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专家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稿(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4:1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技专家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技专家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稿》。

第一篇:农技专家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稿

农技专家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稿

他把人生价值写在**的土地上

大家好,我今天要跟大家讲述的是我的老同事,**县农技推广总站的高级农艺师、**县西瓜首席专家**的故事。XX年1月31日上午8时25分,老潘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7岁。

作为在农业战线奋斗了一生的科技人员,**用自己的足迹、汗水、真诚和奉献,在家乡**这片炽热的土地上写下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无数百姓的心里书写着朴实而华美的人生,为一线农技工作者树起了一座丰碑。

刻苦钻研,他自学成为著名农技专家

**是上海知青,上世纪六十年代下放至**县深圳镇梁坑村。鉴于他高中毕业,劳动表现好,1970年7月,被推荐为梁坑村植保员,从此踏上了农技工作岗位。1974年,因在村植保员这个岗位上工作突出,被所在乡政府推荐到**地区农林学校读书,学习“农作”专业,1976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不通公路、条件艰苦的**县一市区农技站从事水稻农技推广工作。从此,他一头钻进了**的乡间田野,潜心钻研农业科技,成长为**县农技推广工作的技术专家。

1986年,他担任县农技推广中心经作站站长,主抓全县棉花生产技术。当时,**县有近10万亩棉花,是浙江省主 产棉区之一,棉花也是我县东部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而棉铃虫危害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了掌握防控技术,与棉花生产很少接触的他,一边在实践中摸索,一边向书本和专家请教,有时为解决一个问题,顶烈日冒风雨,在棉地里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腰酸背疼,汗流如雨。棉农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叫他休息一会,可他总是以自己身体好为由推脱,继续埋头干活,直至做好为止。棉铃虫测报是当时的行业难题,他就专心钻研防治技术,在方法上从成虫期用药前移至幼龄期,几经努力,他终于攻克了棉铃虫测报与防治这道技术难关,他一下子名闻全省,**的棉花产量也明显上升。“九五”期间全县棉花年平均亩产皮棉77.2㎏,比“八五”期间亩产皮棉61.9㎏,增加15.3㎏,增产24.7%,棉花亩产名列全市第一、省内领先水平。其中“三门湾棉区高产模式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他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XX年,组织上让他负责承担全县西瓜产业发展工作。了解西瓜种植的人都知道,西瓜是不耐连作的作物,而**土地有限,这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而通过西瓜嫁接技术的应用,是解决这个难题的良方。于是**便把推广西瓜嫁接技术,解决西瓜连作障碍,作为第一个攻关项目。他从跑棉地转而钻进了西瓜大棚,从县外学习嫁接技术,回来后帮助和指导当地乡镇农技干部,并在长街等地建立嫁接西瓜示范基地,手把手教会农户 西瓜嫁接技术,使**的大棚西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其中嫁接西瓜面积就占50%以上,使**西瓜产业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尽管如此,但**从未停下追求的脚步。他看到虽然这几年全县大棚西瓜产业有了快速发展,但毕竟土地有限,同时农户秋季瓜地荒闲问题也急需解决。XX年,**通过外出考察,发现大棚西瓜春季收获之后,如果紧接着播种XX瓜,不仅能提高单位土地利用率,每亩效益和农民收入还可大幅提高。但XX瓜是新疆一带的作物,在南方种植适宜吗?XX年,他引进了适合南方种植的XX瓜新品种进行试种,通过摸索和钻研,取得成功。**看到了希望,于是把全部精力放在了XX瓜栽培技术的创新推广上。XX年,他又立题开展“XX瓜新品种“黄皮9818”高产栽培试验及示范”项目研究,并顺利通过验收。该成果后来获得**市农业局优秀农业科技成果奖。XX瓜从最初的试种推广,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到目前已发展到5000多亩。

说起**的学习钻研精神,**县农技推广总站的门卫鲍师傅总是一肚子埋怨:每当晚饭以后,他总要如期来到单位办公室,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大多时间都是十点以后才离开。鲍师傅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总想早点关门落锁,早点睡觉,图个安耽、图个安全。可这老潘一来,虽然是自己单位的员工,不用担心会出什么事,但鲍师傅的心就总要揣着。

一个小时----二个小时----三个小时„„

一天两天还好,可这**几乎总是如此,每周至少四天,十几年都如此。他没有什么爱好,社会应酬也不多,只要家里没事,他每天晚上总要来单位。不论是写材料,还是查资料,直到夜深人静„„。有人给他算过,**夜里在单位“加班”时间,快要超过白天工作时间了,可他从未向提过加班费之类的要求。但埋怨归埋怨,说起**这人,鲍师傅还是赞不绝口:老潘人好,正气、勤学、艰苦,当今社会已很难找到这样的干部了„„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从一名农技中专生,成长为**县的农技骨干,**县棉花生产和西甜瓜生产的技术权威,XX年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他还把在农技推广工作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撰写成论文,先后发表了20多篇,主持或参与多个科技攻关项目,其中2项成果获农业部丰收奖,9项获省、市科技成果奖,还多次受到**市农业局和**县政府的表彰。

无私奉献,他为农民致富日夜奔走地头

**的一生都在跟农民打交道,他情牵农户,服务热情,为农民致富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长街镇的老农技人员蒋振国与**打了十几年的交道。他记得,早几年种植棉花,每年棉花春季开播时,**都会下乡组织开会,给农民培训种植技术,6月到9月,不管是刮风 还是下雨,他都会坚持到棉地检查,不怕苦不怕累。每当台风来临时,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西瓜生产基地,检查损失,指导抗灾,了解第一手资料,邦助农户及时补救,恢复生产。**农技推广总站的同事们还记得,XX年“桑美”台风后,**的大棚西瓜受到重创,许多瓜农伤心得不知道怎么应对。这时候,**在第一时间赶到瓜地,对瓜农进行分类指导,苗势相对较好的如何田间管理?大棚破损瓜苗死亡的如何重种?哪里有难就去哪里。泥泞的道路,闷热的天气,日以继夜的工作,**完全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一个50多岁的人了,他的心里只想着能快点让农户恢复生产,减少损失。对于他的热心,蒋振国有一句评语:“他是个工作积极热心,态度认真负责的农技人员,不管是农户还是基层干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一定赶到”。

**身高1.78米,但简易大棚高度往往1.7米不到,深入大棚指导农户,**不得不弯着腰、低着头,尽管如此,他的额头还是常常撞上大棚。在大棚里面不能站直身子,**要么蹲着、要么躬着,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久而久之,他的背便渐渐地佝着了,一米七八的个子,看上去就像只有一米六七,以至于来到办公室,他有时也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弯下腰,直到同事开玩笑说:又钻大棚啦?他才恍然大悟,说声“哎,习惯了”。

**的“泉丰西瓜”是省十大名瓜之一,享誉省内外,是 **县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这其中倾注了**的大量心血。

在解决西瓜轮作的难题后,**知道,品牌建设对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至关重要。他牵头组建了**瓜类产业协会,统一使用“泉丰”商标,并参加省、市各类评选,以提高**西瓜的知名度。从XX年开始,“泉丰”西瓜先后获得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省十大名瓜、浙江省名牌产品、**市知名商标等多项荣誉。**也被评为XX年度县农业品牌创建突出贡献奖。在**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西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全县瓜农增收作出了很大贡献。

绿丰生态有机肥公司老总鲍英辉对**的离去非常怀念。“老潘走了,我的蘑菇也枯萎了。”他说的蘑菇,是**根据作物特性,试制出用稻草、秸秆种植蘑菇,在蘑菇收获之后,又将废弃物作为有机肥的填充料,发展农业循环的一种生产方式。现在这项技术让绿丰生态有机肥公司受益匪浅,他们公司生产的蘑菇供不应求,XX年7亩面积产值超过了27万元。

XX年8月的一天上午,**力洋镇小青村来了3名行色匆匆的中年人,他们进村后熟门熟路地摸到了西瓜科技示范户胡雅辉的田头,蹲地就和老胡交谈了起来。这3个中年人就是**和**农技推广总站的其他两位同事,他们是专程来现场指导农户生产自救的。48岁的胡雅辉种了38亩大棚西瓜,此次“麦莎”台风给他造成了约10万元的损失。不过,他 庆幸地说,8月5日**老师顶风冒雨来到他的田头,极力劝说他割掉西瓜大棚的薄膜,并尽量开沟排水,这一及时的提醒至少为他挽回了3万多元的损失,否则,现在连买薄膜的钱也没有了。“要尽快喷药,防治病虫”。站在瓜地里的**摘下一小根藤蔓,手把手地教胡雅辉:“台风过后,西瓜藤蔓、叶片损伤很大,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感染炭疽病、蔓枯病等,必须要抢在晴天全面喷药保护。此外,因西瓜根系受损,可以选用芸苔素、爱多收等根外追肥,弥补根系营养不足。”

**和同事们的辛勤努力,为瓜农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XX,全县大棚西瓜推广面积2.03万亩,市场平均价每公斤1.5元,亩产4000 kg,亩产值6000元,较种植其它作物每亩增收XX元,新增产值1个亿,新增利润4000多万元。

长街镇西瓜种植大户王安定说:“老潘解决了我们西瓜种植户的许多难题,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致富法宝。他走了,我们都很怀念。”

勤俭节约,他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却忘了自己

说起**的节俭,他的朋友和同事无所不知。尽管妻子早年下岗,但他在事业单位工作了三四十年,而且有高级职称,儿子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这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无疑也属中等水平。但至今为止,他没买过房子,一家三口都住在一百平米的单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房改房里;家里没有空 调,也没有电脑,最值钱的大约要数那台21寸的彩电了。据同事回忆,他最值钱的衣服,当数XX年公派去日本考察时特意买来的灰色西装了,至今还在穿,但平时不舍得穿,只有碰到去省市开会、同学会这样的正式场合才穿。他平时穿的多是一件茄克衫,上班下乡都穿,大概十多年了,以至于现在看不出衣服原来到底是什么颜色了。他的毛巾,常常要用到所有的绒毛都褪去,只剩下几缕经纬线,用到几近透明,透过能看到光亮,他才放弃。

他对自己的钱这样节约,对单位、集体的钱,更是几近于苛刻。无论是出外培训,还是开会,甚至旅游,他都选择最便宜的食宿和交通工具。单位员工每3年都安排一次外出休养旅游,像他这样临近退休的高级农艺师,每次可享受4000元。可他每每总是用不完。单位领导说,这节约不归己,你可以全额享受啊!他笑笑,下一次依然如此。

对于生活,他几乎节俭到苛刻的地步。但在某些方面,却很慷慨大方。譬如买书,走进他办公室,两只原本他与同事一人一只的书橱,全被他占用了;不但如此,办公桌、文件柜上,甚至沙发椅子上,堆叠的都是他的书。这些书,百分之九十都是与专业相关的,水稻、棉花、西甜瓜,还有经济类、哲学类的等等。走进他有些简陋的家,最富有的,也是书。床上、桌上都放满着书,以致于他的妻子常常为此抱怨。

工作,**总是忘不了工作,以致于死前的一周,甚至在**躺倒的前一天,他还是在坚持工作。XX年1月31日,星期日,上午8时25分,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年仅57岁。这一天,离XX年春节,仅仅14天„„

1月25日,星期一。**县农技推广站站长魏章焕清楚地记得:已是上班时间,他因有外出开会,匆匆从楼梯上下来,半途上碰到**。魏章焕便与他交代了几句工作上的事,**说,这几天我头痛得厉害。魏章焕一抬头,果见他脸色苍白、神情痛苦,便连忙叮嘱他:休息休息,你好好地休息几天吧!但**并没休息。

1月26日,星期二。那一天,**忍着头痛,到青珠农场一个西瓜基地里忙活。他是乘着别人的“伊兰特”新车下去的。新车那扑鼻的塑料气味熏得他的头更痛了。他问身边的同事:我这头痛,是不是这新车气味的缘故?其实同事清楚,你这头痛,几天前就开始了,哪是这新车的缘故?只是自恃身体健康的老潘,随便找个借口罢了。因为这个基地是最近刚新建的,计划引进10来个西瓜新品种在此试验示范,此时正是瓜苗培育的关键时节,老潘几个小时蹲在那里指导农户育苗,头痛得要把他身体撕裂一般,阵阵袭来,他还是坚持着„„

1月27日,星期三。这一天,经不住同事的再三劝说,他来到医院,准备拍个CT。他开来了单子付了钱,但来到拍 片的地方一看,走廊上等满了人。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里,不如回去干点活啊!他想起昨天西瓜基地的活还没完,就把单子往兜里一揣,又回了单位。听说他又要下乡,大家都劝他,不用再操心了。可他说,最近季节关系到瓜农生产,马虎不得。于是当天下午,他又颠簸着来到距城区20多公里的青珠农场。对于他这样的脑出血病人来说,一点都动不得啊,何况又要颠簸半个小时呢。在青珠的西瓜基地,他依然忍着剧烈的头痛在指导农户。其间,一辆沼液车从旁边经过,臭气扑鼻而来,**一阵眩晕。他对身边的同事说,我这头痛,是不是这沼液熏的?昨天把头痛的原因归咎于新车的气味,今天他又归咎于沼液的气味了。他始终不承认自己的头痛是因为自己身体出了毛病,而只觉是外部原因;他始终坚信他的身体是健康的,所以才这样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其实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摆在那里:他的头痛好几天前便开始了,只要稍加重视,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1月28日,星期四。这一天,他终于来到了医院,拍了CT片。片子显示,他的颅脑上有一个白点。有经验的医生说,这就是出血点。但当时,也许为了慎重起见,那医生让他明天再去做个核磁共振。**便开来一袋止痛片,回到了单位。有止痛片的作用,头痛自然减轻了不少,自然他又在单位忙开了。但谁知道,这一天,却是他四十多年农技工作的最后一天„„

1月29日,星期五。早晨,他早早起来,准备洗个头干干净净去医院做核磁共振。因为连续几天忙碌,连头都顾不上洗了。在洗之前,他忽然想起瓜农丁平友向他反映的问题,于是他又给他打了个电话,叮嘱他几个注意事项。

他把头俯在浴缸里,打开水龙头,抹上洗发液,正要用手揉搓时,一刹那天昏地黑,他一头栽倒下去„„。他妻子发现后连忙拉可拉不动,就立即跑到丈夫的所在单位,同事们匆匆赶来邦忙,七手八脚地把他抬下楼去。可**此时还说:“没事,我休息一下就好了”。有谁知道,这就是**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到了医院,他就昏迷了,再也没有醒来„„

医院的CT片显示,原先的白点已扩散成一片,证明此时的**颅脑已大面积出血。他意识全无,生命垂危。仅仅坚持了一天。于XX年1月31日上午8时25分,他与世长辞„„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挂念的仍然是基地里的瓜苗。“在他躺倒的那天早晨7点,他还打电话给我,嘱咐我该买哪些肥料,该怎么样育苗。” 名叫丁平友的瓜农哭泣着说:“他是为我们而累倒的呀。”

“没事,我休息一下就好了”„„这是**留给我们最后的遗言。

这句遗言见证了**三十多年如一日,奋斗在农技岗位上,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句遗言见证了他视工作如生命,从不知道什么叫累,什么叫病,即使有累有病,他也坚持认 为这是其他原因,而不是他自己的身体原因,只要休息一下就好了;这句遗言见证了他对土地、对农民的深厚感情,见证了他的无私奉献精神„„

**,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第二篇:创先争优农技老干部先进事迹

春风化雨暖三农 润物无声为群众

%%%%,男,汉族,生于……年,于71年从农村选拨进入镇人民政府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农技站负责人、驻村指导员,风雨四十年间,一直服务于农村基层,一直工作在农业第一线。时时以一名优秀的党员、农技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领导、同事的好评。曾两次获省《优秀乡镇农技员》称号;一次获绍兴市人民政府“优秀农业科技人员”称号;四次获诸暨市人民政府“十佳农业科技人员”称号,连续十五年被评为市局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并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及其所任农技站连续十三年被评为“先进农技站”。

求真务实,40年如一日服务农技关爱农民

作为一名农技工作人员,他40年如一日的奋斗在基层第一线,在各个农时季节,特别是从水稻播种到插秧后的一个月内,几乎每天都能看见他在田埂上忙碌的身影。作为一名老干部,他热爱农业,关爱农民,继续兑现10年前老百姓随叫随到、疑难病症一定亲力亲为到田头去确诊的承诺。

&&&村方家坞自然村有一个八十多岁的低保对象因口粮田的晚稻出了问题而愁眉不展,当他得知这一情况后,二话没说开上车,在老农的指引下开到半山腰的田边后,仔细查看了稻的情况,然后告诉他是什么病、用什么药、用多少、什么时候用等等。老人家听了之后,好像吃了定心丸不再着急,连道感谢。可是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车

停在半山腰的田埂上,上不得下不得,两边都是柴草,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在柴草中倒车,给车添了许多划痕。

心系群众,做种粮大户的知心人贴心人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种粮大户的辛勤劳动,为了促进安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提高种粮大户的积极性。&&&同志努力成为粮油种植大户的知心人贴心人,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例如苗种搭配、熟制安排、播种育秧、插秧施肥、防病除虫、机插机收等等,还竭尽全力做好种子、秧苗等余缺调剂工作。

5月份是早稻秧苗插种结尾的时候,湖头种粮大户俞小松却还缺20余亩早稻秧苗,当他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其他种粮大户取得联系,询问是否有多余的秧苗。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最后得到了霞丽村楼国法、珠峰村周永建等户的帮助,用他们多余的秧苗解决了俞小松的缺粮问题。

三联示范方于2009年被确定为部级、省级、市级三级粮食高产示范方和粮食高产功能区建设典型,同时三联的千方油菜基地和千方春粮示范也被确定为全市典型。为了抓好三联千亩高产示范方,&&&&同志劳心劳力,时时关注。今年示范方在育机插秧时却发现少了壮秧剂,&&&同志得知后当即就心急火燎的去四处询问,最后从俞小松处借来了壮秧剂从而既不耽误播种的时间,又保证了育秧的质量。

爱岗敬业,老百姓眼中的好党员好干部

&&&&同志除了担任农技员之外,还是三联村驻村指导员。自从担任三联村驻村指导员以来,只要哪里有困难群众,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对村里的五保、低保、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的情况了如指掌,在自己的职权之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

在村民的走访中,他得知三联村岩坞口自然村孤寡老人洪校田住在摇摇欲坠的破房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于是马上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对这一情况进行讨论,确定建房地址,安排建房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帮这位老人解决了住房问题,让老人住进了20余平方米的新房子,并联系村电工接电通电,联系镇广电站,免费安装了电视机。老人家很感动,握着&&&&的手连说:“感谢党,感谢人民政府,感谢干部。”

这一件一件的小事如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了农民群众,40多载的勤勤恳恳润物无声般的浸入了老百姓的心田。他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爱岗敬业、忠诚履职,更是一种人民公仆心系百姓,为民办实事的高尚品格。这就是他,只是一名平凡的老党员老干部的他;这就是他,工作在你我身边并不显眼的他;这就是他,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他。

第三篇: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稿

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稿

长安之歌中的动人音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22年来,凭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凭着对法院工作的执著追求,凭着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忱,杨志南在平凡的信访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近5年,他平均每年接待来访群众1500多人次,成功化解重要涉诉信访案件60余件,先后解决了5 名长达20多年上访老户的实际问题。

每每提到百姓,杨志南就会动情的说,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处不上访,百姓不是难到没办法的时候,是不会找你的,你是党的人,就要为百姓办点实事。22年来,只要是涉及百姓利益的事,不管有多难,他从来没有推脱过,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件事我来”。在杨志南22年的信访接待生涯中,最难的莫过于那些因历史遗留问题来法院上访的。这些案件年代久远,案情错综复杂,现行法律无据可循。方诚的案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1988年,杨志南第一次接待了方诚。方诚从五十年代起至八十年代,先后被定罪判刑四次,在服刑期间又受伤致残,虽然方大爷在历史上的几次错误处理最后都得到了纠正,政府也按规定落实了相关政策,但由于其在服刑期间受伤致残,之后他又提出不符合现行法律、政策规定的过高赔偿要求,使他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于是,方诚的倔犟劲上来了,他不停地上访,走南闯北,此刻他人生中唯一的心望就是平冤昭雪,得到国家赔偿。似乎他从来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上访,成了方诚的全部。

杨志南仔细研究、分析方诚信访案件的起因、信访要求,在法理与情理之间寻求解决的途径。从那时起他为这个案子奔波了整整19年。19年,孱弱的小树长成了参天大树,咿呀学语的婴儿也变成了健康活泼的大小伙。这19年,也让杨志南从一个满头黑发的青年人变成了白发染满双鬓的中年人。为了这个案子,杨志南究竟跑了多少部门,做了多少调解工作,他说他已经记不清了;受了多少委屈,他说他也说不清了,为解决这个案件,光他积累的台帐资料就有一尺多高。让杨志南感到欣慰的是,他近二十年的辛劳没有白费,该案双方同意作出相应的让步。2007年,方诚终于拿到补偿款。方诚激动地说:“是杨法官让我懂得了人间真情,是他把我从心灵的苦难中解脱,让我过上了平常人的幸福生活!”

在法院信访岗位上做过的同志都知道,接待涉诉信访每天听的是骂声、哭声、埋怨声,做的是烦事、难事、窝囊事。22年,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杨志南总是笑眯眯地面对百姓。为了办案方便,他硬是逼着自己学会了南通七八种方言。

每当遇到老百姓因不理解被侮辱甚至被打骂,杨志南总是这样想,人家来找你就是信任你,有气是正常的,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去哪办个事办不成也生气呀。你让人家出口气,气顺了,事就好办了。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的同事经常心酸地看到这样的场景:气愤的当事人把唾沫啐在他脸上,他用手抹一下;冲动的当事人抓伤他,他自己用创可贴贴一下。他的手上、臂上至今留着当事人咬伤、抓伤的疤痕,但他无怨无悔,他以真情、热心融化了很多当事人心中的坚冰,让他们逐渐走向平和。

提起崇川区的曹某某,接待过他的人都直摇头,他的家被依 法拆迁后,由于不满意政府的安臵,他带着一家三代人四处上访,还曾经引火自焚,搞过爆炸,成了人见人怕的上访户。杨志南也挨过他的骂,挨过他的打,但从没有放弃过对曹某某问题的处臵。经过杨志南的艰难协调,他的安臵房终于到位了,可曹某某嫌不好,杨志南和他谈了很多次,他就是不肯入住。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杨志南下班后又到安臵房转了一趟。来到大门前,他发现新房子的锁被撬掉了,门轻轻一推就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稍加思索,杨志南笑了,他知道这一定是曹某某干的。原来曹某某嘴巴上说不满意,背地里又偷偷地来看看新房子的大小和结构,说明他还是想住的。一个大胆的想法立即在杨志南脑子里形成,给新房子配备必备的生活用品,说不定他就愿意住进来了。

可是时间紧迫,安臵资金没有到位,杨志南跑了好几个部门,都说要等研究后才能决定。不能再拖了!他果断地回家拿出家里的存折,从上面取出12000元钱,带着助手吴风和支荣华去采购了,大到买家具、冰箱、彩电,小到买碗筷、牙膏、牙刷、纸篓,甚至连被子、床单、枕巾,只要能想到的都一一臵全。杨志南既当指挥员,又当采购员、搬运工,只花了两天时间,他和同事们把安臵房布臵成一个温馨的家,拎包就可以入住。面对杨志南的以德报怨,曾经执拗、对立的曹某某终于被感动了,他接受了政府的安臵方案,把这个过渡的家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

类似的经历杨志南每年都会遇上十多次,在倾力解决群众难题的同时,他先后自掏腰包数千元,为上访当事人解决吃饭、交通、住宿难题。每逢佳节,杨志南总要到上访户家里看看,细心的他从来不会空着手。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除夕前的年糕,礼轻情意在,上访户看着这些礼物,和杨志南的心一下子 拉近了。心相通,情相近,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方便了。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杨志南最喜欢的一首郑板桥的诗,这首诗也是他22年点点滴滴关爱民生的真实写照。

22年,杨志南爱心接访的事例太多太多了,他用山一样的品格、水一样的柔情,在法院信访战线上谱写了无数司法爱民的绚丽诗篇,彰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令我们痛惜的是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运转,使这个铁打的汉子累倒在岗位上,同事们见原本很强壮的他,忽然消瘦了很多,吃饭时常常一碗稀饭就打发了,走短短100米的路,却要捂着肚子停下三次,都劝他到医院去查一查,他只说自己胃不好,依然坚持在信访第一线。直至病情加重,难以忍受了才去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肝癌!得知他生病的消息,许多当事人自发地去上海看望他,给他送上治病的秘方,带去诚挚的祝福,这是百姓对他最真诚的回报。

全国优秀法官、江苏省十佳法官、南通市劳动模范、市十大平安卫士这些荣誉对杨志南来说只是一个个里程碑,在他的人生中,也许以下这些才是让他更感欣慰的是:

给身处绝境的人一丝生的希望; 给流离失所的人一个安定的家; 给蒙冤多年的人一个昭雪的证明; 给孤苦无依的人一份养老的保障; 给外乡漂泊的人一张回家的车票!

让我们把最真诚的祝福献给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敬重的杨志南:祝好人一生平安!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农技人员先进事迹

细节决定成败,点滴铸就辉煌在凤冈县的养殖场,随时可遇见一位衣着朴素,精神而灵气的青年人,养殖户们称他为梁师,他就是凤冈县畜牧局技术干部梁正文同志。凤冈县根据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生猪)项目的实施方案,在全县5个乡镇25个村(社区)共计建设示范户250户,推广猪-沼-草、猪-沼-茶、猪-沼-果循环经济养殖模式,共计饲养饲养生猪6300头,养殖成活率达到96.5%,比项目要求高出1.5个百分点。饲养种母猪1230头,其中外源良种母猪1110头,良种率达到90%以上,推广母猪产床902套,组织技术培训5期共计265人次,编写了《凤冈县生猪标准化养殖操作规程》、《外二元母猪饲养管理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等技术资料,并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技术指导员到户率达100%,示范户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养猪综合效益提高了15%,特别是仔猪成活率提高了20%以上,示范户饲养一头商品猪利润可达300元以上。梁正文就是该项目的县技术指导员,主要负责新建乡生猪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新建乡示范户取得了较高的效益,养猪综合效益提高了16%,特别是仔猪成活率提高了20%以上,示范户饲养一头商品猪利润可达350元以上,且无重大疫情发生。

第五篇:农技人员个人先进事迹

XXX同志的主要事迹

XXX,男,现任富裕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多年来,他始终默默无闻地工作在为农服务一线,忘我工作、勤勉敬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一名优秀共产党的风采,为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大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一、学习锤炼,筑优为农服务的能力素质

XXX自参加工作后,始终在农业科技战线上默默工作,先后从事土壤普查、病虫测报、植检植保、农技推广等工作。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适应日益发展的农业工作需要,先后在东北农学院和黑龙江大学进修学历,获得学士学位。注重政治素养锤炼,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牢记党的宗旨,以满腔热忱全心全意的服务“三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宗旨服务意识较强,屡获表彰,成绩斐然,成为了全县农业科技服务的先进典型。先后被确定为县土壤学科带头人,被县政府记功奖励8次,获县政府模范工作者称号5次,获得首届富裕县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奖,多次被齐齐哈尔市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科普之冬活动先进个人(播种奖),连续8年被评为齐齐哈尔市农技推广系统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评为全省草地螟防治及植检植保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被光荣地推选为市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二、刻苦钻研,探索为农服务的科技成果

始终以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并注重新技术效果的调查研究,积极参加农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参加工作以来共撰写论文26篇,其中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论文6篇,省级刊物上论文4篇,获省市学会优秀论文16篇。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及业务水平,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三十多年来主持和参加的项目获国家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以上成果16项、市级成果11项、县级成果18项。其主要成果:1990年参加的农田野燕麦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的配套应用技术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参加的优质专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获全国农业部级丰收计划二等奖,2008年参加的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获省政府三等奖,2008年参加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栽培及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获市政府一等奖,2007年参加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栽培及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2008年参加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栽培及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获市政府一等奖,2005年参加的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获齐齐哈尔市市长特别奖;2007年参加的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2005年参加的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2004年参加的东北地区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螟源地及迁入机制研究与应用、2004年主持的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分获省农业科技进步

二、2 三等奖;2009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技术推广、2009年参加的优质专用高粱-龙糯1号高效栽培、2007年参加的黑龙江省奶牛高效可持继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课题、2005年参加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分获农业丰收计划一、二、三等奖;2003年参加的富裕县蝗虫种类、分布、优势种群发生变化及防治技术,获市科技进步3等奖。

三、创新实践,争创为农服务一流业绩

坚持广泛开展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自2009年以来组织开展试验项目162项、示范项目78项、推广项目160项,累计面积1500多万亩次,年均500万亩次左右,农民年科技增收超过千万元。根据近年我县奶牛产业化初具规模,而与之相配套的饲草工程科技含量低的实际,主动向县委、县政府建议,改变以前农业科技术示范园区以种植粮豆、特色经济作物为主的方式,从县域经济的实际出发建立青贮示范园区,在每个乡(镇)至少要建立一个青贮高科技示范园区。而且还在交通便利,奶牛发展潜力大的龙安桥镇建立了青贮综合示范园区。为了增加园区内青贮品种的数量,他与省市业务部门、科研院校(所)联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搜集到适合我县种植的优良青贮玉米品种近百个,为我县青贮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增加园区的资金投入,积极寻求与各乡镇及县工信局、农业局、开发办、种子公司等部门广泛开展合作,以求在园 3 区上增加投入,保证了园区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在园区种植期间,他与中心业务人员一起,深入田间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园区的标准和质量。该园区2011年被评为全市一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该园区规划总面积1000亩。通过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及应用新技术的集合展示,起到“引领农民干、做给农民看、给农民做示范”的作用。已成为宣传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和推动先进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是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应用先进技术的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没有铃声的课堂。每年接受上级领导和农民参观达1.8万多人。

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方向,依据富裕县自然优势,努力进取,2009年通过“院县共建”的平台,省农科院专家一起研究引进了优质专用高粱-龙糯1号,使富裕老窖原料供给从全部市场化选购到基地化专供,原料品种从被市场控制到自主择优育种,绿色原料基地建设从2分试验田发展到万亩基地,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跨越发展。实现了酿酒用粮全部基地化。富裕县是黑龙江省知名的牧业大县,奶牛业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点,XXX同志结合县域特点,寻求为奶牛发展,搞好农技推广的新路子,至2012年开展实施完成的青贮玉米生产栽培技术、优质牧草栽培技术、农作物新品种引进推广项目,对促进我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特别是在青贮玉米栽培方面的研究填补了我地青贮玉米栽培方面的技术空白。

下载农技专家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稿(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技专家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稿(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陶村村党总支部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陶村村党总支部分第一和第二两个支部,四个党小组,党员总数61名,其中女党员5名.在以陶世龙为总支书记为首的支委一班人的团结领导下,在创先......

    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

    建宁小学“创先争优”活动典型材料 2011年5月8日 我校党支部以局党工委 “创先争优”方案为依据,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

    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中参加工作已满五个年头。回首这些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惆怅。现将这些年的主要工作总......

    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尽职守、讲奉献、当先锋 -----XX同志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XX同志是XX市XX市政养护管理所副所长, 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凭着对市政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执着追求,在单位他充分发挥......

    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李堰,我愿把青春献给你 ——泽州县周村镇李堰村党支部书记 吕利梅 我们李堰村位于周村镇最南端,全村共232户、838口人,土地1520亩,是纯农业农村。2007年8月1号我作为大学生村官......

    基层农技产业指导员先进事迹[合集]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农技产业指导员,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更谈不上任何传奇故事,只是默默无闻的,竭尽全力地想做好每一件事,淡泊名利,专注业务,乐于奉献,不图回报。扎根高原12年,特别......

    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先进事迹(记)[最终定稿]

    记XX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XXX ——“黄牛躬耕”三十四载 34年,只是历史长河一瞬间;34年,却是人生漫漫一长路。 1980年参加工作的XX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XXX,默默躬耕在农技推广一......

    国税局税政科科长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对税收工作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记得当我第一次穿上蓝色的税务制服走上税收工作岗位的时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