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五年治超工作经验
山西五年治超工作经验
导读:2007年12月19日,我省全面启动了“无缝隙、拉网式”新一轮治超总行动,迄今已经历了将近5年的时间,可以说,这5年是我省治超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为重要的5年。5年来,我们堵住了企业...2007年12月19日,我省全面启动了“无缝隙、拉网式”新一轮治超总行动,迄今已经历了将近5年的时间,可以说,这5年是我省治超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为重要的5年。5年来,我们堵住了企业的运输管理漏洞,切断了非法煤矿、非法煤场、非法车辆生产改装企业的生存基础,遏制了车辆严重超限超载势头,公路运输秩序明显好转,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明显提升,治超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我省的治超工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得到了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先后两次做出重要批示:山西省治超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经验值得推广;2009年,全国治超现场会在山西召开;2011年,全国治超电视电话会议再次推广山西经验。
(一)领导重视,建立起环环相扣的治超监管体系
省委省政府历任主要领导都高度重视治超工作。袁纯清书记和王君省长态度非常坚决,多次作出批示,肯定了治超成绩,提出了明确要求。分管省长亲力亲为,对治超工作亲自部署,直接指挥,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安排部署重大事项,并亲赴一线组织协调解决关键性问题。省政府明确提出政府主抓、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规定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治超工作的责任主体,市长、县长是第一责任人。同时规定,由各级政府分管副职主抓,交通、公安、工商等20多个部门齐心协力,形成了“政府主抓、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工作格局和管理无缝隙、责任网格化的监管模式。
(二)依法治理,树立了治超执法的权威性
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新一轮治超的重要经验。五年来,我省大胆探索创新,修正制度缺陷,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一是针对源头治超缺乏依据的问题,出台了《山西省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理超限超载暂行办法》的223号政府令,省人大修订了《山西省道路运输条例》,将源头治超单列一章;二是针对执法职责不清、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出台了《关于治理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见》,省治超领导组配套出台了《实施细则》;三是针对不作为、乱作为、问责难的问题,出台了《山西省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的224号政府令,省监察厅配套出台了《山西省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责任追究实施细则》。与此同时,出台了治超意见、实施细则、目标考核、奖励办法、倒查程序、应急预案等八个政府文件,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治超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和政策支撑,使这项工作走上了依法治理的轨道。
(三)把住源头,铲除了非法超载滋生的土壤
五年来,全省把源头监管作为治本之策,关口前移,严把“四关”,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严把车辆准入关。经信部门加强对车辆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质监部门加强机动车上线检测,公安交管部门严格车辆注册,严厉打击非标和无牌无证车辆。二是严把进驻、巡查监督货源企业关。运管部门对政府公示的近万个货运源头企业,通过进驻、巡查等方式实施了有效监管。源头企业严格履行治超义务,抓住“进厂、装载、过磅、验票”四个环节,确保出场车辆无超载行为。三是严把承运主体关。各级运管部门建立了运输企业和货运司机信誉档案,把非法超限超载企业和司机列入“黑名单”。四是把好经营主体资格监管关。工商部门对无营业执照的非法储(售)煤(货)场和非法车辆改装、修理厂坚决取缔,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土地占用的监管,安监部门强化了危险化学品源头管理。这些治本性、源头性防范举措,在极大程度上杜绝了超限超载现象的发生,也大大降低了路面监管的压力。治超五年来,全省拆解非法改装车辆1001辆,没收并销毁拼装车辆108辆。取缔非法车辆改装、修理厂953处,非法储(售)煤场4338处。清理违规储煤、储物场239处,拆除违法建筑1005间,4792平方米,复垦土地745.4亩。
(四)敢于碰硬,始终保持治超的高压态势
一件事情能不能搞好,关键在落实,真干实干。五年来,全省不间断地召开了治超领导组会议、治超办主任会议、电视电话专题会议、座谈会等,宣传政策,研究问题,部署工作。不间断地开展“百日治超”、“打击短途非法超限超载”等专项治理行动。各市县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开展“治超反思周”、“云暴行动”、“利剑行动”、“整治车辆非法改装行动”、“打击非法储售煤场”等专项整治活动,组织进行全面排查、集中整治,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治超风暴。不定时地开展督导检查和稽查暗访工作,及时发现重大问题,查处重大案件。对稽查暗访发现的问题,省治超办及时通报有关市县,督促当地政府开展倒查和责任追究,确保治超监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五)严格问责,提升了治超执法执行力
为保证治超工作顺利进行,我省突出抓了责任倒查,全过程问责。对路面查获的超限超载车辆,通过倒查途经站点、途经路段、货物装载源头以及车辆改装厂,按有关规定追究上述各个环节直接责任人、主管领导和上级分管领导的责任。从省治超领导组到一线执法人员坚持严格执法,敢于动真碰硬,不循私情、不放私车、不收私钱,真正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干部百姓一视同仁。各级治超办与监察、纠风部门密切配合,严肃查处发现的超载案件。五年来,全省860名干部和工作人员因治超不力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县处级干部14人,1名县长被免职。对全省起到了警示和震慑作用,提高了各级干部的执行力。治超问责向全省人民、全国人民证明,我省治超是长治而不是短治,是真治而不是假治。
(六)奖惩并举,形成全新的利益调节机制
省政府将治超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奖惩结合推动治超工作健康发展。每年对治超成绩突出的市、县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前四年,奖励总金额达到8.4亿元,加上今年准备奖励的2.3亿元,五年来总计达到10亿多元。提出“让守法者得实惠,让违法者受损失”的原则,运用经济手段调节货主和司机的运输行为。对合法运输的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10%,相当于省里每年拿出3.5亿元进行奖励。在重奖的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对非法超限超载车辆,最高额收取20倍的通行费。对治超出现严重反弹的1个市、5个县进行交通项目限批。对210家企业给予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其中对大同南郊一国有煤炭企业和太原古交一民营煤炭企业一次性罚款630万元和626万元。奖惩激励机制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市、县政府抓治超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治超工作的开展。
(七)科技治超,增强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五年来,全省各地积极创新、大胆探索,研制并大量采用科技及信息技术设备。一是运用IC卡对货运源头和车辆实行全方位实时监管。改变了“人盯、车跑、手工记”的原始监管方式,有效地堵塞漏洞,提高了工作效率。截止8月底,全省40万辆营运货车已换发了兼有治超功能的IC卡道路运输证,货运源头IC卡普及率达到了55.8%。二是使用不停车快速检测系统。目前,全省已有155个公路超限检测站、196个高速公路匝道入口全部实现了不停车检测。三是建立治超信息监控平台,实现对超限检测站和重要货运源头企业的全程、实时监控。全省11个市、92个县建成了治超信息平台,逐步完善功能,实现对所有治超站、重要源头企业、主要道路路口的全程视频监控;78个县(市、区)建立了源头治超远程监控平台。1294个重点源头企业安装了科技治超系统。科技手段的应用,增强了监管行为的透明度,避免了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的寻租、渎职行为,减少了自由裁量权,提高了执法的公正性。
(八)保障有力,治超长效机制基本确立
治超工作要实现长效治理,必须有稳定的治超队伍和强有力的财力保障。省政府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把治超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正常支出范围。每年列入财政预算的治超经费达4亿多元。省级专项治超补助年均到位1.4亿元,市、县两级每年到位1.7亿元,基本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省为各市、县治超办和运管、工商部门配发了531辆稽查专用车,为质检部门配发了12辆功能齐备的专用检测车。各级政府把治超机构建设作为长效机制建设来抓,目前全省11个市和119个县(市、区)全部成立了治超常设机构,实现了机构单列,编制明确,人员固定。市县两级的治超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大都得到了落实。
(九)强化监督,治超浓厚氛围已经形成
五年来,我们把抓好宣传工作作为进一步推动治超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举措,通过新闻发布会、领导访谈、专栏、热线、专题报道、“三晋治超行”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全省治超工作的开展情况、典型经验、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了高规格、全景式的宣传报道和通报。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大媒体也报道了我省治超经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通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治超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效显著。一是超限超载率牢牢控制在0.2%以内,高速公路、长途运输基本杜绝了超载。二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治超五年后的道路交通安全与2007年相比,事故起数平均每年减少1950起,死亡人平均每年减少492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五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因超限超载车辆导致的交通事故。三是公路设施得到有效保护。五年来,全省827座危桥全部得到治理,没有因超载新增一座危桥。因超载形成的公路坏损基本绝迹,累计减少公路经济损失150亿元。四是道路运输效率大幅提高。高速公路货车平均行车速度从治超前的30公里/小时,提高到60公里/小时以上。客车正点率达到90%以上,长时间大面积堵车现象基本消除。五是货运价格合理回升。经过治理,煤炭等九大类货物平均运输价格由2007年的0.93元提高到1.24元,增长了33%。加上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10%,整体运价增长40%多。治超使不合理的过低运价逐步“归位”,使“不超不赚钱”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六是区域形象和政府公信力得到显著提升。全省公路“三乱”举报明显下降,受到了国务院纠风办的肯定,有力地改善了山西的对外形象。
山西:五年治超不寻常
2008年7月1日,两个政府令颁布实施,明确运管部门源头监管职责。五年过去了,山西治超工作在经过不断摸索、实践后,已经跨上了一个历史性的台阶。图为运管人员认真履行源头治超监管职责。齐泽萍摄
五年前全国治超看山西,现在全国治超已经开始学习“山西经验”,学习“破解世界性超载难题的“中国解法”
在具有“样本意义”的煤炭资源大省,山西的治超工作在经过五年后摸索、实践后,已经跨上了一个历史性的台阶。
五年治超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充分印证着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凝结智慧结晶的整个过程……
超载率从13%下降到0.2%
日前,全省治超工作表彰会在太原隆重举行。说隆重,是因为国家交通部部长杨传堂来了,省长王君来了,副省长牛仁亮等领导都来了。会上,治超工作先进市、先进县、先进个人等受到了表彰和奖励。
这场大会不仅是一次表彰先进的会议,更是国家对山西五年治超工作的肯定。
自2007年12月19日,我省开展“无缝隙、拉网式”新一轮治超总行动以来,以路面执法、源头治理、责任倒查为重点,制定出台政策法规,严重超载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大幅超载现象基本消除,交通运输安全显著提高,公路运输环境明显改善,货运价格合理回升,公路“三乱”得到有效治理。我省的新一轮治超行动,也被誉为“破解世界性超载难题的“中国解法”。
五年来,我省公路超载率从新一轮治超开展前的13%下降到了目前的0.2%以下,大大低于全国6%的目标。55吨以上超载车辆基本杜绝,高速公路完全杜绝了超载,国省干线公路长途、短途运输车辆超载得到有效控制。
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治超五年后的道路交通安全与2007年相比,事故起数平均每年减少1950起,死亡人数平均每年减少492人,受伤人数平均每年减少2514人。
道路运输效率大幅提高。高速公路货车平均行车速度从治超前的30公里/小时,提高到60公里/小时以上。客车正点率达到90%以上,长时间大面积堵车现象基本消除。全省干线公路货车通行量由治超前的2.2万辆提高到4.6万辆,合法装载延长了车辆使用寿命,降低了燃油消耗和车辆维修费用。
运输价格的市场调节作用显现,“不超不赚钱”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经过治理,煤炭等九大类货物平均运输价格由2007年的0.93元提高到1.24元,增长了33%。加上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10%,整体运价增长40%多。
公路设施得到有效保护。新一轮治超以来,我省827座危桥全部得到治理,全省没有因超载新增一座危桥。因超载形成的公路坏损基本绝迹,累计减少公路经济损失150亿元。
全国治超学山西
有人说,五年前全国治超看山西,五年后全国治超已经开始学习山西了。
五年来,我省一直在苦苦求索治超的“真经”。期间所做的努力,得到了交通部部长杨传堂的肯定。在我省治超工作表彰会上,杨传堂用“六个率先”对我省治超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一是率先建立了政府主抓的治超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主抓、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工作格局和管理无缝隙、责任网格化的监管模式。二是率先落实了货运源头监管。三是率先全面实行了高速公路路口称重阻截管理。四是率先执行了治超责任制倒查制度。五是率先应用了货物源头运输的IC卡,不停车的快速检测系统,实现了科技治超。六是率先成立了市县两级治超常设机构,建立健全了治超长效机制。
9月末的一天上午,在清徐油房堡超限检测站,一辆辆大车经过专门的地磅,检测结果马上就可以在检测点的一个大型电子屏上显示出来,货车的车牌号、轴数、载重量以及有无超载等信息一目了然。检测站负责人表示,根据省里制定的治超认定标准,过磅后如不超载,他们就直接放行,如果超载,开到卸货场点,将超出的部分卸掉,再开回磅房复秤。截至目前,今年在这里已经检测了5万多辆大货车,查住100多辆超载车,检测效率也由以前的1.5分钟缩短至现在的5秒。
这只是我省治理超载车辆的一个手段,更多的地方,则是把超载控制在源头。
在小店恒台混凝土有限公司,一辆辆水泥罐车排着队驶过检测磅房,每辆车、每个司机都要接受检测,出示IC卡道路运输证。司磅员司艳玲说,这里每天要检测100多辆水泥罐车,检测结果即时传回小店区及太原市运管局的监控平台,如果超载,必须回去卸货。太原市运管局有关负责人说:“太原市所有在册的货运源头单位都在监控范围之内,我们的监控平台可以观察到各个企业的车辆监测情况,对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从2007年我省新一轮拉网式无缝隙治超总行动开始,就被誉为一场牵涉各方利益、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战役。而是否能够打赢,关键是要看政府的决心。“决心”不是挂在嘴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行动中。
在治超中,我省将县、市政府“一把手”作为直接责任人,变“部门治超”为“政府治超”,并实行倒查机制。因为治超不力,山阴县县长被追责免职,成为全国“因治超不力而丢官”的第一人。之后我省治超力度不断强化,累计全省有860名干部因治超不力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有1个市、5个县因超载出现严重反弹而被实行了交通项目限批。
谈及治超的成功经验,其实还有很多。省治超领导组组长特别助理李顺通的话,给出了最后的答案:“政府主抓是核心,依法治理是基础,源头监管是关键,科技推动是重要手段,经济调节是有效措施,责任倒查是杀手锏,奖罚并重是有力保障,舆论促进是重要武器。”
治超又临一个新起点
五年间,我省从超限超载频发省份,到治超先进省份,治超工作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在全国形成了治超工作的“山西经验”。
成绩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未来的起点。
我省治超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许多深层矛盾和问题仍待解决:短途超限超载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治超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研究。
全省治超表彰会上提出,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治超工作将按照“思想不松、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口子不开”的要求,紧紧抓住路面治理和源头治理不放松,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规范站点建设、强化科技手段、完善法规体系、严打短途超载、推广厢式运输,巩固和扩大治超成果,健全治超长效治理机制,不断推进治超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副省长牛仁亮说,“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治超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继续进一步强化监管、提升水平,完善治超工作长效机制,推动我省治超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省长王君指出:今后,我省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治超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提高治超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落实治超工作主体责任,细化责任,落实责任,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要健全制度,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靠制度管好人、管好车。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科技治超水平,抓好科技治超这个关键,推进治超进入新阶段。
第二篇:治超试题
治超试题
一、填空题(共五题,每空两分,共10分)
1.对一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_ __次的货运车辆,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吊销其车辆营运证.2.道路运输企业一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_ __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道路运输企业停业整顿。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使、强令车辆驾驶人超限运输货物,不得阻碍____________________依法进行监督检查。4.指使、强令车辆驾驶人超限运输货物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__________万元以下的罚款。5.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 等货物集散地以及货运站等场所的监督检查,制止不符合国家有关载运标准的车辆出场(站)。
二、选择题(共二十题,每题三分,共60分)
1.非超限超载货运车辆,车货总重不能超过();
A:六十六吨(不含六十六吨)B:五十五吨(不含五十五吨)C:七十七吨(不含七十七吨)2.非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单轴承重不能超过();
A:八吨(不含八吨)B:十吨(不含十吨)C:十二吨(不含十二吨)
3.单位需要停产的,应当自停产之日起提前()向运管机构提交停产报告,注明停产原因、停产期限; A:1日
B:2日
C:3日
4:公路管理机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对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实施治理,也可以根据本省有关规定设立流动检测卸载点。
A:治超检测站
B:收费站
C:客运站
5:治超执法人员在进行治超工作时,可以设置()和自动路障装置,保障治超工作的正常进行。A:车辆缓冲带
B:路障
C:双闪灯
6: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应当经()后方可认定。A:称重检测 B:货运源头 C:监督检查
7:称重检测结果与当事人之前接受处罚后的法律文书记载的卸载后的车货总重不一致,且超过认定标准的,可视为()货物拼装。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8:治超执法人员对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应当责令违法责任人()。A:强行卸载
B:自行装运
C:自行卸载
9:公路管理机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查获的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及驾驶员信息及时通报有关(). A:公安管理机构 B: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C: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10:农村公路的管养单位或者部门,可以在农村公路的重要出入口以及节点位置()A:设置限高、限宽设施
B:路障 C:缓冲带
11:对拒绝检查、车辆妨碍交通通行的,由治超执法人员将车辆强制驶离或者拖至()、流动检测卸载点实施检测,相关费用由违法责任人承担。
A:公安管理机构 B:治超检测站 C:客运站 12:治超执法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A:未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而上路从事治超执法工作 B:不罚款、不收费,实施卸载,放行车辆 C:发现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一律查处
13:()不得未按规定装载、配载货物,放行超限超载车辆; A:货运源头单位 B:公路管理机构 C: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14:未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不得从事货物装载、配载的生产经营活动。A: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B:公路管理机构 C:货运源头单位
15:()者应当加强从业人员车辆安全知识和依法装载、配载的培训学习,确保道路运输安全。A:称重检测 B:监督检查 C:货运经营
16:货运车辆驾驶员应当向货运源头单位出示行驶证、道路运输证、驾驶证和()。A:身份证 B:从业资格证 C:营运证
第三篇:治超论文
浅论超限运输检测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道路运输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社会经济、道路工程和管理上统筹兼顾,要从社会经济、法律法规、道路工程和管理上统筹兼顾。超载超限运输现象在各干线公路上均非常普遍,据统计80%以上的装载货车超载,70%以上的中、重型装载货车超限,超载超限运输对道路与桥梁、交通安全以及环境等产生很大的危害性。要解决好公路车辆超载超限运输问题,创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必须针对导致超载超限运输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综合治理。了解公路运输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原因,说明超限运输的特点,依据提出的问题,分析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道路运输; 超载超限;特殊性; 治理;
众所周知,公路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但进年来,由于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不断增多,致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调查表明,超限车辆损坏路面的程度,在沥青路面上与汽车轴载重量4次方成正比,在水泥路面上与轴载重量的16次方成正比。车辆严重超限可造成沥青路面寿命缩短40%,水泥混凝土路面寿命缩短50%。致使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的高等级路面三五年内就出现大面积损坏,1 需要进行大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路每年因车辆超限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0亿元以上。可见,治理超限超载运输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一、超限运输的现状
(一)治超工作的法规建设不健全。从治超工作以来,上级主管部门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治超工作制度,经过各级的积累和完善,制度建设相对完备,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建立治超工作的长效机制,我们必须加大治超法规建设步伐,在目前情况下,我们省地方行政和立法部门,应尽快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治超工作法规体系。
(二)治超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有待提升。个别执法人员热情不够积极,业务能力不够熟练,有时对于司乘人员提出的相关疑问,未能及时准确、清晰的给予解答,给治超普法宣传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执法人员自身存在的安全威胁依然突出。治超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先后有多名治超人员牺牲在治超执法岗位上。从治超工作开展至今,全国有多名治超人员,因司机殴打和冲撞治超检测站致伤或致残。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势必影响治超工作向纵深发展。我站治超工作开展以来,极少数驾驶员对治超工作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拒不接受 2 执法人员的检查,甚至出现对执法人员谩骂、围攻、冲卡等现象,威胁到治超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治超检测系统设计不合理。检测仪精确度不稳定。车主经常对其精确性提出质疑,给治超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了工作效率。
二、超限运输的成因
造成超限运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益趋势,无视国家法律
运输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运输成本,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擅自改装车辆,增加车厢长度,增高车厢高度,增加车轴钢板等措施,增加汽车的装载量。另外,部分运输业主竞相杀价,多拉快跑,减少车次,通过增加运量来维护自身企业的利益,形成恶性竞争,致使道路损坏严重。
(二)政出多门,监管不力
由于我国目前治理超限超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部门,超载的执法主体是公安,超限的执法主体是交通。管车的不管路,管路的不管车,两套班子,两套人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效率,成为治理超限超载的一大障碍。
三、超限超载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全国七部委联合开展集中治理超限超载,结合许多省市实施计重收费,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治理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治超”费用较高
现行的治超模式是依托原有收费站和治超站,结合计重收费、治超检测、劝返、卸载、罚款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治超”模式的费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设备费用:计重收费的主要功能部件由称重系统[1]、轴类型识别器、红外分车器以及收费工控机四部分组成,收费公路为将现有收费系统改造为计重收费系统,需要安装计重设备、改造现有收费台、那么总费用包括以上安装计重设备的费用、改造现有收费台的费用及与此相关的其他费用支出。
运行及维护费用: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差异大,计重及检测系统所受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虽然我国有大批称重设备的生产厂家,但设备的精度,设备的后续服务等都要花费一定的运行及维护费用。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延伸,计重收费用及检测点的数量还须进一步增加。设备及运行和维护费用也会增加。
人员费用:据不完全统计,统一治超期间,上路检查的执法人员在2万人左右,执法人员的工资、补助等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还有许多地方,开展源头治超工作,执法人员进驻大型货源企业及站点,有些货源大县点多、面广、线长,需要执法人员会更多。
其他费用:因体制和利益关系,现行的治超模式对跨省长途运输的完整过程分段检测、缴费、通行。无形中增加了运输业户在各收费站点的停车等候等额外费用;部分车流量大的收费站点因交通拥堵造成货运汽车滞留的费用等。
(二)交通拥堵隐患依然存在
“治超”惩戒的重点是恶意超限超载车辆,对超限超载部分按正常费率多几倍的征收[2],同时必须就地卸载和接受相关处理;未卸载的车辆禁止继续上路行驶。但同时因卸载和接受相关处理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员和场地,而道路交通流量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可能会引发交通拥堵的后果,甚至会严重拥堵。这种拥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速公路本身的堵车;另一方面是引起道路交通负荷不均衡性堵车,如2004年10月安徽高速公路实行计重收费后,很多大型挂车便走还没有实行计重收费的国道,造成高速公路车流量下降,国道出入口车流量的增加,引发国道出入口堵 5 车。类似现象在全国其他省市也不同程度存在。
(三)巩固“治超”成果难度增加
现行的治超模式重心是在路上查、堵,把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治超站,一旦治超站稍有放松,极易出现反弹,这也是目前治超面临的难题之一,治超成果难以巩固。主要体现在:
短期集中联合执法,九部门合作是可以实现的,但难以长期坚持。而且这种执法必须每天24小时不间断,一旦出现盲区,运输经营者就会找到漏洞,视机超限超载上路。
治超工作对一线员工的忍耐性和细心性也是一种考验,整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司乘人员和车辆,工作的全部就是查检和测量,技术含量不高,再加上目前对人员提升和考核的政策还处于研究状态。使工作人员难以看到个人的长远发展空间,所以长期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一线员工难免觉得乏味和枯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难以长期保持。
四、国外治理超限超载借鉴
我国的治超工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9年,交通部制定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治超工作持续了一年后就终止。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颁布实施,全国又掀起了一轮治超的高潮。2000年和2001年,交通部和公安部分别进行了为期一 6 年的超限超载治理活动,虽然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都没能彻底解决超限超载的问题。
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纵观欧美国家治理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的手段,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在此以美国为例,1999年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对各州超载1814.4 kg违规车辆罚款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可以将其治超策略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将小额罚款与高密度执法检查策略相结合,该类执法特点是执法频度高,但处罚力度不大,因而执法成本较高;第二类是将高密度的执法检查与高额罚款策略相结合。这类执法适用于超载现象比较严重的时期,一般不会长期坚持;第三类是将小额罚款与小密度的执法检查策略相结合,该类执法频度不高,处罚力度也不大,适用于超载现象不很严重的地区;第四类是将低密度的执法检查与高额罚款策略相结合,该类执法正好和第一类相反,执法频度不高,但处罚力度大,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由于执法密度不高,驾驶员可能存在侥幸逃脱心理,但一旦被发现,则施以重罚,这类执法人员少、成本低。此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加大车辆超载执法检查密度和增加罚款额度对制止超载行为有类似的效果。
五、主要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总结公路治超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
(一)必须加快治超工作法制化建设的步伐。目前,治超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建议我省应该立足于公路自我发展的实际,从长效机制建立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建立健全更具有操作性的地方性治超法规制度,使治超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必须加大治超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力度。要严肃治超队伍进出的纪律和进入门坎,建议上级职能部门加大公开招聘力度,把一些政治素质强、作风纪律严、业务素质精的大学生和部队转业复退军人吸收进来,促进治超队伍整体素质跃升。
(三)必须加大治超队伍业务培训的力度。各级要把治超队伍建设当作当前及一个时期的重中之重来抓。要充分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依托院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一批真正能打硬仗,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治超队伍。
(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治理超限运输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依靠交通部门一家很难彻底解决,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要坚持专项治理与 8 源头治理相结合,坚持部门联手与区域联动相结合,坚持经济处罚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交通部门与公安部门要各司其职,严格执法,取缔非法改装车的企业,取消超限车的运营资格等源头治理措施,加大治理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局面。
(五)加强宣传
通过积极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运输企业主及时了解关于运输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增强对超限超载运输危害性的认识,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使治理超限运输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治理超限超载运输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交通部2号令《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公路交通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使治超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随着治超执法机构的日益健全,治超执法行为的进一步规范以及治超执法人员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公路的日常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超限治理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然而与公路建设相比,公路治超管理工作相 9 对滞后,不少地方在认识上对公路治超管理远没有像公路建设那样重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和存在,给以后公路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为了充分认识治超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实有效地开展治超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公路治超管理水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抓好公路治超管理工作。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文明服务意识。首先,各级治超执法人员要认真学习公路法律、法规和治超管理业务理论,积极参加省、市公路交通部门举办的治超执法人员培训班,掌握业务知识,增强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其次是治超人员在行使依法治路、保护路产、维护路权职责过程中,要自觉地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树立公路行业良好风气作为“形象工程”来抓;第三是要认真按照《交通行政执法五个规范》的要求,秉公执法,热情服务;第四是治超人员必须规范执法行为,按照规定着装,佩载行政执法证件,亮证执法,文明执法,坚持把文明用语和执法行为是否规范,纳入治超执法人员考核内容之中。
二是认真宣贯、《公路法》、《规定》和《办法》等公路交通法律法规,为治超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新的形势、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加大对〈公路法〉、〈规定〉和〈办 10 法〉的宣贯力度,按照省市交通部门的总体部署,使宣传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把公路法规宣传到千家万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不断巩固宣贯成果的基础上,把每年三月作为“公路法规宣传月”,做到有规模、有影响、有声势,进一步优化公路治超管理工作环境。
三是对治超管理人员进行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的整顿。思想整顿,重点解决执法意识和执法宗旨的问题;组织整顿,主要检查治超人员是否具备执法资格和执法主体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要求;纪律整顿,坚持杜绝有法不依、执法随意的现象;作风整顿,检查是否做到“两公开,一监督”,制止和杜绝吃拿卡要现象,执法行为是否规范,执法态度是否文明等。要结合实施,认真搞好自查自纠,对违反执法纪律,情节严重,影响极坏的执法人员要坚决注销执法资格,调离执法岗位。通过整顿,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依法行政,执法公正和有法必依、依法必严、严明执法作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治超执法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2]《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3]《超限运输车辆公路行驶管理规定》
第四篇:2013治超工作计划
2013年治超工作计划
我公司自成立治超小组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超限超载检测
工作的相关知识,积极获取治超新政策,对治超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思想觉悟、纪律作风。2012年在领导的帮助下,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下为明年治超工作计划:
一、加强治超制度学习。
二、认真学习各项文件和规定,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关于治理超限超载的方针政策,在学习中按照上级的要求建立学习笔记。
三、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强化管理,根据各自的工作实际,对现有的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把安全、提高服务意识作为一个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多角度出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每件小事、从每个细节入手,不断提高工作标准,按照规范、整齐、准确的要求,杜绝进出入车辆超限超载的现象出现,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切实搞好我单位车辆超限超载工作。
第五篇:2011治超工作汇报
宾县交通运输局 2011年治超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局严格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要求,扎实开展路政治超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治超工作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总体工作情况
自治超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副县长徐安海同志为组长的治超领导小组,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室,具体协调每个部门的治超工作,按照 “抓综治、保安全、保畅通、为人民”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主抓、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坚持不懈、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职能,严格责任,密切协调,坚持源头监管与路面治理相结合,重点治理与长效治理相结合,治超站点检测与道路流动稽查相结合,我局与交警等部门配合的联动稽查队伍,配备了治超设施,落实了治超专项经费,严防死守,群防群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教育为先,开展“全方位”宣传 知法才能守法,开展公路治超工作,必须以宣传开路,始终把宣传教育贯穿到农村公路治超工作全过程,保持必要的宣传声势,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治理超限超载氛围。一是坚持正面宣传和宣传正面,提前宣传政策、措施,做到社会群众看的到、听的见,对治超政策耳熟能详;二是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利用村口路边、货运站场、公路边坡、养护工区、收费站点、货运企业等多种场所,采取悬挂横幅、刷写标语、组装宣传车辆、散发传单、开办专栏展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努力使治超法规做到家喻户晓,路人皆知。三是对超限超载工作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利用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体曝光,给违法违规者施加压力。
2、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全责。
治超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成立后,在深刻分析了治超工作攻坚克难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和我县治超工作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夯实了工作责任,县政府与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确保责任链条连续不断,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把治理超限超载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县政府督察室和监察局定期督办并对超限超载工作开展情况在全县通报,以上考核监督机制的建立,为治超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重拳出击,联合治超
为了加强路面治理,我们对全县道路情况进行认真摸底,选择重点路段、桥梁和道口,设置了数量适中、监控有效的超限超载检测站点,派人长期执守,严格控制超限超载车辆的运输活动,分别在同哈线、糖坊镇等2条车辆密集重要路段上设置了1个治超点、1个布控点和1个卸货场,采取部门联动、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联动的方式,发现超限超载车辆立即将其引导到超限检测点或临时卸货场,如果距卸货场较远,执法人员采取就近卸货的办法,直到载重达标后才予以放行,针对治超中某些车辆屡卸屡超,绕道逃避治超点等问题,我们本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建立“黑名单”制度,实行严管重罚,凡进入“黑名单”的车辆,每逢必查,不让非法运输户心存幻想,彻底打消其侥幸心理。与此同时,我们定期不定期的深入到运输企业、个体汽车运输户、维修站点和治超检测点等超限超载重点控制企业和场所进行监督检查,采取疏堵并举,以堵为主的管理方式深入打击超限超载运输行为,今年来,我县累计投入路面执法人员 18000余人次,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63辆,卸载货物156吨。
4、查堵并举,从源头控管
我们加强了源头控制,查堵并举。一方面采取查堵结合,以堵为主的办法,积极实施货物源头控制集中治超专项行动,县治超办同各企业签订了《源头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责任书》,县道路运输管理站与各货运企业签订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和从业人员承诺书,从源头上加强了治理,杜绝了超限超载行为的发生。
5、锲而不舍,打造“能战斗”治超队伍
针对治超工作新要求,新标准,我们从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入手,竭尽全力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对执法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有:相关法律法规、新的认定和卸载标准、纪律要求等,让执法人员真正吃透治超各项政策,培养公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保持长久不衰的昂扬斗志。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夏季,我们分别组织路政执法人员开展了路政管理人员队列演练、指挥手势、仪容风纪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培训。同时,邀请县法制办进行两期法律法规培训,培训结束后,队伍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理念得到进一步加强,路政人员能自觉将法律知识运用到路政执法工作中,做到了处罚程序合法,处罚依据准确,处罚事实清楚。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1、车辆超限超载态势得到有效治理。从全省治超工作会议以来,随着治超宣传和工作力度的加大,加大打击力度,采取强有力措施,治超站点严防死守,各主要路段、路口等重要通道由专人负责监控,加大道路巡查稽查力度,车辆超限超载态势得到有效治理,货运车辆超载率控制在了2 %以内,除县里重点工程 55吨以上超限超载车辆基本消除。
2、运输环境逐步改善。全县公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公路通行能力完全恢复正常,特别是下半年以来未发生交通堵塞现象,公路桥梁得到有效保护,全县公路大面积、非正常损坏明显减少,今年以来再没有发现新增危桥。
3、交通事故明显减少。与全省集中治超前相比,全县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明显减少,未发生大的堵车现象和因超限超载造成桥梁倒塌及恶性交通事故,全县境内公路安全畅通。
4、货物源头得到有效监控。对货物源头的治理是治超工作的重点。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强化对货物源头的监管和巡查。
5、社会对治超的认识有明显提高。唤起全社会对治超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取得治超工作胜利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治超工作中始终把宣传教育贯彻到整个工作中去,营造良好的氛围,为治超工作的顺利进行打造良好的环境。
6、货运价格合理回升。通过集中治理,有效地遏制了非法超限超载运输现象,运输市场进一步规范,公路运输价格基本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平均运价合理回升,提高率达到20%以上。
7、打击短途超限超载运输专项行动成效显著,交通运输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按照省市精神,依据《关于开展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实施方案》,依托县电视台和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大造舆论声势,创建良好氛围;采取条块结合,明确责任,加大打击力度,流动稽查中队坚持不间断巡查和接举报快速反应,及时处治,坚持逢车必检,逢超必罚,全面打击短途超限超载车辆。通过路面蹲守和流动稽查,有效打击和查处了短途超限超载车辆。
三、下一步打算
尽管我们通过扎实地开展治超工作,逐步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治超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特别是农村公路治超存在着线多、面广、治超工作量大、经费不足等诸多困难,要彻底纠正超限超载行为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常抓不懈,严管重处,总结经验经验,巩固成果,今后,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组织好宣传和实施工作,采取各种手段大力宣传,把宣传活动引向深入,要制定学习方案、定出学习计划,把治超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
2、进一步巩固路面治理成果。治超工作开展以来,长途运输车辆的非法超限超载行为已得到有效治理,路面治超的工作重点仍然是短途运输、驳载等行为,进一步巩固路面治理成果、完善路面管理机制,确保无一辆超限超载车辆驶出我县。
3、进一步加强货物源头的治理。各治超成员单位进一步完善制定货物源头实施细则。对货物源头实行巡查监管。并制定货物源头治理的抄告、移交流程图,制定合法货源单位的登记、报表、抄告等范本,实行对货物源头的有效监管。
4、进一步完善治超点的管理。制定非法超限超载车辆责任倒查流程图,完善对查获的超限超载车辆档案、资料的管理,并抄告、移送治超办和按照《治超工作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对相关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并负责督办。
5、严格责任追究。对治超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执法人员,给予严肃处理,对查扣的双超车辆,按程序进行责任倒查,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