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赵萍孝老爱情先进事迹
赵萍先进事迹:
2005年从国营粮食系统下岗,至今没有再就业。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只是因为家庭不允许。既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公公和婆婆,又要赡养了本不该由她赡养的年迈多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娘家大妈。公公婆婆都年已花甲,又体弱多病,三天两头离不开药;一个娘家大妈90岁了,因风湿瘫痪行走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又无人照顾。许多人对赵萍的做法感到怀疑和困惑,她照顾自己的公会和婆婆还说的过去,那她照顾自己娘家大妈,又为什么?赵会萍这样做,只不过三天两头的事,不会长久的。可赵萍觉得应该这样做,既是做儿女的责任,也希望更多老无所依的老人有所依靠。二十几年过去了,赵萍以自己的行动回答了人们的怀疑和困惑,一提到赵萍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第二篇:孝老爱亲先进事迹
孝老爱亲先进事迹
XXX,男,57岁,中共党员,XXX职工。
他三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践行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他有一个特殊而又和谐、温馨的大家庭,两个姐姐、一个兄长,兄长小时候因病致残成为了聋哑人,80年代初,同为聋哑人的嫂嫂生下侄儿,侄儿哺乳期过后,XXX担心哥哥嫂嫂无法教侄儿说话,他主动将侄儿接回自己的家,自己手把手的教孩子说话写字,连大侄儿的两岁女儿都有些妒忌说:“您都没对我像弟弟这么好”。侄儿生病时,他带他看医生,连医生都称赞他这个叔叔胜似父亲;侄儿上学时,他怕哥哥嫂嫂无法辅导孩子,常常背着侄儿扯着女儿上下学,就这样,他带侄儿11年,直到他小学毕业。在家人眼里,都说我们家又多了一个儿;在别人眼里,都说这个侄儿和他儿子没两样。
2011年前,XXX和父母的住所相邻,经常看到他买菜买面为父母做饭,吃完饭陪父母散散步,一幅幅颐养天年的景象,羡煞旁人。然而2011年,母亲不幸身患脑瘤,躺卧在床,生活无法自理,而父亲已年过九十,无法照料,XXX承担起了照料母亲重任,白天由聋哑的哥哥照顾母亲,夜晚他下班回家,除去一身疲惫,照料母亲,为母亲洗脚、按摩、翻身,洗漱完完毕后,陪父母聊会天,看着他们安然睡去,自己却无法踏踏实实地睡一觉,他担心害怕自己熟睡后,会
发生什么,儿子经常半夜三更来到父亲的旁边,说:“爸,我替你守一会儿,你去好好睡一觉,有事我喊你。”但XXX总是不放心的说:“没事,熬一会就天亮了,你去睡吧,明天还得上班呢。”然而这样的照料,并没有得到幸运之神的照顾,2012年,XXX的父亲也瘫痪在床,如此一来,加剧了照顾老人的困难。
光阴荏苒,老人们身体一天不如一天,XXX不顾自己的身体越来越瘦弱,对老人的照顾反而更加体贴、周到。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XXX用他四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颠覆了它。他每天准时在清晨5点起床,为两位老人准备饭菜,早饭准备好后,给老人们洗漱,换纸尿片,为老人擦便擦尿,常常弄得满手都是,但他毫无怨言,无悔付出着。为了避免父母因长期躺卧在床生疮,他每天为老人擦洗、翻身、按摩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几千个日夜如一日,直到父母去世。老人生前常说,有这么好的儿子,是自己一生最大的财富。
XXX用自己无私的双手托起了老人们的老年生活,用自己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便成了他无言的承诺。
第三篇:赵益萍孝老爱亲模范事迹1.1
孝心——最美的标签
--------峨桥镇好儿媳赵益萍孝老爱亲事迹
宣讲员曹静
大家下午好!我是峨桥镇宣讲员曹静,今天受邀来到三山道德讲堂总堂巡讲,为大家讲述好媳妇赵益萍的感人事迹。
好人,我们常听到的一个词汇,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好人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可是在我们的身边却出现了这样的“好人”。有的时候,不一定有轰轰烈烈的作为才能被人钦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多的是平凡的事,平凡的人,正是这些贴近我们生活的人和事,成为了我们很好的学习教材。
赵益萍,三山区峨桥镇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在特殊家庭状况下,用一双辛勤的双手和她那颗善良的心,支撑起了一个难以维持的家庭。
事情还得从2009年说起,那是在2009年的冬天,今年早早的下了第一场大雪,赵益萍的婆婆本来就有气管炎,经不住突然变化的寒冷天气病倒了,住进了芜湖弋矶山医院,在住院期间突发了脑梗塞,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本来在外地打动的赵益萍得到消息,二话没说放下工作连夜从外地赶了回来,守在医院照顾婆婆。
在婆婆住院的五十多天里,赵益萍和亲人轮流看护,由于婆婆瘫痪在床不能动弹,需要二十四小时的护理,赵益萍就在医院中照顾婆婆,替婆婆换尿片擦身子,帮她翻身按摩,婆婆身子又胖又重,每一次赵益萍都感到很吃力,但她咬牙坚持着。在她的悉心照顾下,婆婆恢复情况良好,可以出院了。
刚刚出院回家时婆婆住在二楼向阳的小房间里,卧床不起不能动弹,每天清晨赵益萍都是跪在床上用力将婆婆抱起,帮她穿好衣服,再下楼端上热水为老人漱口洗脸,梳头,接着再帮她换尿布、擦身子,端来电火桶让老人在火桶中取暖,把老人安顿妥帖之后送上早餐,由于婆婆只有一只手能动,她就在一边帮婆婆端碗夹菜,有时还一口一口的喂婆婆吃饭,等婆婆吃完自己再吃。总是那么细心耐心。
冬天的晚上特别冷,为了照顾婆婆睡觉,每晚隔几个小时就要为婆婆换尿布翻身子,一天夜里她起码要起来三四次,冻得自己直哆嗦,从无一句怨言。后来为了方便照顾婆婆睡觉,她索性就带着小孩和婆婆睡在同一张床上,随时为老人暖身子,盖被子,递水喝,照顾的周周道道。
为了帮助瘫痪的婆婆能早日恢复,她除了每天为婆婆洗脸,刷牙,梳头,喂药,喂饭,接屎接尿,还想着种种办法帮婆婆进行康复训练,一开始的时候婆婆的一条腿和一只胳膊没有知觉,她只要有空就握住婆婆的病肢,帮她按摩做伸
屈练习,还找来长毛巾吊住婆婆的病腿帮她提起—放下,提起—放下,模仿走路,每次都是累的腰酸背痛。在她的不断努力下,婆婆的腿开始渐渐有了知觉,她就架着婆婆绕着床扶着栏杆,一步一步的帮她移动步子,教她怎样迈腿,怎样抓手,怎样前移,婆婆每走一步,她都要蹲下来帮她移一次腿,有时婆婆能移动几厘米,她都高兴的像孩子似的。经过他不懈努力,卧床将近半年的婆婆终于第一次从楼上走了下来,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每次有人来看婆婆,婆婆总是激动地热泪盈眶,连声夸奖这个好媳妇。
赵益萍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婆婆瘫痪,公公又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赵益萍的丈夫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回来一两次,孩子才七八岁,这样这个柔弱的女子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为了照顾好两个老人和孩子,在生活上,她总是经打细算,每次上街买菜总是想着怎样花较少的钱,又能满足家中每个人的生活需求。在饮食上以老人口味为主,一日三餐每餐都要烧一点汤,做一些软烂清淡口味的菜,特别是公公又低血糖一饿就晕倒,所以每餐吃饭都必须准时。就算再节省,她也会买一些水果和饼干放在家中以防万一。
虽然婆婆瘫痪三年了,但从来没有生过褥疮,房间里一点气味也没有。有时由于婆婆精神不太好,经常说一些胡话,赵益萍受了委屈也不辩解,总是一个人跑到楼上偷偷地哭,但在人前却总是那么坚强,阳光。
就是身处如此困境之下,她也从来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除了每天坚持接送孩子上下学,辅导孩子功课,还把小孩送到芜湖学习绘画辅导班,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也有同龄的小姐妹问她,这样累是怎么做到的?她总是淡淡的说:“这个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他们都指望着我呢?我是顶梁柱,我就应该担负起家庭的责任。”
她的行为感染了周围的人,人们常常在茶余饭后说起这个家,说到这个坚强乐观的年轻媳妇,总会感叹到:“赵益萍的婆婆生病了虽然不幸,但是她又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好媳妇。”
大爱无声!就是这样出于责任,赵益萍奉行着孝道,续写了孝老敬亲的文明华章。2012年,她被评为了首届“三山民星”孝老爱亲好人。
好媳妇赵益萍的故事就为大家讲述到这,谢谢大家!
第四篇: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
好女婿孝行感动乡里
--陈江乡“孝老爱亲模范”张宗富先进事迹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经千年,代代相传。陈江乡就有这么一位平凡朴实的农民,以自己的无声行动深刻诠释了这一传统美德的人格魅力。他就是陈江乡五龙村六社的张宗富。不惑之年的他,在精心照顾自己父母的同时,还长期坚持赡养照料着瘫痪寡居的70多岁的岳母,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用真情感动着乡邻。
父母的好儿子
张宗富的父母共养育他兄弟三人,作为家里的小儿子,他自小都特别的听话、懂事。读书时,每天放学回家,总是陪着父母做家务,帮助家里分担更多的劳动。成家后,他与两位哥哥一起共同赡养父母,让年迈的父母感受到了作为儿女的孝心。父母逢人都夸:真是我们的好儿子。
妻子的好丈夫
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他爱他的妻子。家庭中的重活、脏活包括家务活,他都抢在妻子前面干了。夫妻俩互敬互爱,相敬如宾,让家里时时有笑声,处处有温情。夫妻俩勤劳和谐,积极搞好农牧业,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惹得乡邻羡慕有加。
孝顺的好女婿
张宗富的岳母魏**老人,已70高龄了。她育有1男2女。不幸的是,当两个女儿出嫁后,正当壮年的儿子不幸逝世。老伴在这沉重的打击下,几年前也撒手人寰,留下了寡居的老太太。老人的大女儿远嫁他乡,作为邻近的二女婿张宗富,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了让岳母安度晚年,与老人家相距不远的他每天干活之余,总是不忘前往岳母家嘘寒问暖。在岳母家的屋里屋外**间地头,总是出现张宗富忙碌的身影。
但一场意外又给了岳母更沉重的打击,岳母不小心摔倒,摔断了几根肋骨,完全瘫痪在了床上,生活无法自理。张宗富第一时间赶到,为老岳母打水洗脸、端饭喂药,不分昼夜地照料着,给了老人极大的安慰。随后,他为了更方便地照料老人的起居饮食,主动放弃了在一工地上班的机会,与妻子商量并征得父母兄嫂的支持,毅然的与妻子住到了岳母家,全身心地照顾着岳母的生活。时值盛夏,阴暗潮湿的小屋里酷热难当,老岳母因为不能下床,致使生了严重的皮肤病,有的地方甚至溃烂了,并伴有难闻的气味。他与妻子一起给岳母擦拭身子,一口一口的为岳母喂药喂饭。有什么好吃的都买回来给岳母吃,遇到什么高兴事总是第一时间告诉她,想着法儿逗老人开心,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老人以安慰,并教育自己的女儿,要孝敬外婆,多陪陪老人说话解闷。
正是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老岳母的精神状态很不错,不像刚开始那样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她逢人就夸,要不是自己的女婿和女儿,她早就入土了,女婿是个大好人!
张宗富在照顾好自己父母的同时,还用胜似亲生儿子一样的情感,无微不至地赡养照料着岳母。两鬓已见白发的张宗富,用朴实的孝行感动了一方乡邻,成为当地孝老爱亲的一个典范!
第五篇:孝老爱亲先进事迹
[孝老爱亲先进事迹]
我叫×××,家住××镇水泥预制厂,在××一中工作,上有八十多岁的奶奶和五十多岁的父母,全家总共有八口人,孝老爱亲先进事迹。多年以来,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兄妹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方面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下面就几个方面作以下汇报:
一、孝敬父母
我和妻子潘柯是xx年初结婚,至今已有四年了,一直和父母同住一个院、同吃一锅饭.我门是这样想的:父母岁数都大了,他门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我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但我门绝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生我、养我的父母,是他门给了我生命,抚养我门成人,是他门带我步入社会,教我怎样作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作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尊重父母的心,我门的良知不但仅埋再心里,更重要的是落实再行动上,精心赡养我门的父母与奶奶。奶奶从年青时身体就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几次院,爸爸工作忙,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我第一个带奶奶去医院,尽管我的工作也很忙,但每次都是坚持到奶奶病情稳定、痊愈后才离开病房。今年夏季的一个傍晚,天上的雨哗哗的下个不停,突然听到我的妻子焦急地喊:您快来呀,咱奶病了我立即赶到奶奶的房间,看到奶奶吃力地低这头,呕吐不止.我没有再多想,立马撑起雨伞,找车把她送到了医院,楼上楼下拿药、输水,一直忙到下半夜一点多钟,直到奶奶病情稳定下来,这才喘了一口气,事迹材料《孝老爱亲先进事迹》。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和妻子、女儿讲,不能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门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门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所以结婚几年来,一家人关系一直很融洽,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好心就有好报,我门对父母、奶奶的精心照料,同时也换取了她们对我门儿孙的疼爱,每当工作都忙的时候,父母总是能给我门烧好开水、作好饭菜,奶奶还能照顾好小孩子,使我门安心工作.二、兄弟团结、妯娌和睦
我们堂兄弟六个,虽然都已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我门是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总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特别是对待老人的问题上,我门都是争先恐后地孝敬她们。比如:每当奶奶住院交药费的时候,我们兄弟六人都是争这去交钱,争着在医院照奶奶。我们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对待对方,每年孝敬父母赡养费都是多给。您敬我一尺、我敬您一丈,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兄弟之间、妯娌之间从不因一些锁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有些兄弟之间、妯娌之间闹矛盾都是小事引起,他门之间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什么也没得到,到是受到了别人的指责,是背着不忠不孝的骂名,最终走上法庭.我门要本这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态度,本这吃亏是福的心态.这样才能处理好他门兄弟之间、我门妯娌之间的关系.这些年来,正是她门的高风亮节,大仁大义的作法,使我门这个大家庭和睦幸福,让四邻羡慕,并且的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三、邻里关系
我的家住再一个不太大的院子里,周围有零几户人家,这些年来,我门家从未和邻里产生矛盾,大家都本这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原则,一家有难、多家支援,把邻里关系处理的很不错,我门有一个邻居是从外地搬来的,家境较为贫寒,他的儿子经人介绍毫不容易找了个对象,但家里穷的连见面礼都拿不出来,最后还是我给了他二千钱才应付过去,后来结婚,照旧拿不出钱办喜事,为成就这对青年的婚事,我再一次毫不犹豫的拿出二千元钱来,帮他门办了婚事,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感动得他门的老母亲逢人就讲、见人就夸,讲我是天底下最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