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管理条例

时间:2019-05-13 13:4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事档案管理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事档案管理条例》。

第一篇:人事档案管理条例

人事档案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实现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规范化,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规定,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是档案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它是将收集起来的每个教工的档案材料,进行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成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的工作。

第三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均应按本细则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对所管理的人事档案进行认真的整理。

第四条整理人事档案,须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整理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炼、实用的要求。

第五条整理人事档案,事先要收集好人事档案材料,并备齐卷皮、目录纸、衬纸、切纸刀、打孔机、缝纫机等必需的物品和设备。

第六条整理人事档案的人员,必须努力学习党的人事工作方针、政策和档案工作的专业知识,熟悉整理人事档案的有关规定,掌握整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认真负责地做好整理工作。

第七条人事档案材料的鉴别工作,是档案管理部门对收集起来准备归档的材料进行审查,甄别材料的真伪,判定材料的保存价值,确定其是否归入人事档案的工作。

第八条鉴别归档材料,必须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以《条例》和《关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为依据,严肃认真地进行。/ 46

第九条鉴别工作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形成材料的历史条件、材料的主要内容、用途及其保存价值,确定材料是否归入档案。

第十条鉴别归档材料的具体做法:

(一)判定材料是否属于本校的材料及应归入人事档案的内容。发现有同名异人、张冠李戴的,或不属于人事档案内容和重复多余的材料,应清理出来。对其中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可交文书档案或转有关部门保存。不属于人事档案内容,比较重要的证件、文章等,组织不需要保存的,退给本人。无保存价值又不宜退回本人的,应登记报主管领导批准销毁;(二)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政审材料一般应具备审查结论、调查报告、上级批复、主要证明材料、本人的交待等。处分材料一般应具备处分决定(包括免予处分的决定)、调查报告、上级批复、个人检讨或对处分的意见等。上述材料,属于成套的,必须齐全;每份归档材料,必须完整。对头尾不清、来源和时间不明的材料,要查清注明后再归档,凡是查不清楚或对象不明确的材料,不能归档;(三)审查材料是否手续完备。凡规定需由组织盖章的,要有组织盖章。审查结论,处分决定、组织鉴定、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中形成的综合材料,应有本人的签署意见或由组织注明经过本人见面。任免呈报表;须注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关、批注时间和文号。出国、出境审批表,须注明出去的任务、目的及出去与返回的时间。凡不符合归档要求,手续不完备的档案材料,须补办完手续后再归档;(四)鉴别中发现涉及干部政治历史问题或其它重要问题,需要查清而未查清的材料及未办理完毕的材料,不能归入人事档案,应交有关组织处理;/ 46

(五)鉴别时,发现档案中缺少的有关材料,要及时进行登记并收集补充。第十一条对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关于正、副本十类内容的划分进行分类。

第十二条人事档案正本,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干部情况的材料构成。其内容分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

干部履历表(书)、简历表,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干部简要情况表,干部信息管理登记表,以“简历”为标题的个人材料(主要介绍不同时间学习,工作的地点、单位、任职情况),更改姓名、籍贯的证明材料等。干部履历表和简历表有鉴定的,以履历为主,归第一类。

第二类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自传(自己写的个人经历),个人撰写的简历材料(主要内容为:个人简历、家庭情况及社会关系)等。带自传的履历材料或简历表,以自传为主,归第二类。

第三类鉴定(含自我鉴定),考察、考核材料

1、考核材料:干部年度考核表,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表,考察材料,现实表现,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量化测评表,参加形势教育干部实绩考核表,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报告表,后备干部登记表,干部挂职锻炼表,干部挂职推荐意见,干部挂职锻炼总结及鉴定表,民-主评议综合材料。

2、评语鉴定:高等学校招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查(核)表,报考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学生操行评语,所有不带学习成绩、考试成绩的鉴定(包括:学生、培训、工作、出国、团员、党员、军人、“三讲”、蹲点干部、少数民/ 46

族干部、知青),各类人员评(鉴评表)等,党员民-主鉴定表,干部年度考核表等。

3、审计报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审计意见的材料、,离任审计表等。

第四类学历、学位、成绩、培训和专业技术等综合材料

1、学历材料:学生登记表(初中、高中),学生成绩登记表,考生报名登记表,新学员审批审批登记表,选拔学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毕业生分配登记表,毕业生登记及鉴定表,毕业论文成绩登记表,学员结业论文登记表,学籍登记表,研究生登记表,推荐上学意见书,同意推荐上学的证明,高考志愿书(申请报考书),退学证明,肄业材料,学生学年小结表,证明毕业时间的材料,中央党校学员登记表,中央党校学员党性锻炼思想小结,中央党校学员学习小结,中央党校学员党性思想考评表,毕业(结业)证复印件,学历证明,学位申请书,干部学历学位认定情况登记表,所有带学习成绩、考试成绩的鉴定,出国留学审查登记表,报考(申请)表,同意参加高考的证明,攻读博士学位专家推荐书,定向(合同)培养高校学生合同书等。

2、专业技术材料:教师登记表,教师资格过渡申请表,教师任职资格申报表,医务人员登记表,医师资格认定申请审核表,技术(兼职)聘书(如经济师、工程师、教授、会计师、指导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合同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科学技术干部业务考绩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呈报表,关于申请任职资格的报告,申报条件和任职资格检查表,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情况简表,科学技术干部技术职称评定表,技术干部定职、升职呈报表,专业技术职务任命书,专业技术职务复查考核表,思想/ 46

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申报表,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等。

3、培训材料:党校轮训培训班学员考核表,岗位职务培训,培训学员学习考核登记表,学员考核登记表,干部进修登记表,培训证明,预备役培训,干部理论学习档案卡片等。

4、科研成果:创造发明、著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如获奖或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的)等目录。

第五类政审材料

个人的说明材料(主要说明家庭情况及社会关系),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登记表,军婚证明,军婚报告及批复,爱人(对象)情况登记表,对其家属、亲友调查情况的证明,招工政治审查表,入伍政治审查表,高等学校考生政治审查表,外出培训人员审查表,学徒审查登记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任职人员的资格审查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工作期间的表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证,更改(确认)年龄、工龄(参加工作时间)、民族、国籍、入伍时间的证明,“三龄一历(即年龄、工龄和党龄、学历)”的审核表,干部在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斗争中的表现情况,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表现情况,家庭成员旁证材料,关于党内职务情况的说明等。

第六类党团材料

入团志愿书,入团申请书,退团申请书,超龄离团登记表,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如有多份仅保留第一份和最后一份,其他材料归入本人档案的散材料中),转正申请书,转正的意见,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核表,发展党员计划审核登记表,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党员“双学”活动登记表,1985年、1990年制的党员重新登记表及申请,确认团龄、党龄的相关材料,加入其他/ 46

党派的申请书、登记表及证明,由单位开具的党、团材料丢失的证明(说明)等。

第七类奖励(包括科技和业务奖励)材料

所有奖励文件、奖状的复印件、先进事迹材料,党员民-主评议登记表(被评为优秀党员的),得奖的著作登记单,奖学金审批表,通报表扬等。

第八类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法律法规等材料

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等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人的处分决定,上级批复,核定(调查)报告,本人的检查,交待,对处分决定的意见,复查报告、决定、结论,免予、解除,撤销处分的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批评材料,对个人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刑事判决书,惩罚性民事判决书,计划生育处罚决定等。

第九类工资、任免、身份等方面的材料

1、干部工资、定级、待遇材料:工资档案,工资审批表,晋升工资文件,浮动工资表,带工资的任免表,转正定级登记表(含无工资额的),因受奖励晋升工资相关表格,工资关系转移介绍信,职工考核升级审批表,工作变动登记表,各类津贴呈报审批表,待遇问题的审批表等。

2、干部任免材料:任职任免文,任免表,战士提升职务,级别报告表,干部提升晋级报告表,军官任免晋衔报告表(职务军衔或警衔同时变动的任免表),工资待遇不变晋升职务,干部职务任(免)归档材料,选为与其主要工作相关的各委员会委员的登记表(如:共青团、政协、纪委等),对总会计师,总经济师等的任免表等。考察材料、现实表现也可放在任免表的后面形成一系列的材料。

3、干部因公出国(境)材料 / 46

因公出国人员审批表,因公出国人员备案表,初次出国人员审查表等。审查表与备案表只存备案表。

4、招工、军警、代表等材料:

(1)招工材料:招收(新)工人登记表,就业人员审批表,招收新工人审批表,招收工人审查登记表,选调生录用审批表,职工子女申请安排工作登记表,学徒工审查登记表,毕业生选留推荐表、同意推荐招工的证明,转干审批表,“吸收录用”干部审批表(登记表),吸收录用教师表,高、初中毕业生和城镇青年安置表,选拔录用干部审批表,“以工代干”人员转干审批表,组织对组织初具的证明由于其家庭原因请求安排工作的情况说明或证明等。

(2)军警材料:入伍登记表,应征公民兵役役登记表,军(警)官文职干部转服预备役报告表,退伍军人登记表,军官转业审批报告表,评定授予军官军衔报告表,法官、检察官、警官等级变动审批(评定)表,转业干部推荐表,军用汽车驾驶执照申请表,车辆驾驶员年度审验表(军人)等。

(3)代表材料:各类代表大会代表登记表,当选与非主要工作(兼职工作)相关的各类组织委员的登记表(如:书画协会,青年联合会等)等。

(4)其它:公务员过渡审批表,公务员重新登记表(《公务员法》颁布后制定的),参照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审批表,兼职聘书(职务),调动工作审批表,辞职申请书报告及审批表,任职责任合同书,劳动合同书或协议书等。

第十类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体检表(有残疾),残疾等级材料,各类通知书,家属随军登记(报告)表,领导干部收入申报表,干部住房情况表,干部挂职锻炼总结或小结,学习小结,自愿生一个孩子申请,独生子女证申请登记表,各类函件(如:调动工作介绍信、报名介绍信),结婚报告(非军人),共同培养协议书,工会入会申请,/ 46

工会会员登记表,报到证,申请下基层的申请书,合同(协议)书,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伤残,工伤等级诊断书及有关材料,干部逝世后报纸报道的消息或讣告,悼词(生平),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有关情况的遗书等。

不能装入干部档案的材料:工作总结,生活小结,思想汇报,接转材料交接单,工作证复印件,档案整理复制责任卡,入党誓词,常住人员登记表(户口本复印件),论文,各类试卷,学生证等。

可不装入干部档案的材料:档案备考表(和文-革有关的说明须归入档案),述职报告(如有年度考核表配套的需归入档案),附有索取证明材料的函(如无索取证明材料的归入档案)。

第十三条人事档案副本内容,是由正本中以下类别主要材料的重复件或复制件构成:

第一类的近期履历材料。

第三类的主要鉴定,教工考核材料。

第四类的学历、学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材料。

第五类的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结论(包括甄别、复查结论)材料。第七类的奖励材料。

第八类的处分决定(包括甄别、复查结论)材料。第九类的任免呈报表和工资、待遇的审批材料。其它类别多余的重要材料,也可归入副本。

第十四条内容交叉的材料,可根据材料的主要内容或用途确定类别。(一)带自传的履历或简历表,以自传为主,归第二类。(二)履历表和简历表有鉴定的,以履历为主,归第一类。/ 46

(三)有任免职务内容的登记表、任免呈报表所附的考察材料或主要表现情况的综合材料、提升工资级别的评级、评定军衔的鉴定表等材料,以其主要用途为主,归第九类。

(四)政治历史问题与违纪错误混同一起给予处分的结论、调查报告、处分决定等材料,一律归第八类;凡未给予处分,以政治历史问题为主的,归第五类,以违纪错误为主的归第八类。

第十五条每类人事档案材料,都要根据材料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材料之间的衔接或材料的形成时间排列顺序,并在每份材料的右上角编上类号和顺序号,在其右下角编写页数。

第十六条档案材料排序的基本方式:

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第七类、第九类、第十类等七类材料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五类材料:若形成一系列有结论性的证明材料的排列顺序为结论或上级批复在前,其余材料按时间先后排列在后;若为单独的证明说明材料则按时间先后排列。

第六类材料:首先是入团志愿书、入团申请书;其次是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党员登记表可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序。

第八类材料:上级批复,结论或处分决定,本人对结论或处分决定的意见,调查报告,证明材料,本人的检查或交待材料等,其证明材料应根据每份材料所证明的主要问题相应集中排列。

第十七条每卷人事档案必须有详细的档案材料目录。目录是整本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索引,有了目录就方便了干部人事档案内容的查阅,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46

(一)按照类别排列顺序及档案材料目录格式,逐份逐项地进行填写。每大类的第一行填写大类号及其名称,大类号用汉字一至十表示。第二行开始按照各类别归档材料排列顺序逐份用阿拉伯数字1、2、3、4„„填写;(二)根据材料题目填写“材料名称”。无题目的材料,应拟定题目。材料的题目过长,可适当简化。拟定或简化题目,必须确切反映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性质特点。凡原材料题目不符合实际内容的,须另行拟定题目或在目录上加以注明;(三)“材料形成时间”,一般采用材料落款标明的最后时间。复制的档案材料,采用原材料形成时间;(四)填写“材料份数”,以每份完整的材料为一份(包括附件),一般均为一份;材料页数的计算,采用图书编页法,每面为一页,印有页码的材料、表格,应如数填写;(五)内容排布:

①共十大类,每大类与大类之间间隔为四行;②各大类材料中,若无该类档案材料,其大类标题仍然保留,注意空足四行,再进入下一大类材料的输入;③第九类“工资任免等材料”分四小类,每小类与小类之间间隔为三行;④第九类“工资任免等材料”中,若无哪小类材料,其标题不保留,注意空足三行,再进入下一小类材料的输入;⑤目录输入完毕后,将最后一页空表行数补足满页,再进行打印。⑥打印出来的目录要工整、正确、清楚、美观,不得有过于明显的印黑、涂抹和皱褶。/ 46

第十八条档案材料载体变质或字迹退色不清时,须进行抢救。抢救材料,一般可采用修复、打印、抄写、复印等方法。凡打印、抄写的材料,必须认真细致、核对无误,注明复制单位和日期。

第十九条建立档案副本的材料不够时,可选择正本中的材料进行复制,将复制件存副本,其原件必须存入正本。

第二十条为便于装订、保管和利用,延长档案材料的寿命,对一些纸张不规则、破损、卷角、折皱的材料,应进行技术加工。其主要方法:

(一)对超出16开(26cm×19cm)规格的档案材料,在不影响材料的完整和不损伤字迹的条件下,可酌情进行裁剪。裁剪档案材料要根据裁纸刀所标横竖坐标裁切,做到横平竖直,统一尺度,前后一致,保证档案材料的规范。裁切不能损坏档案材料内容,档案内容距离裁切右边应有0.8-1.2厘米距离,包边时档案左边应留出2-2.5厘米距离,防止打孔时损坏档案材料。不能紧靠内容裁切或裁掉表格外框(包括表框外的字和与档案材料内容无关的字迹)。裁切筒子纸要根据内容折叠整齐,不能裁断。对于超出16开规格且无法裁切的档案材料,须进行折叠。折叠时,要根据材料的具体情况,采用横折叠、竖折叠、横竖交叉或梯形折叠等办法。一般横边折叠折下边,不折表头,折叠边离裁切边要有1厘米的距离。折叠后的档案材料,要保持整个案卷的平整,文字、照片不得损坏,便于展开阅读。

(二)小于16开规格档案材料,要用宣纸裱边(注意宣纸不能太薄)。裱边时横边补上不补下,遇到大量需要裱横边的材料可以隔页裱边,竖边必须补齐。裱边要粘牢,同时不能把下一页粘住。/ 46

(三)对于破损、卷角、折皱的档案材料,要进行裱糊。裱糊用的衬纸,必须采用白纸。浆糊要按照水和浆糊2:1的比例调制,涂抹时注意适量,不能过多或过少。

(四)材料包边不能把档案内容粘住,并把原来的装订孔包在白边里。一般材料纸张厚7页左右包一本,纸张薄的10页左右包一本。包边纸一般为B5复印纸,(也可采用硬度适中的纸)并按照宽5厘米-5.5厘米的标准裁成长条。

(五)编写页码和编号,须擦掉以前的编号,新编号字体要美观整洁,不要过大。页码的位置在档案的右下角,距离下边和右边0.5厘米,编号的位置在档案的右上角,距离上边和右边0.5厘米。

(六)档案上原有的分类角须剪掉并用宣纸补齐,有些不干净的也须剪掉重新补齐。整理时要按照类别插入分类角。分类角贴在白纸的右上方,与纸的右上角完全重叠,贴分类角的纸必须是黄底红字的角标纸。

(七)奖励登记表、学生成绩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奖状等需折叠的材料,裱背后装入档案,粘贴时注意做到便于从左向右翻阅。如果材料过大应折叠,一般为折下边和右边。

(八)铅笔标注在档案上的无关的字迹一律擦除。

(九)整理过程中产生的重复件和多余件,根据类别、时间排序,按标准裁剪和装订后,要在每份材料上注明为重复件或多余件并装入本人档案。

(十)拆除档案材料上的大头针、曲别针、订书钉等金属品,以防止氧化生锈损毁材料。

(十一)对于裁切后的整卷干部档案要求做到四面整齐。/ 46

第二十一条每个教工的档案材料,必须装订成卷。装订后的档案,目录在卷首,材料排列顺序与目录相符;卷面整洁,全卷整齐、平坦,装订结实实用,具体做法:

(一)将目录与材料核对无误;(二)把全卷材料理齐。材料条件好的应做到四面整齐,条件较差的,以装订线一边和下边两面为齐;(三)在材料左侧竖直打上统一装订孔。孔距规格应符合《条例》附件一的规定;(四)一律使用《条例》附件一规定的标准人事档案卷皮。档案卷皮须书写档案人的姓名、籍贯、档案号。书写姓名不得用同音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

第二十二条人事档案整理装订成卷后,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经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库。

第二十三条人事档案整理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干部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制度,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一)在整理档案时,严禁吸烟,以确保档案的安全;(二)不得私自涂改、抽取或伪造档案材料;(三)不得擅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整理中按规定剔出的档案材料,须进行登记,经主管领导审查批准后分别情况予以处理。

(四)在整理档案过程中,要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管理,防止丢失档案材料和泄露人事档案内容。/ 46

整理员工人事档案的方法

整理员工人事档案的方法(第一篇)

人力资源档案工作是我院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书院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搞好人力资源档案工作,最终目的是为准确全面地考察了解和高效选拔使用好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人才,选贤举能,知人善任,建设好职工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经济效益发挥应有作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书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好档案,更好地为我院各项工作服务,结合我院实际,参照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书院员工人力资源档案由人力资源处集中保管。其任务是:收集、保管、鉴别、整理员工人事档案材料;办理档案的查询、借用;探索建立适合书院院情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和使用办法。不断研究档案工作情况,逐步实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第三条学习、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员工人事档案工作的法令、政策和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员工人事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和执行。

第四条严格执行员工人事档案使用借阅规定,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

第二章人事档案归档范围和要求 第五条归档范围 / 46

(一)考试录用形成的有关材料:如应聘人员考核登记表、应聘考试材料、入职报到表、合同书等。

(二)在人力资源工作中形成的履历表、简历表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如学历、教师资格、职称证明书及相关证件复印件等。

(三)鉴定、考核、考察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如年度考核材料,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组织审定的考察材料等。

(四)认定、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申报表、聘任、认定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及考核材料、有关证书等。

(五)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如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已批准转正的)、入党申请书、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自传、综合性政审材料及有关的证明、考察材料;民主评议党员材料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团员登记表等材料;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等。

(六)表彰奖励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材料:如评选、嘉奖、通报表扬先进工作者等形成的表彰材料。

(七)定职、定级材料。

(八)办理工资、待遇等工作中形成的材料:如转正定级、各种工资变动,提职晋级和奖励工资等材料;解决各种待遇问题的审批表、批复材料等。

(九)参加院内外有关培训进修等的有关材料。

(十)健康检查的有关材料:新录用人员体检表等有关反映身体健康情况的材料。

(十一)、辞退材料、辞职审批材料等其它起重要依据作用的材料。

(十二)、其他有鉴定性、结论性的材料等。第六条收集方法 / 46

(一)为了使员工档案能够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要经常通过有关部门收集员工任免、考察考核、培训、奖惩等工作中新形成的反映员工德、能、勤、绩的材料,充实档案的内容。

(二)建立主动送交员工档案材料归档的工作制度,及时地将新形成的员工档案材料送交人力资源部归档。

(三)有计划地布置填写员工履历表、鉴定、自传等,并及时将这些材料补充进员工档案。

(四)人力资源处要严格执行上级有关人事档案收集归档的各项规定,主动和有关部门协调好档案的收集方法和程序,以使员工档案材料及时完成归档。

第七条归档要求

(一)收集的材料,必须经过认真的鉴别,属于归档的材料应真实、完整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需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盖章签字后方能归档。

(二)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不得擅自归档。凡销毁材料,必须详细登记,经人力资源处负责人检查,并报请书院主管负责人审查批准。

(三)归档的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聘用录取时的有关个人的证明材料没有原件可用复印件,在院内工作时形成的材料要用原件,一般不得用复印件代替原件存档。材料必须有承办单位或个人署名,有形成材料的日期并注意不归重复材料。

(四)凡规定要同本人见面的材料,一般应有本人的签字,特殊情况下本人见面后未签字的,可由组织注明。/ 46

(五)员工人事档案材料的载体,使用A4规格的办公用纸,文字须是打印或用蓝黑墨水、黑色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及纯蓝墨水和复写纸书写。

(六)各类人事档案材料应在材料形成后尽快归档。第三章人事档案工作岗位职责 第八条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实行专人责任制,对档案实行严格安全管理。由人力资源处档案专管员负责保管与整理。

第九条负责人力资源处工作的部门领导职责

(一)、组织本部门人员学习档案法规,认真执行集团公司、书院员工人事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把档案工作纳入本部门的议事日程。

(二)、与书院各部门相互配合,加强联系,共同做好业务监督指导、检查工作,保证归档档案质量。

(三)、带头落实书院人事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不断推进书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实用化。

(四)、与书院发展同步,不断创新人力资源档案建设,为书院建好人才资源库。

(五)、关心和支持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明确具体要求,帮助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六)、做好与档案建设与管理相关的其他工作。第十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

(一)、自觉执行上级有关人事档案工作的安全保密规定,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制度,确保员工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 46

(二)、认真执行上级关于人事档案工作的政策和法规,制定和不断完善本书院员工人事档案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

(三)、做好对员工人事档案收集与鉴别、归档与整理、保管与保护、利用等工作。

(四)、认真执行员工档案归档的各项规定,自觉坚持平时立卷,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保管、整理立卷归档工作,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

(五)、归档材料做到案卷目录填写清楚,并做到归档材料合适清楚,准确无误。

(六)、积极主动学习档案工作的有关法规及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七)、做好员工人事档案的统计工作。做到档案类别、数量清楚。

(八)、始终保持档案室、柜、盒的整洁、完好。第十一条档案整理工作规定

(一)、在整理档案时严禁吸烟,以确保档案安全。

(二)、不得私自涂改、抽取或伪造档案。

(三)、不得擅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整理中按规定剔出的档案材料,须进行登记,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按情况分别予以处理。

(四)、在整理档案过程中,要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管理,防止丢失档案材料和泄露员工档案内容。

(五)、加强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的保存价值。做到每月归档材料一次。每学期整理档案一次,每学年整理统计一次。按在职和离职员工分类有序彻底整理存放。不得存在有档案未整理的现象。

(六)、做到档案总目录及编号与员工档案实际存放相一致。/ 46

第四章员工人事档案的使用规定 第十二条借阅规定

档案查阅原则上实行对上级公开查询,对下级以人力资源处主任签字为准,方可查阅。

(一)凡因需要查阅人事档案的,要经过书院人力资源处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

(二)查阅者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

1、查阅人员填写好《查阅员工档案审批表》及登记表。

2、查阅人员应严格执行保密制度、阅档规定,不准与无关人员议论档案内容。

3、查阅必须爱护档案,严禁在材料上画线、涂改、拆散、抽出、增添、圈画、污损、弯折,保持档案的整洁。

4、未经批准,不得私自摘抄、拍摄复制员工档案材料,如需复制须办理登记手续。复制的材料,必须加盖人力资源部公章方可生效,摘抄材料一般不予盖章。材料由使用单位妥善保存、用毕自行销毁。

5、严禁在阅档室内或阅览档案时吸烟及吃东西。

6、对查阅人员审查阅档材料,一看查档理由是否充分,二看是否有审批人签名及公章。对查阅人员手续不完备的,应做好说明及解释工作,并做好登记手续。

7、接待阅档时,须将案卷先清点后再交给阅档人员,收回时应清点后再入库归位。

第十三条档案转递、留存规定

如有确需向外转递的员工档案,应遵守下列事项: / 46

1、在院领导批准后,员工档案经复印后应以专员送取或交员工本人自带复印件。并做好详细登记。

2、对辞退、辞职、退休员工的档案,留书院档案室分类保存。第十四条借用规定

(一)员工档案一般不外借。

(二)本书院部门内部需要借用时,必须做好登记;能当天归还还必须做好当天入库归位;借用一般不超过1天,不得擅自转借或送有关单位查阅。

(三)借用手续与查阅规定相同,严格执行查档规定。

(四)每月检查核对一次借用和查档次数,并做好及时入库归位工作。第五章人事档案保密要求

第十五条档案工作人员要认真执行《保密法》和有关的保密制度,增强保密观念,同一切失密、泄露现象做斗争。

第十六条档案工作人员在保管档案期间不得私自翻阅人事档案,对所了解的档案内容不得向外泄密。

第十七条接收档案要严格办理交接手续,离职后不得泄露任何档案内容。第十八条阅档人员要严格遵守阅档保密制度,不得在公共场所及无关人员面前议论档案内容;不准转借或给无关人员翻阅;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或向外公布档案内容。违反者应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第十九条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出具的各种证明,经人力资源处主任批准后,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填写并加盖人事部门专用章。本人不得翻阅自己的档案。

第二十条非人力资源档案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接触人事档案,确保档案安全。第二十一条严格履行员工档案的保管及保密规定,做好以下几点:

(一)配置必要的档案存放、保管等设备。/ 46

(二)认真做好防火、盗、潮、虫蛀、晒和高温等六防工作。

(三)每天上、下班要认真对保管柜的安全和保密进行检查,及时做好防范工作。

(四)每季度定期对案卷进行细致的防虫检查,及时做好放防虫药等防虫工作。

(五)建立健全员工档案的花名册,按规定做好保密等工作。

(六)凡是员工及工作人员不准保管和携带本人及其亲属的档案。

(七)每季度必须做好定期对库存的人事档案进行核对检查及统计,并定期做好归档材料的入卷工作,确保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员工人事档案。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今后如与上级规定有抵触,应及时修改补充。随着书院的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发展,本规定将不断修订完善。

第二十三条本规定由人力资源处负责解释。整理员工人事档案的方法(第二篇)

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是整个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业务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

第一节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概述

一、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概念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就是将收集起来还处于零乱状态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和不规范的干部人事档案,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的要求,进行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成卷,使其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这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是档案业务/ 46

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广义地讲,整理还包括整理前材料的补充收集和对装订成卷档案内容的不断补充、续订工作。

二、干部人事档案整理要达到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一)整理要达到的目的即完整、精炼、条理、实用。

(二)整理工作注意事项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档案法》、《保密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等有关法规,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制度,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1、在整理档案时,严禁吸烟,确保档案的安全。

2、不得私自涂改、抽取或伪造档案材料。

3、不得擅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

4、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管理,防止丢失档案和材料,不能泄露干部人事档案内容;认真负责,耐心细致,防止折皱或损坏干部人事档案材料。

第二节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排序

一、分类

(一)分类的方法

分类就是判断每一份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所属类别的工作。由于每份材料的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要准确地使每份材料对号入座,应严格按照规定,遇到政策性强,难以确定的材料时,应及时主动向上级部门请示,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具体分类可采取以下方法:

1.按材料的标题分类 / 46

在正常情况下,材料的标题是判断其所属类别的标志,这种命题分类法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是建立在材料正规,标题和内容相符的基础上的。不适用于历史上形成的不标准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

2.按材料内容分类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历史上形成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在规格的撰制上各地很不一致。有些材料命题一样,但反映的却不是同一个方面的内容;有些材料反映的内容相同,它们的命题却不一样。这样的材料,在分类时必须按照其内容进行认真细致地判断。由几个方面内容构成的材料,以其主要内容来确定其归属类别。

3.按照材料的形成与内容的特点分类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既有干部个人形成的,也有组织上形成的。既有表格,也有书面文字材料,它们所反映干部情况的角度也不同。这些内容上、形成上的特点也可作为分类的一个线索。譬如,表格一般归第一类和第九类。凡是个人形成的表格一般归第一类(履历部分);凡是组织上形成的表格一般归第九类(工资、任免等)。主要证明材料放第五类或八类等,但这不是绝对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现行材料的分类及需注意的问题

一九九O年,中组部修订下发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将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共划分为十个大类,并对常见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属类问题作了原则的划分。根据《条例》和《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的精神,结合当前工作实际,现将各类材料的原则划分说明如下: / 46

第一类 履历表材料:干部履历表(书)、简历表,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姓名材料。(新增加:干部履历补充表)

说明:

1.这类材料科目分类中存在一种通病:对其中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理解不透,尤其对学生登记表把握不好。正确的方法是:学生入校后填写的反映其过去经历的普通登记表放第一类;而中学、大学报考登记表(中学和高等院校招生报考书,推荐、选拔学生登记表)与成绩单和毕业生登记表共同构成一整套学历材料,应放在第四类。

2.常见材料的归属:

(1).现为干部,过去曾当过工人的,工人有关登记表,归一类。(2).党团员干部(一般经历的)登记表、简历表归一类。党、团员登记表(整党或重新登记过程中形成)放六类;

(3).土改、镇反、“三反、五反”、肃反、社教运动、支边扶贫、下派锻炼、驻村(厂)帮社(企)工作队员登记表都归一类。

(4).公安人员、武警干部、职员、工人、学员、行政工作人员一般经历内容的登记表、简历材料归一类。

(5).提拔的后备干部登记表(须经呈报机关和审批机关签字盖章的)归一类。

(6).干部履历鉴定书(表)或履历表、简历表有鉴定的,以履历为主的归一类;以鉴定为主归三类。

(7).主要内容是干部简历的审查表、调查表、履历变化补充表归一类。(8).《干部个人革命活动简历》材料归一类。/ 46

(9).机要人员登记表,以简历为主的归一类;以鉴定为主的归三类;以政审为主的归五类。

(10).待业人员登记表、工会会员登记表、没实质内容和经历的表格不归档案。如确有保存价值的,可归入十类。

(11).“五·七”干校学员登记表归一类。若以鉴定为主归三类。(12).“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申请登记表归一类。认定其下乡时间为参加工作时间的材料归五类。单独的材料归三类。

(13).参战人员登记表及参战各时期的情况(登记)材料归一类。(14).凡是反映本人自然情况、个人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的表格材料都应归一类。

(15).“军人履历表”应拆开处理。属于履历部分和家庭主要成员情况等材料归一类;自传归二类;有残疾的体检表归十类;其余材料按其内容性质确定其归属的类别。

第二类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自传,干部自传,以自传为主的履历或简历表,以自传为主的历史反省材料,自传内容较多的入党申请书(没有自传材料时代替),已提拔的后备干部的自传,其他自传性质和以自传为主的材料归二类。

说明:

有的干部没有写过自传,可将含有自传内容较多的一份入党申请书归此类,并在案卷目录中标明“代自传”。一般的科技干部业务自传、技术自传,不归挡。/ 46

组织上对干部本人交代的有关本人经历、家庭情况或社会关系等材料,凡有专题调查报告、调查材料或结论性意见的材料,应合并一起归入五类,不可拆开存放于一类和五类中。

第三类鉴定(含自我鉴定)、考察、考核材料: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干部表现材料,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考核登记表,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新增加: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领导干部届末考核(考察)材料,涉及干部个人重大经济问题的审计报告意见和主管经济工作的干部离任审计考核材料归三类。

说明:

(1)个人(自我)鉴定归三类。

(2)学生、学员毕业(结业)鉴定归三类;而第四类如果没有毕业生(学员结业)登记表时,或鉴定上有成绩的,此类鉴定放第四类(党校学员毕业鉴定表)。

(3)干部、职工、学生、学员、党(团)员鉴定归三类。(4)出国鉴定归三类。

(5)劳动鉴定、工作调动鉴定归三类。

(6)各种工作人员,如社教工作队员、驻村(厂)工作队员、支边扶贫等人员以及党建工作队员鉴定归三类

(7)年度考核表归三类。述职报告不归干部人事档案。

(8)总结(毕业总结),以鉴定为主归三类;重点谈收获、体会的归十类。短期(半年以下)的总结材料不归档。

(9)领导干部轮(培)训考核鉴定表归三类。/ 46

(10)干部在国外或境外表现情况的鉴定材料归三类。

(11)“文革”、“**”表现及廉政情况综合评定材料归三类。(12)考察材料作为任免表的附件的(任免表里注明),随任免表一起归九类,习惯上都把考察、考核、表现材料统一放第三类。

(13)组织对干部德、能、勤、绩的考察、考核材料,包括后备干部考核表(提拔任用后),干部提拔任免时和届中届末或离任时组织形成的正式考察、考核材料,阶段性或鉴定性质的表现材料及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表,归三类。

(14)由于历史原因,过去那些以考核人名义代表组织形成的材料应视为正式材料。今后,考核材料必须以组织的名义形成,并且加盖公章。

(15)一九八三年以后形成的鉴定材料,必须有组织盖章和本人签字,若本人看过没有签字,应由组织注明“材料与本人见过面”。

第四类学历、学位、成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报考高等学校考生登记表(报考书),审批表,学历证明材料,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表,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审批表;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如获奖或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的论文等目录。新增加:毕业证(复印件)、学位证(复印件)、授予学位的决定、决议、学位论文答辩决议,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登记表等;教师资格过渡登记表及各种培训登记表(如公务员过渡培训表)等。

说明:

1、学历材料要注意:

(1)完整性。一套完整的学历材料(除入学后所填的反映经历的学生登记表放一类外)至少有:①中学或高校招生报考登记表或报考书、选拔学生/ 46

登记(审批)表;②学习单(卡);③毕业生(学员结业)登记表(没有毕业生登记表或者鉴定上有成绩时以毕业或结业鉴定代替)以上三个部分构成。

(2)真实性。①不具备成人学历教育资格的办学单位颁发的毕业证、学历证明,不承认学历。②没有参加统一入学考试,学习时间不符合学制规定和补发的学历证明无文件依据的,不承认学历。

2、不易掌握的材料:

(1).“文革”中推荐的“工农兵”学员,组织推荐材料归四类。但在推荐过程中,贫下中农代表的座谈记录原则上不归档案。

(2)报考、推荐或选拔高、中等学校的学生政审材料与报考登记表、审批表一起归四类。

(3)高(中)等教育的成绩单、记分册、记分卡归四类。(4)在职干部推荐或保送到各种学校学习的审批表归四类。

(5)三个月以上各种专业学习或理论培训成绩单、专业知识培训登记表归四类。

(6)在职干部普法学习、哲学学习等考试成绩单归四类。

(7)技术、业务水平评定或技术革新成果评定的结论性材料归四类。重要的(评高级职称或有特殊业绩的)业务自传、技术自传归四类,一般的业务、技术自传则存科技档案。

(8)反映干部学历、专长、业务能力和贡献的登记表、调查表、审批表归四类。

(9)学生证、毕业证、各科试卷、毕业设计、准考证、入学通知书不归干部人事档案。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归四类。/ 46

第五类政审材料:审查干部政治历史情况(包括党籍问题)的调查报告、审查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或说明情况的材料,主要证明材料;甄别、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的依据材料;入党、入团、参军、出国等政审材料;更改干部的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审查意见,上级批复以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归五类。

说明:整套的政审材料包括:①批复,②结论或甄别复查结论(决定),③本人对结论的意见及检查交待材料,④调查报告、主要证明材料四部分构成。而历史上形成的材料不一定完整保留,不便再补齐的,只能一个问题相对集中排列归挡。

(1)以政治问题为主。在一九九0年的“内清”中未给予处分的“两乱”中的表现和“内清”核查材料归五类。

(2)组织上已作结论的“文革”表现材料,仍保留在五类。

(3)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证明材料,或平反改正通知、决定归五类。

(4)有组织审查结论的“调查表”、“审批表”归五类。(5)经过核对的记录在案材料和本人意见归五类。

(6)确定更改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和出生、入党、入团时间,以及解决(更改)国籍、民族问题的上级批复、审查结论、调查报告、个人申请及有关证明材料归五类。

(7)历史问题的审查材料,保留在五类。(8)家庭出身、本人成分的证明材料保留在五类。(9)有关历史问题的个人交代材料保留在五类。/ 46

(10)因隐瞒历史问题、家庭出身等原因受处分的审查材料仍保留在五类。(11)未经组织结论的反映干部重大问题的材料不能归入干部人事档案,只能退还该干部所在单位,待党组织作出结论(认定)后,再判定是否该归档。

(12)参军(或招工、提干)政审时,群众的谈话记录不归档。(13)政审过程中的请示报告、信件、函调、索要证明卡片、外调提纲、调查线索、外调介绍信、与被查人谈话记录、审查结论和调查报告的草稿、底稿不归档。

(14)入党时形成的政审报告和外调证明材料应放五类。

第六类加入党、团的材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1-2份全面系统的)和转正申请书,党员登记表,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民主评议党员中形成的组织意见或党员登记表,认定为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和组织审批材料,退党材料,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共青团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团员登记表,退团材料;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

说明:

(1)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表、组织谈话记录和预备党员培养教育考察表,有组织说明的归六类。

(2)党员登记中缓登期满后的组织决定及有关材料归六类。

(3)未批准或未转正以及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入党志愿书,由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保存,不归入干部人事档案,已归档的应取出来。

(4)“文革”中恢复党员组织生活的登记表,审批表应撤出销毁,“双突”党员的入党材料保留在十类。/ 46

(5)凡被开除出党的,其人党材料仍保留在六类,但必须在志愿书封面上注明,何时由何机关开除出党。

(6)党团材料只归组织作了结论的正式材料,不归谈话和会议记录材料。(7)入党申请书最多只归首尾两份。

(8)要求入党、入团期间的思想汇报材料、党小组、支部讨论记录、考察写实材料、有关问题请示报告、审批通知书等不归干部人事档案。

(9)纯属简历的党员登记表、简历表、党(团)员干部登记表应放在第一类。入党调查报告和证明材料应放五类。

第七类奖励材料(包括科技和业务奖励):各种先进人物登记表、先进模范事迹、嘉奖、通报表扬等材料。

说明:

(1)创造发明奖励、业务奖励材料归七类。(2)立功受奖材料归七类。

(3)正式命名授予的英雄、模范、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优秀教师、优秀学生、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党(团)员、“五讲四美”先进个人等称号的审批表及事迹材料归七类。

(4)县团级以上单位对于个人的通报表扬材料归七类。(5)部队评的“五好”战士等材料归七类。(6)奖学金审批表归七类。

(7)单位立功授奖,不能将单位的事迹材料归入该单位主要领导个人档案中。

(8)奖励工资的审批表放九类,事迹材料(无工资的)归七类。

/ 46

(9)奖励过程中形成的决定、通告、请示报告属于文书档案;奖状、纪念册、奖章、勋章不归档案,由本人保存,重要的荣誉证书复印件可归七类。

第八类干部违犯党纪、政纪、国法等材料: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处理意见),查证核实报告,上级批复,本人对处分的意见和检查、交待材料;组织上对干部个人的通报批评材料;甄别、复查报告、决定,上级批复及本人意见;法院审判工作中形成的判决书等。

说明:

(1)刑事、司法、民事、行政(治安)拘留、劳教审批材料归八类。(2)免予处分的本人检查材料和组织形成的材料归八类。

(3)政治历史问题与违纪错误混同一起给予处分的结论、调查报告、处分决定等材料,归八类;只有批复或结论而未给予处分,以政治历史问题为主的归第五类;以违纪错误为主的归八类。

(4)撤消处分的材料归八类。

(5)“三反五反”运动中问题较严重,有组织意见的坦白交代或检查材料归八类。

(6)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定右派的决定(结论)、平反改正结论、报告、本人检查交代材料归八类(结论为说错话办错事的有关材料不归入)。

(7)核查中定为“文革中犯严重错误”的上级批复文件、处分决定、处理意见、调查报告、本人检查及对结论的意见、申诉材料归八类。

(8)在一九九0年的“内清”检查中受处分的材料和以违纪错误为主又没有受处分的“两乱”中的表现材料归八类。

(9)处分决定、复查决定、撤消处分决定、不予(免予)处分的决定归八类。

/ 46

(10)纪检查处案件中的处分决定、批复、通知等原稿,索要的调查证明材料、检举揭发旁证材料和司法部门判决书原件、证据、本人交待、侦破方案、审讯笔记等,属案件档案,不归入干部人事档案。

第九类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材料及各种代表登记表等材料:干部工资级别登记表、转正定级审批表,各种工资变动审批表(呈报表),奖励工资审批表,享受特殊津贴的呈报表,解决待遇的审批表、批复等;干部任免审批(呈报)表,调动呈报表,公务员报考登记表、录用审批表、公务员过渡登记表,聘用审批表和合同书,续聘、解聘、辞退材料,干部退(离)休审批表,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授予军(警)衔审批表;出国(境)审批表、备案表;党代会、政协会、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民主党派代表会代表登记表、委员简历(提名呈报表)等归九类。

说明:

(1)义务兵应征入伍(兵役登记表)、退伍登记表、审批表归九类。(2)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报道通知书可归十类。(3)工龄津贴年限说明,归九类。(4)招工登记表、审批表归九类。(5)“以工代干”人员转干审批表归九类。

(6)现为干部,过去是工人的和新招合同制工人登记表,劳动合同等材料,归九类。

(7)有干部职务任免内容的登记表、简历表、审批表归九类。(8)党委成员、团干部、讲师团成员登记表(任免性质),援疆(进藏)人员登记表、审批表归九类。

/ 46

(9)“内调”人员登记表,审批表归九类。

(10)无任免呈报表时,任命书、任免通知可归九类,有任免呈报表则不归任免文件。

(11)商调函、调令不归干部人事档案。

(12)工资关系备案表归九类,出国任务批件不归档。(13)职务变动和工资变动登记表存九类。

第十类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有残疾的体检表,因工致残确定残废等级的材料;干部逝世后报纸报道的消息或讣告、悼词(生平);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有关情况的遗书等归十类。

说明:

(1)民事纠纷判决书归十类。

(2)军人结婚报告、离婚的结论材料归十类。(3)军人家属随军登记表、审批表归十类。(4)干部家属农转非的审批材料归十类。(5)独生子女审批表归十类。

(6)思想汇报,原则上不归档,但反映的思想认识独特,影响较大的材料归十类。

(7)历次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总结、个人检查等材料,仍保留在十类。(8)不属前九类,但对组织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如报到证(介绍信)等归十类。

(9)一般的体检表、化验报告,不归干部人事档案,确有保存价值的归十类。

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排序

/ 46

(一)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排序的基本形式

1.按档案材料形成的时间排序。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第七类、第十类、材料可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2.按材料内容的主次排序。第五类、第六类、第八类、可按这种方式进行排列。

3.按材料功能性质相对集中,结合时间排序。如第九类可用此法。即9-1-

1、9-1-2„„;9-2-

1、9-2-2„„;9-3-

1、9-3-2„„。

(二)复杂材料的排序 1.第五类材料的排序方法;

第五类材料的排序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结论部分,如上级批复、结论或决定(包括个人对结论或决定的意见),调查报告等。二是查证部分,如有关的证明材料等。三是本人检讨或交代材料等。每部分材料之间要注意保持内容的有关联系,分清主次关系。如多份证明材料,应根据每份材料所证明的主要问题相对集中排列。

五类材料分一次性审查和多次审查。多次审查又分同一问题和非同一问题的审查。还有一种是新问题有与原审查过的问题混合的审查。据此,在审查材料排序上应有所区别,既要层次分明,又能保持其内容的有机联系。这样才能使材料条理,眉目清楚,使用方便。排序具体式样如下:

例:一次性审查材料排序

(1)批复;(2)结论;(3)本人对结论的意见;(4)调查报告;(5)调查证明材料、旁证材料;(6)本人检查交代。

还有同一问题多次审查和非同一问题多次审查的排序方法。2.第五类中的证明材料的排序方法:

/ 46

证明材料应根据每份材料所证明的主要问题相应集中排列,可分为历史问题的证明、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的证实、党籍问题的证明等若干部分。在每部分中再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证明材料不多的也可按时间先后进行登记。

社会关系方面的证明材料,如果材料较多,为查阅方便,应按关系远近来排序。如:父母、岳父母、兄、弟、姐、妹、伯父、叔父、内兄、内弟等。如果严格按时间顺序排列往往把一个人情况的材料分成几部分,就不利于查阅。

3.第六类党团材料的排序方法:

第六类党团材料可按入团材料、加入民主党派材料、加入中共的材料、中共党员登记表的排序,并根据各部分材料内容的主次关系进行排列。入团志愿书应排在入团其他材料之前;入党志愿书应排列在入党的其他材料之前,党员登记表等可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序。

注:如果有人入党情况特殊,有领导机关或领导人批示的,可以将批示放在入党材料前面。

4.第八类材料排序方法;

第八类材料排序方法与第五类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原处分没有调查证明材料。

第八类处分和撤消处分材料的排序:

(1)撤销处分部分;(2)原处分材料部分。

5.第九类材料可按材料功能、性质、结合时间顺序相对集中排序。如按材料功能、性质、结合时间,相对集中排序,其方法是;

1、工资情况的材料;

2、任免材料;

3、出国、出境材料;

4、党代会、人代会其他材料。

/ 46

每小类材料再根据形成材料的时间顺序排序。无出国审批材料可按三部分排列。我省就是按此法对第九类材料进行排序的。

第三节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复制与技术加工

一、复制(一)复制的范围

鉴于复制耗资费力,易泄密,应从严控制复制范围.一般来说,复制的重点应放在三个方面: 1.需要补充副本的各类主要材料.2.材料重要,但因制成年代久远,已经出现字迹消褪的材料.3.材料重要,但用圆珠笔、纯蓝天墨水、红墨水、铅笔书写或复写的字迹已快消褪的材料.(二)复制的方法

1.复印:只要原件字迹清楚,就可用复印机复印。2.打印:打印适用于一切文字材料。3.抄写:条件不具备时可抄写。

4.手描:手描要注意保持档案材料的原貌。5.还有扫描和摄影等方法,但费用高,不便装订。

此外,新研制推广的字迹恢复固定剂(液),是档案字迹恢复和固定保护的最好用品。

二、技术加工(一)技术加工的方法

为了便于装订、保管和利用,延长档案材料的寿命,对一些纸张不规则、破损、卷角、折皱的材料,应进行技术加工。其主要方法有:

/ 46

1.对超出16开规格的档案材料,在不影响材料的完整和不损伤字迹的前提下,可酌情进行剪裁或折叠。

2.对破损、折皱、太薄和小于16开规格的档案材料要进行裱糊。3.对过窄或末空出装订线的档案材料,要进行加边;对两页以上散页单份材料要进行(缝纫或)裱糊粘贴。

4.拆除档案材料上的大头针、曲别针、订书钉等金属物品以防氧化锈毁材料。

(二)几种技术加工方法的具体要求。

1、裁剪

裁剪就是对超出16开规格的档案材料在不影响材料完整和不破伤字迹的前提下,用切纸刀裁成标准的16开(长26公分,宽18.5公分)规格的材料。

为确保剪裁的质量,在裁剪时应以单页材料为单位,以防止将写得不规格、“抢头”、“占地”、不留装订线的材料切掉文字内容。剪裁时应在裁口处顺纸压一木尺,用左手按住文件材料再进行裁剪,避免提刀、按刀时纸张移动,影响裁剪的质量。

2、折叠

折叠,是针对超出16开规格,又不能裁剪(剪裁影响文字内容)的档案材料进行的技术处理。折叠时,要根据情况,可采取横折叠、竖折叠、横竖交叉折叠等办法。折叠的材料要保持整个案卷的平整,不得损坏文字、照片,又要便于打开,适于从右往左翻,从上往下阅读。

3.裱糊

/ 46

为了使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整齐划一,延长档案材料寿命,对那些破损、折皱和小于16开规格的档案材料,要进行裱糊。裱糊的主要方法为:单面裱糊、夹面裱糊、开窗裱糊、鱼鳞或梯形托裱、胶纸粘贴等方法。

(1)裱糊的准备工作:

①衬纸。按照中组部的要求,“裱糊用的衬纸,必须采用白纸”。我们通常所用的衬纸多为高丽纸,是宣纸的一种。这种纸吸水性好,韧性大。

②浆糊。裱糊应选用化学浆糊,或采用在浆糊中掺上杀虫粉、自制防虫防腐浆糊。有时少量采用化学胶水。

③揭裱。揭裱就是将原来裱糊的质量非常低劣的衬纸去掉。一种情况是对那些粘贴不紧,字迹遇水容易湮退的材料。揭裱时应先将材料的分离处用竹签缓缓向四面扩展桃开,直至材料与衬纸全部分开为止。揭纸的技巧,是将需要保留的一面朝下平贴在桌面上,按紧,轻轻揭去上面的衬纸。这样不易损坏要保留的材料。另一种情况,对于不怕水湮的材料,可先向材料边缘没有字的地方喷水或用水湮湿,在其发潮未干时,对着角轻轻卷数次,促使材料与衬纸分离。揭裱要小心仔细,防止损坏材料。材料揭下以后,应用两张毛边纸夹好,放在玻璃板或底面平整的重物下压平。

(2)常见的裱糊方法: ①单面裱糊

单面裱糊就是对单面有文字而小于16开或纸张较为脆薄的单页档案材料,把它粘贴在衬纸上。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是:先将档案材料有文字的一面朝下放在工作台上,在材料的背面用排笔均匀地将浆糊刷在档案材料上,再将16开的衬纸轻轻地铺在已刷上浆糊的档案材料上,一边铺,一边用毛刷将衬纸排平,然后,将衬纸和档案材料一起翻过来,放在木板或玻

/ 46

璃上晾干、压平。实际工作中常用化学胶水粘贴,这种方法日后不易再裱,需注意用纸(高丽纸)规范,胶水不易过多,材料背面四周抹上胶水,粘上衬纸,贴后晾干压平。

②双面裱糊

双面裱糊就是在一张衬纸的正反两面上都粘贴档案材料。凡是一份多页的档案材料,多可采用夹面裱糊。双面裱糊的方法与单面裱糊大体一致。应注意的是,裱糊的两面都要留出装订线。一般不采取此方法。

③开窗裱糊

开窗裱糊是对于那些纸张小于16开,正反两面都有文字,且天边、地沿和左右边都很窄的档案材料来说的。先在衬纸上按档案材料的大小开一个窗口(窗口要略小于需裱糊的档案材料),然后在档案材料的四周边沿的空白处刷上浆糊,将其轻轻地粘贴在衬纸的窗口边沿上。采用开窗裱糊法应注意裱糊时不得覆盖档案材料上的文字内容,以免影响利用。

④鱼鳞托裱法

鱼鳞托裱法就是对一份数页,两面有字并小于16开的档案材料来说的。先将材料最后一页左边背后边沿刷上浆糊,然后将材料右边与衬纸的右边沿比齐后,粘贴在衬纸上。接着将倒数第二页材料也按上述程序将其粘贴在最后一张档案材料的左侧半公分左右处的衬纸上。其余依次类推。应注意的是:托裱后的档案材料的上下边沿要与衬纸上下边沿距离大致相等,档案材料的上下边对齐,右边错开,页页相盖,从第一页起,依次向右延伸出半公分左右,形状类似鱼鳞,因此叫鱼鳞托裱法。

⑤梯形托裱法

/ 46

梯形托裱法是对一份数页小于16开,材料正反双面都有文字,且材料正面文字从上往下读,反面文字倒数的档案材料而言的。操作时应先将最后一页材料上边沿的背面刷上浆糊,与衬纸的下边沿比齐后粘贴上,然后将倒数第二页的;在材料的上边沿背面刷上浆糊与最后一页材料的左右边沿比齐,并向上移动半公分左右的距离粘贴在衬纸上。依次类推页页覆盖,将其他各页材料粘贴在衬纸上,形如梯状,因此叫梯形托裱法。

⑥胶纸粘贴

胶纸粘贴就是对那些原件纸质较好,较厚,但有些破损的档案材料,用透明纸粘贴在破损处,使之便于保管和利用。

⑦透明纸夹面裱糊

对于两面有字,且破损的档案材料,还可采用透明纸夹面裱糊,用极薄且透明的两张衬纸,直接粘贴在两面有字的材料的正反两面,既保护了材料,又能看清字迹。

4包边缝纫(粘贴)

①粘贴的范围和作用。一是将两页以上的单份材料联结为一个整体,以有效地避免材料单页散失。二是为纸张宽度不够以及纸张较薄的单页材料加边,以适应干部人事档案补充材料或借阅、拆卷、订卷的需要。

②粘贴的注意事项:一是不得将几份材料粘贴在一起,以免某份材料需要清理(或分类不准)时造成被动;二是缝纫线针脚要大,应距离材料左边沿半公分左右,以免打孔和剪裁时受影响;三是要注意美观,不要弯弯曲曲。目前已不提倡缝纫而采用粘贴法。

5.加边

/ 46

凡是过窄或未空出装订线的档案材料,应用纸条加边粘贴,可选用80克双胶纸。

6.去金属物

拆除档案材料上的大头针、曲别针、订书钉等金属物,以防止氧化锈毁材料。

第四节 干部人事档案的目录登记、装订与验收入库

一、顺序号、页码编写和填写目录 1.顺序号、页码的编写。

顺序号包括类号和份号。类号是指对归档案材料所划分的十个大类号;份号是每类里面各份材料排列号。顺序号编写用铅笔,标在每份材料的右上角。如:1—

1、1—2„„,指第一大类,第一份、第二份„„9—1—

1、9—1—2„„,指第九大类第一小类第一份、第二份„„。9—2—

1、9—2—2„„指第九类第二小类第一份、第二份„„。在目录表上类号用汉字一、二„„十表示,单独占一行;份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排列。

目录表上的份数栏填写,除含有复制件、附件等外,一般都是填一份,而非材料份数的流水号。目录表中页码一栏,是填每份材料所含页数,而不是每类材料的总页数或流水号。页码编写与图书一样,每面(有文字)为一页,每份材料一个总页数,有内容和表格(或空格)的计算页数,衬纸不算页数,有封面的材料,封面不编页码。页码编写在每份材料的右下角或左下角。用钢笔编写。目录填写时,各类材料之间(包括第九类各小类)要留出适当空格以备后续(一般每类一整张)。

2.材料名称的登记

/ 46

材料名称即材料标题,它是文件材料内容和特点的反映和高度概括,登记材料名称必须名副其实,文题相符。材料标题不长的应登记全称:材料标题过长的,可适当简化;无题目或文不对题的应根据材料的主要内容拟定题目。简化或拟定题目必须确切反映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性质特点,拟定或简化的标题只在目录上登记,并作标记,不能在原材料上修改题目,凡是新拟或修改的标题,在目录上都用〔〕号括住。

3.证明材料的登记

登记证明材料的名称,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反映主要内容,不能简单地只写“证明材料”几个字。如果证明材料较多,为使反映的问题集中,应将其区分为“家庭出身”、“本人历史”、“社会关系”等若干小类别,要直接写谁的证明,或谁对谁的证明。如在“家庭出身”证实中,可用“ⅩⅩⅩ大队对ⅩⅩⅩ的证明”、“ⅩⅩⅩ对其父的证明”等形式;证明材料较少的,不用区分不同问题,应写清楚谁证明什么问题,如“ⅩⅩⅩ大队对其家庭出身的证明”、“ⅩⅩⅩ对其父的证明等。

4.材料制成时间的登记

材料制成时间,一般采用材料落款标明的最后时间。复制的材料采用原材料的形成时间。在目录上填写时间应当填全年代号和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1972(年)10(月)26(日),不能只填72(年)10(月)26(日)。

二、关于职务变动、工资变动登记表的说明

1990年《条例》要求填写这两种表格,它是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在整理干部档案过程中根据任免表和工资表填写的两张登记表,工资变动表放九类工资表类前面,职务变动表放任免表类前面,作为两类小目录便于利用。

三、装订

/ 46

(一)分册与分册方法 1.分册

分册是为了便于装订和利用,将超过2.5厘米厚的干部人事档案分成两册或数册的工作。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因人而异,有的可能只有数十份档案材料,有的可能多达上千份。《条例》附件《干部档案卷皮、档案袋样式和规定》中规定:档案袋厚2.5厘米(折叠部分)。因此,凡是超过2.5厘米的干部人事档案必须分册。分册是便于装订、保管和利用的一个变通措施。

2.分册方法

①分册应视材料多少、厚度而定。②在正常情况下,按厚度、按分类分册。

③一份干部人事档案,无论分几册,都是这份档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求每个分册都要标明包括哪几类。将总目录放在正本(一卷)的同时,再为其它分册填写(含哪几大类的)分目录。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保持分目录与总目录的一致。在每个分卷的卷皮和外盒上注明(第几卷、共几卷)。

④分册应最大限度地维护干部人事档案内容的分类和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利用,不得把一个类别的材料人为地割裂分放。以免影响保管利用。

(二)打孔

1.打孔的规格。在材料左侧竖直打上三个装订孔,孔距(从距中心算起)8.3厘米,线孔中心距左侧边沿1.5厘米,上、下线孔中心,距上、下边沿均为5.4厘米(塑料卷夹三个眼是固定的,达标一级要求使用塑料卷夹)。

2.打孔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用专用的三孔打眼机严格按规定打孔,保证打孔质量,一般不用锥子扎(对以后续入材料不便)。

/ 46

②应将材料对齐用夹子夹住,以防打孔时纸张滑动(不能保证四面齐整)。③个别书写不规则的材料要单页打孔,以防损伤文字。

④对打眼过多的材料要加边裱糊后再打孔,将来再续入材料时,也要按原材料的标准孔距打孔。

(三)装订成册

装订成册是将零散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整理成专门案卷的最后一道工序。其主要工作有:

1.核对目录与材料顺序是否一致。

2.订卷。若用塑料卷夹按顺序安装就行了,对以后续入材料也比较方便。若用鞋带或线绳把卷皮和材料订在一起,线绳不能太细,以免损伤档案材料。要认真检查有无未装上的材料。做到四边整齐。

3.检查有无金属品,若有达标时会扣分,要清理完毕后再装订。4.填写卷面姓名、籍贯、索引编码(四角号码),有分册的注明册数。5.填写整理干部档案责任卡(什么时间、整理谁的档案、整理人、审核人)。

四、验收入库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干部人事档案整理装订成册以后,根据中组部的有关规定,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全面审核验收,这是保证干部人事档案质量的最后一关,必须高度重视,有条件可指定专人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归档材料是否符合有关要求。2.材料的鉴别分类是否正确。3.有无缺少材料或张冠李戴。

/ 46

4.材料分类、排列是否准确合理。5.历史遗留的问题是否得到妥善处理。6.近期形成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是否全部归档。

7.目录登记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编写了分类号、顺序号、页码。8.目录与档案内容是否相符。9.所有金属物是否彻底清除。

10.技术加工是否认真仔细,符合要求。11.干部档案材料的文字内容方向是否一致。12.装订是否四面整齐,有无掉页未装材料。以上是干部人事档案档案整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 46

第二篇:人事档案管理

至于办理,毕业时学校会给你一张户口迁移证和报到证,查看一下户口迁移证和报告证的地址正不正确的,一般户口迁移证的地址就是你高中时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报告证的地址应该是你高中时所在地的人事局,毕业后带上你的报告证去人事局报到,人事局会给你开具报到证明,之后拿这个报到证明和户口迁移证去派出所入户,这样手续就全了。

如果回原籍,也不要让学校给你打回原籍,也要派回原籍

如果是打回原籍,不但户口回自己上学前的街道

档案也要回街道,人事身份就失去了,按失业处理,除非再考学等特殊渠道

否则无法恢复干部身份了

所以,一定要派回原籍,在原籍找到接收单位

让学校和接收单位给你做正式的派遣和接收手续(如果学校现在还给你做派遣的话)

做了正式的派遣和接收手续以后,你的人事身份就是干部了

或是说保住了自己的干部身份,对于以后,无论是去事业单位还是将来退休都比较有利

有一种情况是,人才中心直接以企业的形式出面,给你做接收手续

给你干部身份,那样的话,就不用担心了,也省得自己去找接收单位了

另一种情况是,原籍的人才中心只管给你暂存档案,没有给你作正式的接收手续

这种情况对你是没有好处的,没有正式接收手续,拿不到干部身份

原籍的人才没有给你做接收手续一天,你在北京上的养老保险就白上一天

将来退休的时候,都不算数,不算工龄,而且你是迟早要找一家单位来给你的档案做接收的打回原籍等于未就业,是没有工龄的„ 找人事代理公司是计算工龄的。

但是很多大企业的职工档案也在人事局.小公司根本不具备存档案的条件.办人事代理后你的档案是在你申

请地方的人事局.存在教育局和存在人才市场待遇都差不多,如果你存在教育局如果你欠费他们会在你存档的时候通知你缴费,好处是如果你考事业单位(比如教育口)你可能会被优先考虑,存在人才市场不一定工龄就有效,如果你在私人企业,就和工龄没有关系了,这就是郎方面的优劣势,如果你有把握进事业单位,还是存在人才中心,如果你考教育口,还是存在教育局

打回原籍是指打回原户口所在地。如果你原籍是农村或县级,档案应该在你所在的市人事局。你手中的档案材料需要你到所在的人事

局报道时缴纳对应,如果一直没有工作单位提取你的档案,那么你的档案可以一直放在人事局,但是你需要缴纳相应的管理费。具体 情况请咨询人事局人员

最好放人才市场,那样如果考公务员什么的可以算工龄,如果时间长在自己手里可能就失效了!

档案是不可以自己保管的,必须放在正规的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中心在可以,超过一定时间的不落户的话,就是“黑档”,过期国家

就不承认了,你这么多年的学也白上了。而且如果以后你上保险和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时候,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建议你还是赶紧去把

档案落实到人才市场的好。

到你现在工作所在地的人才中心办理档案人事代理手续,从而把

档案交给人才中心管理即可。只有这样,才能连续计算你的工龄以及保留你的干部身份。同时,如果你以后跳槽到其它地方工作,也方便调档。

档案如果放在人才市场是和工龄挂钩的.应该放人才或单位吧。

建议大家把档案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每年付费180元.毕业生每年付费把档案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可以省很多麻烦,人才交流中心可以为学生代办任何手续。

大型国有企业都有存放和管理员工人事档案的权利,但是很多私企都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

学校原则上是不帮毕业生托管档案的,在我们毕业之前的一个月,我们学校就叫我们要么联系好工作,把档案放在所在单位,要么就

是自己去找人才中心放,如果都不放,那么就帮你把档案打回原籍,不知道你们学校是不是也要求你们这样!你先去问学校,档案应

该还在那里,你的档案只可能在3个地方:学校,人才中心,原籍!你去问学校就知道了!至于怎么保管,就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了,找到工作了当然是放到你单位那里去,如果还没有找到但是正在找,建议你就放在

你找工作的所在地的人才中心,毕业后档案可以保存的几个地方:学校、户口原籍、就业该市的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及上级管理机构。

直接让学校寄送档案回原籍,这样出生地公安局或劳动部门回把这一批的大学生档案暂待管理。

第三篇:人事档案管理

中组部、国家人事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规定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人调发[1988]5号)下发以后,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为纠正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产生的混乱现象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现行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有一些民办公司,人才开发中心等机构还在擅自接收和管理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不按有关规定办事,有的甚至把无原则地出具出国政审证明材料和保管档案当成谋利手段。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规定,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管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特作如下补充通知:

一、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必须严格执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规定,一律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或政府人事及其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对于不应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机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进行检查,并督促他们将其管理的人事档案按有关规定尽快移交。

二、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国营企事业单位录用、聘用流动人员,必须凭管理其人事档案的党委组织部门或政府人事部门及其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的人事关系介绍信,方可正式办录用、聘用手续,并接收其人事档案。

三、今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对脱离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国营企事业单位自谋职业的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一律凭有关党委组织部门或政府人事部门及其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的转档通知,办理转档手续,不得再转给任何民办机构。

四、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各极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一定要认真属行职责,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把这项工作做好。

第四篇: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XXX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应于XXXXXX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

标管理考评标准》的通知(组通字[1996]55号)。

关于转发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1996-XX年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划》的通知(组厅

字[1996]36号)。

国电公司关于印发《国家电力公司干部档案工作八项制度》的通知(人建[1998]48号)。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

管理职责

3.1 主管劳动人事工作的局长对人事档案工作负领导 责任。

3.2 工作由局劳动人事部负责。

3.3 专职负责工作。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基本任务

4.1.1 负责接收、征集、整理、立卷、编目和统计本局形成的人事档案。

4.1.2 负责对形成人事材料的局属各部室的归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

4.1.3 负责人事档案材料的鉴定、保管、保密、查阅和传递、检查核对等管理工作。

4.2 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途径和范围

4.2.1 通过局党委工作部、劳动人事部收集职工在吸收、聘任、调配、转业退伍安置、任免、办理工资待遇、政审等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材料。

4.2.2 通过局党代会、职代会、工会、共青团等代表会议的部门,收集代表、委员登记

表和个人政绩材料。

4.2.3 通过局劳动人事部收集职工受教育的学生(学员)登记表,考生登记表,学习成

绩表,毕业生登记表、鉴定表,授予学位的材料,学历证明书;培训结业成绩表,学习鉴定

等材料。

4.2.4 通过局劳动人事部收集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认定、确认审批材料和工人技师资

格审批材料。

4.2.5 通过局党委工作部收集在组织建设中形成的批准为正式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志愿书

、申请书、自传、登记表等材料。

4.2.6 通过局党委工作部收集在共青团建设中形成的入团志愿书、申请书、登记表等材

料。

4.2.7 通过局长工作部、局工会、党委工作部等部室收集表彰活动中形成的先进工作(生产)者、劳动模范等的登记表、先进模范事迹、嘉奖通报等材料。

4.2.8 通过局纪检监察室、劳动人事部等部室收集形成的处分决定、本人检查、上级批

复、个人对处分决定的意见等材料。

4.2.9 通过局审计稽查部收集形成对职工经济工作中的评价、处理意见等材料。

4.2.10 通过局安全生产部、生产科技部及本人、报刊杂志等途径收集本局职工的发明、科研成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著作等的目录.

4.2.11 通过局劳动人事部、工会收集职工更改姓名、民族、出生年月、国籍、入党入团

时间、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等有关材料:个人申请、组织审查报告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上级

批复及职工离、退休审批材料等。

4.2.12 通过局工会、安全保卫部等部门收集死亡职工的悼词、公开报道、非正常死亡的 调查报告等材料。

4.2.13 人事档案具体归档范围按中共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

定》执行。

4.3 归档要求和时间

4.3.1 凡需要归档的人事材料,由各主管部室负责收齐,确认无误后,填写移交清册一

式二份,经部室领导审签后,交局人事档案室归档。

4.3.2 凡需要归档的人事档案任何人都不得擅自保存,更不得据为已有,必须主动向局

人事档案室移交。

4.3.3 各部室移交人事档案时,必须详细填写登记表一式二份,连同归档材料一齐送局

人事档案室。

4.3.4 专职接收归档人事材料时,须按照归档登记表的 项目,逐份逐页地

进行核对,检查无误后,签字盖章,其中,一份归档登记表留存档案室备查,另一份退回,由

归档部门保存。

4.3.5 归档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文件材料,材料齐全完整真实,文字清楚,对象

明确,有承办单位或个人署名,有形成材料的日期。

4.3.6 归档材料必须手续完备,经鉴别不属归档范围的材料,要分别情况予以处理。

4.3.7 对伪造的材料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对应销毁的材料要详细登记,经分管局领

导审查批准;对应转出的材料要办理转递登记手续。

4.3.8 人事档案材料的载体,应使用16开规格的办公用纸,材料左边应留出2-2.5厘米的 装订边。

4.3.9 凡归档人事材料的撰写必须符合要求,文字必须是铅印、计算机打印、胶印、油

印或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墨汁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及纯蓝墨水和复

写纸书写。

4.3.10 归档材料必须是原件,除电传材料需复印存档外,一般不得用复印件代替原件

存档。

4.3.11 本局各部室在人事材料形成后的一个月内移交局人事档案室,移交份数一般为

一份(省公司管理的局级领导需二份)。

4.4 鉴别与转递

4.4.1 认真鉴别、判定人事档案的真伪,做到不错归、错销。

4.4.2 从本局职工姓名的异同(即:同姓同名,同姓异名或异姓同名)上鉴别人事材料

是否是该职工的材料,避免张冠李戴现象发生。

4.4.3 按照人事档案十大类(即:履历、自传、鉴定、学历、政审、党团、奖励、处分、待遇、其他等类)的内容,鉴别其是否属于人事档案归档范围。

4.4.4 以《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为准绳,以审查结论

为依据,以案情缘由为线索,鉴别归档材料是否符合材料清理的有关政策。

4.4.5 剔出归档材料中的重份、内容重复、不能说明问题和没有价值的材料,使归档材

料更精练。

4.4.6 通过政审材料和处分材料的构成以及每份材料 的内容,鉴别归档材料是否完整。

4.4.7 检查归档材料的审查、批准、签署、盖章、落款等手续,鉴别归档材料手续是

否完备。

4.4.8 职工因工作调动需要转递人事档案的,应在10天内办理转递手续,避免因时间

拖久,产生“无头档案”。

4.4.9 对转出的人事档案要认真地检查核对,按有关要求整理合格,装订成册,不得

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

4.4.10 人事档案转出后,须在档案名册注明何时转向何处,以便备查。

4.4.11 转出的人事档案要仔细填写《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与档案一道密封,加贴

密封条并盖密封章,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转递,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

4.5 人事档案的整理

4.5.1 人事档案的整理必须规范,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职工档案管理工作

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对归档的干部、职工个人材料进行鉴别、分类、排列、编目、装订,使

之系统化、条理化,避免散失,便于保管和利用。

4.5.2 整理后的案卷,须按计算机档案管理程序的要求,依姓氏笔画的顺序,逐卷、逐

件、逐个字段地输入微机。

4.5.3 案卷装订前,应拆除卷内每份文件的装订金属物,整平、裱糊褶皱和破损的材料。

4.5.4 案卷装订时,按“封面——目录——卷内文件——封底”的顺序分箱排架。

4.5.5 案卷装订后,一律使用标准档案装具装袋,在填写好装具脊背各栏项目的内容后,按“姓氏笔画——编号”的顺序分箱排架。

4.6 人事档案的保管、保密

4.6.1 为确保人事档案的绝对安全,须使用门窗较坚固的专用档案库房,配置专用铁

质的档案柜。

4.6.2 人事档案库房须按国家标准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即:温度控制在14°C~24°C之

间,湿度控制在45%~65%之间。

4.6.3 库房内每个铁质档案柜中须定期投放防虫药片(盒),以防治害虫对库存档案的侵

蚀。

4.6.4 依据档案库房通风去湿(降温)原理,不定时地开 启库房门窗,保持库内空气清新

,防止有害气体对档案的腐蚀。

4.6.5 档案库房的门窗必须密封无损,库房门窗开启后,须随时注意关闭,防止老鼠入

库危害库存档案。

4.6.6 严禁在库房内吸烟和摆放易燃物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保证用电安全。

4.6.7 每月定期对库藏档案进行清理检查,若发现有破损或载体变质的档案,要查明原因

并及时进行修补或复制。

4.6.8 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准向无关人员谈论档案内容。

4.6.9 任何人不准携带档案材料进入公共场所,个人不准私自保存他人的档案材料。

4.6.10 人事档案库房为我局机要重地,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4.6.11 档案管理专职每天下班前须对库房进行安全检查,节假日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4.7 人事档案的提供利用

4.7.1 档案管理专职须按姓氏笔画编制人事档案案卷目录检索工具,积极为人事工作服

务。

4.7.2 凡本局需查阅人事档案者,必须是中共党员,查阅前应填写查阅登记表,在查阅

室查阅,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4.7.3 查阅人事档案时要注意爱护,保持案卷的整洁,严禁对档案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污损等。

4.7.4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拍摄、复制档案材料,确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必须

经有关领导同意后,方可办理,复制的材料不得给无关人员观看,用毕自行销毁。

4.7.5 本局人事档案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需外借的,可由借用单位写出借阅报告,经

本局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借用,借用档案一般不超过三天,用后及时归还。

4.7.6 借用的人事档案必须妥善保管,要严格保密,不准交给无关人员和职工本人翻阅

,用毕及时归还。

4.7.7 本局任何职工不得查阅本人及家属的人事档案。

4.7.8 档案管理人员接待阅档时,要先清点材料,后拿出,收回档案时要清点,再归档。

4.7.9 每月检查一次借出档案的退回情况,逾期不还者 要及时催回;每年年底进行一次

档案总核对工作,将不该管的档案转到有关单位,应管档案及时索要。

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的检查与考核按《XXXXXX工作质量综合考核办法》执行。本标准的检查与考核还应按XXXXXX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篇:人事档案管理

员工档案管理办法

1目的为规范公司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变静态的员工管理为对员工成长过程的动态跟踪管理,特制定本规章。

2范围

公司针对所有员工的管理工作均应遵照本办法执行。

3解释

人事管理档案:指公司为加强对员工的管理,而建立起来的有关员工基本情况的资料以及历次考核与异动等项的资料。

4权责

4.1 全体员工人事管理档案的建立、管理工作由人力资源部人事管理专员负责,各人力资源派驻机构或人员应在其指导下完成所属单位中层及以下员工的人事管理档案的建立、更新工作。

4.2 员工的人事资料由员工所在部门负责收集,并填写《人事(管理)档案资料移交清单》移交人力资源部。

4.3 公司员工的人事管理档案,必须是部门主管(含)以上的领导在其所属员工晋升、奖惩、异动、了解基本情况时方有权调阅。

5工作内容

5.1人事档案

5.1.1人事档案的调转

5.1.1.1员工可在被公司正式聘用之日起三十天内将人事档案转入公司。

5.1.1.2人力资源有义务协助员工办理人事档案调转手续。

5.1.2 人事档案的管理

人力资源部负责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定期对员工的人事档案进行更新、整理。

5.2人事管理档案

5.2.1人事管理档案的建立

5.2.1.1人事管理档案应在员工到职一周内,由所在部门负责将员工到职后形成的人事资料收集完整,待员工经试用期考核通过,正式录用时将其人事资料移交人力资源部。

5.2.1.2人力资源部对移交的人事资料要依据《人事管理档案分类目录》进行审核,发现有人事资料不完整的及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追索,以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与完整。

5.2.1.3对公司员工应收取身份证复印件(核对原件)三份、免冠一寸照4张、学历证书复印件(核对原件)、最近一家工作单位离职证明书(收原件)、社保卡复印件(核对原件)/社保数码回执、居住证复印件(核对原件)/居住证数码回执、其中销售部、财务部员工除收取上述资料外还需收取担保文件。

5.2.1.4收取员工相关证件时,应向对方出具收据(一式二份),一份交对方,一份存入档案袋(盒)查验。

5.2.1.5人事资料收集、归档后,人事管理专员应在档案袋(盒)上详细填写员工姓名及档案资料清单等内容,依档案材料分类目录顺序排列,各类资料以形成时间为序,分类装订,并注明档案资料收集、归档经办人姓名。

5.2.1.6档案管理员应将档案资料分类存放、严格保管。

5.2.2人事管理档案的健全、更新

5.2.2.1公司员工考核、任免、奖惩、教育培训、薪资调整、职务异动等人事资料一经形成,员工所在部门应及时协助人力资源部整理相关资料。

5.2.2.2员工调任、晋升、降职、免职等人员异动资料归档时,除按资料形成时间顺序排列装订在档案第三类外,同时应在《人员薪资/异动变化记录表》中登记。

5.2.2.3员工薪资变动资料归档时,除按资料形成时间顺序排列装订在档案第五类外,同时在《员工薪资/异动记录表》中登记,如因调任、晋升、降职等人事异动涉及薪资变动时,所归档资料仍放第三类。

5.2.2.4人力资源部人事管理专员在对收集上来的各项人事资料审核无误后,应参照

5.2.1.5条款规定交档。

5.2.3人力资源部本着对员工负责的态度,按照人事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定期填写《人事(管理)档案资料移交清单》。

5.2.4 人事管理档案建立后,由人力资源部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统一保管。

5.3 人事档案及人事管理档案查阅、借阅及复印管理

5.3.1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方可查、借阅人事(管理)档案:

a.了解所属员工基本情况;

b.员工晋升、降职;

c.员工奖惩;

d.员工调动。

5.3.2 查、借阅及复印人事(管理)档案的手续

5.3.2.1 查阅人事(管理)档案的手续

a.须查阅人员(管理)档案时,查阅人持人事专员(档案管理)签批的《人事(管理)档案查阅/借阅单》,经人力资源部长签核后,即可到档案室查阅所需的人事资料。

b.查阅人事(管理)档案,必须在档案室内完成;不准将有关资料私自带出或复印。

5.3.2.2借阅人事(管理)档案的手续

a.须借阅人员(管理)档案时,借阅人持人事专员(档案管理)签批的《人事(管理)档案查阅/借阅单》,经有核准权限的人员签核后,即可到档案室办理借阅手续。

b.人事(管理)档案的借阅期限,一般为十五天,特殊情况可延长至一个月。借阅人必须保证人事资料的安全、完整,不准私自复印或转借他人。

c.借阅档案人员应按期交还所借阅之档案,逾期未还者,档案管理人员有责任进行追索。

d.归还档案时,档案管理人员应依《人事(管理)档案查阅/借阅单》的记载逐一核对,并检查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确认无误后,在《人事(管理)档案查阅/借阅单》备注栏中注明归还日期。

e.因工作需要确需调阅员工人事档案的,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与(b)联系。

5.3.2.3的确因工作需要,要求复印人事资料者,在《人事(管理)档案查阅/借阅单》上标明,必须经人力资源部长核准方可进行。

5.3.3人事(管理)档案的借阅及复印者,应注意资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由于不妥善保管造成资料丢失、损坏或不注意保密擅自扩大资料的阅读范围影响者,而对当事人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者,责任由其个人承担。

5.4离职人员档案的处理

5.4.1 退档手续的办理

离职人员持经核准的《离职(调动)交接表》到档案室办理。

5.4.2 人事管理专员需将离职人员离职资料归档,按分类目录排放装订,并在档案袋(盒)上注明离职日期和原因。

5.5 证件的借用、归还程序

5.5.1因特殊用途需借用人事管理档案中证件者,应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属部门主管/经理或单位负责人批准。

5.5.2证件借出期限最长为二个月。逾期未归还者,按每个证件20元/天计算罚金,罚金从押金中扣除。

5.5.3证件的归还

5.5.4档案管理员应详细记录证件借用者的姓名、部门、借用证件名称、借出日期、归还日期等资料,备查。

5.6 档案的统计、清点

5.6.1档案管理员应及时将人事信息归档,及时记录,及时录入微机,保证实存档案信息与微机存储信息一致。

5.6.2档案管理员每周一统计上周退档、归档人员清单,每月五日进行月度汇总。

5.6.3每年一月份,对档案进行清点。统计上归档数、档案总数、退档总数、在岗人员档案数等数据,并与微机存储数据校对,要求二者一致。

5.6.4人事管理档案保存期限:

a.已办理离职手续的员工,其人事管理档案保存期为两年,从《离职(调动)交接表》中核准的日期为依据计算;

b.未办理离职手续但实际已离开公司的人员,其人事管理档案保存期为三年,以当事人所在部门出具的书面报告中标称的离开公司时间为依据开始计算。

5.6.5 每年三月份,对上已超出保存期限的档案统一进行销毁。

5.7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6.相关表单

6.1 《人事(管理)档案资料移交清单》

6.2 《人事管理档案分类目录》

6.3 《人员薪资/异动变化记录表》

6.4 《人事(管理)档案查阅/借阅单》

下载人事档案管理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事档案管理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事档案管理

    东仪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员工档案管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员工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

    人事档案管理

    一、人事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记述和放映个人经历、思想品德、学识能力、工作业绩的,一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种形式......

    人事档案管理

    浅析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它能充分反映出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奖惩情况、行为轨迹、历史背景及其经历,是知人善任,选贤举能......

    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就是将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 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

    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条 为规范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国家劳动人事管理有关政策,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xxx人事档案管理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本标准适应于xxxxxx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

    人事档案管理分享

    分享一: 1、 公司人事档案包含内容: (1) 员工个人信息表(入职前及入职后的变更):包括姓名、生日、民族、婚否、血型、联系方式(含紧急联络电话)、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及证明人和联系方......

    人事档案管理岗位职责

    人事档案管理岗位职责 1、负责保管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工作;2、负责收集、鉴别和整理人事档案有关材料;3、负责办理人事档案查阅、借阅和转递;4、负责做好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