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明村创建主要先进事迹大全
文明村创建主要先进事迹
荆村于2008年被温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村,一年来,我们始终以创建文明村为契机,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全村精神文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面就我村的市级文明村复评工作作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基本情况:
小荆村地处大门岛西南侧的烟墩岗下,距大门镇3公里处,位于大荆村与长沙村之间,山体坐北朝南,与倪屿乡隔海相望,行政村共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土地总面积1536亩(包括水果林基地200亩)。现有总人口717人,224户,总劳力494人,村民从事行业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合理。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40.1万元,村集体收入51.553万元,人均纯收入6183元,村集体经济年人均可支配325元。全村正式党员15名,村两委干部5人,班子团结,基层组织健全,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强。
二、思想组织建设方面:
1、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建设文明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文明村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按照市文明办对文明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具体
标准,要求班子人员充分认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把文明村建设工作作为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列入议事日程,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制定了创建方案及相关政策措施,为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村党支部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各项制度,把村领导班子建成团结协作、民主务实、清廉实干的班子,把干部队伍建成精干、高效,能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队伍,积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双带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坚持开展党员远程教育培训,组织党员按时讨论党课。
2、为民办事,热诚贴心。在为民办事的过程中,坚持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每一位来访者,用平和的语气解释每一个疑问,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群众,用热诚的心办好每一件实事,正确处理各种纠纷事件,让来访者有惑而来,解惑而归;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3、利用平台,广泛宣传。利用村报、标语、广播等宣传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结合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我村围绕自己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学习活动。
4、关心百姓疾苦,走访困难群众。党支部在“三八节”、“七一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走访了一些困难群众,以此送去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鼓励困难群众增强信心,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三、文教卫建设方面:
1、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广大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以此,小荆村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村
文化活动室设置图书、报刊、杂志等,深受到村民们普遍欢迎。营造了一个尊老爱老、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和谐社会环境。
2、组织每月的“青奥营地”活动。小荆村“青奥营地”在今年4月27日建立,充分利用学校寒暑假期、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课余时间,以次为阵地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化农村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活动的主要内容涉及德智体劳美各个方面,并以此让他们更好的认识社会、感知社会,在实践的“大课堂”里愉悦身心、提高素质,从而促进了我村未成年人在思想品德、实践能力、生活乐趣、文化水平等方面有新的提升。
3、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为了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村共青、妇专门组建业余文艺队,在工作之余经常组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开展体育竞赛、卫生有益的文艺演出、健身活动、科技培训和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等,镇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此外,村购置一台投影机,利用远程教育从党员扩大到群众学习的积极性,使群众在学习中得到了更多的科技和文化知识,让村民的业余活动有了广泛提高。
4、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使广大青年树立了高尚的爱国情操。适龄青年应征的热忱十分高涨,父母同意子女当兵,应征青年向往当兵,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生产发展,在劳动力不断解放、生活日益富裕的情况下,广大青年把义务服兵役看作是一种神圣的使命,2009年适龄青年积极参加应征体检。
5、积极办好医疗保健事业。村建有卫生室,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牢固树立为村民的服务方向,在防病治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村民积极参与农村合作医疗, 2009年参加合医率达99.7%,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6、努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目前我村电话入户率为96.26%,有线电视91.2%,村内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电子化办公,2009年远程教育网入学率占全省第一名。
7、组织保洁队伍,确保环境整洁。我村组建了保洁员队伍,先后进行了多次村卫生大扫除,对主要交通道路的垃圾进行了清扫,对沟渠的漂浮垃圾进行打捞清理。
四、法制建设方面:
1、村民参与,民主管理。我村制定了相关的村规民约,保证了每位村民的权利,明确了每位村民的义务;坚持村级财务公开,定期汇报村级资金使用情况;涉及村级的规划活动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集体商议决定,并在公告栏公示;严格办公室办公制度,对于公章、财务等使用有详细的规定。同时让村民及时了解村里的工作动态,提高广大村民参与村级各项建设的积极性。
2、安保治理,常抓不懈。我村组织了巡逻队伍,不定期在村内夜巡,加强治安管理,教育村民发现偷盗行为及时报案,积极为村民创造安全舒心的环境。
3、调解邻里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我村调解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树立为民服务宗旨,想方设法化解矛盾,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和谐稳定、邻里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
五、村庄整治建设方面:
近两年来,我村共投入资金250万元,开展对村庄环境的整治、新渔村建设: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并以规划为基准,结合区域功能,突出地方特色,按照“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思路,并以小荆山省级景区景点为依托,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景点台阶石路1760米、停车场650㎡、村主干道和景点两旁绿化带共1120米和5个花坦、计1200㎡,改建村办公楼前荒地1750㎡种植花木、假山、小桥流水、休闲广场150㎡、古城墙400米、健身活动场2个计300㎡、篮球场400㎡、生态宣传长廊40㎡和其它5个宣传栏等配套设施,同时对全村进行改水、改厕5座、改沟500米、生活污水净化池2个、亮化路灯148盏、道路硬化3.2公里等,使我村在创建中卓有成效。
六、产业发展方面: 村党支部把生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一是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以小荆山省级景区景点为依托,加大了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配套设施建设,并落实各项政策,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客商前来投资,盘活集体经济。二是继续做好水果林200亩的土地开发种植。通过培育管理等途径,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生产条件,规范经营行为,有效地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三是为了有效推进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并建立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保护
农民的合法权益。2009年我村落实国家“三农”政策,油菜良种补贴和粮食直补等资金共计18249.80元,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农业综合生产发展逐步提高,耕地生产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村级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长幅度超过当地平均水平。四是随着农业产业的成形和壮大,渔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发展经济的责任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因此,我们坚定不移地把技能培训摆上重要位置,以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为目标,推进渔农民转产转业增加收入为目的。首先我村根据洞头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洞头县促进渔农民转产转业若干优惠政策(试行)的通知》(洞政发„2006‟28号)和洞头县“万名渔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渔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转产转业渔农民自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洞农培办„2007‟07号)文件指示精神,认真落实,通过一系联技能培训,拓宽了就业渠道,推动渔农民转产转业。其次:积极引导返乡人员创业,以工业反哺农业,不断推进农村农民工人化进程,为渔农民增加了收入。
总之: 我们在文明村建设上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党员、干部、群众的素质、集体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充分认识。我们将根据文明村复评的要求,借此东风,深刻领会检查组的意见、建议,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取他人之长处补自己之短处,为把我们小荆村建设成为
居住环境优美、社会秩序优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创建“文明村”材料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提升文明村创建效果
***创建**市“文明村”材料
***地处**镇中心地带,全村***户***人,*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元。近年,***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创建文明村为主要目标,把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文明村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全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实现了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一、全村特色农业建设效果明显
全村土地流转面积***亩,供港蔬菜种植面积**亩,主要农作物种植全部实行优质、高效的新品种、新科技,农业生产效益显著提升。
二、依托小城镇建设契机,加大对群众居住环境的改善。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依托小城镇建设有力时机,对影响集镇建设和环境优美的危房、违章建筑进行了拆迁,建立健全了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群众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
按照“功能齐全,风格统一”的要求,在市、镇党委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紧紧围绕“四管三评一推优”、“三建四关心”、党员管理活动,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同时村支部与全村党员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了党员管理的动态化。创新党建工作的“三建四关心”、“党员管理”分别受到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领导的专题调研,并被列为***先进现场会观摩点。***领导给予充分肯定。
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
村支部与党员签订了责任书,开通了“勤廉为民热线”,接待了群众来信来访,完善了党务、政务、财务公开管理制度,廉政文化和警示教育不断深化,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发生。
五、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扎实开展了普法治理工作,“六五”普法全面展开,全力做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落实了综治工作一票否决制。实行了矛盾纠纷月排查零报告,每月对本村矛盾纠纷进行一次排查化解,堵绝了因矛盾纠纷排处不及时出现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全面家,未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深入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创建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全村回汉群众和睦团结,安居乐业。2011年被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平安村。
六、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共同发展。广泛开展了“文明家庭”、“巾帼建功女能人”、“优秀母亲”等创建评选活动,妇女在农村各项事业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家书屋”、秧歌队、社火队、自乐演出队经常开展活动。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学习培训不断开展,广大群众充分掌握了农业农村中的各类科学技术。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加强,“少生快富”工程深入人心,全面完成了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目标。
七、社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惠农政策有效落实。认真落实低保、救灾救济、优抚、残疾人政策,关心支持农村中的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节假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都予以慰问,对全村年老体迈的老党员、离任的老干部多关心多帮助,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效落实中央、自治区强农惠农政策,各类惠农资金全额发放。
一年来,全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文明指数、平安指数、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第三篇:浅谈如何创建文明村
浅谈如何创建文明村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证我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促进、快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全面进步,根据上级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以组织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增加投入为物质条件,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把我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奋斗目标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全面进步的需要,努力提高全村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把我村建设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道德风尚良好,教育、科技水平普遍提高,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的文明单位。
三、工作任务
我们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委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为目标,依靠全村党员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重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整治社会风气,实现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
(一)、抓好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学理论,全面领会其基本内涵和就是实质。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二)、深入开展农村“双整治、双建设”活动,整治社会风气,改变村容村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普安村新形象。
(三)、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和工作重点,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动员共青团、妇联、民兵等各种群众性组织齐抓共管。
(四)、加强宣传发动调查工作,分层次地利用各种会议和村宣传栏、黑板报、简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声势,并全面动员党员、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全面清理卫生死角及乱搭建现象,完善壮大卫生保洁队伍,改善村容村貌。
(五)、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为民办实事能力,鼓励村民发展个私经济,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六)、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村民素质,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工程建设,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对村民活动广场、村图书室等活动的管理和改善,实现村民在政治上民主,业余文化生活上充实,精神生活上丰富。
(七)、加强党的建设,为我村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加强班子队伍建设,规范党员队伍管理,强化宗旨意识。严格执行党的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纪律,切实改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让老百姓放心、宽心、有信心。
以上是我村创建文明村的工作目标及计划。村全体班子人员有决心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我村建设成为班子坚强、经济发展、村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篇:文明村创建材料
文明村创建材料
一、主要做法
1、创新思路,在与时俱进中保持“十星”品牌常创常新
早在1993年,针对我县部分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出现“腰缠万贯的精神乞丐”这一实情,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并实施了以“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为抓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在争星创星中提高文明素质,增强致富本领,收到了积极效果。这一创建活动,先后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中央、省市媒体的充分肯定。1997年,我县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示范点。2003年初,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有关精神,针对农村变化了的新形势,提出实施扶贫、生态、信用、文化、平安、健康“六大工程”,以此为载体和手段,来巩固和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构建农户争星创星的新型激励机制,使农户参与“十星”创建的热情再度高涨。2005年初,我们又立足农村变化和农村建设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一主两翼”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思路,即以“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绿色产业发展,人际关系和谐,基础设施完善,群众生活富裕的„绿色小康村‟为主体目标,以实施„六大工程‟和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两翼驱动”,全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2005年12月,湖北省文明办在我县主持召开“全省„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将我县以文明创建的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做法誉为“竹山模式”,并认为“竹山模式”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又结合潘口水电站建设和移民安置工作,在移民安置区重点开展“十星级移民新村”和“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实践证明,“一主两翼”的创建思路,既解决了“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动力和机制问题,又明确提出了创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建设绿色小康村,充分体现了创建思路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创建理念的先进性和务实性。
2、创新方法,用精神文明创建的形式推进新农村建设
科学设星,激活细胞,实现创建内容上的创新。自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以来,结合农村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县先后六次对“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内容、标准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突出“致富星”,努力形成“一星带九星”的格局。现在十星内容为致富星、生态星、信用星、道德星、科技星、法纪星、计生星、文教星、团结星、健康星。十星设计更显科学性,创建内容更加契合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十颗金星始终与农民群众求富求荣求乐求美的心紧密相联,“星”心相应,从而激活创建细胞,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创建、追星争星的热情。
规范程序,强化创评,实现创建形式上的创新。县文明委多次修订、完善《竹山县“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十星”创建的协调、指导,使创建活动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各乡镇、村坚持按照“自评、互评、定星、公示、公布、授牌”的程序和“半年初评、年底复评”、“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统一要求,开展创评活动,并先后组建100多个评星协会,负责组织开展评星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村民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十星”创评,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向新型农民的标准看齐。
整合力量,整村推进,实现创建手段上的创新。2006年初以来,我们每年都从省、市、县三级文明单位中选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开展结对共建绿色小康村活动,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县乡村户四级联动、合力推进绿色小康村建设的浓厚氛围。目前,县直96个单位组成了68个工作队开展了绿色小康示范村帮建活动。
试点示范,逐步推进,实现创建步骤上的创新。在创建布局上,坚持按照试点、延伸、铺开“三步走”的原则,科学制定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规划和“十一五”规划。2003年以来,我们选择305省道沿线的部分村作为建设“绿色小康村”连片创建示范区,同时各乡镇也都分别选定3—5个交通便利、基础牢固、群众热情高的村创办试点,进行重点培植,实行示范引导,逐步延伸和铺开,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让全县80%左右的村达到绿色小康村的创建标准。
3、创新机制,保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提高认识,强化领导机制。全县上下始终把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形成了县委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组织协调、责任单位牵头负责、乡镇具体抓好落实、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齐抓共建、上下联动的创建机制。
整合资源,强化投入机制。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我们坚持将通村水泥路建设、沼气建设、农业产业建设、文化发展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捆绑起来,集中投向创建示范村,帮助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各创建村抢抓机遇,一方面开展诚信教育、村标、十星歌文化墙、公民道德规范告示牌、新农村建设书屋等软件建设,一方面加大村庄规划、道路硬化、沼气推广、房屋改造、卫生设施等硬件建设,做到软硬结合,虚实相济,使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激励引导,强化动力机制。为充分调动农户创建积极性,各乡镇党委、政府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实施扶贫、生态、信用工程等惠农项目与十星创建挂钩,对创建为“十星级文明农户”的,优先给予“三改一建”等项目扶持,优先评为信用户,并按信用等级高低确定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使农民在参与“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中既争荣誉,又得实惠。县委、县政府每年还在全县范围公开评选表彰一批“十星级文明农户示范户”、“十大文明致富之星”和“绿色小康村建设示范村”,并在“十星级文明农户”中广泛开展“十佳儿媳”、“十佳公婆”、“十大孝子”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命名表彰的“示范户”和“绿色小康村示范村”,分别给予1000元和10000元的现金奖励。
量化考核,强化考评机制。县委、县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到目标管理体系,实行量化考核。对各乡镇、各帮建单位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并把工作好坏与评先表模、与文明单位评选、与考察干部政绩直接挂钩。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加强对各乡镇、村“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工作情况的督办、协调和指导。
二、主要成效
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新型农民。“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讲道德、有文化、守法纪、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我们在开展创评活动中,注重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使农民群众在参与创建中,不断提高文明素质和致富本领。目前,在全县11万农
户中,有5.8万户达到了十星创建标准,“十星级文明农户示范户”和“十佳公婆”、“十大孝子”等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的楷模。我们通过“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做法得到充分肯定,《培养造就大批新型农民》一文先后在《求是》杂志等党报党刊发表。
二是助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争星创星,广大农民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和谐意识、集体意识、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十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中。在各创建示范村,采用山石制作的村标充分彰显了村民的集体感和荣誉感,公民道德规范告示牌和统一规范的“十星歌”文化墙赫然醒目,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台、小型健身广场等文化体育设施,使村民在参与创建中共享文明建设的成果。全县共培植文化中心户1100户。在信用工程创建中,全县创建信用乡镇达到10个,信用村134个,9.3万个农户被评为信用农户,总授信额达到3.2亿元,我县连续两届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最佳信用县”。
三是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创建,有效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村产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全县已有50个村已具绿色小康村雏形。各创建村基本达到了“五改五通三建”的标准,完成通村水泥路建设1500余公里、硬化入院到户路800公里、安全饮水工程惠及2万余农户。建设以茶叶、肚倍为主导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总面积达到63多万亩,加工企业配套发展,农民每年人均增加现金纯收入300元以上。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基本达到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要求。完成以沼气为主的“三改一建”2.5万余户,新建垃圾集中处理池617个,农村环境整治面达到50%以上。完成村院绿化植树50万株,四旁植树120万株。甲级村卫生室达到100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40%,全县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比例达到98%以上,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是促进了城乡文明程度的提高。“十星”创建活动已延伸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保持“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常创常新的同时,“十星级”社区、“十星级”居民户、“十星级”民营企业、“十星级”窗口单位、“十星级”党员、“十星级”少先队员等创建活动正蓬勃开展,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行行业业创“十星”、家家户户争“十星”的生动局面。旋律优美的《十星之歌》,在全县上下广为传唱,人民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十星”创建已经深入人心。
五是服务、推进了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竹山是鄂西北水电资源富县,近年来,以潘口水电站建设为主体的水电大开发如火如荼,移民安置成为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我们在移民安置区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和“十星级移民新村”创评活动,移民群众较快较好地融入到了新环境,原居民积极热情地接纳了新移民,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逐步形成,一座座崭新、靓丽的移民新村拔地而起。“十星”创建象一个神奇的法宝,较好地解决了移民安置中的敏感、焦点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精神文明创建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省、市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这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与全国其他兄弟县市相比,与中央、省、市的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鼓足干劲,强化措施,努力使我县的精神文明创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文明村创建
文明村创建申请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文明创建深入开展,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乐居吴江”文明和谐社会环境,根据市文明委工作安排,我村积极做好吴江市文明村的建设申报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村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环境卫生治理、农村社会保障、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社会治安秩序为主要内容,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技文化建设,以争创文明农户为基础,大力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农村经济发展。围绕镇域主导产业规划,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提高农业科技转换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2、基层组织建设。以村部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开拓进取,有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
3、环境卫生治理。根据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改善村庄周边及内部环境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家禽圈养、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饮用水安全的管理和建设,优化村庄内部生活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合理规划村庄布局,整治村庄外部环境,建成生态资源保护完整、人居环境最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4、农村社会保障。大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提高广大群众参加新合医疗的积极性,村民参加新合医疗达到95%以上,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村建有文体活动场所,经常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
5、社会道德风尚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户评比活动,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实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反对封建迷信,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倡导健康、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6、社会治安秩序。建立健全适合我村治安特点的治安防控体系,充分发挥村委会、民兵营等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