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年度最美孝子事迹材料
XX年度最美孝子事迹材料
她身边常挂着一句话:“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多年来,她数年如一日地恪尽孝道,侍奉父母,善待家人,她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真谛
XX年度最美孝子事迹材料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
XX,女,现年35岁,中共党员,是XX市XX扶贫办的一名极其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大家公认的好干部;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女儿,好媳妇,好儿媳,好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与兄弟姊妹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十多年来如一日,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
结婚至今,一直和公婆一起生活,同吃一锅饭。大多数人都认为: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交往的。而她和公婆的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视她如己出,没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说给她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XX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刚参加工作那时工资低,她舍不得给自己买时髦的服装,总惦记着先给几位老人添新衣服,或是买点水果、副食之类的东西让老人们尝尝,这一习惯一直到现在坚持着。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对自己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八小时之外,她默默无闻地恪守着“君子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她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单位同事和亲朋好友的称道,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现代孝星”的典范形象。
XX年,80岁的奶奶不小心摔了一跤,右腿骨折,需住院治疗,公公婆婆们都跑去医院照顾老人家,由于单位年底很忙,她也十分着急,一到下班不管有都重要的事她都先去医院看看奶奶,帮奶奶擦身翻背、洗脸、洗脚、洗衣服剪指甲、端屎端尿。住在一个病房的李大姐说:“大娘,您孙女真孝顺啊,年纪轻轻却什么都愿意做”。奶奶高兴的说:“呵呵,这是我大孙媳妇”!老人家出院后,给爷爷、奶奶剪指甲、洗脚、洗衣服、收拾家就成了她每周六日的必修课。XX年奶奶去世前还摸着她的头说:“王家有你这们的好媳妇,真是多少辈子修来的福分”,她泪流满面点了点头说:“奶奶,我的爷爷、奶奶去逝的早,没有机会孝敬他们,您就是我的亲奶奶!能为你们做点事是我的福气,作为咱王家的大孙媳妇,为兄弟姐妹们起个带头作用是应该的”。84岁的爷爷在农村居住,喜欢吃水果、零食,一年四季水果、零食好从不让间断过,并且按季节给爷爷买衣服、鞋而及生活必需品。
作为一位妻子,XX深知妻子是一所学校,妻子能培养出优雅成功的男人,也能催生出邋蹋失败的男人,妻子的好坏决定了婚后男人下半辈子的生活,一个男人选择了什么样的女人就等于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自XX年结婚以来,她义无反顾的挑起照顾家庭的重任默默无闻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XX年丈夫做生意,亏了不少钱,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还欠了不少钱。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他说“我跟了你,并不是看中了什么东西,而是看中了你这个人,你的不服输的性格。”在XX的鼓励劝导下,丈夫慢慢摆脱了阴影,从老本行开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债务很快就还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丈夫患上了糖尿病,为了护理好他的身体和饮食生活,她专门跑到医院去咨询医生,怎样从生活保养到药物调理方面进行照顾。丈夫常说,我的毕生荣誉有一半是我老婆的。
作为一位母亲,她深知知识和做人的重要性,因为每个人都有老了的时候,只有我们为下一代儿女树好尊老、爱老的标尺,让他们从小在爱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才能让他们明白,爱心、孝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责任和品质。只要爱心无涯,孝心永驻,就能使每个家庭和社会获得双赢。因此即使再忙再累,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她时常教育儿子学习要踏踏实实、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教,在她的影响下,今年7岁的儿子,在她的感染下,十分尊重孝敬爷爷、奶奶,无论吃什么都先给长辈吃……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在家里是人人必考的好孩子。
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她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她却在平凡中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示了她孝老爱亲、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
XX年度最美孝子事迹材料
她虽然身为医院的一名行政主管领导,一位女强人,却在工作中雷厉风行、兢兢业业,做事干练不拖拉。在日常生活中,她更是任劳任怨从不抱怨,把家里的大小事宜处理的有条不紊。由于她的父母和婆婆年老多病,妹妹肢体残疾,照顾赡养80多岁三位老人的重担全落在了她的身上,她却没有一句怨言,而是主动承担起照顾三位老人的任务。她的母亲十几年前就被诊断为肝硬化,饮食方面非常注意,她却不愿其烦想方设法地为母亲调整食谱,供给营养,补充能量,是她多年如一日地默默侍奉在老人身边,给老人端茶送水,嘘寒问暖,还经常说说身边的趣事和幽默笑话,来舒解母亲的心情,经常与母亲聊天,分散注意力,疏导病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战胜自己,正因为有她这样执着细心的照料和疏导,消除了母亲的思想包袱,整天心情舒畅,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的恶化。XX年7月的一天,她考虑到父母年迈,能让父母出去旅行放松心情,会对病情好转有所帮助,便委托妹妹和妹夫一同前往照顾老人的旅行,可不料的是,在旅行
途中不慎被摔倒,致使右腿内肋骨骨折,不能行走,只能整天躺在床上静养,这给母亲原本有病的身体造成了雪上加霜,增加了母亲的痛苦和她照料的负担,她却没有一句责怪妹妹妹夫的话语,只是一边安慰母亲,一边跑前跑后为母亲寻找最佳诊疗方案为其治疗。为了母亲身体能早日康复,防止长期卧床导致钙流失,她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便炖骨头汤为母亲补钙。不仅如此,母亲的一日三餐她都要自己亲手准备,为工作忙碌,为家庭操劳,她瘦的厉害,有人建议她给母亲找个保姆,这样子自己可以轻松一些,她听后笑着说:“也不是怕花钱,图轻松的问题,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母亲把我养大,我做这些事情,尽这些孝道是应该的,再说请别人我也不放心,要是亏了老人我可补不回来”。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母亲骨折后,心情一直不好,有的时候还会因为一些小事,给她发脾气,她也总是笑笑就过了。母亲在卧床静养期间,她还坚持为母亲勤翻身、喂饭、擦洗、揉搓按摩,减轻病痛,帮助母亲进行康复训练,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她的不懈努力和坚持,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母亲的病情有了根本性的好转,能基本杵着拐杖下地自行行走。
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服侍病人既是一宗脏活、累活,更是需要很多的耐心和细心,是一件比较难干的苦差事。她母亲生病期间,既要处理好单位的日常事务,还要坚持照顾久病卧床的母亲,而在她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倦意,确她整天面带微笑,没有一句自认命不济的道叹,更没有一句带情绪的怨言,面对这样艰难的境遇,她没有退缩,而是默默地伺候着自己的父母,照顾着孩子。
繁重的工作已经让她疲惫不堪,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父母跟前问候照顾。三伏天里,老人因为天气太热睡不好觉,她就为父母买来电风扇,让老人睡得安稳;到了冬天,为了不让老人受凉,他就会给老人铺上电热毯,灌上几个暖水壶,放在老人的手边、脚边,每晚还坚持给老人洗热水脚、按摩,保持老人血脉畅通,使老人每天都干净利索,天天都心情愉悦。
XX年度最美孝子事迹材料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提起董晓亚,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董晓亚系三公司材料科副科长,爱人在天大项目工作,他们两人在三公司工作了十八个年头。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婚后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一直聚少离多。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互相支持、相互勉励、相濡以沫。董晓亚对局物资管理工作潜心钻研,被局授予物资管理“技术能手”称号。XX年批准为中交物资招标采购专家库成员;爱人负责全局最长的隧道工程天大项目四标隧道的生产管理工作,注重团队合作,发挥群体智慧,优化了许多管理方案,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工作中,他们要求自己做得更优秀,在社会、家庭生活中,也是力争做好自己的角色,尽量完美的诠释父母眼中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亲。
和众多的中交人一样,他们在京购房后,把两位老人接过来,过着媳妇、公婆带着孩子的生活。老人都是退休教师,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照顾孩子。人说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尤其是爱人长年在工地。在这几年中,他家的老人一直把儿媳当成自己的闺女看待,老人在家拆洗被褥、打扫卫生、做饭等能做家务活都帮着做,儿媳上班时穿着老人给她勾织得凉鞋、挎着老人亲手缝制的背包,同事见了都夸老人手巧,老人每天把饭做好,盛好饭等着儿媳一起吃。董晓亚有时单位遇到事情也会跟老人说说,老人也能帮着出出主意。
董晓亚把两位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节假日陪老人聊聊天,讲讲单位、社会发生的一些趣事。她的婆婆有记日记的习惯,这里也记录着他们共同生活片段,在前年的日记本上她是这样记载的:今天儿子、儿媳张罗着带我去新华大街买鞋,他们告诉我不要去看价签,只要穿着舒服就行,儿媳说:‘妈平时坐车昏车,今天好不容易出来逛逛街,多买两双吧。’这家伙一口气给我买了四双,又从里到外的买了内衣、袜子,说实话,平时我自己是舍不得花这么多钱的,儿子对我好是应该的,但娶到一个好儿媳才真是不容易,儿媳平时给自己买衣服挺舍不得的,只要一提给我们老两口买东西,没有不愿意的时候,都是头头先张罗。我心中真是感动啊!”说实话,董晓亚一直都觉得这是她应该做得,邻居的大爷大娘都夸她是孝顺的儿媳妇,她老公也经常自豪地说:“在外边工作,最放心的就是家里媳妇和公婆相处比我这个儿子还要亲”。
在婆婆的影响下他们生活上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拖地。教育孩子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他们的教育下,她的儿子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儿子逐渐自立,假期参加社区的社会献爱心活动。
他们家三代同堂,孝敬老人,夫妻共勉,兄妹关系融洽,XX年,孩子她姑家因买房需要资金,他们就毫无保留把当时的积蓄借给她,这也让老人很是感动。董晓亚的爱人身为兄长给弟妹做出了榜样,每年春节全家团聚,其乐融融。
20xx年春节期间,全家正安于温馨幸福的日子,坏消息泰山压顶般的袭来,正月查出公公肺癌晚期,需要住院治疗,公公病情刚刚稳定,5月份又查出婆婆得了MDS骨质增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刚一疗程时,肺部又严重感染,病情危险,
第二篇:最美孝子事迹材料
尊老爱老修品行 孝敬老人扬美名-----记 “十大孝子”评选先进事迹材料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言道:“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等名言在 同志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女,汉族,出生于 年 月,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 医院院长。她孝敬父母的事迹在她工作过的地方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话。
父母心中的好女儿
她虽然身为医院的一名行政主管领导,一位女强人,却在工作中雷厉风行、兢兢业业,做事干练不拖拉。在日常生活中,她更是任劳任怨从不抱怨,把家里的大小事宜处理的有条不紊。由于她的父母和婆婆年老多病,妹妹肢体残疾,照顾赡养80多岁三位老人的重担全落在了她的身上,她却没有一句怨言,而是主动承担起照顾三位老人的任务。她的母亲十几年前就被诊断为肝硬化,饮食方面非常注意,她却不愿其烦想方设法地为母亲调整食谱,供给营养,补充能量,是她多年如一日地默默侍奉在老人身边,给老人端茶送水,嘘寒问暖,还经常说说身边的趣事和幽默笑话,来舒解母亲的心情,经常与母亲聊天,分散注意力,疏导病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战胜自己,正因为有她这样执着细心的照料和疏导,消除了母亲的思想包袱,整天心情舒畅,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的恶化。2012年7月的一天,她考虑到父母年迈,能让父母出去旅行放松心情,会对病情好转有所帮助,便委托妹妹和妹夫一同前往照顾老人的旅行,可不料的是,在旅行
途中不慎被摔倒,致使右腿内肋骨骨折,不能行走,只能整天躺在床上静养,这给母亲原本有病的身体造成了雪上加霜,增加了母亲的痛苦和她照料的负担,她却没有一句责怪妹妹妹夫的话语,只是一边安慰母亲,一边跑前跑后为母亲寻找最佳诊疗方案为其治疗。为了母亲身体能早日康复,防止长期卧床导致钙流失,她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便炖骨头汤为母亲补钙。不仅如此,母亲的一日三餐她都要自己亲手准备,为工作忙碌,为家庭操劳,她瘦的厉害,有人建议她给母亲找个保姆,这样子自己可以轻松一些,她听后笑着说:“也不是怕花钱,图轻松的问题,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母亲把我养大,我做这些事情,尽这些孝道是应该的,再说请别人我也不放心,要是亏了老人我可补不回来”。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母亲骨折后,心情一直不好,有的时候还会因为一些小事,给她发脾气,她也总是笑笑就过了。母亲在卧床静养期间,她还坚持为母亲勤翻身、喂饭、擦洗、揉搓按摩,减轻病痛,帮助母亲进行康复训练,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她的不懈努力和坚持,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母亲的病情有了根本性的好转,能基本杵着拐杖下地自行行走。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服侍病人既是一宗脏活、累活,更是需要很多的耐心和细心,是一件比较难干的苦差事。她母亲生病期间,既要处理好单位的日常事务,还要坚持照顾久病卧床的母亲,而在她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倦意,确她整天面带微笑,没有一句自认命不济的道叹,更没有一句带情绪的怨言,面对这样艰难的境遇,她没有退缩,而是默默地伺候着自己的父母,照顾着孩子。繁重的工作已经让她疲惫不堪,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父母跟前问候照顾。三伏天里,老人因为天气太热睡不好觉,她就为父母买来电风扇,让老人睡得安稳;到了冬天,为了不让老人受凉,他就会给老人铺上电热毯,灌上几个暖水壶,放在老人的手边、脚边,每晚还坚持给老人洗热水脚、按摩,保持老人血脉畅通,使老人每天都干净利索,天天都心情愉悦。
邻里眼中的好儿媳
她不但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顺,对她的婆婆更是无微不至的体贴,她的公公去逝多年,留下年迈患有抑郁症的婆婆独自生活,她爱人的姊妹都在乌鲁木齐工作,逢年过节才能回家团聚一次,爱人的单位工作又特别忙,经常出差,难以抽出时间来照料老人,自己又是单位的一把手,于是她曾多次要求婆婆搬来家中一起居住,安享晚年,同时也便于照料老人,但却被婆婆恶言拒绝,无奈她就只有利用周六周日不加班和下班后的空余时间去照顾老人,帮助婆婆收拾屋子,换洗衣被,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等,在干完这些家务琐事之后,还带上婆婆去散步和做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家中事务和日常生活用的米、面、油、盐、酱、醋样样都被她打理的有条有理。即便这样,仍得不到婆婆的好言好语,却被误解,每次她为婆婆收拾好屋子返回到家中时,电话铃声总是响过不停,被婆婆追问家中的物品找不见,责问她是不是拿回了家,她却有苦无处说,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咽,在常人眼里是件难以接受的事,但她却笑呵呵从不向婆婆发火,更多的是学会了忍受。二十年来,她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被婆婆误解,自己却一次又一次偷偷地擦抹眼泪,从不向爱人倾诉婆婆的不是。每逢节假日,她都要带着爱人和孩子回家看望婆婆,为婆婆亲手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一起享用,既便工作再累,也从不间断。出差在外,也仍牵挂着婆婆的冷暖,经常电话催促爱人一定要抽时间多回去看望,她就是这样一位在邻居眼中的好儿媳。
她身边常挂着一句话:“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多年来,她数年如一日地恪尽孝道,侍奉父母,善待家人,她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真谛。她就是这样一个为人纯朴,待人诚实热情的人,特别是她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的传统美德,深受全院职工的一致好评。命运总是坎坷的,但她的事迹感动着我们,她是邻里眼中的好女儿、好妻子、好儿媳,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篇二:十大孝子先进事迹材料模板 ****十大孝子先进事迹材料 ****十年如一日用心地照顾自己的老母亲。尽自己所能让母亲吃好、住好。让年迈的老人毫无怨言,是村中公认的好孝子,方圆几十里妇孺皆知,是我们学习的好典范。
自己家庭住着两孔窑洞,比较简陋,考虑到母亲年老多病,就主动把东边向阳的那个房间让给母亲居住,而自己和爱人住着采光比较差的那孔窑洞。经常说:“家家都有老人,个个都会变老,如果自己不孝敬老人,不给儿女树立榜样,等到以后自己老了,也就没有人照顾了,所以说孝顺老人是自己应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爱人、子女也非常孝顺老人。一家就这样过着虽不富裕却和睦幸福的生活。
在平时,****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可在孝敬母亲身上,他却非常的大方。母亲经常便秘,要想大便通畅,调节饮食很重要,****就经常要求妻子做一些富含大量的纤维素的食物,象荞麦、糙米、绿豆、蚕豆、胡萝卜、幷亲自到集市上买一些富含纤维素的芹菜、韭菜、白菜等等,总之他心中总是想着母亲的健康,想着母亲的生活质量,心里就是没有自己。母亲每当和左邻右舍谈论起儿子的事情时,总是自豪地说,“我能有这样一个好儿子,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啊!”。正 因为如此他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和好评。受到母亲的熏陶,****的儿子女儿也非常孝顺奶奶,女儿虽然已经出嫁也总是打电话回来,总要问候老人的身体,每次回来,都要给奶奶带一些营养品和一些零花钱。
虽然自己家里经济并不富裕,但考虑到兄弟姐妹们家庭条件也很差,自己还是主动挑起了赡养80多岁老母亲的义务,他没有怨声载道,也没有半点厌气。毕竟是80多岁的老人,老母亲经常生病,既要花精力照顾也要花钱买药,对于本来就拮据的家庭来说要长期坚持是不容易的。这时候村中有人劝他把母亲交给其他兄弟姐妹照顾,好让自己外出赚钱。他说:“钱可以再赚,母亲只有一个,再说母亲在自己家里住了几十年了,自己担心母亲会住不惯,还是先把母亲照顾好再说吧”。就这样无论盛夏寒冬,他和爱人总是按时给老人洗脸洗衣、喂饭喂药,考虑到老人牙齿不好,他经常迎合老人的口味把食物煮得很烂,耐心地喂给老母亲。乡镇上要求老人照相发低保,他担心老人年长走不动就亲自背着老人走好几里路到乡镇上来照相。由于服侍得好,老人80多岁了身体还很硬朗。好孝子,不是用嘴吧说的,而是用事实来证明的。
但愿家家有个像“****”这样的好儿子,这样我们每个人的家庭都会更加幸福,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篇三:安阳市孝子推荐事迹材料 安阳市孝子推荐事迹材料
张卫国,男,1966年出生,林州市茶店乡财税所职工
妈妈,请让我帮您梳一辈子的头
当我听说我被提名为“安阳市孝子候选人”的时候,我的心被深深的触动了。这个荣誉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感恩,也汇集了我对这个家的热爱。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我和所有的人一样有着一个和睦而温馨的家:母亲妻子和女儿,母亲默默无私的奉献;爱人无怨无悔的持家;女儿懂事的成长。每当我跟别人闲聊的时候,别人都会羡慕我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而我也会笑着对别人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有一个深深爱我的母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我刚刚初中毕业之后,因为父亲身体不好,我早早的就上班,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弟弟年幼,母亲瘦弱的身体既要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又要下地干农活,慢慢的也累出了一身的病。看着母亲渐渐憔悴的容颜,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帮母亲撑起这个家。于是我每天下班后主动帮母亲照顾父亲,喂他吃饭,帮他擦洗身子,帮他清理大小便。天热的时候还没什么,一到寒冬腊月,早早的就得到河边去拆洗床单被褥,河水冰的刺骨,我的手被扎的生疼,可一想到父亲能有个干净的被窝,再苦再累我也不觉得。就这样整整持续了十年,因为我们的悉心照顾,常年卧病在床的父亲没有得过一次褥疮。期间有很多次机会我能调到县城上班,但都被我婉言拒绝了。并不是我不想有很好的前程,古语说的好:“忠孝不能两全”在照顾父亲和自己的前程之间我还是会选择前者。因为我深深的懂得:“树 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怎样一种悲苦。儿女为父母做的,比起他们为我们做的真是微乎其微啊。就这样父亲在我们全家的精心照料下走了,他走的很安详,只是临别的时候紧紧抓住我的手,看着母亲,我知道他是要把母亲托付给我。
父亲离开了我们,母亲更孤单了。常常是我们一家三口在开心的笑时,母亲总是很落寞的说:“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我常常安慰她:“妈,别难过,您不是还有我们吗?人总得往前看,您不能老活在过去啊”看到母亲总活在父亲去世的阴影里,我对母亲的照顾更加细致入微。我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骑车大概要两个多小时。可是为了能多陪陪母亲,不论严寒酷暑,我坚持每天骑车回家。我知道母亲需要我。她可能会自己做饭,但只有和我一起吃才觉得最香。
母亲很爱美,常年下地干活落下了胳膊痛的毛病,胳膊不疼的时候,她总是把头梳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没有一根头发露在外面,全部挽到发髻里,用个发卡扎起来。胳膊上的病痛让她很是气馁,刚开始几天,她看到镜子里自己的样子,头发乱蓬蓬的,连饭都不想吃了。看到母亲难过样子,我真的很心疼,我对她说:“妈,我来帮您梳头吧”。可是母亲无奈的笑了,你是个小子,你会梳头吗?我顽皮的对母亲说:“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您教教我,我肯定能帮您把头梳好”。母亲看我认真的样子,还真是手把手的开始教我。真别说,这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一个大男人,要蛮劲肯定不小,可梳头并不是用蛮劲就能梳好的。我开始一遍遍的练习,刚开始的时候不是把母亲揪的呲牙咧嘴,就是把她的头发挽成松松的一缕一缕的露在外面。每次我做的不好,母亲总会宽容的笑笑。没关系孩子,再来,整整练习了一个月,我才达到了母亲的要求。看着母亲满意的目光,我的心别提有多高兴了。从那时起,闲暇时候母亲总喜欢让我帮她梳头。
春去秋来,母亲一年一年的苍老了,可是她的头发总是梳的纹丝不乱。每当在太阳下,看到她的满头白发,我的心总是隐隐的疼。母亲为了这个家,奉献了大半辈子,一根根的青丝熬成了白发,而我们能为她做的真是少之又少啊。我不由得想起了那句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无论给我怎样的荣誉都不能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我做的也只是我最该做的事,只希望在母亲的有生之年,能让我为她梳一辈子的头,叫一辈子的妈。篇四:十大孝子事迹申报材料 十大孝子事迹申报材料 2011级4班 朱x 朱x一直是个有爱心、孝顺、懂事的孩子,也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孩子。
在朱x三岁的时候,家中的几位长辈先后病倒了,他就跟大人学着照顾年迈、多病的长辈,并学会了独立买菜、买生活用品、做饭等,不仅不让父母操心,而且在生活上成为了父母的小帮手和好帮手。自上小学三年级起,朱x中午放学、上学从来不让父母接送,自己到妈妈单位食堂就餐,自初中到现在都是自己骑着自行车上、下学,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纷,他都坚持如一。在朱x上四年级的时候,爷爷因手术住院一个月,他坚持放学后跟着妈妈到医院给爷爷送饭、看望爷爷,有时步行二、三里的路程,也没有丝亳的抱怨。朱x的姥姥身患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需要经常早晚测量血糖,近几年来,这个任务都是朱x来完成的,特别是上高中以来,每逢周末,他多么盼望睡个懒觉呀,可是为了给姥姥测血糖,他还是六点多就起来忙活了。每到假期,姥姥家的保姆回家的时候,他就主动承担给姥姥做饭、买零星用品、打扫卫生、倒垃圾等家务活,而且坚持了这好几年。上高中以后,他坚持不让父母送饭,有时妈妈要给他送饭,他就劝妈妈:我们学校的食堂是四个学校最好的,那么多乡镇的孩子怎么都吃来。每天早上5点他准时按照自己定的闹钟起床,有时爸爸妈妈起来要送他,他就推着让爸爸妈妈赶快回去睡觉。他从不讲究吃穿、不乱花钱、不攀比,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他都用来交了学费、买了学习用品。2011级6班 王xx 去年的暑假,对王xx来说是漫长而又短暂的。中考过后的他,得到了完全的放松和长长的休整。当他沉醉在夏日的蝉声,聆听着大自然的美妙乐曲时,不幸的事发生了。爷爷是个根雕迷,常常为了一块树根而翻山越岭。夏季多雨,土石松动,当爷爷沉浸在寻找根雕的乐趣中时,从山上滚下来的山石,从爷爷身上碾过??他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医院。向来害怕病人的他,胆子也大了起来,冲向爷爷的房间,看着爷爷在昏迷中痛苦呻吟的样子,他哭了,握着爷爷的手,心很痛,很痛??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爷爷右小腿粉碎性骨折,盆腔三处骨裂,两根尿道管全部破裂。他的爸爸妈妈好像掉了魂一样,这对他们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半个月过后,爷爷出院了,由于他还没有完全好,就先被接到王xx家休养,因为爸爸工作原因,妈妈又极不方便,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照顾爷爷的重担就落在王xx身上了。爷爷因为骨折不能动,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他要时刻等待爷爷的“差遣”。爷爷喜欢晚上看新闻联播,他就把靠背拿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爷爷扶起来,让爷爷躺在靠背上,再把电视调到一个合适的角度。由于他小的时候有照顾妹妹的经验,所以给爷爷喂水喂饭不算太困难。用饭勺挖一小勺饭,不能太多,不能太少,不能太烫。喂的时候要注意别让饭洒在爷爷身上,嘴角处要随时刮一下,防止汤顺着脖子流进爷爷的衣服里。
他还有一个工作是给爷爷洗脸擦身子。暑假正是天热的时候,连正常人都热得难受。他爷爷身上包着纱布会觉得更热的。每天中午他都要给爷爷擦身体,先给爷爷脱好衣服,然后把爷爷扶上轮椅,然后帮爷爷擦身子,先是头后到脖子,再到前胸后背。擦的时候,毛巾的水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就会滴在纱布上,有感染的危险。水少了,就会达不到让爷爷凉爽下来的目的。虽然他经常累的汗流浃背,但是看到爷爷凉爽的样子,他心里也泛起一股凉意。
其实最难的是他爷爷的大小便问题。他要帮爷爷每天清空导尿袋。至于大便,起初他也犹豫了很久,可后来,当他想起爷爷为他们这个家付出的一切时,他不再犹豫了,尽全力来帮助爷爷,让他早日康复。每天早上,他都要帮助爷爷大便,他把爷爷扶到座位上,等爷爷结束以后,帮爷爷擦好,提好裤子,扶爷爷坐到轮椅上。然后把便器冲干净?? 2011级16班 夏xx 他的家庭由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父亲和弱智的母亲组成,由于他自己有先天性疾病,所以,他还有一个刚刚6岁的弟弟。他常常说:“父母给我生命便是最大的福泽,又怎么忍心对他们过分要求,羔羊反哺,为人子女应感恩于父母并付诸于行动。” 他并非不喜欢穿新衣好衣,也羡慕别人的风姿,感慨自己的难堪,但当他缺衣服,想开口对父亲讲时,望着父亲头发白成了一片,深深的皱纹夹着污泥镶嵌在黑黝黝的脸上,他便把想要说的话咽到肚子里,于是把话题转到了其他方面。说实在的,每当别人拎赠给他们家几件衣服时,是他最高兴的时候了。
父亲一人务农无暇顾及家里,所以只要他在家里,那么所有家务事、照顾母亲和弟弟便落到了他的肩上,烧水、做饭、刷碗、洗筷这些对于他这个男生来说是很熟练的。小时候,他看到他的父亲劳作一天回家连顿饭都吃不上,并且还需要自己下手做饭,自然会有火气,对母亲撒气,他看了十分伤心,所以他会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虽然看着母亲不懂劳作,但他仍是对母亲百般体贴,因为他懂得什么是孝心。
他和父亲交谈总会把自己的强势列举一下,不为炫耀,只是为了让父亲放心他的学习和生活。男儿当自强,须得挺起大丈夫的胸膛,虽是瘦小枯干的身体,但他总会尽最大的努力帮父亲干些农活。记得那次和父亲去田里推粪,他主动要求用小推车去推,开始几趟尚觉轻松,然而瘦弱的他禁不起几番折腾,接着只感到口干舌燥,肢乏无力。他抬头望了望汗水如涌泉一般向外冒的父亲,他便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这一晚,他累的睡不着觉,浑身酸痛,在床上打滚,而且还跌到了床下,但他无怨无悔,能为疼爱他的父亲分担一点劳动,即使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虽然他勤俭节约,日子过得比较“清苦”,但他并不觉得孝道就是让自己受苦,他认为孝是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爱,这使自己感到无比温暖。2010级2班 伊x 伊x同学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可在她的身上却闪耀着动人的光辉。勤劳勇敢是她的标志,坚强自立是她的性格,朴素孝敬是她的本色,她继承了中华传统美德最优秀的成分,她让人值得骄傲。
伊x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生活并不宽裕,可父母融洽,弟弟乖巧,一家人和乐美满,也挺幸福。但是就在2011年夏天,厄运袭卷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爸爸被查出肝癌。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击垮了这个家庭,妈妈一夜之间似乎苍老了许多,年幼的弟弟还不能理解癌症的意义,可伊秀红深深知道这件事对自己的家庭意味着什么。于是,勇敢的她强忍着心中巨大的痛撑起了这个家。由于是住校生,不方便回家,她就每个周末请假回家帮妈妈照顾爸爸。在医院的爸爸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她看着憔悴的爸爸,终于忍不住大声哭了,哭过后,她知道自己应该坚强,不能让妈妈担心,于是,她一边安慰妈妈,还要照顾弟弟,可心中的苦只能自己往心里咽。在学校、家和医院之间来回跑,让她憔悴了很多,可她知道爸爸妈妈需要她,她好几次看到妈妈偷偷的哭,她也只好自己躲起来哭,不让妈妈看到伤心。巨大的家庭压力终于让她病倒了。有一次发高烧40多度,但为了不给妈妈添麻烦,她在学校强撑着,她知道去医院肯定花钱,爸爸的医药费已经让她们的家庭承受不起了。后来妈妈知道了,抱着她痛哭起来,母女俩第一次抱在一起哭。
在爸爸生病期间,她负担着照顾爸爸、弟弟的责任,还要不断鼓励妈妈,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她的学习也没有落下,她知道自己不能落下,拼命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当我们知道她的事迹对她进行表扬时,她只是一笑,说这是应该的,如果一个人连爸爸妈妈都不孝顺,那她还会孝顺谁呢?也许是上天被这个小姑娘感动了,她爸爸经过手术等一系列治疗,奇迹般的逐渐康复了,可家庭却负债累累。伊秀红说,她不怕,只要爸爸妈妈健康就好,钱可以再挣。在学校期间,她努力学习,勤俭朴素,不舍得乱花一分钱,但她的脸上却总是挂着满足的笑容。
一个十七岁的女孩为自己的家庭撑起了一片天,她知道感恩,她总是把父母放在心里,她乐观坚强,她的精神深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是一名优秀的中学生,是孝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010级12班 王x 王x同学出生在农村,经济条件非常差,家里主要依靠他父亲打工来维持。然而在一次大病后,家里的顶梁柱塌了。他由此承担起了家务。
在家中,他父亲得了心脏病,已不能再干重活,整天吃药,经济条件越来越差,母亲用瘦小的身躯托起了一家的重担。他不忍母亲那么累,自己动手做一些大人干的力气活,逐渐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从小他就练就了一身力气,农忙时,母亲要在家照顾父亲,正好赶上放假,他就自己一个人扛着袋子到玉米地、地瓜地,去把玉米、地瓜一车一车运回家,身体被压弯了,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他坚持着挺起来,换来的是一夜无眠的痛苦。家里的提水、洗衣、做饭,有很大一部分落在了他的身上,也因此他被邻居们赞不绝口。
父亲因病而经常焦躁不安,他是个听话的孩子,他只能事事顺从父亲,想方设法让他父亲开心,做事小心谨慎,不为家里多花一分钱,亲自侍候父亲,让父亲身体健康。
记得有一次,邻居家盖楼,需要一些零工,当天干活当天付款。母亲一边照顾病重的父亲,一边到邻居家打零工,搬空心砖、石块、搅拌水泥等,活很累。他就让母亲回家照顾父亲,自己在烈日炎炎下干起了重活。那么一双弱小、细嫩的手,却要搬一天的空心砖,一块空心砖有三四十斤,手被磨破了,他就戴上手套继续干,绝不能半途而废。回到家里,还要帮忙刷碗洗筷,一天基本闲不着。2010级13班 王x 高x天桥村在一个偏僻山沟里的半山腰上,村民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王x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似乎可以尽情享受父母的娇爱,然而,这一切都很少发生。相反,王x却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帮助父母擎起家庭的重担。
王x的父亲很早就患有肾炎,非但干不了活,反而每天还需要药物治疗,而且近些年来,他母亲的身体也十分虚弱,干不了多少体力活。于是,家里的重活就天然而又过早地落在了王庆柱稚嫩的身上。其实,有爷爷奶奶,王庆柱完全可以推给他们,可他们都七十多岁了,王庆柱觉得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理应为家庭担责,理应为父母分忧,理应让爷爷奶奶颐养天年!
于是,只要大休,王x就奔波在田间地头;暑假里,更俨然是一位年轻的农民,在地里除草,翻地瓜秧,露里来雨里去,忙个不停。姥姥姥爷也是本村人,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们跟爷爷奶奶一样,对于种自己的土地都感到很吃力。王庆柱不能忍受让老人们自己拖着年迈的身影在田地里劳作,于是,只要在家,他总是忙完自己的就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老人干活。虽然很累很辛苦,可他没有一句怨言,因为他深深地爱着他们,他心中牢记着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同时他想尽自己的所能让亲人们尽量生活得舒心舒适,不留下“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的慨叹。
假期中,每当闲暇之余,他会陪着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拉拉呱儿,有时也陪着体弱的父母出去走走,有时也刻意到自己种的地里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学校生活,尽量让父母看到希望,感到乐观。
家境尽管贫寒,生活尽管贫苦,但王庆柱仍然很快乐,因为只要一回到家,就可以为爷爷奶奶劈一堆柴火;可以为姥姥姥爷倒一杯清茶;可以帮父亲母亲锄半亩地。所有的一些,都是那么平凡,但又是那么充实,王庆柱说:“尽孝难道非得轰轰烈烈吗?惟有实实在在地为老人、为父母做切实需要做的事,分担他们的负担,陪他们拉拉呱儿,让他们放心,让他们舒心,就很了不起了!”
而今,王庆柱正在学校里苦读,他对班主任老师说:“我一定不虚度光阴,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样,当我回到老家,向家人汇报我这一阶段的学习生活的时候,我就可以问心无愧地面对他们,惟有这样,我才觉得是真正的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2010级21班 于x 于洪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生活在一个既贫穷又特殊的家庭中,父亲是一个胳膊有残疾的人,无法从事一些重的体力活,而且母亲又有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所以从小时候起,她就必须为家庭承担一部分责任。人们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确,她的家境贫寒,而且父亲是一位残疾人,所以她理所当然为父母分担一些劳累。中秋时节刚好是农忙的季节,放假了,别的同学出去放松游玩,她却必须早早起床,做饭,喂养家畜,吃过饭后,又急急忙忙到农地去,花生、玉米是她的劳作对象。每颗玉米、每株花生都要付出汗水,曾经用镰刀割玉米秸,手上磨起了两个大泡,可她忍着痛,继续干完剩下的活,因为她知道父母比自己更辛苦、更劳累,她没有理由偷懒,有时干到月亮出来了才回到家。假期的作业白天没有时间做,她就在晚上做,妈妈总会让她早些休息,她每次都说:“再过一会儿,您先睡吧!”每次爸爸妈妈都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她才放下手中的笔,虽然满身疲惫,但她从不言苦,从不说累。
她喜欢与父母交流,认真听取父母的教导。在学校里,一有时间她就打电话问候父母是否安好,虽然没有礼物送给父母,但她会在节日或父母生日时送上一句真诚的祝福;父母生病时,虽然她不在身边,但她会在心中祝愿,祝愿他们早日康复;虽然家境贫寒父亲残疾,但她从不自卑,因为她精神富有,因为她爱父母,因为她懂得天下儿女都以孝为天!2009级6班 王x 提起王x,最让母亲自豪的不是他的学习成绩,而是他的孝顺。王x初中时,父母外出打工,王x就担起了照顾多病而且失明的奶奶的重任。每天早晨王x五点钟起床,刷完牙洗完脸,烧两壶开水,晾成温水,再灌到暖壶里,留给奶奶白天喝。然后照顾奶奶穿衣服、洗漱、打针、吃药、做早饭,还要把奶奶中午的饭菜做好,收拾好碗筷后才去上学??他从12岁到现在,一直照顾着他的奶奶,无怨无悔。当别人问王x如何理解爱的承担时,王x淡然地回答:“爱的承担,就是我照顾奶奶那是理所应当的。”理所应当,可以想这四个字背后是多少的汗水、泪水与孤单、委屈。但是,是王x用自己弱小的臂膀为失明的奶奶撑起了一个有爱有温暖的家。爱是责任。王x做出了最好的阐释。篇五:十大孝子刘长青先进事迹
刘长青“十大孝子”先进事迹材料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人人称赞的孝子,他叫刘长青,生于1969年1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家住崆峒区北极小区,曾在平凉市塑料厂工作,下岗后一直待业在家,由于家中父母双双有病,为了维持家用,他只能靠打零工补贴家用。他为人纯朴,待人诚实热情。特别是他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的传统美德,受人称道。全家4口人,母亲,爱人和女儿。他的父亲去世没几年,他父亲瘫痪12年,他一直默默地侍奉在老人身边,给老人端屎端尿,伺候的周周道道。父亲去世后母亲又精神分裂,爱人也没有工作,女儿在上小学,生活的压力使他整天处在忙碌之中。多年来,他恪尽孝道,侍奉母亲,天天为其洗洗擦抹,端屎倒尿,为老人洗澡,服侍周周到到。自古到:久病无孝子,服侍病人既是一宗脏活,更是一件难事。他数年如一日,服侍老人,既没有一句自认命不济的道叹,更没有一句带情绪的怨言。面对这样艰难的境遇,他没有退缩,而是默默地伺候着自己的父母,照顾着孩子。
在刘长青父母身患顽疾的这几年中,他差不多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可是他没有半句怨言,而是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为父母亲寻医问诊。家中的柴、米、油、盐、酱、醋样样都被他打点的有条不紊。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为父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晚上回到家就是到父亲床前问候照顾,为老人翻身、洗澡,倒屎倒尿。三伏天里,老人因为天气太热睡不着觉,他就为父亲买来电风扇,让 老人睡得安稳;到了冬天,为了不让老人受凉,他就会给老人铺上电热毯,灌上几个暖水壶,放在老人的手边、脚边,没晚还坚持给老人洗热水脚、按摩,保持老人血脉畅通,使老人每天都干干净净,天天都心情愉悦,从未因照顾不周而感染褥疮。父亲住院期间,他每天都是尽职尽责的干完工作后,虽然身体疲惫,但依然打足精神来陪父亲,向医生细致的咨询治疗情况,为老人端水送药。数十年如一日,陪在瘫痪的父亲身边,直到父亲去世。父亲去世后他又继续服侍精神分裂的母亲,一如既往的服侍在母亲的身边。命运总是坎坷的,他的事迹感动着我们,他曾被平凉市崆峒区妇联评为“好孝子”。是邻里眼中的好儿子,好丈夫。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第三篇:现代孝子事迹
旷世孝心感天动地
——山东青岛大孝子戴勇胜的故事
2005年1月8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中宣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联合在人民大会堂组织召开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表彰大会,牡丹区李村镇刘楼行政村青年农民戴永胜荣登全国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金榜。1月12日清晨,戴永胜从北京载誉归来,一下火车就被一位中年妇女认了出来:“这不是山东大孝子回来了吗?”立即引来了众多的人围观,大家都想一睹这位中国十大孝星的风采,了解他踏遍12省市寻药救母的感人故事。
慈母患绝症戴永胜心急如焚
今年31岁的戴永胜出生在牡丹区李村镇刘楼行政村和堂自然村,家里姊妹3人,两个姐姐已经出嫁,他与69岁的母亲乔爱云和65岁的父亲戴志印一起生活。戴永胜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升学深造,而是接替父亲到泰安市新汶矿务局的协庄煤矿当了一名农民合同制工人。2001年底的一天,戴永胜从矿上回来,见母亲在厨房里烧火做饭,就想进去帮母亲一把,他见母亲左手攥着拳头,吃劲地按压腹部,脸上不停地流下汗水,便抓住母亲的胳膊问:“娘,你怎么了?”母亲急忙松开手,咬着牙说:“没事,我是热的。”第二天,戴永胜强行将母亲送到济南齐鲁医院检查。经医生检查确诊,母亲患的是卵巢癌,腹腔内已经大量积水。
这结果简直如晴天霹雳,使戴永胜手足无措。母亲乔爱云8岁丧母,16岁丧父,嫁给父亲后,前后服侍祖父祖母23年。3年困难时期,集体分给的一点面粉,她总是先省给爷爷吃,自己吃树皮树叶。后来,爷爷患了“水肿”病,卧病在床,浑身的皮肤不停地往外流脓水,母亲为其洗澡,喂药喂饭,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后来去世。全村人都夸母亲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孝顺媳妇。后来母亲又含辛茹苦地把3个孩子养大,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如今母亲病重,他心急如焚,流着眼泪拉着医生的手,哀求他们救救母亲。医生决定为其母亲施行切除手术,但是两万多元的住院押金让戴永胜犯了难。他和两个姐姐东拼西凑,仅仅凑了1万元钱。他双手捧着钱,找到院长孔北华说:“我只有这些钱,你们先救救我母亲,余下的钱我一定补上。”孔院长被他的一片孝心所感动,决心破例先给其母施行手术。
2001年12月25日,医院组织了最强的技术阵容,为其母作手术。手术共进行了1小时50分钟,刚走下手术台的主刀医生张友忠急急地告诉戴永胜:“我们打开腹腔后发现,癌细胞已经广泛转移,大网膜及各器官严重粘连,已无法切除病变部位;我们只好引出腹水,将腹腔缝合上。根据目前的情况,化疗已经没用了,你母亲的存活期也许就是三四个月了,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宁可不找对象也要给母亲治病
为了挽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母亲,从济南出院后,戴永胜还是把母亲送到市立医院化疗。此时,母亲一天吃不下一碗饭,全身浮肿,呕吐不止,经常发烧。因受不了化疗药物的异常反映,一个疗程没结束,就被迫停下。为了解除母亲的精神压力,他与医生串通好“造假”,在经过一番检查后,医生故意对乔爱云说:
“你体内的肿瘤已经消除了,就是身体太虚弱,回去多补养一下就好了。”乔爱云终于露出了笑脸。戴永胜想寻找治疗母亲疾病的良方。他记得有一本书上说过:万事万物都是相克相生。癌细胞既然存在,就应该有一种物质能够降伏它。他坚信一定能找到这种东西。但是路费到那儿凑呢?戴永胜知道母亲积攒有3000元钱,干啥都不让动,是专门为他说媳妇用的;就想拿了当路费为母亲寻药。父亲说:“这恐怕不行,你娘每隔几天,就打开箱子数一遍,她如果发现钱没了,会加重病情的。你妈的病治不好了,这钱还是留给你娶媳妇吧。”戴永胜流着眼泪说:“我宁可一辈子不找对象,也要给母亲治病。”
辗转南北寻医徒步跋涉3昼夜
转眼挨近2002年春节,戴永胜顾不上过节,踏上了为母寻药之路。他先来到了北京肿瘤医院,慕名找到了妇科主任汤望舒。戴永胜献上从家乡准备的两颗牡丹,恳求汤主任为母亲看看。当她看了戴永胜拿来的厚厚的一沓病历诊断书时,被深深地感动了,她对科里的其他同志说:“山东的大孝子来了,大家晚下会儿班。”汤主任对戴永胜说:“看来你母亲化疗也起不了作用,我给你开点药控制一下疼痛,多给她吃点营养品吧。”难道母亲的病真的不可救药了吗?戴永胜流下了眼泪。一位女医生忙安慰他:“也许中药和民间秘方能起作用,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德宾曾提出过蔬菜抗癌的理论,你可以找找他。”
第二天,戴永胜抱着一线希望来到了中国农科院,几经周折找到了王德宾老师。对这样一个来自山东具有如此孝心的青年,王老师十分热情,给他了一个用醋、蒜和红糖抗癌的单方,还把几种有抗癌作用的蔬菜,编制了一个食谱,最后又给他介绍了香山秘方研究所的许正鼎所长,说许所长正研究一个利用蜂胶抑制癌细胞的课题。当日,他又来到香山找到许正鼎所长。许正鼎说,利用蜂胶治疗中前期癌症患者有成功的例子,治疗晚期患者没有把握。许正鼎又给他介绍了一种从巴西引进的属于真菌类的姬松茸,和蜂胶一块使用,功效可以提高一倍,这种姬松茸在福建省三明市的真菌研究所可以买到。临别时,戴永胜毫不犹豫地花1000元钱买了3瓶优质蜂胶。他先把蜂胶送到家,教给姐姐如何服用,在家吃了一顿饭,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福建省三明市,平生第一次在火车上度过了一个孤寂凄凉的除夕夜。大年初二,他来到三明市真菌研究所。所里已经放假,他等了2天才见到所长黄年来。黄所长听了他的诉说后很受感动,当即让女儿领他去买姬松茸。当时,姬松茸刚从巴西引进国内,而且价格较高,每公斤320元。戴永胜几乎掏出兜里所有的钱。他赶往火车站掏钱买票时,才发现兜里仅有20元钱了。在三明市举目无亲,到哪里去借钱呢?他便用这20元钱买了张到南平的短途票上了车。火车到南平车站,下车后的戴永胜举目无亲,心情十分沮丧。情急之下,他想起了南昌有一个打工的同学,如果能找到这个同学,借点钱也能回家。可一问,这里到南昌至少还有150公里。他翻遍身上所有的口袋,仅找到了4元钱,他用4元钱买了2瓶水和2个面包,徒步沿铁路朝南昌方向走去。
徒步行走第一天,天快黑了,他又累又饿。见铁路附近有一人家,他敲了门,开门的是一位慈善的老大娘。老大娘听了他眼泪汪汪地讲述的为母寻药的故
事,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当晚收留他住下,给他做饭吃,临走还给塞给他几个馒头。就这样,他一路行走一路讨饭,经过3天3夜的跋涉,终于在2002年2月9日中午接近了南昌火车站。
此时,他双脚上的血泡早已磨烂了,饥饿和疲劳使他的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走一步都是那样的艰难。但他脑子想着的还是母亲的病,连身后呼啸而来的列车都没注意到。当列车紧急刹车,发出刺耳的响声时,他想躲闪已经来不及了。他感到自己被重重地撞了一下,便昏了过去……一位铁路巡警跑过来,发现戴永胜还活着,急忙将他送到了南昌铁路医院。经检查为脑震荡、右眼睑裂伤、头皮裂伤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共缝了11针。父亲接到通知后赶来了,见到满身是伤的儿子,眼泪流了出来。在医院住到第7天拆线后,戴永胜住不下去了,找到主治医生武东鹏要求出院,并把自己寻药救母的事说了,武医生感慨地说:“我说怎么连火车都撞不死呢?原来了大孝子感动了天地!”2月19日,戴永胜出院,南昌火车站为他支付了一切费用,医院为他们父子买了返乡的车票。孝心感天地,他创造了奇迹,火车都撞不死!但母亲服用蜂胶和姬松茸一个月后,没有出现明显的效果。他便打电话询问北京的王德宾老师。王老师在电话中说:“你这个大孝子,为母亲治病的心也太急了吧?蜂胶和姬松茸属于保健类抗癌药物,疗效哪能那么快!”母亲剩下的日子不会太多了,他怎能不心急如焚呢?他想再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他听说安徽亳州是华佗的故乡,那里如今有一座华佗医院,华佗后代有没有当代名医?2002年3月下旬,他又乘车来到位于安徽省亳州市的华佗医院。当他打探这里谁的医术最高明、对抗癌有研究时,有人说有一位叫刘成武的老中医,60多岁时得了食道癌,硬是给自己治好了,这位老人如今已经80多岁,正在市内一个叫同仁堂的大药店坐诊。
戴永胜喜出望外,当即赶到了这家药店,找到了正在坐诊的刘成武老人。刘老说:“得了癌症以后,我很绝望,但我是一个医生,知道哪些东西有抗癌作用,所以,只要对自己的病有疗效的东西我都用,到底是那种药治好了我的病,我也说不清楚。”刘老便把他用过的10多种抗癌药物写了出来,有蜂花粉、灵芝、蜂蜜和蜂王浆等。
从亳州回来后,戴永胜又来到湖北省黄冈畜牧局,找到了郭方彬老师;后又赴江苏找到了全国五大优秀蜂农之一的季福标。在那里,戴永胜买到各种抗癌药物。为了防止这些药物相克,他每隔一个小时给母亲吃一种。在饮食方面,他按照王德宾老师开的抗癌食谱,亲自下橱,做好以后端到母亲面前。按照医生的估计,母亲的生命最后期快要到了,那段时间是戴永胜最为揪心的日子。他日夜守在母亲身边,母亲每咳嗽一声,他的心就颤抖一下。夜里,他怕母亲一觉睡过去,再也不会醒来。转眼一年过去了,母亲并没有像医生说的那样倒下。2003年3月,戴永胜再次领着母亲来到济南齐鲁医院复查。医生回忆起一年前的情景,看到老太太仍然健在时大吃一惊。张友忠主任立即为其进行复查,其结果更令人
吃惊,戴母腹腔内的肿瘤比原来缩小了,在场的医生啧啧称奇。戴永胜用孝心留住了母亲的生命。
为了给母亲治病,戴永胜原来在煤矿的工作早丢了。后来便出外打工,边打工挣钱边寻药为母亲治病。2003年5月,他到广西桂林当了一名推销员;2004年,他先后到广东东莞、深圳等地企业打工当业务员。在此期间,他为母亲找到了很多抗癌药方,每月都往家里邮寄药品。他还专门买了冰箱,将一些保健药品在恒温下冷藏起来。
旷世大孝子,为救母继续奔走。转眼3年多过去了,如今的乔爱云面色红润,体重比初病时增加将近20公斤,自己能够烧火做饭,料理家务。2004年底再次复查时,戴母体内的癌细胞已经萎缩了60%,可以说创造了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戴永胜。在母亲患病3年多的时间里,戴永胜为母亲寻药跑遍江西、安徽、江苏、福建、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12省市,搜集秘方150多个,阅读抗癌方面的书籍上百万字,写出了20多万字的抗癌日记,为母治病花去13万余元,如今欠下债务4万余元。
拳拳孝心感天地,反哺之情似海深。目前,已经在深圳辞职的戴永胜回到故乡,想在本地一边打工,一边继续为母亲寻找抗癌良方,希望有一天能够彻底治愈母亲的癌症。日前,他又南下安徽亳州,再次踏上为母求药之路……
第四篇:十大孝子事迹申报材料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自古孝文化在“黄香故里”云梦泽就千古流传,孝的美德被后人所讴歌、传诵。在XX县城管大队,干部、职工以及街道群众中都相互传颂着一句佳话:“久病床前有孝子,养儿当如张闻斌”,普普通通的十四个字,却演绎出一位当代孝子的感人事迹。33岁的张闻斌是县城管大队市容管理中队的一名普通干部,爱人是义堂镇十里铺乡卫生所护士,女儿在读小学。母亲于2001年去世后,家里还有一位患有间歇性自闭症失业的弟弟、一位患精神分裂症辍学的妹妹和一位70岁高龄的老父亲。作为唯一的顶梁柱,维系这样一个普通且不幸的家庭,张闻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以一颗善良感恩的心,一份孝亲敬老的爱,一份关爱残疾弟妹的情,诠释了为人子女、为人兄长的全部价值。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兄妹中排行老大的张闻斌从10岁开始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帮助体弱多病的妈妈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学习,课余还要帮爸爸料理水果摊上的小本生意;在学校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深受师生的喜爱。1993年,妈妈经确诊身患癌症,父亲贩卖水果的微薄收入只能勉强贴补弟妹读书和母亲高额的医疗费用,还是学子的张闻斌没有被噩耗击垮,坚持寒暑假打工挣钱顺利完成学业。1994年,张闻斌广水中专园林绿化专业毕业,以优异成绩被云梦县城管大队录取。张闻斌参加了工作,国家每月发工资这一喜讯给多灾多难的一家带来了希望。刚参加工作的张闻斌第一次领到工资290元,一分不少的全部贴补了家用生活和母亲医疗。从这时起,19岁的张闻斌就挑起了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在张闻斌母亲身患顽疾久卧床榻的9年中,他差不多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可是他没有半句怨言,而是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为母亲寻医问诊、扶伺年事已高的父亲、给予弟弟细心的照料,家中柴、米、油、盐、酱、醋样样都被他打点得有条不紊,自己却拖到28岁才成家。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中午,匆匆买好菜赶回家为母亲做饭、喂饭;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病榻前问候照顾,为老人翻身、洗澡,倒屎倒尿。三伏天里,老人因为天气太热睡不着觉,他就为老人买来电风扇,让老人睡得安稳;到了冬天,为了不让老人受凉,他就会给老人铺上电热毯,灌上几个暖水壶,放在老人的手边、脚边,每晚还坚持为老人洗热水脚、按摩,保持老人血脉通畅,使老人天天都干干净净、天天都心情愉悦,从未因照顾不周而感染褥疮。母亲住院期间,他每天都是尽职尽责的处理完辛苦繁重的城市管理工作后,拖着一身疲倦的身体打足精神来陪母亲,向医生细致的咨询治疗情况,为老人端水送药,有好吃的东西总是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给女儿吃,总是送来让老人吃。为工作操劳、为家庭操劳,张闻斌头发掉得厉害,人也瘦了,曾有人叹息他说:“你太累了,给病母请个保姆,你也轻松点”。他听后总是笑着回答“也不是怕花钱、图轻松的问题,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母亲把我养大,我做这些事,尽这点孝道是应该的,再说请别人照顾我还不放心呢,要是亏了老人可是补不回来的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母亲癌症晚期已完全丧失了行为能力,但张闻斌一如既往地和妻子天天坐在老人身边给予安慰,讲身边发生的大小事,给老人讲以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管老人能否听懂,只为老人能开心地笑一笑,直到母亲去世,认识他的人都说;“久病床前他是孝子”。1999年,张闻斌的弟弟张闻彦患上间歇性自闭症失业,之后不久,妹妹张海燕也因家庭负担等诸多原因患上精神疾患,放弃了学业。9年的时间,他费尽心思,四处求医问药,利用休假时间跑遍了省内各大医院,向专家教授请教,自己却省吃简用,压缩开支为弟弟和妹妹筹备医疗费用。医生告诉他,说弟弟、妹妹的症状治愈的希望很小,你已经尽心尽力了,张闻斌却固执地说:“兄妹情深如同手足,只要有一线的希望,我就要尽到做兄长的全部责任,哪怕倾家荡产”。2004年,病情稍有好转的妹妹经张闻斌一手操办远嫁外地。至今,弟弟一直留在身边同吃同住,生活上给予尽心照料。
第五篇:十大孝子事迹申报材料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自古孝文化在“黄香故里”云梦泽就千古流传,孝的美德被后人所讴歌、传诵。在xx县城管大队,干部、职工以及街道群众中都相互传颂着一句佳话:“久病床前有孝子,养儿当如张闻斌”,普普通通的十四个字,却演绎出一位当代孝子的感人事迹。
33岁的张闻斌是县城管
大队市容管理中队的一名普通干部,爱人是义堂镇十里铺乡卫生所护士,女儿在读小学。母亲于2001年去世后,家里还有一位患有间歇性自闭症失业的弟弟、一位患精神分裂症辍学的妹妹和一位70岁高龄的老父亲。作为唯一的顶梁柱,维系这样一个普通且不幸的家庭,张闻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以一颗善良感恩的心,一份孝亲敬老的爱,一份关爱残疾弟妹的情,诠释了为人子女、为人兄长的全部价值。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兄妹中排行老大的张闻斌从10岁开始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帮助体弱多病的妈妈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学习,课余还要帮爸爸料理水果摊上的小本生意;在学校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深受师生的喜爱。
1993年,妈妈经确诊身患癌症,父亲贩卖水果的微薄收入只能勉强贴补弟妹读书和母亲高额的医疗费用,还是学子的张闻斌没有被噩耗击垮,坚持寒暑假打工挣钱顺利完成学业。1994年,张闻斌广水中专园林绿化专业毕业,以优异成绩被云梦县城管大队录取。张闻斌参加了工作,国家每月发工资这一喜讯给多灾多难的一家带来了希望。刚参加工作的张闻斌第一次领到工资290元,一分不少的全部贴补了家用生活和母亲医疗。从这时起, 19岁的张闻斌就挑起了一家人生活的重担。
在张闻斌母亲身患顽疾久卧床榻的9年中,他差不多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可是他没有半句怨言,而是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为母亲寻医问诊、扶伺年事已高的父亲、给予弟弟细心的照料,家中柴、米、油、盐、酱、醋样样都被他打点得有条不紊,自己却拖到28岁才成家。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中午,匆匆买好菜赶回家为母亲做饭、喂饭;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病榻前问候照顾,为老人翻身、洗澡,倒屎倒尿。三伏天里,老人因为天气太热睡不着觉,他就为老人买来电风扇,让老人睡得安稳;到了冬天,为了不让老人受凉,他就会给老人铺上电热毯,灌上几个暖水壶,放在老人的手边、脚边,每晚还坚持为老人洗热水脚、按摩,保持老人血脉通畅,使老人天天都干干净净、天天都心情愉悦,从未因照顾不周而感染褥疮。母亲住院期间,他每天都是尽职尽责的处理完辛苦繁重的城市管理工作后,拖着一身疲倦的身体打足精神来陪母亲,向医生细致的咨询治疗情况,为老人端水送药,有好吃的东西总是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给女儿吃,总是送来让老人吃。为工作操劳、为家庭操劳,张闻斌头发掉得厉害,人也瘦了,曾有人叹息他说:“你太累了,给病母请个保姆,你也轻松点”。他听后总是笑着回答“也不是怕花钱、图轻松的问题,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母亲把我养大,我做这些事,尽这点孝道是应该的,再说请别人照顾我还不放心呢,要是亏了老人可是补不回来的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母亲癌症晚期已完全丧失了行为能力,但张闻斌一如既往地和妻子天天坐在老人身边给予安慰,讲身边发生的大小事,给老人讲以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管老人能否听懂,只为老人能开心地笑一笑,直到母亲去世,认识他的人都说;“久病床前他是孝子”。
1999年,张闻斌的弟弟张闻彦患上间歇性自闭症失业,之后不久,妹妹张海燕也因家庭负担等诸多原因患上精神疾患,放弃了学业。9年的时间,他费尽心思,四处求医问药,利用休假时间跑遍了省内各大医院,向专家教授请教,自己却省吃简用,压缩开支为弟弟和妹妹筹备医疗费用。医生告诉他,说弟弟、妹妹的症状治愈的希望很小,你已经尽心尽力了,张闻斌却固执地说:“兄妹情深如同手足,只要有一线的希望,我就要尽到做兄长的全部责任,哪怕倾家荡产”。2004年,病情稍有好转的妹妹经张闻斌一手操办远嫁外地。至今,弟弟一直留在身边同吃同住,生活上给予尽心照料。
母亲在世的几年,弟弟和妹妹精神上的疾患无疑给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压力和重担全由张闻斌一个人承受,父亲看在眼里疼儿在心里,他不愿意增加儿子的麻烦和负担,执意不顾年事已高,要去武汉当搬运做苦力,想为妻子和儿女治疗出点力。作为一个孝子,张闻斌死活也不答应,和妻子一道苦劝父亲打消顾虑,把老人留在身边安度晚年。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尽孝了,他每天都嘘寒问暖,耐心服侍,从不马虎。担心老人寂寞,特意买回收音机,还在他床边放置了一台电视机,节假日还安排妻子、女儿和弟弟陪父亲聊聊天、逛逛街、做一手可口的饭菜改善下老人的生活,和老人相处得其乐融融。老父逢人便夸:“闻斌也不容易啊,我这个家全亏了他
”。
张闻斌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尽心,他还经常关心看望岳父岳母,每逢节假日,他总要接老人到家里玩,遇到有老人那边有事情,他经常是忙完这边的家,立即赶往那边的家。岳父岳母逢人就说:“女婿比自己的姑娘还要孝顺”。
张闻斌不仅孝顺老人、关爱弟妹、夫妻恩爱、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还对周围的老年人特别关心,谁家的老人有
什么困难,他都尽力帮助,他经常帮助街坊邻居的孤寡老人换煤气、做清洁、送衣物,赢得街坊邻居的交口称赞。在单位,张闻斌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青年骨干,在领导和同事中享有较好的口碑。
斗转星移,张闻斌坚持数年如一日精心照料身患疾病的母亲,细心照顾年迈的父亲和弟妹,还积极关心帮助邻居,成为街头巷尾传诵的佳话,是街坊邻居眼中的好孝子,是单位领导、同事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