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候选人事迹材料

时间:2019-05-13 14:5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候选人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候选人事迹材料》。

第一篇:吉林“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候选人事迹材料

长春市“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候选人事迹材料

——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 董某

董某,女,19xx年5出生,1991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小学高级职称,现任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在其20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取的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区级荣誉称号。在其众多的教学成果中,“中国当代基础教育学术研究百佳带头人”等4项成果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新秀观摩课小学系列特等指导奖”等三项为省级教育成果,“长春市中小学生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教学指导奖”等两项为市级教育成果,“朝阳区小学"与健康结伴,与艺术同行”教学成果展示一等奖”为区级教育成果。在其众多荣誉中,国家级各类荣誉称号两次,省级各类荣誉称号三次,市级各类荣誉称号三次,区级各类荣誉称号七次。董老师近年来参加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社会实践的深化研究》;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组《有效的学校:课程发展与教师成长》;吉林省教育学会《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卓越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解放”旨趣下卓越学校的构建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解放”旨趣下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论文《语文课外阅读的探讨与实践》,发表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其论文《论外来名工子女的小学教育管理》,发表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8》;论文《合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动机研究》,发表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0》;论文《浅谈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和策略》,发表于《教育教学论坛2013.1》;论文《试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发表于《教育教学论坛2013.2》;论文《浅谈师生沟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董老师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共编写或者参与编写教材21部,取得科研成果12项,并在2012年评为长春市科研骨干教师,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教学评价年年为优秀

董老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在教学管理、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尽心竭力,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通过21年辛勤工作,为解放大路小学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为解放大路 1

小学,乃至朝阳区的小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她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为了她热爱的工作,不知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星期天。

在努力搞好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董老师始终没有停止业务学习和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对教学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她在教学工作中总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思想情感和生活上,视学生如亲人和朋友,真诚热情对待每一位学生。她常说的一句话是:上好一两堂课容易,上好每一堂课不容易;当一两天好老师不难,当一辈子好老师很难。学生和家长对董老师的评价都极高。

董老师在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正直,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待人诚恳,生活朴实。

狠抓养成教育,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是我的人生追求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后,董老师经过认真的学习和与同事的探讨,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认为养成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把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变为自己行为习惯的一个过程,孩子们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塑造自己,循序渐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教育行为。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教育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热爱的事业。而狠抓养成教育,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则是我的人生追求。

董老师通过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认真的学习,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强化师德意识,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强化内化意识,把道德教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上;吸收传统教育的精髓,结合中方教育的良好经验,完善养成教育。

通过董老师和其同事的不断努力,以及贯彻切实有效的措施,解放大路小学在2012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校荣誉方面,解放大路小学在朝阳区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教学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均位于朝阳区首位。其中教学成果评比中,参评的四项指标均列朝阳区第一名。在教师荣誉方面,在2012的长春市名师评选活动中,解放大路小学2位教师被评为“长春名师”;在朝阳区新一届名师评选中,8名解放大路小学教师被评为朝阳区名师,2名解放大路小学教师被评为区学科优秀教师,有19位教师被评为校级学科优秀教师,2名解放大路 2

小学教师被评为吉林省学科带头人;在各级教学竞赛中,解放大路小学教师分别荣获长春市“牛津杯”英语教学大赛一等奖、长春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赛一等奖、长春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长春市品生品社学科教学竞赛优秀奖、“现代杯”教学资源、课例大赛一二等奖、朝阳区首届“阳光杯”学科生命教育教学大赛一、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在学生荣誉方面,2012年4月,三年—五年级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奥林匹克大赛,共40余人获奖,其中1人获长春市五年组第一名;1人在英孚英语拼词达人赛中获长春赛区冠军;12人在长春市青少年首届硬笔书法大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2人;在长春市金蛋格硬笔书法大赛中,解放大路小学共441人参赛,其中特等奖4人,一等奖17人,二等奖30人,三等奖41人,优秀奖45人,获奖总人数名列长春市之首;在2012年的全国“华翰杯”阅写大赛中,解放大路小学610人参赛,其中特等奖30人,一等奖61人,二等奖99人,三等奖119人,获奖总人数306人。

在董老师看来,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永远不能放弃作为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理想和责任。她是这么想的,在实际工作中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这么做的。

第二篇:201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简介

201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简介

2014年07月10日 09:16:34来源: 新华教育

分享到:0

01 李银环

李银环,女,汉族,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通州区培智学校高级教师。她从事特殊教育25年,致力于残障儿童教育研究,在她的努力下,不会自理的学生学会了自理,不会学习的学生掌握了知识,不会说话的学生走出了无声的世界,他们有的顺利进入普校学习,有的走上了工作岗位。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特教,了解残障学生,她还多次在全国、市、区做巡回演讲。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2012年,李银环获得北京市人民教师奖,用大部分奖金设立了学生专项奖金“白天鹅”奖。同年,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02 潘维松

潘维松,男,汉族,197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中学高级教师。他始终坚持扎根山区教育的执着信念,从教17载,一直站在教学工作前沿,将自己全部精力和热情都根植于喇叭沟门这片土地上。他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他坚持科研引领教学宗旨,带头承担市、区级多项课题。他用“家”的方式创建温馨集体,用爱的真诚感化学生,喇叭沟门乡每一个村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教师、学生、家长中具有较高声誉。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北京市人民教师奖等荣誉。

03 苏万华

苏万华,男,汉族,194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天津大学教授。他是现今我国内燃机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清洁燃烧、新一代内燃机研究的首倡者和带头人。他40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科技创新的内燃机事业的发展之中,以个人的内燃动力之梦点燃了与学生共同发展内燃机新理论、新技术的师生共同追求之梦。以个人的人格魅力、道德修养以及学术涵养影响着无数青年学子在我国内燃机学术界、工程界肩负重担,锐意前行。曾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内燃机学会杰出成就奖、天津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04 袁滨渤

袁滨渤,女,汉族,196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特级教师。从教25年以来,袁滨渤一直担任高中班主任,创造性地用“笔谈集”这一方式为学生进行心理导航,写 1 下100多万字的笔谈,出版20万字的专著《心灵的问候》,被誉为“心灵导师”。袁滨渤患有严重的颈椎病,仍每天坚持在校工作12小时以上,用自己的奖金和工资共计4万元,设立了班级“爱心基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05 李 广

李广,男,满族,195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承德市围场县棋盘山学区莫里莫幼儿园教师。他扎根山村,以校为家,38年如一日,坚持自力更生,历尽艰辛,用勤劳灵巧的双手,将地处偏远山区破落不堪的校园变成了具有山村特色的花园式幼儿园,将百亩荒山化作能持续创造经济价值的“校山”。他悉心照顾、尽心培养孩子,为他们制作精致的玩教具。他刻苦钻研,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摸索出独具特色的幼儿复式班教学活动。他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曾获河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06 周 庆

周庆,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正定中学校长。他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思路、有干劲,被誉为“专家型校长”。他教学技艺精湛,班级管理得法,认真细致地回复家长们每一个问题。他真心关爱学生成长,赢得了各届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作为一名班主任,他深入到学生内心世界去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用“诚心”“爱心”“耐心”,呵护帮助他们成长。不仅是学生眼中的“名师”,也是广大学生生活中的“益友”。被评为河北省特级教师,曾获得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07 陈红灿

陈红灿,男,汉族,197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三文初中化学教师兼任校长。从教20余年来,他扎根最贫困山区,甘守清贫,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致力于山乡教育事业发展。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大胆创新课堂教学。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他不顾山高路险,不辞辛苦借回教学仪器。为让孩子们不辍学,他带领教师苦口婆心挨家做好家长思想动员。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他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带领学校逐步走出困境。他视“吃亏”是福,为心中的“中国梦”拼搏奋斗。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课改教师等荣誉称号。

08 张素珍

张素珍,女,汉族,1958年7月出生,山西省长治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校长、书记。她从事教育工作30年如一日,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将一所招生门庭冷落、就业无人问津、办学濒临绝境的行业职工培训学校办成了“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担任校长19年来,提出“教学围着市场转,教材跟着市场变” 2 的办学理念,大胆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办学之路,向社会展示了职业教育的优势和功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学校的办学经验和她的先进事迹。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09 屈惠华

屈惠华,女,汉族,196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校长。她对教育至善热忱、至深沉浸。她的追求是不做教书匠,要做一名反思型、教研型、艺术型的名师。她的课生动鲜活,她教出的学生成绩出色,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她所带班中的一员。她与学生真诚交友,成为学生爱戴的优秀班主任。她锐意改革,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办学成绩卓著。她几经磨难,坚忍不拔,战胜病魔后仍坚持站在讲台,不断超越自我。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德育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乌 兰

乌兰,女,蒙古族,197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蒙古中学副校长。她是大家公认的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立德、学以致用的模范。她对工作兢兢业业,备课精益求精,课堂教学深受好评。她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蒙语的学习兴趣。她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悉心指导学生开展文学创作,得到家长的肯定。她与所教过的每一名学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所带的班集体多次被评为先进。她用自己的行动让大家领悟到了亲情和爱的真谛,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刘清华

刘清华,女,汉族,197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她是一名优秀的保育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照料残疾儿童的日常生活;对多重残疾的学生,她是一名出色的护理员,制订康复训练计划,使他们生活可以自理;对那些心理障碍的学生,她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医生,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教学中,她更是一名突出的特教园丁,培养聋生的综合能力达到普通孩子的水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她心灵的真实写照。她不愿担任领导职务,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带好这些残障孩子。曾荣获辽宁省师德标兵、辽宁省农村优秀教师等荣誉。

朱蓓薇

朱蓓薇,女,汉族,195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身为食品院士,她却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使命,用心血书写着自己的教师梦。繁重的科研任务不但没有影响她的教学工作,反而转化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题项目为牵引、以科研团队为纽带的特殊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传授学生科学知识、科学 3 方法的同时,通过言传身教,把科学精神的养成深刻融入到了育人过程当中。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蔡美花

蔡美花,女,朝鲜族,195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她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年均完成300学时的教学任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潜心从事朝鲜—韩国文学等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为创建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文学课程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她积极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努力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在开展职业女性终身教育方面开创先河,充分展示了一名朝鲜族女性高级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服务意识。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荣誉。

刘振华

刘振华,女,汉族,196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吉林省梨树县双河乡第一中学教师。从教20多年来,她每天早来晚走,以校为家。严格要求自己,历年师德评价位居前列。她积极开展教学研究,逐步形成了新颖独特的教学风格,建立了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为模式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引导带动青年教师构建了“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她爱生如子,从不放弃一个学生,尤其对学困生、贫困生、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怀备至,用爱去感化他们的心灵,用心去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卢元莉

卢元莉,女,汉族,197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虎林市宝东镇中心小学教师、特级教师。自从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她始终坚持在偏远艰苦的乡村小学做一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城里许多学校向她发出邀请,但为了农村的孩子们,她毅然坚守。在她的关爱和资助下,许多特殊家庭的孩子得以健康成长。她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促使孩子们实现自我教育,班级形成了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氛围。她关注课改,勇于创新,坚持以科研引领教学,总结出了适合农村学生特点的小学语文层次教学法和三环七层教学模式。她甘为人梯,全身心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仲威平

仲威平,女,汉族,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工农乡中心小学教师。她独自一人坚守在偏远的教学点直至撤并,承担教学点的所有教学和勤杂事务,最多时有10多名学生,最少时只有4名学生,且多是家庭贫困甚至智障生。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她不计个人得失,每天骑车近20公里,往返在乡间小路上,走过了近10万公里的“送学”路,骑坏了4辆自行车。为了教好孩子,她刻苦钻研,4 探索出一套“动静搭配”的独特复式教学法,按不同年龄进行授课。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巾帼奖等数十项荣誉。

刘京海

刘京海,男,汉族,195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校长、特级教师。他首创的成功教育,转变了大批学困生和薄弱学校,被原国家教委列为全国基础教育重点推广的教学成果之一。他首创委托管理,接受7个区县16所学校的托管,在市级中期与终结评估中均被评为合格、优秀。托管模式被写入上海市和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他主导建立的“学科教与学电子平台”,把优秀教师的经验过程化、细节化、显形化,为国内外近两千所学校使用。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刘宪权

刘宪权,男,汉族,195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他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一直引领着几十年来上海乃至全国预防和惩治经济犯罪的发展方向。他带领的教学团队对全国的法学本科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得到专家同行的公认;领衔的刑法学科在经济刑法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领头的劳模工作室发挥法律专长服务大众百姓,享有极高的社会声誉。他30年如一日,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专心学术,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宪哥”。曾获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总工会十大劳模人物等荣誉,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葛华钦

葛华钦,男,汉族,195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1986年创办聋哑学校,28年来,他结合农村实际,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办学功能,把单一的聋哑教育学校发展成了集听障教育、智障教育、康复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他筹建占地800多亩的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探索并实践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结合区域地理特点为残疾人创设了就业平台,帮助残疾人家庭脱贫,提高了本地区残疾人教育、生活质量。曾获全国优秀特殊教育工作者、全国助残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张洪程

张洪程,男,汉族,195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扬州大学教授。他长期致力于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坚持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相结合,坚持教学、科研与示范推广一体化推进。他先后承担国家与部省级重大或重点课题30多项。他创新水稻抛秧,创建精确化、标准化栽培技术,建立轮耕新体制,创立超高产栽培模式。他把课堂、实验室、基地试验田、农户生产大田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综合研究一体化运 5 作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农业复合型人才。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荣誉。

何夏寿

何夏寿,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绍兴崧厦镇金近小学校长。因患小儿麻痹症致右腿残疾。他刻苦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从一名普通的代课教师成长为浙江省特级教师。在农村学校任教35年来,他把一所落后的乡村小学打造成童话王国,成为浙江省示范小学,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实践基地,书写了乡村教育的美丽童话。他致力于儿童教育实践与研究,创立了童话教育的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出版童话教育教学专著8本,在浙江教育资源网开设了教师工作室,点击率超过30余万人次。曾获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张赛芬

张赛芬,女,汉族,196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教师。20多年来,她情浸教学,爱洒学生,模范地履行着教师的职责。她长期担任职校男生班的班主任工作,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全面关心,充满爱心,成绩显著。在教学中,她勇挑重担,多次担任高职班的英语辅导教师,经常放弃休息时间为学生做好辅优补差工作,深受学生喜爱。她注重教育科研,毫无保留地把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吴惠敏

吴惠敏,女,汉族,196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从教30年来,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坚持上好每一堂课,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她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在不断反思和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获得了师生的一致认同。对学生,她能严慈相济;对同事,她能真心相待;对工作,她能不计得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努力实现着自己“苔花如米小,也做牡丹开”的人生追求。曾获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等荣誉。

余捷

余捷,女,汉族,196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特级教师。从教30年来,她忠于职守、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在管理工作中,她把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在园三载、受益终生”为办园宗旨,努力践行“以儿童为本,在生活中学、游戏中学、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团队,办园质量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赞誉和推崇。她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发表及获奖论文多篇,在专业领域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曾获安徽省“江淮好校长”等荣誉。尤民生

尤民生,男,汉族,195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1984年从教至今,多次放弃留在国外工作和提拔行政职务的机会,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农业科技教育事业。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他积极推进学校改革创新,特别是在国际化办学、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与科研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他在全球率先成功破译了小菜蛾基因组,编著了全国昆虫群落生态学领域的第一本教科书,主持研究课题多次获得国家和部省级以上奖励。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优秀专家等荣誉。

潘懋元

潘懋元,男,汉族,192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厦门大学教授。他从教近80载,为中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敢为人先,创建高等教育学新学科。他胸怀天下,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他爱生如子,用自己深厚的学识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懈的精神追求影响和教育着学生。他严谨治学,撰写了十余本著作和数百篇学术论文。他诚心务教,用独特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独创的教学方法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高等教育人才。他至今仍活跃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被誉为中国高教界的一代宗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李 刚

李刚,女,汉族,196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南昌大学教授。任教30余年来,她兢兢业业,即使罹患癌症化疗期间仍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她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使爱岗敬业成为一种平凡的习惯和日常的标准,她执着科研、敬业坚守,为此甚至放弃了一生做母亲的机会。她乐于助人、甘当人梯,在工作中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将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她将教师职业道德的三种境界“规范”“良心”“享受”有机地融合,用自己多年的育人生涯,向人们述说了一个个“爱”的故事。曾获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宝钢优秀教师提名奖”等荣誉。

王祖德

王祖德,男,汉族,1972年5月出生,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作为一名从事农村中职教育17年的耕耘者,他在讲台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他勇于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他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坚持平等待生,用家的方式创建了温馨的班集体,用爱的真诚感化了一批又一批学子。他独创了“1分钟德育”和“德育银行”管理模式,使一所不起眼的农村职业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曾获全国中职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职业学校育人典型、全国师德标兵、江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陆繁伟

陆繁伟,男,汉族,197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共青团希望小学校长。他是山区教育的“领跑人”,从教23年来,他走遍了镇内的每一个山村,翻越了200多座大小山头,到学生家里走访2400多次,写下了46本、几十万字的教育札记和家访日记。他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累计达8万多元。他为了研磨课堂教学,不惜骑行120多里的山路,向名师请教。他带领教职工自己动手修建校园,用1500元干完了施工队报价15000元的工程。维修校舍不慎摔下,一个多月才转危为安。他创建乡村少年宫,让留守儿童的生活变得快乐而充实。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宋作爱

宋作爱,女,汉族,196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临朐县九山镇宋王庄小学英语教师。20多年来,她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刻苦自学,忘我工作,得到广泛赞誉。她对山村学生有着无私大爱,格外关注贫困生和留守儿童,主动当了4名留守女童的“教师妈妈”,解决她们的衣食住行医等生活困难。她背负繁重家务,坚持与病魔斗争,以教学为自己的生命支柱,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奖。她摸索的英语“六步”教学法等方法走出了适合山区小学英语教学的新路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曾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省师德标兵等荣誉。

李甫花

李甫花,女,汉族,197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兰考县南彰镇肖庄小学教师。16年来,她始终以师爱为动力,引领学生快乐每一天。她一直辛勤耕耘在偏远的乡村小学,为了上好作文课,她带孩子们野炊、钓鱼、缝沙包„„寻找到活生生的写作素材。她肩挑家庭重担,为了不耽误学生一节课,拖家带口搬进校园。她勤于学习,锐意进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作为校长,她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观。曾获河南省师德标兵、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王幸福

王幸福,男,汉族,196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王幸福就把教书育人作为毕生的事业来追求,治学精益求精,育人踏踏实实,从教27年来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2010年,他克服父母年迈和病重妻子无人陪护的困难,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援疆之路。在援疆期间,他倡导“教育须务本,本立而道生”的育人理念,践行“以优促优”“以学改促教改”的管理举措,当地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幸福校长”。曾获河南省十大师德标兵,“全国最美援疆人”等荣誉。

聂品华

聂品华,女,汉族,1963年7月出生,湖北应城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她带领教职工艰苦创业10年,以执着真情赢得各方支持,筹措资金千万元,原本破烂不堪的校园焕然一新,充满生机。她鼓励教师发挥 8 特长,营造出人人有冲劲、个个想做事的氛围,让名不见经传的特校成为了省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推荐学校。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全校师生朝气蓬勃,校风、教风、学风悄然转变。她在特教教学中大胆引入普通学校教材,得到业内充分认可。她坚持让每一个孩子享受高质量教育的信念,迄今从特校已经走出17名大学生。曾获“全国特教园丁奖”等荣誉。

童 彦

童彦,女,汉族,1971年8月出生,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二幼儿园教师。24年来,她在追寻学前教育梦想中,执着地播种耕耘,默默地绽放生命。她视生如子,20多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学前教育。担任管理职务后,她仍然深深扎根于课堂,开展教学课题研究。她追求工作的卓越和创新,开创了许多新颖丰富促进教师成长的研训模式。她热心公益,关注幼儿特殊教育,担任新教育萤火虫公益项目武汉站教育义工。曾获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荣誉。

聂娃飞

聂娃飞,女,汉族,1961年11月出生,湖南省汨罗市罗城学校语文教师。在36年的教育生涯中,她把家访当作教师最大的“群众路线”,每年家访100次以上,总结出纠偏式家访、维和式家访、捐款式家访等多种家访方式。在罗城学校的9年间,她坚持给家长写信提建议,近15万多字,阅读了近4000封家长来信,帮助家长提高育人素质。她创新教书育人方法,创建高效课堂,力求与实践接轨,与社会接轨,大胆地放飞学生想象。她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寓教于乐,设立了小图书柜、学生剧团。她发动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曾获湖南省优秀辅导员等荣誉。

曾书华

曾书华,男,汉族,1959年3月出生,湖南省炎陵县沔渡镇中心小学高级教师。他3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任教,用爱抒写“教育战士”的情怀。作为班主任,他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为他们分忧,教他们做人;作为总务主任,他用心做学校的“管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来爱护;在课堂上,他倾注了无限耐心,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为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他深入民间挖掘,开设了“客家山歌”校本课程,创作了百余首充满童趣的客家童谣,被誉为“客家山歌王”。曾获湖南省师德标兵等荣誉。

邓春晖

邓春晖,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教师。凭着对兴教强国的责任感,他毅然放弃在企业工作的优厚待遇,投身大学教育。他不在乎作为从教者的身份变化,只为能更好地从事所热爱的事业。他瞄准市场与行业需求,对设置应用型专业进行大胆尝试,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实战训练。他的教案设计严谨周密,却总在反思改进;他的课堂规范生动,却总在追寻最优化的教学 9 效果。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全身心地帮助他们成长。他注重团队建设,让每个教师找到最适合自己优势的位置。曾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

刘 坤

刘坤,男,汉族,1958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珠海市第二中学教师、特级教师。从教32年,他在教育教学一线模范履行一名普通党员教师的职责。两次病危,以超人的毅力战胜病魔,重返课堂。他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开设校本课程,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创设的以“发展人、完善人”为终极目标的“思辩式教学法”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同仁的赞赏。他带过18届高三毕业班,成绩斐然。他成立工作室,呕心沥血培养青年人才。他在当地开设关于读书、文化、人生、教育、励志等各类讲座70余场,为教育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曾获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龚小平

龚小平,女,汉族,195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她在长期的高校声乐教学中,注重学科和专业建设,注重对本学科新的理念、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和研究,积极探索符合本课程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方法,教研结合,不断创新。她注重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发展,为每一个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通过她的指导,为各级文艺团体输送了一批优秀歌唱人才,为高校培养了一批专业骨干教师。她热心公益,为音乐普及和音乐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广西八桂名师等荣誉。

韦屏山

韦屏山,男,壮族,196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南宁第三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从教26年以来,他把“尊重每个生命的价值,促进每个生命的良性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他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岗位,探索的“尊重知识的发现过程,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的高效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思维张力,教学成果显著,深受学生欢迎。他倾注心血践行的“以主题活动带动情商发展,以情商发展带动智商提高”的“情商教育法”,在新世纪德育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实效。曾获“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周永灿

周永灿,男,汉族,196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教授。他是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品德上的表率。从教14年来,他历年教学工作量均达额定教学工作量1倍甚至2倍以上。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带领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构建了热带海洋水产养殖学专业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显著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已培养了近千名学生。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张心芸

张心芸,女,汉族,1975年4月出生,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第一小学高级教师。在边远的国家级贫困县,张心芸一干就是19年。为了摸透学生的心理,寻求最佳的班级管理模式,她找学生谈心,找家长了解情况。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她把基础差、纪律散的薄弱班变成上进、自律的优秀班级。她在年轻教师中组织开展学科教研活动,使许多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罹患癌症,手术半年后,她坚持要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她站上三尺讲台,只为一句承诺——做一名大山里优秀的人民教师。曾获海南省“师德标兵”等荣誉。

曾孝平

曾孝平,男,汉族,195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从教32年来,曾孝平以“教为不教”的理念,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科研成绩显著,负责的国家级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在全国位居前列。他长期带病工作,把全部精力投身于教学,倾注于学生,用真情激励学生进取自信,健康成长,将要辍学的同学在他帮助下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在高校“绿色通道”建立前,他多年组织院系教师捐助帮扶贫困新生。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首届“万人计划”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

李龙梅

李龙梅,女,汉族,196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书记,特级教师。李龙梅满怀着对视力残疾儿童的深切关爱,辛勤耕耘在特殊教育战线上,让就读的每一个视力残疾学生都能“挺起胸膛朝前走”,引领他们用知识立志,以技能自强。学校扬帆管乐团在世界上首创盲人登上国际管乐节舞台的先河。职业教育历届毕业学生全部达到中级按摩师水平,就业率达到100%,让一大批原本需要社会救助的盲人凭着技能获得了有尊严的生活。她依托多方资源,搭建各类平台,为学校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重庆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张琼华

张琼华,女,汉族,1968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遂宁高升实验小学教师,特级教师。从教30年来,张琼华埋头苦干、孜孜以求,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核心,以自学为基础,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的课堂结构。她用自己的言行和师德影响了一批又一批老师,指导的青年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从2002年开始,无情病痛折磨着她,她不顾自己身患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两种重病,以精湛的教学水平、顽强的敬业精神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曾获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等荣誉。

朱胜珍

朱胜珍,女,彝族,197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石棉县希望小学高级教师。从教18年来,她一直扎根边远山区,奋战在教育工作第一线。她先后动员了100多名彝族孩子返校读书,用彝语和汉语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双语教学”,被孩子、家长和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彝族妈妈”、“彝区推广汉语第一人”“朱好人”。她始终怀揣着一颗真挚善良的心,用微薄的收入修缮学校,先后帮助20多名留守贫困学生。她把满腔热情洒在心爱的岗位上,让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出了贫瘠偏僻的山村。曾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王永林

王永林,男,汉族,1954年11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贵阳医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药剂学、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善于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实践的能力。他关注学生的成长,积极帮助和关心青年教师的发展,被广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誉为“事业上的好伙伴,学业上的引路人”。作为药学院院长、药学学科带头人,开创了药学学科建设发展新局面,为贵州省药学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

陈美荣

陈美荣,女,汉族,198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州省普安县罐子窑镇红卫小学教师。2009年作为特岗教师来到条件艰苦的山村学校任教。她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尝试“团组式教学”,探索“积分制”课外阅读教学管理,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她就地取材自制教具,努力使自己成为全科教师。她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为让留守儿童更好地学习,她每天放学后义务为学生辅导,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她把职业当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师德师魂。曾获全国师德楷模、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农加贵

农加贵,男,壮族,1966年5月出生,云南省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教师。1986年,他排除世俗偏见,来到为集中医治麻风病而设立的特殊村庄学校任教。在28年的坚守中,他用真诚与朴实、热情与豁达的心与村民结下了唇齿相依的感情。他以坚持不懈的信念一直从事复式教学,积极发挥学生自律意识与责任意识,教法得当,成效明显。迄今他已送走小学毕业生8届,90多位学生走出了村庄,开始了新的生活。曾获“云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张莉娟

张莉娟,女,汉族,198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教师。2003年,她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展志愿服务,服务期满后选择扎根边远贫困山区,献身基层教育事业。她竭尽自己所能,为学生排忧解难,认真教书育人。教学中,她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任高中后,她积极探索高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灵活选择教法,注重教学研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她带领同事尝试“集体备课、先学后教、探索性教学、当堂检测”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曾获云南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德 央

德央,女,藏族,196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吉崩岗小学校长。从教28年来,她一直扎根基础教育,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民族团结教育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她始终带着责任和爱心工作,用真心和诚意去爱学生,用关怀去爱同事和朋友。她创造性地开展民族教育工作,有效筑牢民族教育的根基。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曾获全国星星火炬奖章、全国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个人、自治区十大优秀青年、自治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巴 宗

巴宗,女,藏族,197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西藏林芝地区幼儿园园长。她把幼儿园当成自己的“家”,付出了大量心血。她带头加强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目标,注重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建设。她始终把安全卫生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儿童科学膳食的合理搭配,坚持保教结合,寻求科学的育儿方法。她把教师的需要放在心头,关心爱护教职工、退休老教师,让大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幼儿园各项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有声有色。曾获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全区优秀团干部等荣誉。

张存贵

张存贵,男,汉族,196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陕西宝鸡陇县火烧寨镇峰山小学校长。从教29年来,一直担任班级和学校管理工作,在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关心学生的学习,深入他们的生活。在学生的心目中,他是可亲可敬的亲人;在同事眼里,他是值得信赖的挚友。他生活节俭,却把自家节省下来的钱为学校搞建设、添设施。他为山村教育努力奉献着自己的才智,不断探求着教育的真谛。曾获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师德楷模等荣誉。

张国伟

张国伟,男,汉族,193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50年来,他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忘我地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构造地质学等8门课程的教学。他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讲究教学艺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他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学生了解专业、13 热爱专业、用好专业。他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堪称年轻人的良师益友。在科研领域,他勇攀高峰,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著作7部。目前他仍奋战在科研一线,带领团队研究我国大陆构造战略发展等重大课题。曾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吕 杰

吕杰,女,汉族,197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她注重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了手工电弧焊等多项技术,考取了多种职业技能证书。她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了“职业引导、行业平台、工学结合、三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她指导的学生多次在省级、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所带的培训班被业内人士称为“劳模班”。以她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被推选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她为企业解决过无数的焊接难题。曾获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付海生

付海生,男,藏族,1962年1月出生,现任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藏族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在任教的30余年中,他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严于律己,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甘于奉献,一直坚持在民族教育的第一线,成为实践民族教育的模范。他总结多年来学校管理的有益经验,先后制定了班级管理等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从严从细进行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他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积极争取编制,有效缓解学校教师紧缺状况。他以校为家,以高度的使命感投入工作,实现了学校和谐稳定和教育教学“两手抓、两促进”的良好局面。曾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园丁奖”等荣誉。

高 兰

高兰,女,汉族,195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31年的教师,她热爱学生,脚踏实地,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承担着《基础写作》等近8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她坚持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份作业。她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形成了自己卓有成效、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作为教研室主任,她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合理安排调配教学任务,热心指导帮助青年教师;作为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曾获全国师德标兵、青海省师德标兵等荣誉。

尹 林

尹林,男,汉族,196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他扎根青藏高原,从教26年,担任班主任、年级主任工作21年,带了12届高三毕业班,所教过的学生达4000名以上,相当于他所在只有10万人口小县的1/25。他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不离不弃。他在课堂上诙谐幽默,富有激情,教学效果显著。他在年级组实行的一系列精细化的管理创新模式在全校得以推广。他 14 对偏远山区孩子具有慈父般的爱,他的足迹遍及家乡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被学生们誉为贴心人。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吕新萍

吕新萍,女,汉族,1965年10月出生,民盟盟员,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英语教师。她连续18年担任班主任,始终做到尊重和信任学生、理解和同情学生、鼓励和赏识学生。在教学中,她努力做到以情促学、以趣激思、以新启索。她团结同志、注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经常带领同事钻研教学,不断改进方法,取得显著效果。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为保证教育教学进度,经常加班加点。她对学生充满爱心,目前已资助了30多个贫困生。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自治区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周学军

周学军,男,回族,196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教师。他心中装满了对教育的爱,把“教书育人”作为座右铭,不管是教学还是管理,都力争做到最好。他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工作扎实,注重实效。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他带病坚持上课,手术后又早早走上讲台。他用爱心和信心对待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他率先开展学生校园实践周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他敢于担当,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曾获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曾江红

曾江红,女,汉族,197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第一小学教师。从教20年,她怀着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下一代的责任,时时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她担任了16年的班主任,始终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给予学生满腔的爱。她主动适应新课改要求,狠抓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作为教务主任,她团结协作、任劳任怨,使学校各项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曾获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曼拜特·吐尔地

曼拜特·吐尔地,男,柯尔克孜族,196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他博学笃志,致力于民间文学研究,出版个人专著8部、合著3部、编著6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以汉文、维文、柯文(吉文)发表论文60多篇。他呕心沥血,投身于非遗保护事业,使“柯尔克孜约隆”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计划。他不辞辛劳,献身于少数民族教育,在设立柯尔克孜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编写柯尔克孜语言文学教材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政治坚定,关键时刻勇于发声亮剑,维护社会稳定。曾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自治区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陆苏新

陆苏新,男,汉族,196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教师、特级教师。参加工作之初,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山区煤矿初中任教,自己动手搭建教室,一个人担任初中3个年级数理化等科目的教学工作,每天上课达8节,每天休息不到6个小时,直到学校撤销才被调到团场学校任教。在28年的高中教学中,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就有24年。他坚持精心备课,不断改进教法,其“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体系的创建”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他热情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教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兵团师德标兵、全国农垦系统优秀教师等荣誉。

喻晓玲

喻晓玲,女,汉族,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她将边疆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视野开阔,无私奉献。她从管理体制、科研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入手率先改革,使学院得到飞跃式发展。她常年坚守在教学一线,主讲的《市场营销学》被评为兵团精品课程。她是学校进行中英文双语授课的第一人。她始终坚持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注重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主持的多项科研课题获得奖励。曾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兵团优秀教师等荣誉。

分享到:0

【关闭】【打印】 【纠错】 [责任编辑: 商亮 ]

第三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简介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简介

《人民日报》(2016年07月21日 15 版)

01 路书芳

路书芳,女,汉族,1974年1月出生,群众,北京市昌平区流村中心小学教师。她二十三年如一日,怀揣帮助山里人实现腾飞梦想的理想,坚持做最用心的教师。无论多么调皮的学生,经过她的悉心教导,都会慢慢地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爱上老师。她积极投身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改革,在全市率先编写地方教材,带头推进“微课程”“大阅读”,取得良好育人效果。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

02 游向红

游向红,女,汉族,196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幼儿园园长、党支部书记。她坚守幼教事业35年,以忠于教育事业的情怀、一心为公的精神,带领丰台第二幼儿园不断前进,一步步成为区、市级示范幼儿园,从一园多址发展成为“丰台二幼教育集团”。她不断推动教学科研创新,形成 “浸润爱、延展趣、陶冶美”的教育特色,丰台二幼先后荣获北京市辛勤育苗单位、北京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北京市精神文明单位等称号,她本人也获得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等荣誉。

03 陈予恕

陈予恕,男,汉族,193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应用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老师,从教60年,带出100余位博士、硕士,爱生如子,80高龄仍不辍。他是大师,一生坚持紧盯国家重大需求搞科研,为国奉献矢志不渝,是我国著名工程非线性振动专家。他治学严谨,学问上容不得半点含糊,对学生要求严格几近严苛。他始终向“新”,不断创新搞科研,不断开拓新领域,不懈培养创新人才。他还出资设立了国内非线性动力学学科第一个奖学金“陈予恕奖学金”。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

04 郑兆会

郑兆会,女,汉族,197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天津市津南区双桥河第二小学教师。她怀着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快乐健康成长的梦想,扎根农村边远学校20年。她努力摸索班主任工作方法,积累了极富特色的班集体建设经验并多次在各类会议上交流。她主动承担各类优质课任务,通过不断的学习摸索,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语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素养,养成自信自立的良好品质。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05 瞿廷芝

瞿廷芝,女,汉族,196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紫荆关中心小学马圈子教学点教师。在距县城200多里的深山区里,她整整待了29年。她是这里唯一的老师,还是伙夫、修理工、阿姨。她针对学生的特点,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复式教学方法。她利用业余时间自制玩教具,丰富学生生活。她自创《弟子规》操,教学生边学习传统文化边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她用近三十年如一日琐碎、平凡的工作,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好评,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06 苏富梅

苏富梅,女,汉族,195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从事特殊教育工作42年,她执著坚守特教热土,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也让学校跻身于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先进行列。她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校,一心扑在残疾孩子身上,用全部的心血关注每一名残儿和家庭。她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拓宽特教专业设置,为学生谋求多方位成才之路。注重培养学生特长,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摘金夺银。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07 王平

王平,女,汉族,1976年5月出生,民革党员,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水东初级中学教师。她坚持先育人再教书,用心教育、引导每一个学生。她树立“大语文观”,倡导学生“生活中学语文、积累中悟语文”。她注重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探讨,是学生信赖的知己。右下肢高位截肢的她,刮风下雨准时到校,讲课时坚持站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宝钢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等荣誉,入选“中国好人榜”。

08 张天才

张天才,男,汉族,1966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教授。他积极参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培养了50余名研究生。他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教育、教师培训和科普推广等活动。他还积极参与资助贫困学生等爱心活动,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他长期从事量子光学前沿研究,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他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等荣誉。

09 索 芳

索芳,女,汉族,196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包头市第十一中学教师。从教27年,她扎根农村,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她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钻研语文教学方法,努力让农村学生享受到最好的语文课,主持的教研课题多次在全国获奖。她坚持用“四心”(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对待学生,真心实意爱每一个学生。她是学生的老师、母亲、朋友,对学生思想上积极引导、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关怀体贴,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曾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乡村教师等荣誉。乌兰其其格

乌兰其其格,女,蒙古族,1961年11月出生,群众,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教师。她秉持“尚德、做人、做事”的理念教书育人,使学生理解做人做事道理的同时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企业高级技术员和牧业生产一线管理者500多人。她坚持深入全盟为农牧民和专业人员传授实用性技术,培训农牧民及基层技术人员5万多人。她的电话一直是农牧民免费热线,她的科研成果帮助地方企业和产业走出低谷,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曾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专家、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等荣誉。李天来

李天来,男,汉族,195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沈阳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以三尺讲台为荣,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为我国设施园艺学科与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将自己的科研进展及行业最新信息及时融入教学,引导学生走向专业之路。他专注科研,树立科研为生产服务的理念,应用科研成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他注重团队建设,努力为团队成员搭建成长平台。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五一”奖章等荣誉。曲建武

曲建武,男,汉族,195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曾任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巡视员,为了“心间半亩田”,他毅然辞去领导职务,重返讲台,担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人生信仰。自觉担负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任务,在校内外做报告数百场。他走访上百个学生家庭,资助几十位大学生圆满毕业。曾获全国师德标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刘建文

刘建文,男,汉族,196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开通镇明德小学校长。他把教师当做一生的职业,扎根教学一线,创造性地提出了“和谐教学关系、建设生长课堂”的教学主张和“三环四步目标导学”教学模式。他以校为家,带领教师改善办学条件;潜心求索,提出 “明德树人、人人成长”的办学理念;言传身教,带出声名远播的学习型和爱心型团队;坚持“一个不能少”,把位置偏僻、生源不足、资源匮乏的老大难学校发展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第六届全国小学十佳校长等荣誉。滕利荣

滕利荣,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他勇挑重担,克服重重困难,组建实验教学中心。他锐意改革,提出“打破教学、科研实验室封闭的界限,使科研优质资源转化为实践育人优势”新思路,不断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和实践教学团队建设。他构建了课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宝钢杯”全国优秀教师特等奖等荣誉。尚 颖

尚颖,女,汉族,197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教师。她用智慧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体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行。她无私关爱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她引领家长搭建家校共育平台,让家长成为真正意义的合作伙伴。她多次参加支教活动,到薄弱学校做专题讲座和授课。她带领青年教师组成“阳光团队”,帮助她们尽快成长为骨干力量。曾获全国模范教师、黑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黑龙江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黑龙江省中小学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孟祥彬

孟祥彬,男,汉族,197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教师。他努力掌握新课程改革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教师”。他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学生口中的“老孟”。他忘我工作,积极投身学校管理,做过200多次全校班主任培训,组织过12届德育研讨会,给1万多名家长培训,帮扶后进生300多人。他先后资助9名家庭困难同学顺利完成学业。曾获全国模范教师、黑龙江省中小学青年教师现代园丁奖等荣誉。邱夷平

邱夷平,男,汉族,1955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他放弃国外优越工作生活条件,毅然投身祖国纺织教育事业。他是万里援疆倾心育人的实践者,连续5年带领26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及青年教师、辅导员参加援疆实践,培训新疆纺织产业员工近千人,并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援建工作。他是和90后聊得开、玩得来的50后“网络达人”,把网络平台作为第二课堂,为大学生导航学业生涯。曾获上海市归侨侨眷先进个人、上海市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等荣誉。林美芳

林美芳,女,汉族,1962年5月出生,群众,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教师。她博采众长,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了一大批活跃于国内外各大知名院团的优秀舞者。她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和亮点,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进行针对性培养,是芭蕾舞界的“伯乐”。她领衔的“林美芳舞蹈教学工作室”,开发《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国际化课程标准,为全国芭蕾舞表演教学做出巨大贡献。她培养的学生在各大世界性赛事中技压群芳,摘得多项桂冠。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第一届全国芭蕾舞比赛表演二等奖等多项荣誉。施大宁

施大宁,男,汉族,1965年4月出生,无党派人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教授。他坚守教学科研一线,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深厚的学识、良好的师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主持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他注重社会服务和科学普及,深入大中学校和社会团体演讲100余场,开设中国大学“慕课”,为公众展现科学与艺术的魅力。曾获“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防科工委优秀教师、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陈 楠

陈楠,女,汉族,197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西来镇中心小学教师。她本是城市学校的骨干教师,因为“农村的孩子也需要美,我要为农村的孩子做些事情”的信念,主动报名下乡支教,并最终选择调进农村小学任教。在农村十载,她走过的路10余万公里,带过的徒弟数以百计。她把在城市上小学的孩子也转到乡下读书,老人带到乡下。她说:“家里有一个孩子需要我,乡下却有一群孩子需要我!”在她的影响下,好几位老师也从城市调往农村,为实现教育公平做贡献。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十佳师德模范等荣誉。吴山明

吴山明,男,汉族,1941年11月出生,民进会员,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他主持恢复重建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的教学体系,长期主持美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传统中国画学的技艺传承复兴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创造了享誉中国画坛的“吴家样”,在中国写意人物画方面创造性地开展了“宿墨法”与“渍墨法”的探索实践。他积极参政议政,多项提案建议推动相关政策出台。他热心慈善活动,至今已先后捐款近千万元。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作品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短片大奖、金鸡奖等国际国内奖项。王伟平

王伟平,男,汉族,1959年2月出生,群众,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大柘镇中心小学教师。他执着农村小学科学教育35年,自制教具200多件、动植物标本400多件。他勇于创新,改进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他刻苦钻研,参加地方教材编写,多篇论文和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及省市县奖项。他无私奉献,义务为学校修理水电十几年。他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累计无偿献血26700毫升、志愿服务1000余小时。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二星奖等荣誉。刘俊生

刘俊生,男,汉族,196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合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教授。他执着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造性地带领团队创办“化学工程师之家”,将“化工厂”搬进课堂。他积极探索“学生能力培养与教师科研相结合”教学模式,将实验室向本科生全面开放。他常年对口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既是一位值得依赖的教师,更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他担负起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物重任,将目光聚集于应用领域,一批批的科研项目在企业落地、生根、开花。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等荣誉。张 茂

张茂,男,汉族,1966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地城镇中心学校校长。他秉持“当一任校长就要兴一方教育”的信念,多次放弃进城工作的机会,从一所薄弱学校教到另一所薄弱学校,真正做到“到了哪里,就振兴哪里的教育”。他顽强拼搏,忘我工作,身患重病仍念念不忘学校和学生。他坚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帮助学生解决家庭困难。他关心青年教师,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引领专业成长。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诚实守信中国好人、“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先进个人、安徽省教育人物等荣誉。陈育红

陈育红,男,汉族,195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珊瑚中心小学教师。他在山区学校工作38年,即使长期患声带麻痹萎缩症仍坚守讲台,从不落下一节课。他先后资助数十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扶助多名残疾儿童修完小学学业。在火灾、洪水等灾难中,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学生。他成立教育基金会,筹资30多万元,使238名学子得到奖励或资助。他潜心教育科研,发表各类论文100余篇。曾获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福建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2014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等荣誉。郑仕标

郑仕标,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他对自己最大的期许是成为一名学生眼里认真教书、认真做学问的老师。他坚持科研引领教学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在于“拓荒”,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在量子研究领域的多个理论方案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实验上进行验证。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等荣誉。支月英

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她几十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龚全珍式好干部”、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高美莲

高美莲,女,汉族,196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30多年来,她像母亲一样,用无私的大爱为残疾少年撑起了生活的风帆。她潜心研究特殊教育课堂改革,倡导情境教学、体验教学、主题教学,将教学融入生活。她放弃去机关工作机会,积极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奔走。她努力为残障孩子毕业后寻找出路,针对社会需求和残障孩子特点,开展技能培训,使孩子们掌握一技之长。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江西省优秀工作者、江西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江西省特殊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西省首届中小学优秀校长等荣誉。李振华

李振华,男,汉族,193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实验中学教师。扎根沂源教育60载,他无怨无悔,默默耕耘,为改变山区教育面貌倾尽全力。他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就拿出工资的1/4资助贫困生,60年共捐献9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00余名。退休后他又将大半生积蓄捐出,建立奖学扶困基金。他用赤子情怀为老区教育事业奉献,教过近万名学生,赢得了老区人民的爱戴。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轩云湘

轩云湘,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群众,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中学教师。从教36年,他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从没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结婚当天上完课才回家拜堂,乡亲们说他像钉子一样“钉”在了学校里。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像慈父般呵护,始终坚持用爱心育人。他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大胆实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寻求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之路。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班主任,入选“山东好人榜”、山东省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

刘文婷

刘文婷,女,汉族,197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培智学校教师。她始终如一地为残障儿童上课和服务,把责任和关爱融入到每天工作的点点滴滴。她执着于对智障音乐教学的探索与追求,坚持用音乐打开残障孩子的美丽世界。她积极推动残障孩子走进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帮助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心,掌握独立生活的技能。她根据学生特点,开设特长训练课,先后培养了30多名特奥运动员,获得国家级和世界级金、银、铜牌70余枚。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标兵、河南最美教师、河南好人等荣誉。

郭春鹏

郭春鹏,男,汉族,197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杨楼镇第一中心小学教师。他放弃留在县城工作的机会,自愿到家乡最偏远的山村支教。他凭一腔热血和激情同孩子们“泡”在一起,不管课上课下,总是陪在学生中间。他因公摔成重伤,硬是凭着坚强的信念,克服身体上种种困难,重回讲台,继续坚守挚爱的教育事业。他家境清贫,还每年资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18年来共救助百余人次。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五四”奖章、河南最美教师、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等荣誉。

肖文精

肖文精,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在繁重的科研任务下,他坚持认真给本科生授课,获得学生高度评价。他创立不对称合成与催化研究组,培养了一大批年富力强、基础扎实、成果丰硕和具有国际前沿视野的青年学者。他长期从事绿色化学合成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荣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禹 诚

禹诚,女,汉族,197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教师。她承担十几门课程教学任务,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数控技能大赛训练模式和方法,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7年摘金夺银。她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创新,凭着自己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高尚的师德风范,带领数控专业不断取得进步。她将积累的经验无私传授给青年教师,成功打造了一个高水平的数控教学团队。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中国首届职教名师、全国轻工行业先进工作者、湖北名师等荣誉。

盘晓红

盘晓红,女,瑶族,1970年11月出生,群众,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楠市镇中心小学教师。她走访农村孤儿和特困学生,写下了10多万字的调查笔记,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关爱农村孤儿和留守儿童。她不顾家境清贫,把5名孤儿带回家中抚养,并把他们培养成才。她联系爱心人士,结对资助了50多名特困留守儿童。她还开设了旨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美心课,举办了近90期家教讲座,培训家长5000多人次。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

段江华

段江华,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群众,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他放弃高薪工作机会,坚守教师岗位,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27年来从未请过假。他把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形成了“教法活、训练实,重启发、育能力”的教学风格,受到学生欢迎。他无私奉献,将画作义卖投入公益事业,并带动周围人加入。他不顾生命安危,奋不顾身跳入冰冷湖水勇救落水儿童,获得社会广泛赞誉。荣获中宣部“时代楷模”、全国师德标兵、湖南省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等荣誉,被赞为“最美画家”“最美老师”。

林冬妹

林冬妹,女,汉族,196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她把“当一名优秀思政课教师”作为毕生追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她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给学生生活上的帮助、行为上的指引、思想上的启迪。她将“德与法”教育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为教职工、学生等开设专题讲座200余场,受众达4万多人次。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职业学校育人楷模、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荣誉。

赵天金

赵天金,男,瑶族,197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教师。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请缨回到家乡,到乡村学校从教。他执着于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无论条件多艰苦、工作多繁重、学生基础多薄弱,他都能体会到苦中的甜、繁忙枯燥中的乐、学生进步的喜。他以欣赏式的教育方法激励学生,让每个学生展现闪光点。他还以对民族教育执着的爱担起传承瑶族文化的使命,主编出版的《瑶语》教材,是全国首套针对中小学生的瑶语教学课本。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山区教师等荣誉。

林春逸

林春逸,男,汉族,196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把每一堂课都上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是他的毕生追求。他注重专题式教学,通过专题式讲授,集中解决大学生迫切需要解答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他探索出基于“问题+选题+课题”的思政课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方法,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思想魅力、理论魅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承担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宣讲任务,足迹遍及广西各地,报告超过300场。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等荣誉。

徐 华

徐华,男,汉族,196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教师。他以“耐住寂寞,坚韧做人”的态度长年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连续21年担任班主任。他带了7届学生,每一个班级均被评为市、区优秀班集体。作为“八桂名师”,他在广西区内外作了近百场专题报告,感染和激励了许多教师。“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三十年、想国家民族三百年”,这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情怀与承诺,也是他在教学科研中一步步践行着的誓言。曾获全国模范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一等奖、广西青少年成长成才导师等荣誉。

颜业岸

颜业岸,男,汉族,197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教师。自1992年从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以来,他将满腔的激情和宝贵的青春全部倾注于校园艺术教育,他与学生为伴,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带出一支表演精湛、品学兼优的中学生舞蹈团,带领学生从万泉河畔舞进世界顶级艺术圣殿。他用爱呵护学生,坚持在生活上和思想上关爱学生。他情系乡村艺术教育,坚持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带动边远贫困地区艺术教育的发展。曾获海南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海南省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

李春梅

李春梅,女,汉族,196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她在特殊教育领域从教19年,用爱心温暖了一个个智障孩子的心田,为“折翼天使”点亮了生命之灯。在教育教学中,她坚持“爱心、慈心、善心”;对智障儿童,她坚持“细心、耐心、用心”。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引进“人性化课程”,着力培养智障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她还进行科研思考,十多年来阅读了300万字特殊教育专著,撰写多篇论文并获得好评。曾获全国特教园丁奖等荣誉。

夏庆友

夏庆友,男,汉族,196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在祖国和民族最需要的时候,他毅然放弃了国外高薪工作,回国扛起了家蚕基因研究的大旗,带领团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开创了大型积极心理学课程《科学研究方法论》,深受同学喜爱。他主导创立了生物技术学院明珠创新班,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培养,大大提升了学院国际化教学的进程。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冉 波

冉波,男,土家族,197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隘口镇凉桥小学教师。从教十余年,他一直坚守在偏远山区农村小学校,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他坚持每年暑假对学生进行家访,从无间断。他特别关爱贫困学生,在心理和经济上帮扶他们。他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注重品德教育,坚信“优异成绩是良好品行的必然副产品”,所在学校各科成绩不断攀升。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重庆好人等荣誉。

王晓梅

王晓梅,女,汉族,1967年1月出生,群众,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学教师。她坚持扎根西部革命老区,三十一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她坚信“有爱的教育才有效”,从不放弃一个农村娃。她担任班主任25年,自创“运用周记评语管理班级”的教育模式,创新“集中管理+分层教学” 的农村高中管理模式,创新“三全”“三自”“三关注”的育人方式,培养出许多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四川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文天立

文天立,男,汉族,195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红光小学教师。他从教40年,一辈子扎根偏远乡村,努力为山乡孩子的成长铺路。他带领教师在艰苦山区护送学生上下学,20余年从未间断。汶川地震中,他奋不顾身勇救受灾学生并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和复课工作。他积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总结探索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受到社会赞誉。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抗震救灾感动中国师德标兵、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刘 芳

刘芳,女,汉族,197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贵阳市第三中学教师。从教22年来一直扎根农村中学,用爱辅导每一个遇到困难的学生,帮助家庭困难、身体残疾、性格内向的孩子完成学业。她开设德育讲堂,建立校园广播站,通过大量访谈撰写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文章。她因病导致双目失明,转任校内心理辅导老师坚持继续发挥作用。她利用业余时间作了180多场道德报告。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中国网事感动2015”网络感动人物、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田兴强

田兴强,男,土家族,197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从事职业教育18年来,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耕耘在教学一线,坚持“育人第一”的人才培养观念,力推“现代学徒制”的职教理念。根据行业用人需求,建成具有特色的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校企携手、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他热爱学生、关心学生,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培养学生。曾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贵州省优秀教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张有国

张有国,男,汉族,196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德斯立小学教师。35年来,他一直坚守在“一师一校”的教学点,让这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山村走出了20位大学生。他工作勤恳,坚持终身学习,教学工作一丝不苟。他用真心关爱学生,在学生生活上和学习上倾注大量心血。他曾挨家挨户动员发动村民齐心协力,把简易教室换成了瓦房,也曾经带领学生生产自救,维护和采购学校设施,深深感动了当地干部群众。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首届“启功教师奖”等荣誉。

何 黎

何黎,女,彝族,196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从教30年,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作为教学名师,她始终坚持为本科学生上课,深受学生喜爱。她采用案例式教学,构建教学流程,建立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皮肤性病学教学体系,并首次以病案讨论形式主编教材。她秉持“育人德为先,身教胜言传”的理念,努力将最新理论和精湛医术传授给广大学生及临床医生,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医学人才。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女职工等荣誉。

次仁玉珍

次仁玉珍,女,藏族,198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西藏那曲地区第三小学教师。她坚信“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从教以来一直坚守在雪域高原教育一线,踏踏实实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做好班主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她十分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尤其注重对孤儿学生的教育和关爱。她被查出患有重疾,仍坚持带病工作,赢得广泛赞誉。曾获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西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周德仓

周德仓,男,汉族,196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他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西藏地区培养新闻专业人才2000余人,成为西藏新闻宣传领域的骨干力量。他勇于创新,开展西藏新闻传播史和藏语报刊史研究,填补了学术领域空白。他还积极投身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推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新闻学院共建,加强与其他高校合作交流。他担任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果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积极投身西藏强基惠民工程。曾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西藏自治区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徐德民

徐德民,男,汉族,193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教50载,扎根西部潜心育人,培养研究生110余人,造就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他情系强国梦,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承担了国家多个型号自主水下航行器研究项目,为提高我国参与国际海洋竞争实力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崇尚“学生为根、育人为本、责任为重”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注重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带领的团队被授予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罗 琦

罗琦,男,汉族,195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教师。他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30余年,本着对艺术的热爱和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一直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他爱生如子,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并关爱青年教师成长,带出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他致力于“学校艺术活动课程化”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课程化”体系,开发的教材已在多所学校音乐教学中使用。他还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内音乐交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中小学音乐教师等荣誉。

贺玲玲

贺玲玲,女,汉族,1983年10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新窑镇柏家沟小学教师。80后的她大学毕业后,毅然投身农村边远山区教育,一干就是11年,无怨无悔。她爱岗敬业,一心一意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勤勤恳恳开展教研教改。她领衔的“农村小班化教学实验”通过了县、市、省三级课题验收,开创的“自主高效的活力课堂”模式被平凉市推广。她还经常帮助生活上和学习上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努力做教育精准扶贫的践行者。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潘学颖

潘学颖,男,汉族,197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职业中专教师。他誓言“当就当最好的老师,干就干最好的成绩”,凭着对工作的热爱、执着与忠诚,经过十几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他成长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学校汽修专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以爱为基础,倾心育人,在生活和思想上十分关心学生。他坚持团结协作、合力攻坚,严谨治学、服务师生,赢得社会赞誉。曾获陇原师德标兵、甘肃省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朱永才

朱永才,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青海省西宁市第七中学校长。他从教29年、校长生涯23年,先后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民族中学等校从事教育和管理工作。他积极进行教师评价改革,倡导人文管理和多元评价,提出“内练硬功,外学经验,特色名校”的发展策略。他爱教如命、爱生如子,勇救藏族聋哑落水儿童。他永续精进,做创新教研的实践者,2013年11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举办朱永才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朱永才做了“教育理性的实践追求”的主题报告。曾获全国基础教育卓越校长30人、青海省十杰校长等荣誉。

王 宏

王宏,男,藏族,196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歇武镇中心寄宿制学校教师。从教28年来,一直默默耕耘在基层农牧区学校教学一线。他践行“爱与责任”教书育人理念,以校为家、不改初心,以心换心、以爱育爱。2010年玉树大地震中,王宏不顾身体残疾,积极投身抗灾救灾工作,并带头为灾区捐款。他坚持创新求进,大胆变革传统教学,让孩子成为课堂主人。他还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是老师们公认的“学习型教师”、教师团队中的领头雁和带路人。曾获青海省中小学优秀思政教师等荣誉。

吕新萍

吕新萍,女,汉族,1965年10月出生,民盟盟员,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教师。她从教33年来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尊重、包容、欣赏每个学生。她探索并坚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后面批”的教学模式,努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她坚持资助30多名贫困生,被学生们爱戴地称为“吕妈妈”。她关心青年教师成长,积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在担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提案22件,涉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等诸多方面。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赵保利

赵保利,男,汉族,197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教师。他师德高尚,爱岗敬业,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和深化以“无教师监考”为核心的诚信教育。他关心学生成长,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坚持办好学生课余党校,发展学生预备党员78人。他心地善良,见义勇为,在汶川、玉树地震中,积极带头捐款捐物,支持学生异地复课。他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主动做好传帮带,指导区内许多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吐拉甫·亚森

吐拉甫·亚森,男,维吾尔族,1957年5月出生,群众,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铁提尔村小学教师。他38年如一日坚守在距离县城60多公里村小教学岗位上,教过的学生达到1000余人。他十分注重师德涵养,坚持以身示范,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尤其关爱贫困生和差生,得到了当地师生、群众的好评。他善于根据农村学生实际,施行“激励教学法”,让学生喜欢上课,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成才欲望,教学业绩显著。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疆“四好老师”等荣誉。

谭敦炎

谭敦炎,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民盟盟员,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他始终以教师的历史责任为己任,在反对“三股势力”的思想教育中旗帜鲜明,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武装学生的头脑,深受学生的欢迎。他坚持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将少数民族学生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教学紧密结合,成效显著。他先后招收维、哈、回、蒙古、满等5个少数民族研究生,指导他们多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在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中成绩斐然。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标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教师等荣誉。

谢贤碧

谢贤碧,女,汉族,196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中学教师。从教33年来一直坚持在一线工作,她首创的双语教学模式在兵团享有盛誉,为兵团民族团结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她坚持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把培养学生的德行放在首位,努力开发学生潜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她以忘我精神对待工作,以校为家,抓好学校“五支队伍”建设。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最美团场教师等荣誉。

李春霞

李春霞,女,汉族,1964年3月出生,群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2年,始终坚持“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不是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而是要对学生有永远不变的爱心”的信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她积极投身职教事业,关心职业教育的前途和发展,热心指导青年教师,为学校各项事业的进步尽心尽力。曾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兵团教师信息化比赛二等奖等荣誉。

第四篇: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学高为师 以德育人

201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汇编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吴晶、许懿方)历经严格遴选和公众投票,获201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的10位教师10日在京揭晓。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获得荣誉称号的10位教师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张丽莉、福建医科大学姜小鹰、西南大学黄希庭、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韩亚兰、宁夏固原市回民中学何桂琴、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林业中学朴航瑛、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枳沟小学吕映红、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东长凝小学范妹锁、安徽省淮南市市直机关幼儿园孙明霞、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新萌学校代建荣。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在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会同有关中央新闻媒体组织开展了201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部门推荐,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投票,201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委员会推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终揭晓,他们是教育系统的杰出代表,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和无私奉献精神。

教育部号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为榜样,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严谨笃学、刻苦钻研,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张丽莉:像火炬般传递光明

9月4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中央电视台,观看为庆祝2012年教师节录制的大型主题晚会《至高荣耀》,并为201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颁奖。图为李长春为因抢救学生而高位截瘫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颁奖。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在车祸瞬间突然爆发,释放本能,舍命推开学生,忘却个人安危?

是什么样的情感,让她把学生唤作‚弟弟妹妹‛、‚宝贝儿‛、‚崽儿‛,用微薄薪水买来点心放在教室,只因为有学生没吃早饭?

是什么样的炽爱,让她选择三尺讲台,得知高位截肢后,第一句话是:‚我今后能安假肢吗?我还要上讲台给学生上课呢!‛

大爱无声,真爱无悔!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一份人民教师的合格答卷。

教师节前夕,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她坐在轮椅上,对‚老师‛二字有了新的理解:‚人们经常说,老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今天,我更想说,老师更像火炬,熄灭了自己,传递着光明。‛

爱学生 生死关头见真情

■‚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伸出援手,是每个爱学生的教师都会有的本能!‛

那一瞬间,所有人都不愿再次回忆:

5月8日,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门口,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着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

对被救的学生而言,那是生死一瞬。眼看失控的大客车向自己撞来,是身后的一只手一把将自己推开。与死神擦肩而过,回头观望时,救自己的老师已被碾在车轮下,血流不止……

对班上的学生而言,那是‚疯了‛般的一瞬。已上校车的同学们疯狂地冲下车去,用撕心裂肺的声音呼喊着丽莉老师,不停地和她大声说话,提醒她千万不要睡去。

对张丽莉的丈夫而言,那是‚最不敢回想‛的一瞬。妻子往日白皙健美的双腿,被碾压得骨肉分离,这一幕让他窒息。

对张丽莉的父亲而言,那是痛彻心扉的一瞬。女儿双腿高位截肢,他抱着女儿学校的一位副校长,强压着哭声,啜泣不已,连服了6粒速效救心丸。

对张丽莉的主治医师而言,那是触目惊心的一瞬。丽莉伤得太重了,车轮碾轧造成严重多发伤,没有意识,靠呼吸机维持呼吸,靠升压药维持血压,病情一旦恶化,后果不堪设想……

对张丽莉而言,那却是‚从未后悔‛的一瞬。她说,‚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伸出援手。如果你也是一名人民教师,相信你也会有这样的本能,每一个爱学生的教师都会有的本能!‛

熟悉她的人并不觉得意外。是啊,就在几年前,张丽莉和几个学生一起打车,一辆自行车疾驶而来,眼看就要撞上学生闫泓佚,张老师眼疾手快,一把把泓佚拉进怀里,自己的皮裤子被刮了个大口子,可她的第一反应是问:‚泓佚,你没事吧?‛

因为这次撞车,张丽莉一瘸一拐了好几天。从此,孩子们觉得她‚唠叨‛了许多。‚过马路时别着急,慢点,看着点儿车。‛每天一出校门,张丽莉就会这样对学生细细叮嘱。

爱教育 点滴之中铸师魂

■‚我是你们的老师,就要对你们负责!‛

当老师,是张丽莉儿时的梦想。

小时候,她就喜欢满怀羡慕地趴在当教师的爷爷案边,阅读那一本本翻旧的教科书,翻看那一摞摞用红笔批改的作业本。‚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高考时,她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院校,朝人生梦想进发。

‚我叫张丽莉,第一个丽是美丽的丽,第二个莉是茉莉花的莉。只要你记住美丽的茉莉花,就会记住我。‛面对新生,张丽莉喜欢这 4

样介绍自己。清新,亲切,是学生们对她的评价。临了,她还补上一句:‚我们是兄弟姐妹,将要一起携手走过3年。‛

‚兄弟姐妹‛,学生们喜欢这个‚丽莉姐‛。有学生过生日,她会在黑板上写下祝福的话;有学生不吃早饭,她就私下准备一些点心备着;有学生扣子没系好,她会上前整理;有学生衣服脏了,她会帮着洗;下雨了,她把伞留给学生;天热了,她给孩子们买冰激凌;冬天来了,她买来电水壶,让孩子们喝上热水……

‚我是你们的老师,就要对你们负责。‛2009年,张丽莉成为全校最年轻的班主任,面对质疑,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学生张佳岩忘不了:父母闹矛盾,自己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感到了绝望:‚我觉得这个世界没人要我了。‛没想到,从学校刚回到家,她就接到了丽莉老师的短信。一条、一条、又一条,足足有60多条!张佳岩惊讶极了。‚每一个人都有低谷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你怎么解决!丫头,要拿得起,放得下,我相信你一定会做好!爱你的丽莉姐。‛

学生张旭忘不了:爸爸去世了,妈妈没有正式工作,还患有肾病综合征。‚张老师知道后,每个月都给我100元钱,从初一直到现在。我感激一生,我将来一定报答她!‛

副校长靳艳萍忘不了:丽莉老师谦虚好学、善于钻研。每次听完丽莉的语文课,她都要缠着自己,问哪里有问题、应该怎么改,并把建议认真记下来。张丽莉还喜欢‚偷师学艺‛,只要有时间,她见课就听、拿笔就记,如饥似渴地学‚手艺‛。

学校的老师们忘不了:张丽莉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7点多到校,晚上8点左右才回家,常常备课到深夜,得了个‚拼命三郎‛的‚雅号‛。她有本工作日记,记录着班上50多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状况、性格特点,甚至最近的情绪变化、微小进步……

短短5年间,丽莉就在全校90多名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教师新秀‛、‚优秀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获得佳木斯市‚菊花杯‛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

爱世界 ‚最美种子‛撒人间

■‚我今后能安假肢吗?我还要上讲台给学生上课呢!‛

28岁的张丽莉特别爱美。她经常站着批改试卷,以保持优雅的高挑身材。她喜欢穿高跟鞋,经常跟人‚炫耀‛,能穿着7厘米的高跟鞋健步如飞!

28岁的张丽莉是个幸福的小女人。她特别喜欢孩子,每次看到小宝宝,都要凑上去摸一摸、亲一亲。

因为不忍,护士们在她原本是腿的位臵竖放了两个枕头;医生在换药时刻意用被单挡住她的视线;她的老父亲明明知道可能性不大,还是拉住医生,流着泪苦苦乞求:‚我真想把我的双腿给我女儿啊!‛

5月25日,丽莉的病情趋于稳定,专家组研究决定,将双腿高位截肢的真相告诉丽莉。是嚎啕大哭?还是抑郁不堪?她毕竟是一个28岁的女孩儿啊,大家做了最坏的打算……然而,知道真相后的丽莉只是无声地流泪,情绪平稳后,她的第一句话是问:‚我今后能安假肢吗?我还要上讲台给学生上课呢!‛这一问,让在场的人无不落泪。丽莉啊,你太让人心疼了!

第一次坐轮椅出病房,丽莉像鸟儿出笼般快活,可回来时却是满脸哀伤,‚我满眼睛都是腿!‛她告诉护士,说完便伤心地哭了。

可当着父亲的面,张丽莉总是那么坚强。自从大学时母亲过世,她就和父亲相依为命。她说,本来已经到了成为父亲拐杖的年龄,可现在,却变成父亲最难以放下的牵挂和负担。她还说,我不后悔我的选择,但作为一个女儿,我对父亲感到深深的愧疚。

‚最美教师‛张丽莉温暖了这个世界,世界,也在温暖着她!

接丽莉转院那天,成百上千的佳木斯市民来了,他们专程为丽莉送行,人们用热烈的掌声为丽莉鼓劲,很多人大声呼喊:‚张老师,加油!我们等你回来!‛

高速公路上,4个小时的车程,一辆又一辆途经车辆闪动大灯,主动靠边为丽莉车队让行。几百辆私家车、出租车专程赶到哈市入城口,迎接载有‚最美教师‛的车队。

住同一家医院的病友举着点滴瓶拿着捐款来了,邻县的农民抱着连夜缝制的靠垫褥子来了,在哈尔滨旅游的香港游客手捧鲜花来了……人们知道丽莉不能随便探望,但还是愿到她的病房门口站一站,用自己的信念祝福向她传递坚强。

65岁的张金荣大娘在重症监护室门前足足站了3个小时,见到医生就要求献血。‚我求求你们了,我是O型血,你们抽点给张老师吧。‛被劝说不能献血,张大娘心有不甘:‚不为她做些什么,我心里憋得慌。我不走,我就这么守着她!‛

爱,是一颗最美的种子,短时间内无尽其数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记者 张 烁)

张丽莉致信全国教师:用一腔真心的爱育心育人

在第28个教师节日里,‚最美教师‛张丽莉致信全国教师,向教育战线的同仁问候节日快乐,并与大家分享从事教育工作的心得体会。信件内容如下:

各位教育战线的同仁们:

大家好!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衷心地祝福大家节日快乐!也真诚地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与鼓励!是教师这个优秀的队伍历练了我、培养了我。我骄傲,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感谢党和政府给予我‚全国优秀教师‛的殊荣。其实我只是教师队伍中最普通的一分子。每一位教师都是光荣的,都是值得尊敬的。笔端流淌过一本本作业,书写着执著与敬业;口干舌燥却诲人不倦,诠释着真知与博爱;爱生如子无微不至,演绎着无私与奉献。粉笔染白双鬓、岁月黯淡双眸,但师者依然用微笑守望着桃李芬芳、期盼着栋梁建功立业。

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我将学生推向一边,而自己却承受着病痛给自己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摧残。我知道还有无数无法想象的困难在等着我,但我不后悔!是身为人师的本能使我挺身而出,是身为人师的责任让我奋不顾身!在危难的瞬间,每一位深爱她的学生的老师都能做到保护学生,都能做到像母亲一样保护孩子。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宝贝们‛。我想,在当今社会,师者已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多的是用一颗师爱的心授以真知,用一腔真心的爱育心育人,用博爱的世界观以行导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一切就是一个字:爱。‛而我也正像无数的师者一样在践行着,努力着。我更希望我的学生能传承爱,爱身边的人懂得感恩,爱社会懂得创造,爱国家懂得承担历史责任与使命!

曾经也是教师的父亲教导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这颗上进的种子伴我成长和前行。有人说我是‚英雄‛,有人评价我‚大爱无疆、师者风范‛,还有无数的荣誉称号。我想说:努力履行每一件老师的职责,就是不平凡;兢兢业业每一年,就是伟大。我依然是我,一朵默默美丽的茉莉花,我愿与大家同行,为教育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同仁们关爱学生,也关爱自己;努力工作,也要爱惜身体!祝工作顺利,健康平安!

张丽莉

2012年9月10日

范妹锁:山里人的好老师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东长凝小学范妹锁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长凝村是最偏远的山区小村。然而,就在这个山区小村,却出了一位全国闻名的好老师——范妹锁。今年九月,范妹锁当选为2012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喜讯传来,大山深处的乡亲们奔走相告。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激活了山里人对范妹锁27年来为山里娃奉献青春的美好记忆。

‚我是山里人,我离不开大山!‛

范妹锁生于长凝,长于长凝。1985年师范毕业后,本来已经走出大山的他,毅然回到家乡,来到最偏远的永红沟小学,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刘永辉的妈妈去世了,家里剩下80多岁的奶奶和生病的爸爸,范妹锁主动找到孩子的奶奶提出:‚书费、学费、伙食费都由我来出。‛

学生庞宝珍成天笼罩在父亲自杀的阴影里,是范妹锁给了他希望……每当遇到困难,学生们总会听到范妹锁温和有力的声音:‚别怕,有老师呢!‛

‚我是山里人,深知山里的孩子苦,我留在山里,就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面对‚为何要长期坚守大山深处?‛的疑问时,范妹锁坚定地说。

‚校长不是官,就是一个服务者!‛

在学校,范妹锁不仅是老师、校长,还是学生的‚保姆‛、‚校医‛。学校坐落在孤山沟,缺医少药,范妹锁说劳累、辛苦都不怕,就怕孩子们生病。有一次,一个孩子晚上突然肚子疼,范妹锁跑了5里山路,雇了三轮车才将孩子送到25里外离学校最近的石圪塔卫生院。后来,他就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现在一些小病小痛我都应付自如。‛范妹锁高兴地说。

‚校长不是官,而是一个服务者,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教学。‛范妹锁用实际行动温暖他人的心,他把老师、学生当成了自家人,老师和学生们也把学校当成了家。

‚山里老师也要有现代化意识!‛

‚好老师!‛对于这个称呼,范妹锁心里很是受用。但最早听到有人称他是农田里长出来的‚山药蛋派‛教师时,他不服气。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范妹锁很早便开始学习计算机,尝试多媒体教学,参加新课程培训,和青年教师一起积极投身课件研制和开发。2004年调任石圪塔学校的校长后,他还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愿学、乐学‛上做文章,针对寄宿制学生在校时间长的特点,组织开展了‚小小厨艺课‛、‚周末歌星小聚会‛、‚妈妈信箱‛等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乐趣,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谈起学校的发展目标时,范妹锁说:‚山里老师也要有现代化意识,城里孩子有的,也要让山里孩子享受到!‛(记者 李建斌 邢兆远)朴航瑛:‚学生就是我的孩子‛

——记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天桥岭林业中学教师朴航瑛

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天桥岭林业中学教师朴航瑛。来源:中国教育报 一个月内连做两次大手术,连续几年做8次化疗,年仅29岁就被查出癌症。1995年,延边州汪清县天桥岭林业中学教师朴航瑛做完第二次手术,尽管保住了性命,但她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

‚我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我可以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把母爱撒给更多的孩子们。‛朴航瑛的话语中充满着‚母爱‛。患病前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教书育人成为她的人生追求。患病时,又是这样一个质朴而伟大的信念支撑着她重返讲台,拿起书本继续给学生上课。

‚后来,学校紧缺班主任和数学老师,校领导看她有一股钻劲儿,就让她改教数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天桥岭林业中学校长方岩说。

‚一个朝鲜族老师教汉语数学?一个身患绝症的老师当班主任?‛学校的决定如一颗重磅炸弹,立即掀起了学生调班的热浪,朴航瑛在学生和家长的质疑和担忧中上任了。

做班主任不仅要抓教学,还得负责班级管理。几年下来,朴航瑛当年手术的刀口多次发炎。医生、朋友和同事都劝她休息,可正担任初三年级班主任的朴航英说:‚不能为了我的一时,误了孩子们的一生。‛

上课时,豆大的汗珠从朴航瑛脸上掉下来,她手扶讲桌,生怕自己支撑不住。教室里,除了朴航瑛的讲课声,再听不到第二个声音,学生们默默低下头,不忍心看下去。在持续治疗的一个月时间里,朴航瑛每天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往于医院和学校之间,没有休息一天,也没有耽误过一节课。

几年的拼搏,带给学生的是可喜的升学成绩,带给朴航瑛的是快乐与满足。朴航瑛说:‚我和孩子们一同成长,学生的精彩成就了我,老师最自豪的不就是教出令自己骄傲的学生吗?‛而朴航瑛的学生说,作为朴老师的学生很幸运,因为他们多了一位朝鲜族妈妈。

2012年1月,从朴航瑛的班级升入延边二中的学生冯金,又忍不住想念起她的朴老师,在给朴航瑛的短信里说:‚朴妈妈,最近没和您联系,但我没有忘记您,我在努力学习,决心为天林中学争光。‛

2011年底,朴航瑛再次因病住院。由于惦记所在的初三毕业班,朴航瑛在没有痊愈的情况下,就要求出院。面对医生、校长和家人的

劝阻,朴航瑛再一次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信念:‚癌症虽然使我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但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学生就是我的一切。责任就是对工作的出色完成和忘我的坚守。‛(记者 曾 毅 特约记者 任 爽)

姜小鹰:最喜爱的是课堂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姜小鹰(中)。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9月7日下午,刚刚从北京领奖归来的姜小鹰教授就现身三尺讲台,为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同学们讲述《护士人文修养》课程。虽然她的这一课程已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但姜教授的每一次授课还是那么认真、热忱。

据她的同事透露,身为院长的姜小鹰一直是学院上课量最多的老师之一。身为博导的她,不但坚持为本科生上课,还经常为学校成人教育的同学授课。

而这份爱,是从长达24年的光阴里不断孕育出来的。1988年,由于工作需要,姜小鹰从医院调入福建医科大学,进行护理学专业的创建和发展工作,开始了她护理教师的职业生涯。具有强烈开拓意识的她迅速转变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高等护理教育创建和教学工作中。

‚当时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有一种声音,护士不就是打针发药,没必要进行高等教育。‛在护理专业面临取消的情况下,姜小鹰多方奔走呼吁。她着手创建了福建省高等护理教育模式,制订了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在她的努力下,福建省高等护理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原有大专护理教育基础上,福建医科大学1994年开办了护理本科生教育;1999年开办了硕士研究生教育,2007年开办了博士研究生(老年护理方向)教育,她也成为福建省第一位护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

课堂是姜小鹰教授最喜爱的地方。她任教的《护理管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美学》及《护理教育学》等多门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姜院长的课生动有趣,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并重,经常启发我们如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011年8月26日,姜小鹰获得了第43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她也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护理教育工作者。此后,她把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学校等给她的奖金70万元,捐赠于福建省‚小鹰‛护理基金。‚我希望以此来支持鼓励广大护理工作者及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增进民众健康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姜小鹰说。(记者 高建进)

孙明霞‚园长妈妈‛像太阳

孙明霞与孩子们在一起。来源:淮南教育网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这首《摇篮曲》是安徽省淮南市直机关幼儿园园长孙明霞最爱听爱唱的歌。她说,喜欢这首歌是因为它轻柔、动人,幼儿教师就是要做‚妈妈老师‛,用母亲般的温柔和全部的爱去温暖孩子、培育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1986年,怀揣着美好梦想,孙明霞走出淮南师范学校的大门,成为一个‚推摇篮的人‛。孩子不会画画,她便手把手地指导;孩子哭闹不休、扔东西了,她会耐心地讲故事、做游戏;孩子们午睡休息了,她把每个小朋友的手放进被窝,把被角掖好……一天晚上,有个孩子到了10点也不见家长来接,电话又联系不上,孙明霞就把孩子带回家。孩子闹肚子,弄脏了裤子,她为孩子洗了澡换上干净衣服。第二天,面对家长的感谢,她说:‚我是孩子的‘妈妈老师’!‛

身为教师,除了爱心耐心还必须有教育孩子的本领。孙明霞运用幼教专业知识在教育内容、方法、原则上不断探索。她与同事从中央教科所承担《玩具及操作性学习方式与幼儿创新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的课题,获全国优秀奖并被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孙明霞将成果应用于实践,大大提高了孩子们手脑灵活运用、观察、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孙明霞创意编排的多个幼儿舞蹈,连续10年在国内外荣获大奖,先后赴新加坡、美国和香港等地演出。

田二幼、田三幼、田四幼、田五幼、市直幼……孙明霞曾经工作过的5所幼儿园都先后被评为省市一类园,同事称她是‚工作的带头人,也是带头工作的人‛,是‚走一点、红一块,走一线、红一片!‛

每天清晨,她满脸笑容地从家长手里接过孩子们的小手;傍晚,她又笑容可掬地与每个幼儿、家长挥手再见。‚园长像什么?‛要是在幼儿园门口问一问上学放学的孩子,他们准保会说:‚‘园长妈妈’像太阳!‛(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张 静)心理学泰斗黄希庭 五十载潜心育桃李

黄希庭教授与学生们在一起。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华社重庆9月18日电(胡光楠)古稀之年的黄希庭教授是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常青藤‛,半个世纪的年轮见证了黄教授桃李满天下。从教50年,他为国家培养了123位硕士研究生、58位博士、8位博士后、15位国内高级访问学者。

1961年,黄希庭教授来到西南大学的前身——西南师范大学任教。当时国内心理学教材匮乏,黄教授就一边教书一边为自己的学生写教材。黄教授编写的《心理学导论》一书起着灯塔般的作用。随后出版的《普通心理学》成为国内第一本心理学精品教程。

他之所以重视教材是因为他把教学当作科研,科研的目的是教学。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鼓励学生对教材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传授学生现有的知识,还指点学生如何去获取新的知识。

如今的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就是黄希庭教授摸石过河,用50年的

辛勤汗水浇灌起来的,成为西南大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把国家的需要放在首位,开展的价值观研究、认知研究都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其次是创新,他主张不能跟在其他高校的身后走,要创办出自己的特色。在一次学术论坛上,当有学者言必称美国,言必称西方时,黄希庭拍案而起说:‚如果中国的心理学不中国化,我们将没有希望!‛

黄希庭不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学家。他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个性化成才教学‛是他的教学‚秘方‛。他与学生交心,了解学生优点,结合学生自身的特长进行培养。

1998年前后,成都市武侯区投资3000万元改造了簇桥乡的一所中学,改造后学校的硬件设施非常齐全,但是这所学校在人才及教育方面比较薄弱,不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面对这种局面,黄希庭受当地教育局领导所托,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5年的时间,黄希庭教授带领的团队成员住在学生公寓,吃在学生食堂,用‚个性化‛的方法发掘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把该校打造成了全国示范学校。

在弟子们的眼中,黄希庭是一位慈父。他要求学生结婚生子时都要寄来照片,他整理成册,想念时就翻来看看。他把学生当作儿女,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儿女‛们取得越来越多的成绩。在获得‚201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奖之后,黄希庭对他的弟子们说:‚这个奖杯应该由你们来拿。‛

爱之深责之切,黄希庭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的门下弟子众多,但是每一名博士生、硕士生的论文他都要逐字逐句地修改。每

个学生都保存着黄老师勾画修改过的论文稿件以作纪念。

‚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做一名幸福的进取者。‛这是黄希庭对年轻一代的寄语。‚人不能贪图安逸,只有在进取中才能享受幸福,没有进取就没有幸福。‛

代建荣:把一颗心掏给了智障孩子

代建荣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来源:中国教育报

‚一、二、三,一、二、三……‛这是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新萌学校几名智障孩子由篮球教练代建荣带领在练习拍球。即使一个极其简单的动作,孩子们也无法很快掌握,但代建荣不急不躁,不断给孩子 20

们加油鼓劲。最终,代建荣带领这帮孩子两夺世界特奥会篮球赛的冠军。

代建荣今年38岁,高个子,皮肤黧黑,已经在这所特教学校工作了19年。‚世界冠军不算什么,真正难的是怎么改变智障孩子的一生。‛代建荣说。

‚我们学校116名孩子没有一个不是智障,程度或轻或重。还有的是脑瘫、自闭症或有语言障碍……‛回忆起19年前所上的第一堂体育课,代建荣很‚崩溃‛:‚他们连起码的队形都不会站。‛于是代建荣通过在水泥地板上划线、打点,终于让孩子们学会了‚往哪儿站‛。

孩子们的‚任性‛更让人头疼。有的大男孩已经二十出头了,夏天还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冬天随随便便就在床上大便。为此,代建荣咬着牙带孩子去洗澡,把床铺清洗干净……

‚没想过离开,我是优秀毕业生,自愿到这学校来,就必须接受挑战啊!‛代建荣说。

新萌学校是一所专门从事特殊教育的机构,其课程旨在提高智障学生生活质量,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同时安排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和康复治疗的训练课程,‚特奥项目‛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代建荣利用专长,带领学生一头扎进了篮球世界。

刚开始真的很难,从简单的拍球、运球到上篮、配合,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代建荣带领的球队首次参加全省比赛就拿下多个级别的金牌,并很快代表省队征战全国、亚太和全世界的比赛,10多年来获得53金45银46铜,其中2007

年、2011年共有10名学生入选国家特奥篮球队,有8名学生被评为全国优秀特奥运动员——这在全国也属罕见。代建荣还成为中国智力残疾人国家篮球队主教练,带领学生参加了世界十二届、十三届特奥会。

此外,代建荣先后获得云南省优秀教师、昆明市优秀园丁等荣誉,并两次被中残联、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特奥工作先进个人。他所在的新萌学校也两次被评为全国特奥工作先进集体、一次被评为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

代建荣把一颗心掏给了学生,学生也以非凡的业绩回报了他。‚回头看,我觉得欣慰、骄傲,很多孩子很可能因此改变一生。‛代建荣说。

何桂琴:用知识改变更多山里孩子的命运

临近开学,何桂琴提前来到学校为新学期加班备课。来源:宁夏日报

新华社银川9月20日电(记者赵国华)‚我的命运因为知识而得到了改变,所以我选择做一名人民教师,用知识去改变更多山里孩 22

子的命运。‛从教22年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回民中学教师何桂琴经常这样说。

何桂琴出生在固原市三营镇一个偏远山村,家庭条件不宽裕,母亲经常拉着成绩优异的她去亲戚家借学费,‚知识改变命运‛从小就在她心里扎下了根。‚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勤劳善良。从我记事起,他们就教育我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何桂琴说。

固原地处曾被称作‚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是回族聚居区,固原市回民中学的孩子大多来自乡下。上世纪90年代何桂琴刚参加工作时,当地学生因贫失学的现象十分突出。

每当有学生哭着说要退学的时候,何桂琴就很心疼。她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和家长,一次次用自己的工资解学生的燃眉之急。

然而,个人的力量毕竟太小,何桂琴想到了社会捐助,她在学校里设立了贫困生基金会。‚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想做善事的人,我就主动去联系,问问人家能不能帮帮我那些孩子。‛何桂琴说。

努力没有白费。2003年以来,在何桂琴及同事们的积极奔走和广泛联系下,共有30多家单位和许多热心人与回民中学的1000多名贫困生结成了帮扶对象,捐款达100多万元。

何桂琴的默默付出赢得了师德先进个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等一个个荣誉,今年还被推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20多个春夏秋冬,每当万家团聚、共享天伦之际,我却依旧穿梭于校园的角角落落;每当城市的灯火在浓浓的夜色中退却时,我却伏案批改作业;每当完成工作任务后,只有那早已落下的病痛陪我

左右。但我从不后悔,因为教书育人是我最大的幸福。‛何桂琴动情地说。

吕映红:在黑板上写下奉献擦去名利

课间,吕映红和学生在一起交流谈心。来源:齐鲁晚报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山东诸城山区小学女教师吕映红,用近30年的坚守诠释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爱点亮了留守儿童的心灵,被人们称为‚爱心妈妈‛。

51岁的吕映红现在是诸城市枳沟镇枳沟小学四年级33名学生的班主任,从1984年当上民办教师开始,她已经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工作了28年。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不断增多,且大多由爷爷奶奶来照料。为了让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工作,吕映红把自己的家办成了8小时之外的‚替补学校‛。每当学校的放学铃声响起,留守的孩子们就排着队往吕老师家里走,他们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24

常年在上海打工的张晓说:‚我们在外很安心,不像其他工友那样整天牵挂孩子,因为孩子在吕老师家里。‛

‚做学生的‘老师妈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这是吕映红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王瑶瑶是吕映红班上的一个单亲家庭孩子,母亲半年前因病去世了,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这个11岁的孩子每天既要自己做饭、照顾生病的奶奶,又要坚持上学,生活得很艰辛。在过去的3年中,吕映红不仅在思想上鼓励她、安慰她,更在生活上照顾她、资助她。

一次,王瑶瑶感冒发烧,当吕映红把她搂在怀里时,她对吕映红说:‚老师,今后我就叫您‘老师妈妈’好吗?‛吕映红心里一酸,动情地说:‚好呀,老师当然愿意当这个妈妈了,我还害怕做得不好,不够格呢!‛从此,王瑶瑶不仅有了一个令她自豪的妈妈,还找回了童年的天真烂漫,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我要当好全班同学的‘老师妈妈’,了解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在吕映红的教师生涯中,有多少学生受到过她资助,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吕映红不仅给了学生无私的、博大的爱,更履行了人民教师的天职——她执教的学生成绩都很优秀。

吕映红还是一个爱钻研、爱创新的人。她10年前开始实践‚自主互动,赏评结合‛的习作教学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赏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一教学法得到了学生、专家的一致认可。2008年9月,这一作文教学法获得潍坊市创新奖、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奖。

‚自主互动‛是让每名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过程,调动每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赏评结合‛是将作文的赏析和评改结合起来,改变作文批改和讲评脱节、反馈不及时的弊端,缩短作文评改的周期,从而提高作文评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吕映红说:‚赏评是最好的‘教法’,学生是最好的‘老师’。‛

28年的拼搏创新,让吕映红戴上了‚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桂冠,担任着‚吕映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取得了事业上的一个个辉煌,也为她赢得了众多城区学校送来的‚橄榄枝‛。但吕映红婉拒了一次又一次的‚诱惑‛,继续待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里。她说:‚我出身农民,是农村抚育了我,我离不开农村。‛

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吕映红撰写了48万字的教育札记和教学心得文章。

谈起取得的成绩时,吕映红说:‚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我做得还不够。‛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韩亚兰,在职教一线耕耘21年,虽辛苦异常,却自得其乐,用激情点燃了学生的职业理想,用热情完满了自己的职教人生。

熟悉韩亚兰的学生都知道,韩老师有句名言:‚我的人生有三爱,爱专业、爱职业、爱学生。‛

‚爱专业‛的韩亚兰是一个‚技术狂‛。他笑称自己和机电技术‚拍了几十年的拖‛。韩亚兰是水电站工人出身,从事职业教育之后,对提升专业技术与技能情有独钟。不仅他的工作间俨然是一间自动控制技术实验室,他在家中也布臵了一间专业技术开发工作室,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单片机仿真器、电钻、砂轮机,数不清的稀奇玩意儿是他实验室里的宝贝。他用于研究器材和工具的开销已超过10万元。至今,他已获得4项国家专利。

‚爱职业‛的韩亚兰是一个‚发明家‛。作为一名职教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学习热情,这是韩亚兰的信条。他发挥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自己购买器材,开发制作了十几种教学演示教具和实训装臵。1998年,他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后,看上了那里从德国购买的实训设备。回国后,他说‚我能做‛,就真的自己动手做了起来。他亲自设计图纸,制作、装配、调试设备,主持开发了3种工业自动化实训设备。为此,他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起床工作,共设计了100多个机械零件,画了200多张图纸。这些设备不仅获得业内好评,还广销各地,促进了当地职教教学与科研的发展。

‚爱学生‛的韩亚兰是一个‚教研迷‛。在他心里,每一个学生都是宝贵的,‚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此,他

潜心课堂教学研究,要求自己的教学要有变化、有创新、有激情、有操作。他常常手把手地教学生进行实训,还会为学生量身定做小工具。他经常到企业调研,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全校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

对于这一切,韩亚兰并不觉得自己是在付出,而是感觉在收获,因为他心存感恩:‚我是为职业教育而生,成为一名职教教师是我的缘分,也是我最大的幸福。‛

再过3年,韩亚兰就要退休了。他现在的愿望是:退休后仍然和学生在一起,与他钟爱的职业教育继续‚拍拖‛!

第五篇:201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201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韩亚兰

“我是为职业教育而生的”

——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韩亚兰

他经常自豪地感言:“我就是为职业教育而生的。在职业学校当教师是我的缘分,选择职业教育,是我最大的幸福。”

韩亚兰原是一名水电站工人,粉碎“四人帮”后上了大学并最终成为一名大学教师。1991年,他从青海一所高校调至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从一名普通的职教教师到机电专业部长,到培训处副主任,再到副校长,他在每个岗位上的工作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在教育教学一线辛苦耕耘了21年,为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等作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他被广东省人事厅、教育厅等单位授予南粤优秀教师称号,2010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南粤技术能手称号,2011年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学特级教师荣誉。

韩亚兰热爱职业教育、熟悉职业教育、研究职业教育。他天生就喜欢动手操作,喜欢钻研技术,他说:“在职业学校当教师是我的缘分,选择了职业教育,是我的享受和幸福。我要争取在职业教育平凡的岗位上去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他认为,自己是教师,必须用真诚之心去关爱学生,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用精湛的技艺去培养学生,并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他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他发挥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自己购买器材开发制作了十几种教学演示教具和实训装置。为此,他不知耗费了多少个通宵,牺牲了多少个休息日。他对课程十分熟悉,每一道题、每一个训练项目,他都是自己先理解、会做、做好、做精,之后才去辅导学生。他的教学有变化、有创新,上课充满激情,有操作演示,常常手把手地对学生进行操作辅导,学生对他所教的课程兴趣浓烈。而他也深受学生爱戴,成为全校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多次获得市级优秀教师和教书育人奖。

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韩亚兰担任学校副校长,分管教学、培训和专业建设工作。

1998年10月,受国家教育部委派,他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三个月的时间,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更开拓了职业教育视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有很多从德国购买的先进设备,对项目教学十分有帮助。但这些设备的价钱都很贵,每套都需要20多万元人民币,学校当时还没有能力购买这些设备。回国后,韩亚兰说“我能做”,就真的动手做起来。他亲自设计图纸,亲自制作、装配、调试设备,主持开发了三种工业自动化实训设备。这些设备后来参加了广东省和全国的职教成果展,得到了教育部领导和职业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还被销售到广州、江苏和吉林等地的职业院校,得到了职业教育同行的高度赞誉。在开发这些专业实训设备的时间,他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起床进行机械零件和电路设计,共设计了100多个机械零件,画了200多张图纸。他不仅搞设计,还带领了一批教师进行制作,为了将20多套设备安装调试好,接受一个全国性会议代表们的参观,他带领几位教师连续干了好几个通宵。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与技能,韩亚兰每年都订阅十几种专业报刊和杂志,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专业技术水平。他在家中布置了一间专业技术开发工作室,购买了数字万用表、数字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仿真器、交流伺服驱动器、电子传感器等一大批试验仪器、仪表和器材,还购置了氩弧焊机、电钻、沙轮机和台钳等专业工具。用于工业自动控制方面研究器材和工具价值已超过10万元,他的工作间俨然就是一间自动控制技术试验室。对技术和教学的常年钻研获得了回报,韩亚兰如今已申请了6项国家专利、3项国际专利,其中4项获得了国家专利权。在办公室里,还有他新近研制的大屏幕数字万用表。他介绍说,平时用的数字万用表屏幕太小,教师上课演示时,学生根本就看不到测量的数据,而他在原来数字万用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LED大屏幕,大屏幕显示的内容与数字万用表原来屏幕的显示完全一样,这样学生就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测量的数据,大大改善了教师测量演示的教学效果。

韩亚兰也是学校机电技术专业带头人。在机电教研组,他带头考取了电工高级技师技术资格,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技能型“双师型”教师。作为分管教学和培训的副校长,韩亚兰工作非常忙,但仍然坚守教学岗位,为学生上课,为社会人员和教师开展培训。丰富的教学经验,加上自身深厚的技术优势,使得他的课深入浅出,每期师资培训班学员都以能听他的课而感到荣幸。在他的课上,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实用的专业技术,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他培养和培训的骨干教师遍布全国,许多已经成为专业带头人,有些辅导学生获得了全国技能竞赛一等奖,有些成为技术能手和特级教师。韩亚兰时常受邀到中职学校进行专业建设、教师提高和教学改革的指导,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课程改革方面,韩亚兰秉承解放思想、敢于改革、富于创新、自我超越的课程改革思路,经常带领学校教务处和专业教研组老师下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要求、职业资格等方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及时体现到教学中。他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合,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先进性、综合化、模块化和层次化,构建起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与生产对接、教材与技能对接、实训与职业资格对接的课程体系,并编写出了多本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与讲义。

韩亚兰带领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修订。学校现已制定并实施了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适应市场需求的各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由于注重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在韩亚兰的带领下,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实训设备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模式等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学校的办学成就和实力得到了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学校成为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学校、广东省首批现代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广东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学校的数控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和烹饪专业分别成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示范性专业和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的示范性专业。

韩亚兰还担任了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项目研究的负责人。他一直在教学一线辛苦耕耘,担任机电专业多门课程的教学。为了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韩亚兰还经常上公开课和示范课,得到了校内外教师的一致好评。他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带头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模式研究,解决了以往技术类课程教学存在的理论实践两张皮的弊病。“项目教学”现已成为学校几乎所有专业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在教材编写和教科研方面,韩亚兰编写了《PLC应用》、《工业自动化技术》、《执行电动机》和《变频调速器应用技能》等校本教材。他是广东、北京和广西三省区市中等职业学校电气专业教材编写组副总主编,参与编写了《电工基础实验》教科书。由他主持的国家“十五”规划课题的子课题——“基于校园网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于2009年顺利结题。他经常受邀参与教育部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和专业教材编写评审工作,多次在广东省和全国性的职业教育会议上介绍经验和作报告。他撰写的论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配置研究》获全国教育学会2009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和广东省教育学会2010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获广东省教育学会2009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在培训工作方面,韩亚兰带领培训处的老师不断开拓新的培训市场,亲自参与社会培训和师资培训方案的制定,并担任高级电工技术资格和技师技术资格培训的授课与技能培训指导。学员们普遍反映韩老师技术过硬,备课认真,讲课深入浅出,操作示范规范到位,很易理解。在他的带领和参与下,学校的电工技术培训也由最初的中级层次提升到了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层次,学校因此被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由他授课培训并考取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证的学生有800多名。现在,社会培训和师资培训已成为韩亚兰所带领学校的一大品牌,每年培训超过一万人次,形成了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两个轮子齐腾飞”的良性发展局面。韩亚兰还多次受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委派,到香港、澳门地区进行维修电工职业资格的鉴定与考评。在考评工作中,他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其优秀的技术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港澳培训机构和被鉴定者的高度评价。2006年,他被评为广东职业技能鉴定优秀专家。

在技能竞赛方面,韩亚兰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每年的竞赛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注重训练过程的监控和指导,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为参与竞赛的师生保驾护航。他会同学校教务处和各相关教研组将竞赛内容、要求融入常规教学,使竞赛与教学有效互动,形成了学校“以赛促教”、“以教促赛”相互促进和提升的工作局面。他还带头钻研专业技术与技能,时常手把手地辅导竞赛学生,并与学生选手进行较量,以此来促进学生加强训练,破解训练中的疑难技术问题。他辅导的学生和教师在2005年、2006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电气安装技能竞赛中,均以绝对优势获得了全省学生组和教师组的第一名。他作为年龄最大和职位最高的教师选手,参加了在重庆举行的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获得教师组第一名,他辅导的教师获得第二名,他辅导的学生囊括了学生组第一名和第二名。2010年,他辅导的学生再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和广东省中等学校技能大赛第一名。近3年,由他带领的技能竞赛团队共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23人次(其中一等奖8人次),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奖91人次(其中一等奖51人次)。2010年,本校学生选手在全国大赛取得的成绩对广东省代表队总分贡献率接近1/5。今年,学校技能竞赛再创佳绩,获得19个广东省赛一等奖,十余名选手参加了6月份的全国决赛。

韩亚兰有着高尚的师德和忘我的奉献精神,两次为全校教师做师德报告,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思想、追求、努力和坚持,报告感人至深。他精湛的专业技术和高超的教学水平,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职业教育作出了贡献。他被聘请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全国职业教育学会数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职业教育工业与信息化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评判专家、全国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职业教育学会机电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电工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等职务,在广东省和全国的职业教育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在教学方面,韩亚兰是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他是高级技师、技术能手、职业技能鉴定专家、技能竞赛辅导高手和比赛评判专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为职业教育而生的”。

下载吉林“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候选人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候选人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先进事迹

    中学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先进事迹 中学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先进事迹 ----“教书是我最大的幸福” 她每天在平凡中行走,用自己严谨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带领学生不断成长成才。她广......

    2016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何金娣主要事迹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为热烈庆祝第31个教师节,大力宣传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吉林

    原文均来自互联网 沈阳私家侦探 http://www.xiexiebang.com 整理上传 情境教育是爱的教育 课堂上,那只“愤怒的小鸟” “同学们,小鸟是怎么叫的?”“叽叽喳喳”、“咕咕”、“......

    2016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何曼丽主要事迹[小编整理]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为热烈庆祝第31个教师节,大力宣传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

    教书育人楷模(最终定稿)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何雅玲 一、人物简介 何雅玲,女,汉族,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她长期坚持在教学工作一线,教学成效显著,多次被......

    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舒德干

    舒德干教授先进事迹 舒德干教授是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一名教师,共产党员,1946年生于湖南湘潭。现任西北大学博物馆馆长、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德国洪堡博士后,长江学者,中国科学院......

    2016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张丽莉主要事迹材料

    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一、汪秀丽为了山城的孩子 ——记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 站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的校园,仰望校门,一排金色大字映入眼帘:“......

    最新202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观后感[范文大全]

    近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可谓是十分地让人印象深刻,那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观后感怎么写?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最新202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观后感5篇,欢迎阅读!全国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