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修维护队感动人物事迹材料(5篇)

时间:2019-05-13 14:0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抢修维护队感动人物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抢修维护队感动人物事迹材料》。

第一篇:抢修维护队感动人物事迹材料

责任铸就业绩 创新支撑安全 甘做抢修战线上的“保水卫士”

**公司管网公司抢修维护队 ***

***,35岁,中共党员,现任管网抢修维护队一班班长。自从2001年3月踏上抢修工岗位,从师傅手中接过铁锤时,他就誓言要成为一个铮铮铁骨的“保水卫士”。当过兵的***,具有军人的坚强意志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管网抢修一线摸爬滚打了十二载,平凡的他用真诚的工作热情,充足的工作干劲,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书写着新时期水务人的风采,实现了他从士兵到员工华丽转身。为此,他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优秀共产党员。他所管理的班组2009年获油田公司工人先锋号;2011年荣获油田公司青年安全示范岗;2012年又喜获油田公司安康杯优秀班组的光荣称号。

铸就钢筋铁骨,甘做不畏艰难、攻坚啃硬的“保水卫士” 管网抢修工是水务公司出了名的艰苦岗位。“365天24小时待命”,“冬天一身冰甲、夏天一身泥水”是抢修工作的真实写照。面对“苦、累、脏、险、急”的工作环境,许多人都改行调走,但***从未动过心思。抢修工地上哪里活重、哪里艰苦、哪里技术难度大,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12年来,***参加了2100余处抢修,抢修及时率100%。

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上许多艰苦的岗位都开始雇“外力”。有时外来人看到他们工作艰苦,都感叹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这种活应雇外力干”!而***却说:“学铁人做铁人。就是苦死累死也不能雇外人”。在他的心里,身为抢修队的人,就要发扬“铁军精神”,雇人干活,磕碜!

在***的记忆深处永远不会忘记2010年盛夏,在大庆火车站广场抢修时的情景。一根DN150供水管道断裂,为防止碰伤其它地下敷设设施,***带领班员采用镐刨锹挖,人力破碎水泥地面的土方作业。漏水把泥土搅拌成稀泥,湿透了他们身上的工服,夕阳下一个个活像个“泥人”。火车站内旅客密集,许多人都过来围观,有个年青人问他们:“外包工,不容易啊!一天给多少钱呀”?当得知他们是油田水务工人时,许多人都激动地说:“还是六十年代那股劲啊,像铁人的队伍!”

抢修时,***总是第一个下作业坑,最后一个收工上车。班组的人说他没闲着的时候,干活是放下这样,就抄起那样。2013年2月3日五点多钟,正在家中与妻儿欢度小年的***接到抢修电话,龙南银亿的华联商厦门前的干线突发爆管,他立刻打车赶到单位奔赴抢修现场,到达后现场非常混乱,有因过节停水而情绪激动的居民,有接到消息专门赶来进行采访的电台记者,而最为严重的是如果6小时内不能恢复供水的话,将会造成银亿、奥林、丽水等3万居民和商服停止供暖的重大安全事故。当开挖作业一半的时候就遇到了严峻的问题,因供暖、燃气和电缆与供水管线交错,不能再使用机械设备挖掘,只能采取人工开挖。***第一个拿铁锹下到作业坑,由于冬季冻土层太厚,人工挖掘的难度非常大,别人1小时一轮换下坑挖掘,而他却 2 一直坚守在坑下,累了就靠坑边休息一会儿。寒冷的冬夜,坑里的积水一会儿就结了层冰茬,身上的工服也因水浸湿冻得梆硬,他不敢休息时间长,只要不活动一会儿就会透心的凉。天空星月朦胧,附近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问:这些“外力”在干什么呢?旁边的人说,他们不是“外力”,他们是供水的职工。周围的群众被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所感动,由一开始不满到后来的敬佩。就这样,他带领班员一直在坑下奋战了五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漏点,并在次日早六点恢复了供水。仅2012年他的班组就担当了管网公司80%的抢修维护任务。

砺炼发展硬功,甘做技术精湛、勇为人梯的“保水卫士” 多年的实践使***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工人,技术对工作的重要性。凭着对抢修工作的热爱,他苦练技术。“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懈地努力使他在抢修队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技术全面基本功过硬的抢修能手。

随着油田五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地下管网腐蚀老化逐渐加重,停水作业造成的水质问题也越发突出。看着用户放出的黄沙水,他内疚;看着白白扔掉的自来水,他心疼。当分公司提出“带压抢修系列新技术”研制试验时,***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他利用休息时间与技术骨干从实践中研究出“葫芦头”、“钢套袖”、“带压补铅”等一批新型“带压”抢修技术,带压抢修率由2004年的40%上升到目前的89%。技术创新让***尝到了甜头,在他的带领下,抢修队自发形成了创新小组,共完成防脱手锤、防水安全照明灯、便携式通风机等30多项技术革新。***自行 3 研制的带压快速止水机械臂,有效地解决穿孔漏水量大、流速急,无法用人力带压打木楔的问题,年创效益2.87万元,获油田公司创新创效三等奖。

2010年4月10日,龙化干线抢修,因前期***来认定现场,知道附近还有两处漏点,他想把这三处漏点一次解决。但三处漏点都非常大,都需要打套轴,按原来的工作程序就只能一天完成一个。为减少水量损失,减少抢修成本。他提出分工作业,流水操作的方法,将每个人分工明确,尽职有序的展开抢修。下料这关键性、有难度的工作一向是他的专项。只见他蹲在地上,按漏点的尺寸进行测算,一小时过去了,二小时过去了,五个小时后,尺寸精准,严丝合缝,三处漏点的套轴预制都圆满完成,而他却腿麻得半天没站起来。就这样,他带领班员用了十四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三天的工作量。

***深知“一花独放红一点、万紫千红春满园”的道理,只有班组整体技能水平提高,才能更出色完成任务。怀揣着对企业的感恩之心,他把所学技能无私的投入到带徒育人之中。***深知一名称职的师傅不光要传授技术,更要传承品质。他严于律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和带动徒弟。每个新分来的徒弟,看到艰苦的工作都会出现思想波动,这时他就会与徒弟谈自己成长经历,谈工作重要性与光荣性。徒弟有困难,他第一时间出现;徒弟有进步,他第一时间表扬。他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徒弟们围在他身边,跟他学技术。***常对徒弟们说:现场是最好的教材。只要有抢修,他就会带着徒弟上 4 现场,边教边练。遇到学习不扎实的徒弟,他就手把手地教,重复地教,直到学会为止;对于吃苦能力不够的徒弟,他总是脏活累活抢着干,事事干在前,时间一长,徒弟们被慢慢地感动了,再有累活,没等他伸手,徒弟就抢着完成。每次施工下料时,他都精打细算,收集可用的螺丝、螺帽、铅块等,做到节能降本。在他的影响下,徒弟们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几年来,他共培养出3名徒弟,其中徒弟张滨江、罗成分别在公司技术大赛中荣获管工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

塑造和谐班组,甘做倾情奉献、团结奋进的“保水卫士” 为凝聚人心,激发潜能,班长***将“安全供水我负责,绿色供水我保障”作为班组责任理念,并率先在管网公司开展《班组准军事化管理》,从而形成了互尊互爱的亲情文化、互帮互助的协作文化和爱岗敬业的奉献文化。面对抢修作业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自建了一套班组安全管理法。将岗位责任、操作要点和安全警示做成“现场提示板”,起到现场警示作用;将抢修中出现的问题、安全隐患和违规行为做成“违规动态板”,作为安全评议依据;将安全演练、每日一题和案例分析做成“班组学习板”,进行班组安全培训。正是***这套独具特色的“板式”现场管理法,实现了抢修一班自建班至今零事故、零伤害。

漏水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对工作多一份投入,就意味着对家庭多一份愧疚。2011年7月,正在抢修的***接到了远在外地出差的妻子电话,说三岁的女儿在幼儿园发高烧,老师正领着在医院检查,初步诊断是急性肺炎。他向妻子要来老 5 师的电话,立即联系老师希望帮忙照顾一下,他工作完就去医院。在与老师通话过程中,他不断地从电话里听到女儿哭泣的声音,他的心也跟着抽搐着。一边是放不下的工作,一边是急需自己照顾的女儿,他犯了难。经过再三斟酌,他还是将事业的砝码高高擎起。等他忙完工作赶到医院时,望着病床上女儿抽泣的小脸,这位硬汉子再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眼泪顺颊而下。等妻子知道这事后,哭着向他发泄心里的委屈。听着妻子的倾诉,他深深的感到愧疚。是的,为了工作,他没有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不知多少个节假日,他奋战在现场。不知多少个对家里的承诺,成了他永远也弥补不了的遗憾。***常说的一名话:“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与同事和谐相处的小绝招。班组的每名同事他都是心事必问到,琐事必办到,难事必帮到,大事必想到。

时至今日,时**老师傅的爱人提起***还是赞不绝口。2009年,班员时**被查出肝癌晚期,***就经常去家中看望,单位分东西每次都亲自送到时师傅家中,有时去医院化疗没车,***就负责车接车送。一次到时师傅家中看望时,无意中听到老两口为医药费犯愁,他就立即组织班组人员捐款,他一人就捐了五百元。但班组的力量是杯水车薪,他就替时师傅逐级向上申请捐助。当分公司领导把一万元捐款送到时师傅手中时,老师傅激动的泪水直流。几年来,***默默为班员做好事上百次,让班 6 员们感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自觉倾情奉献,使抢修一班成为抢修战线上“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尖刀班”。

在12年的工作中,***以一颗豢豢的敬业之心,以刻苦钻研的娴熟技术、以扎根一线的奉献之情,践行着一名优秀党员忠诚企业的无悔誓言,成为了一名让企业放心,为团队争光的优秀“保水卫士”。

第二篇:感动人物事迹

在人流如潮的妇女儿童医院,你总能看到这样一位女大夫,她总是面带微笑,热情地为你提供服务,解除你的痛苦,为你指明治疗的方向。她时常放弃休息,在医院里为广大患者提供服务。这就是大家都很喜欢的吴大夫。

吴大夫,199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在我院已经工作了12年。在这12年里,她取得了很多的荣誉。2004年,她曾被评为“市卫生局优秀团员、妇女儿童医院优秀团员”。2007年,获得妇女儿童医院“医德医风知识竞赛” 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妇女儿童医院 四星级标兵。2010年,被评为妇女儿童医院 五星级标兵、2010年,她被评为了我院唯一的一位“医保好医生”。她曾多次代表我院参加各种专业知识竞赛,并取得优秀的成绩。

在这些荣誉面前,吴大夫并没有骄傲,她始终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上夜班、下夜班不能回家休息已成为家常便饭。孩子一看见妈妈回家,便会紧紧地依偎在妈妈怀里,轻轻地说“妈妈,不去上班吧„„”。常常加班,吴大夫终于病了,发烧、咳嗽、嗓子疼、甲状腺肿大了,经过检查被诊断为甲状腺炎。她一边输液,一边工作,即便是生病了也坚持工作。这种工作的态度深深地感动着大家。

生命之中总有一些记忆深埋在我们心底,尽管时间飞逝,它们也不会因此而消褪了颜色,反而在实践的冲洗下愈加鲜艳,成为温暖我们一生的财富。还记得,在全院培训学习心肺复苏时,吴大夫是全院动作最标准的大夫。作为示教的老师,她多次放弃休息时间,认真地为全院各科室的医务工作者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演示着心肺复苏,并耐心细致地指导每位参加培训的人员。尽管每一次她都累得满头大汗,当看到大家能标准地完成心肺复苏,吴大夫脸上露出了满意地笑容。

记忆是花种,在时间流水的滋润下,开出了迷人的花。还记得那个紧张的夜晚,凌晨1点多,我院急诊收入一个宫外孕、大出血、休克、生命垂危的患者;吴大夫一得知消息、立即投入抢救中。经过紧急手术和抢救,吴大夫再一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事后,患者家属却投诉吴大夫,说她不注意形象,穿着拖鞋出来参加抢救。吴大夫没有一句怨言,只是默默无闻地继续工作着。依旧以微笑面对每一位患者。以身作则地告诉我们每一个年轻的大夫什么叫做“医者父母心”。她急步于病房间、手术室、行医治病的身姿一次次地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时间越久,越给我长久的感动。她的无私,她的奉献,她的坚持就如同一朵玫瑰,散发着大爱的芬芳,弥漫在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浓郁。

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她真正是一位人民心中的好医生!

第三篇:感动校园人物事迹

感动校园人物事迹

黄意德,男,河南信阳人,中国共产党入党积极分子,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土木工程专升本12级学生。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他从来不向命运低头,始终坚定“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在生活中和求学的道路上与命运做着不折不扣的斗争。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父母都没有文化,学习中的许多问题都需靠自己去摸索解决办法。但命运似乎总是在磨砺他,刚出不到两个月,一场大火将家里的所有器物都化为了灰烬,他也险些葬身火海;好不容易到蹒跚学步的时候,失足跌入池塘中,事后又大病一场,险些送命。三岁时,为了生计随父母客走他乡,外出时遭遇了一场车祸,被人从车的地盘下救出,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也落下了终生的病害。生活的困苦炼就了他不折不挠的个性,不达目的是不罢休的处世态度!高考时就差几分没有考上本科院校,但他没有放弃,通过专升本的大门,他迈入了许昌学院,实现了自己在最初的梦想。

在许昌学院,凭着自己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处事态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在班里担任纪律班长一职,负责班中纪律和班级考勤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中他总是任劳任怨,什么脏活累活都冲在最前头。记得春节的时候,得知班长由于有事不能及时返校,班里又有许多事情等待处理,他便放弃和家人在家过元宵节的机会,提前两天返校,主持开展班级工作,并及时向辅导老师反应,做到有条有理的安排各项事宜。在生活中,由于知道父母的血汗钱来之不易,他总是简朴节约,从不浪费一分钱,并利用节假日出去兼职,为家庭减轻负担。在学习上,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地思考问题;课下带动他人一起学习,做到共同进步。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黄意德,一个从不向命运低头的黄意德!

第四篇:2009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卓琳:小平一家的主心骨

1939年,卓琳与邓小平相识相知,共结连理。革命战争期间,卓琳在枪林弹雨中紧紧跟随邓小平。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解放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卓琳在身后甘当无名英雄,相夫教子。

十年**中,卓琳又陪伴邓小平在江西度过流放生活;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亲自赴港见证香港回归,替小平同志完成遗愿。那两天,她彻夜未眠,非常高兴。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毅然把个人的10万元积蓄捐给了灾区人民。

宋文骢:歼-10之父

国庆60周年大阅兵时,歼-10的飒爽英姿飞过天空,让世界瞩目。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10战机的研制定型,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

宋文骢是歼-10战机的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提出要研制一种适合我国空军2000年以后作战环境的歼击机,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代号为“十号工程”。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1998年3月23日,歼-10首飞成功。宋文骢喜极而泣,把自己的生日从3月26日改成了3月23日。

阿里帕·阿力马洪: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3个孤儿开始,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又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

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帮人家打土块。阿里帕则每天都要到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蔬菜。虽然家里养了两头奶牛,但谁也不舍得喝奶,全部卖了换钱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

都是肉,一样亲!”

萨布利亚·坦贝肯:西藏盲童的眼睛

萨布利亚·坦贝肯,1970年出生于德国,12岁时双目失明。“盲文无国界”组织的创始人。在波恩大学求学期间,她发现藏文还没有盲文,便借鉴其他语种盲文的开发经验,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藏盲文。1997年,萨布利亚到西藏旅行。她骑马穿越西藏各地,发现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便萌生了创办西藏盲童学校的想法。

2000年11月,萨布利亚与西藏残联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正式运作。到目前为止,先后有96名盲童在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和藏、汉、英三种语言的盲文基础教育,以及按摩、电脑、手工编织、做奶酪、美术等职业技能培训。一般经过两年的专门培训,这些孩子都可以进入常规学校学习。一些盲童转入常规学校后,成绩非常优秀。

她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获得2006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张正祥:保护滇池勇者无敌

张正祥今年61岁。30多年来,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护上。最多一周,他就会绕滇池一圈,检查滇池的污染情况。绕滇池一周的长度是126公里。至今,张正祥已经绕滇池走了1000多圈。这12万多公里的行走都是为了阻止对滇池的污染和破坏。

在过去的30多年里,张正祥花光了所有积蓄,卖了家里的养猪场。妻子无法忍受,离他而去。他的子女也经常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恐吓,小儿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张正祥自己更是经常遭到毒打。2002年深秋,当张正祥去一家私挖私采的矿场拍照取证时,矿主的保镖开着车就向他直冲过来,张正祥当即晕倒在地。两个小时后,一场大雨把他浇醒。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

不理解的人称他为“张疯子”。张正祥说:“不是我疯了,是那些人疯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疯得只知道钱了。”

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

滇池的治理还在进行。

陈玉蓉:暴走妈妈捐肝救子

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为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陈玉蓉从医院出来后,当晚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10公里。在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剐,剐了又长。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脂肪肝没有了。医生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

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她赋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他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

1986年5月,朱邦月单腿残疾后病退。随后,妻子和两个儿子又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单腿的朱邦月照料。

每天起床后,朱邦月先装上假肢,然后开始打扫卫生,洗米做粥,帮母子三人起床,帮他们洗脸刷牙,喂早饭。随后,他还要上街买菜,为全家人准备午饭。傍晚,他要轮流给三个人擦洗身体。晚上,还得想着夜里起床给他们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数次。

这样的日子,朱邦月过了近20年。但他始终坚持,因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烛光,点燃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沈浩:践行信念好村官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他带领村民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

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2006年底,沈浩任职三年届满即将离开。小岗村村民们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满了鲜红的手印,请求沈浩带领他们干三年。沈浩留下来了。又是三年的默默苦干。

2009年,任期又将期满。186名小岗村村民又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下红手印。这一次上天让村民

们的愿望落空了。2009年11月6日,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这一次,沈浩永远留在了小岗村。

李灵: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翟墨:中国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

翟墨是个画家。他原本与航海无缘。当他听到新西兰航海家说,他航海大半辈子,都没有碰到过中国人时。翟墨深受刺激。

2007年1月6日,翟墨从山东日照起航。他沿黄海、东海、南海出境,过雅加达、经塞舌尔、好望角、巴拿马,穿越莫桑比克海峡、加勒比海等海域,横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经过了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个国家、地区和岛屿。他航行了二万八千三百海里。2009年8月16日,他终于回到了日照,完成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这两年半,他历经艰险,不断地挑战自身的艰险。

他路过拿破仑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岛。上岸后,他直奔拿破仑的墓地。墓地前的留言簿上没有中文。翟墨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睡醒,世界将为之而震动。这次我来,就是告诉你,中国这头睡狮已经睡醒了。

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集体

颁奖辞: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但是在救另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第五篇:感动一中人物事迹

张凤莲事迹

张凤莲,出生于1968年的文革期间,中师毕业于改革开放十年后的1988年,二十七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的时间长达二十三年之久。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一如既往地工作在一线,与学生在一起就是我的工作目标,学生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与时俱进是我工作学习的宗旨。

开创爱生胜子

一直以来,我觉得爱生如子的老师就是一个好老师,爱生如子是职业道德对老师提出的爱生要求,然而我的一次亲身经历,使我觉得这还不是为师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应当是爱生如子。

记得那是1999年雪后的一天,我班学生孙汝辉同学突然生病,咽喉疼痛难忍,说不出话来,还伴随着高烧。她找到我,我第一反应就是找校医。(当时我在临西三中,三中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校医,方圆二三十里地的患者都去找他看病。)于是我驾着无力的汝辉,一步一步挪到校医务室,校医徐老师一看,就知道是重感冒,于是说得中药西药同时吃方可见效。喝中药得熬,最好让家长来把孩子接走,回家吃药。我想:刚刚下过雪,路又难走,家长怎么来学校啊!再说村村通公路不通,公交车又少,任何通讯工具都没有,也没法通知家长啊!我咬咬牙,说:“别让家长来了,也别让孩子回家了,我熬药。”徐老师看我很坚定,就同意了我的请求。于是我按医生的吩咐回家找了一个药锅,泡药,熬药。医生说熬20分钟,这二十分钟从什么时候算起呀。我又问校医。校医说着说:“要是从座上锅开始算的话,不开火炉能算吗?当然得从开锅开始算起。”回家的路上,想着校医的话,我又想气又想笑:自己怎么那么笨呢!经过三副中药的煎熬,效果还挺明显。当时,偏偏我八岁的儿子也病了,我想:我不管儿子,还有他爸呢;如果我不管学生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三天后,儿子还埋怨我说:“你也不管俺,你老了,叫你学生管你吧。”顿时,眼泪盈满了眼眶,但我也很欣慰,我仰了仰头,把泪水咽下。

这不正说明,只做到爱生如子,只是做到了职业道德规定的;要是做到了爱生胜子,才是为师的最高境界。

与时俱进,永不落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在教学中的普及,电教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中。而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总不能做一个被时代抛弃的人吧。

于是我从2001年开始,家里买了一台电脑。也许当时受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张长文老师的影响,我开始学用五笔打字,从玩游戏开始,从一级简码开始,我不停地练习着。常见字会打了,能打了,为了提高自己的打字速度,我常常用“五笔测试”软件测试自己打字速度,为了做到一分钟打30字,曾经两个晚上我打到天明;为了练到一分钟打40字,我不知又练了多长时间。最后能随心所欲地打,边想边打了,发现右手手腕的下面一个硬硬的茧。

随着幻灯片的普及,为了能在东三楼上一堂多媒体课,我又开始学做幻灯片。学会了一些,不知怎么插入音频,我向修玉国老师请教;不知怎插入视频,我又向李利老师请教;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为了下载更多有用的东西,我常常问电脑知识渊博的李梦华老师、刘书会老师,有时她们手把手地教我如何下载,如何插入到幻灯片中。在2010年的外出培训中,我又学到了如何把视频转换成音频,或者把视频转换成自己所需的格式。我现在发现: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学习的人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事有很多,帮自己解决处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人也有很多。与同龄人相比,至少还算时尚。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普及,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也多起来,于是我又申请了QQ号码,又开创了自己的博客,也有了自己的微信号,越来越觉得与时俱进这个词是为我造的。觉得我好像是生活中网络中的一条自由的鱼,一条与外界相通的鱼,一条生活在学生中的老鱼。

一如既往的工作

我没有理由不工作,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集体里。为了自己所爱的事业,为了不被时代抛弃,我常常与电脑面对面,尽管颈椎有时在发出警报,有洗衣舞的治疗,有羽毛球的抚慰,我依然在工作在我热爱的事业上,我很快乐。前几天更有爱心的高卿老师,给我请来了一位电子颈椎治疗仪。边工作,边治疗,只要插上电源,只管享受即可。

还有在羊年的春节,因为我的健忘竟然把手机忘在了200里地外的邢台了,我与手机分别了四天,当第四天我拿到手机后,发现除夕夜的祝福竟然200多条,一条条未读的蓝色的信息,在以期待的目光等着我,于是我一条条地品味着,当发现三条周月平老师的信息后,我觉得这三条一条比一条急切,一条比一条充满担心,我就给周老师回去了:因为我把手机落在邢台了,这个春节我只收祝福而没送祝福。谢谢你的惦记!

很快,她把电话打过来:“一到节日你就爱发信息,这回你没发信息,我觉得不是你的风格。于是我就给你打电话,谁知你也不接。我想张静跟你在一个小区,我就给张静打,想通过张静了解你的情况。谁知张静又回老家了。把我急坏了,我想你是有什么急事,生病了„„”我听着听着,泪水盈满了眼眶。周老师跟我在一个办公室里才相处了一年半,她竟然知道我的“风格”,竟然如此惦记我,竟然想办法打听我的消息,我能不幸福吗?

这就是一个爱生胜子、与时俱进、幸福的我。我会充分利用仅有的八年时光,发出我的余光和余热。

下载抢修维护队感动人物事迹材料(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抢修维护队感动人物事迹材料(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李明素 李明素,女,55岁,中共党员,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 2007年7月17日 清晨,回龙坝镇梁滩河洪峰汹涌,一幢幢民房成片垮塌,情况万分危急。......

    2013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马俊欣:身残志坚的残疾检察官马俊欣,男,47岁,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马俊欣大学毕业前,不慎摔伤,造成左侧身体无知觉,凭借坚强的毅力,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但他从......

    2017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感动中国2017十大人物名单及事迹汇总 2017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播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获得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荣誉的分别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孙水林 孙东林:信义兄弟 事迹: 孙水林,男, 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

    201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201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孙水林 孙东林:信义兄弟 信义事迹: 孙水林,男, 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2010......

    感动校园人物事迹

    感动校园人物事迹明映雪,一个快乐成长在6年级2班娇小刚强、阳光般热情的女孩,一个默默坚持做好点点滴滴却时常让我们感动的平凡女孩。在学校里,工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是谢小雪......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1】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颁奖辞: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定稿)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岁的季羡林先生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