地铁设计规范》 《电力牵引架空线路》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铁路电力施工规范》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

(GB50157-2003)(IEC913)

(GB50299-1999)(TB10207-99)(TB10421-2003)(TB10009-98)(TB10208-98)除按上述标准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

上海市浦江公交配套系统工程接触网、干线电缆和杂散电流防护系统工程招标文件及合同文件

本单位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及有关说明

四、施工中施工图、设计文件执行情况

1、执行强制条文情况

本单位工程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以及施工图施工,满足设计要求。在拿到接触网设计图纸后,我项目部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讨论编制施工方案,在本公司对施工组织方案审核通过后,交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审查,并听取建设、监理、设计方的意见,进行补充修改,贯彻新规程、新标准,对每一个环节、每一检验批,认真复核,经监理验收通过后再进行施工。

2、设计施工图变更执行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本施工单位均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的变更要求进行施工,并通过监理验收合格。

五、质量控制措施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在本单位工程实施全过程中,按照施工、建设、监理和设计单位始终“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切实抓好工程质量,自觉接受质量监督站的指导和帮助,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体系要求操作,该体系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部配置专业工程师和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实行分级质量管理,层层把关,专职检查、自检结合,保证工程项目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施工,并对监理提出的要求和整改内容,及时落实,整改完成后到监理处消项。

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在施工前由监理单位组织防迷流设计图纸交底,由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和业主审查批准付诸实施。组织技术人员学习防迷流设计文件、相关规范、验标,合理布置施工现场,优化施工方案、施工程序,配备足够的劳力、机械设备、材料,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措施。

做好自检、互检工作,层层质量把关,搞好工程质量首先从材料管理抓起,每批材料进场时除质保单同时到位外,都需要由施工单位进行检验,监理单位进行见证,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本单位工程施工中对于各项施工工序均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互检,并做好施工日记,然后再由监理单位进行抽检、复检,发现问题,立即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整改。由于层层把关,及时把质量隐患消灭在每道工序中,工程质量达到预控目标,合格率100%。

各工种技术工人持上岗合格证进行技术操作,并定期进行技术考核;作业层其他劳务人员也必须进行岗前培训,确认具备操作资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配备试验人员、配齐试验设备和完善检测手段,严格按规范规定对各类原材料、半成品、混凝土等进行复检和抽样检查,不合格者不使用。保证材料进场进行抽测、过程检测和成品交接前试验,确保整个施工能通过这些试验数据来定量分析。

六、材料及复试情况汇总实物质量情况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单位工程所需的材料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考虑本工程所用材料品种多,生产厂家分散,为确保整个工程不受材料供应影响,保证所用的材料质量满足设计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我单位按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选定供应商,部分供应商根据现场实际和会议精神要求作局部调整,并组织设计联络会,确保调整的厂家厂品能满足设计要求,并按要求将材料厂家的相应的资质报监理审查备案。

原材料进场,都要求作好记录,实行申报,同时提交出厂合格证书(或质保书)、检测报告,根据有关规范要求按批次、规定数量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并由监理对原材料进行了平行抽检,从历次的复试以及监理单位抽检结果看均能达到规范要求。

七、施工中发生的质量事故情况

本单位工程自开工以来,对工程过程施工或工序检查实行三检制度,质量验收过程中所发现的一般质量问题或缺陷,通过及时指正或整改处理后,再实行专检验收,严格质量控制,把质量问题及时消灭在萌芽中,未发生任何质量事故。

八、阶段性工程自检情况

该段工程通过自检(主要是通过检验批记录方式),我施工单位认为外观合格、内业资料齐全、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自评为合格。

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浦江公交配套系统工程接触网、干线电缆和杂散电

流防护系统工程项目部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上海浦江镇公交配套系统工程 接触网、干线电缆、防迷流及高架照明工程

成山至凌兆新村分区

关键节点接触网验收施工小结

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浦江镇公交配套系统工程触网项目部

2008年12月20日

第二篇:接触网工区施工小结

万全西站接触网工区施工小结

一、工程概况

万全西站接触网工区所建筑物长度30.15 m,跨度7.65 m,总高度7.35m,层数为两层;万全西站接触网工区轨道车库及梯车库所建筑物长度38.20m,跨度9.90m,总高度6.5m,层数为一层;万全西接触网工区油库建筑物长度6.24米,跨度5.04米,总高度3.60米;红外线机房长度5.94米,跨度3.24米,总高度3.10米,层数为一层。框架梁、柱混凝土标号为C35,屋面板混凝土标号为C30,桩基、基础梁、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30,过梁、构造柱混凝土标号为C20。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计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结构为现浇框架,现浇屋面板结构。

二、采用的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标准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6、《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7、《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0、《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01)

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例》(房屋建筑部分)

1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三、施工工艺工法 3.1挖孔桩基础施工 3.1.1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1)、开挖前,场地完成三通一平。各项临时设施、动力、照明、通风、安全设施、施工机具、进场人员数量足够。

2)、根据《工程测量交底书》进行纵横轴线放样。

3)、护桩设置:用十字线将中心桩点引出第一模护壁外80cm,用水泥砂浆固定,并做好保护工作。桩孔周边,用白灰撒线型。便于孔位及垂直度等项目检查。

4)、护壁砼按试验室交底的配合比施工。5)、确定施工班组数量,流水分班作业。3.1.2、施工技术方案 1)、土方开挖及支护壁模板

①、放线定位: 按《施工测量交底书》放样,定桩位。②、开挖土方: 采取分段开挖,每段高度决定于土壁直立状态的能力,以0.8~1.0m为一施工段,开挖面积的范围为设计桩径1.25m加护壁厚度0.15m×2共计1.55m。(见《图1 挖孔桩示意图》)。

同一墩台各桩基的开挖顺序,视地层松紧、桩孔布置而定。地层紧密、地下水不大的可同时开挖;渗水量较大的孔,要超前开挖,集中抽水,降低其他孔水位;地下水较大者宜对角开挖。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采用间隔开挖。

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要及时用吊桶将泥水吊出,当遇大量渗水时,在孔底一侧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将水排出)。

③、测量控制: 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基准点。安装提升设备时,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一致,以做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

④、护壁的确定:根据地质勘测资料,采用上底15cm,下底15cm,如图1所示。C20混凝土。深层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加大上底和下底宽度(根据模板情况,适当调整)。

⑤、如果孔内遇到岩层时,能用风镐挖除,用风镐凿岩至设计深度。极硬岩时,及时反映给工地主管工程师及项目部另行研究方案解决。

⑥、地质层按规定取样,与设计地质入岩对比,如有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时汇报。地质取样容器用木条做成一排小盒子,地质变化时放入地质样料,并附小纸条写名地质变化时的深度或标高,便于验桩时的地质对照检查。

2)、浇筑护壁砼:

①、桩孔护壁砼每挖完一节,经检查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立即浇筑护壁砼,坍落度控制在30~50mm,确保孔壁稳定性。护壁混凝土添加高效速凝剂。

②、设置操作平台,用来临时放置混凝土拌合料和灌注护壁混凝土用。

③、支设护壁模板: 模板高度取决于开挖土方施工段的高度,为0.8~1.0m。护壁中心线控制,系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控制中心点位置,用尺杆找圆周,然后由基准点测量孔深。

④、浇筑护壁砼: 护壁砼要捣实,上下壁搭接50~75mm,护壁采用外齿式;护壁砼强度等级为C20,尺寸见《图1挖孔桩示意图》。第一节砼护壁高出地面200mm左右,并且便于挡水和定位(见《图1挖孔桩示意图》)。另外,为减少第一节护壁给后节护壁带来的压应力,在第一节护壁顶顶层用φ20mm圆钢加设2~4个吊耳,用钢丝绳固定在地面木桩上。

⑤、拆除模板继续下一段施工: 护壁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常温下24小时)便可拆模,再开挖下一段土方,然后继续支模灌注混凝土,如此循环,直到挖至设计要求的深度。

⑥、每节桩孔护壁做好以后,将桩位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度。随之进行修整,孔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引测。保证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⑦、施工中若出现较为松散的地层无法进行砼护壁时,报项目部现场管理人员,由项目部工程部决定采用何种处理方法(如采用具有足够刚度的钢护筒代替砼护壁等)。

⑧、成孔以后必须对桩身直径,孔底标高,桩位中心线,井壁垂直度等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及时报项目部现场管理人员,由现场管理任意安联系监理检验合格后及时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

3)、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安装

①、钢筋笼根据现场情况在加工场进行半成品预制,运至现场后进行骨架焊接绑扎制作成型,制作时每隔2~2.5m增设架立钢筋一道。

②、骨架上端应均匀设置吊环,数量不少于4个。

③、在骨架主筋外侧,将钢筋耳环焊接在骨架主筋上,以控制保护层。

④、钢筋笼分节起吊,利用吊车将钢筋骨架吊入桩孔内,下落速度要均匀,避免撞击孔壁。每下完一节后用钢管或方木固定位置,再用吊车吊住另一节进行焊接,快速接长至设计深度后加以固定,待砼灌注完毕并初凝后方可解除钢筋笼的固定设施。

⑤、在钢筋笼就位前仍需要检查有无坍孔,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混凝土施工

①、检查成孔质量合格后尽快灌注砼。在灌注砼前,进行清孔工作,要求孔壁、孔底必须清理干净,孔底无浮渣,孔壁无松动。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混凝土灌注用导管法灌注砼,导管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混凝土要垂直灌入孔内,并应连续分层灌注,每层厚度不超过1.5m。砼灌注过程中要用吊车吊导管上下适当插捣,砼密实主要靠砼自身坠落沉实。在灌注至交底承台底标高以下2m左右时开始必须用振捣棒振捣密实。

③、砼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并不大大于主筋净距的1/3。坚持按配合比投料,砼坍落度不宜过大,以5-8cm为宜,每150cm为一层及时插捣,砼灌注要保持连续。坍落度损失大于5cm/h时,要调整配比。

④、砼拌合料质量控制,每盘砼的拌和时间不得少于90秒,开始搅拌时必须做一次坍落度检测,调整好流动性,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灌注时作坍落度损失的观察,以指导砼配合比的调整,拌好的砼应立即使用,有离析现象严禁灌入桩孔。

⑤、注意桩头砼的标高,应适当超出交底承台底标高,必须保证桩头进入承台内100mm。

⑥、桩身砼必须留有试件,每根桩应有不少于3组试块,试件的制作必须客观真实,严禁“开小灶”。

⑦、气温高于30℃时注意缓凝,气温低于0℃时注意抗冻。3.2、土方工程(开挖及回填)

1、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必须使每个作业者对施工的要求和步骤清楚明了。

2、测量工程师和其他测量人员要做好技术准备,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要求。

3、土方开挖前必须做好实地勘查,检查地下是否存在各种管道、电缆和人防设施等障碍物,及时与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定出妥善处理办法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4、提前解决协调好夜间施工以及施工扰民的问题,外运土方应按照业主指定的地点进行堆放。

5、土方工程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基的方法进行施工。机械挖不到的地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6、开挖前先进行定位放线,以基础垫层边为基坑底边并放出边界线。

7、开挖基坑时,要严格控制分层挖土标高和基底标高。机械挖土至基底设计标高前,应予留200mm厚土层,改用人工开挖,以防扰动基层土。

8、基础施工前,人工清理干净余土,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9、回填土采用重型压路机与蛙式打夯机配合分层夯填,每层厚度控制在300-350mm,碾压遍数为6-8遍。回填土成分要符合要求,腐植土、细泥不得回填。回填基础外围前,应将边槽杂物清除后,再进行回填。基础两侧要均匀下土,基坑内均匀回填。打夯机行走应采取一定的路线,一夯压半夯,不得有漏夯的地方。对于打夯机夯实不到的边角处,辅以木夯夯实。回填土每填完一层,按要求及时取土样试验,土样组数、试验数据等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每一层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签证后方准进行下一层的填筑施工。

3.3、钢筋工程 3.3.1、施工方案

所有钢筋均在现场加工制作,成型后钢筋运输以提升架为主,自制钢筋运输车为辅。钢筋加工区配备一套钢筋加工机具,另外增加钢筋调直机一台。

3.3.2、施工方法

钢筋的配料:钢筋配料是根据设计图中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经审查无误后,方可以对此钢筋进行下料加工。

钢筋除污:钢筋的表面应洁净,在钢筋下料前必须对受污染锈蚀的钢筋进行清理。对圆钢筋除锈工作是在其冷拉调直过程中完成;对螺纹钢筋采用自制电动除锈机来完成,并装吸尘罩,以免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和污染环境。

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或卷扬机,两端设地锚的办法对盘圆钢筋进行冷拉调直。根据施工规范要求,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钢筋经过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钢筋切断:钢筋切断设备主要有钢筋切断机和无齿锯等,将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和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弯曲成型:钢筋弯曲成型主要利用钢筋弯曲机或手动弯曲来完成。弯曲成型工艺: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配料单上标明的尺寸,用粉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若为两边不对称钢筋时,也可以从钢筋一端开始划线,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经对划线钢筋的各尺寸复核无误后,即可进行加工成型。

钢筋接长:钢筋接长是整个钢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接头的好坏是保证钢筋能否正常受力的关键。因此,对钢筋接头形式应认真选择,选择的原则是:可靠方便、经济。对于柱筋,直径大于20时采用焊接;对于梁筋采用焊接;对于板筋,Ⅰ级钢采用搭接,Ⅱ级钢采用焊接为主。

钢筋的接头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布置。一般的原则是:板下排钢筋接头在支座;梁钢筋接头上部钢筋在跨中,下部钢筋在支座处;柱的钢筋接头在上层板1m处左右。

3.3.3、控制钢筋偏位的措施

钢筋绑完后,由于固定措施不到位,在浇筑完混凝土后往往容易出现钢筋偏位、保护层厚度不够等现象,必须采取相应的办法。

柱筋:为保证柱纵筋断面和相互间距准确,将柱上、下二排箍筋与柱纵筋点焊好;为控制保护层厚度,用原砂浆保护垫块。

梁筋:主要是负筋二排筋易坠落和梁侧保护层厚度不均。负筋二排筋绑完后用20#铁丝与梁上层面筋绑牢;保护层控制,主要应处理好梁、柱节点主筋交叉摆放问题。

板筋:主要是负筋下坠的问题。除用马凳筋外,对Ⅰ级钢筋更关键是绑扎成型后不要踩踏。

3.4、模板工程 3.4.1、施工方案 3.4.1.1、柱模板

采用12厚覆膜竹胶板拼制,每边尺寸大小依据柱子截面尺寸加长80mm(木方长度),槽钢报箍间距从柱子底部至柱1/3高处为450mm,从1/3至柱顶处为500mm,并与满堂架拉牢,中间设一道φ14对拉螺栓,间距@450~500mm。柱角采取边搭结合、柱面的竖缝为平对拼缝,柱面的水平缝采用边搭缝,防止漏浆。

3.4.1.2、梁模板

采用12厚覆膜竹胶板、50×100mm单位木带配制成梁帮、梁底模板,规格尺寸要精确。加固梁帮采用双钢管对拉螺栓,梁上口用钢筋支撑以保证梁上口宽度;梁下部支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设水平拉杆和斜拉杆。

3.4.1.3、模板安装

做好定位基准工作。根据控制轴线,用墨斗在结构板面上弹出柱、墙结构尺寸线及梁的中轴线。在柱墙竖向钢筋上部500mm标注高程控制点,用以控制梁板模标高。

设置模板定位基准: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点焊在主筋上(以勿烧主筋断面为准),并按二排主筋的中心位置分档,以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的准确。

模板安装前,向施工班组、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在模板表面涂刷不污染混凝土的脱模剂,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

模板安装要做到支撑牢固、不跑模,板缝严密不漏浆,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4.1.4模板的拆除

模板的拆除顺序为:柱模板→楼板模板→梁侧模→梁底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 不承重的模板(柱、墙模板),其混凝土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到损害时方可拆除,且不早于二天。

② 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规范所规定的强度时拆模,所指混凝土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决定。承重模板如楼梯间模板与支撑,在其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除。

3.4.2、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3.4.2.1、混凝土浇筑前认真复核模板位置、柱墙模板垂直度和梁板标高,准确检查预留孔洞位置及尺寸是否准确无误、模板支撑是否可靠牢固、接缝是否严密。

3.4.2.2、梁柱接头处是模板施工的难点,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不合模数的部位用一定要精心制作,固定牢靠,严禁胡拼乱凑。

3.4.2.3、所有模板在使用前,都要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破损的模板必须淘汰,严禁使用。

3.4.2.4、混凝土施工时安排木工看模,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4、混凝土工程 4.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4.1.1、浇筑施工中,应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在竖向构件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能超过3m,否则采用串筒或斜槽送混凝土入模。

4.1.2、在浇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对结构底部应先浇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保证混凝土在施工缝处的密实。

4.1.3、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支撑和预留孔洞等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进行处理。

4.1.4、防止混凝土的干缩和自身沉实而产生的表面裂纹,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预以修整。

4.1.5、梁、板混凝土的浇筑

4.1.5.1、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浇筑时从一端开始,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的浇筑连续向前。多道梁交叉处及梁柱接头处钢筋密集,应仔细振实。钢筋间隙较小处,振动棒从一旁斜插入振捣,严禁漏振。

4.1.5.2、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于浇筑方向来回振捣,随时用铁插尺检查板厚,必要时板厚用水准仪检查。板混凝土的找平应严格按三次找平:第一次为浇筑时先用木杠刮平,第二次在接近初凝时用木抹子找平,第三次在表面稍能站人时,再用木抹子搓一遍。板混凝土凝固之前,严禁踩踏。4.2、混凝土的振捣

4.2.1、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可以避免蜂窝麻面等通病。

4.2.2、对墙、梁和柱均采用HZ-50插入式振捣器。在与梁相互交叉的地方钢筋较密,可改用HZ6X-30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

4.2.3、对于楼板,当板厚大于150mm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但振动棒要斜插,然后再用平板式振动器振一遍,将混凝土整平;当板厚小于150mm时,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

4.2.4、振动器正确方法,应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混凝土上下振捣均匀。

4.2.5、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内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4.2.6、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过长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混凝土尤其要注意。一般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4.2.7、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但不能混用。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4.2.8、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也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预应力筋、预埋件等。

4.2.9、当使用平板式振动器时,在正常情况下,平板式振动器在一点位的连续振动时应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移动振动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100mm,严防漏振。

4.2.10、板式振动器在无筋和单筋平板中的有效作用深度为200mm;在双筋的平板中约为120mm。

4.2.11、振动倾斜混凝土表面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振动密实。4.3、混凝土的养护

为保证已浇好的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控制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4.3.1、设专门的养护班组,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

4.3.2、对于地下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14d;对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7d。

4.3.3、水平梁、板采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以内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4.4、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4.4.1、在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应组织两个浇筑班组轮换作业,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同时设专人跟随浇筑梁板的班组旁站监督,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符合要求。

4.4.2、在浇筑混凝土时,设两名钢筋工在混凝土浇筑前修整钢筋,保证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位置正确。必要时可在钢筋上架设脚手板,减少作业人员踩踏钢筋。

5、砌体工程 5.1、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在柱、板、梁等主体模板拆除后,即插入砌体的施工。施工现场设集中砂浆搅拌站,水平运输采用机动翻斗车,垂直运输采用升降机。

5.2、材料要求

5.2.1、材料进场前,必须提供出厂证明及合格证,进场后按规范要求抽验,送试验室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

5.2.2、所用水泥、砂、水、灰膏等原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且水泥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及7天、28天强度报告。

5.3、技术措施

5.3.1、砌体与混凝土柱或墙之间要用拉接筋连接,使两者连成整体。

5.3.2、砌体顶部与梁、板接槎处,采用侧向或斜向实心砖砌筑,避免裂缝的产生。

5.3.3、砌体长度超过5m时,中间增设构造柱;高度超过4m时,墙中间应加设圈梁。

5.3.4、砌块提前一天浇水湿润,砂浆灌缝要饱满,尤其立缝施工过程中极易忽视,砂浆不饱满会造成透缝、隔音效果不好,整体性差。

5.3.5、砌体工程应紧密配合安装各专业预留、预埋进行,在项目指挥部统筹管理下,合理组织施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5.3.6、应坚固地将墙或隔墙互相连接并与混凝土墙、梁、柱相互连接。在柱、墙等构件上预埋拉结筋,规格为2φ6长度不小于1m,间距@500mm。

5.3.7、砌筑时应先外后内。在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应吊一皮,校一皮,皮皮拉麻线控制砌块标高和墙面平整度。砌筑应做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接槎可靠,灌缝严密。

5.3.8、应经常检查脚手架是否足够坚固、支撑是否牢靠、连接是否安全,不应在脚手架上放重物品。

5.4、砌体基础的施工

5.4.1、基础砌筑前,应先检查基槽的尺寸和标高,清除杂物,并打好底夯。接着进行基础放线,放出基础轴线与边线,立好基础皮数杆,在上面标明退台及分层砌石高度,皮数杆之间要拉上准线。

5.4.2、在基础施工时,要求在基槽口四周设小护堤并挖排水沟,在建筑物旁设置集水坑,备污水泵将雨水抽出,以防雨水灌入基槽内浸泡基槽破坏地基。在基槽开挖时,随时注意观察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如果挖至地下水位则应设集水坑并抽水。挖基槽时,依土质情况,设置挡土板,并在基槽内设侧壁支撑,以防基槽侧壁塌陷。

5.4.3、砌筑第一层时,基底要坐浆。石块大面向下,选择较方正的石块砌在转角上,四角的角石要大致相等。角石砌好后,再砌里外面的石块,最后砌填中间部分,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砂浆要饱满。填筑中间石块时,应根据石块自然形状交错放置,尽量使石块间缝隙最小,然后再将砂浆填在空隙中,再根据缝隙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小石块放入,严禁先放小石块后灌浆的做法。5.4.4、转角及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如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槎时,应砌成斜槎。并按规定设置拉结石。砌石时要挂好中线,防止偏轴。

5.4.5、基础每天所砌高度应不超过1.2m。基础施工完,应及时组织回填,避免边坡塌方或基底遭到破坏。基础施工完毕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成的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填方工程采用同类土回填,回填时必须分层回填,每层回填厚度30cm,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回填时要及时取样做回填土干容重试验,确保回填密实度。

5.5、施工要点

5.5.1、砌筑前,应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应在砌筑位置上弹出墙边线,以后按边线逐皮砌筑,一道墙可先砌两头的砖,再拉准线砌中间部分。第一皮砌筑时应试摆,浇水湿润。

5.5.2、在墙体的转角处及交接处立起皮数杆(皮数杆间距不超过15m,过长应在中间加立杆),在皮数杆之间拉准线,依准线逐皮砌筑,其中第一皮砖按墙身边线砌筑。

5.5.3、采用刮浆法。竖缝应先批砂浆后再砌筑。当孔洞成垂直方向时,水平铺砂浆,应用套板盖住孔洞,以免砂浆掉入孔洞内。

5.5.4、砌体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90%,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5.5.5、墙体的转角处,每皮砖的外角应加砌七分头砖。墙体的十字交接处,应隔皮纵横墙砌通,交接处内角的竖缝上下相互错开1/4砖长。

5.5.6、墙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对不能同时砌起而必须留槎时,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的2/3。如留斜槎确有困难,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并加设拉接钢筋,拉接筋的数量为每半砖厚墙放置1根直径6mm的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小于500mm,钢筋末端应有90°弯钩。

5.5.7、墙体中留置临时施工洞口时,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顶部宜设置过梁,也可在洞口上部采取逐层挑砖办法封口,并预埋水平拉接筋,洞口净宽不应超过1m。临时施工洞口补砌时,洞口周围砖块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再用与原墙相同的材料补砌严密。

5.5.8、墙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应砌筑平拱或设置过梁。管线槽留置时,可采用弹线定位后用凿子凿槽或用开槽机开槽,不得采用斩砖预留槽的方法。

5.5.9、脚手架工程 5.5.9.1、脚手架方案选择 5.5.9.1.1、结构施工脚手架

地上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用脚手架采用规格为φ48×3.5的满堂红碗扣式+快拆体系脚手架,脚手架立杆间距为1200×1200mm,横杆步距1500mm,局部梁底加密为立杆间距600×600mm。

5.5.9.1.2、外檐防护脚手架

地面以上施工的外防护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式外檐防护脚手架。双排落地脚手架采用φ48×3.5的扣件式钢管搭设,架体距结构的外檐250mm作为施工距离,立杆间距为1200mm,立杆步距为1500mm,大横杆步距1500mm,并沿架体外侧设剪刀撑,架体外侧挂安全防护帷幕网。

`5.5.9.1.3、内装饰及安装工程脚手架

采用门式脚手架或自制钢筋马凳,即在高度超过3.5m时,采用门式脚手架,立管间距1500mm,水平杆间距1800mm,上铺脚手板进行施工,当高度低于3.5m时,采用自制钢筋马凳或专用移动式脚手架平台。

钢管脚手架均采用φ48×3.5焊接钢管,十字扣件和旋转扣件搭设,脚手架每步均满铺2层竹巴片,外边挂设密目安全网。

5.5.9.2、脚手架的安装

脚手架的安装必须做到牢固不下沉,满足施工需要,具体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安装。5.5.9.3、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5.5.9.3.1、所使用钢管、扣件强度须满足要求,弯曲、烂洞、锈蚀脱皮的钢管严禁使用到外架上。

5.5.9.3.2、所用小横杆长度应统一,且两头超出立杆的长度不小于100mm,立杆和大横杆的接头位置要错开。剪刀撑的接头长度不小于400mm,且不能少于2个扣件。

5.5.9.3.3、铺设的底笆和挡笆必须和大横杆绑牢,每块竹笆不少于四点。外用围护安全网用16#铅丝绑于大横杆上,每点都须绑扎,上下左右要绷直。所有绑扎头必须朝向架外,以免挂拆伤人。

5.5.9.3.4、搭设外架时,须按方案予埋φ18钢筋套环,以用作水平悬挑槽钢用。为了能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底部脚手架须向上延伸一层,并注意与上层楼板支撑系统作临时连结。

5.5.9.3.5、在架体搭设时,各材料必须进行可靠传递,不得随意乱抛。同时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在竖立杆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操作,以免立杆不稳。

5.5.9.3.6、六级以上大风和雨天不可进行外架搭设,同时各架体材料放置必须稳妥。在恶劣天气(大风、雨、雪)前后,应对外架进行检查和加固,并在经过全面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才能继续使用。

5.5.9.3.7、搭设好的架体,使用过程中严禁随意拆卸,并且架体上严禁堆放材料,其上只允许放些临时零星材料,且放置要稳固。

5.5.9.3.8、建立严格完善的验收和检查制度。搭设好的外架在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并要挂上验收合格牌。同时对外架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安排专人对架体进行日常维护。

5.5.9.4、脚手架拆除

5.5.9.4.1、脚手架拆除前,先划定安全范围,设置警戒线,并安排专人在警戒线上进行看护,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项目安全员要向拆脚手架的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工作,并有交底接受人签字。

5.5.9.4.2、脚手架拆除程序应由上至下,按层按步拆除,原则上先拆除后搭的杆件。剪刀撑、拉杆不准一次性全部拆除,要求拆到哪一层,剪刀撑、拉杆拆到哪一层。

6、屋面工程 6.1、保温层施工

保温层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基层必须干燥、无潮气,表面应平整、干燥、洁净。

加强对保温材料的进场检查,检查密度、材质和匀质性。堆放场地设在室内,运输时应注意轻放,保证其外形完整。

保温层完工后,要注意保护,不得受损坏或水浸,应及时施工找平层予以保护。

6.2、找坡层施工

找坡层施工前应检查其材料质量,材料铺设后应振捣密实,表面抹平。在找坡层坡度复核无误后,开始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做找平层及防水层。

6.3、找平层施工

在防水层施工前,应做好找平层,施工时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基层必须无无松动、空鼓、起砂、掉灰等现象;二是找平层表面平整光滑;三是找平层要及时设收缩缝,并嵌填密料。

6.4、防水层施工

防水卷材屋面应遵循以下规定:

6.4.1、不得在拉伸情况下粘贴卷材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辊压粘贴牢固,粘贴时不得有褶皱。

6.4.2、一般局部加强部位如雨水口,排水口等处 做局部加强处理。

6.4.3、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0C以上的干燥环境下。

6.4.4、防水卷材在贮存过程中,应注意勿使包装及胶片破损扯断,并放置于通风处。

6.4.5、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淋水实验,两天后应对顶板进行检查,确保屋面防水不渗漏。

7、主要装修工程

7.1、主要工序交叉施工原则及措施

为保证装修施工提前插入,主体结构应采取分阶段验收的方法。在结构施工完后,即插入装修和砌体施工,为竣工赢得时间,并注意解决好结构施工与粗装修工程中矛盾。

装修插入后要与结构工作适当隔离,划分区域,有一定的独立性,避免过多的干扰,应以不影响结构施工为原则。

在粗装修工作面上部分防护设施可能会防碍施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临时拆除,施工完后马上恢复。严禁私自拆除必要的防护设施,以保证结构施工安全为原则。

装修与水电等配套工程之间的交叉施工较多,交叉工作面大,内容复杂,处理不当将出现相互制约、相互破坏的不利局面,土建与水电的交叉问题必须重点解决。解决的原则为:

在技术准备阶段应把土建、安装工程的网络计划图绘好,各专业施工班组根据该图纸安排施工,不得打乱施工顺序抢先施工,造成双重破坏,留下质量隐患。每个分项工程的协调图应包括水电等安装有关专业,还应包括土建有关工作。协调图绘好后,应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进行审批、修改与分发工作,使各专业有关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各专业人员根据协调图进行施工。每天施工前开碰头协调会,安排同一工作面上有关专业的施工顺序问题,并形成会审纪要,每个专业进入工作面上施工,必须有上道工序传来的专业会签单和项目部的“施工许可证”方可进行施工。

做好总进度控制计划。水电安装应根据计划合理进行穿插作业,要在统一的协调指挥下施工,使整个工程形成一盘棋。

明确责任,划分利益关系,建立固定的协调制度。

一切从大局出发互谅互让,土建和水电等安装各专业要尽可能为对方创造施工条件,并注意对对方成品和半成品进行保护。

内外装修期间二者存在交叉点,但总体原则为先外后内,内装修要为外部装修提供条件和工作面。

7.2、主要分部工程施工顺序

在施工中每层每个房间都要为土建、水电安装等专业提供共同使用的统一标高线(500mm线)和十字中心线。十字中心线既要弹在地面上,又要弹到天棚上和墙上,保持上下相一致。

原则上按“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8、安装工程

8.1、配合土建搞好预留预埋工作

主要包括:地面内、内墙内的电气预埋管、预留孔洞,预埋件、预留套管等项工作。预留、预埋工作是整体安装工程质量的组成部分,是整个工程质量和功能的重要保证因素,是保证工程主体顺利施工的重要工序,也是以后安装顺利进行的基础工序,8.2、给排水工程

总原则:根据现场条件紧密配合土建施工。先地上后地下,先预制后安装,先总干管后支管,先立管后水平管,同一作业层先高处后低处,先设备配管后管线安装,先系统试压冲洗,最后进行防腐、保温及隐蔽验收。

8.3、采暖工程

采暖工程根据设计事先预留好位置,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进行安装。

8.4、电气工程 8.4.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材料进场及检验→预留预埋→防雷接地安装→母线安装→配电箱安装→线槽、桥架安装→管路敷设→电缆敷设→管内穿线→电机检查接线→照明器具安装。

8.4.2、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8.4.2.1、预留预埋

施工人员配合土建按图进行管路、铁构件、防雷接地及配电设备基础、孔洞的预留预埋。施工时须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熟悉图纸,做到预留预埋一次到位,位置准确,严禁漏留少埋。与土建结构矛盾之处,由技术人员协商处理,不得随意损伤建筑结构,预留预埋按设计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4.2.2、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连接

防雷接地系统接地装置的接电电阻,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接至电气设备器具和可拆卸的其它带电金属部件接地(接零)的分支线,必须直接与接地干线相联接,严禁串联连接。

8.4.2.3、母线安装

将各节母线、插接开关箱、进线箱运至各安装地点,按母线排列图,从起始端开始向前安装。

8.4.2.4、配电箱安装

配电箱安装时,同类箱的高度要一致,允许偏差为10mm。安装配电箱所需的木砖及铁件等均进行预埋,明装配电箱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

配电箱带有器具的铁制盘面和装有器具的门及电器的金属外壳均有明显可靠的PE线接地。PE线不允许利用盒、箱体串接。

配电箱上的母线套上有黄(A相)、绿(B相)、红(C相)、紫色加黑色条纹(N线)等颜色色带,双色线为保护地线(黄绿,也称PE线)。配线需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在活动部位两端固定。盘面引出及引进的导线留有适当余量,以便于检修。

8.4.2.5、线管敷设 暗管敷设的基本要求为:

敷设前,在配合预留预埋管的基础上,核对预埋定位的灯头盒、接线盒、开关、插座盒、配电箱、电器配管等的坐标、标高。

8.4.2.6、电缆敷设

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须符合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等现象。

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1kV以下电缆,用1kV 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0MΩ。摇测完毕,应将芯线对地放电。电缆测试完毕,电缆端部应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黑胶布包好。

施工中电缆不得相互交叉,施工完后应做到排列整齐,在终端挂标志牌标明用途及去向。电缆终端头要留有适当的接线余量,竖向敷设的电缆绑扎要牢固、可靠。

沿桥架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电缆严禁绞拧、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截面积大的电缆放在下层,电缆转弯和分支不紊乱,走向整齐清楚。

穿过楼板时,应装套管,敷设完后应将套管与楼板之间缝隙用防火材料堵死。

8.4.2.7、管内穿线

在穿线前,必须对所有的管路进行清扫。同时,应检查钢管各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全,如有遗漏和破损,均应补齐和更换。

穿线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在同一管内;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内; 导线在变形缝处,补偿装置应活动自如,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配线结束后,进行全面线路检查和绝缘摇测。8.4.2.8、照明器具安装 开关、插座安装

将接线盒内的导线与开关或插座的面板按要求接线完毕后,将开关或插座推入盒内(如果盒子较深,大于2.5cm 时,应加装无底盒),对正盒眼,用螺丝固定牢固,固定时要使面板端正,并与墙面平齐。

安装时,开关面板应端正、严密并与墙面平;开关位置应与灯位相对应,同一室内开关方向应一致;成排安装的开关高度应一致,高低差不得大于2mm。

开关、插座的面板并列安装时,高度差允许为0.5mm。同一场所开关、插座的高度允许偏差为5mm,面板的垂直允许偏差0.5mm。

灯具安装

嵌入式灯具安装:按照设计图纸,配合装饰工程的吊顶施工确定灯位。如为成排灯具,应先拉好灯位中心线、十字线定位。成排安装的灯具,中心线允许偏差为5mm。在吊顶板上开灯位孔洞时,应先在灯具中心点位置钻一小洞,再根据灯具边框尺寸,扩大吊顶板眼孔,使灯具边框能盖好吊顶孔洞。轻型灯具直接固定在吊顶龙骨上,超过3kg 的灯具需要设置灯具吊杆,吊杆采用φ8 的镀锌圆钢丝杆。导线进入照明器具的绝缘保护良好,不伤线芯,连接牢固紧密且留有适当余量。

吸顶式灯具安装:根据设计图确定出灯具的位置,将灯具紧贴建筑物顶板表面,使灯体完全遮盖住灯头盒,并用胀管螺栓将灯具予以固定。在电源线进入灯具进线孔处应套上塑料胶管以保护导线。如果灯具安装在吊顶上,则用自攻螺栓将灯体固定在龙骨上。

灯内配线:灯内配线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安装时固定牢固,导线在分支连接处不得承受额外应力和磨损,多股软线的端头需盘圈、搪锡,灯具连接丝口处涂防锈导电脂。进线口用橡皮垫圈压紧密封,灯具外壳必须与PE线可靠连接。

通电试亮:灯具安装完毕且各条支路的绝缘电阻摇测合格后,方能进行通电试亮工作,通电后应仔细检查和巡视,检查灯具的控制是否灵活、准确;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是否相对应,如发现问题必须先断电,然后查找原因进行修复。通电连续运行24小时,所有灯具均开启,且每2小时记录运行状态1次,连续试运行时间内无故障,即可进行交工验收。

8.4.2.9、电气调试

电气工作调试时,应按子系统进行系统的调试工作,按子系统进行中间的交工验收。各专业工程将协调工序,密切配合,确保调试工作的顺利完成。

调试前应熟悉和掌握产品技术特性,明确试验标准及方法,否则不允许开展调试工作。调试所用的仪器、设备应完好,有检定合格标志,仪表精度应符合量值传递要求。

所有调试人员应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进入调试现场应带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

试验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检测实施细则和相应的操作规程,试验时不允许带电接线。试验接线应采用一人接线,另一人核对检查,防止误接,损坏仪器设备及损伤人员。

送电的设备应挂送电标记牌,防止危害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四、自检程序说明 4.1、自检体系

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总工程师主持的质量自检体系。4.1.1、强化以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完善内部检查制度,配齐质量管理人员,实行工程管理部、质量管理部监控的监管分离体制,立足自检、自控,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奖罚,对工程重要结构和隐蔽工程建立预检和复检制度。

4.1.2、自检体系由项目经理部、架子队、施工班组三级组成,项目经理部为自检内控核心;项目质量管理部为实施单位,检测试验中心配合,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按照“跟踪检查”、“自检”、“复检”、“抽检”的检测方法实施检测工作,严格质量一票否决制。

4.1.3、自检体系依据有关法规、标准与规范、设计文件、工程合同和施工工艺要求,细化分解质量目标,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施工质量跟踪控制。自检人员须监控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随时进行放线测量、材质试验、工序与工艺检查、质量跟踪检测等工作,保证质量检查控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1.4、自检体系以建设单位质量奖罚管理机制为基础,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强化质量管理,使企业内部经济效益与质量挂钩,确保层层落实质量责任。

4.2、自检制度

4.2.1、施工过程中自觉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质量检查,严格奖罚制度,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4.2.2、严格执行队旬检、项目经理部月检的日常抽检制度,并严格按照优质工程标准进行对照检查。

4.2.3、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组、施工队、项目经理部逐级进行检查,检验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双方签字。

4.2.4、任何一项工程完工后,都要进行质量检测,验收检测在项目经理部内部分两级进行,先由施工队进行全面检测,并认真作好记录,确认质量合格后交项目经理部审查,并由项目经理部进行“复检”或“抽检”,确认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或“审批”。4.3、各阶段施工自检工作程序 4.3.1、工程开工前

原材料试验等标准试验及定线测量工作。特殊材料或工艺的试验、研究、论证及报批。施工准备情况的自检自查。开工报告完成和报批。4.3.2、施工过程中负责

进行工序及工艺过程的试验检验控制。纠正不良操作方法,改进和提高落后的工艺水平、控制工程的质量标准。

记录、整理施工原始记录。

对完工的分项工程或部位进行自检评定,形成自检记录,对自检合格的工程提交转序申请报告。

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影响施工和工程质量的情况、问题及时进行协调、改正和处理。

对工程出现的质量事故负责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报告、处理。

负责落实有关方面关于工程施工及质量的要求或指令。4.3.3、工程竣工后负责 对工程进行自检评定工作。整理竣工资料。完成竣工报告。

负责工程质量保修期内出现的质量问题处理。

配合有关部门对工程进行交(竣)工工程质量鉴定和工程验收工作。

五、验收标准完成情况

本单位工程各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合格率100%。

六、工程经验与总结

6.1、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进行施工和自检,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同步共进的唯一途径。

6.2、在地质条件允许,设计允许的情况下,挖孔桩施工可以全面铺开进行桩基础施工,可以加快桥梁桩基施工进度。安全风险是挖孔桩施工的最大隐患,无论孔壁地质如何,必须每米均施工护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施工,方能确保快速安全的完成桩基础施工。

6.3、屋面工程包括屋面防水工程和屋面保温隔热工程,是房屋建筑的一项重要分部工程,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水工程又是质量验收的重要一环,在施工中心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张集铁路中铁十二局第一项目部

2009年9月25日

第三篇:接触网施工

接触网施工

新建铁路阜阳至六安线接触网施工必须达到设计文件技术参数及《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在此基础上为打造全路标准示范线,特强调以下标准,请施工、监理单位遵照执行。

一、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前必须按施工图纸进行基坑坑形设计,各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0~+30。

二、基础浇制

1、基础模型板与地面衔接良好,基础螺栓应用框架固定,浇制过程中不能位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 mm。

2、浇制时,基坑水应排干,或采取有效措施。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大于2.5m时,应设置斜槽或竖向吊桶。

3、基础平整、规则,露出地面一般200mm,并保证距邻线轨平面不大于600mm。站台上露出地面一般100mm。

三、基础帽

1、基础帽混凝土的抗压极限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值,基础帽应将基础螺栓和钢柱底座及混凝土法兰盘全部遮盖。

2、基础帽表面平整有棱角,表面光洁,成形美观,无积水坑。

四、埋入锚杆、拉线

1、锚杆与地面夹角为45°,拉线坑深为2.5m。

2、锚板选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锚杆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五、混凝土支柱

1、曲线外侧和直线上的支柱受力后应向田野侧倾斜:腕臂柱(含桥支柱)外倾斜率为0~0.5%,软横跨混凝土支柱外倾斜率为0.5~1%。曲线内侧支柱、两侧悬挂支柱、安装隔离开关支柱、硬横梁支柱受力后横线路方向,均应直立,允许偏差0~0.5%。

2、腕臂柱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

3、腕臂柱埋深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50mm。

4、锚柱在顺线路方向应直立,允许向拉线侧倾斜不超过1%,严禁向下锚侧倾斜。其它支柱顺线路方向均应直立。

5、横腹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外表面光洁平直,不应有麻面和粘皮。

6、支柱翼缘不得有裂纹。

六、接地线与接地极

1、接地线地面部分涂防锈漆,地下部分涂防腐油,连接牢固可靠,连接处除锈涂电力复合脂。

2、施工后严格检查接触网支柱接地线是否平直,无明显弯曲,防锈漆无脱落和漏涂现象,埋入地下部分不小于1m。防腐油无脱落和漏涂现象,镀锌地线的镀层应完好。

3、接地极埋入地下部分不小于0.6m,地面部分涂防锈漆,地下部分涂防腐油,连接牢固可靠,连接处除锈涂电力复合脂。

七、钢支柱

1、各焊接点必须牢固无裂纹。

2、主角钢及斜撑不允许有弯曲现象。

3、整体防腐性能好、光滑,无锌溃积存,无毛刺,镀锌层均匀。

4、对接成一整体的钢柱,连接螺栓必须由下往上穿。

5、顺线路方向:除锚柱外所有支柱均应直立,允许施工误差±0.5%;锚柱顶部应向拉线侧倾斜,其斜率不超过柱高的1%。横线路方向:13M钢柱外倾斜率为0.5%~1%,15M钢柱外倾斜率为1%~2%;两侧悬挂钢柱及硬横梁应为中直。

6、钢柱整正应采用厚薄不同的铁垫块,每块面积不得大于100×50㎜2,铁垫块应放在主角钢下,垫块数不得大于3片。不允许4个主角钢都有垫块。

八、桥钢柱

1、桥钢柱与桥墩台之间可用厚薄不同的铁垫块进行调整,用垫块调整时垫块数量不得超过3块,总厚度不超过30mm,但桥接腿、底座与桥钢柱之间不得加铁垫块。

2、桥钢柱锚栓螺纹须完好,埋入无锈蚀。砂浆表面平整、无脱落现象。

3、桥钢柱预留基础顶面高程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0㎜。

4、桥钢柱预埋螺栓顺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垂直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两个方向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

九、硬横梁

1、同组硬横粱支柱顺、横线路方向均应直立、两支柱中心连线应垂直于正线中心线,偏角不大于2°。

2、硬横梁各梁段的结合部位要密贴,组装时不得有垫块。

3、硬横梁本体应平直,且同组硬横梁的两支柱中心距离应符合横梁跨长。

4、横梁与支柱连接应牢固可靠,横梁安装后应呈水平状态或略有负弛度。

十、软横跨

1、两支柱中心线连线应垂直于正线,允许偏差不大于3°。

2、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应处于同一铅垂面内,线索状态良好,不得有断股、散股和接头。承载后,其上、下部固定绳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负弛度,5股道及以下最大负弛度不大于100mm;5股道以上最大负弛度不大于200mm。

3、固定角钢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允许偏差±20mm,固定角钢应水平。

4、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间最短吊弦长度为400~600mm。

5、下部固定绳距工作支接触线的距离正线为400mm,侧线为300mm,允许偏差±50mm。

6、软横跨上的承力索和接触线应处于同一铅垂面内(直链型)。

7、位于站台上的软横跨绝缘子裙边应与站台边对齐。股道间横向电分段绝缘子位于两股道中间。

8、调整完毕后,杵头杆螺纹外露20~100mm。

9、安装于V型联板上的双耳楔型线夹的凸面分别朝向两边,螺栓销、大头销应保证从上向下安装,开口销掰开角度不小于60°。

10、软横跨直吊线应处于铅垂状态,受力无松弛,斜拉线处于受力状态,并保证定位器坡度。

11、同一垂面的绝缘子串应对齐,节点1、2上、下部固定绳处绝缘子串距支柱≥700m。

十一、支柱装配

1、线夹与线索接触面应平滑、平整。

2、腕臂无弯曲,承力索悬挂点距轨面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20mm。

3、双线路腕臂安装高度及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腕臂无下符。

4、安装腕臂的套管双耳与承力索座的中心距离为250~300mm,外露尺寸不小于200~300mm,开口销掰开角度不小于60°。

5、底座与支柱要密贴,底座槽钢呈水平。顶端管帽封堵良好,螺纹外露部分均涂防腐油。

十二、定位装置

1、定位器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应一致,其偏角最大不得大于18°。定位器倾斜度应保证定位线夹处导线工作面与轨面连线平行。

2、定位管安装定位器后应呈水平状态,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线路中心线。定位管,允许抬头不大于150mm/m;反定位允许低头不大于150mm/m。其外露尺寸正定位100~200mm;反定位200~300mm。定位线夹处的导线应与轨面平行,斜拉线保持顺直。

十三、承导线架设

1、定位点两侧的第1根吊弦高度宜与悬挂点等高,施工允许偏差为±10mm,但不得出现“V”字形。

2、正线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4°,困难时不宜大于6°;接触线非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6°,困难时不宜大于8°。站线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6°,困难时不宜大于8°。接触线非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8°,困难时不宜大于10°。

3、接触线应平滑过渡,无扭面、弯曲、裂纹、硬伤等现象。

4、接触线上各部线夹安装应垂直于受电弓,螺母紧固,螺栓穿向统一,防松螺母、垫片安装齐全、规范,螺母扭矩符合规定。

5、承力索倒入承力索座时,正定位时承力索放入靠支柱侧;反定位时承力索放入靠支柱的外侧;另一线槽内安装一根与承力索材质、规格相同的且长度为120mm的副线,副线两头应绑扎牢固,不得有散股。在承力索座处的中锚绳与承力索平行,且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倒入靠支柱侧承力索座槽内。

6、承力索线材应绞接均匀、紧密,无散股、断股。

7、承力索、接触线接头、补强1个锚段不超过4个,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两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80m。

十四、中锚安装

1、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安装于距定位点1200-2500mm范围内,中心锚结线夹在直线区段应端正,曲线区段应与导线倾斜度一致。

2、中锚线夹安装应铅垂于受电弓平面,接触线中心锚结辅助绳应处于拉紧状态。

3、中心锚结处接触线高度应比相邻吊弦点高出20~60mm。

4、中心锚结范围内不得有接头,中心锚结线夹安装端正,螺栓紧固、有油、锚结绳不得有散股、断股。

十五、锚段关节

1、锚段关节两悬挂各带电部分之间及转换支柱处,两接触线的水平距离为450mm。垂直距离:三跨、四跨两转换柱为500mm,五跨两内转换柱为150mm,两外转换柱为500mm。允许误差不超过10%。

2、锚柱下锚拉线应在下锚悬挂的延长线上,在线间距≤6.5m处下锚,要否满足建筑限界要求,并尽量满足拉线方向要求。

十六、吊弦

1、吊弦线应绞接均匀、紧密,无断股、散股。

2、定位点距第一根吊弦间距为4m,其余间距应均匀分布,但最大间距不超过10m,吊弦间距误差不超过±500mm。

3、站场各股道吊弦安装在同一断面内。

4、吊弦在承力索与导线间应垂直安装,在任何温度下应处于铅垂状态,整个跨距内吊弦均应处于受力状态。

5、吊弦位置正确,布置均匀,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为±3mm。

6、承力索端的吊弦留回头在100~200mm之间。

十七、电连接

1、横向电连接采用TRJ-95软铜绞线,在距承力索电连接线夹两端部100mm处采用同型承力索的单股铜线将承力索与电连接线绑扎,绑扎长度50mm,外端留头50mm,横向电连接安装于距定位点2m左右。

2、道岔、关节电连接采用TRJ-95软铜绞线,道岔电连接为双电连接,关节为单电连接,在距承力索电连接线夹两端部100mm处采用同型承力索的单股铜线将承力索与电连接线绑扎,绑扎长度50mm,双电连接时两电连接间距为300~500mm(两绑扎线外侧),电连接安装点距悬挂点10m左右。

3、股道电连接为TRJ-95软铜绞线单电连接,电连接安装于距定位点5m左右。

4、电连接线安装正确、接触良好、线夹内无杂物,电连接线夹和被连接导线的接触面光洁有导电膏,电连接线夹应垂直于轨平面,且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处导高应与最近整体吊弦处导高相等。

5、电连接线应光洁、紧密,无断股、散股及松动现象。

6、隔离开关引线距分段绝缘器的两端不小于1.5m。

7、隔离开关的两条引线应直接和电连接相连,引线与瓷裙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距接地部分不得小于450mm,引线距带电导线的高度不应小于400mm。

十八、分段绝缘器

1、分段绝缘器框架无变形、扭曲、裂纹等现象。分段绝缘器两导流板带电部分的空气绝缘距离不小于300mm。

2、分段绝缘器中心应与受电弓中心重合,允许偏差150mm。

3、分段绝缘器悬挂高度比相邻吊弦处导线高20~30mm,站线时抬高10mm。

十九、分相

1、电分相一般设置在进站信号机外不小于300m处。

2、分相标示牌安装位置正确,字迹清楚,稳固可靠,考虑反向行车条件。

二十、隔离开关

开关托架呈水平状态,瓷柱垂直,传动杆垂直与操作机构轴线一致,导电部分触头表面平整清洁,并涂有中性凡士林油。

二十一、避雷器

肩架呈水平状态,两极棒水平,并在一条直线上。二

十二、附加导线

附加导线肩架与支柱密贴并呈水平状态。二

十三、补偿装配

1、拉线在楔型线夹外的回头外露长度为500mm,端头用φ1.6mm软态不锈钢丝绑扎3圈,端部外露50mm,拉线回头与本线用φ1.6mm软态不锈钢丝绑扎100mm,施工允许偏差±10mm,绑扎应密实整齐而不重叠,回头应平顺。

2、下锚角钢安装水平。

3、补偿装置的安装及a、b值应符合安装曲线的规定,在最高温度下,b值应保持在200~800mm范围内。

4、坠砣数量及张力符合设计要求,坠砣应标注其本身重量,叠放整齐,坠砣块缺口互呈180°。坠砣抱箍应安装在坠砣串中部。

5、补偿绳状态良好,无断股、散股和接头,承力索补偿绳与接触线双环杆间应由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不摩擦。

6、在站台支柱应避免设置为下锚柱,若不能避免时应提前绝缘,拉线应设红白相间的防护套管。

第四篇:接触网施工安全措施

兰新铁路甘青段接触网改造工程

接触网施工作业单项安全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九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部电务作业队

2012年4月13日

接触网施工安全措施

依据中铁九局兰新铁路项目部要求,我项目将于2012年4月16日-18日在嘉峪关站至酒泉站区间K731+479-K735+405进行接触网改造施工,为保证施工中的行车设备和人身安全,消灭行车交通事故和职工责任死亡事故,按期完成接触网改造工程,特制定安全措施如下: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管理网络,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2、认真贯彻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施工技术操作安全规程》及公司颁《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等有关规定。坚持以预防为主,防管结合,强化预控预测工作。

3、针对各道工序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标准、施工环境、运输特点及既有设备状况等,做到人人心中有数,确保人身、设备和行车安全。

4、占用线路施工作业,必须要点封闭线路后方可施工,严格执行《铁路行车线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及兰州铁路局其他规定。

5、停电改造施工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次作业前,施工负责人应主持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特别要强调安全操作程序,负责填写各种施工记录,并跟班作业。每次作业后,检查作业现场,设备状态,确认无影响送电或行车障碍时,方可下令撤除。

6、电化改造施工时,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规则,服从命令,不得擅自作业。宣布作业结束后,不得再进行作业;作业中应相互监护、提醒、监督;施工人员对错误命令有权拒绝执行,紧急情况可先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7、在车站设作业防护员与施工负责人用报话机保持紧密联系,确保联系畅通。供电管理中心配合人员在车站要令,向施工单位作业防护员传令,再由施工单位作业防护员给施工负责人传令。现场由供电管理中心配合人员接挂地线。

8、车站防护员应了解作业地点、范围、内容、作业区段的地形特点、防护岗的设置与联系方法,并将作业地点及时准确地通知值班员,时刻与车站值班员联系。

9、电化改造施工时,必须取得电调命令并严格执行,遵守作业时间。停电作业应遵守如下规定:

(1)停电作业应有停电工作票,作业应由施工负责人负责执行,作业人员必须听从负责人的指挥,确保至少两人在一起,不准单独作业。

(2)按协议要求,提前提报施工计划,包括内容、占用线路、影响范围、停电时间、施工负责人等,要求供电管理中心派员配合停电要点、接地施工。

(3)供电管理中心配合人员负责联系停电命令的申请,停电倒闸、验电、接地,确认接触网及附加线上无电后,再通知现场施工,施工中服从供电管理中心配合人员的领导。

(4)接到已停电通知后,首先应用验电棒验电,确认无电后再安装接地线,并做好防护措施,然后才能开始作业。接地线由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软铜线制成,安装时,先接接地端,然后接挂在接触网导电部件上,拆除接地线的步骤与安装时相反。安装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一人监护,一人作业,二人均应戴安全帽,上杆作业要扎安全带,接地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不得侵入限界,不得利用支柱作为临时接地线的回路。

(5)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听从指挥,做到专人专令、专人指挥。所有参加作业人员都必须配戴安全帽。(6)停电区段要有防止邻线感应电和触电的措施,任何人或物体不得侵入带电体两米的限界。

(7)施工封闭点结束之前,现场负责人要认真组织检查既有设备有无变化,防止点毕开通后出现打弓、跑弓及送电后打火的现象。

10、施工中使用机械设备时,需遵守该设备的使用安全守则,有必要时,施工负责人应与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一同在施工前到现场确定施工方案,施工中加强施工人员与机械操作人员的联系,确保施工及设备安全。

中铁九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部电务作业队

二0一二年四月十三日

第五篇:接触网改造施工观后感

接触网改造施工观后感

丁班-王宇

8月20日,在调度所王主任组织领导下,丁班值班主任以及全体列车调度员、电调共同参观了丰双线(大红门至小红门间)接触网改造施工,通过观摩现场实际作业,我对接触网上线作业有了感官认识,初步了解到梯车架设、轨道车上线作业以及接触网工的作业方式方法,再次敲响了我们心中关于接触网作业安全的警钟!

对于我们这些实习期的学员来说,这次参观对于今后我们在作业上有着深深的触动,调度是一项需要责任与细心的工作,我们就应该在作业中做到万无一失,一丝不苟。

接触网工徒手作业在27.5KV的导线上,这是对自身工作的履职,更是对我们调度所指挥作业的信任,是对联动机制下电列调互相配合的信任。当我们发布完施工命令,在空调房间内工作时,是他们在烈日炎炎的现场付诸着辛勤的汗水,我们在停送电命令发布上,一个疏忽误送了电或是误将电车带电放入了停电区,后果或许就是葬送了他们的几条性命,乃至几个家庭的幸福,我深深的意识到安全生产只有满分没有及格,我们工作责任艰巨。

我们的安全是一种文明。呼唤安全,呼唤文明,是人重视安全、尊重生命,是先进文化的体现;忽视安全,轻视生命,是落后文化的表现。铁路生产场所内随处可见大量的安全警示语、标示牌,这就是一种文化,全体员工应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是权利也是义务。在生活和工作中,享受安全与健康的保障,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生命的基本需求,就像吃饭穿衣一样,甚至有时比吃饭穿衣更重要。每个劳动者不仅拥有这个权利,而且要尊重并行使这个权利,不能因利益诱导或暂时困难而玷污了权利的神圣。“我要安全”是权利的表达,也是义务的表达。每一个作业在铁路上的铁路人都要尊重他人和自己的生命,都必须维护和保障生产和生活的安全状态,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与惩罚。

那么安全靠什么?安全靠责任心。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在上班的每时、每分里,安全的隐患随时都象凶残的野兽张着血盆大口,盯着我们脆弱的肉体,麻痹的神经。只有按章作业、循规蹈矩、踏踏实实做事,强化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生产的安全才不受威胁。只有增强责任心,安全才有保障,生命才会美丽。

安全靠人,人必须有一定的安全素质,即道德修养,责任心,业务技能;安全靠制度,用科学的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安全靠管理,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重视过程控制,实现规范化管理。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长抓不懈。实习即将结束,工作仍将继续,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履行好自身职责的同时,切实的落实好安全重于泰山的使命,把口号落实到行动,使行动成为习惯,杜绝事故发生。

2012年8月21日

下载接触网施工小结(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接触网施工小结(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铁路接触网施工组织计划

    太钢铁路专用线(有限公司) (电力、接触网) 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批准: 审核:编制: 2014年7月23日 工程范围: 本承包范围:接轨起点至装车站区间线路工程,对应的坐标为(DK0+000—DK8+398......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1、预埋件具有方向性,必须严格按图施工。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为5.9m,允许误差为+50mm/-0mm;中线顺线路方向偏移误差为±50mm。靠近线路侧......

    探讨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合集五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探讨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 探讨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 摘要:接触网是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状态的......

    接触网下部施工安全措施——基坑开挖

    接触网下部施工安全措施——基坑开挖1. 基坑开挖作业应引起各级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基坑开挖应“先点后面”,即土质相同、地形相似的地段先开挖2~3处,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可......

    施工小结

    杭州市古翠路综合整治工程施工小结 由我公司组织承建的杭州市古翠路综合整治工程,合同造价为2333万元,自2009年4月28日开工以来,由于工程施工交通组织、配套管线施工、绿化迁移......

    施工小结

    箱梁预制施工小结 项目部已完成703片预应力箱梁预制,根据施工经验总结,其施工方案可行,满足设计文件要求,符合规范规定。确定的施工方法为 1、钢筋制作及安装 (1)钢筋制作 钢筋制......

    施工小结

    斜塘老街二期、三期幕墙工程 工程概况和施工质量情况 一、工程概况 斜塘老街二期、三期幕墙工程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斜塘桥北,苏州工业园区商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统筹规划建设,......

    施工小结范本

    一、工程概况(主要讲述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各施工有关单位、该工程的基本情况、工程特点、工程的开工时间、××阶段完成时间)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