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械2009级第一联合党支部观看“感动中国2011”活动总结
机械2009级第一联合党支部 观看“感动中国2011”活动总结
“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2012年2月3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张平宜、朱光亚、刘金国、杨善洲、吴孟超、吴菊萍、胡忠谢晓君夫妇、阿里木、孟佩杰、刘伟等人当选。他们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亿万中国人,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所以在院党委的号召下,我们机械09级第一联合党支部积极开展观看“感动中国2011”活动。
一.活动主题:
以“学习十大人物的先进事迹”为主题,旨在增强党支部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使支部成员们深刻意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光荣的,伟大的。同时能够使我们意识到“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提醒了我们自己,做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起到榜样的作用。二.活动准备:
三月初,我们支部就开始准备集体观看“感动中国2011”活动,支委征询了支部所有党员的意见,大家积极探讨了应该怎样学习“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先进事迹,怎样付诸于实践,真正的领会他们的精神。支委分工:支部副书记曲峰负责活动的组织工作。
宣传委员王会荣负责本次活动的宣传和拍照工作。
组织委员高宇负责准备本次活动所需的电脑和视频。
二.活动过程
3月4日我们支部开展了观看“感动中国”2011年度十大人物活动。下面是活动期间拍摄的图片:
机械2009级第一联合党支部 2012年3月4日
第二篇:观看感动中国活动方案
“开学德育教育第一课”活动方案
德育为首,做人第一,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成长与未来的前程,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与发扬,依据庆城县2014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们上好开学德育第一课,组织全校学生观看《2013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和《第二届温暖中国·身边的好人颁奖典礼》让学生感受到你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关系着他人,让他们在影片中感受人物形象,陶冶情操。增强社会主义正义感和振兴民族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召力。
一、活动安排:
1、观看《2013感动中国颁奖典礼》
时间:2014年2月26日下午第三、四节课。
地点:初中部在原教室观看,一、二年级在八一教室观看,三年级在八二教室观看,四、五年级四年级教室观看,六二、六一在六一班观看。
2、负责教师:
全校多媒体播放辅导张吉东,各班跟班老师为各班主任。
3、观看《第二届温暖中国·身边的好人颁奖典礼》
(1)、时间:2014年2月27日下午三、四节课。
(2)、地点:于观看《2013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地点相同。
(3)、指导老师于前面安排相同。
二、有关要求:
1、在观看前要做广泛宣传,要教育学生深入学习英雄任务的高尚品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现金任务的事迹感动学生。观看时要适当做笔记。
2、除学校组织的集体观看外,告之学生还可以在电视节目里观看,同时也可以在其他媒体资料上看。
3、观看期间教师要组织好几率,严禁喧哗。
4、各班主任要负责好学生带凳子的安全。
三、正文活动:
观看后各班要组织学生写观后感,评选优秀作品3份,上报学校参加评选。
第三篇:第一党支部活动总结(范文模版)
外国语学院2013年党组织活动总结
2013 年6月6日第一党支部召开评选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会议,参与会议的有第一党支部的13名党员:刘殿刚,骆玉辉,喻惠芳,徐敏,龙菡,郭惠琴,温群芳,彭贝妮,阙丽娟,刘建军,李玉华,李晶,杨勇萍。评选优秀党员2人,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骆玉辉:7票;刘殿刚:6票;喻惠芳:6票。
2013年6月21日,第一党支部13名党员和其余外国语学院成员共48人参与由张良玉副书记主持的推选外国语学院院长的会议。
2013年9月18日 第一党支部成员参与有关群众路线的报告会。
2013年10月31日,第一党支部12名成员(李晶病假),和其余外国语学院成员参与了外国语学院二级教代会,聆听了刘殿刚院长,刘娅副院长,顾赤以及喻慧芳所做的报告。
2013年11月4日,第一党支部10名成员:刘殿刚,骆玉辉,喻惠芳,徐敏,郭惠琴,温群芳,彭贝妮,阙丽娟,刘建军,李玉华(李晶病假,杨勇萍,龙菡事假)参与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围绕着 “师德,师风,维稳,精神状态和服务师生”的主题,各党员都做了深刻的自我反思,同时也对外国语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很多的建议。
第四篇:机械07学生第一党支部爱心邮递活动总结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机械系党总支
机械07学生第一党支部
“爱心邮递”活动成果与总结
成果
总
结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机械工程系党总支
机械工程系07级学生第一党支部
一、活动实质开销
一)、宣传类用品
1、胶水1瓶2.00元
2、中性笔5支5.00元
3、墨汁1瓶5.00元
4、草秋1把1.00元
5、宣传用红纸10张8.00元总计21.00元
二)、购买信封和邮票
信封100个
邮票100枚
以上总计151.00元 130.00元
二、活动成果与总结
从总的角度来说,本次活动我们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无论是从参加的人数上来说还是从我们支部的投入角度。本次活动我们收到了从全校师生那里的感恩信近100封,其中18封是来自我们支部内部的人员。其次是我们全面调动了我们支部的所有人员,以做到每个成员同志都参与到支部的活动中的原则。
本次活动是我们全体支部成员齐上阵,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也为以后的工作开展做好了铺垫作用。
分开来说,通过此次活动我们相当于也起到调查的作用。我们询问过访问我们活动的许多人,问其是否愿意参加此活动时,他们大多谈及自己没有对象可以写信或是时间有限,更有甚者是不想写信。从我们调查询问的结果看我们周围的人拥有的感恩心太浅,还有我们宣传的感恩主题还不够。就父母这个角度,他们抚养我们二十几年,供我们读大学,为我们日夜的操劳。难得我们就一点也没有话想给他们说么?所以以后的活动或者是工作,我们会继续围绕这个“感恩”的主题展开。
其次,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多的人都不亲手写信件或者其他之类。而今我们周围有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很多东西都是相互的抄袭出来的,很多的人亲手以写不出东西。正所谓凡事具有两面性,而今的科技发展也让我们渐渐失去传统,为此以后我们也将会围绕此“发扬传统”主题展开活动。
本次活动中,支部获得的经验和总结不足。本次活动对我们来说两个阻
碍因素:
1、是时间有限;
2、宣传力度和效果不大。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我们把原计划的宣传单该为了宣传海报,很明显宣传海报的作用没有宣传单那么大,所以导致参加的人数比我们预期的人数少。我们想这次活动虽然我们取得的成绩不如意,但是我们为以后的活动及工作开展做好了铺垫。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最短的时间做出主题策划,并且要按照计划,做好宣传工作,已达到意想效果。
最后,在活动总结中,我们要感谢给我们活动支持的老师同学和机械系学生会。
机械07学生第一党支部2009年9月30日
第五篇:感动中国2014活动总结[范文]
感动中国2014活动总结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走进又一的感动中国,一张张至刚至伟的面孔点亮了人们的目光,一段段至真至柔的故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广袤的神州大地再一次响起“感动”的旋律。
“爸爸,你在,这个家就在!”、“在爸爸没有康复之前,无论去哪儿读书,我都会带着他!”„„这是感动中国2014人物推选人之一陈春林同学的肺腑之言。陈春林,女,1997年生,汉族,广西贺州市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人,现为广西贺州市贺州高级中学高一学生。母亲离世,父亲患病,她的家庭接连遭遇不幸。她毅然地把父亲带在身边,一边认真学习,一边精心照顾父亲,用真情演绎了“带父上学”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全城,被市民称为“最美孝心女孩”。这个半大的孩子,以她柔弱之肩担当孝义,支撑这不完整的家。
我们贺州市这位陈春林同学,以其“带父上学”、“以柔弱之肩担当孝义”的真实的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青少年应具备的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效仿与学习。因此,在此次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活动过程中,我校在投票之际,积极做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我校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使广大未成年人受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尽孝尽善等思想道德上的教育,使他们在心灵上、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一、积极协调,形成合力,形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格局。
二、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1、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儿童实践、注重儿童自主参与,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务必力戒空洞说教和形式主义,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儿童在行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学会自己教育自己。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校要求授课教师在备课中要把德育内容反映在教案当中,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多样进行德育渗透教学;同时利用每周班会课组织学生开展“爱国、尽孝、诚信、自律”等方面的主题班会,在教育中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3、每周一开展“国旗下讲话”的教育活动。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教育学生热爱国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在学生中开展“国旗下讲话”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在老师各家长还有社会人士的真确指导下,引导学生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更为红旗高高飘扬而奋斗。
4、开展“孝心献父母”主题活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我们还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现在的学生大多娇生惯养,不少孩子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孝敬父母就更无从谈起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组织了“孝心献父母”这一主题教育。
三、积极为学生创设道德建设的社会实践场所。
学生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教师和全体社会成员的通力合作。
1、小公民道德建设走进家庭。
家庭是学生道德教育的摇篮,是学生道德教育最重要、最基础的阵地,对于学生道德习惯的形成着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广泛向家长宣传道德建设计划,积极求得家长对孩子参与活动,在家中给学生当好“小帮手”、“小主人”等提供机会和条件。
2、小公民道德建设主动与社会联网。在对学生进行小公民道德建设中,我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来支持和参与,利用社会活动场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我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加读书征文竞赛活动。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存在主要问题:其一,未成年人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方面观念淡薄,缺乏遵守公德的意识。其二,未成年人在物质追求方面上,表现出贪图安逸、相互攀比,精神世界空虚,无远大理想,上进心不足。其三,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比较难做到三位一体,互相渗透,出现学校教育和社会、家庭教育逆向异步的现象。
今后的努力方向:
1、利用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公德教育。
2、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3、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和理想前途的教育。
4、重视对未成年的心理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健康的心理素质。
5、对未成年人进行挫折体验教育,锻炼他们坚强意志,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潇潇春雨后,簇簇满园芳。我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向学生展示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加一把劲,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5年元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