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道路货运源头治超约淡制度
安徽省道路货运源头治超约淡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道路货运源头治超工作,有效防 范和遏制超限超载运输现象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安徽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安 徽省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超专项工作方案》及交通运输部有关规 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约谈,是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货运 源头治理组,下同)对辖区内未履行或未全面正确履行货运源头 治超职责,导致屡次发生严重超限超载运输现象的货源单位、货 运经营者所进行的问责谈话。
约谈不影响对具体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的处罚。
第三条 约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根据违法超限超载情节,分别由省、市、县三级运管机构实施。
第四条 货源单位存在下列情况的,依照本制度对其负责人 实施约谈:
(一)为货运车辆超标准装载、配载;
(二)为无牌无证、证照不全、非法改装的货运车辆装载、配载;
(三)为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提供虚假装载证明。
一年内累计发生5辆次及以上、10辆次以下的,由货源单位 所在辖区的县(市、区)级运管机构约淡(地级市的市辖区未成立 独立运管机构的,由市级运管机构实施约谈,下同);10辆次及以 上、15辆次以下的,由市级运管机构约谈;15辆次及以上的,由省级运管机构约谈。
第五条 货源单位抗拒或以威胁等手段,阻扰运管人员实施 监督检查,一年内累计发生2次的,由货源单位所在辖区的县(市、区)级运管机构约谈:3-5次(含5次)或情节严重的,由市级运 管机构约谈;5次以上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由省级运管机构约谈。
第六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存在下列情况的,依照本制度对其 负责人实施约谈:
(一)所属车辆冲卡、逃避治超检测、检查的;
(二)所属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
(三)所属车辆单车一次超限超载达50%及以上的。
(一)、(二)两项现象一年内累计发生5辆次及以上、10辆 次以下的,或者单车一次超限超载50%及以上、80%以下的,由货 运经营者所在辖区的县(市、区)级运管机构约淡;10辆次及以上、15辆次一下,或单车一次超限超载80%及以上、IOO%以下的,由市级运管机构约谈;15辆次及以上或单车一次超限超载100%及以上的,由省级运管机构约谈。
对冲卡及绕行逃避治超检测、检查现象.主要通过道路运输 管理机构源头监管、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交警部门路面监控及媒 体曝光等渠道掌握。
第七条 道路运输企业l年内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的货运车辆 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3%及以上、5%以下的由企业所在辖区 的县(市区)级运管机构约谈;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5%及以上8%以下的,由市级运管机构约谈;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 8%以上、10%以下的,由省级运管机构约谈。
第八条 道路运输企业、货源单位所属货运驾驶员、货运从业人员多次上访或越级上访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由企业所在辖区的县(市、区)级运营机构约谈。
第九条 约谈由各级运管机构分管负责人主持,约谈小组由 被约谈单位主管部门、货运源头治超执法部门等成员组成,不得 少于3人,根据情况可邀请其他治超职能部门和新闻媒体参加。
第十条 约谈内容
(一)对货源单位的约谈内容应包括:被约谈单位及其负责 人(或责任人)强化本单位道路货运源头治超主体责任工作情况,包括岗位责任制建立、计重设备安装使用、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五关(货运车辆进场关、登记关、装载关、称重关、出场关)落 实和接受运管机构监督检查工作情况,以及针对出现问题制订的 整改措施、整改承诺等情况。
(二)对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的约谈内容应包括:被约谈单 位及其负责人(或责任人)对所属从业人员开展安全知识和依法 装载、配载的学习培训工作、岗位责任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落 实以及针对出现问题制订的整改措施、整改承诺等情况。
第十一条 确定需要进行约谈的,由约谈主持单位书面通知 约谈对象,告知约谈时间、地点、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约谈按 以下程序进行:
(一)核实参加约谈人员身份;
(二)向被约谈对象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被约谈对象说明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问题采取的改 进措施及落实情况;
(四)形成书面记录,由参加约谈人员签名,(五)根据约谈情况,提出书面处理意见。
第十二条 根据被约谈对象的陈诉情况.可以作出以下处理:
(一)责令作出限期整改书面承诺;
(二)责令被约谈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责任人)、相关责任人员参加货运源头治超学习培训班;
(三)在媒体上曝光。
(四)报告本级政府(或其主管部门)、治超领导小组或提交 有关部门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理,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取消其评先 评优资格。
第十三条 约谈对象应准时参加约谈,不得委托他人。约谈 对象不接受约谈的,由约谈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 查,必要时在媒体上曝光,并及时书面向本级政府、治超领导小 组报告。
第十四条 对未及时落实约谈中提出的整改要求、履行在约 谈中作出的承诺而再次引发严重超限超载运输现象的,要按照相 关法律法规规定从重处理,并追究责任单位和被约谈人的责任。第十五条 本制度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
第二篇:安徽省道路货运源头治超抄告制度
安徽省道路货运源头治超抄告制度
(试行)
为完善我省车辆超限超载治理联动机制,加强部门间的配合与协作,共同做好道路货运源头治超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制度所称抄告,是指运管机构在货运源头治超执法过程中,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超出了当地运管机构管辖职权或需要其它职能部门进行有效监管的,经报告本级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货运源头治理组(以下简称“货运源头治理组”),由货运源头治理组以抄告函的形式,书面告知相关职能部门的行为。
第二条货运源头治理组对下列违法违规行为,依据
《安徽省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超专项工作方案》相关部门的职责实施抄告,并同时报告本级治超领导小组:
(一)货源单位未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未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擅自从事生产经营及货物装载、配载的;
(二)货源单位不按规定履行货运源头治超职责,未落实相关工作措施,且不服从运管机构监管劝改的;
(三)货源单位为无牌无证、证照不全、非法改装车辆装载、配载,以及为超限超载车辆提供虚假装载证明,且不服从运管机构监管劝改的;
(四)货源单位不按规定装载、计重、开票,违规放行超限超载车辆,且不服从运管机构监管劝改的;
(五)运输车辆属非法改装、拼装车辆的;
(六)单位、组织、个人采取非法手段干扰、阻挠、破坏货运源头治超工作的;
(七)违法违规超限超载车辆、驾驶员及其所属道路运输经营者为非本辖区管理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由其它职能部门监管的违法经营行为。第三条对货源单位的违法行为向货源单位的行政许可或其主管部门抄告;对在异地违法超限超载的道路运输经营者、车辆、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向其所在地运管机构抄告。
第四条抄告应当确保准确、严谨,当抄告依据、被抄告部门等难以界定的,货运源头治理组可报告本级治超领导小组确认后再行抄告。
第五条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外,货运源头治理组应在需抄告事由发生后三个工作日内,及时抄告相关职能部门;被抄告部门应在七个工作日内,将抄告问题的初步处理意见反馈给货运源头治理组,同时报本级治超领导小组备案。
第六条抄告函应载明:被抄告部门、违章当事人(姓名或单位名称)、违法违规行为简要描述等事项,并附相关证据材料。
第七条抄告函一式两份,一份送达被抄告部门,一份由货运源头治理组留存。采用直接送达方式的,应由被抄告部门签字(盖章);采用邮寄送达的,应采用挂号邮寄的方式;货运源头治理组应认真做好抄告记录的存档及台帐登记工作。第八条对多个相同性质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同时抄告同一部门的,可采用批量抄告的方式,制作违法违规主体名单作为抄告函的附件。
第九条各部门应当认真做好货运源头治超抄告工作,上级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和检查,对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属应抄告未抄告的或被抄告后未及时处理的,将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或人员责任。
第三篇:货运源头治超工作汇报
三河市运输管理站 货运源头治超工作汇报
自全省治超工作启动以来,在省局、市局和三河市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0]第4号《河北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规定》的具体要求,我市的源头治超工作已实现了进驻和巡查工作阶段,我站对全市的货运源头企业治超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督导,为扎实推进我市货物源头治超工作,现就我市源头治超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源头企业情况。
截止目前,全市政府公示货运源头企业28家,其中23家石料厂坐落于我市东部矿区山区之中。
二、源头治超工作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建设。为了确实加强源头治超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源头治超管理规范、有序、长效发展,我站成立了源头治理超限超载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了源头治超办公室,全力以赴,按照“依法治超、立足源头、长效管理”的总体方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开展源头治超工作。
(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货运源头治超工作职责和任务,源头治超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治超工作的具体要求制定了源头治超办主任岗位职责、监督检查职责、源头治超工作职责、道
路货运源头治超巡查管理制度、道路货运源头治超抄报制度、道路货运源头治超“黑名单”制度等相关制度。
(3)建立源头企业档案。我站及时召开了各源头企业责任人参加的源头治超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传达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河北省政府4号令、三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关于《三河市道路运输货物源头治理超限超载实施方案》的通知。会议结束后,根据廊坊市运输管理处《关于进一步整理完善道路货物运输源头单位档案的通知》,我们亲自走访了各源头企业,建立了完整的源头企业档案,并与企业负责人签订了源头治超责任书、承诺书,填写了源头企业基本情况登记表。
(4)抓好源头治超宣传工作。2011年3月份京津冀两市一省开展了为期百日的治理行动。在此行动期间,我站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悬挂条幅、出动宣传车辆、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在我市运输企业、货运源头企业、货运站场等比较集中的公路两侧悬挂治超条幅,向过往货运车辆发放宣传材料,并出动宣传车深入到大型运输企业、货物集散地,向企业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此次宣传活动共出动宣传车辆45台次,执法人员135人次,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通过宣传,使道路运输经营者和源头企业了解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理超限超载的相关法律、法规。
(5)严格实施派驻及巡查,制止非法超限超载行为。根据我市源头企业坐落的特殊环境,合理组织和分配派驻及巡查监管力
量,我站在资金紧张,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站领导精心谋划,在往年一支治超巡查队的基础上,今年又组建一支治超巡查队,加大了源头治超执法力度,及时开展货运源头企业的派驻及巡查监管工作,确保不留死角、尽职尽责。一是监督货运源头企业公布超限超载标准、监督机构名称和监督电话。二是对4家驻站货运源头企业现场装载行为实施监督管理。三是制定并完善了源头企业装载、开票、计重等相关人员岗位职责及源头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制度。四是采取对重点企业驻站,重点时间集中巡查及路面稽查相结合的办法,在驻站和巡查中发现非法、违法“双超”车辆,将按省政府4号令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三、开展创建“无双超”信用企业活动,实行“黑名单”制度。
(1)深入开展创建“无双超”信用企业活动,是深化源头治理,督导源头企业落实治超主体责任,建立治超长效机制,继续深入持久、扎实有效的推进治超工作的重要手段。我市政府公示源头企业28家,通过我站源头治超执法人员对源头企业的选拔评比,经站领导审核研究决定,三河市鑫兴日晟石料厂、三河市红云石料厂、三河市鑫阳石料厂3家源头企业为“无双超”信用企业。
(2)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双超”车辆出厂,经查验磅单确认属“双超”车辆的保留证据(磅单),按省政府4号令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将违法源头企业抄报相关主管部门,对累计出现3次
以上“双超”车辆的源头企业、运输企业列入“黑名单”。
四、存在的问题。
(1)一些源头企业对运管部门的管理抵触情绪仍然很大,不与运管部门配合,企业负责人避而不见。
(2)我市货运源头企业分布点多、面广,给源头治超带来了很多不便。政府公示源头企业28家,个别企业又存在多个采石点,数量繁多,而且各源头企业坐落于山区之中,道路行走极为不便,目前我站人员有限,资金不足,车辆不足,在人员派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恳请上级领导给予帮助和解决。
三河市运输管理站 2012年6月19日
第四篇:货运源头治超实施方案
货运源头治超实施方案
按照丰宁满族自治县治超*****要求,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我公司2018年货运源头专项治超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根据《省治理公路限超运输办法》的规定,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护公路基础设施为目的,以落实源头装载监管责任为重点,按照“立足源头、依法严管、标本兼治、长效治理”的总体要求,将治超工作纳入我公司的日常工作内容,加快我县治超长效机制建设。
二、工作目标
以源头为重点,通过对货源单位的严格监管,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行为,维护道路运输秩序,使超限超载现象和货运市场秩序明显改善,促进道路运输市场健康发展和全县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货源单位主体责任,加强源头管理。货源单位要配备必要的计重设备,严格执行货运车辆称重检测规定,对企业的车辆状况、要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健全治超机构,公开相关制度,要积极配合运管执法人员开展货运源头治超监管工作。
(二)加强应急保障,确保源头治超工作顺利开展。根据治超工作需要,为预防货运源头治超期间可能发生的运力紧张、聚众闹事等突发性事件,各乡镇工业企业要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确保货运源头治超专项工作顺利开战。
(三)建立健全舆论监督机制,推动治超工作的舆论宣传工作日常化,围绕超限超载的危害、治理的意义与目的、治理标准与措施等主要内容,准确把握治超宣传报道的导向性,形式上充分体现治超宣传报道的广泛性,将宣传面延伸到重点工业企业。通过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使治超工作得到企业的理解与支持,保持了正面舆论导向,减少和防止治超过程中出现的暴力行为,为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推动治超工作深入扎实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加大货运源头监管力度,规范运输市场。认真组织开展进驻和巡查工作,以路面巡查、源头企业巡查为主,对经检查、新闻媒体曝光以及严重违反《省道路运输条例》行为的重点货运源头企业采取进驻监管,依法对货源单位及车辆的超限超载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制止,责令纠正。
(五)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治超法律法规深入人心。要明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为目标,紧紧围绕“依法治超、和谐发展”为主题,认真组织《省道路运输条例》的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载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扩大《条例》普及面,做到家喻户晓。
(六)建立健全领导例检制度,严格责任倒查,要建立货运源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检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明察和暗访,发现不认真履行职责或工作不利的乡镇及企业,要开展责任倒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查获已出场(厂)违规超限超载车辆的,货运源头治理机构严格按照责任倒查的程序,对货源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并移送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此次专项整治重点区域和加强货物源头监管力度行动,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道路安全畅通的重要举措,我局充分认识超限超载的严重危害性和重点整治行动的重要性。树立“抓治超就是抓科学发展”、“抓治超就是抓优化环境”、“治超不利、无路可走”的思想,顾全大局,着眼长远,切实抓紧抓好,务必抓出成效。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宣传等工作。
(二)加强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治超氛围
我局将继续加大治超宣传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治超工作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治超宣传教育力度,把宣传教育贯穿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全过程。要加大对专项整治成果、正面典型事迹宣传报道力度和非法超限超载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全力支持治超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安徽省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超专项工作方案
安徽省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超专项工作方案
为深化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加大从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超力度,维护公路设施完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工作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全省道路货物运输源头(以下简称“货运源头”)治超专项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坚持“立足源头、依法严管、标本兼治、长效治理”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负责、部门共管、行业监督的工作格局,建立和完善源头治超长效机制,确保治超工作持续、稳定、有效开展。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以源头为重点,通过对货运车辆生产(改装)企业和货源单位(主要是煤、铁、有色金属等矿产品企业,焦炭、建材等生产加工企业及主要货运、物流站场等)的严格监管,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行为,使货运市场秩序明显改善,促进全省道路运输市场健康发展和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具体目标:各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运管机构”)进驻监管的重点货源单位不少于2家,各县(市)运管机构进驻监管的重点货源单位不少于1家,运管机构巡查监管的货源单位不少于公布总数的80%,违规超限超载车辆出场率低于10%。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综合治理。为确保货运源头治超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省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皖政办„2004‟46号文公布)增设货运源头治理组(设在省公路运输管理局),为省级货运源头治超专项工作的协调组织机构,指导和监督各地及各相关部门、单位开展货运源头治超专项工作。各市、县(区)也要增设相应的机构,切实加强对货运源头治超专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各市、县货运源头治理组成员名单、联系人、联系电话等要及时上报上一级领导机构备案。
治超工作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突出重点,齐抓共管,推进以源头治理为重点的治超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坚持源头监管与路面执法相结合、企业自纠与政府监管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信息通报共享机制,推进综合治理。
(二)开展货运源头调查,建立公示制度。各级政府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认真开展对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注册登记的货源单位调查工作。上报的货源单位由同级政府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确定重点监管单位,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在当地新闻媒体、政府网站予以公示,公示期满,由运管机构对重点货源单位实行进驻或巡查监管。
(三)组织开展培训,规范治超行为。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货运源头治理组集中组织执法人员、货源单位负责人及治超管理员、装载员、计重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统一持证上岗。运管机构加强对道路货运企业负责人、营运货车驾驶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其合理装运、守法经营的自觉性。
(四)加大货运源头监管力度,规范运输市场。在同级政府领导下,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抽调精干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认真组织运管人员开展进驻和巡查工作;工业和信息化、质监部门对车辆生产企业生产和改装车辆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禁止非法改装的货运车辆出厂上路。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精心组织,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确保源头治超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五)强化货源单位主体责任,加强源头管理。货源单位要配备必要的计重设备,严格执行货运车辆称重检测规定,对进出厂区、货场的车辆状况、道路运输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实行登记制度,严把货运车辆进场关、登记关、装载关、称重关、出场关,杜绝违规及非法改装车辆装载和超限超载车辆出场(厂)。
货源单位要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健全治超机构,公开相关制度,做到货物装载出厂有记录、进厂有登记、落实制度有记载。积极配合运管人员开展货运源头治超监管工作,为进驻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禁止为无合法经营手续或被列入黑名单的货运企业、货运车辆、驾驶员装载、承运货物。
(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源头治超水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货运源头治超科技投入,配备源头治超办公设备、工作装备,全面建立货源单位和重点路段的治超视频监控系统、称重检测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等,实现准确、高效、先进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协同化的综合信息管理。
(七)开展目标考核,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各有关部门要将治超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行政监察机关对治超站点、流动巡查队、货源单位、车辆生产和改装及维修企业等在治超工作中的过错责任进行倒查,予以问责,并追究其主管和许可机关的行政责任。
(八)强化督察指导,严格责任倒查。各级货运源头治理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随机检查源头治超工作落实情况,发现不认真履行职责或工作不力的部门、单位及个人,要开展责任倒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查获已出场(厂)违规超限超载车辆的,货运源头治理组严格按照责任倒查的程序,对货源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并移送有关部门依法查处货源单位的违法行为。
(九)加强经费和应急保障,确保源头治超工作顺利开展。各市、县应在本级财政中安排治超专项资金,为治超工作提供保障。
为预防货运源头治超期间可能发生的运力紧张、聚众闹事等突发性事件,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和处置,确保货运源头治超专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全省货运源头治超专项工作在省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在当地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安排部署下,各司其职,统一联动。
(一)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货运源头治超专项工作。建立行政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货运源头治超专项工作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确定和公布重点货源单位名单;依法保障治超工作专项经费;对在治超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治超不力的单位及负责人、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二)交通运输部门运管机构通过进驻和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货源单位运输车辆装载行为的监管和检查;建立违法超限超载通报制度及货运企业、从业人员信息系统和信誉档案等;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对非法改装、拼装车辆的查处工作;公路管理机构加强路面执法,查处非法超限行为。
(三)公安部门加强机动车登记管理,禁止非法、违规车辆登记使用;加强路面执法,依法查处超载行为;负责维护货源单位秩序,依法查处阻碍源头治超等违法犯罪行为。
(四)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车辆产品公告管理,监督、检查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查处违规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
(五)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强对改装、拼装车辆企业的检查,杜绝无标生产行为;实施车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查处不符合认证要求的车辆改装企业及产品。
(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的安全监管,严禁超载、混装;会同有关部门对因超载引发的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七)工商部门对注册登记的货源单位建立信誉分类档案,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对无证照经营的货源单位和车辆改装、汽车维修经营者依法进行查处。
(八)农业部门规范拖拉机牌证核发及管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打击拖拉机非法改装和非法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的行为。
(九)政府法制部门配合有关部门研究、起草货运源头治超相关规范性文件,依法裁决相关行政复议案件。
(十)行政监察部门对相关部门在源头治超工作中的执法行为等加强监督、检查,查处行业不正之风及违纪违规等行为,对不履行治超职责的单位、部门和人员依法问责。
五、时间安排
(一)从2010年1月份开始,各市、县成立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超专项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开展货源单位调查工作。
(二)2010年2月15日前,分层次对相关人员开展培训。
(三)2010年3月15日前,各市、县确定和公布重点监控货源单位名单。
(四)2010年3月中旬起,正式启动以源头治超为重点的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超专项工作。各级运管机构派员进驻重点货源单位,对其他货源单位实行巡查。各市、县及各相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治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