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
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依托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根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学会联合体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宗旨是引导、支持各(发起)全国学会探索创新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培养机制,不拘一格地发现和扶持有望成为未来材料领域科技领军人物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条 通过各(发起)学会推荐,建立本学会联合体青年人才储备库,并从中选拔一批32岁左右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以下简称被托举人)进行连续3年稳定的资助培养。
第二章 基本原则
第四条 坚持同行专家遴选。每位被托举人至少经3位同行专家评议并同意推荐,其中至少2位同行专家与被托举人具有相同研究领域。
第五条 坚持大平台培养。在培养被托举人时,充分发挥学会联合体及各发起全国学会的学术交流、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平
— 1 — 台、跟踪服务等平台,为被托举人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第六条 坚持精准托举。根据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成才需要,为被托举人提供精准的托举服务;主要资助有基础有潜质的材料领域基层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已经入选各类国家人才项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一般不作为被托举人人选。
第七条 坚持多样性发展。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才特点,探讨设计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培养方案,为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摸索经验模式。
第三章 职责与分工
第八条 学会联合体秘书处、青年工作委员会共同负责项目的总体策划、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监督考核等工作;各承担学会具体负责本学会被托举人培养计划的实施工作。
第九条 项目实施学会主要任务:
(一)指导帮助被托举人制定培养计划;
(二)协助学会联合体为材料领域被托举人搭建培养平台;
(三)保障按培养计划实施,并做好项目的总结工作;
(四)接受中国科协的监督,并按要求提供项目相关材料。第十条 被托举人的主要任务:
(一)制定个人学术成长发展规划及经费使用计划;
(二)主动落实培养计划;
(三)及时反馈个人学术成长情况;
— 2 —
(四)按要求完成中国科协和项目实施单位布置的有关工作。
第四章 自荐/推荐与评审
第十一条 根据中国科协进度安排,启动青年托举人才自荐/推荐工作。
第十二条 候选人须为各发起学会所属个人会员。第十三条 学会联合体设立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评审专家委员会,组织青年托举人才评审工作,确定专家培养团队及实施责任单位。
第十四条 被托举人以签署年度项目合同书方式明确培养目标及工作任务。
第五章 实施与监管
第十五条 各学会按照事先宣传发动、多渠道推荐的方式初审产生被托举人候选人选,提交学会联合体建立青年人才储备库。
第十六条 学会联合体秘书处、青年工作委员会按照同行专家评议程序产生被托举人选,面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后报中国科协。女性被托举人年龄可适当放宽1-2岁,需报中国科协批准。
第十七条 根据中国科协的通知确定本学会联合体被托举人名单。
第十八条 按照要求,对青年人才托举情况进行年度检查评估,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效,发现和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正常
— 3 — 有序开展。
第十九条 服从中国科协的监督检查,对被托举人学术行为轨迹进行跟踪评估。
第二十条 学会联合体及承担学会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工作协调,为被托举人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第六章 经 费
第二十一条 被托举人才经费来源包括中国科协经费支持和社会募集。
第二十二条 资助经费用于被托举人学术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不得被项目实施单位截留或挪用,不得用于项目实施单位的基本建设、对外投资、罚款、捐赠、工作人员工资及福利等。
第二十三条 项目实施单位须按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相关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按照项目合同书约定完成经费执行。
第二十四条 被托举人对项目经费有自主支配权,须结合个人培养计划合理安排经费使用。
第二十五条 学会联合体秘书处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管理监督。
第七章 结项与验收
第二十六条 项目实施单位在每期项目完成时须提交结项— 4 — 报告。结项报告包含三年工作总体情况、经费使用情况、项目绩效以及被托举人成长情况评估等内容。
第二十七条 对存在弄虚作假、虚报业绩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被托举人,责令退回项目经费。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依据本办法另行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秘书处负责解释。
— 5 — 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施细则
根据《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 自荐/推荐
第一条 本学会联合体每年上半年根据学科需要,发布通知,启动青年托举人才自荐/推荐工作,明确自荐/推荐办法和条件,不断充实学会联合体青年人才储备库。
第二条 各自荐/推荐被托举候选人按要求填写并提交候选人申报书。
第三条 申报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自荐/推荐人才个人情况:包括个人主要简历、研究方向、工作主要成绩及突出特点、参加学会活动情况、个人成长规划等
(二)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包括托举团队(专家团队和服务支撑人员),为期3年的被托举人培养方案,被托举人培养目标、培养工作计划、经费使用计划等。
第四条 有以下情况的全国学会,无申报资格:
(一)被中国科协通报批评的全国学会;
(二)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负面影响较大。
— 6 —
第二章 评审
第五条 学会联合体秘书处制定青年托举人才评审指标、评审办法,并报主席团通过。邀请评审专家,召开评审会议。
第六条 评审会采取现场答辩、专家评议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第七条 评审主要内容包括:
(一)学科优势。被托举人所在学科领域应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主攻领域。
(二)资源优势。托举团队及实施单位应具备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综合实力,具备行之有效的“托举”工作机制,愿意投身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并支持学会联合体工作。
(三)托举方案。托举方案的工作思路、发展重点、培养目标、组织保障、进度安排、资金使用等内容清晰明确、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培养路径、举措符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
(四)工作目标。工作目标清晰明确,可考核、可问责,能够准确反映青年科技人才借助本项目取得的可喜变化和跨越提升。
第八条
学会联合体随机抽取专家委员会不同专业领域中熟悉行业发展、关心青年人才成长的院士、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9~11人。
第九条 被托举人须获得半数以上专家投票方可参与立项,— 7 — 由专家现场评审确定推荐意见。
第十条 被托举人名单及所属学会将在本学会联合体及各有关学会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平台公示5个工作日,对公示无异议的被托举人将上报中国科协批准。
第十一条 项目正式立项后,被托举人责任单位须根据项目计划签署年度《中国科学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项目合同书》(以下简称《项目合同书》),《项目合同书》将作为项目管理和项目总结验收的主要依据。
第三章 被托举人遴选
第十二条 被托举人的遴选条件:
(一)32岁以下(按申报年6月30日实足年龄计算);
(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作的中国籍公民;
(三)材料领域的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
(四)具有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科学精神和优秀的学风道德;
(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良好的科研潜质;
(六)未曾入选本项目或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
(七)女性的被托举人年龄可适当放宽1-2岁,须报经中国科协评审领导小组同意。
第十三条 各全国学会须公开发布正式遴选通知,利用本单— 8 — 位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同行专家实名推荐、分支机构/单位会员推荐、青年科技工作者自荐等多种途径开展人选报名工作。
第十四条 项目实施单位依据遴选条件对报名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的报名人选即获得同行专家遴选评议资格。
第十五条 学会联合体制定遴选办法和遴选程序,在遴选评议会议召开前正式对外公布并执行。
第十六条 学会联合体严格按照遴选办法和遴选程序,组织召开遴选评议会议,通过专家现场投票方式确定人选的推荐次序,并根据可资助名额确定被托举人推荐人选。
第十七条 每位被托举人推荐人选应由不少于3名同行学术权威专家进行评议并具名同意推荐,其中至少2位同行专家与被托举人具有相同研究领域,至少1名专家承担指导、托举责任。
第十八条 项目实施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和遴选评议专家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在评议会议之前透漏评议专家名单,不得对外透漏评议内容,不得对外透漏评议结果。
第十九条 遴选评议专家应严格执行回避制度。被评议人选的直系亲属、主要旁系亲属、同一课题组成员在评议时须暂时离席回避。
第二十条 将被托举人推荐人选有关信息(包括人选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对应的推荐专家和托举导师),参与遴选评议的专家信息(包括姓名、专业、工作单位)将在本学会联
— 9 — 合体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平台面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后,报中国科协审核确认。
第二十一条 通过中国科协审核确认的被托举人将获得入选证书。
第四章 经费监管
第二十二条 经费资助标准由中国科协在每期项目申报通知中列明,每期稳定支持三年。
第二十三条 被托举人对项目经费有自主支配权,须结合个人培养计划合理安排经费使用。由社会募集资金资助的,被托举人可根据需要一次提出三年经费的执行计划,经书面报告中国科协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四条 按照既定的年度工作任务,帮助和指导被托举人完成经费执行。
第五章 投诉处理
第二十五条 本学会联合体原则上受理公示期内的书面实名投诉(包括提供投诉人真实身份信息的电子邮件),一般不受理电话、口头、网络、匿名等其他方式投诉。投诉人应提供具体准确的联系方式。
第二十六条 本学会联合体按照严肃、谨慎、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处理公示期内的投诉。
第二十七条 本学会联合体对确实存在问题的被托举人— 10 — 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严肃处理,并向投诉人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第六章 项目实施
第二十八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按照《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结合材料领域行业发展情况,制定适合本行业青年人才成长的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为被托举人提供全方面的扶持培养。
第二十九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根据被托举人需求,协助托举导师开展对被托举人的指导工作,确保托举导师真正发挥出帮扶、培养的作用。
第三十条 学会联合体将通过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青年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加强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并通过定期举办座谈会等形式,直接了解被托举人的意见和诉求。
第三十一条 托举团队及被托举人应认真按照培养计划开展托举工作,并按正常流程开展结项验收工作(不鼓励提前完成或延长项目时间)。
第三十二条 各学会应与被托举人工作单位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及时了解被托举人的科研进展情况;托举导师团队及服务支撑人员应切实发挥培养和保障作用,为被托举人成长成才排忧解难。
第三十三条 被托举人如在培养周期内入选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可由本人提出终止项目资助,报中国科协批准后,结余
— 11 — 资金可用于支持其他被托举人。
第三十四条
本学会联合体以适当方式公开项目实施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五条 本学会联合体将通过青年学术论坛等活动,为被托举人搭建跨学科、跨领域的托举平台。
第三十六条 中国科协建设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跟踪评价系统,对被托举人成长过程进行跟踪记录,被托举人应积极配合中国科协做好相关跟踪服务工作。
第七章 结项与验收
第三十七条 被托举人在每期项目完成后1个月内时须提交结项报告。结项报告包含三年工作总体情况、经费使用情况、项目绩效以及被托举人成长情况评估等内容。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细则由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秘书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12 —
第二篇: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召开成立大会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召开成立大会
2015年10月15日下午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成立大会。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与会的有: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孟安明院士、副理事长张知彬、王德华,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种康,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康乐院士,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隋森芳院士,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陈晔光,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饶子和院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高福院士,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王世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曹雪涛院士,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田志刚等学会负责人参加会议。我学会翁晓红副秘书长列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主持。饶子和院士在会上介绍了联合体成立的背景。中国生命科学学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生命科学领域各学会在推动学科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关键性的作用分不开的。为了加强各学会之间的沟通与资源共享,提升中国生命科学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加速学会的自身发展,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倡议,先由生命科学领域的部分学会作为发起单位,探讨设立'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的初始机构。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陈晔光理事长汇报了联合体筹备情况。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代表陈晔光在成立大会上介绍了筹备情况。与会学会代表表决通过了联合体章程、主席团组成,确定了联合体轮值首届执行主席、执行秘书长。参会专家围绕生命科学联合体发展方向和工作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饶子和、康乐、曹雪涛、隋森芳、高福等院士、专家先后发言,指出学会联合体的建立,打破了单一学会的局限性,建议联合体以各成员学会求同存异、优势互补为基础,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发起科技合作计划、提出政策建议、开展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打造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做出成绩,充分体现联合体的价值。尚勇书记在讲话中阐述了学会联合体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意义。他指出,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的成立不仅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群团工作改革的创新举措,也是顺应现代科技发展规律的具体举措。现在的科技发展一方面新学科不断兴起和成长,另一方面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特别是生命科学领域最为典型。生命科学领域是目前我国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域,最有可能实现从跟跑转为并跑、领跑。所以在生命科学领域率先成立学会联合体,以学会联合体的形式,推进学科集成创新和科技资源集成共享,先走一步尤其重要。尚勇强调,学会自愿组建非法人联合组织,体现了科学家对学术探究的主导作用。学会联合体重在创建学科和人才间有机互动、协同高效、资源开放共享的长效机制,形成共谋发展、联合攻关、协同改革的稳定体系,其所提供的大平台能够进一步突出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中的主体性,能够更好地发挥科技社团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促进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营造出一个很好的创新环境。学会联合体通过开展大学科交流,促进学科间融合合作,通过合作,使更多的资源共享、共用,引导和促进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学会联合体平台、集成优势,通过开展重大评估、设立重大奖项、提出重大计划、承担重要职能,凝聚各方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升国际话语权,学会联合体必将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群团工作中大有作为。尚勇要求,中国科协要做好对学会联合体的服务和支撑工作,对于联合体举办大领域学术会议、打造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起联合体科学奖励等工作进行重点扶持。最后,他再次对生命科学联合体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期望联合体在推动我国生命领域科技创新、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促进生命科学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免疫学会等11家生命科学领域的全国学会联合发起成立,未来将吸引更多生命科学领域全国学会加入联合体,形成合力,协同发展,不断壮大和完善。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目前初步规划了6项功能,即搭建高水平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平台、预测生命科学发展方向、规划并实施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完善生命科学领域科技人才选拔培养评价体系、科学普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三篇: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在京成立
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在京成立
2016年12月24日,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静海院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薛一平出席大会并讲话。会议由学会联合体副理事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天津工业大学校长杨庆新主持。
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副理事长杨庆新主持成立大会 学会联合体副理事长孙瑞哲,学会联合体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彦敏等11位学会联合体发起单位代表;学会联合体专家委员会李培根院士、蒋庄德院士、周立伟院士、叶声华院士、顾国彪院士、桂卫华院士、闫楚良院士等27位代表;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宋军;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等相关部委、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代表共100余人出席成立大会。会议现场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周济在成立大会上围绕智能制造做了专题报告,阐述了智能制造的重要意义、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发展机遇以及发展方向。他强调成立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是顺应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技三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学会联合体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从提升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出发,在各成员单位和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成为大力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周济院士作智能制造专题报告
尚勇在讲话中指出,由11家与智能制造相关的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发起成立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有利于提升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增强我国智能制造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战略性的重点突破、重点跨越。他强调,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要坚持建设高端智库、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的职能定位,以智能制造工程为主线,大力加强智能制造的国际交流能力,搭建好高水平国际交流舞台;联系一批智能制造领域研发基地和平台,集中力量办大事;联系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城市和示范产业园区,推广和应用智能制造技术。他希望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能够有效集成各方面资源,凝聚各方面力量,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推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我国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科协尚勇书记讲话
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院士表示,专家委员会将为联合体开展与智能制造领域相关的国家战略、科技发展、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前瞻性决策咨询研究和重大政策制定的评估评价工作提供专家建议,逐渐成为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联合体第一任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彦敏汇报了联合体筹建工作情况。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院士代表联合体专家委员会讲话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彦敏汇报联合体筹建工作
会后,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召开了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章程》、专家委员会名单,听取了联合体重点工作安排,并讨论了联合体下一步的工作部署。
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牵头,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共11家学会共同发起成立的非独立法人联合组织。成员单位还包括15家企业、10家科研机构和11家高等院校。
第四篇:第五届中国科协先进学会评选表彰方案
第五届中国科协先进学会评选表彰方案
为了表彰全国性学会在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的成绩,树立先进,深化全国性学会的改革与发展,按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性学会评奖办法》关于“先进学会每两年评审一次”的规定,确定从2005年2月开始,进行第五届中国科协先进学会评比表彰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成立专家评选委员会
为加强对评选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好本届先进学会评选工作,在中国科协书记处领导下,成立第五届先进学会评选工作专家评选委员会。专家评选委员会委员由中国科协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中国科协全委会委员中的学会代表组成,负责先进学会的评选工作。
二、评奖办法和奖项设立
先进学会评选办法和先进学会评选条件,按照中国科协五届四次常委会会议通过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性学会评奖办法》和先进学会评选条件执行。先进学会表彰数额为全国性学会总数的10%—15%,即总体表彰数量在25个以内,并按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科普与交叉学科学会的比例评选。采取学会自愿申报的办法进行,申报学会填写先进学会评选申报表,并上报先进学会典型材料。先进事迹限定为2003和2004学会活动中取得的成绩。
参照第四届先进学会评比做法,本届评选拟设立五项单项奖,分别为:国内学术交流奖、科学普及奖、国际学术交流奖、建家工作奖、科技服务奖。单项奖的评选办法、评选条件参照先进学会评选办法和条件执行,表彰名额由专家评选委员会根据各学会实际申报情况确定。
三、具体方法步骤
(一)初评:按照学科分类进行初评。凡申请评选的学会,先向有关学会的代表介绍本会成绩和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初评。初评数按实际表彰学会数200%确定;
(二)评选:在初评基础上,由中国科协第五届专家评选委员会对初评通过的学会,按表彰数额无记名投票进行评选,并将评选结果报中国科协书记处;
(三)评审:中国科协书记处对专家评选委员会评选的结果进行评议复审,最终确定第五届先进学会和先进学会单项奖的表彰名单,报中国科协常委会备案,并由书记处负责组织表彰工作。
四、时间安排
(一)申报先进事迹材料时间:截至2005年5月31日前;
(二)初评时间:2005年6月30日前;
(三)专家评选委员会评选时间:2005年7月31日前;
(四)中国科协书记处审议时间:2005年9月30日前。
五、表彰办法
中国科协为先进学会和先进学会单项奖颁发奖牌和证书,并在中国科协学会改革工作座谈会或六届六次全委会议上对先进学会和先进学会单项奖进行表彰。
第五篇: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7年06月27日
(2007年6月1日中国科协七届四次常委会议通过)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各副省级城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
为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中组部等五部门《关于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的若干意见》,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团体,就加强新时期的学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学会工作的责任和使命
1.学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作为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是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式,负有孕育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功能,承担着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推进自主创新、传播科学文化、规范学术行为、推动学术生态建设、提供服务和反映诉求的重要职责,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学会的重要作用。
2.努力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社团。近年来,各级科协及学会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断深化学会改革,提高学会自主活动、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学会为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学术活动日趋活跃,承接政府社会化职能有了一定进展。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学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仍未打破,对会员的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还未充分展现。在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学会发展对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按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的工作定位,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具有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现代科技社团,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
3.促进学术建设,培育创新人才。学术交流是促进学术发展与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手段,是学会凝聚科技工作者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同行认可和社团认可的优势与功能,把开展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促进自主创新作为主要任务,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促进学科群建设,培育创新人才,增强学会学术影响力,提高社会公信力。注重质量,创建学术交流精品。积极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互动充分的学术交流活动,每个学会每年下力气办好1~2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联合其他学会共同举办跨学科、交叉性学术活动。提倡理性怀疑和学术争鸣,鼓励探索、宽容失败,营造自由平等、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信守科学道德规范,健全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规范,建设和谐学术生态。开展学科发展史研究,把握学科发展趋势。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学术交流活动。
4.创新活动方式,提高学术交流成效。建立学科进展研究及发布制度,推动学科发展。健全学术年会制度,促进科技工作者间的交流。举办不同形式的学术沙龙、圆桌会议等活动,为萌芽期的学术观点、创新学说提供交流平台。举办青年学术会议、工程师论坛、产业发展论坛等有针对性的科技交流活动,吸引不同年龄、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开辟学术网站或专题网页,推动在线学术交流,促进学术信息的快速流动和资源共享。学术活动选题既要关注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前沿问题,也要关注关键性、紧迫性的技术瓶颈问题;既要关注学科领域内的前沿课题,也要关注相关学科的发展课题。避免有活动无交流、有交流无争鸣、有规模无互动的现象,遏制学术会议中的不良倾向,进一步提高学术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5.提高论文质量,提升期刊影响力。倡导专家办刊,实行主编负责制,建立作者、审稿者、编辑、读者四位一体的期刊队伍,提高编委会和审稿队伍的国际化程度。采用选题策划、组约稿、缩短发表周期、提高英文摘要质量等方式,吸引高质量原创论文。建立完善期刊数字平台,实现编审程序化和学术论文网上开放存取。以建立高素质期刊人才队伍、提高刊载论文水平、提升编辑出版质量、扩大同行认可度等为重点,积极培育在行业和专业领域内有良好声誉的精品学术期刊。
6.提高学会在国际科技界的地位与作用。积极与国际同行组织建立联系,组织和支持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科技研究项目、担任重要国际科技组织领导职务并发挥应有作用,组织和支持会员特别是青年会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考察培训活动。争取在我国主办或承办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和科技会展活动。充分利用国际知名科学家和专家来华的机会,邀请他们讲学或进行专题交流。学术会议要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的运作方式,积极面向国际开放,吸引国外同行参加,注重在华国际会议的实效。积极参与“海智计划”,加强与海外华人科技团体的联系与交流。开展培训,提高会员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7.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学会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横向沟通便利的优势,调动和集成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参与国家、地方和行业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参与重大工程项目、行业技术标准的咨询研究和论证工作。围绕区域发展、行业科技进步以及与科技发展相关的重大项目和关键问题,组织会员深入开展跨行业、高层次的调查研究活动,举办专家论坛,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不断提高学会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
8.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新农村建设服务。积极探索学会开展科技服务的有效形式。围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采取“厂会协作”、“金桥工程”等方式,在企业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组织会员和科技工作者赴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诊断等科技服务活动,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涉农学会要积极主动组织会员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参与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提供科技咨询、典型示范和信息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增强科普能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9.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积极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面向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公务员和领导干部等重点人群,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主题,在科学家纪念日、世界活动日等与学会相关的公众活动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积极与媒体合作推出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产品,通过不同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创新成果,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10.创新学会科普工作机制。以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吸纳社会资源,共同开展科普工作;健全科普工作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将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的新途径,积极鼓励和引导每位会员、特别是获得各种科技奖励的科学家,每年至少要参加一次科普活动,支持会员开展科普创作活动;推动科普工作队伍建设,发挥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强化科技传播能力培训,建立职业化科普队伍,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为会员参与科普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
五、努力为会员服务,不断增强学会凝聚力
11.把会员满意作为衡量学会工作的主要标准。会员是学会的立会之本,联系会员、服务会员、发展会员是学会的基础性工作,会员是否满意是衡量学会工作的主要标准。设立会员工作机构,完善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制度,建立多元结构会员制度。创新服务方式,加大服务力度,按照“会员优先、会员优惠”原则,及时充分地满足会员的学术需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学会对会员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12.建立完善会员沟通服务制度。设立“全国会员活动日”,建立会员建议呈报制度等,完善会员联系、沟通和交流机制,积极主动听取会员意见和建议。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和帮助会员,协助科技工作者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的沟通,建立健全广大会员对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科技问题的建言献策制度,及时准确反映会员意见和建议。
13.建立学会诚信制度和会员诚信档案。制定科学道德规范,倡导良好学风,反对学术不端行为。成立学会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宣传教育,监督会员执行科学道德规范情况。积极受理会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投诉,认真组织调查,对投诉事实成立的予以处理或公布,对事实不成立的予以澄清或公告。逐步建立完善会员诚信档案,对学会组织和学会会员的学术不端行为予以记载、跟踪、披露、谴责和惩戒,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活动要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坚决抵制不良因素对学术建设的影响。
14.为会员专业发展服务。加强对会员专业发展的指导,以促进会员的学术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为重点,创新继续教育工作模式,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审、科技奖励和表彰奖励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的导向作用,通过设立优秀论文、科技成果、科技工作者等奖项,做好会员表彰宣传工作,举荐优秀人才。积极推进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及双边、多边及国际互认,推动会员学术水平和职业资格的国际认可。利用学会信息渠道,为会员提供择业援助服务。
六、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15.进一步深化学会改革。自觉接受学会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监督。以增强服务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主线,以发展会员和服务会员、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办事机构能力建设、承接社会职能等为突破口,制定学会发展规划,完善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学会自律、自立、自主发展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努力把学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团体。
16.加强组织基础建设。建立健全会员工作机构,完善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制度。制定会员发展规划,加强在高校学生、青年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科技工作者中发展会员。加强会籍管理,统一使用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登记证号,完善学会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会员网上入会和信息交互。制定适宜的会费标准,建立健全会员定期缴纳会费制度,实行会务公开、会费使用公开,使广大会员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理顺全国学会与地方学会之间的会员会籍关系,建立完善会员发展、管理、服务的合作机制。
17.坚持民主办会。建立以会员为主体、民主办会的体制结构,改革会员代表产生制度,明确会员代表的权利和职责,开展会员代表建议案、会员评议制度试点,使会员代表能够充分行使权利。开展学会理事会成员差额竞选试点,将具有奉献精神、较高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优秀会员选入理事会。在有条件的学会开展三理事长制(前任理事长、现任理事长、候任理事长)试点,提高学会决策和执行能力,健全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规则,防止行政化倾向,理顺学会权力机构、决策机构与办事机构的关系。加强对学会分支机构的指导和管理。
18.提高服务能力。坚持因会制宜、因时制宜,培育学会优势活动与特色活动。以科技奖励、科技成果评价、行业标准制定、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科技咨询和培训教育等为重点,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学会的社会公信力,主动承接政府职能转变中的有关公共服务职能,拓展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
19.加强办事机构建设。全国学会须“有家有业”,即有数量适当的专职工作人员、有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办公场所、有正常开展学会活动的经费收入、有为会员服务的学会活动。建立独立域名网站,完善学会组织、会员管理以及学术、期刊、科普、咨询等各项业务活动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内容。推进办事机构职业化改革,建立健全办事机构管理规章制度,改革用人机制,健全考核奖励机制,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有条件的学会,试行办事机构人员面向全社会招聘,提高从业人员职业化水平。
七、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作用,为学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0.强化为学会服务的意识。科协所属学会是科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协组织和工作的重要基础。各级科协要把加强学会工作放到突出位置,为学会的改革发展创造条件,不断增强科协对学会的凝聚力。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反映学会情况,推动有关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制定学会工作规划或计划,建立科协领导联系学会制度,及时掌握学会情况,帮助学会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中国科协和民政部共同推进科技类学术团体创新发展的试点工作,努力营造学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
21.科学分类,加强指导。研究探索科学合理的学会分类体系,依据学会特点,加强管理和指导。建立学会改革试点体系,开展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总结推广改革经验。举办学会理事长论坛、秘书长沙龙等活动,探索学会改革发展新思路。研究建立体现科技社团特色、适应本地区特点的学会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学会评价管理办法,健全竞争激励制度,引导学会健康发展。建立全国学会与地方学会活动联动机制。
22.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对学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组织开展对全国学会各类从业人员的分级培训,提高全国学会及其分支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强化专兼职学会工作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所属学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23.建立择优资助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加强项目集成,加大重点项目支持力度,资助学会创立活动品牌。举办中国科协年会、学术论坛等,为学会搭建综合性工作平台。建立学术建设发布制度,发布学科发展报告。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发布科技期刊发展报告。组织开展大型学术和科普活动,加强学会科普工作,支持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科普活动。加强和完善科协系统奖励体系建设,开展先进学会、先进学会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奖励活动。广泛宣传优秀学会及学会会员、学会工作人员的典型事迹,发布全国学会发展报告,扩大学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24.探索合作共建模式。进一步理顺学会与挂靠单位的关系,明确权利义务。积极探索与挂靠单位联合支持学会发展的新模式。学会挂靠单位要重视学会工作,支持学会依法按章程独立开展工作与活动,帮助解决学会办事机构工作条件问题。加强科协对学会的业务主管、指导服务职责。建立与挂靠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协调解决学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5.为学会承担政府转移职能创造条件。重视发挥学会在科技奖励、科技评价、科技人员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支持学会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办新的社会服务项目。认真总结推广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新经验,巩固和拓展学会发展空间。
二○○七年六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