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精选)

时间:2019-05-13 13:3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精选)》。

第一篇: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精选)

免费

分享

创新

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

2014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昨晚在教师节的夜晚,14年最美乡村教师终于揭开了面纱,一位用双拐支撑着身体在三尺讲台上坚持了14年,为乡村孩子们撑起了未来的希望,以下是他的事迹材料 2014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

“翅膀折了,心也要飞翔”——“双拐”老师曾维奋自强自立的人生经历,以微笑面对苦难的人生态度,成了学生们对他最深刻的印象。1995年,曾维奋以“优秀毕业生”身份从琼台师范大专毕业,被分配到澄迈中学工作。一次意外摔伤,导致了他下半身瘫痪。曾维奋受不了打击,提笔写下遗书一度想过轻生,但从小当教师的梦想支撑着他慢慢站了起来。2001年9月,经历了康复努力,曾维奋拄着双拐登上了渴盼已久的讲台。2009年曾维奋调任永发镇儒林小学任教至今。要强的曾维奋认为,即使拄着双拐,也要保持腰身挺直,形象端正。在13年的教师生涯里,他从未坐着上课,一堂课下来40分钟,一天最多时有6节课,在讲台上要拄拐站立240分钟。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

以上这篇2014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尽在:事迹材料

望大家多支持本网站,谢谢

2014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昨晚在教师节的夜晚,14年最美乡村教师终于揭开了面纱,一位用双拐支撑着身体在三尺讲台上坚持了14年,为乡村孩子们撑起了未来的希望,以下是他的事迹材料 2014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

“翅膀折了,心也要飞翔”——“双拐”老师曾维奋自强自立的人生经历,以微笑面对苦难的人生态度,成了学生们对他最深刻的印象。1995年,曾维奋以“优秀毕业生”身份从琼台师范大专毕业,被分配到澄迈中学工作。一次意外摔伤,导致了他下半身瘫痪。曾维奋受不了打击,提笔写下遗书一度想过轻生,但从小当教师的梦想支撑着他慢慢站了起来。2001年9月,经历了康复努力,曾维奋拄着双拐登上了渴盼已久的讲台。2009年曾维奋调任永发镇儒林小学任教至今。要强的曾维奋认为,即使拄着双拐,也要保持腰身挺直,形象端正。在13年的教师生涯里,他从未坐着上课,一堂课下来40分钟,一天最多时有6节课,在讲台上要拄拐站立240分钟。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

以上这篇2014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就为您介绍到这

免费

分享

创新

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尽在:事迹材料

望大家多支持本网站,谢谢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grcl/

第二篇:学习曾维奋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学习曾维奋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万二中 吴坤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从小看着父母没日没夜地为生计操劳,就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学校,老师对我的生活与学习特别关心,我对老师也心怀敬意,觉得老师就像是一棵大树,能为孩子们遮风挡雨,让孩子们能够茁壮成长。于是,我就梦想着长大后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当一棵参天大树......”观看了曾维奋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感慨万千,他不断进取,身残志坚,在乡村的三尺讲台上,拄着双拐坚持了13载,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为当地出了名的好老师!我也是一名教师,尽管我们的教育环境迥然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那就是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甘于钻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将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为此,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要以他为榜样,努力做到:

一、加强自身责任感,用责任支撑教师使命。作为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工作成绩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感,有责任感就会有责任心,有责任感就会把工作做好、做扎实,并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小事做好在平常的日子里、在平凡的小事中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鼓励与温暖。及时送给他一缕“爱的阳光”,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赞扬中快乐的成长。

二、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注重培养他们的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象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三、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第三篇:曾维奋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曾维奋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万二中 吴坤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从小看着父母没日没夜地为生计操劳,就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学校,老师对我的生活与学习特别关心,我对老师也心怀敬意,觉得老师就像是一棵大树,能为孩子们遮风挡雨,让孩子们能够茁壮成长。于是,我就梦想着长大后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当一棵参天大树......”观看了曾维奋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感慨万千,他不断进取,身残志坚,在乡村的三尺讲台上,拄着双拐坚持了13载,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为当地出了名的好老师!我也是一名教师,尽管我们的教育环境迥然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那就是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甘于钻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将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为此,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要以他为榜样,努力做到:

一、加强自身责任感,用责任支撑教师使命。作为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工作成绩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感,有责任感就会有责任心,有责任感就会把工作做好、做扎实,并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小事做好在平常的日子里、在平凡的小事中善于捕捉他们的闪

光点,给他们鼓励与温暖。及时送给他一缕“爱的阳光”,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赞扬中快乐的成长。

二、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注重培养他们的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象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三、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篇二:学习曾维奋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曾维奋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学习了优秀教师曾维奋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深受教育和感动。这位我们身边的“双拐”老师是如此的伟大,是如此的坚强,如此的让人尊敬。他身虽残志却坚,用双拐为乡间的孩子们撑起了未来和希望,诠释了一名普通乡村教师崇高追求和质朴情怀。了解了曾维奋老师事迹,相比之下,我和曾老师有着相近教龄的老师。跟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学习的也很多。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将在曾老师的事迹启迪和激励下,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教育工作者。为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立足本职,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

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父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拥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河流。我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还要抓紧业余时间外出听课学习,看书学习,查阅资料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只有教师能力得到提升,才有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让课堂亮点不断闪现,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三、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向他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曾维奋老师让我更深入地理解教师这份职业 ,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满怀热情,踏实工作,勤奋学习,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最大可能实现人生价值。篇三:学习曾维奋心得体会与学习吕海英事迹心得体会合集 学习曾维奋心得体会与学习吕海英事

迹心得体会合集

学习吕海英事迹心得体会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当今,是一个快餐式的时代,有的人立誓健身却只能坚持9天,有的人信誓旦旦一辈子携手到老,但不足9个月就分道扬镳。因此,坚持和坚守,被当作一种美德。

全国首届五星级志愿者、鄂尔多斯市道德模范吕海英坚持21年跋涉公益路,把爱奉献给身边每一个有需要的人,用行动书写了一部爱的传奇。

吕海英曾为一对卧病在床的老夫妇担水,这一担就是9年。对于一个患有脊椎炎、肩周炎,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柔弱女性来说,在崎岖的山路上担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期间,她不止一次的哭过、摔倒过、把肩膀磨破过,不止一次的想过放弃,然而她还是坚持了下来,这是一种个人意志品质的体现,更是乐于助人强大精神动力的体现。有人说她傻,也有

人指责她在作秀。她从不理会,只是用一次又一次的行动,还以最有力的证明。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对于吕海英来说,仅仅是九年如一日的坚持,就足以让她声名远扬。然而她的爱心之路却没有到此止步,因为她做公益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是为名、为利、为赞誉。正是这种无私,诠释了“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最高境界,正是这种奉献,击碎了怀疑和不屑,赢来了尊重和仰望。

人常说,聚沙可以成塔,滴水可以穿石,这是坚持的力量。而爱的累积,却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几何倍数式的增长。如果你把吕海英对这个社会的贡献仅仅归纳为21年公益路、16位孤残老人、42名贫困学生、10名留守儿童、10000多小时的志愿服务,那就错了,她的贡献远大于此。

让温暖充溢在人与人之间。

在她的带领和带动下,准格尔义工协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准格尔这片土壤上生长起来。助学、助老、助残、大病救助、环保、义教,每扩展一个公益项目,就将爱的火焰播撒的更为广阔。从点的光辉到面的延展,再到全社会凝聚起人心向善的共识。这星星之火,蓬勃起了可以燎原的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大到可以拉动一辆车;一个人精神的力量能有多大,大到可以改变身边的世界。吕海英用坚持书写出来的传奇,不止是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更是一座丰碑、一股向心力、凝聚力,激励和指引着每一个社会人,践行公民的社会责任,成为承载和谐社会价值观的鲜活载体,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学习曾维奋心得体会 “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6页。”曾维奋用左腋下的拐杖撑着身体,慢慢转身,右手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额头上早已冒出细密的汗珠。13年来,这位“双

拐”老师为每次上课都能完成这一“简单”的板书动作而骄傲。40岁的曾维奋是海南省澄迈县儒林小学的语文老师,19年前一次意外导致他下半身瘫痪。他用5年的时间实现重新行走,依靠双拐在讲台上坚守了13年,送走了400多名学生。2015年2月,曾维奋荣登“中国好人榜”。

胡适曾说,人生本没有意义,也正因为此,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赋予上意义。生命的长度难以掌握,时间就在我们的指缝间不知不觉流逝而去,但我们却能拓展人生的宽度,在有限的时空中重拾自我的价值所在。有人四体康健,却甘愿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没有欣喜,只有木然;有人天资聪颖,却在一片赞美声中迷失自我,过早地黯然失色,泯然众人。而对于站立讲课已十三载的“双拐”老师曾维奋而言,他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那三尺讲堂之上,他所依仗的双拐,撑起的是他教书育人的无限期望;在他数百名学生的眼中。曾老师的身影,是他们孜孜不倦,潜心学习的动力源泉,无时不刻都在激励着他们挥洒汗水,编织希望。

曾维奋的生活是灰色的。从春风得意到万念俱灰,这两种极端的情感就在一刹那之间落在了曾维奋的肩上,生命难以承受之重足以将任何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压垮。由于一场意外,曾维奋不得不面对今后岁月里双腿残疾的现实。也许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是一种不坏的选择。但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梦想,却将因此烟消云散。诀别需要决心,活着却更需要勇气,一抹亮色出现在了曾维奋灰色的天空,那是梦想所带来的奇迹。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孩子们透露出求知与好奇的眼神之中,曾维奋心中的阴霾已渐渐被一扫而空。他的人生,也就此多姿多彩。我们每个人心中,总是深深藏进了一个秘密,那就是最初的梦想,可能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之后,它会被冲刷地模糊不清,失去了本有的面目,但是一旦被重拾于心,它就会旧貌换新颜,展现出无穷的生命活力,陪伴自己从一而终,走到最后。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业并非是指什么惊天伟业,不求彪炳史册,也不求富丽堂皇,只要符合自己本心的,只要愿意为之坚持的,那就是所要追逐的目标。当人生之海有了灯塔,当追梦之舟有了归处,旅行也就有了意义,期间所经历的大风大浪,也在颠簸坎坷之中化为了冒险者的一笑,而“为谁辛苦为谁忙”的迷惘,也就此蜕变成了“不破楼兰终不回”的笃定。

即使翅膀折断,心也要继续飞翔。张海迪《生命篇四:心得体会

学习曾维奋老师先进事迹的感想

澄迈中学 高一年级 王蝶 满怀着对曾维奋老师的敬意,我认真地拜读了南海网记者李晓梅采写的新闻报道《澄迈双拐老师坚守乡村讲台14年 上课时从不坐椅子》,深受教育和感动。曾维奋老师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确实很多,正如《通知》中要求的那样,“学习曾维奋老师自强不息、甘当绿叶、默默奉献的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献身教育的崇高师德;学习他为人师表,关爱学生,诲人不倦的优良品质;学习他扎根乡村、安贫乐教、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在这里,我就谈谈曾维奋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几点:

一、在平凡的岗位中默默奉献,无怨无悔,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对于未来曾维奋老师说“如果我能拄着双拐工作到退休也算人生的一种胜利。”说出了他对梦想的坚持,体现他坚决对教育事业奉献到底的决心。他对教育奉献一生的这种意志和决心时刻激励着我们更应该加倍努力地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奉献。

二、用真诚的爱面对学生

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去教别人的孩子。我们要象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的目的。

三、梦想如磐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老师,从没变过。”曾维奋说。当他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从琼台师范学校大专毕业,满怀期待走上教师岗位之际,一次同学聚会时发生的意外,把他摔成了腰椎骨断裂。这就意味着,他下半身瘫痪。面对这飞来的横祸,曾维奋“满腔热情降到零点,一切都破灭了”。他想到了死,甚至提笔写下了遗书。是来自母亲、同学、电台等方面的关爱与抚慰,最重要的是已深藏在他心底的教师梦,把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竟奇迹般地支撑他熬过了最难的几年。他说,“翅膀折了,心也要飞翔”!

为了走上讲台,曾维奋坚持在家里进行了两年的艰苦锻炼。2000年,他觉得能走上讲台了,便向澄迈永发学区提出了工作申请。可学校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拒绝了他的请求。2001年8月,曾维奋再次申请工作。他的坚持和顽强,最终打动了学校。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了一名教师。

“每次看到学生规规矩矩听课,齐声喊着老师好,又听说有些孩子考上省里的重点高中,觉得再累都值。”曾维奋动情地说。

儒林小学的曾校长赞叹道:“和他同事8年,没请过一天假,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他教的学生个个乖巧懂事,教学在镇里是出了名的。” “如果我能拄着双拐工作到退休,也算人生的一种胜利。”这是曾维奋老师的心声。到此已经不难看出,是这个坚如磐石的教育梦想,成就了今天的曾维奋。我 想,这份不变的教育情结,也必将推动他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四、挺拔如松

讲台上的曾维奋,左腋撑着铁拐,勉强支撑身体,右手在黑板上认真地板书,手有轻微的抖动。有时一天上6节课,在讲台上要拄拐站立240分钟。期间,还要时常走下讲台辅导检查学生作业,在讲台上一次又一次转身板书,挪动步伐„„由此可见,曾维奋老师的课堂教学该是多么辛苦啊!然而,他依然坚持站着上课,而且这一站就是14年。他为什么不坐着讲课呢?

“坐着讲课不生动,对孩子也不负责任。”这是曾维奋给出的站着上课的理由。

在我看来,曾维奋老师之所以站着上课,除了因为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他要以自己挺拔的站姿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向学生传递一种坚忍不拔、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他的学生也做到了。——你看,“曾维奋的坚持也感染了学生,上课时,再顽皮的学生都变得乖巧认真”;你听,“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手都有些发抖,看着他满脸的汗水,看着他不管多难都坚持站着给我们上课,我们哪有理由不认真学习”?

风风雨雨14年,曾维奋站成了一棵挺拔的松树!而在他的身边,一棵棵小松树正在茁壮地成长。

曾维奋老师让我更深入地理解教师这份职业 ,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满怀热情,踏实工作,勤奋学习,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我想我应该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篇五: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心得体会(2014年9月23日)最近学习了习总书记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通过对此次讲话的学习,让我更深地认识到了教育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以及教师的工作对教育的重要性,并对自己身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身份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也因此引起了更多的思考。国民教育一直都是国家富强的基础,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前提,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习主席于9月9日教师节前夕到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进行座谈会,通过对话对全国所有教职员工表达的意思、意愿和祝福是不言而喻的。在讲话中,习主席提到“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和“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而现在我国正处在发展阶段,整个国际之间、国家之家的竞争是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是教育的与人目标,人才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中国历来重视教育,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正如习主席提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国家只有把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使目前中国教育的问题、困难受到重视、得到解决。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身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要用习主席的好老师标准对照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好老师,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认真钻研教材,备课充分。主动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成长,认真批改好每一本作业、辅导好每一名学生做起,争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同时,学习了“2014年最美乡村教师”的相关事迹,这些最美的老师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无数个春秋;以校为家,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师德高尚、热爱工作和学生,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和教学成绩突出,实为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在2014年“最美乡村教师”的名单中,“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曾维奋,周丽娜,刘月升,张美丽、张秀丽姐妹,张伟,秦开美,陈腊英,王偏初,胡清汝”,每一个名字都代表了独特的意义和精神,都是人民教师这份圣神职业的象征。其中,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作为曾驻外工作17年的外交官和北京的小学英语老师,义无反顾地前来贵州山区义务支教。虽然山村的艰苦条件让 他们落下一身疾病,但他们说:“能发挥余热,是我们最大的满足。孩子的变化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只要还能爬起来,就会待下去。”而作为残疾人的曾维奋,为了能走上讲台,他锻炼体力,终于能拄着拐杖在平地上行走,便提出申请,只要能当老师,哪怕到最偏远、最艰苦的学校都行。经过连续三年申请,2001年9月1日,他终于站在了儒林小学南洋教学点的讲台上。虽然讲台旁有一把椅子,他却说,坐着讲课不生动,对孩子也不负责。曾维奋说:“如果有一天能恢复健康,我要把书教得更好,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奔跑。” 于xxxx年xx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只身一人从xx来到xx,开始我人生新的旅程。一直以来,得到了学院和部门领导、同事的关怀和照顾,使我少了些许身处异乡的感觉。清晰地记得,孤身一人来到学院报到上班时的情景,陌生和凄凉的感觉不禁涌上心头,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苦。为了工作,为了学会独立生活,我告诉自己要坚强。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每天工作的时候可以忘记很多忧愁,忘记自己是一个外乡人,完全融入到这个环境中。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而取得成绩,也希望可以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定居。我是已婚的身份,而且已有一个x岁左右的宝宝。由于工作需要,暂时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爱人也于今年从xx某高校毕业来到xx工作,宝宝在xx老家由父母暂时抚养。非常感谢学院相关领导对我们夫妻的关怀和照顾,并给予我们发展的机会。更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我和爱人会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最大可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第四篇:2013最美乡村教师事迹

2013“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最美乡村教师”主要事迹

1、阿力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寄宿制学校):

阿力太是一名寄宿学校老师,最大愿望就是孩子们都不辍学,她的教育梦想是让每个家在远方、寄宿学校的孩子感受爱。因交通不便,阿力太的学生长达五个月不能回家,父母很少来探望,执教16年来,她用母亲般的关爱,连接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情感的纽带。为了家访,她利用周六周日、寒暑假孤身骑马走遍23835平方公里大草原,踩冰踏雪、跨江过河、多次遇险。为了向学生家长传递信息,在收不到手机信号的草原上,她随身携带收音机,找到信号时就给当地专门为牧民传递信息的蒙语频道打电话,通过电台通知牧民。16年来她用坏了5部收音机。为了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她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不能守在儿子身边、连丈夫也被她带到高寒小学。执教16年,阿力太老师教出了300多名中专生,50多名大学生。

2、仲威平(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工农乡兰河小学):

16年来,为了14名肢残、智障、困难家庭孩子有学上,仲威平老师放弃调转机会,留在偏僻乡村教学。她相信教育平等,“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她的教育梦想就是让残障、智障、家庭困难孩子都能上学。16年坚守,当地人评价她有“五多一少”——“走路最多,讲话最多,课时最多,教材最多,备课最多,学生最少”。从家到学校,每天来回20公里山路,她骑坏了8辆自行车、落下了一身病。正因为她当年这个抉择,曾不被人接受的14个孩子,5个考上名牌大学、1个成为汽车制造工程师、一个成为学校所在村村长,其中小儿麻痹症的孩子目前研究生在读;也正因为她16年的辛苦付出,她的课堂让118名孩子成才,20多名考上大学、大专。

3、格桑德吉(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

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她的教育梦想就是让门巴族孩子都能上学。格桑德吉老师所在的帮辛乡小学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从未有过完整的路。为了劝学,12年来格桑德吉老师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作为校长的格桑德吉跟男老师一样,过冰河、溜铁索、走悬崖峭壁,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在格桑德吉老师十二年如一日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12年来,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儿子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4、廖乐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长教村百江德兴堂):

2001年,做了一辈子教师的马来西亚华侨廖乐年退休了,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乡免费教孩子们英语,一干就是十二年。廖乐年骑着车挨家挨户地动员招生,教学生不收学费,免费供孩子吃住,村民们不理解,称为他为“颠鬼”、“疯子”。为了让村民们接受自己,他学习中文和客家话;为了让路途远的孩子能免费住宿,他翻修了祖父留下的祠堂……。十几年下来廖乐年的学生总数突破5000人。而且他教的学生普遍英语成绩突出,好多孩子考了六级、八级。现在每年还不断有外地慕名而来的学生。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廖乐年在教他们英语的同时,也不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他要求所教过的学生将来有能力时每个人也要资助两个孩子,让爱心和梦想传递下去。

5、廖占富、张兴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碧溪乡火天岗村小学、石庙村小学):

廖占富、张兴琼是一对教师夫妻,他们分别在四川凉山深处两所隔山相望的小学执教,一人撑起一座学校,让大巴山深处走出了二十多名大学生。当年,高中毕业的张兴琼在村长父亲的劝说下,当上了乡村教师,一人一校干了8年。8年后,村长父亲为了留住乡上派来的临村代课老师廖占富,撮合两人成婚。婚后,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三年前,丈夫被派到对面山头小学,在一间废弃寺庙里教14个山村孩子。两个山头,两所小学,之间是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从此夫妻二人一人守住一所小学,隔山相望,一周见一面。他们用自己的分离和坚守,守住了大巴山深处孩子的未来。

6、吉思妞(云南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气象路云南怒江特殊教育学校):

16年前,吉思妞是从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调来怒江特殊教育学校,来到了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是一所偏远山区的学校,百姓多不识字,一直以来都是学校老师进山去招生。而怒江地形险峻,为招生老师们常常要过索道、骑马、爬乡村山路,辗转两天时间才能到达。这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现有79名孩子,大都是傈僳族和白族的聋哑儿童。聋哑孩子性格孤僻极端,因为不会说话,发脾气时很容易自虐,吉思妞也曾经想过退缩,但当孩子们不清晰地叫着“妈妈”,张开小手让她抱抱时,她决定留下来。面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吉思妞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从吃喝拉撒到青春期都得手把手教。吉思妞说,对于这些孩子,需要良心爱心更要有恒心。在吉思妞和其他老师的关心教育下,这些聋哑孩子也考上了大学,其中还有些孩子大学毕业后愿意回来任教。

7、王金花(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

在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有位30年划船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女“艄公”王金花,她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也是他们的“好母亲”。从1997年转正开始,王金花每月有450元的工资收入。为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她自设奖助学金,每月拿出工资的一半放到里边。她教过的学生几乎都得到过她的资助和奖励,少则50元,多则千余元。

8、杨元松(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

在杨元松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他注重培养有梦想的孩子,经常带孩子走出大山参观,给孩子讲乔布斯的励志故事,把梦想植入山村孩子心田。他还鼓励边远乡村孩子大胆追梦,并为他们创造实现梦想机会。在教学中他发现孩子们不善交流,就鼓励孩子们用写日记的方式打开心扉,并引导孩子们爱上写作。看到山村出现的辍学打工潮,孩子宁愿为打工荒废学业,杨元松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学生日记出版成书——《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为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就感。26个留守孩子、220篇孩子的日记、12封孩子写给父母的信、21幅象征孩子梦想的画,《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经出版,就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也为孩子们带来了人生第一笔稿费。高兴的杨元松挨家上门给孩子送稿费,他要让这些乡村长大的孩子知道,人的未来不只打工一条路。

9、刘坤贤(重庆市巫溪县高楼乡新田村小学):

刘坤贤是一位28年如一日,义无返顾、扎根山村的土家族老师。为了帮助贫困学生筹集书本费,他假期外出打工却遭遇事故高位截肢;为了保证正常教学,养伤期间他让妻子自修大专课程,为学生代课;为了让孩子们的回家路更安全,他卖掉家养猪,为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修了两座桥;为了解决学生们吃水难的问题,他拄拐上山找水源,自己出钱铺设水管,接水进校;为了改善教学条件,他用转为公办教师后的第一笔工资为学生买了电脑、电视机。为了让孩子们的教育不中断,即使突发脑溢血,他也拒绝领导照顾他去条件更好的中心校的安排,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山村小学没有老师。由于身体不好,领导还提出过并校,可是“固执”的刘坤贤考虑到有19个孩子会因此要步行四小时上学,就拒绝了,他说“我在、学校就在,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10、潘立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上丰乡上丰中心学校南源村吴家坦教学点):

从1976年高中毕业担任民办教师开始,潘立华开始在吴家山教学点任教,一个人一干就是37年。他手把手地教着山里的孩子,帮他们圆“看看大山之外”的梦想。吴家山教学点地处歙县北部高山地区,交通闭塞。为了方便山里低龄孩子就学,教育部门只得就地设置教学点。在教学点,潘立华是老师,负责所有不同年龄孩子的教学;潘立华是校长,负责教学点的所有事务;潘立华是保育员,每天要给孩子们热好各自带的饭菜,农忙季节或者天气不好时,他还要把孩子们送回家;潘立华还是安全员,坚持每日10分钟安全教育,下课学生活动的场地有安全隐患,他总站在高坝前以防学生发生意外。

11、“会泽七子”(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龙家村小学的7名80后教师):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龙家村小学位于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崖上。学校一共有127个孩子,8名教师。除了一位五十几岁的老教师外,其余七位都是“80后”。他们放弃了留在城里的机会,回到养育他们的大山,各显身手,给孩子们带来知识文化,并把山外的世界带给这些孩子们。在里条件艰苦,他们每个老师都都身兼数职,有的兼任食堂管理员,有的兼任采购员、记帐员。雨天山路泥泞,他们去集市买菜的破面包车经常陷在污泥里,这些年轻人们就扛上铁锹,集体去修山路。平时这七位“80后”吃住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样。被当地人称为“会泽七子”。

第五篇:最美乡村教师事迹

用 热 血 谱 写 爱

南昌县蒋巷中学 李业军

九七年我大学毕业,怀着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热爱,我谢绝了在南昌市实习时学校校长诚挚的挽留,拒绝了叔父给我找公务员工作的好意,放弃了父母托人给找好的省城农行的高薪待遇。在时任校长的殷切期盼中,我毅然回到了养育我二十多年的故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怀着对家乡亲人的不舍,怀着对故乡的热爱,怀着对母校教育事业的一颗狂热之心,我踏进了母校―――蒋巷中学的大门,走上了教师的讲台。

刚到学校,时任校长兼恩师李小全同志就对我委以重任,当时学校分“快慢”班。初一(2)班是全校最差的一个班,全班80多人,全是刺头,前任班主任由于无法管理班级而不得不辞去班主任一职。学校无人敢接,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想都没多想就把这个班给接了下来。有一个老教师曾戏谑地说:“小伙子,这个班接不得,接了你要打被子睡在这个班上了。”对此我只是淡然一笑。理想是美好的,可现实总是残酷的,由于前任班主任管理松散,再加上班上问题学生又多,全班80多人上课真正用心去听讲的人却没有几个,老师像泄了气的皮球―――蔫不拉几的。在第一节班会课上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自己的求学经历教育他们好好读书,长大后好要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又多次找到任课教师沟通,希望能提高班级的学习氛围,这一理想的举动不但没有得到学生的理解,连任课老师们也群起而攻之,老师们甚至嘲笑我不懂事,说我是三分钟热情,维持不了几天。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对学生摸底工作―――家访了,为了全面了解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我跑遍了蒋巷镇几乎所有的行政自然村。由于农村中学很少有老师愿意家访,有的家长误认为家访就是告学生的状,有的学生还没等我到他家门口,就拖着我,不让我到他家去,有的学生甚至怕我到他家去告状,还用石头砸我的玻璃窗户,我只好苦口婆心地向学生作耐心的解释,久而久之,学生不但不怕家访,还很乐意我到他家去。

由于刚到学校缺少教学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很多举动和老教师们格格不入,有时甚至还会遭到老教师们的嘲笑与非难,但我对这些都不予理会,依然坚持着用爱心去谱写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我甚至还把我们班上最调的两个李姓学生请到家里(说家,其实也就是八九平面的一间宿舍)和我一起住,晚上我备课时就监督他们做作业温习功课,等到他们学习累了就和他们聊聊班上学生的学习纪律情况,没几天全班同学就知道班上所有的事情都逃不掉“老班”的耳目,从此在学习上和我再也没有什么秘密了。班上刘琥同学的父亲在蒋巷供电所工作经常要到外面去抢修线路,母亲又犯有精神病,吃饭经常是有一餐没一顿的,我就干脆把他带到食堂和自己一起吃饭。通过和学生心和心的接触,学生渐渐地接纳了我,班上的学习风气也不断地在改变,老师们教学也更轻松有劲了,有的老教师甚至开始刮目相看了。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奇迹终于降临到这个班上,全校最差的一个班,有两科成绩居然超过了快班,校长也大会小会地表扬我。

从此我便和班主任结下了不解之缘,重复着这平凡而又伟大的工 作。2001年我带高三毕业班,国庆节期间我和爱人结婚,由于担心学生放松学习,婚后的第二天我便放弃了休假上课,爱人戏谑地说,你是要学生还是要我,我无奈地说,没办法,高三学生的功课不能拉下,班级管理更不能松懈,等放了假我一定好好陪你。

2011年10月我所带的高三(5)班学生刘茂琦同学在紧张的考过程中被查出患有“脑瘤”,刘茂琦同学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学生。早在八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就因肺癌去世,9岁时父亲又因重病离开了人世,家里可谓是一贫如洗,只好由叔父抚养。但由于祸不单行,叔叔又患上了血吸虫病,一家早就被债务缠身。听到这种情况后我主动向学校领导反映,并及时和新闻媒体取得联系,发动学生进行捐款,先后募得善款十多万元,现在这个学生已顺利进行了第一期手术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这里我希望刘茂琦同学能继续同病魔作斗争,完成自己的学业。

农村的教学生活是清苦的,记得我刚到学校上班的时候,学校由于住房紧张,就把我们和有家室的老师搭住在一起,有时甚至和两三个单身教师搭住在另一个有房子的教师家里。5年的时间我先后搬了7次“家”,最惨的一次是住在学校废弃的办公楼里,那可是50年代的建筑,一到夏天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连人都快发酶了,有一位和我同住一起的同事所有的书都发了黑。有时午睡睡得正香突然会从外面抛来一把土,让你满头是沙子,结婚后才搬到一间学生宿舍单住,为此爱人强烈要求我调往县城重点中学,都被我以种种理由拒绝。有人说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平凡琐碎,而正是这无数个平凡琐碎的工作才成就了我们这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天朝六晚九的日子―――早上六点起床,晚上九点到家,每天和学生打成一片,却无暇去管自己的孩子。十七年的班主任生涯,十七年的坚持不懈,正是这份对工作的狂热,甚至连婚假都顾不及休的平凡,才有了今天这个最美的乡村教师候选人。我用十七年的青春先后送走了六届初高中毕业生(其中一届复读毕业生),许多毕业后的学生每逢节假日都会送来最诚挚的祝福。

当一名老师我无怨无悔,当一位农村中学的教师我更是觉得幸福无比,其实教育就是一个字―――“爱”,只要我们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必然会收获学生对我们无限的爱。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奉行的教育理念。

下载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之二

    细腻无私的爱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有一颗爱心,因为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细腻的,是无私的。同学和同学是张老师先后教过的两个孤儿学生,在他们......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之一

    最美乡村教师评选事迹材料平平淡淡才是真——记老师十数年坚守一线,在学校乐于奉献,对生活积极达观,待学生大爱无边。他用自己的方式教育着学生,他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学生,他用自......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之三

    不拘一格育英才 教学成绩对于每个老师来讲都是很重要的,对于老师也不例外。十数年来,他总是在为教学,为教育不同的学生,为让更多的孩子考取更好的成绩而做着不懈地努力。等同学......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简介

    事迹简介 女,51岁,1984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三十年来,她一直坚守着个人品质上的诚实正直、善良无私、见义勇为,工作事业上的刻苦钻研、踏实肯干、默默奉献,像小草那样平凡而无悔,为......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观后感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孙彦峰 为您,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动。您给了我们无数人良知,给了我们更多人精神支柱,是您打动了我们,是您让我们知道什么叫付出与坚守。 他从18岁便与大山呆在......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简介

    2013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名单揭晓 9月9日,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了最美乡村教师名单。颁奖典礼将于9月10日......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观后感

    “马 背” 学 校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为您,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动。您给了我们无数人良知,给了我们更多人精神支柱,是您打动了我们,是您让我们知道什么叫付出与坚守。谢谢您可......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有感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开展广泛的学习活动,在我校教师中掀起了向“最美教师”学习的热潮,老师们都深深地被“最美教师”的感人事件所打动,都分纷纷表示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