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的事迹

时间:2019-05-13 14:3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革命先烈的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革命先烈的事迹》。

第一篇:革命先烈的事迹

谭健群,1934年1月出生于本市杨林乡善扶村,中师文化,系地下党领导的武装人员(离休人员),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在社会上形象较高大的女性,于2009年8月去世。一生在平凡的工作中放射光环,至今不少人眼前还闪烁着她鲜活的面容。

一、她,地下党领导的新声歌剧团队员。

解放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宣言,号召蒋管区的人民群众,自动拿起武器,抗丁抗粮,减租废债,利用敌人空隙,开展游击战争。中共湖南省工委领导于1949年春组建了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总队湘中一支队第四团活跃在韶山、宁乡、湘乡一带。这年的5月上旬,四团政委周政、政治部主任彭卓夫、宣传股长庞昌成等地下党员领导组建了一支部队宣传队,也是中共潭湘宁县工委(县工委书记是周政)领导的一支唯一的宣传队新声歌剧团,谭健群是新声歌剧团的队员,她随团经受了战斗的洗礼。

新声歌剧团25人,除5人是社会青年外,全是复兴中学的师生,且是全校中能歌善舞、会唱戏、擅长写作又自愿参加并经批准入伍的。她和她哥哥谭以文同时被批准入伍,高兴之余,兄妹俩与父母商量,特意将家里的一匹白马捐献给了歌剧团,解决了团队巡回演唱缺运输工具的困难,受到了四团政委周政同志的表扬。

歌剧团隶属湘中一支队四团政治部,并受中共潭湘宁县工委直接领导。歌剧团经过半个月的学习和演练,即随部队深入实地宣传,披星戴月、沐雨栉风,先后分赴如意亭、永义亭、银田寺、朱石桥、花明楼、夏家湾、城前铺等方圆百里的地方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张贴标语、海报、大字报、出墙报、黑板报,还到群众家宣传访问,晚上点燃煤油灯演出,演唱《一根竹竿容易弯》、《天上的太阳红彤彤》等,演出老解放区传来的《兄妹开荒》、《送鸡蛋》等歌剧和自己编写的《两角钱》等话剧,普遍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群众情绪高涨,不时爆发出掌声和口号声,高呼:打倒土豪劣绅、反对剥削压迫等口号。她个人表演的歌舞《团结就是力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为群众拍手叫好。

6月,四团团长沈诚惨遭杀害。一时腥风血雨,谣言四起,恐怖笼罩在她和战友的头上,可她和战友没有被吓倒,而且愈加坚强起来,还特意在团长遇害地不远的杨林庙进行了两场演出,有效地鼓舞了群众的士气,提高了群众的革命警惕性。

她(他)们迎接解放的宣传和斗争,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和仇视。国民党48师先后两次派军队前来围剿,她(他)们毫不畏惧,与之斗智半勇,在群众的帮助下巧妙周旋。一次在宁乡县朱石桥附近,与国民党军遭遇,她(他)们将演唱道具、乐器分散藏在群众家里,人员化整为零,有的从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地走出来而安然无恙。一次她(他)们正在复兴中学排演,一个村民慌忙赶来报信:敌军一个连已到如意亭(距学校一里许),正奔学校而来。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本来可以从后山出走躲避,为了不暴露形迹,她们没有这样做,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一齐动手,将演唱器材全部藏到了办公室的天花板上,人员则三三两两地分散到教室、操场和办公场所,像平时读书模样。就在这时,荷枪实弹的敌人赶到了,她(他)们个个镇静自若,她和战友成凤英则在操场上嘻笑着拍打篮球,没有让敌人看出半点破绽。待敌人灰溜溜地走了以后,她们互相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地拍手大笑起来。

当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的部队,先后从宁乡、韶山过境,她(他)们沿途载歌载舞欢迎,并给解放军送茶送水,热情服务。当解放军停下来休息时,同解放军拉歌对唱,合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她个人高展歌喉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解放军为她拍手叫好!

她,在参加新声歌剧团迎接解放的活动中,克服了生活上的很多困难,忍受四团团长被杀害的痛苦,与国民党48师和地方反动势力作过顽强斗争&&没有被打垮,没有被拖垮,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意志,经受了考验。

当时,她还不满16岁,就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奠定了人生的发展基础。

二、她,为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人民教师。1951年初,当地党政领导安排她在地处深山老林的杨林乡凤形村周家庵小学教书,一个人办一个学校,白天教复式班的学生,晚上替青壮年扫盲。吃饭、睡觉同庵内一个尼姑一起,工作和生活都非常艰苦,可她满腔热情地工作,群众称赞她:人小神通大,年轻好老师。1956年,她被调到湘潭师范进修。结业后,在党的教育路线指引下,先后在光古塘、东湖、梅湖等七所学校任教,教与学相长,工作很认真,较快地成为了教学骨干、合格的老师。

千教万教,教育求真。从1951年起到1982年离休的30多年里,她热忱教育,勤奋如一日,德以修已,教以导人,热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的劳累和生活的艰苦,使她从60年代的中期起身体就瘦弱多病,可是从来没有请过病假,总是打起精神抓好教学。1970年,她得了一场重病,她唯恐请代理教师影响教学质量和班级工作而不请假,学校领导要为她请代课教师也被她婉然谢绝了。她的工作精神使全校师生无不为之感动,也感动了周边的群众,有的家长赶来学校慰问她。

她的课堂教学质量高,先后38次在学校、学区主讲公开课(示范课),其教态、教法、教学质量等均为优秀,堂堂课受到好评。平时,她对年轻的老师传、帮、带,与人亲密无间,教人不厌、诲人不倦。至今,还有些老师对她的表率作用记忆犹新,有的说:我是谭老师带出来的,谭老师是我们老师的老师!

她,担任过14届学生的班主任,积累了一套做学生工作的经验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抓两头(优秀的和后进的),带中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凡她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几乎期期是学校、学区的先进班级。

她,与学生及其家长关系好,不止是平时的家庭访问工作稠密,而且长时间对学生及家长尊重。农村在大跃进、农业学大寨的年代,别看学生每个学期只交23元钱的学杂费,竟有不少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交不起。学校无奈只好规定不缴费就不发书籍课本。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家长纷纷来学校请求班主任担保。她无不给以同情,每个学期都要替几个或十几个学生作出担保。每个学期都有还不起学杂费的,要为学生掏腰包。那时她自己每月的工资只28元,可是视学生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乐此不疲,克已助人。

在她晚年,特别是患病期间,不少学生前来看望慰问她,热泪盈眶地叫她老师,也称呼她妈妈、奶奶。

精育桃李遍天下,锤炼丹心照后人。她,教过的学生成千上百,现在分布在各个不同的战斗岗位上,闪光发热,放出光彩。正谓:蚕烛精神欣乐业,成灰犹护百花红。

三、她,营造文明家庭的贤妻良母。

她,继承优良传统,发扬时代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而精心营造文明家庭,是一个出色的贤妻良母和治家能手。

她的丈夫是干部,与丈夫较长时期过的是牛郎织女生活。家务劳动、家庭教育、家庭建设的担子重心落在她的肩上。她在营造和美家庭方面,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率先作用。

环境影响人,教育起主导作用。在这里有必要谈及她的身世。她出身一个书香门第的大户人家。她祖父谭文炳系民国时期湖南省的参议员,与当时湖南省督军、省长谭延闿交往甚厚。谭下乡视察民情,曾来他家住过3天,对他的修身齐家之道倍加赞誉,临行前给他题留了一幅对联,联云:正直为人,哪怕奸邪生百计;公平处世,何愁律法有千条。又传:她父亲与韶山五位烈士之一的庞叔侃是郎舅关系,农民运动期间,庞多次到过她家。正直为人,公平处世,积善福世,读书成才,是她家和家里人的处世哲学和治家之道。她家读书的人多,参加革命的人多,这些对她有着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

她,把传统的伦理治家方法,紧密联系自己家庭的实际和时代需要,坚持家庭关系以和为贵,家庭经济量入为出,家庭教育琢玉成器,家庭建设文明为先&&,精心营造文明家庭。

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她工资收入低,物资奇缺,生活困难,工作繁重,恰值儿女们出生、抚养、教育的当儿,全家大小饿肚子的事时有发生,真的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可她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以超人的毅力度过了难关。

她,亲情寓于家情,对儿女们、孙子们关爱有加。在她的主导下,全家14口人,事业上互相支持,爱好上互相尊重,生活上互相体贴和关怀,有了欢乐合拍共鸣,有了困难同舟共济。她与儿女、媳、婿关系水乳交融,情融理顺,不闹意气,连一句伤和气的话都冒说过。

她,突出家庭教育,重视家庭读书。家里常藏书一千多册,常备报纸和杂志。长期坚持藏书、读书和用书。她天天读,特别是离休以后,把读书作为第一要务,只要有时间就读书阅报。她严格要求子女、孙子们认真读书。大外孙当年参加中考,当时韶山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只26%,担心孙子中考失落成了她心头上的石头。于是自己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替孙子补习功课,直到考上韶山学校,尔后又考上了长春航空大学。目前在空军18师任职,已有8年军龄。

她,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大,儿女们、孙子们在家庭浓厚的读书氛围中成长。儿、女、媳、婿8人中,有大学文化的6人,高中2人;有中共党员6人;有公务员6人。4个孙子均有大学文化(含两个正在读书),其中2人已是共产党员和公职人员。

她丈夫退休以后作文著书,她不仅在精神上支持和生活上照顾,而且帮助审阅书搞,提出修改意见,在付印书搞时替其校对,使《家庭和谐与进步》、《感悟人生》等三本书相继问世,成为了给世人留下的精神哲学。

她营造文明家庭的成绩受到群众的赞许,经过民主评定,1997年被中共韶山市委、韶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十佳文明家庭称号;同年被湘潭市妇联授予五好文明家庭称号;2002年被中共韶山市委宣传部、市新华书店授予十佳藏书家庭称号;2005年被中共湘潭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农村工作部等八个部门授予学习型家庭称号。

她的一生,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华年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在平凡的生活中,她活出了人生价值,达到了完美境界。

作家臧克家有句名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谭健群正是后者,她还活在我们心中。

第二篇:革命先烈事迹简介

革命先烈事迹简介

邱少云

1952年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董存瑞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年仅19岁。

刘伯承

受党的委托,为配合北伐战争,他与杨阐公一起组织了沪州、顺义起义。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之后,刘伯承从四川东下,奉党的指示,到南昌与朱德等将一起组织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之后,刘伯承等人潜往香港,1927年冬转到上海。在上海躲避期间,正遭通缉的 1 刘伯承被染上恶习的儿子告发,几遭逮捕。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躲过了追捕。

徐向前

徐向前率部历尽千辛万苦,行程三千余里,战斗数百次。到1933年初,在川陕边界找到了立足之地。徐向前在这里抓了三个月的大练兵,然后,发动了仪陇南部战役、营渠战役和宣达战役,歼敌二万,缴枪一万二千件,还缴获了敌人的兵工厂,造市厂,被服厂等全套设备。他利用这些缴获的武器,投入到反对蒋介石发动的六路围攻之中,蒋军出动二十多万兵力,而徐部仅有近8万人。经过十个月的战斗,歼敌八万多,仅最后二个月,就缴获枪支二万多支,火炮一百多门。这是红军时期缴获武器最多的战役之一。

刘胡兰

刘胡兰(1932—1947)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曾任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1947年1月12日,年仅15岁的刘胡兰,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从容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黄继光

黄继光 男,汉族,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1月出生,1951年4月入伍,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荣誉称号,授予称号时任15军135团2营通信员。1952年10月,他所在营向上甘岭597.9高地反击。当打下4、5号阵地后,部队有了伤亡,前面又发现新的火力点,反击受阻。这时他挺身而出,带领两名同志去执行爆破任务。打下几个地堡后,前面仍有一个地堡火力点的机枪在疯狂扫射。他忍受7处伤痛,直扑上去,以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机枪射孔,用生命换取了胜利。

第三篇:革命先烈事迹介绍

革命先烈事迹介绍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又是一年清明节。伴随着浓浓的春意,我们聚集在这里以我们自己的方式来缅怀革命先烈,站在这里,我们心中感慨万千。并不是为烈士生命的消失而悲叹,而是被那伟大的生命价值所震撼。他们不愧为炎黄子孙的后代,我们将永远记住他们。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范家楼人不畏强暴,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同日、伪、顽、匪殊死搏斗,使该村成为坚强的堡垒村,八路军驻日照办事处、滨海地区主力部队老六团指挥部一度移驻该村。至1949年建国,从该村奔赴全国各地并走向各级领导岗位的干部达100余人。其中,有十几名成为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

葡萄山烈士陵林始建于1956年,由区政府修建,因战争年代范家楼驻过八路军野战医院,医治伤病员期间不幸牺牲了好几位烈士,当时把他们葬在了村西岭野林里。又因该村曾牺牲了11位烈士(范崇学、范干民、范熙迎、范伟晋、房守松、范伟光、范伟方、范奉法、王宜兴、范奉德),是当地烈士最多的村庄。因此,区政府决定将散葬的烈士墓迁到葡萄山脚下,建起了这座庄严肃穆的烈士陵林。

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列主义迅速在中国传播。此后不久,范家楼村的进步学生范熙彭、范干民、范奉吉、范熙信、范奉进、范象明、范熙合、范熙正、范熙瑞等人就受到了影响,满怀激情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回乡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烽火燃遍全国,日照地区也群情激昂,一些杂牌队伍则打着抗日旗号乘机招兵买马、占山为王。范家楼的9名学生满怀着民族解放的正义感,四处奔波寻找共产党、八路军。范熙(希彭)彭和范干民经几个月奔波,于1938年秋终于找到从延安抗大返回日照的共产党员杨心培。经其介绍,进山东抗日军政干校所在地沂水岸堤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11月,范熙彭、范干民从岸堤干校结业后,由鲁东南特委安排回日照与当地党组织接上关系,开展地下工作,宣传抗日,动员青壮年参军打鬼子,很快就有范庆服、范庆德参加八路军。同时,发展范崇学、房振英、范熙信3人入党,成立范家楼村第一个党支部,范崇学任书记,范熙信任组织委员。1939年夏,日寇对沂蒙山区大扫荡,烧杀抢掠,妄图短时间摧垮刚刚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权。同时,在范家楼周围的陈疃、官庄等设据点,对范家楼造成很大威胁。对此,范家楼党支部按上级指示,一方面选拔30名精明强干青年,委派党员范熙瑞负责,拉起抗日队伍——自卫团,站岗放哨,盘查行人。另一方面,派党员范熙合、范惠东打入官庄据点,混进维持会当了书记官,掩护地下党开展工作。后来,又派范庆吉当了伪军大队长,这样鬼子的据点就成了我党的掩护所。同时,建立情报站,及时收集情报向上级传送。当年12月,党组织决定从据点撤回范庆吉,临走时又带回5名不愿为敌人效劳的士兵和步枪4支、子弹200发,连人带枪交给县大队。

有一次,陈疃的鬼子和汉奸出动大批人马扫荡范家楼,情报站及时送出情报,各班、排在东岭、西岭和村南公路埋地雷,并分别设伏截击,鬼子、汉奸一进入伏击圈,一声喊“打”,顿时枪声四起,地雷成片爆炸,手榴弹铺天盖地,鬼子、汉奸被打得晕头转向,还没来得及还击就以为县大队来了,抬着死尸和受伤的鬼子、汉奸窜回据点。战斗中,一枝枪由于打子弹过多,枪筒子裂了一道大口子。

又一次,鬼子到三庄扫荡,范家楼自卫团配合区中队奋勇作战,狠狠打击了敌人,敌人夹着尾巴逃窜了。这次战斗中,队长范伟学在北岭负了伤。

1943年1―4月,滨海地区主力部队老六团进驻范家楼,准备消灭盘踞在窝疃的惯匪、汉奸朱信斋部,团部设在积极支持抗日的开明士绅范聚东(范熙彭之父)家,并有电台等通讯设备。是年,鬼子为控制莒日公路,在范家楼东岭建了碉堡。对此,范家楼自卫团不屈不挠,组织群众“躲反”,坚壁清野,把衣食用具全部藏在山洞,群众转移到窝疃、上卜落崮的山涧,自卫团昼夜不停打游击,弄得敌人晕头转向。

1944年,上级决定派滨海六团、十三团、新百十一师,配合当地民兵消灭惯匪、汉奸朱信斋,一举拔除石沟崖据点,生擒朱信斋以下官兵400余名,群众称“杀朱(猪)过年”。当时,指挥部设在范家楼村范伟行家。在这次战斗中,范家楼自卫团作出很大贡献。随后,他们参加了攻打石沟崖、甲子山等一系列战斗,拔除了村东岭敌人的碉堡。

抗战胜利后,范家楼自卫团接着投入到解放战争,大部分成员参加了人民解放军,转战大江南北。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位埋在葡萄山下的烈士:

范崇学烈士,生于1903年,1939年8月21日英勇牺牲。曾任日照县七区武装自卫团团长。妻房振英,1939年入党,地下工作干部,1946年当选为县、专署参议员,1965年去世。

范崇学祖辈打铁为生,少年时就受到爱国主义教育。1938年经范干民介绍入党,成为范家楼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由于有特殊的打铁手艺和僻静住处,范崇学家成了我党的活动场所和秘密联络站,他白天以打铁为掩护游走四乡联络工作,夜间常为八路军修造枪械。同时,配合据点里的地下党员,里应外合,扰乱、打击敌人。

1938年下半年,范崇学被任命为日照县七区武装自卫团团长。1938年8月18日,他带病前往陈家沟参加会议,被顽匪杨百福部逮捕,在酷刑面前坚贞不屈。1939年8月21日,在日北闫马庄(今属五莲县)被杀害,时年36岁。

范干民(名崇财),生于1914年,少年时在本村小学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1936年考取莒县中学,毕业后被组织分派到本区陈家沟以教书作掩护做地下工作,期间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常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教育学生,启发他们的革命思想,深受师生爱戴。

1938年8月范干民带领一批学生在黄墩参加抗日队伍。同年秋,他同范熙彭被介绍到岸堤干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从岸堤干校毕业,由鲁东南特委介绍到日照,与当地党组织接上关系,在日照临时县委工作。1939年,被派回家乡做组织工作,在家里成立了“乡动委员会”,在此工作一年左右。这期间,利用合法身份,先后在本村和邻村发展了一批党员,组建了好几个党支部。

1940年12月,任抗日民主政权日照七区区长,在黄墩办公,生活十分艰苦,斗争也十分残酷。

1941年3月2日晚,范干民同50多人在黄墩开会,遭遇敌人突然袭击,所有与会人员被捕,敌人用铁丝拧住范干民的“锁子骨”。同年3月6日,被押送给土匪杨百福部。敌人为防其越狱,在他小腿上锲入铁钉,百般折磨。范干却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同年8月在上蔡庄壮烈牺牲,时年27岁。

范熙迎,1924年出生,1931年至1937年在范家楼小学读书,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1937年高小毕业后到蒙阴中学读书,积极投入抗日宣传。1938年秋,由于日寇反复扫荡,学校停办,中断学业回家。不久即与本村范伟善、上卜落崮刘成汉一起参加革命工作,次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后,他在文艺宣传队工作,其间努力发挥自己才干,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成为宣传队的骨干。1942年,国民党五十七军百十一师在常恩多师长的率领下,弃暗投明,党随即选拔该师连以上干部成立军官学校,范熙迎受组织委派,出任该校校长。经3年时间,为党教育改造了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军队干部。1945年春,百十一师奉命开往东北,范熙迎受组织安排到藏马(今胶南)县某区任指导员,开展地方工作。其间,深入发动群众,使该区各项工作搞得轰轰烈烈,受到县委的表彰。1945年,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21岁。

为有牺牲多壮志!范家楼,日照“小延安”,在民族危亡关头,以其卓越的贡献写下了浓重一笔,留名青史示后人。

第四篇:革命先烈的事迹

篇1: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杨靖宇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篇2: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赵一曼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篇3: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董存瑞

生辰:1929年10月15日

祭日:1948年5月25日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篇4: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黄继光(1930~1952)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篇5: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赵尚志

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同年“五卅”运动中,积极开展募捐、抵制日货等活动。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参加反帝爱国斗争,被校方以“不守校规”之名开除学籍。同年11月,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曾积极参与抗议活动和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同年夏到哈尔滨,领导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斗争。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营救出狱。1932年初,负责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曾与杨靖宇等到工厂、学校宣传抗日,组织工人、学生参加抗日义勇军。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1934年2月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等职。在东北地区早期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作出了重大贡献。1942年2月12日,率部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战斗中,为内奸打伤,昏迷中被敌逮捕,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篇6:中国革命先烈——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1

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篇7:中国革命先烈——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秋,国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不到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队员将石佩怀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道:“一个样”。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篇8:中国革命先烈——邱少云

邱少云(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篇9:中国革命先烈——罗盛教

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己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棵树抬到岸上搭桥用。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终于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献身。

全村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沉痛哀悼这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村民们将罗盛教安葬在村庄边的佛体洞山。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第五篇:革命先烈事迹简介

革命先烈事迹简介

邱少云

1952年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董存瑞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年仅19岁。

刘伯承

受党的委托,为配合北伐战争,他与杨阐公一起组织了沪州、顺义起义。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之后,刘伯承从四川东下,奉党的指示,到南昌与朱德等将一起组织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之后,刘伯承等人潜往香港,1927年冬转到上海。在上海躲避期间,正遭通缉的 1 刘伯承被染上恶习的儿子告发,几遭逮捕。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躲过了追捕。

徐向前

徐向前率部历尽千辛万苦,行程三千余里,战斗数百次。到1933年初,在川陕边界找到了立足之地。徐向前在这里抓了三个月的大练兵,然后,发动了仪陇南部战役、营渠战役和宣达战役,歼敌二万,缴枪一万二千件,还缴获了敌人的兵工厂,造市厂,被服厂等全套设备。他利用这些缴获的武器,投入到反对蒋介石发动的六路围攻之中,蒋军出动二十多万兵力,而徐部仅有近8万人。经过十个月的战斗,歼敌八万多,仅最后二个月,就缴获枪支二万多支,火炮一百多门。这是红军时期缴获武器最多的战役之一。

刘胡兰

刘胡兰(1932—1947)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曾任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1947年1月12日,年仅15岁的刘胡兰,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从容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黄继光

黄继光 男,汉族,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1月出生,1951年4月入伍,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荣誉称号,授予称号时任15军135团2营通信员。1952年10月,他所在营向上甘岭597.9高地反击。当打下4、5号阵地后,部队有了伤亡,前面又发现新的火力点,反击受阻。这时他挺身而出,带领两名同志去执行爆破任务。打下几个地堡后,前面仍有一个地堡火力点的机枪在疯狂扫射。他忍受7处伤痛,直扑上去,以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机枪射孔,用生命换取了胜利。

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八女投江的抗日小英雄王惠民

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的四合村。因父亲“王皮袄”参加“抗联”并任第五军军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烧毁。她和弟弟妹妹们跟着妈妈到处躲避日伪汉奸的追捕,王惠民12岁时就随父亲上山参加“抗 联”第五军。不久,她爸爸英勇牺牲了,小惠民在战场上表现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乌斯浑河激战中,她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只有13岁。

下载革命先烈的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革命先烈的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讲革命先烈的事迹。

    赖宁(1973年10月20日-1988年3月13日)原名赖麟,四川雅安市石棉县人,生前石棉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1988年3月13日,为了扑灭突发山火,挽救山村,保护电视与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他主动......

    抗日战争革命先烈事迹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含5篇)

    抗日战争革命先烈事迹: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抗日战争革命先烈事迹——郝梦龄 郝梦龄,1892 年 2 月 18 日生于河北省藁城县庄合村,家庭世代务农。他家境十分贫寒,只读了三年私塾......

    革命先烈英勇事迹视频观后感

    革命先烈英勇事迹视频观后感不能忘记,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不能忘记,枪林弹雨下的铮铮铁骨。在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每一份付出都值得被敬仰,每一个战士都值得被记......

    读革命先烈英勇事迹有感(推荐)

    读革命先烈英勇事迹有感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他们英勇事迹我们依然铭记在心中。 黄继光,一名普通的战士,但是,在上甘岭战斗中,为了为队伍争取宝贵的时间......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革命先烈事迹

    英勇就义的英雄事迹 清朝时期: 1.邓世昌,致远舰管带,指挥致远舰撞击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沉入海底,壮烈牺牲。 2.丁汝昌,北洋海军提督,宁死不降,自杀殉国。 抗日战争时期: 1.杨靖宇,......

    缅怀革命先烈事迹演讲比赛简报[五篇模版]

    缅怀革命先烈事迹演讲比赛简报 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与日......

    学习杨家寨革命先烈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杨家寨革命先烈事迹心得体会 2014年6月21日,我乡党委、政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前往杨家寨村学习梁兴福等同志早期革命事迹。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在1950年2月,四区区委书记梁......

    弘扬革命先烈事迹讴歌时代人物先锋

    弘扬革命先烈事迹讴歌时代人物先锋 ——董存瑞的英雄事迹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