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淮安援疆医生纪事
妙手仁心
——淮安援疆医生纪事 □通讯员 蒋洪扬
医术精湛的心内科医生鲍智
鲍智现挂职七师医院副院长,他来自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心内科医生,是参加卫生部组织的第一批介入资质培训而获得起搏和导管消融介入资质的淮安市第一人,也是淮安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实施起搏器+导管消融手术的知名专家。
鲍智自参加医疗援疆以来,坚持把七师医院当做实现人生价值新舞台,把发挥技术特长、为七师患者造福当做事业新起点,全力以赴投入医疗工作。作为副院长,他结合七师医院实际情况,把淮安三甲医院的管理模式,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引入该院,着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该院相关制度;作为医生,他以患者满意为目标,坚持把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当做第一要务,把给患者提供最科学、最严谨、最可靠的治疗服务当做第一追求。
今年4月,一个老年患者突发心脏病入院求治,神智已处于昏迷状态,必须马上进行手术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鲍智一面沉着冷静地指挥医务人员准备手术,一面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病人做了认真全面地检查,确定了最优手术方案,随即组织指导医务人员展开积极救治,鲍智决定,其中的导管消融手术由自己亲手完成。当时患者发生异常、快速的心律失常,他认真对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从下肢的腹部等外周大血管经皮穿刺,插入特殊的电极导管至心腔内不同部位,采用程序刺激方式,准确找出了引发心律失常的位置,然后通过下肢的股静脉或股动脉进入消融导管到该病灶部位,释放射频能量,使病灶组织干涸、凝固、碳化,达到了根治的目的。由于手术及时、成功,患者转危为安。
来到七师医院以后,鲍智已参与组织和指导重要手术百余例,每月参加介入手术30余台,其中独立做导管消融手术近10例,仅此一项便为医院增收数万元,更重要的是,他健全了心内科治疗结构,使得该院可以做更全面的心脑血管手术。
带病坚持工作的医生邓杰林
“22床股骨颈骨折的王老爹能下床走路了吗?19床玩双杠骨折的小孙臂部固定恢复得怎样?”躺在床上、刚刚从手术后的麻醉中醒来的邓杰林医生一一问道,同时对第二天准备手术病人的治疗方案作了安排。
邓杰林是淮安市二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根据组织安排,挂职七师医院骨科主任。来七师后,他一头扎入工作,坐门诊接诊、巡病区查房、组织医生会诊、上手术台做手术、撰写医嘱和患者档案、指导年轻医生工作等,忙得不亦乐乎。
上月中旬,因连续劳累,加上来疆后饮食习惯的差异,工作生活上的时差没有完全适应等,邓杰林病了,突发急性肛周脓肿,肛周疼痛剧烈,坐不住、站不直,即使睡着也疼痛难忍。起初,邓杰林没把它当回事,以为挺一挺就能过去,打了点滴疼痛稍有缓解,又投入工作。可病不由人,他的病情发展迅速,只得立即住院,进行手术治疗。住院期间,邓杰林也没歇下来,他关注病人的病情,查看科室医生的治疗方案,对年轻医生给予指导;病情稍有好转,便硬撑着到各病室查房,参与病人的手术治疗。一般此类病人创口愈合需3~4周,可邓杰林术后一周便要求出院,在术后第10天便正常上班,上不了一天就上半天,站不了手术台就指导其他医生做。有同志劝他多休息,待完全恢复了再上班,可邓杰林说:“我来新疆是来做事的,不是来休息的,如果我休息,就会有更多的人不能享受休息或不能好好休息!”朴实无华的语言,反映的却是邓杰林医生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火一般的工作热情和全心全意为七师患者服务的一颗滚烫的心!
据了解,在七师医院,由邓杰林主刀或参与指导的手术200余例,对近百个疑难病症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所主持和参与的治疗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得到了医院领导、同事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患者心中的好医生黄文忠
“黄医生,您真是我的恩人哪!”一位王姓患者紧紧拉着黄文忠医生的手充满感激地说。这动人的一幕日前发生在131团医院精神科病房。
不久前,该患者到黄文忠医生所在医院治疗,黄文忠仔细询问病情后,认为该患者为心理因素所致恶劣心境,决定给予SSRIs类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在黄文忠的悉心治疗下,多方求治不愈、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的病情很快好转并获得完全缓解。患者见人就说:“是黄医生治好了我的病,他是我的恩人。”该患者不仅看好了病,同时因心理治疗得当,使患者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今年4月中旬,一位病人因不规则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恶性综合症”,情况紧急,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正在吃午饭的黄文忠立即放下饭碗,在最短时间内赶到急诊科参加抢救。当时患者已出现高热、意识障碍、肌肉紧张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身上还因个人卫生意识不强、出汗太多发出阵阵酸臭,但黄文忠毫不嫌弃,有条不紊地组织检查治疗,因抢救及时,施治得当,患者很快转危为安。
几个月来,黄文忠已接治病人近200例,出诊病人10多例,同近百个需长期治疗的患者保持联系。
在全力为患者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作为131团医院挂职副院长,黄文忠积极建言献策。组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建议购置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引进先进治疗方法等;黄文忠在全院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精神疾病诊疗和国际、国内相关医学发展最新动态讲座,提供电子版图书和医学光盘,充实了挂职医院的临床教学课件,促进了该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第二篇:援疆医生先进事迹介绍
千里援疆 情撒喀什 ——我院援疆医生周崇治和刘海涛先进事迹介绍 2015年7月30日,周崇治和刘海涛同志作为上海市第八批第二轮援疆医疗队的成员,肩负着组织的重托、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跨越祖国东西,行程五千多公里,来到了祖国西北部边陲——喀什。援疆工作近一年来,他们正是以这样的精神在援疆医生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用爱传递着真情。为喀什地区的各族群众带去健康和快乐。支援喀什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是他们真诚而执着的选择,他们以一位普通援疆医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坚定政治信念,永葆党员先进本色。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周崇治和刘海涛两位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新疆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坚定政治信念,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努力拼搏,综合素质过硬。当得知援疆专业技术干部和人才中期轮换选派工作的通知时,两位同志立即在第一时间积极报名,主动请缨要求援疆支医。通过组织上层层遴选,两位同志以出色的表现通过了考察,肩负着医院的期望和叮咛,惜别朝夕相处的家人和同事,毅然踏上了援疆的征程。他们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忘我工作,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湛技术能力,践行上海先进理念。周崇治和刘海涛两位同志都是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医、教、研、管理各方面均有很深造诣,踏上喀什二院的土地上后,他们就充分发挥技术特长,在各自的岗位上倾情付出。担任院长助理的周崇治主要工作是协助院领导主抓科研、教学、宣传和援疆工作。他充分发挥援疆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上海后方各大医院与喀什二院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并牵头完成一次次的领导视察、同行交流及后方来访接待任务,同时撰写各种会议、活动的汇报材料。创三成功后,喀什二院的重点工作是推进学科建设、提升内涵水平,周崇治来自于科教系统,有着丰富的科研功底和申报经验。为了让医院的科研、教学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他对全院重点学科进行调研,协助、制定学科今年发展的方向,引入核心病种的概念,指导学科医教研工作、人才培养围绕核心病种开展,将上海的先进理念引入了喀什二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刘海涛教授则重点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科内涵,聚焦泌尿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借医院打造“南疆肿瘤中心”的契机,泌尿外科在他的倡议下成立泌尿肿瘤专业组,在他的带领下引入上海泌尿外科前沿技术,连续开展了马蹄肾峡部离断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及前列腺癌根治术等一系列疑难重大手术,带动了科室在泌尿外科肿瘤尤其是微创手术方面的发展,填补了多项喀什乃至南疆的技术空白。在他的指导下,泌尿亚专科不断完善,使优势专业更强,弱势专业变强,努力打造“以泌尿系结石治疗为重点,集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前列腺增生、女性泌尿、小儿泌尿、男性科诊治于一体”的疆内一流泌尿外科学科。两位同志虽然有分工,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但也有无缝对接的时候,周崇治同志和刘海涛医生都是多学科协作(MDT)诊疗专家组成员,每当遇到疑难危重病人的时候,两位战友就会并肩作战,联合开展救治。就在近日,协同重症医学科还成功抢救了一例尿源性感染导致休克的高龄患者,同普外科、新生儿科对出生仅4天的患有先天性脐尿管瘘的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成功。这些引自上海的先进理念和创造性的工作获得了各族患者的一致好评,也使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上海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三篇:同仁医院援疆医生手记
本文由:同仁医院预约挂号
整理
http://www.xiexiebang.com 援疆医生手记:把更多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当地医生
转瞬间援疆已半个月,仿佛和田的大地也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小小地震动了几下,虽然震级不大,但也让我们心中多了几分担忧和忐忑。震后的和田下了场雪,又很快融化了;随后就让我们见识到了和田干燥且多风沙的天气。医疗队员们每天都有鼻子出血的,手上也都裂开了口子。但是,这些
不适被我们乐观地当成每天饭后的笑谈。
到和田后,我们迅速融入到和田地区医院的医疗工作中。我来到了五官科,这里的五官科是小科,占医院整体的分额很小,是个经常亏损的科室。人员不足、业务水平落后、设备闲置、梯队断档……很多问题摆在我的面前。于是,我逐个和每个科室员工长谈,了解他们的要求和困难,并与医院领导沟通和交流,希望能为员工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发展机会和空间。
为了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诊治疾病水平,在卫生局牵头领导下,我和来自北京的吕明主任为来自
和田一市三县各医院五官科的医生进行了为期10天的和田地区五官科培训班。由于时间紧迫,两天时间,我准备了14个专题的眼科专业技术讲座和大量手术录象资料。两天三夜,只睡了四五个小时。虽然身体很劳累,但是当我看到当地医生求知若渴的表情;看到他们困惑已久的问题得到解决后喜悦的神态,我的疲惫马上被激动所取代。我感受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
由于地域的原因和工作的关系,很多医生没有条件集中听课,于是在两天的集中授课后。我赶赴和田各个医院,在医院里为他们讲授业务知识,并且进行查房,就具体患者讲述疾病的诊疗。这种传授方式不仅脱离了传统培训“纸上谈兵”的窘境,还能亲手演示操作方法。使广大医务人员不仅在理论,而且在手术操作方面都得到提高。这种效果受到了各个医院医生的好评,也得到了和田卫生
局领导的肯定。
本文由:同仁医院预约挂号
整理
http://www.xiexiebang.com 本文由:同仁医院预约挂号
整理
http://www.xiexiebang.com 周末,我来到沙漠的边缘,看着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背后的和田绿洲,突然心情澎湃,人类在严酷的自然界面前是那么渺小,但是就是这看似渺小的人类,在这浩瀚沙漠和巍巍昆仑山之间生存了几千年。团结、奋斗、互助,种种人类的美德把一个个渺小的人凝聚成强大的集体,不屈地屹立在大山和沙海之间。一年的援疆之路刚刚开始,通过努力我开展了一点工作,也取得了一点效果。这让我感受到了工作和帮助别人的快乐,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的意义,体会到了人类的品格。我愿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为和田的卫生事业做出贡献!愿奋斗在沙海旁的和田人民和援建和田的北京工
作者健康平安!眼科/韩崧
本文由:同仁医院预约挂号
整理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援疆
援疆——无悔的生命历程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今天站在这里,向大家诉说着在新疆工作期间的点点滴滴,心情未免激动无比。我谨代表武汉援博的19位同志向在座的全体同志(队员)表示真心的问候和诚挚的谢意。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援疆工作的指示精神,我们7月5日随阮力艰主任一行前往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出发前,省、市计生委的领导对我们(新一轮)第一批计生援疆人员,既有衷心的嘱托,也有殷切的希望:你们是代表湖北十万计生队伍,也代表六千万湖北人民去推动民族团结、友爱、发展的重任。4个月来,我们牢记领导的教诲,从实际出发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首先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援疆工作期间的工作。
一、满怀真情——我是湖北援疆干部。
博尔塔拉,在蒙古语中是“青色的草原”的意思,不仅让我想起一首描写塞外风光的一首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着这份好奇,我来博州第一件事就买了《新疆的历史及民族与宗教》、《我的温泉河》、《两极灵壤—博尔塔拉》等书籍,尽快了解博州的基本情况和风俗习俗,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特别了解了建设兵团在新疆的扎根建设与守卫国防的功勋,使我由衷地产生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刚到博州,这里的空气干燥、紫外线强、水质很硬,时差和武汉错两个小时,晚上10点,太阳还高挂在天空,早上5点,天已经大亮,加上对家人的思念,还真让我适应了一段时间,不过通过自我调理,援博工作队的帮助,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
我的援博时间只有4个月,怎样在短时间内完成援疆任务。以什么身份和 姿态出现在新的单位和同事面前,我认真地深思。最后我在内心默默告诉自己,我要尽快从纯医生的角色转变为技术服务指导和培训的角色上来。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适应新的岗位。
二、民生优先——关怀做到农牧民心坎上。
耳畔常常想起武汉市计生委刘庆香主任对我的谈话她说:你不仅代表的是自己,而是组织上对你有能力圆满完成援疆任务的信任。
到了博州后积极参与指导站的工作。指导站承担着一个牧场2个乡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的居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服务、药具发放、宣传教育工作。在8月2日-9月17日是指导站下基层“三查”的时间,我主动要求到汉族人口集中的乡镇、社区开展生殖健康检查和讲课。并深入到维族聚集的青乡体验生活,调查了解维族妇女的生活状况、生育观念及生殖道健康状况。由于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原因,对生殖健康状况缺乏了解。惟一能做的就是服务更需细致和耐心。记得有一位25岁的维吾尔族妇女,右腿残疾肌肉因此而萎缩,我说话她听不懂。检查完后我顺手扶她下床及踏板,她没有对我说声谢谢,但她对我真诚的微笑让我至今难忘,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三、团结合作——工作中我愿做发展的基石。
博乐市是博州行政经济中心,总人口近30万人。博乐市计划生育指导站与博乐市妇幼保健站、博乐市维吾尔族医院在同一栋楼办公。由于业务范围窄,接诊病种单调,业务科室分散,合理布局、设备规范摆放很难达到标准化建站要求。指导站承担着全市育龄妇女及流动人口的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药具的免费发放、管理宣传教育及“三查”等工作。全站正式职工19人,实际在岗12人。其余7人因病休等原因不在岗。员工中汉族6人,其余均为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民族、信仰、习惯的多元也增加了单位的管理难度。上岗后,我积极和指导站黄站长沟通,在管理方式、业务拓展、业务规范等方面达成共识,我愿意成为推动指导站业务工作的“催化剂”,成为站长业务管理上的“参谋长”,业务技术工作的“左右手”。同时深入到职工中了解指导站目前 的工作范围及工作流程,为积极参与服务做好准备。按国家优质服务站的技术标准在现有的基础上对诊疗科室、手术室、操作诊疗间等进行合理布局。
并将闲臵的阴道镜用于常规检查和宫颈的检查,使相关设备功能最大化。建议整合并利用医疗资源,建立了检验绿色通道,与州妇幼所及具有检测能力的单位合作开展生化和病理检查项目。开展宫颈TCT检查,就已经筛查出一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已在医院完成手术病理切片最后确诊为:早期宫颈癌。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减少了家庭负担。示范完成各类计划生育手术 20余例,并指导完成近十例计划生育手术及处理意见。如:有位患者因为宫颈条件和子宫位臵的原因,在上次的上环过程中因为无法进入宫腔而失败,这次患者再次来到指导站要求上环,多名医生试探后依然进不去宫腔,叫我试试,我重新了解确定子宫位臵,大胆而细心的尝试终于将宫颈口扩开,放臵成功。
通过认真仔细地开展每一项具体的工作,我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许多重大的事项,领导都请我做参谋,我把我们武汉怎么做的,博乐的现状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都和盘托出,供领导做最科学最深入的参考。在州、市服务站合并的初步方案来了后,领导、同事都找我分析方案,我认真地把方案看了一遍又一遍,我就把自己当成指导站的职工的身份好好琢磨。最后在职工大会上谈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
四、无私帮扶——温暖写在心灵深处。
4个月来,我下乡、下社区开展生殖健康和更年期讲座3次,受到计生专干和群众的一致好评。走进学校为高中、初中、小学6年级的学生们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8次,博州电视台多次在新闻频道播报。我从没有为中学生讲过课。我以一个老师、一个儿子的母亲、医务工作者、朋友四重身份与她们交流,很多孩子加我QQ好友,和我说说心里话。最难忘的是在博乐五小的活动,是我青春期教育进校园的最后一次讲课。有经验后和学生互动更自如,课件不断完善,学校校长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下课后,令人激动的一幕出现了,课堂上部分学生发了宣传书的,她们都围过来要我要签名,没书的孩子找老师 要书,好多都被老师劝着失望的离开了教室,让我很过意不去。有个坐第一排的小女孩加我好友,还花10元钱为我点了一首歌,让我觉得孩子们真的可爱。备课、找资料做课件的辛苦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我已经获得了幸福的回报。18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讲课,听课人员近4000余人,这是我援博的一大收获。
五、满怀期愿——金秋时节我们一起收获。
虽然援疆时间很短,但是我开始突破了以一个内地女医务工作者的视角来看待整个工作和援疆的意义。援疆是政治任务,大关系到国家边疆稳定、长治久安的大计,每一项工作都得站到政治大局的高度带对待,因而,使命感非常重。这个工作是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仅仅靠我们个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发挥的能力和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发挥作用也要有合适的氛围和土壤,不仅需要派出单位领导同事的理解支持帮助,还需要受援单位的支持帮助,因而需营造造良好的氛围,也需要我们自己认识自己,准确定位。在远离亲人朋友的陌生环境里,天气、时差、民族、饮食习惯、陌生的工作岗位等等,都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和及时调理自己的角色和情绪,要不然会很难适应。
当地计生委和指导站对我工作上的大胆使用,生活上的关心周到,为我的工作生活创造了优越条件。援博武汉工作组在管理上也是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了我做好工作的信心。博州、市领导及工作组的慰问、关心,让远离家乡的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荣耀。
最后我想说一句话:我此次援疆是不虚此行并满载而归,再次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工作只有一个个新的起点而没有终点,我将调整心态,完成新工作和使命!
第五篇:援疆医生余文丽先进事迹
援疆医生余文丽先进事迹
35岁的余文丽是邢台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今年3月5日,作为河北省第六批援疆干部来到若羌县人民医院工作。4月1日,余文丽的丈夫陈志强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住进邢台市第三医院。
经过3天长途跋涉,4月4日凌晨1时,余文丽赶到邢台市第三人民医院,当她带着愧疚和遗憾签下同意手术通知单时,已经错过了立体定位脑部手术最佳抢救期。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14天后,丈夫苏醒了,32天后,手脚能动一动,可以说些简单的语言。余文丽和陈志强的父母都已年过八旬,体弱多病,怕老人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打击,余文丽没敢告诉双方父母,也没有告诉远在东北大学读书的儿子。余文丽独自一人默默地承担着一切。
在她精心照顾下,陈志强有了一定的恢复,看到丈夫能基本自理时,她对爱人说:“我还要去援疆,尽一个援疆医生的本分,不能半途而废、辜负组织的重托和信任,你怎么看?”她没想到,丈夫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她把丈夫托付给大姑姐照顾,5月15日,余文丽又踏上援疆的征程。10月下旬,由于大姑姐也年过半百,照顾患病的弟弟力不从心。
余文丽返回邢台,征得丈夫同意后,10月22日毅然带着半瘫痪的陈志强回到新疆若羌,继续援疆工作。她一边悉心照顾丈夫,一边兢兢业业地工作。她按时上下班,工作一天也没落下。
若羌县委主要领导得知余文丽的事迹后,立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他们的困难,在询问他们有什么具体困难需要组织解决。余文丽说:“我的想法就是圆满完成援疆任务,给组织一个交代,给若羌人民一个交代。”
作为河北省第六批援疆医生到新疆若羌县人民医院工作。面对环境的不适应和工作上的困难,她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始终牢记一名援疆医生的光荣使命,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若羌人民筑起一道健康的屏障。在爱人得病瘫痪后,她携手患病爱人不辞劳苦再次来到若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援疆干部的高尚情操,用对若羌人民的真情大爱展现了新时代援疆干部的风采。她的感人事迹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赞誉,大家亲切的称赞她为“最美丽的援疆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