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消防警官柯羊兵同志事迹材料
优秀消防警官柯羊兵同志事迹材料
柯羊兵,男,1995年入伍,1997年7月入党,现任宜昌市夷陵区消防大队大队长。自就任夷陵区消防大队大队长以来,柯羊兵同志充分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圆满完成了上级党委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使夷陵消防工作以及部队各项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保卫夷陵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争取地方政府重视,当好政府参谋
该同志调入夷陵大队工作以来,积极研判全区消防安全形势,正确把握消防安全发展脉搏,多次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当前消防工作情况,区政府先后3次召开区长办公会议,研究消防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充分的论证和不懈努力,消防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年初,区政府决定投资2500万元建设区应急救援中心营房建设,并于2010年3月正式开建。此外,区委、区政府2010年划拨业务经费、专项经费330万元,相比去年增长100%。
二、注重两个教育,争做官兵贴心人
柯羊兵作为党委书记,自身要求严格,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积极组织官兵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和经常性管理教育。同时,注重发扬民主和班子团结,始终将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工作方针,认真定期召开各项党委工作会议,查摆剖析问题并积极进行改进,党内生活各项制度得以不断健全,各项工作得到不断落实,有效地调动了大队官兵的积极性,大队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也不断提升,促进了大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防火监督保平安,争做执法服务引路人
柯羊兵常说,消防执法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作为一名消防警官,心中就要时刻牢记公正执法、热情服务这个信念。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规范执法行为,真正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作为消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柯羊兵在狠抓基础建设的同时继续加强了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和根除工作。他首先争取各单位对消防工作的支持,积极协调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使他们了解消防、重视消防、支持消防、关心消防,与他们进行联手合作,形成良好的执法环境。尤其是基层派出所的消防监督工作上,他更是紧抓不放,在他的指导下,所有派出所均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室,配备了微机,规范了消防执法程序,并由区政府组织,公安局具体操作召开了基层派出所消防工作现场会,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有效的促进了消防工作的开展。今年以来,在支队组织的执法质量考评中,柯羊兵所带的大队连续2次名列全市第一。此外,针对社会单位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缺乏,柯羊兵同志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工作方法,组织社会80多家重点单位负责人走进消防站开展互学互查活动,得到了社会单位负责人的好评。
四、从严基层管理,举好官兵模范旗 在队伍管理教育工作中,柯羊兵同志从规范日常行为做起,积极培养官兵良好的素质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一是抓制度促管理。大队建立健全了行政管理各项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二是抓养成细管理。坚持用条令条例管理部队,教育官兵树立条令条例就是法的意识,严格按条令要求设置内务,营区所有物品的摆放整齐划一;三是抓安全严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定期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落实大队、中队、班三级抓安全制度,杜绝了交通安全事故和行政责任事故发生;四是抓考核督管理。大队设置了量化管理评比栏,每月对中队士官、义务兵、外聘人员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将成绩公布在宣传栏内,并将成绩与年终转士官、晋级、考学、评先联系起来。在官兵中真正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达到了官兵个个精神饱满、思想稳定、队伍整体战斗力强。
五、狠抓执勤岗位练兵,争当抢险救援排头兵 柯羊兵同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在他和大中队党委一班人的
精心组织下,全体官兵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每个训练阶段,该同志都要组织大中队干部及士兵骨干,进行战术研讨,并及时总结经验,全体官兵防灭火和抢险救援能力得以不断提高。今年以来,在柯羊兵同志为首的大中队领导下,先后成功处置了“3.10”南津关峡谷百米悬崖救人、“6.7”黄柏河河中救人、“7.16”宜巴高速洪水救援等,受到了中央、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也深受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赏。
柯羊兵凭着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以队为家,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体现了当代军人所应有的那种“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核心价值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出色地完成组织分配的各项任务,为夷陵大队建设和夷陵消防工作的全面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徐兵同志主要事迹
徐兵同志主要事迹
徐兵同志在新广工作以来,在保卫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新广的经营与安全这个核心,牢记工作使命,积极工作;从警员到副队长,他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尊重企业文化、严守规章制度,协助队长团结带领所在警队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他严于律己,从不迟到、早退,在副警队长这个岗位上,充分发挥着表率作用;他知难而上,在新广调整装修中,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坚决消除隐患,不留死角,全年共检查发现安全隐患50处,并对每一处隐患整改都进行监督和复查,确保了安全;他以机警的眼光准确无误地识别出进入新广的犯罪嫌疑人,对其进行跟踪达40多人次,使新广无一商品被盗;他积极组织警员与卖场互动,配合卖场搞好各种促销活动,协助后勤部胡平搬运物资共计56次;他和警员们积极学习专业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在集团和新广的两次考核中均获得第一的好成绩;在为顾客和员工的服务方面,他始终以“主动、周到、耐心、细致”的态度,礼貌、热情、为顾客、员工着想,以单位的信誉为重。一次,有一位老奶奶来新广购物,老奶奶在四处观看,似乎没有找到自己要去的专厅,他看到后主动上去询问,耐心听老奶奶说完后,主动扶这位奶奶去了她想去的专厅。
他的这些事例于我们的转型升级和打造鄂西第一高档百货店的目标,也许我们会认为只是一些鸡毛蒜皮之中的一根羽毛,但他却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出了新广警队的新形象和广大顾客们心中的希望。
他的这种精神也许我们会认为只是暴风雨中的一滴水珠,但他却以水珠的执著,追寻出了警队长岗位上闪亮的浪花,成为了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光点!
第三篇:优秀消防兵 申请书
南昌大学119学生义务消防连
“优秀消防兵”申请书(格式范文)
申请人: 连队班级: 职位: 联系方式:
内容
一、本学期的工作总结
二、获奖状况(没有可不填)
三、申请理由
四、工作感想等
要求:标题宋体三号加粗 正文宋体四号 结尾注明时间
备注:申请书必须由本人完成,不得由他人代写,否则一旦发现取消评审资格
第四篇:同志优秀事迹
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xxxx同志,女,民进党派二支部主任;醴陵市政协委员;醴陵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xxxx同志是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事业广阔天地中一位辛勤的耕耘者。八年多来,张校长始终站在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前沿,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开拓创新,为醴陵市渌江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致力于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事业,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张校长在办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机构以前长期从事人力资源中介服务。在工作实践中,张校长发现自己给企业中介的劳动者绝大部分没有专业技能,不适用现代企业发需要,企业发展也因劳动者没有相应的职业技能而受到制约。于是,张校长多方筹集资金、顶着风险和压力,于2005年4月创办了渌江职业技术学校。自此,张校长步入了职教育生涯并致力于职业教育事业。
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一开始,张校长着力于“狠抓学生文化基础、突出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进入企业后,张校长长期跟踪调查,发现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大部分不能立即进入生产第一线,学生动手能力不够强,也就是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张校长带领学校班子不断研究、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并亲自到全国各地企业考察。通过艰辛的努力,张校长与一批大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努力实践着校企合作的职教发展模
1式:在校狠抓学生文化基础、着力专业教学,寒暑假期亲自带队,把学生送入企业,对学生进行对口专业实践训练。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学生把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专业理论知识转化成了实践操作能力,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便能熟练操作,真正实现了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质的飞跃。这样一来,毕业学生进入企业便适应了企业工作的需要,企业一开始便获得了技术熟练的劳动者,学校实现了“送得出、招得进”的目标,真正出现了“三赢”的局面。张校长及其教职员工成为了“校企合作”理论的真实实践者。2006年12月,学校被伟力国际(珠海斗门)工业园列为“人才培养会员学校”。
张校长及学校班子适应着社会经济和国家政策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活动,开拓了职业教育的新领域,为学校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2006年学校成为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和“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自此,张校长融入了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历史大潮之中。
三、亲力亲为,为职教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
在队伍建设方面,张校长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对新聘教师,自己亲自手把手地教,不断提高新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经过张校长的长期努力,学校打造了一支作风过硬、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在教学方面,张校长带领班子成员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研究、改进课程设置;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研究,要求教师“没有准备好,坚决不进课堂”、“向四十五分要效益”,督促教师上好每一堂课。
在德育方面,张校长始终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摆在第一位,不断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张校长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的思想波动,每当发现学生的思想波动,张校长总是耐心做学生思想工作:教室、操场、宿舍常能看到张校长和学生促膝谈心的身影。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张校长每次都亲自深入乡村、工厂组织农民和工厂工人参加学校免费举办的技能培训。每当到乡村举办培训班,张校长总是一大早就带着学校老师在路边快餐店草草地吃点粉,急匆匆地驱车到离城几十公里的偏避乡村组织农民、工厂工人参加培训。每一堂课开始前,张校长都亲自耐心给农民、工人讲解国家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政策和参加培训的意义和作用,促使农民、工厂工人积极参加培训。
四、艰辛的付出,换来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张校长在教育事业上的艰辛付出,为学校换来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学历教育方面,学校平均每年有在校学生三百多人,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近三千人。近几年,在生源急剧下降的情况下,醴陵市近十所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均已退出了职业教育的舞台,然而,张校长领导的醴陵市渌江职业技术学校是仅存的两所民办职业技术学校之一,并且学校每年依然能完成招生计划。
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方面,自2009年起,平均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和工厂工人达一千余人。2011年,在贺家桥镇琥玛村、栗山坝镇南塘村、大障镇双桥村、浦口镇三铺村培训村级动物防疫员两百人,在南桥镇石溪村培训畜禽繁殖员五十人,在均楚镇樟桥村、嘉树乡新大塘村、贾山坝镇南塘村培训农产品加工员一百五十人,在大障镇汪家桥村培训陶瓷工艺人员五十人。为恒茂电子有限公
司工人和社会培训维修电工一百人,为百花陶瓷有限公司、正才陶瓷有限公司培训陶瓷工艺人员一百人,为齐才箱包有限公司、华强鞋业有限公司培训缝纫工一百人,为社会培训焊工五十人。
正因为艰辛的付出,相应地,学校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奖励:2008年获得“二○○八年目标管理考核三等奖”、“醴陵市2008民办学校年检优秀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获得“教育工作目标管理三等奖”、“二○一○地方产业人才培训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获得“二○一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三等奖”、“二○一一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成绩已然属于过去,张校长从不向人提起,她正以饱满的精神带领着全体教职员工沿着职业教育的道路奋力前进!
2012年8月
第五篇:王战兵同志的技术创新事迹
用勤奋和信念谱写技术创新的乐章
----记三环锻造公司王战兵同志的技术创新事迹
人生如歌、如诗、如画,用勤奋和信念唱出的歌最美;写出的诗最感人;描绘的画卷最壮丽。湖北三环锻造公司技术部主任工程师王战兵同志,用自己的勤奋和坚强的信念,谱写了技术创新的辉煌乐章,通过走技术创新的道路,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出生于1982年的王战兵毕业于西安工业学院,2005年作为专业技术人才被公司引进,主要负责机械设计、加工工艺制定工作,2010年晋升为主任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连年被公司评选为“先进生产者”,2012年被公司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一、勤奋进取,创新工艺、夹具设计
公司生产的立锻类转向节叉耳和杆部分别位于上、下模具型腔内,毛坯余量很不均匀、盘部翘曲等情况时有发生,传统工艺是靠杆部定位打中心孔生产,无法保证稳定的产品质量,废品损失一直居高不下,车间技术人员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请来王战兵,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老夹具对新型立锻类转向节生产存在严重不适,他果断的说:“重新设计夹具”,现场车间技术人员马上就议论道,这套夹具用了七、八年了,是多少工程师的经验结晶,怎么能换夹具呢?议论归议论,但谁也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好按照王战兵的思路重新设计了立锻类转向节专用夹具,杆部和耳端同时定位,来均衡误差,后经过生产验证,质量一致性问题迎刃而解,废品损失由0.6%下降到0.1%,并且班产量由原来的120件提升到170件,他的大胆创新思维也立即得到了同事的钦佩。创新机加车间设备布局工作。与印度利兰公司合作以来,我公司为其配备了利兰转向节专用机加生产线,由于受产品种类不断增加,质量要求更为严格的影响,存在工序倒流、生产节拍不匹配等现象,产品质量存在一定隐患。新厂区投入以来,王战兵借助搬迁机会,深入生产一线做调研工作,充分征寻车间的意见,结合精益生产理念和公司产品工艺特点,提出了设备布局的全新建议,彻底打破了传统工艺设备的布局。他将中频淬火机床放置于生产线上,用来减少搬运和积压;将闲置的组合铣床进行改造,投入该生产线,用来均衡生产节拍;将摇臂钻床、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面对面放置,用来促进一人多机的实施,缩短生产辅助时间。经过实际生产的检验,利兰生产线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稳定了产品质量,而且人工成本也降低了近20%,目前,这一建议已在公司内得到全面的推广应用。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产品种类日益增多,部分产品质量达到50Kg以上,在搬运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安全性较差,为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王战兵率先向领导提出了安装软起吊建议,并参与了软起吊装置的设计、布局、安装等工作;初期起吊夹具不适用,延长了装夹时间,针对这个问题,他抛开书本上的理论示例,与操作人员充分沟通,对起吊夹具进行了个性改进,并简化了结构,使吊装更方便,更快捷。
二、信念坚定,创新设备改造
2010年3月,王战兵成功推出转向节轴颈以车代磨的新工艺后,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随着机床的老化,精度的丧失,产品粗糙度越来越不稳定,当他闻讯车间准备购买价值数十万元的新设备时,他主 动请缨立足现有设备,着手解决问题,为了不影响生产进度,领导答应仅能给他一周的时间。善于思考的他总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一周内,他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一直呆在车间内,实验他构想的多种改善思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改造设计新型装夹头,增加滚压工步,使产品质量改善效果立竿见影,顺利通过考核认证,改善项目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一个小小的改善,解决了车间的大难题,创新思路值得推广学习”。
斯太尔转向节内侧加工工序在转塔车床上进行,由于内侧存在拔模角,余量大且不均匀,因此在机加时刀具寿命较低。加工成本高很是让车间头疼,接到车间的问题反馈后,他深入车间仔细查看其它技术人员所做的问题改善工作,人、机、料、法、环,一一对比查找,由于转塔车床是向机床厂家订购的专用新设备,都忽略了“机”,即机器设备这一环节,“也许问题就出在这里”,王战兵不仅敢怀疑,而且还敢挑战权威,立下军令状,亲自动手改造了新设备,结合废旧刀片大部分钝角未合理利用的实际,自行设计专用转塔车床刀具装置,废旧刀片重新投入产品生产,刀片利用率大大提高,仅2012年节约刀具成本近13万元。
三、无私奉献,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王战兵同志工作近10年来,以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的道路。共提出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53项,创造效益300多万元,2012年,他主持的立锻类转向节中心孔加工项目和转塔车床刀具装置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在平凡岗位上为三环锻造公司技术创新方面 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发展观,始终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名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每位员工,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提高凝聚力,目前他带出的徒弟们,大部分已担任了车间的班组长,工段长、质检员等职务,成为操作技术骨干和业务精英,为公司培养了后继力量。
一粒砂中看世界,一滴水中见人生。回顾过去所取得的成绩,王战兵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用不间断地学习进步和努力工作来回馈领导和同事给予他的厚爱;展望未来,他充满自信与乐观,他将始终无愧他的选择—用勤奋和信念谱写技术创新事业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