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 浙质食发〔2009〕139号
转发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现将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质检明发〔2009〕25号)和〘关于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检食监函〔2009〕147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卫生部、质检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52号)精神,就当前在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关于食品卫生许可依法被取消是否再接收卫生许可相关信息的问题
自6月1日起,食品卫生许可依法取消,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已包含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卫生相关信息内容,因此,卫生部门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法律依据将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名单、许可证复印件和违法记录情况移送给质监部门,质监部门可以不接收上述相关信息。
二、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食品生产许可工作
〘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后,在总局关于食品生产许可管理配套制度尚未出台前,我省食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的新发证、变更及延续换证工作应当继续按照现行的食品生产许可相关制度办理,做好平稳过渡。国家对新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配套制度规定出台后,从其规定。
1、食品生产企业在2009年6月1日前取得相应许可证的,该许可证继续有效。6月1日后新办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时,不必再提供食品卫生许可证,但必须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营业执照。对符合食品生产许可变更及延续换证条件的企业申请,应及时予以受理。
2、在对食品生产企业现场核查时,要依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和新的审查细则严格食品生产许可条件的审核。
3、自6月1日起,企业申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产品执行的企业标准必须经省卫生厅备案。6月1日前经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的食品企业标准在备案有效期内继续有效,但企业应当根据〘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要求进行自查,自查认为需要修订的应向省卫生厅重新办理备案。
4、利用新的食品原料、微生物新品种等生产食品的,必须要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性评估,否则不得申领食品生产许可证。工作中难以甄别是否属于新资源食品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以书面或公告形式确定。
三、进一步强化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监督
1、关于单一品种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问题。对已纳入生产许可目录管理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持证生产;对尚未纳入生产许可目录管理,但在国家允许使用目录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未正式公告许可目录之前,按原有规定执行,待正式公告后,按规定程序申请生产许可;未列入国家允许使用目录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不得申请生产许可;对于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生产活动的,应当经国务院卫生部门安全性评估通过后,方可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2、关于复合添加剂生产的问题。复合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也应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在申请复合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时,应提交卫生部门制定或者认可的复合食品添加剂名称、组分、各组分含量以及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如复合添加剂原料中的各单一品种添加剂均为卫生部门允许使用的,企业提交卫生部门制定或者认可的复合食品添加剂名称、组分、各组分含量以及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即可申请生产许可。如复合添加剂原料中的单一品种添加剂有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在申请生产许可时,还应一并提交卫生部门准予使用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证明材料。
3、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未纳入国家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目录范围内的添加剂,一律不得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对尚未纳入生产许可目录管理,但在国家允许使用目录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未正式公告查处前,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进货查验,重点查验其原有的合法生产资质和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同时,各地要督促食品生产企业依法建立并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贮存保管、领用添加记录等制度,按现行规定严格履行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如实申报制度。
四、进一步规范食品相关产品企业生产行为
各地要督促食品相关产品,特别是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生产单位,按照现行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组织生产,并开展自查清理。各生产单位要在2010年6月1日前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完成自查清理工作,并依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对未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相关产品及新品种向卫生部门申请批准。
对纳入〘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如制度管理的食品用纸包、容器等制品目录〙的产品,根据总局〘关于开展食品用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无证查处工作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09年第48号)精神,自2009年9月1日起将全面查处无证生产行为。
各地应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食品安全法宣传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食品安全法〙在我省的全面实施工作,严格依法履行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确保过渡期内食品生产监管职责到位,各项工作衔接依法有序。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要按照地方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原则,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由当地政府予以协调,依法依规妥善解决。
附件:
1、〘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质检明发〔2009〕25号)
2、〘关于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
(质检食监函〔2009〕147号)
二○○九年七月二日
主题词:食品
安全
工作
通知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
2009年7月2日印发
第二篇: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文件
国质检法〔2009〕365号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认监委、标准委,总局各司(局)、各直属挂靠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已发布并正式施行。为使各级质检部门正确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切实落实监管责任,解决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意见,请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一、关于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
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范围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
— 1 — 规定执行。质检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总局“三定”规定,履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和进出口环节的监管职责。
二、关于食品安全法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关系
(一)与现行有关法律的关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与食品安全法对同一事项均有规定且互有抵触的,按照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等与食品安全法对同一事项均有规定且互有抵触的,按照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等。
(二)与现行有关行政法规的关系。
1.《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是国务院行政法规。按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对同一事项食品安全法有规定的,应当以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为准;食品安全法没有规定而上述行政法规有规定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 — 2 — 例》执行。
2.《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盐业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对乳品、转基因食品、生猪屠宰和食盐等食品的监管工作作了专门规定。上述特殊食品的安全管理,适用食品安全法;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关于食品安全工作体制
(一)各级质检部门应当对食品生产者加强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不断强化生产者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完善监管制度,督促食品生产者落实对其生产的食品的主体责任,促使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
(二)各级质检部门应当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下,按照法律和“三定”规定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既对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也对上级主管机关负责。
(三)各级质检部门应当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下,处理好与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关系,建立健全与卫生等部门的相互配合和沟通协作机制,着重划分好与农业、工商等部门的上下段监管工作界限。
(四)各级质检部门应当指定专人并积极争取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四、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由卫生部组织开展。质检
— 3 — 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积极参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省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质检系统各食品检验机构经确定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开展监测工作。
(二)各级质检部门已经开展的主要对加工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情况的风险监测,作为日常监管工作继续实施。
(三)各级质检部门应当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工作方案(试行)》等有关规定,研究和完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建立质检系统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平台。
五、关于食品安全标准化
(一)质检部门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做好食品安全标准以外的其他食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涉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内容的,应当与食品安全标准相一致。
(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编号工作,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统一编号的原则依法进行。
(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由省级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并报卫生部备案;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统一提供编号,并将编号情况报国家标准委。
(四)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不再负责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并将此前备案的在有效期内的食品企业标准备案情况移交卫生部门,与卫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在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与卫生部门做好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 — 4 — 作的衔接。
六、关于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
(一)关于食品生产许可。
1.总局正在组织制定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等规定,并商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食品生产许可核准工作具体程序。在新规定和新程序施行前,食品生产许可证核准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相关规定执行。
2.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的,未经卫生部安全性评估通过、准予许可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3.食品生产领域不再发放卫生许可证。卫生部门颁发的原卫生许可证到期后自行失效。对食品生产许可条件的审核,要按照有关规定,将有关食品卫生条件和规范纳入食品生产许可条件。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时,不必再提供卫生许可证。
4.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督管理,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执行。有关地方性法规施行前,按照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二)关于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1.对于拟从事已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94)以及卫生部公告,且列入生产许可产品目录的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应当取得生产许可证书,方可生产。
— 5 — 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时,不必再提供食品添加剂卫生许可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证到期自行失效。企业食品添加剂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内,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不以无证生产予以查处。
2.对于拟从事已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94)以及卫生部公告,但因没有相应的产品质量国家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而未列入生产许可目录的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在申请生产许可时,应当提交卫生部门制定或者认可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
3.对于拟从事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94)以及卫生部公告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生产活动的,在申请生产许可时,应当提交卫生部门准予使用的证明材料以及卫生部门制定或者认可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
4.对于拟从事复合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且复合添加剂原料中的各单一品种添加剂均为卫生部门允许使用的,在申请生产许可时,应当提交卫生部门制定或者认可的复合食品添加剂名称、组分、各组分含量以及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复合添加剂原料中的单一品种添加剂有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在申请生产许可时,还应一并提交卫生部门准予使用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证明材料。
5.总局正在组织制定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规定。在新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规定颁布前,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核准工作 — 6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三)关于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
实施生产许可管理的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准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七、关于食品生产者的几项管理制度
(一)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1.食品生产者在进货查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时,应当记录生产许可证编号、复印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以备日后检查。
2.食品生产者的进货查验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以及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及批号、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食品生产者依法自行检验食品原料的,还应当记录检验结果并保存检验纪录。其中,联系方式中应当注明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
3.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第(一)项所规定的“未对采购的食品原料进行检验”,是指未依法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进行检验。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第(二)项所规定的“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是指未建立查验记录制度、查验记录内容不符合上述要求、记录内容不真实或者查验记录保存期限不符合要求,但查验记录中仅缺少生产许可证编号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的,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第(五)项予以查处。
(二)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1.出厂检验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员、检验合格证号、检验机构、检验人、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其中,联系方式中应当注明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
2.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第(二)项所规定的“未建立并遵守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是指未建立出厂检验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内容不符合上述要求、记录内容不真实或者查验记录保存期限不符合要求。
(三)食品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情况记录制度。
1.食品生产者在记录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情况时,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等有关标准确定的关键控制点和关键要素予以记录,包括关键过程控制、包装储存运输控制、检验控制等措施以及操作人员名称、操作时间等,以及生产场所的温度、湿度、清洁度、添加剂及加工助剂等辅料的使用管理以及操作人员自身行为等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
2.食品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情况记录必须真实。
(四)食品安全培训档案制度。
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全体员工接受培训的档案,记录组织或派出职工参加食品安全培训的情况,包括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等内容情况。
(五)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健康档案制度。
1.食品生产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取得相应的医疗机构发放的 — 8 — 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2.患有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但可在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岗位工作。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记录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结果以及患有上述疾病人员所在岗位情况。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及各项记录、报告制度,开展现场检查,对企业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实行抽检,监督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要求报告各种制度执行情况。对于没有依法建立并遵守的,应当依法予以查处。
八、关于预包装食品标签
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对预包装食品标签与食品安全法规定不一致的,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要求执行。食品安全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标签内容和要求,其他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有规定的,应当依照其他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执行。
九、关于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的监管
(一)保健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有关行政法规进行监督管理。
(二)保健食品的进出口环节,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十、关于食品召回
(一)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召回其生产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对于存在其他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有关规定予以召回,并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二)食品生产者对召回的食品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召回管理规定》等规定采用修改标签、标识、说明书,实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等措施,并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三)食品生产者应当向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食品召回的情况。
十一、关于配合省级人大常委会对小作坊监管立法
(一)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积极主动配合所在地省级人大常委会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工作。
(二)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及时向总局报告所在地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地方性法规的进展情况。
十二、关于食品检验
(一)国家认监委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规定,按照卫生部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对食品检验机构实施资质认定。卫生部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施行前,按照原资质认定条件对食品检验机构实施资质认定。
(二)总局正在制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办法。施行后,从 — 10 — 事食品检验活动的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依法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
(三)食品检验机构在食品检验活动中,应当按照实验室测量比对的规定,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并具有溯源性和可比性。
(四)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对其生产的食品进行出厂检验。企业不具备相应检测条件和能力的,应当委托符合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五)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的,应当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购买样品的费用、检验费等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
执法工作中需要检验的,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执行。相关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
(六)食品生产者对抽样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15日内向组织实施抽样检验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由依法确定的复检机构进行复检。
十三、关于食品进出口
(一)范围。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进出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按照目录要求实施相应的检验。
(二)进口食品。1.进口食品标准。
— 11 —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进口食品进行检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实施检验。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前已经进口过的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按照原有规定进行检验。
2.进口通关模式。
进口食品的进口商应当持合同、发票、装箱单、提单等必要的凭证和相关批准文件,向海关报关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进口食品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进口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实施检验。
3.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国家认监委)对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商检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实行注册管理。
总局对动植物及其产品中属于食用农产品的境外种植、养殖、包装和加工企业(初加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实施注册管理。
4.进口预包装食品中文标签、说明书。
在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对进口预包装食品的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按照现行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5.进口食品境外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备案。
— 12 — 进口食品境外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备案管理的具体规定,由总局另行制定。
(三)出口食品。1.出口食品标准。
出口食品的生产企业、出口商应当保证其出口食品符合进口国家(地区)的标准或要求。
2.出口通关模式。
出口商应当依法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食品监督、抽检的具体规定由总局另行规定,办法出台前按现行规定执行。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3.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备案。
已实施备案管理的猪肉、禽肉、兔肉、禽蛋、养殖水产品、蔬菜、茶叶、花生、蜂产品等产品的种植、养殖场,按照现行规定实施备案管理;其它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的备案管理要求另行通知。
4.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国家认监委)委托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备案管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未依法履行备案法定义务或者经备案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其产品不予出口。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的具体办法,由总局另行制订。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办法施行前,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现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管理和评审。对于符合要求的申请备案和复查换证的企业,由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发
— 13 — 备案证明。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编号规则沿用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编号规则。原卫生注册登记证书未到期的企业,可继续凭卫生注册登记证书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其产品出口报检。
进口国(地区)对我国向其出口食品的企业有注册要求的,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国家认监委)负责管理并组织实施向进口国(地区)推荐企业注册。
5.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和包装加工企业已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获得注册登记的,不再另行办理备案手续。
(四)风险预警及控制措施。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建立进出口食品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体系。对于境内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对我国进出口食品造成影响的,或者在进出口食品中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采取风险预警或者控制措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建立食品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向有关部门、机构和企业通报。
(五)进口和销售记录的监督检验。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监督进口商或者其代理商建立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对未建立并遵守本制度的,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给予处罚。
(六)信誉记录。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建立进出口食品的进口商、出口商和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信誉记录,并予公布。对有不良记录 — 14 — 的进口商、出口商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加严检验检疫措施,有关规定另行发布。
(七)召回。
对于发现进入我国国内市场销售的进口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或已经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食品进口企业应当主动召回并向所在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告。
(八)国境口岸食品监督管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负责对国境口岸食品的监督管理。
(九)收费。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开展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工作,按照《出入境检验检疫收费办法》的规定收取出入境检验检疫费。
十四、关于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一)各级质检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依法通报同级卫生部门,并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
(二)在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质检部门应当根据职责依法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食品生产者依法召回并销毁;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待事故责任调查清楚后,责令其进行清洗消毒。
(三)各级质检部门要依法积极组织参与事故调查,及时掌握
— 15 — 调查处理相关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十五、关于监督管理
(一)监督管理计划。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依法在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下,积极参与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并根据当地生产加工情况确定监管工作的重点、范围和检查频次。参与制定、实施监督管理计划的经费按照有关规定由同级财政列支。
(二)监督管理措施。
1.食品抽样检验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实施。2.查封、扣押期限为三个月;保质期短于三个月的食品,其查封、扣押期限不得超过保质期。因案情复杂等原因,需要延长查封、扣押期限的,应当报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
3.查封生产经营场所的期限应当严格控制;在行使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活动场所的强制措施权时,如果查封部分生产车间等生产单元能够有效消除该隐患,不得将该生产者的所有生产单元全部查封。
(三)监督管理制度。
1.总局将制定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规定,规范县级以上质监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并实施各项记录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内容、程序、问题处理等事项。
2.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依法建立监督检查记录制度和安全信用档案制度。监督检查记录按照规定的格式要求,记录 — 16 — 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经监督检查人员和食品生产者签字后归档;安全信用档案要依法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应当依法予以查处。按照总局质量信用体系和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快建立安全信用档案制度和信誉记录,逐步实现质量信用信息资料共享。
3.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通过专门的机构或者平台受理咨询、投诉、举报,并及时核实、答复和处理,作好记录。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移交有权处理的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十六、关于信息发布制度
(一)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可以按公布工作计划,并根据工作需要公布实施重点监督管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名录。
(二)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获知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的,应当逐级上报至总局,由总局通报卫生部;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卫生部报告,并逐级上报至总局。
(三)各级检验检疫部门以检验检疫机构的名义对外发布的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由总局统一组织。
十七、关于法律责任
(一)各地质检部门负责依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对生产环节和进出口环节有关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其中包括查处食品生产者在食品中添加药品,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涉及疾
— 17 — 病预防、治疗功能,以及食品生产者安排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等违法行为。
(二)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有关规定要求的违法行为,包括对生产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的违法行为,以及生产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违法行为,由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予以查处;但是,未依法备案相关食品企业标准的,以及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未经过安全性评估的,由有关部门予以查处。
各级质检部门要着力强化监管法制意识,加大技术投入,提升监管能力,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总体水平。在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中发现或遇到问题,请及时反馈总局。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二日
主题词:法律 食品安全 实施 意见 抄送:局领导,总师,存档(2)
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 2009年8月13日印发 录入:宫 剑 校对:骆 岚
第三篇: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9-06-10 16:20 文章来源:商务部 市场秩序司
文章类型:转载
内容分类:政策
【发布单位】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文号】卫监督发[2009]52号
【发布日期】2009-06-0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农业、畜牧、渔业厅(局),商务厅,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做好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监管环节工作衔接,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现就《食品安全法》实施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国办发〔2009〕25号)精神,认真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在地方政府领导下,依据《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和国务院确定的部门职能分工以及相关部门规章,进一步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加强沟通合作,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国家各有关部门正在加快制定完善与《食品安全法》配套的规章制度,在新的配套规章制度公布前,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原则上要按照现行规定开展监督执法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情况以及好的经验和做法。
二、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做好工作衔接
(一)严格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许可工作。自2009年6月1日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再发放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汇总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单位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名单、许可证复印件和违法记录情况,分别通报同级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申请人提交食品生产许可申请材料中,不必再提供食品卫生许可证。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的,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性评估通过、准予许可的,不得生产经营。2009年6月1日以后,对于地方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未完成的,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许可工作,由地方政府确定的部门继续按现行工作机制承担相关工作并做好平稳过渡。
(二)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日常监管工作。自2009年6月1日起,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农业部门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规定,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工业和信息化、商务部门要制定行业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指导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推进形成“政府指导、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诚信”的食品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商务部门要加强生猪屠宰行业管理,抓好酒类流通管理,继续做好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和酒类流通附随单溯源制度等行业管理工作。工商部门要加强对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督促食品经营企业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依法加强对食品广告的监管,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相关制度。质检部门要加强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及各项记录、报告制度,监督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加强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工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进出口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商检法》及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实施检验;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进口食品进行检验,继续做好口岸食品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加强进口食品生产企业注册管理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对进口食品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实施检验;对已有进口记录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按原有规定进行检验;对进口预包装食品的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按照现行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各地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根据地方政府确定的职责,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工作;2009年6月1日以后,对于地方机构改革未完成的,目前负责的部门应继续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餐饮服务监管工作。各地监督管理部门要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积极配合地方人大机关加快制定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法规,落实监管措施。
(三)做好企业食品标准备案工作。自2009年6月1日起,卫生部门负责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质检部门不再负责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之前已经备案的企业标准继续有效。各有关部门要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行自查清理,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企业标准备案工作的要求,开展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加强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工作,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卫生行政部门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做好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的衔接。
(四)规范食品相关产品企业生产行为。各有关部门要督促食品相关产品,特别是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生产单位,按照现行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组织生产,并开展自查清理。各生产单位要在2010年6月1日前完成自查清理工作,并依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对未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相关产品及新品种向卫生部申请批准。各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违规使用有毒有害原料生产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行为。各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自律、引导、沟通,组织本行业企业开展自查清理工作。各相关监管部门要积极指导、督促并给予帮助。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食品安全法》的公布施行,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责任政府的高度,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食品安全法》实施的重要意义,要把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把实施《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扎实推进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8号)要求,加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制订工作方案,完善工作制度,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坚决查处违法食品生产经营重大案件。要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为契机,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从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各项制度入手,系统、有序地解决好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物链各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承担综合协调职责的部门要在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提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并及时向地方人民政府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三)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各地要组织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食品企业、行业组织学习贯彻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卫生部成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在整合完善乳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同时,启动整合现行有效的食品相关标准,提高标准的统一性,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行业标准进行梳理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标准执行的跟踪评价和宣传贯彻,使食品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自觉履行标准规定的技术性要求,夯实食品安全的工作基础。在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之前,原有食品相关标准继续有效。各地区、各部门要将标准执行情况向卫生部门通报。
(四)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卫生部近期将成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框架。各地要加快组建食品安全(含保健食品)风险评估机构,结合本省(区、市)实际,合理规划,不断提高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尽快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任务,搭建全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力争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建立起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和各省(区、市)、市(地)、县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总膳食调查体系,建立食品安全有害因素与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逐步实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食源性疾病监测、调查、报告和数据分析机制。落实各级医疗单位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责任,建立事故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机制。各地要协调建立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依托先进科技力量和手段,调动各方资源,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和综合利用效果,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建设,履行法定职责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各地在执行《食品安全法》和本通知中的问题,请及时函告上级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检总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〇〇九年六月五日
(信息来源:商务部 市场秩序司)
敬爱的党组织:
经过一段时期的初级党校学习,我的心境自然澎湃而又亢奋。其实,无论是谁,这种难得的熏陶刚过,思想上和认识上都会大有一吐为快的强烈之欲望。这对深刻理解中国***始终是一个最先进的党、最伟大的党,始终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楷模,也始终是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等等,以及正确选择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我对我们的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有它的阶级性,人民性,先进性。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先进性。而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赋予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等越来越发达,因此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具有新的内涵、新的标准和新的特征,做到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将“三个代表”写入了新的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先进性作了富有时代特征的界定,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通过学习我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一种精神力量。真正正确的入党动机应该是能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最终实现****而奋斗终生。我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个人在组织上的入党一生只有一次,而思想上的入党是一生一世的,所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必须坚定信念,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行动。
再次,我懂得了入党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考验的过程,不是你随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听了几位优秀学生党员的入党经历,学到了我们不仅要在组织上积极要求入党。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现一位入党积极分子的作风,时时刻刻,用党的标准提醒自己,什么要积极主动的去做,什么要积极同违背党标准的做斗争。入党的过程,便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便是升华自己的过程。
当然,我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由巨大的反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 我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入党动机,优秀党员决不是套在自己头上用于炫耀的光环,而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所应该达到的目标,组织上的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的入党一生一世。在学习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恰恰印证了这一点。看着那些面对党旗宣誓的***员,我感动了,我感到了作为***员的骄傲,也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我也一定要成为一名***员。我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时刻以党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自觉的加强自己,争取得到更大的提高。
汇报人:***
2012年3月31日
【1】 【2】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第四篇: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附件:
卫
生
部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农
业
部
商
务
部
文件 工
商
总
局 质
检
总
局 食
品
药
品
监
管
局
卫监督发„2009‟52号
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农业、畜牧、渔业厅(局),商务厅,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做好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监管环节工作衔接,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现就《食品安全法》实施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国办发„2009‟25号)精神,认真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在地方政府领导下,依据《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和国务院确定的部门职能分工以及相关部门规章,进一步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加强沟通合作,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国家各有关部门正在加快制定完善与《食品安全法》配套的规章制度,在新的配套规章制度公布前,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原则上要按照现行规定开展监督执法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情况以及好的经验和做法。
二、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做好工作衔接
(一)严格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许可工作。自2009年6月1日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再发放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汇总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单位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名单、许可证复印件和违法记录情况,分别通报同级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申请人提交食品生产许可申请材料中,不必再提供食品卫生许可证。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的,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性评估通过、准予许可的,不得生产经营。2009年6月1日以后,对于地方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未完成的,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许可工作,由地方政府确定的部门继续按现行工作机制承担相关工作并做好平稳过渡。
(二)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日常监管工作。自2009年6月1日起,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农业部门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规定,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工业和信息化、商务部门要制定行业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指导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推进形成“政府指导、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诚信”的食品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商务部门要加强生猪屠宰行业管理,抓好酒类流通管理,继续做好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和酒类流通附随单溯源制度等行业管理工作。工商部门要加强对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督促食品经营企业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依法加强对食品广告的监管,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相关制度。质检部门要加强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及各项记录、报告制度,监督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加强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工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进出口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商检法》及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实施检验;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进口食品进行检验,继续做好口岸食品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加强进口食品生产企业注册管理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对进口食品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实施检验;对已有进口记录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按原有规定进行检验;对进口预包装食品的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按照现行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各地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根据地方政府确定的职责,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工作;2009年6月1日以后,对于地方机构改革未完成的,目前负责的部门应继续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餐饮服务监管工作。各地监督管理部门要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积极配合地方人大机关加快制定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法规,落实监管措施。
(三)做好企业食品标准备案工作。自2009年6月1日起,卫生部门负责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质检部门不再负责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之前已经备案的企业标准继续有效。各有关部门要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行自查清理,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企业标准备案工作的要求,开展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加强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工作,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卫生行政部门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做好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的衔接。
(四)规范食品相关产品企业生产行为。各有关部门要督促食品相关产品,特别是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生产单位,按照现行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组织生产,并开展自查清理。各生产单位要在2010年6月1日前完成自查清理工作,并依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对未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相关产品及新品种向卫生部申请批准。各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违规使用有毒有害原料生产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行为。各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自律、引导、沟通,组织本行业企业开展自查清理工作。各相关监管部门要积极指导、督促并给予帮助。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食品安全法》的公布施行,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责任政府的高度,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食品安全法》实施的重要意义,要把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把实施《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扎实推进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8号)要求,加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制订工作方案,完善工作制度,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坚决查处违法食品生产经营重大案件。要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为契机,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从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各项制度入手,系统、有序地解决好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物链各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承担综合协调职责的部门要在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提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并及时向地方人民政府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三)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各地要组织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食品企业、行业组织学习贯彻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卫生部成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在整合完善乳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同时,启动整合现行有效的食品相关标准,提高标准的统一性,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行业标准进行梳理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标准执行的跟踪评价和宣传贯彻,使食品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自觉履行标准规定的技术性要求,夯实食品安全的工作基础。在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之前,原有食品相关标准继续有效。各地区、各部门要将标准执行情况向卫生部门通报。
(四)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卫生部近期将成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框架。各地要加快组建食品安全(含保健食品)风险评估机构,结合本省(区、市)实际,合理规划,不断提高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尽快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任务,搭建全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力争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建立起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和各省(区、市)、市(地)、县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总膳食调查体系,建立食品安全有害因素与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逐步实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食源性疾病监测、调查、报告和数据分析机制。落实各级医疗单位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责任,建立事故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机制。各地要协调建立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依托先进科技力量和手段,调动各方资源,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和综合利用效果,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建设,履行法定职责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各地在执行《食品安全法》和本通知中的问题,请及时函告上级主管部门。
卫 生 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农 业 部 商 务 部
工 商 总 局 质 检 总 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九年六月五日
第五篇: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总结
榆次区卫生局
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汇报
榆次区卫生局在区政府和区食品安全领导组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卫生监督队伍的建设,强化卫生监督队伍《食品安全法》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学习培训,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加大《食品安全法》宣传。始终把餐饮服务行业的食品安全监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为契机,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切入点。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加强部门配合,着力案件查处,并以继续推进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为手段,使全区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明显改观,推动了我区食品行业的良性发展。现就我区餐饮消费环节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餐饮业的基本情况
我区城乡共有各类具备固定经营场所的餐饮从业单位1053家,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的为723家,领取了餐饮服务许可证的为330家。其中大型餐馆有17家、中小型餐馆有673家、学校幼儿园食堂95家、工地食堂47家、企事业单位221家。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以来,榆次区卫生监督所共监督检查被监督单位2703户次,出动监督执法人员10258人次,出动车辆451台次。较好地执行了《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和实施工作。
二、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首先,《食品安全法》刚刚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榆次区卫生卫生局就响应区政府食品安全领导组的号召,组织全体职工针对该法进行自学,并多次请专家对食品卫生监督员进行专门培训。其次,我所还采取各种方式,对外积极宣传《食品安全法》,如利用发传单、出版面、面对面互动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贯彻该法,并采取了“五进” 方针(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商场”)进一步深入广泛地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最后,我们还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宣传平台,针对食品经营者、消费者、从业人员等不同对象,以发放宣传资料、设置街头宣传栏、挂图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向大家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25139份,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报道56次。通过强有力的舆论宣传活动,即提高了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律观念,又增强了广大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食品安全法》的正式颁布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认真做好食品安全管理的衔接工作
《食品安全法》规定: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榆次区卫生局于6月19日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将2735家经营单位和215家加工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相关资料已分别移交给区工商局和区技术监督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局继续对餐饮单位实施监管。
四、大力开展餐饮消费环节专项整治工作
1、开展餐饮业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在前半年为期三个月的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期间,我所组织监督员对全区大中小型饭店、建筑工地食堂、学校食堂、机关食堂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累计没收销毁违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135公斤,包括食用色素、甜蜜素、嫩肉粉等。收到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自查自纠报告1026份,督促餐饮从业单位建立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制度,在全区餐饮从业单位基本做到了食品添加剂专人使用、专柜存放、专用台账登记。并引入长效机制,把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查做为日常卫生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使餐饮经营业主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杜绝了在经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在食品中加入非食用物质的行为。
2、人大政协“两会”期间顺利实施了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专项保障工作。
今年的四月中下旬榆次区和晋中市的“两会”分别在我区召开。为加强“两会”期间餐饮业的监管,保障“两会”期间的食品安全,我所制定了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实施方案,依据方案内容提前介入对“两会”接待单位进行了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监督人员对这些酒店的卫生设施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对餐饮具的消毒状况进行了监测。对发现的问题及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立即整改。并派经验丰富的监督员进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餐单位实施驻点监督,对接待单位从食品原料采购、食品加工、成品上桌实行全过程监督,确保了“两会”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3、认真完成“高考、中考”期间学校食品安全专项保障工作。我所为保障 “高考、中考”期间学校内的食品安全特制定了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方案。将全区内学校分片包点,责任落实到人进行监管,要求为考生供餐的每一个食堂严格执行各项卫生制度,把好进货关,坚决杜绝制售冷荤凉菜,并认真做好食品留样工作。通过全体监督员的积极努力,为我区的高考、中考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真正做到了为广大考生及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4、与建设局密切配合全面开展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为预防建筑工地食堂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8月初以来,根据晋中市卫生局、晋中市建设局市,卫监[2009]22号文件《关于开展建筑工地食堂整顿规范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我局与晋中市建设局联合对我区的建筑工地食堂开展了大检查。检查过程中对建筑工地食堂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对建筑工地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将“榆次区建筑工地食堂基本卫生要求”和有关预防食物中毒的小常识等传单发放到各建筑工地食堂,有效保证了我区建筑工地食堂的食品安全。
五、积极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我所对群众有关食品安全的举报和投诉案件一直十分重视,安排有24小时值班人员,接到举报后,带班领导根据情况将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相关监督执法人员会迅速赶到事发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积极控制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因素,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从而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以来,我所共对327家餐饮单位下达了限期整改的行政强制措施,另外还取缔了无证经营餐饮单位5户。
六、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推进乡镇卫生监督站建设。
2009年2月10日新招29名乡镇监督员全部到位,先经过一周军训、10天业务培训、两周现场实习。3月30日起全部下到各乡镇开展工作。29名乡镇监督员试用期限一年,并签定试用期协议。从思想政治、业务工作、监督员自律、劳动纪律和职责等多方面在协议中作了明确的要求。卫生局和监督所对他们进行定期和不定考核。考核不合格延期转正或辞退。现在10个乡镇均有2~3监督员,办公场所在乡镇府,且乡镇府负责日常管理。每个乡镇都划分监督员
乡镇卫生监督员为乡镇食品安全工作奠定了雄厚的人力基础。同时也为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有许多特色工作真正地开展起来,比如:农家宴的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制度的落实等。今年7月初开始的农村工矿企业食堂、机关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专项整治中,乡镇监督员在乡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全区各乡镇的各类食堂90%以上达到了整改要求,并领取了餐饮服务许可证165家。另外,根据区政府的要求乡镇监督员还协助质监部门对乡村食品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任务。总之,乡镇卫生监督站的监督员们在榆次区卫生监督所的有力指导下,业务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切实保障了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长治久安。
七、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应对措施。
1、卫生监督人员在对餐饮单位采取食品安全执法过程中执法主体地位得不到法律支持,遇到行政诉讼案件时会显得非常被动。应对措施:建议各级立法机构早日出台相关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卫生监督机构在食品安全执法过程中的角色,避免目前的尴尬局面。
二〇〇九年九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