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先进集体材料
河北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背景材料
河北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成立于1995年5月,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技术中心本级下设办公室、技术部、监测台,所属单位有微波总站、卫星地球站、307发射台、717发射台、834发射台、662发射台、科研所(中波台管理中心)等单位。其中307发射台和834台卫视发射机房属于高山发射台,662发射台与717发射台均远离城区,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河北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含所属台站)共有正式职工400多人(含退休人员),聘用人员100多人。
河北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担负着全省广播电视节目的卫星传输、微波传输和地面无线覆盖及中波实验的技术维护管理任务,担负全省广播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监测任务,同局科技处一道共同承担安全播出指挥调度任务,微波总站还负责京—冀—晋—蒙数字微波电路河北段的维护任务。
多年来,河北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技术维护总方针,紧紧围绕安全播出这个中心,认真做好技术维护管理的各项工作,在历次重要播出保障期内,所属台站均实现了零秒停播,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和肯定。本单位及所属台站连续3年以上无重大技术安全事故、无重大停播事故、无人为责任事故,无重大设备、器材损坏事故。
河北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先进事迹材料
河北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成立于1995年5月,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技术中心本级下设办公室、技术部、监测台,所属单位有微波总站、卫星地球站、307发射台、717发射台、834发射台、662发射台、科研所(中波台管理中心)等单位。其中307发射台和834台卫视发射机房属于高山发射台,662发射台与717发射台均远离城区,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河北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含所属台站)共有正式职工400多人(含退休人员),聘用人员100多人。
河北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担负着全省广播电视节目的卫星传输、微波传输和地面无线覆盖及中波实验的技术维护管理任务,担负全省广播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监测任务,同局科技处一道共同承担安全播出指挥调度任务,微波总站还负责京—冀—晋—蒙数字微波电路河北段的维护任务。现有卫星地球站一座,数字微波电路1600多公里,中波发射机、调频发射机、电视发射机共40部(不含备机),传输发射中央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河北电台和河北电视台的各套节目。河北省广播电视监测网能够对全省市级以上各有线、无线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进行实时监测,203块安全播出预警屏分布在全省县级以上各重要播出台站,可及时接收指挥调度中心的各项指令。
多年来,河北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干部职工在总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局党组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不间断、高质量、既经 济、又安全”技术维护总方针,紧紧围绕安全播出这个中心,加强管理,凝心敬业,顽强拼搏,努力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在基础建设建设、设备更新改造、职工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完成了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等历次重要播出保障期内,所属台站均实现了零秒停播,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和肯定。本单位及所属台站连续3年以上无重大技术安全事故、无重大停播事故、无人为责任事故,无重大设备、器材损坏事故。
一、建章立制,增强全员安全播出意识,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安全播出是我们广播电视技术系统的中心工作。多年来,技术中心注重对全体人员安全播出意识的培养,从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和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管理,组织编印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制度汇编》、《广播电视值班岗位工作标准》、《广播电视设备检修工作标准》等规章性文件,对各系统技术维护和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用制度约束人,用规章管理人,使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范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定期组织安全播出例会,各台站每月组织召开技术分析会,对一个月的播出情况进行总结,对播出中出现的问题查找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并按照《河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安全播出等级预警管理办法》确定预警等级。每季组织召中心安全播出例会,及时传达上级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对涉及安全播出的重要事项做出决议。在日常维护工作中,按照运维规程,严格执行系统设备的周检、月检、季检和年检,以及重要播出保障期前的维 护检修,定期对系统设备技术指标进行调整,对覆盖情况进行调查、收测,每当重要播出和重大节日前都组织进行思想动员,安排落实各项保障措施,重要播出保障期内,中心领导在岗带班,重点时段技术骨干上岗,各级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确保了重要播出期、重点时段零秒停播。近3年来技术中心所属台站未发生过重大停播事故,系统运行指标满足国家标准。
二、认真贯彻落实《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及各系统实施细则,不断完善各系统技术配置。
总局制定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总局第62号令)及各系统实施细则印发后,技术中心及时组织各单位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将规定和实施细则辑印成册,下发各台站,并组织科以上干部培训班,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对规定的具体条款进行解析,各台站领导及机房主任及管理科室人员均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使大家进一步加强了对规定的认识和理解,准确把握62号令及各专业系统实施细则的内容要求,同时对照各专业实施细则对各台站供配电系统、信号源系统、播出系统、监控系统、台站环境及仪器仪表的配置进行逐一检查和自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经过初评估,中心所属台站大部分系统设备均达到了省级台站(一级)的保障要求,对尚未达到保障要求的部分系统已经制定了整改计划,目前此项工作仍在进行中。
三、加强督导检查,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安全播出的各项要求 和措施落到实处。
为了确保安全播出的各项要求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技术中心领导经常深入播出一线,组织相关人员督导检查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对保障广播电视设施安全及确保各播出系统安全运行提出要求,明确重点,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确保不出现问题。
技术中心坚持把防范非法攻击破坏与保障日常安全播出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全省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应急预案》的框架下,不断完善和修订各系统应急措施和应急手段,明确应急流程,组织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播出一线值检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在党的“十七大”、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等重要保障期前,多次组织检查组深入各台站、各机房就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播出系统的维护、应急措施的落实等方面对各个系统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为保障各重要播出期的安全奠定了基础,确保不出现问题。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进行技术系统的升级改造,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是实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发挥技术支撑作用的前提和保障,技术中心高度重视,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陈旧系统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使 安全播出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1、全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2007年,根据安全播出指挥调度中心的任务需要,建设了由电话联络、预警发布和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组成的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预警发布系统控制中心已与省直各播出单位、各市县重要播出台站共203个接收终端联网,可随时发布信息和指令;制定了24个电话分组表,可分别进行指挥调度,实现30方电话会议;建立广播电视技术资源库,为高效指挥调度提供基础服务。
2、全省广播电视监测系统。2007年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实现了对省直属播出单位及11个设区市有线、无线广播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监测,并为各职能部门提供监管服务。该项目荣获国家广电局科技创新三等奖。今年又进行了系统的升级改造,可实现对市级以上数字电视节目的监测,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中。
3、卫星地球站和717发射台的迁建工程。为了减少周围环境对台站安全运行的影响,自2008年开始对卫星地球站和717中波发射台进行了整体迁建,新建了播出机房、供配电系统、信号源系统、天馈系统,并更新部分发射设备和监控系统,使卫星地球站和中波发射台的设备运行更加安全。
4、自动化播出和管理系统。近几年,加大了对各播出台站自动化播出和管理系统的建设力度。2008年,建成了307调频机房自动监控系统,实现播出设备的自动开关、自动倒备,信号源自动切换 等功能;09年717台完成了信号源的自动监控系统;2009年自行设计实施了全省微波电路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实现微波电路各中继站的远程监控,该项目获省局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010年834发射台实现了全台的自动化播出和管理,可远程遥控白石山发射机房的设备运行状态及对全台供电、信号源和播出设备进行管理。
5、供配电系统改造。2009年和2010年对307发射台两路专用供电线路进行更新改造,建设了电力塔9座、更换了电力线杆,共改造供电线路12公里;2007年、2008年先后对307台、834台的高低压配电系统进行了更新改造,更换高压开关柜、电容补偿柜、低压配电柜及自备发电机等。
6、发射设备更新改造。针对各台站发射设备陈旧的问题,技术中心采取措施,下大力促进更新改造。通过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与电台、电视台合作等方式,逐步对发射机、天馈线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改造。近5年来,有一半以上的发射机和天馈线得到更新,大部分频率、频道配备了备机,全部设备实现固态化,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损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为发射台站实现自动化提供了基础条件。
7、采取技术防范措施,确保广播电视设施安全。在播出机房、传输机房、电力机房、天馈线场地等重要设施、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红外线报警装置,同时加强值班和巡逻,保证广播电视设施运行安全。完善避雷接地系统,防范雷电对广电设施的破坏,特别是307 台和白石山发射机房等高山台站,积极与相关机构联系,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取得了明显效果,使台站的防雷击能力大大增强。
五、加强队伍建设,关心职工生活,努力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根据中心所属台站大多远离城区、工作地点分散,工作环境艰苦等现实情况,中心领导班子特别重视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思想稳定、作风过硬、技术精良的技术队伍,培养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同时关心职工的学习生活,注重对技术骨干的培养,经常开展各种学习培训,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使大家虽远离机关,仍时时感受到领导的关怀和大家庭的温暖。
近几年,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先创优等活动中,中心通过集中动员、学习辅导、小组讨论、撰写体会、参观考察、演讲比赛等方式,激发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在今年争先创优活动中,中心组织党员干部举办了“重温入党誓词”、“升国旗、唱国歌”等活动,激励大家把争先创优融入到做好本职工作中,争创安全播出优胜机房,争当技术维护先进个人。鼓励各台站开展在岗培训,干什么学什么,提高值检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等形式,把业务学习和运行维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经常选派技术骨干参加总局和省局举办的技术讲座和技术培训,每年组织开展技术能手竞赛活动,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局和总局的比赛,均取得较好成绩。对业绩突出的技术骨干,大胆使用,及时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
中心领导时刻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经常深入各台站了解播出 情况,帮助解决播出工作中的问题,解决职工生活中的困难,每到节假日,都到各台站对坚守岗位的干部职工进行慰问。09年11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袭击了河北东南部,阻断了通往高山台站的道路。为了保证台站职工的正常生活,消除暴雪对安全播出的影响,中心领导购买了肉食蔬菜,冒雪送往台站,并组织人力、机械清扫积雪,稳定职工情绪,保证了各台站、各播出系统的正常运行。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职工必须时刻绷紧弦,一刻也不能放松。河北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广大干部职工深知自己的责任,我们将继续发扬严、细、实、慎的广电技术精神,凝心聚力,不断为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〇一〇年十月
第二篇:2009河北省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2009河北省先进集体(科室)事迹材料
XX公司办公室事迹材料
XX公司办公室共有职工12人,作为企业的综合办事机构及后勤保障部门,涉及工作琐碎复杂。下设档案室、司机班、食堂、警卫室等相关部门。
办公室工作任务重、困难多,但全科室人员密切配合、齐心协力,一直紧紧围绕公司工作,不断深化管理意识,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发挥了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协调综合、后勤保障的作用,牢固树立了服务、效率意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推动了公司的发展。
一、加强思想建设,全力打造德才兼备的职工队伍
办公室一直高度重视职工队伍建设,在强调相关业务学习的同时,不断加大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力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公室经常进行职工思想态势调查,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实际,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联系职工的思想实际,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2008年公司成立党支部,办公室有四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办公室严格坚持每月两次的学习制度,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单位的各项制度和规定,领会精神,从细微处着手建立工作规范,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进而实现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学习,增强了全科人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工作中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2008年办公室组织了两次公司全体人员的法律学习培训。另外进行了本部门的相应法律知识考试。精心培育“知法、懂法、守法”政治过关、业务精良、思想先进的战斗队伍。
二、强化科学管理,精心营造规范有序的办公环境
办公室结合实际,集思广益,力求实效,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会议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值班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公司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为公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充分考虑办公室工作特点和人员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明了纪律,规范运作,完善了《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和《保密制度》。明确了办公室成员的职责,增强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时间观念,为办公室工作的有序运转奠定了基础。为长久保持公司形象,建立了定期卫生大扫除和卫生检查制度,使公司整体卫生有了极大提升。
充分利用标准化管理体系。使办公流程清楚化,从会议方案预备到会议精神落实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编制了一张流程图,每个环节都明确专人负责,分清责任;办公流程制度化,明确办公的各个环节、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办事流程规范化,对调查研究、督查督办、领导交办事项、政务接待、政务值班、机要保密等日常工作,都建立了规章制度,使每一项工作不断档、不脱节、无死角、无盲区。
强化责任建设,硬化岗位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办公室岗位职责,将办公室分成文秘、综合、机要、后勤等各个岗位,制定各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落实指标,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实施全员目标治理,做到年有工作要点、季有工作安排、月有情况通报,同时按照人员责任分工情况,将个人德、能、勤、绩进行量化考核,制定了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抓服务、讲奉献,扎实做好公司后勤保障工作
后勤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头绪众多。作为公司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稍有闪失就会牵涉全局,因此责任重大。与其他业务工作的轰轰烈烈、众人瞩目相比,办公室后勤保障工作显得默默无闻、少人问津。因此,一定要能忍得住寂寞、吃得下清苦、挨得下劳累。办公室全体人员正是
深深体会到了这项工作的艰辛,也更感受了自己肩上的千钧重任。他们毅然担负起了这项艰巨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昂扬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每一件细微的工作之中,切实发挥了服务员和炊事员的应有作用,为公司办公室工作的高效运转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5月,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办公室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号召全公司职工捐款,统计公司四川籍民工,看是否有家在灾区的员工以便及时援助。并在5月29日国难日组织公司职工集体默哀三分钟。整个宏昌公司及职工总计为地震灾区捐款20多万元。
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08年终于梦圆北京。为了确保奥运会的顺利进行,奥运安全保卫工作成为奥运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安保工作的主管科室,办公室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等困难,强化责任意识,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为了配合奥运安保工作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全程监控奥保工作态势,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利用黑板报等载体,加强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迎奥运、保平安”行动的重要意义,宣传奥运安全知识,提高公司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办公室坚持每周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分析当前形势,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抽调专门人员成立督导小组,将这项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定期督促检查,好的表扬奖励,差的要通报批评。
认真组织开展了“三个年”活动。配合安全科研究制定了《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落实年工作方案》、《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年工作方案》和《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工作方案》。
为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满足信息社会的高效率要求,办公室积极推进公司网上办公的应用和普及,多次组织全体工作人员,通过专门制发文件、组织培训等方式对网络应用和维护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提高了全体人员的电脑网络操作技能。在办公室不懈的努力下,目前,公司全部实现了宽带上网。绝大部分的文件传递、修改、写作和查询等都已经通过电脑和网络来完成,使办公效率成倍提高,最大限度节约了行政资源。
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再创佳绩
XX公司是具有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河北省同行业先进水平,连续三年被评为“河北省先进建筑企业”、“河北省建筑业诚信企业”、“河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诚实守信、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工会,曾获得“河北省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公司领导核心坚强,民主管理发挥的出色,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职工经济权益和民主权利得到落实和保障。
办公室作为公司的核心科室,紧紧围绕全公司的中心部署和目标任务,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职能。使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公司建设,为公司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为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做出了一份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广播电视村村通先进集体经验材料
广播电视村村通先进集体经验材料
自从2006年开始实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以来,*县发展和改革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村村通”工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来抓,科学制定规划,千方百计争取资金,用超常手段、超常措施,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了16个乡镇、132个行政村的有线电视联网任务和347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新标准建设。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一是建立健全村村通工作领导机制。县发改局作为全县“村村通”领导成员单位,坚持把“村村通”工作列入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参与制定了《全县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实施方案》,二是建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抽调人员、出动车辆、集中十天时间,对全县16个乡镇132个项目村,逐村逐院进行检查督办,任务到项,时间到天,责任到人,村村过关,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办通报。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三是建立村村通工程社会化、项目化运作机制。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作为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作为“民生八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明在研究制定我县“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举全县之力实现我县全部实现“村村通”的目标。
二、科学规划,快速推进。在认真总结以前 “村村通”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采取所有实施
项目的村与县光纤联网的组网方式,以县局中心机房前端为中心,以网络分公司各营业部为基础,实行光纤到村,电缆入户。网络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为主要功能,以改善收听,收视节目质量,增加节目套数,增强服务功能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全县广播电视有效覆盖,增加入网率,实现“全县一张网,县乡一盘棋”的目标,在工程建设之初,我们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追求合理的性价比及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和维修方便性,进行一次性规划,分布实施,在网络设计上坚持立足现状,着眼未来,注重效益。做到既满足目前的基本收视,又便于升级满足将来新业务对基础网的要求。网络结构先进合理,既能支持当前模拟业务,又要兼顾数字业务,为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打好基础。在工程实施中,将市场经济理论运用到“村村通”建设过程中,把“村村通”不仅作为广电事业推进,更是作为广电产业来突破。我们坚持以建设为主,发展为辅,边建设、边发展的工程建设思路,不等不靠,积极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投资,想法筹措资金115.5万元。二是利用与合作企业和单位的良好信誉,与厂家签订协议,先发货,后按工程进度分批付款,保证了工程中的配套材料及时到位。确保了工程的快速推进。
三、强化管理,严格验收。在“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我们我们始终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职能,严格按照要求、按标准规范操作做好项目建设的监管工作。一是项目建设“四制”落实到位。所有建设
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规定,认真落实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保证了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杜绝了不正之风的发生。二是程序监督到位。对国投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局领导带领有关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全程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责成整改,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三是对国投资金使用监督到位。与县财政局协调配合,坚持按工程建设进度分批拨付资金,并且做到了先核实工程进度和工作量,再经集体研究后拨付资金,防止了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现象,确保了专款专用。四是竣工验收检查到位。项目建成后,我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投资计划、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及组织实施方案,进行全面的审查与复核,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提出整改意见。
第四篇:广播电视中心心得体会
广播电视中心心得体会
5月13日广电中心学习了刘奎生在中国共产党大宁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通过学习讲话,增强了我对广电事业的责任感、荣誉感,明确了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方向。
刘书记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十届县委的工作。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转变观念谋发展,突出重点抓落实,强化措施保民生,完成了十届县委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县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发展新成就。
在回顾了十届县委的工作之后,刘书记确定了今后五年,县委基本工作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实施生态立县、林果富民、工业强县战略,着眼特色兴产业,依托资源抓开发,突出抓好产业富民、山川绿化、工业崛起、城市建设、民生改善,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抓好平安和谐,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奋起直追,奋力赶超,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大宁。
通过学习我也认识到自己不足和在今后的工作应加强的主要有几方面。
第一、要夯实专业技能熟练业务知识
广电的发展离不开年轻队伍的奋进,只有我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不断加强,才能为广电事业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第二、加强创新能力提高自我学习
年轻的创新力是推动企事业发展的核心力,为广电注入新鲜的血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加强自我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
第三,习惯成自然前辈是借鉴
在广电中心工作的这段时间,从各位前辈的身上认识到他们的敬业精神,在配音中不希望有一丝的错误,在工作中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平时的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也为以后的工作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刘奎生在中国共产党大宁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也为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树立了目标。
第五篇:武汉广播电视中心
武汉广播电视中心
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座落在汉口西北湖畔,建设大道金融一条街和王家墩中央商务区与之交相辉映。中心占地面积53亩,分东西两区,东区为广电森林,越过广电路,西区为主体建筑群——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总投资7.4亿元。
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地上35层,地下2层,左右各有5层裙房相连,主楼高180米,总建筑面积74020平方米。拥有6个大型演播厅,其中,400平方米开放式演播厅被誉为电视节目直播的“万能工厂”;设在五楼的国际广播电视中心(IBC)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该系统可以广泛地采集和存储节目,及时地编辑、制作节目,安全高质量地向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传送节目。
此外,大楼内还拥有通透式的办公区、现代化的制作机房、多功能的会议室以及直升机停机坪等先进设施,能够极大地满足武汉广电事业产业的发展需要。
武汉广播电视中心的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求真务实的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武汉广电与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成功开展战略合作,实现了建设与发展的双赢共进。
随着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的落成,武汉广电形成了“三点一线”的发展新格局:新楼成为武汉电视采编、制作、演播中心和局(总台)办公地;距新楼一公里的武汉广电老楼,改造装修后,将成为具有近60年历史的武汉广播的大本营,同时还集中了现代化的广播、电视播控机房和有线数字网络传输机房。而在另一块黄金宝地香港路广电基地,拟建一座超大型的演艺厅,在满足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的同时,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武汉广电事业产业的新亮点。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落成六城会国际广播电视中心(IBC)启
动
10月24日上午,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执委会主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宪生在刚刚落成的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宣布,六城会国际广播电视中心(International Broadcast Centre)正式启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省、市委宣传部和全国100多家电台、电视台发来贺信、贺电。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贺电说:近年来,武汉市广播电视局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方针,产生了一批广播电视精品节目栏目;坚持安全播出,全面提升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坚持品牌发展和节目定位,形成良好社会影响,有效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总体实力日益增强,成为全国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六城会执委会副主任、武汉市副市长刘顺妮先后致辞,对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落成和六城会IBC信息平台启动表示热烈祝贺。
孙玉胜说,多年来,中央电视台与武汉广播电视总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次全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在武汉举行,中央电视台与执委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明天开始,将在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内与武汉台共同主播开幕式、闭幕式及各项精彩赛事,六城会的盛况将从这里走出武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刘顺妮说,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的落成和六城会IBC信息平台的开通,是我市文化基础设施的重大成果,将为建设现代传媒、追踪先进技术搭建起更加宽阔的平台;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软实力”的提升,推动我市宣传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新的动力。
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执委会主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宪生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国际广播电视中心(IBC)正式启动。
武汉广播电视中心是武汉市十五规划重点工程,座落在汉口西北湖畔,占地53亩,分东西两区,东区为广电森林,西区为主体建筑群——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主楼地上35层,地下2层,左右各有5层裙房相连。总建筑面积74020平方米,拥有6个大型演播厅。其中,400平方米开放式演播厅被誉为电视节目制作和直播的“万能工厂”。主楼的中心制作机房里,装备了50套先进的非线性数字编辑工作站和20多台(套)服务器,六城会国际广播电视中心(IBC)就设立在这里,它能承担所有赛事场馆电视信号的采集,储存和制作、编辑、传递任
务。
据武汉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值友介绍,随着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的落成,武汉广电形成“三点一线”的发展新格局:新楼成为武汉电视采编、制作、演播中心和局(总台)办公地;武汉广电老楼改造装修后将成为武汉广播的大本营,同时还集中了现代化的广播、电视播控机房和有线数字网络传输机房。在另一块黄金宝地香港路广电基地,拟建一座超大型的演艺厅,在满足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的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跃上新高度 奔向新征程 武汉广电事业产业发展写意
金秋十月,果熟花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武汉市“十五”规划重点工程——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胜利落成。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35层、180米高武汉广播电视中心主楼雄伟挺拔,大气壮观;5层裙楼分列东西,和谐拱卫。透过近邻汉口西北湖的碧水绿树,一艘具有象征意义的“航船”高挂云帆,展露乘风破浪的英姿。
循着建设大道金融一条街最大的一片绿荫广场进入大楼,步移景异,新风扑面——面积达2000平方米,内空高达15米的主入口大厅宽敞明亮,典雅与现代融为一体;跨越四楼、五楼的400平方米开放式演播厅,拥有360度灯光照明设计和全方位的演播背景,堪称电视节目制作和直播的“万能工厂”;五楼的中心制作机房里,装备了50套先进的非线性数字编辑工作站和20多台服务器。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国际广播电视中心(IBC)就设立在这里,它能承担所有赛事场馆电视信号的采集、存储和编辑、制作、传送任务。
面对新楼新景新气象,武汉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总编辑吕值友思考得更多的是发展的课题。他说,这是一座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它的建成,不仅意味着武汉广电的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跃上新的高度,同时,也鞭策着武汉广电人不断创新创优、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奔向新的征程。
发展是硬道理。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的建设,依托的正是事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
与大楼建设同步,武汉广电始终坚持新闻立台,围绕中心工作,形成舆论强势;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品牌至上,《武汉新闻》、《都市写真》、《百姓连线》、《科技之光》、《都市茶座》、《行风连线》、《都市田野风》等广播电视栏目进入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名栏目行列;始终坚持特色化定位、差异化竞争,科教、外宣、青少、体育、文艺等节目、栏目呈现鲜明个性特征,收视率、收视份额在武汉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在武汉广电的旗下,集合了近800名专业技术人才。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锐意进取;名编剧、名导演、名制片各展所长。从《江汉朝宗》到《今日大武汉》,从《武汉水云间》到《魅力武汉》、《武汉在前进》,武汉广电人浓墨重彩地宣传武汉,与全市人民一道探索前进的方向,凝聚前进的力量。
进入新世纪、新时期,武汉的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城市改革经验和建设成就,频频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发稿量连年居省会城市台前列,多次受到市里的通报表彰。与央视合办的“江城月·中华情”中秋晚会、CCTV2006经济人物评选“中部之夜”晚会、女足世界杯直播等传播海内外,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武汉广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广电事业和产业。近五年来,全局总资产增幅53%,总收入增幅85%,利润增幅286.7%。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武汉有线HFC宽带网络覆盖用户近170万户,居华中地区首位,并在全国率先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提速,到2008年底,可望突破100万户;影视公司年产电视剧200多部集,《武昌首义》、《农民代表》等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
武汉广电不断追踪时代潮流,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在全国城市台处于领先水平,并荣获“科技成果”证书;广播频率播出设备完成数字化改造;13讯道全数字大型电视转播车能够为所有赛事及大型综艺活动直播提供优质国际讯号。随着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的落成,武汉广电技术进步再上台阶,一流的演播设施,一流的办公环境,一流的制作装备,为事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春天,在西北湖畔广电森林种植的株株新苗,已经展露出盎然生机;在这个金色的秋天,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高耸入云。武汉广电人收获了科学发展的果实,收获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更收获了扬帆疾进的强大动力。
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嘹亮奏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武汉广电人满怀信心地表示,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站在新的事业发展的起点上,向着“全国知名、省会前列、华中一流”的目标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