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先进事迹报道之(四)——融入血脉的追求

时间:2019-05-13 14:1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磊先进事迹报道之(四)——融入血脉的追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磊先进事迹报道之(四)——融入血脉的追求》。

第一篇:张磊先进事迹报道之(四)——融入血脉的追求

人民铁道报2010-09-02 头版

张磊先进事迹报道之(四)——融入血脉的追求

张磊走了,走得那么急切匆忙,以至于人们至今都不愿相信。

“他平时很少在办公室。”

“他工作太拼命,根本不顾惜自己的身体。”

„„

8月12日,尽管张磊已经离世两个多月了,但张磊的同事、朋友、同学、亲人以及部分基层单位的职工回忆起张磊生前的事,述者落泪,闻者动容。张磊以永不停歇的脚步,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奋斗终生”的崇高誓言。

“安全监察的岗位在现场、在一线”

2009年11月27日3时许,夜色深沉,瑟瑟秋风卷着落叶在空中肆意飞舞。忙碌一天的人们进入了梦乡,张磊办公室的灯突然亮了起来。

张磊前一天检查施工作业时,发现一件性质严重的违章作业。为什么类似违章屡禁不止?如何才能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违章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连夜从现场回来后,张磊一头扎进办公室苦苦思索。

查阅资料、归纳分析、制定措施„„为了 “安全问题不过夜”的承诺,张磊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其实,在张磊办公室隔壁,办事处领导鉴于安全监察工作的特点,专门为他准备了一间休息室。张磊完全可以先休息,白天再写分析报告。

然而,这间休息室张磊却没有用过一次。张磊去世后的第三天,记者请管理人员打开房门,发现床上的床单、被褥全是新的,床单的折印还在,电视遥控器上的保护膜都没有揭,上面一层尘土。

“除非是开会、写调查报告,张磊很少在办公室里。”今年5月17日接替张磊担任郑州办事处安监室主任的崔德志说。原先张磊的办公室里只有一套简易的木沙发和数把折叠椅。同志们多次劝他换套大点的沙发,摆一张会议桌,这样开会方便。可张磊却说:“安全监察的岗位在现场、在一线。办公室要那么讲究干吗?”

是的,张磊的岗位一直在现场,工作始终在一线!

“张主任每次下基层检查,从来不进机关,都是直接去车间、班组。有时他到了我们还没赶到。”郑州桥工段副段长罗运广说,“张磊除了查隐患、讲安全,其他任何要求都不说、都不提,从不给基层添麻烦。”

“这些年来,每年的正月初一,张磊都主动要求值班。他值班可从来不坐办公室,不是去检查线路,就是去检查春节停运客车车底的防溜、防火、防盗等。”郑州办事处主任杨学禹说。张磊去世后,每当回忆起与张磊一同工作的场景时,杨学禹都会泪流满面。

“跟我干了10多年,他就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说起自己的爱徒,今年63岁的郑州办事处原安全监察肖彤更是感慨万千。

寒来暑往,风来雨去,张磊的足迹遍布辖区每一条线路,每一个车间、班组。

在新乡站,他发现并解决了行包装卸侵入限界的问题;在郑州机务段,他和段领导一起制定并完善了冰雪天气机车入库整备安全措施;在郑州电务段,他带领同事悉心“诊断”,开出 “良方”,帮助这个段摘掉了“安全不放心单位”的帽子„„

记者在《郑州办事处安监室2009年度安全业绩档案》里看到,2009年,张磊下现场248天,夜查42次;添乘机车138次,下发《安全监察通知书》98份,发现解决安全倾向性问题248件。

张磊去世后,同事们到他家中去吊唁,一进门,就发现门后挂有一件黄色的防护服,旁边就是他经常下现场用的蓝色背包。

“看到那再熟悉不过的防护服和背包,真是恍如隔世,我们感觉张磊没有离开我们„„”郑州办事处安监室机辆监察队队长李勇慧说到这一幕,伤心不已。

世间的感动,往往发生在一刹那间:一件物品可能让你回忆一世,一次行动可能让你回味一生,一句话语可能成为你人生路上咀嚼不尽的干粮。

“我真的没事,老毛病,挺一挺就过去了”

长期紧张的工作节奏和无规律的生活,加重了张磊本已十分严重的返流性胃炎、糖尿病、心脏病、腰椎间盘突出。下现场检查工作时,他一般都会带上药,但就是往往忘了按时定量吃。

“有人提醒督促,他就大把大把地吃;没人提醒,多半就忘了。”与张磊共事30多年的郑州办事处安监室机务监察组组长商健说。

2006年年底,为保证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顺利实施,郑州局管内东陇海线要在短短50天内更换25.7万根Ⅲ型混凝土枕。

“那段时间,狂风夹着暴雪,天气十分恶劣。张磊白天黑夜盯控在现场。我们担心他忘了按时吃药,就让他一次煎出3天的中药,每天上工地前,用大号塑料水杯装满一杯当水喝。”商健说,“我们提前8天完成了换枕任务。他在现场盯控42天,施工期间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他工作起来太玩命,根本不顾惜自己身体。”说到张磊的病情,商健的表情总是特别的凝重。

今年4月上旬的一天,商健和张磊添乘机车从商丘到郑州。机车上的张磊,精神抖擞,不断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观察到的行车设备情况。可到郑州一下机车,张磊呕吐不止,胃里的污物从嘴里、鼻孔里一下喷了出来。1.84米的大个子,弯着腰一步步坚持着往回走。

看到张磊难受的样子,商健心痛地说:“你必须马上去医院。”

“没事,我吃点花生米压压,胃就好了。出去几天了,办公室还有一堆文件等我签发传阅。”张磊听朋友介绍,生吃花生米可以缓解返流性胃炎症状,出差总带一些花生米。他又用花生米的故事来安慰同事。

“你不要命了,缺了你地球不转了?”

“我真的没事,老毛病,挺一挺就过去了。”

从车站下机车到郑州办事处,平时10多分钟的路程,商健搀扶着张磊,步履蹒跚走了半个多小时。

“我现在真悔恨啊,如果我当初态度再坚决一些,如果我强行把他送到医院,如果„„”忆起当初,商健深深地自责。

“我们也常常劝他去医院系统地检查一次,可他总说忙,没时间。按说改调研员了该有空闲了吧,可他还是没时间。”常跟张磊下现场的郑州办事处安监室机辆监察队队长李勇慧说。

“岗位退二线,责任不能退二线,工作不能退二线。”这是张磊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今年5月17日,拿到调研员任命后,张磊的妹妹张岩曾专门找哥哥认真地谈到体检的事,他也痛快地答应了。

可面对严峻的防洪形势、突如其来的事故调查工作„„张磊把妹妹的叮嘱抛到了九霄云外。

5月23日,沪昆铁路因连日降雨发生客车脱线事故。铁道部紧急部署开展全路防洪安全大检查活动。

身为调研员的张磊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拉网式的防洪安全大检查中。

道口翻浆冒泥、危石看守点巡视不规范、郑西高铁防洪预案不到位„„5天时间,张磊与铁道部武汉安全监察特派办检查组的同志一起,冒雨检查郑州局管内陇海、焦柳、宁西线和郑西高铁线路。张磊的笔记本上,各类问题记得密密麻麻。

随后的6月9日,就是对轨道车挤坏道岔事故进行调查„„高度紧张的工作,让他忘却了病痛,忘却了饥饿,忘却了劳累和休息。

凶险总是在人们毫无防备时骤然而至。6月11日3时18分,回到家休息不足4小时的张磊,因突发心脏病,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事业和他眷恋的亲人、朋友。再过4天,就是他56岁的生日。

张磊走了,带着病痛与未完成的事业。

张磊没有走,万里铁道线上忠魂永生!

“等退休了,再去好好陪陪他们”

“张磊啊,你太不爱惜自己了。你对不起嫂子,对不起女儿,更对不起你躺在病床上的老父亲啊„„”6月12日,在张磊的遗像前,张磊的老同事、好朋友李德海深深地鞠了3个躬,动情呼唤,泪水横流。

张磊去世时,他86岁的老父亲就躺在抢救张磊的这家医院里,而且已经住院3年。

由于张磊长期在外奔波,老父亲住院期间,多是妹妹张岩在照顾。

“听说哥哥退二线了,我当时舒了一口气。哥哥可以帮我分担一些照顾父亲的家务了,可谁想„„”说起哥哥,张岩泣不成声。

张磊是孝子,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去医院陪老父亲说说话。如今张磊带着牵挂走了,同时也把牵挂留给了耄耋老人:“小磊这段时间怎么没来呢?”

“爸,他出差了。”张岩接过了老父亲的话。

“那给你哥打电话。”

“好。我这就给哥哥打电话。”张岩悄悄来到了走廊。

哥哥!哥哥!多么亲切的称谓啊。与哥哥一块做游戏、缠着哥哥讲故事、牵着哥哥的手上学„„儿时的一幕幕情景一下子都浮现在了眼前。张岩泪流满面。

在走廊呆了一会,张岩擦干眼泪,稳定情绪,回到了父亲身边:“爸,我给哥哥说了。他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她知道,老父亲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他可爱的儿子早他而去的现实的。她只能继续不断地变换着理由瞒着父亲。

有一种真情,它以“欺骗”的方式出现,你体会到的却是真爱;有一种真爱,它埋藏于心底,却总让你难以释怀。

其实,张磊有许多次远离死神的机会。采访时,张磊的同班同学、好朋友李传友告诉记者,张磊改调研员后,几个老同学多次劝他工作上 “缓一把闸”,以尽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义务。可张磊说“等退休了,再去好好陪陪他们”。

“6月9日,也就是张磊去世的前一天,我约了8名老同学与张磊相聚,张磊也答应了。可到了晚上7点多,他突然来电话说去现场调查处理事故了。像这种施工轨道车挤道岔事故,按职责范围,他完全不必亲自到现场„„”

“张磊干起工作来太执着、太玩命,心中只有安全、安全„„”李传友的话语充满愧疚。

在张磊的思想深处,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出了事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是一名安全监察的神圣职责!

“安全工作已经融入到了他的生命和血脉中。”郑州局局长张军邦对张磊有着深切的了解,“只要与规章不符,无论是谁,他都敢说敢为,不留情面。”

“无论是春运、暑运还是节日运输,无论是施工作业还是防洪检查,只要与安全相关的关键时间段、关键作业点,就有张磊忙碌的身影。”张磊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和苦干实干拼命干的作风,给郑州局党委书记杨建祥同样留下深刻印象: “张磊是铁路党员干部职工学习的楷模。”

生命只有一次,安危就在一念。张磊把自己的生命和旅客的安危紧紧绑在一起、和铁路安全紧紧绑在了一起。

张磊走了,走得急切而匆忙,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用鲜花和泪水为他送行。

鲜花无言,它用自己的美丽与芬芳,表达对张磊的敬意!

泪水无言,它用撼人心魂的力量与情感,表达对张磊的景仰!

张磊走了,走得从容而安详!

第二篇:张磊先进事迹报道之(二)——无愧使命的召唤

人民铁道报发表时间:2010-8-31 头版

张磊先进事迹报道之(二)——无愧使命的召唤

“遇恶劣天气要添乘机车,新线开通要添乘机车,防洪检查要添乘机车,新设备投入使用要添乘机车,多添乘后半夜行驶的机车„„”如今,张磊虽然离开了他钟爱的事业,但他在多年实践中摸索的工作方法、归纳总结的“安全经”却深深扎根在安全监察干部心中。

张磊不断探索、把握安全生产规律的进取精神,给我们抓好铁路安全工作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铁路发展这么快,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胜任工作”

2008年11月25日,深秋的夜晚,寒意浓浓。

“都这么晚了,明天一早你不是还要去新乡吗?早点休息吧!”看着一直坐在沙发上翻阅资料的张磊,妻子安巧玲关心地提醒道。“你先睡吧。今天在电务段检查安全,碰上难题了,我得翻翻书!”张磊头也不抬地回答。

安巧玲知道劝也没用,默默地走进了卧房。3时,从睡梦中醒来的安巧玲伸手摸了摸身边,空的。

“老张,你怎么还不睡?”见没有回音,安巧玲轻轻地拉开了房门„„张磊拿着书本已歪在客厅沙发上睡着了。

“多少年了,他一直都这样。”8月12日,安巧玲向记者说起张磊在家经常学习到深夜的故事,禁不住泪流满面。

只有中专学历的张磊,发奋学习业务知识的习惯由来已久。

2005年8月,一名安全监察因对机务工作知识不精通,检查过程中错发了一份《安全监察通知书》。这份错发的《安全监察通知书》让张磊陷入深思:“要想准确发现问题、正确处理问题,安全监察必须精通各系统业务知识。”

在张磊主持下,郑州办事处安监室每周学习,采取安全监察轮流登台分专题讲课的形式。张磊告诫大家:“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铁路发展这么快,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胜任安全监察工作。”

郑州站安全技术科副科长彭辉清楚地记得,全路第六次大提速前夕,他被选拔到北京交通大学学习动车组列控系统知识。学成归来,张磊就赶到了他的办公室。

“彭辉,以后教教我动车组列控知识。”张磊虔诚得像一名小学生。彭辉告诉记者,张磊不仅多次请他 “授课”,而且把4大本培训教材全部借去复印,回去自学。

“后来,我们还多次通过电话探讨。张主任的学习能力惊人。”彭辉说。日常下基层检查安全工作,张磊随时随地向一线职工请教新技术、新知识。今年2月的一天,张磊随郑州局安监室主任王建斌到担当郑西高铁养护任务的洛阳工务段检查工作。张磊的谦虚与 “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认真精神,给工长王宏岩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也在学习高铁知识,想问问你,高速铁路路基的基床变形主要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张磊手拿笔记本,语气诚恳。

“冒泥、沉陷、挤出和冻涨四种基本类型„„”王宏岩见张磊听得认真,记得仔细,便把自己所掌握的高铁知识一一道来。

“张主任向我请教问题,让我非常钦佩,同时也激发了我学好高铁知识的决心。”王宏岩提起这件事,感叹不已。

从立足脚下发奋学习、追赶铁路发展步伐,到全面掌握高铁时代业务知识,张磊学习的动力源自于他对事业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勤学不辍,钻研不止。张磊成长为“业务全能”。在工务系统检查安全工作,人们往往会问“你是工务出身吧?”到车务系统指导行车工作,会有人说 “还是你的老本行学得扎实”。在电务系统会诊安全问题,曾有人夸他“一听就知道,你是学电务的”!

“准确判断事故发生瞬间的原貌,是安全监察干部的基本功”

学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自从成为安全监察队伍的一员,张磊就自觉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事故调查分析处理中。

今年1月,郑州局管内京广线一辆货车制动风管被关闭。是设备故障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当时参加分析会的人员都拿不准。

疑问摆到张磊面前。他调来现场留存的照片,又调来机车运行记录器数据„„通过多次实验和论证,张磊还原了故障发生瞬间的原貌,纠正了一起可能出现的“冤假错案”。

在20年安全监察生涯中,张磊调查处理定性的事故有数百起,全都办成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

2001年11月29日,中牟站发生一起机车与货车侧面冲突事故。事故调查分析人员测设备、看信号、调录音、听经过„„几天时间过去了,大家发现,事故发生得非常蹊跷:设备正常、联控准确、作业标准。

事故发生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时任郑州铁路分局安监室副主任的张磊也参与了调查。几天几夜冥思苦想,无数次现场勘察,他觉得这个事故的背后肯定隐藏着一个原先没有被觉察的错误工作方式。这个问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及时排除,随时随地威胁行车安全。十年磨一剑,霜刃今朝试。凭着对车、机、工、电、辆业务知识的掌握和日常经验积累,张磊住在车站,模拟事故发生时的各种情况,在进行100多次试验后,终于找出了事故“元凶”:混凝土轨枕垂直钢轨摆放,感应电流造成了信号异常显示。

“从那以后,我们规定换下来的旧轨枕必须跟股道成平行方向摆放!如果不是张磊,事故的真正原因可能至今无法找到,错误的作业方式可能至今都没有纠正!”一位当年参加事故分析的安全监察感叹道。

“准确判断事故发生瞬间的原貌,是安全监察干部的基本功。”张磊给安全监察干部树立的目标,自己首先做到了。

张磊不断向年轻的安全监察干部传授经验。安全监察李海水印象深刻地记得,张磊语重心长对他说的调查分析处理事故如同 “斗鸡”的形象比喻:“眼要看得准,气要沉得住,嘴要叼得稳,爪要抓得狠。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斗士’,必须不断学习,大胆实践,练就真本领。”

“斗鸡”理论是张磊多年从事安全监察工作的经验所得,也亮出了张磊勇斗、智斗安全隐患的“绝活”。

“安全监察工作的精髓在于把握规律,防患未然”

张磊的手机每天会收到预定的短信——河南省天气预报。

“只要遇到恶劣天气,张磊会提前分工,组织大家巡查防洪关键点。”郑州铁路办事处安监室机辆监察队队长李勇慧介绍,“今年5月,河南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张磊雨前就带领我们把管内所有防洪看守点巡查了一遍。连续降雨期间,按照包保责任划分,我们还有专人盯控重点部位。”

把握规律,超前防范是张磊提出的强化安全监察基础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实践中,张磊不断总结归纳行之有效的安全监察工作经验。他提出的“计划式、蹲点式、暗访式、追踪式”检查办法,“三书两报告”考评机制,受到铁道部安全监察司同志的高度重视,并向全路安全监察系统介绍推荐。

在全路安全监察工作的权威刊物《铁道安全》上,记者看到了张磊撰写的多篇文章。张磊提出的:安全责任同负、安全问题同抓、安全生产同保;紧盯客车安全、施工安全、提速安全、现场控制、结合部安全;提升安监队伍监察能力、站段安全控制能力的“三五二”安全监察工作方法,为新时期铁路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提出了有益的思路。

“张主任在提要求的同时也教方法,方法大多是他根据安全规律总结出来的。”郑州铁路办事处安监室劳动安全监察队队长刘威说。他告诉记者,张磊对近年来全路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重大隐患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事故类别、发生时间、工作性质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列出了安全监察必须盯控的五大重点。施工安全是铁路安全监察的重点之一。张磊牵头制定了施工安全包保办法。对铁路局委托的一级施工或所有二级施工项目,实行定人、定岗包保把关,对三级施工进行检查抽查。全路第六次大提速施工改造期间,张磊把办事处主要监察力量分成9个检查督导包保小组,按施工区段进行包保,责任到位,消灭了一切事故,实现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运输效率“三赢”。

添乘机车检查,是全路一项有效的确保安全举措。张磊对添乘机车检查安全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他从“添乘机车时机选择、添乘机车检查发现内容”入手,归纳总结了安全监察添乘机车检查工作法。

五年来,张磊不断升级“安全防火墙”,在添乘机车过程中发现和“消杀”许多安全隐患。郑州铁路办事处安全监察平均每年添乘机车2400多次,发现并解决问题2300多个。

“张主任经常是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后,还要追踪复查。这一点很难得,促使我们不敢有任何疏忽和懈怠。”郑州工务机械段安全科科长毛伟说。2009年4月6日,张磊检查一工程单位线路拨接施工,发现该单位没有对新铺钢轨进行除锈处理,导致线路开通区间出现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在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后的第三天,他又带着安监室相关人员到该新铺钢轨路段再次进行巡查,看着那刚刚经过除锈后油光滑亮的钢轨面,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如今,我们又丰富和发展了张磊提出的计划式、蹲点式、暗访式、追踪式检查方法。”郑州铁路办事处安监室主任崔德志说,“我们强化了安全检查效果的考核,要求安全监察在下发《安全监察通知书》或指出存在的问题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杀‘回马枪’,形成工作闭环。”

“安全监察工作的精髓在于总结规律,防患于未然。”在张磊撰写的安全调查报告中,他这样阐述:安全工作的力度大小,安全状况的优差好坏,是波动曲折的。安全状况的波动与安全工作的波动呈反方向运动。安全状况平稳的时候,正是骄傲自满、松懈麻痹的时候,安全出现问题之后,往往开始发奋扭转被动局面。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是难能可贵的危机意识,是最应该办到又难以办到的。这便是安全的周期规律。

第三篇:【原创】学习张磊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原创】学习张磊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通过学习张磊同志先进事迹,深受感动和鼓舞,受到了极大震撼,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科学发展观,履行了共产党员的誓言,也为我们今后工作树立了典范,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通过学习,领会了到了应该向张磊学习什么?

1.学习他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命运与国家发展、铁路事业联系起来,爱岗敬业、忘我工作;胸怀人民,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神圣使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价值取向,强化对安全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坐针毡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为铁路运输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2.学习他高标准和讲科学的时代精神。敢于一流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技术和作业标准,占领行业标准的制高点,促进各项工作的再发展;始终坚持科学求实态度,运用创新方法,努力探索、研究、把握、运用规律;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坚决克服疲劳、畏难和厌战情绪,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3.学习他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树立积极的进取精神,把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作为紧迫任务,刻苦钻研业务,夯实理论功底;注重实践提高,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加强技术攻关和管理创新。

4.学习他苦干实干拼命干的奉献精神。以党的铁路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名利。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在安全生产主战场锤炼作风。坚持干字当头,把工作作为最大的追求,不埋怨、不观望、不懈怠,苦干、实干、拼命干,满怀热情、充满激情投入工作中。

二、通过学习,也感悟到应该怎么向张磊学习?

1.结合所从事的事业,脚踏实地履行共产党人的信念。

张磊从事20年安全监察,7300多个日夜,张磊对辖区主要干线的主要部位,每月至少巡检一遍。他的足迹遍布管内线路每个区段,每座桥梁、隧道。事业是信念的载体。因为有信念的支撑,他才会只有工作日,没有节假日;只有责任和本分,没有一线和 二线;他才会只在乎工作是否做到了极致,不在乎身体是否疲劳到了极致。即使在生命的最后42个小时,仍然在调查分析处理事故,为他忠诚的事业,殚精竭虑,奔走操劳。

他没有光环、不慕虚名,如一面朴素而庄严的旗帜,牢牢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也是我深深体会到要实现共产党人的信念,就应该结合我们所从事的事业,脚踏实地,努力践行。

2.结合我们的企业精神,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张磊从安阳添乘机车到郑州,整个行程,机车乘务员都表现得不错。可能是与张磊太熟了,机车乘务员在驾驶机车通过两个小站时,未按标准化呼唤应答。回到郑州后,张磊将机车乘务员违章情况反映到了段上,并要求段上召开扩大分析会。作为主管安全的领导感叹道:这件事,在机车乘务员队伍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是张磊帮助我们解决了机车乘务员的惯性违章问题。

而我们近年来铸就的精细管理、负责到底的企业精神;打造的心细如发、丝扣不差、要让标准成习惯、莫让习惯成标准、高铁有我、有我必胜的高铁文化,彰显的安全管理精细化、政治工作亲情化的管理理念。也正与张磊这种精神相吻合,学习张磊,就是要结合我们的企业精神,不断丰富企业文化。

3.结合两线开通后的实际,不断学习、总结、开拓。中国铁路发展建设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张磊时刻关注的郑州局管内高速铁路区段,今年年底,时速25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里程,全国将达到7000公里。两年后,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将占世界高铁里程一半以上。高铁时代,在国人为铁路现代化建设发展成就备感自豪的同时,张磊肩上的安全责任却越来越重。

只有中专学历的张磊,他能饥似渴地学习,不断探究安全监察工作的新课题。下现场,看到不懂的高铁技术,他缠住工程技术人员问这问那;遇见通信信号方面的专家,他一边请教一边探讨动车组列控(CTCS-2)技术的来龙去脉;郑州局选派的基层年轻干部赴京学习高铁技术归来,他登门求教,借来教材复印,晚上苦读自学。

我们直接参与了高速铁路的电气化运营管理,应向张磊那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勤于思考,敢于开拓。

第四篇: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张磊先进事迹

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张磊先进事迹

2010-09-01 来源:人民铁道网-人民铁道报

6月13日的郑州,闷热的空气笼罩着送别逝者的默默旅程。8时,走完56年平凡而高尚人生,共产党员、铁路安全监察干部张磊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郑州殡仪馆举行。

挽幛轻垂,哀乐低回。伴着流淌的泪水,张磊猝然辞世的消息在中原铁路、在认识他的人群中传递。铁道部有关同志从北京专程赶来了,郑州铁路局机关干部、远在百里之外的职工代表以及他的生前好友近千人自发赶来了。

人之故去,痛彻心肺。

为钟情的铁路事业奉献一生的张磊告别了这个世界,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永远回味的感动,给我们留下了激励事业奋进的精神力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一个高尚的灵魂,将超越有限的生命而永生。

“铁路安全管理严得起来,落得下去,全凭责任心”

张磊走了,走得那么匆忙,让人至今无法接受。

26天前,张磊拿到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室 “调研员”的任命。

他从此可以不再理会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室副主任、郑州铁路办事处安全监察室主任的职责事务,可以离开辛勤工作了20年的一线安全监察岗位,可以弥补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缺憾,可以放慢工作节奏、享受久违的业余生活。

可是他没有。在改任调研员的半个多月里,张磊深入郑西高铁、宁西铁路和焦枝铁路沿线开展防洪安全检查,马不停蹄地奔波了600多公里。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安全隐患的洞若观火、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到极致的 “拗”劲儿,丝毫没变。

同样没变的是下现场、上机车的习惯。张磊一年下现场240天以上,只要条件允许,他都要添乘机车。

老同学、郑州机务段商丘救援车间主任刘作祥劝他:“司机室又小又热,车厢有空调,别自己找罪受。”安全监察室的同事商健劝过他: “你一身病,没有任务的时候就到车厢

歇歇吧。”

张磊回答:“谁不知道车厢里舒服。上机车,我能发现很多问题。”

安全监察室的同事记得张磊常说的一句话: “铁路安全管理严得起来,落得下去,全凭责任心。心里既然装着责任,就别再惦记享福!”

朴素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张磊内心的阳光。一个以安全工作为天职的人,对责任的理解发自灵魂。正是这种源自灵魂的责任,让他炽热而灿烂地燃烧了一生。

1977年7月,风华正茂的张磊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郑州铁路机械学校,背着行囊来到郑州机务段。

入段第二年,一件发生在身边的特大事故,在张磊内心深处打上了 “安全责任大如天”的恒久烙印。

1978年12月16日,郑州铁路局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杨庄事故。社会、家庭、个人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事故直接造成352人伤亡,其中106个生命转瞬即逝。多少侥幸存活的性命留下终身残疾,多少父母离别骨肉、儿女失去亲人,多少个生活美满的家庭从此痛楚不堪。

多少年过去了,郑州铁路局职工时刻牢记血的教训。每年12月,郑州铁路局都在全局范围开展杨庄事故安全教育回头看活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人默默来到杨庄站事发地寄托哀思,教育后人。

张磊亲身感受了身边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训,目睹了小问题引发大祸患的惨痛后果,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他对安全责任的认识刻骨铭心,他把安全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

1985年,张磊以理论和实作 “双百”的优异成绩通过考试,成为郑州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小小闸把在他手中分量重千钧。

1991年,在郑州机务段指导司机和京广车队副队长的岗位工作6年后,张磊调任原郑州铁路分局安监室机务安全监察。从此,以检查发现隐患、分析处理事故、从严落实责任、探索基本规律为主要职责的安全监察工作,陪伴他走过了整整20个春秋。

人常说,安全监察工作全凭 “责任心”。能不能发现关键性问题,能不能让当事人口服心服,能不能铁面无私守住底线,能不能举一反三提出标本兼治的建设性意见,全凭安全监察本人的那份责任心。

正是在这种让人无从把握过程的“责任心”里,张磊倾注了全部心血和对铁路事业的忠诚。

2005年3月18日以后,张磊担任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室副主任、郑州铁路办事处安全监察室主任。

从此,他多了一个 “黑脸”张主任的绰号。

安全检查发现问题,他填发的 《安全监察通知书》,责任认定一清二白,被称为 “铁案”;有人想找他说情,即使是老领导、老同学、老同事也从不留情。“黑脸”张主任的名气越传越大。

分析安全问题 “解剖麻雀”,他以层次清晰、说理细腻、依据准确而备受同行赞誉。在全国铁路安全监察系统,遇到安全疑难问题进行专业 “会诊”,铁道部经常指派 “四大金刚”中的张磊参与。他也是全路唯一一位在铁路局工作的铁路安全监察专业技术 “领军者”。铁道部安全监察司司长陈兰华夸赞张磊: “你来了,我就放心!”

“保安全没有捷径更没有止境,只有思想不掉队,行动才能跟得上”

中国铁路发展建设波澜壮阔,高潮迭起。

连同张磊时刻关注的郑州铁路局管内高速铁路区段,今年年底,时速25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里程,全国将达到7000公里。两年后,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将占世界高铁里程一半以上。

高铁时代,在国人为铁路现代化建设发展成就备感自豪的同时,张磊肩上的安全责任却越来越重了。

只有中专学历的张磊,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探究安全监察工作的新课题。

下现场,看到不懂的高铁技术,他缠住工程技术人员问这问那;遇见通信信号方面的专家,他一边请教一边探讨动车组列控(CTCS-2)技术的来龙去脉;郑州铁路局选派的基层年轻干部赴京学习高铁技术归来,他登门求教,借来教材复印,晚上苦读自学。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张磊。有人说,“都年过半百的人了,这么较真有啥意思。”每当此时,张磊总是宽和地笑笑。

没有光环、不慕虚名的张磊,如一面朴素而庄严的旗帜,牢牢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张磊始终如一的执著工作,源自他对事业始终如一的追求。

20年安全监察,7300多个日夜,张磊对辖区主要干线的主要部位,每月至少巡检一遍。他的足迹遍布管内线路每个区段,每座桥梁、隧道。

事业是信念的载体。因为有信念的支撑,他才会只有工作日,没有节假日;只有责任和本分,没有一线和 “二线”;他才会只在乎工作是否做到了极致,不在乎身体是否疲劳到了极致。

在生命的最后42个小时,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张磊,仍然在调查分析处理事故,为他忠诚的事业,殚精竭虑,奔走操劳。

6月9日7时20分,张磊走进办公室。

7时38分,新菏线延津站发生施工轨道车挤坏道岔事故。

9时27分,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张磊驱车赶到延津站,查看现场。

12时,他召集有关单位干部和当事人到场,详细了解情况,做询问笔录,不知不觉3个多小时过去了。

15时26分,在延津站职工食堂吃的一碗捞面条,是他当天的第一顿饭。

15时36分,他在现场认真勘查,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看,一个程序一个程序地验。

19时,他草草吃过晚饭,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为了搞清所有问题,会议进行了5个多小时。他在分析会上振聋发聩的话语,让与会者记忆犹新:“保安全没有捷径更没有止境,只有思想不掉队,行动才能跟得上!”

10日1时40分,事故调查结束后,他谢绝了到新乡休息的建议,拖着疲惫的身体,驱车连夜返回,车到郑州,天色已然发亮。

7时整,仅仅休息两个多小时,他又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办公室。

7时20分,他向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室主任王建斌介绍事故及调查处理情况。

8时10分,整理事故调查材料。

11时30分,向局长张军邦汇报延津站事故调查情况。

14时20分,在办公室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和 《事故通报》。

18时40分,在大家的一再劝说下,张磊满脸倦容离开办公室,返回家中。

6月11日3时18分,因心脏病突发,张磊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事业和眷恋的亲朋。

死亡对于一个高尚的灵魂是一次新的升华。

一个冲破了私欲羁绊的人,才能登上精神的高峰。张磊让我们知道,一个拥有高尚灵魂的人能走多远„„

“尽管改调研员了,可我还想多做点事”

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张磊的女儿张安宁哽咽地说: “亲爱的爸爸,您就这么急匆匆地走了,连您最最爱的女儿,您也没有来得及看上一眼„„亲爱的爸爸,如果有来生,我还要

做您的女儿,如果岁月可以轮回,女儿一定再也不让您那么累„„”

女儿的一颗心,爸爸知道吗?

张磊去世的前一天晚上,张安宁在电话中听妈妈说,爸爸对自己高血糖、腰椎间盘突出和返流性胃炎的老毛病总不往心里去,没白天没黑夜地往基层跑,劝也不听。明天,想去给他买一双穿着舒服的鞋。

有心的女儿记住了妈妈无意唠叨的事。想到再过5天就是爸爸56岁的生日,想到爸爸平时只穿几十元钱一件的衣服,女儿当即在网上花300多元给爸爸买了一双46号的阿迪达斯休闲鞋,用特快专递送往郑州。

然而,一生穿坏无数双鞋的张磊,却没能穿上这双凝聚女儿深情的鞋。

“爸爸没给我孝敬他的最后一次机会啊。”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张安宁说起鞋子的事,泣不成声。

是的,张磊给女儿的时间太少太少了;女儿孝敬爸爸的机会太少太少了。

张安宁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已经3年,常去北京开会出差的张磊,却一次也没去看过女儿。

去年春节,张安宁在郑州从农历大年三十一直住到正月初七,也没有见到爸爸的身影。张磊一会儿在商丘,一会儿又去了月山,好像永远在路上。

去年10月25日,张安宁在北京结婚。当天10时多,张磊才赶到结婚现场,参加完女儿的婚礼,在新房呆了40分钟,他就因工作上的事急匆匆地往回赶„„

“其实,我知道爸爸特别爱我。他是把时间全放在工作上了,所以我们很少有时间哪怕是通个电话„„”

追忆往事,父女情长,张安宁泪流不止: “8号那天晚上,爸爸出差回来。在电话里,我劝他注意身体多休息。可爸爸说: ‘尽管改调研员了,可我还想多做点事。’其实,我知道,爸爸是离不开他牵挂的工作啊。”

6月13日,星期日,张磊的遗体告别仪式如期举行。

料理完殡仪馆的后事,送走了亲爱的爸爸,陪妈妈回到家的张安宁,拿起倏然响起的电话,泪水止不住往下流:特快专递的包裹送到了。捧着那双新鞋,一家人再次哭成一团。

张磊的遗像就安放在家中客厅的中央,安然、慈祥、亲切的面容,怎么能读不懂女儿的心愿?

忠魂长逝,情意绵绵。

张磊同志去世后,深切缅怀英灵的铁路干部职工,纷纷赶来送行。

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委托部有关同志专程从北京到郑州看望慰藉张磊同志的遗孀安巧玲。

张磊走了,走得无怨无悔。

他把毕生智慧和精力全部献给了伟大的中国铁路事业。

更多铁路评论请登陆 中国铁道论坛(http://bbs.railcn.net/)

第五篇:张磊先进事迹报道之(三)——坦荡无私的胸怀

人民铁道报发表时间:2010-09-01 头版

张磊先进事迹报道之(三)——坦荡无私的胸怀“一五、一十、十五、二十„„”如火的骄阳烤着太行山脉,张磊抹了一下即将流入眼睛的汗珠,继续数着。

2009年8月中旬,郑州铁路局管内太焦线沿线闷热难耐。闷热过后也许就是雷雨。在防洪抢险物资重要储备点之一的月山工务段待王工区,张磊对照着防洪备品表上的品名、数量一项项清点。3000多条沙袋,他在太阳底下数了半个多小时。

在3天的防洪检查中,张磊把郑州局管内太焦线防洪抢险备品摸得清清楚楚,并绘制了防洪抢险物资交通运输线路图。

“张磊的执著、较真劲儿,谁也比不过„„”8月11日,在张磊离世两个月的时候,记者来到郑州局采访,说起张磊的执著、较真与坦荡无私,张磊的同事、朋友感慨万千。

“只要是安全倾向性问题,天王老子说情也不行”

“只要是安全倾向性问题,天王老子说情也不行。”多年来,张磊给自己定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去年4月,郑州电务段组织更换京广线宜沟站3号道岔。距施工给点还有5分钟时,现场电务施工人员认为后续无车,就打开了3号道岔电缆盒,开始做施工前的各项准备。

“施工没有给点,你们怎么能擅自提前动设备?”张磊发现后及时制止,并毫不留情地给郑州电务段下发了一份黄色《安全监察通知书》。

没过两天,张磊在同一车站发现两名电务职工在处理完7号道岔故障消点后,未盖好、也没给转辙机盖子加锁就放行列车。他以“点外作业和违反 ‘三不动’规定”为由,给郑州电务段下发了一份红色《安全监察通知书》。

3天时间,两份《安全监察通知书》,郑州电务段上上下下都感到了压力。“张主任,您看我们也没有造成任何后果,能不能高抬贵手„„”副段长王继星悄悄地找到张磊。

“没有正式下达施工命令,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万一有列车通过,擅动设备的后果你们想过吗?这事没得商量„„”张磊说话掷地有声。

他对站段干部不留情面,对同学朋友一样不给面子。

张磊的同学、郑州局机务处处长宋文朝说起“黑脸”张主任,声音明显高了8度。

“一个休息日,我和张磊到商丘去看 1年多没见面的中专同学——商丘救援车间主任刘作祥。我们说好,叙旧不谈工作。”宋文朝说,“可一到车间,他就忘了。”

那天,张磊让刘作祥把车间所有台账都拿到了会议室,还拉着车间安全员问东问西,并不断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着。

刘作祥紧张了,忙找在隔壁房间的机务处处长宋文朝汇报。

“没事,他不会那么绝情。”宋文朝说。

12时30分,张磊还在查看。忍不住的宋文朝向张磊大吼:“说好的,过来干啥呢?你再查,我们走了。”

“我这就看完了。”张磊像是真忘记了约定,看完台账又看救援工具。当看到一个吊具年检存在问题时,张磊二话没说,填了一张《安全监察通知书》。看着《安全监察通知书》,宋文朝气不打一处来:“你就这样来看同学呀!这算什么同学!”

“随你咋说,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张磊笑着说。

„„

“我们三人上中专时是同一个寝室的同学。他真拗!”8月11日,面对采访记者,宋文朝情绪仍然十分激动。

“宋处长可没少‘吵’过张磊。可张磊遗体告别那天,他扶着墙哭得站都站不住。”与张磊共事30多年的郑州办事处安监室机务监察组组长商健告诉记者,“张磊眼里不揉沙子,他不知听了多少骂声。”

在新乡桥工段检查,一名工长有一点小违章,张磊不顾同行的安全监察商健说情,建议段长当面免除这名工长的职务。在郑州机务段检查,发现少开了一次机(务段)电(务段)联席会议,张磊不念旧情,不顾及老领导、老师傅说情,坚持下发《安全监察通知书》。

5年来,张磊平均每年下发《安全监察通知书》76份,发现解决安全倾向性问题200多个。

“发现隐患是安全监察的重要职责。如果都当老好人,安全早晚出事。”在张磊的工作笔记中,他如是写道。

张磊认为,在安全堤坝上,任何细小的隐患都会危及大坝安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违章违纪、设备隐患不较真,一旦决口,势猛迅急,很难补救。人世间,有一种行动看似无情,却蕴藏着大爱!有一种大爱,你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却能从丰收的果实里体会到它的无私与高尚!“纸是包不住火的。问题藏着掖着,不利安全”

在同行眼里,张磊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存在的问题,从来不藏不掖,敢暴露,敢亮“家丑”。

今年5月24日,铁道部武昌安全监察特派办派出检查组到郑州局检查防洪工作。身为调研员的张磊全身心地加入到这次拉网式的防洪隐患排查中。

道口翻浆冒泥、危石看守点巡视不规范、郑西高铁区段防洪预案不到位„„5天时间,张磊与铁道部武昌安全监察特派办安全检查组的同志一起,冒雨检查了郑州局管内陇海、焦柳、宁西铁路和郑西高铁区段线路。

“张主任,这次检查是以部安监司为主的,我们只是陪同、配合,别拿着短处使劲揭,查出的问题太多了对咱们可没好处啊!”随行的郑州局的同事低声提醒张磊。

“纸是包不住火的。问题藏着掖着,不利安全。”张磊很认真地说:“我们要善于借力,借上级检查之力,多发现隐患。”

在张磊看来,已经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即便这次没有发现或视而不见,它迟早会暴露出来,并祸及安全生产。就像身上的疮疤,你不及时揭,它会越烂越大、越烂越深。

凭着这种大安全观念,他查出的问题受到了上级的高度赞扬。

张磊凭借身上的这种品性,赢得了上级安全监察部门的信任。全路范围内的安全大检查和重要的事故调查工作,铁道部安监司多次点名让他参加,青藏铁路有了他检查的足迹、武广高铁有了他忙碌的身影„„

2006年12月20日,沪昆线发生一起列车脱轨事故,铁道部安监司点名张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为搞清在线路旁发现的一段连接线来历,他白天仔细勘察现场,晚上又到电务工区调查,直至凌晨完全排除了连接线导致事故的可能性才罢休。

智者以教训防止流血,庸者以流血换取教训。此次事故调查结束后,张磊第一时间把事故中应该汲取的教训传回了郑州办事处安监室。

调查分析事故,从事故中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正是安全监察的另一重要职责。

张磊常常给同事和基层安全主管人员讲起国际航空领域事故遵循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还会有300起事故苗头。

张磊敏于事,他在安全隐患查找与事故调查分析领域的作为,以及敢揭“家丑”的秉性,使他成为了基层站段争相邀请“出诊”的“良医”。

2009年春节刚过,新乡车务段实现安全生产3000天。如何防止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段长韩鸿生意识到,安全天数越长,越要给职工多敲警钟。

韩鸿生专程从新乡来郑州请张磊去“会诊”,帮他们发现问题,延长安全周期。

在8天的“会诊”中,张磊用近乎挑刺的眼光,对这个段行车安全、劳动安全及特种设备管理、货运安全管理和干部作风等进行了剖析,找出了大大小小的安全问题和隐患200多个,其中关键性、倾向性问题56个。

“他还帮我们制定了长达20多页的抓安全工作方法。”说起张磊的“会诊”结果,韩鸿生竖起了大拇指。

与张磊进行过安全“诊断”预约的还有洛阳机务段、郑州电务段、郑州工务机械段„„

人世间最珍贵的是人心。当一个人被大家争相邀请时,不是他的能力征服了人们,就是他的真诚与热忱,抑或生命的伟岸占据了人们的心田。

“安全监察的职责就是服务”

张磊是郑州局土生土长的安全监察干部,成年累月和一线职工、安全管理干部打交道,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在安全管理领域的苦闷也成为张磊最牵挂的事。

“我现在就想对张磊说声谢谢,可他听不到了,我非常后悔。”8月11日,郑州机务段主管安全副段长吴增云向记者说起张磊,伤心不已。

吴增云告诉记者,一次,张磊从安阳添乘机车到郑州,整个行程,机车乘务员都表现得不错。可能是与张磊太熟了,机车乘务员在驾驶机车通过两个小站时,未按标准化呼唤应答。回到郑州后,张磊将机车乘务员违章情况反映到了段上,并要求段上召开扩大分析会。

“这件事,在机车乘务员队伍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是张磊帮助我们解决了机车乘务员的惯性违章问题。”作为主管安全的领导,吴增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感谢张磊了。

执拗的张磊其实并不固执,很尊重不同的意见。对因客观原因造成的事故,他都会实事求是地处理,并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资金解决存在的问题。

2006年8月,张磊添乘机车时发现郑州站管辖的长葛站第8道和第6道线路间有个拉货的卡车在调头,卡车调头时明显侵入线路限界。张磊在下发 《安全监察通知书》后,提出了“在第8道和第6道线路间设置安全防护栏”的建议,并向郑州局安委会进行了汇报。

没过多久,郑州局就下拨专款,按照张磊的建议安装了防护栏。

“安全监察的职责就是服务。”张磊生前的这句话,让同为安全监察的商健感受尤为深刻。

2008年2月15日,郑州北站下行驼峰开通了自动化控制系统,但开通第二天就发生了溜放车辆脱轨事故。事故直接原因是系统操作人员对新设备操作方式不清楚,错误操作导致溜放车辆脱轨。

按理说,事故原因已查明,整改措施也制定了,事故调查工作就可以结束了,但张磊并没罢手。他进一步深入分析、论证,找出了设备研发厂商在新设备使用培训,设备接管部门在新设备技术资料交接,设备使用部门在《站细》修订,路局主管部门在《站细》审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一重要发现,为新线移交及新设备接管使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多年来,张磊给基层站段下发的《安全监察通知书》有几百份,批评和处罚过不少基层职工、安全管理干部,但他们对张磊没有丝毫的怨恨,而是增强了安全责任意识、堵塞了安全漏洞,多了对张磊的敬重。

“磊哥”,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人员和部分职工对张磊的昵称。采访中,我们多次听到这自然、亲切、质朴的称呼。

“磊哥下发的《安全监察通知书》事实清、问题准。”

“磊哥不仅查问题,还教我们整改办法。”

“磊哥铁面无私,心中只有安全。”

„„

一声“磊哥”,叫出了多少情感,道出了多少心愿。

下载张磊先进事迹报道之(四)——融入血脉的追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磊先进事迹报道之(四)——融入血脉的追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血脉喷张诗歌

    气炸的肺腔我们需要爆裂后脑浆血已涂满墙,屎尿满巷没有什么不一样,死亡我们集体献祭死亡尚未死的人喜乐无常,尸解善良连忙将,刚断了气的人,扒光衣裳绞成肉酱,这样,从此人类都这样互......

    把“红船精神”融入组织工作血脉(推荐)

    把“红船精神”融入组织工作血脉 作者:张仲灿《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9日 04版) 南湖红船是我们党的诞生地,“红船精神”凝结着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体现着我们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张磊事迹

    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每一件小事 ——记大板机务段白旗运用车间兼职教员张磊 选择了火车司机这一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个单调的生命旅程,并且这段生命之旅又注定是不平凡的。2000......

    【红色家书读后感】把家书精神融入血脉

    【红色家书读后感】把家书精神融入血脉县委组织部办公室干部 吴伟一封封红色家信,一行行血泪之字,无不是伟大革命先烈们在牺牲就义前发出的慷慨之言、最后呐喊。执书若人,见字......

    学习邓小东、张磊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邓小东、张磊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他仍然活着。”在学习了邓小东、张磊同志的先进事迹后,这句话又重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禁猜想,是什么......

    先进事迹报道

    他说干事业就像“下棋” 二十六年前,像很多崇拜棋圣聂卫平的年轻人一样,刚到二公司参加工作的赵明爱上了围棋。从此,研究棋谱、与人手谈成了他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然而,赵明......

    桥教案张磊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张磊转业申请

    转业申请尊敬的站党委: 本人于 年6月从地方大学毕业入伍,2005年8月从 调入 工作至今。从地方到部队,我把职业生涯中最富激情的工作热情献给了场站,同时场站也培养了我,把我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