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镇西读书感悟
由罚站“安妮”所想到的
读完文章我深深感受到了李老师内心深处的痛。
如果仅仅从教育动机看,李老师当年的罚站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就是想“严肃纪律”,不过是“严格要求学生”嘛。大多数教师都会为自己的做法感到高兴,因为罚站一个安妮便换来了迟到现象的减少。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老师在不经意间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是伤害了一个生命即将结束的孩子的尊严,而且是连说声对不起的机会都没有,这是何等残忍的事情。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此事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以学生尊严的伤害作为代价,去换取所谓的“教育效果”。
教育,绝不能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尊重学生,并不能代替教育本身——这只是教育的前提;但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剥夺了教育的全部。
教育,一刻也不能没有人情、人道和人性。
我此时此刻也要从内心深处不断反思。孩子都是好的,谁不希望天天都得到老师的表扬。在以后的教育中,我祈祷:这样的遗憾千万不要发生在我身上。也希望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教育,需要我们常常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
所谓理解儿童,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以儿童的心去理解儿童的心。
谢 谢 李 老 师
刚刚打开书时,我就有一种冲动,因为首先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买的第一本教育名著。其次是在阅读多的杂志及文章中多次听到李老师的大名以及“爱心教育”的理念,一直就想近距离的了解一下。刚读了几页,我就有一种如饥似渴的冲动,被李老师那样朴素平凡而富有哲理的言语所深深打动。
以往听专家讲座也有收获,但是了解的只是专家的主要思想或总的思想体系,但是读了《做最好的老师》,我却为之震撼了。没想到李老师的“爱”的理念落实的这么细致,这么周到。爱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没有爱绝对不是真正的教育。评价一个老师是否是最好的,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育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一句句朴实而又渗透着智慧的言语,深深的感染着我。
说句心里话,我本想走马观花的看一看,做一下笔记,应付了事,但此时我有些惭愧,似乎亵渎了大师的心血。我此时真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没读过的人,推荐给在教育战线上苦苦挣扎的同行们,推荐给豪气冲天的年轻教师们……
是啊,正如李老师所言,每一个孩子都有鲜明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想自由开放,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与表扬,可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又有多少个孩子被冷落,又有多少个孩子把得到一次老师衷心的表扬当作一种奢侈?此时,我真心的对我教过的“差生说一声“对不起孩子们”,请原谅老师的狭隘与自私。
掩卷长思,虽然以一己之力改变不了现实,但我也不能再继续执迷不悟了,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同欢乐,同思考,让每一个被我教过的孩子都有一个全面的素质,将是我努力的方向,将来最起码我也可以骄傲的说:我读过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
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参加工作十几年以来,接收到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思想,但却从没有通过各种渠道走进一个名人的心理,只是通过其事迹或名言、理念了解其表面,李老师的“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养——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如何去对待他人”,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做人成才,可是如何培养?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难道我们只培养有素质的孩子?其实,所谓的“差生”才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可在现实生活当中,又有多少教师整日在对家长和同事抱怨:某某某如何不可教也,一天说八遍,一点也不悔改,还与我闹情绪,真是伤心啊。这些现象的发生主要就是教师站在大多数孩子的立场看待他的言行,而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去为他着想,此时教师与孩子的高度是不一样的,导致费力不讨好。好孩子谁都会教育,有些好孩子不是教育出来的(个别),其实教育的真正的对象应该是所谓的“差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呵护。他们从内心深处的改变,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因此,教师必须“蹲下去和孩子说话”,用心灵与孩子交流,与他们同喜同忧,同思考,真正从心理上走进孩子,从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体现师生平等,孩子才会从内心深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才会收到效果。才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虽然说起容易做起难,但如果总是站在岸边捕鱼,是永远也体会不到“渔者”的快乐的。
“老大”的反思
关于教育惩罚一直存在很多争议,可谓众说纷纭,自己从教十几年来对此事感悟最深。刚任班主任时由于一直崇尚武力解决,同学们听到我的名字真可谓闻风丧胆,因此,同学送我个绰号“郭老大”,五六年了,一直这顶“乌纱帽”也没摘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武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使师生关系对立,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通过阅读李老师的经历和感受,真的受益匪浅。
真正的教育首先是充满情感的教育。在学校,任何形式的体罚都必须杜绝,因为离开了对学生的 爱与尊重,就谈不上任何教育。
但是成功的教育却不能没有惩罚。“教育”本身就包含有惩罚的因素,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同时意味着按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虽然现在不当班主任了,但现在却成了全校的“大班主任”,群体生活学生之间难免发生肢体或语言上的磕磕碰碰,如果在用武力解决,就算有十只手也解决不了。同时作为一名任课教师,在于学生的亲密接触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弱势群体的学生对“严格”的教师只是精神上的一种惧怕,而非发自内心的一种敬畏。当我试着改变自己的言行,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时,我真正的感受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拥戴。一次是假。两次是假,可每一次每个学生都这样说的时候,我真的被感动了。学生也犯错误,但我用集体的意志,用民主的决策去处理日常出现的问题,省事省力不说,而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学的教育惩罚不仅仅是制止违纪现象的手段,而且还应该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法治精神的途径。也就是说,教育惩罚不应该只是来自教育者,而应该来自学生集体意志的决定。学生与教师享有一样的权利,教师与学生具有同等的义务。在这样的机制中,学生开始尝试着自我教育与民主管理的实践,才是教育的实质所在。
总之,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但惩罚不是体罚,而是我们提倡的教育惩罚应该充满时代民主精神。
“对优生”培养的思考
——感悟
从教十几年来,虽然没取得什么耀眼的光环,可在这小镇中我也经常以一名优秀教师的身份自居,因为我感受到了来自同事、家长、社会、学生的赞扬与认可,可自从读了李老师的文章之后,我才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肤浅。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学校德育主管领导,读了李老师的“锻造卓越人格——优生的培养”,对照自己的工作历程,我的内心引发了巨大的震撼。
平时个人对教书育人的理解是教好学生读好书,教育差生会做人,虽然在此过程中也发现有很多好学生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瑕疵,面对这样的学生也曾经努力过,如谈话、日记交流、永眼神提示等,但也是点到为止,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与探索。面对此种情况只是无奈的表示遗憾。人们经常授予我们“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也经常说,当今教育常常诞生一些高分低能的“尖子生”,可终究谁来负这个责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可一届届诸多的优生像流水一样从我们手中经过,我们又何时、用何种方式对“优等生”进行过何种锤炼。
此时,面对面的站在李老师面前,我在怀着一种崇敬的同时,内心充斥着更多的是惭愧!
迷途知返犹未晚。我坚信凭着教育的一颗执着之心,面对着一张张稚气未脱的笑脸,我内心深处的担子又重了些。
第二篇:关于读书的话题 李镇西
关于“读书”的话题
李镇西
都说现在的教育问题颇多,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普遍不善于读书。按理说,教书人不读书这简直不可思议,但如此不可思议的现象,却几乎成了许多学校的常态。
说实话,我并不擅长做校长,或者说行政管理并不是我的专长。因此,我放手把学校的行政事务交给副校长们去做,我集中精力引领教师专业的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引领就是倡导读书的风气。我对教师们说:“一个学校有没有文化气息,并非看墙上有没有标语口号,或看校园有没有小桥流水、台榭亭阁,或题词、绘画、雕塑,而是看这个学校有没有可以流传下去的教育故事和学校是否有书香气。”
我校在学生读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我们实施了“晨诵、午读、暮省”课程,每天有专门的阅读时间;又如我们在校园设置了几个开放式书吧,将上千册书放在教学楼过道旁和休息区,学生在课余只要想阅读,随手便拿到书,而不需任何借阅手续。
关于教师的阅读,却不十分理想。我找教师谈心,问他们为什么不愿读书,教师说了N多理由。我归纳出不读书的“理由”大致有几点:第一,太忙,没时间;第二,感觉不到读书对教育教学的作用;第三,不知道读什么;第四,有的教育理论著作读不懂;第五,年龄大了,读了记不住。
要倡导读书,必须扫除思想障碍。针对教师的“理由”,我通过教工大会、各类座谈会、个别谈心、书信等,给教师一一作了回答。
关于“太忙,没时间”,我告诉他们,我们无论多忙,每天都不会不洗脸、不刷牙、不吃饭,因为这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已经形成了习惯。所以只要把读书当成生活必需,养成习惯,那么无论怎么忙,我们都会有时间读书。
关于“感觉不到读书对教育教学的作用”,我认为,教师的阅读分两类:一类“学以致用”的阅读,如各类教参,这类阅读是应该的,甚至是必须的;另一类“无用”的阅读,或叫“非功利阅读”,如哲学、历史、文学、人物传记等,这类阅读不为备课,而是为了尽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构无愧于我们作为“人”应有的精神世界。教师被称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想想,自己的“灵魂”是否饱满充盈?而这取决于我们广博的阅读,包括“非功利阅读”,特别是读教育以外的书。那些“教育以外的书”,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地和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似“无用”的阅读,关系着每一堂课的广度、深度和厚度,关系着在学生眼里,我们是否拥有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
关于“不知道读什么”,我给教师推荐4类读物:
一、教育报刊,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教师博览》等,让教师随时了解全国的教育同行在想什么、做什么;
二、教育经典,我重点推荐《陶行知教育文集》、《育人三部曲》、《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让教师直接与教育大师进行精神对话,感受最质朴最原本的教育真谛;
三、儿童读物或校园文学,包括写学生的书和学生写的书,如杨红樱、秦文君、曹文轩的书,还有韩寒、郭敬明的书。其目的是让教师能从文学的角度,获得一种儿童的思维,了解并走进教育对象的精神世界;
四、人文书籍,如《历史深处的忧虑》、《民主的细节》、《书斋里的革命》、《一句顶一万句》、《野火集》等,让教师有一种开阔的人文视野。
关于“有些教育理论著作读不懂”,我从两方面回答,一是比起一些喜欢玩弄时髦术语、晦涩理论的伪学术著作,真正的教育经典名著是平易近人的。如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听他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阐述理念,真是一种享受;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他的教育著作深入浅出,用百姓的语言谈深刻的教育道理,用诗歌甚至儿歌来表达他对教育的理解。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而“深刻”往往是通过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二是的确有不少教育理论晦涩难懂,我也曾为读不懂这些书而自卑。后来我读博士时,导师朱永新对我说,读不懂,不一定是你理解力有问题,而是作者本身就没把这个问题真正搞懂,因而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好懂。朱老师说,读不懂就别读好了。我如今也这样对教师解释,有些译著我们读不懂,不一定是理解力有问题,很可能是作者没把理论表述清楚,还有就是翻译的问题。
关于“读了记不住”,我对教师说,记不住有什么要紧?没人叫你记呀!除非要考试,平时的阅读不需要记的。记不住书中的句子,不等于你没有收获。如果我问你,这么多年你每顿饭都吃了些什么,你能都回答吗?显然不能,因为你没记着。但你吃的那些东西就没有营养吗?青年时,我背了许多唐诗宋词,现在好多都忘了,然而这些诗词所蕴含的文学养料已化作我的血肉了。
对教师最有效的引导,是我本人的阅读示范。当然,所谓“示范”并非我刻意为之的举措,而是一种客观效果。因为我当不当校长都很喜欢读书,只是当了校长后,我的这一爱好,对教师来说就成了一种“示范”(其实说“感染”更准确)。通过教工大会、网络博客、座谈交流、个别谈心„„我情不自禁地给教师说我最近读的书,不少教师被感染了,随后会去买这些书,如《孩子们你们好》、《南渡北归》、《八十年代访谈录》、《中国当代八种社会思潮》等书,都是这样进入教师视野并放在案头的。有一年国庆大假期间,我和几位教师自驾游,随身带了一本《中国天机》。一路堵车,我不急不恼拿出书看了起来。教师们大为感慨:“这就是我们和李校长的差距!”我可以自豪地说,在我的感染下,如今有不少教师已养成手不释卷的好习惯。去年春天,我和几个教师去北京出差,回成都的3小时飞行中,刘朝升老师一直很投入地捧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的教育》,还边读边拿笔勾画。
对于教师阅读,我主张“倡导”,反对“强制”。我常常收到全国各地教师的来信,说他们校长定期给每位教师发书,包括我的著作,发后要求写读后感,还要考试。若不交读后感或考试不通过,将与期末考核甚至和年终绩效挂钩。我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
我最初到学校当校长时,也曾要求教师读我推荐的书,写读后感发到网上,每月一篇,写了有奖励。于是,绝大多数教师能按时完成。但我很快发现,有个别教师的读后感是网上下载的,虽然是极个别的,可我十分反感。但我反思后认识到,这是我管理的问题。因为我的管理客观上是一种逼迫,在逼教师阅读的同时,也是在逼个别人作假。想想我自己的阅读体验,读到好书,自然想写点东西,但更多的时候,是边读边在书上勾画批注。如此读读写写、勾勾画画,不正是阅读的常态吗?为何不把这种个人阅读的常态,变成学校阅读的常态呢?
于是我改变策略,取消了原来的规定,不要求教师必须写读后感,即使写了也没有奖励,而是不定期检查教师读过的书,看上面的批注,哪怕没批注也不要紧,有勾画也行,只要有阅读的痕迹就可以;甚至没批注勾画也不要紧,因为我时不时组织读书沙龙,让教师互相推荐所读的书,或围绕同一本书谈各自的体会。慢慢地,教师们渐渐习惯于阅读了,而且是真阅读,不是假阅凌,即没有强迫的读后感,阅读成了一种心灵的飞翔。
对引导教师读书,我有一个做法的变化:变“赠”书为“借”书。过去,我喜欢买书赠给教师,有时甚至自掏腰包给教师买书。但后来我发现,有的教师得到书并不读,至少不急于读——反正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的,何必急呢?于是,我现在更多时候不是赠书,而是借书。教师到我办公室谈心结束时,我请教师在我书橱里选一本喜欢的书,写上借条,我提出阅读期限和要求:一周内读完,在书上批注勾画,在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写上名字和阅读时间。我这样解释:“这样提要求,你能够紧迫而认真地读完。以后,我这本书将有不同读者不同笔迹的批注,后面还有阅读者的姓名和阅读时间。等退休后,我把这些书赠给图书室,成为学校的藏书。设想一下,100年以后,我们都不在人世了,可这些书还在学校图书室珍藏着,那时学校师生捧读这些留着先辈笔迹的书,会有怎样一番感慨?我们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图书,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组织教师读书,要避免“一刀切”。我们对学生讲究“因材施教”,对教师为什么要“齐步走”?我校教师读书分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全校性的,这个“要求”其实就是一种提倡而已,没有行政命令。每学期或每年给大家推荐一些读物,教师们买来读,不作任何要求。有人若问:教师不读怎么办?我说,不读就不读呗!全校两百多教师,有那么几个或者十几个教师不读书,有什么关系?真实的不阅读比虚假的阅读强百倍!何况全校大多数教师在读书。
第二个层次是“读书会”。我们学校的“读书会”,由教师志愿加入,已经有100多位成员了。定期聚集交流读书心得,推荐读过的好书。有时我还把教师组织到野外读书,或是在某个古镇幽幽的茶楼,或是在某个垂柳依依的湖边,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人带着一本书彼此推荐。一般是上午分组交流,下午由各组推选出教师发言,然后我给大家做一个读书讲座。记得有一次,我的讲座题目是“读书使人幸福”。讲座中,我给教师朗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片段,大家听得非常专注,我不时提问让大家思考。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课堂,面对的是可爱的孩子们。伴着春风、阳光,柳絮、花朵、湖水和书香一起包围着我们,融进了胸怀,陶醉心灵。
第三个层次是“青年教师沙龙”。我将入校不满3年的青年
教师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青年教师沙龙”,人数在50人左右。我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引领他们成长。通常一月搞一次聚会,选择空余时间,有时是我给大家讲成长经历,有时是大家围绕共读的一本书进行研讨,有时是请优秀教师讲读书与成长的体会。那次,郭继红老师为大家讲读书的时候,青年教师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郭老师,神情特别专注,当时我很感动。在如今喧嚣和浮躁的社会,有多少双年
轻的眼睛能因读书而如此神采奕奕?在我的博客上,曾以《与苏霍姆林斯基在春天重逢》为题目,记录了我和青年教师搞的一次读书活动。我曾用稿费给沙龙的青年教师买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并在每本书的扉页上赠言:“永葆你的童心和热情。”那次沙龙活动,青年教师们5人一组展开热烈讨论。我参加了其中一组的活动,看到大家手中的书都有许多勾画和批注,圈圈点点,我很开心。王晓萍老师说,她第一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是3年前刚进入学校时在开放书吧读的。她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了第二次读《给教师的建议》的感受。雷敏、张蓉、雷莉、李娜等老师也纷纷发言,她们说得最多的,是书中这样一些观点:“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3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才能使他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一刻,看到大家因为谈读书而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我感到了身为校长的幸福。
下面是我校青年教师范景文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的那次春天郊外的读书活动:
“在我工作的第6年,正好到了职业的倦怠期,似乎看起来一切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自我感觉工作也做得不错,但就是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来,没有了刚出道时的那种激情。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过着,也没有想要‘突破’的意思。可就在这个时候,李校长组织了一个读书会,第一次活动是在春光明媚的郊外。我首先觉得这个活动很特别,其次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有一个李校长给大家读书的过程。当他读到《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那个小男孩的案例时,不知道是加了什么‘润滑油’,突然间,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的大脑进行运转,想了许多方法要去帮助那位老师解决问题。在听李校长读书的过程中,迫使我主动去思考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这样做是否是对的?这样做是否符合教育的规律?那样做有没有压抑学生个性发展„„这样的一些问题,一层一层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本来第6个年头对于我来说,正是处于迷茫、倦怠的时候,那天就好像是针对我的一次主题班会课,李校长的讲话有感染力、真诚、有激情,善于找到谈话的切入口,他用读书、讲故事的方式开始深入心灵„„我想这都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技能。李校长以他真实的切身实践向我们讲述着。我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重新找到方向的感觉,就好像迷雾中被人撕开了一个口子,阳光照射了进来„„”
读着范景文老师用真情实感写的文字,做校长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第三篇:李镇西老师谈教师读书
李镇西老师谈教师读书
-----《尴尬与自豪》
比起朱自清那一代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这一代语文教师有许多先天不足,无论我们现在如何“知名”,我们事业的“辉煌”都是有限的。我拿朱自清作为语文教师的典范,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太遥远,而且太理想化;那么,我就说一个近在身边的人,他就是我的岳父――乐山一中语文退休教师万鲁君先生。
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万老先生当作一个“参照物”,和他一比,我真是觉得现在的语文教师远不如他们那一代人。这种不如,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问功底。万老先生在小学时便接触了大量的传统经典,而我是在“批林批孔”“评法批儒”的喧嚣声中成长起来的。由此产生的文化差距,简直天渊之别。二是为人境界。有了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精华的滋养,哪怕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其人格也自成境界。我岳父那种善良、正直、坦荡、超然、淡泊,使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的确有“纯粹的人”。三是现代意识。万老先生年轻时所处的时代,使他关于民主、科学、宪政、人权等意识非常浓厚,至今我和许多朋友聊的一些“启蒙”的“前卫观点”,在他看来都是最基本的常识。现代化、全球化、民主化„„是我和他经常谈论的话题,但对话中我常常觉得自己捉襟见肘,而万老先生却游刃有余。
和现在的年轻人不同,我的启蒙读物大多是红色经典,这些红色经典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影响着我的精神世界。回想我自己的中小学时代,虽然是在“文革”中,但一本本或没有封面或残缺不全的“禁书”:《红岩》、《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草原烽火》、《苦菜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旗飘飘》等等作品曾经是那样地激动了我一颗少年的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这些书所浸透的阶级意识、政治信仰、思想观点等等,可能会渐渐在我心中蒸发,但通过文学形象所传递并最终过滤结晶的精神内核――正义、理想、气节、忠诚、刚毅、激情„„则溶入了我的血液,化作了我一生坚贞的信念。这种信念,使我将我的教育视为实现我社会理想的途径。
我非常怀念80年代那“万类霜天竟自由”的人文学术氛围。正是那样一个宽松的氛围中,我读了大量的人文学术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开阔了我的思想视野,更主要的是,它们让我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知识分子!”从那时候,我就提醒自己,尽管我也许一辈子都只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这不妨碍我在三尺讲台上通过语文教育传播人类文化精华,以行使一个知识分子推动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
降生于封闭的社会但成熟于开放时代,文革入学使我们知识结构先天残缺但经历丰富使我们人文素养相对厚实,少年受骗于极左路线但成年后依然理想不灭,不是老三届但有老三届们多舛的命运和坚忍的品格,不是新生代但有新生代们开放的胸襟和年轻的心态,尴尬而不狼狈,遗憾而不惭愧,自豪而不狂妄,执著而不僵化,于漪们引领于前而年轻人激励于后,青春渐渐离去而激情依旧燃烧„„
我比较注意读四类书
1。教育经典:《别冷落了经典》
我曾经给一些青年老师推荐教育名著,他们往往说:“教育经典恐怕很难读懂吧?尤其是外国教育名著。再说了,现在什么时代了?那些过时的东西能解决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吗?” 这可能正是造成教育经典被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吧?而我要说,这种看法实在是对教育经典名著的一种严重误解。
教育经典名著真的“难以读懂”?如果比起当今一些喜欢玩弄时髦术语、晦涩理论的伪学术著作,那么真正的教育经典名著真是平易近人。请打开孔子的《论语》,夹叙夹议,而又穿插着孔子与弟子之间生动的对话;请打开卢梭的《爱弥儿》,作者把自己描写成一个教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阐述了作者“自然教育”的思想;请打开马卡连科的《教育诗》,在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蕴含着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
请打开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听他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阐述理念,真是一种享受;更不用说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了,他的教育著作也深入浅出,用老百姓的语言谈深刻的教育道理,他还用诗歌甚至儿歌来表达他对教育的理解。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而这“深刻”又往往是是通过非常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是的,今天的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已经进入新课程改革阶段,是有不少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老祖宗的著作里也没有解决今天我们遇到的所有难题的答案,因此,我们的教育理论也需要创新,过去一些经典理论也需要充实、发展或修正。但是,在根本问题上,应该说,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面临的主题是共同而永恒的,这就是“人的解放”以及由此而来的对教育的人性、个性、创造性以及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可以大胆地说,从不少教育经典著作中,我们甚至可以读到今天所提倡的新课程理念―― 比如,“如果想使学生发生兴趣,我们就应用心使方法合口味,务使一切事物,无论如何正经,都可以亲切地、诱人地放到他们跟前;比如用对话的形式,即诱导学生争相答复。”(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比如,“儿童也是爱表示自己是自由的,他们喜欢人家知道他们的良好举动,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希望人家知道他们是绝对独立的,在这种地方他们和最自尊的成人没有分别。”(洛克《教育漫话》)比如,“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比如,“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论语》中一句“因材施教”不是蕴含着今天我们所说的“承认差异”、“尊重个性”乃至“多元智能”吗?谈“师生关系”谈“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还有比《礼记·学记》中“教学相长”四个字更精辟的吗?
别冷落了经典!冷落经典,便是遗弃了我们应该继承的巅扑不破的真理。阅读教育经典,就是直接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的声音,就是请大师们走进了我们的心灵,就是让人类共有的教育真理之光照耀着中国今天的教育。
特别推荐: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
2。教育报刊:
《教育研究》《教育参考》《教师博览》《师道》《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
随时了解国内外教育研究动态,了解教育同行们在思考什么
3。人文著作:不妨来点儿“非功利阅读”
何谓“非功利阅读”?就是不把阅读当作手段而是为目的本身的阅读;再说通俗点,就是“不为什么”的阅读。
据我观察,现在许多老师大多读新课程培训和教学改革有关书,因为新课程改革的形势迫使大家更新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这都是无可厚非的。这样“功利性阅读”没有什么不好。
我想说的是,对于一个有着更高追求的教师,恐怕不能仅仅只有“功利性阅读”。除了“有用”的阅读,我们能不能来点“没用”的阅读――这里的“有用”“没用”当然是就眼前的急功近利而言。教师,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除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能不能读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学以致用”当然是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是“人”!如果就生物学本身的角度而言,人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但“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于是人便成了自然界“万物之灵长”。人之为人在于“精神”,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尽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构无愧于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精神世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然需要读一些专业技能方面的书;但教师同时又被许多人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这“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是否饱满充盈,则更多地取决于“灵魂工程师”们是否有上面所说的“非功利阅读”,特别是读教育以外的书。其实,所谓“功利”也是相对的,教育本身就和时代风云、社会发展息息相通,所谓“教育以外的书”,实际上直接间接都和教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是教语文的,我就深感“非功利阅读”为我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广度、厚度和深度;我曾长期当班主任,不是《班主任手册》之类的专业书而是《平凡的世界》《傅雷家书》《风雨中的雕像》《谁生活得更美好》等作品让我和我学生的心灵走向纯净与崇高。所以我曾经在一次青年语文教师的座谈会上说:“我认为,教语文不能就语文论语文,要站在教育的高度打量语文;搞教育不能就教育谈教育,要站在社会的高度审视教育。”
我最近读的书:《胡适还是鲁迅》《回眸苏联》《爱因斯坦传》《文坛风云录》《像少女一样》《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沧海遗珠》„„
4。校园文学
写中学生的和中学生写的书:《青春万岁》《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不哭》《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三重门》《梦里花落知多少》„„
读这些书,可以使我们在更广阔的背景上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同时使自己尽可能保持一种青春的心态。
第四篇:读书感悟[范文模版]
读书感悟
(原创)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
读书可以让大脑更加充实,视野更加宽广,能力更加强大,信念更加坚定。实事求是的讲,自己工作三年来读的书远超大学期间所读的书,大学期间究竟学到了多少知识,客气的说不多,专业知识更是甚少,参加工作后我才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多么有用,每一个理论,每一个模型的熟悉与理解,加以应用就足以轻松驾驭日常工作,使自身能力在多方面获得一个又一个质的提升。尤其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里面个个理论皆是经典,在日常管理,商务交往,人际协调中有时真能起到画龙点睛、醍醐灌顶的妙用。还有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等,越是大学期间艰难的课程越是有用,而且用处极大。这些纯经济理论却被我在实际工作中歪打正着,扩展了应用外延,这在大学期间却是犹读天书,现在却像看日常报刊那样轻松随意,也许“诚心所至,上帝赐智”。
现在想想,当初一个博弈论让我整整研究了一个月,我搜集了大量与博弈论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资料,像一个专题课程把相关的理论如一条项链串通起来,结合自身工作加以掌握。这个理论对我的智谋却大有裨益,在实际工作中,平衡了内部成员,击败了外部对手,手腕之老练,被别人认为不是现在年龄所具备的,自己有时都不知道自己点子这么多,包括对事项进展的预估与应对的相对精准性;有时暗自窃喜—— 一条博弈论胜读多少权谋书。反观当下,所谓的商务大全,做人大全,做事大全,领导大全,权谋大全,...大全之类的书塞满书架,多少人却又受害匪浅,大部分都是伪真理,或者是花拳绣腿,读起来头头是道,用起来大部分屡屡跌倒。为什么?因为李鬼终究敌不过李逵!
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主持面试,我一个必可少的问话,那就是针对不同专业求职者提问一些专业知识,可以说十有八九回答不上来,包括刚毕业的学生,更不说那些参加工作时间长的人了。但她/他们的回答却殊途同归,都有一个万能措词‘工作主要看能力,知识并不重要,因为在工作中所学的知识应用不到/不多'。记得一次,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学的是管理类专业,应聘管理岗位。在问了一些基本的问话流程后,我问她:“请谈一下什么是领导寿命周期理论,具体包括几个环节,以及在团队管理中如何具体运用?”她想了半天说:“我在大学期间没涉及过,你在打压我,我可以选择不回答,工作所需要的是能力,我的知识已经潜移默化了。”回答的真是‘精彩’,结果可想而知,没掌握不可怕,可怕的是否决学习力,没有学习力,谈何能力提升。在大学校园,有一句名言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在大学里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而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因为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毕业后能用到的不到25%’。我不敢完全否定这句名言,但这句话的正确率才是真正的不到25%,一年又一年,误导有多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因为,因为有多少人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了25%?因为没掌握,怎么可能应用?怎么可能会说知识有用?我是建立在自我检查的基础上加以纠正了自己也成为‘读书无用论’中的一员。
法国的拿破仑说:“书就是力量,因为书可以帮助工作,可以增加工作力量。”因此,我绝非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范围与能力需求相结合是不变的一条。尽管身陷于日常工作与生活琐事之间,但读书始终如一,丝毫不曾懈怠,多少个夜晚伏案于桌前,多少个休息节假日钻进了大学自习室,戒惰戒躁、强化学习意识,这种感觉胜过金钱万千。我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读书原则,具体乃为:坚持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书籍为中心,立足于当前工作需要为基本点,着眼于未来长远储备为基本点。
第五篇:读书感悟
父母和我读——读书感悟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古人云: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作为家长对待孩子读书不能只当“指挥者”,而更应该是“参与者”,要坚持陪同孩子们一起读书,交流心得,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去影响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读书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更是一种充满生机、勃发向上的生命精神,读书用中华的千年文明渗透了我的灵魂,读书用无上的精神力量感化着我的心田,读书用丰富多彩的内容让我逐步成熟。
是读书让我认识了李白、杜甫、朱自青、老舍、歌德、普希金、惠特曼、马尔克斯……是读书让我知道了希腊神话、诗经、唐诗宋词、散文小说……是读书让我懂得了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书,给了我很多很多。
最惬意的阅读,是任由自己的喜好,信马由缰式的阅读。在树枝掩映的窗前或在花园小径旁的石凳上,抱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任笑声肆无忌惮,任泪水滂沱如雨……
最美好的阅读,是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孩子的发现会让你惊喜不已,孩子的想法会让你变得更加纯净,孩子的喜怒哀乐会让你心海泛起阵阵涟漪,这不正是徜徉在伊甸园,与安琪儿为伴的快乐吗?
小学最重要的还是要正确引导孩子热爱学习。学习是孩子人生的起点、今后人生的基石。尽力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勤奋努力的品格,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教会孩子宽容、关爱、尊重、感恩、禁止、换位思考、多角度看问题、哪里跌倒哪里爬起等等。
当然,也不能一味地抓学习,要劳逸结合,该放手时就放手。闲暇时,提醒孩子休息一下、做做眼操、听听音乐、上上网,陪她一起游戏、休闲等等。假期中,遵从孩子的意愿和兴趣,从不强求。只要是她喜欢的,我认为也健康有益,必然支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从小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美好的种子,长大后必能收获成功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