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吧播音主持考级 人物专访节目运作中的细节把握

时间:2019-05-13 12:0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艺吧播音主持考级 人物专访节目运作中的细节把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艺吧播音主持考级 人物专访节目运作中的细节把握》。

第一篇:艺吧播音主持考级 人物专访节目运作中的细节把握

艺吧播音主持考级 人物专访节目运作中的细节把握

人物、故事、情感是人类社会永久的主题,而人物专访这种节目形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展现这些主题的舞台。如何在最短的节目时间内,把人物的故事与情感进行真实的浓缩展现,并感染受众,是一个节目成功的基石。

一、对人物进行充分的前期了解,抓住情节线

1.面对面的采访。交通比较方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种采访方式是最有保障的一种前期准备方式。通过较为随意的聊天,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采访对象,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素材,作为节目专访的重点,为后期专访的有效展开作充分的准备。

2.电话采访。并不是每次都可以在录制前与采访对象有面对面的交流机会。面对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对象,电话采访无疑是最便捷的沟通渠道。

3.网络采访。网络为人与人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很多原来不可能的交流变为现实。

4.拍摄与整理一些有关的人物背景资料。人物专访中间要穿插一些解说,编导还需要拥有一些与人物有关的视频镜头。要深入到被访对象的生活环境进行实地拍摄,根据内容需要采集一些生活镜头,以及采访对象的一些照片、证书、奖章等等。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找一些早期的资料镜头。

二、拟定详细的采访文案,突出人物专访角度

编导在与人物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对节目的重点、采访的要点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突出什么、忽略什么、表现什么,都应该在录制之前有明确的定位。

1.精心构筑一个适合节目需要的叙事结构。人物专访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属于讲述性,只有对结构进行精细的安排和布局才能讲好一个故事。因此编导对主人公故事的切入点、需要讲述的几个片断一定要有清晰的把握,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要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叙事方式。

我们曾采访过上校村官王晓勋,我们重点抓住了他的三个阶段:1.小时候的经历与父亲的影响:王晓勋的父亲是五十年代有名的王玉坤,曾被毛主席誉为“五亿农民的方向”,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一定有很多故事;2.在部队中的故事:从一个农家孩子做到上校,王晓勋的神勇与奉献精神,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同样会有许多可圈可点的章节;3.回村后的故事:为什么他会有这种勇气,回村后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的,他有什么梦想,他准备做到什么时候„„第三部分是节目的重点,时间安排更长,问题的设置自然要求更详细。按这样的顺序下来,节目结构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构思。

2.选择合适的开篇方式。我们曾采访过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家科,我们首先以他的获奖作品《乡村记忆》中的一段文章作为开头:

“忆旧最惬是怀乡。故乡的往事常勾魂似的将我拽回到那个偏远的小村庄——二十几户人家,坐落在运河拐弯处的一个高台上,孤零零的,平凡得几乎无人提起,然而她又是那么亲切、美丽、非同一般„„”

这段文字很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爱,又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作者,引出这部作品,很精巧地开始我们的访问。很多时候,人物专访节目往往以一个简单的人物介绍作为开篇,使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专访对象有一个概要的了解。

3.根据讲述的顺序设计不同段落的采访内容。采访的设计也是节目成败的关键,是对节目整体的脉络、重点、细节的思考与把握。恰如其分的提问能使被访者迸发出更多的心灵火花,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在几十分钟的节目时间内,通过采访交流充分表现人物更多的个性化的东西。

4.初步拟定采访中间穿插的解说词。一般的人物谈话节目中间需要都配有解说的一些片断:一方面,可以增强层次感、段落感;另一方面,由于讲述的是人的故事,通过解说的形式可以对人物的经历进行一些简要的描述,使观众对人物命运有整体的认识;此外,解说还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节目完整流畅。

5.编导与主持人进行充分交流。节目编导与主持人之间有着相当密切和重要的关系。节目编导应该及时与主持人沟通,把自己通过采访获得的信息及节目的思路、采访的角度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交流;主持人应该根据创作思路,把这些采访的问题转变成自己富有个性的语言。主持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与编导的交流进行谈话内容的调整。

三、节目现场录制与后期编辑雕琢细节

1.一个出色的主持人,不会仅仅拘泥于事先的文案,而应该抓住一些细节性的环节,进行深入、细致、有重点的采访。要提炼出采访的重点,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深入进去,不要什么都说,什么都说不深;要注意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对一些重点环节进行重点刻画。

2.在总体结构上,主持人应该基本按照事先准备的文案,自如地把握节目录制的节奏。

3.在采访中要注意设置一些情节和悬念。专访节目是两个人的对话,相对气氛不够活跃,这就需要故事。我们在采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家科的时候,其中有一段讲述他在农村经历的故事。主持人:“由于当时的特殊条件,你小学没有毕业,后来却当上了老师。”这就构成了一个小小的悬念。

4.主持人应该时刻注意与访问对象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

第二篇:播音主持艺考如何把握重音

播音主持艺考如何把握重音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播音主持艺考如何把握重音》的内容,具体内容:播音是播音主持人的基本功,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创造艺术,提高自身的播音能力、感染听众是播音主持人的终生事业。想要把每篇新闻、每篇稿件读得深入人心、引起听众共鸣,重音的运用技巧必不可少。下...播音是播音主持人的基本功,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创造艺术,提高自身的播音能力、感染听众是播音主持人的终生事业。想要把每篇新闻、每篇稿件读得深入人心、引起听众共鸣,重音的运用技巧必不可少。下面我为你整理播音主持艺考应该如何把握重音,希望能帮到你。

艺考播音主持把握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如: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值得注意的是,语法

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2.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别是:从音量上看:语法重音给人的感觉只是一般的轻重有所区别,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强调重音的音量大于语法重音的音量。从出现的位置看: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有时,两种重音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从确定重音的难易上看。语法重音较容易找到,在一句话的范围内,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就可以确定,而强调重音的确定却与朗诵者对作品的钻研程度、理解程度紧密相连。

播音主持练气发声 发声的基本要求

有声语言是播音员主持人依据稿件、提纲或腹稿传情达意进行再创作并确立自身形象的主要手段。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用声实践中客观认识、评价自己的声音,学会驾驭自己的声音,使之成为得心应口的创作手段服务于表达,是播音员主持人所应具有的重要基本功之一。

我们学习播音发声,可以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等方面来掌握基本理论,并进行相关练习。

播音发声的呼吸控制的要求主要有:以胸腹联合呼吸为基本呼吸方式;吸气时要打开两肋,吸到肺底,“腹壁”站定;呼气要稳劲、持久、变化自如;换气要句首换气,换气到位,换了就用,留有余地。

播音发声对口腔控制的要求主要有:打开口腔;唇舌力量集中;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

播音发声对共鸣控制的要求为:以口腔共鸣为主、胸腔共鸣为基础,辅之以少量鼻腔共鸣的混合式共鸣。

播音对喉部控制的要求主要是喉头相对放松、相对稳定;注意结合呼吸控制、口腔控制等综合控制;克服不良的发音习惯及动作。

播音发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声音弹性,即播音时声音形式对于人们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我们在有了以上基本控制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技能之后,在播音用声中要增强自己对声音的控制能力,应表达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变化。

以上几个方面共同组成了播音发声学的主要理论构架。其中,以呼吸控制和口腔控制为最主要、关键的内容。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来源:网友投稿

第三篇:播音主持考级中眼神运用技巧

播音主持考级中眼神运用技巧

播音主持看似简单的“语言”专业,所以语言表达是体现能力的关键。在语言表达上眼神运用虽然与口才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对播音主持口才和播音主持形象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表示表示,在播音主持考级或是在播音主持专业艺考时,考官会结合考生的各方面表现去综合判考生的能力,而除语言以外人的眼睛是表现的直接体现。

学会用眼睛说话,把自己真实的感情流露在眼睛里,随时运用眼神与听众交流感情,所以在播音主持训练中一定要注意眼神运用的技巧训练。

对于眼神运用的技巧,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表示,学会运用眼神的第一步就要学会注视,而注视还具体分为:

前视法

即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的方法。它要求主持人的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统摄全场。这样,既有利于主持人保持端正良好的姿态,随时注意及调节现场气氛和观众情绪,又可使每个观众都感到主持人在关注自己,从而提高注意力及兴趣。

环视法

即用眼睛环视观众的方法。要求主持人的视线,从现场的左右前后迅速来回扫动,不断地观察全场,与全体观众保持眼光接触,增强双方的情感交流。将前视法与环视法结合起来,既可观察到观众的心理变化,还可检验表演效果,控制全场的情绪。

专注法

即把视线集中到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方法。要求主持人的视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观众或现场的某个角落,并与之进行目光接触,同观众个别交流感情。这种方法既可启发、引导观众,也可批评、制止不守纪律的观众。

斜视法

即眼珠向左或向右移动的方法。既可表现对左右观众的关注,同时配合面部表情,又可表现欣喜或鄙夷的情感。

虚视法

即似看非看的方法。这种视而不见的方法,可减轻主持人的心理压力,还可表示思考,把观众带入想像的境界。

需要注意的是,眼睛除了用来注视之外,还应用来交流。如果说注视是为了体现主持人应有的身份,那么,交流则是亲和力的表现。眼神交流技巧一般有以下3种。

①一上台就抬头张望,环视四周,扫视全场,或点视、凝视某物某人。这样,通过或明亮有神或热情友善或充满智慧或正直博大或坦荡敏锐的眼神,告诉观众你是一个坦诚、灵活、自信的人,一个修养良好的人。

②在主持过程中,注意用眼神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内在的丰富感情。主持人的思想感情总是随着内容而起伏变化的。比如说到高兴处,应睁开眼,让它散发出兴奋的光芒;说到哀伤处,可让眼皮下垂,或让眼睛呆滞一会儿,使感情显露出来等等表现方式;

③在主持过程中,目光一般是平视。但根据内容需要,视线可近可远,或闪烁不定,或轮转环视,或用询问的眼光与某一观众交流,或用亲切友好的目光寻求观众的支持。

播音主持人可根据现场情况配合使用特定含义的眼神,同时,注意与观众之间的眼神交流,以求在语言表达之外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支持。

第四篇: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本站推荐)

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

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核心,在电视节目中需要播音主持人正确把握播音过程中的情感调节和情感分配,两个角度实现播音主持过程中情感合理把握。

那么,电视新闻播音员如何把握好播音时的情感,让新闻伴随自己的情感感染受众,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我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情感是播音之魂

在播音艺术中,有三个基本要素:语音、语调、重音。语音强调的是音准,是普通话的基本要素之一;语调是语言的风格,是每个播音员的特色所在,是播音风貌的一种体现;重音就是断句,如何让所播的文稿听起来有层次感。这三者构成了播音的风貌,缺一不可,其中最难把握的是语调,语调是播音员播音风格的灵魂所在。

语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完全凭借播音员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不仅要理解作者的意图,还要深化成为自己的意图,在作者的意图之上进行再创作。不同的播音员对作品的理解不同,形成的播音风格也各不相同。这些各不相同的播音作品听起来各有各的“味道”,体现出的是播音员的情感变化。

二、驾驭情感就是创造播音特色

播音是二度创作,是在文章作者创作的基础上的声音再创作,播音是为文章“做嫁衣”,一切都必须围绕文章的语意表达来进行,不能脱离作者本意而另起炉灶。让听众听清文章的脉络层次,理清事件的发展经过。

1.新闻播音

有些播音员片面认为,抑扬顿挫的语调听起来好听,就运用到任何文体的播音上。消息是客观的,必须以客观的语调去把握;通讯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就要按照文章感情的起伏进行加工,最大化地还原作者的主观色彩。在情感的把握上,播音员可以依靠重音、断句等手段为文章划清层次,该连的时候连,该停的时候停;在语音节奏上要均匀,不可时紧时松,时快时慢。播音员应该通过语调的轻微变化体现舆论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引导听众思考。

2.文艺播音

文艺作品是作者主观情绪的表达,这种区别也带来了播音上的区别,要围绕作者的主观情绪来结构播音作品。例如电视散文《梦里水乡》开头写道:“梦里水乡,生在一泓欲语的荷色上,荷色是上好的丝绸,上面绣一朵睡莲,名字叫周庄„„”播音员在播这一段文字时充满了深情,语速随着画面中缓缓流动的水面舒缓而悠长,给人以一种淡雅、清新的感觉,让人对周庄小镇心生向往之情。假如这段文字以客观的描述性语调来播,不仅毫无美感,也会破

坏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播音时,要把握好情感流露的“度”。

新闻是公正客观的,我们强调新闻播音时要有真情实感,但不是纯粹的感情宣泄。因为情感把握的关键是“度”。而要把握好情感的“度”,我觉得感情的流露要有内心依据,是情感自然的流露,不是做作,要从新闻传播的特定要求,人类情感流露自然的体现方式,做到入情入理、适度得体。

在生活里,播音员要养成多思考、多发现、多倾听的习惯,从别人的感受中寻找情感基点,然后升华成自己的感受。要多欣赏播音名人名家的作品,从他们的经典播音作品中感悟情感的把握,尤其是一些优秀的诗歌朗诵。

把握好播音主持中的情感分寸能够进一步提高节目的质量。在播音主持中需要主持人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节目主持人只有发自内心的表达情感,合理的宣泄情绪,才能将本来没有生命的新闻变得有生命力,才能与观众建立起一种亲人间的情感联系。

第五篇:播音主持考试新闻播报中的细节表现

播音主持考试新闻播报中的细节表现

在播音主持考试——新闻播报中,如何让广播的新闻“亮”起来,揭示事件的真谛,深化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播音主持考试能否得到高分的关键。

在新闻播报中,要播报出说采访对象的特征、特质,往往通过自然的音响、人物的语言、现场情景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更能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在具体考试中,细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表现。

一、用细腻的白描来表现细节,让广播新闻生动起来。白描是报纸、广播新闻中运用最多的表现细节的方法,也是比较传统的细节表现手法。广播作为一种用语言传递信息的媒介,是一种“说”的艺术,因此白描细节一定要“说”得到位,“说”得精当,“说”得传神,给听众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增加新闻的美感和可听性。

在经典人物新闻作品中,传神的细节描写更是烘云托月,字字珠玑。如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女儿本色》,作者这样写全国公安系统特等英模任长霞的上任:“四月的登封,桃花谢了,山花遍野。公安局调来个女局长。众人一看,个儿不高,体不壮,黑妮儿一个。几百号人高马大的干警,顿时心里一怔,干警刘文治(出录音、刘)当时有人说公安局没人了,派个女局长。男的还不行呢,女的会中吗?(录音止)众目睽睽,任长霞浑然不觉。”这里不仅有任长霞外貌的描写、风格的描写,也有干警的心理描写。口语化,短句式,使稿件听起来活泼生动,引人入胜,而且描写紧扣“女儿本色”这个主题,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大有深意。

二、利用实况音响来传达细节,让广播新闻鲜活起来。音响是广播最鲜明的特征,好的音响尤其是能表现细节的音响,既能向听众传播新闻事实,又比文字更能传情达意,它使听众仿佛置身于新闻发生的现场,营造了一个富有现场感的情境,给听众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和艺术震撼力。

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巴勒斯坦送别阿拉法特》,就是用典型的音响细节反映新闻事实。作品一开始就引入了巴勒斯坦国歌,接下来,飞机声、呼号声、哭声、示威声、祷告声、挽歌声,表现细节的音响多达8处,一幅宏大的送葬场景展现在听众眼前,给听众以巨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事实胜于雄辩,这些典型音响的运用,反映了巴勒斯坦人民对阿拉法特的爱戴,这与当时一些西方媒体渲染的现场混乱无序的不实报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用符合人物身份的个性化语言来凸显细节,让广播新闻厚重起来。采访对象的话语,往往包含着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关键细节,通过这些话语来凸显新闻事件,常常更加真实自然,胜过许多陈词滥调;同时,好的人物的语言层层揭示新闻的主题,使新闻变得厚重,有嚼头,耐人回味。

比如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四个月没死人,村主任丢了官》,主人公河北省曲周县河南瞳镇朱口村村委会主任朱自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孙书记(乡党委书记)说没多有少哩,一万二没有就拿一万,一万不中拿八千。我说,别说八千了,八分我也没有,村里不死人,我上哪给你弄这个火化费呀?咋为这个我还得给你弄死两口子噢?我说的不好听,孙书记一家伙急了眼了,说河南瞳镇三四十个村都死人,就你们这人都吃了长寿药了,贵贱一个也不死?没钱儿,赶明儿了你给我写辞职报告。”这段话里有大量的细节:村主任和乡党委书记的交涉、乡党委书记的官僚和霸道、村主任丢官的原委,这些全部蕴涵在村主任的乡俗俚语中,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自然感人,又交代了新闻的重要事实。

可以说,广播新闻有了精彩的细节描写,就可以使新闻变得生动、鲜活、厚重起来。那么,这些细节如何获得呢?

首先,要深入新闻现场,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在新闻发生的过程中,细节往往被大量纷杂的现象所掩盖,这需要记者不仅要在第一时间站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而且要有披沙拣金的韧劲、不怕吃苦的精神和独具慧眼的挑选。比如,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系列报道《不信春风唤不回》,写的是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解决器休村的问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后,记者前往采访。在器休村,记者住

农家屋,睡农家炕,吃农家饭,交伙食费,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走访了近30家农户,与10多位干部倾心交谈,仅采访录音就用了20多盘。村民王东财老汉劝工作组组长马银录给上级汇报说“干不了,撤回去”这段幽默的对话,就是记者在高度紧张的创作状态下不经意间给录下来的:“器休这事你咬得下?咬不下。咱牙好。牙好也嚼不烂。嚼不烂的原因在哪儿?绊脚石多。有多少绊脚石?多地太太。咱一个一个搬。一个一个搬,你搬不完,我搬不完,咱俩搬,咱俩搬不完,咱这些人一起搬,总得搬,那你说不管,不管行不行?”这段话,原汁原味,亲切感人。

再比如上文提到的《四个月没死人,村主任丢了官》,事情发生后,记者马上第一时间赶到村里采访,半天时间,记者采访了村干部、农民、县乡有关领导,返回后又打了几十次电话,几经周折,才采访到乡党委书记最精彩的那句话:“以前开会呀说死(定)这事儿了,谁交不上来钱,谁就别干。镇里也没办法儿,那县里给咱压着任务哩。”

其次,要善于观察,于无声处抓细节。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曾要求年轻记者学会写“视觉新闻”,就是要记者学会观察。在对客观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观察和思考中,记者要做到全面仔细,抓到别人抓不到的细节,体会别人体会不到的微言大义。

再次,要善于表达,用最精到的语言表达最精彩的内容。发现了好的细节,如

果不善于描写,不善于运用音响,不善于捕捉人物的语言,就不能将细节传神、到位地表达出来。这就要求作者不仅要有很好的文字功夫,洗练的文风,更要有对听众心理的了解,对广播特点的充分把握。同时,要不断地进行新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

下载艺吧播音主持考级 人物专访节目运作中的细节把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艺吧播音主持考级 人物专访节目运作中的细节把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