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学习总书记学雷锋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永恒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在科学和哲学的双重语境中,永远是个不朽的话题。前者追求物质不灭,后者追求精神不朽,而用老百姓的话来诠释,更直接而有味道,“什么叫永恒?后来的人能记住你,那就是永恒了。”
2014年3月,总书记接见部分来自基层一线的军队人大代表时,掷地有声说道,“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永恒,是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启的半个多世纪学雷锋活动历史的回响,是面对现在与未来,将红色经典传承到底的郑重宣示。
雷锋精神所以能够超越时代而历久弥远,根本在于雷锋是在我们党、军队和人民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的杰出代表,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雷锋精神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的先进性生动诠释;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生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永葆不断创新发展的活力。
一、雷锋是党和人民培养的一代新人杰出代表,哺育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名字命名、通过雷锋言行事迹表现出来的,以雷锋的先进思想、高尚品德和崇高追求为基本内涵的一种伟大精神。
雷锋的出现和雷锋精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雷锋是在我们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雷锋精神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中产生出来的,扎根于社会主义中国这片沃土之中。
1956年,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为全社会打下了共同利益的坚实基础,使集体主义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在全体人民中普遍地进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为人民服务有条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道德,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时势召唤英雄,英雄引领时代。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新任务的提出,激励着人们努力奋斗。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雷锋脱颖而出,雷锋精神应运而生。
雷锋出身很苦,旧社会夺走了他五位亲人生命,使他成了孤儿。新中国成立后,雷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幸福成长。他参加工作后,当过农民、公务员、工人和解放军战士。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社会地位的巨大变化,使他憎恨旧社会,热爱新中国和共产党。他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中去,把远大的理想和日常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业绩。他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7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雷锋以短暂的生命铸就了辉煌的人生,以平凡的事迹彰显了伟大的精神,以崇高的品格竖起了道德的丰碑。党中央历来对学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高度重视。1963年3月,毛泽东亲笔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相继为雷锋同志题词。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长盛不衰,亿万人民群众热情响应、广泛参与,雷锋精神不断得到弘扬,学习雷锋好榜样,千万个雷锋在成长,我国涌现出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朱伯儒被称为“八十年代新雷锋”,赵春娥被称为“活雷锋”,徐虎被称为“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郭明义、庄仕华和孙茂芳被誉为“当代雷锋”……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结合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新形势的具体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尊重发展规律,发表一系列学雷锋重要讲话。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些都为新时代学雷锋确立了科学坐标,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雷锋精神将展现出更强劲的历史穿透力和精神震撼力。
二、雷锋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丰富和发展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战胜种种艰难险阻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支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中华民族精神作为先进文化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源泉,始终把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手段,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培育出千千万万个具有崇高道德情操和风范的模范共产党员。这些共产党员,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建功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带动了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雷锋就是其中一个优秀的代表。雷锋精神既是先进文化的旗帜,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雷锋精神汲取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承接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价值追求。以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为内涵的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传统相一致,与中华民族倡导的扶危济困、守望相助、民胞物与、仁者爱人的思想相一致,与中华民族遵行的敬业乐群、恪尽职守的情操相一致,与中华民族提倡的因时而变、与时偕行、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理念相一致,与中华民族坚守的“成由节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古训相一致。雷锋精神宝库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还很多。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铸就了雷锋精神的鲜亮底色,奠定了雷锋精神的文化底蕴。
雷锋精神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雷锋精神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共产党人崇高追求和高尚境界,是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丰富和发展。
三、雷锋精神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具有引领时代的永恒价值
我们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从只有50多位党员到拥有8900多万党员、450多万个基层组织,成为世界最大执政党。之所以能如此,根本在于我们党能“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雷锋是在党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他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处处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丰富内涵,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雷锋精神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当作最大幸福,始终具有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道德温度。在雷锋的言论中,“党”“人民”“祖国”“社会主义”“事业”是用的最多的字眼,这些字眼是他人生的价值理想,是他22岁年华不忘的初心、不负的使命。他在学习笔记中写道,我是人民的子弟兵,一定要永远牢记党和毛主席的教导,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关怀、爱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战斗不息。
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雷锋时刻以党的宗旨这把尺子衡量和告诫自己,经常思考和解决好入党为了什么、做工作干些什么、身后留下什么的问题,决不为个人或少数人谋私利,始终坚守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家园。
猎狼天下人才求职平台
2014年2月7日,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明确提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是从执政理念的高度对党的根本宗旨作出的新阐释。雷锋精神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雷锋精神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甘当革命的螺丝钉”,把个人的前途完全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像钉子一样,刻苦钻研,勤于学习,积极进取,其实质和核心是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模范人物是党的先进性的载体。雷锋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展现出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普通的士兵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无私奉献,鲜活地诠释了共产党员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的宗旨,以无穷的道德感召力激发起广泛的社会共鸣,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了党的先进性,巩固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雷锋精神能够超越时代而历久弥新,其根本在于它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与民同在,价值永存。
四、雷锋精神生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发展中获得历久弥新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雷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优秀青年和杰出代表。
雷锋精神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丰硕成果,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实践结晶。同时,我们党在推动全社会发扬雷锋精神的过程中,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使其在时代进步中始终散发着魅力。
雷锋精神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雷锋是一个真实、鲜活的人物,也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符号。它鼓舞推动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在这个宏大的全社会学雷锋主流场景下,某些雷锋精神“过时论”“超前论”的疑惑逐渐地消声了,历史虚无主义用“抹黑”“解构”的手段试图摧毁人们对雷锋等英雄模范传统认知的拙劣表演,遭到广泛的谴责和唾弃。在中国人集体向“当代雷锋”“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致敬的盛典上,在千千万万个“中国好人”原子般的裂变中,雷锋精神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撑,伴随着新时代节奏获得广阔的发展时空。
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与创新学雷锋活动的方式方法,是一个需要不断求解的方程。过去几十年,广大人民群众对雷锋优秀品格始终充满敬意,对学雷锋活动始终保持巨大热情,创造出许多宝贵经验。今天和将来,更要相信和依靠人民,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加强引导、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多组织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多运用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学雷锋活动,使参与的过程成为群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要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群众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用平凡人的故事展现道德的光芒,激励更多的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转化为践行雷锋精神的自觉行动;要认真总结和推广人民群众在学雷锋活动中创造的先进经验,引导各地区各部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学雷锋活动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也为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新的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在总书记学雷锋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国学雷锋活动必将进入一个崭新境界。
第二篇:雷锋精神永恒演讲稿范文
雷锋精神永恒演讲稿
2006年3月5日是毛泽东为雷锋同志题词四十四周年和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四十多年来,这位普通战士的人生轨迹融进了共和国巍巍大树的年轮,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雷锋”这个名字已经衍化为一种精神象征,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雷锋经历过旧社会孤儿的苦难生活,解放后,他把自己对党的情感汇聚成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当过农民,做过工人,后成为解放军战士。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人生的三大红色旅程:入队、入团、入党。他无论何时何地,总是自觉地把个人命运和祖国的前途、人类的理想紧密地联系起来,党叫干啥就干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闪光,体现出坚定的志向和高尚的品格。雷锋精神是什么?雷锋精神,究其实质,就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创业精神,见缝插针、好学上进、善于钻研的钉子精神,团结合作、乐于助人、携手并进的友爱精神。这是一种有利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民族精神。
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正义、爱国、奉献、牺牲等崇高精神;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扎实进取的优良作风;大力弘扬民族自尊、人格高尚、情感健康、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让我们在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用雷锋精神塑造我们城市形象,展现我们城市健康文明、蓬勃向上的活力。
时代擎起了雷锋,雷锋辉煌了时代。原创:gongwen123.com让我们用时代的脚步去延伸和拓展雷锋精神的光彩,升华雷锋精神,造就出更多我们这个时代的雷锋。
在学习雷锋的日子里,我希望大家切切实实地开展好“养成道德好习惯,我做合格小公民”实践体验活动。即:在家做父母的“小帮手”;在社会做帮人律已的“小标兵”;在学校做与同学合作的“小伙伴”;在公共场所做环保的“小卫士”;在少先队里做自助向上的“小主人”。
同学们: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创业精神,见缝插针、好学上进、善于钻研的钉子精神,团结协作,乐于助人、携手并进的友爱精神。让雷锋精神,陪伴我们健康成长!雷锋精神永恒!
第三篇:雷锋精神之永恒
雷锋精神之永恒
――学雷锋月里的沉思
雷锋,一个小时候就铭刻内心的榜样,一个激励了多个时代的灵魂,一个时刻在中华大地光华四射的星辰,伴随了中国五十多年的变革和发展,也伴我从少年步入了中年。而他那平实无华的言行、熠熠闪光的精神,却时过更新、魅力依旧。社会需要他,祖国需要他,人民需要他,时代更需要他,他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雷锋精神-助人为乐
从身边小事做起,不计较个人得失,热情对待任何人,这是平凡之中的伟大,是积善成德的可贵。大家都知道“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是美誉,不是夸张。他以一颗火热的心,热情助人,不知辛苦,为丢失钱物的旅客送上车票,扶行动不便的人上下车,为身边的人倒来热水,替服务员打扫卫生......这些身边的“琐碎”小事,正是他助人为乐精神的点滴体现,雷锋用他22岁的生命旅程,刷新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千年道德古训,标注了中华优秀传统品德的时代意义。这不仅使人们感受到了“好人好事”对于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力量,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人人都可企及的道德高度。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不会变,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养分。这种融合共产党先进本色、社会进步潮流、民族传统美德为一体的精神品质,契合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
反观目前社会,一些社会现象让人心冷、让人困惑:行动不便的老人摔倒了、路人漠然而过,车祸中无助的伤者面对周围淡然的旁观,孤寡老人死于居所十数日无人知晓,单位水管破了视而不见,办公公共区脏了无人打扫……所有这些,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不和谐音符。我在想,是时代不同了人的思想不同、还是人的价值理念发生了变化左右了人的行动?雷锋精神是不是落伍了?其实在内心深处我是否认的,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不会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做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有义务去做些力所能及、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事,为这个社会添一份温暖、添一份爱,也让自己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雷锋精神-无私奉献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段被引述了无数次的雷锋名言,透彻地诠释了雷锋精神的真谛。翻开《雷锋日记》,人们无不为其中流淌的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真挚而浓烈的感情所打动。他对国家满怀美好希望,相信作为这样一个国家的公民无私奉献是天经地义,相信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主义祖国必然拥有光辉灿烂的前景。雷锋说过:“我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在哪里,都要闪闪发光”。这不是豪言壮语,这是他工作精神的写照,也是他责任在肩、甘心奉献的信条。社会
中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事业都需要这种态度,过去需要,现在更需要。
但现实中,多少人私利当头,凡事讲报酬、讲回报,没利的事不干、不利己的事没兴趣、没前途的工作没干劲,“奉献”是别人的,无私奉献只可说说而已;工作中拈轻怕重、得过且过,多一点工作就抱怨,工作与轻巧的比、收入与高的比,只比报酬不比奉献,凡此种种、不一类举。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的过快与社会文明的不同步是最直接的原因。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归咎于部分人思想的不觉悟,往大处讲是社会道德教育的落伍与失败,是一个国家国民基本素质教育的缺元与疏漏。固然这些年党已为此做出了较大的补偿努力,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只能说改正过程是事倍功半的。
雷锋精神-钉子精神
雷锋是一个普通的人,不是神。他在工作实践中提出了“钉子”精神,要想钉子一样,盯准目标、锲而不舍,把工作做到最好。他靠着这一精神,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命运:身为农民孤儿,当过拖拉机手,到炼钢厂当工人,后来参加了解放军,还当选为人民代表。他每一次的工作变动,都是在克服客观条件不足的前提下完成的,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常说的工作上不放弃,围绕目标而尽心尽力正是如此。
我们现实中缺乏钉子精神的人太多了。许多人经不起一点儿挫折和坎坷,遇难而退而不是知难而上,在顺境中可驰骋四方而
逆境中寸步难行,目标忽远忽近、不切实际,失败一次就消极悲观,缺乏持之一恒的信心和斗志。其实,钉子就是在没有机会的时候硬找机会,在没有立足之地的平台上靠认真和执着寻求到自己的位置。人如果没有一点钉子精神,想走上成功之路是非常不现实的。
雷锋是一个时代的英雄,更是永恒的精神样本。沿着雷锋闪光的足迹前进,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社会就能更加和谐健康地发展进步。今天,我们实践雷锋的实践,追求雷锋的追求,就是不断地为雷锋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因子,让雷锋精神常在常新。
第四篇:永恒的雷锋精神
永恒的雷锋精神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爱与奉献在一点点流失,自私自利,尔虞我诈却乘势蔓延。在我们渐渐丧失精神粮食,变得麻木不仁时,一个振聋发聩的的名字在我们耳边响起—雷锋。是啊,我们不能忘记这个名字,他是我们的英雄,他真正诠释了何为爱,何为奉献,让我们在迷茫的道路上寻得一盏明灯,在黑暗中猛然惊醒。
雷锋,优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党员。它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中,七岁就成了孤儿,在党和人民的培养下,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他短暂的人生中,从不抱怨,从不自甘堕落,他把最宝贵的青春无私的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用他的事迹给人民带去温暖,带去光明,告诉后人:有爱才有光明的天堂,无爱是黑暗的地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每当想起雷锋,就会想起这样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后悔,为虚度年华而悲伤,为自己毫无理想,毫无志向而羞愧难当。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始终如一的奉献自己,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永远那么富有爱心,永远那么真诚善良,永远那么勤劳敬业,永远成为那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充满钻劲,挤劲,守候在自己的岗位上。他无愧于党,国家和人民,他奉献出了自己身上的每一分光,每一分热。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而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是悲哀的。作为具有五千年辉煌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所孕育出的英雄—雷锋,他从来没有离我们而去,而我们却与雷锋渐行渐远。精神粮食极度匮乏,如同行尸走肉的我们如何能支撑起这个伟大的民族,伟大的国家。那些血与泪的屈辱历史就是最好的见证,我们需要清醒,需要振作。“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我们需要以雷锋为榜样,互相帮助,无私奉献,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之中,以集体为荣,以集体为个人能发展进步的平台,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才有发展。我们的党,国家和每一个人民都需要雷锋精神。“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句话是雷锋一生中真实的写照,短暂而光辉的生命无私的奉献给了人民,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国家已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才能真正赢得民心,人民才会拥护,这样的国家才有发展,才能强大起来。每个人也需要富有爱心,知恩图报,为他人服务,那么社会才会充满光明,阴暗的东西才会无处躲藏。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你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现金才能移山填海。每个人付出一点,胜过一个人付出全部。尽自己的一份力,既是付出者,也会成为受益者。雷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还有他勤劳敬业的钉子精神。雷锋的一生平凡却伟大,他用短暂的生命书写了不朽的传奇。在工作中,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他说:“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他把劳动视为最光荣的事,所以他热爱劳动,从不懒惰,从不后退,每一次工作都冲在最前面,付出百分百的精力全身心投入其中。在岗位上,他坚持不懈地做好每件事,有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做一个螺丝钉,充满了钻劲和挤劲。劳动最光荣,作为当代人,我们也需要勤劳的品质,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价值,自己创造的才会是最满足的。青春是美好的,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意志的一个缩影,它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指引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昏暗的精神世界,达到自我的升华,最终走向光明。雷锋精神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应该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无私奉献,关心爱护他人的品质。雷锋精神是博大的,他以一种庄严的责任感和伟大的激情,体现在人际关系,职业态度和志愿行为这几方面。他为我们的社会开创了一代新风,它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一种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的钉子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包容进取精神。
一些人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生活改善了,还需要雷锋精神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今日之世界,经济在高速发展,物质得到了极大满足。然而,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许多美好的东西正在流失:热情少了,邻里相见不相识;朋友瘦了,曾经的祸福与共变成了今日的尔虞我诈;爱情杂了,纯真的爱情成为奢望。文明的现代人啊,我们打底怎么了,物质的满足能够掩盖我们精神上的空虚吗?不!我们拒绝做精神上的矮子。一个人没有坚强的精神是没有前途的。我们不仅要有关心他人,舍己为人的品质,还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当中去,勤劳上进,富有创造精神。如果你做到“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那么你就是精神上的巨人,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这个开放的竞争时代,更加迫切的需要雷锋精神。我们需要向雷锋一样的榜样,让我们看到希望,看到目标。每一次好人好事,都会让我们为之喝彩,赞扬,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为人民群众奉献一生的基层干部杨善洲;坚持12年爱心长征,改变山区麻风病村的爱心人士张平宜;在危急时刻奋力救下坠落婴儿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从八岁开始伺候瘫痪养母12年的孝顺女儿孟佩杰;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揭开了人类最美好,最善良的一面。这些精神无不体现着雷锋精神,即为当代的雷锋精神,他们的事迹是对我们最好的教育,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世界的爱,还有情,不能再让物质蒙蔽我们的心灵,我们需要释放属于自己的人性的光辉。
社会的发展呼唤雷锋精神,人民的生存需要雷锋精神,新世纪更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树立长期学雷锋的思想,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常抓不懈,雷锋精神才能在各行各业不断发扬光的,在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然而一些人却对雷锋产生了质疑,认为买名牌手表,用名牌化妆品,穿皮夹克就是爱打扮,是奢侈,他不应该成为一个榜样。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难道就只因为爱打扮就否定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吗?就否定他高尚的人格吗?我觉得这丝毫不能影响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它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他是民族英雄。再者,在你否定他的时候是否想到自己,自己难道没缺点,自己做到无私奉献吗?这种吹毛求疵的人往往是严于他人,宽以待己。雷锋已经作古,何必再去强求,让我们真真正正的去敬佩他,没有苛责。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是国家的支柱,国家的发展建设需要我们。然而,在温室中成长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风雨,却丢失了太多美好高贵的品质,没有了坚强的精神品质,我们怎能担当起国家发展的大任。雷锋精神才是一味有效的药剂,治疗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顽固疾病。人民在呼唤雷锋,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从,从点点滴滴做起,每个人都会成为雷锋,那样社会才有发展,国家才会强大。
希望每个人共同呐喊出时代最强音:我要做雷锋。
第五篇:永恒的雷锋精神
永恒的雷锋精神
每年的三月五日,我们的党和人民很自然而然地想起一位伟人——雷锋同志,一个很普通而又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虽然只活了短暂的二十二个春秋,但他平凡而伟大的事迹始终都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他在我们活着的世人心中树起一座高高的丰碑。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全国各地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其历史意义及普及面远远大于当时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时代影响力度。直至49年后的今天,“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已告一段落,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仍然始终如一,高歌猛进。
究其原因,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最完美的结合,雷锋同志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表现出的是一个革命战士、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的精神,他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所做的一切既平凡而又伟大,是世人人人都能做到的,贵在坚持。“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做好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各个时代的伟人都赋予不同的意义及目标,如周恩来同志就精辟地把雷锋精神概括为四句话: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江泽民同志也曾中肯地提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朱德同志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 1 席的好战士。”直至今天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的决定,可见学习雷锋不但没有过时,还提到了重要的位臵。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时代精神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雷锋精神为什么如此动人,是什么力量感召着人们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永远不忘这位历史伟人,并在不同时期赋予不同的意义,为此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雷锋在辽宁省抚顺市所在部队营房,在路面指挥同志倒车期间,被晾晒衣服、被子的方木杆子击中头部,导致颅骨损伤及脑机能障碍逝世,年仅22岁,自从第二年三月五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全国各地学习雷锋热潮始终坚持下去,他的名言名句,真如他的行动一样,多不胜数,如“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天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冷酷无情。”“……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坚守在你的岗位上”,这些话语曾作为雷锋生活准则广为传颂。
作为新时代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如何继续弘扬雷锋精神,今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9周年,近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 2 念受到强烈的冲击和考验,有些人虽然不明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有人信念动摇、荣辱不分,时时想到个人的利益、处处为自己打起小算盘。而当今时代更需要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学习雷锋绝非是创造惊天动地的事迹,而是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教书育人作为已任,干一行爱一行,讲究奉献,身先卒士,真正做到全心全意服务学生,尽职尽责奉献社会,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梁
显
胜
二○一二年五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