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事迹
(人民日报及网上公示)
北京市
1.北京市东城区综治办
北京市东城区综治办始终坚持以钉钉子的精神扎实推进基层综治各项工作。东城区作为首都核心区,位臵重要、地域敏感,是举办国际交往活动、国家政治活动和大型庆祝活动的重要舞台,也是政法综治工作的最前沿。通过强化共治共管、拓展群防群治,创建“守望岗”这一群众志愿服务形式,动员群众参与社区治安防范,实现了“小守望”铸就“大平安”;通过创新科技运用,累计投入3.09亿元开展“雪亮工程”建设,实现了重点大街、重点地区、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的基本覆盖;通过对综治中心开展规范化、信息化、社会化建设,强化了重点工作的联调联治和联防联动,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实现了全方位受理群众的诉求,将服务延伸到群众家中。东城区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65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多项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任务,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北京市
3.北京市朝阳区政和社会发展促进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政和社会发展促进中心作为一家民营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宣传动员优势,积极参与基层平安建设工作,自2014年8月以来,在亚运村街道安翔里社区等三个社区进行“小桔灯”项目试点。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打造出创新性社区平安公益服务项目——朝阳群众“小桔灯”,为引领平安建设向纵深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该项目从解决群众最关注的平安、养老、环保需求入手,通过准备期、预热期、引入期、主攻期、固化期以及总结期等六大专业工作步骤,探索运用“问需求、建队伍、推活动、搭平台、建机制”的“五步工作法”,吸引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活动。目前,试点社区群众参与率超过50%,“小桔灯志愿服务队”的登记人数超过1500人,建立了近20支志愿服务分队。通过每年超过100场的志愿活动,直接受益居民达到8000人次,社区可防性案件实现“零发案”。
天津市
5.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街道
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街道创新开展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有效提升辖区社会治安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一是坚定为民理念,打造综治中心。2015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建成综治中心,整合14个部门集中办公。服务项目从74项增加到109项,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夯实“雪亮工程”基础。打造网格化信息指挥中心,实现了探头站岗、鼠标巡逻。网格员及时将网格内事件录入系统并跟踪解决,目前累计采集上报事件4195件、解决率99%以上。三是深化平安创建,筑牢维稳第一道防线。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通过“送法进社区”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以“3+X”模式解决大事小情;组织广大平安志愿者在重要活动期间开展巡逻防控,对不法行为形成震慑。四是调动社会资源,推动共建共享公共安全。成立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发展壮大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队、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站等。以政府补贴的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天津市
7.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
天津地铁运营公司以“雪亮工程”为抓手,积极开展“平安企业”创建工作,被评为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全国安全生产示范岗、天津市平安示范单位。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强配齐工作力量。扩大公司安委会组成范围,将公安、消防、安检等单位负责人纳入其中。组织制定突发事件综合、专项、现场处臵,有效防范了火灾、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及重大案事件发生。二是推进“雪亮工程”建设,跟踪重点部位安全动态。在列车、车站等区域场所设臵了视频监控探头,实现了全覆盖无死角,确保发生情况能够快速响应。三是组织平安志愿者,打造“移动的雪亮工程”。开通了“天津轨道平安志愿者”微信公众号平台,及时将安全事件、设备故障等信息通过平台上传。四是启动微型消防站建设,全面开展消防专项培训。在全路网建成115个微型消防站,对全体微型消防站站长和消防员加强了专项培训。五是强化车站安检,从源头上保障运营安全。在车站各出入口配备各类安检设施,累计查获危险品3.1万件。
河北省
9.河北省承德市综治办
河北省承德市综治办立足自身职责,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工作成效十分显著。一是始终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健全基层综治领导机构和建设专业化综治工作队伍为重点,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为目标,始终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二是始终把解决问题、补齐短板作为提升社会治理的工作目标。探索建立“一村一名法制副主任”,共选派2458名政法干警到村居任“法制副主任”,为基层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探索建立50个“农村中心派出所”,提高了农村地区警务效能。探索建立了“118”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即一张“天网”、一张“地网”和八项工作机制,实现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2013年以来发生矛盾纠纷总量持续保持全省最低,未发生影响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案事件,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2015、2016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承德市被全国妇联评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单位,连续四届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两次荣获“长安杯”。
河北省
11.河北省邯郸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
河北省邯郸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积极构筑“大平安”建设格局。一是树立全时空防控理念,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积极构筑“警网”、“民网”、“天网”三网合一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完善“一村一警”治安管理员模式和中心警务室建设,将防控触角延伸到了街面、社区、农村。二是大力运用科技手段,创新基层基础工作。研发推广人像智能核验比对系统、电动车智能防盗等系统。全面打造警务实战应用平台、推动物联网系统建设应用,有效掌握人、事、地、物、情、组织动态信息。三是瞄准网络新兴犯罪,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侦办网络涉黄涉赌重大案件共计14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0人。其中1起案件被河北省扫黄打非办评为2015年十大精品案件,1起案件被全国扫黄打非办评为“净网2016”八起典型案例之一。四是坚持久久为功,工作成效凸显。邯郸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刑事发案量五年下降69%。
1河北省
13.河北省邯郸市委维稳办
事迹略。
3山西省
15.山西省左权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
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敢于改革、敢于探索,创新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一是积极打造能打善战的调解队伍。县委、县政府聘请政法系统离退休老干部,组建起一支懂法律、善讲理的矛盾调解队伍,实现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全覆盖。二是积极探索高效管用的调解方法。注重把握以法调解、以情调解、以理调解的原则,参照执法办案规范开展工作,坚持用事实说话,从感情入手,以道理服人,确保了调解的成功率。三是积极构建协调联动的调解格局。创新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应用访调联动、政调联动、诉调联动、上下联动等多种方法,将矛盾调解与综治中心建设、信访接待、行政执法、司法诉讼结合起来,夯实了社会治理基础,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中心设立以来,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230余件,疏导化解1800多件,调解结案506件,涉案金额近3000万元。被评为晋中市政法系统十佳先进集体,连续七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政法工作先进集体。
5内蒙古自治区
17.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全宁街道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全宁街道整合综治资源,实现了专群结合多元化。整合成立“综治中心”,赋予协调调度等八项职权。建立专业综治队伍,组建综治信息员、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实现专群结合。优化综治运行机制,强化信息化管理,建立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存储各类信息300多万条,实现了事项快速查询。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建立了街道、社区、片区、楼栋四个网格等级,形成了片线结合、上下联动的四级网格体系。强化科技化防控,商户视频监控安装率达98%,街面视频监控面达100%。开设了“和谐全宁微信平台”、“和谐全宁QQ群”,设立民情收集点,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强化常态化保障,推行信访代理“七步工作法”,街道、社区两级信访代理工作组织累计代理信访事项261件;街道筹集资金30余万元,建设了如意平安文化苑等7个各具特色的室外宣传阵地。近年来,街道被自治区评为无邪教创建示范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被赤峰市评为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7内蒙古自治区
19.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委维稳办
事迹略。
9辽宁省
21.辽宁省凤城市凤城山街道大梨树村
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是全国农业生态旅游观光村,全国生态文明村。近年来,村两委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平安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增强。村两委领导把平安建设作为第一责任,村里每年至少召开4次以上的村委会议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年初大梨树村民委员会与23个村民组组长签订综治责任书,使综治工作逐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树立以村民为中心的思想,注重村民主建设,促进群众在城乡社会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强化社会秩序监督管理与村规民约规定的福利待遇挂钩,领导小组成员和各组监督员强化监督检查。全村连续多年未发现命案及恶性案件。多年无上访、无非访人员。
1辽宁省
23.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维稳支队
事迹略。
3吉林省
25.吉林省珲春市敬信镇
吉林省延边州敬信镇立足边境管控工作实际,探索出一整套边境安全防护工作的创新经验。一是坚持五位一体治边,联动机制保持活力。构建了“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平安联创、边境联防、问题联治、发展共享”的综治工作和边境管控新机制。将驻镇军警单位同村委会混合组织起来,每村配备1名综治专职协管员和1名军警分别担任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负责平安创建和边境管控,连续13年未发生重大涉边事件。二是坚持科技手段控边,立体防护全面覆盖。建设边境安全防范一体化综合监控项目,在镇综治中心就可以指挥调度联动边控站和各个封控点,真正架起了守、封、查、堵、控的恢恢天网。三是坚持民族团结稳边,群众共建平安家园。在每个村组建了护村队,给全镇护边员购买了保险,按每月3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为护村队添臵了巡护装备。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全省“平安乡镇”、全省“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州“示范乡镇”等荣誉。
5黑龙江省
27.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刑事审判第一庭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5年来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609件,先后依法审理了亿万富翁哈尔滨信恒集团董事长王文襄雇凶杀人案、佳木斯“孕妇为夫猎艳杀人”案、延寿县看守所高玉伦等人杀死狱警暴动越狱案等一批社会广泛关注、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恶性犯罪;审理了佳木斯市班梓博等38人、绥化市王树清等47人犯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等有重大影响的疑难复杂案件;依法审结了黄晓军等14人、崔红日等23人贩卖、运输毒品等一批涉案人数多、毒品数量大的毒品犯罪案件;成功指导林区中院对网络热评、社会广泛关注的河南省艺人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案(网传“耍猴案”)依法改判无罪,并到河南省艺人居住地公开宣判,使司法与舆情、民意良性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指导了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石某某等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案、刘某某等人诋毁国家领导人、攻击国家宗教政策案等重大案件。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审理审结一大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刑事案件。
7黑龙江省
29.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西格木乡平安村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西格木乡平安村是方圆百里远近闻名的“平安村”。村“两委”班子把平安创建工作纳入村级总体规划,纳入文明村建设工作布局,全力打造平安乡村,村民的安全感、满意率逐年提升。全村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将458户1488名村民划分为12个网格,由党员担任网格长和网格员,实行网格长负总责的“十户义务联防”制度。把平安创建纳入“村规民约”之中,倡导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全村各进出路口、重要地段以及驻村15家企业内部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并与乡公安派出所联网共享,实现了公共安全、消防安全和生产安全各个环节实时监控。自2000年以来,平安村连续17年,实现了无个人越级访和群体访,无治安和刑事案件,无邪教人员,无吸毒人员,无辍学学生和青少年犯罪,无重大火灾和生产安全事故“六无”创建目标。先后荣获了省级安全文明村、省级文明村标兵、全省十佳和谐村屯、全省新农村建设五星级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9上海市
31.上海市徐汇区综治办
上海市徐汇区综治办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结合网格化管理服务管理完善综治中心建设。构建“区、街镇、居委三级综治工作中心。二是研发完成徐汇区综治信息平台,形成“5+2”基础数据库和“7+X”基本应用模块,联网接入5000路公共视频监控,录入17万条综治平安数据。三是打造“志愿汇”群防群治品牌,实行平安志愿者星级管理制度,并组织全区平安志愿者积极参与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安全管控等工作。四是完善长效常态机制,在全市首创区、街(镇)治安防范薄弱小区督办制度,实行综治平安“零报告”制度,深入开展平安建设一街(镇)一品牌活动。通过这些工作,全区群众安全感2013至2016年均排名全市前五,保持中心城区中第一;2014年至2016年底,全区报警类“110”处警数累计下降31%,“八类”案件累计下降28.9%。2014、2015年,徐汇区被命名为上海市平安示范城区。徐家汇商圈服务管理、医患纠纷排查化解被评为上海市平安建设十佳创新项目。
1上海市
33.上海市静安区综治办
上海市静安区综治办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打防管控并举的一体化防控网络,确保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以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探索形成平安联创、治安联防、问题联治、人员联管、矛盾联调“五联工作机制”和与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融合联动运作模式,坚持开放共治理念,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矛盾化解等工作,涌现出一大批社会力量领军人物和典型工作经验,社会化安臵帮教取得明显成效。用6年时间完成两轮治安顽症治理行动,一大批突出治安问题得到彻底整治,形成了联动指挥平台、路地联合武装巡逻、跨管辖区划执法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年度公众安全感测评始终处于中心城区前列。树立“3371”工作理念,加强综合协调和执法检查,完善源头预防和发现报告机制,着力构建“大安全”工作体系,有效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先后被评为2012-2013和2014-2015年度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14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平安示范城区”,2013、2015和2016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平安城区”。
3江苏省
35.江苏省南通市综治办
江苏省南通市综治办始终围绕全市大局,抓住综治领域的重大决策、关键问题给党委政府出好点子,推动把党委政府在综治工作中的“原则”意见,变为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措施。善抓协调,突出推动党委政府重视综治各项工作、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综治工作政策制度、单个部门无法解决复杂问题的处理等三项重点抓协调;创设联席会议普遍协调、专项工作重点协调、突出问题个别协调等三项机制抓协调。创新形成了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寄递安全监管“南通模式”、三所共建“南通样板”及“四位一体”基层治理体系等新经验、新典型,先后在全国、全省推广。实现综治责任制进经济社会总体布局、目标责任书、考核评价体系;4年来,先后取消2个县评先资格,“一票否决”8个乡镇并摘牌。推动核增1个业务处室和3名行政编制,打造了一支特别善学习、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精干队伍。2013—2016年全市综治综合绩效连续保持全省领先,群众安全感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前2位。
5江苏省
37.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司法局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司法局紧紧围绕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总目标,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把法治宣传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突破点,创新打造本地特色普法栏目《法理之间》,深入推进“法律八进”。区镇村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坚持把人民调解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着力点,打造《贾汪大佬执》电视调解栏目,创新开展“乡贤调解”模式。坚持把特殊人群管理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的落脚点,建设全省领先的社区矫正基地,打造信息监督平台,衔接“雪亮工程”,严防脱管、漏管;安臵帮教坚持必接必送,对帮助对象进行思想转化、就业安臵,防止重复犯罪。坚持把法律服务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结合点,完善1个区级10个镇、办事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6家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全面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提升基层司法所和法律服务站点队伍素养,让司法行政工作更接地气、见成效、得民心,先后两次荣获省级“六五”普法先进集体,法律援助中心荣获省级“援助工作先进单位”。
7江苏省
39.江苏省宿迁市委维稳办
事迹略。
9浙江省
41.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党委政府以努力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平安浙江示范区为首要任务,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是做强“党建+”。以党群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平台,2800名党员加入47个社会组织,其中2580名参与义务巡防,265名成为网格员,65名成为调解志愿者。二是做强“网络+”。每个网格配备“三员一警”,推行“微信+村务”,依托“无人机”项目探索应用三维建模巡查管理。三是做强“法治+”。实现法律法规与村规民约的有机结合,通过“网上法庭、网上司法所”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四是做强“社会+”。在原有的47个镇级社会组织基础上,新增孝德文化枫桥分会等6个社会组织,与乡贤参事会、蓝天救援队等组织一同参与社会服务。五是做强“平安+”。深化落实平安维稳18项长效机制,全面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确保公共安全。六是做强“枫桥经验”示范点,重点打造枫源村、“枫桥经验”纪念馆、“小镇客厅”,全面展示乡村治理、“四个平台”、“最多跑一次”等基层治理成果。
1浙江省
43.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昌国街道香园社区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昌国街道香园社区按照党建引领、治理多元、服务精准、阵地落实、法治保障的社区治理服务新格局,实施以社区为社会治理基础单元、社会工作者为服务骨干、社会组织为服务载体的三社联动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打造最安全社区。由群众“公选”成立业主委员会,协助社区决定和处理小区公共事务。构建“社工+党小组长+网格信息员+专业志愿者+社会各方力量”的工作网络,建立新居民服务组织,促进新老居民和谐共治。组建义务治安巡逻队,投入50余万元资金用于社区技防。成立暖情工作室,加强对吸毒人员、问题青少年等特殊人群帮扶活动。搭建“老娘舅”工作平台,确保矛盾不激化、不上交。建立社区法治宣传文化长廊、社区“民星”墙,为社区居民量身打造“无声有爱”、“健康360”等服务项目。先后获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敬老模范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浙江省“群众最满意平安社区”。
3浙江省
45.浙江省宁波市委维稳办
事迹略。
5安徽省
47.安徽省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机制建设优先,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行“六位一体”(综治、公安、交通、市场监管、防火、环卫)网格化管理,黄山区共同制定《保护黄山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办法》,从社会稳定、治安防控、突发事件处臵、旅游市场管理、紧急救援等18个方面密切协作,常态化开展联防、联动、联控工作,一体化打造一流平安景区,实现黄山风景区连续11年无刑事案件、20年无群体性事件、23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建立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和处臵平台,成立省内第一支旅游警务支队,在国内景区率先推出“待警点”新型警务模式,在重点部位现场受理游客报警、求助、投诉等,快速处臵突发情况和涉旅矛盾纠纷。建立数字化监控系统和智能化指挥调度中心,对旅游高峰实行预测、预警、预约,实现人流、车流的科学有效调控。2009年、2013年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第二篇:2007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
2007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07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广泛深入地开展平安建设,着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全面推进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确保社会持续稳定,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以重点开展创建平安县(市、区)活动为抓手,广泛深入地开展平安建设
重点做好县(市、区)的平安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创建平安县(市、区)活动,在广大乡村、街道、社区、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行政区域边界、部队驻地周边和家庭、工地、寺庙、集贸市场、景区景点、文化娱乐场所等,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维护基层平安和谐稳定。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和指导本部门、本系统广泛开展平安建设,进一步形成条块结合、专群结合、各方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局面,不断扩大平安建设覆盖面,提高创建水平和质量。
认真贯彻中央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农村平安建设作为推进平安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影响农村稳定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农村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和中央编办《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确保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基层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的力量得到加强、不被削弱。
认真总结各地开展基层平安建设的好经验,结合四年一度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表彰活动,对创建平安县(市、区)成效出色的予以表彰,命名一批“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区)”,树立先进典型。上半年召开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继续推广平安建设好经验、好典型,研究部署通过平安建设为党的十七大的顺利召开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认真总结各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成功经验,整合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着眼于从苗头上发现问题、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着力构建在党委领导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作用,三种调解手段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工作制度和工作网络。继续重点抓好县(市、区)以下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建设,工作网络要覆盖全社会,不留空白和死角。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年”活动。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组综治工作中心、综治工作站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调处站(点)等组织网络和民间纠纷调解员、信息员等工作队伍建设,拓宽基层社情民意诉求表达和收集反馈渠道。
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和排查调处工作责任制。重点抓好乡镇(街道)综治委、办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情况报告、归口调处、责任查究等制度,查明情况,明确责任,加强督促检查,提高调处的效率和效果,使大量矛盾纠纷在乡镇(街道)得到解决。
突出排查调处工作重点,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加强基层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在社区和村(组)加大对民间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三、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
加强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和预警预测,深入排查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增强严打整治斗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排查出的治安乱点,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开展治理整顿,限期解决问题、改变面貌。
继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立健全“扫黑除恶”长效工作机制。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杀人、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性犯罪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发案上升的势头,增强群众安全感。继续开展“扫黄打非”和禁毒、禁赌、禁娼等斗争,坚决打击、查禁毒品犯罪和六合彩赌博、网络赌博、出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扫除社会丑恶现象。依法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渗透颠覆与分裂破坏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
深入推进对
第三篇:***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强调
***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王乐泉作会议总结李建国王胜俊出席会议孟建柱主持会议
6月18日至19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6月18日至19日在成都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经济社会形势新变化,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用更大的劲头抓紧抓好,努力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新路子。
会上,四川、北京、内蒙古、河南、广西和天津滨海新区、江苏南通、广东番禺、重庆黔江、青海门源等10个地方介绍了近年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经验,中组部、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等6个中央部委作了大会发言。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介绍和发言后,***指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说到底是对社会矛盾的综合治理,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探索创造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贡献。当前全国社会大局稳定,总的形势是好的,同时要看到,各种矛盾多样多发,特别是近来一些地方接连发生影响稳定的案件事件,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的集中反映,也暴露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多的投入,切实把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搞上去。
***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突出民生问题,努力让城乡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组织干部下基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要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贯穿于社会管理工作中,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实现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的转变。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延伸到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促进健康发展,发挥好积极作用。要把对网络虚拟社会与对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起来抓,加强网络管理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积极构建和谐虚拟社会。要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整个
社会管理的根基,进一步建好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夯实基础工作。要把继承和创新群众工作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法宝,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搞好社会管理。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加快形成全面覆盖、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不断提升管理效能、服务质量。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更加注重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知法守法、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的良好氛围。
***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首先是党政一把手的责任。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要结合制定“十二五”规划,确定一批社会管理服务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本地区本部门整体工作部署。要抓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及时总结基层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健全社会管理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协作配合、督促检查、考核奖惩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确保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中央综治委副主任王乐泉作了会议总结,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李建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王胜俊出席会议。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中央综治委副主任孟建柱主持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管负责同志和中央综治
委各成员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代表们深入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天乡路社区和国色天乡产业区、武侯区玉林街道,德阳市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市中级人民法院和绵竹市金花镇玄朗村、孝德镇,实地考察了当地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情况。大家表示,通过考察,看到了地震灾区翻天覆地的巨变,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看到了四川统筹城乡发展的好形势,受到了一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教育;看到了四川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特别是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方面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坚定了做好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信心,一定要结合实际扎实工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王乐泉、李建国、孟建柱、王胜俊参加了考察活动。
第四篇: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情况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情况 中国平安网10月9日消息(记者 张学伟)日前,2010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新闻作品评选工作顺利完成,共评选出148件优秀新闻作品(评选结果附后),其中,报刊62件,电视作品26件,广播作品29件,摄影作品22件,网络作品9件。
根据组织评选工作和参评作品获奖情况,综合各地各单位2010年开展政法综治宣传的实际情况,评委会提出,授予首都综治办、天津市综治办、山西省委政法委、内蒙古自治区综治办、辽宁省综治办、吉林省综治办、黑龙江省委政法委、上海市委政法委、江苏省委政法委、浙江省委政法委、福建省委政法委、江西省综治办、山东省综治办、湖北省委政法委、广东省综治办、重庆市委政法委、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社等20个单位政法综治新闻宣传组织奖。
一、评选工作的基本情况
2011年2月,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2010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活动的通知》后,各地各部门和中央综治委成员单位及中央新闻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精心组织评选工作,推荐了一大批参评作品。据统计,此次评选活动共收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家中央综治委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及中央新闻单位报送的参评作品491件,其中,报刊作品228件,电视作品85件,广播作品66件,摄影作品78件,网络作品34件。
为确保评选活动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切实做到严格公平公正,评选办公室邀请了长期从事政法综治宣传和新闻传播工作的学者和专家,组成复评
专家组,对参选作品进行认真评选。经复评专家组充分讨论和投票决定,将评出的候选作品交定评委员会,经定评委员会评委评定,共评选出148件优秀新闻作品。其中,报刊62件,电视作品26件,广播作品29件,摄影作品22件,网络作品9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活动是政法综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报送的作品也是各地各单位当年开展政法综治宣传工作的缩影,根据组织评选工作和参评作品获奖情况,综合各地各单位2010年开展政法综治宣传的实际情况,评委会提出,授予首都综治办、天津市综治办、山西省委政法委、内蒙古自治区综治办、辽宁省综治办、吉林省综治办、黑龙江省委政法委、上海市委政法委、江苏省委政法委、浙江省委政法委、福建省委政法委、江西省综治办、山东省综治办、湖北省委政法委、广东省综治办、重庆市委政法委、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社等20个单位政法综治新闻宣传组织奖。
二、初评组织工作和参评作品特点
(一)从初评组织工作看,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坚持把开展评选活动作为开展政法综治宣传、推进基层平安创建的有力抓手,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了评选活动的有序开展。北京、天津、内蒙古、江西、广东、吉林等地成立了由综治办、党委宣传部、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主要新闻单位的负责同志、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设立了专门的评选办公室,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评选程序和工作要求;黑龙江、浙江、上海、山东、辽宁等地运用各种有效载体,对评选活动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报送反映当地特色的综治优秀新闻作品,确保了参评作品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江苏、山西、福建、湖北等地将评选活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
作考核范畴,对评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极大地调动了新闻工作者做好政法综治新闻报道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中央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及中央新闻单位将评选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评选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定专人负责,精心评选,报送了一批优秀作品。
(二)从参评及获奖作品看,作品均能紧密围绕中心工作,主动服务政法综治工作大局,积极宣传政法综治部门充分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力军作用、着力解决社会治安和队伍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工作成效,切实做到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贴近基层、典型鲜活,视角独到、引导有力。
一是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参评作品着眼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展开深入报道,从不同角度生动反映各地各部门加强政法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工作成效,满足受众最迫切的需求,努力扩大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报刊作品《三项重点工作大巡礼》以政法委书记访谈、综合报道、评论员文章、记者手记等形式,报道了15个省(区、市)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上取得的新进展、新突破、新经验和新亮点。反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党委关于加强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情况以及工作成效的电视作品《平安中国》、反映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报刊作品《新北川工地庞大流动人口如何有序“流动”》、反映创新社会管理的广播作品《为人民管理城市而不是为城市管理人民——济南城管推行地图式管理》、反映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网络作品《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专题》及反映人性化执法的摄影作品《有一种爱、让我不绝望》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2010年政法综治各项工作的丰硕成果。摄影作品《生命大营救》和网络作品
《世博我们守护你》等,集中展现了广大政法干警和综治干部在玉树地震等重大灾难事件及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安全保卫工作中的良好形象。
二是贴近基层,典型鲜活。从获奖的作品来看,大部分稿件都是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采写和录制的,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基层政法综治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借鉴作用。报刊一等奖作品《警务QQ:网络时代的亲民样本》,选取了公安部打拐办、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社区民警等三个不同层次的警务QQ样本,系统总结了各级公安机关在互联网时代,运用QQ创新警务工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做法和经验,稿件刊发后,许多基层公安机关相继推出QQ警务室、网上公安局等,大大提高了警务工作效率,促进了警民和谐关系的构建。广播三等奖作品《“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的“靖江模式”》报道了靖江市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做法——“网格化管理”,全面反映了“网格化管理”的方法和成效,作品播出后,“网格化管理”模式受到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靖江标本”。此外,典型人物宣传是获奖作品的一个突出亮点,作品更加注重故事叙述、细节刻画和文风改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更加鲜活、感人。《敖大焕:40载芬芳调解路》、《高墙内的“妈妈”》和《沈战东:用生命诠释忠诚》等获奖作品深入挖掘典型人物背后所蕴涵的理想信念、道德品格、精神意志等,增强了典型人物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视角独到,引导有力。许多作品在视角上、策划上力求创新,使报道精巧独到,深入而有立体感,通过主动设置议题,明确导向,在为受众的服务中影响受众,增强了舆论的引导能力。报刊作品《风险社会管理》聚焦“社会管理创新”这一热点话题,以述评的形式梳理集纳当前社会管理存在问题,探寻新时期新阶段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的创新思路,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电视作品《正义镇凶魔 大爱驱阴霾——南平“3.23”恶性杀
人案纪实》,以当时见义勇为、制服歹徒的普通民众、积极组织救援的老师和医生及侦办案件的民警、检察官和法官为采访重点,还原了事件发生时全社会对受害儿童关爱的细枝末节,充分彰显“正义”与“大爱”的鲜明主题,有效引导了社会舆论。摄影作品《被抢十多天 洋洋回家了》通过组照,真实再现了公安机关成功破获拐卖儿童案件的全过程,从民警缜密侦察到抓捕嫌疑人,从民警照料被解救的洋洋到送孩子回家,从洋洋的父母喜极而泣到周围群众的鼓掌称赞,张张照片凸显了公安机关在警务机制革新与先进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以民意为导向,推动“打拐”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的坚强决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地方和单位评选组织工作不力。个别地区和单位对评选工作不够重视,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报送作品。主要表现在:报送的作品没有推荐意见或填写推荐意见不认真,有的报送作品与推荐目录不符,有的没有经过初评;有的没有上报初评总结,仍存在报送中央媒体作品较多的情况,给复评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报送的网络作品偏少。此次评选活动报送的网络作品总计仅34件,地方报送的合格作品只有13件。三是短小精悍的消息作品少。地方报送的长篇通讯偏多,短小精悍的消息类作品少;有的消息针对性不强,深度不够,缺乏创新。
第五篇: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情况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情况
中国平安网10月9日消息(记者 张学伟)日前,2010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新闻作品评选工作顺利完成,共评选出148件优秀新闻作品(评选结果附后),其中,报刊62件,电视作品26件,广播作品29件,摄影作品22件,网络作品9件。
根据组织评选工作和参评作品获奖情况,综合各地各单位2010年开展政法综治宣传的实际情况,评委会提出,授予首都综治办、天津市综治办、山西省委政法委、内蒙古自治区综治办、辽宁省综治办、吉林省综治办、黑龙江省委政法委、上海市委政法委、江苏省委政法委、浙江省委政法委、福建省委政法委、江西省综治办、山东省综治办、湖北省委政法委、广东省综治办、重庆市委政法委、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社等20个单位政法综治新闻宣传组织奖。
一、评选工作的基本情况
2011年2月,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2010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活动的通知》后,各地各部门和中央综治委成员单位及中央新闻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精心组织评选工作,推荐了一大批参评作品。据统计,此次评选活动共收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家中央综治委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及中央新闻单位报送的参评作品491件,其中,报刊作品228件,电视作品85件,广播作品66件,摄影作品78件,网络作品34件。
为确保评选活动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切实做到严格公平公正,评选办公室邀请了长期从事政法综治宣传和新闻传播工作的学者和专家,组成复评专家组,对参选作品进行认真评选。经复评专家组充分讨论和投票决定,将评出的候选作品交定评委员会,经定评委员会评委评定,共评选出148件优秀新闻作品。其中,报刊62件,电视作品26件,广播作品29件,摄影作品22件,网络作品9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活动是政法综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报送的作品也是各地各单位当年开展政法综治宣传工作的缩影,根据组织评选工作和参评作品获奖情况,综合各地各单位2010年开展政法综治宣传的实际情况,评委会提出,授予首都综治办、天津市综治办、山西省委政法委、内蒙古自治区综治办、辽宁省综治办、吉林省综治办、黑龙江省委政法委、上海市委政法委、江苏省委政法委、浙江省委政法委、福建省委政法委、江西省综治办、山东省综治办、湖北省委政法委、广东省综治办、重庆市委政法委、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社等20个单位政法综治新闻宣传组织奖。
二、初评组织工作和参评作品特点
(一)从初评组织工作看,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坚持把开展评选活动作为开展政法综治宣传、推进基层平安创建的有力抓手,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了评选活动的有序开展。北京、天津、内蒙古、江西、广东、吉林等地成立了由综治办、党委宣传部、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主要新闻单位的负责同志、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设立了专门的评选办公室,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评选程序和工作要求;黑龙江、浙江、上海、山东、辽宁等地运用各种有效载体,对评选活动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报送反映当地特色的综治优秀新闻作品,确保了参评作品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江苏、山西、福建、湖北等地将评选活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范畴,对评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极大地调动了新闻工作者做好政法综治新闻报道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中央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及中央新闻单位将评选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评选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定专人负责,精心评选,报送了一批优秀作品。
(二)从参评及获奖作品看,作品均能紧密围绕中心工作,主动服务政法综治工作大局,积极宣传政法综治部门充分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力军作用、着力解决社会治安和队伍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工作成效,切实做到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贴近基层、典型鲜活,视角独到、引导有力。
一是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参评作品着眼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展开深入报道,从不同角度生动反映各地各部门加强政法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工作成效,满足受众最迫切的需求,努力扩大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报刊作品《三项重点工作大巡礼》以政法委书记访谈、综合报道、评论员文章、记者手记等形式,报道了15个省(区、市)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上取得的新进展、新突破、新经验和新亮点。反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党委关于加强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情况以及工作成效的电视作品《平安中国》、反映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报刊作品《新北川工地庞大流动人口如何有序“流动”》、反映创新社会管理的广播作品《为人民管理城市而不是为城市管理人民——济南城管推行地图式管理》、反映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网络作品《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专题》及反映人性化执法的摄影作品《有一种爱、让我不绝望》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2010年政法综治各项工作的丰硕成果。摄影作品《生命大营救》和网络作品《世博我们守护你》等,集中展现了广大政法干警和综治干部在玉树地震等重大灾难事件及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安全保卫工作中的良好形象。
二是贴近基层,典型鲜活。从获奖的作品来看,大部分稿件都是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采写和录制的,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基层政法综治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借鉴作用。报刊一等奖作品《警务QQ:网络时代的亲民样本》,选取了公安部打拐办、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社区民警等三个不同层次的警务QQ样本,系统总结了各级公安机关在互联网时代,运用QQ创新警务工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做法和经验,稿件刊发后,许多基层公安机关相继推出QQ警务室、网上公安局等,大大提高了警务工作效率,促进了警民和谐关系的构建。广播三等奖作品《“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的“靖江模式”》报道了靖江市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做法——“网格化管理”,全面反映了“网格化管理”的方法和成效,作品播出后,“网格化管理”模式受到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靖江标本”。此外,典型人物宣传是获奖作品的一个突出亮点,作品更加注重故事叙述、细节刻画和文风改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更加鲜活、感人。《敖大焕:40载芬芳调解路》、《高墙内的“妈妈”》和《沈战东:用生命诠释忠诚》等获奖作品深入挖掘典型人物背后所蕴涵的理想信念、道德品格、精神意志等,增强了典型人物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视角独到,引导有力。许多作品在视角上、策划上力求创新,使报道精巧独到,深入而有立体感,通过主动设置议题,明确导向,在为受众的服务中影响受众,增强了舆论的引导能力。报刊作品《风险社会管理》聚焦“社会管理创新”这一热点话题,以述评的形式梳理集纳当前社会管理存在问题,探寻新时期新阶段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的创新思路,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电视作品《正义镇凶魔 大爱驱阴霾——南平“3.23”恶性杀人案纪实》,以当时见义勇为、制服歹徒的普通民众、积极组织救援的老师和医生及侦办案件的民警、检察官和法官为采访重点,还原了事件发生时全社会对受害儿童关爱的细枝末节,充分彰显“正义”与“大爱”的鲜明主题,有效引导了社会舆论。摄影作品《被抢十多天 洋洋回家了》通过组照,真实再现了公安机关成功破获拐卖儿童案件的全过程,从民警缜密侦察到抓捕嫌疑人,从民警照料被解救的洋洋到送孩子回家,从洋洋的父母喜极而泣到周围群众的鼓掌称赞,张张照片凸显了公安机关在警务机制革新与先进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以民意为导向,推动“打拐”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的坚强决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地方和单位评选组织工作不力。个别地区和单位对评选工作不够重视,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报送作品。主要表现在:报送的作品没有推荐意见或填写推荐意见不认真,有的报送作品与推荐目录不符,有的没有经过初评;有的没有上报初评总结,仍存在报送中央媒体作品较多的情况,给复评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报送的网络作品偏少。此次评选活动报送的网络作品总计仅34件,地方报送的合格作品只有13件。三是短小精悍的消息作品少。地方报送的长篇通讯偏多,短小精悍的消息类作品少;有的消息针对性不强,深度不够,缺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