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河镇脑上小学关爱留守儿童事迹材料
大河镇脑上小学关爱留守儿童
典型事迹材料
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也是困难人群,他们缺乏自我保护却又难以自我约束,在心理、生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很多困惑,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实际,我校按照县教育局要求,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一、构建健康成长的平台
我校紧缩开支,投资建设了标准篮球场,乒乓球台,建设了要求规范留守儿童俱乐部和多媒体教室;学校教师自筹捐助资金,为留守儿童们购买了活动器材和各类学习书籍,充实了学校图书室和活动室,给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物质需求。
二、丰富留守儿童知识
学校坚持针对绝大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孤僻,脾气暴躁,不愿结交外人的实际,坚持周一绘画、写字、手工训练等;周二唱歌、跳舞、观看碟片等;周三棋类、球类活动;周四开设心理健康、珍爱生命和法制教育和“四自三远离”教育活动;周五由爱心爸爸和妈妈为自己的留守儿女补习本周学习中遇到的知识障碍。
三、开展有趣文体活动
在运动会、联欢会活动中,让他们充分参与,张扬个性。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他们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和公民意识。针对留守儿童由于家教缺位,亲情缺失,交流缺乏,对人冷漠、不知感恩的性格特点,学校开展了“一帮
一、结对子”和团队合作双线实践活动,在集体生活中,留守儿童们体会到人间的温情,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内涵;同时,在互相帮扶的过程中消除孤独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从而学会了关爱他人。实践中,孩子们体会到出门在外父母劳动的艰辛和对自己的厚爱,懂得了父母的深恩。
四、诲人不倦,架心灵之桥
正确认识“留守儿童”优点和缺点,就要真正有“诲人不倦”的信心、恒心、耐心和诚心。为了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我校教师与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民主的关系,进行情感交流。学生王宇哲因父母离异又无暇照顾她而被托寄在奶奶处,奶奶年老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一段时间王宇哲的思想受外界诱惑出现较大的波动。杨丽萍老师发现后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状况,与之亲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感觉她的心灵与我靠近时找适当的时机与其促膝谈心。她俩在用真心交流后,王宇哲的思绪恢复平静,她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五、找闪光点,铺情感之路
“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就需要长辈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西方教育流行一句话:“孩子是没有错的。”所以,要尽量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引导。学生高某父母离异后,他从小就被扔给奶奶照顾未感受父母之爱,心灵寂寞。在受人迷惑接触过一次网络后,他便被网络的新奇所吸引,心之所向,行为之动,于是他背着人深夜到网吧通宵上网,且有愈陷愈深之势。赵蕊仙老师发现这一状况,便找他来谈话,先述其优点并表示对他的好感,后询问这一段时间他精神不振的原因。在他不肯说真话时,赵老师点破其不实,并暗示已知实情。谈话间,赵老师注意技巧和方法,因为美的语言,不但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且还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净化孩子的心灵。“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这样的留守学生并非本质的恶劣,而是心灵寂寞缺乏关爱误入歧途。赵老师于是经常询问他的生活,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转变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鼓励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增强其自信心。当该生出现反弹波动时,赵老师及时调整教育思路,使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心。
六、视同己子,沐爱之阳光
由于农村学校地域特殊性,有些“留守儿童”上学比较远,且安全意识较薄弱,这样他们就充满了安全方面的隐患,而且有些安全隐患是十分严重的。学生姚欢,父母都在浙江打工,奶奶充当临时监护人。他特挑食,个头较小,但酷爱运动。一次,他在打蓝球时不慎摔下将左手的手腕骨折断。当同学们向李仙菊老师报告后,李仙菊老师迅速到他跟前,看到他用右手把受伤的左手端着,他脸色苍白,嘴唇发乌,不停地颤抖,李仙菊老师吓住了。李仙菊老师是第一次见到人手腕骨折,但想着孩子这时更疼更怕,她镇定下来,并用双手托住他的身体,找来几位学生,迅速将他送往大河卫生院。一路上,李仙菊老师一个劲安慰他:“没事的,别怕!”医生拉骨并找准位置接骨时,李仙菊老师紧紧抱住他不让他乱动,口里还一直说:“一会儿就好了,听话好孩子。”看他疼得额头上冷汗直冒,李仙菊老师心里真难受,跟他说:“疼就喊吧,别憋着。”但他的坚强更让李仙菊老师感动,李仙菊老师让他把头靠着我的肩膀上,希望这份依靠能让他减轻一些痛苦。在整个医治过程中,李仙菊老师跟他反佛就是母子,他对李仙菊老师依赖极大。
目前,我校留守儿童们“身有所护,心有所暖,情有所依,学有所获”,学校已成为呵护他们健康成长的乐园。
第二篇:大河镇脑上小学关爱残疾儿童事迹
大河镇脑上小学关爱三类残疾儿童
典型事迹材料
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我校开展帮助残疾儿童活动,有利于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受到应有的发展,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在我们农村地区的残疾儿童,他们不可能去上特殊学校,只能就近上学。而这些孩子和正常儿童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可能会受到各种心灵伤害:如同学的讥笑,生活的不便,学习的困难。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给予的特殊关心和关爱。
针对我校三年级二班赵军博学生听力有障碍,对生活毫无信心,学生书写潦草,基本功不扎实,基础知识掌握不好,错误百出。谢宏月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给该生讲名人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经常鼓励他。帮他找出原因,进行辅导。先让他说说自己对生活、学习的困惑,并针对他的实际情况,帮助他树立生活学习的信心,指导他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帮助他巩固基础知识,指导他理解课堂上未消化的新知识。经常辅导他完成课后练习,并鼓励他先独立做,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还经常给予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经过老师的耐心帮助和指导,该生目前已经树立好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书写习惯。针对我校一年级二班姚思奇学生视力有障碍,对生活毫无信心,学习不用功,我校李校长在思想上对该生进行帮扶。主动做好残疾儿童家长的思想工作,通过座谈、家访等形式宣传政策、讲解形势,帮助他克服消极思想,引导其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带领孩子积极配合治疗。结合该生的特点,主动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其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塑造自强、自爱、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李校长给姚思奇同学买学习用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帮助他改善学习条件,使他在义务教育阶段优先享受国家的相关政策,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并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学龄前儿童的启蒙教育。经常关心和看望该生,每月走访不少于一次。从实际出发,尽其所能,协调解决他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他渡过难关。并及时提供康复训练信息,对家庭经济给予一定的经济扶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
总之,关爱残疾学生是一项长远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有明显成效的,它不仅关系到每个残疾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还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我们学校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坚持了因材施教,提供了合适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又能兼顾特殊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特殊学生健全部分和潜能,对于缺陷部分实施补救教学,对他们进行了有效的帮助。
第三篇:大河镇脑上小学关爱进城务工子女事迹材料
大河镇脑上小学关爱进城务工子女
典型事迹材料
我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和办法,让适龄外来农民进城务工子女走进了校园,保证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校充分发挥了教育主渠道作用,齐抓共管,着力抓好进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工作,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进城务工子女进行了帮扶教育。
一、学校领导重视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管理的认识。让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大多生活在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他们的环境艰苦,缺乏关爱,普遍存在感情脆弱的情况。进城务工子女来到我校,他们渴望能得到老师的关爱,能与同学们平等交流,能得到学校全体教师的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学生王宇杰,来自农村一个打工子弟,孩子的学习很差。刚开始,他上课不用心听讲,作业天天完不成,经过几天观察,该班党员教师王祖华老师发现了他的问题所在,创造条件和机会让王宇杰表现其优点和长处,在大家面前现场展示他的才艺,让他感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并且感动他,关爱他。经过不断努力,他渐渐变了,学习更努力,本期期末考试中,他竟然考了92分的好成绩。
二、把关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通过学校在教师中的宣传和要求,本学期基本做到了,教师与学生们之间坦诚相待,交知心朋友,基本满足他们的求助心理,对他们在生活行为上存在的不健康、不规范、坏习惯等问题。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学校以开展活动的形势,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努力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培养他们的平衡健康心态。学生李煜辉是一名进城务工子女。他的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和老师同学难相处,平时有事没事老爱说谎。他经常骗父母的钱,有时还把原本要交的课本费都花光了。党员教师张礼芬认为,孩子的谎言和大人的谎言不同,查明说谎的原因才是教育的关键,于是打电话给学生家长,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家庭情况,积极鼓励引导孩子,纠正的一些行为习惯、思维意识,一抓一放的教育,使孩子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转变,学习成绩也显著提高。
三、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措施。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群体中,文化基础知识薄弱,不讲文明、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现象较为普遍。学校在抓好日常教学的同时,举办各种兴趣活动,开展符合时代要求、儿童心理特征,学生喜爱的活动,如国旗下的演讲、男女学生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势,弥补他们的缺陷。通过活动,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言行,清楚地判断是非,真正做到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经过不断努力,我校在关爱进城务工子女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进城务工者对于我校的做法纷纷给予好评,我校的教师积极响应,主动地投身到关爱行动中,希望奉献自己的爱心,从而形成了一股关心进城务工人员生存情况的浪潮。虽然我们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取得了成效,但这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校会在此基础上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争取把工作做到最好,“让流动的花朵开放得更美丽”已成为我校新的办学追求。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视频谈心,加分亲情
——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小故事
我校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期在外务工,使学校“留守儿童”超过了60%。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通过互联网,让学校留守儿童能经常和远在外地工作的父母视频谈心,连接他们的亲情,解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之苦,让留守儿童更开朗活泼。
张姓同学是我校的一名学生,他就是数改项目中受益的一员。他的父母远在外省工作,回到老家的次数很少。他平常都跟着奶奶一起生活,相比同龄的孩子,他显得很沉闷,有些自卑,不爱与人交流。每每听别人说起父母时,他的眼里都流露出羡慕的神色,可见他对父母的思念之深。自从学校有了“留守儿童之家”,利用学校的多媒体互联网,让每个留守儿童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家长视频谈心时,张同学就常常在放学后给父母发起视频,聊聊学校的生活,学习上的收货,倾诉对父母的思念,慢慢地,他变得爱笑了,开朗了,跟同学的交流也多了。
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办法,能让留守儿童在学校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爱在阳光下 虎踞中学 过丽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中学女教师,我深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因为我面临的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产生偏差。所以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关爱,作为他们在学校的亲人,我能做的就是多关爱这群孩子,教育这群孩子,在陪伴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我们班一共有42人,其中有30个学生是留守儿童,尹洋洋同学就是其中的一名。比起其他的留守儿童,她显的更加的不幸。个子小,面黄肌瘦,自幼丧母,父亲前两年入狱,家里爷爷奶奶都不在了,寄养在她伯伯家。洋洋刚进初中的时候性格特别内向,喜欢一个人独处,没什么朋友,不善于与人交流,每次看到她的时候都是一个人抱着本书。每次检查作业的时候她都欠交家庭作业。我问了她才知道原来他在她伯母家要帮忙带小孩,另外加上自己也不把学习放心上所以总是不做家庭作业。针对这个情况,我首先找尹洋洋谈话,告诉她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学习成绩还可以,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高中的,而且你现在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断给她加油打气。同时呀要求她在家里合理安排。又打电话给他伯伯,做她伯伯的工作,让她多关爱一下洋洋。从那以后洋洋表现非常好,学习也进步很多,由之前的成绩中等,一下就考到了班上的前十名。成绩的不断进步也让她变得越来越活泼自信。现在见到我不断会主动跟我打招呼,还会跟我开玩笑了。看到她每次那可爱的笑容,我也笑了。
除了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外,我还时刻关注他们的生活。洋洋同学的学习上来了,但我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比学知识还要重要的东西她不会,那就是生活自理。她好像很不会照顾自己,第一次让我比较惊讶的是我让她把头发扎起来她说她不会,我当时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仔细想想才记起她没有妈妈。在她身上第一次让我感受到没娘的孩子有多可怜,如果妈妈的在话一定会把她打扮成个小公主的,可是她却得不到,听到之后我特别心疼她,把她带到办公室教她扎头发。现在你看到的洋洋每天都是扎着个马尾,虽然扎的不是蛮好,但感觉她精神多了。还有一次刚开学,我去寝室查寝,发现她没有席子就直接睡到学校发的那种床垫上,这种床垫一个暑假没用,而且是之前同学用过的,可以想到它有多脏,可洋洋没有这种意识。我问她为什么不带席子,她说家里没有这么小的席子,第二天我带她到集市上买了席子,并且告诉她以后要多讲究个人卫生,养成好的习惯。现在这样的现象没有了,看样子是长大了。
关爱留守儿童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兰宇航同学是中途转来的一个学生,他是一个留级生,八年级上册读了两个月后面就自动退学了,之后就跟着他父母在广东打工,体验了一下打工生活,感觉又苦又累,所以决定又重新回到学校读书。他之前在学校表现很差,成绩是年级的倒数,重新读七年级,想把基础打好点。分到我班后我看他每天心情都不是很好,一个人独来独往,闷闷不乐,每天都要到我这里打电话给他爸妈,每次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跟他谈心,他都是在哭。原来他的内心很失落,一是之前一直跟父母在一起,现在突然离开换了环境觉得很孤单,二是由于之前基础差所以上课听课很费力,压力大。他说他每晚都失眠,一躺在床上就会想很多东西,甚至又冒出了不读书的想法了,他的状态我看在眼里,也是很心疼他,感觉小小的一个少年就要奔溃了一样。我决定多找他聊天,去发现他的兴趣爱好。我每天晚报课都会找他谈谈,慢慢的他开始亲近我这个班主任,不断适应班级环境和学生的生活,两个礼拜后他变得开朗活泼起来。但因为基础太差,所以上课分神,接着一系列的违纪又出现,我感觉我还没喘过气来又要解决他违纪的事情。我多次找他谈话,时刻提醒他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想想自己的父母打工的辛苦,总是让他去回忆他在广州的那段时间的生活,帮助他树立目标。为了锻炼他,我选他做了班干部,并鼓励他去竞选学生会干部,他做到了。现在的他一身正气,积极乐观向上,他也是很懂得感恩的一个人,对我特别的尊重,很开心能跟学生建立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然班上这样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为了能让他们有幸福感,我积极组织班级活动,为班上购买体育器材,如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篮球等,用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鼓励他们多参加学校少年宫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班级学生搞野炊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创建班级家长微信群,及时在群里公布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和表现,积极把家长的关爱传递给孩子们,做好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桥梁,让孩子们感受到家长从遥远的地方发来的爱。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我们班上同学整体表现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因为留守而产生的问题少年不断减少。
每个孩子就是一个故事,我与孩子们的故事还在延续。在以后的教师生涯中,我将继续做好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对孩子们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让更多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我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