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材料1
全省敬业奉献模范推荐材料
情系华山十八载
---记华山气象站副站长于进江
陕西省气象局 二〇一一年四月
于进江,男,1973年出生,汉族,共产党员,大专学历,1993年到华山气象站工作至今,现任华山气象站副站长。在18年的工作中,他默默无闻,忘我工作,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华山气象工作者的光荣传统和优秀品质,凭着自己的忘我境界、不懈努力和坚韧执着,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华山气象精神的优秀传承人,新时代华山气象人的杰出代表。
西岳华山以“险”闻名天下。华山气象站就坐落于壁立千仞、直如刀削、鸷鸟息飞、猿猱愁攀的华山西峰绝壁之颠,海拔2064.9 米,年平均气温摄氏 6.1 度、极端最低气温摄氏零下 24.9 度,年极端雷电日数 43 天、大风日数 109 天、大雾日数 129 天,冬季最长积雪5 个月。冬天大雪封山,积雪时常淹没到膝盖,安装在室外的气象测风仪器常被冻住。夏季气象观测场经常被雷雨云包围,震耳欲聋的雷声加上刺眼的闪电让人毛骨悚然;由于华山无土层,雷电无法接地,有时雷电火球窜入值班室,打的仪器火星四溅。在山上吃不上新鲜蔬菜,吃的用的全靠人工肩挑背扛,常年喝的雨雪窖水。冬季异常寒冷,湿度又大,虽有电褥子取暖,但被褥常常不干。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向上级业务部门提供实时气象数据和天气实况,肩负七个民航、军航单位的航空天气报告任务,同时参加亚洲区域的气象资料交换。华山气象人以“立高峰、测风云、比奉献、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和坚忍不拔的精神风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昼夜不息地工作,使华山气象站成为全国气象部门的一面旗帜。
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于进江同志在华山气象站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岗位一干就是18年,其中14个春节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留在山上值班。1993年初,春节刚过,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当中,他接到去华山气象站报到的通知,顾不上家人和亲戚的劝说,独自一人爬了六个多小时到达山顶。到山上的第一个晚上,成了他到单位的“第一堂课”,用着一盏煤油灯,喝着窖存雪水,一整夜听着时强时弱的松涛轰鸣声,听着值班员上下台阶、进出观测场的脚踩积雪咯吱声。上山工作不久,于进江同志就以坚强的毅力,在刻苦努力下迅速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经过民主推荐担任了业务组长。他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处处以身作则为大家起模范带头作用,让大家的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使站上的整体业务质量稳定在一个高水平上。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成绩面前不骄傲,是他人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冬季为了保证气象仪器正常工作,他经常冒着刺骨的寒风,爬上十几米高而且紧邻万丈深渊峭壁旁的风向杆,用冻僵的双手一点一点抠掉积冰。夏季雷雨天进行气象数据观测记录十分危险,可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按时采集第一手气象资料。1994年7月的一个夜晚,临近午夜时分,突然乌云翻滚、雷声大作,顿时瓢泼大雨不时往值班室灌,电线接头处让雷击得噼里啪啦直冒火花。情况紧急,他冒着雷击的危险迅速处理电源,抓起扫帚扑灭电线上正在燃烧的火。他抢抓时间,观测和记录每一项气象数据。当要发出气象电报时,发现用以传输气象资料的发报机被雷击坏了,他报告领导,立即下山,不顾山路的漆黑,在泥泞中连滑带跑,仅用三小时走完一般人白天要用六、七小时才能走完的山路,双脚磨出的鲜血和袜子都粘在了一起;发完气象电报,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歇歇,派其他人上山去,可他说:“山上情况其他人不熟悉,我上去比较好些!”即刻拖着疲惫的身体,背上十几斤重的设备又朝山上爬去。他强忍脚底一阵阵钻心的刺痛,背上十几斤重的设备,一瘸一拐地向山上赶去,回到工作岗位。发报设备及时背到了山上,这次复杂、危险天气的各项气象数据也得以传送。到了晚上,他洗脚时发现一只脚大姆指的鲜血和袜子已经凝固在了一起,只好连袜子一起泡在水里,当脱掉袜子时竟发现一个脚指甲彻底连根掉下。鲜血模糊了于进江脚上的皮肉,湿润了在场干部职工的双眼。一连几天,他一瘸一拐继续坚持上班,腾出时间让其他同志按时下山休假。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让大家钦佩不已。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下,于进江同志不仅不畏艰险挺了过来,而且在他的带领、感召下,全站业务质量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连年受到国家、省、市气象局的表彰和奖励。
工作上他总是争着干、抢着干,不管谁上班,只要遇到复杂天气、危险天气,无论白天黑夜,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仪器出现故障时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由于每年都安排刚毕业的学生和青年职工上山学习、交流,他总是放弃自己的休假时间,认真做好青年同志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经常在山上一呆就是半年。头发长了就让别人帮忙剪一下,山上没有洗澡的地方就在自己宿舍简单擦洗一下,日用品没了就让挑夫帮忙捎一些。长期高山高寒工作使他患上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炎等疾病。站上缺医少药,总是得不到彻底的治疗,对于突发疾病更是举手无措。1999年4月的一个晚上,山上的风很大,刮的连人都站不稳,他正在宿舍审核值班记录,突然间感觉腰部一阵刺痛,而且越来越厉害,他强忍着走到值班室,值班员发现情况不妙,急忙喊来其他同志,此时他痛的脸色苍白,腰都直不起来,同志们你一言我一语劝他赶紧下山,可他蹲在地上只是摇摇手。同志们见状帮他倒热水、擦冷汗,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过了半小时,还是没见好转,同志们搀扶他下山,等到医院已是凌晨四点多钟,医生检查他患了肾结石,等他在病床上醒来时又在询问山上的情况。没过两天,他硬是带着没吃完的药急着上山值班,让别的同志按时下山休假。
于进江同志从参加工作起,就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良好职业道德让同志们折服,可对于他自己的事却不往心里去。开始别人给他介绍对象,他推说自己还小。几次休假期间让他和介绍的对象见面,他也是急匆匆的说不上几句话。1998年由于值班人员紧缺,仅仅用了不到五天时间筹备和办理婚事,又匆匆返回山上值班,都没顾上拍张结婚照。女儿出生时,他没照顾几天就从100公里以外的大荔县老家匆匆回到单位;女儿十岁里,他从没回家给女儿过过一次生日。妻子操劳生病、年过七旬的老父亲患重病,他也因为工作需要没能回家看望一眼。每当想念家人的时侯,他就一个人站在山顶久久眺望。不少次提起家人时,他不由得泪流满面,长时间说不出话来。
1999年山上开通电话之后,他才能时常给家人打电话询问身体和生活情况。2008年初,电话里听见母亲说话有些哽咽,通过亲戚才得知父亲患了脑梗,他心头跟针扎了似的难受。他很想扑到父亲的病榻前精心服侍,可是此时正值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时期,华山上下了近一个月的大雪,为了值好每一个班,获取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他再次强忍思念亲人的痛苦,选择了坚守工作岗位。
18年来,于进江获得气象地面观测“百班无错情”32个,“二百五十班无错情”10个,名列全国前茅;他先后荣获陕西省气象部门“十佳观测员”、双文明先进个人、业务管理先进个人、优秀青年、业务技能竞赛奖、“基层台站技术带头人”、“新时期楷模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被陕西省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厅、陕西省气象局联合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他为了自己热爱的气象事业舍“小家”顾“大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把最美好的时光无怨无悔的奉献给了华山之巅,奉献给了人民气象事业!
第二篇:敬业奉献模范
个人事迹材料
迁西职教中心侯振华
本人自2005年9月始,担任迁西职教中心政务处主任职务,主抓政务处全面工作。当时面临着全体政处务工作人员重组,均无政务工作经验,且当时学生管理工作现状非常艰难,一路走过了六个年头,现迁西职教中心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了硕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仁们的高度好评。
一、发扬奉献精神,支持一杆子扎到底的工作作风
六年来,我坚持以校为家,学生在校,我就在校,从早晨学生出操开始直到晚上10点多,学生熟睡后,才回自己办公室,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每天都要到晚上12点后才能休息。布置的所有工作,都认真督导,及时提醒管理人员工作按时到位,由于政务处工作人员较少,很多工作我都是亲自带领导老师们冲在工作第一线。每学期开学初,为了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安全、有序的展开,我们全体政务处工作人员和全体班主任,全员上岗一个月的时间,整天吃住在学校,免学费工作是,是我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确定贫困学生对象难度很大,这里不仅有校内老师们的亲朋,而且还有社会上的朋友对此也很关注,但为了确保免学费工作的公平、公正,让国家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同学身上,我们抛开了各种关系的开扰,向校领导请示,对全校申报免学费的2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家访,并把每个学生的家庭状
况拍了照片,我们利用休息日的四天时间,行程一千三百多公里,访遍了迁西的村村落落、沟沟叉叉,每天都是早5点出发,晚上十点多才回家,当该到水峪外一名学生家时,全家人已经入睡了。为了了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我们利用手机,与亲朋好友联系,一是可以给我们指路,另外,我们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确定的贫困生名单经校领导确定后,在校内公示七天,无任何异议,看到我们工作的成绩,我们虽累无怨。
为了确保校园安全,我们严格控制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每次学生返校,我们处室的全体工作人员,牺牲了个人的休息时间,对每个学生进行安全排查,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绝不放松。几年来,校园内的暴力事件明显减少,而且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恶性事件。
二、加强德育教育,提高我校学生管理水平
我们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团会等常规的德育课堂,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树立优秀典型,从学生身边给同学们树榜样,我们还开辟了“知善堂”这个我校特有的德育教育基地,每两周,我们在“知善堂”里进行一次德育教育讲座,如“我身边的诚信”,“我与文明只有一步之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等。我们每年都组织德育系列教育活动,如“文明伴我行”、“感恩身边的每个人”等。举行了“八月
十五,我为妈妈洗次脚”实践、征文活动;母亲节期间,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给母亲一封信;春节期间,开展“我帮父母做件事”征文明活动。对安全教育、环保知识教育等,开展手抄报评比活动。我们本着“先成人,再成才”的观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校时间阶段差异,分别开展不同的德育活动,如“入学教育”,“毕业前教育”及“十八岁成人宣誓”等。我们每年都坚持参加“文明办”组织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采大赛”,我们学生的征文、摄影、职业生崖设计、诚信在我身边、从国家助学金想到的等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各级奖项,成绩非常优秀,同时也使我校学生的文明程度有了新的提高。
三、丰富的文体活动,使学生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彩多姿
我校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就是课外活动时间,两个多小时的活动时间,对于职业类学校来说非常枯燥,为此我们发挥全体管理人员的智慧,安排丰富的文体活动,如“象棋、五子棋比赛”、“感恩歌曲大家唱卡拉OK大赛”、“快乐大冲关”、“跳绳比赛”、“篮球班级对抗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歌咏比赛”、“教室文化、宿舍文化”评比等各种形式的比赛,我们的文艺节目曾在津西钢铁的舞台上演出,我们的“快乐大冲关”创我县校园活动首例;在一校一品牌活动中,我校的太极拳教育深入每位学生,并排练了400人组成、600人参加的太极拳表演节目,在2011年迁西县小中学田径
运动会上表演,得到在场观众和领导的热烈掌声和高度的评价;特别是我们的宿舍文化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得到时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好评。
四、德育工作勇于创新
近年来,我们工作中发现,近10%的学生来自于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在我校违纪学生的统计中发现,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孩子中有50%,在校表现极差,暴力倾向严重,这些孩子缺乏家庭教育,渴望家庭的温暖,但又不善于与人沟通,他们认为自己始终处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他们对自己家庭不满、对学校不满、对社会不满。我们对这个问题,我们多方搜集资料,利用计算机网络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收获甚微,我们找到的也只是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们只有靠自己,集大家的智慧,深入研究,制定了“单亲家庭德育教育方案”,并在深入落实,同时在方案的前提下,创造性的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此项工作的开展,添补了我校德育工作关于“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子女德育教育的空白。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职业类学校,德育工作尤为重要,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再加上我们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科学的管理方法,迁西职教中心的德育工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们的目标是让所有来我校
就读的学生都成人、成才,一个都不能少。
第三篇:敬业奉献模范推荐材料
敬业奉献推荐材料
忙碌的人充实的人
——记龙岩市计量所力学室杨建胜主任
龙岩市计量所二零一一年八月
杨建胜,男,汉族,中共党员,1952年1月25日出生,中专学历,现任龙岩市计量所力学室主任。1970年12月入伍参加工作,1976年5月到龙岩市计量所工作至今,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他默默无闻,忘我工作,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计量工作者的光荣传统和优秀品质,凭着自己的忘我境界、不懈努力和坚韧执着,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先后获“红土先锋岗”、“优秀共产党员”、“岗位练兵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说起杨主任,认识他的人总会说,他是一个忙碌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充实的人。在三十多年的计量工作中,杨主任日复一日地走遍了闽西山区的山山水水、大小企业,尝遍了计量工作的酸甜苦辣,也留下了企业和同事对他的交口赞誉。
“山不过来,我跨过去”
在七八十年代,闽西山区的交通条件异常艰苦,作为计量所年轻技术骨干的杨建胜,为了闽西老区量值传递的公正准确,经常肩背标准器,手提工具包,踏上泥泞的山道,趟过湍急的河流,翻越一座座高山,走遍龙岩的每个企业。杨主任曾经对我们说起长汀童坊的一个偏远的水泥厂,山高路远,到那里要路经一座名叫龟岭的大山,山道九曲十八弯,崎岖不平,十分难行,碰到雨天的时候,山路坑坑洼洼,往往一出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龙岩,但为了童坊水泥厂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他义无反顾地定期前往检测。和老同志、老朋友回想起往事,说到自己去童坊水泥厂检定的情景,杨主任总会打趣地说:“山是不会过来的,我们必须跨越过去”,杨主任不畏艰难险阻的豪情溢于言表,令人动容。
“活到老,学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是杨主任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量知识更新换代的频率很快,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年近六旬的杨主任始终保持主动学习钻研的好习惯。从以前机械天平的检定,到如今电子天平的检定;从以前压力机检定用的测力环到如今的测力传感器;从以前手写开具检定证书到如今的纯电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证书输入、核验、审批。杨主任总是能潜下心来,加班加点,认真学习,悉心钻研,力求比人“学前一步、学深一层”,早日弄懂学通,准确掌握、灵活运用。在杨主任眼里,年龄不是问题,知识结构不是问题,只要拥有一颗积极学习的心,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倾心服务,赢得信赖”
计量工作关系民生,也关系企业的切身利益。几十年来,杨主任总是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时刻把企业的事放在心上,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做好检定服务,毫无保留地为企业排忧解难。由于经常下厂检定,龙岩企业的计量负责人几乎没有不知晓杨建胜主任的,每每到企业,他们都亲切地叫他“杨工,杨工”。这些热情的称呼,是对杨主任科学严谨的作风、精湛娴熟的技术、热于奉献的精神的最好肯定。去年十二月份,正值北风凛冽的寒冬季节,漳平振鸿水泥化验室的严主任打电话过来,焦急地说他们厂的压力机不准,工作量压了很多,请求我们尽快安排人员前往检定。杨主任知到这一情况后,马上决定冒着寒风大雨当天中午就前往漳平,对压力机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的排查,认真处理,使压力机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每谈起此事,振鸿水泥的严主任都十分感动,对杨主任的敬业精神很是赞赏。今年二月,天宇水泥二厂化验室的张主任来电说他们压力机压力上不去,杨主任知悉情况后,二话没说就动身前往雁石。经过一番认真检查,确定为油泵出了故障,杨主任不顾机台内部空间狭小和机械零件遍布菱角,亲自动手泄油、拆机台,结果弄得两手伤痕累累,渗出的鲜血和汗水混杂着直往油桶里滴。经过紧张工作,故障最终得以排除,张主任见此情景,感动得连声表示感谢,杨主任却淡淡地回答道:“这是我们分内的事,不必那么客气”。诸如此类的事对杨主任来说举不胜举。
“提携后辈,不遗余力”
在计量所,杨主任是力学室的负责人,更是力学室年轻人的师傅。自己就要退休了,杨主任十分牵挂年轻人的成长。在检定工作中,杨主任总是会耐心示范,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毫不保留地教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就像和蔼可亲的慈父,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也教给我们做事的方法。他经常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年轻人只要勤学,敢问,多思考,多动手,就会有所作为。”在杨主任的悉心教导下,力学室的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不少年轻人具备了独挡一面的能力。比如,地磅组的伍晓龙虽然初出茅庐,但在杨主任的指导和帮助下,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200多台地磅检定任务,得到所领导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这就是杨主任,一个忙碌的人,一个充实的人,一个质监系统的敬业奉献的楷模,一个年轻人值得学习的榜样。
第四篇:全市敬业奉献模范推荐材料
全市敬业奉献模范推荐材料
勤廉干事业 奉献写春秋
--记吉安县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承达 刘承达,中共党员,1993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吉安县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从税15年,曾先后荣获江西省“打击涉税犯罪专项斗争先进个人”、全省国税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百名稽查能手”、江西省税收科研成果优秀奖、“吉安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市国税系统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勤政廉洁----敬业奉献之本
刘承达对工作兢兢业业,事业心极强,全副身心都扑在了工作上。2008年上半年,作为家中的长子,在老父亲病重卧床乃至弥留之际,他都没有回家完整的陪侍过老父亲一天,老父亲去世以后,他简朴地安葬了老父亲,又迅速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对事业的忠,对父亲的爱,孰轻孰重,他艰难而坚定的选择了把事业放在重的那一头。
在2008年初那场50年不遇的冰冻灾害面前,他第一时间主持召开县局党组会,专题研究部署抗寒救灾工作。2月1日,踏着冰天雪地,在原本不到2小时的路程颠簸了6个多小时,深入油盘铁矿、峥嵘铁矿等企业走访,调查研究帮助企业灾后恢复生产的税收政策和举措。在工作中他立足长远,强调打基础,不搞短平快。上任伊始,他把全年的国税工作基调定位为“基础年、梳理年”。完善了机关一系列管理制度,大刀阔斧精减机关人员,充实征管一线力量,很好地解决了困扰县局多年的基层征管力量不足的问题。他反复强调要夯实征管基础,强化薄弱环节。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县局的征管基础不断夯实,征管质量大幅提升。
在工作中,他强调动脑子,想点子。缺乏新的税源增长点,收入任务压力大,他指导全局干部科学拟订组织收入计划,要求业务部门围绕重点税源加强税收分析预测,深挖增收因素,实行分层监控,构建了分类管理重点监控的征管体系。
作为一名年轻的领导干部,他始终认为廉洁从政是公务员最起码的要求。“要以平常心对待身外之物,我们不愁吃、不愁穿,别因一时的贪心而毁了自己的形象和前程!”说得清楚,做得更明白。一年来,他拒收礼品礼金20余次,折合人民币近3万余元。
学习创新----敬业奉献之源
刘承达常以“少不勤学老时悔,闲不预备忙时悔”自勉,始终把学习摆在首要位置,自担任局长以来,会议多、应酬多、事务多,但他从不放松学习,每天都要抽出一、二个小时看书充电。他广泛涉猎,勤于著述,撰写的多篇论文,分 别在多个专业期刊上发表。
刘承达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2008年,他在系统内首创的建筑工程耗用材料税收管理办法,堵塞了征管漏洞,强化了建筑工程耗材税收征管。他通过完善纳税评估的机构设置及人员调配,制定管理办法,改变了多年来纳税评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纳税评估工作成效显著。他创新了税收宣传活动方式,建立了全县首个“税收教育基地”,推动了税收知识在校园的传播。
业绩贡献------敬业奉献之果
在他的带领下,吉安县国税局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共组织税收收入2.16亿元,首次突破2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国税收入占GDP比重较2007年上升了0.89个百分点,国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县局蝉联“江西省第十一届省级文明单位”,被评为全市国税系统和全县县直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双先进单位、全县思想宣传先进单位,获得全市国税系统组织收入一等奖、纳税评估工作三等奖。多个单位被评为省、市级 “青年文明号”,进入省局“五百佳”人才库和市局“一百佳”人才库的税收能手人数均列全市国税系统第一名。
第五篇: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先进事迹
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先进事迹材料
罗阳
罗阳,男,汉族,1961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12年11月25日,罗阳为航空工业发展披肝沥胆、鞠躬尽瘁,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完成训练任务时,突发心脏病不幸以身殉职,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的铮铮誓言和共 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
信念坚定,忠诚报国是他一生坚持的信念。参加工作以来,罗阳前20年设计研发飞机,后10年指挥制造生产飞机,以毕生的智慧和心血,一次次托举共和国战鹰完美升空,用生命圆了中国人心中的航空强国梦。他常说:沈飞的责任不仅关系企业生存,更关系国家利益。沈飞不能忘了这八个字,那就是恪尽职守,不负重托。从一名普通的飞机设计员到军工大型企业主要负责人,他用坚守30年的航空报国理念,组织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航空装备研制和生产任务,实践了对党忠诚的一生,对祖国忠诚的一生,对航空事业忠诚的一生。
干惊天动地之事,做默默无闻之人。罗阳上任几年来,正值航空武器装备高速发展时期,也是沈飞公司任务最为艰巨的几年。他把项目研制作为最大的政治使命。签发总经理令,成立现场工作组,强化生产计划严肃性和执行力;亲自签订责任状,组织部装、总装和试飞三大战役,集中力量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决战,成功克服资源不足、成品供应不及时等一个个难关,完成多个重点项目任务,为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产品研制过程中,他带领沈飞公司不断创新项目管理模式,缩短了项目研制周期,产品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实现重大突破,生产能力实现跃升。他把恪尽职守,不负重托作为沈飞公司的核心理念,提出了思想意识、工作作风、组织纪律三项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实施严格化、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极大提升了效率和效益。在生命最后一个月,罗阳劳心劳力,没有一刻休息,用全部精力带领着沈飞冲上事业巅峰。罗阳荣获全国优秀共 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革命烈士、辽宁省第五届道德模范、全省优秀共 产党员、全省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孔凡成
孔凡成,男,汉族,1954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
作为一位资深隧道工程施工专家,孔凡成40年如一日奋战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先后参与16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他带领的团队攻克高埋深、高地应力、高压涌水和高水头等世界级隧道施工难题,为我国超长隧洞建设和国家水电建设作出重大贡献。2005年6月,孔凡成临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锦屏电站交通公路牦牛山隧道工程。从签下军令状那一刻起,他就冒着塌方、岩爆和大涌水等各种危险,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顿饭也在隧道里吃,实在太累了就在车上睡会儿。在他的带动下,项目部奇迹般地创造了月开挖288米的记录,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业主心目中,孔凡成是不可替代的金牌项目经理和专家型人才。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是水电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应力高,岩爆强,涌水多等特点。施工现场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滔滔江水,在这样的环境下采用tbm挖掘机作业被美国专家认为是不可能的,但孔凡成和他的攻关小组经反复论证,硬是在大山里开凿出一个组装洞,经过149天的安装调试,tbm挖掘机成功掘进。美国监理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真了不起!8年来,孔凡成率领团队,在锦屏水电站中标工程14项,中标额
从最初的1700多万元增加到30多亿元。他屡创纪录,为企业和个人树起了金字招牌。同事说:有他在,多难的隧道都能成。业主单位领导说:这里没有他,我们不放心。
2011年1月20日,孔凡成老伴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强忍泪水对老伴说,他现在还不能赶回来,因为工地上千头万绪,他不能摞下摊子不管。2012年,他母亲病重的时候,他正组织大会战,等他忙完工作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处打工,没有一人从他那得到过任何好处。
孔凡成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天津市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
吴斌
吴斌,男,汉族,1965年3月生,生前系浙江省杭州长运运输集团公司驾驶员。短短76秒,吴斌突遭重创时临危不乱,强忍剧痛将车停稳,以极大毅力完成了一整套安全规范的操作,用生命践行了一切为了顾客、诚信、爱岗、敬业和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观,他被人们誉为最美司机。
2012年5月29日中午,吴斌驾驶着载有乘客的大客车行驶于沪宜高速上,被迎面飞来的制动毂残片砸碎前窗玻璃后刺入腹部致肝脏破裂,但他仍强忍疼痛将车停稳,并提醒车内24名乘客安全疏散及报警,后吴斌被送往解放军无锡101医院抢救。2012年6月1日凌晨3点45分,吴斌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离世,年仅48岁。
76秒,面对突发事件,吴斌沉着冷静,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准确完成一整套安全规范的操作。这些背后,离不开他过硬的驾驶技术,离不开他十年积淀的高超职业技能,更离不开他崇高的职业道德。正是平时积淀的过硬操作技能,保证了他在遭受重创的关键时刻,能够及时、有效、规范的处置,保障了24名乘客的生命安全。他出事时,不管是坐姿,还是停车措施,都是完美无瑕的。事后,通过反复查看监控录像,吴斌生前的同事们一致认为。
平时,吴斌立足平凡岗位,兢兢业业,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铸就了瞬间的伟大。吴斌自2003年进入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担任班车驾驶员起,就视手中的方向盘为生命线。从业十年来,他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没有一次违章记录,没有一起旅客投诉。2008年春运期间,杭州遭遇连日大雪冰冻天气,出行非常困难,成千上万的旅客都在等着回家,吴斌第一个报名参加抗雪救灾。艰难的道路,他第一个出发,与同事们一起抢在春节之前把旅客平安送回家。吴斌在车内一直放着一本安全手册,得空时,他会拿出来翻看。他认为,只有对车子有了相当的了解,面对各种情况,才能从容应对。虽然从业多年,但他始终把自己当作新手,坚持规范操作一丝不苟,将安全第一、旅客生命财产第一时刻放在心里。
吴斌生活节俭,在同事眼里,他除了买过几件喜欢的运动服,平时穿的都是工作服。但他却很大方,当春风行动、5?12汶川地震捐款时,他捐得比别人都多。
吴斌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杭州市道德模范。中央文明委授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孙奇
孙奇,女,汉族,1972年9月生,中共党员,呼和浩特铁路局呼和浩特站售票员。孙奇从事铁路工作22年,无论哪个岗位,她都兢兢业业,时刻将热情和严谨注入岗位,用真诚和微笑服务旅客,用平凡行动诠释敬业奉献的真谛。
孙奇总想把每项工作做到最好。当线路工,她扒道砟、抡洋镐,与男工友一样脏活重活抢着干;当巡道工,她顶烈日、冒风雪,每天步行16公里精检细查,防止各类隐患82起;当客运员、班组长,她热情服务、精细管理,班组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当售票
员,她废寝忘食钻业务,总结出七字售票作业法和十二句服务规范用语,在全国铁路客运系统推广。
孙奇把旅客装在心里。当售票员后,为减少旅客购票时间,她仅用25天就记熟所有过往客车的1120个停车站代码,练就了话音落、车票出的绝活,创造了铁路局单班售票2475张的纪录。她每个班都坚持提前到岗,把规定的25分钟吃饭时间压缩到10分钟。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会英语、蒙语和手语,成为服务旅客的贴心人。
孙奇的微笑是铁路的名片。她的售票台放着一面镜子,写着今天你微笑了吗,时刻提醒自己礼貌待客、笑脸相迎。一次,一名旅客买了4张硬卧车票,因粗心弄丢一张,却硬说孙奇少给了他一张。尽管很委屈,但孙奇依然微笑着耐心解释,查了几百个退票、改签记录,终于在退票窗口查到了这张车票。都说微笑着售一张票不难,难的是微笑着售出每一张票,孙奇做到了,旅客们都愿意在她的窗口买票,称她为微笑天使。孙奇最大的快乐是帮助别人。她无数次将旅客遗失物品及时归还,把患病旅客送到医院,帮助走失孩子找到家人。沈阳农业大学学生徐昀买票时丢失钱包,孙奇主动垫钱为她买了车票,像这样的事不胜枚举。从事售票工作7年间,她收到表扬建议1350条、表扬信233封、锦旗27面。2011年5月,孙奇在自己身患癌症、公公因肺癌去世的情况下,还资助了农村贫困小学生谭旭。
孙奇患重病后仍然心系岗位。2010年8月17日,孙奇晕倒在售票台前,经检查确诊为卵巢癌,不得不离开她钟爱的售票员岗位。养病期间,她写信给铁路总公司,为改进客运服务献计献策。她还主动回车站为新职员传授经验,在往返北京治病的火车上热心解答旅客问询,并根据旅客需求,建议车站制作了购票提示卡。
孙奇荣获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孟祥民
孟祥民常年早出晚归、奔波在外,加上生活极不规律,时常感到腹部胀痛,经检查确诊为直肠癌。当时正值整治活动开始,他把诊断书塞进口袋,一头扎进工作。那段时间,他一直用喝香油的偏方来润肠通便。同事们看着奇怪,却不知道他已经重病在身。就这样,他忍着病痛,以坚强的毅力带领着同事们先后关停取缔小砖瓦124家,小炼铁21家,小石灰窑292家,圆满完成多项环保整治任务。而在两年半的时间里,老孟经历22次化疗。而他除去住院治疗时间,全都坚守在岗位上。
虽然生活清贫,但孟祥民坚持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他一家三口住的是不足70平方米的老房子,家具、电视等都是老式样。妻子下岗在家,女儿上大学的学费都要找亲戚东拼西凑。一天晚上,曾经撮合老孟夫妇相识相恋的媒人突然来访,留下了一沓百元大钞,希望老孟在两天后的整治中高抬贵手。经历过多次手术,家里积蓄早已花完的他比谁都需要钱。可他坚决退款,并依法对该企业进行整治。
孟祥民为企业服务满怀感情。一家制药企业外排废水经常超标,老孟发现主要原因是污水治理技术跟不上。他三次带着企业有关负责人到外地学习治污技术,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企业建起新的污水处理设施。此后,该企业废水排放不但达标,而且
废水还被重新用来生成沼气发电,每年还带来两千多万元效益。至2010年底,孝妇河淄川段全部恢复鱼类生长,完成山东省确定的重点污染河流治理目标。
孟祥民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1年7月24日,那年他47岁。在生命最后时刻,已神智不清的老孟,还请求妻子给自己穿上执法制服。
孟祥民被山东省追授为道德模范、省优秀共 产党员,荣获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 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菊美多吉
菊美多吉,男,藏族,1979年5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瓦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扎根基层,一心为民是菊美多吉一生鲜明的写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勤奋工作。舍小家为大家,他十二年如一日,为人民群众献出了全部真情、青春和热血,被称为最美基层干部。
2001年,年仅22岁的菊美多吉从四川省藏文学校毕业,成为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扎拖乡的一名乡镇干部。初到扎拖乡,经验不足的他多次碰壁,难与群众沟通,工作陷入困境。为此,他暗下决心,不论困难多大都绝不退缩。12年间,他想百姓所想,忧百姓所忧,一心为民,对乡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困难麻烦他总是第一个扛,就像是一头不知疲倦的牦牛,把自己的全身心都献给了这片高原。
2003年普初工作时,为确保每位适龄儿童都能及时入学,他深入农牧民家中做动员,面对个别家长的不理解、不支持,他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不厌其烦地讲道理,直到家长同意为止,乡里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也节节攀升。
扎拖乡海拔高,农牧民住地分散,即使是一件小事,都要经受山重水复、严寒酷暑的严峻考验。面对恶劣的环境,只要群众需要,他被子一卷就出发。2008年,他调到海拔4000米的龙灯乡工作,这年查出他有高血压,头痛、头晕、胸闷......但他没有退缩。2009年,全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正式启动,他带领同事翻山越岭、走村入户、风餐露宿,对54户农牧民逐户进行动员。规划、选址、协调施工队、落实补助资金......他总是走在前头。
2010年,他调到瓦日乡工作。修桥、铺路......帮助群众致富。在拉日牧民新村定居点,每当看到一幢幢充满藏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牧民新居拔地而起,菊美多吉脸上总是溢满快乐。然而他自己的家,早在7年前就购买好了建材、木料,准备翻修,因为他极少回家,家中缺乏劳力,修房的事一拖再拖。如今木料已经腐烂,他家的房屋却因为又旧又破,与藏区小洋房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不是位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孩子出生时,他不在;妻子父母有需要时,他顾不上;家里甚至没有一张全家福......不是他不爱家人,不想侍奉父母,而是他真的忙不过来。有困难找菊美,群众的事在他心里永远是最大的事。2012年5月18日,年仅33岁的他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而离开人世。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为小学接洽安装热水器的事忙碌着。
2013年4月10日,由中宣部、中共四川省委联合举办的菊美多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菊美多吉荣获第三届四川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杨小玲
杨小玲,女,汉族,1976年6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校舞蹈教师。从事残疾人工作23年来,杨小玲先后成为420名聋哑学生的代理家长,辅导580名聋哑考生考入大学,是1000余名寄宿学生的爱心港湾,将一批学生培养成全国顶尖
残疾人艺术人才,被聋哑孩子亲切称为鼓舞妈妈。
1990年初夏,杨小玲来到武汉市第一聋校。透过窗户,无意中看到一群聋哑孩子在教室里跳舞。谈不上姿态,谈不上美感,动作甚至有些僵硬,但孩子们的那股子认真劲,让她的眼泪刷地一下掉下来。就这样,心系聋哑孩子的杨小玲,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放弃了到条件更好的小学、幼儿园工作的机会,执意选择了武汉市第一聋校。
从此,杨小玲一脚跨入无声的世界。第一道门槛,学手语。看到学生聊天,她就上前请教,勤学苦背,很快她成了手语活字典。但跳舞的困难超出她的预料,音乐再悠扬,节拍再鲜明,学生们都听不见,必须翻译成肢体语言。杨小玲创立鼓舞教学法,敲击大鼓,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孩子们脚心。她还自创呼吸传递法,在《千手观音》表演中,后面人张开双手的同时,往前面吹一口气,前面的学生感知后立刻张开双臂。听见音乐的孩子们,终于找到前行的路。邰丽华在春晚舞台上一鸣惊人,《千手观音》家喻户晓;王志刚通过舞蹈《秦俑魂》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看中,成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随团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在一次训练中,杨小玲左脚跟腱不幸断裂。医生说,18天内必须卧床休息。当时离一次重要比赛只有三个月,杨小玲坐着轮椅来到教室辅导学生排练。最后到上海比赛时,杨小玲拄着拐杖上台指挥,赢得了湖北在这次比赛上的唯一金奖。
2006年,杨小玲被借调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工作,团长三番五次要留下她,承诺把她的家人安排到北京。她动心了,毕竟这是一个更高的事业平台。但武汉学生的短信每天如雪片般飞来,她觉得,这些孩子就像风筝线一样扯着她,不管飞多远,心里总系着他们。一年后,杨小玲回到聋校。孩子们一拥而上,杨小玲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幸福。23年,杨小玲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群特殊的学生。很多学生也和她一样,也成为了特教老师,薪火相传。
杨小玲荣获全国特教园丁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吴栋材
吴栋材,男,汉族,1935年8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自1978年以来,吴栋材带领永联村全体村民,将一个当时只有816人、人均年收入68元、集体负债高达6万余元的苏州第一穷村,打造成了村民10400余人、人均年收入28766元、村级可用财力近1亿元、经济实力雄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吴栋材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右手负伤致残后退伍,历任小学教师、生产队长等。1978年,他乘着改革开放春风,来到全县最小、最穷的永联村任党支部书记。他大胆开拓,以30万元起家创办了永联轧钢厂,并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带领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3年底,以永联轧钢厂为核心组建成立了江苏永钢集团。目前,集团拥有员工12000余人,总资产350亿元,2012年销售收入380亿元,利税18亿元,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8位。
吴栋材始终把群众利益装在心里举过头顶,甘当服务村民的老黄牛,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在他主持下,永联村先后5次并队扩村,全村人口由800人增至1万余人,做到进了永联门就是永联人,凡是永联村待遇都均等,建立健全了养老敬老、扶贫帮困、奖学助学等多项福利保障制度,村民年人均获益6000余元,村民平等享受改革开放成果。
永钢集团转制过程中,他带头让出自己一半股份,坚持为村集体保留25%的股权,以二次分配的形式,实现共建、共享、公平,让村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他创新社会主义道德观培育方式,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村民福利待遇挂钩,实施篇二:敬业奉献模范先进事迹
敬业奉献模范先进事迹
记十团中学教师任菊香
任菊香,女,汉族,40岁,农一师十团中学高级教师。中央电大汉语言专业毕业。在教学中她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方式、新方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快乐学习,指导学生发表作品百余篇,她的课深受学生欢迎。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无私指导青年教师。
一、心系学生、奉献爱心。
1996 年2月任老师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凭着对教育的热爱,孩子刚刚出生没多久,就承担起初三毕业班政治及历史教学工作,这期间她的丈夫又在监狱一线工作,一年有三百天都在单位值班,孩子仅几个月,丈夫又不在身边,父母体弱多病,尤其母亲常年瘫痪在床,在这样的困难之下,她并没有向单位提出任何异议,自己一个人承担了照顾孩子,照顾老人,每一天都是从凌晨工作至深夜,每日的休息时间只是短短的四五个小时。
这期间任老师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影响自己的工作责任,她深知作为一名毕业班的老师身上所肩负的重任是多少,领导及家长给予的期望值有多大。为此,不惜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不断的学习,改正教学方法并积极总结经验。每天的批改作业都是在灯下完成的,课余时间总是给了那些在课堂上还没听懂的学困生。礼拜天对于她来说如形同虚设,常常在这个时间里努力自学,为业务精炼而下苦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她所任教的九年级五个班级的政治教学成绩在全师统考名列第二,八年级生物教学成绩获师统考第二名。同
时她撰写的论文《理顺关系 促进教学》在兵团论文大赛中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些荣誉并没有让任老师自傲,依然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并且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的方法和模式,然后把自己总结的经验和体会无偿地传授给其他老师,受到同行的尊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呵护儿童”爱生的心是抚慰心灵的秘方。记得2000年,任老师以优异的成绩送走了又一轮的毕业班后。同年校领导又把一个“问题”班派给了她。由于这个班级换了四任老师,学生的学习基础差,班级的不良风气全校出名。领导的安排,是对她的信任,同时也带给她很大的压力。
首先她从学生的思想抓起,从小事上做起。老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从的追着走;老师是路标,学生毫不犹豫地顺着标记前行。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于是每天早上,任老师带领值日生打扫班级,同时还帮助其他班级的学生打水、清扫环境卫生区。每遇到学生感冒了,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送他们去医院,时常垫付药费。平时无论哪个学生思想上有波动,都会亲自找学生促膝谈心,和他们交朋友。记得她的班有个叫张平的学生,父母离异,学习基础较差,继母对他不管不问,有时回家晚了饭都吃不上。他的个人卫生从来就不合格,每周一任老师都要把他请到家,给他洗脸、洗脖子、剪指甲,甚至有时看他衣服脏了还要帮着洗。用自己的爱心温暖着缺少母爱的学生。正如他在作文中写到:我虽然失去了一个妈妈,但是现在我又得到了一个新妈妈,她不但在学习上耐心地辅导我,而且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我,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记得01年那年,她班一名女生因
家庭贫寒,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生活拮据,衣着破烂,任老师发动全班同学向她奉献爱心,捐款、捐物。温暖感化她,让她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事后有一个老师感慨地说:你也有孩子,她那么小,你的爱全给了学生,她呢?谁来爱?我们真佩服你!任老师只是淡淡的一笑说:你们是我,也会这样做的,只是我早做了一步。
二、情系学校、无私奉献。
任老师担任班主任的工作,还担任了教研组长的工作,平日里忙于工作,忙于教学,有时候忙得连自己带的饭都忘了吃,累得腰都直不起来,颈椎错位;肾炎也复发了,腿天天肿得跟木头似的,久坐不起,引起内分泌失调,视力,皮肤,各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大夫建议她休息。这一切她都埋在心里,带病坚持工作,直到至今为止。在这些年的不断努力中,在2000年初三政治获得中考第一,2001-2003年多次获得团“先进教师”“优秀教师”“巾帼文明示范岗先进个人”获师级“金色塔里木”生物标本指导教师一、二等奖。
三、潜心教改、执着追求。
作为年级组长,任老师积极倡导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只有全组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于是她自费订阅报刊杂志,利用休息时间精读细读重点文章,并随时摘抄或写心得体会。并且把学到的经验感受介绍给老师,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教改前沿的文章,使同组老师们受益匪浅。一起探讨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教育思想。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并被评为“先进年级组”她
所带的毕业班成绩,在全师统考中稳居前列。年轻教师在她的感染下,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勤奋学习,并能够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她的努力得到了校领导、同事的好评,学生的尊重和家长的认可。2004至2009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教师”“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师德标兵”“巾帼文明示范岗先进个人”
科研是载着我们探航之舟在教海中一路乘风破浪的主宰。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她发表了很多的论文《谈谈如何激发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浅谈“新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浅谈在思想品德中如何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谈新课标下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政治课教学中的讨论法浅探》均获得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研究中心论文比赛一等奖。
回望任老师走过的路,追求的艰辛和丰收的甜蜜交织在一起,充实着我平凡的生活。辛勤的耕耘,不变的执着,结出了累累硕果。而今虽已不惑之年她,仍献身教育的痴心不改。篇三:敬业奉献模范先进事迹材料_道德模范
第三届尧都区“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张栋,男,1984年生,2004年毕业于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同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临汾市实验中学团委书记兼教导副主任。张栋同志注重职业道德修养,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业务过硬勇于创新,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十年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勤奋积极,师德高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深受师生爱待。
一、勤奋工作,精心施教
二、态度端正,尽心尽责
“态度决定一切,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态度永远是最重要的,有良好的态度才有精彩的人生”。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教育学生的话。目前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做教师很轻松,没错,教师是不用像民工一样搬搬抬抬,也不用像交警一样日晒雨淋,但是,教师所做的事有多重要!有些人不理解,但从不后悔,只要能看到学生对自己真诚的微笑,听到他们礼貌地叫声“老师好”,仿佛就能把一切辛苦统统忘掉。除了态度外,责任心也非常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无论哪一方面的工作,他都尽心尽责努力完成,如果不负责任的做出一件事,良心就会受到永久的谴责。记得刚接2005毕业班的时候,为了能帮助住校生养成按时休息的生活习惯,他每天坚持晚上到宿舍督促学生按时休息,有时夜里十二点了还在宿舍查宿。当得知清晨六点在学生上学的路上,有不法分子对学生进行恐吓时,大清早五点就深入学校周边进行模查。
三、加强教育,精心管理
作为一名教师,从不骄傲自满,能认真备课、上课,刻苦学习、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既是值得尊敬和信任的师长、又是亲密的好朋友。作为班主任,一直实行科学民主管理,优化管理过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全面调控。每天他都会抽出时间来和同学们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班级各项工作均出色完成,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他在教育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个别,把集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他又加强课堂指导和课外辅导。因此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关心他们,增强他们学好知识的信心。本,他又坚持抓“两头”(优秀生和学困生)促“中间”的教育方法,实干,苦干,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创新,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四、默默耕耘、成绩突出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在教育教学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他把这些进步,管理方法,积累深化,点滴积累总结,上升到理论水平,撰写论文,形成了他自己的教育理念。自参加工作以来,曾多次被尧都区评为“模范教师”,在考核中,多次评为优秀。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始终格守着“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的诤诤誓言,在传递知识的阶梯上,以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无限爱心,坚定执着
为学生撑起了一片广阔的蓝天,谱写着一曲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