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农业部
附件1:
2012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
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宣传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落实中央提出的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农业部决定于2012年9-10月份在全国组织开展“2012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
一、活动主题
(一)活动主题:关爱水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活动时间:2012年9月21日开始,为期1个月。
(三)活动地点:各地水族馆、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海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网络成员单位等。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各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二)承办单位: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各地水族馆、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海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和长江豚类保护网络成 员单位。
(三)宣传月活动办公室: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秘书处。
三、新闻媒体宣传
本次活动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各地及承办单位根据情况自行联络、确定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电视媒体: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
平面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渔业报、中国水产、中国水生野生动物等。
网络媒体:各承办单位网站。
四、活动内容
(一)启动仪式
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主会场设在成都,届时邀请有关单位领导、嘉宾、学生代表出席启动仪式。各省及承办单位启动仪式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
时间:2012年9月21日上午。
(二)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将通过悬挂展板、横幅或道旗,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公益宣传片,征文、绘画和水生动物卡通形象征集比赛,摄影作品征集大赛等方式开展。
1.展板。由宣传月活动办公室统一提供濮存昕大使宣传海报和宣传月活动细则为主的主展板设计方案,由承办单位 制作并承担相关费用。各承办单位可根据自身宣传特点设计特色展板,数量不限。展板须在承办单位醒目位置摆放。
2.横幅。各承办单位要在活动地点悬挂醒目主题标语横幅。有条件的单位建议悬挂道旗,以烘托活动氛围。
3.标语。2010和2011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征集的宣传短语优秀作品放在分会网站上,各承办单位可自行查询使用。
4.材料发放。宣传材料(宣传三折页和知识手册)由宣传月活动办公室统一制作并提供一定数量印刷成品分发到承办单位,有条件的单位可到分会网站下载材料模版自行加印或自行编印部分宣传材料。各承办单位要提供摆放宣传资料的平台,有条件的单位可派专人负责发放材料。
5.播放公益宣传片。公益宣传片由宣传月活动办公室统一制作并分发到各承办单位。各承办单位需要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免费向公众播放。
6.征文、绘画和水生动物卡通形象征集比赛。征文、绘画和水生动物卡通形象征集比赛规则由宣传月活动办公室统一制定并发送到各承办单位,通过展板和宣传资料统一对外公布。所有征文、绘画和水生动物卡通形象作品直接邮寄到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并由宣传月活动办公室统一组织评比和颁奖。
7.认养活动。鼓励各承办水族馆、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等有条件的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开 展水生保护动物认养活动。开展认养活动的单位要制定认养活动方案,报宣传月活动办公室备案,具体细则和认养办法要通过媒体或宣传材料等对外发布。通过认养活动,让公众更广泛的参与到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中来。
第二篇: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复习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复习
1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是研究如何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 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提出防止物种绝灭的具体措施 2保护生物学产生:(1)最初由于森林、渔业和野生动物的管理问题而提出这一概念;(2)下一个世纪可能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的物种将灭绝,因而产生了什么是对生命有利的主张而不是只考虑人类;(3)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形成还因为科学家、动物园、植物园、一些政府机构和私人基金会的努力,这些人提出了一些挑战性的问题 3为什么要开设:
• 主要以水生野生动物为主,是因其为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目前地球上经济利用价值最高的野生动物资源。
• 但目前水生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急剧下降 4我国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特点
(1)海洋:我国濒临太平洋,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 • 面积达470多万km2 • 面积达470多万km2 • 大陆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岛屿岸线14000多公里 • 渔场面积有280万km2 •近海水域纵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 渔业资源复杂多样,种类繁多
• 但我国的四大海区全为半封闭的陆缘海,缺乏大洋性洄游种类的资源补充,渔业资源主要依赖地方性种群,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封闭性
• 单一种类的产量一般为几万至几十万吨,利用持续时期较短,资源基础单薄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2)内陆
• 我国湖泊、河流,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东 北三江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青藏高原、蒙新地区和云贵高原; • 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地、三江平原和川西若
• 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地、三江平原和川西若尔盖高原等。• 内陆湿地和水域总面积38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4% • 生物种类繁多
5水生野生动物定义为:在自然的水体环境里生长的各种动物的总称
它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类群,而是一个生态类群(ecological group),即生态行为相似的生物类群组合,包括了生活在水中的各种动物类群。
如果按生活习性划分,水生野生动物又可分为: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动物
6我国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利用现状
海洋:过度的捕捞超过了海洋渔业资源所能承受的范围,造成传统优质渔业品种的資源衰退
内陆: 酷渔滥捕、围湖造田、拦河筑坝、交通航运和海洋海岸工程等人类活动的增多,使水生生物生存空间被挤占,洄游通道被切断、栖息地物生存空间被挤占,洄游通道被切断、栖息地及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生存条件不断恶化。7生物多样性matter:
人类以多种方式依赖生物多样性:直接提供有价值的东西(食物,木材,药材等)
间接价值:美学、精神、文化、娱乐等
维持生态稳定,提供初级产品,营养循环,土壤形成,水体净化,气候调节,疾 病调控等
8水生野生动物的价值:(1)直接利用价值(Direct Value)也叫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
包括消费使用价值(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消费的一些自然产品的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指商业上收获的,用于市场上流通和销售的生物产品的价值)两个方面。
(2)生态价值(Ecological Value)各种生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物资源的非消费性使用价值是由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生态效益所决定的,保护生物资源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存在价值 一些物种的存在,能为所在地区的人民带来某种荣誉感或心理上的满足(4)选择价值
保护生物资源,可以为人类引种驯化野生动植物,培育新品种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机会。(5)科学价值
大多数的生物在科学上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生命科学的实验材料主要是各种类型的生物。(6)美学价值
生态旅游(ecotourism)(休闲娱乐价值):在不破坏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与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利用生物资源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叫做生态旅游。
1生物多样性: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遗传多样性 广义: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通常谈及生态系统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 时也就包含了各自的遗传多样性。
狭义:主要指种内不同群体间(两个隔离地 理种群间)及单个群体(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总和,即基因多样性
特点:生物种内、可遗传、表现多层次 表现形式的层次:
在分子水平可表现为核酸、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多样性;
在细胞水平可体现在染色体结构的多样性以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 在个体水平,可表现为生理代谢差异、形态发 育差异以及行为习性的差异 3遗传多样性的起源:
(1)遗传突变(包括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2)染色体突变(染色体数目、结构和大小的改变)(3)点突变
(4)指在核酸上一个或少数核苷酸的改变,包括碱基替换、插入或缺失突变(或称移码突变)
(5)重组(包括DNA分子间重组和染色体重组)
-----DNA重组指分子间通过交换等相互作用而产生新的分子形式
-----染色体重组,传统上也称遗传重组,通常指两个同源染色体间部分区段的交换或互换 4研究遗传多样性的意义 • 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生物进化的历史和适应潜力
• 有助于推动保护生物学研究
• 有助于生物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利用遗传多样性来培育高产、抗虫害的家养品系
--新的药物的发现和制取、人类遗传疾病的诊断治疗、生物活性物质的基因工程生产、生物资源的鉴别和利用、有害生物的检测和预防等
5物种多样性:指生命的有机体即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的多样化【代表物种演化的空间范围和对特定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同时给人们提供了资源和后备资源】 物种多样性的两方面含义 1)一定区域内物种的总和
2)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常常是从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或称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
6生态系统多样性: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过程中所形成的统一体。
生态系统多样性有两个含义:不同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种类不同;一定的自然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域内生态系统类型的不同 影响水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主要原因: 资源过度开发:
(1过度捕捞【捕捞强度不足时,种群组成中生长比较慢的高龄鱼会增多,导致种群生产率下降,生长潜力不能充分发挥;捕捞强度过高时,种群中达到可捕规格、但尚未达到最迅速生长阶段的个体大部分会被捕掉,种群就主要由低龄鱼所组成,种群的生产率也 会下降】(2不合理利用鱼翅、饵料等
(3水体过度利用:大水面过度放养、过度增殖放流 水体环境退化:
(1水域环境污染(富营养化、病原生物、农药、重金属、工业化学物质)(2 水域物理特性退化(泥沙沉积、水量减少和流量不稳定(植被破坏)、水域盐碱化的影响)
水环境完整性的破坏和片断化:
(1 水域沿岸环境整治(围湖造田、河道渠化破坏河流生态系统)(2 水域环境片断化(江湖阻隔、拦河筑坝)8江湖阻隔的后果:
(1)使产漂流性卵鱼类仔鱼入湖育肥困难,湖泊鱼类资源难以从江中得到补充,出现“小型化”现象,资源逐渐衰竭
(2)改变了湖泊的湿地特性,湿地面积和质量大大下降,对污染的生物降解能力下降,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极易造成富营养化
(3)加速湖泊的萎缩,使得围湖造田成为可能; 另外,湖泊面积的缩小,使得湖泊蓄水能力降低,防洪能力减小
1生物多样性评价 概念:通过多种方式系统地搜集各种生物多样性现状、压力和保护措施的信息,对其作出定 性或定量分析和判断,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提 出建议的过程。评价流程:
2生物多样评价的范畴: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威胁评价、保护评价
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遗传水平多样性,物种水平多样性,生态系统水平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威胁评价:生境丧失、片断化和退化,外来种入侵,资源过度利用,环境质量恶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包括对法律、机构、政策、保护设施、科学技术、信息 管理、公众参与、国际合作及资源利用的评价 3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
状态:生物多样性当前情况和趋势,包括生态系统数量、质量,受威胁和濒危种及其生境类型
压力: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生物多样性,包括生境丧失、过度利用、环境恶化 利用:生物多样性利用价值,包括食物和服务
响应:为了改变现状而采取的措施,包括项目、工程、立法、制度、资金支持等 4生物多样性灾害四重奏
– 生境的破坏和片断化(最大的威胁)
栖息地破坏、热带雨林面积减小、荒漠化 – 外来种入侵
– 资源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 环境质量恶化(杀虫剂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全球性的气候变化)5生境片断化: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缩小并分割为两个或更多小块的过程----林窗形成(gap formation):干扰从生境内部开始----片断形成(fragmentation):干扰从生境外部开始 【与片断化后果有关的几个因素】 • 片断隔离的时间
• 与其它片断间的距离和连接度 • 片断大小和形状 • 片断在景观中的位置 【片断化的后果】 • 最初两个现象:
– 各片断之间的隔离(isolation)– 内部小气候(microclimate)的变化(如太阳辐射、风和水分循环)• 进一步导致片断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的一系列变化(生态系统的变化、物种局域灭绝和物种多样性下降、边缘效应、生态学后果)
1外来种入侵
土著种:指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区域和扩散潜力范围内(即物种自然分布,或无直接间接引入或不需要人类干预能够存活繁衍的范围)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
外来种: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殖)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包括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外来入侵种:指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定居下来的,对本地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并构成威胁的外来种 2生物入侵
当外来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野化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和经济后果,这一事件称生物入侵 3外来种的传播
(1)人为传播:有意引进【如引进各种农作物或畜禽优良品种、观赏植物、天敌昆虫和授粉昆等。如喜旱莲子草、凤眼莲、米草、水盾草、薇甘菊】
无意传入【在各种国际交往的过程中,随进口的货物、交通工具及其他载体,偶然传入新的区域】(2)非人为传播:借助自然因子传播到达新的区域,这些自然因子包括风雨、气流、江河、动物的迁移等等,如紫茎泽兰。【外来种入侵的一般过程】
4入侵种的主要特点
传播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生命力强 【入侵机制】
---外来种的生物学特性【繁殖力强、生理抗逆性强、摄食能力强】---入侵种与土著种的相互作用---群落的可侵入性---生境变化
【入侵种与土著种的相互作用】---缺乏天敌的控制,但不完全是如此
---种间抑制,有时是导致入侵成功的主要因素
---外来种与土著种间的竞争,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的竞争能力往往强于生态位相似的本地种,通过排挤后者获得成功
---外来种的协同入侵。如携带病原体或寄生虫的外来种---杂交促进入侵 【入侵种的影响】
---入侵种使生物多样性下降。少数种取代大多数其它物种,导致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均匀化、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的退化---对入侵地国家造成社会经济损失
5生态位:有多种定义,最初定义“一个物种或亚种所占据的最终的分布单元”,称为空间生态位
6鱼类入侵过程的几种模型:
(1、运输—引入—建群—扩散—成为有害种(2、引入—成为有害种(3、建群—停滞—扩散
(4、引入—逃逸—建群—成为有害种
7外来种的控制(1.法规防治
控制外来种传播危害的最直接手段就是阻止其传入,即检疫。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禁止危险性的外来种传入,是控制外来种的首要措施(2.扑灭
有害外来种传入新区后,为彻底消灭这一外来种时所采取的行动,是一种紧急措施(3.传统生物防治:对环境安全,经济合算,效果持久(4.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是当前国际上普遍公认并广泛采用的有害生物治理策略
1遗传修饰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利用生物技术将某生物基因转移到他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改造的生物性状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
2生物安全:防范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原因:遗传修饰生物体,也称转基因生物,可能给环境、人类健康甚至伦理道德各方面带来危机【生态危害:食物链效应、基因污染、逃逸为入侵生物;伦理问题:健康影响、违背自然规律、商业伦理】 3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1)生物多样性是生物技术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开发利用是生物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源泉,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地球过度地利用和破坏,将毁灭生物多样性】(2)生物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中的作用
---降低人类对生物资源的需求,寻找新的遗传多样性,并开发和研究基因资源,获得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检测生物多样性,对未知物种进行定名和描述。系统分类学,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和筛选,揭示遗传多样性;
---生物技术在生物迁地保护的作用,如人工授精、选择性育种、胚胎移植、胚胎切割等---解决外来种问题,运用雄性不育产品、基因工程产品、性引诱剂等
---解决小种群问题,在小种群中,遗传变异的丧失和有害突变的固定是不可逆的和不可避免的1自然保护区定义:保护区专门用于生物多样性与有关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护,并通过法律和其它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和海域
职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进行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
第三篇:2011年水生野生动物宣传月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2011年水生野生动物宣传月工作总结
今年的9月15日至10月14日是第二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大型公益主题宣传月活动。为响应农业部关于此次活动的号召,洛阳龙门海洋馆积极参与加入到此次活动中,成为此次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的举办方之一。我们根据有关部门要求,在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与统一协调、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一系列以“关爱水生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活动。
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围绕今年“关爱水生动物,我们在行动”的宣传主题,全面宣传水生野生频危动物保护,濒危动物生活习性,提升公众对水生野生动物的认识,倡导人们爱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增强市民的生态保护的意识,增加人们对水生野生动物的认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在宣传科学思想,普及水生野生动物知识,扩大全民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紧密部署
一、制定工作方案,保障宣传顺利开展。
在接到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通知后,洛阳龙门海洋馆专门成立会务组进行工作部署,要求把全国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宣传月的宣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落实。同时,制订了关于做好第二个全国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宣传月活动的《活动方案》,明确了宣传活动的主题内容、活动时间、组织机构、宣传形式以及工作要求。为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周密的准备。
二、采用多种形式,有步骤认真开展各项宣传工作
1、启动仪式
9月20日上午十点在洛阳龙门海洋馆广场举行全国水生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启动仪式。洛阳市农业局、水产站、农业局信息中心、各水产单位、新闻媒体、各社团及志愿者、游客等500多人参加。各位领导先后紧紧围绕宣传主题,倡导大家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爱护水生野生动物;特别是洛阳市农业局副局长高洁号召大家关爱水生动物,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携起手来,共同关注、参与和支持这项事业,用实际行动,为保护水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共同努力。
同时,龙门海洋馆总经理丁海波针对会上一些人员提出的问题现场进行了一一回答和讲解。为了更好的宣传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我们特地邀请洛阳电视台记者、洛阳日报记者进行现场拍摄,从而使洛阳市民共同参与到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活动中。
2、悬挂条幅、组织签名、发放宣传页活动
根据预定的活动安排,在海洋馆广场悬挂数条条幅,认真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同时,启动仪式当天我们组织各级领导和志愿者们分别在“关爱水生动物,我们在行动!”条幅上进行签名。在整个宣传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向少年儿童传播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培养少年儿童“保护绿色家园、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参观结束后,我们组织学生根据参观的内容以有奖竞猜的方式开展了一次水生野生动物科普知识及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围绕今年的宣传主题,在会后我们向来管参观的游客、学生发放有关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知识的书籍、礼品,据统计,发放各种宣传礼品价值1500多元、宣传手册1000余册。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到很多原来只能在书本中才能看到的国家级海洋保护生物,亲身感受了与海洋动物一起玩耍的乐趣,并在快乐中了解了保护海洋、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保护环境保护意识。孩子们在活动中受益匪浅,而我们也达到了宣传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4、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进校园讲座活动
为了迎接第二个全国水生野生动物宣传月的到来,我馆与洛阳市渔政站、洛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合作,先后在涧西区实验小学、洛龙区实验小学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讲座活动”,在学校里以讲课的形式开展水生野生动物科普知识讲座及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科普讲师从水生野生动物习性、水生野生动物现状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水生动物世界。向学生们宣传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善待濒危野生动物的相关知识,让孩子们更加关注水生野生动物、爱护水生野生动物、善待水生野生动物。
三、宣传效果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各级领导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今后倡导市民爱护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生物资源活动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宣传活动覆盖面广,由于电视、平面传媒的作用,使得宣传效果大大增强。据预测,本次活动受教育群众可达5万余人,现场直接受到教育的学生达1000余人。真正做到宣传口号家喻户晓,“关爱水生动物,我们在行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深入市民心中。
总之,今年宣传活动,我们紧紧围绕宣传主题,坚持从实际入手,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此项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市民对当前水生野生动物现状的了解认识,为市民自觉遵纪守法、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支持水生野生动物的工作起到了比较重要作用。虽然,第二个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已经过去,但我们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把人类共同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的行动将永远持续。
洛阳龙门海洋馆
2011年10月15日
第四篇: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农业部[定稿]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范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水生野生动物,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或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禁止或者限制贸易的水生野生动物。本办法所称收容救护,是指将执法机关罚没后移交的水生野生动物,以及野外发现的误捕、受伤、搁浅、受困、死亡等水生野生动物,根据具体情况,接收到具备条件的场所,进行检查、检疫、治疗、安置、暂养等活动。地方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应当遵循及时、就近、科学和统一协调的原则。对收容救护后的水生野生动物,应当依法处置。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收容救护水生野生动物为名,非法捕捞、驯养、买卖水生野生动物。
第四条
农业部负责制定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指导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工作;审批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有关事项。
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本地区渔业主管部门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审批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有关事项。
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
第五条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承担所辖区域内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职责,支持引导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族馆、海洋馆、驯养繁育基地、科研教学单位、推广机构参与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健全完善收容救护体系。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应设立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
农业部遴选救护条件较好、救护能力较强的固定收容救护单位组建全国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参与专业性较强、救护难度较大的重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
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应指定具备救护条件和驯养资质的相关单位作为固定收容救护单位,负责所辖区域内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具备条件的可建立省级水生野生动物救
护中心专门从事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公布所辖区域内固定收容救护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及收容救护对象。
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单位和相关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自愿作为临时收容救护点。临时收容救护点及其收容救护对象名单,由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公布,并报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备案。
自然保护区内水生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承担。
第二章 现场救护
第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误捕、受伤、搁浅、受困、死亡水生野生动物,或执法机构查没水生野生动物活体后,应及时报告或通知当地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接到相关报告后,应及时按以下方式予以处置:
(一)如现场情况复杂或需要执法人员赶赴现场的,应立即组织执法人员赶赴现场,如有必要应同时指派相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并将救护现场情况及时上报省级渔业主管部门。若情况重大,或需要协调其他省级渔业主管部门的,应及时向农业部报告。
(三)涉及自然保护区内水生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转
交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处置,并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三)个体较小、数量较少,可由社会公众和相关单位自行送交或移交的,应指定送交或移交的固定收容救护单位和临时收容救护点,并协调做好双方对接。
第七条
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负责维护现场救护秩序,避免惊扰水生野生动物,防止水生野生动物对周边群众造成危险,防止发生非法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的行为。
第八条
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按照下列方式救护活体水生野生动物:
(一)对体况良好、无需采取救护治疗措施,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的个体,应就地及时放生。
(二)受伤轻微并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的,应简单治疗后及时放生。
(三)受伤严重的水生野生动物,应送就近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机构进行看护、饲养和治疗,待恢复健康并评估具备放生条件后方可进行放生。必要时,省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应协调联系救护机构及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专家。
(四)在当地没有自然分布的水生野生动物,不得放至野外,应就近送水生野生动物固定救护收容单位或临时收容救护点暂养。
第九条
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
理机构工作人员应按照下列方式处置死亡水生野生动物:
(一)对高度腐败和没有保存价值的死亡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对死亡不久且具有保存价值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应及时移交具备相应保管能力的保管单位妥善处理保存或制作标本,防止损坏、变质或遗失。同等条件下优先移交给全国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成员单位。发生展览展示等利用行为的,应依法办理特许利用证件。
第十条
误捕水生野生动物未自行放生或非法经营利用的,事件发生地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应进行调查,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追究责任。
第十一条
现场救护工作结束后,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应对现场救护情况进行记录,注明救护时间、地点、物种、现场救护过程和现场救护结果。必要时应将现场救护结果及时上报上级渔业主管部门。
第三章 收容管理
第十二条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包括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指定的固定收容救护单位、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公布的临时收容救护点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收容救护机构对公众送交或者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移交的水生野生动物,具备条件的应当予以接收,并向送交者出具接收凭
证。接收过程应当拍照或录像存档。
第十三条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接收的公众送交或者执法机关移交的水生野生动物,自送交者或移交部门签收接收凭证之时起,其收容、救治、暂养、放归自然、调配等处置工作转由所在地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负责。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接收水生野生动物后,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渔业主管部门的安排实施收容救护、转移或者放归自然。原则上水生野生动物的长期(超过6个月)收容救护工作应由固定收容救护单位承担。在水生野生动物收容工作中,如有多个水生野生动物救护机构愿意承担收容任务,应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渔业主管部门综合评估收容救护机构资质、能力条件、收容经历和工作成效等相关因素确定收容单位,以确保水生野生动物得到合理的收容救护。
第十四条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对接收的水生野生动物,应当设立专项帐册登记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和健全单位内部水生野生动物的接收、验收、登记、保管、利用、销毁和定期结算等制度。
第十五条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应当对接收公众送交或者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移交的水生野生动物进行隔离检查,并根据隔离检查情况,按照以下情形对收容救护的水生野生动物进行处理。
(一)对经救护治疗后体况恢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的个体,应经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报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渔业主管部门同意后放归自然。但不得将在我国没有自然分布的水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放至野外。
(二)对经救护治疗后体况恢复但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或者不适宜放归自然的个体,可由收容救护机构继续饲养,或由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报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渔业主管部门,根据各地水生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基因资源保存、优化人工繁育种群结构等需要统一调配。
(三)不适合放归和长期饲养,并且难以统一调配的,可由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报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渔业主管部门批准后监督销毁。
(四)对按照防疫规定应当采取处理措施的水生野生动物个体,会同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进行处理。
(五)对接收后死亡的个体,应当记录死亡原因,并及时报告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由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第九条进行处置。
第十六条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需要对收容救护的水生野生动物进行长期饲养的,应按规定办理驯养手续。
第十七条
将收容救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放归自然,应当在其来源地或者其自然分布区域进行,并由该区域所在地省
级渔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的单位统一组织实施。需要跨省区将收容救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放归自然的,由收容救护所在地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根据水生野生动物自然分布情况,向其自然分布区域所在地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水生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域所在地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安排。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野外放生档案,对其收容救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措施、状况等信息记录在案,并及时上报。其中,收容救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需逐级上报至农业部;属于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须逐级上报至省级渔业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无故拒绝接收、救治水生野生动物的,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应当责成其纠正或者视情节取消其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资格;对接收水生野生动物后不出具接收凭证或者不及时报告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并将接收的水生野生动物占为己有或者擅自转让的,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予以查处。
第四章 奖励和宣传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下列情形:
(一)宣传水生野生动物,制作宣传产品和通过媒体向社会传播保护、拯救信息的;(二)拯救、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过程中,自身造成损失的;(三)发现违反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及时制止或者举报有功的;(四)查处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案件中作出重要贡献的。
第二十一条
奖励和救护补助可以向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报告内容包括:事件调查报告、为救护水生野生动物而实际损失的程度及救护产生的成效(附带现场照片以及媒体报道材料)。奖励和救护补助不能重复申请。
第二十二条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要利用救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机会,加大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X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五篇: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纲要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纲要
经国家计委、财政部批准,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于2000年5月1日开始征收。这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杠杆相结合的办法,宏观调控国有资源利用,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重视。值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开征之际,回顾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提高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认识,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履行职责,依法管理,全面推动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现实意义
我国海域辽阔,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水文和气象环境复杂,为多种水生野生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繁衍的自然条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在我国现有的4000余种脊椎动物中,水生野生动物的种类就占70%左右。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水生动物濒危物种不断增加。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为引起社会公众以及决策者的关注,出版了保护动物红皮书。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部分,已有92种鱼类被列为野生绝迹、濒危、易危、稀有等级。目前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禁止贸易和限制贸易的水生动植物种(附录
一、附录二)近300种。我国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有近80种水生动物种,其中有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白暨豚、中华鲟、白鲟、鼋、儒艮、中华白海豚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文昌鱼、江豚、胭脂鱼、鲸鱼等。此外还有许多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被列入《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如东北雅罗鱼、长江鲥鱼以及龟类等。这些物种都是世界珍稀动物资源,更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科研和文化价值,因此加强对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深远意义。
1、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需要
水生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野生动物每一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占有各自特定的地位,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互为依赖,共同维持生态平衡。随着一个物种的消失,将导致若干物种的灭绝,直至造成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改变。水生野生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比陆生动物更为敏感,某些水生野生动物的异常或灭绝,往往就是自然环境已经恶化和人类生存已经受到严重威胁的征兆。因此专家认为,水生野生动物资源遭到破坏,会引起生态平衡的改变和环境的恶化,最终将危及人类的生存。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2、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水生野生动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如白暨豚具有极为发达的大脑及声纳系统,它对人类的军事科学研究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中华鲟,从其进化上可以研究地质、地貌变化,其物种又有生长速度快、发病死亡率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极其珍贵的鱼种,《本草纲目》等文献中记载其具有显著的保健和药用价值。我国许多水生野生动物在生物学、仿生学、生理学、地质学以及军事科学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另外,一个物种在我们还没有真正了解之前就已经绝种,就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是一种生物资源,具有再生性,只要人们遵循水生野生动物生存自然规律,加强对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就能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发展经济,改善和丰富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造福人类。
3、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建设现代文明国家的需要
国际社会对野生动物保护日益重视,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程度也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环境保护意识及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志,各国政府和政治家都已把这一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因此,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为我国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良好国际形象,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回顾
1、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规逐步健全
自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后,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及《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等一系列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律规定。一些重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也陆续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实施办法,许多地方确定了地方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社会意识逐步提高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各种途径,举办各类讲座,开展各种展览、放流等活动,向社会广泛进行宣传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意义、法律法规、保护科普知识等,使广大群众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意识普遍得到加强,群众自觉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行为,已屡见不鲜,并逐渐形成社会新风。
3、积极开展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建设
目前全国已建立各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40余处,分别以保护中华鲟、白鲟、白暨豚、中华白海豚、江豚、鼋、海豹、胭脂鱼、文昌鱼、大鲵、玳瑁、大珠母贝、鳇鱼、哲罗鱼等物种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为重点,其中有广东惠东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湖南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辽宁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四川长江合江—雷波江段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以及湖北白暨豚保护区、广西儒艮保护区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这些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强化了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及其生存栖息环境的保护、管理,如广东惠东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上岸产卵的海龟和海龟卵得到保护,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表彰。
4、积极组织抢救、增殖放流水生野生动物。
目前,全国许多地方结合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了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将各类活动中误捕的水生野生动物进行救治放生,同时还开展了水生野生动物的增殖放流工作,如中华鲟、胭脂鱼、大鲵等的放流。据统计,从1983年至1999年底,国家放流中华鲟苗总计近600万尾,特别是1999年底,由农业部与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等部门联合举行了中华鲟放流活动,向长江投放10厘米以上幼苗10万余尾,取得较好效果。
5、强化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监督管理
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渔政管理机构通过狠抓电、毒、炸等有害渔具、捕捞方法的清理,逐步加强对水生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工作。各省、市、自治区渔政管理机构还与工商、公安、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配合,对倒卖、运输、经营和走私水生野生动物的违法案件进行查处,严厉打击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栖息地、以及非法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
三、当前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生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导致水生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建闸筑坝,截断了水生野生动物的洄游通道,对水生野生动物的生活、生态习性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日趋繁忙的航运和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不仅挤占了水生野生动物的生活空间,而且使水生野生动物遭受直接伤害的危险与日俱增,对水生野生动物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2、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仍显缺乏。虽然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已颁布多年,但是从实践看,一些主管部门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仍有不足,缺乏紧迫感,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强。广大群众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意识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对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行为打击不力。许多地方对破坏水生野生动物的违法案件没有进行认真查处,甚至有个别人对捕杀、走私贩卖水生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熟视无睹。还有些地方对查获的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大案、要案,只作行政处罚,不追究刑事责任,虽然处罚了,但往往达不到震慑违法人员的效果。此外,对于驯养繁殖、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的单位或个人,仍需进一步规范管理。
4、水生野生动物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严重滞后,经费不足。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科学、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对水生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资源分布以及受环境条件变迁影响的程度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但是,对这些基础性的工作,我们研究得不多、研究得不深。由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经费投入有限,许多地方没有把此项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使得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工作困难。
四、进一步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对策措施
1、认真学习宣传,进一步提高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水生野生动物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不属于任何个人所有。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对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经济,改善和丰富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研究表明:远古时代,200万年才有一种鸟类灭绝,60万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而十年前,4天就有一种脊椎动物灭绝;到今天,每4小时就有一种脊椎动物灭绝,而且生灵灭绝还在加速。据科学统计,目前地球上,有5205种野生动物正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其中我国已达370多种。以水生野生动物为例,我国特有的水生哺乳动物白暨豚,80年代初尚有400多头,现存数量已不足百头;原在我国南海海域广泛分布的海龟,由于产卵场遭到破坏,资源已寥寥无几。此外,儒艮、白鲟、达氏鲟、山瑞等品种,现在也都难觅踪迹。残酷的事实表明,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已刻不容缓,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为此首先要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自己担负的责任,从而认真履行好法律、法规赋予的神圣职责。其次,要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不仅要向群众宣传,也要向领导干部宣传;不仅要在资源的产地宣传,也要在城市宣传;不仅要向成年人宣传,更要向儿童宣传,消除宣传上的误区和盲点,荡涤“野生动物无主,谁捕谁猎谁得”的旧习俗,提高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第三,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宣传教育的新方法,突出重点,丰富内容,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此外,各地要在宣传贯彻《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实施条例》的同时,抓紧制定地方性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配套法规、规章,制定和完善地方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确保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加强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对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有影响的工程建设项目和生产活动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健全水生野生动物环境监视、监测体系,适时开展监督、监视、监测工作。为了避免工程建设项目对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地造成重大影响,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行使职权,积极主动参与建设项目对渔业水域环境和水生野生动物影响的环境评价工作,以科学、认真、负责的态度,提出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补偿或恢复措施,力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也得到有效的保护。此外,划定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有效途径。对于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要尽快完善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并切实加强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功能作用;对目前尚未划定为自然保护区的水生野生动物集中栖息、繁衍、索饵、洄游或具有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水域,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调查、论证,尽快向当地政府申报建立自然保护区。
3、严格执行各项许可、收费等管理制度,强化对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对水生野生动物的经营利用实行特别许可制度,是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农业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关于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同意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的复函》、《关于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标准及其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定,为全面实施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特别许可制度创造了条件。在目前严格控制增加收费项目的情况下,能争取出台水生野生动物的收费标准,确实来之不易,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也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事业的发展。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认真组织广大渔业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学习,严格执行国家给予的政策和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各项规定,强化对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活动的监督管理,把本地区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4、积极开展水生野生动物救治和驯养繁殖研究,努力提高保护水平。开展水生野生动物救治,是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切实开展好这一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负责对受伤、搁浅、受困以及依法没收或移交的水生野生动物进行救治、饲养和放生。驯养繁殖是拯救极度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有效手段,也是繁衍、恢复濒危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途径,对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单位或个人,如果能够为繁殖保护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做出贡献,就等于为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尽了一份力量。为了把国家鼓励驯养繁殖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有序管理的基础上,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水生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使其与科研单位相结合,开展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技术优势,协助搞好驯养繁殖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与经验提高水生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水平。同时要防止个别单位和人员,利用野生动物救治和繁殖名义,非法倒卖、经营利用野生动物。
5、积极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基础性研究。针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基础性研究工作相对滞后的实际,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情况,认真组织力量,积极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基础性研究,包括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状况调查、品种生活生态习性研究、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有效管理体制与体系的建设等等。当前,尤其要抓好水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通过开展资源调查,摸清当地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及分布状况,为制定科学的水生野生动物管理措施和中长期管理规划、近期管理目标提供依据。
6、坚决打击各种破坏和危害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国家有关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捕捉、收购、运输、驯养繁殖等利用水生野生动物活动以及水生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保护都有明确的规定,对破坏和危害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也规定有明确的处罚措施。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公安、工商、林业、环保、交通、铁路、民航、邮政、海关等有关部门的协作,强化对资源产地、集贸市场、饭店餐馆、运输环节等的监督检查,对非法捕杀、经营、倒卖、贩运、走私水生野生动物以及污染破坏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违法行为,发生一起,查处一起。案件多发的地方,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建立有奖举报制度,成立群众联防组织,通过打防结合,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网络,坚决打击各种破坏和危害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要克服以罚代刑的现象,对非法捕捉、经营利用、走私等破坏危害水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行为,要依法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予以查处。
五、征好用好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
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体现了国家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重视与支持,是新形势下国家利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杠杆相结合的办法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手段。充分运用好收费制度,可以拓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资金来源,避免对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无度利用,制约利用水野生动物谋取暴利行为,有利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实施全面的监督管理。但是,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收费制度的出台能否发挥其应有作用,达到预期效果,要看其是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做好资源保护费的征收管理工作。
1、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地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及利用现状。掌握资源及利用现状,是实施好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征收制度的基础。各地在实施这一制度前,首先要组织力量对本地区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状况以及出售、收购、驯养繁殖等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现状开展普查。通过普查,不仅可以掌握本地区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可利用程度,而且,还可以针对普查中反映出的问题,制定、完善本地区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措施。
2、认真贯彻执行农业部《关于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同意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的复函》、《关于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收费标准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合并简称《通知》)的精神,全面实施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征收制度。各地在贯彻实施《通知》精神时,有几个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把握:
一是征收的品种问题。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国家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按其濒危程度,分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89年1月14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共80种。此外,由于我国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签约国,公约把所有受到和可能受到贸易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物种列在公约的附录一,把那些目前虽未濒临灭绝,但如对其贸易不严加管理,就可能变成有灭绝危险的物种列在公约的附录二。附录
一、附录二中的物种,签约国都必须采取措施加以严格或特别严格的管理。因此,《通知》不仅规定了对捕捉、出售、利用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品种征收资源保护费,也规定了对捕捉、出售、利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二所列的水生野生动物品种征收资源保护费。
二是征收的对象问题。利用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加工成制成品或举办表演、展览,对野生动物资源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利用单位也应当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承担责任和义务。根据《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的规定,“利用水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举办展览等活动的经济收益,主要用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考虑到展览水生动物投入大、成本高,因此按其收入的2%征收(陆生动物对此按50%收费)。此外,加工水生野生动物制成品,是一种直接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因此,《通知》不仅对捕捉、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品种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二所列的水生野生动物品种征收资源保护费,也对利用上述物种或其产品加工成制成品或举办表演、展览的征收资源保护费。
三是征收的权限问题。《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需要捕捉、出售、利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需要捕捉、出售、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批准,这里明确了国家和省一级主管部门的权限。因此,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同时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二所列的水生野生动物与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对应,《通知》规定,农业部负责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品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所列水生野生动物品种资源保护费的征收;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品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所列水生野生动物品种资源保护费的征收。
四是关于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费的问题。为进一步贯彻国家关于减轻企业负担、减少或取消管理性收费的精神,避免重复收费,《通知》在确认资源保护性收费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后,对进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规定和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不得再收取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费。
总之,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切实掌握收费的各个环节,做到应收尽收,依法征收,不超过标准征收,不超过权限征收,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以及经营利用者的合法权益。
3、积极探索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征收的新途径、新方法。《通知》在相当程度上明确了收费的标准和环节,但各地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难以操作的问题。如对个别利用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加工成制成品和进行表演、展览的,按比例征收可能会发生征收基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各地在具体实施时必须要结合实际,加强与财政、价格部门,包括经营利用者的协商,共同寻求出一个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征收方法,确保依法足额征收。
4、要强化服务意识。管理就是服务。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是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的职能部门,被征收单位和个人是工作对象,也是服务对象。为被管理者提供优质服务,不仅是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征收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做好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征收工作的根本。各地在严格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征收管理的同时,还应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做到融服务于管理之中,在管理中优化服务,在服务中强化管理,把搞好服务作为推进和提高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征收工作的主要目标。
5、严格按规定使用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顾名思义,是为了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而征收的费用。《复函》明确规定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应专项用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水生野生动物的增殖放流以及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监测、驯养繁殖、科学研究等方面,这是有很强针对性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是一项公益性事业,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在当前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对利用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单位或个人征收一定比例的资源保护费,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弥补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工作中的经费不足。因此,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使用好所征收上来的费用,确保真正用于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事业。
六、结束语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三大难题。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国家资源与环境的管理部门之一,承担了法律赋予的光荣职责。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实现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和谐相处,建设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生态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