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必备—人民日报2018年8月社评第二辑

时间:2019-05-13 13:5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申论必备—人民日报2018年8月社评第二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申论必备—人民日报2018年8月社评第二辑》。

第一篇:申论必备—人民日报2018年8月社评第二辑

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一组令人肃然起敬的“时间记忆”:邓稼先为了国家核弹事业,离妻别子,隐姓埋名20多年;黄旭华为了研制出核潜艇核心技术,攻坚克难,“人间蒸发”30年;南仁东为了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埋首攻关,专注于此20余载……他们,为什么能“主宰”时间,最终被时间所铭记?一个至关重要的答案,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哲人有言,“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无私、利他的奉献精神,能够升华生命的价值。我们的民族历来崇尚奉献,在几千年的时间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淡泊名利、勤于付出、勇于献身的感人故事,熔铸成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奋进在新时代,我们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渴望成就新的光荣,然而天上不会掉馅饼,民族复兴的梦想不会自动实现,需要时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时代期盼着,广大知识分子勇立潮头、矢志奉献,以甘当“孺子牛”的勇毅接续奋斗,书写改革创新的新画卷。

甘为“孺子牛”,心中装满忠诚与信念。一个人志存高远,始终忠于党和人民,双脚就能充满前进的力量。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的科技工作者们,几代人薪火相传,在60多年时间里,48次踏入新疆腹地、46次深入西藏无人区、36次进驻内蒙古荒原,先后有46名同志献出生命,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将有限的生命无私奉献给人民,将无限的情感真诚奉献给国家,我们的事业,正是靠千千万万人的忠诚奉献不断铸就的。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用奉献点亮人生的征途,可谓知识分子的应有担当。

甘为“孺子牛”,甘愿淡泊于功名利禄。奉献意味着舍弃,明辨公与私、看清舍与得,方能抵达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的精神境界。观察那些默默奉献者,有的人放弃了海外优越待遇,不远万里回国扎根科研一线;有的人离开了繁华的大都市,去艰苦的边疆支援建设、绽放青春;有的人告别了美好的爱情,去戈壁荒漠守护文化瑰宝……他们不求物质回报,不计个人得失,用真诚与无私标注了生命的高度。奉献的情怀最动人,奉献的价值最可贵。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勇毅诠释奉献精神,知识分子所收获的,是不朽的业绩和无悔的人生。

甘为“孺子牛”,始终保持奋斗的激情。“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奋斗是通向幸福的必经之旅,离开奋斗,一切美好愿景都只是空中楼阁。我们今天享有的基础设施、累积的物质财富、拥有的创新成果,无一不是奋斗者用劳动和汗水创造的。奋斗是奋斗者的通行证,也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焕发奋斗的激情,以接续奋斗诠释爱国情怀、践行报国之志,将奋斗进行到底,正是新时代知识分子所应坚定的价值追求。“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广大知识分子用为国为民的埋头奉献,真实写照了这样的风骨和精神,也还将在建功立业的奋斗实践中彰显新时代的精气神。

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

有位著名画家创作的肖像画里,许多成年人的肖像只有一只眼睛露出来。别人问其是何用意,他说:“因为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仔细思量,这话富有哲理。

按理说,每个人对自己应该是最了解的,何须“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原因在于,人们常常习惯于盯着别人的缺点,却容易忽视自己的不足。有的人被浮云遮眼、欲望遮心,沉迷于灯红酒绿,沉沦于功名利禄,把自己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甚至是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类人,而不自知。正因此,人们视“人贵有自知之明”为宝贵品质,把“认识你自己”看成很不容易的事情。

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生就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是每次较量的开始。北宋名臣范仲淹每晚睡觉前进行“自计”,算算一天所做的事情与自己的俸禄是否相称;明朝尚书杨鼎以“十思”为座右铭,常常检视自己的德行。古往今来,坚持“三省吾身”,持续进德修业,才能成就人生、抵达高境。倘若那些落马官员,当初在面对权钱色的诱惑时,能坚持反躬自省,而不是在别人的吹捧中飘飘然,在相互的攀比中昏昏然,甚至在被“围猎”时还悠悠然,又怎会最终迷失自我,直到身陷囹圄才认清自己?

认清自己,更多的需要审问自身存在的缺点,追问成绩背后还有哪些不足。有缺点不可怕,犯错误不可耻,关键是如何正视缺点、改正错误。如果总是采取鸵鸟埋头式的讳疾忌医,或者是掩耳盗铃式的文过饰非,就可能小错引发大错,量变引起质变,最终积重难返。查找问题,正视不足,进而“把错误变成肥料”,从错误中吸取营养,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审视自己、检身正己,既是党性修养的要求,也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方法。谢觉哉经常“跟自己打官司”,省察一言一行;陈毅“中夜尝自省”,以便“改正再前行”。这种对待错误的积极态度,是少犯错误、不犯错误的密码所在。

“自高必危,自满必溢”。正确认识自己,是立身做人、立德为官的根本。人生路途漫漫,唯有永无止境地自我追问,坚持不懈地自我认知,永不停歇地自我革命,保持不离本心的自省、不忘初心的清醒,人生坐标才不会偏差,人生航向才不会偏离,人生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致敬“王继才们”

一篇文章让人读罢感怀不已,一个典型再次感动亿万国人。前不久,所在单位党委专题组织学习守岛民兵王继才的先进事迹,让我朗读通讯——《坚守32年,王继才永远留在了开山岛》。读着读着,情绪几近失控,几度哽咽。

一位同志发言时说:“换作是我念,也会念不下去。虽不认识王继才,却一点也不陌生。”他讲述了一段亲身经历:父亲曾当过部队农场场长,也是一位守岛人,自己8岁就跟着上了岛;去年陪父亲回小岛转转,他大老远竟然认出了30年前负责开水闸的老职工,两位老人见面相拥而泣。大家听后陷入沉思:这位父亲像不像王继才?开水闸的老职工又是不是王继才?

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王继才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跌宕曲折的传奇。他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守岛;一辈子只干了一件大事,为国守岛。30多年前,当登上这座“馒头大的岛”时,他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名人”。支撑他走过孤寂旅程的,不过是质朴的承诺和坚定的信念。

其实,很多人的身上都有一点王继才的影子。守岛坐“水牢”,父母难尽孝,孩子没带好……王继才吃的这些苦、受的这些累,很多人是不是同样吃过受过,甚至更辛酸坎坷?不管出身如何、岗位如何、境遇如何,生活给人的并不都是晴天和笑脸。我们说不忘初心,就是要经常回到我们当初最苦最累最无助之际,静下心来去看一看、想一想,从而不断校正人生的方向,汲取前行的力量。

其实,每个人的身边都有无数的王继才。我们被“感动中国人物”“时代楷模”感动,被受到表彰的典型感动,但有没有为身边平常的人和事浸润眼眶?他们或许只是哪天主动多加了几小时的班;他们或许不是高风格、热心肠,只是寻常的一句关怀、关键的一句提醒、主动的一份承担。但这些普通的人和事,恰恰构成了我们生命中温暖而又值得回味的内容,给予我们接续奋斗、甘于奉献的无穷力量。

我们致敬王继才,更致敬那些“像王继才同志那样长期在艰苦岗位甘于奉献的同志”。共和国的脊梁,由千千万万的普通脊背共同支撑。没有农民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哪来“稻菽千重浪”?没有工人的“每天每日工作忙”,哪来“世界变了样”?没有军人的“替你负重前行”,哪来的“岁月静好”?王继才的脊背撑起了开山岛,千千万万个王继才的脊背撑起了共和国。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平凡是非凡之母,甘于平凡才能创造非凡。当年,黄旭华为研制核潜艇,离家30年,归来时母亲已经93岁。黄旭华30年的隐姓埋名,与王继才30年的孤独坚守何其相似?我们的事业很伟大,但多数岗位很平凡。不论是造核潜艇,还是守卫小岛,只有更多的人愿意坚守平凡,我们的社会才会少一些功利和浮躁;只有更多的人愿意在平凡中追求非凡,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闯过复兴路上的风风雨雨。

为青年才俊搭梯架桥

人才是干事创业的关键资源。谁拥有潜能无限的人才队伍,谁就拥有成就大业的鲜明优势。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今天,人才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现实中,一名领军人物可以引领一个新产业,增强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可以带领一个地区改变面貌,开创百舸争流、奋楫争先的新局面。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定位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高瞻远瞩的判断,促使我们进一步审视优秀年轻人才的价值意义。

也许有人担心,嫩竹做不了扁担,嫩肩挑不起重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把培养干部摆在武器、筹款之前。他坚决支持谭震林提出的尽快培养出100名连长、100名指导员,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连长、指导员岗位,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历史上,青年才俊担大任、成大业者不胜枚举:马克思29岁、恩格斯27岁写作《共产党宣言》,毛泽东25岁主办《湘江评论》,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事实证明,只要有实践机会、干事舞台、良好环境,年轻人照样能担当重任、取得成绩。

“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或许,年轻人才在某些方面存在短板,有时难免走弯路、犯错误,但他们终将在历练中走向成熟。关键是要多一些关心、耐心和信心,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远见和“老树春深更著花”的胸怀,为他们的成长铺路搭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把培养人才视为“科学生命的延续”,把学生超越自己当作最幸福的事情,带出了300多名硕士博士,被称为“人桥院士”“人梯院长”。领导者对待年轻干部,都应有如此眼光与胸怀。

“用人之道,当自其壮年心力精强时用之”。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项难度大、要求高的工作。人才不是花瓶,不是用来观赏的;人才不是古董,不是放置愈久愈值钱。每个干部都有自己成长成才的“黄金期”,且大多集中在年轻的时候。这个时期干部的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活跃、创造力最旺盛。如果能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其所长,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如果错过了干部使用的黄金年龄,无疑是对干部资源的极大浪费。

成就伟大梦想,惟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术,努力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这是时代呼唤,更是事业急需。

不妨选择一下“复焙”

熟谙茶道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红茶放过几年后,无论保存得如何严密,那股香气都会渐渐散失。在阳光下仔细观察时,会发现茶叶上那细芒般的金毫已经消失,叶底会有点返绿,此时的红茶从火炭中来的那一股子烈性不见了,只剩下寡淡和顺的口感。怎么办?懂茶的人会告诉你,可以选择复焙。

复焙,简单地说就是把茶叶再拿去“火攻”,使之重新焕发生机,甚至能获得比初焙茶更灿烂的汤色和更丰富的层次。茶如此,人亦然。有的人工作久了,当年身上的那股子“气”和“劲”会渐渐散去,甚至个性棱角会渐渐被打磨和销蚀掉。有的奋斗精神滑坡,松一松、歇一歇的思想逐渐抬头,整天盘算着自己的“小日子”;有的变得庸懒散慢、麻木迟钝,干什么都似乎提不起劲,激情淡了、热情少了、灵动没了;有的逐渐脱离实际,“烟火气”淡了、群众语言少了;有的在鲜花、掌声和欢呼声中陶醉,在“温水”里煮着,骄娇二气开始滋长;还有的或成了“官油子”,见风使舵、阿谀奉承,或成了“老好人”,当“鸵鸟”,做“绅士”,有的甚至还沾染上一些戾气、痞气和江湖气,等等。对于诸如此类的现象,应该怎么办?不妨选择一下“复焙”。

选择“复焙”就是选择一种再造。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比如,过去曾在基层干过,并不意味着永远懂基层、了解基层。过去曾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与群众有天然联系,并不意味着永远了解群众、理解群众。过去对腐败和不良风气反感,有抵制力,并不意味着终身有免疫力。特别是,人到一定时间或一定年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惰性或惯性,还容易产生路径依赖。这些都是正常的,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忽视它的存在,甚至放任它滋长蔓延,错过了“复焙”的良好时机。当自己身上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始暴露时,及时有效地加以“复焙”,既让问题解决在未然和萌芽状态,又让肌体焕发新的生机。

人是可以“复焙”的。可以选择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一线和群众中去,在火热的生活中“接地气”,养成朝气、生气和锐气,焕发出激情和热情;可以选择到“吃劲”的岗位上去磨练,敢接“烫手山芋”,勇钻“矛盾窝”,去经受艰苦环境、复杂斗争、危险局面和突发性事件的考验,培养干劲、韧劲和冲劲;还可以选择书海泛舟,潜心研读,陶冶性情,多一点书卷气,做一个思想厚重的人。只有多到大风大浪里去锻炼,到急难险重的环境中去摔打,到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去“煎熬”,到逼得自己没退路的地方去“搏杀”,“复焙”后的人生,就如雨后彩虹更加绚丽灿烂。

茶有初焙、复焙之说,人也有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和全程培养之过程。茶之复焙得掌握火候,既不可差一步,又不可过一步。人之“复焙”也得掌握好时机,既不可等闲视之,又不可操之过急,得掌握好节奏。选择“复焙”,意味着又一次复苏和唤醒。

心中有戒则行之有界

上世纪60年代,陈云夫人于若木刚买了一床毛巾被,第二天报纸就登出消息说,国家经济已经恢复到一定水平,即日起,高价产品降为平价产品。于若木向陈云抱怨,怪他为什么不早点说,害自己花了冤枉钱。陈云回答:“我是主管经济的,这是国家的经济机密,我怎么可以在自己家里头随便讲?我要带头遵守党的纪律。”

马上就要公布,却依然对家人守口如瓶、不肯通融,因为涉及党和国家的秘密。事实上,“保守党的秘密”,正是每一个共产党人须臾不能忘记的一条铁律。坚决不把秘密透露出去,既让自己守住了纪律红线,也避免了家人可能因知晓秘密而犯下错误。陈云的做法,看起来很“迂”、不近人情,实则是明智而清醒的选择,体现了共产党人对纪律的坚守。

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严守纪律规矩、夯实廉政之基”。守纪律,才不会犯错误;廉洁自律,从政之路才能越走越稳。历史上,一代名臣范仲淹曾遇到这样一件事:当时,有人想要替他在洛阳买一座名为“绿野堂”的园子,他坚决不肯收。对此,他解释道:“一旦取其物而有之,如何得安?”现实中,收受他人财物,便易受人所制,甚至陷入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的陷阱,一旦“东窗事发”,便会受到法纪严惩。因此,与其突破廉洁底线而惴惴不安,毋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心中有戒,才能行之有界。然而,在正风肃纪的大势下,仍然有人在纪律面前犯糊涂,在规矩面前纵容自己,认为收点拿点“没有关系”,吃点喝点“不算个事”,觉得被发现是小概率事件。更有甚者,视纪律如无物,什么事都敢做,什么话都敢说,什么地方都敢去,什么样的朋友都敢交,最终严重腐化变质。一名“落马”官员忏悔道,纪律规矩就像道路的指路标,任何人都不能偏离,如果偏了,就要走歪了。这样的教训,何其深刻!

也应看到,守纪律不等于不干事,更不是纵容“为官不为”。事实上,“坚定的革命者视纪律为自由”。对领导干部来说,纪律绝非干事创业的束缚,而是抵御诱惑、防止被“围猎”的屏障,是更好地干事创业的保证。失去了这道屏障,领导干部就没有了免疫力,难免会越“底线”、闯“雷区”,在诱惑面前缴械投降。老老实实、坦坦荡荡、一身正气,干事创业才更有底气。从这个角度而言,无论什么时候,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都“不存在‘松绑’的问题”。

书法家舒同一生赠字无数,但有一条,若有人请他写“难得糊涂”,不管是谁,无论面子多大,他都会一口回绝:“我是共产党人,不能糊涂。”在纪律面前,是“难得糊涂”,还是当明白人?舒同的话,值得深思。

第二篇:人民日报评论部用人社评

人民日报评论部:强化问责,严防用人失察

——三论做好新形势下干部选任工作

本报评论部

“带病提拔”常有,而问责却不常有,“破窗效应”不断发生,使得用人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必须动真碰硬,遏制用人上的“三拍”作风,使组织纪律成为带电高压线

最近,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剑指用人失察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一些专家和媒体作出了通俗化解读。人们纷纷注意到,新条例在选人用人问责方面,追究情形更具体了,责任主体更明确了。通过严格有效的问责机制,遏制用人不正之风,使“问题官”淘汰出局,让好干部脱颖而出,是做好新形势下干部选任工作的鲜明导向。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选什么人,用什么人,责任重于泰山。选贤任能,才会造福一方;如果不善不肖者竞进,于国于民都是一种灾难。近年来,考察失真失实、“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火箭式提拔”等问题时有发生,干部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东汉桓灵时期流行的民谣,把当时的选人用人乱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留下了“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历史警思。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随着一些贪官陆续落马,画皮揭开之后,边腐边升、越腐越升等畸形升迁路径也浮出了水面。比如,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平均每两年就加官晋级一次,然而,“只要反腐不放松,迟早抓住王怀忠”等民意呼声不绝于耳,有关方面硬是让其顶着质疑声一路高升。如果只是在末端处置贪官坏官,却不拔除滋生腐恶的源头,反腐倡廉如何竟全功、收长效?老百姓的廉政信心又何以真正提振?“带病提拔”常有,而问责却不常有,“破窗效应”不断发生,这是用人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一些领导干部惯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然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屁股烂账,最后官照当照升,不负任何责任。这样的“三拍”作风,在选人用人上同样存在。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以往教训表明,从举荐不当,到考察失真,从长官意志拍板,到监督机制空转,在干部选任的关键环节上,集体负责变成了“集体不负责”,制度程序成了摆设,使得任人唯亲、任人唯利之风甚嚣尘上。正如总书记一再告诫的,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严防用人失察,必须强化问责、动真碰硬,让权责对等,使组织纪律成为带电高压线。

徒法不足以自行。这些年,我们在干部管理上不可谓不重视,也出台了不少制度规定。为什么还是问题不少?除了制度本身需要不断完善,执行中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是重要因素。世界上怕就怕 “认真” 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没有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零容忍态度,没有领导带头、严于自律的示范效应,没有一视同仁、无人例外的刚性执纪,制度公信力何以树立?无人负责、难以追究的困局又怎么破解?只有把责任融入选人用人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领导干部心中,才能构筑防治用人腐败的坚固防火墙。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刘青山、张子善案人们耳熟而详,但这样的细节很多人或许并不清楚。早在处决刘张两人一个月前,河北省委副书记马国瑞代表省委作了检讨,省长杨秀峰代表省政府作了检讨,先后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下属出了问题,负管理教育之责的领导不回避、不推脱,而是主动承担责任,接受社会监督批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责任意识、敬畏之心,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问责力度、倒逼压力,我们才能让全党警醒起来,建设一个风清气正的新中国。

今天的共产党人,拥有比那时完善得多的各项制度,也面临比“糖衣炮弹”更为复杂的诸多考验,但能不能出于公心、敢于负责、严于问责,依然是历久弥新的时代考题。“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纯洁用人风气,建设廉洁政治,千里之行,始于充满责任的每一步。人民日报评论部:注重实绩,避免唯票取人

在涉险滩、啃硬骨头的改革攻坚期,更加注重实干实绩,努力形成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用人导向,才能让更多的干部在矛盾面前敢碰硬,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以何种标准选人用人,是一个重要导向问题,也是一个价值理念问题: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选出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回答这一命题尤为重要。

近日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一个重要亮点,就是把民主推荐结果由确定考察对象的重要“依据”改为重要“参考”。一词之差,反映的却是理念变化:更加注重实绩,避免唯票取人。

票选干部,是我们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这一举措能有效避免“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少数人说了算”等现象,对保障群众的“四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也有一种倾向值得警惕,在一些单位和地方,以票取人异化为“唯票取人”,在选人用人时搞教条、走形式,简单地把得票多少等同于群众基础和群众认同,一些推荐人员投“利益票”“感情票”,导致推荐结果失真失实;一些干部因怕丢票而当“老好人”、“太平官”,甚至形成了拉票贿选的不正之风。这种选票教条主义、民主形式主义,背离了民主推荐的初衷,也会挫伤一些干部求真务实、担当进取的积极性。

“唯票取人”的负面作用,必须跳出选票本身来看:唯票是举、唯票选人、唯票用人,会让选票成为一些推荐者的“资源”,也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负担。为了选票,“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问题不敢抓,面对风险不敢闯”,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为了选票,不该听的也听,不该去的也去,不该办的也办,一味和稀泥,不讲原则、不负责任、不敢担当。如此下去,如何风清气正?谈何改革发展?

选人用人中,民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并且只是把人选准用好的手段之一。干部工作中有一个基本定律:大多数人不认可的一定不是德才兼备之人,但群众推荐得票较高的不一定都是德才兼备之人。因此,更加全面地考察干部,就要把实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实绩论高低、辨优劣。既看选票的多寡,又看日常表现、群众口碑;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通过注重实绩考察,淘汰那些拿原则作交易的“投机”干部,口惠而实不至的“广告”干部,只会当官不会做事的“花瓶”干部。

衡量干部的德和才,主要看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绩,看是否真正为人民群众办了实事。衡量实绩,就要鼓励实干。干部干部,干了,才是干部。干事就可能有缺点、有失误。不干事,看似不出错,却百无一用、误党误国。“为官避事平生耻”。从这个角度,要把尊重民意与选票多少辩证统一起来看待,实干人得票少要分析原因,如果因为坚持原则得罪人,也要放心大胆使用,对得票高的“老好人”,即便得票再高,也要慎用甚至坚决不用。尤其在涉险滩、啃硬骨头的改革攻坚期,更加注重实干实绩,努力形成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用人导向,才能让更多的干部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遇到困难不回避,关键时刻敢出面,处理问题能决断。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我们选用领导干部,是为了干事兴业的。干事,是目的,也是评价标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决制止简单以票取人的做法,更加科学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实绩,激励更多干部活跃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奋战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奔走于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党风政风就会为之一振,改革大业才能大有希望。

人民日报评论部:有铁面问责,才有进取动力

监督只会越来越严格、问责只会越来越严厉、抓作风问题只会越来越深入。是囿于小我、怨天尤人,还是砥砺自我、奋发进取?为官从政真正的“不易”处,正在于此

“原来以为只是一阵风,现在相信动真格了”,这是不少干部群众的切身感受。且不说不少“老虎”“苍蝇”纷纷落马,单从百姓身边看,从办事推诿被曝光后当天就整改,到因一餐饭、一顿酒、一次公车私用受处分甚至丢了“帽子”的案例隔三差五出现,哪里有作风积弊,哪里就有铁面问责。这样的结果也就顺理成章——在多个面向公务员和干部群体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觉得禁令“真的严了”,一些人更是由此感慨“为官不易”。

实际上,我们也面临过若干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尴尬,陷入过三令五申拦不住“四菜一汤”变成“舌尖盛宴”的怪圈。现在为何风气一变、作风一新?正是铁面问责,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使制度成为说一不二的硬杠杠。一年多来,在各种规章的制定和执行中,“原则上”少了,“一律”多了;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对顶风违纪者称“某某”少了,点名道姓多了;在各类事故的事后处理中,有关责任人能“滑脚”的难了,失职渎职者难逃惩处。铁面问责、有违必查,谁还敢把纪律当成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谁还能把制度当成可有可无的稻草人?紧箍咒越念越紧,监督网越织越密,问责的刚性力量覆盖了权力运行的各方面、各环节,这才能打掉一些人的特殊利益,消除某些人的寻租空间,以强劲的倒逼机制正风肃纪、反腐倡廉。

诚然,在禁令纷纷出台、问责不断加紧的背景下,各级干部受到的监督和制约越来越多,面临的各种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压力。但是,对于手握公权力、肩负一方发展之责的领导干部来说,从严要求、恪尽职守何尝不是应当应分的事情?惩恶罚劣、激浊扬清何尝不是权力健康运行的底线?更何况,问责压力之下的作风转变,还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正效应。

一位曾经忙于应酬的官员感慨说:“八项规定救了我半条命,再也不用拼命喝酒了。”在多项调查中,不少干部纷纷表示,反“四风”之后,“生活变得规律,身体趋向健康”。其实,问责力度加大、作风改到深处,对干部自身难道不也是一种解放?以前公款吃喝甚嚣尘上时,有人说“做梦都想喝小米粥”;从贯彻八项规定到执行各项禁令,又让多少干部告别了“赶不完的饭局、喝不尽的酒”?

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压力就有动力,改作风驰而不息,引发的“蝴蝶效应”可能超乎人们的想象。对干部来说,觥筹交错的宴请少了,迎来送往的风气淡了,不只是利于身体健康,更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学习、搞调研、问民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事业之中;对群众而言,严治懒散庸拖,严责政绩工程,办事办证就会顺畅得多,民生民利就会有更多保障。“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人心就是力量,只有通过动真碰硬的作风建设,扫除沉疴积弊、不断除旧布新,“让百姓爱,让贪官怕,让官员有所忌惮,让社会充满期待”,各级干部就能以良好作风取信于民,积聚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2013年,我们之所以能赢得良好开局,一个重要经验就在于用好作风凝聚正能量,从而让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宣示,向全党全社会释放出明确信号:气可鼓而不可泄,监督只会越来越严格、问责只会越来越严厉、抓作风问题只会越来越深入。这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是囿于小我、怨天尤人,还是砥砺自我、奋发进取?每一个党员干部都面临着这样的拷问,为官从政真正的“不易”处,正在于此。

第三篇:人民日报经典申论

“奇葩证明”如何才能绝迹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传统,甚至有点模板,但是看完之后却有生动活泼、水到渠成的感觉。原因除了语言之外,就是这篇文章要素的过渡转折非常自然灵活。因此建议大家多看看我标绿色的过渡句。自然灵活的过渡也是写作功力的体现。比如客观上讲,“奇葩证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另一方面则在于------。信息多跑路,群众就能少跑腿。让“奇葩证明”成为过去,除了----当然,即使“硬件”跟上了,“软件”跟不上,也不行。

“活生生的人在你们面前,还要派出所开具健在的证明,有必要吗?”“老百姓买房也要无犯罪前科证明,难道有犯罪前科的就不可以买房吗?”“一个小证件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吧!”„„近日,不少地方派出所的集中“吐槽”,让“奇葩证明”再次成为舆论焦点。【用一连串的疑问开头,气势十足,自然引出“奇葩证明”的话题】

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传统“熟人社会”相比,现代社会里,流动性较强,人与人之间相对陌生。面对这样一个“风险社会”,一些证明,合理也必需。【有些证明合理】然而,搬家要“证明家中物品不是偷来的”,教师资格认定需要开具“无犯罪证明的证明”,开商铺要办“不扰民证明”,这样的证明,或是“不仅不必要还没法办”,或是“虽有一定必要性却不好办”。对于前者,群众还能通过“公章长征”的方式解决;对于后者,老百姓就只能“干瞪眼”了。也正因此,才会有人调侃,假如把这些“奇葩证明”故事搜集起来,就是一部现代版的《笑林广记》。【现状:有些证明合理必需,有些证明没有必要】

客观上讲,“奇葩证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政府手上的审批事项依然较多。比如,按照规定,开商铺办理营业执照,的确需要“不扰民证明”;进行教师资格认定,也的确要有“无犯罪证明”。另一方面 1 则在于,政府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壁垒。信息互不共享,各部门就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彼此之间只有通过纸质的证明,才能验证事实的真实性。而在各地,这些部门又相对分散,于是,群众只能“来回跑”。一项调查表明,在过去的一年,百姓办一个手续,有近13%的人跑了10趟以上,而3趟以下就办完的,不到1/3。【原因:行政审批事项过多,部门间存在信息壁垒】

信息多跑路,群众就能少跑腿。让“奇葩证明”成为过去,除了要厘清哪些审批权力是政府该保留的,哪些该砍掉,更要在行政管理上“合并同类项”,用信息化的手段连接“信息孤岛”。比如,为何不考虑合并办事窗口,实现“一站式办公”,让群众即使要盖章,也少跑几段路?是否可以建立信息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共享,实现“一证行天下,一网查所有”?再比如,能否逐步建立起居民信用体系,强化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为“奇葩证明”的减少奠定社会基础?【对策:信息互联共享】

当然,即使“硬件”跟上了,“软件”跟不上,也不行。政府施政要义,在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中央一再要求简政放权,为啥还卡着一些审批事项不放?简单就能判定的事实,为啥还要让群众“跑断腿”?无敬民之心,则无便民之行。说到底,“奇葩证明”的出现,根子还是在理念上。【从理念上再次分析“奇葩证明”的原因】因此,让“奇葩证明”绝迹,根本还是要做到人性化的服务,尤其是,政府在设定审批事项、设计办事流程时,要从人性的常识出发,不是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管制思维行事。在权力做“减法”之外,在服务意识上做“加法”,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才能真正减少令人哭笑不得的证明,让老百姓少一些“证无可证”的无奈。【对策:人性化的服务】

有这么一首小诗:“我问土,土与土如何相处?我们相互抬高。我问水,水与水如何相处?我们互相充盈。我问草,草与草如何相处?我们编织在一起筑成天际。我问人,人与人如何相处?”【用小诗结尾,比较新颖】其实,杜绝“奇葩证明”的背后,是如何让政府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融洽,这在本质上也是一个人与人如何相处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诗人的发问,值得每一位从政者深思。【总结拔高,将“奇葩证明”上升到人与人如何相处的高度】 【整体结构】

1、话题:政府各类证明

2、现状:有些证明合理必需,有些证明没有必要

3、原因:行政审批事项过多,部门间存在信息壁垒

4、对策:信息互联共享

5、对策:人性化服务

6、总结升华:人与人相处

【知识储备】

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这是李克强在今年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的。李克强说,人民群众对审批之弊感受最深,对改什么、如何改最有发言权。要开门搞改革,从政府部门“端菜”变为人民群众“点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反映突出问题入手。

别看低硕士辞职卖凉皮的创业勇气

编者按:大家在阅读人民日报评论时,要注意从这些评论中要多提取点营养,比如积累一些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比如把握最新的社会热点,等等。当然更重要的是从这些文章中,知道如何谋篇布局、转折过渡,而这些又是大家最欠缺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通过一篇文章掌 3 握一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当然,这些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世界500强的外企部门主管,年薪20余万元,出差只坐飞机,酒店只住五星级,但为了创业,今年5月,27岁的庄栋决定辞职离开上海。揣着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他重新站在母校对面那条名叫“金水路”的巷口,开始了新生活——卖凉皮。【事例:硕士辞职卖凉皮】

名校毕业、收入可观、外企主管……按理说,庄栋拥有的一切,可能正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一次“说辞就辞的创业”,引来热议。然而,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上下蔚然成风,像庄栋这样放弃现有生活,决心重新来过的创业者还有很多很多。庄栋的创业勇气,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比如有网站进行投票,认为庄栋有闯劲、值得肯定的超过了7成。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当前社会氛围对于创业的支持态度,跟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创业勇气得到社会更多支持】

创新创业之风劲吹,一方面对个人来说,更有利于实现其人生抱负,更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能力。曾几何时,创业被看做是另类的就业选择,很多年轻人为了所谓的“稳定”,选择了自己并不喜爱或许也不擅长的职业。虽然最终“稳定”得以兑现,但人生却少了很多可能性。【对比论证,用过去和现在对创业的态度进行对比】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改变了很多人的就业观念。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钟情于“一眼望到退休”,而是愿意换种活法,在创业场上拼搏进取,这一心态的转变值得鼓励。【创新创业氛围有利于个人实现人生抱负】

另一方面,对社会而言,更多人投入创新创业大军,不仅给传统的行业带来了新鲜元素,还可能创造出全新的产业门类。举凡成功的创业,必然是提供了某种社会服务,满足了某种社会需求,创新创业的“新鲜血液”源源不绝,也极大地激活了社会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创新创业有利于激发社会创造力和生产力】

创新创业正成为社会一大热点,人们创业勇气的增加、心态的转变,4 也离不开创新意识的提升。【段首概括句】应当看到,创新创业并不是鼓励不衡量自身情况,就盲目地扎堆赶时髦。创新要给创业带来“增量”。举例而言,庄栋辞职卖凉皮,如果和普通的凉皮做法毫无区别,那么这一个项目的盈利水平、未来前景也就不存在“异军突起”的可能。实际上,无论是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还是IT精英辞职卖肉夹馍,都不是简单重复别人走过的老路。比如3名西安交大毕业生创办的“西少爷肉夹馍”大获成功,背后的秘诀除了互联网营销外,还包括自己独立研发设备,自动控制温度和时间,解决了中餐小吃标准化的大问题。庄栋辞职卖凉皮,显然也不是卖“普通”的凉皮:他打算用“互联网+”改变凉皮,且已有了完善的计划。【创新创业需要创新意识和思维】

必须承认,比起给人打工,辞职创业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和成本。要保护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就必须尽可能降低创新创业的风险和成本。一者,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等社会兜底机制。眼下,不同身份的退休待遇、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高差”正在逐步抹平,这已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创业热情的迸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有助于打消创业者的后顾之忧。二者,还需要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比如国家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可保留人事关系,大大降低了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为创业者提供保障和支持】

创新创业之路并非坦途,甚至一部分创业项目难逃失败命运。但将人的创造力禁锢在格子间里,等待自己的梦想落满灰尘,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就如卖凉皮,很多创业项目并不起眼,但鼓足勇气迈出第一步,人生或许就会有更多出彩的机会。【鼓足勇气开始,人生可能更出彩】 【整体框架】

1、事例:硕士辞职卖凉皮

2、背景:创新创业得到认同

3、意义:有利于个人实现人生抱负

4、意义:有利于激发社会创造力和生产力

5、条件:需要创新意识和思维

6、对策:社会保障和政策支持

7、论点:要鼓足勇气创新创业

【知识积累】

创新创业的话题,肯定需要个案论据的支撑,这篇文章列举了一些,大家可以积累。

1、外企部门主管庄栋辞职卖凉皮。

2、北大才子陈生进入养猪行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广州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2个亿,被人称为广州“猪肉大王”。

3、西安交大3名毕业生创办“西少爷肉夹馍”。2014年4月8日,西少爷第一家店在宇宙中心五道口开业,随即火爆全城,成为各大媒体头条,一年内高速发展并开出多家连锁店面。主要售卖肉夹馍,以及擀面皮、小豆花、胡辣汤等具西北特色的快餐食品。

警惕政策制定的“坏”倾向

编者按:这是艾申撰写的2016年国考申论(地市级以下)范文。很多考生考完后向我反映,不知从何入手,只能一味的说什么是好政策,好政策的意义有哪些。但是又比较苍白,充满说教。如果好政策不好说,那为何不换个角度,来论述坏政策呢?本文的结构非常清晰,但又不能称之为模板套路。在“时刻警惕政策制定的错误理念”之后,紧紧围绕关门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错误理念,仔细剖析了具体的表现,运用了引用论证、事例论证等多种方法,分析了各种“主义”的危害以及解决之策。希望对大家的申论写作有所启迪。

我国地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新常态下,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矛盾凸显造成了政策制定的极其复杂性。可以说,中国政策的制定没有“一蹴而就”的药方,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妙计,更没有“一成不变”的良策。【排比和借代修辞】【论题:中国政策制定】

“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行的滋养”。【引证法,对题干的回应】什么是好的政策?好的政策能切实解决老百姓的需求,引导公民尊重秩序,树德向善。反之,则是坏的政策。【设问句】【从反面角度论述坏政策的定义】我们在制定各种政策,一定要时刻警惕政策制定背后隐藏的错误理念、不良倾向。因为坏的政策虽然是“一纸公文”,但却会危害“千家万户”。【中心论点:时刻警惕政策制定的错误理念】

首先,要警惕的是“关门主义”倾向。【段首概括句】一些领导干部喜欢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制定政策只是象征性地征求群众意见。【关门主义的表现】习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什么是乡亲们的“哭和笑”?“哭和笑”代表的是群众的强烈意愿。如何看到乡亲们的“哭和笑”,这就需要我们广开门路,决策多让群众参与、多让群众说了算,最大范围地听取群众的意见,最大程度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警惕“关门主义”倾向】

其次,要警惕的是“功利主义”倾向。【段首概括句】“功利主义”的表现是不顾集体利益、公共利益,制定政策只考虑个人或部门的利弊,只打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功利主义的表现】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逐利性,趋利避害属正常现象。因此,许多人对政策的评价往往受自身利益角度影响。当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限塑令”时,就引发了不少争议:一些商家之所以反对,是怕影响其销售业绩;一些消费者之所以反对,是因为增加了经济成本和生活不便。但是作为 7 决策者应该摆脱“功利思想”,表现出足够的理性约束,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例证法,运用材料中的事例,但加上自己的分析】进一步说,决策者还需运用政策来引导公民树立“理性思维”,更加全面、客观、成熟的审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用更加理性和包容的心态对待和执行政策。【警惕“功利主义”倾向】

最后,值得警惕的是“实用主义”倾向。【段首概括句】“实用主义”的政策往往缺失人文关怀、道德善意,只是机械地解决问题。【实用主义的表现】“好的制度能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使好人变坏”,同样的道理,“好的政策能提升人的德性,坏的政策能败坏人的品行”。【引证法】今年,中国旅游局出台了《游客不文明行为纪录管理暂行办法》,将游客破坏古迹、环境卫生等行为纪录纳入“黑名单”,并向全社会进行通报。【例证法】其政策表面上看是惩罚性条款,也不能“实用”地整治大量不文明现象,但其本义却是教化人的的内心,重塑文明旅游观念,维护国家文明形象。这样的效果是“润物细无声”,但却最容易根植于人的精神世界。【警惕“实用主义”倾向】

“治大国如烹小鲜”,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都应“如履薄冰”,时刻防止出现各种不良倾向。唯有如此,在政策制定之后,才能经常看到乡亲们的“笑脸”。【警醒式结尾】

【整体框架】

1、论题:中国政策制定

2、中心论点:时刻警惕政策制定的错误理念

3、分论点:警惕“关门主义”倾向

4、分论点:警惕“功利主义”倾向

5、分论点:警惕“实用主义”倾向

6、结尾:呼应标题和中心论点 【知识积累】

大家在文章中要适当的运用一些名言警句,比如习近平: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邓小平:好的制度能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使好人变坏。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另外,《游客不文明行为纪录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信息大家需要了解一下。

负面清单不是基层治理免责牌

编者按:一篇好的文章一般都是集中火力论述一项重点要素。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负面清单的重要意义。有些同学的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过多,反而没有重点,造成了文章论点和论据的“拥堵和混乱”。

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国务院正式印发。从今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部分地区将开始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事件:出台《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

与正面清单制度相比,负面清单制度旨在变政府规定市场主体做什么,为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变政府权力可以在市场四处伸手,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一退一进,呈现出更开放、更市场的管理方向。对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让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具有重大意义。【过渡句】【负面清单制度旨在明确政府权力和市场主体范围】

推行负面清单制度,有助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段首概括句】跟市场准入相关的行政审批权,一直是政府的核心权力,各种“跑路子”“批条子”,根本原因也在于此,因而成为“自我革命”的重要课题。【市场准入的乱象原因在于行政审批权】负面清单为各级政府建立权力清单提供了清晰的参照物,也为推动行政审批制度乃至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抓手。由于负面清单制度以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和规范为主要依据,9 这就意味着,行政权力在市场准入管理的运行,也将纳入法治化轨道,从而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负面清单制度有助于厘清政府行政权力和市场的边界】

过去,不同地区在市场准入阶段和准入后实施的管理政策方面,标准不一,措施不一,由此出现了重对外开放而轻对内开放、对内贸易壁垒丛生等现象。即将推行的负面清单制度,不仅适用于外商投资领域,也适用于内资投资领域,可以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平等“国民待遇”,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规则,为内生型经济发展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对比论证】【负面清单制度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推行负面清单制度,还有助于拓展中国经济空间的全球布局。【段首概括句】目前,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面临新的不确定风险。应对这一挑战,既需要中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自贸协定尽快产生预期效益,也需要加快中国与其他贸易伙伴间的投资协定谈判进程。事实上,在近年中国与美国等国的投资协定谈判中,如何定义并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始终是焦点问题。在国内试点探索出切合实际情况的“禁止准入类”和“限制准入类”名单,能够帮助中国提高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自贸协议层级,增强在投资协定谈判中的说服力。【负面清单制度有助于中国经济空间的全球布局】

有人担心,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否会重蹈“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惯性怪圈。【驳论的观点】恰恰相反,负面清单是根据经济运行情况不断调整的动态名单,让法治说了算,让市场说了算,这样的管理不仅不会出现“死”和“乱”的波动,反而会走向更加规范、更利于创新的新局面。【负面清单制度不会产生行政权力乱作为的现象】

真正要担心的,是“不作为”心态。负面清单,不是基层治理的免责牌。定出政府的“不可为”,正是在法规完善、公共服务、调研决策、事后监管等方面标记出更明确的“可为”。如果治理者还是“有利则为,10 有难则推”,必定将影响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效应的充分显现。【假设论证】可以想见,市场的开放,一定会刺激经济迸发新一轮的活力,也将面临全新的机会和挑战。各级政府亟须进一步落实改革任务,在市场化改革的大河奔流中奋发有为,为开放型中国经济的未来,努力营造一个监管与营商互相适应的新环境。【负面清单要防止不作为】 【整体框架】

1、事件:出台《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

2、内涵:负面清单制度旨在明确政府权力和市场主体范围

3、意义:负面清单制度有助于厘清政府行政权力和市场的边界

4、意义:负面清单制度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5、意义:负面清单制度有助于中国经济空间的全球布局

6、驳论:负面清单制度不会产生行政权力乱作为的现象

7、结尾:防止不作为,加强负面清单制度落实 【知识积累】

关于《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意见》明确,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开的原则,从2015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积累经验、逐步完善,探索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及相应的体制机制;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包括禁止准入类和限制准入类,适用于各类市场主体基于自愿的初始投资、扩大投资、并购投资等投资经营行为及其他市场进入行为。对禁止准入事项,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行政机关不予审批、核准,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限制准入事项,或由市场主体提出申请,行政机关依法依规作出是否予以准入的决定,或由市场主体依照政府规定的准入条件和准入方式合规进入;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改革不能成为部分人牟利机会

编者按:很多考生都习惯于写策论文。这篇文章就是典型的策论文,结构也是考生经常用的。但很多考生在提出每条对策后,就不知道怎么写了。大家可以仔细研读这篇文章,或许有点感悟和进步。不过这篇文章的理论性比较强,建议大家在论证每个分论点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个人感受,添加一些事实论据,以保证申论文章的可读性。另外标题的拟制不一定就是文章高度提炼的中心观点,也可以是文章中比较重要或出彩的一个分论点。比如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如此。

方向明,改革兴。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首要一条就是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观点非常简练、直接。各位考生在写申论的时候,不妨试试这种极度简练的开头。老是写问题、危害,从而引出对策,这样不是不行,但写的多了,就未免审美疲劳了】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原则、目标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意义:指导意见为国企改革指明方向】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要求。【段首概括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这种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既体现在国有经济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形成合理布局;也体现在国有经济要有质量和效率,在国内国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还体现在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具有控制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理论论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绝不是国企从 12 竞争性领域大规模退出,更不能把国企改垮了、改没了,而是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通过改革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对策: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遵循。【段首概括句】国企首先是企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国企改革的原则,理论论据】深化国企改革必须坚持增强活力与强化监管相结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推动国企与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必须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存在的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形成更加符合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企业改革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和发挥政府作用】【对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遵循。】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目标和根本落脚点。【段首概括句】国有企业属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对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检验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志。【做强做优做大国企的意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守底线,保证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不削弱,更不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 13 企改革变成一部分人牟取暴利的机会。要通过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到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企业形象优,最终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策: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目标和根本落脚点。】

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深化国企改革的政治保证。【段首概括句】深化国企改革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简单谈一下国企改革的意义】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切实承担好、落实好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对策: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深化国企改革的政治保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认准方向、激流勇进,我们相信,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一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开拓新境界、谱写新篇章。【展望式结尾】 【整体框架】

1、中心论点:把握国有企业改革正确方向

2、意义:指导意见为国企改革致命方向

3、对策: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要求

4、对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遵循。

5、对策: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目标和根本落脚点。

6、对策: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深化国企改革的政治保证

7、结尾:展望国企改革取得成功 【知识储备】

9月13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 14 指导意见》)。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大家有必要学习一下。

勇闯价格改革的关键一关

编者按:由于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是紧密结合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热点的,对于申论作文而言,没有这个政治任务,有些事件可以不作为文章的内容。比如第一段“日前”之后的内容去掉,不影响文章的整体。此外,申论作文中一般每一段落一开始就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有些考生不会灵活运用,变成了套路化的硬伤。建议考生参考这篇文章段落首句的表达,语言非常简练,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但语言表达形式多样,没有任何套路化的感觉。

打开手机上的专车软件,高峰时段自加小费、空闲时段优惠送上,便可轻松出行,议价乘车已入寻常百姓家。【联系生活实际,这也是申论考试经常出现的要求】犹记30年前的“价格闯关”,一盒小小火柴几分钱的调价,竟要到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去讨论。【历史论证,过去和现在的价格决策行使完全不同】时光荏苒,白云苍狗,僵化、封闭的计划体制已一去不返。【对前面两个事实论据的论述】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剑指重点领域、政府定价、依法监管与宏观调控,价格市场化改革迎来了闯关夺隘的关键搏杀。【事件:出台《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当前,我们的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已交由市场决定,粮油肉蛋菜也全部放开了定价,剩下的几乎都是些难啃的、由历史形成的“硬骨头”,比如电信行业的提速降费、“三桶油”的零售环节、“铁老大”的货运定价、输配电价的深水攻坚,等等。对这些领域而言,如何按照中央改革意见,完善价格机制、满足消费需要,难度确实不小。【问题:价格改革难关重重】

事关民生,再难也得闯。【过渡句,承上启下】药价改革之初也有涨价疑虑,可随着大部分药品政府限价的取消,暴涨并没有出现,“有价无市”的乱象、供需脱节的矛盾正在有序平复。【不完全列举,以药 15 价改革为例】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改革一开始就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只有减少政府不当干预,真正让企业做得了主、让市场说了算,才能充分发挥价格引导资源配置、增进人民获得感的决定性作用。【真正发挥市场价格机制作用】

阻力主要来自既得利益。【段首概括句】比如盐业改革,多年来久推难转,犹如隔靴搔痒,甚至曾出现“跨区域用盐”的追罚,改革的日程表不断推后。纵然盐业改革有其特殊性、复杂性,但有一点很关键,垄断生成了自我利益保护,让既得利益部门不愿松手“专营专卖”这一权力。【事实论据,以盐业改革为例】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价格改革最核心的一条,在于“逐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价格机制改革阻力源自记得利益】

有人担心,定价权一下子松手,会不会让一些国企“见光死”?【驳论,改革将导致国企生存困难的观点】这种顾虑完全没必要。价格改革闯关至今,已经是渐进式、全方位的制度变迁,充分考虑到了各方面的承受力。国企改革目的正是要确立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害怕价格冲击,如何去“做强”?不敢放手过招,怎么算“做优”?【两个设问句,营造气势】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定要无畏竞争,把公有制的优势转化为商战的胜势。【国企要适应价格改革带来的竞争,做优做强】

当然,硬币总有另一面。价格改革不等于大撒把,政府部门要有所作为。一方面,要加强价格监管与反垄断执法。像景区门票“逢节必涨”这些现象,压根不是市场的选择,群众强烈不满,必须果断出手、依法治理,完善公共品定价机制。另一方面,价格杠杆应服务于宏观调控。今秋不少地方再现“谷贱伤农”,三大主粮收购价全线下跌,玉米农户价格最高跌幅达30%,“猪周期”式价格波动也令人叫苦不迭。对此,必须建立监测机制,加强通缩、通胀预警,用“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失灵、兜住民生底线、维护群众利益。【政府加强价格监管和调控,弥补市场缺陷】

经济步入新常态,价格机制对于转型、升级的意义依然重大。比如资源环境价格的调整,对“两高”行业的差别电价、水价及排污费的征收,促进了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展望“十三五”,价格改革既要反映资源稀缺程度,更要反映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把“绿水青山”撬动成为“金山银山”,造福子孙后代。【价格改革对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说一千道一万,政策落不了地,一切都是空谈。放开价格管制,一些地方有畏难情绪,进展缓慢。啃下价格改革的硬骨头,需要攻坚克难的领域不少,其中最需战胜的,恐怕还是固步自封、逡巡不前的保守心态。【存在畏难情绪和保守心态】价格改革向纵深推进,第一位的任务便是增强治理者的自觉性、主动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争当改革促进派、政策见效派。【价格改革要落实到位】 【整体框架】

1、事件:出台《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2、问题:价格改革难关重重

3、原则:真正发挥市场价格机制作用

4、困难:价格机制改革阻力源自记得利益

5、对策:国企要适应价格改革带来的竞争,做优做强

6、对策:政府加强价格监管和调控,弥补市场缺陷

7、对策:价格改革要落实到位 【知识积累】

关于《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家有时间的可以了解一下内容,涉及农产品最低收购价、能源价格市场化、环境服务价格、医疗服务价格等方面。这篇文章有不少好的事实论据,可以运用到申论大作文中。1、30年前的“价格闯关”,一盒小小火柴几分钱的调价,竟要到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去讨论。

2、药价改革之初也有涨价疑虑,可随着大部分药品政府限价的取消,暴涨并没有出现,“有价无市”的乱象、供需脱节的矛盾正在有序平复。

3、盐业改革,多年来久推难转,犹如隔靴搔痒,甚至曾出现“跨区域用盐”的追罚,改革的日程表不断推后。

4、今秋不少地方再现“谷贱伤农”,三大主粮收购价全线下跌,玉米农户价格最高跌幅达30%,“猪周期”式价格波动也令人叫苦不迭。

用“双创”培育更多的“专业人士”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第一段简单的分析经济形势后,第二段就直接竖起驳斥的观点: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创新创业。文章的整体结构都是为了驳斥这个观点来服务的。不管是“双创”的意义,还是“双创”已经取得的成绩,都足以说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此外,由于该文是解读李克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系列文章,原标题是《少补了一个“众”字》,不太符合申论标题风格,因此改成了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的“专业人士”》。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随着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业界学界纷纷响应,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了巨大创造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背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社会活力】

不过也有少数观点认为,创新创业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总的来说还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事,不宜在全社会广泛号召动员。实际上,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实践中也已被证明是错误的。【驳斥观点:创新创业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事】

一方面,“双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要使经济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市场参与者、灵活高效的调节机制和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无论是大众创业,还是万众创新,都少不了一个“众”字。【从经济结构调整到到市场参与者,再到“众”字,层层推进】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经济体而言,如果只有少数市场主体参与,显然难以满足全国统一市场的需要。【假设论证】许多地方经过发展认识到,“活力增长财力,人气带来财气”。推进“双创”,既可以在最大范围内推动人财物等各种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更可以倒逼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实现改革突 破,最终提升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意义:推行“双创”有助于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市场如果死气沉沉终究难以为继,因此,必须根据经济规律不断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让经济“活起来、动起来”。鲶鱼效应也好,蝴蝶效应也罢,都是通过关键环节的突破,最终带动面上的变革。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回旋余地大,经济基础较好。“专业人士”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市场历练中培养成长的,“双创”可以促使众人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涌现出更多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让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雄厚的优势。【意义:“双创”可以培养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讲,“双创”也是践行群众路线、满足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愿望的必然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参与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毛泽东同志也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采取包括“双创”在内的各种方式,允许和鼓励全社会勇于创造,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助于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意义:“双创”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双创”中有挑战更有机遇,既会滴下辛勤的汗水,也有望迎来丰收场景。人们如今所熟知的阿里巴巴等世界级互联网企业,也都是数年前从草根起家,不断坚持创新创业成功的。【论证:用事例说明“双创”能收获丰收】

更为难得的是,各种新兴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让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近年来,宽带网络速度大幅提升、移动通信终端广泛普及、生产管理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众筹等新的商业形态有助于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分享机制,这让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人有了广阔的平台施展拳脚。【意义:新兴技术发展下,有了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

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将近5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在过去两年连续高增长的基础之上,上半年增速将近40%;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的增长速度也都大幅增长。实践证明,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双创”为稳增长、防风险、扩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成绩:“双创”为经济和就业作出重要贡献】

“一支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途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广阔前景值得期待。【展望式结尾】

【整体框架】

1、背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社会活力

2、驳斥观点:创新创业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事

3、意义:推行“双创”有助于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4、意义:“双创”可以培养专业人才

5、意义:“双创”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

7、意义:新兴技术发展下,有了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

8、成绩:“双创”为经济和就业作出重要贡献

9、结尾:“双创”前景值得期待 【知识储备】

1、官方表述:“双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2、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毛泽东同志也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专车改革,应以老百姓是否方便为标准

编者按:不管是政论文,还是策论文,都可能有关于对策的论述。很多考生对于如何提对策,以及如何论证对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没有 比较管用的办法。本文的第四段、第五段严格意义上都算是对策段。第四段首先引出一个需要驳斥的观点,得出老百姓出行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提醒和倒逼”;第五段通过专车司机与出租车司机的比较论证,得出“管理者乐见其成的”协同发展的对策。虽然两段采取了不同的论证结构方法,但均自然地得出相应的对策。考生可以以此为鉴。

继今年5月,与打车软件首次“联姻”,推出“上海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后,昨日上海市交通委再出“大招”,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成为全国首个落地试点专车运营管理模式的城市。【事件:滴滴快车获得上海市网络约租车经营许可证】

不管家里有车没车,出门前打开手机软件,叫台专车,是时下不少市民的普遍选择。一些私家车主也【并列关系】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所在,积极投身于这个做得风生水起的新兴行业之中。但【转折关系】由于互联网专车的发展,与现行法律法规出现了冲突,有关专车是否应该合法化的争论一直存在。【出现专车合法化的问题】无论是今年以来多地相关职能部门对网络专车平台展开调查,还是沈阳、天津等多地发生出租车停运抗议专车软件,甚至非法围堵,都【条件关系】从不同侧面印证了专车身份的尴尬,凸显了管理专车为其“验明正身”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形势:专车合法化问题非常紧迫和重要】

一方面是受老百姓欢迎,高峰时常常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则是冲击着传统的出租车市场,自身却面临监管方案阙如的窘境。【过渡句,承上启下】专车这个新生事物到底该如何管理,之前各地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尺度不一,总的来说,在“私家车是否可以接入专车平台”这一关键问题上,并没有开口子。“政府管平台,平台管车辆”,此次上海交通委将车辆和司机的资格审查下放给专车平台,允许符合经营车条件的私家车加入专车平台,赋予专车更多创新空间,无疑是监管理念的重要转变,为各地的后续探索做出了示范。【措施:政府建立平台,平台管理车辆】

不过有人可能会质疑,专车一旦合法化,出租车将来怎么办?全国数百万出租车司机的饭碗,谁来保证?【新的问题】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从现实来看,至少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老百姓“打的”需求还远远得不到满足。【需求得不到满足】出租车生意下滑,有专车兴起、分享部分市场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自身服务质量不够好,无法让乘客保持消费粘性。【服务质量下滑】因此,【因果关系】即便没有专车的冲击,传统出租车行业也已进入“不可逆的改革前夜”。“转正”后的专车,更像是一条“鲶鱼”,搅动着这个乘客少有话语权的交通出行市场。这对出租车来说是一种提醒和倒逼:互联网时代,更需关注乘客的出行体验,用优质服务赢得乘客口碑。【供需不足、出租车质量服务较低倒逼改革,提高乘客出行体验】

事实上,约专车也好,租赁车也罢,都是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段首概括句】和专车司机相比,出租车司机有着熟悉城市道路、驾驶水平更高、服务监督更加严格等优势。在政府部门做好科学管理调配的前提下,它们之间更可能产生错位协同发展的效应,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元的选择。缓解交通拥堵,提高空置车利用率,相信这也是城市管理者乐见其成的。【专车与出租车应协同发展】

客观地说,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是超前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进步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让既有的法律法规难以一一覆盖。因此【因果关系】,改革面临的,不仅是既得利益群体的巨大阻力,更有固有思维方式的羁绊与阻滞。【改革面临既得利益、法律、固有思维等阻力】科学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理应从已有问题中汲取经验教训,顺势而为,努力破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守住“依法合规”的底线,以主动拥抱“共享经济”的姿态,为创新赢得更多发展空间,才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让“互联网+”在各个领域产生更强大的乘数效应。【总结:守住底线,积极创新】

【整体框架】

1、事件:滴滴快车获得上海市网络约租车经营许可证

2、形势:专车合法化问题非常紧迫和重要

3、措施:政府建立平台,平台管理车辆

4、对策:改革出租车行业,提高乘客出行体验

5、对策:树立专车与出租车协同发展的理念

6、总结:守住底线,积极创新 【知识积累】

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交通运输部的《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目前,这两份文件都在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两个文件重点围绕科学定位出租汽车服务、构建多样化服务体系、动态调整出租汽车运力规模、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经营权管理制度、规范互联网新业态发展、建立公开透明监管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明确了有关改革思路和重点举措。其中关于网约用车管理方面,对网约车经营者、车辆和驾驶员实行许可管理。要求网约车车辆应为7座及以下乘用车,使用性质登记为出租客运,取得预约出租汽车类别的《道路运输证》,并明确了相关设施设备要求。具体车辆标准、车辆标识和营运年限,由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驾驶人若想成为网约车驾驶员,应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符合相关安全驾驶条件。符合条件的驾驶员并经考核合格的,取得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类别的从业资格证。

第四篇:申论--人民日报评论

像种粮一样“种”实体经济 《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6日 04 版)这是一则“暖新闻”:俄罗斯大妈组团赴中国扫货,称中国货质优价廉。文中说:随着冬季到来,许多俄罗斯人组团到黑河市购物,大包小包往回带生活日用品。中国商品以其质优价廉的优势备受青睐,黑河市已成为俄罗斯人的购物天堂。【引用法,引用新闻事例】【中国商品得到俄罗斯人的青睐】

如果单说俄罗斯人到中国购物,早就不是新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俄罗斯“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日用品生产一直是短板。20多年前,我去过一趟俄罗斯。当时,苏联刚解体,日用品极度匮乏。有人建议我们带些地摊服装,可换些俄罗斯工艺品。那些服装的质量连我们自己也汗颜——石狮生产的“阿迪达斯”,有的裤缝开着线,有的袖子长短不一,二三十元一套。就这样的冒牌货,在俄罗斯依然抢手。我带的东西第一天就换光了。连身上穿的那件半新不旧的文化衫,也引起了一位俄罗斯女中学生的兴趣,追着我要用一堆圆规、三角板等学习用具来交换。【事实论据,在申论作文中不建议大家用如此多的笔墨叙述一个故事】【20多年前的俄罗斯日用品极度匮乏】

不过,后来随着俄罗斯经济复苏,中国生产的这种低档商品已激不起俄罗斯人的兴趣。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欧美货、日本货。现在,“中国制造”重获俄罗斯人青睐,说明我们的产品质量已有了根本改观。的确,那种鞋子没穿几天就开线、袜子脚后跟总是跑到脚背上的窘况,现在还有吗?确实极少见了!【中国商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强国,必须靠实体经济支撑。【观点句】作为一个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要想雄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实体经济须臾不能放松。那种“以钱生钱”为特征的虚拟经济,不是不能搞,但不能一窝蜂地追逐。放弃实体经济,尤其是放弃传统制造业,都去搞房地产、搞私募基金,万万不行!历史学家分析“大不列颠空战”德国所以败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特勒轻视了英国的制造业实力。当时,德国有2669架作战飞机,而英国只有1200架。德国专家预测,只要消耗掉英国一半的战机,英国就只能折节投降。【事实论据】【中心论点:强国,必须靠实体经济支撑】

没料到几个月下来,英国升空作战飞机的数量并没有减少——英国具有强大的生产、修复能力。无奈,希特勒只好放弃了登陆英伦。【事实论据】

一句话,仅凭虚拟经济发展起来的国家,可能是富国,但决不会是强国。因此,我们应该向重视粮食生产一样重视实体经济。【观点句】不管丰年歉年,国家始终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因为大家知道,如果没有基本的耕地做保证,“吃饭问题”就始终会成为悬在国民头上的一把剑。其实,放弃或削弱实体经济,同地里不种粮食是一个道理。【类比论证,用中粮和实体经济进行类比,我在上课的时候具体讲过这种论证方法】【要像重视粮食生产一样重视实体经济】

现在国家下大气力振兴实体经济,许多一度“目光游移”的企业也重归实体经济,这是振奋人心的大好事。只要坚定不移地搞实体经济,一步一个脚印抓转型升级,日有所积,月有所得,年有所长,“制造业大国”蝶变成“制造业强国”就绝不是一句空话。20多年前,“万向集团”只能生产汽车零部件;而今,它能生产电动汽车整车。以前,正泰集团只能做低压电器里最简单的信号按钮灯,而今它能生产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器等100多个系列、5000多个品种。【两个事实论据,不完全列举】【坚定不移、日积月累,中国实体经济才能振兴】

如果我们的实体经济都能有这番光景,那么,不光是俄罗斯人,恐怕全世界都会视中国为“购物天堂”。【展望式结尾】 【整体框架】

1、论题:中国商品得到俄罗斯人的青睐

2、成绩:中国商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第二段和第三段)

3、中心论点:强国,必须靠实体经济支撑

4、对策:要像重视粮食生产一样重视实体经济

5、对策:坚定不移、日积月累,中国实体经济才能振兴

6、结尾:展望中国实体经济的辉煌

【知识积累】文中关于“大不列颠空战”的历史故事,以及“万向集团”、“正泰集团”的案例,可以作为素材积累。

用理性扳正“城管=打人”的惯性思维 2015年11月18日人民网评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论证非常严谨,层层推进,心思缜密,所以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关联词标注出来,便于大家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

如果不注意官方辟谣,那你很有可能,被近日网上疯传的“兰州张掖路步行街城管打晕发传单小姑娘”视频标题所误导。【这样的开头留下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不妨对新闻进行简单复盘:11月15日,两名女子在步行街散发广告传单,城管执法队员经长时间劝阻无效,暂扣了其中一人的传单。两女后尾随到值班室,谩骂、撕扯城管执法人员,并叫来多名男性对其进行辱骂、殴打。接到报警赶来的警察,在口头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被迫拔枪示警,控制事态。【事件:城管和民警执法被人辱骂、殴打】

以上是目前官方对“兰州围殴城管袭警事件”公布的调查结果。由于缺乏记录整个过程的视频做交叉印证,尚不能对城管到底为何被围殴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网上视频中的城管和警察并无出格举动,执法行为也合乎规范。相反,现场倒是有一堆好事者,对执法人员进行言语攻击和人身威胁。【对这一事件的分析】看了“城管打人”标题就兴奋的网友,难道就没有想过,自己不过脑的转发、评论,会给事实认定形成错误引导,并给当事人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网友谣传“城管打人”造成不利负面影响】

客观地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管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媒体对于这个职业群体的关注,也逐渐从集中于负面新闻向客观、平衡报道转变。【媒体对城管报道日趋客观】不过相比于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极个别的“城管打人”新闻,无论真假,总是更能吸引媒体和公众的眼球。在“城管=打人”惯性思维者看来,城管面对的,都是为了生活上街摆摊卖艺的弱势群体——手无寸铁的他们,怎么可能反过来围殴城管?因此,宁可相信城管打人,也不信城管会被打,是一些人在看到新闻后的第一反应。【“城管=打人”惯性思维者对城管抱有成见】

这样的推理当然并非空穴来风,引发“合理想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成因,确实值得城管部门检讨和反思。【原因值得反思】然而,质疑、诘问也好,批评、谴责也罢,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充分了解每个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观点句】仅靠一段不完整的视频,几张不同时间段的截图,或许可以还原事件的大概面貌,但没有更关键、更有说服力的情节、细节来支撑,难免会让事实一步步走向“失实”,这在以前“昆山一店主诬陷城管打人”等事件中也屡被印证。【材料句】不负责任的臆断,断章取义的拼接,无论是对弥合社会分歧,还是对提高城管部门公信力,都会造成难以避免的冲击与伤害,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想看到这样的“失实”发生,也不会愿意使自己成为造谣、传谣的帮凶。【分析句】【对事件的评价要建立在了解真实事实的基础上】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出自夸美纽斯】比站在道德制高点发泄一时情绪更重要的,是如何让理性思考成为行动的先导,而这恰恰是当前一些网友所欠缺的。【对前面名言警句的阐释】对“兰州围殴城管袭警事件”,当人们急着下定论的时候,其实更应该追问,除了现有的资料,是否还有更全面的证据,来佐证自己的判断?即便没有,能不能等各方说法都出来后,再来检讨执法人员的行为对错?成熟、宽容的舆论环境,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也有助于缓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紧张气氛,早日跳出“以暴制暴”的怪圈。【创造成熟、宽容的舆论环境】

炒股、买基金需要冷静观察和独立分析,因为这关系到切身经济利益;对待城管暴力执法的新闻,同样需要一点较真劲儿,不能盲从与轻信,因为这关系到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城市管理的稳定。【类比论证,从炒股、买基金到对待新闻】事实上,目前全国不少地方,为一线城管执法人员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并邀请第三方进行现场公证,最大程度避免与被执法对象的摩擦、冲突,保护相对人合法权利。这些举措,无疑对今后的城管执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记录全过程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对待新闻需要冷静观察和独立分析】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知者;关注就是力量,围观也是压力。与其跟风指责,不如让新闻再沉淀一会儿:在城管执法日益规范化、透明化的今天,掸走披在真相身上的灰尘,需要的只是多一点点理性和耐心。【警醒式结尾】 【整体框架】

1、事件:城管和民警执法被人辱骂、殴打

2、危害:网友谣传“城管打人”造成不利负面影响

3、原因:“城管=打人”惯性思维者对城管抱有成见

4、对策:对事件的评价要建立在了解真实事实的基础上

5、对策:创造成熟、宽容的舆论环境

6、对策:对待新闻需要冷静观察和独立分析

7、结尾(中心论点):理性看待和评价新闻事件

【知识积累】关于兰州围殴城管袭警事件,大家可以把文章第二段的内容记忆一下,然后用简短的话把事件复述,以作为大作文的素材。人民网评:“雾霾围城”,尤需“提头来见”!

【编者按】文中第三段是比较标准的议论文段落,每个不同类型的句子完成各自是使命,目的就是说服读者接受文中的分论点。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写议论段落,可以参照学习。

本想周末散散心,一出门就被如浆糊一般的雾霾搞得心情胶黏。打开手机才知道,北京也已发布了今冬首个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遭遇“霾伏”的,不只有首都,从11月6日起,东北地区接连遭受重霾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出现50年来最严重雾霾天气,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等地,也先后出现了轻到中度霾局部甚至有重度霾。真所谓,重霾压城城欲摧。【中国许多地区出现重度雾霾天气】

近来,雾霾总是变换着花样在折磨我们的生活。霾魔犹如幽灵般一会飘在这片空中,一会儿飞到另一天片天空,害得满载游客的飞机不得不扫兴返航,婚车摄影根本抓不住车队的“踪影”„„【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和不完全列举论证方法】面对窘况,人们就像一只被关在“霾笼”中的鸟,想要挣扎,却难寻觅合适的方法跳出牢笼。更令人担心的,是医院里呼吸道疾病就诊量与道路上车祸事故发生率骤增,不禁令人联想到历史上的“伦敦雾事件”致死的亡魂,顿觉空气中多了一丝血腥味。雾霾频响的警报,也凸显出有效治理的紧迫性。【雾霾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和健康】 客观地讲,《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以来,各地的治霾效果有较大进步。【观点句】比如,今年10月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比上一年同期相比要好转很多;环保部空气质量榜最后十名的变化,凸显一些城市摆脱空气质量垫底的努力。【材料句】更为重要的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不仅在理念上也在制度上把生态责任挺在了经济发展政绩的前面。【材料句】这一切,都构成了雾霾治理的制度保证,也成为公众保持治霾信心的坚实基础。【分析句】【成绩:中央和地方治理雾霾取得一定的效果】 虽然说,雾霾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有共识、有决心、有方案、有行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自然总会到来。也因此,人们对“无可奈何雾霾来”这个现实,也抱以“自强不吸”的乐观态度在应对。【转折关系,重点在后】可是,纵观近期一些地方在雾霾天气应急过程中出现的弊端,人们不免会有点出离愤怒。比如,辽宁沈阳PM2.5爆表高达1400,政府虽然启动了一级预响应,可建筑工地顶风施工,环保官网瘫痪近2个小时,环保局工作人员对启动一级响应竟不知情„„面对雾霾,各地虽然积极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但从实际执行来看,因可操作性不足、责任分配不到位、部门联动性差、沟通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一些应急预案形同虚设,白白地损害群众的健康。我们可以接受漫长的雾霾治理期,但绝难容忍这类治理过程中的懒政、怠政甚至是敷衍塞责。【问题:一些地方在治理雾霾天气中出现懒政、怠政、敷衍塞责】

不难预见,雾霾锁城的局面我们还将经常面对,但天蓝真不能只靠等风来。地方政府是治霾的责任主体,各地环保部门是具体执行的主管部门,难道真不能织密织细应对雾霾的措施?难道真不能让法律、制度、预案严格落实发挥效用?那就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和作风的问题。【中心论点:地方政府应当端正治理雾霾的态度和作风】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2014年对北京治不好霾“提头来见”的表态,时至今日仍令人记忆犹新,正因其展示的治霾信心和决心。治理雾霾,今天尤需“提头来见”“摘帽而去”的责任与担当。因此,对于各地治霾不力、应急不及格的行为,就应严肃问责,该打板子的就要打,该免的“乌纱帽”就要免。【警醒式结尾】 【整体框架】

1、论题:中国许多地区出现重度雾霾天气

2、危害:雾霾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和健康

3、成绩:中央和地方治理雾霾取得一定的效果

4、问题:一些地方在治理雾霾天气中出现懒政、怠政、敷衍塞责

5、中心论点:地方政府应当端正治理雾霾的态度和作风

6、结尾:需要严肃问责治霾工作 【知识积累】文中关于辽宁沈阳环保局的反面案例,以及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对于治理雾霾的表态决心可以作为环保话题申论好的素材。看病为啥去海外 《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0日 19 版)

【编者按】这篇文章稍作修改,原文第五段和第六段是合并在一起。为了符合申论大作文观点明确、结构清晰的要求,将原文一段拆成两段。特此说明。

如今,中国人不仅漂洋过海去日本买马桶盖,而且不远万里去美国享受高端医疗服务,引得海外医院纷纷来中国开拓市场。【开头非常简短,引出关于医疗的论题】【国人去国外看病】

中国人到美国看病,且不说旅途劳顿,光是医疗费就比国内贵得多。这笔钱花得究竟值不值?【设问句】有人认为不值得。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疑难重症多,医生练手的机会也多,临床经验比较丰富。尤其是在一些高难度手术上,中国医生的水平甚至超过美国医生。所以,舍近求远去美国看病,纯属“烧钱”。【中国人去美国看病不值得】

应该承认,中国医生的整体素质并不低。【过渡句】但是,现代医学的核心是团队协作。目前,中国医生更喜欢“单刀赴会”,而忽视了科室之间的协同作战。【问题:忽视团队合作】其实,“一把刀”固然重要,但其作用只体现在手术环节。如果术前和术后成为“短板”,必然影响整体疗效。【假设论证】而美国既重视单个医生的技能,更重视团队协作。【对比论证】因此,在整个医疗“机器”中,每一个“零件”都在围绕病人高效运转。其结果是,同样的手术,美国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中国,病人术后康复也较快,这是中美医疗的最大差距。【中国医疗团队运作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除了技术方面,中美医疗的差距还体现在服务上。【段首概括句】在中国医院看病,很多人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即便是三甲医院的特需服务,体验感也不好,病人普遍缺乏尊严。【事实论据】有一位中国直肠癌患者,去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治疗。手术期间,家属在手术室外等候。从手术开始到结束,每完成一个环节,医生都会出来给家属交代,并解释其理由。术后,病人从重症监护室出来时,口干舌燥,护士竟然把一小块冰放进病人嘴里,让他慢慢含化。【事实论据】这个小小的细节,折射出美国医院的服务水准。【分析句】而在中国,患者抱怨最多的就是非医疗环节。由于服务跟不上,即便手术做得很成功,患者的心情也不舒畅。【中国医疗服务水平滞后】

有人说,中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差,主要是因为收费太低。花快捷酒店的钱,怎么可能享受五星级宾馆的服务?【驳斥的观点】的确,美国的医疗收费远远超过中国,服务质量也相应较高。但医疗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收费低并不应成为服务差的理由。事实上,中国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收费并不低,但服务依然跟不上,病人花了钱还受气。【事实论据,用以反驳上面的观点】【收费低不能成为医疗服务差的理由】 虽然中美都提倡“以病人为中心”,但美国医院落实到了行动上,而中国医院却停留在口头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公立医院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缺乏竞争意识,不太在乎患者的体验感。很多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无论服务好坏,病人都如过江之鲫。医院即便不改善服务,也能活得很滋润。【原因】因此,傲慢与冷漠,成为公立医院的一大“特色”。这也难怪很多人宁愿远渡重洋去“花钱买服务”,也不愿在中国的医院里“花钱看脸色”。【中国医疗服务差是由于其占有垄断地位】

那么,如何才能把病人留在国内呢?出路就是深化医改、打破垄断、鼓励竞争,让基本医疗与高端医疗比翼齐飞。【观点句】公立医院重点保基本,民营医院重点做高端。目前,公立医院垄断了最优质的人才资源,医生无法自由流动。民营医院虽有豪华的装修、顶尖的设备,就是吸引不来好医生。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快推进医生自由执业,给民营医院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医疗行业的良性竞争。当国内有了“货真价实”的高端医疗时,“出国看病热”必然降温。【提升国内医疗服务需要深化医改、打破垄断、鼓励竞争】 【整体框架】

1、表现:国人去国外看病

2、观点:中国人去美国看病不值得

3、问题:中国医疗团队运作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4、问题:中国医疗服务水平滞后

5、驳论:收费低不能成为医疗服务差的理由

6、原因:中国医疗服务差是由于其占有垄断地位

7、对策:深化医改、打破垄断、鼓励竞争 【知识积累】这篇文章本身就是篇很好的素材,对当前公立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差的分析入木三分,其中的观点值得大家理解和记忆。

1、从增长率大小来看比重或平均值变化情况 我们首先假设 年份

指标1

指标1增长率 指标2

指标2增长率

2011年

X

A

Y

B

2011年指标1占指标2的比重为X/Y;

2010年指标1占指标2的比重为X/(1+A)÷[Y/(1+B)]=(X/Y)×[(1+B)/(1+A)]。从上面的计算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当B>A时,(1+B)/(1+A)>1,此时2011年的比重要小于2010年,即部分的增长率小于整体的增长率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占整体的比重逐渐下降; 当B

2、分析绝对值(具体数值)和相对值(增长率)对结果的影响来确定增长量的大小 我们首先假设 年份

指标1

指标1增长率

指标2

指标2增长率

2011年

X

A

Y B

2011年指标1比上年增长XA/(1+A),指标2比上年增长YB/(1+B),一般来说A、B均为小于100%百分数。

我们在比较这两个算式大小的时候,且不可上来就计算,因为是在比较,所以不可能是让你计算的,要不这样计算量太大了,我们怎么来比较呢?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分析X、Y以及A、B的倍数关系,看谁的倍数大,那谁就对结果的影响大。

A、B是小于100%的百分数,那么这个百分数加上1之后,对结果的影响比较小,那么我们就可先忽略这些数值,如果X/Y>B/A,那么绝对值对结果的影响大,此时绝对值越大,结果越大; 如果X/Y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熟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根本不用计算X/Y、B/A的值,只需分析一下X、Y、A、B的大小就能得到正确答案。

比较的时候用数值大的数字做分子,数值小的数字做分子 如:比较108×0.1%/(1+0.1%),80×0.2%/(1+0.2%)的大小。108不足80的2倍,0.2%为0.1%的2倍,所以108×0.1%/(1+0.1%)要小于80×0.2%/(1+0.2%),很简单,很easy吧!

“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第五篇:2016年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辑(6月份)

一、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迎接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之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着眼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深刻论述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意义,明确了推动科技创新的五大任务,激发起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奋斗热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将迎来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的格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够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在这时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就是要牢牢抓住宝贵历史机遇,以强劲的科技创新、强大的科技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力量支撑。

共16页 从基础科学的突破,到高端技术的研发,从科学成果的转化,到创新创业的兴起,中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同时也要看到,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正是基于对科技发展形势的全面把握和清醒认识,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这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努力方向。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根据“三个面向”,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我们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谋划,加强组织,全盘布局,这样才能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落实“五大任务”,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2

二、为美丽中国筑牢大地之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土好才能粮好,土安才能居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出台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向污染宣战,系统开展污染治理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至此,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大气、水、土壤三大环境污染问题,三个行动计划已全部制定出台。这是顺应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热切期盼的重要举措,是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土十条”尊重土壤污染防治客观规律,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注重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有力有序推进各项举措,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路线图。

实施“土十条”,有利于化解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它将进一步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加快完善环保产业链。通过-4

三、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迎接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之二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的价值,体现在对知识、真理的追求,也要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实效来检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抓好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供给,就抓住了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已稳居全球第二,但不少领域依然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与此同时,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消除贫困任务紧迫,民生问题牵动人心……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到生态文明、国家安全,都呼唤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成果蓬勃涌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依赖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老路已越走越窄,亟须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从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寻求根本性转变。为此,必须深入研究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问题,围绕促进转-6创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增加公共科技供给,逐步完善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方能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科技之光照亮亿万国民的幸福之路。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广大科技工作者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矢志增强创新能力,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四、弘扬创新精神 深化改革创新

——迎接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之三

“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提出,要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以这一要求为改革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才能扫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我们应当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的战略高度,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让科技创新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只有双轮驱动、相互协调、持续发力,才能促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深化改革创新,就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让领衔科技专家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度权。

从总体上看,今天的中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手抓、两个轮子一起转,我们才能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争取早日建成创新型国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1科技扶贫?“我最见不得老百姓受穷”“我只图太行山的老百姓能早一点过上好日子”……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是最好的答案。这正是支撑李保国“活着干,死了算”的精神源泉所在。

我们这个世界需要“愚公”,他们是一个民族宁折不弯的脊梁。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赢得新胜利,关键就在于凝聚了一大批像李保国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一生干好一件事”,行动是他们提交给人生的完满答卷。

志之所向,一往无前。如今,我们正行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志不坚不足以攻城拔寨,意不定不足以爬坡迈坎。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惟其如此,才能不负时代所望、不负人民重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以李保国为镜,赓续他所留下的“愚公精神”,我们就必定能在全面小康的时代画布上,书写下新的篇章。

3火箭更新换代的需求而研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创新,将成为我国未来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军,大幅提升我国进入空间能力。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作为新建的生态、环保、开放的新一代航天港,将进一步优化我国航天发射场总体布局,并跻身世界一流、现代化的航天发射场。新火箭在新发射场的托举下顺利升空,也标志着我国已跨入世界大吨位火箭发射行列。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当前,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习近平同志指出:“空间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同时浩瀚的空天还有许多未知的奥秘有待探索,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攻克的是最前沿尖端课题,突破的是系统级关键技术,是军民融合时间早、程度深、贡献大的标志性工程,为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出了巨大贡献。传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着中华民族不懈探索太空、和平利用太空的辉煌成就。

空间实验室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前启后,意义重大。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主要任务将从探索掌握技术向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转

下载申论必备—人民日报2018年8月社评第二辑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申论必备—人民日报2018年8月社评第二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年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辑(7月份)

    一、坚定不移依法惩治腐败 国事无私,政道去邪,法不容情。近日,经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令计划受贿、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滥用职权案一审宣判。对这一案件的依法审理,再次展......

    2016年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辑(2月份)

    一、从全局出发把握新闻舆论工作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 重要讲话精神 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中央召开党的新......

    人民日报申论社论(一)

    人民日报社论:再创农业农村发展新辉煌 2010年12月23日00:00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精心谋划“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全面部署明年农业农村工作,重......

    人民日报式申论文章

    2018年《申论》试卷 一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申论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答题卡指定位......

    马年祝福语第二辑

    马年祝福语第二辑 豪情振笔歌新岁,骏马加鞭奔坦途。新春伊始我心欢,送君祝福情意连。高奏凯歌奔事业,鸿运当头福星贺。两心缱绻浴爱河,一生无忧笑呵呵。马年快乐。马蹄声声震乾......

    面试常见问题第二辑

    面试常见问题第二辑 问题:你在自我调节方面做何种努力? 回答:一般情况下,我会听音乐来放松自己,若能约上几个朋友一起搞搞运动感觉也是很好的。 点评:听到这种提问,你可以舒坦地笑......

    人民日报 申论每日一篇1121

    大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1121 “十二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将着眼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坚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

    人民日报 申论每日一篇1123

    兴国之要与兴国之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兴国之要与兴国之魂,这两个关键词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