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鹄同志的先进事迹 文档 (推荐)
徐鹄同志的先进事迹
徐鹄,男,1984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在沙坪坝区工商分局双巷子工商所主任科员。
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在基层工商所,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他用行动展示了一个工商干部的风采,领导的信任,组织的荣誉,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多次评为先进个人,多次评为优秀共党员。
顺应职能转变发展的需求,他始终满怀一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挑重担的激情和决心,为工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作为一名有十几年党龄的党员,徐鹄同志深刻地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身边的同志的工作激情。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他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工作,用党的一系列理论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员的光荣称号。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时时处处要真正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形象
监管好市场。
他时刻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同事;在参加组织活动时,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
二、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徐鹄同志在从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期间,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以规范管理、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他随时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同片区的同事一起,为沙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片区共有公司和个体食品经营户约248户,经过实地巡查,全都办理了流通领域食品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做了网上录入和纸质件。每月对辖区内9个大型超市,进行1次食品安全检查;今年已实现抽检食品100组的目标,确保了食品的消费安全。片区共有高危行业47户,按季度上门对经营户实地检查核实,并做好巡查记录、盖章、签字,并在网上录入。片区共有外资企业118户,今年3月,对外资企业进行了实地检查,不漏一户,做到了网上录入信息,完成市
局对外资企业要求的目标。现片区共有微型企业239户,能认真负责做好了实地核查、拍照、登记、财政资金支付审核、保留资料等工作,同时还开展积极宣传、解释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均已开业,经营正常。
在企年检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细仔,严把关口,使中介、经纪人备案、电子图表125户无一户漏过。在非公党建组织发展工作中,上门到公司进行大力宣传、调查、摸底,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的作用,对经济组织实行定点指导,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做通业主思想工作,物色党组织负责人人选,帮助发展党员,逐步建立健全党组织,提高非公经济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三、强化廉洁意识,不断修正人生坐标
徐鹄同志的工作岗位一直在监管第一线,他能树立和强化廉洁意识,正确看待和处理好个人与单位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筑牢自身思想防线,自党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做到了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时刻保持着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一是强根固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了自身的价值取向,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侵蚀,树立了正确的人生坐标;二是强化自我约束,自觉运用党纪国法和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稍微有不符合、不
适应的苗头就及时纠正;三是注重小节,从一点一滴做起,时刻牢记“两个务必”,正确处理好单位、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有效地防止和杜绝了不正之风的发生。
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加强学习,提升监管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在电脑技术方面,他刻苦钻研运用自如,不管所里的哪位同志电脑发现故障,随叫随到,乐于助人的精神受到全所干部的好评。在工商战线上奋斗28年中,毫无疑问他是把他应该做的工作尽可能的做到了最好,真正实践了“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的信念。他以自己廉洁从政的高尚品德在干部中树立了一个工商干部的模范形象。长期以来他格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他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一批又一批的人,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平凡中创造着美丽的人生,这就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境界。
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积极参与,处处事事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巳,起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工作中始终坚持原则,清正廉洁,干净干事。自觉置于党纪国法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模范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积极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篇:徐永生同志先进事迹
徐永生同志先进事迹
徐永生,男,现年44岁,中共党员,在职本科学历,系埇桥区顺河乡王垄村人,宿州市兄弟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宿州市兴牧养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徽省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宿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
徐永生是靠养猪、生猪营销发家致富的。自1995年起开始小规模养猪,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他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猪生产大户、营销经纪人。2001年,他投资200余万元创办的三八办事处周尚村大型养猪场,现存栏能繁母猪126头,年出栏生猪2000余头。2007年初,徐永生抓住国家能繁母猪补贴的政策机遇,大力推广优良品种,调整养殖结构和布局,在顺河乡蔡沃村投资800多万元建设宿州市兄弟养殖有限公司,是一个占地50余亩,存栏能繁母猪500余头,年出栏生猪10000余头的高标准、现代化的养殖小区,并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农民养殖致富。2011年6月,为更好地推进生猪养殖技术,他在原公司基础上投入700万元扩建厂房,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以自身的力量示范引导广大养殖户。现在该公司已经成为埇桥区乃至宿州市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花园式养殖公司。在他的带领下,仅在埇桥区就涌现出生猪养殖大户1200余户,饲养量80万头,占埇桥区生猪养殖总量的75%以上。该同志长年从事生猪调运,每年都组织宿州市四县一区及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等地农户销售生猪20余万头,销往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实现销售收入达3.25亿元,养殖户人均增收8000多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养猪业的发展,活跃市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徐永生富了,但他致富不忘乡邻。他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靠我的示范,扶持和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多年来,他先后提供资金100余万元,帮助周围30多困难户养猪致富;每年捐资5万元,对环村道路、乡村主干道进行整修;从2004年开始,他每年资助50名特困学生重返课堂;每年提供数十万元资金帮助贫困家庭致富;每年为孤寡老人捐款捐物,使他们能乐享晚年。多年来,他利用种猪繁育基地,先后采取免费提供猪苗、饲料、技术服务等方式,帮助周边6个乡镇近百余农户走上养殖致富路。他利用自身的技术以及资源优势,通过结对帮扶带动该村贫困户李军、孙礼环等十余农户发展养殖走上致富道路。在此基础上,他牵头成立了宿州市兴牧养猪专业合作社,下辖生猪购销服务部、技术研发部、市场营销部、后勤保障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养猪事业,有力地促进皖北地区养猪业的发展。据统计,2011年,合作社生猪饲养量达47.2万头,出栏26.8万头,实现产值4.8亿元。随着党的富民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怎样把群众养的猪及时销售出去,让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是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巨石,前一段时间,由于受市场行情影响,养猪业进入“盈亏”平衡阶段,为寻找生猪销路,增加农民收入,他长期奔波在外,脸变黑了,人变瘦了,体重也减少了10多斤,他说:“为了养殖业的发展、老百姓尽快致富,再苦再累都值得”。
丹心一片作奉献,脚踏实地铸辉煌。徐永生勤劳致富,并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用智慧和汗水在农村这块热土上实现了自身价值,他的业绩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誉。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被授予2007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市“十佳”杰出青年、市“双带双培”先锋等多项荣誉称号、2008年光荣当选为宿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
第三篇:徐其军同志先进事迹
徐其军同志先进事迹
谁都希望到城市工作,可他却偏偏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到偏僻山乡教书;
谁都希望有一个相知相爱的终身伴侣眷顾自己,可他却偏偏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毅然决然地推开了身边的爱情之神;
谁都希望有更多的收入让日子过得舒坦些,可他却偏偏把有限的收入奉献给一个又一个贫困的学生。
他,就是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中日友好希望小学年轻教师、共产党员徐其军。
一
1977年4月,徐其军出生在六合县泉水乡四合村一个偏僻小山村。父母务农,只靠种田有限的收入维持生活。从小看农村不仅学校少、老师少,而且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也很少愿意到农村任教。这就使很多原本天资聪颖的农村孩子失去了很多成材的机会。正因为这样,立志当一名农村教师仿佛是一粒种子在小学毕业后就洒在了徐其军的心田里。
而在这之后,徐其军真的3次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
——1994年7月,成绩优秀的徐其军主动放弃在全区最好学校六合一中读高中考大学的机会,却报考了溧水师范学校;
——1997年师范毕业前夕,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他被学校推荐到南京晓庄师范继续深造。这是多少同学梦寐以求的地方——毕业后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可谓是信手拈来。但徐其军又一次放弃了这一人人羡慕的选择,而回到了家乡六合县任教;
——六合县教育主管部门准备把徐其军分到县城学校。但徐其军又一次放弃了,再三表明到农村教学一线的态度。在他的坚持下,六合县教育局只能把他分到了泉水乡。徐其军拿到通知书的当天又迫不及待地找到乡教办领导:要求到全乡最穷、最缺教师的枣林小学去。当年的枣林小学是六合县出了名的条件差、师资缺、人心散的农村小学,当地流行这样一句口头禅:“家有一缸粮,不来枣小上。”
因为泉水乡中心小学扩容缺少英语教师,徐其军最终被分配在了泉小执教五年级语文、英语,同时兼任班主任。但这总算从师范毕业来到了农村最基层的小学教师岗位,也满足了徐其军的心愿。
虽是刚刚入道,但他的语文教学很快就显山露水,受到了同事的一致称赞。经他辅导的学生,有多人次在县里组织的作文、演讲等竞赛中获奖。
二
有人要问,徐其军放着现成的城市不进,为啥要到农村?他图的是什么?
三年后的 2000年,因为学校调整,徐其军如愿调到了母校泉水乡枣林小学担任教导主任。这个教导主任有名无实——学校只有76名学生,6名教师。学校也是当时南京最偏僻、条件最艰苦、规模最小的农村学校。可徐其军在这里却如鱼得水,对所任课程不仅制定了详尽的教学计划,而且每一堂课都做认真的备课笔记。同事们说,这个貌不惊人、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青年人,工作极为认真,每天总是最早到校、最后一个离开,还经常把来不及批改的作业捆在自行车后带回家。为了让学生受到正规的英语口语训练,他自掏腰包买了录音机,放在办公室公用。学校教辅资料奇缺,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很少,这些他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年底利用上南京开会的机会,特意从新华书店买来英语、作文等教辅资料,无偿送给学校。校长得知情况后要报销,徐其军却坚决不同意。
在同事的眼里,徐其军是个热心人。莘宝荣老师说,当年自己参加自学考试,《古代汉语》两次考试都未能通过,是徐老师的热情帮助使她顺利地过关;吴万斌老师学习《许国璋英语》缺少教辅资料,又是他骑车20多里从家中拿来了教材和磁带;1999年下半年,学校考虑到徐老师上班路途远,就给他腾了间宿舍,可徐其军只住了一个多月,就主动找到校长,将房子让给家里人多、居住拥挤的吴老师;平行班的备课,他总是带头查找资料、撰写教案、设计试卷供大家分享,而当评优评先时,同事们纷纷举荐他,他坚决推辞。
2002年10月,25岁的徐其军在婚检中发现肾功能异常,后来到一家大医院检查确认由于长期劳累过度导致肾衰竭,加上没有及时治疗,已并发尿毒症。由于徐其军先天基因特殊,要找到匹配的肾源换肾难度很大。
在这如晴天霹雳的打击之下,徐其军反而从开始的震惊走向了平静——也许老天不公,让年轻的他遭此重罪。病魔并没有让徐其军倒下,有一种信念让治疗后重返校园的徐其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那时,为了控制病情,他每天必须服用7种药物,当年每月1200多元的工资,除了买书之外就几乎全部花在买药上。复查的结果一次比一次糟糕,徐其军的听力、视力、记忆力开始下降,头发不断脱落,每天早晨都会呕吐„„一次手术前,医生让徐其军选择血透还是腹膜透析。血透效果相对好,副作用也小,但要经常去医院,而腹膜透析可以在家做,但容易感染。徐其军想都没想,选择了后者,因为这样不会耽误他教书。
他为此学会了自我透析。每天两次,每次2公斤的药水注入体内,代谢出2公斤左右的血水,时间在2小时左右。一两次尚能坚持,一天两次,经年累月,这样的苦痛常人是无法体会的。就这样,徐其军常常是这边拔掉透析的针管,那边就笑容满面的走上讲台。徐其军从家里到学校,有近1个小时的路程;放学回家后,早已累得腰酸背痛上不了床。尽管如此,他备课、上课、辅导孩子、批改作业、质量检测总是一着不让,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前茅,班级管理更是井井有条,一直都是学生喜欢、家长信赖、领导放心的好教师。
上级领导出于对徐其军的关心,提出让他遵医嘱休息,他却始终不肯。他知道,全校只有6名教师,人手严重不足,且都年老体弱,英语除了他没人能教,孩子们不能不学英语。所以他主动向校长提出申请,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除教三年级的语文外,另跨学科兼教五年级的英语,一周上19节课。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徐其军还挤出时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后取得了双大专文凭。生病以后,他依然抱病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8年顺利通过了本科所有课程的考试,并获得了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被全国高等教育自学委员会授予第三届全国自学成才“自强不息奖”。门卫郑家福提到这些就会感慨地说,他经常看到其军老师在宿舍里拥被夜读,寒暑不辍,教师聚会也几乎不参加。
三
2002年10月,25岁的徐其军与相恋三年的未婚妻满怀喜悦地准备结婚。就在这时,婚检结果表明病情暂时不宜结婚。面对这个婚检报告,徐其军沉默了、痛苦了、彷徨了——他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拿出十多年辛苦摘抄的几十本读书笔记、文学作品提纲、发表过的文稿、获奖证书以及朋友间往来的书信统统付之一炬,仿佛要同这个世界永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家人和同事的劝慰鼓励,还有那窗外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欢快的打球哨子声,乡间小道上嬉皮的吵闹声——这一切都在呼唤他灵魂的回归:走出精神低谷的徐其军把这些艰难当作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挥笔写下“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这一条幅,贴在床前勉励自己。
在痛苦的抉择中,徐其军毅然地作出一个重要决定,主动与未婚妻解除婚约。未婚妻不肯答应,多次到徐其军家中安慰他、劝说他,情真意切地请求徐妈妈让儿子收回这一决定。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失败,未婚妻最终只能潸然泪去——徐其军透过窗户眼含着晶莹的泪花为她献上一个个祝福:我要把对你的爱献给更多的孩子们,让孩子们能得到我更多的爱。
枣林小学的孩子差不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比较困难,往往连书本费都很难筹齐。徐其军担任班主任时,每当新学期开始前,他都要抱病一一家访,了解学生情况,动员孩子们来上学。
学生王治成、王治强俩兄弟,几年前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远走他乡,家中落下巨额债务,只能依靠年迈的爷爷过活。爷爷无力承担他俩上学的必要开支,徐其军家访得知情况后立即向校长作了汇报,建议校长给予适当减免,并主动从自己的买药钱中挤出一部分给补齐,这一帮就是几年;学生侯亚齐是个先天缺少耳廓,听力受损发音不全的少年。为了让他掌握汉语拼音,徐其军从零开始,手把手地教他声母、韵母、字母表,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帮他正音,终于使他走出了自闭,并能熟练地运用汉语拼音查字典了。
2008年大雪封山,徐其军不顾沉重的病情,一次又一次护送山里的孩子回家;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他又主动捐出了当月工资;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地从微薄的薪金中抽出钱来,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即使在他病情危重的时刻也从未间断过。有一个姓史的男生家庭贫困,衣衫不整,大冬天里脚趾甚至露出鞋外。徐其军不嫌不弃,自费为他买了一件羽绒服。多年来,他用自己有限的收入,不仅为学生买书、买文具,还为他们买衣服、买鞋子。
徐其军的老同学、竹镇民族中学教师胡家锁说,徐其军对学生的关心并不会随着学生的毕业而终止,就在今年3月,在病中醒过来的徐其军,还打电话给自己,一再叮嘱要多关心几个当年他曾带过的学生。手术不久,尚在康复中的徐其军又偷偷乘车来到竹镇民族中学,给几个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打气鼓劲„„
四
徐其军的病情是严重的。但他能坚持至今,与时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长、现任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徐传德对他这个乡村小学教师多年的关怀关心密切相关。
2006年9月6日,这虽然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徐传德和徐其军两个人来说却永远都不会忘记。徐传德,时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长、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徐其军,六合区竹镇镇泉水乡枣林小学一名普通教师。当天接近傍晚5点半,徐传德开完办公会顾不上吃饭,就拉上几名工作人员急急出了门。半路上,还特意买了一大捧百合花。原来,得知徐其军身患重病仍坚持乡村小学讲台的事迹后,徐传德就有一股见到徐其军的冲动,他既感到内疚,又觉得兴奋。内疚的是知道得迟了,激动的是南京有徐其军这样的好老师,这是南京教育界的光荣。奔波200多里路来到了枣林小学,徐传德激动地把鲜花捧到徐其军面前:“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师,你的精神让我这位老教师深受感动,我要向你学习!”
“你现在身体处于什么状况,吃多少种药?”徐传德在枣林小学的教室里关切地询问徐其军的病情,并一一详细记录。不久,徐传德就利用个人关系请到了南京军区总院世界级肾脏病专家为徐其军会诊。专家的治疗方案,使徐其军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徐传德又同六合区多方商量,想方设法解决徐其军的巨额治疗费用。2007年枣林小学撤并时,在徐传德的建议下,考虑到徐其军的身体状况,六合区安排他到教育教学条件相对较好的竹镇中日希望小学任教。从那起,徐传德始终与徐其军保持联系,还经常专程看望他,了解他的治疗进展情况,给他捐款、赠送图书,帮助他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每年春节之际,徐传德更是亲笔给徐其军书写贺卡,勉励他同病痛作斗争,并邀请他来局里参加新年联欢会。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转眼到了今年年初,已经专职任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的徐传德惦记徐其军的心始终没有放下,亲自同六合区委区政府商量后决定立即为徐其军换肾。今年3月,手术获得了成功。5月5日,徐传德协六合区委书记李世贵再次看望徐其军„„“徐书记和我这样一个普通乡村教师的缘分,让我一辈子都难忘记。”徐其军感动地说:“没有组织的关怀,没有徐书记这样的关心,我真的难有今天!”
2006年以来,徐其军身患重病仍然坚守三尺讲台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素不相识的人自发来到学校,把鸡蛋、板栗送到徐其军家中。六合区城乡教师自发捐款10多万元,作为徐其军的治疗费用。1000多位市民发来祝福短信,有人专程从江宁、高淳等地赶来探望,有人从仪征送来了治疗肾病的药方,有人从四川打来了长途慰问电话,有人从海南寄来了医疗费。95岁高龄的退休教师、昔日的斯霞同事刘强老先生激动地说:“南京教育为什么这几年成了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南京的教育质量为什么这几年年年攀升,就因为有徐其军这样在基层热爱教育、不计名利的好老师!”
徐其军先后荣获2006 “南京市好市民”、“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2007“全国模范教师”,2008“感动南京的新闻人物”、全国自学成才“自强不息奖”,2009全国“敬业奉献好人”、江苏省“十佳师德模范”、“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南京市新世纪教书育人楷模”、“感动江苏教育十大人物”提名奖,2011年被六合区委授予“李元龙式的好党员”称号。
徐其军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人。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省委书记罗志军,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相继做出批示,号召人们学习徐其军,宣传徐其军。徐其军虽然2007年才入党,但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教师,他的确做到了“教师为人师表”“党员为师之表”。他的身上显示出一名优秀教师的责任、爱心、奉献的精神,也显示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自强不息、服务人民的高尚品质。徐其军情系教育、心系学生、献身农村教育的信念,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了他那不平凡的感人篇章。
第四篇:徐苗国同志先进事迹
徐苗国同志先进事迹
徐苗国同志于1996年浙江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象山县爵溪街道卫生院工作,2001年任业务副院长,2004年调到东陈乡卫生院任院长,2005年被卫生局确定为全县农村骨干医生,2006年调到贤庠中心卫生院任院长。该同志在从事临床和主持卫生院工作期间,十分注重自身修养,狠抓单位的行风建设,把行风建设工作渗透到日常的工作中,抓出了成效。在东陈乡卫生院主持工作期的第一年,就取得了县卫生系统单位行风考核由倒数第二名一举进入前六名的好成绩,第二年就被评为行风建设优胜单位。2006年调入贤庠中心卫生院后又取得行风建设优胜单位。他本人自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该同志在行风建设工作中取得的可喜成绩是与他平时坚持学习先进理论、自觉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从严要求自己、坚决抵制各种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狠抓行风建设是离不开的。
在爵溪街道卫生院工作期间,正值医药回扣风盛行之时,虽说只是个业务副院长,却也成了不法药商重点进攻的对象之一。但是,他却顶住了各类不法药商的侵蚀,顶住了各种请托、说情,不拿药商一分钱、不吃药商一餐饭、不给药商一点机会。烟瘾很足的他,为了不让不法药商有机可乘硬是把烟给戒掉,宁可成为药商眼中的怪人、傻子,也决不当一个损害白衣天使形象的“烂好人”了!
2004年调到东陈乡卫生院主持工作。因工作的需要接触到的人员更加复杂,受到不良风气腐蚀的机会也更多了。药品采购时有药商为提高采购价送的回扣,购置医疗仪器时有器械商为提高价格送的贿赂,土建工程中有施工方送来的“礼物”,逢年过节时有下属带着礼物来窜门的……。面对种种诱惑,他坚决顶住,做到对各种不正常的请客、说情、饭局能说“不”,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也清楚。院长室里有一本独特的帐本,里面记着他参加各种会议拿回来的礼品清单及受奖励下属的名字和理由。
2006年调到贤庠中心卫生院主持工作。调入时正是200多万新门诊大楼工程进入结算、80多万的附属工程即将启动的关键时刻,施工方老板一次次找上门来,但是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一次次抵制住糖衣炮弹的攻击,做到在工程结束时不沾上一点受贿的灰尘。随后在建设手外科中心、购置30多万手术器械工作中又受到各类器械供应商的“围攻”,为了保证购置工作能顺利完成,在购置计划出台的第二天,院长办门口张贴了一张告示:“器械供应商恕不单独接待!”
徐苗国同志从事领导岗位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爱岗敬业,一身清廉,敢抓敢管,在平凡岗位上走出的“精彩人生”在全县卫生系统内已小有名气,特别是他几年如一日细水长流抓行风的做法,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大地,浇灌着每位干部职工的心田。在他的影响下,他所在的单位的干部职工无一人出现违法违纪行为。今年他所在单位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暨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团结向上的风气进一步形成,在群众满意度调查评比中,该院的群众满意率达100%,被推举为该项活动的优胜单位。
第五篇:徐淑霞同志先进事迹
立志献身农业科研事业
————学习徐淑霞同志先进事迹
在河南农业科研战线上,有一位取得较多科研成果的女强人,她就是安阳市农科院研究员徐淑霞同志。徐淑霞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始终立志献身农业科研事业,爱岗敬业,不畏炎炎夏日,扎根试验田从事大豆育种和植保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她主持了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4项,安阳市科技成果奖6项,撰写科技论文30余篇。荣获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安阳市市管专家和安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安阳市直机关首届“十大女杰”等荣誉。近三年来争取了国家、省、市级课题项目各1项,资金88万元,相当于市财政给农科院一年的办公经费,居安阳市农科院各科室之首,为我院科研条件改善创造了良好条件。
徐淑霞同志在大豆育种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她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省、市大豆科研课题,选育出了安豆1号、安豆4号、安海08-5126、安08-4197和安海08-4097大豆新品种,这些品种推广和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大豆的生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较大贡献。安豆1号大豆品种2006、2007年参加河南省区试平均比对照品种豫豆22增产4.84%,2008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9.73%。2007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化验,蛋白质(干基)含量42.38%,粗脂肪含量21.31%,超国家双高标准。2009年安豆1号通过河南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专家认为安豆1号是一个集高产、稳产、抗病、中熟、中粒、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的大豆新品种,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目前在河南省推广面积35万亩,创经济效益1750万元。安豆4号是徐淑霞同志育成的第二个大豆新品种。该品种2008、2009年参加河南省区试平均比对照增产6.82%,居参试品种第二位,2010年参加河南省生产示范,增产10.6%,也居第二位。2011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豆4号是一个较有发展潜力的大豆品种,在我省推广200万亩,将比目前品种增收4000万公斤大豆。徐淑霞同志在特色大豆和抗除草剂育种方面居领先地位。她选育了多个抗除草剂大豆材料,含油量比普通大豆高20.6%,抗倒伏,抗病性好,籽粒无病斑,有光泽,商品性好,比对照增产5%以上。这些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农民每亩节约用工2个,亩增产大豆15公斤,亩获经济效益160元。徐淑霞同志参加选育的郑92116大豆新品种,2002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在山东、河北、河南推广面积25.3万亩。该品种一般亩产160kg,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8%以上,累计增产323.84万kg,增值1457.28万元。2008年获河南省人民政府二等奖。
徐淑霞同志主持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安豆1号中试与示范”,为单位争取资金50万元,对安豆1号的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和品种繁育等配套技术进行研究和组装配套,提供安豆1号大面积应用成熟技术体系和示范样板,同时利用安豆1号加工大豆新产品,形成科研生产加工一条龙,促进农民增产,企业增效。徐淑霞同志负责的农科院经作室大豆育种工作在全省起步较晚,与其它地市科研单位相比,差距较大。她常对课题组同志讲,要想赶上兄弟院所,必须付出双倍的努力。经过十年的努力,她们科室的试验地由原来的几亩地增加到现在的30多亩;试验材料,由过去的几十份,增加到现在的2000余份。为加快育种步伐,从2007年开始在海南加代,一年种两季,连续四年去海南加代。功夫不负有心人,安豆1号09年通过了河南省审定,安豆4号2011年通过审定,目前又有几个新品系参加国家省试验,这种培育品种较快的速度在省市科研单位是少见的。所以在省农科院开会时,同行对她说,徐老师你们安阳出品种真快!
徐淑霞同志在农田杂草防治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参加完成的农田杂草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经过多年研究,摸清了农田杂草发生规律,研究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谷子田杂草防治技术,申报了麦田除草剂国家专利,应用本项技术累计推广面积2000万亩,创经济效益1.8 亿元,因此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徐淑霞研究范围广泛,注重研究方法,善于解决生产技术中的重大问题,把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大田中的谷子锈病十分严重(感病品种严重时减产40%以上),决心攻克这种病害,为农业生产服务。查阅了大量资料,虚心向专家请教,运用在校学习的小麦锈病研究专业知识并进行大胆创新,设计了较完整的试验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传统特效药—粉锈宁对谷子锈病效果较差,于是收集了所能找到的杀菌剂,全部进行了室内外药剂试验,希望找到一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经过大量实验,筛选防治谷子锈病效果较好药剂杀毒矾和代森锰锌,为保证谷子丰收做出了重要要贡献,本课题获河南省星火三等奖。
徐淑霞同志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同她辛勤工作分不开。她多个春节在海南试验基地度过,无法享受和家人团聚的幸福;她一年四分之三的时间在田间或实验室内度过,劳动强度远远超过农民;她又有多少个节假日加班加点在写材料、做实验;总之,她的成绩是她辛苦劳动加智慧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