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员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14:2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保育员的现状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保育员的现状及对策》。

第一篇:幼儿园保育员的现状及对策

幼儿园保育员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高秀红 来源:《幼教园地》第36期 点击: 3717 时间:2004-12-29

保育工作是幼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保充的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培养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保育工作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日后发展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保育员是实施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人员,也是影响保育工作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为切实提高幼儿在园生活质量,提升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本人对我市幼儿园保育员的工作现状作了调查,并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认真思考和研究,现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的想法。

一、问题现状

1、保育员队伍素质不高,与教育发展的不相适应

“江苏省台东市部分幼儿园保育员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调查表中的数据表明:

保育员的在岗年龄趋于中老年,年龄结构不合理。

保育员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居多,下岗安置人员占一定的比例。

保育员的非正式的编制占有比例较大,给工作带来不稳定因素。

保育员的培训、再培训机会很少,无论是幼教理论素养,还是业务能力都难以提高。保育工作往往凭借经验或照搬他人操作方式,随意性大。

这些现状可以看出,保育员队伍的素质与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已不相适应,文化层次的偏低、队伍的不稳定、加之没有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操作要求,保育工作质量难以得到的有效保证,幼儿园保教质量难以提高,制约了当前幼儿教育速度、高标准、高层次的发展。

2、保育员地位偏低,不利于保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幼儿园在班级教养人员的配置上,往往有教师和保育员之分,而无论是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还是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中,对保育员文化素质的要求都比对教师的要求低。因此,保育员容易产生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在现阶段,由于教师和保育员工作职责的分工不同,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幼儿园的主力军,在受尊重程度上和工资收入上远比保育员高。正规学校毕业的幼儿教师宁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做保育员,究其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以教师为主保育员为辅的等级观念。这种状况导致保育员工作热情不高,很少有意识地去考虑每项工作中的保育和教育的价值。

3、认识不足,未建立系统的保育评估体系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工作重心以教学为主,很少开展保育研究,“保教并重”的原则未真正落实到实处。例如,对于教师的评价主要是观摩教育活动,很少涉及保育能力,对于幼儿园的评估,其保育权重也偏低。于是,原本应该特别重视的保育工作成了附带工作,这也是导致保育员现状的直接原因。许多幼儿园,教师竞聘落岗后转岗当保育员,保育员的上岗要求随意性较大。这些都说明对保育的认识不够,观念陈旧,管理不规范。

幼儿正处于发展之中,是一个个正在发展的个体,保育一方面要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适应人的后继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个体发展的需要。这些都是已经形成共识的问题。面对时代发展的需要,保育员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包括理论及实际操作水平),如何提高和转变她们的保育观念,提高她们的知识层次,拓宽她们的工作思路,熟练她们的操作技能;管理层如何建立系统的保育评估体系,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等,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认真地探讨。

二、对策与建议

1、重新认识保育内涵,形成保育理念

“三维健康模式”的理念

随着对健康概念认识的变化,卫生保健的科学基础也不只是停留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而是在注意生物因素的同时注意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卫生保健模式已由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这一转变有利于人们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中全面考察健康问题。对幼儿实施保育,同样应以健康“三维模式”为核心,涉及幼儿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在保育幼儿身体的同时保育心灵,既促进身体的健康,又促进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发展。我们对幼儿实施的是全面的保育。儿童是整体的人,其发展既有自身规律,又具有整体性。在保育过程中要以整体的人的观点来看待幼儿。

“以人为本”的理念

保育过程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无论是生活设施设备的提供,还是保育的操作行为都要以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为本,创设和提供增进幼儿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重视幼儿的心理需要,切实提高幼儿生活质量。假设我们将原来午餐地点在教室改为餐厅,并且将整洁明亮的餐厅布置成肯德基餐厅、自助餐厅的样式,午餐时教师、保育员穿上漂亮的服务员衣服,播放午餐音乐,幼儿在舒适、富有情趣的餐厅享受教师、保育员亲切的服务,色香味美的佳肴,这样一个简单的吃,就蕴涵了全新的保育理念。再如,如果我们将传统的统一供量、统一内容的午点改成为孩子准备各式各样的小点心,孩子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食品,选择不同的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可以使孩子们拥有学习生活的空间,学会独立思考的空间,学会自理能力的空间,这就是渗透了培养幼儿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保育理念。

无论是保教人员还是社会、家庭都应从现代健康观出发,以正确的保育观、适宜的保育行为养育幼儿,增强保育对人成长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2、力强保育队伍建设,提高保育员整体素质

幼儿园保育质量的提高,与保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从目前状况看,保育员与教师的水平相距甚远,无论是学历层次、物质待遇都偏低,保育员中的相当一部分缺少正规的岗位培训,同时行政及业务部门对保育人员缺少系统的培训计划,种种原因造成了人员不稳定、业务能力不强、培训渠道不畅、经费投入甚少的局面。

未来幼儿教育的发展,使得保育工作的科学化、教育化含量不断增加。懂科学、懂教育、高水准的保育员队伍是实现现代保育的保证。幼儿教育涉及教育、心理、卫生等多个领域,加之独生子女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使得保育的广度、难度增加,质量要求提高。因此,开展正规培训,形成培训网络,使保育员能全面科学系统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为保育员的进修培训给予优惠政策,通过增加经费投入,引进竞争机制、采取优胜劣汰、协调互补等手段,优化保育员队伍,使之逐步达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幼儿园也应根据保育员的实际水平,结合幼儿园的保育实践,采取参与式的培训方式。一是专题讲座。由幼教专家及儿保医师对保育员进行“现代育儿观念”及“肥胖儿、体弱儿、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突发事件处理”等专题讲座,并进行座谈研讨。二是示范表演。由保育班组长进行常规工作的示范表演,全体保育员学习规范操作流程,反思日常工作,及时改正不足之处。三是观摩竞赛。组织保育员工作观摩、评比活动。四是参与研究。保育员选择,参与适合自己工作的课题研究小组,在园长及医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可对特殊儿童的日常护理及矫治、常规工作中幼儿进餐护理、体育锻炼的配班等进行情况分析、资料收集等,学习科研研究方法,拟订实验措施,并及时对各种实验进行测试评价分析。

3、建立评估体系,规范保育员管理

目前,许多幼儿园对保育员无个体要求与衡量标准,保育员也将其工作视为简单家务劳作,凭自身的生活习惯、经验行事,造成了保育工作随意性大、效率低、效果差,影响了保育质量。因此,加强保育员管理,健全保育措施,规范保育员行为是提高保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制定园长保育工作管理职责。加强其对保育工作的管理力度,确立保育工作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将“保教并重”的原则真正落实到实处,切实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②制定保育员工作要求及具体操作细则,使之形成科学有序的操作系统,规范保育行为,以达到保育过程的管理。

保育工作目标,使保育工作得以落实。工作程序体现操作过程的有序性,根据幼儿园日常情况,将保育工作较为合理地进行整理、排序,是改变工作的盲目、随意和无序状态,提高工作实效的有效措施。专项操作要求体现操作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以减少保育操作过程影响幼儿健康的潜在不利因素。措施内容要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既能体现目标,又能体现可操作性,即保育工作目标———日常保育工作要求与对策——一日保育工作程序——生活环节操作细则——专项操作细则,逐步细化。

开展专项评估。通过评估对保育员管理、保育员工作成效进行判断,为日后工作提供反馈信息,进行合理调控。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为保育员的等级评定、工作质量临近提供有效证据。

管理者要为保育员开展工作创设条件及提供渠道,鼓励保育员形成各自鲜明的保育特色,在保育领域中充分展示她们的特长。

第二篇: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对策思考

2009-9-24 17:23:26 阅读数:526

网友评论:0

此文荣获征文二等奖

关注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实施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是促进城乡幼儿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办园水平差距的关键要素。2004年,我市正式启动了我市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经过几年的课改实施,我市农村幼儿课程有了显著的改善,但与城区幼儿园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解我市农村幼儿园课程的现状,我们于2008年3-4月,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农村幼儿园(班)、教师座谈等方式,对厦门市同安、集美、海沧、翔安四个区农村中心幼儿园(公办)、农村村办幼儿园、附设农村小学内的学前班、农村个人举办的幼儿园(班)的课程现状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了解农村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原因,寻求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我市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一、农村幼儿园课程问题

1.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

农村幼儿园的课程仍存在明显的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的倾向。其表现有三:一是集中教育活动仍为农村幼儿园的主要教学形式,游戏及其它活动在农村幼儿园未得到足够重视;二是教师组织教学以集中讲授为主,适宜幼儿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在农村幼儿园得不到运用;三是一些村办幼儿园和学前班仍习惯以1998年版的《福建省幼儿园小(中、大)班教师用书——<教育参考书>》的学科教材作为教学主要内容,而不使用新版的“福建省幼儿园教师教育用书”,学科课程在农村幼儿园课程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2.重视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

幼儿园课程中,既有显性课程,又有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以教材、教学计划等形式存在;隐性课程,则通过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在农村幼儿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教学,“上课”成了农村幼儿园课程的代名词,跟班观察发现,农村教师关注的是教学、上课等显性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她们更多的关注幼儿是否获得知识、学会技能,而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师幼关系、幼幼关系及玩具材料对幼儿的影响不大重视。在其它活动环节,教师则更多的是关注幼儿有否打架、是否安全,而对抓住时机及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等则不大重视,更不要说充分挖掘资源,创设有利于引发幼儿探究的丰富环境促进幼儿发展。

3.重视上课,忽视课程的整体效益。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即课程。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是由班级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户外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各种活动组成的。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一日活动是否科学、合理地得到安排和组织,是考察幼儿园是否落实新《纲要》精神的主要途径。调查显示,一些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课程实施中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以 “一块黑板、一本教本、一支粉笔”的“上课”方式组织教学,教学内容以故事、儿歌、识字、写字为主,幼儿学数学采用口头背诵加机械记忆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中应有的操作方法、操作材料在一些农村幼儿园(班)无法见到;作息时间与小学一致,幼儿室内集中教育的时间长,室外活动时间少,各类游戏几乎从不开展。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不被认为是幼儿园的课程,课程的整体效益得不到重视。

4.重视教材,忽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调查发现,传统的六门学科课程很受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欢迎。多数的农村幼儿园教师不会使用福建省2001年开始试用的新编幼儿园主题和领域教材,不知什么样的课程是主题课程,不懂得整合课程要如何实施。除中心幼儿园外,95%的农村幼儿园(班)室内玩具多是以桌面的积塑、积木为主,品种单一,适合幼儿的户外体育玩具、器械稀少,多仅有跳绳、皮球,41.81 %的幼儿(班)却连基本的跳绳也没有。64.3%的中心园及学前班因教师有经过专业培训,能够为幼儿自制一些玩具,但是多数的代课教师因没时间、没精力、不懂得制作,无法为幼儿提供基本的玩具。22.84%的农村幼儿园(班)除教材外,没有可供幼儿阅读的图书,有的幼儿园甚至缺乏教学必备的挂图和磁带。71%以上的教师不懂如何挖掘利用周围的资源服务于教学。

二、农村幼儿园课程问题原因分析 1.教师专业素质低 由于幼儿入园率低,教师工资待遇低、地处偏远等原因,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农村师资素质的恶性循环。

调查发现,公办教师100%都是正规幼师毕业,近73%的公办教师集中在中心幼儿园,只有同安区和集美区有共42个公办教师在基层的农村幼儿园、学前班中任教,90%的农村幼儿园(班)教师均是低薪聘用的代课教师,有近一半的代课教师仅有初中毕业,且有达63%的教师没有取得专业合格证,可以认为,我市农村幼儿园、学前班有许多不合格的教师!因此许多代课教师连最基本的教育活动的计划能力和组织能力都非常欠缺,当然谈不上开展课改了!由于跳槽频繁,学区辅导员或中心园教师经常要担负着手把手教新上岗教师“教幼儿”的任务,多数的学区辅导员们反映,刚刚教会了一个教师怎么上课,不到一年的时间却又走人了。频繁的更换教师,不仅加重了学区辅导员、中心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负担,也影响了农村幼儿的学习情绪,影响了农村幼儿园课改的深入实施。

2.教师课程观落后

100%的调查对象采取的业务学习的形式主要有:参加教学观摩研讨、集体备课;60%以上的农村幼儿园(班)还采用师徒制的方式,由老教师或公办教师一帮一的培训农村幼儿园(班)的非专业教师,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虽然,大多数的学习多局限于学区内,大约每二至四周,学区辅导员均能利用双休日组织一次的学习研讨活动,每学期能深入各教学点指导教师上课。但是,由于包班上课、路途远、交通不便、无专门的教研活动经费(教师参加市、区、学区的教研得自己负担交通费,一些教师因工资微薄无法承受)等原因,学区辅导员也不忍频繁组织教研学习等活动,到区、市学习的机会许多农村代课教师根本无机会、无时间参与。

由于学历、专业素质存在差距,农村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在自身的专业发展和课程观上出现两极分化,公办教师希望通过课改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代课教师更希望解决自己的工资及“三保”问题。因此,50%的农村代课教师不明白农村幼儿园为什么要课改,认为农村设备条件不足,无法开展活动区活动和游戏活动,家长素质低,课改无法实施。许多代课教师普遍缺乏对新课程的基本认识,37%的教师只知道按教材内容上课,不明确教学目标,从不研究教材,理解教材的重难点,87%的农村幼儿园教师不知道为什么课程要有预设和生成,不知道如何生成课程,认为只有按照教材上课,才能完成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

3.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教育目标

传统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定位于幼儿对静态知识的掌握,是具体的、定性的、定量的、明确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教师落实。而新《纲要》指导下的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以动态性的、过程性的新知识观为基础的宽泛的教育目标,侧重于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虽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新《纲要》的教育目标进行了一定的分解,但是,由于省《指南》教育目标的分层要求只是对国家目标在文字程度上进行分解,缺乏操作性,市《课程指南》的目标看似具体了些,但对长期习惯于以量化的知识技能目标为教学目标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按照新课程理念所确定的宽泛目标让他们无所适从,“不知上课要完成什么(具体)任务”。4.缺乏适宜于农村幼儿园的教材

我市农村幼儿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主要以“福建省幼儿园教师教育用书”《领域活动指导》和《主题活动指导》为主,这两套教材是以新《纲要》为指南、以“过程模式”的设计思路编写而成的,是“为教师提供‘操作平台’,而不是教材”[1],给予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目标较为“简约和泛化”,“内容较为宽泛,并具有相当的弹性”[2],允许教师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去“选择”和“生成”教学内容,课程的结构化程度较低。这样的教材对于长期依赖于教材中的现成教案上课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无所适从,不知如何组织教学。

加上两套教材主要是立足于城镇幼儿园,大多内容源自于那些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课程资源,而农村孩子身边熟悉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丰富的农村自然与文化资源,却极少在教材中体现。虽然许多农村幼儿难以接触和体验到的事物,可以借助录像和挂图才能展开教学,但对于经费短缺设备不足的农村幼儿园(班)来说,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农村有限的课程资源和现有缺乏针对性、操作性的教材就大大地限制了农村幼儿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教师只能从教材到教材,照本宣科,幼儿被动学习的状况难以改变。

三、解决农村幼儿园课程问题的对策思考

1、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师资素质。我们知道,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是落实课程的关键因素,师资素质决定着课程的具体进程,因此,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推进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关键。农村幼儿园的课程问题,与农村幼儿园代课教师多,师资队伍不稳定有极大的关系,教育部门可通过多种方式,稳定代课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如建立农村奖教机制,给予工作时间长的优秀代课教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建立培训机制,要求每位代课教师必须接受一定课时的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参加一定课时的各种教研活动等,以提高农村代课教师的工作成就感和归属感,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2.加强业务指导,规范课程设置。

针对农村幼儿园(班)教师人数少,教研无法开展的情况,强化区、学区、园三级农村幼教“大教研网络”及学区、园际、园三级“小教研网络”的作用,带动农村幼儿园开展多形式的互动教研活动,强调“送教下乡”“城乡手拉手互动教研”的实效性。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设置个性化的一日活动时间表,确定教学的基本范式,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农村的幼儿园可多采用高结构的课程来组织活动,但同时,应重视以较低结构的活动课程满足幼儿的自我发展和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重视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农村幼儿园推广区域活动,坚持开展各种游戏活动。3.开发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教材。

只要善于开发,农村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应是教师,让教师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资源,处处可以展开教学,是农村课程改革的一条途径。因此,必须立足厦门农村共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人力资源,为教师提供适宜农村幼儿园教学的教科书,让农村教师能够有实施教学的“抓手”。同时,应指导农村教师利用废旧物及自然物开发教玩具,解决农村幼儿园各类教玩具不足,引导农村教师充分利用幼儿生活中的田野、山石、花草、村庄等资源展开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围绕教材内容,挖掘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或以身边的资源为内容,生成课程。农村幼儿园课程质量是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保证。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六年后的今天,推进农村幼教课程改革,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建设和谐社会所需。

第三篇:关于幼儿园周边环境的现状及整治对策

关于幼儿园周边环境的现状及整治对策

昭通市幼儿园

校园周边环境,一直以来是人们经常谈论的焦点话题,也是幼儿家长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校园周边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关系着的社会长治久安。因此,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优化幼儿成长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昭阳区治安情况复杂,在2006年,全区共抓获犯罪嫌疑人641名,批捕473名,受理治安案件2238件,查处2227件,查处率99.5%,查处违法人员2719人,治安处罚2671人,收缴枪支137支、子弹9210发、管制刀具1584件、炸药2774千克、雷管1773枚、导火索2610米。城区治安状况虽在近两年稍有好转,但持刀抢劫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昭通市幼儿园地处昭阳区爱民路171号,属昭通市规模较大的幼儿园之一,全园有在园幼儿一千余名,教职工83名,且94%属女教师。幼儿园背面是环西路,右面是小石桥,左面是裕康商业广场,前面是爱民路,幼儿园的大门就开在爱民路上。幼儿园所处地理位臵环境很繁杂,导致幼儿园周边环境存在以下问题:

一、小石桥属城乡结合部,是昭阳区居民聚居集中地。这些居民大多数自建住房,出租较多,人员杂乱,这里有一个繁杂的农贸市场,也是昭阳区晨间蔬菜批发市场。因此,每天这里从早到晚拥堵情况严 1

重,尤其是在早上8:00-9:00,中午2:00-3:00,下午5:00——6:00这三个时段尤为严重。

二、幼儿园左面的裕康商业广场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该广场至修建以来里面的门面一直未能得到合理使用,一些人以低价租用里面门面用于开设麻将馆,并且现在里面已形成一定规模的麻将场所,加之广场内无物管、无公厕,又脏又臭。因此广场内无论环境、治安及秩序都令人十分担忧,给临边的幼儿园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幼儿园周边小商小贩的商品质量基本脱离监管,一些垃圾食品、假冒伪劣商品在这里大行其道,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的隐患始终存在,幼儿的健康环境仍然令人担忧。

四、幼儿园教职工大多为女性,而且早晨上班时间早,按规定每天7:40必须到校,家住得较远的教师差不多7:10就得从家出发,如果是冬天的话,教师们到园上班了天都还未亮,而此时此刻,又正是昭阳区历年来持刀抢劫的高峰时期,加之我园所处地理位臵是小巷和岔道多,便于实施抢劫,因此教师们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仅去年一年时间,我园被抢劫教师就有近十人之多,在最严重的2004年,一个上午我园就有三名教师先后被抢,而实施抢劫者年龄均只有十几岁。

鉴于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解决幼儿园周边环境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昭通的总体要求,以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幼儿园及周边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整治力度,防范和打击幼儿园及周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和完善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全力维护幼儿园及周边秩序的稳定,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

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哪里问题突出就整治哪里,什么问题反复就整治什么问题,什么方式有效就采取什么方式”的原则,确立整治重点,制定整治方案,组织开展好集中整治行动。一要强化工作力度,深入推动公安部“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的贯彻落实,严厉打击针对师生的敲诈勒索、抢劫、强奸、绑架、伤害等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消防、交通、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接送学生的交通工具的管理,坚决杜绝发生各类安全责任事故。要着力提高集中整治行动的质量,将整治项目的整治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单位和责任人,并进行跟踪督查,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对于幼儿园及周边地区整治工作不到位、整治后又出现反复、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改变面貌。

三、通过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提高幼儿园及周边治安防控水平。

实践证明,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对提高幼儿周边环境的治安防控水平是非常有益的。我园在近年来把安全教育作为教学内容纳入

各年级各班的教育教学计划中,并实施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及游戏活动。每学期还有专门的全园地震、火灾等演练活动,是全园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联合龙泉派出所在我园设立治安联防点,聘请法制辅导员、法制副校长对师生及家长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关于幼儿园周边的整治,我园实施了以教育幼儿、教育家长、教师负责三结合,让教师与家长配合教育幼儿不在校园门外买东西,由幼儿园派专人监督,实施谁班幼儿买谁班教师负责教育,是幼儿在幼儿园门外买东西的现象得到一定的控制,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要有效提高幼儿园周边治安防控水平,根本上说,一要加强学校周边地区平安建设,搞好协调,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广泛开展“校警共建”、“校地共建”活动。二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作用,及时发现解决学校及周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三要做好驻校民警、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选配工作,全面加强师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幼儿从小遵纪守法的良好法制观念。广泛组织学校周边地区党员、团员、青年志愿者、离退休人员参与治安防范,切实提升学校周边地区防控水平。四要加强幼儿园综治工作,建立健全幼儿园治安防控体系和应急处臵工作机制。加强园内治安保卫队伍建设,完善安全保卫制度,提高治安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臵能力。加强安全和法制教育,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幼儿自护自救能力。五要继续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安全文明校园创建评估体

系,组织开展安全文明校园评估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安全文明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通过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进一步优化师生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成长环境。

四、根据昭通实情,可向有关部门申请成立一少年管教所,从根本上遏制昭通少年犯罪率增加。

昭通市经济滞后,近十余年来少年犯罪率在逐年上升,城区内发生的抢劫案件80%为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公安部门根本无法用法律来遏制这些未成年人犯罪。因此,要从根本上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最有效的措施是成立少年管教所,对少年犯进行管制教育。

2009年8月15日

第四篇:浅谈城市管理现状及对策(范文模版)

浅谈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现状及对策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市容市貌管理工作日益显得重要,市容市貌管理是一项任务繁重、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它不仅彰显城市品味、弘扬城市文化,关系城市对外开放水平,而且影响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恩平市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体系的建议及对策,只有提高全体市民素质,增强人们保护城市生活环境意识,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整体环境才能得以优化。

【关键词】市容市貌 行政执法 现状及问题 对策

近几年来,恩平市政府紧密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有力地推动了恩平市城区建设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但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跟不上城市建设和城市进程的步伐,严重制约了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如何进一步加强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工作,成为恩平市城管工作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市容市貌管理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市容市貌管理是对城市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市容秩序、建筑设施等进行规划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为城市活动和发展提供科学的、民主的、法制的保障和有效的控制,运用现代管理手段,以实现市容市貌管理效益最大化的政府行为,对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容市貌管理是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城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极高的无形资产。市容市貌管理搞好了,可以为城市经济开拓新的发

展空间,可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因此,提高市容市貌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把环境效益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要求。

(二)、高水平的市容市貌管理体现了当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市容市貌管理水平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市容市貌管理是对城市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市容秩序、建筑设施等多方面进行客观调控与管理,在社会文明进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市容市貌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和载体,培养广大市民的卫生、环保、交通、法律、社会公德等现代文明意识,使他们的文明素质与现代化的城市相适应,从而营造出具有良好道德风尚,具有科学、健康、文明、进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这是当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三)、高水平的市容市貌管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市容市貌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城市环境对于人的精神状态、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把城市搞得亮一些、美一些、绿一些、干净一些、整齐一些、通畅一些,这既是市容市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所企盼的。加大市容市貌管理力度,强化整体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

二、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的现状

(一)、市容秩序混乱,市容市貌管理整体运行效率低

市容秩序“乱”问题始终是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工作中任务最重、管理成效低的问题,直接导致城市运行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主要表现为以路为本、占道经营等。新平南路经营建材的业主,因其建材堆满店面,无法从事作业,故他们占据人行道作业加工。其他路段不同程度存在占道经营、流动堆点、店外摊、占道修车洗车、作业加工等现象。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全,城市整体形象差

恩平市城区整体形象差包括:一是停车位不足。恩平市城区各街道基本没设置停车场,随着私家车增加街头仅有的停车位已不能满足停车需求,车辆只能随街乱停乱放;二是缺泛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周边农村村民一年四季自产的水果、蔬菜、甘蔗等农产品大部分只能利用三轮车在城区沿街叫卖;三是道路硬化、彩化率低,破损更新改造不及时,公共绿地少,绿化率较低;四是公厕和公共垃圾箱残旧且设置等达不到标准,恩平市城区现有公厕不足的10间,垃圾箱已残旧不堪,既有碍市容市貌,又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

(三)、市容市貌管理涉及部门、职能多,执法难度大

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目前有多个行政部门,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部门间存在难以融合的矛盾。恩城镇政府所属的街道、社区和行政村是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的主体,但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的职责却未履行到位。目前,街道、社区和行政村履行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的职责不明确,参与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的意识也不强,加上没有相应的执

法队伍行使行政执法权,导致街道、社区和行政村在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过程中出现“看得到”却“不去管”的现象。而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却以罚代管,管理与执法工作相脱节,使行政执法工作不能与街道、社区和行政村的管理工作实现无缝对接,使原来应该履行管理主体职责的街道、社区干部不仅没有履行管理职能。在众多的行政执法部门中,城管执法的难度是最大的。一是由于恩平市容市貌管理对象成份复杂,大部分是小商小贩、下岗职工、老弱病残,这些人员文化程度低,法制意识淡溥,认为自己不偷不抢,做生意不违法,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无所谓,在城管执法人员依法进行管理时,跟执法大队员胡揽蛮缠,甚至破口大骂,阻挠执法;二是城管对象大多是弱势群体,部分人生活确实困难,以流动经营作为谋生手段。一些居民尽管强烈要求有一个优美、整洁的生活工作环境。但又受同情心驱使,盲目同情违章经营者,片面指责城管执法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被管理者的抵触情绪;三是尽管执法队员在恩平市容市貌管理中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还是经常发生阻挠执法、抗法的事件,执法人员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据不完全统计,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监察大队在2009年执法过程中,遇到各种阻挠执法、抗法事件达200多起,队员被打伤抓伤20余人次。

(四)、市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城市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恩平市城区人口约1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0%。城区市民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原来就居住在城区的居民;一部分是由于城市区域扩大,城乡结合部的

行政村变为城中村的农民;另一部分是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及外来工。由于市民成分较为混杂,市民素质存在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许多市民的文明素质,包括意识观念、自我修养、言行举止等诸多方面,同城市文明的要求存在不少的差距。尤其是原来真正意义的农民一转眼变为现在的市民,身份上虽然有了变化,但他们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农民的定位上,习惯于马路旁购物、随意乱扔果皮纸屑、乱倒垃圾、乱搭乱建等,不仅破坏了城市的形象,也给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五)、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卫生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恩平市城区街道清扫面积10平方公里,清扫率占恩平市城区面积70%。街边果皮(垃圾)箱380多个,需有定期进行清洗、消毒,但整体效果不到位。在除“四害”工作上力度不大,城区范围内的下水道、坑渠、公厕开展灭鼠、灭杀蚊子、苍蝇、蟑螂行动年内共3次密度较低。在整治卫生死角和闲置地,卫生死角、闲置地得不到有效清理,锦江河水浮莲、垃圾较多。恩平市城区环境卫生总体管理不到位,卫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城市经济发展不高,市容秩序“乱”

恩平市现阶段城市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大量的人力资源流向市场。这部分动态群体在没有找到固定工作时,往往在街头上以各种低层次的生产方式谋生,例如加工、维修、开小餐馆和客运、做小生意、摆摊点等,这些经营活动与违章违规常常仅隔一步之遥,可谓城

市市容违规违章现象的“温床”。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整、硬件设施不健全是市容管理“难”的根本原因。一是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布局不合理。恩平市城区虽有西门农贸市场、锦江农贸市场、河南农贸市场、美华西农贸市场,但市场设计布局不合里,无法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造成部分商贩在市场周边道路,商贸街道等占道经营,严重影响市容秩序。恩平市城区公共停车场较少,造成交通秩序混乱,车辆乱停乱放。公厕、垃圾箱等建设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给环境卫生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二是各类专业经营场所硬件设施不具备。一些餐饮店、修车店、建材店、废品收购等室内无场地就占道经营,占道加工作业。

(三)、市容市貌管理体制不畅,城管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市容市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及强的工作,涉及公安、工商、交通、卫生、环保、建设、城管等部门,长期以来,由于权责不清、各自为政、执法交叉,导致诸多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久整不治。同时,许多职能部门存在“市容市貌管理是城管部门的事,和管理好坏与自己无关”的思想,未能建立共同负责、共同管理的机制。近年来随着恩平市城区规模逐步扩张,城管队伍建设不到位,城管大队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依法行政水平差,导致执法过程中态度粗暴,不按程序执法、不文明执法、甚至出现以罚代法。

(四)、居民卫生环保意识低

城市规范化要求居民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意识、卫生意识和

环境意识。由于恩平市城区人口构成日益复杂,管理对象既有周边农村村民、下岗职工,又有老弱妇幼和孤寡残疾,他们一般来自城区底层和边缘区域,仅靠摆摊设点、载客来维持生活的弱势群体,在具体的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执法中很容易涉及他们的生计问题,部分单位、居民对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要求的期望和参与义务不能统一。一方面居民对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提出高的要求,希望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部门加大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当加强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工作与个人利益出现矛盾时,城市文明往往被抛在一边,各种旧观念和不良习惯就自觉不自觉进入城市空间,常常发生乱搭乱建、乱涂乱画、乱挂等有碍市容市貌的行为,更有部分居民恶意破坏公共设施。

(五)、环卫资金投入、整治力度不到位

由于恩平市财政基础薄弱、历史欠帐多,在这种情况下对环卫工作资金投入不多,一些必须的建设、基础设施没有立项建设落实,环卫人员和装备显得不足,长期超负荷运行,容易造成管理空档。恩平市环卫所负责恩平市城区清扫保洁工作,由于城区人口密集达近8万余人,人员流动量大,每天产生40余吨生活垃圾,现仅有清扫保洁人员100人,按城区每300人配备1个保洁员标准计算,应配备保洁人员500人。另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如除“四害”等工作中落实不到位。创卫工作开展以来,恩平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了几次集中整顿,对城区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占道、展边经营、乱搭乱建、乱挂乱拉、乱堆乱摆等行为和户外广告违规设置现象进行了集中整

治,但整顿工作还没有完全彻底整顿到位,措施还没有完全过硬,力度上还可以更大。主要原因有:一是个别钉子户通过打击报复等手段恐吓、威胁整顿工作人员,以致使整治工作留下尾巴;二是个别关系户有各级领导打招呼,整顿时也还没有完全到位;三是部分对象整顿后又反弹,四是整顿时有的方面、路段没严格按标准操作致部分整顿完全到位,以致使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发展不平衡。

四、加强恩平市容市貌管理的对策

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是城管部门的主要职能之一,肩负着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公安交通、工商行政和市容环卫等职能,面临着点多、面广、线长和工作量大的局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必须立足实际,更新理念,大胆探索,勇破难题,加快实现市容市貌长效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不断优化恩平市城区环境。为此提出以下加强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的对策。

(一)、标本兼治,大力改善城区市容环境

加强对城区主次干道占道经营整治,按照“退街进巷、退摊进店、引市入场”和“迁移、取缔、整治、规范”的原则,对城区主次干道的占道行为严管重罚,背街小巷、居民区内在不影响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的前提下,设置少量临时占道摊点。区城管大队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流动摊点一律予以取缔,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建设,夯实市容市貌管理基础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建设,夯实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基础,一要深入研究城市建设发展的整体布局,结合恩平市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优化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及市场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通过实施规划来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的完整性、协调性,从源头上避免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中常常遇到的“先污染后治理”现象的发生。二是在组织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拔付使用,做到开发一片,配套一片,完善一片。在建设城市道路、建筑时,做好园林绿化、室内市场、停车场的同步建设。要加快恩平市城区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合理规划建设综合市场,引导、规范业主入市经营。三是严格控制饮食店、车辆维修、建材店、废品收购店等行业选址,严格要求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能部门对附近的从业申请进行审核,凡不具备条件的不得允许开业经营。

(三)、理顺市容市貌管理体制,加强城管队伍建设

根据恩平市城区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实际情况,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必须进行多方面改善,基本思路:一是加强城市综合管理,逐步变多头执法为综合执法。赋予市城管执法局部分与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权,加强日常监管,做到真正从源头上规范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二是加强分级分层管理,明确恩平市城区政府及所属街道、社区和行政村管理城市的相应职责,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属地管理,科学界定市区事权范围,将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的重心下移,下放事权,突出块管的作用。在社区设立执法大队,配合社区做好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确保处罚管理及时到位;四是加强社会监管,鼓励和组织各界群众参与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在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方面,要求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合法、公正、公开。主要措施有:一是推行执法责任制。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规定各执法岗位的权限、范围、程序以及相对应的责任,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履行职责,不失职;遵循权限,不越权;符合法定目的,不滥用职权;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避免行政失当。二是推行执法承诺制。要从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在公正执法方面,要做到“四个严格”:即严格执行法律规定,不乱罚款;严格案件集体审定,杜绝关系案、人情案;严格案件督查,防止漏查行为的发生;严格办案程序,实行规范执法。在文明办案方面,实行挂牌着装上岗,要做到语言文明、服务热情、行为文雅、诚实守信、礼貌周到。在办事效率方面,实行首问负责制和接警、立案报批限时制;同时制订鼓励诚信实践活动的内容、目标、制度及奖惩措施,广泛开展“文明诚信,公正执法,争做人民满意城管卫士”活动,彻底解决执法不规范、不公正、推诿扯皮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破坏党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行为。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卫生环保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市卫生环保意识,一要做到报纸天天有文章、电视天天有身影、广播电台天天有声音。广泛宣传正、反面典型、强化“人民城市人民管、管理城市为人民”的观念,教育和动员广大居民参与市容市貌管理;二是加大严管重罚力度。对不服从管理的“难缠户”、“钉子户”要依法进行严管重罚,使之不再重犯;三是

建立社会监督约束机制,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和损害市容行为进行曝光,让广大市民自觉支持综合整治、服从综合整治,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

(五)加大环卫财政投入,深入落实市容市貌整顿

针对恩平市环卫工作财政投入现状,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环卫工作的财政保障力度。加大财政投入,一是要将环卫工作经费按照工作增加量聘请足够的环卫人员所需费用标准列入单位财政预算;二是环卫工作中必须要建设、购置的设施、设备,应及时足额投入;三是加强对除“四害”、卫生死角整顿、公共绿地、河道整理等管理费用的财政投入。在市容市貌整顿工作中,加大整顿力度,对已经整顿了但没彻底整到位或整顿后又反弹的,需重新整合力量,严格要求、统一标准、打破关系网、拔掉钉子户,进行彻底的集中整顿查漏补缺;对还没有进行的方面,如渣土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等领域,建议组织精干队伍,采取过硬措施、执行刚性标准,实行铁腕整顿。

总之,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的问题在于缺泛真正从群众间自发自觉的意识的唤醒。文明不应该是规范出来的,而应该靠一个社会的自然向前发展的文明意识的萌发,法律法规只能起到规范人们的具体行为,而无法干预到人们文明意识的形成与存在。想要真正解决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的问题,就应从提高全体市民素质开始,增强人们保护城市生活环境意识,此为治本之策。相信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执法环境的优化,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问题终究会被解决,我们的城市也一定会更加美丽、文明。

参考文献:

1.马彦琳、刘建平现代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6.01 2.丁茂战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0 3.冯忠明 新时期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实务与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03 4.沈建法 城市政治经济学与城市管治,城市规划,2000.11 5.冯忠明 现代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行政执法依据与执法人员行业分类管理标准规范实用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09

第五篇:腐败现状及对策

浅议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就十分重视官员腐败与反腐败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预防、打击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由于改革措施不配套、制度建设不到位,腐败现象在我国呈现出蔓延发展之势,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已给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健康运行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和损失,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将在对我国腐败问题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探索出积极有效的反腐败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关键词:腐败

发展历程

现状

对策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以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而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的行为。腐败是一个普遍性、世界性和历史性的问题,自国家产生,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出现后便一直存在。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已。通过认真地对61年的反腐败历程加以回顾和总结,探索其中的规律,不断深化认识、发展认识,从而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反腐倡廉工作找到切实有效的对策。

一、腐败问题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轰轰烈烈反腐期

大致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早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向全党发出这样的警告:“可能有这样的一些共产党人,他们不曾是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并谆谆叮嘱:“今天是赴京赶考的日子,不要学李自成,我们要考出个好成绩。”从中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当就已经有了“赶考意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是出台多项措施打击和惩治腐败,如195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指出:“一切从事国家工作,党务工作和人民团体工作的党员,利用职权贪污和实行浪费,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按其情节轻重,给以程度不同的处理,从警告、调职、撤职、开除党籍、判处各种徒刑,甚至枪决。”【1】1952年3月21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公布中央节约检查委员会《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克服官僚主义行为的若干规定》,:“凡贪污超过一亿元之贪污分子,一般均应按其情节轻重给以不同的刑事处分追缴贪污款物”“刑事处分,除免刑者外,采用机关管制(一年至两年)、劳役改造(两年至四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方法。”【2】不仅在政策上作出严格的规定,还特别重视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通过开展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三反”“五反”群众运动,严厉打击一批腐败分子和不法商人。

1952年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央更是依法严惩了罪大恶极的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天津地区专员张子善,向世人庄严地表明中共反腐的决心和坚决,也是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我们党决不做李自成!决不会放任腐败现象滋长下去!决不会让千千万万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改变颜色!”【3】并以刘、张案件为突破口,依法制裁了大批贪污腐化分子,如公安部行政处处长宋德贵、武汉市长易吉光、上海市委秘书长黎玉、广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宏、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贺衡夫等人。通过对这些腐败分子的处理,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更对此后二十多年中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的出现起到了很大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使得共和国政坛保持了20多年的清廉形象。对此,1

在1986年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邓小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一九五二年杀了两个人,一个刘青山,一个张子善,起了很大作用。”【4】 第二阶段:腐败滋生蔓延期

大致发生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在经济领域里开始了体制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但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物资比较短缺,不得已采取价格“双轨制”,权利开始进入市场,且以“官倒”为主要特色的腐败开始发展起来,主要表现在商品、信贷和外汇等“商品流量领域的腐败。”【5】国有资产通过“官倒”变成了私人资本,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相当一部分私人资本通过“官倒”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腐败现象在这些行业或领域及一般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出现并蔓延起来。第三阶段:腐败泛滥期

大致发生在九十年代初期至本世纪初期。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已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经济领域里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和不完善,使得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钻制度的漏洞,“权力”往往与“资本”结合在一起,利用制度上的漏洞疯狂地聚财敛财,厦门远华案、沈阳慕马案等大案,就是“权力”与“资本”相交易的结果,在高额、巨大的诱惑上,腐败形成了一股一股的恶浪,而对腐败的打击则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多是被动的、防御性的。第四阶段:腐败分子开始受审的高峰期

在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明显的加大了反腐力度,逐步告别了“摸着石头过河”式的被动、防御性反腐模式,开始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党纪国法相继出台,从2002年12月至2009年3月,共立案90多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4万多人,查处陈良宇、韩桂芝、杜世成等严重违法违纪案件。【6】对上世纪90年代腐败泛滥期的腐败分子进行“秋后算账”,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确定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

二、腐败问题的现状

1、腐败范围越来越广

当前腐败现象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般经济管理部门扩展到党政领导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等要害部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腐败现象的渗透和侵袭。【7】过去被视为“清水衙门”的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腐败现象也有了明显的增加,甚至纪检、宣传、反贪等部门,也发生了不少买官卖官、贪污贿赂现象。腐败分子利用手中的权力,肆无忌惮的谋取私利,或中饱私囊,或利用职权索贿受贿,或利用职权欺压良善,甚至与黑恶势力相互勾结充当保护伞。

2、腐败分子职位越来越高

如果把以前揪出来的腐败疯子比作是“小蛀虫”的话,那么现在已经揪出来了“大老虎”,许多省部级以上的高官受到了查处。据统计,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给类经济案件中,在2003年涉及百万元以上的案件为1780件,其中设计亿元以上的有21件。李真、程维高、杜世成,甚至连原中央政治局委员陈良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一并受到查处,腐败现象有向高层蔓延之势。

3、窝案、串案明显增多

腐败有“集团化”的发展趋势。现在的腐败案件,不少都是左右勾结、上下串通、相互利用,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腐败同盟。有的大案涉及的人员少则十几人、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如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一案,牵扯出260多名官员,一半以上的绥 2

化县处级干部卷入其中;河北省原国税局原局长李真一案,牵扯到县处级以上干部67名,其中有40多人是“一把手”。

4、“隐性”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勒索型腐败现象大量上升。

许多腐败现象通常是假借合法之形行腐败之实,在“合法”的名义下,公开的为本地区、本部门,甚至为个人谋取私利,通过一些所谓的“潜规则”来腐败,在行为认定上是很难认定为违法的。这类案件的存在,给案件的定性和查处带来了一定难度。在行贿受贿的交易中,受贿者作为公共权力或资源的掌握者而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处于垄断地位,行贿者作为有求于人的不利地位,行贿者和受贿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当受贿者面临着众多的行贿者时,他往往会选择出价最高的行贿者,其他行贿者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只能被迫行贿。

三、反腐败的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年以来的历史,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是一部反腐倡廉史,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同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作坚决斗争的历史。在61年的反腐倡廉中,党和政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自觉地同各种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作斗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认识、深化认识,逐步探索出一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机制和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的腐败现象和腐败领域,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惩治腐败分子。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党和政府更是把反腐败斗争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确定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制定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这一反腐败国家战略,从整体上推进反腐败斗争。经过不懈的努力,认真的探索,在反腐败的认识上不断深化,实践上不断发展,措施上不断完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0年12月29日发布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披露,由中国国家统计局进行的民调显示,2003年至2010年,中国公众对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51.9%提高到70.6%;公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从68.1%上升到83.8%。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腐败现象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处于高发期,反腐败斗争也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面临着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腐败斗争仍将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1、以制度建设打开反腐败局面

在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史上,经历过运动反腐和权力反腐的阶段,但实践证明,只有依靠制度反腐,才能使反腐败斗争更可靠、更理性。对此,时任深圳市长王荣说过:“预防腐败和监督领导干部不能光靠其自觉性,更不能靠其誓言,要靠一个好的制度。”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1)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只有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选拔出来并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国家才能治理好,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但在一些选人用人的过程中,“闭门圈干部”“买官卖官”“跑官要官”“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依然存在。这不仅败坏了党风政风,更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用民主和竞争原则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事实上存在的自上而下的委任制使得干部选拔任用的权力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里。这也是导致人事腐败的重要诱因之一。因为买官者若想获得某一职位,只需把那少数的几个人搞好就可以了。因而买官者也就把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溜须拍马”“行贿”等方式上,以求取得那少数几个人的支持,顺利得到某一 3

职位。而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引入民主原则,改变那少数几个人说的算的情况,把对干部任职的同意权交由广大选民行使,因其面临的是众多选民,而非是那少数的几个人,所以贿选的成本和风险也大大增加,非个人财力和精力所能达到,再加上群众的眼睛又是雪亮的,因而能大大减少选人用人腐败的生存空间。同时,允许同一职位有多人竞争的情形,这样一方面能使选民有自由选择候选人、表达个人意志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能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通过“优胜劣汰”的规律,使人才脱颖而出。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和层次,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和范围,继续探索公推直选的有效模式,即公开报名、选民直选。在提名干部候选人和选举过程中,扩大群众参与,开展民意测评,把群众对干部的认可程度作为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是建立健全公职人员的资历和绩效晋升制度。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中,论资排辈现象十分严重,官员的晋升靠资历而非能力。这种靠资历而非能力的用人制度,严重抑制了人才的健康成长。如何打破论资排辈这一陋习?那就是要引进资历和绩效晋升制度。虽然世界各国在政治文化、政治制度、行政制度等方面存在着不同,公务员制度的设计也存在着差距,但“资历和绩效晋升”是得到共同认同的。公职人员只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竭忠尽智,尽忠职守,讲求实效,到了一定年限就有晋升的机会。

(2)完善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事实证明,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就极易被滥用。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没有监督的权力是产生腐败的土壤。“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有界线的地方才停止。【8】”因此,完善监督制度,加大监督力度,以“权力监督权力”,规范权力的运行和使用显得特别重要。

一是使各种监督力量达到总体协调。目前,在我国已形成了中共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内部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公民监督、舆论监督各种形式的监督体系,在反腐倡廉的职能机构设置上,有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国家司法机关、政府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和国家预防腐败局。应该说监督体系和只能机关的设置已经比较完善了,但在实际中未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更未达到“1+1>2”的整体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监督机构分散,关系没有理顺,权限没有划分清楚,缺乏统一协调机制。通过明确各监督机关之间的职责和功能,合理划分各监督机关之间的权限。同时,加强各监督机关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避免发生职责碰撞和冲突,进而既能发挥各监督机关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发挥监督系统的整体效能。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建立健全党内和党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网络,发挥监督整体效能。”

二是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从腐败产生的情况来看,任何腐败现象都根源于不受制约的权力,纵观我国政坛上落马的高官,虽然腐败手段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大权在握而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一个人说了算。“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9】不能把权力集中于某一部门或个人,要对权力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分解。在党内决策的过程中要真正执行集体领导、集体决策体制,在对重大事项进行票决时,实行无记名的投票原则,真正做到“一人一票,每票同值”,书记、副书记、常委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平等的同志关系而不是当前扭曲的一元化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支持行政首长在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不能事事横加干涉;对掌管人、财、物等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重要岗位,在定期进行岗位轮换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的经济审计、离职审计、事后追究责任制度制定必要的权力运行程序。

三是尽快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在2009年全国“两会”前,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强调:“许多网友在网上提出为什么不建立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我认为这个建议是正确的,4

这应该是反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财产申报制度,又叫“阳光法案”,目前已在全世界90多个国家实施,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反腐手段之一,已被各国证实是行之有效的防止腐败的制度。【10】目前除了少数地区,如新疆阿勒泰地区、重庆市江北区、浙江慈溪这些试点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地区还只是将官员个人财产情况向上级汇报,远不是财产申报,更不是向公众公开。财产申报制度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功效:一是当公职人员获得某种不正当的利益时,必将在申报材料中隐瞒或是虚假申报,而发现隐瞒或虚假的行为比较容易,由此可以找到贪污的线索;二是当发现公职人员生活水平过于奢华,显然超过收入水平时,则可以对照其申报材料进行审查,也可以要求其立即报告收入明细帐,如不能说明巨额财产的合法来源,即可立案调查。加快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对财产申报对象、申报程序、申报范围、申报主管机关及权限等作出规定,以使财产申报制度更好的发挥其反腐败的作用。

四是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和“零容忍”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坚强监督,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11】监督主体的独立是监督有效性的根本保障,因为权力本身是一种强制性力量,如果权力监督主体失去应该有的独立性,对权力的制约缺乏强制性,那么其监督职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就会软弱无力,甚至使监督主体成为监督客体的附庸。现行的纪检监察体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既受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又受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由于人事、经费、福利等受制于同级党委、政府,所以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同级党委、政府。这就导致权力过分集中,监督过分软弱,监督客体领导监督主体,监督主体依附监督客体的状况。为改变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纪检监察机关实行垂直领导方式,由横向领导为主改为纵向领导为主。各级纪委的人事、经费、待遇、福利等由上级纪委统筹安排,下级纪委向上级纪委负责,独立行使对案件的查处权,同级党委、政府无权干涉。除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外,省级(包括省级)以下纪委实行垂直领导,提高纪委的权力和独立性,其垂直管理模式为党中央—中纪委—省纪委—市纪委—县纪委。另一方面是对腐败实行“零容忍”。“零容忍”指不宽容任何轻微的犯罪行为。【12】香港廉政公署把“零容忍”理念运用于廉政建设,使其清廉指数一跃成为亚洲前列。廉署在制度审计上对任何轻微的腐败行为均不容忍。20世纪60年代香港《防止贿赂条例》出台,从而堵住了轻微腐败的漏洞。同时,廉署下设的执行处、防止贪污处、社区管理处实施“举报必接、有腐必查、惩腐务尽”的原则,在执行法律法规时也体现出了“零容忍”的精神。如果对轻微的腐败不予制止,不仅会提高腐败分子的胆量,而且会激发其他腐败分子的腐败动机。深圳海关原党组书记、关长赵玉存从一餐饭,一块表开始,发展到接受贿赂90多万元,放纵不法商人走私24亿元。我国现行的反腐败体制是一种以数额的多少来划分犯罪的体制,对贪污腐败而言,其数额在5000元以下的,属纪律承接范畴,由行政监察机关负责;而5000元以上,则属于刑事处罚范畴,一般由检察机关负责。这种安排是与“零容忍”精神相背离的,改变当前以数量划分贪污罪的做法,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以性质划分的做法,凡是贪污受贿行为,即使只是贪污一分钱,也一律构成刑事犯罪。

2、以法制保障反腐

在我国反腐败的历史上,曾经历过运动反腐和权力反腐的阶段,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上的经验后,鲜明地提出了“反腐败必须依靠法制”的重要思想,反腐败斗争“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监督是关键,法制是保障。

(1)完善法律体系

坚持以法制反腐的首要前提是有法可依。在宪法的框架下,我国已制定出《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但总体来说,廉政法律体系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适应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现行法律法规多为事后惩戒性,缺乏事前预防、事中监督的法律法规,党纪党规比较多,但大多未能上升到国家意志的层面。为此,根据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制定出《廉政法》、《反腐败法》、《新闻法》、《公职 5

人员财产申报法》等。

(2)严格执法

有人曾用7个“未必”来概括形容当前执法情况:受贿了未必被发现,发现了未必就立案,立案了未必能查清,查清了未必就起诉,起诉了未必能判刑,判刑了未必判实刑,判实刑的也未必真正执行。再好的法律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法律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江泽民曾严厉指出:“历史事实说明,吏治上的腐败、司法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根源。”当前司法腐败现象正日益普通化、集团化、公开化、体系化,行政权对司法的干涉越来越严重。为使司法机关真正发挥其作用,就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理顺党的领导与司法权行使的关系,防止党委、政法委借口党的领导对司法工作横加干涉;加大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制约,界定人大监督制约的范围,实行的严格的人大对司法人员的认知和罢免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重新构建司法辖区,建立各级财政经费保障体制以排除地方保护主义的不良影响;建立司法人员考试录用、分类管理、选拔任用等制度,保障司法人员有健康的成长途径,建立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专家型职业队伍;改革司法机关管理体制,发挥司法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司法人员只服从法律,服从事实的办案机制。最终使司法公正,重新树立司法机关清正廉洁的形象。

3、加快新闻立法,充分利用网路力量

舆论监督本身是一种“普遍的、无形的、强制的力量。”【13】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舆论工具,对社会上一切腐败案件进行曝光,以达到对其监控的目的。从全球来看,凡法制化程度比较高和政治比较廉洁的国家,都十分重视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独特作用。新闻媒体号称是立法、行政、司法的“第四种权力。”【14】“不怕上告,就怕见报。”一旦腐败行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其丑恶嘴脸为千夫所指,腐败分子必将受到惩处。应加快新闻立法,使新闻媒体监督有法可依。顺应时代潮流和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快和完善新闻立法,将新闻媒体的权力、义务、责任、监督的范围、对象、基本原则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将新闻媒体监督纳入法制轨道;在坚持正确舆论的导向下,保证新闻媒体有足够的自由权和自主权,允许新闻媒体对各种行政行为、廉政行为、腐败案件进行自由、公正、客观的采访、调查、报道和评论。

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已是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网路的广泛普及和网络在传播信息方面所具有的即时、互动、直接、廉价等特点,使得网络监督成为反腐败斗争的一个新武器。据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网民中有87.9%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拓宽和健全有效的监督渠道,应该把网络列为一种必须认真考虑的监督方法。同时,重视网络媒体在监督违纪和腐败方面的作用,也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个表现,因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自2008年6月底,网民数量已达到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要建立便捷的民意反应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变对立为互动,摒弃防范网络的惯性思维,改变过去拦、堵、截的做法,引导和支持网络监督在反腐败斗争反面的作用;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网络举报制度,使其尽快成长为纪检监察机关在反腐败斗争方面的重要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483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109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152~15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53 【5】邵道生。我国社会转型期腐败发展的四个阶段。廉政瞭望,2006年版,7:40~41 【6】王焕章。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的几点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1):79~80 【7】李玉赋。关于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行政管理改革,2009,2:38~45 【8】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2,154 【9】俞可平。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141 【10】李云瑞。论我国财产申报制度。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4)【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92 【12】刘宗洪。“零容忍”视角下的反腐倡廉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4:32~35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73 【14】吕贵、刘宗洪、周敬青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德国社民党组织建设的新趋势。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6:95~100

下载幼儿园保育员的现状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保育员的现状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作文现状及对策[本站推荐]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横山中心小学罗兴荣 一、问题的提出及现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阵地,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教学......

    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

    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以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而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的行为。腐败是一个普遍性、世界性和历史性的问题,自国家产生,掌握公共......

    农村幼儿园的现状及对策(精选多篇)

    仿山镇农村幼儿园的现状及对策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一生中受教育最重要的阶段。近几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

    幼儿园保育员考试题

    幼儿园保育员考试题 1、正确组织幼儿进餐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进餐的准备:由教师带领值日生布置好餐桌,准备好餐具,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干净、安静的进餐环境。 进餐的过程:(1)要观察......

    幼儿园保育员工作计划

    幼儿园保育员工作计划 幼儿园保育员工作计划1 新学期工作开始了,为了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能更健康、全面地成长,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得到成长,特制定该计划,......

    幼儿园保育员随笔

    幼儿园保育员随笔 篇一:幼儿园保育员随笔幼儿园里的保育员是园里的骨干,是校园中的一道风景。看吧,早晨走进楼里,她们就已经把楼道各个角落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见你走来,......

    幼儿园保育员责任书

    幼儿园保育员责任书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责任书,责任书是写明责任范围、职责,多用于平行的文书。一般责任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保育员责任......

    幼儿园保育员辞职信

    幼儿园保育员辞职信 幼儿园保育员辞职信1 亲爱的园长:你好!首先,很感谢你这半年来对我的信任和关照。这段时间,我认真回顾了这几个月来的工作情况,觉得来**幼儿园工作是我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