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工作探究
2015年10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围绕强化预防为主、风险防控的法律制度、设立最严格的全过程监管法律制度、建立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认真组织学习,深入贯彻执行,使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得到提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了深入思考,撰文如下,仅供商榷。
一、基本现状
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把食品安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强化组织领导、整合监管力量;广泛宣传教育、健全监管网络;落实工作责任、严格督查考核,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一)整合监管力量,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调整充实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整合监管力量,对食安办、工商局、食药局、质监局等涉及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进行整合,理顺监管范围,明确职责分工,强化部门协作,细化工作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局面。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全市划分为?个监管责任区,聘请了?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实行网格化监管。落实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制定《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将食安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市政府与监管主体签订《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监管部门与监管对象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做到日常检查、专项督查、半年通报、年度考核,构建起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公众参与、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开展普法宣传,打造社会共治格局
市政府围绕建设法治蛟河,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提升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倾力打造社会共治格局。开展监管人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业务培训活动,提升监管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举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班,开展“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教育培训活动,规定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提高了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开展“城市之星”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十大守法诚信经营工商户”先进事迹,有力推动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和食品安全宣传月,采取街头宣传、咨询服务、服务下乡、“五进”等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升了公众对假冒、伪劣、有毒食品的鉴别能力,增强了公众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几年来,全市举办法律、法规培训?次,培训人员?人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次,现场接受群众咨询?人次;张贴宣传材料?余份,推动了全社会依法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初步形成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三)完善监管机制,提高食品安全保障
市政府着眼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坚持预防为主、风险防范,严格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颁布执行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开展建立可追溯体系试点工作,采取行政约谈、上门服务、督导检查等方式,监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标准化生产、诚信经营,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落实食品“三证合一”(流通、餐饮、保健食品),制定《关于食品经营许可审批工作的通知》,率先承接上级下放的“四大类”(蔬菜制品、干果炒货制品、粮食加工制品、茶叶及其制品)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批工作,规范了政府部门依法行政许可行为。积极构建源头可控、去向可查、问题可溯、责任可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采取“四不两直”(四不: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两直: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进行监管。严把食品安全源头关和生产经营入市关,认真执行食品进货查验、出厂检验、销售记录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常规检测和抽检,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对农药、兽药、化肥、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流通实施全过程严格监管。坚持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规范了执法行为,降低了安全隐患,确保了公众饮食安全,做到了食品安全零事故发生。
(四)提升监管效能,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市政府坚持“依法监管、合理行政,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要求,加大监管力度,整治交易秩序,保持食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早市、夜市监管工作的通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集贸市场、宾馆酒楼、校园周边食品安全进行清理整顿,重点整治豆制品、熟肉制品、糕点及调味品等小作坊和小摊贩,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小作坊”,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黑作坊”。发挥“快检室”作用,努力完成年度食品检测任务。先后投入?万元对市场销量大、消费面广、存在安全隐患的品种?个批次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对不合格食品及时下架、封存、销毁处理,保证了消费者食用安全。几年来,全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次,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户次,责令停止经营活动?户,取缔无照经营?户,办结食品案件?件,罚款?万元,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和交易安全。
二、存在问题
(一)检测仪器有效利用率不高。市检测中心(检测所)先后购进一批先进检测仪器,但缺乏专业操作人员,检测仪器使用率不高。超市“便民服务站”和集市“快检小屋”设置偏僻,检测人员存在空岗、漏岗现象。
(二)监管执法、检测力量不足。按照监管人员应占总人口?比例要求,我市应有监管人员?人,目前在职和临时聘用人员总计不足?人,监管力量不足,监管工作存在难点和盲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检测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作用发挥不到位。
(三)食品抽样检测经费不足。国家食药总局对农产品明确规定每年不少于?批次抽样检测,由于检测经费不足,抽样检测批次不够,检测领域不宽,搜集违法生产经营证据效率不高,降低了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力度。
(四)配套法规或实施意见不健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处罚起点高,处罚额度?万元以上。我市中、小型餐饮业多,规模小、效益低,经营者多为下岗、无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严格依条款处罚易激化社会矛盾,实施降格处罚缺少法律依据。
三、几点对策
(一)强化法治宣传,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
要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提出的“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深刻认识保障食品安全既是重大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确保食品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结合启动“七五”普法,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强化媒体公益宣传,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对假冒、伪劣、有毒食品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合格食品。大力倡导“安全是食品企业的生命线、做食品就是做良心”的生产经营理念,强化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保证食品安全,促进商事领域依法经营、诚信立足。充分发挥消费者、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监督作用,以法治方式维护食品安全,推动全社会依法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二)完善监管机制,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要恪守“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基本原则,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打造食品安全社会公治格局。扎实抓好市、乡(镇)、村(社区)三级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优化监管力量,提升监管能力,搞好部门协作,提高监管效能,确保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监管落实到位。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建立生产经营规范化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和信誉评估系统,实施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销售记录、食品召回和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大力开展食品安全A级示范店创建工作,推进餐饮业“阳光厨房”建设,抓好乡镇(街)集贸市场“快检小屋”和超市商场“便民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发挥先进检测仪器作用,夯实快速检测,增强检验实效性和准确性。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建设投入,认真解决抽样检测经费不足问题,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科学化水平。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和处置机制建设,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搞好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最大限度降低食品安全事故损失。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动机制,完善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制度,保持食品监管高压态势,营造诚实信用、公平法治、运行顺畅的市场经营秩序,让公众吃得安全、安心、健康。(三)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要加强对市场主体、市场行为的监管与服务,认真执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规范食品生产流程,严格质量标准,强化源头防控治理。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监督管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追溯制度,加大农药、兽药残留检验力度;搞好畜禽屠宰监管,减少屠宰污染,实现源头能追溯、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应追踪、责任必追究。严把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关、食品质量控制关和食品市场准入关,严厉查处无证照经营,认真解决卫生不达标问题,将“问题食品”消灭在萌芽状态。制定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发挥生产经营者自律、消费者监督、政府监管、公众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作用,抓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培树守法诚信经营先进典型,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和规范化。认真执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手段,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违法犯罪,对违法生产经营者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实现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无缝对接。设置食品安全监管“高压线”,对失职渎职部门和人员实行最严肃问责,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检测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定岗位素能标准,搞好业务培训,增强法律素养,提升监管、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实施监管责任追究问责制度,解决监管人员不足问题,努力实现队伍专业化、执法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目标。以开展市场监管年活动为载体,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抓住制售假冒、违法经营、以罚代刑、监管失职等突出问题,搞好食品安全集中整治活动,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打造良好消费环境,构建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为建设法治、生态、开放、幸福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报告
自贡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报 告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食品安全法》颁布施行以来,我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食安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规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制售有害食品的现象得到严厉打击,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恐龙灯贸会、省两运会等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得到有力保障,食品生产经营秩序逐步好转,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逐年提升,实现了全市无重特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的目标,全市食品安全总体上处于平稳、有序、可控状态,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特别是今年8月,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和第七届残运会在我市举行,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省两运会期间食品安全万无一失,实现了省两运会期间食品绝对安全的工作目标,为省两运会的顺利举办提供了有力的食品安全保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现将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1—
(一)广泛宣传,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我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坚持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与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并重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广泛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培训和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为保障公众食品安全和举办省两运会营造了良好食品安全氛围。
1.开展集中宣传,营造社会氛围。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和迎省两运会宣传活动,分别在今年3月和6月,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共设宣传咨询点172个,发放宣传资料22.5万份,《食品安全法》单行本6500本,接待咨询3.1万人次,现场受理投诉68起,即时处理23起。特别是今年6月,全市以《食品安全法》实施一周年为契机,市食安委组织市区县相关部门上街设点宣传《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知识,6月3日,全市迎省运会确保公众食品安全誓师大会暨《食品安全法》实施一周年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东方广场举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出席,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质监、工商、公安、城管、农业、畜牧、水务、商务部门领导及执法人员,以及食品生产企业代表近300人参加誓师大会和宣传咨询活动,市食安委办公室副主任、自贡食品药品监管局张松杨副局长主持宣誓仪式;宣传活动中,组织文艺团体表演了公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其间穿插《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知识有奖问答互动节目,过往群众—2 — 踊跃参加,深受社会广泛好评。我市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的情况,得到省食安委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在省食品安全简报上予以报道。
2.开展培训,增强责任意识。为增强监督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食品药监、卫生等监管部门广泛组织开展了培训活动。一是培训监督员和协管员。各部门结合监管工作实际,对监督员和协管员开展了培训,共培训监督员和协管员865人,通过培训,提高了监管人员责任意识和监管工作技能。二是培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人。相关监管部门对省两运会大宗食品供应、餐饮住宿接待等单位负责人开展了法律法规和设施设备要求、内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共培训3865人次;相关监管部门与各单位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增强了抵御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三是开展驻点培训。为确保省两运会期间食品安全,各部门对大宗食品供应单位、演职人员供餐单位、参赛人员食宿单位的从业人员开展了以岗位职责、操作技能、食品质量感官检查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指导工作,通过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减少了生产经营高风险食品的行为。
3.开展“三进”活动,注重媒体宣传。《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自贡电视台、《自贡日报》、《自贡晚报》等媒体开展宣传,及时报道工作动态,针对市民采食野蘑菇、野菜发生食物
—3— 中毒的情况,食安委办公室及时编发了《市食安委办公室提醒:不要随意采食野蘑菇》,我市各新闻媒体及时刊载播放,努力增强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各级各部门组织开展送食品安全法律和知识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等“三进”宣传活动。在“三进”宣传活动中,共发放资料、光盘等宣传材料130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28000余人次。
(二)落实责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一是去年5月底,市政府根据《食品安全法》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及时印发了《关于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调整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明确将餐饮服务环节行政许可及监管主体依法调整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机构改革期间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委托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餐饮服务行政许可和监管职责。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卫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密切配合,及时签订“委托书”、交接餐饮服务许可证和监督执法文书,并在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告。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确保了《食品安全法》实施之日起,我市餐饮服务行政许可和监管工作的顺利施行;二是为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19个责任部门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三是针对食品安全季节性和食源性疾病发病特点,食安委办公室及时部署重点时段、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强化落实监管责任。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权责一致、责—4 — 任明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使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三)突出重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1.周密部署,切实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顿工作
今年4月19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市食安委主任、副市长戴绍泉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以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和省两运会在自贡市顺利举办的食品安全保障两条主线为重点,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顿和为期两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市政府还印发了《自贡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自贡市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做好省两运会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为工作主线,着力抓好食品安全整顿、农村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等三项工作。为我市承办省两运会提供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及时部署了食品安全集中整顿工作,提出了总体目标,明确了整顿任务、工作步骤和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以省两运会所需食品及饮用水等品种为重点品种,着力抓好源头食品质量安全;紧紧围绕省两运会比赛场馆、运动员驻地及周边,各类宾馆、饭店、旅游景点饮食摊点和食品批发场所为重点区域,抓好人员用餐密集场所的饮食安全和重点区域的监管;以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消费为重点环节,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教育,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逐步建立完善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
—5— 监管保障体系和可追溯体系。通过集中整顿,使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有了明显改善,防范处臵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有所增强,为我市举办省两运会营造了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2.着力抓好重要时段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食品安全的季节性特点,全市相继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春夏季、春秋季开学前学校食品安全大检查、食用油整顿、4月至6月迎省两运会食品安全集中整顿、问题乳粉及其制品清查等专项整治行动。今年1—8月,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41565人次,检查食品源头、生产加工、经营和使用单位59590家次,取缔无证生产经营户444个,查获案件98件,出具监督意见书1724份,其中立案37件,案值金额20.4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9.44万元,没收假冒伪劣食品14.22吨,定性检测食品1770批次,抽送检产品484批次,其中不合格2批次。
3.加强信息管理,妥善办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为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和综合利用,建立信息共享,促进协调配合,市食安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将之作为增强应急意识,完善应急机制,提升应急处臵能力,妥善处臵各类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大事来抓。建立了相应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和程序,明确责任,依法履职,准确、及时、规范地通报了食品安全信息;公布了本单位的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接受咨询、投诉和举报;对接到的咨询、投诉、举—6 — 报,及时进行了核查处理,妥善办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今年5月6日,针对《社情民意》(第76期)网民反映马吃水等地有人打捞地沟油的情况,市食安委及时组织开展核查处理。经查证的实际情况是,地处马吃水的五福大酒店潲水落实了养猪专业户每天回收,对容易堵塞下水道的废弃油脂,该酒店与自贡市升华废弃物油脂再生利用厂签订了打捞清理回收合同,打捞回收后运至地处沿滩区的自贡市升华废弃物油脂再生利用厂再生利用。通过及时协调辖区政府组织调查,排除了网民所担心的回收“地沟油”,加工回流到餐桌的嫌疑,并进一步督促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加强餐饮消费环节废弃物的管理。
4.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加强农村群体宴席监管 我市十分重视区县、镇乡、村组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的巩固和完善工作,充分发挥监管网络的作用,强化对举办5桌以上农村群体宴席的报告和检查指导,今年1—8月,共报告和检查5桌以上农村群体宴席12941户次,21.6万桌次,报告率和检查指导率均达100%,截至目前为止,我市已连续五年没有发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
5.强化应急管理,增强食品安全事故防控能力
在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过程中,市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臵工作,建立了食品安全责任事故查处工作机制。今年4月29日,自贡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卫生局联合组织开展了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演练, 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提
—7— 高应急处臵能力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安全应急处臵水平。按照省监察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建立四川省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查处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市政府及时印发文件,要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查处工作,迅速建立健全联合查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监察部门要依法对各级、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况实施监察,严肃查处在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中的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
6.精心组织,圆满完成省两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任务 一是建立机构,强化领导。为加强省两运会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食品药监、卫生等10个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各区县食安委办公室负责人组成的省两运会卫生保障处食品药品及卫生监督工作组。并明确了工作组成员工作职责。二是制定方案,落实责任。为强化落实工作责任,先后印发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迎省运,奋战120天”工作安排》、《省运会开幕式南湖体育中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省残运会食品安全保障方案》和《食品安全任务计划安排表》等文件,对省两运会期间及各时段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确保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有力、有效、有序开展。三是健全机制,强化协调。为强化工作协调,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联席会议、信息通报、工作督查等机制。对工作完成情况和工作安排实行周报制度,对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日报制度,对工—8 — 作落实情况实行逐级或联合督查制度。四是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各级各部门按照监管职责,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加大了对大宗食品、演职人员供餐单位、省两运会参会人员接待单位的监督监测力度,着力加强了省两运会提前比赛项目期间、赛事期间、开闭幕式期间等重点时段的监督工作,据统计:自实施“迎省运,奋战120天”工作以来,食品药监、卫生等监管部门共出动车辆5011车次,行程1.8万公里,出动监督人员13877人次,监督单位10421点次。确保了省两运会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演职人员及工作人员共计2万多人,近10万人次的食品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先后实施,但法定的配套管理办法没有出台,造成部分监管无规定可依。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业态复杂,形式多样,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难以对各监管环节的具体事务作出详细规定,实际上依然存在监管边界不够清晰问题。如《食品安全法》第51条规定:“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职,承担责任。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但这一“规定”至今没有出台。有关部门每年都要接到多起群众举报,反映个别不法人员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以“健康宣传”、“义诊”、“老年人健康活动联谊会”、“免费短途旅游”等形式,利用茶坊、餐厅、社区、单位会议室以及农村院坝等场所,聚集
—9— 成百上千群众,开展夸大保健食品功效,向群众宣传兜售高钙片、脑灵通、卵磷脂等保健食品,造成部分中老年人上当受骗,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市的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保健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到期后也无法重新取得行政许可。以上反映出保健食品经营行为的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都无法规可依。
(二)监管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省级机构改革正在进行,监管职能调整没有完成,市县体制改革还未到位,给法律执行造成一定困难。餐饮服务环节划归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理后,采取了“委托执法”的临时性措施,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市餐饮服务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与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形成巨大矛盾。我市餐饮行业具有点多、面广、起点低、监管面大等特点:经初步统计,全市餐饮业有7000多家,还不包括未发许可证的小炒店、饮食摊、夜宵摊、民工食堂,全市应该在8000家以上。全市以公司注册的餐饮店只有100多家,只占5%左右,中小型的占了95%左右。同时,餐饮消费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全市从业人员至少在6万人以上,人员流动性大,中小餐饮店洗碗工、夜宵摊点从业人员多数无健康证。经营者成分参差不齐,多数经营者是为解决自身生计问题而办饮食店。因此,餐饮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缺乏食品安全意识。
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对达不到许可条件的餐饮店,行政许可部门不能违法许可。而这些小餐饮店的业主往往又是困难群体,不能采取简单取缔的方式,这就形成执法上的两难。同时,— —10监管力量明显不足,就餐饮服务许可审查、日常监督检查来说,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量化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的要求,许可审查项目:大中型餐饮店、小炒店、快餐店分别要审查48、25、53项,日常检查34、27、42项;检查频次:达到A、B、C级的,年监督频次分别为1、2、3次,全市为C级的餐饮店应该在6500家以上,年监督1.95万家次,加上对A、B级的监管,以及重大活动、节假日及创文创卫等,年监督量至少在2.2万家次以上,目前,我市从事餐饮服务监督的行政执法队伍为市、区县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其人员编制少,除餐饮服务监督职能以外,还承担了传染病防控等四大公共卫生的职能,因此,监管力量薄弱与监管工作量形成巨大反差。随着机构改革实施,餐饮服务监管职能将由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承担后,如果各级政府不适当增加餐饮服务环节监管人员的编制,人员不足的矛盾将更显突出。
(三)由于机构改革滞后,造成部分监管部门食品安全检验费等工作经费无保障;《食品安全法》的宣传贯彻力度不够,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和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还不够强;执法者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与所承担的监管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监管协调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各部门间协调配合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巩固和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络
—11— 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网络,目标管理,重点在镇,关键在村”的模式,继续抓好农村食品监管网络建设,区县、乡镇和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覆盖面达到100%;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村食品监管网络保障机制,着重加强“网底”建设;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群体宴席报告检查制度,加强5桌以上农村群体宴席报告和检查。
(二)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根据目前我市的实际情况,要围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有效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和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严防死守,确保在我市不能发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促进食品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
(三)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扩大无公害基地和品种数量 将食品安全与区域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为做大做强我市无公害食品大基地、大企业和大品种,协调相关监管部门加强督促和指导,不断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数量;积极探索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业化发展途径,促进我市食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建立应急与防范相结合的机制,营造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氛围
一是健全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体 — —12系建设,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建立健全食品监管预警和应急处臵机制,提高应急反应和快速处臵能力。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已建的食品安全网站和各种媒体,为监管部门之间和政府与公众之间构筑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平台。继续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定期通告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情况,建立食品质量预警机制,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继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的“三进”活动,不断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守法意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四、建议
(一)建议省人大尽快出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流动摊点、夜市等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办法。
(二)建议食品抽验计划和抽验经费由省级统一安排,便于食品安全综合监管。
(三)建议合理解决执法编制。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13—
第三篇: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工作情况汇报[模版]
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要求,我就卫生部门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成效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责任重大。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卫生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根本,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认真执行食品安全监督制度,切实履行了各项食品安全保障职责。2009年以来,全县无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确保了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加强卫生监督体制建设。建立了以县卫生监督所为中心、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员为基础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实施“一支队伍,综合执法”。县卫生监督所于2010年底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综合执法。
二是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卫生监督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实行说理式执法,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监督执法力量明显加强。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建立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规范,完善行政许可、日常监管、行政处罚等卫生监督执法程序,实行卫生监督执法“十条禁令”,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形成了严格的职权制衡体系。目前,县卫生监督所有编制20名,实有卫生执法人员16名,承担着全县餐饮食品、医疗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化妆品、学校综合卫生、消毒产品、传染病防控和农村公共卫生等监管任务。
三是加强卫生监督机制建设。建立完善了食品卫生安全准入、食品抽检、从业人员体检培训、食品安全事件应急、举报投诉查处等卫生监督执法配套制度,严格落实执法责任、绩效考评、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监督稽查等卫生执法监督制度,形成了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运行机制。
四是加强卫生监督法制宣传。把学习、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常抓不懈,贯穿于监督、管理活动的始终,与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配合,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农村,采取多种形式大规模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餐饮消费者自身防护和识别能力。加强从业人员及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分发《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手册》、《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使用名录》、《食品安全法》、《无铝油条配方》、p县小餐饮整治标准规范等图片和宣传资料。组织开展食品添加剂规范使用、冷菜间卫生规范管理、农家乐餐饮规范服务、餐饮业现场管理“六T实务”、“校园健康行动”等宣传培训活动,强化食品安全法律宣传,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监管。
五是创新卫生监督工作模式。探索实践“走理性服务之路、通人性管理之心、树严格执法之风”的服务型卫生监督模式,争取领导的支持、部门的沟通、群众的理解,运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的工作方法,创造和谐的执法环境。实施“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引入“五常法”管理模式和“六T”实务管理模式,在我县创立了食品卫生信誉等级A级单位3家。
二、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主要工作
自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局继续履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职责,重点开展了餐饮消费安全整顿工作,狠抓“餐桌污染”治理和“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实现了“十小整规”和餐饮食品专项整治阶段性目标。
(一)充分认识《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意义,扎实开展了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带头先学。2009年2月28日,《食品安全法》颁布后,县卫生局把学习、宣传和贯彻《食品安全法》列入局党组和局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体学习内容,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领导带头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专题学习。通过专题学习、案件讨论、业务培训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法律学习。县卫生监督所还开展《食品安全法》“早学、早懂、早知”行动,为实施《食品安全法》做了精心准备。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p卫生监督网站、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工作。县卫生监督所还深入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宣传活动,在盘龙广场、城乡社区及集贸市场设立集中宣传咨询点,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接待群众咨询,张挂《食品安全法》宣传横幅和展板,为餐饮单位配发《食品安全法》宣传画400张、餐饮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教材2000余本、《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读本3000本、食品安全承诺书600件,广泛普及《食品安全法》,为贯彻《食品安全法》营造了良好氛围。三是开展培训,提高能力。强化执法人员、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三个层面的培训。县卫生监督所举办了全体卫生监督员《食品安全法》专题培训班,请专家对《食品安全法》进行全文解读。派员参加省市举办的《食品安全法》专题培训班。与县教育局、学校联合举办全县学校负责人卫生知识培训班和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班,对食品安全知识进行专题讲座,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课,把食品安全法宣传工作落实在学生课堂上。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农村公共卫生项目”,县卫生监督所采取集中或面对面地培训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1800多人,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奠定了良好的执法基础。
(二)增强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主动做好《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的职能调整协调工作。
一是抓好窗口询导工作。县卫生行政许可窗口安排专人负责做好《食品安全法》实施宣传咨询工作,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新变化、新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就《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餐饮服务许可的办事制度和程序进行事先告知,保证了《食品安全法》有序实施。二是抓好档案的完善规范工作。对590多户餐饮消费领域单位纸质和电子分户档案进行规范完善,为以后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移交工作做好了准备。三是抓好部门协调工作。在县政府的主持领导下,卫生和质监、工商等部门进行多次协调,明确了职能调整期间各监管部门职责,防止了监管空白,保证了《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序性。四是抓好开展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的准备工作。准确把握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和任务,紧跟政府职能调整工作步伐,理清思路,转变观念,适时调整工作重点、思路和方法,总结30多年来食品卫生监督执法经验,积极探索卫生部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抓手和载体,参加了省卫生厅食品安全职能调整业务培训,为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体系建设,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体制机制建设做了调研和必要的准备。
(三)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认真做好职能调整期间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我县现有各类餐饮服务单位590家,从业人员约1800余人。其中大中型餐饮店26家、小餐饮店322家、农家乐132家、学校食堂36家、托幼机构食堂32家、企事业单位职工食堂42家(包括乡镇政府食堂等内部未发证的食堂)。两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抓重点食品。我们把餐饮店的凉菜(熟肉制品)、食用油等作为监督重点,加强“五个专”和索证登记管理,把好采购关。按省卫生监督局的抽检计划要求,对28家餐饮服务单位的大米、9家火锅店的火锅底料、集中消毒的餐具进行了抽检,检测结果均符合卫生标准。二抓重要节日。五
一、国庆、中秋、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及时召开餐饮等单位负责人会议,部署落实节日的食品安全及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卫生监督检查。三抓重大活动。在全县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省部级领导来磐调研、学生中高考及各项重大活动期间,对供餐单位食品原料、制作过程、餐具消毒等重点环节实施全程动态监督。特别是在第四届药交会期间,我局集中执法人员对宾馆、饭店、学校食堂、旅游景点、车站、农家乐等重点地区的食品安全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有效地防范了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四抓应急处置。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并定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演练,为处理各类公共卫生事件奠定了基础。在“问题奶粉”清缴工作中,迅速出击,对全县590家餐饮单位开展专项检查,签订责任承诺书;开展地沟油、问题乳品清缴、食品添加剂、一次性塑料餐盒等专项整治,为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五抓主体责任。实行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严格落实餐饮食品经营者责任。围绕“放心餐桌”,狠抓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登记制度和台帐管理制度落实,督促餐饮单位改善了食品冷藏保鲜、清洗消毒、餐具保洁、专区专间等卫生条件,指导餐饮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卫生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实行每日环境卫生清洁制度和定期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强化行业自律管理,试行诚信单位建设,增强诚信服务意识,督促餐饮单位负责人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六抓执法合力。与工商、质监、经贸等联合开展定点屠宰、熟食品等联合整治活动,增强执法合力。七抓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地沟油”、食品添加剂、问题奶粉、校园环境等专项整治活动,从证照管理、经营环境、食品原料、熟食凉菜、操作卫生、餐具消毒等六个方面对餐饮业进行重点整治。八抓量化分级。到2010年底,全县餐饮业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有3家单位通过省食品药品监督局考核验收,获得A级卫生信誉等级,8家单位获得B级食品卫生信誉等级,428家单位获得C级食品卫生信誉等级。
2009-2010年,我县共立案查处餐饮食品安全违法案件17起,罚没款14.6486万元,吊销许可证1家,有力地打击了违反《食品安全法》行为,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㈠职能调整不到位。《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已有两年多时间,省级层面的餐饮监管职能已正式移交食药监部门,而市县级仍在卫生部门。法律规定与实际监管职能的分离,基层执法机构既要应对来自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职业卫生、医疗卫生等监管工作的倾斜调整,又要应对来自省食药监部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部署,导致卫生行政执法机构对餐饮业的监管力不从心。基层食品监管职能调整呼声大,却迟迟不到位,特别是食药监与卫生部门的职能交接问题,比较突击,影响工作。
㈡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餐饮业从业人员多为下岗职工、进城务工农民、低收入弱势群体,食品安全知识缺乏,法律意识谈薄,饮食安全监管纠而复生,难度较大。由于近年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餐饮占全县餐饮比例从2008年的33%提升到2010年的50%,点多、面广、部分农民卫生习惯差,加之监管力量不足,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形势比较严峻,餐饮安全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㈢社会投入相对不足。近年来,我县对食品安全监督管工作投入历年增加,对工作开展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但我县餐饮食品安全工作中,还是存在两个方面的投入不足,监管部门压力大:一是监管技术力量投入不足,监管部门缺乏先进的监管监测设备,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许多检测项目还得外送省市有关部门。二是社会餐饮行业投入不足。由于我县经济现状,社会力量对餐饮业投入相对不足,大中型餐饮店上不了规模和档次,小型餐饮店更是设施简陋,食品安全管理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由于现在的餐饮业都是个体经营,政府除了税收,很少对餐饮业投入。但从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安全的角度出发,政府投入显然不足。从历年监管情况看,社会上反映强烈的非食用物品、添加剂等问题,在我县并不突击。在我县,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的,集中反映在餐饮经营场所狭小、设施简陋、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差、操作不规范等方面。
㈣监管力量不足。县卫生监督所现有工作人员16名(其中一线监督员10名),监管职能除了餐饮食品安全以外,还要承担医疗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饮用水、化妆品、消毒产品、传染病防控等监管任务,显得监管力量不足,技术人才缺乏,技术装备落后,人员结构不合理。如果做到一部法律一支队伍,才可能真正实现监管有力。
㈤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第一,表现在小餐饮店。我县城区小型餐饮单位的经营户占全县餐饮经营单位的50%,而小型餐饮单位的经营户多数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因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卫生设施投入较少,与现行的餐饮卫生要求差距很大,虽然经过严格准入和以前多次整治已有不少改进,但要在短期内根本性地改观还有很大差距,安全隐患大。第二,托幼机构食堂相对较差。全县有42家托幼机构设有食堂,除了县实验幼儿园、冷水幼儿园等几所托幼机构的食堂条件较好,大部分幼儿园的食堂条件、设施十分简陋,供餐简单,伙食水平低。
㈥流动摊贩监管缺失。流动饮食摊贩的管理涉及城管、卫生、工商、环卫等部门,在没有明确的“划行归市”前提下,设摊地点和“上下水”成为主要问题,即流动饮食摊贩未取得相应的“设摊权”和基本的“上下水”设施(自来水和排放污水),后续的管理根本没法跟进。由于从事流动饮食摊贩的从业人员特殊性,单纯靠取缔,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
㈦体检培训缺乏力度。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后,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由强制性条款过渡到企业义务性条款后,缺乏相应的罚则,缺乏监管力度。各监管部门对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制度的执行各不相同,出现各自为阵、政出多头的体检培训管理局面。目前,我县只有餐饮行业继续实施每年体检培训制度。
㈧法律条文需要完善。《食品安全法》在食品安全制度、处罚力度等方面有了很大加强。但在两年的执法实践中,我们也感到该法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法律义务需要法律执行力的保障,如生产经营过程的要求(27条)、从业人员培训(32条)、从业人员体检(34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46条)、食品安全事故(71条)等,法律只规定了义务,没有罚则,导致出现了违法行为却没有制裁措施!特别是在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中,过程性的卫生要求显得特别重要。由于缺乏相应的罚则,小餐饮店的环境卫生、厨房卫生很难得到根本性治理。
四、今后工作及建议
p餐饮业是加快p突破发展,增加收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呼请县人大、县政府等各级领导,一如既往地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尽快依法调整落实工作职能,增加投入。我局将不断创新思路,围绕社会和群众关心的问题,突出重点,落实责任,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活动。
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宣传,落实业主责任,提高社会公德。结合开展公共卫生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采用面对面咨询、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等多种方法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调动广大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加强从业人员卫生法律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规范操作能力。继续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在餐饮行业开展诚信建设,提高社会公德,提倡“开良心店、做良知人、赚良心钱”。
2.严格餐饮业准入制度,提升餐饮店硬件条件。根据《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餐饮服务提供者的业态和规模实施分类管理,规范餐饮服务许可工作。从规模、场所、设施、人员等方面严格把关,严格准入。建立餐饮服务许可信息和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公告取得或者注销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名录。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使全县的餐饮行业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提升。
3.规范餐饮服务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力度。继续实行分级、分类监管。鼓励餐饮经营者主动承担食品安全责任,加大投入,改善卫生条件,实施规范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一是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县卫生局行政服务窗口将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通过提前介入、强化指导、简化手续、免费办证等,主动为餐饮业主提供优质服务,及时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继续加强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在条件成熟时,增加体检单位,方便群众办事。二是继续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把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与许可制度结合起来,全面提高餐饮业和食堂食品卫生安全信誉度等级。帮助、扶持餐饮单位推行“五常法”管理,提升卫生管理能力和信誉等级。三是建立日常监督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制度。以强化原料进货索证为重点,在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全面推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加强对采购、贮存、加工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重要环节的日常监督指导。在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以及食物中毒高发的夏秋季节,开展专项检查活动,消除餐饮业、食堂、食品安全隐患。四是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食品添加剂、地沟油等专项整治活动,严肃查处卫生违法行为。五是建议政府部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饮食摊点和饮食早市、夜市。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切实加大对餐饮业、饮食早市、夜市综合整治力度。对基本符合卫生条件,但属无证无照经营或证照不全的,要划定场所,限期办理有关证照。对达不到卫生要求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予以取缔。
4.理顺职能,积极做好综合协调准备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机关部门职能调整方案,县卫生局将及时理顺工作职能,加强机构能力建设,积极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查处工作,认真履职,强化工作,提高效益。
第四篇: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工作情况汇报.
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工作情况汇报 市食安办 市卫生局(2011年 6月 10日
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各位主任,各位委员,各位市人大代 表 : 《食品安全法》是直接关系到人民安康、社会稳定的一 部重要法律。去年 6月份,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这部 法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在 9月份印发了检查情况 的专题报告,报告中对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 提出了非常中肯、十分到位的建议。现将对市人大常委会相 关建议的落实情况和去年以来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作一 汇报。
一、人大执法检查报告建议落实情况
根据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市卫生局在去年 8月份 移交了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完成了食品安全 综合协调职能交接。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这一新职 能以来,作为综合监管部门我们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法》的 贯彻实施,将人大《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相关建议的 落实摆在突出位置,从四个方面抓紧抓实抓好:(一重宣传引导,着力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 参与和热情支持。为营造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市政府、食安委在提出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意见、重点专项整治方 案和对辖市、区政府、监管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时,都 将开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 作为重要内容,对监管部门、食品企业、社会公众等不同人 群的宣传培训工作,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要求。今年,我们专 门印发了食品添加剂整治行动宣传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全 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 识、食品安全工作进展和“专项整治”成效,将国家开展打击 食品非法添加
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态度和决心、措 施和要求传达到每一个环节、每一家企业和每一个食品生产 经营者, 做到家喻户晓、应知尽知。本月 6月 13日至 20日,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 我市还将开展“人人关心食品安全, 家家 享受健康生活”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组织开展内容 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深入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 , 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食 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重网络完善,着力推进基层食安办建设
按照市人大“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尽快调整充实 各级食安委及其办公室,着力加大食安办的管理力度,进一 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等要求, 我们协助政府在去年 9月完 成了新一届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组建,制定下发了市食品安 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在向省有关部门咨询请教的基 础上,我们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精神,去年在省内率
先明确了有关职能部门对食品加工小作坊、保健食品生产经 营企业的监管职责和分工,及时消除了监管盲区。加快基层 食安办调整进程,及时向市政府进行汇报,请马市长亲自协 调, 目前除句容市外, 其他辖市、区食安办均已经调整到位。(三重机制运行,有效发挥食安办的作用
去年 9月份以来,我们先后组织召开了市食安委成员会 议暨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市食品安全工作分析研讨 会、全市食品安全暨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 作会议,组织开展全市问题乳粉清缴和地沟油专项整治、食 品添加剂专项行动,部署加强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等重点 时段食品安全工作,牵头落实省食品安全整顿督查等重大活 动,对市食安委、食安办工作机制、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考核 制度等问题进行研究,认真履行好食安办协助政府统筹落实 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职责。日常工作中,我们对国家、省、市的工作文件、工作要求及时传达贯彻到位,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 保证各项工作不在我们这个环节有所疏漏。(四重责任落实,健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 为了健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机制, 促进辖市(区 政府、市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我们结 合本市实
际,着力在抓好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上做文章,在 去年年底出台了《临江市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实施方案和 考评细则》 ,从今年开始,对辖市、区政府和市有关监管部 门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更加科学严格的目标管理考核和奖惩
制度, 促进食品安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今年,我们又按照政府要求,在马市长亲自主持下,起草了 《临江市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办法》。前一阶 段已经听取了各地各部门的意见,组织召开了基层政府、监 管部门和食品企业参加的专题座谈会,数易其稿进行完善。目前《草案》经市法制办初审后,正通过中国临江门户网站 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下一步将提交市长常务会议讨论。办法 中,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具体责任,事故调查处理的分工 和流程,事故各方特别是企业、最终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 认定和追究,都进行了更加明确、具体、严格的规定。按照 餐饮行业协会负责人的观点,办法对我市企业的规范和震慑 作用,可能比《食品安全法》更好操作。办法出台后,一待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各级政府和部门就能够以此为依据,规 范开展调查处理,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二、近一阶段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 “打造马太线上食品安全最放心城市”的目标,全市进一步加 强对农产品种养、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消费等环节的 监管,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全市食品安全状况保持了 持续向好的态势。
(一总体上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较高
2010年全市共监督抽查重点食品 5065批次, 合格 4864批次,合格率为 96.03%。监测类别涵盖粮油及其制品、蔬
菜、水果、肉及肉制品、乳制品、水产品、调味品、保健品、餐具消毒等 29大类千余个品种。近三年我市农产品总体抽 检合格率平均达 98.3%,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 99.4%,蔬菜 部、省抽检一直名列前茅, 2010年“瘦肉精”抽检 2400批次 合格率 100%。2009年地产加工食品合格率 93.2%(高于 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2010年合格率为 94.3%,又上 升 1.1个百分点。两年来全市未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和食 品安全事故 , 无消费者受到食品安全事件的伤害, 根据食品安 全问卷调查统计,群众对食品安全状况比较满意。
(二圆满完成食品监管重点任务
圆满完成食品安全两年整顿。将落实整顿和食品抽样检 验、重点品种专项整治、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和世博会食 品安全“护城河”行动结合起来,层层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 案,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全面落实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任务。对照省、市提出的两年食品安全 整顿各项目标、要求,我市整顿目标各项任务已圆满完成, 全市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和食品安全事故,受到省检查组好 评。
圆满完成清缴问题乳粉、“地沟油”及餐厨废弃物专项整 治。推行市对辖市、区定点督查验收,辖市、区对乡镇全面 督查工作机制,层层签订问题乳粉清缴责任书,实行问题乳 粉有奖举报制度,组织拉网式排查,不留整治空白。认真落 实“地沟油”整治市(县 长负责制,在调查 464家生产、流通、消费单位的基础上,沿餐饮、流通、生产路径向上溯源进行 暗访,历时四个月,分别暗访餐饮单位 151 家、油脂批发销 售单位 42 家,上游油脂供货单位 26 家,并通过媒体、网络 公布有奖举报电话,接受举报 14 起,均未发现生产、经营、使用“地沟油”违法行为,为最终形成结论可信的调查报告提 供了第一手资料。为此,市政府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 会公布“地沟油”专项整治结果。对在“地沟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市源春肉制品厂“回收 油”问题,监管部门对行政相对人予以行政处罚,并对线索举 报者给予 3000 元奖励。
(三)认真推进 2011 年食品安全重点整治 市政府对全国统一开展的打击食品违法添加和滥用食 品添加剂、“瘦肉精”等重点专项整治高度重视,刘市长在全国 食品添加剂整治电视电话会议上对食品安全提出具体要求,并重点指出,在整治行动中,要以保障最终食品安全为重点,往前追溯,既要从源头抓起,又要从最终产品的食品安全进 行倒查。谁生产不合格食品就查谁,形成经营者不敢销售问 题食品、主动抓好准入关
口的氛围。月 26 日全市召开食品 4 安全工作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治 会议,马市长与各辖市(区)、各有关部门签订 2011 年食品 安全责任书,全面部署今年食品安全工作,迅速启动全市整 治工作。会后,各地各部门能够把食品安全添加剂整治工作 作为一件大事摆在重要位置,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
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抓好责任分解并层层建立领导 机构和工作班子,通过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政府领导带队 开展督查检查、加强经费保障等措施,加大组织领导和统筹 协调力度,形成了工作合力。
(四)部门履职加强,监管措施有效落实 一是监管力量得到充实,责任进一步明确。目前市级各 主要监管部门都成立了专门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业务处室。市卫生局设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处,负责市食品 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市农委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管处;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设立餐饮保化处和餐饮安全监督 所;临江工商局设立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处。从机构设置方面 明确了监管责任,提高了各项工作的执行力,强化了食品安 全监管的组织保证。二是加快建立长效机制,监管力度进一 步加大。各部门均制定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 添加剂专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 的同时,着力建立和完善监管长效机制,制定了多方面的措 施,正在逐一落实。三是严格落实领导要求,检测力度进一 步加大。各环节按照刘市长的指示,针对性地加强了专项整 治检测工作,保证今年相关检测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
(五)建立长效机制,着力完善基础体系 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体系建设方面。2010 年,市农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体系建设方面。产品检验测试中心扩项成为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三位一 体的综合性检验测试中心;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投入 300 万购置等离子发射光谱(ICP)等高档检验设备 11 台套;临 江检验检疫局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挂 牌,食品添加剂检测能力范围跃居全国系统第一;市疾控中 心启动“三年千万”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能力体系建设纳入市政府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2010 年,我市出台了《临 江市食品生产加工环
节规范企业行为加强诚信建设的工作 意见》,制定了示范企业建设方案和考核细则,召开了全市 食品企业“规范生产、诚信经营”示范建设推进会,进一步引 导食品行业规范生产、诚信经营风气的形成。流通环节以农 村地区为重点开展的“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项目也初见成 效,至 2010 年底,全市共建成“食品安全示范店”1083 个,行政村覆盖率达 100%。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方面。市、辖市(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方面。政府和监管部门结合机构职能调整,对本地区、本部门食品 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指导、督促食品生 产经营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落实企业事故防范措施。市政府制定出台《临江市食品 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 事故报告、现场卫生处理、流行病学调查等事故查处制度和 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加强食品安全事件信息应对工作,提高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能力,严肃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切 实做到对各类食品安全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 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建设方面。化建设纳入“智慧临江”工程范畴,结合全市卫生信息平台建 设,在年内初步建成市级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及数据库。按照全市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考核方案要求,各辖市(区)、各监管部门认真落实信息报送奖励和管理考核制度,积极探 索企业信息化监管具体措施,争取通过 3-5 年的努力,形成 “产地要准出、销地要准入、产品有标识、质量可溯源、风险 可控制”的食品安全全程追溯信息化管理体系。在市人大的关心、指导、支持下,《食品安全法》在我 市的贯彻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切实贯彻《食品安全法》,全面抓好食品安全监管仍然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新的困难和问题还将不断出现。我们将以这次市人大检查组莅临检查指导为契机,按照“食品 安全是民生第一天”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尽 心履责,协助政府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法》宣传贯彻力度,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强化监管经费投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努力开创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确保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 的食品安全监管总体目标,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促进 食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澄城县粮食局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情况汇报
澄城县粮食局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
法》情况汇报
一直以来,我局切实履行部门职能、职责,把做好粮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开展粮食食品安全日常和专项监管工作,促进全区粮油食品生产经营持续稳定秩序,保证“从田头到餐桌”的粮油食品安全。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工作部署到位
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监督检查工作“主体责任”。一是成立粮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有关股室、各企业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粮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分工明确的监管格局。二是制定粮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将粮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列入工作重要日程,把粮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与其他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切实做到了两促进、两不误。
(二)狠抓工作落实,粮食市场监管到位
1.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制度。制定粮油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制
自2015年以来,我局充分利用“消费者权益日”“世界粮食日”“法制宣传日”“食品安全周”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周年纪念日为契机,组织人员进乡镇、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设点开展宣传和咨询活动,重点是宣传粮食行政管理职能、国家粮食法律、法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相关政策、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有关规定等,使社会各界了解国家粮食流通政策法规,提高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一是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展示。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展示粮油真假产品,通过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开展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教育活动。二是拓宽宣传渠道。通过板报、挂横幅、宣传画、QQ群、微信等形式进行宣传,营造了良好的依法管粮的浓厚气氛。三是积极组织培训学习。我局年举办2期为期2天的粮食经营者(含个体经营者)培训班,培训人员80多人次,组织他们学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粮食经营者依法经营意识和食品质量安全意识。
二、今后工作计划
(一)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不折不扣执行《食品安全法》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精神,根据食安委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抓好全系统的食品安全工作。
(二)加大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力度。利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