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乡村教师材料
“最美乡村教师”申报材料
甘于奉献 献身教育
——XXX同志先进事迹
XXX,男,2010年参加工作,现于XX小学任普通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于偏远村小,甘于奉献,献身教育,坚守着一位普通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学生的热爱,将青春年华燃烧在这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一、扎根乡村,坚守岗位
XXXX年XX月,XXX同志正式走上了工作岗位。工作伊始,他就被分配到了最需要教师的XX小学。XX小学远离街道,也远离公路,条件比他想象的还要艰苦,校舍年久失修,漏风漏雨。整个学校都只用白炽灯泡照明,还不时停电,一到下雨天,校园乌黑一片。听学校里老教师说,很多年轻教师都嫌这个地方人少、条件差,不愿来,即使坚持个年把,也会通过各种关系,想方设法调走。目睹眼前的情况,X老师也曾彷徨过,但当看见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时,他的心被触动了: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需要老师,需要教育。最终,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心,默默的选择了坚守。
就这样,守着那块“僻壤”,在XX小学一干就是两年,XXXX年学区内教育布局调整,他来到了现在的XX小学,依然是一所村小,一直工作至今。
二、醉心教学,传道授业
刚进太华小学,凭着年轻的那股朝气,那份对于工作的热爱,X老师吃住都在学校,全身心扑在了工作上。白天认真上课,晚上挑灯备课、批改作业,经常熬到深夜。课余还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教学经验,没课时主动听课,写好听课笔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当时他任教二年级语文,对于一个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来说,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XXX想尽了办法。他认识到,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生字教学是个重点。于是他请教老师,上网查询,及时掌握了不少识字教学的方法,并在课堂上积极运用,把原本沉闷、单调的农村课堂变的充满生机活力,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他的努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能力进步,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提高。2012年任教六年级语文时,他针对学生作文能力不高的现状,组织学生平时多读书多观察,并严格把关,从草稿开始批改,做到“人人面批,人人过关”,改完后再专门开设作文课,针对问题一一点评,还把优秀作文张贴在黑板上,每个单元都是如此,这些招数还真灵,学生作文得分率普通提高。
他的努力有了明显的收获,学区期末统考中,2012年春学期,任教三年级语文获第一名;2012年秋学期,任教六年级语文、五年级英语均获第二名;2013年春学期,任教六年级语文获第二名,受到了学区领导的好评、家长的欢迎,这更给了他巨大的鼓舞。
三、关爱学生,无私忘我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在心中充满爱,让学生在爱的海洋中成长。XXX老师做到了,天气变化时,他提醒学生增减衣物;学生生病了,他送学生去医院看病拿药,有时还垫付医药费。
他重视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学困生转化工作,总是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他采取措施,让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与一名学困生结对帮扶,请授课教师辅导学困生功课,定期召开学困生家长会,争取家长的支持。班主任、授课教师、家长、优秀学生齐抓共管,这样一来,他班级学困生转化效果就十分明显。
近年来,随着打工潮盛行,班里的留守儿童人数在渐渐地增多。对于他们,XXX便多了一份牵挂,一份呵护。尽心、细心地让这些留守儿童在爱的阳光里茁壮成长。XXX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XXX的父母在外打工,他从小随祖父母生活,缺乏来自父母的教育和关爱,性格执拗、敏感,不善交际,同时在学习上也缺乏自主性,学习成绩较差。当X老师意识到XXX同学的困境和现状时,他就暗自发誓,一定要帮助这个孩子成长起来。从那以后,校园里到处留下了X老师与XXX谈心的身影,X老师耐心的和他沟通,了解他的心事和需求,取得了他的信任;私下里也会安排其他同学和他做朋友,给予他帮助和关怀;课堂上也会特意留意他的表现,多鼓励少批评。一个学期下来,X老师的心血没有白费,XXX的成绩虽然还居中等,但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与同学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健康而真诚的笑容终于出现在了他的脸上。毕业那天,他特意走到X老师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说:“X老师,谢谢您!”霎时间,一股暖流流遍X老师的全身,他也流出了幸福的泪花。师爱创造了奇迹。
四、校务工作,兢兢业业
在日常教学之外,XXX老师在学校里还承担了教务方面的工作,从分课、排课,到期末的教学总结,他的工作全面、到位,保证了学校教学的正常运转,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此外,他还主动协助领导,承担了学校的教学评估、创建“平安校园”等项目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资料内容涉及安全教育、师德建设、教学教研等方面,内容繁杂。要把这么多资料收集整理好谈何容易,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他白天忙于教学,晚上默默地挑灯夜战,时间一长,眼花了,揉揉;手酸了,甩甩,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有时双休日也顾不得休息,坚持伏案工作,一个字、一个字,一个标点一个点校对,而他从不说一声苦叫一声累。他和学校领导一起,先后整理编辑出了50多个档案盒的资料,这一盒盒记载着学校活动和建设的资料,整整齐齐摆在学校办公室的档案柜里。他为学校校园建设作出了贡献。
五、牵手高校,热心公益
木兰小学地处偏僻,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从而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这个问题一直索绕在XXX老师的心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家社区网站结识了合肥学院的一位从事公益事业的大学生,X老师将学校的现状及困难一一介绍,并在工作之余,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按照这位大学生朋友的要求,收集公益项目所需的资料。
在X老师的努力下,木兰小学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社团先后自发组织来校,和学生联欢,并为贫困学生捐赠了衣物、文具;麦田教育基金会的“典”燃梦想计划公益项目为在校学生捐赠了字典;公益项目“扬帆计划”为木兰小学捐赠了100多册爱心图书;合肥市寿春中学也为木兰小学捐赠了2000多册的图书„„
一位得知情况的学生家长感动地说:“X老师这是在为学生做好事啊!”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却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六、春花秋实,硕果累累
虽然从事教育事业的时间不长,但一路的辛勤付出,也让XXX喜获了累累硕果。他辅导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多次获奖;他撰写的论文《XXXXXX》,获得了市二等奖;在2013学教职工年度考核中,他被大家评为了“优秀”等次„„
成绩属于过去,名誉催人奋进。XXX深知:在他工作的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那块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但是,对于当初的选择,他无怨无悔!学习是快乐的,工作着是美好的,收获着是喜悦的,作为人民教师,他始终坚信:“衣带渐宽终不悔,只愿桃李满天开”。
第二篇:美丽乡村教师
细心耕耘 无私奉献
——美丽乡村教师事迹材料
姓 名: 王 博 学 校:房云寺学校
细心耕耘 无私奉献
——美丽乡村教师事迹材料 王博,男,汉族、1980年出生,专科学历,1998年参加工作,现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王老师扎根偏远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十七个春秋。他十七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心中一个信念: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他师德高尚,积极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十七年来,王老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默默耕耘、追求进步
1998年9月,王老师踏上了农村偏远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他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他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他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有时因为一个小小的教学问题就与同事争得脸红脖子粗,他要让普普通通的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二、用心关爱,无私奉献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奉献自我,让世界会充满阳光。王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王老师所在的集体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集体,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特别是在暑假期间,王老师顶着38度以上高温,带领同事到本村委七个村庄的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同时无偿帮扶“学困生”,为了学生能有更大的进步,他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学生家中津津乐道地讲解,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并且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不在学生家中吃一口饭,他的这种振奋人心的正能量在房云寺村委的群众中传为佳话。在王老师的辅导下,五年级的赵玉兴同学,学习进步很快,连续多次被学校评为“学习进步生”、“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看着孩子们的“茁壮成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学校中的哪个学生生病了,王老师第一个带学生去看病,并给学生支付医药费,他的细心关爱就像春雨一样滋润着这个大集体,使班集体内的“鹅卵石”们日臻完美。
这样的例子在王老师身上很多很多,他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三、细心呵护、关爱幼苗
王老师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的成长,同时他也不惜牺牲双休日,奋战在学校里,很多时候的双休日,都能发现他在校园里摆布着花坛,栽这花,种那苗,之前的四间险房,在他的手中已然变成了现如今的大花坛。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幼苗正在茁壮成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房云寺学校定会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四、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任教十七年来,王老师始终默默耕耘在房云寺学校的那片土地上。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历年来,他所在的集体连续多次名列全乡同类学校第一名,他多次荣获了唐河县“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阳市“骨干教师”、“模范班主任”等光荣称号。
王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他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他是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是完美的乡村教师。
第三篇:最美丽乡村教师
最美丽乡村教师—钱哇玛尚先进事迹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有这样一位藏族老师,17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土乡大地上,用一腔炙热的情和满心的爱坚守在教育战线上。虽然他的名字后缀了很多诸如县级“三育人”优秀教师,海东地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海东好人”等荣誉,但他最为自豪,也让众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作为一名普通乡村教师,给与学生的那份关爱和深情。
现年四十多岁的钱哇玛尚于1995年毕业于青海省乐都师范学校后,被分配到互助县松多藏族乡中心小学任教,松多藏族乡是省定贫困乡,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长期贫困落后。花园小学是松多乡的一个教学点,这所藏在深山沟里的一人一校制学校承担着附近5个自然村的教学工作。2001年钱老师主动要求调到一师一校的花园教学点,一个人撑起了一所学校,教的都是留守儿童,教室里参差不齐、样式各异、颜色不同的桌椅以及大小不同两块黑板成了这个教室的特色,是全县条件最差的学校,而他在这里一干就是10年。
每天早晨8时30分起,他连轴转地给3个年级的孩子们讲课。中午给不能回家的光啃干馍馍的学生们煮稀饭,米自然是钱老师自家带来的,而他从未向学生收取一分钱的费用。操心学生们吃完午饭后,他又站在了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起了下午的课。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了让孩子们得到全面发展,钱老师开足开齐了低年级所有应开的课程。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美术、体育、少先队活动,样样不少。大部分的科目他都能教好,但音乐课比较难教。由于钱老师不会唱歌,他“五音不全”,却让孩子们学会唱歌,教学点的工作要求老师有能力胜任三个年级所有科目的教学,钱哇玛尚虽然是师范毕业,对小学所有科目的教材教法都有过学习,但音乐是钱老师力不从心的教学科目。他很清楚,如果他放弃,就会导致整所学校没有歌声。所以自己购买录音机、磁带,和孩子一同学习唱歌。
在他的精心呵护和加倍努力下,花园教学点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每次调研考试,在松多藏族乡的同年级学生中名列前茅。每学期开学初,他翻山越岭,走门串户,发动学生入学,花园教学点没有一名失学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为了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钱老师采取用教具直观演示的方法教学。因此,他自制了许多教具。用废弃的易拉罐制成圆柱,用纸盒制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用木棍围成三角形,用铁丝围成圆等。用平时积赞下来的废旧报纸做成了“足球”,孩子们在校园里一脚一脚地传递“足球”,孩子们清脆的笑声是钱老师最大的快乐。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电脑,因此钱老师自己出钱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于制作幻灯片下载教学视频,进行多媒体教学。
为了让孩子们安全上学回家,钱老师每天都要护送孩子们回家。如遇雨雪天气,他就到各村村口接送孩子,对于年龄太小的孩子就一直送到家门口。去年盛夏的一天下午放学后,下着瓢泼大雨,钱老师担心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出意外,就先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呆着。可一个小时后钱老师发现,大雨根本没有停的迹象,他想,要是孩子们再不回去,家长们会很担心的。于是他拿起雨伞背着小一点的同学,领着大一点的孩子,在泥泞不堪的山路上,一个一个地将他们送回了家,当送完最后一个孩子时,天已经黑了。村民们看着浑身湿透的钱老师,感动地留下了眼泪。钱老师说,花园教学点的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2010年冬天,花园教学点有位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衣服穿得很单薄,上学、放学的路上冻得直打颤,钱老师得知情况后,买了一件厚厚的毛衣穿在她身上,小女孩不觉得冷了。
两年前的一天,花园教学点有个孩子患感冒到学校,钱老师得知情况后,给他喂药,中午时分,这个孩子因发高烧而昏迷,这个孩子离家有5公里的路程,他背起孩子,在崎岖的山路上跑了1个多小时,才把孩子送回了家,当家长从钱老师身上取下来时,才发现钱老师浑身被汗水浸透了。
去年九月的一天下午,一个孩子因患痢疾将大便拉到裤腿中,钱老师得知情况后,不怕脏、不怕臭,赶紧拿来纸,将裤腿中的大便擦干净,并将孩子送回了家。发现家长不在家,钱老师这回急坏了,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他赶忙骑着摩托车,将生病的孩子送往6公里外的卫生院。在医院里钱老师一面守护孩子,一面托人通知家长。家长来到医院,很受感动,一定要表示谢意,钱老师却婉言谢绝了。
钱老师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倾情为学生办好事、做实事。在未实行学费改革前,常常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交不上学费,为了不让孩子辍学,钱老师就主动给孩子们垫付学费,有时一学期要垫上好几百元。长期关注贫困学生和单亲子女,经常给她们购买学习用品,由于他一个人的帮助别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利用节假日寻求各种渠道资助贫困学生的渠道,牵线搭桥,先后从青海省义工联、青海省雪域阳光公益,不到半年时间,争取到20名每生每年700元贫困生资助金。青海省交通医院曹海青医生从网络上了解钱老师的事迹后,对花园教学点师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先后对花园教学点的贫困学生捐助2万余元物资。2008年12月1日,钱老师到松多寄宿制小学后,了解到贫困寄宿生的情况后,深感同情,当即拿出300元钱捐给贫困寄宿生。2008年冬,松多村村民马生盘家发生特大火灾,2010年春松多村郭尕保家发生特大火灾钱老师带头捐款捐物。2011年钱老师从青海省超高压运行检修公司,青海省联通公司争取4万余元物资捐给贫困学生及五保户家庭……这样的事迹都不胜枚举。
花园教学点附近住着一对年迈的五保户老人,年迈的老人没有子女,对两位老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农忙的时候钱老师利用课余的时间带孩子们到五保户家扫地、挖洋芋、拾麦穗、抬麦捆、到田地拾石头,帮老两口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老两口子深受感动。钱老师说,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帮助别人。他通过各种渠道引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两位老人的关爱。
2011年花园教学点撤并到乡中心学校,钱老师调到哈什武警春蕾希望小学,哈什武警春蕾希望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校舍紧缺,4名教师同住在一间宿舍里,三天两头停水,水要到很远的地方用手扶拖拉机去拉,师生饮水困难,钱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用一腔热诚投入到工作中。担任起班主任和两门主课三门副课教学工作,主动承担起两个行政村“两基”档案工作和少先队工作。
2011年10月27日晚上12时,哈什武警春雷希望小学寄宿生学生王正莲因患重感冒,放声大哭,睡熟的钱老师被哭声吵醒,原来王正莲同学眼睛突然疼的厉害,他给家长打电话,可惜家长的手机早已关机了,他赶忙找来摩托车,冒着严寒。冒着漆黑,送到4公里外王正莲的家。家长深受感动。
钱老师身体状况一向不好,因长期鼻孔出血,医生多次劝他住院治疗,为了不耽误学校的工作,钱老师一推再推,一直撑到学期结束,他才到医院接受治疗,开学后,他又拖着虚弱的身体站在了讲台上。钱老师无论生了多重的病,他绝不请假,每学期都是满勤。坚持为学生讲好每一节课。
“我们把孩子交给钱老师,我们放心”家长们都这样说,可钱老师并不这样认为,他说:“都是乡里乡亲的,不好好教孩子,对不起人家。”
钱老师无论是在一师一校的工作岗位上,还是在寄宿制学校,默默地耕耘着,无私的奉献着,孜孜地追求着,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平凡的篇章,是啊!钱老师十七年如一日,在他的心目中,学生是他的孩子,是他的朋友,更是他的希望。为他们付出,钱老师觉得值。(作者:林艳)
第四篇:寻找最美丽乡村教师
“寻找最美丽乡村教师”主题征稿启事
放弃到城市工作的机会,拖着病躯坚守讲台达10年之久,南京六合的山村小学教师徐其军被人称作“最美的乡村教师”(详见本刊教育管理版2012年第2期“独家报道”栏目《最美的乡村教师》),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乡村教师群体的崇高精神品质。中国有800多万的乡村教师,他们正如徐其军一样勤勉地耕耘在江苏乡村教育的沃野上,他们因坚守而美丽,因无私奉献而美丽,更因播种希望而美丽。为了宣传他们的高尚事迹,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倡导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教育,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献身乡村教育,《江苏教育》发起“寻找最美丽乡村教师”主题征稿,所征集稿件将择优刊发在本刊2012年第7-8期上。
内容要求:
1.以作者身边的某一位乡村教师(可以是作者本人)为对象,讲述其真实的故事。
2.不一定是光辉闪耀的不凡事迹,只要能体现积极的价值追求皆可。既可以表现在相对清贫、困难的条件下默默坚守和奉献的乡村教师的崇高精神,也可以表现新时代乡村教师勇立教改潮头、奋力争先的昂扬精神状态。
3.注重可读性,以鲜活生动的细节、真实的情感和平实的语言打动人。
4.正文限3000字~5000字。另附所写对象简介300字左右;作者信息100字以内。文章配图限定在5张以内。
截稿时间:2012年5月30日
投稿方式:
稿件以电子邮件发送至jhth-js@163.com;同时将纸质稿件加盖单位公章邮寄至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B楼604室(邮编:210036)。请在电子邮件主题和纸质邮件醒目位置注明“寻找最美丽乡村教师”。
《江苏教育》编辑部
二〇一二年二月一日
编辑:江苏教育
第五篇:美丽乡村教师评选事迹材料
最美的跛脚老师
------记灌云县四队镇隆兴小学教师宋亚兵
“医生,可以再等一个月吗?我想等到暑假里再来做手术,躺在这里,我的学生怎么办?”
在进入手术台的前一刻,他的心里还在挂念着孩子们的学习。他与病魔博弈,30年不曾屈服,即便是拄着拐杖,即便是风风雨雨,他也一直在默默的坚守,可就是这样一个倔强的汉子,在手术前,他却退缩了,他的心里放不下的,还是他的孩子们。他,就是灌云县四队镇隆兴小学的教师宋亚兵。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他深深懂得这一职业选择的本身就意味着奉献与牺牲,奉献的越多,付出的也就越多,但他无怨无悔。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像一支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位同志,却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三十年的工作,三十年的磨练,三十年的病痛折磨。
宋亚兵同志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因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短缺,走起路来总是一瘸一拐。可他身残志坚,却立志长大后要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1984年高中毕业后,家里想让他跟叔叔外出学习做生意,可当他看到村里的小学由于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很多的老师放弃了工作,一个老师要带好几个班级,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时。他却主动放弃了,全然不顾家里人的反对,一瘸一拐的来到了学校。刚开始,因为他是一个跛脚的人,校长怕影响学校的形象,拒绝了他。可他却铁了心,三天两头跑学校,甚至还找到了校长的家里。终于,校长被他的诚心所感动,答应让他试教一个月的时间。
回首刚参加工作的那阵子,他总说自己就像一个天外来客,由于只有高中文化,没有专业的学历和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一切都茫然无知。他只得捧起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恶补起来。对每一堂课,他都要进行课前的“预演”,课后听“反思”。每一节课应该如何导入、铺垫,练习应该如何设计才能更科学„„他都力争做到最优化。他听说镇里的中心校有几台投影机和许多的漂亮投影片,他硬是一瘸一拐的推着小推车,软磨硬泡的说服中心校的总务主任,借来了一台投影机。在他的口袋里,总是放着一本小笔记,以便于随时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记下来。想起刚开始的那段时间,他最深的记忆是经常失眠,眼睛一闭,脑子了想的都是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有时甚至是整夜整夜地睡不着。
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的付出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一个月后,在四队镇的一个偏远的村校里,正式的多了一个跛脚的老师。从此,他就把自己的根牢牢的扎在了家乡的这片土地上,一只手扶着黑板,一只手拿着粉笔,站在那三尺讲台上。这一站就是三十年。
在教学方面,他总是很自豪地跟我们谈起对自己的六个要求:一要严谨,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二要精神饱满,高质量上好每一节课;三要认真,细心批改学生作业;四要耐心,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五要认公平,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有科学的评价;六要总结,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班级管理方面,他更加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的目标,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学校里,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回家。虽然在回家的路上有一段泥泞的小路,虽然他的腿脚有些不便,可他却总是用比别人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常说“我的腿短了一截,和你一起走路肯定会落在后面。可这并不能说明我的能力也不行,我要在其他的方面超过你。”
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好像一切都那么的顺其自然,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园丁、优秀教师等荣誉纷至沓来。可有谁能想到,病魔却在悄无声息地向向他靠近。
1998年,宋亚兵渐渐感觉自己晚上睡觉经常失眠,右腿脚也经常发生痉挛现象,行走时出现异常的疼痛。面对身体的异常反应,整日忙于工作的他没太在意,仍然坚持每天早出晚归。
撑到暑假,他去医院做了检查,诊断的结果是小儿麻痹症症状复发。医生说,对于像他这样先天性的患者,不适宜长时间的站立,更别说是长年累月了,要想根治,必须要静卧三个月以上。不得已,他在县医院住了下来。很快,两个月的假期结束了,他的腿也恢复的很好,已经可以拄着拐下床走动了。可看到学校开学了,他的心里又开始记挂起他的孩子们,没有老师,孩子们怎么办?这使他着急起来,最终,他全然不顾医生和家里人的反对,办理了提前出院的手续,拄着拐杖,又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讲台。
因为于提前放弃了医院的治疗,一直到那一次手术的半年之后,他才放下他的拐杖。时间冲淡了记忆,也带走了当初的那种彻骨的疼痛,在日以继日的忙碌中,他忘记了自己的,忘记了自己的病情,他觉等自己又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病魔又一次向他袭来。
2011年6月的一个下午,他和往常一样跛着脚回家放学回家,可当他走到离家还有大约50米的地方,他突然跌倒在地,右腿再也无法站起来,钻心的疼痛让他出现了休克的症状。情急之下,家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很快,诊断结果出来了,由于第一次手术后提前放弃医院的治疗,右腿的脚踝部位没有得到根治,加上每天站立的时间比较长,日积月累,导致右脚脚踝部位坏死,如果再不接受治疗,很容易引起右腿瘫痪,甚至会有截肢的危险。可就在进入手术室的前一刻,他的心里装的还是他的孩子们,他甚至还在央求医生,让他等这一学期结束后再利用暑假来做手术。这一次,他在病床上足足躺了半年。
面对艰难,他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说:“命运只是跟我开了一个玩笑。他虽然给了我病痛,却使我更加热爱生活。”2012年2月,他又回到学校,那个一只手扶着黑板,一只手拿着粉笔的跛脚老师,又出现在了孩子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