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农牧业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3 12:4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农牧业半年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农牧业半年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8农牧业半年工作总结

一、2018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一是深入实施“3361”工程。实施种植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1.5万亩,落实优势粮油作物绿色提质增效技术推广目标任务45万亩,全旗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63.2万亩,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66.4%,农村牧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74.7万亩,预计粮食总产10亿斤以上;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制定出台了《农牧业产业扶贫工作方案》和《关于加快笤帚苗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分别召开了全旗驴产业、牛产业发展大会,成功承办了全市牧区草原保护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现场观摩会;完成肉牛冷配改良3.5万头,探索引进草食畜牧业B超孕检技术。全旗笤帚苗种植面积35万亩以上,6月末牲畜存栏210万头(只),其中:羊173万只,牛15.3万头,驴18万头。三是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红格尔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5个田园综合体项目进展顺利,成功与中金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框架性合作协议;全旗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达到51家,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10个。四是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累计农业科技培训6.7万人次,完成动物产地检疫6.7万头只匹羽、家畜预防免疫231.87万头只次;年内共发射火箭弹24枚,燃烧烟条12枚,累计编发天气预报等防灾减灾信息21万多条。

(二)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优化健全扶贫政策体系,出台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巴林左旗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扶持措施》系列激励奖补政策,制定了

全年禁牧、牧区季节性休牧”政策基础上,出台了《巴林左旗生态禁牧和草畜平衡工作推进方案》,全旗全面禁牧保护生态格局基本形成。

(四)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赤峰佰惠生6000吨/日甜菜深加工、广汇科技扶贫产业园、嘉华庄园生态农牧业循环经济产业园等11个农牧业项目陆续开工,现已完成投资8.5亿元。水利服务“三农”力度显著增强,投资7.9亿元的琥珀沟水利枢纽工程,投资2.8亿元的沙那水库除险加固、乌力吉沐伦河治理和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稳步推进,抗旱应急水源、桃石山水库、山洪沟治理工程按规划设计有序开展。

二、2018年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发展产业脱贫,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优势富民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在健康脱贫中推动实现健康服务全过程、全周期、全覆盖;在教育脱贫中加大贫困生费用减免和社会资助力度,防止因学致贫、因贫失学现象发生;在社会保障脱贫中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做到贫困群众应保尽保;在生态脱贫中加大生态项目资金向贫困嘎查村倾斜力度。深化电子商务、资产收益等模式,拓展脱贫新路径。加大本级财政和涉农涉牧资金整合力度,利用好项目资金和信贷政策,确保年内各类扶贫资金投入不低于5亿元。

二是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3661”工程和“稳粮优经扩饲”要求,推动农牧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和

第二篇:市农牧业工作总结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思路和 “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主要特点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69.14万亩,比上年增加1.57万亩。在前期高温干旱、中期低温冻害、后期暴洪灾害频发的情况下,通过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达到97.88万吨,比上年增加1.27万吨,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四年增产。

---特色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农牧业部分新增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积39.5万亩,总面积达到371.5 万亩,同比增长12%。其中:新发展中药材8.58万亩,总面积达到89.89万亩,新增蔬菜4.65万亩,总面积达到55.4万亩,新增苹果5.2万亩,总面积达到53.87万亩,新增茶叶0.82万亩,总面积达到13.48万亩,新增马铃薯面积20.2万亩,总面积达到158.9万亩。农牧部门管理的五个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50.7亿元,特色产业人均收入达到854元,同比增长14.6%。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牛、羊存栏分别为34.1万头和31.2万只,同比增长2.3%、5.6%,出栏牛14.4万头、羊18.5万只,同比增长5.9 %、7.2%;猪存栏85.7万头、出栏99.6万头,同比增长2.7%和4.6%;鸡出栏350.6万只,同比增长1.5%。肉蛋奶产量达到11.8万吨,同比增长1%;发展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总面积达到3.5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025吨,同比增长2.7%。

---农机化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3.5万千瓦,同比增长9%;农机经营总收入5.36亿元,增长8.7%。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好于往年,全年无重特大事故。

---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推行惠农政策“一册明”、“一折统”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党中央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全市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补助13.17亿元,其中落实粮食直补资金2106万元、农资补贴1.57亿元、农机具补贴3630万元、良种补贴资金2694万元、退耕还林补助2.22亿元。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监督管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和查处涉农信访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落实。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3.1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343元(统计部门预计2289元),同比增长17.4%。增加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大、工资高,增加了收入。全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人数4.06万人,人均务工收入6239元,新增务工收入18.2亿元。前三季度,农民在本地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0.97%,外出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8.67%。二是农产品总体价格持续保持较高价位运行,带动了农民增收。中药材、马铃薯、蔬菜、水果价格保持高价位运行,农民人均特色农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6%。

---农业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市直农牧系统在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创先争优等重点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各县区工作亮点纷呈。西和县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3913户,全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西和召开,被评为XX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县在遭受“8.12”特大暴洪灾之后,通过各种抗灾救灾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量达到14.3万吨,同比增长0.7%,农牧业主要指标实现了稳中有增,并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徽县畜牧产业开发势头强劲,获全省畜牧业科技推广先进集体,召开了全市畜牧业现场会,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大、质量高;文县全膜双垄沟播项目实施效果好,完成9.1万亩,占到全市的四分之一,畜牧养殖有新突破,获全省渔业技术推广先进集体;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迅猛,召开了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现场培训会;康县基层乡站项目建设进度好,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竣工,21个乡镇农业服务站全部建成,水生动物养殖成效显著,召开了全省水生动物增殖放流现场会。全年责任书考核结果98分以上的达7个县区,九县区农业工作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

二、主要工作

(一)突出增产措施的落实,确保粮食丰收。一是全力抓好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积极开展以秋覆膜和春季顶凌覆膜为主的旱作农业项目实施。通过全面规划,开展技术培训,落实配套资金,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35.4万亩,完成任务的101.2%。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97.7公斤,较半膜亩增产167.4公斤,增幅31.57%,全膜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了2122.4公斤,较半膜亩增产414.8公斤,增幅24.29%,较露地马铃薯亩增产667.8公斤,增幅达45.9%,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二是积极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项目。全市共完成马铃薯原种生产网棚1243亩,完成任务的124.3%;一级种薯生产扩繁完成1.4万亩,完成任务的108.3%,总产种薯2579.2万公斤;二级种薯生产扩繁完成10.07万亩,完成任务的95%,总产种薯1.7亿公斤;推广脱毒种薯24.1万亩,完成任务的120.5%。建贮藏库11座,贮藏容量1.2万吨。三是积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冬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分别落实在礼县、徽县、文县、西和、成县、武都6县(区)的25个乡(镇),任务9万亩,实施9.86万亩,创建万亩示范片9个。各示范区增产效果明显。四是加大种子包衣量,提高良种率。种子包衣量达到208.4万公斤,包衣率达到100%。玉米、水稻基本实现杂交种化,良种率达100%。五是积极推广各项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配方施肥286.4万亩,地膜覆盖168.4万亩,推广优质专用品种218.3万亩;农作物病虫害控防率达到了85%以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343.6万亩次,积极开展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研究和以苹果蠹蛾监测为重点的植物检疫工作。

(二)突出提质增效,稳步发展特色产业。认真贯彻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精神,以提质增效和产业化经营为重点,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蔬菜产业引进新品种412个,开展试验272个,对已试验成功的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推广应用面积36万亩,蔬菜良种率达到95%以上。全市蔬菜型“万元田”面积达到11万亩,生产精细菜5000万公斤。冬播马铃薯面积12万亩,种植水平和生产效益有了较大提高。建立市级山区蔬菜示范点10个、1325亩,推广面积2.27万亩,对发展山区蔬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苹果产业,建成育苗基地100亩,新建标准化苹果园5处,引进新品种接穗32.5万枝,高接换优7万株、人工授粉17万亩;茶叶产业在茶园管理、茶叶加工上取得了新突破,新发展标准化无性系茶园2736亩;桑园综合管理2.5万亩,新建养蚕大棚46座。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申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累计达到5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累计达到42户。新建和续建市场67个(新建38个,续建29个),总投资6.2亿元,已完成投资2.91亿元,目前已建成入市交易的30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4个,累计达到925个(专业合作社450个),会员6.4万人,带动农户数18.6万户。据抽样调查,合作社成员比非成员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450元。三是狠抓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完成市级特色农业发展基金项目14个,扶持资金430万元,已通过项目验收。积极争取省级特色优势产业扶持资金,共落实资金2223万元,其中畜牧业528万元,中药材1082万元,苹果298万元,蔬菜95万元,龙头企业220万元。

(三)突出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畜牧业。一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养殖。全市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6个,新建规模养殖场169个,累计达到1291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701户,累计达到26918户。二是加快科技创新。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饲料技术为支撑,大力推广养殖技术。在26户规模养猪场推广了发酵床养猪技术,建发酵床1.32万平方米。推广青贮氨化饲料12.06万吨,秸秆饲料利用率达到31.7%。新增黄牛冻配点4个,完成黄牛冻配2.85万头,新增猪常温人工授精点1个。推广良种畜禽307.48万头只,种植牧草27.29万亩,共引进推广良种鸡304.84万只,牛5680头,羊2208只,猪1.27万头。三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全面推行了动物疫病防控“双轨三包两挂钩”工作制度、“事前检查、事中检测、事后追溯”制度和防疫示范点挂牌管理制度,落实防疫经费111万元,全年共免疫各类畜禽2674.85万头(只、匹、次),禽流感免疫密度为94.29%,重点地带达到了100%,牲畜w免疫密度达到97%,猪蓝耳病免疫密度达到97.4%。及时有效地处置了1月下旬两当县发生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四是认真做好草原火灾、虫灾防控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市级应急预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加大了草原防火宣传力度,认真抓好春秋两季防火工作,确保了我市无重大灾情发生。

(四)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认真实施灾后重建项目。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灾后重建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完工使用率达到50%以上。我市灾后重建农业项目138个,总投资5.1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47亿元,占总投资的67%。市直农牧业22个灾后重建项目已完成9个,在建13个,累计完成投资3423万元,完成投资比为50%。二是积极争取农牧业重点项目。储备农业项目195个,总投资200.29亿元;上报农业项目72个,总投资14.22亿元;已批复项目20个,争取资金2.2亿元。实施农业项目169个,总投资7.73亿元,已完成投资5.87亿元,占总投资的76 %。其中,500万元以上农业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1.69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66亿元,占总投资的98.1%;扩大内需项目11个,总投资0.35亿元,已完成投资0.24亿元,占总投资的70.2%。招商引资项目6个,总投资0.52亿元,已完成投资1800万元,占总投资的35%;完成沼气建设20487户,占总任务1.4万户的146%。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加强项目管理。成立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促进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加强了项目统计,实施灾后重建项目旬报、其它项目月报制度。签订了灾后重建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成立了督查组和审计组,确保灾后重建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运行安全。健全了项目管理制度,制定了《**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印制了《**市农牧业项目管理与申报工作手册》。实行跟踪问效,多次组织督查组下乡督查重点项目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五)突出示范点建设,提高农业工作水平。今年以来,我们把示范点建设作为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来抓。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示范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制定标准和目标,强化督查考核,靠实工作责任,整合各方面力量,全力推动示范点建设工作。一是实行领导包抓示范点责任制。成立了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级特色农业示范点审核专家指导组,设立了办公室。确定重点建设39个市级、70个县级,共109个示范点;市局和下属单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包抓1个市级示范点,共包抓35个。对市农牧局联系主抓的14个市级示范点分别确定了市局和县区包抓领导、办点人员和科技特派员及主办单位和农经、农机、种子、能源等协作单位,整合力量组建了各示范点的工作班子。二是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科技人员驻村抓点。把抓特色农业示范点作为科技特派员的一项重点工作,制定了《农业科技特派员管理考核办法》,从科技推广、标准化生产、项目建设等方面对特派员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市直农牧系统11个单位选派108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组成科技特派员小组,开展示范点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示范社建设工作,实行示范社建设与科技特派员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提出了抓示范社 “六个一”工作要求。三是制订规划与标准,高起点谋划示范点建设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全省有影响,市内创一流,县区树标杆”的示范点建设要求,组织人员按照不同类型,统一制定了4类建设标准和28项技术要点,发放到示范点建设相关单位和人员。编制了市农牧局联系的14个市级示范点建设三年规划,制定了重点工作任务督办册。四是整合项目资金,突出抓好市级示范点建设。市农牧单位领导包抓的35个示范点共落实项目62个、3547.53万元,其中14个市农牧局联系主抓的示范点落实项目33个、2930.63万元。西和县何坝镇民旺马铃薯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示范点,整合项目资金850余万元,徽县金牛公司秸秆养畜示范点落实资金270万元,武都区**乡下白杨村设施蔬菜生产示范点落实资金173万元,三县区草原畜牧业示范点落实办点资金89.4万元。五是加强督查考核,确保示范点建设取得实效。制定了《市级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考核办法》,对市级示范点建设情况实行月统计、季度考评、半年检查交流和年终考核制度,并将示范点考核结果作为各县区农牧局、市直农牧各单位及各包抓领导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科技特派员晋级的依据。通过示范点建设,加快了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步伐,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延长了产业链条。

(六)狠抓农业综合执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和市场监管工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市场准入检查46次(市上8次,县区38次),出动监管人员1035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649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125个,查处过期、不合格农药427.5公斤,封存高毒农药38.5公斤,没收假劣、过期变质兽药18种693支(瓶),没收“三证”不全饲料120公斤。二是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初与各县区签订了责任书,多次组织专项检查,年终实行专项考核。全年共抽检农产品139次,抽检样品2154份,全市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99%,畜产品合格率达100%,年内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是积极开展农产品注册认证工作。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7项,无公害产品认证19项,绿色食品认证2项、有机食品认证5项,申报注册农产品商标6件。四是积极推动市场准入管理。制定了市场准入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了市场准入专项整治,为全面开展市场准入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全面落实农机补贴,确保农机生产安全。农机具补贴项目总投资3630万元,比去年3040增加590万元,已落实各种补贴农机具1.56万台(套)。完成机耕面积62.54万亩、同比增长5.3%,机播33.24万亩、增长5.4%,机收6.33亩.增长18.4%。检验农业机械3866台,检验率89.36 %。全市除成县发生一起拖拉机致一人轻伤的一般性事故外,无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

(八)狠抓农业各项改革,强化服务管理职能。市级农业综合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组建成立了市畜牧兽医局、市农经局、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等4个机构,整合组建了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市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工作总站等2个单位,市级农业综合体制改革已全面完成。县区兽医体制改革,西和县已完成,除武都区、文县的方案待批外,其它六县的方案市政府已经批复实施;县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西和已成立了正式机构,其余县区均成立了临时机构;县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西和、徽县已成立了正式机构,成县、礼县、武都区已组建了临时机构,其他四县均在农技中心挂靠了临时机构开展工作;县区级农经体制改革,武都区已成立农经局,徽县方案已上报市编委待批,其余各县方案已上报县政府研究。徽县农业服务体系改革方案已报市编委待批复,其余县乡农业服务体系改革方案均已报县委政府待研究。灾后重建农业服务体系基层乡站建设88个,总投资4510万元,已完成投资2221万元,占总投资的50.1%,完成了计划任务。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工作在探索路子、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已全面启动,大部分县区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工作机构,出台了相关土地流转工作意见和管理办法。徽县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制度健全,程序规范,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及市场建设基础工作扎实,待乡镇灾后重建项目竣工后全面投入使用,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10.45万亩,涉及农户5.08万户。

(九)加强机关建设,提高工作效能。一是坚持三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季度考评制、重点工作督办制和局属单位一体化管理。全系统逐步形成了“用制度约束人,用考评评价人,用奖罚激励人”的机关管理模式,形成了“工作有标准、做事有规则、管事有规章、办事讲程序、干事讲效率、考核讲绩效”的工作局面。二是落实七项要求,提升服务水平。实行了亮牌服务、持证上岗,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制度。全体职工增强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时效观念,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主动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受到了服务对象的好评。三是推行政务公开,努力做到随机评价、行政问责。制定了政务公开制度,明确了公开内容,公开形式,设立了投诉、举报电话和意见箱,接受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答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规定了行政问责办法,对在局纪检组监督检查中发现过失的,或群众投诉属实的,对科室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或追究其责任。四是开展“两竞赛一帮助”活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结合党建示范单位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党员服务示范岗竞赛、党员领导干部包抓重点项目包抓示范点竞赛和党支部帮助党员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的“两竞赛一帮助”活动。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市农牧局被市委优化办确定为机关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试点单位,其经验两次在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大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全系统逐步形成了“勤奋实干,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各项工作。

(十)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农牧系统保持和谐稳定。一是纪检、监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市农牧系统廉政建设警示教育活动,召开领导班子廉政建设准则和干部作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增强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廉政意识。及时办理群众信访,今年共受理群众信访和市政府办转办答复共5件,办结4件,正在办理1件。二是主动接受市人大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答复人大议案建议8 件、政协委员提案22件,办结率达到100%。三是农业信息工作成效显著。信息报送量和采用率名列市直单位前列。四是狠抓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推荐干部,今年市直农牧系统共推荐提拔正县级实职领导1名,副县级实职领导9名;局属5个单位24个科级岗位开展了竞争上岗,有力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过去的一年,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尤其是受“8.12”暴洪灾害的影响,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任务艰巨。二是特色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相对滞后,特色产业主栽品种不突出,品种退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农户能力差,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不够规范,经营水平低,服务功能单一,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弱。三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路子不宽。随着灾后重建的结束,国家对**的灾后补助政策减弱,靠政策因素增收的空间大大缩小。由于自然灾害多发,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灾后重建农民债务较重,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不够,将减缓农民增收的速度。农村低收入户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增收渠道相对狭窄。四是县乡级机构改革进展不平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各县区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县乡兽医体制改革、农村土地经营流转制度改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改革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改革、农经管理体系改革等,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三、XX年农牧业工作思路和打算

XX年全市农牧业工作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以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提质增效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示范点建设,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项目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农业体制改革,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目标:确保粮食总产达到96万吨,力争达到98万吨;中药材、蔬菜、苹果、茶叶、马铃薯等5类特色产业总面积达到384万亩;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2%。

围绕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XX年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落实政策和科技措施,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有升。进一步扎实抓好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贯彻和组织实施,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稳定种植面积、优化品种品质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建设等科技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6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18万亩,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控防率达到85%以上,种子包衣量200万公斤,推广优质专用品种210万亩。实施好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项目。认真落实抗灾减灾工作措施,确保全年粮食总产达到96万吨,力争达到98万吨。

(二)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一是稳步发展产业基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的总体框架。在宕昌、礼县、武都三县区交界高寒阴湿区域积极发展季节畜牧业,建成草原肉牛、羊生产基地;在“两江一水”沿岸和徽成盆地川坝河谷区,突出设施栽培,建立稳定的常年性蔬菜生产基地;在宕昌、文县、武都、礼县、西和为主的优势区域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按照适宜区合理覆盖的原则,适度扩大基地规模,落实科技与管理措施,在提质增效上实现突破。建议当年种植中药材53万亩,总面积达到91.8万亩,新增蔬菜面积2万亩,总面积达到57.4万亩,新增马铃薯5万亩,总面积达到164万亩,新栽植苹果3万亩,总面积达到56.87万亩,茶叶0.2万亩,总面积达到13.68万亩。同时,要更加重视特色农业的综合管理和科技服务,提升产业基地的质量效益。二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认定市级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申报省级龙头企业3家,改扩建6家。引导农村各类专业大户和经纪人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并规范管理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年内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0户,继续抓好1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工作。完成订单农业40万亩。三是抓好农产品市场建设。规划和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建设,开展“农超对接”活动,积极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经纪人队伍和销售大户,实现销售促增收。

(三)以规模养殖和动物防疫为重点,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继续抓好各类规模养殖。工作重心转向养殖小区、养殖场(户)的标准化建设。年内新增规模养殖户XX户,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全市出栏牛14.95万头、羊19.41万只、猪102.94万头、鸡418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2.79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2300吨。二是加快畜牧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全年新增黄牛冻配点4个,完成黄牛冻配2.9万头。三是加强草产业开发。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户种植优质牧草,努力实现草畜基本平衡,全年种植优质牧草25万亩。推广青贮氨饲料15万吨,兴办秸秆种草养畜示范点15个。四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调整防疫工作思路,工作重心向检测补免、偏远村社、流通检疫、外堵设防转移。牲畜w免疫密度达到100%,禽流感免疫密度重点区域达到100%,散养户达到95%以上。

(四)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市级检测监管机构,建立县级机构,定期对农畜产品和饲料进行抽检,保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二是抓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准出工作。要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探索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的具体办法,引导农产品生产者建立健全自检制度,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上市销售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三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源头管理,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四是加大农产品注册认证申报力度。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认定)18项,申报地理标志认证4个,申报注册农产品商标3件。

(五)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切实抓好示范点建设。一是适时召开现场会议,促进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前,组织各县区农牧局长、市直农牧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一次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观摩会。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全力抓好市县级示范点建设。对审核确定建设的109个市县两级特色农业示范点,要进一步整合各方面力量,集中项目、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形成合力重点建设,切实建成一批“全省有影响,市内创一流,县区树标杆”特色农业示范点典型,树立样板,以点带面,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三是健全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靠实责任和措施。进一步完善特色农业示范点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把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要加大督促检查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完善提高建设标准,采取综合措施创建示范点。进一步制定完善建设标准和规划,高起点谋划示范点建设,全面落实科技措施,创新示范点建设体制机制,提升示范点建设质量和层次。促进四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整体推进特色农业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已形成一定规模,并有一定带动效应的示范点,特别是与土地流转、龙头企业、旅游开发和专合组织相结合建设的示范点,要及时总结经验,将点上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到面上,促进全市特色农业全面发展。

(六)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以争取国家投入、招商引资和加强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建设;二是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上的投资政策,把握国家投资导向,组织专门力量利用各种关系,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跑部进京、进厅,储备一批重点项目,跟踪落实已申报项目的批复立项。确保争取国家投入比上年有所增加;三要进一步加强在建项目建设。切实抓好农村沼气民生工程,积极争取农村沼气项目,严格建设,细化服务,建管结合,注重效益,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等续建项目和养殖小区建设、旱作农业项目、良种补贴、科技推广等新建项目。四要抓好招商引资。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项目合同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七)继续抓好农业各项改革,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督促县区全面完成兽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农经等体制改革,加快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要建立健全各级管理服务体系、流转市场、信息平台、仲裁机构、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市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八)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纪律建设,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深入开展创新争优活动,建立学习型机关,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能,提高服务水平。巩固“一体化”管理成果,认真落实科技特派员管理、工作督办、季度考评等各项制度和办法,切实加强局机关和下属单位的管理,努力创建市级党建示范点单位。进一步加强局机关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行风政风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篇:农牧业局信访年终工作总结

农牧业局信访年终工作总结

2015年农牧业局的信访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工作手段,仅仅围绕社会稳定这个中心,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为中心,紧密联系农牧业工作实际,努力为我旗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现就一年来的信访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一)畅通信访渠道,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拓宽民意表达途径,为人民群众的诉求提供畅通、便利的渠道,及时的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公布信访机构、通信地址、接待时间、投诉电话等。

(二)建立信访隐患排查调处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主动深入基层进行矛盾排查。及时掌握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动态、信息和苗头。做到纵横交叉排查不留死角,使矛盾得到及时解决。

(三)健全信访问题协调处理机制。按照有关规定依法、依规、就地解决问题的原则,把责任单位和时间进行明确,保证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对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信访问题,实行局长办公会议制度,以及领导包案制度。

(四)建立和完善督查、督办工作机制。一是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当面督办,对涉及部门多的信访问题,通过召开多部门参加的会议进督办解决。二是通过深入浅出承办单位进行现场督办。三是开展个案调查直接督办,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典型案件,进行直接督促落实。

二、以重点难点为抓手,切实推动信访突出问题的有效解决

(一)认真分析上访原因,着力解决信访案件

认真梳理分析、摸清往年上访和非正常上访的人员的基本情况和上访原因,逐案落实分管领导、二级场站和信访责任人,逐案制定化解稳控方案。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要求过高的疏导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无理缠访闹访的依法处理和稳控到位,把绝大多数上访群众吸附在当地,把重点信访人员稳定在当地。

(二)加大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力度

继续协调解决好农村土地征用等方面突出问题,要对照政策,多部门协调研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要认真对本单位的信访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梳理、集中攻坚、集中解决,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强力推进信访积案的化解

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力量攻难点、破难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访存量。对时间跨度长、处理难度大、久拖未决的信访积案,逐一解决,争取把上级挂牌的信访积案全部协调化解。

(四)做好信访事项依法终结工作

认真落实好信访事项终结备案工作的有关规定,坚持公开透明、严格把关、稳妥实施,进一步做好依法终结信访事项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认真规范受理告知、答复反馈、引导复查复核等办理程序,确保每一个信访案件都及时的得到解决。

(五)及时解决初信初访问题

牢固树立“在我们手里的事情要在我们的手里了结”的意识,认真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不断寻求解决初信初访问题的方法途径,有一件办一件,提高一次性办结率和息诉息访率,坚决防止初信初访变为重信重访,重信重访变为信访积案。

第四篇:农牧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19年,我镇农牧业服务中心将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扎实落实农牧业发展思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核心,做好与脱贫攻坚和产业结构调整两项重点工作相结合,着力推进七项重点工作,努力开拓农牧业发展新局面。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进展顺利,呈现出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落实各项惠农资金。完成玉米结构调整补贴713.86万元、大豆补贴92.85万元,禁牧补贴157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968.88万元,农业保险贫困户减免保费5.56万元等资金发放工作,保障农牧民合法权益。

二、落实土地轮作项目1387.7亩,实行“一主四辅”种植模式,一主,是以玉米与大豆轮作为主;

四辅,一是实行玉米与甜菜轮作;

二是籽粒玉米与青贮玉米等饲草作物轮作;

三是实行玉米与杂粮杂豆轮作;

四是实行玉米与向日葵等油料作物轮作。引导农民科学种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调整种植结构,并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

三、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和深松深翻项目。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受理、审核、录入及补贴发放工作。发放农机补贴38户,123.52万元;

为提高土壤肥力,完成农机深松整地和保护性耕作2万亩,深翻8000亩,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

四、继续落实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项目。在潘家段、宝泉等十个行政村实施,建设棚圈24625平方米,贮草棚3360平方米,青贮窖2200立方米,人工饲草基地青贮玉米种植2550亩,项目建设已经完成。

五、继续落实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投保5.4万亩,对种植品种、保费收缴、现场勘查、核实灾情、农险理赔等环节做到严格把控。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保护种植者合理收益。

六、大力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继续缩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推广饲草作物种植和“粮改饲”项目。实施饲草种植0.8万亩,收贮青贮饲料1万吨。着力培育粮经饲统筹、农牧林水结合、种养加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

七、认真开展农牧业技术培训和服务。结合产业扶贫组织贫困户参加产业技能培训。按照两期分步实施,组织贫困户到示范点参观考察1000余人次,在全镇20个行政村开展农家讲堂及上门指导2000余人次。

八、做好人居环境治理、厕所革命基础工作。今年下半年开始,在旗农牧局的指导下,推进相关各类报表及系统录入工作,为2020年的全面开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下一步工作打算

继续做好各项惠农资金发放工作和项目落实工作,做到“严格筛选人员,严格质量把关,严格组织验收。”三个严格,确保高质量落实项目。

第五篇:2021年市农牧业工作总结

2021年市农牧业工作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市农牧业工作总结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__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委___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思路和“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主要特点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播种面积___万亩,比上年增加___万亩。在前期高温干旱、中期低温冻害、后期暴洪灾害频发的情况下,通过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达到___万吨,比上年增加___万吨,增长___%,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四年增产。

-特色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农牧业部分新增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积___万亩,总面积达到___万亩,同比增长___%。其中:新发展中药材___万亩,总面积达到___万亩,新增蔬菜___万亩,总面积达到___万亩,新增苹果___万亩,总面积达到___万亩,新增茶叶___万亩,总面积达到___万亩,新增马铃薯面积___万亩,总面积达到___万亩。农牧部门管理的五个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___亿元,特色产业人均收入达到___元,同比增长___%。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牛、羊存栏分别为___万头和___万只,同比增长___%、___%,出栏牛___万头、羊___万只,同比增长___%、___%;猪存栏___万头、出栏___万头,同比增长___%和___%;鸡出栏___万只,同比增长___%。肉蛋奶产量达到___万吨,同比增长___%;发展水产养殖面积___亩,总面积达到___万亩,水产品总产量__吨,同比增长___%。

-农机化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___万千瓦,同比增长___%;农机经营总收入___亿元,增长___%。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好于往年,全年无重特大事故。

-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推行惠农政策“一册明”、“一折统”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了___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全市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补助___亿元,其中落实粮食直补资金___万元、农资补贴___亿元、农机具补贴___万元、良种补贴资金___万元、退耕还林补助___亿元。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监督管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和查处涉农信访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落实。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___亿元,同比增长___%;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___元(统计部门预计___元),同比增长___%。增加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大、工资高,增加了收入。全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人数___万人,人均务工收入___元,新增务工收入___亿元。前三季度,农民在本地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___%,外出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___%。二是农产品总体价格持续保持较高价位运行,带动了农民增收。中药材、马铃薯、蔬菜、水果价格保持高价位运行,农民人均特色农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___%。-农业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市直农牧系统在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创先争优等重点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各县区工作亮点纷呈。西和县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___户,全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西和召开,被评为__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县在遭受“___”特大暴洪灾之后,通过各种抗灾救灾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量达到___万吨,同比增长___%,农牧业主要指标实现了稳中有增,并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___;徽县畜牧产业开发势头强劲,获全省畜牧业科技推广先进___,召开了全市畜牧业现场会,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大、质量高;文县全膜双垄沟播项目实施效果好,完成___万亩,占到全市的四分之一,畜牧养殖有新突破,获全省渔业技术推广先进___;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迅猛,召开了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现场培训会;康县基层乡站项目建设进度好,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竣工,___个乡镇农业服务站全部建成,水生动物养殖成效显著,召开了全省水生动物增殖放流现场会。全年责任书考核结果___分以上的达___个县区,九县区农业工作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下载2018农牧业半年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农牧业半年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21年市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

    2021年市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2021年市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__文件和省、市农业......

    农牧业局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农牧业局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2015,乡农牧业局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创建国家县城”为总揽,以迎接国家、自治区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为抓手,在全......

    2011年农牧业统计工作总结

    2011年统计工作总结暨2012年工作计划 一、2011年工作总结 今年,在旗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农牧业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立足旗情实际,注重调查研究,通过各乡镇统计助理的共同......

    农牧业局发展规划工作总结

    农牧业局发展规划工作总结 按照局党组安排部署和本科室职能职责,通过抓好项目规划、强化项目监管、落实项目责任等措施,加大项目管理力度,推进了XX市农牧业项目的规范化实施。2......

    2011年XX镇农牧业工作总结

    2011年XX镇农牧业工作总结 2011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以经济发展发展、社会稳定为主线,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坚......

    市农牧业局普法工作总结

    市农牧业局普法工作总结 20**年是我局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对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xxx县农牧业2011年工作总结

    xxx县农牧业2011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思路2011年是组织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农牧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方式为主线,以建设特色鲜明、发展持续、经营集......

    农牧业公司管理制度范本

    内蒙古隆承农牧业有限公(章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___等___方(人)共同出资,设立___有限公司,并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公司名称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