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带先锋”致富典型材料汇总

时间:2019-05-13 13:3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双带先锋”致富典型材料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双带先锋”致富典型材料汇总》。

第一篇:双带先锋”致富典型材料汇总

“双培双带”发展能手典型

——高玉章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高玉章,男,现年44岁,初中文化,灵璧县朱集乡葛店村葛西二组。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原葛店村委会主任,后任原葛店村支部书记,自任书记职务以来,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先后建立了葛店村小集市建设和葛店街西瓜交易市场、生猪购销市场。虽然没形成规模,但为地方经济也带来了勃勃生机。

高玉章自辞去书记以来,在葛店街东头,开了个农药、种子服装门市部,靠诚实招客户,以拼搏创事业。刚开店时,本小不能多进货,卖完了再进,常常一天要去进几次。批发商看他诚实可靠,就主动赊给他,从几十元到几百元、几千元。高玉章生意做活了,他又开始了粮食收购,事业发展了,他深深感到诚实和守信的重要,就给自己确立了“以信为本,以德经商、以诚待人,以和为贵”的经营理念。他又开始服装知名度极高的各种肥料。

他做肥料和粮食收购生意,开始为了拉来顾客,自己本钱小不能雇佣工人,只能自己帮助顾客抬粮食、抬肥料,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粮食蛋鸡一大车,就雇车往外运,全是他一个人押车。奔波劳累一年获利几万元,成为他的致富本。接着,就把生意做大了,每年收购粮食外运太3000吨,解决了群众卖粮难,他自己每年纯收入达到10万元,自己有钱了,富了。但是他没有骄傲,从没忘记父老乡亲们,每年坚持向村民赊销化肥、农药、种子,对一些手头上缺钱、生产上缺劳力、技术上缺人点拨的“三缺”农户,实行

一帮到底:赊销农资、代耕、送技术一步到位,把好事做到了农户心里。本村村民葛业周家生活特别困难,高玉章同志主动找到他,问葛业周你想从哪一方面发展,需要资金我给你、需要技术我帮你。葛业周说:“我现在什么也不会,有什么可以发展的你给我参谋参谋,我来干。”高玉章说:“粮食种植收入不高,种点经济作物,你不懂技术,我现在卖了几年种子农药,对于这样的技术我懂,我可以帮你。在农活干好的情况下,你在家再养几头猪,现在生猪走俏,低格上涨,你第一年少养,饲料货源我给你提供,技术资料我也给你找,你现在没有资金从我那用,首先,把猪圈建好,我再找人为你选品种猪仔。在第一年里少养,掌握养猪技术后,你在算一下账,看看收入怎样,好了在多养些,你就能自己掌握市场行情,到那里才能是你迈出的第一步。”经过高玉章的一番劝解,葛业周按照高玉章的说法去做,在三年的时间里,养猪的技术已经学到手了,行情好了多养了几头,行情差了少养几头,连西瓜嫁接技术也学会了,三年一合帐,每年纯收入达万元以上,为了发家致富,葛业周买了辆三轮摩托车,专为拉猪饲料而买了。

一家富,不忘一村富。人生一世,就要拼搏和奉献,这样活着才充实,才有意义,向葛业周这样受过高玉章帮助脱贫致富的还有不少户,我们村能多有几位这样的帮带者,我们村何愁不发展,能有几位这样帮带者,让贫困群众能够感到人们党的温暖,让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中得到实惠。

“双培双带”党员干部典型

——葛业厂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葛业厂,男,1975年生,初中毕业,安徽省灵璧县朱集乡葛店村葛西一组。199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退伍在家务农,现任葛店村民兵营长。

葛业厂同志自结婚后就分家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家庭土地少,头二年种小麦、种豆,到年底只能解决温饱,没有结余,小孩发热感冒就得借钱治病。然而,他的创业却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波折。

自从家庭联产承包以来,我们葛店村就有几户开始大面积种植蔬菜了,那里,由于没有技术、没有好的品种和市场,自然就没有好的收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了改革开放,富民下放的不断出台,使农民心中吃了定心丸,他在部队学习的蔬菜种植技术和他在分家后在外面学来的用地膜种植番茄的技术,每亩收入在千元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常规种植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跟着他就用大棚种植番茄,番茄还没移栽前种植苞菜,在番茄结束后,又种上白菜、萝卜等作物。这样,同样是一亩田增加了复种面积,一年能收好几季,比原先的单一种植多收入好几千元,现在每亩收入达万元左右,市场给了希望、信心给了他胆量,他把他从家庭中分给他的几亩地,全部种植了大棚蔬菜,在自己村级各项工作完成的同时,又起早贪黑地把他几亩大棚管理好。在这几年时间里,葛业厂同志的家庭收入在葛西掘指可数。

葛业厂种植蔬菜大棚一年能收入几季走上了富裕路,他并没有忘记帮助他的乡亲们。他年终都要为乡亲们免费举办大棚蔬菜种植培训班,有不少群众在他的帮助下、技术指导下,纷纷走上了致富路。

葛西组葛元明同志经常性的常规种植收入低下,葛业厂多次培训,他都不去参加,葛业厂就亲自找到葛元明说你是一名党员,开党员会你也参加,对国家的政策你也听说了,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不断出台,农村的费税也已免掉,每年政府还给你粮食补贴金,你还是使用常规种植,不改变一点思路,你何时才能富,你看看你自己,你在看看别人,原来和你收入差不多的现在家里都有了存款,吃也敢吃好的,穿也敢穿好的,你得转变你的思想,吃螃蟹也得大家(蛱),你也该甩掉你的穷帽子了。听了葛业厂的一番劝说后,他只说自己笨,不会干那些巨匠作物种植,还是不愿意种植蔬菜。过了几天,葛业厂放不下心,又找到葛元明对他又是一番劝说,葛业明才答应先小面积种植试一试。于是,葛业厂在葛元明预留的土地上亲自手把手教葛元明如何育苗、如何管理、什么时候育什么秧子,在葛元明弄懂后,葛业厂才离开,到年底,各个环节已基本掌握,一算帐他这点小布种植的蔬菜是他常规种植收入的好几倍,看到眼里,喜在心里。自己买些礼品送给葛业厂时说:“要不是你苦口婆心地去感化我,我哪有今年的这个收入,今天我带来两瓶酒,一包糖果来感谢你对我的帮助。”葛业厂说:“你把礼物拿回家,我根本不可能收你送来的礼品,你要是来问你对蔬菜种植不懂的地方,我对你说,其他的一律免谈。”经过一番推让,葛元明把礼物提回家,临走时眼含热泪对葛业厂说:“我明年扩大种植面积,你还得给我看一下。”经过三年的努力,葛元明同志扔掉了贫穷的帽

子,把原来少人家的帐还清了,买了一台新四轮机,还盖了三间瓦房,现在的日子比起以前,那真是天地之分。

经过葛业厂致富带头人的领路,现在葛元明的蔬菜种植已上规模,在常年以往缺菜的季节里,我们葛店现在照常卖菜。能有这样几户示范带头人,当好帮带者,可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创规模,打品牌,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增加收入,提高,从而得到实惠。

人民的生活水平,“双培双带”群众致富典型 ——杨荣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杨荣军,年仅45岁,几年前家里很穷,后来靠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经过几年的创业,现在以成为我村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同时,饮水思源,致富不忘乡邻,在他的引导下,靠养殖已经脱贫的农户不下40户。作为“双培双带”致富能手的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

前几年,由于家里很穷,杨荣军初中毕业后,也出去打过工,干过泥水匠,但都没有多少结余。后跟邻庄的兽医顾敏学习兽医技术,在其影响下,也萌发了规模养猪的想法,通过多方奔跑,筹集部分资金,在2005年8月份从江苏一大型养猪场引进“村洛克”、“无锡大白猪”等种猪6头,开始了养猪的道路。现已 发展到拥有种猪9头,每年出栏肉猪140头的能力。通过不懈的努力,他本人也很快走上了小康的道路。家里今年又盖了新房,今年秋天准备再扩大养猪规模。

富了之后的杨荣军,只在其他群众有求于他或遇到困难,他力所能及的的去帮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不止一次的说过:“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出售小猪时,他总是先做好防疫后,再出售,而且价格比较适中,对于家中有困难的群众,他也伸出帮助之手,采取领回家喂养,到猪出栏时候再还账。

双培双带”党员干部典型

——杨飞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杨飞,男,48岁,1985年入党,家住朱集乡双杨村,蒋邓村邓组,2005年6月至今,担任我村计生专干。杨飞为人忠厚、朴实,做事胆大心细,在村民眼里,他是个人致富想大家,乐于奉献的好党员、好干部。

杨飞同志早年是一名退伍军人,工作勤恳、踏实负责,由于村里需要,杨飞同志回到村里,开始了一位党员致富带头的神圣之路。为了能致富,他整日思索着致富好路子,多次到各地学习技术,听说搞蔬菜大棚能致富,杨飞同志下定决心试一试,他先用一亩地作为试验田,购买了相关材料,开始种植,刚开始,由于技术原因,他没能取得可观的收入,仅仅是保了本,这可急坏了,成熟的想法难道就这样泡汤了吗?但这事在倔强的杨飞同志身上发生,让这个遭受挫折的强汉子更加深信如能办好则效益肯定不错,否则,如人人都能干好,那将是意味着没有多大的发展前景,于是他想起了再学技术,再搞大棚种植。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功了,这次成功没能使他满足,反而更让他一发而不可收拾。继而,他扩大了种植规模,由原来的一亩试验田发展到了现在的数十亩蔬菜种植基地。事业成功了,钱有了,可是乡里乡亲的眼看着全村那么多未能脱贫致富的农户,杨飞同志心里着了急。于是,他想着要把种植大棚蔬菜的经验推广出去,他说干就干,先后找了前汪庄的几家未脱贫的农户,悉心劝说种大棚蔬菜的好处,并允诺给他们想办法争取资金,提供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几家农户也终于表示愿意试试看,在他的鼓励支持下,几户人家的日子渐渐地好过起来。

这不几家儿子商量着购买1500型四轮机帮助村民打农作物秸杆,并收入可观。“吃水不忘挖井人”哪。几家人多次要求杨飞同志到他们家里吃饭,这些都被杨飞同志谢绝了,用他习惯性的话说就是“谁跟谁呀!那么客气干嘛?”

杨飞同志是个急性子热心肠的人,看着自己带动了村里人经济的发展,他整天乐呵可的,别看他表面上好像很轻松,实际他心里又开始打响了小算盘。看着猪市很好的状况,他决心联合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赵伟同志一起养猪,又种植大棚蔬菜又养猪,这对于年龄渐大的邓书记来说精力哪够用呢?可他就是不服,学技术,购种猪,发展规模,这一步一步都在他心里做好了详细的计划,经过实践,他终于尝到了养猪的甜头。现在,家里存栏50多头,仅种猪就有10多头。同样,他又想到了小张庄的几户未脱贫人家,帮助他们养猪致富,现在的小张庄村民在杨飞的帮助下都养起了大肥猪,人均年收入已达到4000余元。

杨飞同志是个你干他也干,你不干他也干的倔人,看着乡镇街道里到处是卖种子、农药、化肥的商户。他突发奇想地准备在家里搞,自己的房子,没月租这能省些开支,至于市场嘛,虽说涉及范围水广,但只此一家,利润应该还可以。再说,还能服务于乡里乡亲,这是多好的事呀!说干就干,他先到宿州种子经销处洽谈合作事宜,又到市场上认真考察一些优良种子的销售情况,考察完后随即打电话给种子经销商购买了一万多斤优良豆种,并严格把关,确保种子质优价廉,让老百姓买到放心的种子。事实证明杨飞同志的

眼光是极为准确的,丰厚了利润,优质的服务,乡亲的关注成了杨飞坚定的把种子销售做大做强的信心的内在动力。去年一年仅种子销售一项利润就达3万余元。现在杨飞想着再联合几家扩大经营范围,经营规模以帮助更多的人致富。

近些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增高,杨飞又把小算盘打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借此带动一批青壮年走出家乡,服务于社会,为自己也为他人谋求幸福。

时光如梭,岁月无情,这一无法变更的自然现象使得很多人因此失去了创业的动力,但在我们的杨飞身上,却依然焕发着一种勃勃生机,他不服老,不服输,永远坚信着只要肯干、肯研究,老百姓的日子就一定能走上富裕之路。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下,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双阳村在杨飞为带头的一批致富能手的带领下,老百姓的日子会过得更加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朱集乡“双培双带”之“双十”典型材料

——记双井村养鸡专业户徐元祥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在朱集乡双井村,提起徐元祥无人不发出赞叹之词,他今年53岁。却有着比同龄人更多的勤奋和执着,自93年初中毕业以来,他先后养过鸡、养过鸭、也在厦门打过工,最后他毅然辞去了在厦门的一份收入较为丰厚的工作,回乡养鸡。两年来,他依靠科技将养鸡场从当初的2000只鸡发展壮大成目前出栏30000只,存栏5000只的较大规模,2005年实现年服装收入10万多元。实现纯利润3元多元,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致富有路勤为径。徐元祥在养殖事业中,“勤”字当头,勤动手、勤动脑、勤学习,养鸡的辛苦自不必说,喂养、清理、防疫、服装等每一个环节,他都周密安排。为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他订阅了几种专业技术报刊,边实践边学习。同时还经常与各地的养殖户进行经验交流,互通信息,共同提高。他还制定了短期、长期发展计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他投入2万余元改扩建鸡舍,准备继续扩大规模,争取创造更大的效益。

科技引路求发展。为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徐元祥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走自养、自繁、自育、自销的路子。在饲养管理上,坚持科技养殖。一方面向书本学习,他为掌握科学养鸡的方法,用于

购买各类书籍和报刊杂志的资金开支高达两千多元。另一方面,带着不知道的疑难问题,虚心向同行请教,做到不耻下问,虚心好学。他先后到乡、县畜牧部门向专家请教,在行家的指导下,他的养鸡技术不断提高,两年多来,艰辛的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近两年共出栏商品鸡十几万只,实现纯利润6万多元。

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经过几年的资金积累,徐元祥同志下正朝着更大规模和更高的目标迈进。他计划在明年形成存栏一万只,年出栏八万只的规模,实现服装收入25500元,实现纯利润7万多元。

今年一月,他郑重的向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肯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经总支部以及党员联名推荐确实为入党积极分子。更好的发挥“双培双带”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朱集乡“双培双带”之“双十”典型材料

——记刘寨村运输专业户刘孝群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刘孝群果真是个大忙人,笔者多次上门采访,都不见其踪迹,不是去跑运输就是去收帐。当笔者见过这位“不速之客”时,他还是放不下手中的活计,手机的响声也常常打断我们之间的谈话……正是刘孝群无休止的忙,使他成为刘寨村委分粮食收购、运输大户,赢得了致富能手的荣誉称号。

今年40有余的刘孝群,1984年初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务农。成婚时,小俩口一贫如洗,就连照明用电的费用也拿不出,每到逢年过节,别人家欢天喜地,他们夫妇为无钱买菜而发愁。随着两个孩子的相继出世,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紧,越来越难……

“穷则思变”,刘孝群是个吃苦耐劳的汉子,为了改变贫困的生活,他做过水泥、给烟站打烟包、当过泥瓦匠……只要能挣钱,他几乎什么都干过。一次,在干泥瓦工的刘孝群听说乡供销社有大量棉花需要外运,他觉得这是有钱可赚的机遇。于是他借钱买了一辆拖拉机机头,向亲戚家借来机身,开始试着跑运输,等棉花送完,机头的钱也赚回来了。尝甜头后,他通过熟人给建筑工地运石头,之后又和一位山东老板合作,给人家送建筑材料。至此刘孝群慢慢有了点积蓄,他买回了拖拉机机身,正式干起了运输。刘孝群的木匠手艺是家传的,1989年他和别人合伙做起零碎的木工活。当时灵璧县部分机关单位需要大量的老板桌、圆形会议桌,时任乡委书记的刘銮友同志问刘孝群能否接下此活。刘孝群虽有木工手艺,但从来没给人家做过高档家具,但他不愿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并一

口答应能做。海口夸下了,就得实现诺言。刘孝群背起行囊,远出家门,到宿州、阜阳等地去参观、学习,人家工厂不愿传授技艺,他凭着一股闯劲、蛮劲就偷偷地剽学。同时又高新薪聘请师傅来家指教。通过不断探索,他不仅完成了高档家具的制作,而且深受用户的好评。刘孝群自己也形如逐渐富裕起来了,当年他在朱集乡开创了一家家具铺。刘孝群做木匠活口碑好、信誉高,远近机关单位、学校及村民都愿意找他做活。

1999年,精明的刘孝群瞄准市场行情,把投资的重点放在粮食收购、运输上,他收粮按质论量,买卖公平,所收的粮食远销江苏、山东等地。2001年,刘孝群买回一辆解放142半挂车,去年又换成欧曼加长半挂车。自1999年以来,每年收购粮食达500吨,年收入10万余元。

刘孝群,有勇有谋,有胆有识。他决心以自己忙忙碌碌的劲头将粮食收购、运输业做大做强,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双培双带”发展能手典型

——孙兵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诚信是致富的本钱

不论逢集还是闭集,在朱集村委会佳定米酒百货批发商店,总能看到川流不息的购物人群,人们也微笑去也微笑走,店堂里的老板和老板娘更是满面春风,细心招呼着每一个“上帝”。这里店的老板就是我们朱集村委会年轻的优秀共产党员,经商岗位上的致富能手——孙兵。

孙兵今年34岁,高中毕业后便开始帮助家里经营烟酒百货,他们家做生意已有三代了,孙兵1995年成家后,他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开始独立门户,并从此逐渐走上自己的创业之路。

也许是有世代相传的生意血统,孙兵并不缺少做生意的理念和经验,但资金缺乏的现实是他无法回避的。孙兵夫妻从小做起,在村里办起了利民商店后,一辆平板车成为他们进货和送货的交通工具,在经营小店的同时,他们还收购旧酒瓶。一年后,女儿的降生给他们夫妻带来欢喜的同时,又增添了不少麻烦,小两口不分昼夜地忙碌着,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人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个年轻人冒着晨雾拉着一板车货物进店,晚上顶着月色拉着妻女缓缓地回到家中……

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孙兵的生意越来越旺。1999年夫妻愈见“鸟枪换炮”,开办了一家颇具规模的佳宝糖酒百货综合批发部,他们选中农村市场对路商品,并且价廉物美、品种齐全。要问孙兵做生意的诀窍是什么?他憨厚一笑:最大的诀窍就是诚信。一是绝不出售假冒伪劣商品;二是严格实行“三包”服务。多年来,不论是供应商还是顾客,他始终以诚相待。村民办丧、喜事选购的商品,用不完的可以退换。有时资金周转不开,供应商愿意将货物赊给他,不讲任何条件。自1999年起,孙兵夫妻每年的收入近四万元。

衣食无忧的孙兵负有极高的政治热情和宽厚的仁爱之心,1994年他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组织靠拢,直到2003年才成为中共预备党员。期间他始终相信党,保持自己的信念。2003年,他从《恋爱婚姻家庭》杂志上看到两名家庭特困的学生需要帮助,他主动伸出了援助之手,当年就给两名学生汇款400元。

诚信致富,这就是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带给我们的启迪。

“双培双带”发展能手典型

——王秀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巧手绣出好山河

今年39岁的王秀玲,性格开朗,快人快语,1988年嫁到朱集村委会以来,凭着自身的勤奋和闯劲,开创了朱集第一家服装裁剪门市部,建立朱集第一家个体服装裁剪学校,培养了朱集第一批外出务工技术人才。王秀玲本人也走出家庭生活的小圈子,成为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服装技工老师,并逐渐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成为致富路上的女强人。

王秀玲自幼家境贫寒,15岁便辍学跟人家学习缝纫裁剪。1990年她在孩子刚满月的时候,便想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让生活尽快富裕起来,她在自己开裁缝店的同时,也想试着办个服装培训班。“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筹划时,爱人不在家,手头无钱,她既要带孩子又要种地,但她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无钱买缝纫机,她就到县城商店去赊,商店老板见这位女同志有事业心、有魄力,对人真诚值得信赖,一台1300的电动缝纫机收她600元之后,就让她搬回家使用。王秀玲是个责任心强的人,认谁的事,说过的话都不会有半含糊,赊来这如电动缝纫机后她自己买来几张纸,书写十来份招生广告,在逢集的时候贴出去。工夫不负有心人,果然有几个青年看了广告找上门来,王秀玲开始收徒了。当年她不仅还清了所欠商店的余款,还略有节余。第二年,她又用同样的办法从宿州市赊来两台电动缝纫机,又多带了几名学徒。到1998年,王秀玲

正式创办了朱集秀玲服装培训学校,招生规模扩大至100多人。

秀玲服装培训学校象滚雪球式的发展着,自1999年以来,王秀玲先后投资2万元购进十二台电动缝纫机、2台烤边机、十五台缝纫机,培训班周期为3个月,共培养学生1000多人,每年收入达2万元,办学至今,王秀玲已获利近10万元。秀玲服装培训学校名声越来越响,2001年6月,王秀玲培养的学生开始成批外出务工,北京、上海、南通、苏州、常熟等许多服装企业看中王秀玲的技术和为人,纷纷招其学生进厂。2003年,来自宣圩村的学员宣祖文被一家中日合资服装有限公司录用,月工资达到2000元。宣祖文很快成为公司的车间主任,在企业站稳脚跟后,他陆续从家乡带出几十人到该企事业打工。潼山村学员王艳2001年参加培训后,被南通一家中外合资服装企事业聘用,2003年回乡后,她利用自己的缝纫经验和积累的资金在朱集乡办起了服装缝纫店,年收入近2万元。

王秀玲富裕后经常去帮助别人,他办的学校收费低,对一些困难家庭的孩子学费予以减免。潼山村学员邓克香家庭经济特困,王秀玲不仅未收一分钱学费,主动帮她推荐了工作。王秀玲总是这样想,用自己的能力去多教几个孩子,让他们出去务工,挣点钱来解决家庭困难,自己累点少赚点都无所谓。

现在的王秀玲服装培训学校已被灵璧县劳动局指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并也朱集职高及灵璧县新开地电脑学校联合办学。王秀玲并不满足已有的成果,下一步她想再扩大办学规模,将

那些不愿出去打工的学员组织起来,开办一个服装加工厂,用自己的巧手绣出一片绵绣的山河

“双培双带”党员干部典型

——田伟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田伟,男,汉族,高中毕业,退伍军人,中共党员,1970年6月出生,家住王赵村小田组,现任王赵村学总支副书记、文书,分管党建工作。是王赵村“双培双带”致富典型。田伟同志于1977年至1978年分别在朱集小学和朱集中这读书,高中毕业后,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光荣地参加人民解放军,在总参谋通讯工程团服役三年,由于在部队表现良好,于1991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退伍返乡务农。

田伟同志是1994年开始发展养殖,由于当时本地粮食十分丰富,但存在卖粮难的问题,经过市场分析,他觉得应该把粮食就地转化成商品:养殖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好门路。但养殖在当时来说,技术以及信息十分缺乏,但看谁的路子一定要走下去,第一年购进了300只蛋鸡苗,由于不懂技术,加之受市场行情的影响,第一年亏损近2千元,田伟同志不气馁,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顶着家庭的重重压力,第二年又购进了300只商品蛋鸡苗,并虚心地向灵璧县种鸡厂的师傅们学习养殖技术,查询有关科技书籍,总

结以前养殖经验,吃苦耐劳,不断地摸索学习。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第二批商品蛋鸡净挣了5000余元。田伟由此尝了甜头,也看到了希望,第三年就购进了商品蛋鸡苗1000只,经过科学的喂养,纯 利了一万余元。这一年下来,不仅给养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养殖技术及经验,更坚定了养鸡的信心。近几年来,田伟同志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年平均向社会出售商品鸡蛋六十万枚,年均纯收入三万余左右,家庭购置了彩电、冰箱、手机、摩托车、三轮运输车,不仅自己富了,也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田伟同志的养殖成功了,但他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看到了部分群众还在为脱贫致富而苦于无路时,热情地伸出了援助之手,领庄的村民王凤玉,由于家庭十分贫寒,田伟同志就鼓励他养鸡,从资金到技术上大力支持,帮助其脱贫致富。近几年来,先后带动了卓亮斌、张桃平等十多户群众发展养殖,走共同致富之路。

朱集乡“双培双带”之“双十”典型材料

——记潼山村服装专业户马服连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马服连,男、现年45岁,高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现任朱集乡潼山村支部书记。

马服连同志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但他头脑灵活,目光长远,他一边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并不断搜集致富信息,还不断外出考察学习,经过几年的积累,他坚定了信心,认定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是他大展拳脚的地方。于是90年代中期,他开始搞起了服装销售。事业的起步阶段总是困难重重,他遇到了资金不足、技术不过硬,服装渠道不畅通等诸多困难,但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信心。

搞服装销售需要大量的资金,仅仅起步资金就需要很大的一笔,而当时马服连的家庭并不富裕,资金上存在很大的缺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到处向人借钱,跑断腿、磨破嘴,还是处处碰壁,他先是向亲戚、朋友借,然后向政府申请扶持资金,最后向银行借高息贷款,虽然最终解决了资金问题,但他却背上了巨额债务,精神上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压力,可是他还是咬牙坚持下去。

马服连同志高服装销售之初,就清醒地认识到一点,就是搞服装销售必须有丰富的农业机械知识和过硬的农机维修技术。为此他深入地学习农业机械知识,并利用闲暇时间外出学习农机维修技术。几年下来,他不但掌握了丰富的农业机械知识,而且拥有一身过硬的农机维修技术,为他走向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保持农机新四军渠道的畅通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他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他深入农户搞调查研究,加上自己也是农民,深知什么样的农业结构需要什么样的农机,因此他及时调整进货类型,使农机类型与本地的农业需要配套,同时他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免费上门维修,搞好售后服务,使农户买的放心,用的舒心。目前,他的农机经营范围方圆几十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也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2002年,马服连同志虽然通过搞服装销售走上了致富之路,但他并不满足,他看到了农副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于是他于2002年初又搞起了农副产品收购,每年通过午秋两季的农副产品收购,服装可能取得近10万元的纯收入,仅此一项他的收入就很可观,现在,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马服连同志作为一名发家致富能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富了不忘乡邻,他总是千方百计通过途径,解决本村贫困村民脱贫致富。仅就他的服装销售公司就解决本村六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外,他还帮助胡常娥等5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他曾多次主动上门,找胡常娥等5

个贫困家庭谈话,叫他们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并将自己搞农副产品收购的成功经验介绍给他们,还帮助他们分析农副产品的市场前景,说明入户收购农副产品本钱小、利润高,且不影响农活,他还主动借钱帮助他们购买三轮车等运输工具,在他的感召和帮助下,胡常娥等5户农民搞起了农副产品收购,几年来他们农副产品收购中得到实惠,现在还胡常娥等5户农民都先后盖了二层小楼,并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作为潼山村总支部书记,马服连同志着眼全村心系群众,一心干实事,全力谋发展,他还在劳务输出、“村村”通工程、新农村规划、和谐乡村建设等大做文章,现在在他的带领下,潼山村的各项工作都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双培双带”发展能手典型

——张万朋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张万朋,男,1955年9月出生生于安徽省灵璧县朱集乡潼山村,该同志自幼上学,勤奋刻苦,努力向上。1975年毕业于原灵璧县界沟中学高中部,毕业后勤奋工作,团结友邻,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他力担张庄生产组的财会工作,历经五位生产队长的会计,他无一发生过矛盾和冲突。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负责张庄生产组的全面工作,并携助村两委做好村里的各项事务,他的不懈努力,技之以恒,他的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品格深受广大干群的好评,在村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1986年9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深知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是党员就必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干部就必须心系广大群众,是党员干部就必须为党和人民付出一切。他工作之余,不断地学习科学知识,不停地四处寻找富民信息,他做过装御工、跑过汽车、三轮运输车、做过补鞋匠,开过菜园,装过棚,更重要的一点是不畏风险地大兴养殖业,几经拼搏,几经摔打,让他恼时笑,最终以超人的毅力,钻研到养猪业的秘密与技术,他学会了猪的预防与疾病治疗技术,学会了母猪的品种选择和育肥技术,拆建猪舍,年纯利润达近2万元。

党员就要在群众中树立先进的形象,就要保持党员的纯洁性,就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一名党员在群众中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是群众学习的榜样,他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执行党的富民政策,他践行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同时,他也牢记了“两个务必”,自己富裕了,群众没有技术怎么办,他想到脑里,急在心间。于是,他便组织有养殖基础的乡亲学习养猪技术,提供购、销服务,提供疾病预防与治疗服务,传授养殖知识,带动了张玉刚、王汝聪等一批中型养猪户。自去年他又转变致富方式,盖起香菇大棚四个,每日销往灵璧东关菜蔬大棚、西关蔬菜大棚及光明蔬菜棚和四集地等,年纯收入达万余元。

张万朋,一位纯朴的农民,一位普通的党员,一位为党和人民工作20余年的基层干部,他不求索取,只讲奉献,不求名利,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劳动着。他常说,人的一生要勤于劳动,敢于实践,只有劳动才是最光荣的,乐于助人,心里特别舒畅,我要把周边群众都带富。

他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人,重点要树立科学的发展、科学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认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才能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为大多数群众服务,我仍将继续努力,为创建和谐的新农村完成我和谐的人生。

“双培双带”党员干部典型

——陈义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陈义平,男,1964年生于灵璧县朱集乡峨山村,毕业于大山中学。1983年应征入伍,在部队多次受到奖励,1986年退伍,在家务农。为了让自己能过上好日子,过上城市人的舒适生活,他挖空心思地想点子,终于想到创办小型企业,也就是小型石料厂。于是,就自筹资金,买破碎机、建机房,找农民工。去年除了下雨不生产,就是下雨也得修机器,忙个不停,也没有休息的日子,每天下来手掌全是血泡,腿也磨破了皮,就这样经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春天,过上了好日子。

致富不忘乡亲,在创办破碎厂成功以后,他又帮助几户农民办起了破碎厂。经过坚辛的努力,使这几户的日子都达到了小康水平。在农村几户富了不能算富,大家都富了才能算富,于是他又想到了全村的农民,让他们有劳动能力的在山上破碎厂就业,每月收入左右千元,没有在山上劳动能力的,就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在他的帮扶下,他们有十几户养猪,他亲自帮助他们筹措资金,建设场房,购买仔猪。在发展中又帮助他们投产饲养种猪、育养肥猪,他和农民朋友就这样不断地拼搏。随着投入的逐年加大,每户1年养猪能

养三茬,可循环饲养。每户的养猪年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再加上农业生产,种优质小麦、种优质的花生种、优质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每年的人均收入可达1500元左右,这样使农民的收入就更上一层楼。

在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中,他们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维修农田水利设施,再加上国家的富民政策,使农民的干劲更大,信心更足。应该相信农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双培双带”发展能手典型

——钱友民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钱友民,中共党员,家住朱集乡双杨村,从事乡村兽医工作。长期以来,这位普通的共产党员无论是冰天雪地的寒冬,还是在烈日炎炎的盛夏,他都不辞劳苦地为本村及周边地区养殖户提供防疫、疾病防治及养殖技术指导服务,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群众称为为民服务的热心人。

七十年代,这位刚刚高中毕业的热血青年就迈入了“共大”的校门,成为“共大”一名学员。学习兽医专业,毕业后回到本村又拜老兽医为师,刻苦钻研兽医技术知识。长期的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兽医知识及经验,在为广大群众搞好畜牧防病、治病。同时,他发现制约本地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养殖方面缺乏防病、治病的知识及经验。于是,他萌发了带头搞养殖的想法,相信通过自己的成功示范带头,一定能促进本地养殖的发展。他瞅准了本地有丰富的麦草资源,加上肉牛的行情一直都很稳定,养牛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收入,他先后养了四头牛,利用玉米桔杆进行青贮技术饲养黄牛,取得了成功。当年产下两头牛犊。次年便收入叁千余元。不少人看到他养牛获了利,前去讨教,他便因势利导,把自己的养殖经验传授给他们。邻居赵振兵在他的帮助下也搞起了黄牛养殖,几年下来,除了出售几头牛外,还存栏四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牛的饲养周期较长,取得效益较慢。于是,他又看到养猪业,他刻苦钻研饲料配比及猪病预防技术,渐渐地掌握了养猪技术,当年两窝母猪纯利润五千元。他用自己成功的经验,现身说法,鼓励群众发展养猪业,在他的带头示范下,我村的养猪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涌现出年出栏百余头的养殖大户十余户,出栏十几至几十头的在哪个村庄都有一、二十户。养猪业发展了,猪病的预防、防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在为养殖户搞好防病、治病的同时,他还指导养殖户们如何进行疾病预防,减少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口啼疫、猪链球菌病、附红体等一些疑难杂症,应如何防治,如何严密监控病情发展情况,把养殖户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多年来,钱友民同志对养殖户总是有求必应,不论白天、黑夜,也不论是刮风下雨,不论是路有多远,不论是哪家哪户,他总是随叫随到,收取较低的费用,让利于民,为广大的养殖户热情周到地服务着,为本地的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人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几年来他连续被评为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他那热心为民服务的精神,深受群众的称赞,被群众称为为人民服务的热心人。

“双培双带”党员干部典型

——任新权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任新权,现年40岁,高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现任朱集乡峨山村党支部书记。

1983年毕业于峨山小学,1986年毕业于大山中学。1989年毕业于晏路中学高中部。毕业后,积极投入农业生产,从毕业的那时候起,他就想,虽然不能进入高一层次的学校深造。但他要用学到的知识,为我们这个社会多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于是,他一边投入生产劳动,一边想怎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在他所居住的村庄,从毕业后参加生产劳动那天起,所见到的村干部都是些倒行逆施,反社会,反人民的一些腐败堕落分子,他们的执政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在那种环境下,他曾失望过。但家乡的父老乡亲时时给予他鼓励,他们认为他是一位有理想,有知识的热血青年,一定能为他们做事,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从那时候起,他暗暗发誓:我一定为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做出我自己的贡献。

高中毕业后,在家庭的发展上,他利用当地矿山资源办起小型石料加工,又学养殖,成了小型养猪专业户。并帮助其他乡邻搞养殖,这样既富了自己,又带了一批群众脱了贫。一个偶然的机会,乡干部提他当了他们组的小组长,由于辛勤能干,各项成绩突出,从1997年起,依次从青年书记干到村民兵营长,1997年他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1999年加入村党支部,分管组织工作,2002年任峨山村党支部副书记,2005年由于当时情况复杂,被排挤出支部。虽然离了工作岗位,但他为人民服务的心是热的,为了提高农村机械化水平,他和本村陈家权一起筹资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同时,力劝本村其他富裕户一起买了几台联合收割机,成立农机组。为外出务工的乡邻解除了午收的难题。这样既富了自己和其他人,又方便了群众,他虽然离开工作岗位,但乡亲们依然愿意团结在他的周围,把他当作主心骨。把他当作村干部。于2005年和乡领导一起成功处理大山窑厂事件,使本村一千多人得到了实惠,既扭转了社会风气,使企业得到了正常运转。同时,又惩治了一批腐化堕落的分子,弘扬了社会的正气,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群众都说他是焦玉禄式的好干部。这样,在党和人民极其信任的情况下,又担任了峨山村支部书记。

在任书记期间,他时刻想着怎样带领群众致富。首先是以农业为基础,筹资兴修农田水利,使近三千亩土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又组织党员、群众学习致富知识。现在已成立各种协会,促进了本村的发展,又因他们靠山,他们村两委积极投入资金进行石料开采,试图利用本地资源,开辟市场,把该项事业再做大做强。

应该认为,峨山村在朱集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经过他个人再进一步努力,峨山村一定会谱出一个新 的篇章。

第二篇:双培双带123工程普通党员致富典型--高立军

“双培双带”

123工程普通党员致富典型

高立军,男,现年53岁,初中文化,汉族,家住凌巷村小高组,共产党员,家庭5口人,承包土地14亩,土地收入1万多元,电车、服装生意经营年创纯收入4万多元。

高立军同志退伍后,在家经营烟酒商店,后来八岔路逢集,他又发展成布店,生意一直都很好,1990年他又和别人合伙开始炕小鸡,对外出售鸡苗,为当地养鸡带了好头,经营几年后他认为这个行业不行,他又到江苏省睢宁考察、学习,掌握市场后,又投资10多万元搞起了三合板加工,招收当地剩余劳动力20余名,进行了三合板半成品加工,当年创利润2万多元,工人每人3千多元,第二年创利5万多元,后来市场行情不好,加知又遭到一次大火,损失近1万多元,没有人员伤亡,因机器老化落后他停产在八岔路街投资10多元开了一家电车专卖店,没有开电车专卖店之前,他看到老百姓现在都富裕了,且摩托车用油、汽油很贵,他又多次到外地考察,看中了飞驰电车,和厂家谈好后,成为我们灵璧唯独一家代理专卖店,现在销路很好,高立军致富不变家乡人,对哪些困难的家庭按出厂价卖给他,等他打工争钱了在还,受到我们当地的老百姓的好评。

第三篇:“双培双带”先锋工程

佘村村“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省市县要求在农村开展“双培双带”工程,确保此项工程顺利有序实施,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中心任务,不断创新农村基层党的内容和形式,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实践党的先进性,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抓住退耕还林政策,依托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快“三个一体化”项目建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的总体目标是,经过3-5年时间的努力使全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在带领群众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三个一体化”项目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党建工作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保证功能充分体现。具体任务要求是:

1、把村组干部和党员培育成致富能人或产业化带头人。通过加强培训,具体指导,政策扶持,力争3--5年把全90%的村组干部、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其中30%左右培养成产业化带头人,到2014年全村组干部、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和产业化带头人达到50名以上;50%的党员、村组干部发展成为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或商贸流通大户。激励致富能人和产业化带头人领办、创办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协会。

2、把致富能人和产业化带头人中思想先进的分子培养成党员。加大致富能人和产业化带头人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通过思想上帮助,观念上引导,政策教育,促使农村产业化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主动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到2014年,在全村致富能人和产业化带头人中培养发展党员40名以上。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把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成为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先进群体。

3、努力提高村组干部的整体素质。把“双培双带”工程和干部学历教育培训工程相结合,大力提高村组干部的思想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产业化带头人进入村班子,为加快小康建设造就一批思想解放、视野开阔、富有创新精神的村组干部。今后5年,每个自然村至少有一名致富能人和产业化带头人进入村班子,有2名进入组委会,使村组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4、把党支部努力建设成“五好”标兵党支部。把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链条,创新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提高村党支部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把村党支部建设成为“五好”标兵党支部。到2014年村党支部全部达到“五好”标兵党支部标准。

5、建设一批小康示范户。要以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为载体,以广大党员和致富能人为骨干,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小康建设进程。

三、实施步骤

1、搞好宣传发动。各村党支部要通过各种会议,深入宣传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的重大意义,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基层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把思想统一到村党委的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加快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发展农村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为“双培双带”工程的全面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制定实施计划。党支部要根据村上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实施“双培双带”工程计划,分解任务、细化内容、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工程建设有步骤、有计划地向前推进。

3、确定“双培”对象和帮带方式。致富能人或产业带头人培养上要选择党性观念强、综合素质好、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进取心强的村组干部和党员作为培养对象。新党员发展上要把致富能人中思想先进、群众基础好、带头作用强的先进分子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4、组织实施。着力抓好“双培”对象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科技文化培训,充分利用村党校,结合“三个一体化”项目建设,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培训,使其掌握新技术,拓展新思路,增强致富能力和党性观念。要经常组织村组干部现场交流经验,开拓思路,选准致富门径,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同时要有计划地对致富能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深化对党的认识,激励他们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5、考核验收。实施“双培双带”是新时期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各级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加强检查考核。

四、具体措施

1、实行目标管理。将“双培双带”工程作为党建工作的中心内容,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平时加强指导,年中进行督查,年底组织考核,认真兑现奖罚。

2、落实领导责任制。“双培双带”工程实行村领导包村挂项责任制,建立健全村领导包抓村组党员干部、村干部包抓致富能人的工作机制。

3、实行政策扶持。把“双培双带”工程实施与农村重点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配套联动,互促共进。并对重点产业示范区、示范户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信息、技术支持。积极扶持“双培”对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要在土地划拨、协调贷款、良种调运等方面给予优惠。

4、抓好示范带动。结合“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积极引导党员、村组干部和产业化带头人参与各类示范区、示范点、示范户建设。并对参与对象、示范内容、发展规模、经济效益等进行挂牌公示,扩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其他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双培双带”工程。对于带头发展重要产业,带领群众进行产业化经营的优秀共产党员和产业化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通过宣传典型,树立样板,在全村上下营造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党组织带领产业化带头人不断进步的良好氛围。

五、考核标准

1、领导重视,根据村上的目标制定了“双培双带”工程实施计划,确定的培养对象有档案,培养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2、致富能人和产业化带头人在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产业化经营中,形成一定规模,具备示范效应,辐射带动群众共同发展,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

3、每把党员、村组干部培养成致富能人和产业化带头人数量要占到本村党员、村组干部总数的15%以上。每个致富能人和产业化带头人帮带2户以上群众发展重点产业。每个村党支部围绕“三个一体化”项目建成1--2个示范区和示范点。

4、在致富能人和产业化带头人中培养发展新党员有计划、有措施、有培养人,达到培养效果。新发展党员中,致富能人和产业化带头人达到80%以上。

5、党员、村组干部参与林草重点项目建设;发展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大户;激励致富能人和产业化带头人领办、创办龙头企业有计划,落实有措施,阶段有成效。

6、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有了新提高,村组议事决策制度健全规范,争创“五好”村有实效。按计划完成创建任务,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走在全村前列,无群体事件和上访现象。

六、组织领导

各村支部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检查指导。各村党支部要把实施“双培双带”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真正摆上重要位臵,组建工作班子,切实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佘村村党总支 2014年1月

佘村村2014“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精神,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全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制定计划如下:

一、目标要求

把全村年轻党员、干部培养成发展能手,力争实现“四个一”目标,即:每人能掌握、应用一门以上致富实用技术;创办一个以上示范项目;结对帮扶一户以上贫困户脱贫致富,联系带动一批农户增收致富。

把全村发展能手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干部,以改善全村党员、干部结构,要坚持在发展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2014年村党支部在发展能手中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和主攻方向,建立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带领群众发展重点产业,带领产业化带头人不断进步。

按照建设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一起抓,通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全面小康村村建设进程。

二、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加强培训。党总支部把“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抓好。把提高农民、党员、干部致富本领和非党员发展能手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重点,认真制定教育培训规划,落实工作措施。通过典型示范、参加培训等形式,使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农民及时接受党的基本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农业实用技术和其他相关知识的教育。充分发挥电教设施的作用,每年对本村党员、村民组长及入党积极分子、发展能手进行不少于10天的集中培训教育。

2、深入调查,健全档案。对各村党员、干部、致富能手的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档案,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确定培养的责任、目标和措施。对是发展能手的党员,注意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3、分类指导,动态管理。随时掌握本村党员、干部的文化水平、年龄结构、致富帮带能力,以及率先掌握致富技能的发展能手的政治表现和思想状况,并登记造册。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分别确定培养责任、实现目标、完成时限、培养措施、发展项目、资金来源和科技服务等。对已经致富的党员、干部重点要求他们围绕自己的致富项目搞好示范,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对有一定条件和能力,但尚未致富的党员、干部,在技能培训和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适度倾斜,切实解决他们“想富不会富”、“想带头没有能力带头”的问题;对政治觉悟高、带动能力强的发展能手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吸收他们参加党的政治学习和有关活动,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对政治觉悟一般的发展能手,通过教育引导、与党员结对等形式,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

4、强化实践,示范引导。有计划地组织广大干部、党员深入实践,不断更新发展观念,提高发展本领,引进发展项目。积极创造条件,让发展能手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把党员、干部和发展能手组织起来领办或创办一个示范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引导农民学习技术、发展经济、增收致富。要引导每个农村发展能手发挥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确定示范项目,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走共同富裕之路。

5、互帮互助,服务推动。每个党员、干部应与一名以上发展能手结成对子,互帮互助。党员、干部应对发展能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他们排忧解难。发展能手发挥自身优势,传授致富技术,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搞好培训、咨询等各项服务工作,特别是涉农问题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基地的优势,使之成为全村党员、干部发家致富的载体。

三、加强联系,严格考核。

村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村两委建立“双培双带”先锋工程联系户,把联系户办成示范户,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村干部要到联系户开展工作。党支部党年终结合党员评议和干部考核,对党员、干部参与“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情况进行评议、考核,其结果将作为村干部、党员评先、评优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佘村村党总支 2014年1月

2014佘村村“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农村基层,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我村开展了以“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发展能手,把农村发展能手培养成党员,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先锋工程活动。将近一年,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共培养梅养青、耿新华等发展能手9人,2名党员干部带头致富,26户农民被带领走上致富路。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为使“双培双带”工作有序的开展,我村还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

(一)通过活动的开展,使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掌握运用一门以上致富实用技术,领办、创办一个以上发展示范项目,结对帮扶一户以上贫困户脱贫致富,联系带动一批农户增收致富。

(二)通过活动的开展,把发展能手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不断强化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意识,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做好在农村发展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工作,不断改善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发展经济的后劲。

二、加强教育培训

为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对“双培双带”活动的认识,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我们对全村党员干部及发展能手进行了培训。一是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在对他们抓好政治理论培训的同时,通过开办新型农民培训班突出抓好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二是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发展能手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和方针政策,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显著的成效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也显示出了这一新鲜事物的勃勃生机。我们将抓住机遇,更多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尽快使他们走上致富之路。

佘村村党总支 2014年12月

第四篇:农民致富典型材料

农民致富典型材料

走进汇川区高坪镇的南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红的花,绿的草,参差的树和修剪成形的乔木在近百亩的土地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20余名技术人员和职工在苗圃里穿梭忙碌。近几年来,林园业主张成以其独特的经商理念与才干,在高坪镇镇政府的领导下,在村委会的大力扶持下,在农民技术学校的帮助下,依靠科学技术这一强大武器,以市场为导向,成功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农村科技示范户。

张成出生在高坪镇镇新黔村,初中毕业后就到外地打工,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满腔热血的他回到家乡,他利用打工挣的钱建立了一个苗圃基地,凭着吃苦耐劳的性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准备大展宏图,造就一番事业。没想到几个月下来,苗圃基地满目沧桑,一片狼藉。这时候,村委会和农民技术学校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他总结经验,并得出结论:园林的搭配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缺乏相应的技术力量。建议他到农民技术学校参加培训。有了党委、政府等部门大力支持,张成创办苗圃基地的信心更加坚定。从此以后,张成按时参加农民技术学校组织的培训,认真听课,做好相应的学习笔记,对不明白的知识点虚心请教或请培训教师上网查询,逐渐得积累种植技术。

终于,张成的苗圃基地有起色了。林木搭配合理,花卉分布均匀,再加上科学的管理,苗圃的花卉、林木成活率达98%以上,他把苗圃管理得红红火火。他还根据市场的需求种植经济作物,不断地扩大销路,腰包也渐渐地鼓了起来。到2008年,张成个人资产接近百万元,全家在遵义买房落户,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园林老板。

张成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而是不断的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然后制定了中长期建设规划,充分做到了科学规划决策,避免盲目上马。随后,他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协调下,与周边30余户农户签订了田土租用、共同开发的协议,完善了苗圃基地的开发形式与体制。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新黔村苗圃基地的美好明天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五篇:村支部书记双带典型事迹材料

免费

分享

创新

村支部书记双带典型事迹材料

镇村支部书记,男,1967年1月11日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2002年自己北上南昌创业成功后,回到家乡村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委员,身为党员的他时时处处想到回家再创业,带头致富,同时也想带动村民致富。

2005年村利用招商引资方式,引进棕榈花卉种植企业到村投资种植棕榈,当得知当时棕榈花卉属于可观的特种花卉后,利用完成村务工作的同时,查阅棕榈苗木类的相关资料,与相关的种植企业联系,了解种植效益,通过调查研究,经过细致分析、核算。下定决心向特种花卉苗木类发展。本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自己带头致富,带领村民致富的赤子之心,说干就干。在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己先种,成功后再引导、传授,带动村民种植棕榈等苗木。自己流转土地近200亩试中棕榈、罗汉松等名贵苗木,直到今天为止的花卉基地达400亩,产值达800万元,每年不但出售苗木有收入,而且收入可观。同时解决了在家剩余的劳动力,使那些不能外出务工的部分村民可到其花卉基地劳务,大大的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常说:“自己富不算富,要带动村民一起致富才是真的富。”他是这样说得也是这样做的,他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群众对共产党员的信心,他自己钱袋子鼓起来了,但却没忘带动村民一起致富,鼓励有条件的村民种植花卉,引导全村党员及村民种植棕榈花卉,帮助这些村民种植。帮助这些村民种植好棕榈、桂花等苗木,在种植技术上毫无保留,耐心地传授种植技术。在销售上帮助联系销售网点,就把其他种植户的苗木当成自己的苗木一样联系,尽心尽力的把销售网络建立好,有了良性的种、产、销一体,其他种植户也有信心。如今每年递增流转土地近百亩,村里越来越多的村在的带动下,投资花卉苗木。资金大的有意上规模的村民,由村“两委”通过与农田户做工作,帮助大面积的流转土地,上规模形成市场,资金欠缺的由自己家的几亩地种起了棕榈、桂花等苗木,引导村民因地制宜的良性发展棕榈花卉苗木。

通过的带动,由原来愁着又不靠山、又不靠水,靠着几亩低产的土地,无法发展的村情,到如今把村棕榈产业做到全省最大的棕榈花卉产业基地,而且带动村民种植棕榈尝到了甜头。如今村种植棕榈的农户越来越多。

“水至清则无鱼,物至绝则无市”。也在理解这句名言,考虑如今的棕榈是

免费

分享

创新

兴旺苗木、景观种植率高,明天市场会怎样,他会不会像花一样呢?总得要凋谢的这一天。通过他的分析考究后,再向银杏、罗汉松、黄花梨等名贵苗木发展。他有一个想法,是要对那些花卉苗木种植户负责,向多品种苗木发展,在自己致富的道路上也应真正的把村民带上致富路。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grcl/

下载双带先锋”致富典型材料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双带先锋”致富典型材料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工作总结

    2009年度,镇党委认真按照2005—2009年“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五年规划的安排,及时制定出本年度工作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强化领导,精心部署,严格操作,规范实施,如期达到了年初制定的目......

    “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总结

    “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总结XX年,XX镇党委坚持围绕“组织建设服务经济建设”的目标,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采取有效措施,确定重点,树立典型,“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取得一定成......

    村培双带先锋工程实施方案

    xx村“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根据乡党委要求,特制定xx村2005——2009年“双培双带......

    “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工作总结

    XX年度,镇党委认真按照XXXX年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五年规划的安排,及时制定出本年度工作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强化领导,精心部署,严格操作,规范实施,如期达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要求。 一......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材料

    十年如一怀壮志置身泾渭展宏图 ———记泾渭镇店子王村党员致富带头人雷俊仁先进事迹神奇而古老的泾渭河畔孕育着勤劳善良的泾渭人,从以前交通不便、高陵县经济最落后的乡镇......

    远程教育致富先进个人典型材料

    他靠“网络”奔富路 ——记**县**镇海子村农民***每天天刚蒙蒙亮,**县**镇海子村都会有一辆机动三轮车驶向县城,驾车的就是海子村农民***,一个多小时后,他生产的200多斤无公害豆......

    创业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创业致富典型事迹材料位于xx县城西北21公里处的xx镇xx村,地处黄土台原边缘,沟壑纵横,常年多旱少雨。老百姓自古以来靠天吃饭,遇到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除了暗自叹气外毫无办法。......

    妇女致富能手典型材料

    妇女致富能手典型材料 ——记临泽县XX镇XXX村二社村民XXX XX镇XXX村二社村民XXX,是远近有名的致富女能手,她不仅自己创业致富,而且依靠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带动本村及周边村部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