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镇“文明县城”创建汇报材料
XX镇创建“州级文明县城”汇报材料
州文明委:
为了确保创建“文明县城”工作顺利进行,切实把分解到我镇的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县”工作的安排意见》精神,我镇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创建指标,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目标责任,狠抓创建“文明县城”工作落实 全镇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开展以来,镇上积极行动,进一步明确了创建“文明县城”工作的时间阶段、任务要求,镇上做到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实行创建“文明县城”任务指标领导干部责任制,形成了狠抓落实的强大工作合力。与此同时,将各项具体创建指标任务细化、量化,列入镇属各相关站所、各村(社区)、各单位年度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有效增强了各村(社区)、各单位落实创建“文明县城”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二、强化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争创活动开展以来,镇上广泛开展了“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全面宣传实践党 1 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畜牧业稳步发展
(一)畜牧业常规工作平稳发展。镇党委、政府把畜牧业生产与管理工作纳入全镇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三江源生态保护相关政策要求,逐年减少牲畜总量,优化畜群结构。截至目前,全镇存栏各类牲畜22251头只匹,其中马246匹、牛20489头、羊1516只,牲畜总增率为25.97%。吾麻、永宝、尼玛龙三个村人均占有牲畜10.15头只匹,昌麻河以草定畜17户人均占有牲畜11.59头只匹。商品畜7583头只匹,商品率为34%,出栏畜10388头只匹,出栏率为46%,成畜损亡116头只匹,损失率为0.52%,适龄母畜13835头只匹,母畜比例为62%。2011年吾麻、永宝、尼玛龙人均收入为1657元(其中,饲料粮补助款人均增收713元),比去年增长78%,昌麻河人均收入1481元,与去年基本保持平稳,全镇人均收入1565元,比去年增长46.8%。
(二)狠抓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争取投资726万元的游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受益牧户183户(含建设公司垫资修建明年项目63户),已全部竣工验收合格;二是维修乡村水毁公路9处1.5公里,乡村公路养护51公里。三是完成吾麻、永宝、尼玛龙三个村建设养畜项目户100户。四是充分做好林权制度改革及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工作。完成了尼玛龙、吾麻、永宝三个村的林改测绘和建档工作;完成全镇五个村草原补偿机制建档工作。
(三)狠抓抗灾保畜工作。按照玛沁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 2011年今冬明春的抗灾保畜的通知精神,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包村基层干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抗灾保畜的物资准备情况,截至目前,牧民储备酥油16800公斤,青油24750公斤,食盐6200公斤,曲拉4965公斤,茶叶5940包,户均储备燃料1吨,储备饲草28463.2斤,购买饲料18吨,畜均饲料1.6公斤,发放面粉1.5万斤。
——生态保护有效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部署实施虫草禁采工作。一是组织全镇干部及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召开了XX镇2011年度虫草禁采工作会议,积极做思想动员,重点安排部署。二是成立领导小组及虫草禁采工作组,为禁采虫草提供组织保证。我镇共抽调干部职工20人在吾麻、永宝、尼玛龙三个村设立生态保护流动宣传点4个。三是严格落实虫草禁采责任。镇政府与各村签订了《XX镇2011年虫草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与全体干部职工签订了《虫草禁采承诺书》。禁采期间,在镇区组织较大规模突击检查3次,累计清退外来虫草采挖人员200多人,各宣传点累计清退外来人员700多人次。
(二)全面完成“退牧还草”牧草补播任务。2011年发放草籽燕麦1万斤,完成牧民种草6570亩,其中,当年生牧草806亩,多年生牧草5764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0%。
(三)完成治理黑土滩1万亩。
(四)发放吾麻、永宝、尼玛龙三个村505户的饲料粮补助款151.5万元。
(五)发放血麻、查仓两村的草原管护公益性岗位201人的管护费919690元。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一)稳步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施工进程。我镇今年实施的游牧民定居工程项目户183户(含建筑公司垫资修建明年项目63户),为了确保工程实施,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XX镇游牧民定居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同时成立了游牧民定居工程质检和指导组。镇政府还与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签订了《2011年XX镇游牧民定居工程目标责任书》及《2011年XX镇游牧名定居工程廉政目标责任书》。该工程自开工到目前为止,183户定居房屋全部竣工并通过了检查验收。
(二)大力开展扶贫专项开发工程。今年根据州扶贫开发局《关于下达2011年扶贫整村推进项目计划的通知》精神,确定吾麻、永宝、尼玛龙三个村的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为投资200万元的免烧砖厂建设项目,我镇积极协助办理土地使用权许可证等事项,该项目受益群众546户,有效推动了牧民群众脱贫致富。
(三)全面落实“金太阳”工程。为了改善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经调查核实、申报,为尼玛龙、永宝、吾麻、血麻、查仓5个村509户牧民群众发放太阳能509套,充分改善了牧民群众生活条件。
(四)争取60套游牧民定居新帐篷发放给项目户。——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全面启动
我镇根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加强社区网格化建设,将每个社区合理划分成若干个管理网格,在各小区宣传栏、公共活动场所、各个楼栋等张贴宣传材料,向每个住户发放一封信,在醒目位臵设臵网格化图谱,公布网格4 责任人照片、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内容和管理服务职责等信息,向每个住户发放网格责任人服务联系卡,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高居民的知晓率、支持度、参与率。
——寺院规范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寺院法制宣传月活动,对广大僧侣加强宗教基本常识、“三个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富民强民政策、法律法规等的宣传力度,宣传面达95%以上。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寺院信息库建设,做到寺院僧侣信息的“全面、准确、详实”。对喇日寺僧侣100人(其中**1人,教职人员99人,18岁以上僧人51名,占寺院僧人的51%),桑格嘉德寺僧侣33人(其中**1人,教职人员32人,18岁以上僧人29名,占寺院僧人的87.8%)建立了人员信息库,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寺院教职人员14人。三是解决寺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筹措资金6万余元(其中:喇日寺自筹资金1万余元)为喇日寺民管会购臵配备了办公设备,并协调州供电公司为寺院人畜饮水工程安装了电力设施。
——大力开展司法调解工作
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在全镇五个村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共排查处矛盾纠纷16起,成功调解15起,1起正在调解之中,成功调解率达94%,切实解决了牧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环卫及城镇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一)加大环卫设施投资力度。在州、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我镇争取城市建设维护费用100万元改善了环卫 5 设备,同时,环卫工人由原有的60名增加至120人,工资由原来的600元增加至800元。
(二)保持镇区环境卫生日常整洁。主要道路实行12小时清扫、保洁,辅街道及环城路安排8-12小时清扫保洁,严格按照清扫保洁质量要求,做到不漏扫、不漏捡。人均每日清扫保洁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日清运垃圾达80多吨。年内集中出动550人次清理排污沟480米,清洗“牛皮癣”600处。
(三)完善垃圾收集、清运填埋模式。配备齐全的垃圾压缩运输设备,提高镇区垃圾收集清运能力;不断改善镇区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真正做到“收集清运全封闭、生活垃圾不落地”的目标,实现垃圾清运、填埋一体化管理,做到镇区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改变了镇区脏乱差的状况。截止目前,共清运主辅街道垃圾23200吨,环城路及居民区生活垃圾约7906吨,清理卫生死角垃圾、建筑垃圾、杂草、碎石等约230吨,处理各类堆积的垃圾1848吨,填埋垃圾场50余次,填埋垃圾8900吨。
(四)城镇管理和“白色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严格按章办理临时占道经营审批、道路挖掘等各类手续;在平时执法过程中,对违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严管重罚,积极配合卫生、武警消防等部门对镇区的食品卫生、消防安全进行专项检查。在日常保洁的同时,在镇区内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使城镇“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观。
——社会公共事业全面进步
(一)“两基”工作稳步推进。经过全镇干部职工和牧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各项6 任务,各类刚性指标全部达到“国检”验收要求。
(二)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镇牧业人口应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106人(其中,五保户39人,低保人口259人),截至目前,已参保3106人,参保率为100%。
(三)其他工作正常进行。一是认真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在全镇范围内定期、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注重群众饮食安全,积极协助工商等部门开展市场集中整治,对辖区内超市、商店、餐饮行业进行检查,从源头上杜绝有害食品进入居民、村民生活。二是开展控烟宣传工作。大力倡导“健康村社、控烟先行”的全社会的共识,使控烟活动宣传内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有力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
(一)积极开展“送医下乡”、“科技进村入户”活动。集合中央、省委1号文件宣讲及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下派工作组积极开展“送医下乡”、“科技进村入户”等活动,组织医务人员为群众开展义诊服务,积极为牧区群众提供服务。
(二)做好联点帮扶工作。省审计厅为帮扶村我镇尼玛龙村群众帮扶物资大米七吨、慰问箱125个、裤子300条、袜子1000双,其余,州农行等帮扶单位也为我镇其他村群众给予了一定的物资帮助。
(三)开展送温暖活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全镇干部职工伸出自己的友爱之手,捐款4476元,为道扎孤儿福利学校的贫困儿童购买并发放了书包、文具盒、铅笔、7 书籍等学习用品及跳棋等智力开发文体用品,奉献了一份自己的爱心。
(四)做好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全镇党员、干部职工为帮扶对象捐款7500元;镇党委、政府为帮扶户争取救济粮2.4万斤。
三、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开展和谐家园创建活动 今年,镇上以“和谐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有效推动了人人追求和谐、促进和谐的生动局面。
一是组织开展了“三争两评”、“三和六好”等系列创评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进村、入户、到人,形成了文明、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和生活方式。二是采取村级自筹、政府补助、向上争取相结合的办法,11个村(社区)配套了电脑、打印机和照相机,并架通了宽带网络,定期开展远程教育,镇、村(社区)全部实现了网上办公。
四、开展共驻共建,扎实抓好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落实 镇、社区两级组织切实加大协调力度,加强与共驻共建单位联系沟通,深入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进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社区、法律科普宣传进社区、先进文化进社区、文明新风进社区”和“环境优美在社区、遵纪守法在社区、婚育新风在社区、读书育人在社区、爱绿护绿在社区”等系列创建活动,成功举办了全镇文艺汇演。
五、建立长效机制,构建优美和谐人居环境
今年,镇上组织开展了“不文明行为大家谈”大讨论和“革除陋习、倡树新风”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卫生知识,增强了群众文明意识。
第二篇:创建文明镇汇报
高山镇位于荥阳市西部,辖19个村,3.2万口人。近年来,高山镇综合实力大幅增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共完成生产总值2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0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4元。
近年来,高山镇党委、政府以争创“省级文明镇”为目标,提高标准,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现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全面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制,形成强大创建合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镇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文明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健全了有人管事的领导体系和有人专干的工作网络。二是加强宣传发动。通过书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省级文明镇的目的、意义、工作重点及要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制定了《高山镇创建省级文明镇实施方案》,并把方案中的具体要求和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把创建文明镇工作开展情况作为镇村干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奖优罚劣,大大调动全镇干群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二、以人为本,强化教育,狠抓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过粉刷张贴标语,发放学习手册、印刷宣传单等形势规范群众的思想道德行为;二是抓好移风易俗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科学文明的认识,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礼宾协会等群众组织,依照法律修订村规民约,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封建迷信;三是抓好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文明言行的规范活动,在全镇倡导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大力倡导学习、开放、创新、超越的新时代精神,有力的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止目前,全镇共有省级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村1个、郑州市级文明村3个,荥阳市文明村4个。
三、加大投入,创新载体,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一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投资716万元建成了占地16000余平方米的高品位群众文化广场及综合文化站,每天晚上都有上千人前来休闲娱乐;投资150万元建成了高山村文化广场,购臵安装了健身器材,建成了灯光球场。同时,加强村级文化大院建设。目前,全镇19个村全部建成了文化大院,其中11个村的文化大院包含有活动室、器材室、会议室、图书室、阅览室、篮球场、健身器材等,每个村利用文化大院坚持每月放映一部公益性电影,建设文化大院工作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2007年许村、石洞两个村的文化大院被命名为河南省示范文化大院。
二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组建文娱团体,着力挖掘农村传统特色文化精品。镇党委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每个村奖励5000元,鼓励各村建立民间文艺演出队,并利用农闲、节假日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受到群众普遍好评。2007年,高山镇成功举办首届春节文艺汇演,并于2007年、2008年、2009年派出代表队参加荥阳市“索城春晓”系列广场文化活动,荣获一等奖7个,二等奖2个。此外,每两年举行一次农民运动会,提高了群众的身体素质。
三是积极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为载体,从完善镇区功能和加大综合环境整治入手,先后投入1272万元对高山镇区的五条道路及竹川至高山迎宾大道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新建了镇派出所、司法所、邮政局办公楼,建成了镇区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公益设施,为人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大力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控制污染源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2008年高山镇被评为河南省清洁家园行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镇。
四是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方面:进一步完善了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四项手术”、独生子女系列保险及有关优惠政策,多年来,全镇人口每年的出生率均控制在6.48‰,低于市下达的10.2‰目标。文教工作方面:筹资200万元新建了高山镇中心幼儿园;投资20万元对中心中学校园进行了硬化、绿化;投资10万元改建了中心中学宿舍楼,投资12万元分别建成了中心中学卫生室和中心小学卫生室;投资8万元,更新了图书、仪器等相关设备。医疗卫生工作方面:投资60万元对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筹措资金新建或改建了高山、竹川等村卫生所;
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免低保户、五保户、计生户、军烈属以及70岁以上老党员的参合费。
四、完善服务,健全机制,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近年来,我们把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作为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建立了镇便民服务大厅,施行科室前移,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咨询服务和困难救助。同时,健全规章制度,增加便民措施,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
二是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全面贯彻落实“4+2”工作法。不断拓展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保障群众依法享有民主权利。同时,积极推动“4+2”工作法在全镇的贯彻落实,凡是村级重大事务和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求各村按照村党支部会议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内容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等程序进行。截止目前,全镇19个行政村已通过“4+2”工作法解决村里重大事项20起,做到了全覆盖、全运用。
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广泛开展以“争创平安高山、平安村、平安企业、平安单位、平安家庭”为主要内容的“五创”活动,全面落实维护社会治安责任制,健全社会治安工作网络,成立了综治中心,有效打击了各种社会犯罪,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提升。连年来,我镇被评为郑州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
第三篇:创建文明镇汇报材料
全国文明村镇汇报材料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 “镇强民富、文明和谐”这个总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洛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强力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有效地促进了镇域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去年,**镇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乡镇、卫生乡镇等称号。
****镇位于洛阳市洛**岸,北连洛阳老城区,南接新兴的洛阳新区和中国十大工业品贸易批发市场之一的关林市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镇因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先生将宅院题名为“**窝”而得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晚年就居住于**镇狮子桥村履道坊。唐代皇室、达官贵人及商贾云集**,全镇16个行政村全部坐落在隋唐洛阳城遗址内,属国家一级遗址文物保护单位。全镇总面积22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总人口5万余人。
一、提高决策能力,加强班子建设
常言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子建设的好坏是创建工作成效的能否取得成效的根本基础,一个坚强有力、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关键所在,为此,镇党委以争创“六好党委”为龙头,抓班子,建队伍。首先,镇党委响亮提出了“团结合作,坦诚相待,遇事共商,谋求发展”的工作原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政一把手总揽全局,树立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务实、高效、创新的班子整体形象。其次,加强学习,提高班子的整体领导和决策能力。党委中心组每周四学习,雷打不动,以学习促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深化学习。加强领导班子廉洁自律工作,党委班子成员廉政勤政,作风扎实。再次,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包企业、联系户制度。班子成员每周都要深入所包村、企业及联 系户进行走访座谈,了解情况,掌握民情民意,积极为群众、企业排忧解难。两年多来,党政班子成员为群众、企业解决实际问题500件见次,密切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此外,镇党委、镇政府还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的意见》,提出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创先争优”的工作目标。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为基层办实事、转变工作作风的工作方案,并纳入考核中,把改变作风为基层服务做到实处,树立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近两年,镇党委连年被洛阳市授予“六好党委”。
二、明确目标任务,健全创建机制
随着洛阳市新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紧邻洛浦公园、国花园和隋唐城遗址高效农业园区的优势,为**提供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使**的各项工作也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镇党委、政府变压力为动力,把创建“文明**、绿色**、商贸**、旅游**”作为新的发展建设目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李安民担任组长,镇长张大伟任副组长的文明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制定长远规划和阶段目标。一方面实行领导创建负责制,围绕总体创建目标,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另一方面,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分级管理制,根据创建工作的具体工作具体分工,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文明建设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建章立制,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并将创建工作纳入责任目标管理,实行百分制考核,规定了奖惩措施,先后出台了《**镇创建省级文明镇规划方案》,以及机关作风纪律,思想政治工作、廉政建设等20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创建工作制度体系,确保文明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三、丰富创建载体,提高创建实效
镇党委、政府以创建文明镇为载体,以人为本,重在建设,在创 建活动中做到:坚持一个统揽(以创建文明镇统揽全镇的工作大局),围绕两条主线(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线),用好三块阵地(文化站、文化大院和党校),抓好四项活动(创建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镇和科技、卫生、法律三下乡活动),发挥五个作用(教育基地的引导作用、村级组织的管理作用、窗口行业的传播作用、机关建设的表率作用和文明单位的示范作用),丰富创建内涵,将创建工作引向纵深发展。
一是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提升公民素质。镇党委、政府把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首先,加强思想教育,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以镇党校、村文化大院和党员活动室为阵地,以文明学校为依托,充分发挥与洛阳师范学院关系密切的优势,积极邀请师院专家教授和学生讲课、辅导,以不同的方式对群众和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两年来,先后举办各类文明知识培训班30期,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开展了以“文明礼仪进村镇”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其次,找准结合点,倡导文明新风。镇党委、政府和群团组织把爱国主义教育同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举办了英模报告会,大力开展了扶贫帮困、爱心捐款和青年志愿者等活动。镇妇联在“三八节”举办妇女成才报告会,对全镇农村妇女自学成才勤劳致富、尊老爱幼、移风易俗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镇党委、政府还在全镇发动了向困难群众献爱心活动,捐款5万多元,衣物2000余件。妇联、团委等部门发出倡议,号召为贫困生捐款,筹集资金8000余元,资助了16名中小学贫困学生。组织科技、卫生、法律三下乡活 动,组织医疗队为群众义诊服务,提供法律服务,传播科技知识,使近5000多名群众受益。再次,全面推进公民道德实践活动。镇党委、政府以“公民道德规范进万家”为载体,全面提升公民道德建设水平。根据不同群体及行业特点,建立了机关、工商个体、中小学生、行业4个素质教育基地。在牡丹花会及重大节日期间,组织义务服务队为外地游客提供服务,受到中外游客的好评。在全镇开展了“告别不文明行为,共创美好家园”活动,全镇2000多名中小学生开展宣传,打扫卫生,义务服务等活动,重点宣传20字基本道德规范,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达到人人皆知,个个会背,一言一行,从我做起。同时,还与当地驻军携手建起军民共建道德规范一条街。
二是创建文明村、文明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开展以“文明户、文明村”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进村镇”创建活动。通过召开现场会,抓典型引路,抓骨干培训,层层发动,大力宣传,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全镇建成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10个,区级5个,省级文明单位5个,市级文明单18个,区级文明单位5个。镇党委、政府利用重阳节、三八妇女节评选“好媳妇,好婆婆”、“五好文明家庭”、“三八红旗手”活动,并进行表彰,营造了“团结向上、互尊互敬、团结友善”的良好氛围,全镇已建成镇级“五好文明户”6800户,区级“五好文明户”1500户。
三是加强镇村文化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镇党委、政府不断完善文化网络,形成了“以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文化大院建设为基础,以文化专业户为补充”的多层次文化宣传网络。投资8万元改建了镇文化站,内设有图书室、健身室、娱乐室、文化活动室等。各村坚持“以文化促文明,靠文明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村村建有文化大院。西岗村文化大院有阅览室、活动室,投资1万多 元建起了篮球场和文化活动广场。全镇形成了以西岗、曙光、新村、王庄为主的推广科学技术为主的文化大院;以聂湾、军屯、**等为主的传播民间文艺为主的文化大院,每年都要组织民间艺术团体参加区春节戏曲调演、牡丹花会文艺演出、庆“七一”演唱大赛、河洛欢歌演出等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为群众提供新鲜、活泼、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文化大院不仅是群众的乐园,还成为学习科技知识的“海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阵地”,培养农村社会主义文明新风的“课堂”。先后举办农业技术、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讲座等15期,使全镇5000多名群众受到培训和教育,提高了全镇群众的自身素质。
四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网络,走“科技兴镇”之路。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工作,把“读科技书,走致富路”作为创建文明村镇为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了镇、组、户三级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村和科技协会的带动作用,为群众提供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服务。共举办畜牧养殖种植等科技培训班20期,参训人员5000余人,推广实用技术18项,印发各种技术资料20000余份,培养了80余户科技示范户,建成科技示范村5个和科技示范协会4个。目前,全镇大多数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每年开展了评选科技标兵、致富状元活动,涌现出科技标兵10名、致富状元15名。并组织科技人员组成科技知识宣讲团,到各村进行巡回报告,传授科技兴农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发展意识。
五是开展移风易俗,弘扬社会正气。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管理作用,积极支持各村“红白理事会”、“禁毒学会”、“民调组织”开展工作,运用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办法,制止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现象,树立勤俭节约,新事新办的良好风尚。积极推进殡葬 改革,全镇火化率100%,破除了旧的丧葬习俗。
六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确保社会稳定。镇党委始终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发展”的高度,树立“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没有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始终把稳定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防大队和20人组成的治安应急小分队,配合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推行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逐级上访制、领导接待制度,转变工作作风,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变上访为下访,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稳定了群众情绪,稳定了大局。进一步加强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民主选举,基层政权进一步巩固,16个村达到村民自治示范村标准。推行“村帐镇审,组帐村管”,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了经济信访案件。
七是加快文明社区建设。**镇有安南、安东两个社区,镇党委、镇政府以文明社区建设为突破口,以深化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为切入点,完善了社区建设的基础配套设施,实施社区“五心工程”,即:加强开展教育,凝聚人心;深化社区服务,温暖人心;丰富社区文化,陶冶人心;加强社区管理,稳定人心;发展社区经济,鼓舞人心,从而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大环境整治,美化镇貌村容
去年年初,镇党委、镇政府结合洛阳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今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下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整治环境,美化镇容村貌。一是硬化道路。全镇各村投资2000余万元,硬化了城中村内的背街小巷等道路22余万平方米,修建了赵村、中岗、东岗、西岗、王庄等村的排水系统,基本解决了这部分区域的基础设施问题。二是拆除违章建筑。对赵村、**、王庄等村及镇辖各单位内的违章建筑进行统一拆除,共拆除2500处,12000平方米。三是完善环卫设施。改 建、修建水冲厕所24座,并按照创建设全国卫生城市标准做到了设施齐全,管理统一,定期消杀蚊蝇。四是取缔废品收购站。按照市创建办的要求,采取自动搬迁和强制搬迁相结合的方式,半月时间内取缔了全镇辖区内的各类废品收购站(点)132家,取缔了果园路旧货店铺百余家,堵住了脏乱差的源头。五是根治垃圾。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定时收集,定点集中,统一清运”的垃圾管理模式,全镇各村、各单位产生的垃圾由镇政府统一代运,从根源上解决了垃圾的积存和垃圾乱倒现象。全镇十个村在镇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由149人组成的十支专职环卫清扫队伍,配备了垃圾收集车50余辆和8辆汽车,新建了标准化的垃圾收集点,严格按照垃圾管理模式运行,达到了日产日清。3月份以来,共清理各村及主次干道积存的陈年垃圾6万余方。六是规范建材堆放。建材占道、乱堆乱放一直是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村的“顽疾”,**镇对各村的建材堆放和覆盖制定了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并采取向建房户收取保证金的形式,促使各村的建材堆放达到了规范要求。七是村庄绿化美化。镇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对全镇的12个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村的街道两侧墙体进行统一修补、刷新;王庄、水磨、新村等城中村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各家房前屋后的空地进行绿化、造景、形成了一村一景,一家一品的绿色景观。八是专项整治。**镇在重点整治好城中村的同时,也将辖区内的主次干道两侧的市容市貌,各类社区庭院和“五小”单位等区域的综合整治列入创卫工作的重点。组织专人负责辖区21个专业市场的综合整治,使各类市场全部达到了创卫标准;对欣达市场等“五小”单位集中的场所,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促进了全镇“五小”单位的创卫达标,共通过达标验收520家,取缔164家;取缔了果园路的旧货市场,并对整条路进行了绿化、硬化、墙体刷新和卫生保洁;取缔了**村农贸市场,对市场门面房进行了整修,使原来的占道市场成为规范化的步行街; 对洛龙路、洛宜路等主次干道两侧墙体进行统一刷新,并安装了路灯,日暮时分,七色斑斓的霓虹灯、富贵伟岸的高杆灯、精致明亮的射灯交相辉映,形成了明亮和谐的亮丽景观。去年,被**省评为卫生达标乡镇。
五、加快商贸建设,壮大镇域经济
镇党委、政府针对我镇的区位发展优势和经济发展格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商贸富镇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目前全镇已建成7个不同类型、各具特点的农业园区,花卉种植业、畜牧养殖业、高效农业已成我镇的支柱产业;花卉种植已发展1000亩,奶牛存栏2000余头。占地4000亩,以高效观光农业为主的隋唐城遗址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进园企业8家,引进资金8000多万元,建成后将成为休闲娱乐、观光、高效农业为一体的园区。精品牡丹园已种植牡丹500亩,全镇农业结构调整已达80%。镇党委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镇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来抓,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经济带,沿洛龙龙门大道建成汽车、粮油、家具、汽车配件、工程机械等专业市场5个,仅汽车销售业有39家,汽车展厅16个,经销17个汽车品牌,年销售5000多辆,交易金额26000万元;以洛阳师院为主体发展起租赁、餐饮服务业;以隋唐城遗址高效农业观光园区为一体发展花卉种植、观光、销售;以洛浦公园和国花园为旅游景点发展休闲娱乐观光带。全镇各类工商企业已达到1800多个。去年全镇经济综合实力跨入**省百强乡镇之列。预计到今年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7000万元;限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160万元;限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6868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138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50元。
此外,镇党委、政府认真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积极落实计生管理新机制,广泛开展优生优育服务活动,大力提高计划生育干部 队伍素质,计划生育管理综合水平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率95%以上,计划生育工作被市授予先进单位。同时,还树立教育优先,超前发展的意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夯实素质基础,提升教育质量,对中小学软、硬件设施进行配套建设。投资200余万元建起了实验中学教学大楼,中小学校舍富有现代化气息,体、音、美及实验器材配套齐全,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镇域内有卫生院、部队医院及村级的卫生室,群众可就近治病,及早解除病痛。全镇新农合参保率达95%以上,“四苗”接种率95%以上,全镇16个村全部用上卫生干净的自来水,卫生合格率达90%以上,公共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严格执行《土地法》和《环境保护条例》,强化宣传,注重规划,加强监管,控制到位,全镇无发生乱占、乱建耕现象,“24小企业”全部关停,对有污染源的企业进行治理,限期整改,污水、烟尘、粉尘达到排放标准,改善了大气质量,净化了环境。
中共**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2008年7月24日
第四篇:XX镇文明城创建工作汇报
**镇文明城创建工作汇报
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市、区文明城创建各项工作安排部署和标准要求,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把创建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镇域环境卫生和群众文明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1)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对辖区内S101、南环路、濮水路、铁邱路4条主干道沿线两侧和村内街面、坑塘、路边沟、街店门市等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粉刷街面10万平方米;清理坑塘6个,路边沟10条;清运垃圾36000余方,给29个村都配齐了保洁员,健全了监管机制。
(2)为了更好的对我镇辖区内的4条主干道沿线两侧和部分显要位置村路边沟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我镇通过招投标,将该部分垃圾清理工作外包给了专业的垃圾清理公司进行清理,要求外包公司一定要按照“有必清、清必净”的标准及时进行清理。
(3)在S101、南环路、濮水路、铁邱路4条主干道,濮阳南高速口设立大型户外宣传牌栏27个;各村及主干道
悬挂宣传条幅100余条;发送宣传短信10000余条;在全镇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4)对**集、宏进市场、濮水社区等重点区域,在要求他们各自所在的村、市场方、社区物业公司自身做好相关保洁工作外,实行城管部门24小时监管制度,确保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置;截至目前,共规范户外广告牌90余家,查处违法占道经营40余起,拆除违章招牌20余个、,处理违规工地3处。
二、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文明城复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和组织。二是压实工作责任。
按照“条块结合”、网格化管理和科级干部划片分包的原则,制定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到点,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工作台账,限定整改时间节点,确保文明城创建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三是强化宣传教育。
通过悬挂横幅、流动广播、召开村民动员会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知,调动群众的创建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户户动员、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四是严格督导奖惩。
由镇纪委牵头,成立4个创建督导组,对全镇辖区内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进行不定时、不定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实行挂号销号制度,限定时间节点整改。对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包片领导和责任人,严格按照规定予以组织处理。**镇将继续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新标准,认真落实市、区各项工作要求,在巩固提高现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狠抓薄弱环节,注重长效机制建立,以最坚定的决心、最科学的方法、最有力的措施、最严格的管理、最坚强的保障,全力打好文明城市创建总攻的攻坚战,力争为我市全国文明城创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文明城创建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支持、我参与、我奉献” ——市委书记吴浩峰、市政府市长杜学军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
2008年6月26日
市民朋友们:
2008年是激人奋进、充满考验的不平凡之年。中国将首次主办奥运会,迎来五洲宾客,一展华夏文明。奥运召开前后的8月和9月,我市也将分别迎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自治区级、国家级两次测评验收,这是对近年来我市文明城创建工作的一次大总结,是对满洲里市整体文明程度的一次大检阅,也是进一步扩大满洲里在国内外影响、打造口岸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的一次良好机遇,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文明是一种力量。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城市建设、综合实力、和谐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是极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重要城市品牌。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满洲里、扎实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综合性工作载体,是“内增凝聚力、向心力,外增吸引力、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文明城市目标,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创建更好地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增加社会财富与市民收入,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使群众安居乐业、得到实惠,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因此,创建文明城市既关系满洲里未来的发展,更关系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满洲里人民最迫切的共同心愿和整体意志。
广大市民是创建的受益者,也是创建的主力军。创建文明城市,不仅仅是要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创建的过程。离开了广大市民的参与,一切创建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市文明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文明成果需要我们共同来珍惜。市委、市政府号召: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创文明城市,建和谐社会。全市人民要积极行动起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团结一心,支持、参与创建,维护满洲里形象,做文明边城人,为创建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城市进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全体市民要学习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规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市民守则和文明公约,倡导和规范十大文明行为,做到文明上街行路、文明驾车候车、文明乘车购物、文明礼貌交流、文明参观游览、文明生产办公、文明居家生活、文明礼遇宾朋、文明饮食休闲、文明娱乐学习,礼貌待人,与人为善,践行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准则,彰显满洲里市民具有现代特质的文明素养。
崇尚道德模范,弘扬良好道德风尚,是一个城市健康向上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我们要向全国道德模范学习,向我市孙菊婷、钱志良、宋广营、时秀君等群众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见贤思齐、争先创优,让文明从自己做起,道德在细节体现,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为城市文明增光添彩。
满洲里地缘条件特殊,文化底蕴深厚,辉煌的过去令我们无比自豪;满洲里生机勃勃,富有发展潜力,美好的前景令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携起手来,发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构筑和谐,追求卓越”的新时期满洲里精神,积极投入到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去,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以实际行动创造精神文明建设新业绩,共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满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