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平典型事迹

时间:2019-05-13 12:1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宋玉平典型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宋玉平典型事迹》。

第一篇:宋玉平典型事迹

“白手起家”的女支书

——沁源县郭道镇秦家庄村宋玉萍典型事迹

在太岳老区沁源县的一个小山村——郭道镇秦家庄村有这样一个平凡而又“知名”的农村妇女,她从1998年受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在一个一贫如洗、无人问津的穷山村“穷兵黩武”、“白手起家”。把一个缺水、缺电、群众缺医少药、致富无门的落后山村全面“整容”,变成了一个焕然一新、生机盎然的新农村。

就是这个妇女,她在拼力创业摸爬滚打中拼出了群众的出路,也拼得了史无前例的“知名度”,如今她的家里摆满了一摞摞的证书、奖杯,村集体也跟着她“沾尽了光”,从她担任支部书记以来,特别是兼任第五、第六、第七届村委主任以来,她受到郭道镇镇党委、政府“特级劳模”、先进工作者、优秀干部等二十三项表彰,受到沁源县委、县政府“特级劳模、先进工作者等11项奖励,受到长治市政府、市妇联、“巾帼示范村、三八红旗手”等四项表彰。二OO七年获得了山西省妇联“三八红旗手”表彰,在她的影响下,秦家庄村集体获得了省、市、县表彰三十余项。是什么使她拥有如此多的光环呢?我们可以说句“打保票”的话。她就是靠一股“拼”劲拼出来的。

让我们认识这个不平凡的妇女吧,她的名字叫宋玉萍,担任支部书记前曾是这个村的“妇女主任”,也是一个养猪能手。那一年,她是在班子 唤散、无人主政的情况下被镇党委、政府“赶着鸭子上架”的。上任以来,她把“小家”撇在一边,把这个“大家”当作了自己的家,开始了她的“振兴家业”之路。

——“拆东补西”建阵地。宋玉萍被任命为支部书记时,当时村委还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她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把自家养猪积攒的3000元钱拿了出来,亲自雇人整修了村委办公室,总算有了一个为民服务的“一席之地”。

——改造基础慰民心。一是认识到“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发展道理,鼓足气完成了“普九”教育工程;二是面对群众“吃水难”问题,发誓要改变群众“抱着金碗讨饭吃”的现状,引回金银泉优质矿泉水,安装了自来水,为群众圆了“吃水梦”;三是竭尽全力争取电网改造项目,挨家挨户作动员,完成了低压改造,使131户村民告别了“用电难”。

——一举两得抓生态。2001年,东奔西走争取国债资金50万元,打造防洪坝78米,挖鱼鳞坑25万个,雨季造林600亩,封山育林1000亩,植树8万余株,同时也为村民创造劳务收入10余万元。此后,又于2002年争取了退耕还林工程417.9亩,为群众又一次带来了劳务实惠。

——改天换地出壮举。2003年,面对村内荒山难治,村民无处建房,失去信心的现状,下决心实施“移山工程”,清除土石方3万余立方,新增了30余户宅基地,目前已有10户村民建起了新居。

——发展农业抓治理。2004年,申请水利部门设计并实施了改河扎坝、垫地工程,总投资87.5万元,扎拦河坝800米、护地坝660米、垫 地200亩,动用土石方162561立方,至今仍有70余万元资金缺口,宋玉萍为此“吃官司”达两年之久。

——提升品味强功能。完成了131户程控电话入户及数字电视“户户通”工程,大大提升了村民生活质量。

——尊师重教建伟业。村办学校尽量告别危房,享受与城镇师生同样的教学条件,她四处“游说”,投资67万元,新建希望小学共22间二层教学楼,现已投入使用。

——新村建设谱新篇。在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基础上,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3500米;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万元新建造了党建阵地、村级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安装路灯36盏,粉刷墙壁8000余平米,拆除违章建筑20余座,彻底改变了秦家庄村落后不堪的面貌,换来的是一个整洁一新、四处生辉的新农村气象。

除此之外,宋玉萍还把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实到底,不折不扣地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推行了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种粮直补等种种惠民举措,使村民彻底告别了“读书难、看病难、种地难”的历史,把一个“无人问津”的落后村建设成了颇具发展潜力、焕发强大生命力的新农村,争取了省级整治村,她的业绩令我们惊叹,而她在一次又一次的拼搏中所经过的一点一滴琐事,遭受的一次又一次挫折又让我们难以用语言表达。宋玉萍就是这样一个妇女,一个顾不得小家只顾得大家的妇全大局带动群众搞好退耕还林,她自家搞试验投资2000余元种植银杏树,却因为无瑕顾及而被毁,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她丈夫秦拴庆曾经被人捅伤 住院;为了搞集体事业,她大女儿和女婿夫妻感情不和也未能顾及,以至于最终离异,为了千方百计保证农建工程进度,她连续三次当“被告”,甚至被原告打伤住院,但他最后想的还是工程能不能完工,怕不怕耽搁。就是这样一位女支书,她给了我们无尽的启示,尽管我们知道她在第八届村委换届选举中没有连任,但我们的一定能够理解她,因为她累了,她也看到秦家庄有希望了,不必再发愁没有人为民创业了……

第二篇:平凤乡防汛典型事迹

守护良田千万顷

众志共谱“抗天歌”

----前郭县平凤乡防汛工作纪实

前郭县平凤乡位于县境东北部,地处松嫩两江交汇处。境内有国堤19.67公里,民堤40公里。在民堤与国堤间有水田近7000公顷,占全乡耕地总面积的60%。进入汛期以来,该乡第二松花江段民堤水势不断上涨,防汛形式日益严峻,一旦发生溃堤,不但危及国堤,还将给沿江村屯的农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面对严峻汛情,平凤乡党委、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人民的安危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利益举过头顶,带领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全面打响了一场抗击肆虐洪魔的鏖战。

一、超前部署、严密防控,着力构筑坚固防线

进入汛期前,平凤乡根据水文、气象部门的预测,结合往年的防汛工作经验,认为今年松嫩两江遭遇洪水的几率较大。针对这一情况,乡党委决定,全乡提前进入汛期机制工作状态,并提出了“护民堤、保国堤、保民生、保稳定”的防汛工作总体思路。按照这一思路,紧急制定了《平凤乡2010防汛排涝工作应急预案》,对防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总指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各村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防汛指挥部。指挥部下设通讯联络、物资供应、后勤保障、卫生防疫、灾情核查、安全保障等六个小组,实施“联动式”防汛、“全天候”备战。将全乡沿松嫩两江民堤划分

将被洪水吞没,全乡农民群众至少损失2亿元。

三、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广大党员“创先争优”

在防汛工作中,平凤乡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站在防汛救灾的最前列,自觉把防汛救灾一线当作“创先争优”的重要平台,就防汛救灾工作做出专项承诺,主动担责任岗。哪里有危险、哪里最艰苦、哪里群众最需要,共产党员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各村成立了以“两委”干部带队、农村党员为主体的防汛巡查小组,对堤坝实行流动巡查,力争把险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重点防汛区域,设置共产党员防汛责任岗,做到每一段江堤、每一处险段都有人守护,不漏一个疑点。同时,各村还成立了“党员突击队”,确保险情出现时能召之即来、来者能战、战则能胜,努力为安全度汛筑起一道“铜墙铁壁”。平凤乡嫩江村“党员突击队”共有31人,是一支反应迅速、能打硬仗的抗洪抢险队伍,出色完成了多项防汛任务。这支队伍由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农民组成,平均年龄只有24岁。这其中的 8名青年农民是在防汛工作开始后,向党组织递交的入党申请书,主动接受党组织在抗洪一线对他们的考验。进入汛期后,二松水势不断上涨,与嫩江村临近的八家户村由于人口少,堤段长,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嫩江村党支部书记宋湘池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召集这支“党员突击队”,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又有80多名群众自发加入到队伍中,组成了一支120多人的的抗洪抢险救援队,全副武装奔赴八家户村。经过一昼夜的全力奋战,保住了八家户村的民堤。同时,这次突击抢险对全乡防汛工作夺取全

第三篇:典型事迹

丹心谱写和谐曲

----记******经理*** 认识***的人都知道,他是**县**乡人,黄沙岗养育了他质朴无华的品质;十几年军旅生涯铸就了他刚毅坚韧的性格。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岁月的霜刀已在眼角留下了皱痕,而他那充满睿智和深沉的双眼依然那么清澈透亮。

走进***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桌子上赫然显现的励志名言。今天,就让我们辄取其中的几句,通过名言走进的工作生活中,去感受更加真实的***。

“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安静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卢森堡

2008年6月,组织任命***为******经理兼党支部书记。了解单位内情的朋友、同学、战友纷纷打来电话,没有一个表示祝贺的。电话中,知心朋友劝他:“**是个烂摊子,出力不讨好。”深交同学关心他:“**是个大泥潭,跳进去就出不来。”亲密战友告诫他:“要想做大难、丢大人,就去**干吧。”还没上任,一盆盆凉水就迎面浇来,从头到脚浇了个透。然而,这凉水始终没有浇灭***那颗火热的心,那是一颗对组织忠诚,对职工牵挂的赤胆忠心。他面对一个个亲情电话,总是微笑回应:“谢谢您的好意,我比您更了解**。”

他的确比谁都清楚******的危机和困境。14年的**工作经历,连**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了,还有什么事情不了解的。******债台高筑且债权人状况复杂,职工遗留问题多且涉及面广等等,都是棘手的难题。一笔债务处理不好,就会遭到债权人的谩骂甚至威吓;一个职工问题解决不了,就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集体上访。面前的诸多问题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爆,让人心惊胆战。

“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安静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卢森堡的这句名言时刻激励着他。上任伊始,***就为自己定下了工作原则,视职工为“家人”,视职工反映的问题为“家事”,视职工的期待为“家计”。他深入一线,倾听职工的呼声,了解职工的困难。经过几个月的了解,掌握了职工问题的第一手资料。经归纳梳理,发现职工反映的都是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情。

面对这些问题,***没有因**资金困难给自己找客观理由,而是拓展思路,创新渠道,积极协调劳动部门去解决问题,一趟一趟往劳动局跑,一次一次给有关部门说好话,终于用**有限的资金解决了医疗保险问题。

领取医疗卡的那天,一位年过80的退休党员感动地流着泪说:“我就说过,党组织是不会扔下我们不管的。”

***多次要求班子成员,凡是涉及职工利益的工作都要放到首位;凡是有损职工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干。在**经费异常紧张的情况下,***要求每年工会经费要雷打不动的缴纳。“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贝多芬

2005年以来,由于**经济陷入困顿,债务偿还能力减弱,债权人开始产生恐慌心理。经过多次追债无果,债权人与**矛盾不断激化。到2008年,多名债权人开始组织赴省、赴京上访,直接影响到全县社会稳定大局。

不解决,隐患危机四伏;欲解决,苦于资金短缺。面对此情此景,***坚信,德能昭人,理能服人,情能感人。他召开班子会议,要求班子成员对待债权人要礼让恭谦,耐心说服。他亲自带队入户面见债权人,讲明**资金状况,让债权人理解**的难处;讲清**的偿还计划,求得债权人谅解。他常年坚持不懈地一个个走访。炎炎盛夏,烈日当头,炙热的柏油路上,有他抛洒汗水的足迹;寒冬腊月,天寒地冻,刺骨寒风中,有他走街串巷的身影。

记得又一年春节前夕,一位债权人家属病逝,**当时没有一分钱支付欠款,***得悉后,自己拿上1000元现金送到债权人家里。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用自己的言行和真情感化了众多债权人。一次次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弛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

----李大钊

面对**经济困难,职工思想混乱的实际,***要求**工会组织充分发挥职能,坚持问政于职工,求计于职工。**大的事项由工会组织职工讨论解决,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在**上下,大兴民主之风。财务科定期进行财务公开,解决在岗职工的思想问题。定期召集在职职工开会,将近几年的财务收支情况给大家公布,使大家了解**领导的实际困难。通过财务公开,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职工的疑虑。

***犹如一头老牛,默默地为**、为职工、为全县的稳定大局默默地耕耘着。当年终各项工作评先时,他总保持沉默。用他的话说,奖状和奖品不能代表先进,是先进不是先进,职工群众心中有杆秤。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来说,虽没有流光溢彩的奖牌,但是******的稳定局面与和谐气氛犹如一首春天畅想曲,包含着希望和憧憬,回响在**的角角落落。

第四篇:典型事迹

4月10日上午,**县**镇**村的农民通讯员**、张微渺父子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大礼,该县县委书记周辉等领导亲自登门,为他们送来了一台高配置的液晶电脑,并免费给他们开通了宽带。

采新闻不惧群狗

**曾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村里少有的知识分子,退休后虽然在家务农,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内心一直有股为党和人民做点什么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的冲动。1990年,该镇永丰村党支部针对农田旱情作出了“党员让群众先灌溉”等四条规定,**非常赞赏这种做法,并试着以“永丰村的让水协议”为题写了一篇新闻稿,先后在怀化日报、湖南日报刊发,自此一发不可收拾。1992年其儿子张微渺从高中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农村青年一样外出打工,而是“子承父业”,父子一道专门“捣弄”起了新闻通讯。

“捣弄”新闻绝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专门从事新闻事业的这16年来,**父子的足迹遍及**的山山沟沟、村村落落,并多次远赴洪江、沅陵其他县市和河南登封、江西南昌等外省采访,曾三次深入报道任长霞的优秀事迹。“为了省钱,我们外出采访很少坐车,这些年我们父子穿烂的鞋子不计其数,大多的新闻都是靠‘走’出来的,那种艰辛外人很难想象”,当周辉书记询问基层新闻工作者的艰辛时,张微渺讲述了他去年的一次真实经历。当时他准备到**木溪乡最偏远的田儿冲村采访,为赶时间一路小跑,路过一村落时几只狗狂叫追赶,情急之下,慌乱地挥舞采访包驱赶,岂料这些狗不但不走,还惊动了村子里其他的狗,足足二十多只恶狗紧紧地包围着张微渺,对峙了半个多小时,直到闻讯而来几位老乡才得以解围。

采新闻走进人民大会堂

“四季胶鞋访底层民众,三旬淡饭写时代文章”,这是贴在**堂屋的一幅对联,也是他们父子专门从事新闻写作十多年来的真实写照。16年来,**父子先后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怀化日报等多家媒体发稿5000多篇,《山区村支书到中央党校“充电”》、《雪峰紫荆义教歌》等14篇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自90年代以来,他们父子年年被县里评为优秀通讯员,成为该县通讯员队伍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1998年,**父子了解到洪江市岔头乡陶家村党支部书记杨宏钦通过山地科技开发引领全乡人民走上发家致富道路的消息后,为了宣传、推广杨宏钦的先进事迹和经验,让更多的山区农民找到脱贫之路,三年中,**父子连续十余次远赴洪江,深入采写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先后在各类媒体发稿12篇,杨宏钦也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户,吸引众多群众前来取经。2001年,**父子将杨宏钦的事迹以《大山一杆旗》为题,写成了一篇2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并获得了《人民文学》优秀报告文学三等奖。2002年7月,**父子和杨宏钦应邀参加了颁奖大会,走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人民大会堂。

采新闻抱得美人归

**一家被当地人誉为“新闻之家”,但这个家来之不易。70年代末,作为教师的**由于是半边户,原来的老婆因家庭贫困离婚而去,**整天背着不满三岁的儿子上课,父子俩相依为命。从1984年起,**就开始在一些文学刊物上发表一些心情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现任妻子刘青华系**两江乡,也是个爱书的人,看到**的文章后,便和他取得了联系,并成为了好朋友。1986年,年仅20岁的刘青华义不容辞嫁给了比自己大19岁的**,并经常帮助丈夫一起写新闻,发了不少文章,曾经也是湖南科技报的通讯员的她,直到近年由于家务事情多,才停笔不写了。“我老婆一米六三,我一米五三,我这样的一个又‘破’又穷的男人如果不搞写作,只有打光棍。”**自豪地对周辉说,“我不但没有打光棍,还讨了个娇妻,这是党和人民给了我展现的舞台。”

“老子英雄儿好汉”,张微渺“采新闻抱个美人归”的故事较之其父也毫不逊色。2006年,张微渺采写报道了一位残疾母亲乞讨供两位女孩上学的事迹,引起了众人的关注,社会各界纷纷捐款,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张微渺的这一善举,也得到了大家的夸赞,一位60多岁的向大娘主动找到他说,要把自己一远房亲戚的女儿介绍给张微渺做“婆娘”,几天后,向大娘带着一个妹子来到了张家,腼腆的她被几大本新闻发稿剪辑给迷住了……半年后,这个妹子就成了“新闻之家”的一员。

异世球皇 伪娘 冷血的传奇之旅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典型事迹

学习型个人典型材料

农校学技术,养鸡致了富

他叫任天恩,是韩阳镇坛庄村第一组村民。因为过去家境贫穷,没有上过几年学,文化水平较低。改革开放后,眼看着大多人都外出打工,或开饭店,或包工程,不少人走上了富裕路。可是他因没文化、没技术,从不敢走出家门。前些年,他在家里承包了十来亩地,种上了苹果树,虽然他自己也是辛苦劳作,心没少费,劲没少使,但苹果树总长不好。后来,在我村农技校中的果树管理培训班上,他慢慢地学到了一些果树的管理技术,并在农校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的苹果园大大地改变了模样,第二年就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市场的关系,虽是顶好的苹果,却卖不出个好价钱。连续三年入不敷出,十几亩苹果园赔去了四万余元。一气之下,他砍掉了全部果树。

2009年,我村农技校为我们举办了养鸡技术培训班。在班上,他又学习了蛋鸡养殖技术。随之,他就在自家院里建起了一个小型养鸡场,买了200只鸡仔,不料还一次试验成功。成活率达到90%。经过一段饲养,很快进入产蛋期。这第一次的试养,获得成功,使他增强了信心,取得了经验。第二年,他扩大了养殖场,一次购鸡仔1000只,经过精心照料,又大获成功。加上市场行情还不错,从中获得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四年来,他的家庭面貌彻底改变了------盖起了两层小楼房,现代家具一应俱全。两个孩子都在大学就读。每当他欣喜于这些变化时,他都会感激地说:“都是养鸡招的福。我特别感谢党的好政策,更要感谢我村的农技校!”

(韩阳中心校任为民供稿)

下载宋玉平典型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宋玉平典型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典型事迹范文

    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留意客户需求,优化服务细节。细心摸索总结,提高服务技能。一、树立热情真诚的服务理念。 二、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更好的服务客户。三、具备良好......

    典型事迹

    先进人物小故事 1、白方礼 2009年当选百位感动中国人物、2011年感动中国特别奖获得者白方礼,是一位没有念过书、靠蹬三轮为生的普通人。自1987年始,在他生命最后的20多年中,年......

    典型事迹

    丹心谱写和谐曲 ----记******经理*** 认识***的人都知道,他是**县**乡人,黄沙岗养育了他质朴无华的品质;十几年军旅生涯铸就了他刚毅坚韧的性格。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岁月的霜刀已......

    典型事迹(定稿)

    创 业 事 迹记王会同志 2003年离开温馨无忧的校园的她,报着热切的心情和期盼面对即将开始的一切。在校的日子太过风顺让她觉得工作应付起来也不会那么难,但是踏入社会才知道人......

    典型事迹

    一内科“治庸问责”先进典型 ——记一内科主任张志华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从医十七载,牢记“大医精诚”古训,秉承杏林遗风,对医技精益求精,对患者一腔热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

    主要典型事迹

    追求卓越 勇于创新 ——百色民族高中 万再兴 主要典型事迹 万再兴,男,生于1979年,籍贯广西田林县,大学本科学历。1999年9月至2003年6月就读于广西民族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

    典型事迹

    医者怀仁心平凡见精神 --汪江凤医生典型事迹 汪江凤,女,汉族,现年26岁,本科学历,现任海楼镇卫生院住院部主任,于2013年6月毕业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大专学历,2018年1年毕业于石河......

    典型事迹

    春风化雨 ,享受教育山西运城平陆中学刘士鸿 刘士鸿同志参加工作16年来,坚持教学一线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凭着强烈的事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