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心企业家道德之星助人为乐模范材料
诚信守法强企业 无私奉献增党辉
——记西庞村 胡新和
胡新和,中共党员,庞村镇西庞村人,现任洛阳市三箭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在西庞村,只要提起他,村民都会对他赞不绝口。他孝敬老人,乐于助人,淳朴厚道、诚信正直,不管是企业老板,还是困难群众,他都一视同仁,在村里树立起了极高的威信。
一、诚信守法办企业,关爱员工一家亲
他是个勇于追求梦想的人。1989年新华厂开办,刚开始地方狭小,设备简陋,资金短缺,困难重重,但他并未灰心,而是靠着坚强的毅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一步步使企业走向成功。他所办的企业,首先是取得国家许可,办全企业各种证照;其次是依法经营,交纳应缴的各种税费;第三是实施节能减排,技术革新改革,利用环境保护;第四是加大安全投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他经常倡导“要想把企业办好不仅不能违法,还必须讲诚信”的思想。因此,在本企业的产品质量上和各客户之间的经济往来上,他都十分讲诚信,致使企业越做越大。在企业内部,他也不断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员工工资,提高福利待遇。先后投资80余万元进行硬化、美化、亮化,使员工有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厂里员工谁家有困难,他只要听到消息就主动相助,出钱出力。现在,只要一提到他,厂里员工无不竖起大拇指。
二、无私奉献报社会,显党本色乐助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他恪守孝道,奉献社会,善待邻里,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员本色。从办厂至今,他累计捐款达数十万元。2009年他捐款1.2万元帮助村里修路。2010年西庞村
学校硬化篮球场,他捐款5000元。村民高金彦50多岁,从小就患了小儿麻痹,行动不便,生活困难,媳妇又患上了重病,他开车将其妻送到医院,并垫付了1000元医药费。2011年春节他捐款1万元,村里用这些钱来改善老人生活。2012年他为学校捐款1.5万元,帮助困难学生,改善教学环境。2013年春节他捐款2000元为西庞村戏迷擂台赛助力,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古语有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说的就是一个人快乐不如大家一起快乐。做企业挣钱了,胡新和也一直不忘回馈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帮助其他村民。他做这些善事就是因为心里想做,并不是为了名利。他常说“和那些大企业老板相比,我这算不了什么,但是也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
这就是胡新和,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通过诚信守法走上了致富之路,他用无私奉献为党旗增添了一抹灿烂的光辉。
(采集人:
杨娟霞 武巧丽)
第二篇:爱心企业家道德之星助人为乐模范材料
滴水爱心汇海洋
——记西庞村 马洪波
河南省高星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年五月,位于洛阳市世界文化遗产龙门风景区东二十公里的伊洛工业园区,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实体企业。是河南省第一家通过国家隔热防火门新标准的厂家。是省内最大、最专业的防火门、防盗门生产基地,是河南省消防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公司占地面积七万余平方米,拥有员工八百余人,大家也许很难想象,就是这样的大企业在二零零四年的时候,却因一些原因面临倒闭的危机,带领大家渡过难关并使企业发展壮大的,就是现任的星高门业董事长马洪波。让他坚持走下去的信念,就是带领大家创业致富、无私奉献的爱心。
马洪波出生于一九七一年三月,男,党员,为人正直,待人谦和友善,富有同情心;工作作风严谨、有魄力,年纪虽轻,却在事业上有了骄人的成绩。然而他从未在光晕之中眩目,而是在光照中目光更远,执著地把光反转为热,以更大的热情投身爱心助学活动,回报社会。十几年来,他就是凭着这股责任心,在光与热的互相转化过程中,为了贫困学生,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新时期的无私奉献做出了最出色的典范。
也许是性格的原因,他从小就关心弱小动物,常常在外面捡回被人丢弃的小猫小狗,精心照料。长大后,他懂得了关心同学、关心同事、关心下属。正是这种深藏于灵魂深处的爱的品格,促使他在事业上一步步走向成熟。加入党组织后,他更是以党员的高尚作风来要求
自己,时刻心中想着他人,提醒自己要为党员的称号争光。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能为孩子们做点事。于是,每年六
一、过元旦的时候,他都会把爱心送到学校,给贫困家庭的孩子带来礼物,与他们共度节日。渐渐地,他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也了解了许多孩子们的事情。当他看到还有的孩子因为家庭生活贫困而面临失学的危险时,陷入了深思:他想为孩子做点事情。他找到村委要求与贫困学生结成对子,他在众多的贫困学生当中挑选了家庭条件最差的学生——张强,张强由于父亲生病住院需要交一大笔入院费,张强为了给父亲看病准备退学打工,马洪波听说后帮助张强支付3000元。对于他的选择,有人提醒他说:“差不多就行了,别把自己搭进去,这么卖力你图啥?”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帮助贫困学生是我的责任,我不能眼看着贫困的家庭把孩子拖垮了。”
马洪波不仅自己把无私奉献的爱心当做做人的根本,同时他还把这种理念灌输给全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小杨是星高实业的一名员工,2010年夏天,小杨的丈夫不幸得了急病需住院救治,医院让先交2万元的入院费,小杨急的直哭,眼看丈夫生命垂危没钱住院,董事长马洪波二话没说拿出1万元给小杨把入院费交了,小杨的丈夫在医院得到了及时救治转危为安,小杨感动地说:“是董事长救了我丈夫的命呀!”小张是公司一名普通的员工,小张很久没有陪儿子出去玩了,就答应儿子周四陪儿子出去玩,看着儿子欢呼雀跃的样子,小张感到特别开心。不料,周五上午经理通知小张,公司周末派他去外地出差,想到儿子可能失望的表情,小张感到有些失落,但是公司的安排不能
随便打乱,小张还是答应了下来。出来经理的办公室,小张赶紧给家里打电话,通知儿子这几天不能去的消息,不出所料,小家伙在电话那头又哭又闹,小张费了半天劲才哄好儿子,一抬头却看见董事长马洪波就站在身边,小张立刻惶恐的看着马洪波,以为是自己声音太大了,连连向董事长马洪波道歉,马洪波并没有责怪他,只是询问小张之前是否早有安排,小张紧忙表示没有什么大事,只是答应陪儿子出去玩,不过自己还是会按照公司安排出差的,马洪波摇摇头说:“答应孩子事就要去办,公司的事可以另外安排他人去。”小张听后感动的说:“董事长马洪波,不愧是位尊老爱幼,有爱心,道德高尚的人呀!”
2012年村里修路,为献爱心,董事长马洪波拿出1万元作为爱心捐助,受到父老乡亲的再次好评。
这些真实的事例,充分体现了董事长马洪波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企业家,也揭示了他成功的原因,一切都源于他对社会责任的良知,对慈善事业的追求,多年来来他想贫劳之所想,急贫劳之所急,扶贫助残,支助贫困学生上学,表达善举之心,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关爱老人,为致力营造“学会感恩、崇尚孝道”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有为的贡献!
董事长马洪波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正以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总说:“爱心就像一滴水,汇集起来就是爱的海洋”。让大家都来做这一滴水吧,让我们爱的海洋越聚越宽,越聚越广!
(采集人:杨娟霞 高改丽)
第三篇:爱心企业家道德之星助人为乐模范材料
帮困扶贫雪中送炭,助学兴教锦上添花
——记西庞村 高万华
高万华,男,1973年10月生,洛阳市瑞达办公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不在大小,而贵在有一颗能“爱人”的心。作为一名企业家,他始终坚持“诚信为本、守法经营、对社会讲爱心、讲奉献”的宗旨,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之中。2004年,印尼海啸,高万华为远在天边的印尼灾民捐资200元,200元或许帮印尼难民做不了什么,但这一善举的内心祈祷的是地球人的平安;2008,他在没有任何稳定收入的情况下,又慷慨解囊为汶川地震捐款800元;2010年,他的企业刚刚起步,就义无返顾地救助翟镇高中一位素不相识的瘫痪学生2000元、为舟曲受灾群众捐出1000元。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看孩子”,高万华多年来一直用实际行动为这个口号做注解。2011年,他为学校捐助价值20000元的讲桌,改善办学条件;2012年又捐助10000元设立教师奖金;2013年在企业扩建资金紧张时刻,毅然拿出10000元设立奖学金,对每位学子寄以深切希望。
高万华不仅仅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教育,同时,他也不忘回报父老乡亲。2011年,他捐赠村委会价值10000元的垃圾箱,改善村容村貌;2013年捐赠庞村镇政府价值40000元的办公用品,改善办公条件;2010年至今先后为西庞村村委会捐款10000
元、12700元、2000元,由村委会代为贫困户和老人奉上自己的浓浓爱心。
几年来累计为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达10多万元,他的善举在十里八乡传为美谈,连续多年被西庞村村两委评为“捐资助教先进个人”。
采集人:杨娟霞)(
第四篇:爱心企业家道德之星助人为乐模范材料
致富不忘教育爱心洒向社会
——记西庞村 杨青立
走进西庞村提起杨青立,可是个知名人物。无论村里的普通老百姓,还是公司里的员工,大家无不对他充满感激之情。1994年5月,他创办偃师市中华五金厂,到1997年12月,改制为洛阳市龙立办公家有限公司。将近20年的时间里,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杨青立先生对家乡公益事业的热情始终没有改变。他现任洛阳市人大代表、洛阳市钢制办公家具协会会长,洛阳市龙立办公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洛阳市青立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民营经济 上世纪80年代,洛阳市钢制办公家具行业在蹒跚中起步,庞村镇一些农民靠手工敲打制造一些简单的铁皮柜。一次,杨青立作为一家铁箱厂的业务员到江浙一带开拓市场,发现同样是生产铁皮柜,沿海厂家使用的是现代化的流水线,制造的产品更加美观大方,在市场上更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洛阳的铁箱制造技术和沿海厂家现代化的流水线相比整整落后了20年。杨青立认识到:洛阳的铁箱业要想上档次、上规模,在市场中赢得主导地位,必须引进现代化的大型生产流水线。为了学习到先进的生产技术,他甚至骑着自行车扮作打工者去厂家偷偷观摩学习。几经周折,他于1994年5月创办偃师市中华五金厂,并率先引进了庞村镇第一条现代化的钣金生产线。洛阳市的钢制家具产业由此得到快速提升,实现了产业的第一次嬗变,偃师中华五金厂于1997年12月改制为洛阳市龙立办公家具有限公司,将近20年的时间里,公司规模由30多人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现拥有500余名员工的现代化办公企业。严格的管理,规范的运作,龙立公
司迈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公司发展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连续多年被评为“超五星级信用企业”、“纳税先进企业”,“龙立”牌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由于杨青立在行业发展中较好地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他本人也被授予“洛阳市优秀青年企业家”、“洛阳市十大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市民营企业纳税贡献突出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市领导先后到龙立公司考察指导工作,对公司创新发展给予充分肯定,龙立公司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就业和财政增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经济发展是基础大爱无疆是目标
企业发展壮大了,杨青立先生对公益事业的投入连年提高,热情不减。事业成功后的杨青立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自己虽然生活简朴,但却不忘关心困难职工的生活。他常说:“我们发展壮大,是因为我们生长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热忱关注与鼎力相助。取之社会、回报社会、创造机会、共同成长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现在,我们把爱心和财富洒向社会、洒向公益,对国家、对人民做点有意义的事,这是切实践行‘企业公民’的义务,也是企业价值取向和应尽的社会责任。”
他热心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慈善活动。1994年至今,杨青立先生积极参加市里面的各种大型公益活动,累计捐出50余万元善款,资助贫困大学生,帮助80多位特困家庭的学子实现求学的愿望。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杨青立先生不仅组织公司员工踊跃捐款捐物,而且他本人就一下子捐出善款5万元,支援灾区恢复重建。2000年至今,他年年为村里贫
困户、敬老院以及在村里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捐款捐物,累计捐款数十万元,杨青立还积极支持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2008年他到学校做报告,看到学校操场没有运动器材,就亲自到洛阳购置一批体育器材送到师生手中。2009年,当他看到村里部分道路年久失修,给当地村民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他出资5万多元将村里的道路重新进行修建,并在道路两旁植树绿化。近年来,杨青立先生向社会共捐款120余万元。他这种致富不忘社会、扶危济困的精神,受到乡亲们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
杨青立先生不但关注公司的发展,而且关爱公司的每一名员工。谁家有困难,只要给他说了,他都会尽力提供帮助。自1994年至今,伴随龙立公司一路走来的,在企业工作近20年的老员工比比皆是。人人为龙立做奉献的精神,已经成龙立公司稳健发展的兴业之本。
在公司迅速发展的同时,企业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为提高全体员工整体素质,企业每年拨专款用于购买专业书籍、学习资料,定期组织员工学习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出资选送骨干参加专业培训,使员工的自身素质、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有明显的提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为企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蓝图已经绘就 号角已经吹响
2012年12月,洛阳市伊滨区钢制办公家具产业集聚区成立,杨青立先生更加忙碌了。他不但要管好老厂区的生产经营,还奔波在集聚区龙立公司先进的钢制办公家具生产线建设工地上。他的担子更重了,但他关注公益事业的步伐永不停步。
(采集人:杨娟霞)
第五篇:助人为乐道德之星模范材料
帮困扶贫乐善好施
点点爱心处处暖
——记西庞村 吴苗娥
提起吴苗娥,在东西庞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拇指一举——好人!
一、多年乡邻变亲人
吴苗娥为人忠厚,乐施好善,在西庞村东头是出了名的。不管谁家有事,只要她知道都会主动上门帮助:谁家建房人多做饭,她亲自掌厨,谁家走亲戚行礼,她主动帮忙蒸馍、炸油条;收获季节,自家玉米棒剥完,就去劳力少的家庭帮忙,有时帮忙到天亮。特别是无妻子的光棍汉,如谷小法、韩宏、韩复金,衣服破了,都拿到她那儿,让她缝补,她还给洗干净再给人家送去。东家添小孩了,西家闺女吃满月面,需做小衣服,都找她给裁剪,就连邻里需要给亡人做纸扎,她都免费制作,从不收分文。
吴苗娥家还是一个老年俱乐部,每天在她家休闲、娱乐的人不下十来个,有时临街大屋座无虚席,冬天免费生煤炉取暖,夏天免费开风扇乘凉,常年供应开水,从不怕麻烦。村内修路或有其他工程,她都免费供应工人开水。吴苗娥还是一位义务调解员,不管是邻里纠纷,还是家庭矛盾,都要找她倾诉说理,她都毫不推诿,上门调解。错的当面批评教育,对的大力支持表扬;就连个别麻嚷疙瘩头,理不起的人都非常信服她,有事就找她商量帮忙。大家都拿她当自家亲人,她也受到了乡亲的尊敬,她家一有事街坊邻居都主动来帮忙,回报于
她。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吴苗娥是出了名的好媳妇、好闺女。婆母在世时,对婆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做一顿饭都要征得婆母的意见,吃甜吃咸,从没和婆母吵过一句嘴,没生过一回气。家庭内部也有看法不统一的时候,她都能察言观色,主动帮助婆母解开疙瘩,在婆母和丈夫面前,从没吃过头碗饭,顿顿都将饭菜端到婆母跟前,吃饭时候有一个人没有回来,她都要等,一直等到家里成员到齐,她才吃饭,有时饭菜放凉,却从无怨言。记得有一次,婆婆看见的别的老太婆买了件新衣服,婆婆也很想要,又怕花家里的钱,吴苗娥从婆婆说的话中察觉到,第二天就到李村会上给婆婆也买了一件交给婆婆,当时婆婆高兴的合不拢嘴,见人就夸她好媳妇。她们虽说是婆媳关系,胜似亲母女。
吴苗娥对婆母好,对自己的母亲更是照顾有加。九十多岁的老母亲,腿脚不方便,她就接到自己的家中,一接就是几年。擦屎刮尿,端吃端喝,晚上和老人住在一起,帮助老人翻身,她从不麻烦其他姐妹,她对母亲的精心照顾名扬庞村。
吴苗娥不但对自己的的婆母和母亲照顾的好,对乡邻的老年人也一样。特别是腰果珍生前,腿脚骨折,行动不便,她像亲闺女一样天天上门帮忙,问寒问暖,买菜买馍,帮助干一些家务活。她对邻里家的老人,从不嫌脏,该掺的掺,该扶的扶,冬天让老人晒晒太阳,夏天让老人到凉处休息乘凉,该洗脸的洗脸,该梳头的给老人梳头,深受邻里好评。
三、真情暖心扉,和睦一家亲
吴苗娥不但孝敬婆母,尊敬老人,在家还是一位好母亲、好奶奶。自从儿媳王利平结婚过门后,她视儿媳为亲闺女,从没大架子,错了就批评,不会的东西她手把手教,对好的她大力表扬,特别是媳妇有工作,整天不在家,吴苗娥就当起家庭保姆,除正常的做饭,扫地外,媳妇的屋里她也经常打扫整理。媳妇脱下的脏衣服,她主动清洗,被褥定期拆洗,她这样对待媳妇,就连媳妇都很不好意思,说什么不叫婆母干,出去就把屋门锁上,这样也阻挡不住她给媳妇洗衣干活,她把媳妇的屋门钥匙拿了一把,方便了给媳妇洗衣。吴苗娥经常在家里吃饭的时候说:为了这个家庭咱每个人都得付出,凡是能干的活不要分你我,你们在外面出力挣钱,我在家应该为你们服务,为此媳妇感动的为婆母洗脚、搓背,从外面回来一进门,不叫妈不说话,见面还要来一个拥抱,她们相处,比亲闺女还亲。对孙子、孙女,从不娇生惯养,该批评时毫不客气,吃穿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她经常给孩子们讲礼仪道德,教育孩子们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有作为的人。
吴苗娥就是这样一个人,帮困扶贫、乐善好施,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传统美德的含义。
(采集人:杨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