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

时间:2019-05-13 14:4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

第一篇: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大力推动新闻宣传工作改进创新,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新闻文风展现新气象

时政报道精简活泼。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改进时政报道,受到群众欢迎和广泛好评。在数量、篇幅、时长上做“减法”,报道更加简短精练,很好体现了精简务实原则。关于领导同志会议活动的报道,人民日报头版一般不超过半个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般不超过15分钟,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新闻联播”基本保持30分钟常态时长。在内容上做“加法”,注重现场描写,挖掘精彩细节,充分利用同期声、现场画面增强表现力,丰富信息量、层次感,使报道生动、鲜活、感人,增强了传播效果。同时,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手段开展时政报道。在总书记地方考察活动报道中,人民微博、新华微博、央视微博先于传统媒体发布消息,增强了时效性、亲和力。

主题宣传生动鲜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活动、重大发展成就来组织策划,主题鲜明、基调昂扬、声势浩大,有力服务中心工作。注重通过深度分析、透彻说理,深入阐释主题内涵,强化主题宣传思想深度、理论高度;注重发掘大题材与普通人之间的关联,讲述最具说服力感染力的故事,让受众“看得下”“听得进”“跟得上”。在为期5个月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主题采访中,各媒体集中推出“学习贯彻十八大”专栏报道,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主题宣传中,记者深入挖掘一线工人鲜活故事,折射国企改革发展的精神力量,引发受众共鸣。

典型宣传质朴感人。注重选择群众身边的典型、刻画典型的真情实感、展示典型的真我本色,树立了一批真实可靠、立体丰满、可信可学的人物形象。大力宣传追梦圆梦的先进典型,如在普通岗位上成就梦想的青岛港工人群体,默默坚守35年接力追梦的“油菜花父子”,奋力实现强军梦的空军试飞员群体、海军某潜艇基地官兵,积聚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强大正能量。加大基层党员干部宣传力度,在重要版面时段开设“最美基层干部”专栏,连续推出菊美多吉等40余位有血有肉、有党性有个性的典型,展示了基层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报道方式呈现新亮点

党报一版逐渐形成新风格。各级党报强化一版的“第一窗口”和龙头引领作用,增强朝气锐气,优化阅读体验,使一版呈现出新风格、新气象。题材范围大大拓展,突破时政报道、成就报道、典型报道的选题局限,大量刊发来自基层一线、反映群众心声、回应社会热点的稿件,许多民生新闻、调查性报道、舆论监督报道登上一版甚至头条。人民日报2013年头版头条报道中,调查性报道92篇,比2012年增加91.7%;舆论监督报道6篇,实现零突破。安徽日报常设栏目“百姓故事”多年来没有稿件上头版,现在固定设置在头版。坚持写短稿、发短文,强化一版导读功能,实行篇版联动,提升版面利用效率,信息容量明显扩大。不少党报优化版面编排,丰富版面元素,提升“可视化”程度,使得一版庄重大气、清秀疏朗。中国日报邀请国外资深版面设计专家牵头组建设计团队,加强版面整体风格设计,加强图片漫画插画运用,增强了传播效果。

评论力度不断加大。发挥主流媒体评论优势,大幅增加评论数量,开设评论专版,针对群众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和重大思想理论问题,提供高人一筹的分析和观点,倡导主流价值、打造思想高地。人民日报2013年初创办评论版,集聚“钟声”“人民时评”“声音”等言论栏目,强化人民日报作为“观点纸”的权威优势。光明日报等也整合各言论专栏,推出评论专版,加大评论力度。不少媒体借鉴“微博时代”表达特征,以微言见大义、启心智、发新声,北京日报“作风小议”、安徽日报“微风”等栏目每篇400字以内,湖北日报“东湖放评”专栏每篇200多字,观点鲜明、以小见大、深入浅出。

推进传播形态创新。积极探索多媒体、全媒体传播,运用微博、微信、二维码、新闻客户端等,将部分稿件由单一的文字形态转化为文字、视频、音频、动漫等形态,丰富呈现形式,拓宽传输渠道,让静态的新闻动起来,实现立体、交互传播。目前新浪微博媒体机构账号数超过1.7万个,百万粉丝以上的媒体微博超过200个。中央电视台为“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40多个栏目开发移动客户端,“央视影音”突破2亿用户,海外用户突破2200万,成为海外用户观看国内电视节目的第一选择。

热点引导开辟新途径

经济民生热点引导更加及时有效。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推动信息发布、舆论引导与实际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以权威信息引领舆论走向,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及时澄清传言谣言,有针对性地疏导情绪、化解阻力、稳定预期,提高政府决策的社会认同度和支持度。在舆论引导中,注意科学把握时、度、效,充分研判可能出现的复杂舆情,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方式稳妥引导。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主要媒体推出“权威访谈”等系列报道,多个部委负责同志接受采访,深入解读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开设“热点面对面”等专栏,对住房、教育、医疗、价格、收入分配等问题正面回应、正面引导,既讲清“怎么看”又回答“怎么办”。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精心打造“求证”等调查类栏目,以科学理性、严肃求真的态度,在众声喧哗中发出真实、准确、客观、权威的声音,澄清不实传闻,还原事实真相。

突发事件报道更加透明有序。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方针,分类研究制定公共安全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舆论引导预案,进一步提升自身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强化事发地方或部门主动引导意识,确保快速有序开展引导。坚持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持续跟进展开报道,满足社会信息需求,挤压负面信息传播空间,努力实现从“先声夺人”到“一路领先”。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全面报道震情灾情和救灾进展,即时展开舆论引导,凝聚起团结一心抗震救灾的强大力量。在重大案件事件报道中,全力推动信息发布,跟踪报道最新进展,赢得工作主动,有力引导和影响境内外舆论。

媒体融合迈出新步伐

媒体融合发展紧迫感增强。把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努力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人民日报提出全媒体传播的发展战略,新华社提出以集成服务推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定“台网互动—台网联动—台网一体”“三步走”战略。

媒体融合探索不断深化。传统媒体稳步推进融合发展,打造出一批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的融合业态,逐渐形成多元融合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载体创新为核心的模式,如中央电视台初步建成“一云多屏”传播体系,观众可通过电脑、电视、移动终端、网络电视客户端等载体收看节目;以流程转变为依托的全媒体内容生产模式,如新华社开通新媒体专线,融文字、图片、图表、漫画和音视频为一体,向用户提供集成服务和产品;多元营利模式,如中国经济网建立经济分类数据库,向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向企业提供定制资讯产品。

媒体融合成效初步显现。融合发展加快了传统媒体信息向新媒体扩展延伸,实现了内容的多渠道多平台展现,正面声音在网络空间进一步放大,互联网传播秩序和舆论生态得到初步改善。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中,传统媒体的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及时刊发有关报道,覆盖超过3亿网民。一些传统主流媒体开展业务流程再造、内部机构整合、资本平台建设等工作,设立融合机构,整合采编流程,为媒体融合深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队伍建设形成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员培训扎实推进。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作为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首次对各类媒体采编人员情况进行全面摸底,首次对在岗采编人员开展全员培训。注重对培训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举办师资培训班,从新闻宣传管理部门、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选拔有关负责同志和优秀新闻工作者进行集中培训,形成基础师资队伍。坚持分级分类、各负其责、不留死角、务求实效,各地各新闻单位分批开办专题培训班,2013年共组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4920期,培训约41.5万人次,基本做到全员参与、全面覆盖。

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逐步深度融合。加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实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和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选聘优秀编辑记者到高校兼职或挂职任教,选派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推动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签署共建新闻学院协议,发挥各自优势共建精品课程、骨干队伍、实践基地和研究智库,形成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相互贯通、协同发展新格局,培养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一流新闻人才。

党管媒体推出新举措

党管媒体原则进一步强化。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松手,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加强新闻媒体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着力巩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加强突出问题治理。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行动,查处了一批真假记者敲诈勒索案件,曝光山西运城“9·20”假记者诈骗等典型案件,形成警示效应。大力治理网络谣言,开展打击“网络大谣”、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宣传,集中报道典型案件,揭露造谣传谣者的违法犯罪事实,曝光网络推手幕后利益链。严格规范党报党刊发行,严肃查处《莱芜日报》《河南教育》等十余种报刊违规行为。

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推进河北、上海、浙江、山东和湖北等5省市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按照“举报查处为重点、惩治引导相结合”的思路,科学设计核查评议程序,完善行业自律长效机制,查处通报一批违规案例。加强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教育,推广湖北省新闻界“我是建设者”大讨论活动做法,中国记协召开“我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记者社会责任主题讨论会”,在全国新闻界发起“以强烈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倡议,得到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响应。(

第二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纪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纪实

2016年02月11日10:56 经济日报

原标题:勇立世界创新潮头

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悠悠长河中,古老声音不曾消逝:“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在科技创新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今天,时代强音响彻中国: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改革提速 创新加油

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

——习近平

行动是最响亮的号角。

2013年9月30日,中关村迎来了一批从中南海来的客人。

总书记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各同志来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他们在新技术成果展区内流连忘返,和科研人员亲切交谈,认真听取各方的汇报和建议。

在这堂生动的“创新课”上,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面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面对越来越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充满转型紧迫感的中国,必须通过改革在创新驱动的道路上加速前进。擂响创新驱动的改革之鼓,需要直击难点、痛点和堵点——

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问题,是多年来的一大痼疾;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科技创新中仍有“孤岛现象”,科技成果转移扩散存在障碍;科技计划、投入、管理分散,创新资源存在“碎片化”„„

总书记说,我们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有持续创新形成的系列成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备良好条件。因此,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决策,想好了、想定了就要决断,不然就可能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甚至可能付出更大代价。

想好了、想定了就要决断!

近年来,围绕创新驱动的改革鼓点密集如雷:《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发布实施;研究审议《国家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纲要》;修订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颁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

改革之鼓敲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

更多资金投向了科研活动:2015年,全社会研发支出预计达到14300亿元,比2010年增长一倍,其中企业研发支出超过77%。

更多高质量的论文专利涌现: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被引次数从2010年第八位攀升至2015年的第四位,农业、化学、材料等7个学科领域被引次数已升至世界第二位;国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一和第二。

更多创新成果走向广阔市场:2015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453家;技术交易总额达到9835亿元,同比增加约14.7%。

创新引擎的强大动力在高技术产业跑道上更加凸显:尽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仍然逆势上扬,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4年,纳入统计的115家国家高新区园区工业总产值接近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我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有望增加到55.1%。

自主创新 硕果累累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习近平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科技研发大多是对国外成果的模仿与跟踪,而我们决心让中国量子信息技术做到全世界最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和其团队为了这个梦想不竭创新,在多光子纠缠操纵实验研究上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安全通信距离超过100公里的光纤量子密钥分发。

对这项引起国际轰动的中国自主创新成果,英国《自然》杂志不吝赞美:“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从10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凭借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上的自主创新硕果,潘建伟获得了2015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这样高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的接连涌现,不断强化着中国的创新自信。总书记说,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我国进入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联发展、叠 加发展的关键时期,给自主创新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是源头创新的主力军。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分类管理和绩效考核,增强知识创造和供给。我国遵循基础研究的特点和规律,大力推进国家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学科布局均衡发展,在纳米绿色印刷制版、量子通信及组网、高温超导材料、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诱导多功能性干细胞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突出成果,基础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充分运用“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法宝,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我国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一系列大型科技攻关活动,不断提高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成就举世瞩目;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蝉联“六连冠”,在生物医药、工程仿真、智慧城市、新材料等领域应用取得显著效益;

国产首架大飞机C919成功总装下线,ARJ-21支线飞机成功实现商业销售和运营;

北斗导航系统广泛应用,形成1000多亿元产值;

高分系列卫星成功发射,在国土普查、环境监测等18个行业1100多家单位得到广泛应用;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创造7062米世界同类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带动海洋资源勘探技术和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CAP1400全面完成实验验证,高温气冷堆商业化示范进展顺利,快中子实验堆成功并网发电。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成就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企业。我国企业在高铁、核能、通讯设备、无人机、辐射成像等领域的产品成功打入发达国家市场,出现了中国中车、中核集团、华为、中兴、大疆科技、同方威视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制造龙头企业。

创新驱动 人才为先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习近平

2012年6月,李进作出了一个在亲朋眼里有些“疯狂”的决定:辞去国际医药巨头阿利斯康科学总监的职位,来到成都高新区开始创业。

创新药研制有环环关卡,最源头的一个,就是需要有一个很大的化合物库来进行前期药物筛选。这个库越大,筛选成功率也越高。可建成一个有几百万种化合物的库需要几十亿美金,这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只能靠仿制在产业链低端徘徊。李进创立的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依靠领先全球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合成及筛选技术,只用两年半时间就建成了14亿种化合物的库,成本只有国外的1/6。这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已跟团队深深地融入创业洪流,誓为中国制药做“先导”。

李进只是近年来庞大的海外归国人才队伍中的一员:近5年回国人才超过110万人,是前30年回国人数的3倍。

近年来,通过齐心协力的系统改革和制度完善,我国人才结构极大优化,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基本形成: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长江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计划有力促进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人,研发人员超过535万人,其中企业研发人员398万人;“80后”“90后”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成为科研主力军和生力军;一批优秀企业家加速涌现,成为引领创新创业浪潮的核心力量„„

人才需要在充满活力的市场机遇中实现价值。近年来,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渐渐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全国各类众创空间已超过2300家,与现有25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1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46个国家高新区,共同形成完整的创业服务链条和良好的创新生态,在孵企业超过10万家,培育上市和挂牌企业600多家,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80万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2016年新年伊始,总书记在“山城”重庆考察,为中国新一年的发展谋篇布局,首次为每个“理念”增添了动词,放在“创新”前边的动词是“崇尚”。

这个动词蕴含着深沉有力的激励:

我们一定要从“要我创新”变成“我要创新”,以更加主动的矫健步伐走在创新驱动的大道上!

我们一定会将创新变成中国的新风尚,成为每个国人心中的火苗,一起为灿烂的中国梦熊熊燃烧!

第三篇: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着眼于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着眼于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内涵深刻,语重心长,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增强宗旨意识和加强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

实践党的宗旨和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是有机统一的

去年11月15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围绕党的宗旨和作风,明确提出两大课题:一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二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如此掷地有声的宣示,成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印记鲜明的亮相。

党的宗旨反映党的性质和理想,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来不得半点含糊。关于我们党的宗旨,习近平同志指出,“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央的考虑,是要为人民做事”。用语朴实简洁,态度鲜明有力,内容提纲挈领,看起来是重申党的一贯主张,却很有现实针对性,道出了共产党人在新形势下必须坚守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只有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共产党人才立得住。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中延伸出来的。

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践自己的宗旨,总是和自己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今天,为实践宗旨做的最大事情,就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把这个目标概括为中国梦,指出它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些论述实际上把党的宗旨具体化了,和党的历史使命、和人民的愿望理想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了。这启示我们,我们党讲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际上都是围绕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从不同角度展开的,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中延伸出来的。

党的宗旨和人民的利益、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的愿望既然如此密不可分,那么,看党员干部是不是牢固坚持了党的宗旨意识,首先就要看党员干部干的事情是不是党和人民需要干的,是不是在努力地为人民造福。对此,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当前,党领导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深入到社会利益结构大面积、大幅度调整时期,人民群众自身利益格局的分化比较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实践党的宗旨的着力点,或者说衡量党员干部是不是在干党和人民需要干的事情,就要看党员干部能不能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和维护困难群众的利益。实践党的宗旨,为党的目标奋斗,必须聚焦到、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上。

实践党的宗旨,朝着党的奋斗目标前进,必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历史观。党员干部为实践党的宗旨、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所做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人民自己的努力。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启示我们,要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必须善于在党与群众之间建立信念纽带,用共同理想把人民团结起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能否实现,取决于党员干部在实践中能不能用贴近群众利益、符合人民愿望的具体目标把人民群众的精神、信念和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做到了,实践党的宗旨、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就有了根本保证。

以优良的作风凝聚人民,发挥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靠什么才能凝聚起人民的力量呢?靠我们党的优良作风。

关于党的优良作风,习近平同志作了概括,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宗旨和作风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是目标和途径的关系。作风的好坏直接源于宗旨意识的强弱,而没有相应的作风来保证,宗旨意识就体现不出来、落不到实处。是不是实践了党的宗旨,从结果看在于是不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了人民利益,从过程看在于党员干部的作风是不是过硬。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就是靠自己艰苦扎实的工作作风来联系、影响、带动群众。毛泽东同志曾经把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比作“挖山”,把人民大众比作“上帝”,怎样才能把人民凝聚在自己的周围一齐把山挖掉呢?他说,要像愚公移山那样去“感动上帝”,使广大人民群众“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愚公移山就是一种作风,没有这样的作风,就“感动”不了群众,也就谈不上联系、影响和带动群众。习近平同志讲的“打铁还需自身硬”,点出了密切联系群众、感染影响群众的精要。党员干部自身硬,要硬在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硬在能够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硬在以优良的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毫无疑问,在今天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关键在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同志提出,“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论断揭示了在新形势下作风建设的紧迫性及其要害所在。脱离群众之所以是最大危险,在于它是政治危险,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危险。脱离群众的作风之弊和行为之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道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不仅实践党的宗旨成了一句空话,党的性质也会变化,生死存亡的问题自然出现。脱离群众有许多表现形式,今天最突出的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才可能有更好条件。这就是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聚焦到解决“四风”上的根本原因。

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呢?习近平同志多次引用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实践党的宗旨,和人民群众形成血肉联系,没有感情是不行的。我们讲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说到底就是一个感情问题。

所谓感情,就是对人民群众的仁爱之心、关爱之心。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接地气”,只有接了地气,才能培养对群众的感情。如果不带着感情去做接地气的“动作”,和群众就形成不了鱼水关系、血肉联系,而往往形成“油水关系”。感情是和群众处出来的,不处,就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感情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不干,就难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处了,干了,感情油然而生,就会自觉地把转变工作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自觉地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事情。有些事即使一时办不成,只要已经真心实意、尽心竭力去努力了,群众也会理解。因为是不是带着感情为群众做事,群众是看得出来、体会得到的。带着感情为群众做事,群众会受到感染,就会同心同德和党一起把事情干成。这就叫以优良的作风把群众凝聚在一起,这样才能发挥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关键在于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提出,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要“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般情况下,只有把道理真正弄懂了,行动才能持久;只有行动上落实了,对道理的领悟才能更深入。

多年来,中央经常讲坚持党的宗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围绕改进作风也发了不少文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为什么背离党的宗旨、脱离群众的现象依然有不少?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主观上无疑是因为宗旨意识不牢固、不坚定,客观上也与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有关。此外,还有一个知与行的关系问题需要解决。习近平同志强调“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就是为了促进知行合一。“知”是思想自觉,“行”是行动自觉。思想和行动同时自觉、同时努力,既是以知促行,也是以行促知。

所谓思想自觉,不只是在理论认识上悟深悟透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丰富内涵和极端重要性,还要联系自己,经常问问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群众做事情?经常想想群众在我们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我们在群众中是什么形象?经常检查是不是按党章的要求和党内法规去做了?习近平同志对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概括起来就是通过思想自觉,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

这样的思想自觉看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不那么容易。实现思想自觉,与我国传统文化中讲的“慎独”类似,需要对自己的思想时时刻刻形成一种警示、压力甚至“折磨”。人们说“工作上要艰苦,思想上更要艰苦”,就是这个意思。过思想上艰苦这一关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必须联系自己,听意见、查问题、改作风,很复杂且多反复,时常触及自己的感情和利益,有时难免还有委屈。但如果不直面这些警示、压力甚至“折磨”,就谈不上自觉地去把道理悟深悟透。

真正的思想自觉总要落实到行动上,也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能体现思想自觉。在改进作风过程中,如果停留在文件上,停留在会议上,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那就可能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以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这种现象既缺少思想自觉,更没有行动自觉。一般说来,现在的领导干部文化程度和理论水平都不低,谈理论认识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只落在会议和简报上,真抓实干则不甚了了,就说明思想自觉没有转化为行动自觉。殊不知,行动自觉才是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试金石。只有在身体力行为人民做事、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宗旨意识的真谛,才能通过优良作风把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发挥好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当然,实现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道理不言自明: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在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问题上,实现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过程就是经受宗旨意识和作风建设新考验的过程,就是形成风气、形成习惯、形成长效机制的过程。

第四篇: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讲话。系列重要讲话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髓,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体会到,系列重要讲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了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充满了正气、骨气、底气,极大地提振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精气神,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强调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鲜明主题。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这些重要观点,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

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朴实生动、情真意切,深入浅出、富有哲理,说的是老百姓的话,讲的是老百姓的事,特别解渴、特别接地气,从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实事求是的精神品格。

强调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核心内容和鲜明特色。关于想问题的立足点,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品格

历史唯物主义是共产党人认识与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善于从历史的大视野考虑问题,从发展的大趋势分析问题,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纵深感,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

总书记善于将历史经验有机地融入治国理政实践,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执政风格。他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品质

唯物辩证法是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了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十分清醒、理性、透彻。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能非此即彼,要辩证地看问题。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总书记的这些方法论,体现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功底,构成了完整、科学的辩证思维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

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推动我们的各项事业顺利前进。

第五篇: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不仅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政治宣示,也是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方略、内政外交政策的全面阐释。

这些重要讲话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勾画了党和国家走向未来的宏伟图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最新进展。

学习好、把握好、贯彻好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就是对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再推动、再落实,我们必须在深刻理解内涵、准确把握实质、推动实际工作上下功夫。

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表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握的重大理论问题、战略部署等,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我们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先后在多个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梦的内涵实质、实现道路、依靠力量、历史意义等作了系统阐释。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思想引领和精神旗帜。

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些重要论断,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总结,凝聚了我们朝什么方向改革、如何推进改革的共识和力量,为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基本遵循。

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发展是夯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的根本途径。习近平多次强调,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人甩在后边。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稳中求好、稳中求优。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些重要论断,是在深刻总结中国近代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深刻揭示了发展是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所有问题困难的关键,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全党工作提供了重要思想引领和行动指针。

下载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 编者按: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了《党的十八大以来......

    十八大以来党的专业名词

    1. “五位一体”总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推荐)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 2017-10-16 04: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者按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形势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形势教育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研讨材料

    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研讨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是离我们最近的历史,也是我们感受最深的历史。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并阐述实现......

    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5篇范文

    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

    十八大以来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发展创新研究述评

    十八大以来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发展创新研究述评 十八大以来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发展创新研究述评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 李贽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

    十八大以来重要讲话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复兴之路》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