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秋季公开课材料
第十单元:统计
第一课时
课题: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106页例
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指导看第105页例1的场景图。
提问:同学们,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提问: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很方便。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指导看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再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思? 学生观察、交流后提问:(指航模小组男生格)你知道这一格该填哪个数吗?(指航模小组女生格)这一格又该填哪个数?(指航模小组合计格)这一格呢?(分别指男、女生总计格)这两格分别应该怎样填? 指导看“表头”,提问:“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性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组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表中所填的数据都叫-?(人数)
2、提出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合在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学生尝试填写,指名板演.
3、提问:(指总计格)谁来说说“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学生回答后提问: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几张统计表比较,有那些特点?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该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提醒学生进一步核实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并写上填表日期。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在指名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分别说说金牌合计数、银牌合计数、铜牌合计数以及总计数吗?“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还有不同算法吗?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2、指导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适当组织交流。作业: 练习二十第1、2题 板书设计: 单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授课日期: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苏教版 五上 第105-106页例1 练一练
一.
二. 教材简析:
第十单元《统计》是学生在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三.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单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但是统计表的结构填写方法对表内数据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队多张单式统计表进行合并,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分析。
几点思考:
1.学什么?(1)复式统计表的认识(表的结构,难点是表头)(2)填写复式统计表(关键是合计数和总计数)(3)数据分析(优于单式统计表)。这就是教学重点。
2.学到什么水平?(1)提供结构完整的的复式统计表,理解表头,并不要求制作。(2)认真填写数据,利用合计数和总计数,检验表格内数据的准确性。3.怎么学?(1)经历统计过程,发展统计观念。(2)加强对比,突破重点难点,突显复式统计表的特点。
四. 教学目标:
五. 1.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学生在经历认识并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体验统计方法,在统计过程中初步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六.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学校里的生活丰富多彩,刚刚闭幕的科技节还记忆犹新,我们又迎来了体育节。这里是五年级四个班参加比赛项目的情况,跳绳长跑踢毽短跑的男女生人数,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知道踢毽等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吗?
3.你能根据这些统计出的数据填写相应的统计表吗?
4.比较统计表的相同点。
(设计意图:从身边熟悉的事,感兴趣的事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根据已有的经验感受到数据的获得是事前统计得来的,初步感受统计的作用,唤醒统计意识,复习单式统计表的结构和填写方法,为下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做铺垫。)
(二)提出问题 合作探究
1.师:如果体育组的老师要知道五年级共有多少男生参加比赛,需要看几张表?这样很不方便。那我们有没有好办法让体育组的老师一下子就能看到各项参赛的情况呢?
让学生尝试说一说。
2.那这张统计表里都要反映哪些方面的情况呢?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提出设计复式统计表的需要,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价值所在;巧妙过渡,通过交流,互助式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里所应包含的内容,为突破难点重点服务。)
3.认识复式统计表。
(1)学生观察,形成整体认识。
(2)引导认识统计表的结构,理解表头的含义。横栏类别,竖栏类别,表中数据。
(3)与单式统计表对比,认识合计栏和总计栏。
(4)合作完成复式统计表的填写,交流各项目的合计数和总计数的填写,明确检验的作用。
(设计意图:在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中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比较,对复式统计表有深刻的认识。)
4.比较
看着完成的统计表,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与之前的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
体育组的老师查看五年级参加比赛的男生,还麻烦吗?如果按这张统计表的参赛人数进行比赛,你能为体育组的老师提哪些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的比较,突现复式统计表的优点,信息量大,查看方便,利于比较,可以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提供依据,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办法。)
(三).练习设计:由易到难 分层练习
1.书上的练一练。
(1)结合2008奥运会,将我国代表团奖牌数的统计数据制成复式统计表,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在填写表格时,特别要当心什么?总计数怎样核对。
(3)看了这张复式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预测:明年的奥运会上,我国可能会得到多少金牌?
(4)小结 2.生活中的统计
刚刚闭幕的科技节上我们五年级各班同学的表现怎样?哪个班获奖最多?能不能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数学本领去解决?小组讨论方案。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问题提出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知道要先调查各个班的获奖情况,将收集好的数据整理后制成统计表就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统计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
(四).课堂总结:
今天共同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到统计?
(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统计意识,通过概括知识技能的收获,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体现教学的情感目标。)
五上数学《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文章来源:未知 文章作者:tcgzzw 2012年01月
《复式统计表》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学生有主动探究新知兴趣,所以我本课中设计了分男女生抢答的游戏,这样通过男生的失败,男同学为什么会比女同学慢呢?这样就顺利的衔接到需要一张新的统计表,内容应该包括4张统计表的内容。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对学习新知的兴趣。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一起经历把4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知道表头为什么要分为3栏,每一栏分别对应的是横式还是竖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填写统计表时,我先让学生认识这张统计表的整体结构,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表中的每格数据分别表示什么。并让学生自己详细的说说合计和总计是如何得来的,然后利用墨水破坏了表格数据,让学生还原数据,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于统计表数据的认识。之后利用多媒体出示横式与竖式调换后的统计表,并由学生进行填写,这样对于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在巩固练习中是采用了书上的练一练,先由学生根据要求填写表格,之后拿一个学生的表格与大家比对,总体来说学生掌握的较好,准确率也较高。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第几届奥运会?”应该说这一环节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首先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第29届奥运会,给出这一届奥运会的奖牌数数据,然后让学生在原有的表格中进行修改,并发现增加了一栏后,合计的数据也要由此改变,还有表格的标题。我在展示的时候故意拿了一本有错误的表格来展示,这样就更加激发了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对于本课复式统计表的认识。
从学生的反馈看,教学效果还不错。但从学会学习和生本课堂的角度上来考虑,显然本课让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较少,参与的面不够。还有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如:课堂上学生回答北京奥运会是第27、25届奥运会的情况,没有很好的利用课堂生成来提高我们数学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即使不知道北京奥运会是第29届,也应该利用数学推理,不可能是第28届之前。还有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课没有展示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应该让学生明白栏目的设置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统计表的具体形式也是可以变化的,如合计与总计是可以调换位置的,且总计也可以设置在表格的最下端;横栏与竖栏的内容也可进行调换等。
第二篇:2013年秋季公开课教案
2013年秋季公开课教案
奚丽珍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存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学目标】:
1、认识天气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的关系。
2、记住天气预报的常用符号及其意义。
3、学会观看电视屏幕上的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4、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加关注我国的各种地理现象及各类经济活动,养成时常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2、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学法指导】
1、“学习有用的地理”。从生活实际入手,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
2、“在游戏中学习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多且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我采用比一比、试一试,进行看图识天气抢答比赛等游戏,帮助学生记忆。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知识?(生:天气、气候)我们常说的天气与气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区别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天气与气候。
讲授新课:
一、天气的概念及特点
1、课件展示:气象与军事,通过展示提起同学们的兴趣,引发好奇,然后设想同学们总结今天晚上到明天,天水的天气情况?你能说说天气的概念吗?(学生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描述天气的概念)
2、师讲解: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近地表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从同学们的回答看,我们不难知道天气的特点:(学生回答)短时间、具体状况、多变性。
3、让学生说一些描述天气的词语或谚语
师:“光靠谚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即 “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下边老师交给你们简单的观察、记录天气情况的方法。
二、天气预报与常用天气符号
1、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2、识别天气符号,请用语言叙述这些符号的特征。
3、讲解风力风向符号:风杆、风尾、风旗、风级、风向。
4、记忆天气符号:
(活动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
(活动二)挑战主持人:熟记了“天气符号”屏幕展示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
5、讲解:卫星云图的判读。:
引导学生分析卫星云图作为一种航天照片,各种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事物。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愈浓,下雨的可能性就越大。
6、学以致用:(1)请同学们判断出课本“卫星云图”上我国的青藏高原和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天气?(2)完成课本活动题。
师:让学生谈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引出“气候”,然后让学生读书,掌握气候的概念与特点。
三、气候
1、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列表总结:天气——短时间、多变;【概念略】
气候——长时间、稳定性;【概念略】
3、判断下列词语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①风和日丽②暴风骤雨③四季如春④阴转多云等(让学生判断,目的是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四、分组讨论一下三个问题
气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我们和气候变暖有关系吗?
如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教学反思】: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参与性。与以往的教案相比,本教案更加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既注重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传授,又体现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2013秋季初中思想品德公开课通知
关于利用远教资源开展初中部思想品德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公开课活动的通知
为了更好地利用远教资源和切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我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和教务工作计划安排,决定于2013年10月31日开展初中部思想品德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及地点1、10月31日(星期四)下午第1节课,地点:远教室。
2、参加听课的教师下午第二节课准时到学校小会议室参加评课研讨活动。
二、活动内容:
1、班级:七(2)班课题:第四课第一节“别迷失自我”
2、授课教师:李荣
三、参加人员
罗宽畅 李金贵 屈正龙陈太会童应丽张永祥 卢洪泽
四、活动代课安排:
九年级(2)班第五节陈太会的思想品德课鲁启福代
七年级(3)班第五节屈正龙的思想品德课胡传勇代
五、活动形式:
采用上课、说课、评课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六、活动要求:
1、公开课要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展现自身的教学特色和教
学风格,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2、每位教师应充分提高对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的认识,积极参与“教
学公开课”活动,认真听课、作好听课记录;
3、课后授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交流点评,互学互助,取长补短,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4、活动结束后,授课教师交授课教案一份,参加听课教师交听课
评课记录表复印件一份到陈太会处。
5、教研组长进行活动总结。
八德乡中心学校史地生教研组
2013年10月29日
第四篇:松林幼儿园2011年秋季公开课教案
松林幼儿园2011年秋季公开课教案
主题绘画《神奇的大树》
一、活动目标:
1、体验创作的乐趣。
2、让幼儿展开想象,尽情地把自己喜欢的事物、美好的愿望画中树上。
二、活动准备:
故事《神奇的大树》、绘画纸、勾线笔、油画棒。
三、活动指导
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树上除了长果子,你还希望它能长出什么?教师可鼓励幼儿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表扬有创见的幼儿。
2、教师讲述故事《神奇的大树》。
3、教师在讲述故事结束后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4、引导幼儿结合平时生活经验,加深对不同事物的形象特征。例如:汽车、布娃娃、花朵等地形象特征。
5、要求幼儿大胆想象,在绘画纸上画出一棵能满足自己美好愿望的神奇的大树。
6.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并鼓励画得好且有创意的幼儿作品。
附:故事《神奇的大树》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偏远的小镇上,有一座很漂亮的城堡,城堡里住着一位具有神奇法力的魔法师。你看,他的头上戴着一顶又高又尖的魔法帽,脸上留着两天白花花的胡子,他的身上穿着一件紫色的魔法袍,手里还拿着一根魔法杖。你们可别小看这根魔法杖,它的威力可大了,传说中它不仅能把死的东西变活了,还能满足人们的愿望呢!
不久,这个传说变慢慢地慢慢地飘进了小镇上某个小村的村民们的耳朵里,他们都不敢相信一根普通的棍子能有这么神奇!于是,村长便把所有的村民们聚集了起来,开了个集体大会,大会上村长首先提议说:“既然,大家都不相信传说中的魔法杖有那么神奇的法力,那不如我们一起去城堡里看个究竟吧?”村长的这个提议很快的就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同,纷纷说道:“好的好的!我们一起去城堡看个究竟吧!”
村长和村民们浩浩荡荡的排着大队伍往城堡的方向前进着。过了不久,队伍便来到了城堡的门外,村长有礼貌的地敲着门:“咚咚咚,有人在吗?”只听吱呀的一声,门打开了,村民们一见出来开门的是魔法师,便异口同声的问道:“我们听说您的魔法杖能够满足人们的愿望,那能不能请求您帮我们实现一个愿望呢?”魔法师摸了摸他白花花的胡子笑着说:“哈哈哈哈,因为你们都是些善良勤劳的人们,就由我来帮你们实现愿望吧!把你们想要的东西通通都告诉我吧!”魔法师的话音刚落,村长便急急忙忙的对魔法师说道:“那您帮我们变一棵能满足我们村里所有人的愿望的神奇的大树吧。”其他村民们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村长的说法。魔法师变轻轻的挥动了他手上的魔法杖,瞬间,城堡外地泥土里长出了一棵参天大树,而且树上还挂满了小铃铛。
“为什么树上会有这么多的铃铛呢?“一位村民问道。“哈哈哈哈,树上的这些铃铛便是你们心中的愿望,只要你们对着这棵树上的铃铛说出你们的愿望,那么那个铃铛就能变成你们想要的东西挂在树枝上了。”魔法师解释到。
这下,村民们可都乐坏了,纷纷对着大树许愿呢!你们看,树上的铃铛真的变成一件件东西了。
久而久之,这棵大树也就成了人们口中传说的神奇的大树了!
第五篇:2018秋季学校公开课活动方案00
信息技术与小班化课堂教学整合公开课活动方案
为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为了提升教研水平,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根据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特拟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研讨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XXX 成 员:全体教师
三、活动时间:2018年9——11月中旬
四、具体目标:
1、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借助学科教研组的评课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通过课堂教学的展示,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和谐发展。
五、活动要求:
1、授课教师课前要准备导学案,课后讲解课堂设计思路(说课)及反思。
2、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新课程、小班化教学的学习与理解,认真分析教材与学生的现实水平,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流程,并展示一堂课;其他教师听课、观摩,进行评课。
3、讲课教师要根据本课题实际情况,应充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过程。
4、教研组注意相互协调,既要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又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4、为了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活动有实效,同班授课教师进行相互调课。教室里一定要有人上课,不得空堂。
六、具体操作流程:
1、指教者定课题。
2、拟定方案,即进行备课。执教者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理解程度,利用信息技术备写导学案。
3、执行方案,即进行课堂实践。
4、课堂观察,即听课。教师集中进行听课,记录课堂,寻找问题。
5、评价方案,听课教师进行评课交流活动,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6、总结反思,写出听课反思,教研组活动结束写出书面小结。
七、活动材料要求:
1、上课教师课前提交教案1篇,课后交教学课件电子版到教导处。
2、听课教师认真记录在听课本上。
3、授课教师要书写说课及反思,主评教师要评课稿。
4、教研组长在教研组记录本上认真记录评课
八、上课时间次序安排:
见次序安排表
XXX小学教导处
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