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典型发言材料
科学规划、合理发展
加快推进xxx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2010年12月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根据大会的安排,我就xx县xxx的新农村建设作经验典型发言,请审议。
2010年,在市县两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下,xxx以富民强镇为发展目标,以“生态xxx、旅游xxx、商贸xxx”为建设主题,狠抓新农村建设,在镇村同治、产业培植、示范带动、农水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整个xxx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力促新农村建设发展上水平。xxx地处湘鄂两省交界,是省级重点镇、边贸旅游重镇,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富的山石矿产资源、繁盛的商贸物流经济给此地的发展带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对于今天的xxx很重要,但对明天的xxx更重要。今年初,县委、县政府就给xxx的发展定出了合理的导向,即为“生态xxx、旅游xxx、商贸xxx”。因此xxx在新农村建设上突出了这一主题,以具有地理优势的边贸经济、具有传统优势的绿色蔬菜、具有创新优势的鱼鸭共生、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优势主要建设内容,始终坚持镇村
同治为平台、产业培植为核心、强化基础为抓手,牢牢把握围绕资源兴产业、围绕产业办基础、围绕基础聚民心,努力提高与湖北xxx竞争的综合实力,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城区亮点,做强规模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着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色,力争通过三年的集中建设,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转变、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等三大目标,把示范片建设成为产业品牌响亮、城建设施配套、旅游设施完备、人居环境优美、农村文化丰富,具有生态旅游边贸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三年投入建设资金4000万元,受益面积2500公顷,直接受益人口3万多人。
二、突出重点,分布实施,力促新农村建设发展上台阶。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安排,也是其总体目标。在xxx的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发展实施了三个“齐步走”的发展战略。
一是改善农水设施齐步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良好的农业基础,才能确保农业丰收。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对全镇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科学统筹安排,把长期堵塞的主干沟渠作为重点清理的重中之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有条件的对沟渠进行了水泥硬化,以确保沟渠能充分发挥旱涝保收的积极作用。今年,我镇投入15万元兴办镇党委书记、镇长样板工程,马坡湖电排机尾至万米渠3000米的疏洗,施工时采用了小型吹泥船、挖土机等现代化工具,鼓励农民自发投工投劳,总计完成工程土方2.4万方,围堰土方800方,占用油菜地面积50亩。同时,开办村支部书记办点工程,完成新农村示范片内沟渠疏洗8700米,完成土方7万方,完成毛沟堵渠疏洗4.5万米。
二是调整农业结构齐步走。我们着重打破传统农业结构,在长山白家示范片内发展以西瓜、豆角、辣椒、冬瓜等蔬菜种植的种植经济,以推广鱼鸭共生.生猪繁育技术的养殖经济,以粮、棉、油等农产品的加工经济,实现宜棉则棉、宜田则田,因地制宜,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时,我们还鼓励和扶持农民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劳务输出,努力增强益久、亿棉、东升米业等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
三是更新农业观念齐步走。我们着力在一改过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农业观念,培育现代化的新农民。更新了农民的发展观念,实施了“三个链条”带动效应,即带动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基地=发展模式的发展链条;带动资本+技术+人才=农业产业的发展链条;带动诚信+品牌+生态=竞争力的发展链条。以xxx为例,发展鸭产业,建立鸭产业协会带头、农户入会,搞好基地建设,带动鸭苗孵化、养鸭、宰杀、鸭产品加工、板鸭成品销售等一系列产业链条,发展鸭文化一条街,树立诚信意识,打造xxx板鸭等一系列品牌,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三、改革创新,狠抓亮点,力促新农村建设发展上特色。在新农村建设上,我们一改过去装房铺路的观念,着力于推存出新,不断打造xxx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建设观念新。我们着重突出了“生态建设”的观念,大力开展了植树造林工作,完成示范区内新种枇杷、柑桔等经济果木林3000株,栽风景树樟树2200株、杜荫800株、广玉兰700株,两个集镇码头新植风景树700多株,同时以点带面,累计完成各类树木栽种4.5万株。“绿林绕新村”的生态格局进一步形成。
二是建设主体新。我们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从单纯的农民扩大到了市民、企业老板、个体工商户、城镇市民,争取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支持,鼓励他们为新农村建设捐款捐资。我们通过认真的谋划,努力拓宽筹资渠道,争取到各类捐资达1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xxx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是建设内容新。我们以鱼鸭共生、环保鸭加工,蔬菜种植、人居环境改善等项目拉动“生态xxx”建设,以冲凤
峪开发、上山公路、xxx壁画等项目推动“旅游xxx”建设,以迎宾大道、垃圾中转站、小街小巷整治等项目带动“商贸xxx”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完成房屋改造84家,道道硬化5600米,新建道路1000米,建桥3座,沼气池200个,改厕400处,改厨200家,建鱼鸭共生基地150亩,培植鸭产品加工厂一个等等,通过这一系列基础性工作,真正开创了xxx“发展速度快、水平高、质量优”的良好局面。
四、完善管理、强化落实,力促新农村建设发展出成果。在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市县两级44家上级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我们按照“绝对统一思想认识,绝对服从;高度集中时间精力,高度领导;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强力调度;严格责任目标结帐,严格考核”的纪律要求,把镇村同治、xxx板鸭、绿色蔬菜、鱼鸭共生和旅游开发等五大示范产业板块的建设任务,分解为26大工程和128个细项,并根据实际工作量,明确了任务日程表和细项的任务责任人。通过组织400多人次的项目区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近于600人次的多方位多层面群众座谈会、编印《新农村建设动态》和周任务、周调度、周考核、周结帐等一系列工作措施,极大的调动了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和示范片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在点多线长、任务繁重和矛盾相对集中的复杂环境下,承担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机关干部和村干部,以市县新村办等上级部门领导为榜样,不约而同的主动采取“白加黑”、“五
加二”的工作模式联项包户,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保证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2010年的一年里,xxx上下一心,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离群众的现实需要、社会的发展要求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这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努力去解决。我们深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xxx干群团结一心、奋斗拼搏,xxx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典型发言(定稿)
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这是一项宏大、复杂、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任务繁重,需要不断统一思想认识,不断探求工作方法,不断摸索有效途径。基层要做好建设新农村这篇大文章,尤其要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应着重从五个方面突破。
一、抓“兴工富乡”,实现以工带农
一是合理调配,增强企业发展力量。进一步健全强化了乡机关干部联系标志性企业制度,要求每名班子成员、站办所长都联系标志性企业,宣传政策,主动服务,协调关系,协助管理,维护企业利益。积极提供企业急需的人才,由乡发放工资派遣机关干部入企业工作。
二是加强服务,解决企业发展困难。经常性开展调研,组织企业老板座谈会,专题研究企业发展工作。巩固了铸造、皮革、电器、陶瓷等行业协会。
三是创造条件,加快企业发展进程。因势利导,分类规划,新建、扩建了20多家企业。压缩办公场地,将机关二院整体转让给深思电工,帮助其扩大生产。组织村干部及规模企业老板赴江浙一带参观学习。打造文化艺术节,在全乡营造推进兴工富乡的氛围。
四是优化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出重拳,下猛药,狠刹邪气,严惩村痞村霸,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同时大力招商引资,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兴办工业企业。始终做到把“老外”当作老乡看待,用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亲商、安商、富商。2005年,共完成招商引资1300万,项目建设资金4700多万。
二、抓基地建设,推进结构调整
一是依靠科技抓调整。大力推广“猪—沼—稻”生态农业结构,全乡共建沼气池2000多个。
二是力求规模抓调整。实施了“四个十工程”,即扶持50亩以上种田大户10户,饲养千头以上生猪10户,纳税过5万元餐饮户10户,特种养殖户10户。
三是围绕增收抓调整。实施“吨粮田变万元亩”工程,在全乡范围内普及了优质稻;加大了生猪品改力度,良种猪养殖达70;大力推广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全年种植春秋玉米5000亩,蔬菜5000亩,黄花菜1000亩,花卉苗木500亩。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乡形成了黄花菜生产、冬季蔬菜生产等九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以基地促开发,以基地联产业,农业经济呈现勃勃生机。
三、抓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
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民心工程”摆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充分把握国家对乡村道路建设投资的机遇,广泛宣传发动,激发村民的积极性,2005年硬化村级道路25千米;水利建设上,争取上级农综开发等资金,广泛发动群众集资,投入400万元,建设工程项目320处,改造病险水库1座,维修机埠5处,修高标准砼路15千米;电力建设上,绝大部分的村农网改造基本完成,新建了110KV变电站,架设了双回路输电线路,与城区实现资源共享;通讯、有线电视、教卫设施的建设成效明显,解决了一批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四、抓劳务经济,畅通增收渠道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握三个重点,把人力资源转换为经济优势,把外出务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以中介为重点,强力推进就业输出;以维权为重点,建立健全维权体系;以宣传为重点,把劳务经济炒热叫响。2005年全乡共输出劳动力15000人,实现劳务收入12000万元,仅此一项就创人均纯收近2000元。
五、抓组织建设,强化发展保障
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改进农村党组织的设置、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深化“五联创”工作,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巩固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成果,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明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的具体要求。结合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党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典型发言材料
齐心协力谋发展,共同致富换新颜
在永兴县新农村建设会上的发言
(黄祥兵)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受许书记委托,代表马田镇就新农村建设发个言。
一、马田镇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几年来,马田镇党委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群众自主能动性,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来势喜人,成效显著。我镇现有2个村被列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行列,涉及51各个小组,10000口人,其中马田村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井岗村为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我镇新农村建设坚持高起点,严规化,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样、五年成果”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经过几年的努力,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彪悍民风向文明乡风转变,“脏乱差”面貌向宜居环境转变,宗派制约向管理民主转变的良好局面,农业生产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生活方式实现了低碳环保。
二、马田镇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
1、选好带头人,建设好班子,重点建设基层领导核心。一个好的班子将决定新农村建设好坏。我镇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实行了“三强”,即强支书、强制度、强素质,特别是在带头人的选拔上,通过民主推荐,大胆使用那些能吃亏,能受气,能吃苦,有思路,会办事,口碑好的人,使新农村建设充满活力。同时,给每个新农村示范村配备一名大学生村官,发挥其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基础扎实、精力充沛的优势,使其智力资源转化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2、建设新村镇,改善新环境,重点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我镇新农村建设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变了村容村貌。首先是抓道路建设,所有示范村完成通组公路硬化工程,其中马田村、井岗村共筹措60万元分别修建了环村公路,并且道路两边全面实现绿化,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抓农田水利设施和机耕道建设,改善了农田基本条件,投入资金80万元,全面修缮排水灌溉系统,确保了农业生产增长增收。三是抓环境美化,建设农村休闲广场,其中井岗村投入100多万元,建设全市一流农村休闲广场。大力发展沼气和改水改厕项目,先后新建沼气池500余个,沼气池普及率达,改水 户,改厕 户,动员群众搞好房前屋后绿化,共载樟树800多株,桂花树 株,使我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培塑新农民,树立新风尚,重点突出构建和谐村庄。在抓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一是抓阵地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建了农家书屋5个,购置适合农民阅读的书籍10000册,丰富了农民的精神食粮;组建成立腰鼓队、军乐队、舞蹈队、篮球队等特色团队,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二是抓活动开展,全面提升村风文明。先后组织了“创先争优活动从我做起”党员签名活动,邀请专家给村支部党员上党课,开展了“三户一家”(文明卫生户、诚信经营户、和美家庭户、和美家庭户和孝贤之家)的评选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思想境界和文明素养。马田镇素有“初一的鞭炮,十五的灯”传统习俗,以往每到这个时候,政府部门为维稳问题如履薄冰,提心掉胆,现在风平浪静、安定祥和,使得政府部门省力省心不少。
4、培育新产业,打造新增长,重点突出农民持续增收。我们立足村情,因地制宜,按照“产业抓重头、企业抓龙头、产品抓拳头”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煤炭替代产业,初步形成了以规模农业、生态养殖、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格局,做大做强集体经济,以解决新农村建设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在搞活集体经济方面,马田村创办了马田砖厂,修建了停车场,改造了仁和农贸市场,新建了红星液化气站;井岗村扶持建立了一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以及发展山塘水库养鸭喂鱼生态养殖;在工业方面,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产值超过百万的年丰鞋厂、鹏程万里皮具厂分别落户马田村和井岗村,有效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为农民持续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三、马田镇新农村建设鲜明特色
一是注重发展生产。我镇把发展生产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大力发展生产,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走出了建设新村庄就是建设新农村的误区;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发挥自身造血功能,解决了新农村建设后劲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二是注重村民自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镇充分应用宣传发动、模范带头、学习借鉴等多种手段提高农民对建设新农村重要意义的认识,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建设,为我要建设。从井岗村新农村建设筹资筹工中我们发现,村民热情高涨,积极踊跃,真正做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轰轰烈烈搞建设的良好局面。也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广大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努力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是注重整体效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伟大创举,使经济发展更生机勃勃,村民生活更丰富多彩,邻里关系更和谐融洽,党的建设更扎实有效,是新农村建设的努力方向。马田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努力配优配强村级班子,合理引导村民思想转化、积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将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发挥整体效益。
我镇新农村建设经过各界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目标还很远,特别是全面系统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励,以更大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扎实工作,探索创新,进一步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促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向县委、县政府和全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典型发言
新农村建设典型发言
中共中屯乡党委书记—邓兴
中屯乡于1984年建区,1988年建乡,面积有7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集镇距县城15公里,全乡辖7个村190个村民组,2008年末人口有63950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850人,有耕地29788亩,林地24509亩,森林覆盖率达 21.5%,人均耕地0.48亩,人均有粮245斤,人均纯收入1350元,有集贸市场5个,村组公路115公里。中屯总体上是:人口大乡,经济小乡,人多地少,生态恶化。
新农村建设这样一个新概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我们乡镇干部来说,它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就如何建设好新农村?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来说是倍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我乡党委政府拟定了基本工作思路:强党建,重法制,抓两生,夯两基,调结构,创和谐。拟定了基本经济发展思路:稳粮、保烟、壮煤、兴畜、培园、促加、活商、抓劳。
一、强化思想统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目标和要求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 1
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我乡实际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反映;不仅是加快我乡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我乡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不仅是当前的中心任务,也是今后的奋斗目标。因此,全乡上下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强化宣传作用
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基层干部、群众全面理解20字方针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含义,切实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鼓励群众勇于创新,积极改革,大胆实践,调动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国家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觉悟,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防止出现片面性、盲目性和急躁情绪。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乡近年来几个新农村建设点取得一定成效经验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必须选好、配强本两委班子成员,加强培训教育,并充分发挥好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三、强化教育引导
我乡是人口大乡,是农业人口大乡,造就新农民是首要问题。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近年以来,我乡把培育新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一是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切实抓紧
抓好“普九”工作,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结合起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新建、扩建和改建农村校舍,经过多年的努力,全乡学校基本形成花园式学校。二是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借助农科院及新农村指导员在我乡扶贫之机,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引导广大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增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信心和决心,成为自我创业、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三要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民素质修养。扎实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文明村、星级文明户的创建水平,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新风,破除陋习,远离迷信,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强化新农村指导员管理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从省、市、县来到基层,他们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从一定角度讲,是新时期人才资源由城市向农村的倾斜,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工作以及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是明确工作目标,规范工作要求,要求指导员驻村后立即深入村组、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严格考勤制度,杜绝“走读”现象,加强对指导员的管理,随时掌握指导员去向,并如实填报驻村出勤、缺勤情况,以此作为考核及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创造学习的平台,提高指导能力,要求指导员列席参加各种专题学习会、干部职工会等,积极为他们提供学习的平台,每月召开一次指导员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
会议、政策和文件精神,并适时召开学习交流会、经验总结会、决策调研会,提高指导员工作水平。
五、强化干部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我乡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群众、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全面改善,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要组织广大干部深入村组,全面了解产业发展、村庄道路、住房结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村民素质、制度管理和班子建设等情况,因地制宜,帮助村组科学编制规划,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发动群众,形成合力,营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六、强化资金投入
近年来,党的主要政策倾向农村,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是历史上空前的。就我乡而言,学生生活补助、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医疗保险配套资金、农资补贴、煤炭补助、防震保安、农村电网改造、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等,每年不低于2000万元,税费改革前,全乡农业税统筹提留每年不超过100万元,雄厚的资金投放到农村,农村的空前发展史无前例。我乡坚持把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的统筹安排、集中投放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上来,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作文章。多方筹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全乡基础设施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提高,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乡群众住房、交通、用电等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呈现出一片和谐的社会农村新农村建设气象。但是由于历史形成的经济基础薄弱,制约“三农”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然面临诸多的困难与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差,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全乡29800亩耕地全靠老天,纯自然的靠天吃饭,全乡原有的主干渠大部分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绝大部分老化失修严重,水利续建和改造的任务艰巨。二是农村建房没有整体长远规划,全乡850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生存空间小,造成农村房屋建设坐落无序,保护耕地任务艰巨。三是人畜混居,垃圾未入池,四处乱倒,环境卫生差,改厕、改圈、改栏势在必行。
二、农村社会事业和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虽然实现了“普九”,但因人口基数大,家庭负担并没减少,贫困现象仍然突出;虽然实施了农村医疗保险,但作为农村家庭,一旦有了重病,报销比例再高,返贫现象也会在一夜之间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群众还存在看病贵的问题。同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的社会治安还存在诸多问题,偷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还不同程度存在。乡风文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乡农村还普遍存在婚丧嫁娶
大操大办,崇奉封建迷信等一些旧习俗,亟待破除。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上的作用不明显,有的村党组织涣散,没有起到很好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等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三、在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思想认识还不很清楚,“等、靠、要”的意识较强,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概念认识模糊。在部份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的认为建新农村就是盖新楼房,建新农村就是修新马路,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还有的认为建新农村,是中央提出来的,应该由上面拿钱解决,忽视了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相当部份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上面发钱,群众享受,扩大再生产的意识不强。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和现实要求,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系统地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励,以更大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扑下身子,扎实工作,进一步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促进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新农村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
宁利乡新农村指导员
陈霖
2011年我有幸成为了宁利乡新农村工作队的一名队员,我被安排在了长坪村委会,近半年来的新农村工作中,收益颇多,也在工作体会到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状态,也让自己的身心在工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历练。
宁利乡地处宁蒗县西南面,东与大兴相接,西与金棉相连,北与红桥接壤,丽宁公路穿乡而过,境内还有全县海拔最高的药山,全乡共有5个村委会72个村民小组,人口14931人,我所驻的长坪村委会是全乡两个山区村委会之一,共有19个村民小组,人口4475人。居民大多为少数民族彝族,长期以来一直依靠种植业及养殖业为主,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大力发展马铃薯、核桃、中药材种植,同时依靠山区海拔高,山区植被丰富等优势发展黑山羊,牦牛养殖特色养殖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新农村指导员,我肩负的责任就是深入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状况,生存状况,对党的帮扶政策进行及时的宣传知道,与村委会的班子成员沟通,提供好的建议意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
自2009年12月宁蒗县被列入全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以来,宁利乡为积极推进新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进度。将乡政府职工分为5个工作组积极参与到新农保的收缴工作当中。我作为长坪工作队员,也积极的参与到新农保的收缴工作当中,因为长坪各个村民小组较为分散,还有许多村组位处河谷、深山地带,交通极不便利,有些村组甚至要步行半天才能到,长坪工作队又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划分成片区来进行新农保收缴。我所在的工作小组负责丫口村组、分水岭村组、扎古村组的工作。我们小组首先决定从较偏远的扎古村组开始收缴工作,我们一行人乘坐面包车行至长坪通村路10公里处时便开始步行前往扎古村组。经过4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到达目的地,村民们热情的接待来我们,我们经过短暂的休整便开始让村长集中村民进行政策讲解和保险收缴。在政策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就有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缴费年限以及所能享受的待遇进行了详细的宣导,同时针对村民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详细的解惑和回答。在讲解完毕后便开始了收缴工作,每收缴一户我们便开出收据提醒村民妥善保管以便以后出现问题时可作为凭据。经过忙碌的工作,我们又马不停蹄额的赶往扎古下村进行收缴。入夜时分工作终于告一段落还不时的有村民来咨询政策。晚上我们同村民一起围坐在火塘旁边和他们攀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向他们询问关于核桃种植、烤烟种植方面的情况以及家庭生活。在这个时候,我真正感觉到自己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分享着村民们生活当中的喜怒哀乐。
完成了扎古村的收缴工作,我们又陆续去了丫口、分水岭、陶家营盘、陈家村等地方开展新农保收缴工作,因为这些地方离乡政府驻地较远,村民们为了某一项缴费而来回的跑动也很辛苦。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因此在开展新农保工作过程中顺便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工作一并完成。虽然工作队员个人的工作量增加了但是却减轻了老百姓不必要的麻烦,用自己的工作换来群众的信任和赞赏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2011年以来,宁利乡的新农村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备,在道路交通方面建设完成了关门山至宁利街面的7公里通乡油路工程,投资370万元;建设完成了宁利乡至牛窝子村委会的乡村通达路7公里,投资70万元;建设完成了玉鹿至长坪村委会的乡村通达路26公里,投资260万元;建设完成了三岔河水库至三岔河村民小组的通村公路5公里,投资50万元。同时在生态产业发展方面也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大力种植核桃产业,发展烤烟产业。全乡目前共种植核桃18000余亩,种植烤烟3500多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同时我们新农村工作队员也任重而道远的切实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争做一块垫脚石,争当一棵遮荫树,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在新农村工作的大潮中用于奉献自己。
新农村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有许多工作要求,而且需要整合许多力量共同来完成。通过以新农村工作这样一个契机来促使广大的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当下农村的生产状况,农民的生活状况,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实事,为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村发展奉献自己,我想这是每一个新农村工作队员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