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才开发经验汇报材料
人才开发经验汇报材料
近几年来,*市立足于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两个调整”的要求,大力推进人事工作职能转变,努力改变服务方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扩大服务对象,切实把服务“三农”摆到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们从全市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出发,高度重视乡土人才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制定政策规定,加大管理力度等措施,初步建立了一支强大的乡土人才队伍,构建了乡土人才资源、信息、技术共享的网络体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截至到目前,*市乡土人才入库登记人数已达1438人。
一、我市的主要做法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现有农村人口90余万,分布了大量的田秀才、土专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以前由于政府引导力量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组织管理不规范,教育培训力度不大,严重制约了他们作用的发挥。近年来,我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方协调各涉农部门,理顺关系,出台优惠政策,为我市乡土人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协调管理,形成合力。首先是把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列于我市“人才兴市”战略体系,成立市乡土人才开发管理领导小组,由市委党群副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科技副市长任副组长,组织部、人事局、科技局、乡企局、团市委、农业局、畜牧水产局等十几个部门领导为成员,对全市乡土人才工作实施统一领导,通过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加强督促,努力探索乡土人才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大力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优秀乡土人才,为乡土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乡镇也根据市委精神,由乡镇党委书记牵头,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其次是构建乡土人才市、乡(镇)、村三级服务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市级服务机构由市人事局负责,主要对拔尖乡土人才进行管理;乡级由科技副乡镇长负责,主要对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乡土人才进行管理;村级由村支书负责,主要是对本村其他符合条件的乡土人才进行管理。三是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市人事局对各乡镇呈报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档造册,输入微机,建立乡土人才库。截止目前,我市乡土人才库已登记1438人,其中民间医术能手195人,致富能手能手141人,雕刻绘画能手136人,能工巧匠178人,治跌打损伤能手74人,种养能手539人,电器维修能手93人,技术革新能手82人。四是组建专业协会,实行自我管理。以拔尖和优秀乡土人才为核心,把各类乡土人才有效组织起来,成立行业协会,通过定期开展活动,加强乡土人才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乡土人才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使乡土人才由松散型向相对紧密型群体转变。
(二)政策扶持,人才支撑,技术支持,优化环境。首先是政策上给与倾斜。市组织部、人事局、科技局、乡企局、团市委等部门先后颁发了文件,明确要求各部门应转变观念,把乡土人才看作特殊的人才群体,加以培养,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合理情况下,解决他们的政治待遇,吸收他们入党,一部分优秀的乡土人才转干后已担任了领导职务。其次是提供人才支持。一方面我们为3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备了科技副乡镇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另一方面是通过公开招考、选拔、上级组织选调等方式,吸引大中专院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充实我市基层人才队伍。20*年来,我市公开招考录用乡镇干部50余名,从机关选派到乡镇任职或挂职的32人,选拔到乡镇的优秀大学生7名,选调生6人。三是提供技术支持。市各涉农部门大多能根据本部门的职能,为乡土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如市农业局经常给马水、哲桥、夏塘、龙塘等粮油、制种基地送优良种子、科普杂志、《*病害预报》,市畜牧水产局经常给养殖大户讲解防瘟防病知识,市烟草办经常请省、市专家为烤烟种植户讲解病理知识。四是提供资金援助。乡土人才力量少、底子薄,启动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为此我市通过集资、捐款等方式向他们提供资金援助,并与多家银行协调,争取贷款优惠政策。仅去年一年,我市各市直单位为乡土人才援助资金、物品价值共256.68万元。
(三)立足实际,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贮备人才。我市对乡土人才的培训主要是做到了“三实”,实际、实效、实用。
一是讲实际。我市对乡土人才的培训能立足于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一方面是注重加大投入,创新培养模式,创建了“党校+农校”的基地培训模式。近年来,我市先后整合资金1000多万元,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示范基地6处,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分期分批地到基地观摩、培训50000人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去年一年,全市掌握2门以上致富技术和拥有“绿色”证书的党员和群众分别达到了5400人和2900人。另一方面又注重盘活现有资源,把乡土人才培训与我市的党员远程教育和市农业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相结合。自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以来,我市先后投资300多万,在全市建立了445个远程教育站,举办了农村党员培训班120余期,培训党员群众8000余人。市农业局也能跟据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的培训计划,20*年来,“阳光培训”工程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余人次。
二是讲实效。我市的乡土人才培训不走过场,培训内容不空洞,培训方式因人而异,讲求实效。首先是后备人才培养上追求打基础。对于后备人才,我市的培训方针是宽入口、严出口,高标准、严要求,只要是思想上进,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年都可以报名参加培训,并邀请省、市专家集中授课。对于学习不认真,掌握知识不扎实的学员,不与结业,不发放“绿色”证书,不纳入后备人才管理。其次是重点对象重点培养。把拥有“绿色”证书的种田能手,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私企、民营科技服务业中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各类科技推广示范户、专业户中的一些先进生产者,种、养业能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做出突出贡献的村组干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回乡知识青年,具有一定专长和知识面的退伍军人等七种对象纳入重点培养对象。第三致富能手特殊培养。对于那些有一技之长,在地方影响力大的乡土人才,纳入特殊培养对象,邀请省市专家与他们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扶助他们发展,对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引导、鼓励他们到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校继续深造。
三是讲实用。培训具有针对性,能从各乡镇、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什么优势就选拔管理什么人才,有什么需要就培训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讲求实用。如全市28%的畜牧养殖类乡土人才主要集中在畜牧业较发达的哲桥、永济等乡镇,37%的种植类人才主要分布在马水、夏塘、竹市、龙塘等粮油、制种生产基地,而23%的技术革新能手主要分布在市经济开发区、灶市街道办事处、蔡子池街道办事处等乡镇企业发达的乡镇(办事处),36%的能工巧匠则分布在大义、南阳、黄市等楠竹生产基地,42%的雕刻绘画能手分布在黄市、导子等大理石出产乡镇。由于这些乡土人才既产生于当地的优势行业,又都是该行业的技术尖子人才,同时又服务于该行业,因此,这些乡土人才的生命力和活力都比较强。
二、我市乡土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乡土人才的总量偏少,层次不高。*市是个农业大市,有农村入口近90万,从调查统计情况来看,每百名农村人口中乡土人才不足1名。且多数乡土人才所从事的都是附加值低的种养业,在种养户中又以传统的养猪、种稻为主,科技含量低。能带头致富又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人不多,尤其是像沙明乡竹制产品加工领头人朱清成,能树起一个品牌、带动一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拔尖乡土人才更是缺乏。
乡土人才的教育培养缺乏针对性。近几年来,尽管我市加大了对乡土人才的培育力度,但由于乡土人才从事行业较多、综合素质和年龄差别较大,致使培训专业的设置难以适应乡土人才的需要,大多停留在对种植、养殖等大众化项目的培训和基础性科技知识普及上,培训工作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够明显。
乡土人才的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基本上处于一种土生土长的状况,示范效应不明显。这其中既有乡土人才本身思想上的认识问题,如只致力于自家的发展、对农业的规模效益认识不足等,也有当地党委政府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跟不上、开发力度不够大、教育培训方式不够多有关。
(二)对策与建议。健全培育机制,在提升素质上下功夫。乡土人才土生土长,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知识水平、技术水准、业务素质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影响着乡土人才的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乡土人才的培育、不断提高乡土人才整体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在阵地建设上,注重实效性。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建设工程,把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平台建设成为乡土人才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民办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乡土人才教育培训新基地。二是在培训形式上,注重灵活性。有计划地组织乡土人才走出家门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
健全选拔机制,在规范程序上把好关。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把乡土人才的选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建立健全一套“好中选优、灵活实用”的选拔机制,促使优秀乡土人才脱颖而出。一是成立专门的选拔机构。建立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经贸、科技、农业、林业、畜牧、农机等单位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对乡土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二是明确选拔的对象和范围。针对乡土人才的实际,重点选拔从事种、养、加大户及其相关产业的技术人员、优秀民营企业家等。三是严格选拔程序。采取个人申报、组织推荐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重点考察在推广科技知识和从事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同时,还要坚持村摸底、乡审核、市审批的三级把关制度,严把选拔入口关。
第二篇:开发区党委人才工作成绩汇报材料(精选)
开发区党工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象抓招商引资一样抓人才工作。2008年开发区获得8个省级新产品称号、1个省著名商标、1个省民营科技企业;有11人获得省急需人才专项资金补助;3个企业授予市人才工作示范企业;3人获市优秀人才称号;3人被列入市“135”人才培养计划。
一是大力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月活动。与县委组织部、人事局、劳动局、经贸局、科技局共同合作,到各企业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月”活动。发放《企业人才政策选编》、《国家及省市县推进科技创新创业政策选编》等材料,提高企业对人才使用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成立开发区人才工作站。这项工作在全市开发区率先启动。成立了人才工作小组和人才工作站工作机构,制定了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实行“党工委牵头、各部门参与”。由开发区党工委牵头和统领,制定工作规划和工作目标,工会、共青团、妇联、招商服务局、企业服务局等部门共同参与。
三是积极实施人才引进。根据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加快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开发区开展了为企业人才的服务工作。督促、引导企业树立依靠人才兴企的理念,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招揽人才。申禾实业重金引进一名博士;光阳照明重金引进美国一名博士及其一项电子灭蚊新产品技术;开泰纺织引进2名工程师;有11个企业与硕士以上研究生签订了技术合作(服务)协议。
四是开展人才工作示范企业创建活动。2008年,开发区党工委根据企业产品研发、企业管理、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在企业中开展了人才工作示范企业创建。重点在建立组织、人才规划和制度制定、培训经费落实、研发阵地建设、人才氛围营造等5个方面进行了创建。勇仕照明、成达制盖、嘉泰纺织顺利通过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验收。
五是开展人才素质培训,努力提升职业水平。先后组织5批共47名企业家参加mba学习班和赴清华大学高级管理研修班的学习。
为提高一线职工技能水平和业务理论知识,组织企业800名职工参加了县职业中学的学历教育。各企业除根据自身发展要求派员出去学习培训外,还在厂内定期开展业务讲座。
六是营造人才成长氛围。为人才提供在居住、生活、子女上学、档案保管、职称评定、健康检查等方面的便利。
第三篇:如何开发管理乡土人才经验材料
开发管理乡土人才的必要性
一、开发管理乡土人才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跨世纪目标的需要。
我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提出的三大奋斗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全省前三名,人民生活达到殷实宽裕程度,初步建成中等现代化城市。要实现这三大目标,就必须正视我市作为农业大市的现状,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建设; 就必须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指针,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而建设一支数量众多、素质较高的乡土人才队伍则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把一个全新的xx市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基石和保证。
二、开发管理乡土人才是加快农村科技步伐,实现科技兴农的需要。
从当前来看,农村科技知识的匮乏和科技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市农村经济继续向前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其中,人才是根本,只有具备一支数量众多、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队伍,才有可能实现科学知识的迅速普及,进而实现“科教兴村”、“科技兴农”的战略目标。人才从哪里来?虽然“双放”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第一线发挥作用,但仍存在“人才难得,数量有限”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的状况。1986年以来,我们通过高薪聘请、优惠政策的办法,先后为全市各乡镇输送了数百名各类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真正扎根农村的屈指可数。因此,解决农村人才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开发当地优秀乡土人才。从我市农村的实际来看,也确实蕴藏着大批优秀的乡土人才,据调查,全市每千户农民中,就有各种技术能手、土专家、田秀才等136人,他们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如能管好用好这支队伍,将会很好地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的难题,对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的工作方法未能及时适应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致使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受到削弱,乡土人才队伍处于松散状态,主要存在“少”、“散”、“差”问题。一是尖子人才少。从总体上看,尽管农村中有一批乡土人才,但各方面叫得响,影响大,有建树的尖子人才却很少。二是组织管理松散。对于农村人才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综合管理体系,造成农村人才管理的“空档”,致使农村人才处于自生自长、自消自灭状态。三是素质差。由于管理跟不上,同时受农村环境的制约,知识难以很快更新,使一些专业人才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失去了活力,素质明显不适应。以我市南营镇为例,该镇前些年先后办起了地毯、家俱等镇办、村办企业,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原来的一些“能人”由于缺乏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更新,造成技术落后,产品积压,并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乡土人才的管理上狠下功夫。
我们开发管理乡土人才的主要做法
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在选拔内容、方式和管理形式上,与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相比有很大不同。根据人才人才的特点,在选拔管理中,市委主要抓了如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完善措施。为保证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工作正常开展,使各项选拔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几年来,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管理的规定》、《关于开展“科教兴农”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乡土人才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等五个政策性文件,这些文件对开发管理乡土人才的意义和指导思想、范围和条件、职责和待遇等做了明确规定,为指导各部门有效地开展乡土人才的开发管理工作提供了遵循依据。首先,为乡土人才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地工作生活环境,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七项倾斜性管理政策。截止目前,全市共有78名乡土人才被吸收进乡(镇)、村智囊团,8名被录用为国家干部,3名被选为市人大、政协委员,并通过各种渠道,优先解决急需贷款30万元。其次,从强化市直各部门、各乡镇为乡土人才服务和管理职能入手,建立健全了协调服务、定期考核、联系报告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市委通过办公例会的形式加强对他们的联系和业务指导,多次召集有关乡镇和部门研究乡土人才工作,认真听取乡土人才工作的汇报,协调各部门为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先后为31名乡土人才解决的资金困难,帮助46名乡土人才与市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结成帮带对子。对乡镇则紧密结合农村的科技工作实际,具体为他们规定了20项工作指标,并定期检查验收,从而使乡镇管理乡土人才的工作有了遵循,初步走上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各乡镇都建立了乡土人才管理基金和考核测评、定向服务等项管理制度。目前,已筹集乡土人才管理基金14万元,解决实际问题60多件(次)。
二、建立管理组织,抓好协调指导。
我们从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入手,认真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一方面,市成立乡土人才开发管理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科技副市长任副组长,组织部、劳人局、科技局等十几个部门领导为成员,对全市乡土人才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制定规划、完善政策,督促检查,探讨加强和改进乡土人才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优秀乡土人才;另一方面,各乡镇建立相应的领导,由党委书记牵头,主管副书记、科技副乡(镇)长等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乡(镇)乡土人才开发规划,建立乡土人才库,组织乡土人才参加培训、经济交流、现场观摩等,管好用活本乡镇乡土人才。
三、“挖、培、引”相结合,壮大乡土人才队伍。
我市作为全省十强县市之一,全市9万多名乡镇、村办企业人员中,中级以上职称的不到0.3%,平均每个农业技术员要指导3077个农民。由此可以看出,我市乡土人才不论是从数量、质量,还是在分布范围上,都远远不能满足我市建设经济强市的需要,因此,我们及时确定了“充分挖掘现有人才,大力培养后备人才,积极引进紧缺人才”的工作方针。在壮大乡土人才队伍,提高乡土人才素质上下功夫:①结合我市实际,由组织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乡土人才开发选拔规划和计划,根据民主、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制定乡土人才选拔的具体标准、程序,并组织实施。争取把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基层优秀人才纳入选拔开发视野,以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截止目前,我市共选拔、开发各类乡土优秀人才上千名,他们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②实施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即由市乡土人才开发管理领导小组牵头,组织部、团市委、人才开发中心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学校、电视讲座等各种形式,有步骤、有针对地对全市的青年农民进行科技普及推广。据统计,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实施以来,共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136期次,培养青年农民1.47万人次,其中2000多名青年人才已成为乡土人才强大的“后备军”;③针对我市部分技术人才紧缺的现状,市乡土人才开发管理领导小组积极与大中院校、科研机构及对口企业进行联系,聘
-6-请相关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到我市培训授课及技术指导,探索出了一条“取长补短、借鸡生蛋”的人才利用新思路,截止98年底,我市分别从天津、北京、石家庄等地院校、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选聘高级人才8名,中级人才11名,技术人员数十名,充实到我市农村经济建设紧缺的各条战线,扩大了农村和高层科技领域的结合,促进了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的生产力转化,在这期间,他们共举办各种知识培训班76期,参训人数达到3400多人,为农村乡土人才学习掌握新技术,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市人才人才不足的缺陷。
四、积极跟踪管理,解决“倾向”问题。
乡土人才开发管理是一项新工作,为确保这一工作扎实深入的开展,我们经常深入下去,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跟踪管理,及时发现解决各种倾向性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围绕这一工作,主要解决了三个方面的倾向性问题。一是工作难到位问题。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开始之初,部分乡镇领导对此有片面认识,有的认为“国家干部管好用好就行了,乡土人才抓不抓无关紧要”,有的以“工作忙,顾不上”来推托,致使这些地方的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长期处于滞缓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市知工领导小组专门
-7-召开了由各部门领导、科技副乡镇长参加的全市深化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工作会议,重点解决了部分领导在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并责成组织部起草了《关于对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工作实行百分考核的意见》,较好的解决了部分单位积极性不高,管理措施难落实的问题,促进了全市乡土人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解决乡土人才提拔使用难问题。由于体制及其它一些因素,限制了一些优秀乡土人才的能力发挥和科学使用,对此,市委、市政府本着“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思想,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贡献突出的乡土人才列为重点管理对象,在培养、使用、提拔等方面采取积极的倾斜政策。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将8名贡献突出的乡土人才破格录用为国家正式干部,有13名优秀管理人才提拔为乡办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为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良好条件,激发了乡土人才为我市经济建设做贡献的积极性;三是解决思想政治工作薄弱问题。乡土人才都是产生于农民之中,他们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必然或多或少存有小农意识,因此,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破除他们技术保守的旧观念,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一技之长传给千家万户。为此,我们要求各乡镇建立了乡土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同时,市委领
-8-导每年都组织部分乡土人才召开思想座谈会,并同他们建立了联系制度。通过这些措施,与他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倾向,使绝大多数乡土人才达到了技术领先、思想开放、政治先进。
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政策扶持是做好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
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充分发挥广大乡土人才的聪明才智,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组织他们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做贡献,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爱护及政策措施的大力扶持。所以,我们在开展乡土人才开发工作中,经常主动地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工作和乡土人才发挥作用情况,介绍外地经验,请他们参加有关活动,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乡土人才开发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市委领导曾多次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明确抓人才就是抓经济的思想,并责成组织部先后起草印发了《关于加强乡土人才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制定了包括资金保证、技术支持等优惠政策,为我们做好乡土人才开
-9-发管理工作撑了腰、鼓了劲,指明了方向。
二、开发管理乡土人才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从各乡镇、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什么优势就选拔管理什么人才,逐步走出一条围绕经济抓人才、抓好人才促经济的路子,从我市乡土人才分布格局上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如全市20%的畜牧养殖类乡土人才主要集中在畜牧业较发达的九门、南董两个乡镇;17%的果品生产、冷藏、加工行业人才分布在兴安、常安、贾市庄等林果生产基地;而23%的技术革新能手、能工巧匠则分布在廉州、岗上、邱头等乡、村企业比较发达的乡镇。由于这些乡土人才既产生于当地的优势行业,又都是该行业的技术尖子人才,同时又服务于该行业,因此,这些乡土人才的生命力和活力都又比较强。
三、开发管理乡土人才必须要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良好风尚上下功夫。
几年来,我市共召开乡土人才命名表彰会、事迹报告会12场次,授予56名乡土人才“技术能手”、“青年标兵”、“双学双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挂光荣匾,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在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乡
-10-土人才事迹新闻40余条,举办模范事迹演讲报告21场次,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效果,乡土人才争先创优比贡献,广大群众渴求知识、敬重贤才的可喜局面已初步形成。
总结几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进行了一些积极性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距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入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学习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努力把我市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四篇: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经验材料
近年来,**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实施人才强市、科教兴农战略,按照为农服务、促农发展的要求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扎实搞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大力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深化
认识,加强领导,不断加大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力度
(一)深入搞好思想发动,不断增强农村人才开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针对有的单位和部门对农村人才开发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充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够到位的现象,市委、市政府于2000年4月专题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并组织指导各级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开发的意义,宣传中央和省、市做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决心和政策,宣传农村人才开发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通过深入持久的教育,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认识不断提高,自觉把农村人才开发作为人才工作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做到心思往农村人才开发上用,重心往农村人才开发上移、力量往农村人才开发上投。
(二)及时明确职责任务,切实加强对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领导。为确保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各级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成立了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部门负责政策制定和工作协调,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并有农办、教育、科技、劳动、科协、乡镇企业等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农业和农村发展目标规划,纳入全市整体性人才开发,定期分析形势,总结经验,解决问题,表彰先进,确保了农村人才开发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各级政府人事、农业部门把农村人才开发工作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职能工作,带头树立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农村人才服务的思想,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转变工作方式,指定了专人负责农村人才开发的具体管理服务工作,把人才开发工作全面拓展到了农村中去。
(三)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着力理清农村人才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围绕增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市人事局、农业局、乡镇企业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先后于2000年和2004年年初,分别集中一个多月的时间,采取座谈讨论、问卷调查、汇报分析等形式,深入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农技部门、私营企业和广大农村,对全市所属各县(市)、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在摸清全市农业和农村各类人才底数、建设现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专题召开研讨会,对如何做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市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意见》、《**市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市农村人才开发基金筹集办法》等文件,确保了全市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强化教育,狠抓培养,切实增强农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一)切实稳定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着眼建设一支过得硬、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各项政策的优惠力度,对开展科技开发、科技承包和技术服务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给予重奖;对在乡镇和艰苦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视情况在业绩评价、职称评聘、学习培训、子女入学、住房改善等方面尽可能地给予照顾;对志愿到农业第一线工作的大专以上毕业生不仅可以提前定级,户粮、行政和组织关系还可委托县级主管部门或政府人事部门人才交流机构管理,从而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各级还采取选送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到大专院校深造,为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同志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参观见学,广泛开展试验示范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等措施,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的更新、素质的提高。截止去年底,全市4855名农业和农村专业科技人员,已分别有152、1226名同志取得了高中级职称,占总数的28.4。
(二)大力培养农村急需实用人才。各级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由农业院校、农广校、农村职业学校、农民科普夜校、农科站(所)等构建的市、县、乡、村四级一体的农业科技培训网络的作用,按照每年市培训100名骨干型优秀实用人才、区县培训50名带动型优秀实用人才、乡镇培训20名新型农村实用人才的要求,本着“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加强与国内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邀请专家到各地举办学术讲座、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鼓励和支持实用人才采取结对子、师带徒等形式对周围群众进行传帮带,较好地促进了农村乡土人
才素质的提高。目前,全市农村乡土人才中有高级技师14人、中级技师418人、初级技师11963人,有23.3万农民获得了农业实用技术、农机操作、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农函大培训证书。
(三)突出抓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各县(市)、区围绕建设一支精干、廉洁、高效的乡镇公务员队伍,积极改革和完善县乡公务员制度,不断加大从优秀村干部
和优秀青年农民中录用乡镇公务员的力度,认真搞好科技副县长、副乡(镇)长的选拔任用工作;坚持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批乡镇干部骨干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学习进修,强化理论培养;充分利用对口帮扶、基层锻炼、下派挂职、轮岗交流等时机,狠抓农村基层干部的实践锻炼;广泛开展“做农民满意的公务员”评比表彰活动,不断提高乡(镇)村干部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农村人才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积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各级始终把从源头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提高农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石紧抓不放,针对广大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的实际,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水平等途径,突出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落实,切实扫除青壮年文盲,不断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针对大部分学生初、高中毕业后直接参加农业劳动,科技知识少、技能低下的实际,积极推进农村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普遍采取“三加一”、“六加一”的形式,对农村学生进行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打牢回乡务农、进城就业和创业的根基;针对中青年农民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主要承担者,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的实际,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业远程教育,充分发挥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加大实用技术、致富技术的推广传授力度,较好地促进了广大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三、优化环境,改善服务,努力提高农村人才队伍自我开发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着眼增强农村人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各级不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坚持不懈地宣传农村人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农村人才学习科学、艰苦创业、勇于实践的先进事迹,宣传中央和省、市领导关心、支持农村人才的感人事迹。同时,本着注重实绩,体现示范性、代表性的原则,大力开展优秀农业人才评选表彰和奖励活动,坚持每年命名、表彰“十大特色种植户”、“十大养殖户”和“十大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科学文化、尊重农村人才的社会氛围,形成了鼓励农村人才干事业、支持农村人才干成事业、帮助农村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十分注重加强对农村人才的政策扶持,不仅支持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开发、科技承包和技术推广等有偿技术服务,还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经营所得;不仅严格落实在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到县以下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优惠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缴纳保险费用,还想方设法地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仅积极引导、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办科研和经济实体,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还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审批办证、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特别是对受到县以上单位表彰奖励的优秀农村人才,优先考虑安排科研或科技试验示范项目,优先推荐评审技术职称,优先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优先提供生产贷款,优先承包土地荒山和企业,优先申报科技奖励,较好地激发了农村人才的进取精神和创业热情。
(三)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各级注重选派熟悉农村工作、了解人事人才政策、年轻精干的工作人员从事农村人才市场管理服务工作,并指导乡镇结合实际配备了1-3名专(兼)职农村工作人员,村组指定了1名人才信息联络员,确保了农村人才开发组织有保证,业务有指导,科研有场所;以县(市)、区人才市场为依托,大力培育农村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适时组织农村人才进行异地难题会诊、经验交流和技术服务,逐步疏通了各类人才向农业和农村流动、为“三农”服务的渠道;及时建立以县(市)、区人事和农业部门为中心,以乡镇服务组织为阵地,以村级服务网点为基础的农村人才网络,为农村人才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政策、交流、培训、开发和技术等方面的服务。
四、因地制宜,严格管理,积极推进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一)认真搞好农村人才数据库建设。为全面掌握农村人才情况,加强对农村人才的管理,各级农村人才服务机构高度重视农村人才资源的调查登记和人才信息库建设,围绕“三农”工作发展规划,坚持每年会同有关部门对本地区的农村人才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切实摸清农村各类人才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底数,并根据各个农村人才的专业特长,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和乡(镇)村组人才储备库,实行计算机管理,为科学开发农村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科学组织农村人才职称评定。围绕加快农村人才成长步伐,促进农村人才群体的形成,各级持之以恒地在农村开展了农村人才职称的评定和评审工作。针对农村人才的特殊性,认真研究建立了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做到对农业行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注重工作实绩;对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评价,重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发挥;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真正实现了不拘一格选人才。
(三)稳妥推进农村人才选拔考核。根据有关政策,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选拔优秀农村人才的实施方案和办法,通过自荐、评议、评审、公示、建档等程序,从获得市农校、农广校、农函大、农业职业中学和农民科普夜校毕业证书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以及长期工作在农业和农村一线并在普及、推广、应用专门知识和技术上有突出成绩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逐级选拔出懂技术、具特长、善经营、会管理、有成就的人员组成了农村乡土技术骨干队伍和农村科技带头人队伍,有重点地进行培养和扶持。从而较好地促进了农村人才队伍的滚动发展。
《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经验材料。
第五篇:南兴镇人才开发典型经验工作总结
项 目
信息名称 公开方式 发布时间 文件编号 2010-8-12 主动公开 南兴镇人才开发典型经验工作总结
内 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报送人才工作典型经验材料的通知》的要求,现结合我镇实际,将我镇在做好人才开发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
成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各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服务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镇上成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各行政村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工作分站,负责管理所在行政村及单位的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服务工作。在18个行政村落实1-2名人才信息管理员,负责人才的登记和报送。建立镇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办牵头抓总,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农业服务中心、经济与社会事务办公室等部门参与管理,镇妇联、镇团委、工会、行政村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注重人才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信息内容
(一)做好调查摸底,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库
组织有关部门对全镇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分布和创业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库和管理档案。按照性别特征、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技能特长和就业意向等因素,将农村实用人才划分为种植业人才、养殖业人才、外出创业人才、回乡创业人才类别,分别建立农村种植业人才库、养殖业人才库、外出创业人才库、回乡创业人才库等四大人才库,已建立500余份实用人才档案。并将有关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面向市场、灵敏高效的人才信息管理网络,努力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
(二)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创业本领
1、建立了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将培训工作列入了年终任务考核的一部分,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以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依托,充分发挥各类种养示范基地的作用,建立起双龙村花木种植业培训基地、仁义村养殖业培训基地和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形成覆盖镇、村、社、户的四级人才培训链条。
首先,以“专家+基地+项目”的培训模式,通过远程教育、专家服务团和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和远程教育网络技术,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课件,组织农村实用人才采用新的学习手段和方法进行技能学习和培训。同时,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和各终端接收站点建成农村实用人才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重要培训基地。
其次,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成立了花木种植协会,并在镇、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以“支部+协会”的方式开展培训活动,按照“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可行方法,充分利用镇、村支部中经济能人的带头作用,以一带十、十带百的模式,带领群众搞花木种植,传授种植技术。2009年,南兴镇共举办花木技术培训13期,受训人数达500人次,有效解决农民务工230人,消除“零就业”家庭12户,基本做到了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三)多渠道解决农村人才在创业中的资金问题
首先,通过农村信用社进行信用贷款、“党员农贷快车”等贷款形式,按照信用等级进行对农村人才进行放贷,同时放宽了农村党员贷款力度,对受到各级表彰的农村人才,信用社也提高放贷额度,通过这一重要渠道,着力解决了农村人才的资金问题,从而培育一批种植养殖能手、专业大户、营销大户、科技示范动户,增强农村人才的示范带动能力和辐射作用。
其次,信用社通过与农村人才结对子、服务上门等活动,建立起跟踪服务机制,随时对农村人才在发展中需要的问题进行解决,确保农村人才贷得上、还得起、有效益。同时,南兴镇建立了有效合理的奖励政策。对花木种植、蔬菜种植、药材种植和畜牧养殖等制定了相应的奖励金发放标准,极大的提高了农户的积极性。其中对发展项目比较好的、较大规模的产业,镇党委政府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进行扶植,从而壮大其发展规模,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强化服务,拓宽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渠道
建立信息平台,为农村实用人才外出创业牵线搭桥。充分利用互联网、党政网、农经网和移动农业信息网和移动农业信息机,对外发布劳务信息,对内反馈、接收市场用工信息及农产品供求信息,并通过劳动保障部门适时举办用人单位和农村实用人才面对面的洽谈或招聘会,实现双向选择。同时,要通过信息平台,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输出的纵横联系,认真调查了解当前农村人才供求动态及有关劳务信息,为全面、合理开发我镇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三、进行创业、就业人才维权服务
根据南兴镇实际情况,外出创业人员较多,建立了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维护农村人才外出创业的合法权益。针对农村人才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外出创业对当地环境不熟悉以及遇到侵权行为不敢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等问题,成立镇、村二级“农村人才维权中心”,建立外出就业人员就业联系卡,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了解外出人员务工情况,并公布维权联系电话,及时帮助农村人才解决劳动纠纷等问题,切实维护农村人才的合法权益。同时认真指导行政村、社区成立纠纷调解、家庭互助等民间服务组织,帮助长期外出工作的农村人才家属抢种抢收,解决小孩上学、老人看病、邻里纠纷等问题,切实解除外出创业人才的后顾之忧。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业氛围
由镇党委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绩效奖励办法,每年开展一次“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标兵”评选活动,拿出部分资金奖励和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带动全镇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全镇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的目的和意义,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的优秀典型和先进经验,在全镇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号召社会各个方面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服务工作,不断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创业规模和整体水平。内容描南兴镇人才开发典型经验工作总结 述 公开时限 公开范围 公开程序 责任部门 索取号 EB985-02001-2010-B0005 南兴镇 由南兴镇审核公开
面向全社会
常年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