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模创新工作室调研报告(生产部)
工会搭建创新舞台
劳模发挥引领作用 安阳劳模工作室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安阳市曾经是河南省劳模工作室的发源地,2002年,中国工商银行安阳分行创建了全省第一家,也是全国工行系统的重要试点劳模工作室——杨金花工作室。十年之后的今天,在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安阳的劳模工作室正在全市各个系统、各行各业如火如荼地创建。与十年前相比,工作室在数量上已经由一家发展到一百多家,从广度上已经从金融服务业覆盖到全市各行各业,在作用发挥上已经从促进一家企业创新发展到成为全市职工发挥聪明才智,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贡献的创新大舞台,使安阳的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形成了独具安阳特色的创建态势和创建品牌。为了探究这些变化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和故事。近期,我们对安阳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会为什么要创建劳模工作室?
‚新时期,工会组织不仅要选树、培养和表彰更多创新型的劳模先进人物,更加关心劳模待遇,为劳模解决各种困难,让劳模幸福的生活。更要关注劳模的成长成才,为劳模发挥聪明才智搭建广阔舞台,让劳模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安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安阳市总工会主席张善飞如是 说。张主席简短的两句话道出了安阳市劳模工作室创建的真正原因。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安阳市总工会在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于去年9月份,决定在全省率先开展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提出‚一年抓试点、两年广覆盖、三年创品牌‛的创建目标。安阳市总工会之所以将劳模工作室创建作为工会的重点工作和长期工作来开展,主要是安阳市存在如下条件和优势:
(一)有丰富的劳模资源作支撑。安阳市目前健在的全国劳模有4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0余人,省部级劳模1000余人,市级劳模3000余人,还有一大批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们工作在、活跃在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在广大职工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为劳模工作室的创建提供了丰富的劳模资源和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工会劳模管理服务工作亟待创新。长期以来,工会劳模工作的重点在为劳模提供服务和落实各种待遇上,如 评选表彰、体检疗休养、帮扶救助、工资增长等各种服务性工作,使许多劳模形成了这样的感受,那就是‚荣誉光荣一阵子、待遇享受一辈子‛。但是,劳模工作却缺乏激励劳模长期发挥榜样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的工作载体和手段,实现劳模由‚光荣一阵子‛到‚贡献一辈子‛的转变,实现劳模‚由一人做出贡献‛到‚一加一群,带动一群人做出贡献‛的提升,这是工会劳模工作急需改进和创新的地方,也是劳模工作室创建的初衷与方向。
(三)有先行创建的典型可供借鉴。中国工商银行安阳分行的杨金花工作室从创建至今,已有十年时间,也是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创建比较早的劳模工作室。十年来,杨金花工作室打出了品牌,锻炼了团队,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业务发展快速增长,率先在全省走出了借助劳模资源和劳模品牌促进企业发展的新路子,成为全省工会系统劳模工作的亮点和劳模工作室的标杆,有许多好的经验可以供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四)基层企业有着巨大的创建热情。安阳市总工会在开展创建工作之前,市总领导经过了长期的调研查考和反复的讨论论证,分别召开了县区工会、产业工会、市直属基层工会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方方面面意见,基层工会主席都赞同创建劳模工作室的设想,认为是创建劳模工作室是新形势下创新工会劳模工作的有效手段,可以更好发挥工会服务大局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工会工作的影响力。同时,市总领导也多次深入企业一线进行调研摸底,与企业党政领导、劳模代表和部分职工进行了交流座谈,企业党政领导都认为创建劳模工作室可以更好发挥劳模作用,带动职工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表态支持创建工作。劳模和职工也都非常认可劳模工作室,这为我们开展创建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群众基础,也是劳模工作室创建在安阳能够取得突出成绩的最根本原因。
二、劳模工作室是一个什么样的创新平台?
在新时期全省上下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全市上下努 力实现‚富民强市、晋位争先‛总体目标的大背景下,安阳创建劳模工作室始终把创新放在首位,将发挥劳模作用作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劳模工作室的软硬件建设能为劳模创新和作用发挥提供坚实保障。
(一)劳模工作室的定义。劳模工作室是以劳模为带头人,以弘扬劳模精神、彰显劳模风采、发挥劳模作用、激励广大职工为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组成的先进团队,是实现劳模由‚光荣一阵子‛到‚贡献一辈子‛、由‚一人做出贡献‛到‚一加一群,发挥群体优势‛转变创新平台。
(二)劳模工作室的职责。围绕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和发展的中心工作,在劳模的示范带动下,深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活动,将技术成果、优质服务、先进管理转化为生产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社会形象,打造以发挥劳模作用、弘扬劳模精神为目的的工会工作品牌。
(三)劳模工作室具备的基本条件(八有)。
有一个冠名。劳模工作室一般以劳模个人命名,也可以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和行业单位实际,以工作性质或其他方式命名。
有标牌标识。劳模工作室应有内容明确、体现行业特色、位置醒目的标牌或标识。
有一定设施条件。劳模工作室该配备工作开展所需的必要的办公场所、办公机具、器材工具、专业资料等设施。
有一支团队。劳模工作室应明确由劳模牵头负责,每个工作室成员不低于3人,组成工作团队。有一套制度。劳模工作室应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活动开展、学习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奖励激励、内部管理等制度,并张贴上墙。
有一定经费。劳模工作室所在单位应给予劳模工作室开展日常工作和作用发挥的必要经费。
有活动资料。劳模工作室的日常工作和活动应有各种形式的资料记录,要有一套管理资料的设施、制度。
有创新成果展示。劳模工作室应有展示创新成果的版面、展台展柜等展示平台设施。
三、安阳市总工会如何创建劳模工作室?
(一)领导重视支持。省总领导高度重视。省人大 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刘新民为安阳市创建工作专门题词,给予鼓励。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桑金科对创建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专项指示,亲自命笔为统一制作的劳模工作室匾牌题字。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巡视员马露霞、省总工会生产部长王国献多次深入安阳调研检查创建工作,并给予具体指导。市委领导大力支持。市委书记张笑东、市长马林青在全市五一表彰大会和春节劳模座谈会上都对创建工作提出了要求。市委副书记李文斌在全市机关建设月活动大会上对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市总工会积极创建。市总工会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会对创建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制定下发了《创建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从各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市总工会领导多次深入创建单位进行调研、指导,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工作室进行授牌 颁奖,并分别举行了隆重的授牌颁奖仪式。
(二)典型引领示范。市总工会通过实地考察和现场指 导,确定了中国工商银行安阳分行、安阳卷烟厂、安阳鑫盛机床公司、市七中、市眼科医院、市农科院、安钢集团、市供电公司、大唐安阳发电厂、内黄县移动公司、安化集团、市环保监测站、文峰区环卫处等20个全市示范劳模工作室,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全市创建工作,并对创建工作开展较好的工作室给予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奖励,调动创建单位的积极性。同时,要求每个县区、产业也都要重点支持、积极培育1-2家在本地区、本系统具有代表性、有一定影响力、能全面反应创建成果的示范劳模工作室,带动本地区、本系统的创建工作。
(三)层层推进创建。一是全市广泛创建。市总工会于去年10月份,在中国工商银行安阳分行召开了全市劳模工作室创建动员会,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创建工作,组织基层工会主席和劳模代表到中国工商银行安阳分行、安阳卷烟厂、鑫盛机床公司进行学习观摩,并命名表彰了全市首批三个劳模工作室。今年7月份,在林州召开了全市劳模工作室创建推进会,认真总结了近一年时间全市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向各基层工会下发了全年创建目标和任务,要求各基层工会进一步深入推进创建工作。二是系统深入创建。市教科文卫体工会在全市开展创建工作不到两个月,就在市曙光学校、市七中、市科技情报所、市眼科医院建成了四个劳模工作室,并召开了全市教科文卫体系统创建推进会。市 直机关工会在市农科院召开了市直机关系统创建现场会,为市农科院两个劳模工作室进行了授牌。内黄县总工会在全县确立了20家“影响面大、事迹突出、创新力强、场地合适”的单位为全县首批劳模工作室试点创建单位,并在内黄移动公司召开了全县创建工作推进会。市供电公司在林州成立首个王红玉劳模工作室后,在全市电力系统广泛开展创建工作,目前,已在市公司本部、汤阴、内黄、滑县、安阳县建成6个创新工作室。三是直属大企业积极创建。安钢集团在建成首个李震廷劳模工作室后,将在20家主体生产厂全面开展创建工作。大唐安阳发电厂以省劳模、燃料质检部煤场管理班班长李建成为带头人,建立了李建成劳模工作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市劳模、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棉花分子育种课题组组长袁有禄为负责人,建立了袁有禄劳模工作室。
(四)目标任务引导。市总工会向各基层工会下发了全年创建目标和任务,要求每个县(市)不少于10家,每个区不少于3家,每个产业不少于6家,直属大企业不少于1家,通过指标约束,推动基层工会创建工作。市总工会年底要对创建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对于创建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调动基层工会创建的积极性。
四、劳模工作室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们创建劳模工作室,不是仅仅给劳模整间房子、挂个牌子、做个版面,我们的真正目的是在新时期打造一个重新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帮带作用、激励劳模和广大职工 为企业发展创新创效的平台,让劳模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让劳模在荣誉的激励下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安阳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刘迎春的这番话,准确概括了劳模工作室的巨大作用。
去年9月份以来,安阳市总工会才开始在部分企业进行试点创建工作,10月底才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创建。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安阳市劳模工作室已经在各行业全面开花,呈现出‚百花齐放、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已经挂牌成立54家劳模工作室,在建劳模工作室达到63余家,年底将可能突破150家,并涌现出一大批运行规范、作用发挥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强、社会影响大、职工认可度高的劳模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的创建,在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激励广大职工、促进企业发展、创新工会工作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创建工作开展近一年来,全市各类劳模工作室累计产生经济技术创新成果176项,提出合理化建议859条,完成国家级、省级技术攻关69项,产生经济效益7000万元,为加快全市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创新型安阳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劳模工作室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正在成为新时期安阳工会工作的又一个品牌。
(一)进一步弘扬了劳模精神,促进了广大劳模荣誉面 前再立新功。劳模工作室的创建,重新弘扬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成为了激励劳模在岗奉献、荣誉面前再立新功的精神 动力。广大劳模将过去的荣誉转化为再创新业绩的光荣,将工作中的压力转化为不断前进的动力,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为企业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事业中去。正如安阳卷烟厂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石金所说:‚劳模工作室的创建,使我们广大劳模倍受鼓舞,我们要将荣誉的终点当做再立新功的起点,在为企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人生更大的价值。‛市环卫处退休职工、全国劳模曹玉枝在安阳环卫劳模工作室授牌仪式上,激动地说:‚劳模工作室的建立,让我感觉到,虽然我退休了,但我还是全国劳模,还可以继续为安阳的环卫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感觉又回到了二十年前,浑身上下有着使不完的劲。‛
(二)更好地发挥了劳模帮带作用,促进了职工素质的 提升。劳模工作室的创建,进一步发挥了劳模的帮带作用,为广大职工学习劳模、提升自我、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进一步放大了劳模在培养年轻人才、提升团队素质方面的辐射效应,促进了年轻人才成长、职工素质提升和工作室团队竞争力的提高。安阳卷烟厂卷包车间劳模工作室在‚导师带徒‛活动中,车间共有师徒33对,工作室结对师徒14对,占车间所有师徒的42.4%,为青年职工快速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市曙光学校常作印劳模工作室的30名成员,全部是来自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工作室的建立,促进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切实提高了年轻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工作室成员已发表论文200多篇,编辑出版教育图书20多部,成为安阳教育系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工商银 行安阳分行杨金花劳模工作室经过十年的发展,由最初几人的小团队已经发展到拥有多名国际金融理财师、金融理财师、经济师、会计师的43人大团队,成为了年轻职工成长的摇篮。
(三)有力调动了职工创新创效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劳模工作室的创建,加快了企事业单位技术攻关、技术改革、发明创造、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的步伐,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科技攻关促发展。鑫盛机床公司张安清劳模工作室,先后完成了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CX系列立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12米数控螺纹磨床和9米数控丝杠旋风铣床的研发设计等工作,申请国内专利6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为实现我国高档数控机床替代进口的战略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小改小革创效益。安钢李震廷劳模工作室负责人李震廷,在工作之余主动承担了厂里多项小改小革和技术攻关项目,参与设计发明了快速更换高炉弯头装置、多功能吊装梁、两小时更换大高炉全部弯头等多项技术成果,为厂里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实现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同事们亲切称为‚业余发明家‛。创新服务做贡献。安阳环卫劳模工作室成立以后,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成立了热线、帮扶、服务三个工作小组,按照‚两级机构、统一调度、绩效考评、激励优胜‛的管理机制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为美化城市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做出了新的贡献。管理创新出成果。安阳供电公司 舒逸石劳模工作室建立后,从日常工作中提炼出‚三多‛、‚三勤‛、‚三不‛工作法,制定了工作室成员职责、业绩考核、成果发布奖励、创建三年计划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推动了工作室规范化运转、科学化运行、制度化管理,促进了工作室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2011年,工作室成员的19项创新成果得到应用,为公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打造了一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新载体,促进了工会作用的发挥。劳模工作室的创建,使安阳的工会工作得到了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和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扩大了安阳工会工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安阳工会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创建工作的开展,也更好地发挥了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在创建工作中,各基层单位工会都紧紧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和全局工作,做到开展创建活动与促进中心工作相结合,有力推动了单位中心工作的开展,赢得了单位领导和广大职工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为工会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更好服务职工、更好服务全局创造了一个新的载体。同时,通过劳模工作室的持续创建,推动了工会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农村、社区、行政机关延伸,向在岗劳模、一线职工和基层工会延伸,切实扩大了工会工作的覆盖面,有助于工会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五、如何实现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长效化? 劳模工作室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新时期弘扬劳模精神、彰显劳模风采,激励劳模再立新功的新载体;是激发广大职 工在劳模的影响和带动下,积极向劳模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的新平台。目前,劳模工作室创建在全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和创建规范,许多工作机制还有待健全,工作室创建还面临着如何持续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安阳市总工会在持续推进劳模工作室创建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工作室创建、规范化运转、成果转化应用、工作室作用发挥、人才培养、工作室考核评比方面的长效机制和管理机制,正在向将劳模工作室打造新时期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激励广大职工、促进企业发展、创新工会工作的工会品牌的方向努力。正如安阳市总工会副主席王保庆所说:‚我们的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按照‘一年抓试点、两年广覆盖、三年创品牌’的思路在全市持续推进创建工作,不但要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中创建工作室,也要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创建工作室,要推动工作室向县区延伸、向街道乡镇延伸、向社区延伸、向一线职工延伸。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探索工作室创建和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让劳模工作室成为新时期工会组织创新劳模工作的重要抓手,让劳模的伟大精神真正在广大职工中发扬光大。‛
第二篇:盐城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调研报告
盐城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调研报告
凝聚劳模力量 服务创新发展
——盐城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全市实际,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发挥劳模先进示范引领作用为重点,努力搭建劳模先进创新平台,广泛开展“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打造劳模先进工作团队,推出优秀创新项目和先进操作法,在提升职工业务技能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生产力转化,推动全市企业和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充分发挥劳模先进人物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盐城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创新情况专题调研。调研主要采取预先填写调查表格、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共收集101家企业填写的调查表和汇报材料,进行了标准统计及数理分析。现将调研
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情况
1、全市各级劳模及先进工作者情况:从1950年全国开始评选劳动模范以来,我市现有各级劳动模范3657人。其中全国劳模6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20人(享受省级劳模待遇),省部级劳模1220人,市级劳模2250人。其中职工劳模1132人(含退休劳模);农业劳模332人;企业改制的下岗劳模35人。
2、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情况
盐城市总工会高度重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深入全市重点企事业单位,鼓励支持各级劳模结合各自岗位和业务特点成立创新团队,先后帮助指导创建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25个。目前,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已达到35个,确定创新课题126项,其中针对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水平的课题65 个;优化作业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的课题40个;科技开发的课题21个。
劳模创新工作室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产学研合作取得了新进展,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重大进展。近两年,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挂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一些企业老板重金聘劳模。在劳模的带动下,全市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专业技术人员数有了大幅增长,其中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达425人,多位高工、教授、研究员活跃于企业的研发第一线。二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多。截止2010年,我市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8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 ,16家企业获批为省市民营科技型企业。产业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不断增加,高新技术
产值不断增长。
3、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概况
全市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团结协作、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工作理念,注重因人制宜、发挥专长,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劳模的潜能和智慧,有力地推动了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据统计,全市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500多项,技术扶贫56项,申报发明专利25项,创经济效益近亿元。如全国劳模姚焕平创新工作室为苏北首家“劳模创业基地”+“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全国劳模、县公路站副站长姚焕平创办,该项目总投资200多万元,年加热沥青300吨,主要服务于沥青路面维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强势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 为促进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的深入开展,成立了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卫国同志任组长、市总工会副主席周新民任副组长、各县(市、区)总工会主席、市总有关工委主任、市直和省属驻盐有关单位工会主席为成员组成。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责任,制定了《盐城市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实施方案》,工会负责指导面上创建工作,协助做好“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设备配备、人员安排、阵地建设、资金保障及总结交流、推广等工作。各县(市、区)总工会也相应建立了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指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部门配合、工会运作、劳模挂帅、职工参与”的体系。在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下,领导小组对全市劳模先进情况进行了分析,先期指导创建了苏北首家“劳模创业基地”+“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全国劳模姚焕平命名,并举行了隆重的创新工作室挂牌仪式。
(二)突出特色,搭建平台、切实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
活动。
自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后,我们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与劳模宣传、合理化建议等工作有机结合、科学对接,丰富了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的活动形式和工作方法,促进了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在活动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培育职工创新思维,发挥职工创造潜能。二是突出职工创新技能,实施“传、帮、带”,倡导“精一会二学三”,总结推广先进操作符,挖掘职工中的“绝招”、“绝技”、“绝活”。三是突出立足岗位创新、大力开展以节约、环保为主题,以降本增效为目标的“六小”(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节约、小经验)、“四节”(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耗、节约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节约资金、节约劳动工时)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狠抓“三个管理”。一是细化程序管理。要求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每年申报一次,创新工作室找准切入点,确定创新研究课题科学立项。明确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的课题、课题实施目标、课题实施的主要措施以及课题实施效益预测。二是加强过程管理。要求创新工作室定期开展活动,对立项的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和实践。工会跟踪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工作进展,查找不足,及时修正改进。三是突出效果管理。保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课题研究质量和工作质量,真正发挥创新、创效解难题的作用。对推广、实用效果好、效益优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评比。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向纵深发展 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吸引力,盐城市总工会加大宣传发动,营造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浓厚氛围。精心编写劳模创新工作室典型材料,宣传先进事迹,召开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经验。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报纸宣传等方法,提高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知名度。经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有效扩大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影响,促进了企业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我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比较,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1、劳模创新工作室普及度不够高、影响力不够大,与劳模整体数量不成正比;
2、劳模创新工作室由于自身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资金的缺乏、技术研发能力弱等因素影响,致使已经拥有一些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不够快;
3、劳模创新工作室能打得响的产品品牌不多,产品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带动能力不够强;
4、劳模创新工作室人才结构偏于老龄化,现有科技人才知识老化,人才流失,结构不够合理等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这些都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四、始终坚持“三个结合”,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要把创建活动与劳动、技能竞赛紧密结合,努力推动劳动、技能竞赛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专业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锻造了劳动模范,而劳模创新工作室又推动了专业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展。要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组织开展各项专业劳动竞赛、技能竞赛,极大调动和发挥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要把创建活动与搞好企业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努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要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改造上的领头作用,紧贴企业生产中的难点,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活动,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三是要把创建活动与职工素质提升活动紧密结合,全面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以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劳模在提升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和创新创优素质上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树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职业素质,培养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学习创新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技能,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篇:盐城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调研报告
盐城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调研报告
凝聚劳模力量服务创新发展
——盐城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全市实际,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发挥劳模先进示范引领作用为重点,努力搭建劳模先进创新平台,广泛开展“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打造劳模先进工作团队,推出优秀创新项目和先进操作法,在提升职工业务技能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生产力转化,推动全市企业和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充分发挥劳模先进人物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盐城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创新情况专题调研。调研主要采取预先填写调查表格、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共收集101家企业填写的调查表和汇报材料,进行了标准统计及数理分析。现将调研
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情况
1、全市各级劳模及先进工作者情况:从1950年全国开始评选劳动模范以来,我市现有各级劳动模范3657人。其中全国劳模6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20人(享受省级劳模待遇),省部级劳模1220人,市级劳模2250人。其中职工劳模1132人(含退休劳模);
农业劳模332人;企业改制的下岗劳模35人。
2、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情况
盐城市总工会高度重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深入全市重点企事业单位,鼓励支持各级劳模结合各自岗位和业务特点成立创新团队,先后帮助指导创建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25个。目前,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已达到35个,确定创新课题126项,其中针对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水平的课题65个;优化作业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的课
题40个;科技开发的课题21个。
劳模创新工作室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产学研合作取得了新进展,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重大进展。近两年,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挂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一些企业老板重金聘劳模。在劳模的带动下,全市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专业技术人员数有了大幅增长,其中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达425人,多位高工、教授、研究员活跃于企业的研发第一线。二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多。截止2010年,我市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8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 ,16家企业获批为省市民营科技型企业。产业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不断增加,高新技术
产值不断增长。
3、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概况
全市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团结协作、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工作理念,注重因人制宜、发挥专长,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劳模的潜能和智慧,有力地推动了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据统计,全市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500多项,技术扶贫56项,申报发明专利25项,创经济效
益近亿元。如全国劳模姚焕平创新工作室为苏北首家“劳模创业基地”+“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全国劳模、县公路站副站长姚焕平创办,该项目总投资200多万元,年加热沥青300吨,主要服务于沥青路面
维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强势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为促进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的深入开展,成立了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卫国同志任组长、市总工会副主席周新民任副组长、各县(市、区)总工会主席、市总有关工委主任、市直和省属驻盐有关单位工会主席为成员组成。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责任,制定了《盐城市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实施方案》,工会负责指导面上创建工作,协助做好“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设备配备、人员安排、阵地建设、资金保障及总结交流、推广等工作。各县(市、区)总工会也相应建立了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指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部门配合、工会运作、劳模挂帅、职工参与”的体系。在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下,领导小组对全市劳模先进情况进行了分析,先期指导创建了苏北首家“劳模创业基地”+“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全国劳模姚焕平命
名,并举行了隆重的创新工作室挂牌仪式。
(二)突出特色,搭建平台、切实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
活动。
自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后,我们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与劳模宣传、合理化建议等工作有机结合、科学对接,丰富了劳
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的活动形式和工作方法,促进了劳模创新工作室活
动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在活动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培育职工创新思维,发挥职工创造潜能。二是突出职工创新技能,实施“传、帮、带”,倡导“精一会二学三”,总结推广先进操作符,挖掘职工中的“绝招”、“绝技”、“绝活”。三是突出立足岗位创新、大力开展以节约、环保为主题,以降本增效为目标的“六小”(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节约、小经验)、“四节”(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耗、节约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节约资金、节约劳动工时)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立
足本职、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狠抓“三个管理”。一是细化程序管理。要求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每年申报一次,创新工作室找准切入点,确定创新研究课题科学立项。明确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的课题、课题实施目标、课题实施的主要措施以及课题实施效益预测。二是加强过程管理。要求创新工作室定期开展活动,对立项的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和实践。工会跟踪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工作进展,查找不足,及时修正改进。三是突出效果管理。保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课题研究质量和工作质量,真正发挥创新、创效解难题的作用。对推广、实用效果好、效
益优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评比。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向纵深发展 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吸引力,盐城市总工会加大宣传发动,营造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浓厚氛围。精心编写劳模创新工作室典型材料,宣传先进事迹,召开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经验。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报纸宣传等方法,提高劳模创新
工作室的知名度。经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有效扩大了劳模创新
工作室的影响,促进了企业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我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比较,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1、劳模创新工作室普及度不够高、影响力不够大,与劳模整体数量不成正比;
2、劳模创新工作室由于自身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资金的缺乏、技术研发能力弱等因素影响,致使已经拥有一些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不够快;
3、劳模创新工作室能打得响的产品品牌不多,产品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带动能力不够强;
4、劳模创新工作室人才结构偏于老龄化,现有科技人才知识老化,人才流失,结构不够合理等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这些都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四、始终坚持“三个结合”,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要把创建活动与劳动、技能竞赛紧密结合,努力推动劳动、技能竞赛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专业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锻造了劳动模范,而劳模创新工作室又推动了专业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展。要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组织开展各项专业劳动竞赛、技能竞赛,极大调动和发挥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要把创建活动与搞好企业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努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要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改造上的领头作用,紧贴企业生产中的难点,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活动,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三是要把创建活动与职工素质提升活动紧密结合,全面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以创建劳模创新工
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劳模在提升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和创新创优素质上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树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职业素质,培养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学习创新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技能,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第四篇:劳模创新工作室
关于继续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
创建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开发区、产业、直属单位工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和优秀职工在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一线职工技能素质,按照***号文件精神,今年将继续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和优秀职工为带头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方向,激发广大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调动广大职工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善于创新的积极性,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至2015年12月31日,完成剩余40个市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示范点的创建。创新工作室示范点实施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再次推出一批优秀职工创新个人、优秀职工创新团队和优秀职工创新成果。
三、创建原则
(一)坚持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充分发挥劳模、高技能人才、优秀职工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创建创新工作室,以点带面,努力把技术创新人才个体优势发展为群体优势,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坚持求真务实,注重质量。服务中心工作,强化“创新、协作、服务”意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质量为先。坚持开展劳动竞赛、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比武、技术培训、名师带徒、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将创新工作室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注重实效。
(三)坚持标准统一,形式多样。按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规定的基本形式、基本条件和任务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
四、基本形式
创新工作室主要有劳模创新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两种形式。
(一)劳模创新工作室应以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特殊贡献,并受到市级及以上表彰的劳模或先进人物名字命名。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由一名或若干名劳模(先进人物)组成,也可以由劳模(先进人物)和若干名职工组成。
(二)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应由在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等方面有技术专长和理论水平的具有高级及以上职业技能资格等级的高技能人才领衔成立,在一定范围内承担技能培训、技术革新等工作任务。
五、基本条件
(一)标志明显。创新工作室牌匾、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工作职责、目标任务等标志显著,位置醒目。
(二)场所固定。所在单位应为创新工作室提供面积适当、功能明确的固定场所,用于办公学习、创新实践和展示成果、荣誉。
(三)设施齐全。创新工作室要配备必要的专业资料、器材工具、电脑网络、实验仪器等设施。
(四)团队精干。主创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人员组成,形成知识、年龄结构和技术层级科学合理的创新工作团队。
(五)职工参与。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培养技术骨干,发挥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作用。
(六)制度完善。活动开展、学习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奖励激励、内部管理等制度完善规范。所在单位每年要对工作室活动开展、作用发挥情况进行综合书面评估。
(七)经费保障。所在单位要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八)资料完备。有工作计划和准确详实的创新活动记录、成员档案等,全面反映工作室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状况。
(九)成效明显。围绕本单位生产经营和发展计划,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并得到推广应用。
六、主要任务
(一)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负责创新工作室成员的培养指导,带头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积极开展技能竞赛、“五小”和名师带徒等活动,发挥创新工作室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做好创新基础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创新工作室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实际需要,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成果推广转化等活动。
(三)完善创新项目流程。负责创新工作室创新项目的立项申报,承接自主立项及本单位、上级下达或横向协作的创新项目,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课题研究和攻关,配合工会和创新项目专业管理部门做好项目评估、验收、总结、成果启用及管理服务等工作。
(四)提升创新能力。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推动全员创新、持续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阵地。围绕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管理创新。
七、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和考核管理
(一)申报条件
创新工作室符合创建形式和条件要求,并获得效果显著的创新成果的,可以申报市级示范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
(二)申报程序
市级示范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由各县(市)区、开发区、产业工会10月30日前向市总工会申报。
申请需上报的材料包括:
1、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表(见附件)一式三份;
2、所在单位的推荐材料。内容包括该工作室近年来的工作内容、研究项目和取得的成绩,设立工作室后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等;
3、工作室的工作制度、管理办法和组织机构;
4、反映该工作室近年来的工作内容和成绩的照片(3至5张),有条件的可提供相关视频;
5、其他必要的材料。
(三)考核管理
市总工会对申报市级示范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对象进行考核,并视申报数量和考核情况确定命名挂牌数量,对挂牌的示范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授予“合肥市金牌职工”荣誉称号。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市总工会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查或组织互查。对组织健全、活动正常、制度完善、创新成果显著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给予表彰奖励,对活动开展不力、流于形式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予以通报,直至摘牌。
八、组织管理
(一)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具体负责全市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申报、评选、命名、考核和管理等工作,并向基层工会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实行全过程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及时总结推广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科技成果,协调处理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县(市)区、开发区、产业工会负责本地区、本行业所属单位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申报工作,协助市总工会协调处理有关事项。
九、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工会要将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激励劳模、高技能人才、优秀职工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引领更多职工成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党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高技能人才和优秀职工挂帅、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注重结合,相互促进。要把创新工作室建设与班组建设、创建“工人先锋号”、争当“金牌职工”、技术创新等活动结合起来,规范好现有的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相关工作,做到资源整合、互利共享。
(三)有序推进,务求实效。增强创新工作室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创新工作室的考核、验收、评比、表彰等管理
和激励工作,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尊重和保护创新工作室的智力成果。
(四)总结宣传,推广经验。要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新时期劳模工作和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品牌,大力宣传创新工作室的先进经验。注重发现亮点、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推进创新工作室建设健康发展。
各地各单位接此通知后,认真开展创建工作,填写《市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表》一式三份,于 年 月 日前报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并将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附:1.***年**“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名额分
配表
2.***“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表
第五篇: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何创新
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何创新
对于没有方向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2008年,南京供电公司的“陈德风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通过对技术成果和学习成果的共享,我们依托工作室这个平台团队学习攻关,使团队智慧超过个人智慧的总和。怎么让这个团队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局面?我们确立了“学习求创新”的理念,树立了更高质量、更高追求、更高境界的标准,实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目标,来塑造学习型团队。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是人才培养方法的创新。我们将多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类电缆施工的先进工艺和方法,以电子文档和资料文稿的形式记载在案,供每一名成员参考学习。我们应用“首席技师讲授法”“核心技术讨论法”“典型案例示范法”“模拟仿真训练法”“岗位实地培训法”,使团队迅速得到成长。通过日积月累,我们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这是我们始终在同行业中保持技术工艺先进的重要原因。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是专业技术的创新。在工作室,每个人都以劳模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工作。近年来,220千伏大截面电缆得到广泛运用,对电缆敷设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工作室成员解决了多项电缆技术、施工难题,其中电缆弯道敷设滑轮组、电缆蛇形敷设打弯器、电缆专用固定夹具等三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通过对这些工器具的合理使用,保证了电缆敷设的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成本。以大截面电缆打弯机为例,2009年推广运用至今,累计创造经济效益400余万元。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是企业管理的创新。一流的企业,在于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是管理上台阶的平台。面对繁杂的工程施工任务和日益严格的施工要求,我们汇集集体的力量,创造性地形成了一整套工程施工管理的办法,同时结合贯标体系,真正做到了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我们通过对施工各环节的经验性总结,在工作室这个平台上,创造性地归纳出一套施工管理、电缆敷设和电缆接头制作的考核评估办法,严把质量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广大员工产生了四个飞跃。一是争当勤奋学习的知识型员工,当好企业的领跑者;二是争当艰苦创业的奋斗型员工,成为企业的排头兵;三是争当勇于创新的智能型员工,成为企业的时尚者;四是争当敬业奉献的事业型员工,成为企业的顶梁柱。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模式已经生根发芽,一个个劳模工作室、技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广大职工在工作室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为我们的企业注入了澎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