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的感人事迹

时间:2019-05-13 13:0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江的感人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江的感人事迹》。

第一篇:王江的感人事迹

王江的感人事迹

发布日期:2009年12月03日

字体:【大】【中】【小】

荣获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称号、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公安局郊区分局四丰派出所民警王江的感人事迹

王江,男,汉族,51岁,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74年12月30日应征入伍,1986年转业在黑龙江省桦川县公安局参加公安工作,1994年调至佳木斯市郊区公安分局松木河派出所工作,2004年松木河派出所与四丰派出所合署办公后,王江同志在四丰派出所松木河警务区工作至今。2006年1月,经佳木斯市公安局批准荣获全市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006年8月,经省公安厅审批荣立个人一等功,2006年9月,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公安机关“三查两清”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12月在全省公安机关十大新闻人物评选中当选“全省公安机关十大新闻人物”。2007年6月被公安部授予一级英模称号,2007年9月被授予黑龙江省“十佳公仆”荣誉称号,2007年11月被评选为全国政法战线十佳新闻人物。王江同志善于创新,其工作法被省公安厅在全省推广

从警20年来,王江同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工作在远郊派出所工作的第一线上,他一面同病魔做着顽强的斗争,一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忠实地履行一个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以对敌斗争中冲锋在前、英勇无畏的本色,为民服务中亲民助商,无私奉献的精神,本职工作中履行职责,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辖区社会各界的认可。他的主要事迹如下:

一、别人是想办法把家往城里搬,为了工作,王江却举家搬进偏僻山村。1986年,王江从部队转业到公安局,由连职干部变成了一名普通公安民警,工作在派出所。

1994年,王江调到松木河派出所工作。当时他的家在桦川县最大的镇——新城镇。松木河是佳木斯市东南70余里外的一个小乡,那里四面环山、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一天只通一趟客车。乡上没有集市,平时连猪肉都买不到,与新城镇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艰苦的生活环境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些人即使给他提职晋级也不愿意到那里去工作。就当时的情况而言,王江完全可以以年龄大、身体有病为由留在城市。但他打起背包就到新单位报到了。

王江的辖区包括七个自然屯、三个大农场,方圆133平方公里,共596户2302人。不到600户的人口在市区派出所看来是个小数字,可一旦分布在农村的深山内管理难度就成倍增加了。他管辖的村屯距离松木河最近的有七八里地,最远的有几十里,而且没通公路。13年来,王江骑着那辆陪伴他二十多年的飞鸽牌自行车,走遍了辖区的每个角落。

那时,王江从松木河回到桦川县新城镇的家要倒两次长途客车,前后得花十个小时。一时没有住处,他就吃住在派出所。夏天还好说,到了冬天日子就难熬了。山区的冬季冷风飕飕,白天的时候屋里人多还好一点,到了晚上只剩下他一个人,又冻鼻子又冻脑袋,他就戴上棉帽子、大口罩,“全副武装”后再进被窝。

王江在这样条件恶劣的环境里工作两年多后,完全可以申请离开松木河,但他选择了坚守。通过两年多与当地百姓接触,王江感到,不仅松木河的群众需要自己,而且农村警务工作的根在乡村,发展出路也在乡村,要想把这项工作真正开展好,就必须把自己融入到村民百姓当中。后来,他有几次机会可以调出这个贫困、落后的地方,但他都没有离开。2004年乡镇体制改革时,松木河派出所并入了临近的四丰派出所,王江本来可以借这个机会离开偏远的山村,但他得知分局要在松木河设立警务区的消息后,又毅然选择留下。

王江为了工作走进山区还可以理解,可让老婆孩子也跟着窝在山沟里,这就意味着家庭要为之做出巨大的牺牲。1996年春天,他毅然卖掉在新城镇的三间大瓦房,花三千块钱买下一间满打满算才18平方米、屋里只有半铺炕的草盖房,把家搬到了松木河,一心当起了“山里人”、农村警察。

二、王江不仅是松木河方圆133平方公里惟一的公务员和惟一的民警,他的家也变成中国最小的“110”。

走进松木河辖区,感触最深的是这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纯朴民风,家庭和睦,邻里融洽,到处都是和谐安宁的景象。村民们说:“王江的功劳是最大的。”

偏远农村的治安形势与城市不同,与乡镇也不同,王江摸索出一整套适合农村的治安防范办法。

农村要想治安好,重点就是抓防范。农村盗窃案件中,大牲畜和变压器经常是盗窃对象,为了防止被盗,王江挨家挨户地动员村民,让他们在院里打下木桩,制作拴牲口的铁链;他还亲自和村干部一同把村里要害部位的变压器做了焊封加固。一旦有大牲畜被盗案发生,王江总能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尽快到达案发现场,尽量避免群众的损失。今年6月初的一天晚上,水利三处农场发生了一起盗牛案件。为尽快到达发案地,他决定走一条蹚水的近路。到了河边王江才发现,连日的降雨使原本很窄的水面变得有二十多米宽,要是绕道走的话,得第二天早上才能到地方!想到这儿,王江脱了衣服举在头上,不顾夜间的山水又凉又急,蹚过了冰冷刺骨的河水。到现场后,他马上组织起村里的治保积极分子连夜分片搜山。第二天一大早,他带着人在两道山前的山沟里找到了被盗的五头牛!当时几头牛的嘴都已经捆上了绳子,看样子马上就要被宰杀了。看到失而复得的五头牛,望着一夜奔忙、熬红了眼的王江,丢牛的老大娘感激得眼泪直往下掉,边哭边说:“我可得咋谢你呀,这牛可是我们全家的命根子呀!”

王江把自己辖区的全部居民动员起来,组织成“十户联防”的人防格局,保证每十户居民中每天有一人在家,守望邻里的安全。秋冬两季,农村的粮食是主要的防盗对象,每逢这个时候,王江就和村干部一同组织起民兵巡逻防范,打场的时候看场院,归仓的时候看卡点。在王江的组织下,整个辖区严实得像个铁桶,流窜作案人员白天无处下手夜间无法进村。近几年,松木河的“护秋保收”工作都是各乡镇中做得最好的,这和王江的努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松木河是地道的山区,山林防火也成了王江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每到春秋两季他都忙得不可开交,既要搞宣传又要去检查,因为在进山路上检查易燃物品而耽误吃饭对他来说更是常事。近十年来,松木河的山林没发生过一起火灾。

今年年初,省公安厅部署“三查两清”工作,佳木斯市公安局要求全市民警三个月内要走进百姓家,进行入户核查登记。由于当地农民白天都在地里干活,见一次面不容易,王江常常是早上三点半带着露珠走,晚上九点多顶着星星回,平均每天要走四十多里的山路。在核查最远的村屯时,他就在村里住了四天。王江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将自己辖区的实有人口全部登记了一遍,面见了所有人,对六名劳改释放后没有到公安机关办理户口的人员进行了登记列管,他的核查登记表比市局统一要求的详细得多。在松木河,王江家那间仅有18平方米的房子最不起眼,在几乎家家都翻盖了砖瓦房的村落中,王江家只有一米多宽的木栅栏门很容易被忽略;但在松木河,不用打听,王家的家是最好找的,因为王江家门口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标志:为了方便百姓夜间报警,王江自费在家门口安装了一盏小小的红灯,将自己的住房作为辖区警务室,家中的电话号码成了松木河的“110”。山村的夜晚四处漆黑一片,而这盏小小的红灯却始终亮在松木河的夜晚。王江的老伴当起了“义务协警员”,帮助王江接听所里的工作部署、受理群众报警求助,成了王江的得力助手。

三、王江病而不倒,从未因病耽误过工作。他说:“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工作!”

王江独自一人在远离领导、远离集体的山区工作,始终目标如

一、言行一致、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埋头苦干。王江的辖区多发性侵财案件得到了全面的控制,当地治安有了明显好转,他脚踏实地的工作、亲民爱民的行为也为自己树立起了很高的个人威望,经他裁决、调解的70余起治安案件当事人全部表示满意。

多年来在山区奔波劳累的王江落下了一身的病。面对病魔,王江顽强地搏斗着。他不仅没有因病放松自己的工作,而是用乐观积极的态度与病魔斗争。王江说:“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工作!” 1999年,他被检查出患有肝硬化,肝脏上还长了个鸭蛋大的囊肿,每晚睡一两个小时他就会被疼醒一次。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只在医院住了20天就结束了本应是两个月的疗程。此后,王江先后做了七次检查,每次都得到大夫住院治疗的警告,可他却总是在回家的路上把医生开的住院单撕碎,回到家,像没事儿一样,依然忙碌着。老伴向他要化验单,他总是说,没什么事,化验单你也看不懂。疼了吃点口服药,实在挺不住了就打几针点滴,说什么也不离开工作岗位。他常说:“我有点病是小事儿,可这五百多户乡亲的大事小情我说啥也放不下!”

大夫说他这种病得养,不能累着。这些年,他干起工作来不知道保养自己的身体,导致病情不断加重。去年4月,他去医院复查,发现病情发展得很快,医生要求他立即住院,可他却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我要休息,我包的片就没人管了。”出了医院,他一天该干啥干啥,根本不想自己的病。工作忙的时候,见他回家扒拉两口饭,躺炕上就睡,袜子都顾不上脱,脸蜡黄蜡黄的,妻子谢淑琴就心疼地劝他:“没啥事就在家歇歇。”可王江却说:“我也不是机器人,能不累吗?我也知道三个饱一个倒的省心,可我这一天不出去,心里就不踏实。”

四、为了工作,王江多次放弃节假日与亲人的团聚,亲属们埋怨王江“六亲不认”。然而在松木河百姓的眼里,王江却是最重情重义之人。

王江把维护松木河的平安、稳定、和谐当作自己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离开工作岗位是他心中至高无上的原则。这个原则,让王江已经连续六年没回桦川县新城镇的老家探望老人、十多个春节没有回家团聚。为此,王江在亲人中背上了“六亲不认、无情无义”的骂名。

王江却和松木河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有空儿就去和他们攀谈唠嗑。81岁的孤寡老人国玉珍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王江像老人的亲人一样,只要一有空就和妻子一同探望老人,洗衣服,梳头发、拉家常,每次去的时候都不空着手。家里有什么新鲜东西都忘不了老人,不但要送去还要亲手喂到老人嘴里。每当家里煮饺子,王江总是先捞一盘子给老人送去,赶上方便的时候,他干脆就把老人接到家里来。就这样,王江与国玉珍老人情同母子地度过了三年,老人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喊了一声:“孩子„„”她用生命最后的力气表达了对王江的深切谢意。

五、“三哥”是个‘官’,但他从来不轻视老百姓,穷也好,富也好,他都一视同仁,永远和老百姓站在一起。

在松木河有两座碑:有字的石碑与无字的丰碑。有字的碑,立在丰富村的村口,几年前还写着村名的石碑上被群众换成了五个醒目的大字——“有事找王江”,下面是王江家的电话号码8884085。这样大大小小的公告牌,在王江管辖的村村屯屯、房前路口还有许多。无字的碑,高高地屹立在松木河十里八乡两千多名百姓的心坎上,是王江靠着13如一日琐碎平凡中融满赤诚的奉献日渐清晰的。

今年的农历大年初七,一场灾难晴空霹雳般降在了团结村王允武夫妇的头上。老两口惟一的儿子一家三口惨遭车祸,儿子儿媳在车祸中丧生,小孙子侥幸脱险。老人终日以泪洗面,几次寻短见。就在这时王江来了,从收殓到安葬,他一直陪在身边。王江知冷知暖的话让他们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办完丧事后,王允武想起儿子生前曾经说过,为了孩子上学在市里存了一笔钱,可他们既找不到存折、也没有密码,更不知道存在哪家银行了。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又想到了王江。王江二话没说,一有空就陪着王允武往市里跑。开证明、做公证、跑银行,二十多天后,他们终于查到了这5000元救命钱的下落。

在松木河的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一辆旧车,一身警装,东奔西跑,保卫一方,这人是谁,他叫王江!”这既是王江辛勤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当地群众对王江的赞许与褒扬。王江的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只有一台十多年的旧彩电和一台旧冰箱。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个用装炮弹的木箱改制的木板箱已经用了二十多年。两只在部队时用的人造革行李箱,一只是他当先进得的,另一只是他结婚时为给他凑成一对儿一个战友将自己得的行李箱送给他的。常年在山村走访,王江的自行车已经换过几次轮胎,一年要穿坏六七双胶鞋,他却从来没舍得给自己买过一双皮鞋。

如此“小气”的王江对于村民却十分大方。现在,王江的工资提高了,但每个月1200块钱的工资还是不够用,他除去每月500多元的买药钱,多数都用来接济有困难的群众。为了工作,他不仅把自己家的私人电话广而告之,还自己掏钱买了一部照相机用在工作上。

平时省吃俭用的王江固守着清贫,他从没想过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松木河林场就在他的辖区内,有人劝他去搞点副业,他说没时间。他的辖区有几千垧耕地,有人劝他在农场弄几片耕地,自己没精力种承包出去也好,他却一笑了之,说自己不能给警察脸上抹黑。王江最爱吃苞米,村里群众说:“我们都有成片的苞米地,要吃就到地里随便掰几穗吧,你家屋后那块巴掌大的园子里种点瓜果蔬菜多好。”按理说,村里有的是苞米,真的不差他这几穗,但王江为了不扰民、不占群众一点利益,就在自己家房前屋后种满了苞米,和百姓秋毫无犯。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王江用自己13年的青春和热血,演绎了一名驻村民警对职业的忠诚,诠释了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对平凡的超越。他的事迹不仅得到了松木河百姓的尊敬与爱戴,而且得到了上级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打印】

第二篇:王定感人事迹

王定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黄冈职院举行

(通讯员刘芳报道)5月17日下午2:30,王定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黄冈职院举行。作为黄冈职院2011届学生,王定在实习期间甘于奉献,乐于助人,被网友赞誉为“最美赤脚导游”。她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在广大青年学子中引起强烈反响。

王定是黄冈职院旅游专业2011届学生,目前在龟峰山旅行社实习。在实习期间,王定主动将旅游鞋脱下来给游客穿,而自己光脚爬山4个小时,她的这一举动感动游客和网友,被众网友赞誉为“最美赤脚导游”。为引导广大在校大学生自觉树立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在王定返校之际,黄冈职院举行了此次先进事迹报告会。

报告会上,王定深情汇报了她的四段成长之路,字里行间洋溢着自信、感恩、奉献的人生态度。她一次次哽咽,朴素的话语,感动着现场的听众。她的青春就像一首歌,歌声里充满着期望,凝聚着力量。

作为王定的领导和老师,校党委委员郑柏松深情阐述了王定的五种精神品质:即朴实善良的优秀品质、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乐观向上的坚韧意志、勤于好学,勇于实践的求学态度、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他倡导校园应深入践行“两情管理,‘三元’文化”的育人模式,培养有素养的大学生。

王定的事迹引起黄冈职院广大师生的强烈共鸣。学工处处长叶华光说,王定同学能有如此朴诚的品质,在内因方面,是她处于红色革命区的环境影响,是她实践锻炼的培养,更是她懂得坚持正确的道德取向,在外因方面,是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她适应社会,感恩生活。他希望广大学生以王定同学为榜样,学习她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生通讯社

2012年5月18日

第三篇:王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王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报告材料

王江是某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一名普通党员,2002年,经过公开竞争选拔,受上级党组委任,一直担任质量监督局副局长。几年来,在局党组的培养和指导下,王江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学习,努力提高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水平,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新形式下作好本职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踏踏实实服务企业,真心实意为企业谋利益,以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个人作风,赢得了广大企业的衷心赞誉。

一、秉公执法讲原则,不徇私情办铁案

王江主要分管我局稽查队的工作,他给自己立了一个十分清楚的界线,要讲感情、讲同情、讲亲情,更要讲政治、讲原则、讲道德。身为分管稽查队副局长的他和许许多多稽查岗位上同事一样,在处理行政案件中,经常会面临方方面面的压力。有的行政相对人会采用各种手段,送现金、物品、纪念品等;有的通过各种关系,请吃饭、请旅游、请参加开业庆典等活动。他都谨慎对待,做到拒收一分钱、一张券、一个纪念品、不赴和行政案件有联系的宴请。王江同志在平常单位的教育管理中经常强调,在情与法面前,我们不能忘记原则,不能有辱肩上的责任,不能让法律的天平倾斜。他把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看得非常神圣,模范地以一名党员干

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带头执行国家、省市局的“八不准”和“六项禁令”。王江同志严于律已,清正廉洁的表率作用,使我局的稽查战线在廉洁自律方面赢得了企业和基层单位的广泛好评,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勤于学习创新,善于当好“班长”

王江同志要求自己做到不为名不为利,全心全意做贡献。他当领导的座右铭是:荣誉来自集体,成功依靠大家。无论是在抓稽查队还是质计所工作,他认为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党员领导干部重要的是发挥集体智慧,当好领头雁。王江为方便企业办事,他多方奔走和协调,帮助一些企业取得食品工业许可证,受到县政府表彰和企业的称赞。他还经常深入社区,了解居民对质监工作的要求、希望和建议,为增强居民法律法规意识,掌握识别真假能力和安全消费知识,他协调工商、卫生、等部门,组成联合咨询小组深入社区和市民家中,开展宣传咨询活动,收到了积极社会效益。

他还把建设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执法队伍,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求党员用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全体人员,为质监事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建功立业。在抓管理上,他坚持“工作上严待,政治上善待,生活上宽待”,对干部既严格要求压担子,又注重改善工作条件,关心职工生活。目前在他分管的事业所站队良好的团队合力,浓烈的干事氛围已基本形成,他本人也连续两年被评为巴州质监系统优秀党员。

三、认劳认怨、默默奉献

身为我局的主管业务局长王江在工作中总是克服多种困难,亲自带头,深入第一线,和同志们一起抓工作落实。工作中不分节假日、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不怕苦不讲条件,只要是工作需要他从不分节假日,不分上下班一定要完成工作任务。正是在他的这种工作态度的带动和影响下,全局工作人员工作中不敢有一丝的马虎大意,总是认真负责、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逐年高涨,工作也一年上一个新台阶,业务工作进一步开拓和提高。

王江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以一名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质检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为推动我局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0一二年一月三日

第四篇:述职报告(王江)

述 职 报 告

——王江

我叫王江,现年35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现任土镇副镇长,分管林业、招商引资、交通及园区日常工作。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现就自己的分管工作述职如下,如有不妥,请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林业方面。今年以来,在我镇遭受较为严重旱灾的情况下,我镇在林业方面重点做了土一商、大土公路及园区的化工作,共计栽植高杆杨4万株,花冠7万株,垂榆5000棵,虽然较为干旱,由于措施得力,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在管护方面选了一批年富力强,责任强的人员作为管护员,加上镇禁牧督查大队的监督,管护比较到位,没有出现牲畜啃咬现象;除此之外,我镇积极抓住雨季来临的大好时机,将全镇历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封育工程、人工造林工程的不合格面积做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补植,使全年退耕还林工程验收的40%以下面积控制在1万亩以下,确保广大退耕户的利益。

二、园区建设方面。今年重点抓了园区入园企业建设和土地审批工作以及道路、污水处理、中心雕塑、围墙建设等工作,通过一年来的招商引资,园区今年新增企业12家,使入园企业总数达到23家,1—10月份实现税金600多万元,新增就业岗位500多个。由于工作比较扎实,土牧尔台皮毛绒肉加工业园区于2008年9月18日被乌兰察布市批准为市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同时接受了自治区及乌兰察布市相关领导及部门的检查指导,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三、交通方面。紧紧抓住二O八高速公路建设和神舟路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配合交通部门的工作,完善道路建设征拆工作任务,为明年道路建设顺利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积极参与土牧尔台镇范围内的道路建设、规划和放线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数,绝不能让农民因道路建设而蒙受损失。

四、扶贫工作方面。由于我镇连续四年造受了严重的旱灾,给我镇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极大困难,面对困难,我按照镇党委、政府扶贫工作总体安排,积极主动地到自己所包扶的村了解情况,针对所包村的特殊地理位置,今年在段些村委会共安排种植覆膜马铃薯1000亩,户均达3亩,并在有水源的地方种植大葱140亩,这些种植费用基本上是政府补贴三分之二,帮扶单位扶持三分之一,使每个农户都能享受到“阳光政策”的温暖。

总之,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与实际存在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工作,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维护班子团结,团结同志,共同努力建设和谐的土牧尔台镇。

第五篇:感人事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也许,正是这样的感受,让一个19岁的女孩,在初恋对象毫无音讯的情况下,等了40年。

令她惊喜的是,再相见时,他也未娶。63岁那年,她终于嫁给了自己等待的人。

本来以为可以彼此相守、共度晚年,不料,还没来得及团聚,他就去世了。

他留给她10万元钱,想让她安度晚年。

如今,85岁的她在临颍生活。

3月21日,记者赶到临颍,聆听为爱情坚守一生的邢玉莲老人的爱情故事。

19岁,她爱上了他

邢玉莲老人是临颍县人,十几岁时,跟随姐姐到开封生活。

1949年年初,19岁的邢玉莲,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名叫赵国盛的小伙子。赵国盛是开封人,比邢玉莲大一岁。两人一见钟情。

“老赵年轻时候长得帅,人也本分,我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好人,可喜欢他了。当时处对象,跟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连喊着见一次面都不好意思。”时隔66年,邢玉莲说起她的初恋,依然像一个娇羞的少女,满脸欢喜。

半年后,两人谈婚论嫁。1949年年底,他俩还没有来得及完婚,赵国盛就去了台湾。

“我和老赵,从认识到他离开,还不到一年时间。我俩也就见过五六次面,但都认定对方是一辈子要找的人。”邢玉莲说,他们是彼此的初恋,即便老赵去了台湾,她也从来没有想过和别人结婚。

40年,她一直在等他

赵国盛临走时,对邢玉莲说:“我会回来娶你的,你要等我。”因为这一句话,赵国盛走后,19岁的邢玉莲暗自立下誓言,一定要等他回来。

这一等,就是40年。

40年里,虽然没有赵国盛的消息,但是为了爱情和承诺,邢玉莲没有相亲。

外人觉得她偏执,其实她想得很简单。

“我感觉其他男人都不如他。最重要的是,他说了会回来娶我的,我相信他。”邢玉莲说。终于,1989年的一天,邢玉莲接到一个电话,通知她到郑州跟赵国盛见面。

40年的等待,邢玉莲从一个妙龄少女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走的时候,我还是十八九的大闺女,再见面都是老太婆了,头发都白了„„已经几十年没有他的信儿了,也不知道他在那边结婚了没有?”即将相见的喜悦和害怕老赵结婚的焦虑,让她彻夜难眠。

后来,在母亲的陪同下,邢玉莲到郑州跟赵国盛见了一面。

“老邢,你还好吧?”“还中。老赵,你身体咋样?”这是分别40年后,邢玉莲和赵国盛再见面时,彼此说的第一句话。直到现在,她还记得当时的情景。

见面的时间非常短,大概20分钟。但他俩知道了,他俩都是单身,都在等对方。

63岁,她和初恋情人结了婚

1993年,赵国盛回乡探亲期间,邢玉莲和他领了结婚证。

邢玉莲老人拿出她的结婚证给记者看。

邢玉莲老人笑着对记者说:“你看,老赵是不是可帅?”婚后,赵国盛回了台湾。此后六年,他俩见过四五次面,都是在赵国盛回乡探亲期间。

而每次回乡探亲,赵国盛待几天就走了。平时,他俩靠书信了解对方的情况。

“后来,老赵说要把我接到台湾去,他已经开始办手续了。我挺高兴的。俺俩六十多了才结婚,也没有孩子,在哪儿生活都一样,老了能有个伴儿就知足了。所以,我天天在家盼着老赵回来接我去团聚。”说到这里,邢玉莲老人流下了眼泪。因为这次,老赵没能实现他的诺言。

1999年,邢玉莲去台湾的手续还没有办好,赵国盛老人就去世了。

他给她留下10万元养老钱

目前,85岁的邢玉莲老人,独自住在临颍县规划路中段。

3月21日,记者初见邢玉莲老人,天色近黄昏,她拄着拐杖站在小区门口等。老人家里,偌大的房间空空荡荡,摆着几件旧式家具。她的眼睛也不太好。

“她原来在开封生活。这几年,我和几个临颍的亲戚把她接回来了。她住的房子,是一个亲戚的。她老伴儿去世后,给她留了10万元钱。在16年前,有10万元钱,养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邢玉莲的外甥女告诉记者,现在邢玉莲每月有260多元的低保。邢玉莲老人说,大约10年前,一个街坊向她借了8万元钱,至今未还。

3月24日,记者从临颍县人民法院了解到,邢玉莲老人还没有拿回她的钱,但案件已被列为重点案件。

下载王江的感人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江的感人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感人事迹

    感人事迹 高三那年,妈妈上夜班十一点多下班。走在人行道上,被一个酒后驾车的初中生骑着摩托车 从背后撞上,撞出一米多远处„由于当时已经是深夜,而且那条路上行人很少。发生事故......

    感人事迹

    只要有信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是经营一部的片区管理员王金晶,我于2014年10月入职朔州再生能源热力有限公司首站,在2015年4月调入经营一部,刚到经营部的我在经理和同事耐心的指导......

    感人事迹

    一 我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其中不乏开心的、感人的和伤心的……在这么多事之中,有一件事使我至今难忘。那件事发生在前几个朋的一天。那天,一大旱妈妈把我从床上叫醒了,我一翻身......

    感人事迹

    感人事迹 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高铁成的先进事迹,我感到无比的震撼与感动。面对大火,三进三出,是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撑着他!我们一直在寻找身边的英雄,却发现我们身边的人其实都很平......

    感人事迹

    在我们眼里,她是一名敬爱的护士长,每天以她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语言、真挚的眼神、娴熟的护理技术、纯洁善良的心为病人排忧解难,以对工作、对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赢来了病人、......

    感人事迹整理

    你从红军走来,星星之火中你点燃燎原的气概。 你从长征走来,徒步万里路你迈出胜利的豪迈。 你从抗战走来,击退外敌万众一心驱散阴霾。 你从援朝走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邻俱安。......

    学习王江事迹心得体会

    一名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老干部科学习王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王江同志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与他始终保持良好的政治本色和警察品格是分不开的。没有坚定的思想......

    学习王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王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王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学习王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检察院干警在学习了佳木斯市公安局郊区分局四丰派出所民警王江同志先进事迹《王江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