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社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东社卫生服务中心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面,我将东社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情况,和创建工作实施以来的一些体会,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东社卫生服务中心简介及社区中医药工作发展概况 东社街办处于城乡交接部位,辖区面积19.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7283人,其中农业人口11082人,居民6201人,流动人口1563,其中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1449人,育龄妇女4168人,残疾人394人(居民104,农民290),总户数5123,街办包含1个居民委员会,10个自然村。
太原市万柏林区东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1964年,前期称东社街办卫生院,至2007年7月更名,转型为东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属事业单位,法人王权贵,地址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东社街办东社村。主营科目为全科医疗,设有全科诊室、中医诊室、预防保健室、功检室、康复理疗室、门诊护理站、中药房等7个、B超室1个、心电图室1个,X光室1个,CT室1个。
中医药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特色所在。加强社区中医药工作,是加快社区卫生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上 级领导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从体制机制、硬件投入、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加强社区中医药工作,围绕“三好一满意”服务理念,努力搭建布局合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通过加强中医科建设,开展中医特色诊疗,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广泛运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手足口病等部分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向居民群众提供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喜爱。
经过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东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逐年提高,中医药服务特色日益凸显,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二、在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过程中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夯实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基础。一是认真执行上级规划引导。坚持科学引导,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明确中医药发展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目标和各责任单位的工作任务,动员有关科室全力开展创建工作。三是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强化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中医药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使这项惠民政策覆盖全区。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利用现有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整合和优化了辖区卫生资源。努力达到设置科学、功能完备、环境温馨的要求。形成了一个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覆盖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我区中医药服务的整体水平。
(三)强化中医科室建设,提高了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设置中医诊室、中医康复理疗室和中药房,配备了中药饮片、常用中成药和基本的中医诊疗设备如:自动煎药机、牵引床、神灯等设备。中药房均配备了中药柜、中药药斗、药架等,基本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人员、技术、设备三配套。配备了电视、DVD、轮椅、微波治疗仪、牵引椅等设备,使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中医药服务,能够开展特色中医治疗。此外,把中医药服务辐射到村级卫生室,10个村卫生室配备了中成药,统一配置了针灸器具、火罐等简易设备,并集中对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四)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打造了中医专业人才队伍。中医进社区,人才是关键。为了满足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强化社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专家坐诊。采取引进、返聘等手段,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2名中级职称中医师。我们特聘请太原市中心医院的中医名老专家刘智主任定期和不定期到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进行技术指导。二是加强学历教育。三是开展了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通过经常化的学习培训,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形成 了临床医师懂中医,从业护士学中医、中医师努力向全科医师发展的浓厚氛围。六是实现培训的常态化。先后多次聘请省、市中医专家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目前,我社区卫生机构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都能开展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敷贴等中医药服务,并应用中医药,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进行康复治疗。运用中医理论对社区亚健康人群、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工作。目前我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均参加了省市相关机构组织的中医药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通过经常化的学习培训,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五)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了社区中医药服务水平。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制作了中医药人员简历,统一制定了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标准和各项工作制度,并通过定期督导抓好落实。使中医科门诊有登记,用药有处方,出诊有记录,收费有发票,传染病有报告记录,促进了中医服务的规范发展。
(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了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能力。
为了将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我区以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突破口,围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广泛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一是重点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目前我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够开展包括中成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穴位注射等在内的至少8种中医药服务。二是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进行筛查。同时结合病人个体情况,制定了从心理干预、饮食养生、运动保健、药物治疗到康复保健等方面一整套相应的中医保健干预措施,定期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康复服务。三是认真完善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开展中医药一体化防治。截至目前共建立居民信息纸质档案录入15591份,电子档案15698份,建档率达到90%,并增加中医体质标识的管理内容。按照区疾控的安排认真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乙肝疫苗免费补种,截至10月底共补种469人次,孕产妇保健方面,为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1135瓶,妇女住院分娩补助187人。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及高血压、糖尿病和孕产妇中医药保健服务管理工作。其中老年居民保健管理 426人次,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540(居民307)次,糖尿病规范管理161人(居民86),完成重性精神病规范管理28人的任务。
(七)宣传中医药特色优势,扎实开展了中医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宣传,确定宣传主题,突出中医药内容,并通过组织开展义诊、健康咨询等活动,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水平和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抓好中医药应用工作,向社区居民宣传要未病先防的中医治疗理念,强调防患于未然。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健康教育室,定期组织社区医师和聘请专家讲授中医药卫生知识;在门诊输液大厅、观察室、候诊室安置电教器材,播放中医健康教育光盘,设置温馨的提示性语言,随时随地对社区居民进行中医药知识健康教育。
三、对创建工作的认识
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我们体会到,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是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良好载体和有效抓手,通过创建,中医药事业将实现快速发展。
(一)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政策扶持和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和通力支持。目前我社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一方面是依靠区卫生局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同时,与近几年国家、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有关方面给予的宝贵支持,更是分不开的。
(二)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功能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基础。结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我们要想在社区中医药工作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发挥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应功能,才能为更好地广大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三)中医药队伍素质的提高、技术的创新和普及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关键。社区中医工作的滞后归根到底是中医药人才的缺乏。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创建全国社区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工作以来,加强了社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了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总体水平。
(四)抓好工作结合点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手段。中医药事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把中医药工作 融入卫生格局之中加以审视,找准工作支点,选好突破方向。通过开展专项整顿活动,切实加强医政管理,重点解决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实不符、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切实发挥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医药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几年来,我们在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创建的深度、广度和内涵建设上还有很多欠缺,与上级领导与专家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学科队伍培养等长期性任务上还有待完善和提高。下一步,我区将在现有基础上,对照创建工作标准,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进行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在硬件建设上,对拟改造和新设立的中医临床科室以集中设置为主,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服务区,能够综合开展中医药服务,方便群众就诊;在氛围营造上,采取中式装饰风格,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介绍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营造古色古香的传统医学氛围;在内部管理上,重点按照相关规定规范中医科煎药室建设,推广中医药服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中医药服务与预防保健、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实时交互、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中医药特色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健康需求。
万柏林区东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〇一二年八月
第二篇: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1
青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于创建全国中医特色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示范区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中心全体职工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检查我中心的创建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将我中心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我中心在省、市、区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创建全国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区”活动,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内容的指导思想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着力发展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区各项关于扶持和发展中医药工作的政策和制度,加强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做好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面的突出作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辖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一、中心的基本情况介绍。
中心全称为榆阳区青山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于2007年11月,由区中医院部分转型改建成立,隶属于榆阳区卫生局,属公益事业单位,与榆阳区中医院资源共享。中心服务面积6.5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居委会。服务总户数25374户,人口53200人。中心现有职工20名,中医药岗位人员占30%,9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经过系统的社区卫生服务相关岗位培训。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设置了全科诊室、中医诊室、预防接种室、妇幼保健室、健康教育室、康复理疗室、健康信息室、观察室、残疾人康复训练室等,中医特色专科有中医脾胃科、中医理疗科和中医哮喘科。与区中医院资源共享的科室有中西药房、药库及中医保存和煎药室、放射科、检验科、心电B超室等,共享的医疗设备有CT机、X光机、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监护仪和动态血压监测仪等,中药房备有中成药品种不少于180种,中药饮片350种。中心覆盖常乐路、建安路社区,下设保宁路、文化路、柳营路、福安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加大对基础设施、基本设备的投入,强化服务网络的软硬件建设。
中心成立以来,在市、区卫生局的领导下,坚持求真务实、稳步推进,严格按照中、省、市出台的各项文件的要求,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并充分利用与区中医院资源共享的优势,突出中医药文化氛围。
先后由政府投入建设资金180余万月、设备资金30余万元。历时一年半,全面完成了标准化建设和基本设备的投入。对中心及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要经过改造建设,达到统一标准、统一设置、统一标识、统一工作规范。在将服务网络建设成为配置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适应居民不同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新体系的同时,突出体现中医药特色和文化氛围。
三、认真开展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政策落实工作。
(一)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前后出台了众多的关于扶持中医药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同时,在全区乃至全市掀起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按照上级要求,中心及时成立了“青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每年都以红头文件下发各科室、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做到做到项目分解到科、责任落实到人。
(二)严格按照创建要求,规范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基本服务和技术操作要做到规范统一。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国中医政发[2010]46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政发〔2010〕48号)的要求开展中心及各站科室设置,人员及技术资格准入管理,确保我中心各项工作高效推进、规范有序运行。
(三)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医保、合疗及药品采购“三”统一政策,积极把中医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制剂等费用纳入到报销范围,并将比例提高5%,同时将针灸、按摩、推拿、药物熏洗、拔罐等非药物治疗也积极纳入报销范围,并将比例提高10%。
通过这些政策的落实,客观上也提高了中心的中医药特色氛围、医务人员开展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和中医药服务对患者的吸引力。
四、加快中心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质量。
(一)为加强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的培养,中心以区卫生局下发的三套《基层中医药适宜建设手册》系列丛书为教材,通过开展医、防、保、健康教育、卫生管理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学培训,以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医全科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比武、岗位练兵活动,使医务人员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明显提高。努力造就一支以中医类别全科医师(或系统掌握中医药知识的全科医师)为骨干的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每年开展内部培训4次,从而加强医务人员中医药能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充分利用“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扶持中医药发展契机,大力加强中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招录、招聘力度,缓解中心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对新进人员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岗前培训。为做好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心每年送出培训3人次,通过与区中医医院的帮扶机制,开展以区中医院为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全面实现了全员基地培训。
(三)加大中医药人才引进力度,提升所需中医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吸引、录用中高级职称中医类别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中心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为加强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中心将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政策支持和制度倾斜,为着力引进高级中医药卫生人才,促进卫生工作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创造条件,返聘退休人员2人,聘用中医专业技术人员4人。通过骨干培养、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中心中医药医疗技术水平。
五、深化内涵建设,突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中的作用。
为努力促进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全面突出中医药特色,使“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更加完善,使大多数社区居民能够获得安全、经济、有效、便捷的服务。
(一)中心通过建立健全辖区居民健康档案中医药特色内容,加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在完善信息科基础建设的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将现有的健康档案和各项、各类表格逐步加人中医内容,其中必须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资料,进一步融入中医体质辨识内容,提供中医体质养生和个性化指导,进而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医疗服务。
(二)在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防治等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参与的服务;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强重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充分发挥中医药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继续保持传染病低发水平,加大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结核病、性病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预防传染病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使宣传覆盖面要达到90%,居民知晓率达到80%以上;为加强中医药参与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中心建立和完善了具有中医药内容的各项应急预案,建立统一领导、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每年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1次,组织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行病学、应急处置的模拟演练1次,全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注重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以高血压、慢支、糖尿病为重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面开展慢病管理,将实施常见慢性病社区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规范化管理作为社区卫生的重点工作。全面落实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支等常见慢性病人群实施社区中西医结合防治的规范化管理,强化常见慢性病人的健康中医药管理和非药物干预管理,同时有效降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目前中心管理糖尿病患者1201人,管理高血压病患者1115人,管理慢支患者2000人。
(四)把中医药适宜技术引入孕产妇、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工作中;中心大力运用中医药开展医疗和保健服务。日常诊疗工作中,做到能用中药的不用西药,逐步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同时做好妇幼中医药卫生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充分利用 “三八”妇女节、“六一”国际儿童节、“母乳喂养宣传周”、“世界艾滋病日”等节日和宣传日,大力宣传妇幼卫生法律法规及婚前保健、母乳喂养、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等中医药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保健意识,目前管理孕产妇231人,每年开展中医药诊疗活动一万余人次,每年开展活动4次。
(五)在指导伤残人员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活动中全面开展中医特色全方位服务。
(六)加强中医精神卫生工作,规范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加大免费中医药服务力度,增加免费中医药服务次数,大力开展社区精神病人中医康复活动,使辖区精神卫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目前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19人。
(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在每日中医门诊量占总门诊量50%的同时,积极开展家庭巡诊、出诊、护理和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等基本医疗服务。让居民的基本健康需求能在社区得到较好的解决;进而充分利用与区中医院共享资源的优势,积极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保健需求。
(七)加强在社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促进活动、举办医疗保健知识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多种形式方面,利用各类宣传日,开展多种形式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突出宣传中医药知识,增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深入开展中医健康干预行动,探索以中医药健康促进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为主要技术手段和工作内容的慢病综合干预措施,每年开展中医健康教育讲座4次,开展中医健康促进活动2次、开辟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专栏5期、发放中医健康教育处方12种近万余份。
(八)充分利用中医药内涵,创新服务模式。
中心全面推行了居民健康责任医师签约服务模式,强化中医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设,在继续推行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的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强化全科医师责任团队中医药化建设,以居委会为单位,中心及各服务站组建了6支全科医师责任团队,成员至少5人,其中必须包括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要求覆盖率达到100%,并逐步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活动中包含中医药服务。实现中医药服务网络化、责任网格化、管理信息化。真正建立“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基本实现每位居民都拥有自己的中医药家庭医生和具有中医特色的电子健康档案。
(九)深化运行机制改革,用制度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
在积极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同时,中心建立了具有生机、活力的推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的绩效考核制度,在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的高度上突出体现扶持中医药适宜技术发展思路,吸引优秀的中医药医务人员到我中心工作。
(十)不断完善和畅通与上级医院的业务合作和病人转诊机制,建立合同式的双向转诊制度。
通过签订合同,完善双向转制度,建立了与区中医医院合作的制度化,在积极开展双向转诊工作中,通过区中医院的疗效和中医药人性化服务,突出中医药特色。围绕中心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性工作,利用优势,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特色。通过双向转诊,充分利用辖区及周边中医药资源,建立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培训基地,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知识及技能培训,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能力。
(十一)制定辖区居民适宜的《中医保健方案》。
中心在区卫生局组织的专家组的指导下,通过认真的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健康需求的调查,做出了初步的社区卫生诊断,并依此制定了辖区的《中医药保健方案》,内容包括“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及菜单式服务项目”、“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及菜单式服务项目”、“慢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及菜单式服务项目”、“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方案”、“妇女、孕产妇中医药保健方案”、“儿童中医药保健方案”、“亚健康人群社区中医药保健方案”、“中医体质分类辨识方案”、“中医体质养生保健方案”、“中医防治‘非典’方案”、“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通过这些方案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同时也更加增强了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信任度。
六、配合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参与环境整治,扩大中医药文化氛围和社会影响。
中心中医药工作人员,积极利用中医药有效手段,配合街道办事处和各职能部门,参与对市容环境、城中村及区间结合部卫生、集贸市场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及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除四害、社区和单位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活动,并建立了长效机制,在巩固和扩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同时突出体现了中医药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影响。中心每年开展上述活动至少3次,尤其在开展城市清洁日和爱国卫生月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中医药作用,推动了爱国卫生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七、切实做好中心中医药对各站的支援工作
认真贯彻区卫生局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日常业务管理和指导精神。按照全区统一要求,开展中心中医药对各站的支援工作,建立中医药人员交流、培训和业务协作的长效机制,将中心中医药专家资源和技术引入到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的协作管理机制。提高中心和站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社区居民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八、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心各项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深化医德医风建设。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在医疗卫生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坚强保证。创建活动中,围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多次开展中医药专家义诊活动、中医药工作者社区咨询、宣传活动、创中医名科、名医等活动,广泛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将结果纳入考评,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并将发挥中医药特色项目纳入“三好一满意”活动中,有效促进医德医风建设工作。创建以来,中心共有三名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产生优秀团队一个(保宁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通过开展“创建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使我中心面貌焕然一新,业务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开展创建活动以来,我们虽然单个处方收入减少了,但是中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家都觉得发展中医药事业有奔头,越干信心越高、热情越高,在创建过程中省、市、区各级党和政府对我们给予了高度的关怀和支持,省卫生厅多次派出专家督导组来我中心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市、区卫生局对我中心的创建活动进行了大量投入,区卫生局多位领导来我中心蹲点包抓,使中心全体职工更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创建全国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作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进而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对我们的创建工作多做指导,多提宝贵意见,无论批评、表扬我们都将真诚接受,认真总结,保持优势和成绩、整改问题和不足,力争紧跟全区创建步伐,不拉全区后腿,为我区创建成功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第三篇:山阳区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1
山阳区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汇报
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政府
(2011年5月31日)
尊敬的丁主任,各位领导、专家:
下面,我将山阳区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情况,和创建工作实施以来的一些体会,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做以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区情简介及社区中医药工作发展概况
焦作古称山阳。山阳区是焦作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全区总面积74.4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办事处,19个行政村,31个社区,总人口24万,其中城区人口20.5万。辖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其中由政府主办的乡镇卫生院转型的2家,厂矿医院改制的7家,公立医院领办的1家),各个中心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365余人,其中中医人员63人。除此之外,山阳辖区还有综合性医院3家(含驻军综合性医院1家)、市级传染病医院1家,投资6000万元、规划为三级医院的新区中医院正在加快建设。
中医药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特色所在。加强社区中医药工作,是加快社区卫生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山阳区政府认真践行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从体制机制、硬件投 入、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加强社区中医药工作,围绕社区卫生“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努力搭建布局合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平台。通过加强中医科建设,开展中医特色诊疗,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广泛运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手足口病等部分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向居民群众提供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喜爱。
为了推动我区中医药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2009年以来,我区在市中医管理局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全国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2010年起按照上级要求更名为“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通过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动员各相关单位对照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标准,全力以赴开展创建工作。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目前山阳区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逐年提高,中医药服务特色日益凸显,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二、我区加强社区中医药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夯实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基础。一是实行规划引导。区政府坚持科学引导、规划先行,在制定全区“十一五”、“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都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和中医药发展纳入全区总体规划通盘考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区政府先后制定了《山阳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2010-2012)》和《山阳区“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中医药发展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 立了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目标和各责任单位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区各有关单位全力开展创建工作。三是给予政策支持。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了扶持中医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区医保部门先后将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为全区和全市医保定点单位,还降低了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个人负担比例,特别对接受用中医药服务的参保人员又降低了5%;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中医院等单位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引进市级大中型医疗机构在职及退休人员,特别是中医人员到社区兼职,逐步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新格局。四是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强化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监督和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执行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中医药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中星、新城等社区卫生中心中药饮片均达300余种,中成药达60种以上。在2010年中星、新城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基础上,今年年初以来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按要求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使这项惠民政策覆盖全区居民。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我区积极与市卫生部门结合,利用现有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实现资源共享,将7家厂矿医院、2家乡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地整合和优化了辖区卫生资源。在此基础上,2009年以来,我区先后争取上级资金1720余万元,用于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对房舍进行扩建、装修和无障碍改造,努力达到设置科学、分区合理、功能完备、环境温馨的要求。着力打造“十五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圈”,使辖区居民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成了一个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覆盖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2010年,区政府将市中医院病房大楼筹建列为全区重点建设工程,全力配合市直有关部门做好新区中医院的建设工作。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我区医疗卫生体系的中医药比重,进一步提升我区中医药服务的整体水平。
(三)强化中医科室建设,提高了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区政府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在全区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立了相对规范的中医科,作为一级诊室独立设置,设置有中医诊室、中医康复理疗室和中药房,配备了中药饮片、常用中成药和基本的中医诊疗设备,部分单位还配备了自动煎药机、全自动三维自动快慢牵引床、全身恒温熏蒸床、中频治疗仪等大中型设备。各中医临床诊室均配备有中药雾化吸入、电针仪、偏瘫治疗仪等中医治疗设备,中药房均配备了中药柜、中药药斗、药架等,基本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人员、技术、设备三配套。并投入30余万元,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了电视、DVD、轮椅、微波治疗仪、牵引椅等设备,使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能够开展特色中医治疗。此外,我区还把中医药服务辐射到村级卫生室,全区19个村卫生室配备了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统一配置了针灸器具、火罐、刮痧板、点阵理疗仪等设备,并集中对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药 适宜技术培训。
(四)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打造了中医专业人才队伍。中医进社区,人才是关键。为了满足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区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强化社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专家坐诊。采取引进、返聘等手段,在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配有2名中级职称以上的中医师。并与市中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聘请、安排该院的中医名老专家定期和不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进行技术指导。二是加强学历教育。焦作市中医药学校是全国基层中医药知识教训基地、焦作市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山阳区以焦作市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培训基地为核心,加强了基层卫生人员中医药学历教育。近5年,共培养400余人。三是是开展全科医师培养。开展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组织社区医护和管理人员参加了省级全科医师、中医理论和社区管理知识培训3期,接受过培训的临床医师累计达100余人次,其中中医师 20余人次;共选拔培养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余人次临床骨干参加全科医师培训。四是开展了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2009年、2010年先后组织两次为期一年的培训班,参加学员40余人,并全部取得了结业证书,对促进合理使用中药、防止不良反应和实现中西医结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10年11月还组织人员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培训班。通过经常化的学习培训,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形成了临床医师懂中医,从业护士学中医、中医师努力向全科医师发展的浓厚氛围。目前我区社区中医类别医师占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总数的34%,100%的社区卫生管理人员和中医类别医师进行了中医药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五是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以市中医院为培训基地,组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中医师、全科医师参加,先后培训的临床医师累计达800余人次,其中中医师 111 人次。六是实现培训的常态化。先后多次聘请省、市中医专家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目前,各社区卫生机构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都能开展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敷贴等中医药服务,并应用中医药,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运用中医理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对社区亚健康人群、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工作。目前我区100%的社区中医类别医师均进行了中医药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通过经常化的学习培训,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五)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了社区中医药服务水平。一是建立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制作了中医药人员简历和分布图,统一制定了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标准和各项工作制度及质量考核标准、便民利民措施、双向转诊、上门服务等项制度,并通过定期督导抓好落实。使中医科门诊有登记,用药有处方,出诊有记录,收费有发票,传染病有报告记录,促进了中医服务的规范发展。二是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开发了社区 卫生服务系统管理软件,并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装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了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能力。
为了将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我区以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突破口,围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广泛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一是重点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够开展包括中成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等在内的至少8种中医药服务。二是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进行筛查。截至2011年2月,共建立高血压档案28960份,糖尿病档案10366份,其中运用中医药23595人,实行专人管理、跟踪随访,结合病人个体情况,制定了从心理干预、饮食养生、运动保健、药物治疗到康复保健等方面一整套相应的中医保健干预措施,定期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康复服务。三是开展了中医药一体化防治。制定了适合社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和社区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针对不同慢性病制定了中医药防治一体化工作方案。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受益人口显著增加,中医药服务已经成为吸引社区居民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重要因素之一。
(七)抓好中医药应用工作,强化了传染病早期防治。我区坚持以中医药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未病 早治的作用,成功运用于非典、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走出了一条中医参与的疾病预防控制新模式。在2009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期间,区政府拨付专项资金10万元,购买中草药,组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熬制汤药,免费为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发放,并同步进行技术指导,使我区发病人数明显减少,未出现1例死亡病例。山阳区中草药防治手足口病的经验作为焦作市三大经验之一,被省卫生厅在全省进行推广。
(八)宣传中医药特色优势,扎实开展了中医健康教育活动。
我区大力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宣传,每年都确定健康教育活动集中宣传月,确定宣传主题,突出中医药内容,并通过组织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邀请市内名中医开展义诊、健康咨询等活动,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水平和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同时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制作了中医药预防保健等科普宣传栏,并定期更换内容,向社区居民宣传要未病先防的中医治疗理念,强调防患于未然。还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专门设立了健康教育室,定期组织社区医师和聘请专家为社区居民讲授中医药卫生知识;在门诊输液大厅、观察室、候诊室安置电教器材,播放中医健康教育光盘,设置温馨的提示性语言,随时随地对社区居民进行中医药知识健康教育。
三、主要工作体会及下步打算
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我们体会到,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是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良好载体和有效抓手,通过创建,中医药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在政策扶持和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和通力支持。目前我区社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一方面是依靠区政府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同时,与近几年国家、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有关方面给予的宝贵支持,更是分不开的。
(二)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功能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基础。结合我区来说,我们认为市级中医院是我区中医药行业的“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是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分布在各个城市社区的中医诊所是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有益补充,各个部分互为补充,共同组成我区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我们要想在社区中医药工作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发挥以上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应功能,发挥好“龙头”、“枢纽”和“网底”的作用,才能为更好地广大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三)中医药队伍素质的提高、技术的创新和普及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关键。社区中医工作的滞后归根到底是中医药人才的缺乏。我区开展创建全国社区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工作以来,与大医院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采取双向转诊等方式,加强了社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了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总体水平。同时通过加强西学中和中医全科人才培养,将传统的中医医学与现代的医学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中医适用技术的普及和中医药技术的创新。
(四)抓好工作结合点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手段。中医药事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把中医药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融入大卫生格局之中加以审视,找准工作支点,选好突破方向。近几年我区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重点工作中,都将健全中医服务网络、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等作为工作重点,提前谋划,及早安排,使各项卫生工作互为基础,互相促进,推进了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2011年,我区将通过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专项整顿活动,切实加强医政管理,重点解决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名实不符、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切实发挥好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中医药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中医药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中不可或缺的卫生资源,在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发展中医药事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同时也任重道远。几年来,我区在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创建的深度、广度和内涵建设上还有很多欠缺,与上级领导与专家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学科队伍培养等长期性任务上还有待完善和提高。下一步,我区将在现有基础上,对照创建工作标准,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进行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在硬件建设上,对拟改造和新设立的中医临床科室以集中设置为主,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服务区,能够综 合开展中医药服务,方便群众就诊;在氛围营造上,采取中式装饰风格,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介绍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营造古色古香的传统医学氛围;在内部管理上,重点按照相关规定规范中医科煎药室建设,普及中医诊所设备,推广中医药服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中医药服务与预防保健、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实时交互、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工作,选择中医药基础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建立“治未病”中心,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力求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中医药特色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健康需求。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们将以这次考评验收为契机,虚心听取各位领导与专家的意见,迅速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认真抓好整改,加快创建步伐,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不断健全我区中医药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中医药工作新发展,推动我区社区中医药事业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第四篇: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面,我将xxxcx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情况,和创建工作实施以来的一些体会,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xxx简介及社区中医药工作发展概况
xxx处于城市中心部位,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8652人,其中0-6岁儿童1025人,65岁以上老年人2490人,高血压1803人,糖尿病608人,街办包含8个居民委员会,7个自然村。
xxx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属事业单位,法人xxx,地址位于xxx。主营科目为全科医疗,设有全科诊室、中医诊室、预防保健室、检验室、康复室、计划生育指导室、药房、B超室和心电图室1个,X光室1个。
中医药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特色所在。加强社区中医药工作,是加快社区卫生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上级领导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从体制机制、硬件投入、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加强社区中医药工作,围绕“三好一满意”服务理念,努力搭建布局合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通过加强中医科建设,开展中医特色诊疗,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广 1 泛运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手足口病等部分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向居民群众提供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喜爱。
经过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xxx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正在提高,中医药服务特色日益凸显,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二、在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过程中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夯实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基础。一是认真执行上级规划引导。坚持科学引导,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明确中医药发展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目标和各责任单位的工作任务,动员有关科室全力开展创建工作。三是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强化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中医药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使这项惠民政策覆盖全区。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利用现有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整合和优化了辖区卫生资源。努力达到设置科学、功能完备、环境温馨的要求。形成了一个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覆盖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我区中医药服务的整体水平。
(三)强化中医科室建设,提高了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设置中医诊室、康复理疗室和中药房,配备了中药饮片、常用中成药和基本的中医诊疗设备如:自动煎药机、牵引床、神灯等设备。药房均配备了中药柜、中药药斗等,基本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人员、技术、设备三配套。配备了电视、DVD、轮椅、微波治疗仪、减重步态训练器、医用慢速跑台、脑循环系统治疗仪等设备,使xxx能提供中医药服务,能够开展特色中医治疗。此外,把中医药服务辐射到村级卫生室,并集中对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四)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打造了中医专业人才队伍。中医进社区,人才是关键。为了满足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强化社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专家坐诊。采取引进、返聘等手段,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2名中级职称中医师。我们特聘请xxx主任定期和不定期到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进行技术指导。二是加强学历教育。三是开展了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通过经常化的学习培训,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形成了临床医师懂中医,从业护士学中医、中医师努力向全科医师发展的浓厚氛围。六是实现培训的常态化。先后多次聘请省、市中医专家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目前,我社区卫生机构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都能开展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敷贴等中医药服务,并应用中医药,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进行康复治疗。运用中医理论对社区亚健康人群、老年 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工作。目前我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均参加了省市相关机构组织的中医药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通过经常化的学习培训,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五)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了社区中医药服务水平。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制作了中医药人员简历,统一制定了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标准和各项工作制度,并通过定期督导抓好落实。使中医科门诊有登记,用药有处方,出诊有记录,收费有发票,传染病有报告记录,促进了中医服务的规范发展。
(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了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能力。
为了将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我区以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突破口,围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广泛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一是重点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目前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够开展包括中成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穴位注射等在内的至少8种中医药服务。二是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进行筛查。同时结合病人个体情况,制定了从心理干预、饮食养生、运动保健、药物治疗到康复保健等方面一整套相应的中医保健干预措施,定期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康复服务。三是认真完善建立城乡 居民健康档案,开展中医药一体化防治。截至目前共建立居民信息纸质档案录入15591份,电子档案15698份,建档率达到90%,并增加中医体质标识的管理内容。按照市疾控的安排认真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乙肝疫苗免费补种,截至10月底共补种469人次,孕产妇保健方面,为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1135瓶,妇女住院分娩补助187人。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及高血压、糖尿病和孕产妇中医药保健服务管理工作。其中老年居民保健管理 426人次,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540(居民307)次,糖尿病规范管理161人(居民86),完成重性精神病规范管理167人的任务。
(七)宣传中医药特色优势,扎实开展了中医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宣传,确定宣传主题,突出中医药内容,并通过组织开展健康咨询等活动,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水平和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抓好中医药应用工作,向社区居民宣传要未病先防的中医治疗理念,强调防患于未然。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健康教育室,定期组织社区医师和聘请专家讲授中医药卫生知识;在门诊大厅、观察室、候诊室安置电教器材,播放中医健康教育光盘,随时随地对社区居民进行中医药知识健康教育。
三、对创建工作的认识
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我们体会到,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是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良好载体和有效抓手,通过创建,中医药事业将实现快速发展。
(一)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中医药事 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政策扶持和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和通力支持。目前我社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一方面是依靠市卫生局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同时,与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有关方面给予的宝贵支持,更是分不开的。
(二)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功能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基础。结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我们要想在社区中医药工作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发挥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应功能,才能为更好地广大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三)中医药队伍素质的提高、技术的创新和普及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关键。社区中医工作的滞后归根到底是中医药人才的缺乏。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创建全国社区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工作以来,加强了社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高了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总体水平。
(四)抓好工作结合点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手段。中医药事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把中医药工作融入卫生格局之中加以审视,找准工作支点,选好突破方向。通过开展专项整顿活动,切实发挥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医药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半年来,我们在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创建的深度、广度和内涵建设上还有很多欠缺,与上级领导与专家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学科队伍培养等长期性任务上还有待完善和提高。下一 步,我中心将在现有基础上,对照创建工作标准,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进行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在硬件建设上,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服务区,能够综合开展中医药服务,方便群众就诊;在氛围营造上,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介绍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营造传统医学氛围;在内部管理上,重点按照相关规定规范中医科煎药室建设,推广中医药服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中医药服务与预防保健、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实时交互、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中医药特色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健康需求。
xxx二〇一三年八月
第五篇: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汇报
创建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汇报
今年是中心创建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关键的一年,经过几
个月的努力,我中心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按照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
单位建设标准,积极筹备,层层落实,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成立组织,狠抓落实
中心成立了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由中心
主任黄芳为组长,中心副主任奚晓华为副组长,成员有孟丽亚、沈莉、陈范理、李娟、鲁伟、殷晓。小组成员明确责任,任务落实到人,分
工负责,定期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二、加强中医科和中医康复理疗科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
中心围绕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安排了专人整理和收集创建
资料,目前各类资料正在延续汇总之中。规范了中医药诊疗常规,充
实了中医科人员,并规范制定中药房的各项管理制度。前来寻求中医
药治疗的患者较前大幅增加,使我中心就诊的患者中中医药治病的比例达3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加强中医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居民中医知识知晓率。
我们多次开展了中医药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利用挂横幅、下社
区、开讲座为广大群众宣传中医药知识。同时对老年人宣传养生保健
知识;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知识的宣传;对孕产妇
及婴幼儿进行中医保健和科学喂养等知识的宣传。并出中医健康教育
宣传栏4期,使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晓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中医药知识培训,学习了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基础理论等内容。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提高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应用,不断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能力。
为确保创建成功,在现阶段创建工作的基础上,需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政策法规和《评估细则》学习。要组织医务人员进一步加强对社区中医药相关政策和《评估细则》的学习,中医、临床类别医师作为重点人员必须做到人人掌握了解。
2、中心装修设置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3、尽可能多地开展中药、针灸、推拿等适宜技术,把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贯穿到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全过程,丰富中医药服务内容。
4、规范中医病历和处方书写。中心将根据《江苏省中医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严格组织培训、规范使用。
5、加强社区宣传,提高居民知晓率。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努力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积极运用现代传播手段,通过制播科普录像、开展科普讲座、中医团队进社区、进家庭以及义诊等多种形式普及中医药常识,切切实实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和中医药服务满意率。
6、完善和充实资料。根据创建标准进一步细化充实创建资料,逐条对照,逐项充实。做到资料汇集整洁美观、内容详实清晰、支撑材料丰富多样。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是中心一项系统工作,中心树立了大局意识,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中心上下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完成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的准备。
广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