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公安教育托起公安工作的明天范文
用公安教育托起公安工作的明天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建设一流警察院校
2007-04-25 16版:教坛荟萃
学校荣获上海市2006年度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上海是一个走向国际化的特大型城市,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警务管理。作为培养新一代上海公安民警的摇篮,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为了适应现代化城市警务管理的需要,为了上海市民有一个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积极调整学校的办学定位,坚持“用公安教育托起公安工作的明天”的办学理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公安院校办学新模式,全面推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重心从职前教育向职后教育转移,职后教育工作重心从学历教育向专业培训转移,专业培训工作重心从注重理论学习向注重技能训练转移,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保障“四个能力”,加快建设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点、警察特色的公安院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主动调整办学定位,坚持培养公安基层一线急需人才
一所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合格人才,是办学的目标。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为了加快培养适应现代警务机制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警务人才,针对公安基层一线急需大量从事艰苦岗位人才需要,调整、优化了办学目标和宗旨。
当全国众多的专科学校争先恐后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时候,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却反其道而行之,于2000年主动停办了普通本科学历教育。
2002年8月,在教育部、公安部、市教委、市人事局、市公安局的批准和大力支持下,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首创了公安管理专业第二专科教育,招收全日制高专(高职)及以上学历的应(历)届毕业生,实行“招生与招警”并轨,将公务员考试与入学考试同步进行。学员入学后接受为期一年半的公安专业教育,毕业后颁发第二专科文凭,由市公安局统一分配工作。第二专科教育的创办开辟出一条“社会培养打基础、行业挑选再加工”的公安人才培养新路。
一所原本可以开展本科教育的学校,转而变成了一所开展第二专科教育的学校,表面上看,仿佛是降格了,但是,学校却在一个更高、更专业的层次上成为培养合格警务人才的专业院校。同时,学校也全面承担起培训在职民警的职能。
为了确保上海公安教育事业的深度发展、长远发展,2004年起,上海市公安局实施了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了上海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管理班子共同体。所谓“共同体”,即学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与市公安局政治部分管领导进行角色合并,市公安局政治部教育训练处处长也同时参与,与其他学校领导一起形成上海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管理班子共同体,从而搭建起上海公安大教育管理、运作体系。
由此,学校的建设发展规划与公安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招生计划根据需要制定,订单式培养警务人员,按岗位招录,分岗位施训,定岗位使用,使得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人才与警务岗位需要的人才一一对应,学校也由此开辟出一片职业化的公安教育新天地。
育人必育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警务化管理
政治建警是公安院校的生命线。公安民警需要扎实的业务能力,但更需要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忠诚是“警察之魂”。
秉承这样的理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政治建警的首位意识,强化“育人育根”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设计、组织和实施,在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加强了思想政治的课堂教育与公安实战、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选择从警,就是选择艰辛与责任”,“履行使命,忠于职守”,这些看起来是学校提出的口号,其实更是学员需要牢记的信念。基于这样的要求,学校实行严格的封闭式警务化管理模式,注重强化学员纪律作风和行为规范教育,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纪律、严格考核。所有的严格,为了一个目标,培养出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的合格警察。
能力是关键,“一个目标三个转变”
公安一线工作的警务人才,需要的是什么?学校的回答是:能力!
一线的民警最忌讳的是什么,是“说不过、跑不过、打不过”。具体说就是:讲道理“说不过”普通老百姓和当事人,抓捕时“追不上”、格斗时“打不过”犯罪嫌疑人。换句话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说得过、追得上、打得赢”的合格民警。
为此,学校的教育从基层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实行“一个目标三个转变”,即: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从“学科为中心”向“能力为中心”转变;从“课堂为中心”向“现场为中心”转变;从“懂不懂”向“会不会”转变。学校充分依托学员入学前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储备,集中精力开展公安专业教学,帮助学员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于是,学员在毕业时必须:“会射击、会查缉、会驾驶、会电脑、会外语”,并且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法律知识以及过硬的身心素质,这是警务人员的通用基础技能。同时,学员经过交通、巡逻、治安、社区、监管等基层一线岗位核心能力的教学训练,牢固掌握日常警务活动中最常用、最基本、最重要、最实用的岗位业务技能。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员,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也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经常走上实战现场参加模拟训练,在“知道”和“处理”即“懂不懂”和“会不会”两者选择的时候,他们不仅仅需要“知道”,更需要的是学会如何“处理”。
名师出高徒,一线警官现身说教
一线的人才需要来自一线的实践指导,名师才能出高徒。2002年3月,市公安局建立了教官制度。学校引入了一批来自实战部门的教官充实到教学岗位。来自实战一线的教官,具有了解实战情况、富有实战经验的优势,他们的讲课常常伴有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生动具体,对学员有相当大的启迪。
学校为保证教学人员的教学效果,每隔一段时间在全校教官、教师中组织开展授课资格评审,实行竞争上岗制度,不断地激励广大教官、教师深入基层一线、钻研实战和教学业务的积极性。
如今,教官已经成为学校教学训练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也因此有了一批“能战会教”、理论功底深厚、实战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
放眼望未来,瞄准建设一流警察院校
历年来,学校分别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和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瞄准建设一流警察院校的目标,全面推进教学、科研、管理、保障“四个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和发挥上海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主阵地的作用,为全面提升上海公安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作出新的贡献,用公安教育托起公安工作的明天。
(朱景达)
(图片为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员风采:
1、列队会操;
2、心理训练;
3、反恐演练;
4、交通指挥手势操练。)
第二篇: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读李镇西《民主与教育》有感
读一本好书,如同跟一位博学睿智的朋友谈话,的确如此。近期我细心品读了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李镇西的《民主与教育》,从中获得了许多以前不曾领悟的真谛。这本书让我明白中国需要民主教育,民主教育则需要千千万万具有民主意识的教师来推动它的进程,这本书还让我更清楚地了解到在教育岗位上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让学生、让家长、让社会满意的教师。李镇西所推崇的“民主教育”和我们今天演讲的主题“尊重学生 待生如友”的内涵是吻合的。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情感。与孩子平等交往,把爱的雨露公平地洒向每一朵鲜花。
专制教育 发人深思
然而在教育这片原野上,并不是每一株幼苗都能幸运地获得阳光而茁壮成长。李镇西在《民主与教育》这本书上转载了这样一则教育新闻:安徽淮南矿业集团孜矿三小六4班教室的讲台上,9名年仅十一二岁的学生被班主任强迫用小刀当众刮脸,直到流血为止。学生们究竟犯了什么错,以致老师这样惩罚他们。事情是由一次演讲会引起的,前一天学校演讲会在会议室举行,学生放学经过会议室时,就好奇地趴在门缝看他们班的演讲,因身后还有很多学生在挤,于是六4班这9名学生被挤进了会议室。结果班主任认为这事给班级丢了脸,说学生脸皮太厚。于是,她要求这9名学生第二天带刀来刮脸。起初,学生并不相信老师会这么做,以为只是吓唬吓唬他们,但第二天下午,让人难以置信的残忍一幕发生了。
“刮脸事件”一经披露,立即震动中国,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报纸、杂志、电视台有关此事的跟踪报道以及社会各界对这个老师的谴责,一时间铺天盖地。老师们,对这件事我们应该有怎么样的反思呢?一方面,我觉得这些已经十几岁的孩子,连一点维权意识和最起码的维权能力都不具备。另一方面,我们部分教育者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还把他的教育理念停留在“棒子底下出孝子”的年代,是不是太落伍了?学生犯错是很正常的事,本身他们就是在犯错和改错中进步的,我们不能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而一意孤行,实施无人道的专制教育。李镇西说:“专制教育是守旧教育,是非人教育,就是不把学生当成人,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视学生的尊严、思想、情感的存在,而把学生当作没有生命的物。”扪心自问,我们的老师在日常教育中是否也有体罚学生的事件发生呢?同在蓝天下,都是大写的人。我们不能为一点小错就把学生安排到讲台前的角落里听课,不能动辄就扇耳光、罚马步、回家反思。受传统思想影响,从私塾开始,在中国千百年来,“老师打学生”没有人觉得不正常,中国传统教育有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道尊严,而没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平等观念。直到现在还有教师认为体罚是教育的必需手段,甚至也有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就该打。”但是,历史进入教育改革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天经地义”,甚至对这非人道的教育方式予以谴责。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顺应时代发展,共同推进中国民主教育,共同托起教育的未来。
倾注爱心 待生如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李镇西也说:“爱不等于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没有爱。”是呀,爱是一个教师最起码的道德情感。李镇西对学生是非常尊重的,班里有位学生丢失了一本书,他没有给拿书的学生扣上“偷”的帽子,而是说,这位同学的童心暂时缺失,第二天,学生把书悄悄地送还后,他又说,这位同学的童心又回来了。
晨光中学“绵阳班”的老师在倾注爱心,待生如友这方面确实是我们的典范。班主任余淑华老师对学生像对待家中的亲人一样,她知道四川灾区的孩子初来九江,对这里的饮食多少有些不习惯,于是每周六轮流安排学生到自己家里吃火锅,端午节又从家里送来鸡蛋和粽子,孩子们打 心眼里觉得班主任像大姐,像妈妈。李恂生校长担任“绵阳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他总是寓教于乐,生活中,他又像一位慈祥的父亲疼爱孩子,班里的胡长凤同学有胃病,患病期间,李校长怕她胃痛不能吃食堂的饭,就叫爱人送稀饭给她吃,夫妇俩把“绵阳班”的孩子当做自己亲生子女一样。晨光中学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生活困难,甚至最基本的生活费都难以保障。我们的老师从微薄的工资中每月拿出200元钱无偿资助他们,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每次听到范校长讲述这一桩桩真实的故事时,我不由得身心感动。是啊,我们的奉献虽然看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纯净的天地。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定是有大爱情怀的人。当然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如果教师常常这么想:“这么好的学生,我怎么能不想方设法地把他们教好呢?”学生也经常想:“这么好的老师,我怎么能不信任他并努力学习呢?”如果建立了这样的感情良性循环,那么,我们的教育已经现出了成功的曙光。
尊重孩子 从我做起
尊重学生就不能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无视学生的尊严、思想和情感。有件事至今回想起来我还是有些后悔,前年下半年,韩凤云同学因几天没到学校上课,我问其他学生,都说她跟班主任请假回家了,什么原因谁也不知道。几天后韩凤云回来了,我问她为什么缺课,她竟然不回答我,我大发雷霆,痛骂她不尊重老师,当时她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落。到后来才知道和她一起长大的哥哥不幸去世了,她还沉浸在悲痛之中,她的心灵本来已经遭受了很大的打击。我作为老师不但不到班主任那了解情况,不去安慰她,反倒为了自己一个自私的尊严,而忽略孩子的尊严和情感,为这事我一直没有原谅自己。
当然,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我也无数次品尝过尊重学生的甜头。年轻的时候我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弟妹,与他们打成一片。现在年纪渐老了,我又把孩子当作子女一样看待,这个初三5班,我从08年开始,一直陪伴他们到现在,三年了,彼此感情很深。他们喜欢听我上课,喜欢和我打球,喜欢和一起我交谈。有了爱的教育于师生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又能借机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雷会鹏同学是一个来自偏远山区的孩子,从小就顽皮好动,上课不能尽心听课,刚上初一的时候,有一天下第一节晚自习时,他把手沿着走廊的栏杆往前猛推,结果手被栏杆上的铁条划了一道又深又长的口子,当时血喷涌而出。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能不心疼吗?我立马把他带到中医院治疗,在没有打麻药的情况下连缝了八针,真叫人揪心,我握着他的另一只手一直陪伴他,事后的几天又送他去打针,帮他买消炎药。这个顽皮的小子他感动了,他由衷的感到来晨光读书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他说以前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老师。在以后的学习中他的行为习惯变了很多,现在已经是班上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好班干了。
严中有爱 爱中有严
李镇西还认为:爱绝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的要求和严肃的纪律。以厚此薄彼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你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你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大爱,爱所有的学生,爱身边所有的人。我在晨光网站上看到易宝莲老师写的班级管理工作交流论文《严中有爱 爱中有严》,她说:“教育根治于爱,只有教师心中有爱,把自己的一片真情献给孩子们,才会得到孩子们的爱戴和拥护。”她的确也做到了这一点。易老师从08年担任初三5班的班主任以来,从来没有把5班的孩子当做普通班的学生看待,处处高标准、严要求,那时候,我听到学生说:“我们吃什么样的饭菜老师都要管。”以前班里那些爱打架、爱上网的孩子被他“驯服”成热爱学习、热爱学校、热心管理班级的好学生。像李烨、雷会鹏这样顽皮好动的学生,在她的耐心教育下,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成为老师管理班级的好帮手。学习上易老师总能想办法给学生树立信心,你看那些孩子为了黑板报上的进步之星、成功之星每 天都在努力奋斗着。正因为如此,每次月考,班里总有几个学生能冲到年级前40名。为了这个班易老师倾注了多少心血呀。难怪许多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当初我们不理解班主任,现在终于明白了,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这也印证了朱云老师说的一句话:“你们现在可以恨我,我不希望你们将来恨我。”易老师对待初三5班的学生,既像严父,又像慈母;既是师长,又是朋友。孩子们生病了,她放心不下,孩子们没有按时到家,她放心不下,孩子们进步了她高兴,孩子们退步了她揪心。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易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在平凡的岗位上照亮了别人,也升华了自己的好老师。
在晨光中学类似于易宝莲这样的好老师又何止一个。江咏虹老师待生如友,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她所喜爱的教育事业上;范玉昆校长像电脑一样把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个性特征都记在心里,只有心中有学生才能做到这一点;涂杰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始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吕荣琴老师用自爱的行为影响和征服了许多顽皮的学生;周裔国校长优先发扬民主,以学生管理学生,建立了良好的班风。余淑华老师为了照顾灾区的孩子饮食习惯,每周六轮流安排学生到自己家里吃火锅;晨光中学个别单亲家庭的孩子生活困难,甚至最基本的生活费都难以保障。我们的老师从微薄的工资中每月拿出200元钱无偿资助他们,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这一桩桩真实的故事,真的让我身心感动。是啊,我们的奉献虽然看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纯净的天地。
老师们,师德师风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民主教育是一条走不完的路。我庆幸能在晨光这个大家庭中工作生活,我庆幸能和这么多有着淡泊名利、有着宁静心灵的老师们朝夕相处。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尽心向大家学习,我愿将满腔的热血融化在教育的沃土中,用无私的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2011年3月22日
第三篇:用奉献托起明天的太阳
“用奉献托起明天的太阳”
演讲稿
潦河镇吴集小学
崔宾勤
用奉献托起明天的太阳
潦河镇吴集小学
崔宾勤
童年时代,我最敬佩的人是老师,记得最牢的一句话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人民教师崇高的劳动!就是这份激情,这份执着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使我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于是,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我自豪,我是一名中国教师;
我自豪,我是一名青年教师;
我自豪,我是一名小学教师;
当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踏进小学时,我的心情是多少激动,多么地自豪。然而,俗话说得好: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为了上好一节课,我常常日思夜想,认真阅读各种有关的参考资料,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有时已是夜深人静,劳累了一天后,躺在床上,但满脑子仍是问题、答案,灵感一来便忘记了疲劳,一骨碌爬起来写,直至满意为止。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因为我是一名教师。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讴歌教师的无私,一生的兢兢业业,一生的勤勤恳恳,他们的奉献是那么令人感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样无私奉献的场景发生在我的身边,随时随地的奉献,随时随地的感动。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们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歌讴歌我们的职业,但是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我可以深深思索最奥秘的哲理,我也可以采集如花的诗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们的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气候无常的春天已经过去,教育改革的春天悄然来临,我知道,在这次课程改革实验里会造就一批年青老师成为教学骨干,成为名老师。虽然我今年没有担任课改第一线的课程,但是我始终觉得,课改不是面向个别年级个别老师个别学校个别地区的,只要你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也许课程改革的硕果你先品偿,是的,课改给我们所有在职的老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如果你能在课改中与时俱进、硕果累累,你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名教师的头衔;如果你不能在课改中取得成绩,甚至还在那儿混日子,那么你将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岗位。所以我们要努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虽然感到压力大,时间不够用,工作忙、任务重,但是我不会有一点怨言,反而我会感到自豪,因为我是新世纪的一名人民教师。
诗人汪国真的诗句这样写道:“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虽然我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但是!对于当初的选择,今生我无怨无悔。我将趁着年轻,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用今朝的热血去谱写明朝的辉煌。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托起教育明天的太阳,甘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对大千世界,心怀淡泊,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的人生,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第四篇: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记尉氏县洧川镇王庄小学教师、共产党员安俊霞
安俊霞,女,1979年出生,1999年毕业于河北省廊坊市石油管道学校,同年参加教育工作。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尉氏县洧川镇王庄小学教导主任。她热爱教育事业,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受到镇、县表彰,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县骨干教师、市骨干教师,多次获得全国优秀辅导奖,她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县一等奖及全国二等奖。
向往
由于受科技创造未来意识的渗透和知识改变命运思想的熏陶,在安俊霞幼小时的心灵里,就埋藏着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期望的种子。
现在,她也成了一位人民老师。当她穿过了教师职业表面的光环,走进了它的内核时,才真正理解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我们都知道,教师不是伟人,不能象伟人一样成为偶像,受人敬仰;教师也不是英雄,不能象英雄那样轰轰烈烈,流芳千古;教师更不是明星,不能象明星一样光鲜亮丽,妇孺皆知。相比之下,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普通得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平凡得宛似沧海一栗。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然而她很高兴自己选择了人民教师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关爱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教师的职责。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正如作家冰心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王强同学天资聪明,成绩优秀。
但是,有那么一段时间,王强迷上了网络游戏,所以经常和老师上演警察抓小偷,玩失踪;和家长玩捉迷藏,打游击战。上网、逃学使晚年得子的父母痛心疾首,老师们都十分惋惜。
这个学生来到安俊霞的班以后,她发现王强还是一个很有心的孩子,没有
听妈妈的话,他会在日记里写下愧疚的心情,忘了带红领巾怕扣班级的分就躲在教室里不出来。知道了这些情况以后,安俊霞便趁热打铁、循循善诱。
通过专门召开感恩教育的班级演讲比赛、讲解小学生上网有哪些危害等主题班会以后,安俊霞及时找王强谈话。聪明的王强慢慢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父母的不容易,知道了网络游戏的危害,了解了学习的重要性。现在,不管哪个老师提起王强都会说:“这孩子变了。”
在王庄学校,提到唐晴的大名,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少老师都对唐晴这个学生畏惧三分。因为她的数学成绩经常是一位数,语文成绩有时还能上两位数,据唐晴的妈妈说是因为小时候不小心吃到了老鼠药,所以脑子不够使,2+3知道等于5,可3+2就不知道是多少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安俊霞发现她手非常巧,而且特爱唱歌,乐感还挺好,于是经常鼓励她,找简单的问题来提问她,有点滴的进步就及时得表扬,有明显的进步就大夸特夸,树立唐晴的自信心。就这样坚持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时唐晴的语文成绩86分,虽然还是班上的最后一名,可是唐晴却哭了,她哭着对安老师说,这是她上学以来考的最好的成绩最高的分了。期末考试的时候语文84.5分,就连唐晴的妈妈都说她的女儿忽然开窍了。这,有力地验证了“有付出就有收获,有奉献就有回报”的科学道理。
真情
难忘啊2007年,这一年对安俊霞来说是黑暗的一年。
就是这一年,春节刚过,安俊霞远在深圳的爸爸就被确诊为腮腺瘤,医生让马上动手术,为了方便照顾就回来了。在老公的安排下,她的爸爸很快就住进了漯河医附院,去住院时善解人意的老公就说:“俊霞,你别去了,我一人就行,你去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放心不下学生。”可是手术的前一晚上,老公又给俊霞打电话说:“你带些钱来吧,带的一万多块钱花完了,本来说是小手术,可现在……”第二天学校有事实在走不开,等俊霞带着钱趁着周末,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去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手术的第二天了。推开病房门,看着
憔悴的老公,看着整个头被包的像粽子一样的爸爸俊霞心如刀绞。听老公说:“本来说是小手术,可是割开后才发现,那个瘤在里面已长了五年了,骨头都顶歪了,情况非常严重。上午8点半推进了手术室,下午五点多手术室的门才开……”俊霞的眼泪不争气的往下流,喉咙憋得很痛,可她也不能哭呀,老人家不能再受刺激了。她后悔,她自责,她为什么不早点儿来呢„„她没有尽到一个做儿媳的责任,可是,她尽到了一个做教师的责任,尽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
有一位诗人这样说过: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会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收获的定是甜蜜;如果你种下的是自己的一颗心,收获的一定是一轮火红的太阳。
不知何时,在安俊霞的办公桌上总是会多出一包糖果,多出一块巧克力,学生过生日,她的手里也会多出一枚鸡蛋,课间十分钟她的教科书还会被包上漂亮的书皮,如果哪天有事请了假没到学校上课,学生还会在日记里写道:“老师,今天您没来,真想念您。”9月初2是安俊霞的生日,2009年的那一天,家里人都忘记了,她的心了有些酸酸的。第二节下课,刚到办公室就有几位上届的学生跑过来高兴的对她说:“老师,生日快乐!”并把精心准备的礼物塞到她手里,没想到过了那么长时间同学们还记得老师的生日,她的眼睛模糊了,心里暖暖的。不知怎的她班的学生也知道了这件事,下午一到教室,安俊霞惊呆了,前后黑板及周围的小黑板上全用彩色粉笔写着“祝老师生日快乐!”并画有精美的图案。一个同学悄悄告诉她,为了做出那些生日礼物,好多同学都没有回去吃午饭,她感动极了,万万没想到,她为学生的付出,学生看到了,她为学生们做的一点点小事,竟能够让同学们懂得了去爱别人,原来爱是可以传递的。她付出着、奉献着、快乐着、感动着……
安俊霞很高兴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她很骄傲她是一名教师,是一名共产党员,因为有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爱,花更艳,草更芳。而心中的那份爱,将激励着她在创先争优的活动中,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用热
血和汗水去浇灌一株株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五篇:用青春托起明天的太阳
用青春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叫陈晓杰,是莒南县石莲子镇严家庄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我同时肩负着石莲子镇的数学教研员工作,和五年级一班数学、三年级、六年级的英语的教学工作。在这偏远的小乡村,工作虽然苦一些、累一些,但是跟孩子们在一起,我的心是快乐的。自从参加工作,踏进这美丽的校园以来,我就开始从事少先队的工作,几年的辅导员工作使我醉心于少先队的事业,使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少先队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积累了我丰富的工作经验,收获了无穷的快乐和希望。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我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结合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被评为镇优秀少先大队,镇优秀雏鹰大队等光荣称号;我本人也因为工作突出,多次被授予镇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学科带头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下面我谈一谈我多年从事大队辅导员工作的一些经验和感受:
一、“爱”是做好少先队工作的前提。
做好少先队工作必须爱每一个孩子,就像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用情感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励他们的进取心,使他们茁壮成长。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无论学习成绩的优差、家庭的贫富。学生之间发生了摩擦,学生与家长之间出现了问题,我们要帮助他们寻找解决的办法,认真的去倾听,尽力的去帮助,因为“教育无小事”,同时我们也要允许孩子们犯错误,孩子犯错误时,我们要给予孩子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努力去得到孩子的信任,真诚的播撒爱心,以人格魅力去感召和带动每一位少先队员。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
少先队只有开展好活动才会充满活力,少先队员只有参加活动才能热爱组织,提高技能。几年来,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我组织学生通过开展“学规范、见行动”活动,将德育细化到孩子成长的过程,使少先队员体验到言行文明和操行规范带来的效果。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身能力和养成意识,学校每年都组织开展运动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这无不是对学生的意志、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锻炼。我常常鼓励学生说:“不怕做不好,就怕不去做”。去年我又组织了“我心目中的英雄”、“我与祖国同在”、“交通安全牢记心中”等朗读、演讲、歌咏比赛、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新颖的活动。之后,又陆续开展了“比学习、比纪律、比进步”活动、“读好书活动”、“手拉手”互助活动,使孩子们精神世界上得到了升华。其中“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丰富了队员们的业余生活,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在校园里种上花草树木,美化了校园。节假日,我还带着孩子们到街道上、田野里、沭河边清理垃圾、回收旧电池。虽然很少有时间能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享受快乐的时光,不能给予家人更多的付出,但是看到开展的这些活动使学校这个大家庭呈现一派更加生机盎然的景象,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
三、大胆创新、培养英才、让雏鹰展翅飞翔。
社会在飞速地发展,时代对少年儿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
此少先队工作必须加强科学性和实践性,提高少先队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采取自主、开放式的管理,我注重培养大队和中队干部,要求他们做到大公无私、以身作则,并培养他们处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达到高标准开展各方面工作的能力。经过不倦的指导,我所带过的班级内部均在学校辅导大队辅导员工作中起骨干作用,多次成功地支持学校的各项活动比赛。我还鼓励队员们积极向创新作文、少年天地等儿童刊物投稿,从而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四、构建合理、可行、行之有效的大队制度。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年的少先队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想使大队像一台机器一样运转起来,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大队制度。我召集各中队干部、全体大队成员共同制订了大队的制度,如:少先队干部轮换制度、干部停职制度、中队长记分制度等。这些制度与学习成绩好坏没有必然的联系,大队中很少有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佳或某一方面学习不好而撤职,如果因为没干好,可以暂时先停职一段时间,经过培训锻炼后在恢复岗位,让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少先队干部负责制使我校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的局面,增强了大队的活动力和凝聚力。
荣誉属于集体,荣誉属于过去,我还要继续努力,把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这片贫瘠却让我留恋的土地上,兢兢业业、踏实工作,以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