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助推矿井健康持续发展
近年来,邢东矿工会紧紧围绕矿井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等中心工作,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不断提升职工文明修养、道德素质、职业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矿井改革创新、生存发展提供了持续强劲的精神动力。
一、深化学习,多维发力,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矿工会从抓日常学习入手,丰富形式内容,引导职工学习传统文化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入脑入心。
一是拓展内容全员学。在全矿开展了“学好《弟子规》,做好邢东人”主题实践活动,组织职工学习《弟子规》中关于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围绕“仁义礼智信、孝悌忠贤良”等核心要素,引导职工筛选学习国学中的200句经典语句;通过向职工推荐学习《论语》《孟子》等经典典籍,延伸学习内容,深化理解认识。
二是七字循环系统学。为保证学习效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即:“读经典、听讲座、唱歌曲、讲故事、写体会、评先进、查不足”七字循环学习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学习制度和考评机制,通过多重角度、多种形式引导职工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学习和领悟。
三是浓厚氛围自主学。在矿区创建全方位、立体式、广覆盖的传统文化宣教网络,先后在生态文化园、井下各头面、运输大巷以及井口、电梯建立了传统文化长廊、宣传窗口。1
在地面工业广场,精心打造了劳模广场、道德广场、文化理念广场、伟人广场、雷锋广场等传统文化教育阵地。并利用党建网及工会微信平台分别开设“传统文化视频课堂”“传统文化解读专栏”,开通了手机短信“全天候”掌上教育平台,达到了人人学、处处学、时时学。
二、加强引领,思想先行,力促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此,矿工会将典型引路、亲情感化、美德教育、关爱服务、“互夸”激励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举措,整体推进,分步做实。
一是典型引路树榜样。在全矿开展了“学习腊旭精神、接力邢东现象”系列主题实践活动,选树的王腊旭先后荣获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2016年又被授予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受到习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第三次接见。在腊旭精神的影响带动下,“邢东现象”层现叠出,先后涌现出 “邢台好人”“第二届邢台市道德模范”“3月份中国好人”付海豹,全国优秀群监员张涛,“冀中能源杯·第三届感动中国的矿工”刘振书,河北省“金牌工人”朱勇、宁文涛等120余名方方面面的先进典型。通过事迹报告会、“德润邢东”主题教育等,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从而引领职工向楷模先进学习,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矿井安全生产中。
二是亲情感化保平安。融入亲情,付出真情,是职工家 2
庭幸福、矿井和谐发展的人文力量。充分发挥矿井“半边天”的情感优势,引导女工及其职工家属无论严寒酷暑,坚持春送祝福、夏送清凉、秋送瓜果、冬送温暖,真情奉献不断线,为职工送去姜汤、鸡蛋、绿豆汤、防暑药、安全鞋垫等,使职工切实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同时,紧跟矿井形势任务,定期开展安全文艺进区队、发放倡议书、诵读安全家书等活动。这些女工及其家属因在服务中被晒黑,被职工们亲切的称为“煤海”里的黑色“娘子军”。同时,通过季度“丈夫无‘三违’,妻子来开奖”“夫妻同唱安全歌”“夫妻安全论坛会”“子女寄语”等亲情教育活动,提升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近年来,通过这些活动,使全矿“三违”率降低32.8%,无“三违”职工人数占到了98%。
三是感恩教育聚人心。矿工会吸取传统美德中的“孝文化”,教育职工将安全作为对父母最大的孝,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开设道德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到矿授课,让职工心灵沐浴传统孝文化的洗涤,2016年开课14次,参加听课职工达1876人次。同时,精心挑选《父亲》《母亲》《感恩一切》等孝亲敬老与爱国爱国歌曲,刻录成光盘发放到职工手中,供职工聆听。坚持每季度开展了“最美孝子”和“最美儿媳”评选活动,目前,已评选出“最美孝子”56名,“最美儿媳”52名。通过举行“感恩母亲尽孝心”“送健康,报平安”“为母亲过生日”等活动,引导职工心存感恩,诚向安全,努力工作。
四是关爱服务讲奉献。关爱职工、奉献社会,关键是真情实意、诚心相待。矿工会通过职工互助一日捐、走访慰问、3
金秋助学等多种形式帮扶那些困难的职工,让职工群众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热爱公益,传递爱心,自2011年开始,连续六年举办无偿献血活动,领导积极带头、职工热情不减,累计1431人次参加、献血量32.16万毫升,涌现出“献血状元”刘彦波以及连续献血10年以上的孟凡香等一批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先进典型。切实发挥王腊旭志愿服务队作用,坚持每年为偏远地区贫困农民和特困职工捐献衣物等,并积极参加邢台市助残、助老、助困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爱心行动温暖矿区,传递社会。邢台市“7.19”洪灾期间,举行了“传递劳模精神、爱心援建家园”洪灾救助活动。
五是“互夸”激励扬正气。坚持以“写出来、讲出来、贴出来”开展职工“互夸”活动,2016年,召开互夸主题现场会4次,评选出职工心中的“互夸达人”拾金不昧、感动邻里的劳人科职工达建超、常年义务为小区的孤寡老人修电器、改线路的动力科电工李建良等38名,为矿井和谐稳定发展注入了正能量。
三、注重实效,真功实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矿井发展力量
通过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矿井谋生存、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职工队伍和谐稳定。面临当前严峻形势,全矿干部职工坚定发展信心,正视困难,理性看待,队伍没有散,思想没有乱,干劲更足,韧劲更强,一门心思抓好安全生产。二是矿区干 4
事创业氛围浓厚。广大干部职工瞄准任务指标,积极投身劳动竞赛、练兵比武等活动中,破纪录、创水平达22次,保障了矿井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三是矿井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大力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职工积极融入、全程参与安全管理,顺利实现了安全生产十周年,矿井连续5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称号。四是矿井提质增效成效显著。推广应用股份公司56项、矿30项优秀成果,产生经济效益1718万元。职工“双创”成果106项,创造经济效益达4375.5万元,提升了矿井发展质量,增强了矿井发展动力。五是“窗口”形象提升靓化。邢东矿坚持对职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做法,先后得到了国务委员王勇、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张庆伟等各级领导的高度好评,充分展现了冀中能源、邢东矿的形象风采,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篇: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总结
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学习总结
序号:45号
姓名:王春雨
单位:文昌清澜同新小学 在市领导对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下,我有幸于2018年8月1日到8月4日参加了在海口举办的《2018年文昌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培训》,通过这次学习受益颇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这也是一次文化大餐,丰富了大脑的知识。现将学习到的中国传统文化总结如下:
丁匡一老师的《经典诗词的精神境界及其当代价值》一堂课,让我学会品味经典。他以“什么是经典和经典的特征”为话题引入,让我们领略了经典诗词的自然、无常、超脱、豪放、怡然五大精神境界;体会到了古代经典诗词能构筑意义世界、关切内心情感、涵养精神气质、更新心境世界的当代价值;从而让我们感悟到一定要深度阅读学习诗词,这是一堂深刻的学习课。
谢小怡老师风趣幽默而又不失科学严谨的课堂让我记忆犹新。《如何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国学教育》的课堂气氛是前所未有的活跃,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让我们这些老师再次回到学生时代。从这两节课,我们真正知道了什么是国学,怎么将国学带进课堂,以及如何提高个人的国学修养。
周凌老师则是带着我们能了解了苏轼的一生以及他的作品。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传奇中生,艰难处活,伟大中死”。少年时养成的幽默天性,成年后命运的起落、精神的苦痛造就了伟大的苏轼,但他无论何时,都胸怀天下,济世苍生,在逆境中发现并创造了生活的乐趣。在中华文化的孕育与发展历程中许许多多的文人像苏轼一样,将中华的语言化成一道光,照亮了文明之前的蒙昧与黑暗 它是连接时间、空间与情感的纽带,他们在诗歌中留下的哲思与智慧 而今依然启发着我们。
鲁老师谈吐幽默!在欢声笑语中,我们穿越时光隧道,走进汉字王国,慢慢揭开汉字来源的神秘面纱!鲁老师说:“万物的存在,决定汉字的存在。”中国文字源远流长,从甲骨文到现代楷体,字的一步步演变承载着中国多少的历史。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拥有几干年的文化,从仓颉造字到现代规范的方块字,字的一步步演变是中国人民集智慧的结晶。
这一次的培训学习将会为我打开一扇国学之旅的窗。
第三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向前发展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而符合客观规律,并且非常好的世代相传的具有显著中华民族特点的风俗、道德、思想、作风 和艺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和美德,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是开拓创新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淘漉和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自从盘古开天劈地后,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开启脑力,启迪子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陈酿,历经沧桑,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增值的民族资本,璀璨夺目,点墨是金,亘古常青,价值永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
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养无限,永屹世林。万物的发展都有相通之处,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演变史,以史鉴今,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弟子规》、《三字经》、《论语》、《道德经》等国学经典中蕴涵着许许多多关于做人、做事、从政的道理,蕴涵着许许多多关于理想、志向、气概、胸襟、正气、情操、奉献、修身等哲理真理,可以培养良好品德,塑造健康人格。《论语》上讲“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老子也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两个字,道是本体,德是现象,我们没有办法见道,但是我们能够见德,什么是德呢?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养父母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能够见到、我们能够体会得到;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也能体会得到。在我们的人类社会里面,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的,有父子,有兄弟,有夫妇,有君臣,有朋友,都是要在人群当中生活,在人群当中就要面临着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这种关系也是道德的体现。如何处理好呢?就要“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长慧幼顺、朋友有信” 这个五伦的关系,是每一个人在这个关系当中自然要承担起的义务,如果不承担义务那关系必定搞不好。做父母的要仁慈,做儿女的要孝顺。上级对下级要有仁恕之心,下级对领导要有忠诚之心。夫妇之间要有道义、有恩义、有情义、要互相的体贴、互相的照顾;兄弟之间要做到兄友弟恭,这个兄长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兄长要恭敬;朋友之间
要互相讲信义,这些关系是道,随顺这个关系就叫德。《孝经》里面讲“人之行,莫大于孝”,只要你是人,你最可贵的德行就是孝道。孝字就是仁爱,以仁爱之心、之行服务社会,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和谐社会。学习传统文化就是“亲仁”,这个“仁”不仅是有仁德的人,还包括这些古圣先贤留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仁德、圣贤人智慧的结晶。孟子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汎爱众”,把这个爱心扩展到世界就是和谐世界。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实质,要学会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要学会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要学会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要学会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要学会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要学会“向往理想人格”的美德和气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但是学习,更重要是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真用。用于启迪人生智慧、用于凝聚发展合力、用于提升执政水平、用于构建和谐社会。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是政治文明的“导航灯”;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是修身克己的“必修课”。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继中华美德,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主旋律,倡树文明新风。从
传统文化中学会做人、做事、共处、生活、发展。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规范个人文明礼仪,领悟、实践、传承。自觉养成“明礼、诚信、仁爱、守德”。做一个行为规范,品德良好,人格健康的好公民,为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年9月3日 2010
第四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陈红林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当教师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今天的青少年很少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教学中更好地向学子传播传统文化,这是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好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课,通过培训学习,我才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了较为深刻地想法。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专门的学习、思考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古代的一些学问。然而,通过一天的讲座和学习,使我的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中华优
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论语》的思想颇为丰富,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中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
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真正知道了自己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是多么的荣幸。教师这个职位是多么的神圣。要想成为师之典范,必先成为一个好人!对于怎样成为一名好的教师我感悟到了以下几点:
1、教师须是有道德修养的人,须修身养性让自己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2、教学生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真正意义。
3、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
4、增强教师业务素质,努力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汪源源不断的泉水,不断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今后,我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业余学习,努力把传统文化持之以恒的渗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时刻警惕自己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第五篇:学习传统文化
学习传统文化-------做个心胸宽阔的人
莫代秀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学习,特别是蕴含了丰富传统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闲人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
我想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那么心胸会开阔很多。文化是一个太深厚的主题,我无力探讨什么。但是以一个虚心学习者的身份,我觉得,将自己放在一个历史长河中,或是说站在一个历史的角度,我们身后那么博大的文化,我们个人的恩怨情仇,大喜或大悲已是不值得一提了。人生无喜亦无悲,无欲亦无求,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呢?
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智慧。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我的心开朗了许多,就像突然遇见了太阳。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养性!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样的书?怎样才算修身养性呢?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在探索。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徒劳。这样的人于社会于他人也将是无所益处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好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信息化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特别喜欢《易经》中的那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经常用这句话去勉励自己,交给我们怎样去做一个人,做好一个强者、智者。我经常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两句就会是一个圣人,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精深的文化随便精研点就受用终生了。
现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专心的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来安静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
不敢说自己是个有智之人,但至少在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知道一个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我要寻找我的快乐的精神家园。只要肯于学习,勤思考,相信,总有一天可以达到我想要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