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年风雨兼程 新世纪再铸辉煌.纪念民进65周年讲话doc

时间:2019-05-13 12:5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十五年风雨兼程 新世纪再铸辉煌.纪念民进65周年讲话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十五年风雨兼程 新世纪再铸辉煌.纪念民进65周年讲话doc》。

第一篇:六十五年风雨兼程 新世纪再铸辉煌.纪念民进65周年讲话doc

继承传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进工作

——在民进65华诞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座谈会上

各位领导、各位会员,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召开“民进65华诞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座谈会。在此之前,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了身边的感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物事迹报告会;民进中央、民进甘肃省委会,先后召开了会庆大会,继承传统,以党为师,立会为公,参政为民,回顾过去辉煌历史,再接再厉展望未来。同时,按照省委会的要求,我做为我省“民进全国先进基层组织”代表,赴北京参加了颁奖大会,刚才那块奖牌,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亲手颁发的。此后,又在前几天省委会会庆大会上,由咸辉副省长颁发给州直支部代表赵建中老师的。还有,从23日召开的州政协常委会上获悉,我市委会被评为提案先进集体。为此,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是很有意义的。谨此,请允许我代表民进临夏市委会,向前来参加座谈会的州、市、县统战部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向各位离退休老会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体会员同志表示诚挚的问候;此刻,也向为临夏教育事业,献出毕生心血的已故州直联合支部的孙成俊老师、陈光彩老师、孙广谦老师、王壁老师,临夏县支部的韩得辉老师,表示我们的深切怀念。借此,我讲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辉煌的历史回顾

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

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六十五年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国家面临两种命运、两种抉择的重要历史关头,以马叙伦、王绍鏊为代表的一批文化界和工商界进步知识分子,忧国忧民,致力于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实现,并以此为宗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与指导,于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进成立后,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主张,积极带领民进成员投身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爱国民主运动,经受了严酷斗争的锤炼和考验。1946年6月23日,在南京发生了国民党特务围攻毒打和平请愿团的“下关事件”,马叙伦、雷洁琼先生身受重伤。事件发生后,毛泽东、朱德联名致电马叙伦等表示亲切慰问,中共驻南京代表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闻讯赶往医院慰问。马叙伦对前来看望的周恩来同志深情地说,“中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你们身上了”!“下关事件”见证了马叙伦、雷洁琼等民进的领导人真正作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国人民求解放而不怕流血牺牲,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坚定政治信念。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民进与其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香港联名致电毛泽东主席,积极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同时民进还单独发表《宣言》指出:“中国的民主人士及民主党派要团结在这口号的周围,形成坚固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为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而奋斗”。由此公开宣布,真诚自愿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推翻“三座大山”、建立

新中国为己任。中共“五一”号召发布后,民进一方面在第二条战线上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其他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积极筹备新政协会议。1949年9月底,民进作为民主党派之一成员参加了新政协,马叙伦、许广平、周建人、王绍鏊、雷洁琼等作为民进的代表出席了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了《共同纲领》的制定,并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一些部门的领导工作。民进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进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民进以《共同纲领》和全国政协章程《总纲》为纲领,制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以《宪法》为准则开展各项工作。民进继续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致力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参加国家政权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民进尤其是在建立和发展新中国教育文化出版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78年中共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民主促进会自身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阶段。1989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即[1989]14号文件),是指导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历史地位、作用和任务得到更进一步的明确。2005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即[2005] 5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新时期指导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这两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精神指引下,民进的自身建设和参政议政等各方面工作都迈出了新的步伐,出现了新的面貌,取得了新的成绩。

中国民主促进会的65年,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努力报效国家,不断前进发展的65年。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指出:民进走过的65年,是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65年,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的65年。民进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形成了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优良传统。这一优良传统教育和鼓舞着民进的后来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一代又一代民进人在薪火相传中,也赋予民进优良传统以新的时代内

目前,民进中央依据会章,遵循宪法,带领全国12万民进会员,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与正在开展的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相结合,调动全会的积极性,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反应社情民意,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做出了贡献。

二、临夏民进的成长历程

在我们迎来中国民主促进会65华诞之际,民进临夏市委会也将迎

来30年的成长历程。1983年初,民进甘肃省(筹)委会应中逸、牟紫东先生多次赴临,在中共临夏州、市统战部门的支持下,宣讲民进光荣会史,宣传民进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与作用,协商了在临夏发展民进组织的有关事宜。与此同时,民进天津市委会赴临支边小组也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样,为临夏民进组织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省民进、州统战部以积极慎重的态度,本着“注重政治素质,本职业务素质,具有代表性”的原则,发展临夏回中刘国翠、鲁逢旭、杜成玉三位同志,成为临夏最早的民进会员。至1983年10月23日,民进临夏市支部成立时已有会员11人,其中临夏回中5人,临夏中学3人,州秦剧团1人,盐锅峡2人。选举刘国翠为支部主委,鲁逢旭为支部委员。1984年7月增补马飚为支部委员。民进临夏市支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会员发展为24人。之后,在民进甘肃省委会、中共临夏州市党委领导和州市统战部门的支持关心下,于1988年11月5日召开了第一次会员大会,民进临夏市委员会正式成立。第一届委员会由刘国翠、鲁逢旭、马飚、丁世保、王文俊组成,其中刘国翠任主委,鲁逢旭、马飙任副主委,丁世保任秘书长。下设临夏中学、临夏回中支部,临夏市、永靖县小组,共有会员26名。此后,于1991年、1996年分别召开第二、第三次会员大会。2002年召开第四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由鲁逢旭、丁世保、常承源、马玉霞、牙桂香、赵仲福、石林生、赵建中、鲁克珠、马文梅组成的第四届委员会,共有会员51名。2006年12月27日,召开第五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委员会,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一班人。当时,有会员55人,下设新改建的3个支部,1个小组。

近几年来,市委会严格遵照《会章》中关于组织发展的有关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精神,经与州、市县统战部协商考察,共发展会员9人。截至2010年底,市委会共有会员61人,下设临夏州直支部共29人,临夏市支部共17人,临夏县支部共9人、永靖县小组共6人;其中男42人,女19人;汉族54人,少数民族7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2人,中高级职称51人,特级教师2人;地级干部1人,县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7人。在界别分布上教育界45人,占会员总数75%;文艺界4人,占会员总数7%;医卫界2人,占会员总数4%;人大2人,占会员总数4%;科技界1人,占会员总数2%;其他7人,占会员总数9%;目前会员中退休人员已达23人。会员中市县人大代表2人;州政协常委2人,委员3人;市县政协常委2人,委员4人;特约“四大员”3人。

三、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

多年来,民进临夏市委员会,始终紧紧围绕州、市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建言献策,撰写提案420余份,内容涉及教育、文化、水利、卫生、林业、城建等,在这420余件提案、议案中,其中有65%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已实施。例如:1994年提交的《关于设立我州民族团结宣传月的建议案》,以州政协常委会名义提交州人民政府,受到州政府高度重视,以临州府发[1994]90号文件形式下发全州;1999年鲁逢旭提交的《关于2000年6月在松鸣岩举办“西北花儿艺术节”暨花儿学术研讨会的建议案》、《关于遏制在校园内修建住宅楼的建议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人民政协报》作了报道,甘肃省教委也十分重视

这一问题,根据建议和省政府领导的批示,对在校园内修建、出售住宅楼做出具体规定。同年,丁世保在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制定临夏市“五城建设”实施规划的议案》,2000年常承源在州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对我州退耕还林(草)的几点建议》的议案,都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常承源在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请求将康临高速公路项目纳入国家计划给予重点扶持的议案》,受到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后被纳入国家重点扶持项目,本月底康临高速将要通车了。同年,牙桂香在省人代会上提交的《关于请求解决教师培训经费的提案》,受到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并在临夏州现场办公给州教委下拔培训经费50万元;在州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由赵建忠老师起草、市委会成员联名提案《关于要求甘光公司归还“文革”期间占去的临夏中学操场的提案》,得到州、市政府及国土资源局的高度重视,经过各方协调努力,部分原操场归还临夏中学,为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创造了条件,受到了临中师生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2006年,市委会在州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建立临夏州义务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的提案》,受到州教委的高度重视,并举办专题现场办理座谈会。此后,根据州政府制定的《临夏州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州财政局于下发了《关于下达2006年春季学期免除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预算控制数的通知》,享受免费的学生305993人,免杂费资金 2053万元,公用经费398万元。州、县财政共同承担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900万元,全额列入州、县两级财政预算。丁世保州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依法制定<临夏回族自治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提案,历经五年,于州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通过了《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现已批准实施。

我市委会还于2005、2006年的市政协会议上,两次提交的《关于在农村推广建设沼气池的提案》、《关于继续加强农村沼气池建设的提案》,受到临夏市科技局的高度重视,经过考察论证,向市政府做了专题报告。随后,市政府做出决定,拟通过争取国债资金,在临夏市实施沼气项目:决定2005年规划,2006年立项,2007年全面实施。经过多方努力,特别是在民进省委会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临夏市沼气项目实施方案,由国家农业部批准,下拨资金200万元,建成1800户沼气池的方案将予实施。2007年又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市委会提交了《关于科学实施沼气项目的建议案》,有针对性的提出强化和改进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民族报》也以《推广沼气应用,点燃新农村希望——临夏市沼气国债项目通过省上验收》为题做了报道。我们又借势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全州的沼气事业。随后在2008年初临夏州“两会”上,市委会提出了《关于科学实施全州沼气项目的建议案》,近年来,全州县市先后被国家农业部批准列为农村沼气建设重点县,争取到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资金,推广并建设“一池三改”沼气池的项目工程已全面启动。2007年,省人大代表牙桂香在省十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临夏州回民中学西教学楼改扩建》的议案受到省人大、省政府、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的高度重视,解决改扩建专项资金,新教学楼已建成启用。2008年,在州政协第十届三次会议上提交的第209号《关于制定出台离退休人员待遇优惠政策,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的提案》作为主席督办的重点提案。呈报州委、州政府领导批阅。冉万祥书记批示为:请人事、教育、经委等部门阅研,看题案所提建议是否符合州情实际、发展大势和国家有关政策,并将意见反馈政协提案委员会。此后,州人事局出台的有关政策,引用了其中两条对策,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第209号《关于制定出台离退休人员待遇优惠政策,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的提案》,第216号《关于在我州本、专科毕业生就业考试中对音、美、体考生单独划线录用问题的提案》,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次会议上,市委会被评为“全州政协优秀提案集体”,常承源被评为“全州优秀提案委员”,受到表彰奖励。同年,市委会还撰写调研报告5篇,论文8篇,常承源撰写的《临夏州种苗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和《临夏州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冰雪低温灾后重建项目建议书》等,均受到有关部门高度评价。

2010年初,在政协和人大的会议上,我会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积极履行职责,提出了更新的提案、建议。如《关于建立“河州学”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利用机制的建议案》、《关于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提案》、《关于设立临夏县全民健身娱乐场地的提案》,及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关于解决市统办楼干部职工上、下班乘车难的提案》,因针对性强,也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反响。州政协召开“河州学”专题可行性研讨会,东统办楼乘车难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四、认真做好社会服务工作

据统计,至2005年,会员中有2人获甘肃省特级教师称号,有1人获甘肃省“优秀园丁”奖;有2人获临夏州科技拔尖人才称号,有

2人被评为省、州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1人获临夏州“优秀园丁”奖,有1人被评选为临夏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有1人获州“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有1人为省青年联合会会员。受县级以上单位表彰的会员达52人(次),其中13人(次)获得民进中央及省民进先进个人光荣称号。2004年我市委会临夏县支部被省委会授予“优秀基层组织”。2006年我市委会被市政协授予“优秀提案团体”,丁世保获“优秀提案委员”,常承源被州政协授予“优秀提案委员”;,牙桂香、赵建中被民进省委会评为“优秀会员”,市联合支部被评为“先进集体”,受到表彰奖励,2006年张淑珍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军在2006年、2007年度连续被州医院评为“先进科主任”;他撰写的《茎突综合征诊断现状与展望》,被2006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年会评为优秀论文。常承源撰写的《兰郎线城镇彩色景观树种引种试验示范》获临夏州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参加了由甘肃省委组织部、甘肃省干部培训中心承办,澳大利亚联帮国际合作协会协办的“甘肃省民族地区高级人才赴澳大利亚培训班”。张明月担任语文数学工作,曾获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撰写的论文《挖掘教材内涵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荣获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并发表在教育部主管的《中小学教育》。周小华辅导的学生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奖。2008年,石林生被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第一届(亚太地区)民间艺术家最高奖“金飞鹰奖”的荣誉称号。常承源荣获2007年度甘肃省绿化奖。2010年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林木种苗先进工作者。同时,被民进省委会评为“优秀会员”,他和赵建中所负责的州直支部,被会中央评为“全国先进基层组织”。

临夏县支部的徐剑文老师被评为土桥中学优秀教师,还发表了《一道课本习题教法的探讨》等论文。梁永娥老师被评为三角中学优秀教师。徐胜录老师《作文观察要善于从细微处着眼》论文,发表在《甘肃联大学报》。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市委会委员张军,已参加我国自1972年与该国建交以来的第18期援外医疗队,目前正在非洲马达加斯加,进行为期长达两年的医疗服务工作。

近几年,在接连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特大自然灾害,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市委会全体会员的心,大家积极响应民进省委会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号召,弘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根据民进省委会《倡议书》的要求,积极向灾区伸援手、送温暖、献爱心,踊跃捐款,为灾区人民尽绵薄之力,先后以各种方式捐款约8万元,衣物千余件。

五、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结合州(市)县两会,认真组织好提案、发言交流材料。全体会员都应以党派成员的身份,关注临夏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围绕“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省、州、市党委在改善民生上要有“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的举措,我们要在物价、就业、住房、医疗、上学、收入、环保、文化等方面去探索研究,去调研视察,提出意见和建议。

2、关于对文化科技教育重点热点问题的思考。对文化教育发展,特别是高中教育和示范性高中建设,我们曾进行了连续多年的关注和呼吁:座谈会、提案、发言等,见到了良好的成效。2009年临中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高中,但在《教育条例》的修定、高中教育、新课改、教师培训、职业教育、校舍安全、寄宿制学校建设、义务教育学校的合理部署等方面,还有我们去关注的问题。同时,我们要借省委会对临夏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关注的机遇,借势发挥,提出建议。

关于对文化建设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机遇,着力培育文化产业成为新型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政府倡导为原则;市场需求为导向;群众喜爱为基础,并且配合引导,开发潜在的市场需求,去挖掘广大群众对文化产品在内心深处的喜好和钟爱。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形成必要的文化市场,才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要继续关注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继续关注对“河州学”文化遗产体系机制建设的推进工作,继续关注全州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的建设,关注群众文化误乐场地的建设,关注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三包”政策的落实,如州上欲出台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对学生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完成25名教职工的招录聘用和1个盲童班和4个聋哑班,共计68人的招生任务,州财政将全额补助102.76万元。

3、关于做好反映礼情民意和信息工作的思考。民进省委会曾在“民进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暨科学发展观论坛”上,提交了《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实效》的论文。提出了“社情民意工作是做好民主党派工作的基础”的思考;州政协在2010年11月29日,在东乡县召开反映礼情民意和信息工作专题会议,并形成《州政协关于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和信息工作的意见》,在本月22日的州政协常委会上已通过,特别要求民主党派“要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州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重要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市政协关于“六个一”的要求,应当说精神是一致的,我们要求全体会员,特别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这项工作,市委会要做好预计和反馈工作。

4、关于组织搞好会史资料的撰写收集工作。今年7月,民进中央发出《关于在全会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纪念我会成立65周年之际,会中央提出在全会开展口述会史资料的工作。指出了其重要性、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及其要求。我们要借此机会,要求全体会员,特别是老会员、老代表、老委员,为我市民进组织成立30周年撰写提供会史资料,充分发挥好“资政育人”的作用。

5、关于搞好自身建设工作。今年初,会中央向全会发出《学习霍懋征同志的通知》,霍老师是当代教育家,我国50年代首批特级教师。她从事小学教育60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卓越人才,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级”的人民教师,成为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和楷模。我们向霍老师学习,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就是为民进事业的增光添彩。

同时,我们要依据《会章》按照有关座谈会精神,在搞好市委会班子建设的前提下,进一步做好“巩固老阵地、拓展新领域”,认真作好组织发展工作。今年,我们在州、市(县)统战部的指导配合下,发展了永靖县宝德百合商贸有限公司的王可立同志为会员。这是我市委会在“新领域”发展的第一个会员。甘肃民进企业家联谊会自去年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开展活动。联谊会努力为会员热

心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社会搭建平台,也为企业家提供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组织会员参加会中央海峡两岸企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参加全国民进企业家联谊会联席会议,组织17名企业家前往会中央及北京、天津两地参观学习,企业家们收获很大。在近期召开的甘肃民进企业家联谊会一届二次会议上,传达学习了会中央领导讲话精神,总结了联谊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提出明年联谊会的工作思路。企业家们对促进自身事业发展、服务社会充满信心。我想借这一机会,向省委会企业家联谊会推荐,积极创造条件,注重质量,高标准地发展这方面的人士,为我会增添新的血液。同时,在此基础上,争取将永靖县小组改建为支部,这个设想已向省委会做了汇报,组织部是认可的。

各位会员:

借今天座谈会的安排,我代表市委会做了以上汇报和思考。当然,有些仅为个人的学习和所得,仅供参考。再过几天就是2011年新年了,借此机会,祝各位新年快乐,阖家幸福,工作顺利!

谢谢!

2010年12月25日

第二篇:十五年风雨铸辉煌(厂庆致词)

十五年风雨铸辉煌

“诚德善义信 求实创新优”,xx灿烂铸辉煌, 业精于勤看今朝.在金色的秋月, 我们迎来了xx建厂十五周年的喜悦!五千五百个日夜,十五年峥嵘岁月,纵然苦涩多于酸甜,艰辛多于喜悦,但这里凝聚着多少员工的汗水,我们xx人明白!

十五年前的今天,作为冷挤压行业的先行者,我们秉承着“诚德善义信 求实创新优”的企业宗旨,肩负着多项冷挤压产品研发,以替代进口产品的重托,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不怕困难、不畏风雨的xx人就这样从零起步,在荒凉的乡村,自己设计,自己选址建厂,自己研制设备,历尽艰辛建起了国内第一个年产达几千吨冷挤压螺杆的专业厂。从此揭开了冷挤压螺杆全面替代进口的序幕。十五年来,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奇迹就这样在天津xx诞生了.十五年时间, 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可是对于我们xx来说,却是不平凡的;自建厂以来,公司始终遵循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英明论断,坚持“以人为本,管理育人”的管理理念,依靠重视技术人才,加强技术管理,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经验,吸收、消化先进的技术成果,不断摸索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兴厂”的路子。

xx要树百年大业,十五年时光,这只是一个开始。再长的路只有一个起点,再大的圆只有一个圆心。为客户提供最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我们的目标,更是向前的动力;走正路,迈小步,天天有

进步,是我们不断成长的保证。从苦乐中走过,鲜明的方向如日之东升。

同顶一片蓝天,同踏一方热土,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奋斗,让我们的心灵息息相通。为十五年的风雨同舟,为xx的基业长青,让我们一起祝福,一起憧憬那更加美好的明天!

站在建厂十五周年这个特殊时刻,我们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面对未来的严峻挑战和大好机遇。我们坚信,在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艰辛和努力下,我们xx公司一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厂庆致辞

XXXX-XX-XX

第三篇:风雨兼程十四载 硕果累累铸辉煌

风雨兼程十四载 硕果累累铸辉煌

——九江市总商会福建商会成立十四周年记

文/记者 张会

自古闽商多善贾。在九江,福建商人是入驻最早、投资最多、发展时间最长的一个群体。他们以过人的胆识、睿智的眼光、坚定的信心,从家乡挺进浔城,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掀起一个又一个新的商业热潮,缔造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九江也因为他们,多了一根发展的强劲动脉,因为他们,多了一个对外开放沟通发展的平台。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12月28日,九江市总商会福建商会迎来了她十四周岁生日,这一天来自九江各地的600多名闽商欢聚一堂,他们笑颜如花,满脸都是收获的喜悦有和如家般的温暖。

经过十四年的发展,福建商会成为了在浔客商组织中会员最多、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组织最完善的客商群体。据了解,截止目前,市福建商会发展企业会员648家,个人会员368名,总会员数达到了1016个。会员在浔投资规模已突破了500亿元,实现年产值逾1300亿元,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10多万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筚路蓝缕,商会成立让福建客商在九江有了“家”

福建人在九江扎根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那时在九江安家的福建人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九江工作,或是到九江当兵就地转业改革开放后,或是在九江的民工逐渐发展成为“老板”。这些最初在九江的福建人人数很少,大多单打独斗,各自为阵,彼此间谁也不认识谁。

改革开放后,九江迎来了福建商人投资的第一个高潮,随着人数的增多,很多福建人开始意识到在经营过程中,在与政府协调、沟通时,单独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无法掌握行业总体情况,达不到以整个行业看问题的高度,使协调、沟通变得困难,而且随着竞争的逐渐加剧,单打独斗势单力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发扬闽商精神,整合闽商资源,把企业做大做强?一些闽商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在部分人的推动下,福建同乡联谊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建商人来浔投资的逐渐增多,同乡联谊会这种民间自发的组织形式也越来越无法满足福建客商们对“家”的渴求。

1997年12月28日,在经过了反复磋商和酝酿之后,福建商会正式挂牌成立。自此,在浔闽商终于在千里之外的九江有了“家”,有了“家”就有了更强大的动力、更丰富的资源、更充足的资金来扩展闽商在九江的事业。福建商会的成立也成为了江西首家、全国第三家异地商会。

风雨兼程 十四年硕果累累铸辉煌

1997年商会成立之初,只有60家企业会员,然而自2002年以来,九江的外向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来浔投资的福建商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近三年来,九江市大力实施“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加强了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成功地引来了又一波闽商来浔投资潮,不论是投资企业户数还是投资总量都是空前的。

“目前,在浔的闽籍客商已已经超过2000家,总人数达6万余人,已入会的企达到了648家,个人会员368名,总会员数达到了1016个。会员企业投资涉及到房地产、冶金、投资担保、纺织、旅游、化工、轻工、电子、制衣、发电、客货运、海运、公交、建筑、建材、养殖、医疗、餐饮、宾馆、旅游、文化娱乐、金银珠宝、百货等20多个行业,投资规模已突破了500亿元,实现年产值逾1300亿元,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10多万人。”九江福建商会会长翁守泉用一串数据为记者勾画出了福建商会十四年来发展的大致情形。

真情服务 为政企排忧解难架桥梁

从60家到648家,福建商会用了短短的十四年时间,会员便整整翻了10多倍,这在全国的商会中都是十分罕见的,而福建商会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大跨越的发展,不但得益于九江投资环境的越来越优越,而且跟商会主真心实意为政府、企业服务密不可分。

“成立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甘当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协调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不但在会员遇到问题时做到有求必应,而且在维权的过程中不伤害政府的威信。”翁守泉告诉记者。

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翁守泉还在为一家会员企业的遇到的问题奔忙。“昨天晚上10点钟我们一家会员企业给商会打来电话,说与当地一些部门发生了矛盾,本来今天我是要亲自过去的,但是这两天关节炎厉害,实在是去不了,所以我打电话给我们商会董克欣和郑金桂两位秘书长,大半夜把他们叫起来,今天早上7点过钟就赶到了现场。”翁守泉说。

“我父亲是第一届老会员,我这一次来也感受到了商会真心为我们办事,我很感动,商会就像家里的家长一样,让我们这些客商有了依靠。”该企业老总施先生激动地告诉记者。而这样的情况,在商会成立十四年来,更是不计其数。商会还每年两次主动到会员单位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当场就进行解决,防止了很多问题的扩大,这种行为也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会员企业的积极好评和真心拥护。

“为会员企业维权的事太多了,要说起来,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翁守泉说。正是这种真心诚意为政府解忧,为企业排难的精神,让所有商会会员感觉到了家的温暖,“这么多年来,福建人没有离开九江,反而越来越多,可以说我们商会功不可没。” 衷情党建 发挥党员作用领导商会发展

“我们商会是九江所有商会中第一个成立党支部的,商会成立之初,就像个没娘的孩子。直到2003年,在九江市委组织部的帮助下,商会党支部成立后,我们这些老党员才过上了正常的党组织生活。” 翁守泉说。

多年来,商会党支部从最初的3名党员,发展到现在30多位党员,在商会的影响下,现在也有26家企业成立了党支部,今年还准备再发展30家。“商会党支部的建设,充分激发了福建投资人对党建工作的重视,他们也十分关心党建”

商会会员始终没有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九江经济建设和商会的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翁守泉多次为《九江红色记忆》、《九江党刊》、《九江党史文萃》等捐资。为了配合九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翁会长带头出资4万元,为共青麻园村、红林村捐建两家“农家书屋”,在他的模范作用带动下,商会一批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等也纷纷出资,先后为农村捐建“农家书屋”13座。

由于商会党支部工作成绩突出,连续五年被九江市总商会会员企业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林寿松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老党员、会长翁守泉被九江市委授予“全市百名优秀党员”称号。

富而思源 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作为一个民间企业组织,福建商会多年来主动策应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积极配合政府招商引资工作,这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翁守泉说。

十多年来,福建商会始终坚持 “服务经济、参与发展”这个大局。充分发挥福建客商的“人缘、地缘、商缘”优势,主动协助九江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多次到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招商引资,会长翁守泉亲自出马,主动邀请有实力的海内外客商参加会议,帮助九江政府引进更多的客商到九江投资。

最近三年来,福建商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挖潜力的方式,先后投入费用80多万元,协助市政府在福建厦门、泉州举办项目推介会、产业对接会,并先后邀请和接待了澳门金龙集团、香港四海集团、福建康宁物流集团等海内外客商48批次;同时充分挖掘会员企业的潜力,推动会员企业加快产业升级,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促成了中天钢材、德鑫纺织、南平奥普新等一大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企业落户九江,光以上三家企业的投资总额就达到了100亿元。

“在协助政府招商引资上,我们商会可以说不遗余力,能做到的我们都会去做,而起活动的经费都由商会一力承担,我们每年花费在这上面的费用差不多占到了商会经费的50%。”

长期以来,商会因在协助政府招商引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回报社会

热心公益情暖九江

十多年以来,福建商会始终牢记“富而思源、回馈社会”这个根本,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担当社会责任。成立十多年来,商会及会员企业为九江的慈善事业捐助资金、物品等超过亿元人民币,多次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

在2009年商会年会上,商会专门开展“爱满人间、慈善一日捐”活动,党员带头当场筹款6万余元,捐献食品价值5万余元;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商会会员一共捐出人民币300余万元赈灾。青海玉树地震,商会党员及会员企业又捐献29万元。2010年玉树地震商会及会员捐款81万元......。

“做公益不难,但一直坚持做公益事业这就很不容易了,商会成立以来,我们就一直默默地做着各种公益事业,虽然没有多么的惊天动地,但我们一直在坚持。”翁守泉说。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商会及会员企业在捐助公益事业、赈灾扶贫助学、新农村建设和光彩事业等方面总计超过了2000万元,仅会长翁守泉个人捐出善款就达到了136万元。

福建商会也因热性公益事业,在赢得社会各界良好口碑的同时,多次获得了市“慈善之星”荣誉称号。

十四沐风栉雨,十四年风雨兼程,市福建商会走过一路泥泞,挥洒万千豪情,用理想、用信念、用真诚、用服务不断地迈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从一个起点走向另一个起点,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

第四篇:卫生监督十年路 风雨兼程铸辉煌

卫生监督十年路 风雨兼程铸辉煌

时间: 2010-09-14 来源: 浙江 被浏览次数: 7 文章录入: 张峰

卫生监督十年路 风雨兼程铸辉煌

——记浙江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十周年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北接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从曾经的“资源小省”到如今的“经济大省”,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浙江模式走向世界。

浙江,犹如天下奇观钱塘潮,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而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总在默默地付出,为保障浙江经济健康发展,保障浙江五千多万人民的身体健康,义无反顾。他们,就是战斗在浙江卫生事业战线上的卫生监督员。

自2000年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以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浙江省的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执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执法手段不断创新和推广,监督覆盖面和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工作成绩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逐步建成了职责明确、行为规范、保障到位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在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和维护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体系建设】

1997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迎来了卫生体制改革的春天。决定要求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的卫生体系。

2000年初,国务院八部委《关于城镇医药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相继出台,标志着新时期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浙江省卫生厅深入贯彻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的要求,从浙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预防为主”和“两为”的卫生工作方针。成立了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两项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体制改革工作。

2000年6月29日,根据省编委《关于撤销省卫生防疫站 组建省卫生监督所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批复》文件,浙江省卫生监督所成立,从此揭开了我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新篇章。

通过积极稳步的实施,至2002年底,浙江省省本级、11个地市和87个县市区级卫生监督所全部挂牌成立,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组建任务。在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积极探索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促使新体制高效、灵活运转。

2002年,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经验交流会暨全国卫生监督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上,浙江的卫生体制改革受到了卫生部的充分肯定和表彰。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活跃发展,农村对于基层卫生监督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为了切实加强基层卫生监督的执法力度,2005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启动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卫生监督派出机构373家,形成了一个由省、市、区卫生监督机构为主体,乡镇卫生监督为补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巩固城市、覆盖乡村”的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农村卫生监督执法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村居民得到与城市同等的卫生安全保障。

在加强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浙江省整合卫生监督资源,由乡镇卫生管理员、社区责任医生和村卫生联络员组成的卫生监督执法协管网络,履行《浙江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规定的工作任务,起到协助和服务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作用。卫生监督对重点监管对象监测率达到100%。

十年光阴流逝,从新生到自立、规范,浙江卫生监督已发展成了职责明确、行为规范、保障到位的卫生监督执法新体系,成为浙江省公共卫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能力建设】

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优、执法水平强、办事效率高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是保证卫生监督执法公正性、树立卫生监督良好社会形象的关键。

浙江省一是严把入门关。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参照公务员录用制度,通过公开招考、择优录用,从思想修养、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严把卫生监督队伍入门关。二是注重在岗培训。通过实施《2001-2010年浙江省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和“十百千”工程,开展在岗职工跨学科继续教育,积极培养兼具预防医学和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主动与国内外先进的卫生执法相关机构建立伙伴关系,追踪先进管理方法,培养监督执法业务骨干人才。截止2010年初,全省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编制4147名,在岗4188名,每万服务人口监督人员数为0.79人。全省卫生监督员中,高级职称占7.97%,中级39.94%;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82.58%。预防医学专业占33.32%。浙江省卫生监督执法队伍素质已提前达到卫生部2010年底的规划要求。

浙江省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是按照“先建后畅”的思路进行的,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起步阶段,全省各级财政投入3.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卫生监督工作的启动、各项日常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和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的投入。在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规范阶段,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省人事厅等部门出台相关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标准,提出了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财、物“三位一体”建设的具体计划和要求。以省级财政为例,2000—2009年,先后投入设备、车辆等基本装备配套8100万元。又从2008 年起每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房屋建设。这些政策和投入为卫生监督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保障。

【卫生监督与执法】

十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卫生监督机构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己任,依法履行监督执法职责,抓住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重点行业、高危场所和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狠抓违法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有力的保障了浙江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的正常卫生秩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卫生监督一是抓重点,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为龙头,对全省范围内的各类食品企业、学校企业食堂以及餐饮单位开展重点监管。二是抓自律,浙江省在12000多家餐饮业中推广(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常法”管理。三是抓整治,在2007年近4个月的食品专项整治中,浙江省部署开展了“十万餐饮、百日整治”活动,专项整治工作受到吴仪副总理和全国检查组的好评,国务院检查组给予了“浙江省的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和信息公示制度建议在全国推广!”的评价。近10年食品卫生监督检查的平均合格率为92.48%。浙江省的食品监督监测合格率基本保持在83.5~86.6%之间。全省食物中毒有逐年下降趋势,从2001年全省食物中毒发病率59.42人/10万下降到2009年的26.66人/10万,年平均下降8.43%。

职业卫生以服务企业、服务浙江经济发展为目标,重点加强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开展职业病危害监控处置和职业病危害专项监督检查。2006年浙江省卫生厅在全国率先制定下发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使用指南》。用尽可能简单易行的方法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职业卫生管理台帐之中,帮助企业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职业卫生管理机制。截止目前,全省已申报职业危害企业24034家,培训企业负责人3万多人次,13701家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台帐,促进了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还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以粉尘、苯、铅、二甲基甲酰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采矿、铸造、石棉制造、制鞋、彩印、蓄电池、制革、化工等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为重点的“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职业病防治万家企业行”专项行动。通过专项行动,增强企业自律行为,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参与、共同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

在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中,浙江省以技术支撑部门为依托,加强协调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了卫生行政部门总抓、疾控部门业务指导、监督机构负责督查、医疗机构抓好落实的“一体三位”传染病防治工作模式。执法对象由医疗机构扩大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学科研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涉及传染病防治的各类机构;执法内容从疫情报告、医疗废物管理、消毒管理、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落实等,延伸到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艾滋病防治的监督执法工作不断深入,改变了既往卫生监督机构对艾滋病防治的“被动介入”局面,提高了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计划生育等部门综合防控艾滋病的密切配合协作程度。几年来,传染病防治工作年监督覆盖率均达到100%。

医疗卫生监督针对浙江省医疗服务市场和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开展监督检查,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和非法采供血专项行动,共取缔非法行医窝点18208家次,查处违法、违规医疗机构和项目6609家次,没收违法所得162.1万元,行政罚款1392.3万元,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0家,移送案件306件,经人民法院以“非法行医罪”判刑59人。

学校卫生监管中,浙江省卫生厅会同省教育厅在全省联合开展了“校园卫生健康行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深入学校、课堂,举办学校食品安全及卫生知识讲座;督促学校建立完善相关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卫生档案,提高学校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意识和素质。通过深入开展“校园卫生健康行动”,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建立学生卫生档案率平均为91.72%,浙江省学校卫生监督监测覆盖率逐年上升,已由2001年的34.20%上升到了目前的100%。

化妆品卫生监督工作主要对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卫生许可管理,对化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开展化妆品卫生质量的抽检。2007年5月,浙江省查处“杭州美韵女子护肤健身有限公司”等大型连锁美容院违法在产品中添加了“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案,卫生部也将该案件向全国进行通报,并要求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对该系列产品进行严肃查处。

为提高了卫生监督的执法效能,扩大卫生监督工作的影响面。浙江省积极开发卫生监督信息化系统、打造信息宣传平台。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2007年完成了包括行政许可、日常监督、行政处罚等子系统的“浙江省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建设任务,并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内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中统一使用,发挥了全省卫生监督信息的共享作用。

真金不怕火炼,在面临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浙江卫生监督以其迅速的卫生应急响应能力以及扎实的卫生应急救援能力,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每一个人。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8.0特大地震。灾情发生后,浙江卫生监督在第一时间内抽调精兵强将连夜赶赴灾区,对灾区进行卫生应急救援。在地震发生后的一个半月内,浙江卫生监督所在青川、南坝的救援队共累计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718人,检查辖区内政府主办安置点332个次,灾民50488人次。浙江卫生监督在救灾中的表现,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灾区人民的广泛认可和赞誉,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

【回顾与展望】

十年光阴荏苒,浙江卫生监督用自己的工作成绩谱写出了一曲曲华丽篇章。十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下,浙江省卫生监督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先进、全国卫生十大案件处置优秀、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等,取得了一次次新的发展和跨越。餐饮业“五常法”、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制度、职业卫生台帐管理、卫生监督协管网络等一系列浙江卫生监督创新模式受到了卫生部以及全国同行的高度肯定和赞誉,造就了“浙江经验”,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2009年,政府机构改革,食品安全职能调整为浙江卫生监督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浙江卫生监督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以及省卫生厅的指导部署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续以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为重点,夯实基础,不断完善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切实推进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紧紧围绕关注民生、服务“两创”,继续加大“民生问题”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全力提高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效能,为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第五篇:山西忻州 波澜壮阔60年 风雨兼程铸辉煌

山西忻州 波澜壮阔60年 风雨兼程铸辉煌

波澜壮阔60年 风雨兼程铸辉煌

| 来源:原创

作者:孙崇文

最后修改时间:2009-09-30 16:10:30 编辑:昱村

审核:王高和|编者按: 在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岁华诞之际,我们把60年来国家发展变迁用写意的笔法大致勾勒了一番。同时,集中反映60年忻州风雨春秋、沧桑变化中,展示忻州60年的发展与变化的业绩,再现忻州60年文明与进步的轨迹,见证忻州60年坎坷与曲折的经历,为全市人民献上一份回顾过去、借鉴历史、展望未来的精神大餐;同时,也为共和国60岁生日献上一份精美的礼物。

岁月如歌,往事依稀,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整整一个甲子。忻州也和全国一样,60年风雨兼程,60年沧桑巨变,60年波澜壮阔。在这不寻常的60年里,有多少悲壮,有多少感动,有多少梦想,有多少光荣,铭记在人们的心里,写进了历史画卷。

回顾过去,我们充满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中国乃至忻州的发展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才能为忻州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才能凝聚起爱我家乡、建设忻州的强大力量。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我们已经取得了光荣伟大的成就,我们必将书写更加雄伟壮美的篇章。

当前,忻州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又要勇于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严峻考验,更要积极有为地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此时此刻,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今天忻州改革发展的大好局面,在新一任市委领导班子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努力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艰巨任务,全面落实市委提出的扭住“五个发展”、走出“五条路子”、打好“五个攻坚战”的“三五”工作总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和攻坚的精神,努力把忻州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

50年代:天上飞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

那是一片春回大地、彩霞满天的金色黎明。那是一种心潮澎湃、激情飞扬的欢乐情景。那是一个百废待兴、重整山河的崭新时代。

如光芒四射的太阳从历史的地平线冉冉升起,新中国诞生了。年轻的共和国以她特有的活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掀起一场又一场兴利除弊、弃旧迎新的运动,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抗美援朝,巩固新政权,改造旧社会,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社会生产力大解放,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共和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半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那个年代的人依然愿意用纯真、热情、兴奋这样的美好字眼来形容火红的50年代。尽管50年代末“左”倾冒进的倾向明显升温,美好的愿望代替了客观经济规律,“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已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为随后的严重经济困难埋下了“伏笔”,但人们仍然愿意用赞美和怀念的笔触来记述那时候的一切,“天上飞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便是当时人们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憧憬。那一代年轻人把建设、革命和崇高理想这样一些理念与新生共和国的成长和壮大紧密联系在一起。

那时的忻州也和全国一样。1948年,忻县境内全部解放。大批青年踊跃参军,大批民工奋勇支前,大批干部离乡南下,开辟新解放区工作;土地改革如火如荼,抗美援朝风起云涌。1951年,忻县区各县响应抗美援朝总会捐献飞机大炮号召,共捐款29321万元(旧币),6247名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取缔“一贯道”,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积极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2年3月,忻县第一个国营机械厂——忻县农具制造厂创建,1952年12月,第一个国营建材企业——忻县砖瓦厂建成投产。1953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改造,到1955年12月,国营和合作社分别占到99%和82%,到1956年底,全区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0年代初,河曲县沙畔村社主任苗二满红认定“沙畔要想富,就得风沙住”,先领小女儿种柠条80亩,继又领青年男女数十人营造固沙林带17条,到1961年,全村共营造成片林4700亩,户均24亩,受到国家林业部奖励,成为山西省林业先进单位。这位发誓“生前造林,死后看树”的老党员,在告别人世时拿出仅有的6元钱,交了最后一次党费。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60年代:一条大河波浪宽!

那是一个令人既不能忘却又不堪回首的年代。冲动与理智相互碰撞,激情与现实发生冲突。历史的天空电闪雷鸣,风云激荡。大海的航船总不会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也不会一马平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给全国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困难。那个时期的人们勒紧裤带,努力生产,“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口号充满乐观向上的浪漫情怀;“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更多地被赋予了革命色彩;“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中国大地从此笼罩了乌云。经历过这十年的人们更不会忘记,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导弹和原子弹试验成功,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60年代的中国虽然遭到了严重的挫折,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从小经历过六十年代的忻州人到现在大多已是年过半百,他们常常用“三年困难时期”那种吃不饱、饿肚子的饥荒岁月,教育自己的后代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一位时任本区某县县委书记的领导竟也因全家人没粮食吃而偷偷用粮票在一个公社换了一麻袋胡萝卜,被人检举因此还受了处分。连县委书记也饿肚子!今天让后辈人听起来瞠目结舌。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三年调整”后全区工农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全区工业企业发展到326个,工业总产值达到8036万元,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25.93%,其中轻工业占14.56%,重工业占11.37%,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轩岗、石豹沟、阳方口及一批县营煤矿和地区机引农具厂等工矿企业,为忻县地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1965年是大旱之年,但全区粮食总产达到386900吨,比1962年增长16.2%,棉花总产1038.7吨,油料总产10902.7吨,分别比1962年增长2.6倍和1.89倍。

紧接着,“文化大革命”如暴风骤雨般倾泻下来了…… 60年代中期,中共忻县地委发出《关于学习推广李枝荣在低产区进行科学试验创造大面积高产经验的决定》,称“李枝荣是用科学技术改造晋西北低产面貌的一面旗帜,是广大农村青年学习的好榜样。”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70年代:美酒飘香歌声飞

这是一个由疯狂到觉醒的年代,一个由乱转治、拨乱反正的年代。

七十年代初,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成功地绕地球运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取得合法席位。南京长江大桥胜利通车,氢弹试验成功,灿型杂交水稻育成和推广……

然而,痛心疾首的是,无情的“运动”,残酷的“斗争”,“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政治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混乱和倒退,中国人民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那个让人永远不会忘记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震区成千上万家破人亡的巨大灾难,全民上阵,迅速掀起抗震救灾;就在这一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三位伟人相继与世长辞。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十年“**”的梦魇终于结束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伟大转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起点: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其它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 七十年代末,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有一种如梦初醒、一扫阴霾的舒畅感觉,“美酒飘香歌声飞”——一曲《祝酒歌》久久地在中国上空回旋。

七十年代中前期的忻县地区工农业生产徘徊起伏,但仍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1974年全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协作会议在忻县地区召开;1975年全国地下虫害防治会议在忻县地区召开;1976年,全国16省、市、区工业学大庆增产节约现场会在忻县地区召开; 1976年,在七一北路兴建体育馆,1977年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首次在忻县举行。

随着“文革”结束,忻州的工农业生产开始走向正轨并逐步好转。

七十年代末,忻州一位颇具神秘和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新闻媒体披露。他就是一辈子痴迷于植树造林而过着“野人”生活的保德县新畦村的张候拉。他一生爱树,一生栽树,一生护树。他“嗜”树如命,几乎到了成瘾成癖的地步。他干在山上,吃在山上,住在山洞,被媒体报道为“野人张候拉”。七十年前期,全中国正在陷入一片“文攻武卫”、打打杀杀、摧毁一切的弥漫硝烟之中时,他却充耳不闻,避而远之,一头扎进深山野岭,一心一意地种他的树去了。这个时期也是这位年已古稀的老人植树造林的辉煌时期。晚年他把自己一生在九塔岭上栽植的310亩、37.75万株树全部无偿献给国家。为此,保德县将张侯拉事迹记入新编县志,昭示后代子孙;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张侯拉“造林英雄”、“特等劳动模范”、“山西义务植树模范”等光荣称号。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80年代: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

这是一个巨人苏醒、万马奔腾的年代。

封闭的大门打开了,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春江水暖鸭先知,首先尝到甜头的是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数亿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在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重大问题的同时,农民基本告别了缺吃少穿的历史。农村改革高潮之际,城市改革开始起步,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迈出了改革开放的强劲脚步。粮食达到产量高峰,乡镇企业大发展,轻工业生产规模与产量大幅度提高,逐步改变了消费品偏少的状况。世界以真实的面目呈现在中国人面前时,中国人也以极快的速度追赶着世界的潮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八十年代的忻州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不再为青黄不接吃不饱肚子而发愁,对于能经常吃上白面已不再是一种奢望,“大年一顿,转眼八月十五又一顿”已成为笑谈和历史。1988年在农村顺利完成了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区粮食总产达到了928204吨,创历史新高;工业生产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化,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1980年—1985年间,工业总投资42956万元,比“五五”时期增长了91.7%;煤炭外销量成倍增长,出口产品达到10多种。到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4094万元,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62.35%。在新建一批工业企业的基础上,对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累计投资5.95亿元,完成技改项目198项。地区钨丝厂成为全国钨钼行业八大厂家之一,原平化工二厂成为全国草酸生产厂家四强之一,地区纺织印染厂、铁合金厂、原平起重运输机械总厂等企业的产品质量都达到全国先进行列。全区工业所有制结构向各种成分转化,为工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区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基本形成。80年代初,河曲县小五村农民苗混瞒率先以户承包治理本村新尧沟小流域,为根治水土流失,优化生态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成为全国小流域承包第一人,他的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他是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其农村百业科学致富模范,1986年获山西省劳动模范,1989年被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工作者。1987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他曾受到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90年代:春天的故事

这是一个经济全面转轨,社会发生巨变,人民奔向小康,中国实现战略转移的时代。

九十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的时代,是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提高并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重要历史时期。

九十年代初,随着体制改革不断走向纵深,一些深层次矛盾浮出水面,中国也曾经受了转轨变革的阵痛:物价飞涨曾使多少老百姓切身感受到腰包里的票子“毛”得不经花,“打破三铁”曾使多少企业陷入亏损、负债以至濒临破产的境地,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大市场曾使多少民族工业面临“腹背受敌”的生存夹缝,贫困悬殊拉大,地区差异加大。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设计”了那场著名的“南巡讲话”,霎时,东方风来满眼春。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中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中国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国民经济逐步步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其GDP增长之快及强劲势头,令世人瞩目、世界惊叹,也令多少经济预测专家大跌眼镜。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经济机制、经济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正在步入工业化进程中的新

上世纪九十年代,忻州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保持了适度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财政税收继续增加,城乡市场繁荣,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1995年7、8月间,连续十几天的连绵阴雨让“十年九旱”的忻州遭受了猝不及防的洪水肆虐,全区人民在忻州地委、行署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谱写了一曲“奋起抗灾,生产自救”凯歌。

与“八五”期末相比,到本世纪初,全区完成GDP年均递增7.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1.4%;工业总产值增长12.5%;财政总收入增长5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5%。万家寨水利枢纽、原太高速公路、朔黄铁路、滹沱河治理工程、晋西北扶贫公路、宁静铁路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的建成和即将建成,改善了全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1年,河曲县旧县乡纸房党支部书记李振富被国家体改委授予“中国改革功勋”,1995年,国务院授予其全国劳动模范,荣立一等功。他带领村民在开发煤炭资源的同时,以煤补农,大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995年全村总产值突破2亿元,上缴税款1 200万元,户均11.5万元,成为全省缴税大户。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21世纪:走进新时代

当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时,全世界人都把目光转向了这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文明古国;都在惊奇地关注着这个大踏步前进的东方巨人。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局面: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在新的世纪、新的形势、新的发展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从此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经济连续高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殷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尤其让世界瞩目的是,2005年,中国第一个载人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接着又发射了“神州六号”; 2007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探月飞船——嫦娥一号,并成功进入指定的轨道。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世界必将留下中国特殊印记的一年;也是一个让国人百感交集、永远不会忘记的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上下总动员,战胜了南方雨雪冰冻;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面对颤抖的大地、破碎的家园、巨大的灾难,中国人民选择了坚强,奉献了爱心,凝聚了力量。当李宁以“空中飞人”的方式点燃北京奥运会圣火时,国家体育场“鸟巢”里欢声雷动,无数人热泪盈眶——百年期盼,七年筹备,一朝梦圆;当翟志刚在茫茫太空中挥舞着五星红旗时,电视机前一片沸腾,这个镜头,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在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重启积极财政政策,并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投资规模和力度之大历史罕见,彰显中央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的坚强和勇敢感动世界,中国的胆识和智慧震撼世界。跨入新世纪的忻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跨越发展,加快脱贫、推进小康,全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今年新一任市委领导班子上任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审时度势,迎难而上,不断深化对市情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提出了扭住“五个发展”、走出“五条路子”、打好“五个攻坚战”的“三五”工作总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和攻坚的精神,努力把忻州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在全省各地竞相发展的大潮中,我市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跃升全省前列,呈现出一派如火如荼的发展景象。抚今追昔,岁月流金。忻州艰苦创业的历史,始终跃动着时代的音符、演绎着奋进的旋律,奏响的是一曲气势恢宏的华彩乐章!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下载六十五年风雨兼程  新世纪再铸辉煌.纪念民进65周年讲话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十五年风雨兼程 新世纪再铸辉煌.纪念民进65周年讲话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