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廉政文化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为廉政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为廉政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同志事迹材料
*年以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的领导帮助下,以创建廉洁和谐房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目标,以党的反腐倡廉的先进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我局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年我局被省建设厅确定为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被省纪委确定为政务公开省级示范点建设单位,被市纪委确定为廉政文化市级示范点建设单位。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我局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同志是我局监察室的一名年轻干部,她在工作中发扬年轻人敢想敢干、敢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吸收借鉴先进的廉政文化建设经验,不断充实廉政文化内涵,和科室同志们一起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宣教载体和活动形式,积极营造浓厚的反腐倡廉氛围,辛勤铺就了一条廉洁和谐房管之路,为我局房地产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强化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严以律已。
为提高政治认识水平和理论研究与业务工作能力,***同志坚持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07年以来,对两个《条例》、一个《纲要》、(两个法)《房地产管理法》《公务员管理法》、(三个手册)《纪检 1 监察工作手册》《效能建设手册》《廉政手册》等进行了通读学习,并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为适应工作需要,该同志还利用工作之余学习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自身努力考取了中央党校衡水工作站的在职研究生。
为进一步创新工作,丰富我局廉政文化内容,***同志通过报纸、网络和与其他单位的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廉政文化建设经验并应用于实际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该同志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没有出现过任何违规违纪现象。
二、踏实肯干,立足本职工作,健全宣教格局。
该同志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为进一步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着力营造清正、廉洁、高效、向上的机关人文环境,和科室同志们一起努力健全廉政文化的宣教格局。一是在机关办事场设置廉政宣传栏、电子屏幕和触摸屏定时打出廉政标语、主要办公场所悬挂廉政标语和办公桌摆放警示牌。二是建成了廉政文化活动室。充实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等方面的书籍、报刊,供干部职工学习阅读。三是建设局廉政文化网站。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廉政漫画、廉政故事、廉政警句、廉政书架等栏目营造廉政文化氛围,给同志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一个崭新空间。四是树立一批清正廉洁先进典型。在系统内开展向廉政先锋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营造清正廉洁局风。2 五是开展民主评议政风活动。通过发放行风效能建设征求意见表、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三、创新工作,丰富活动载体,营造廉洁氛围。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教育与开展丰富多样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为满足广大干部职工的参与性、艺术性、有效性的需求,焦光伟同志和科室同志们一起积极组织筹备,开展了多种廉政文化活动。一是组织新党员和积极分子参观西柏坡参观学习、组织全体党员参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党旗前宣誓、学习刘宝华同志的先进事迹。二是创作了一批廉政文化作品。创作一批如诗歌《廉政建设顶刮刮》、《青春房管》、快板《效能建设谱新篇》等优秀作品,讴歌工作中的新亮点,强化干部职工廉洁理念。三是举办“廉政杯”演讲比赛,进一步丰富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政文化生活,使广大干部职工在轻松愉快中得到精神启发,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四是举办了一次廉政文艺演出,宣传贴近百姓、廉洁从政的重要性,并展现了房管人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面貌。
四、不断探索,打造特色廉政文化,推进房管各项建设。
***同志和科室同志们一起在廉政文化建设上做了不少工作,为打造房管特色,推进各项建设和谐发展,努力把各项工作协调共抓。一是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服务大厅严格统一着装,佩带工作证,为群众发明白卡,领导轮班制度,设置群众监督台、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网上投诉、网上调查,3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并通过群众监督作用,使廉政文化建设和实际工作得到了双结合、双促进。二是将廉政文化建设与行风效能建设相结合,通过先进的文化和良好风气达到引导思想、提升服务、促进行风建设的目的。三是廉政文化建设与解放思想大讨论相结合,加强思想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形式,使廉政文化深入人心,创清廉局风,筑和谐房管。
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和各相关科室同志们的辛勤耕耘下,我局的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我局上下团结一致,呈现出一派廉洁、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同志也因此被评为2007年度市直廉政文化建设先进个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同志将在这条路上继续奋斗,不断探索,为廉政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为我局的和谐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第二篇:“我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演讲比赛策划书
“我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演讲比赛策划书
一、宗旨:让全校学生充分了解国家、激发热爱国家的强烈责任心和高度责任感,增加同学们对我国文化建设了解。我班组织了以“我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尽情发挥参赛选手的自身风采和演讲才能,调动全班同学准备比赛的热情,发扬比赛的优良传统,选拔优秀演讲人才。
二、组织方式:由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生物工程二班承办。
三、参加对象:本班学生
四、活动过程安排:
1、由我班学习委员于10月20日前向所有同学传达关于此次演讲比赛的通知。内容包括要求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该次主题演讲比赛。于11月10日前将人员名单送于班委会。11月15日举行比赛。
2、确定比赛场地,确定为理科楼409.3、邀请评委,由班长负责。
4、由生活委员购买此次活动所需物品。
5、11月14日下午由参赛人员抽签决定出场顺序,11月14日下午布置场地。
五、评分要严格遵照评分标准。每位参加者演讲时间规定在四到六分钟,要求脱稿,如有时间可加入即兴演讲(视具体情况适当加分)。评分标准
1、紧扣主题,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文字优美(4.5分)
2、表述清楚,语言流畅,声情并貌(2分)
3、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流利(2分)
4、服装整洁,仪表端庄(1分)
5、时间限制(0.5分)
六、比赛流程
1、我系老师讲话致辞
2、参赛者依次演讲
3、评委点评
4、颁奖
5、参赛者代表讲话(评价与感想)
七、奖项设置
1、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胜奖若干。
2、给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
附:经费预算
请柬两张:5×2=10元
矿泉水:2×4=8元
评委及获奖选手礼品:150元
证书制作:10×6=60元
评分用笔:4×1.5=6元
会场布置材料:20元
合计:254元
生命科学系09级2班团支部2010年5月5日
第三篇:廉政文化及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廉政文化及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要加强对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公民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全党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以及四中全会精神,不仅为反腐倡廉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笔者结合近几年廉政文化的实践,对廉政文化及廉政文化建设问题作些简要分析。
一、廉政文化的涵义 广义的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即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和成果,与经济和政治相对立。如果说,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硬件”,是“看得见的手”,那么,文化则是这个大系统中的“软件”,是“看不见的手”。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廉政知识体现人的素质,廉政规范体现社会的文明程
度,廉政信仰推动人们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和生活方式,随之产生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往反腐倡廉的一切工作实践,如查办案件、执法纠风、源头治腐等,都属于廉政文化建设的范畴。廉政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政治文化、社会文化,又包含了制度文化、组织文化。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廉政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关联,它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对党风廉政建设作用巨大。
二、廉政文化的实践特点 近年来,各地蓬勃兴起的廉政文化,较好地把大众文化活动与反腐倡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展创新,显示出了强劲地生命力,并凸现四个明显特点。
一是大众性。廉政文化建设选择的是大众文化大众建,在“建”中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在“建”中培养群众的廉政意识。各地广泛开展的廉政文化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参加,让廉政文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如开展的党政主要领导讲廉政党课、反腐倡廉文艺晚会、廉政书画展、社区文化活动等。廉政文化的内容多为群众所熟悉,形式为群众所亲近,并且正在走向农村、企业、社区、家庭。如开展的创作廉政警句、廉政漫画活动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生动活
跃,为人们喜闻乐见。廉政教育活动正是赢得了不同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人群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才得以蓬勃兴起,造成声势,成为时代强音,升华为一种新型的文化。
二是时代性。各地开展的廉政文化建设,在内容的设计上,不仅注重吸收了传统廉政文化中的精神养分,把节欲守操、正直爱民作为重要方面,而且根据时代特点唱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主旋律;同时,注重吸收西方现代化普遍价值要素,如民主化、科学化、理性化等合理内容,以形成开放的文化理念。在形式上,不仅注重运用书法绘画等传统的教育方式,而且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现代传媒来传播廉政文化,使其体现出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如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开辟廉政专栏等。
三是针对性。廉政文化建设有明确的目标,从广义上讲,就是打造反腐倡廉的人文环境,以文化教育人,纯化风俗,净化民心。在实践当中,就是立足实情,着眼于解决问题。各地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对象,采取不同方式方法开展有的放矢的文化活动,增强针对性。如针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正反典型对比教育为重点,重在灌输廉政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针对领导干部配偶的教育活动,如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举办廉政培训班,参加重要的廉政教育活动,签订助廉承诺书等,运用情感交流,既和风细雨,又晓以利害,不断提醒和诱导;而对轻微违纪的党员干部,则采取诫勉谈话,早打预防针,先敲警示钟,防患未然。
四是有效性。廉政文化既有细雨润物的催化效果,又有吹糠见米的实际功效。其有效性突出表面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导向功能。它引导廉政教育从“文件”走向“文化”,一场场图文展示,一次次先进事迹报告会,一回回关于廉洁自律的情感交流与对话,让干部与群众思想互动,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形成旗帜鲜明的舆论导向,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其次是熏陶功能。它引导廉政教育从“会场”走进“广场”,在一些地方,诸如正气满乾坤文艺晚会、廉政文化活动进广场、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让“廉政之声”响遍每个角落,渗透各个领域,浸润着人们的思想。再次是塑造功能。它引导廉政教育从机关的“深宅大院”走进了社区的“广阔天地”,在干部群众中开展的“强、比、学、唱”活动,启发人人思廉、督促人人清正,时时矫正人的认识错误,筑牢思想和道德防线。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文化实践,以适应反腐倡廉教育的新要求。廉政文化建设包括廉政文化理论建设、廉政文化活动机制建设和廉政文化活动三个部分。廉政理论建设包括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和廉政文化理论的研究和建设,中外廉政史和廉政文化史研究、反腐倡廉理论建设等。廉政文化活动机制建设是要发挥“大宣教”格局作用,切实可行地解决好廉政文化活动开展的运作机制,保证廉政文化活动有组织、有序、有效地开展。廉政
文化活动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指导下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的具体实践。当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我认为应进一步做好四个结合。
一是坚持把教育与娱乐相结合,在雅俗共赏中推进。廉政文化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可模棱两可。要用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立身做人的思想基础,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同时,廉政文化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活跃、文化需求丰富多彩的特点,开展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文化活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加,以达到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目的。没有教育性,廉政文化建设就会失去灵魂和方向;没有娱乐性,教育也就显得枯燥乏味,很难引人入胜,深入人心。因此,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寓教于乐,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
二是坚持把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吸收借鉴中发展。廉政文化建设既要保持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特色。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的廉政文化,创作了丰富的廉诗、廉文、廉戏和廉政格言警句,形成了牢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纽带。建国后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把反腐倡廉作为坚定的政治追求,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新形势下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石。与此同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追赶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文化品位,体现
时代特色。只有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使廉政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三是坚持把丰富内容与拓展载体相结合,在创新方法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当前,首先要注重建立完善“大宣教”格局,发挥“大宣教”的作用,调动各方面共同参与廉政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生动活跃的形式,独特新颖的载体,在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全体公民中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形成人人思廉、人人倡廉、人人促廉、人人反贪的良好社会环境。其次,应发挥各种文化阵地和艺术形式的作用,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手段,让反腐倡廉观念深入社区、厂矿、农村、家庭,不断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再次,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廉政信息平台,运用互联网,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解惑释疑,运用手机短信,快速传递廉政信息,保持廉政建设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联系。借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强廉政宣传教育的直观性、灵活性、全面性、有效性,是廉政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反腐倡廉工作加大科技含量的具体体现。只有不断创新内容、形式,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提高。
四是坚持把领导带头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在拓宽延伸中深化。一些单位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之所以开展的不经常,质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地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具体举措,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来抓,要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行为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廉政文化活动的热情,引导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廉政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要通过经常的、广泛的、持久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不断听到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信息,不断参与到反腐倡廉的行列中去。让廉政文化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走进千家万户。只有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共同参与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廉政文化建设才会出现勃勃生机,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四篇:廉政文化范畴与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范畴与廉政文化建设 人们对廉政文化的理解一般限定在精神文化领域,属于狭义文化的范畴;建设廉政文化的实践工作主要是廉政教育以及廉洁从政的习惯养成和氛围营造。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入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新阶段,由此引发了如何在法治视野下理解和建设廉政文化的思考。在法治视野下,廉政文化是一种广义文化,包括基本精神或核心理念、制度体制和管理机制、行为规则规范、日常实践和行为习惯等四个层面内容。应在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建设廉政文化,更好地发挥“文化”化人的作用。
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形成“不想腐”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影响力、渗透力不断增强。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党中央要求要以深化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如何在法治视野下重新理解廉政文化?廉政文化建设如何与时俱进,在反腐倡廉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一、对廉政文化的一般理解和建设廉政文化的实践 自提出“廉政文化”这一概念 10 多年以来,廉政文化就与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紧密相连。但人们对廉政文化的理解,总体上局限在精神文化领域,属于狭义文化的范畴。
1.廉政文化的提出
“廉政文化”作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概念,产生于党领导下的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来自于行政话语体系。可以说,提出廉政文化建设是着眼于文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和传续功能,强调的是文化“化人”的精神引领和习惯养成的作用。由此引发的理论探讨,首先都是从哺育人、塑造人、提升人的功能定位出发来定义廉政文化,并指导建设廉政文化的工作实践。刘峰岩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为反腐倡廉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中提出:“现在我们讲文化问题,主要是从狭义的范畴讲的,是从精神文化的角度讲的。”①在狭义文化观的指导下,人们一般将廉政文化定义为“关于廉洁从政和廉政建设的文化,包括廉政知识、信仰、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在这个定义下,建设廉政文化的工作实践主要是精神领域中的活动,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从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实现“倡廉”的目标任务,以筑牢公职人员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来推动预防腐败工作。在上述的廉政文化定义中,同时包括了文化形成的“人化”和“化人”的双向进程。“人化”即提出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是对廉洁价值理念的宣示,体现的是人的意志,反映的是人们对公职人员廉洁从政在道德和行为层面的思考。“化人”即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是按照廉洁价值理念影响人、塑造人,体现的是对人的改造,反映到反腐倡廉的实践中就是廉政教育以及廉洁从政的习惯养成和氛围营造。显然,人们对廉政文化的一般理解主要基于文化的工具性价值,即“价值宣示―行为塑造”的二元结构,符合“倡
廉”的功能定位和需要。因此,实践中的廉政文化建设主要是围绕廉洁价值理念的宣传与树立,与人们对廉政文化的一般理解相统一。
2.廉政文化的构成 基于对廉政文化的理解,一般来讲,廉政文化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价值观念。廉政文化的价值观念即廉洁价值理念,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和信仰在价值观念层面的具体反映,是廉政文化的精神基础和核心理念,回答了为什么要廉政、如何看待权力以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等基本问题。在中国的廉政建设实践中,廉洁价值理念往往又进一步被具化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这是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普遍以此为主要内容。同时,在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时,廉洁价值理念往往又与不同岗位的工作价值观结合起来,得到了拓展。比如,政法系统的廉政文化就高度融合了公正执法的价值追求。此外,当廉政文化面向社会时,也都不同程度地与职业道德结合在一起,使廉洁价值理念更有针对性、更具广泛性。
二是行为规范。制度是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廉政制度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规范权力及其运行的基础性制度,目的是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为建立健全相应的行政体制和管理机制提供制度依据。第二类是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主要是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社会
成员廉洁从业的行为规范,关注的是个体行为,既有引导型的规范,也有禁止性的规定。当前廉政文化的研究和建设实践,一般主要集中在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方面,有关规范权力及其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很少被看作是廉政文化的内容。
三是生活方式。廉政文化所考察的生活方式,是廉洁价值理念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相结合的结果,体现为人们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廉政文化之所以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是基于文化的两个方面功能:第一,文化具有传续功能。当文化通过日积月累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某种生活方式时,文化就可以在世代之间传续,同制度一样发挥持久的作用。第二,文化具有环境的塑造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造身处其中的人们。在建设廉政文化的实践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使廉政文化通俗化、大众化,更加易于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强影响力,扩大覆盖面,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3.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廉政文化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廉政思想教育、反腐倡廉宣传和社会氛围营造上,为预防腐败强化了思想防线,提供了文化支撑。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廉政文化作用的全面发挥。
一是对廉政文化构成的理解具有局限性。在以往的实践中,人们认为廉政文化的构成主要包括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归根结底是精神领域的文化,这符合狭义文化的特征。从广义文化的观点出发,文化不仅包括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方式、过程及其结果,还要涵盖经济、政治等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这个观点下,廉政文化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廉洁政治方面所具有或应具有的文化,不仅关注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的思想和行动,还要关注与之相关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具有社会整体性。从反腐倡廉实践看,中央要求以深化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就提出了一个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整体性改造问题,与广义文化所关注的廉政文化范畴同样具有社会整体性。因此,当前廉政文化研究内容的实际构成与文化理论和反腐实践要求相比显得过于单薄,具有局限性,应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领域拓展廉政文化的研究。比如,经济活动中的利益驱使给腐败行为提供了动机,体制机制上的漏洞则给腐败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机会,这些都可以成为廉政文化研究关注的内容。文化研究之于社会的进步,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以文化的视野全面考察社会的生活样式,并为其改造和发展提供整体性参考。
二是廉政文化传播受到局限。目前,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比较广泛地融入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当中。从形式上来看,廉政文化借助大众文化、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载体实现了面向社会的扩散。但是从内容上来看,廉洁价值理念包括廉洁从政、廉洁从业、廉洁立身,主要是对公职人员应具有的价值追求的规范,社会其他成员对此表示
认同,但都是出于对公职人员应该廉洁从政的认同。事实上,当前社会上“请托风”盛行,办事情、找工作、孩子上学等等,都要找门路、托关系,这里面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特权待遇的期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廉政文化在形式上实现了横向的广泛传播,但是在内容上的纵向深度不够,廉洁价值理念还不能成为社会中各个群体共同的主体价值。原因在于,廉洁价值理念来源于从政者的价值追求,当面向社会弘扬廉荣贪耻的道德观念时,更多地是赢得了赞同,但是没有进行价值主体的有效转换,廉洁从政价值理念并不是其他社会成员出于自身价值定位所确立的价值追求,因而很难真正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在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方面,缺乏对廉洁从政理念的系统性理解,往往就“廉政”谈“廉政”,从法治观念、伦理道德等思想领域吸收的养分零散而缺乏系统性。
三是建设廉政文化的部门化倾向。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各级宣传、文化等部门以及群团组织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要结合业务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合力。但在实践中,廉政文化建设主要靠纪检监察机关推动和组织,部门和单位多数是被动地配合,主动谋划和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不够,廉政文化建设的综合协调机制亟待健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之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呈现出的部门化现象同出一辙,根源就在于党风廉
政建设的责任不清。一方面,长期以来大家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认识不全面,缺少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方面的责任担当;另一方面,对廉政文化构成的认识存在偏差,局限于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两方面叠加的结果,就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部门化倾向,不仅工作合力不强,也进一步加剧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内容构成相对单薄的状况。
二、如何深化对廉政文化的理解 1.实践中引发的对廉政文化的理解 廉政文化建设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如何理解廉政文化,该怎样定义廉政文化,其文化构成、价值和意义又是什么。关键是从怎样的视野观察并理解廉政文化。
其一,廉政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还是一种社会整体性的文化。由于把廉政文化的主体价值明确规定为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实践中建设的廉政文化实际上带有明显的组织文化特征,即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队伍所展现出来的关于廉洁从政的面貌,包括思想认识、行为方式及其结果。一般来讲,组织文化有不同于社会整体性文化的发展需要,可以自成体系。但是就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社会角色来讲,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其从政行为与社会其他成员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并且具有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作用机理。因此,廉政文化的未来发展必须面向社会,把社会其他成员纳入廉政
文化研究和实践的范畴,建立廉政文化在行政体制内外的共同价值基础。
其二,廉政文化是一种精神生活文化,还是一种包括社会全部生活样式的文化。目前廉政文化助推反腐倡廉的作用来自于文化的教育功能,集中体现为精神生活领域的活动,包括了思想认识及其文化产品的生产。从腐败行为的发生机理来看,腐败行为首先来自于思想动机,是主观上的因素,狭义文化观对廉政文化的理解主要是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但同时必须注意到,腐败行为的发生除了主观故意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比如,体制机制制度不健全带来的监管漏洞,往往使权力行使失去必要的制约和监督,实施腐败行为的主观故意更加容易付诸行动。作为一种观察社会的方法,文化研究必须具有内容上的整体性,全面地考察与研究对象相关联的各种文化要素。因此,廉政文化研究就不能仅仅关注人们精神生活领域的活动,还要关注影响和制约人们行为方式的现实因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研究廉政文化。廉政文化的构成中应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多种要素。
其三,廉政文化的实践价值是一种宣传教育工具,还是一种国家治理的参照体系。在实践中,廉政文化建设被明确地看作是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延伸和丰富,具有思想教育和氛围营造的功能,其作用发挥主要体现在从精神领域引导人们的从政行为。在文化理论研究上,廉政文化已经具备了广义文化的内在品质,可以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来进行
完善和发展;在反腐倡廉实践中,也有拓展廉政文化研究视野的现实需要,狭义文化观下对廉政文化的理解,限制了我们从文化的高度观察廉政建设得与失的视野,未能全面地理解廉政的文化基础。比如,廉政制度中关于规范权力及其运行的基础性制度非常重要,是事关能否实现廉洁政治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应属于廉政文化的研究范畴。事实上,把行政体制和管理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纳入廉政文化研究的视野,更符合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要求。廉政文化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宣传教育,还可以发挥文化研究对于国家和社会整体性的认知优势,以及对人类文明中有益经验的鉴别能力,为在国家治理层面推进反腐倡廉提供一个参照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广义文化观下对廉政文化的理解 运用广义文化观及其相关理论开展的廉政文化研究并不多见。从查询的文献资料来看,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一是肯定了廉政文化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推动作用。广义文化观与狭义文化观在廉政文化研究方面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对廉政文化功能的定位不同。以往的研究强调的是文化的“化人”功能,而广义文化观看重的则是文化的整体功能,认为文化不仅仅是精神领域的活动和改造过程。王其康在《论廉政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中对什么是廉政文化、如何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进行了一次符合广义文化观的阐释:廉政文化是廉政实践及其成果的不断延伸。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以制度建
设、思想道德建设、廉政环境建设为着力点,贯彻于反腐败各项工作之中,贯穿于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之中。②王其康在其著作中并未对其文化观的从属进行声明,也没有进行理论的探讨,但是在廉政文化的生成机理(廉政实践及其成果的不断延伸)和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贯彻于反腐败各项工作之中)的观点上,都体现了广义文化观的本质特征。
二是肯定了廉政文化“人化”过程中制度的重要作用。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人化”的过程,“化人”也是“人化”过程当中的一个环节。其中,制度是文化沉淀的一个结果,又为文化的延续提供了规范化的保障。在廉政文化研究中,提及制度或制度文化的有不少,但从制度与文化相互关系入手开展研究的并不多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田湘波的《廉政文化与廉政制度关系辨析》③,他通过分析“文化是体制之母”和“制度决定文化”两种观点的争论,得出了廉政文化和廉政制度是内在合一的观点。他认为:廉政制度实际上是廉政文化规范性的反映,所承载的本身就是廉政文化的内容,廉政制度是廉政文化的精神体系、核心理念的表现。事实上,制度承载的是文化的整合功能和秩序功能,不仅同样具有狭义文化的导向功能和传续功能,相比较而言,制度更具强制力和确定性。
三是肯定了廉政文化所具有的广义文化观的文化层次。在真正意义上从广义文化观探讨廉政文化的、最具权威的研究成果,应属李德顺教授著写的《用体制打造廉政文化》。他在著作中开篇名义地指出:“文
化”一般是指人的行为模式、生活“样式”及其负载的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生活中最具有深刻性、普遍性和持续性的层面。我们打造“廉政文化”,意味着要使党风廉政建设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或一场运动,而且要将廉政的理念和行为模式变成党政系统行之有效的体制、规范和传统,从而产生深刻、普遍、持久的廉政效应。④这段论述完全超越了廉政文化在精神领域活动的文化层次,从广义文化观的高度将廉政文化与廉政建设进行了整体对接,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建设廉政文化的领域,使廉政文化研究更有实践价值和意义。
3.法治视野下对廉政文化的新认识 廉政与法治的关系甚为密切,这是因为在实现了法治的国家和社会中,从政者廉洁从政、社会人廉洁从业必然是一种基本的、普遍的生活样式,法治是实现廉洁政治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在法治视野下,廉政文化是在实现了法治的国家和社会中人们具有或应具有的廉洁价值理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全部社会活动和结果,体现为廉洁政治的实现过程和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廉政与法治的关系,并拓展对廉政文化构成的认识。
从基本精神或核心理念层面看:反腐败的目的,是通过惩治和预防腐败确保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无论是反腐败还是法治,二者所追求的都是对人民权利的保障,都是为了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得到正确行使。所以说,反腐败和法治在基本精神或理念层面是一致的,并
统一于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法治是由人民民主原则所决定的,反腐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必然选择。
从制度、体制和管理机制层面看:反腐败既要治标更要治本,从根源上防治腐败是反腐败谋全局的战略之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纠而复生,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体制机制和制度漏洞为腐败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机会,核心问题是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因而,反腐败的治本之策,就是要规范权力本身及其运行,这与法治的根本问题――“对公共(政治)权力的限制或者控制”⑤不谋而合,其本质都是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长期以来,人们对监督权力行使的治本作用早已有了共识,但是对规范权力本身或者说配置权力结构,这个决定权力运行规则的体制机制设计则关注不足。其实党的十七大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就已经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更把“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作为建设廉洁政治的根本路径。显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已经成为源头治腐与依法治国的共同选择。
从行为规则规范层面看:法律是国家和社会统一的、具有强制效力的规则规范的有机系统⑥,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制度具有党法的性质。法治文化理论认为,规则规范体系包括党内法规制度都“要在法律的范围内和基础上建立”,并“与法律保持整体的统一,彼此间保持和谐互补、积极互动的良性关系”。⑦就反腐败来讲,更加需要党内法
规制度与国家法律的整体统一和优势互补。一方面,党内法规针对的是党的组织和党员,针对性强,局限性也强,而反腐败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性,必须有国家法律在全局范围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对腐败的制度合围;另一方面,法治需要良法,反腐败同样需要健全完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从日常实践和行为习惯层面看:廉政文化传播的是廉洁价值理念,强调不因个人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法治文化则贯穿了法治精神,强调对规则和秩序的遵守,两者相互联系。在建设廉政文化的过程中,应扩充廉洁价值理念的内涵,融汇法治文化的精髓,不仅用廉政“化人”,更要以法治“化人”。
三、关于建设廉政文化的对策建议 文化的力量在于“人化”自然界的同时又反哺人的自身来“化人”。倡导廉政文化并使之成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正是基于以文化的力量助推反腐倡廉这样的共识。在法治视野下观照廉政文化,廉政文化不仅仅是精神生活领域的观念构成及活动,还应包括廉政建设在国家治理层面所涉及的一切理念及制度,这不仅是在广义文化观下研究廉政文化的必然,同时也是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要走法治之路的必然。因此,必须在法治视野中进一步认识廉政文化的构成,并在实践中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设廉政文化。
1.应把公平正义作为廉政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
廉洁价值理念作为廉政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内涵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目的密切相关,可以概括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核心是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但从社会成员的整体角度看,腐败行为侵害了公民的权利,破坏了社会整体公平正义的秩序,群众行使监督权的意愿其实就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廉政文化所具有的核心价值,无论是在执政队伍的内与外,都应该是以保障平等权利、维护公平正义为思想基础,这与法治的基本精神相通。在这个思想基础上所发展的廉政文化,才能对所有社会群体而不单单是党员干部队伍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所以说,认识廉政文化的核心价值应从法治的基本精神当中汲取养分,围绕实现廉洁政治的目标,倡导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打造全体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共同思想基础。
2.加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权力制约和监督为核心的制度文化建设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规则经济,最能体现人的基本权利,不仅需要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还需要建立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社会化的组织,包括行政、司法等体制机制和制度,确保市场经济规则正确地得以运行。多年的反腐败实践证明,防止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是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把“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作为建设廉洁政治的根本路径。这就是说,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的体制机制改革将成为当前和今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体制机制层面,以市场经济
为基础、以权力制约和监督为核心的制度文化,应是廉政文化构成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廉政制度文化研究和廉政制度文化建设。
3.建立健全廉政法律和法制化的党法规则 除了精神领域的道德教化以外,廉政文化同样关注廉洁从政、廉洁从业行为的养成,这就需要有明确和完备的行为规则规范作为保障,使惩处腐败有法可依、廉洁从政有规可循。在行为规则规范层面建设廉政文化,应充分借鉴法治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确立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整体性观念,协调好国家法律与党纪党规的制度约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国家法律为基础,加快国家反腐败立法,建立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廉洁价值规范,同时用法律统筹党内党外的反腐败机构、手段和政策,确保在惩治腐败犯罪上形成连贯的、一致的模式。要加快党内法规的法制化进程。要对党纪条规、行政法规、党政决议等具有“准法律”效力的规则规范,探索开展法律审查,强化法制保障。
4.打造廉洁从政的社会环境 党风政风是社风民风的向导,社风民风又对党风政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廉政文化建设应重视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的互动关系,既要注意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也要注意从社会整体的“生活样式”来打造适合廉洁从政的社会环境。应系统地理解廉洁价值理念,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好地融入到法治文化、大众文化、民族文化建设当中,寓
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廉洁价值理念易于接受、便于普及,日积月累转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会风尚。
第五篇:弘扬廉政文化,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弘扬廉政文化,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江苏泗洪中学廉政文化建设经验总结
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深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
校务公开是新形势下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坚持和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是坚持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载体。实行校务公开,对于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消除学校内部可能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推进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方针,认真落实“校务公开”制度。我校建立和完善校务公开的基本体制和运行机制,即党组织统一领导和部署,党政齐抓共管。工会积极配合支持,教职工全员参与。我校于2002年开始实施校务公开制度。在学校工会的协助配合下,全校教职工的积极参与下,制订了《江苏省泗洪中学校务公开制度》,明确了目的、公开程序、形式和内容,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公开的效果,防止形式主义和主观片面性。该制度在教代会上获得了通过。严格实施校务公开制度,不仅增强学校领导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自律意识,也使学校领导的决策更科学、更规范、更实际,而且大大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关心学校,积极向学校献计献策成为广大教工的自觉行动。
学校收费问题,历来是社会和家长的热点问题。一段时间,有些家长对这个费那个费不了解,就误认为是乱收费,也影响了学校的声誉。自从实施校务公开以来,家长们对学校各种收费在校务公开栏上一目了然,减少了误解。学校还实行了收费联系卡制度,让家长放心送子女读书,在子女教育投入上,明明白白消费。同时还通过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进行宣传,消除一部分群众对学校收费的误解。
学校物品采购是教职工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使学校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物资采购增多,对这些项目建设和物资采购如何监管?如何加强财务监督,保证资金运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完善校长权力运作的制约机制?等等。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学校内部广大教职员工关注的“焦点”。以前,学校校务工作封闭运作,透明度低,缺乏必要的监督,由学校个别人专管采购,容易滋生腐败,更不利党风廉政建设。现将这一项目公开,差价全部归公。在财务管理方面,学校所有的财务往来帐目都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支配、统一记帐的管理办法,按月公开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小件物品采购,由总务处派两人以上购买并及时入帐。坚持大宗物品采购的原则:需要、优质、节俭、公开。由校长决定,校务会议讨论,后由采购小组购置。凡对5000元以上大宗物品的采购做到三步曲:一是双方面谈,二是提供实样,三是货比三家,通过比价格,看质量,了解售后服务及厂家生产能力后再拍板。学校则采取“公开亮相”、“公开招标”的办法,将商家、厂家请进学校参加招标竞争,在竞争中学校得到最大的实惠。另外,学校还落实大宗物品采购职责:①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把质量关。②做好向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工作。③做好登记入册,落实保管人员。④需向教代会汇报,并接受教代会的质询。
我校对小卖部实行公开承包。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操作,采用暗标和双方协议方式,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全部由集体研究决定,合同文本公开。做到承包项目 1
及收支明细帐在教工大会上和校务公开栏上公开。
我校还落实教师聘任制度的公开。教师评聘涉及现有教师的切身利益,教师聘任问题处理不好,会极大地影响到学校内部的团结和稳定,为此,学校在工会的参与下,首先出台《教职工评聘方案》,并在教代会上通过。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做到聘任过程和结果公开,对落聘人员给予出路、安置。避免了校长独断评聘,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同时,学校对推优评先进行公开。首先公开并印发各项先进评选条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其次确定评选程序,委任学校工会进行操作:先以工会小组为单位推出候选人,然后党支部在小组推荐基础上确立正式名单,最后张榜公布评选结果。这一做法得到了全校教职工的支持和配合,使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促进了干群团结和理解。为做好校务公开的工作,学校想方设法,创设公开载体。
在《江苏省泗洪中学报》上设《校务公开》专栏;在学校橱窗上设《校务公开》项目;在教职工大会上公布校务。保证让社会、家长、全体教职工明明白白,学校领导清清白白。
二、坚持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原则,勤政廉洁,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和完善学校的民主管理是搞好党风廉正建设的一个有效“抓手”。民主管理搞好了,党风廉正建设就有了良好的环境和扎实的基础。而校务公开的实施,正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成功载体,更能使学校领导干部更加勤政廉洁,促进党风廉正建设。我校党员干部始终把“勤政、服务、奉公、廉洁”作为座右铭,真正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在校务公开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原则,真心实意地相信和依靠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
首先,抓党员干部政治学习。坚持一月一次的党政例会,开好党员民主生活会,相互交流工作的经验体会、工作的得失,采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形式,找差距,提不足,时时提醒,处处留意。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党员干部关于“三个代表”学习,写心得体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对照现实,认真贯彻执行,提高勤政、奉公的自觉性,保证党员干部思想健康、作风正派、素质过硬。
其二,抓党政领导办事作风。学校各处室的工作注重让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和决策。学校党政领导始终把“依靠教职工,服务教职工”作为行动的纲领,定期召开校务会议,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学校校园网络优势,把各处室每周工作全部上网公开,提高各处室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超前性。同时,要求学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多与教师沟通,善于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敢于接受教师的批评和监督,在廉洁自律上做到自律性和他律性的高度统一。学校每周《工作简报》上设有各办公室学习反馈意见,不论什么方面的意见、建议全部上网公开,同时作为学校领导干部们工作的参考意见。我校所有工作的开展能真正体现和反映广大教师的意愿。
学校党政领导真心实意相信和依靠广大教职工,并付之于行动,时时绷紧廉洁自律之弦,从小事做起,做勤政廉政的表率。
其三,营造党风廉政建设的氛围。凡学校党政领导权力在多数教师的心目中实为显赫。小从教师各类先进的评选,大到评价教师的工作实迹、工作的考核,甚至教师的岗位分配等等,不论群众赞成与否,一旦定下,不得不从。所以群众对领导干部人人“敬畏”,多数教师该说的也不当面说,背后乱说;说了也不会说出真心话。长此以往,造成干群隔阂,不利团结不用说,而且容易滋生集体腐败。我校坚持民主管理学校,积极营造党风廉政建设的氛围。改变学校领导只评教师的单一做法,除了原先实行的工会民主评议校长的基础上,扩大到学校中层干部,中层干部也同样接受学校工会的评议。学校制订了《中层干部评议制度及实施办法》,确定了评议的内容和方法,特别强化中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廉洁
自律内容。这一做法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支持和欢迎,并在教代会上获得了全数通过。此后,形成了学校领导和职工、领导与领导、职工与职工之间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互动格局,教师人人重视民主管理、全员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此外,学校还利用《工作简报》,开辟廉政专栏(包括校务公开专栏),向广大干部职工宣传民主管理在加强学校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反腐倡廉中的重要性;转摘关于反腐倡廉方面的生动事例;党员“双思”教育内容;法制知识;登摘办公室学习心得体会等,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党员、领导、教师们都能受到极为深刻的教育,从而提高干群的思想认识。
三、关于校务公开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体会
我校自实施校务公开近二年来,深深地认识到要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校务公开这个载体,深化校务公开内容,完善校务公开的制度,强化校务公开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工会的职能,依靠广大教职工,推进民主管理学校的强大氛围。
1、建立完善校务公开的基本体制和运行机制。
校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校长。但只有校长,此项制度仍难以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和完善校务公开的基本体制和运行机制,即党组织统一领导和部署,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有力,工会积极配合支持,教职工全员参与。要把实行校务公开同落实教代会职权结合起来。作为教代会闭会期间工作机构的校工会,要积极反映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愿望,协助党政通过召开教代会制定校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办法),促进校长健全校务公开组织,明确公开的内容,规定公开的程序,确定公开的形式,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公开的效果,防止形式主义和主观片面性。
2、坚持教代会制度。
校务公开是教代会的延伸与拓展,对教代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推行校务公开还是应坚持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和重要途径,这是因为教代会在《教育法》、《教师法》中都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了的。教代会是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校务公开的实质是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校务公开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与教代会的主要职权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教代会作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应该是校务公开的基本载体。狠抓学校教代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以此促进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学校要认真执行教代会工作规程,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抓好教代会“四项”职权以及民主评议校长工作的落实,有效地发挥教代会作为校务公开主要载体的作用,使校务公开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同时,善于抓住校务公开这个机遇,使教代会制度从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完善和发展。
3、严肃遵循校务公开原则。
校务公开的核心是公开。只要把管理权限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标准公开、办事纪律公开、办事结果公开,就易操作、易监督、易见效。为此,校务公开时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使公开的内容客观真实,不弄虚作假,愚弄群众;必须坚持重要性原则,使公开的内容突出重点,把握“热点”,把教工普遍关注的问题,涉及学校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如实公开,让教工明白,还学校领导清白;必须坚持及时性原则,以利教工群众及时了解校情,及时发现校务公开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帮助健全完善有关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必须坚持群众满意原则,不仅使群众对校务公开的开展情况满意,更重要的要对处理改进的工作满意。
4、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
公开的本质是各方面的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没有学校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谈不上真实、公正、可信,怎么公开也都有假公开的嫌疑。
建立校务公开监督的网络。校务公开是否正常、规范、真实地开展,应
由纪检、监察、工会等机构来监督;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检查校务公开工作的形式、深度、范围等,进行民意测评,由教师和群众提出满意不满意;将校务公开工作列入党风廉政责任制范围进行考核,每年由校教代会或教代会主席团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评议等等。
5、要充分发挥工会在校务公开中作用。
作为广大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和党联系广大教职工桥梁和纽带的学校工会,是校务公开的当然参与者,没有工会和广大教职工的参与,校务公开的监督机制将是一句空话。加强学校民主建设是学校党政工的共同责任。在推行校务公开中,工会组织要找准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处于参与的角色,配合的角色。校务公开工作是在党组织和学校行政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进行的,工会组织要积极参与,但不要越权。主要的工作是要充分地发挥自己是群众组织特点,及时地反映广大教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维护广大教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学校党政在推行校务公开中要善于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这就要求党政在建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监督小组时,保证有工会成员参加。重大决策在公开之前,能事先通报工会主要负责人。工会要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对行政公开内容的真实性,要理直气壮地代表教工提出质询,行政要予以解答。
6、狠抓校务公开的常规建设。
校务公开的要害是公开,关键是真实,实质是监督。推行校务公开必须按上述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校务公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四抓,在这四抓中既体现公开的真实性,又体现出教职工及社会的监督作用。
一抓形式的公开。设立校务公开栏。把办事内容、依据、程序、纪律、结果和职能人都在公开栏上向教工和社会公开。公开栏要设在学校醒目的地方,其设置也要新颖醒目,具有吸引力,让教职工及学生家长前来观看,参与监督。
二抓过程的公开。过程的公开比结果的公开更显重要。这是因为在过程公开中,可以直接接受教工及社会的监督。群众看我们处事是否公正、公平,是通过我们操作过程来了解的,凡操作过程中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认为是满意的,就会对结果也满意。三抓结果的公开。作为教工更多的是关注结果的公开。尤其涉及到本人切身利益的结果,教工关注的热情就更高了。因此结果的公开需注意:一是时效性。在过程公开之后,结果的公开时间不宜拖得太长、太长了教工会产生一种怀疑感,如果允许,最好是当天公开,越快越好;二是真实性、客观性。公开的结果必须真实、客观、可信;三是有些内容的公开需有可比性。教师的聘任、教师职务评审等,按条件多少,教龄长短,贡献大小,群众测评意见,考核结果等,都要公开,当确定结果时让教师感到心悦诚服。
四抓意见的反馈。校务公开不能一公开就完事,而必须抓好意见的反馈,并能予以及时的总结,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找出还需纠正的问题。这项工作就必须发挥工会这一群众组织的作用,让工会去广泛收集意见,及时把听到的意见与建议向党政反馈。廉洁自律永远是校务公开的热点问题。涉及的项目有:业务招待费的使用,私人电话费的报销,工程基建好处费(辛苦费)的收受,大宗物品采购的回扣开支等,所以有必要对这些项目进行公开。比如业务招待费用公开,本着热情、周到、节俭的原则做好公务接待工作,不妨制订一个公务招待制度,明确接待对象、接待标准,做好公务接待登记制度,每月在校内公开栏上上墙公开,每年向教代会作专项汇报;电话费用报销公开,学校领导的住宅电话,由本人支付,凭电讯部门的收费发票按定额报销,超过自负,结余年内通用;总务处做好登记工作,并定期公开;回扣应造册登记,每年向教代会汇报具体的收支情况。
总之,校务公开的实施,不仅能提高了教职员工依法执教和依法治校的自觉性及牢固树立“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的意识,而且还能提高学校工作的办事效率和学校领导班子的整体战斗能力,提高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完善学校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机制。使学校的行风建设和教师群体师德达标创优更上新台阶。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规范我校的校务公开机制,让社会、家长、教师、学生明白,还学校、领导、教师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