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好榜样 汲取正能量 中青班走访“最美温州好人”
学习好榜样 汲取正能量 中青班走访“最美温州好人”
10月31日,市委党校2013年第三期城区中青班自发开展走访“最美温州好人”—学习道德模范实践活动。该班56名学员分组走访慰问温州东门红日亭老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胡琼洲、助人为乐模范周跃南、“最美环卫工人”张红军、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李启旺等。学员们学习先进事迹,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并为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送上慰问品,表达对道德模范的崇高敬意。
中青班学员走访慰问助人为乐模范周跃南、“最美环卫工人”张红军、孝老
爱亲道德模范李启旺。
“老师伯,您把碗端稳了,坐下来慢慢吃。”10月31日清晨,在东门红日亭免费施粥点,来自中青班第一、二组的18名同学,包括其他小组的多位同学,一边忙着给前来吃早点的群众盛粥、端菜,一边热情招呼行动不便的老人。为了早点赶到红日亭帮忙,学员们早晨天蒙蒙亮就从家里出发。来到施粥现场,他们搬桌子、抬粥桶,分发菜品,维持秩序,忙的不亦乐乎。施粥后,学员们帮着清洗碗筷,打扫卫生,直到施粥活动结束才离去。短短的2个小时,学员们共接待400多名群众。在施粥现场,学员们向红日亭捐助了慈善爱心款,表达支持爱心事业的一份心意。
中青班学员们参与红日亭施粥活动
同一天,中青班第三组学员来到温州市政府市长热线工作室,走访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胡琼洲,学习他兢兢业业,不畏辛劳的工作精神,学员们说,胡琼洲为大家树立了好榜样,他的事迹对激励大家提升本职工作具有示范意义;第四组学员邀请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周跃南走进温州市委党校,给中青班学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周警官讲述了替战友尽孝的感人故事,事迹感人至深,让人心生敬意,学员们表示要学习这样的好品质,接基层地气,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第五组学员来到龙湾永兴街道,走访慰问了“最美环卫工人”张红军,学习他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当得知他的家庭条件较为困难,学员们纷纷掏钱捐助,力所能及地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第六组学员来到龙湾海滨街道李启旺家,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渝地照顾家人的崇高美德,并为他送上慰问品。
中青班学员们表示,道德模范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行动演绎了真善美,在当前温州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榜样的力量,需要榜样的引领,年轻干部要把这种道德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为赶超发展贡献力量。今后,中青班将继续开展学习道德模范实践活动,关心关注道德模范,用实际行动去营造尊重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2013年城区中青班)
第二篇:学习好榜样 ,传递正能量
学习好榜样传递正能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时下,如果说哪个词最火,恐怕就是“正能量”了。“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
什么是正能量?在我看来,态度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充满热心、希望与信念,能让你积极有活力的,就是正能量。正能量其实很简单,无处不在。简而言之,能让人们激动并振奋的,那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正能量!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就是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性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性能量。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08年8月我有幸成为了学校的一份子,转眼我已经在这度过快一年的时光, 一路走来,每天都是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其中有感激,更有感动。
提起我们学校的宋宝山老师,他已经五十九岁了,可是他工作起来,却比年轻人还要富有热情!他是最认真的科学老师,带领学生抄笔记,做实验。他是晨午检统计员,每次发现问题上报最及时,最准确。记得有一次已经第二节课了我却忘记上报晨午检的事情了,只见宋老师急急忙忙跑到我们办公室关切的问我今天怎么没有上报晨午检,之后看到一切正常就帮我盖上了章。他还负责学校的消毒工作,每周五下午,我们都能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宋老师穿梭在各教师之间,他在给教室消毒。听其他老师说原来宋老师管理宿舍,每天中午的时候都能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宋老师在学校义务扫院子。宋老师还是学校的维修工,学生的凳子桌子坏了,宋老师总是在第一时间修好,去年冬天,老师宿舍的门坏了宋老师背着大大的工具箱很快修好了。每次想到这些,我的心都在感动着,震撼着。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宋老师所负责管理的科学实验室,器材就有几百种,为了更快更细致的登记造册,他经常都加班到很晚很晚,很多次都是我们下班了却碰见他又赶来上班。每当我看到宋老师汗流满面,却依然专注的在那里工作,我就有说不出的感动,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向宋老师一样,默默无闻,踏踏实实的工作。在我心中,宋老师的精神就是我们学校的宝山精神!
我们学校还有无数个这样的老师,总务处的李主任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学校每名老师都配有一台电脑,李主任不仅负责维护学校的两个机房还要负责全校老师的电脑,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学校数不胜数,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教育永不衰退的热情!这就是我们农牧场小学的老师们,因为他们心中有爱,有对学生的爱,有对学校的爱;因为他们胸中有热情,有对工作的热情,有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我会向他们一样,用爱心和热情去铸造教师的灵魂。
第三篇:学习龚全珍汲取正能量
学习龚全珍 汲取正能量 实现中国梦
--------赣县城关第三小学党支部组织学习龚全珍的先进事迹
近日,莲花县离休教师龚全珍的先进事迹在江西省、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相继报道后,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她的本色之美犹如开遍革命老区的映山红一般香溢全国。为了响应省委开展向龚全珍同志学习活动号召,让龚全珍的事迹更好地激励学校党员教师扎实工作,近日,城关三小党支部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学习活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集中学习了龚全珍的先进事迹,迅速在全校掀起学习热潮
一、精心部署。学校召开了专题党支部会,对学习龚全珍活动进行了精心安排部署。
二、宣传造势。学校充分利用条幅标语、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展板等宣传媒介,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龚全珍同志56年扎根农村、服务社会,呕心沥血教书育人、倾心帮助困难群众、亲力亲为传统教育的感人事迹,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学先进活动氛围。
三、开展“多种形式学”。
集中组织学。通过支部学习会、干部职工大会等集中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深入学习理解龚全珍先进事迹的精神内涵;交流讨论学,围绕“怎样做龚全珍式的好老师、好党员”专题,深入开展座谈讨论活动,每位教育工作者结合实际谈体会、写心得,不断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结合实际学。把学习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与教育系统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等相结合,不断拓展丰富学习内容,迅速掀起学习活动的热潮。
党员们纷纷表示,在龚全珍同志身上充分体现出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怀。我们要学习龚全珍老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今后的工作中,吃苦耐劳、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学习龚全珍 汲取正能量
学习龚全珍 汲取正能量
为深入学习理解龚全珍先进事迹,4月17日下午,官陂小学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了“学习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的座谈讨论会。通过深入学习理解龚全珍先进事迹的精神内涵,交流讨论学。围绕“怎样做龚全珍式的好老师、好党员”专题,深入开展座谈讨论活动,每位老师结合实际谈体会,不断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老师们纷纷表示,在龚全珍同志身上充分体现出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怀。我们要学习龚全珍老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今后的工作中,吃苦耐劳、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此外,官小还建立相应的学习龚全珍同志实施方案、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并设有工作室。
官陂小学少队辅导员:刘英
官陂小学
2014-4-17
第五篇:学习好榜样,传播正能量党课讲稿(本站推荐)
学习好榜样,传播正能量
——娄底华达学校2014年下期师德师风建设暨党课讲话稿
主讲: 华达学校党支部书记
刘常平
老师们,同志们:
关于我们的党课,其实我一直在思考,可以跟大家讲点什么呢?我想,那些高大上的理论、口号、教条,我们听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倒是那些发生在平凡人身上的感人故事或许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洗礼我们的灵魂。所以,今天的党课,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故事。
他,一位普通的老人,但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他靠拾荒资助了上百个贫困学生,年届九十仍不间断。他叫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不能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没有尝过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服,“吝啬得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
这份爱心,这份仁慈,这份执着,令人肃然起敬!他被评为中央电视台2013“感动中国人物”!
再看,这一位,她不是收废品的,也不是做小摊小贩的,她就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此时此刻,她正在为她的孩子们,那些 乡村里的贫苦学生沿街收购学生用书和课外读物。
李灵,生于1982年。2002年,刚从淮阳师范毕业的李灵,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办起了周口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一手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1到4年级各1个,还有3个学前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全部免费,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而且7年来,李灵为建学校已欠下8万元外债。
“每次看到其他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我真的很难受,我也想为自己的学生搭建一个阅览室,哪怕是最简易的。”李灵说,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为让自己的学生有书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爸爸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后,开始收购旧教辅和儿童读物。
“就像收废品一样,踩着车到处去吆喝”李灵说,她的每顿饭都是两个烧饼。烈日下,李灵踩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满头大汗地装载着“精神粮食”„„一幕幕情景被网友拍成照片放到论坛上,感动了无数网友。
才27岁的李灵眼角已经布满皱纹,双手变得很粗糙。每次说到这些时,李灵总是不大好意思,“没有办法,我本身就是农村里头的,一直都忙这忙那,也顾不上这么多了。”李灵说,自己在学校是校长也是工人,“我给自己打工,没有工资的,每件事都要自己去跑。”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是八 零后,为了贫苦的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2010年2月11日晚,李灵被评为中央电视台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
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是不是党员,我也无从得知,但是他们用无声的行动,诠释着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倾注着对孩子们真挚的关怀,传播着他们的仁爱与友善。他们的事迹无疑给我们教师,特别是我们的党员教师上了深刻的一课。
当然,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细节悄悄地感动着我:例如,在那个周末的晚上,我们数学组在KTV 放声高歌时,有一个人却就着昏暗的灯光,捧着一叠厚厚的作业在批改,当时有人开玩笑,说她这种行为不合时宜,但我却被她那种自然流露出来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她就是我校的龚银娇老师;例如,每次下班后,绝大部分老师都走了,我却经常看到一个身影还在办公室静静地批改作业。在这样一个功利的社会大环境里,她没有忙于办班补课,没有急着去干私活,而是把业余时间无偿无私地奉献给了她的学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这是多么的难得!她,是我校的毛玲老师;还有,不久前的一天傍晚,天气比较寒冷,我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将近六点钟了,当我走到这一栋教学楼一楼时,发现一年级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我走过去悄悄一看,原来是龚超老师还在认真伏案工作,她或许在备课或许在改作业,她很专注很认真,始终没有发现在门口站了几分钟的我。虽然,龚超只是我们学校的一名代课老师,代课工资很微薄,但这并没有妨碍龚超像一名正式老师那样去尽职尽责,敬业奉献。我在心里为这位瘦弱的 姑娘竖起了大拇指,并祝福她的教师梦早日实现!还有在工作中任劳任怨,教学上精益求精的李红老师;虚心好学,积极向上的曾彦、肖玉枚老师;关爱学生,热心为本教研组服务的方静老师,还有我们在座的老高校长,尽管退休了,这么大年纪了,但是学校每次安排给她的工作,她都不说二话,不打折扣,对学校的工作非常支持,等等。我来华达学校还只有几个月,也许还有更多的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迹没有来得及去发现。
总之,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不一样的正能量, 或乐岗敬业、无私奉献,或执着追求、积极向上,我们个人的成长需要这些正能量的引领,我们学校的发展更需要这种正能量的推动。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充满教育情怀,用心工作,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充满希望!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力所能及的平凡善举传递爱心,传播正能量,那我们的学校,我们这个大家庭,一定会更温暖,更幸福!
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