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XX最美人物事迹讲话稿
学习XX最美人物事迹讲话稿
伟大的事业总是由最平凡的人创造,3月5日,当温暖的阳光照耀善国大地时,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再次走进我们的视野,来到我们身边。当天,第三届xx市道德模范暨最美xx人颁奖典礼举行。朱思敬等10人受到隆重表彰。
在20名候选人中,既有痴迷艺术的柳琴戏传承人,也有爱岗敬业的技术标兵;既有扎根山区的杏坛名师,也有仁心仁术的乡村医生;既有教育后人不忘国耻的老党员,也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村支部书记;既有勇于创业的青年才俊,也有乐于助人的阳光少年。他们,用平凡的行动诠释着“上善xx”的内涵,用善行义举见证着城市文明的进步。
首先,我们看看固执较真的“车保姆”朱思敬,31年如一日始终工作在一线,钻研维修技术:发动机的轴瓦是否松旷,气门间隙是否需要调整,传动系统是否松动,电器线路什么时候易出故障,„„日子久了,公司内每辆公交车的“脾气”他都了如指掌。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公交公司的车辆在一代代更新,由最初的汽油车到后来的柴油车、电控柴油车,再到现在的天然气公交车,还有即将到位运营的气电混合动力车辆和纯电动车辆。车辆本身的改革,也带动了维修技术的创新。朱师傅与时俱进,和年轻人一起孜孜不倦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车型换了一代又一代,技术升级一次又一次,可是他仍然全面了解和掌握,和年轻的维修人员比起来不落下风。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当前的高考改革,从学业水平测试的更加规范,到高考考试科目的减少,从山东卷到全国卷,从加分项目的减少,到自主招生的延后等等,我们是否做到了与时俱进,是否在以扎实的学习来应对变化,还是面对改革诚惶诚恐,面对困难不够积极,怨天尤人呢?
说到学习,我们不得不提一提“刻苦”,因为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声音在传播着:我已经很努力了,但就是成绩上不去。原因很简单,就像非洲草原上狮子妈妈和羚羊妈妈对自己孩子的教导一样:只有竭尽全力奔跑才能生存,尽力而为的奔跑后果就是饿肚子和被吃掉。现实中,“戏痴”王传玲和“点钞一姐”徐婷婷为我们做了这样的诠释:业精于勤荒于嬉。柳琴戏传承人王传玲坚持每天清晨4点起床,下腰、跑腿、跑圆场,唱念做打,一丝不苟,苦练手眼身法步,每一次都是大汗淋漓。农商银行员工徐婷婷为了提高业务技能,在一次封闭集训过程中,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她除了吃饭上厕所,每天十几个小时反复重复着看似简单的动作,直到手指、手腕、手臂、肩膀都酸痛、麻木甚至动弹不得也不放弃,由于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她的手上布满了细细密密的伤口,指头上磨出了血泡。然而也正是这样的执着和付出,徐婷婷一举夺得全市“单指单张点钞”项目的冠军。同学们,当我们一次次羡慕那些名列前茅的同学的时候,我们是否留意到他们为之付出的那些细节和瞬间:作息规律,惜时高效,讲究方法,劳逸结合,当然,还有那些在我们看来枯燥的计算,琐碎的重复,日复一日的坚持,论智商,他们也许并不比我们高多少,但是论毅力和坚持,他们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我们再聊一聊姜屯八中的阳光男孩李自良,从初一入学就主动承担帮助班里因患脑瘫而行动不便的孔同学,无论寒冬酷暑,为孔同学打饭,搀扶其往返教室和厕所,背着他上下楼梯。而这个善良的孩子自己却来自一个离异单亲家庭,与父亲相依为命。本该躺在父母怀里的撒娇的年级,却早早的承担起了家务,和父亲一起干农活。世事的变故在李自良的内心深处早已种下了善良的种子---照顾人,体贴人,理解人。同学们,我们不止一次的在国旗下演讲中呼吁:同学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因为三年的在校学习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和升学,还要收获这段美好的师生情谊,和同窗友谊。然而我们的校园内总会看到一些不和谐的景象:说脏话,打架,顶撞老师和家长,这些行为显然和我们一中学子的身份不相符。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xx,也被称为“善国”,自古就以德为美、以善立城。环顾我们的城市,不仅需要林立的高楼、繁华的商业、完善的基础设施,更需要“大爱xx”的城市精神和“向善向上”的城市品质。感动是可以传递的,美是可以被感受的。让我们行动起来,以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为榜样,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让爱岗敬业成为职业操守,让诚实守信成为良心底线,让助人为乐成为社会风尚,让见义勇为成为正义弘扬,让孝老爱亲成为美好品德,努力形成善意浓浓、善行如潮、善果累累、好人辈出的良好氛围,使我们的社会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真情,让我们的xx更加美好。
第二篇:十大最美人物事迹
最美人物事迹
2012年,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护士等等,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爱与希望。这些“最美人物”不仅仅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形象。他们留给我们的,除了感动,更是人性的真善美„„
1、最美教师——张丽莉
(图为张丽莉老师收到新书《爱铸师魂》)
事故经过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另有4名学生受伤。据佳木斯市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当时肇事的女驾驶员精神溜号,还与车上人说话,将腿别到操纵杆上,车辆一下子就蹿了出去,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相撞,顺势又撞到停靠在路边的同向依维柯客车及对向的一辆本田轿车。晚课放学时,人群密集,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在疏导学生过程中,发现车辆撞向学生,危急情况下,她将学生奋力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教师王筱芊说:“当我发现张丽莉时,她已经躺在车底下了,当时很多学生在喊 快救救老师。
世间本不缺少真爱。5月8日,“最美教师”张丽莉向世人展现了人性最善良的一面,在黑龙江佳木斯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失控车辆疾驰而来撞向学生的一霎那,张丽莉用力推开身旁的学生,自己却被失控车辆压在底下,造成双腿截肢,至今还未脱离危险期!
周围群众在得知了“最美教师”张丽莉的救人事迹之后,纷纷自发捐款来帮助这位老师挺过难关。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向张丽莉学习活动。
资助特困生:三年每月100元,每次放学都和学生牵手过马路。
作为一名班主任,53名学生就是她的孩子。没做母亲的张老师,却把这个角色诠释到最美,使三年三班这个大家庭充满了爱的温暖。
张丽莉老师2007年参加工作,从教5年来用她全部的热情,点亮了无悔的从师之路。
2012年5月15日、5月16日,张丽莉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 号。2012年05月18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醒后第一句话:谢谢你们!2012年7月1日,张丽莉宣示入党„„至今,张丽莉的家人、朋友还有社会上千千 万万的人都在时刻关注着她。愿我们的关爱能让她早日康复。
3、最美司机——吴斌
(图为吴斌生前照片)
吴斌是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的快客司机,跑杭州-无锡路
线。5月29日中午,他驾驶浙A19115大型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车上有24名乘客。11时40分左右,车行驶至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一块大铁片突然从天而降,在击碎挡风玻璃后,砸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和后面惊慌的乘客,作为司机的吴斌会怎么做?监控画面记录下他当时坚强的1分16秒:被击中时的一瞬间,吴斌看上去很痛苦,本能地用右手捂了一下腹部,但他没有紧急刹车或猛打方向盘,而是强忍着疼痛把车缓缓减速,停靠在路边,打起双闪灯,拉好手刹,最后他解开安全带挣扎着站起来,回头对受惊吓的乘客说:“别乱跑,注意安全”。车上一名周姓乘客回忆说,当时他正打瞌睡,听到一声巨响后就被惊醒了。“车子没有失控,而是稳稳地停了下来。我立刻跑上前去看,司机表情很痛苦,已经说不出话来,腹部都是血„„”周先生说,若不是吴斌的敬业,很可能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
乘客们见状,马上报警。吴斌随后被送往无锡解放军101医院救治。按医生的说法,他的肝脏就像被掏空了,另外多根肋骨断裂,肺肠也严重挫伤。6月1日凌晨,吴斌因伤势过重去世。
“我弟弟这一生都很平凡,在最后一刻却做出了最伟大的事。”吴斌的姐姐吴冰强忍着悲痛说。在父母眼里,吴斌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孩子,平时住在一起,他出车之余还会帮忙做些家务。他也是女儿眼中的好爸爸,平时会带读高二的女儿出去打打羽毛球,缓解她的学习压力;他还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很顾家„„
吴斌的同事介绍说,他从2003年进入该公司担任班车驾驶员起,就视手中的方向盘为生命线。10年来他已经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近30圈,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和旅客投诉。同时,他还常助人为乐、拾金不昧。
“吴斌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平凡的驾驶员,但是对驾驶员来说,每天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吴斌体现了一名职业驾驶员高尚的职业素养。”吴斌的同事孟联建说。
吴斌在遇袭后靠毅力完成安全停车的1分16秒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数百万网民表达了敬意,大家毫不吝啬地称他为“最美司机”。同时在论坛、微博上,网民们还自发地为他祈福、送行。
“刚看到坚强司机吴斌的新闻报道,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坚守岗位的高贵品格让人敬仰!英雄已逝,而您最后一刻的坚持撼动了所有平凡的心灵!”网民“传家保”在微博上说。“这就是英雄!何谓敬业爱岗?这是最好的诠释!吴大哥一路走好,我们会永远记着你!”网民“永恒”说。
他的先进事迹得到广泛流传,并被人们称为杭州最美司机。
4、“最美妈妈”--吴菊萍
7月2日下午,杭州,两岁女童妞妞突然从10楼坠落。此时,31岁的吴菊萍刚好从楼下经过,她迅速踢掉高跟鞋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她的手臂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所幸孩子的命保住了。这位还在哺乳期的母亲徒手托出生命奇迹,她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有人根据物理公式推算,一个十多公斤的孩子从10楼坠落的力量相当于300公斤。这意味着,如果妞妞砸到吴菊萍的头顶,她必将当场丧命;即使落到背部,她也不死即瘫。
然而,恰如一位网友所感慨:“从物理学上讲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爱的世界没有力学。那一瞬间,一个平凡的女人学会了乾坤大挪移,完成了一个奇迹。”
5、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
5月18日,籍贯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的北京卫戍区某部一级士官高铁成回乡途中,三进火场阻爆排险。他用奋不顾身的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的光辉形象,让黑土地上的人们继“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之后,又一次接受了精神洗礼„„
液化气罐爆燃,他却三进火海
5月18日18时30分,哈尔滨市南岗区春申街4号的一家餐馆后厨发生煤气泄漏爆燃事故。在事发现场,回家探亲的北京市卫戍区某部一级士官高铁成正在这里吃饭,混乱中,24岁的军人高铁成,不顾危险,快速往相反的方向厨房跑去,关闭泄漏阀门,防止了更大悲剧的发生。高铁成先后3次返回火灾现场,在已经受伤的情况下,与工作人员共同关闭阀门,避免了危险再度发生。最终,他因烧伤及煤气中毒,被送往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急救。
事发时,探家归队途经哈尔滨的高铁成和初中同学孟令莹在刚坐下准备吃饭,突然有人喊“煤气罐着火了,要爆炸了,大家快跑!”这时,孟令莹和其他食客以及餐馆工作人员马上往外跑避险,着便装高铁成距离餐馆大门仅4米,完全可以快速撤离,着火的厨房距离他6米,但军人的职责促使他来不及多想,马上冲进厨房,试图关闭煤气阀,可在距煤气罐两米左右时,煤气罐爆燃了,他被气浪掀出了门,火烧到了他身上、头发和脸,已经成了“火人”。
高铁成担心里面有人没跑出来,就又冲进火海看了一圈,烟越来越大,熏得他喘不上来气,他只好暂时跑出来。但这时,他已经头脑发胀,晕乎乎的,此时,又听见有呼救声,受伤的高铁成又第三次冲了进去,等他和餐馆员工一起排除险情后,高铁成立即被呛得晕了过去。在被送往医院抢救的途中,他一再拒绝戴上氧气罩,而要求医护人员先抢救别的伤员。
谈到事发当天的自己的行为,高铁成显得十分淡定,他说:“我是一名军人,军人的天职和使命就是保家卫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快要爆炸时,我真的什么也没想,就是要去关掉煤气罐,避免伤及更多无辜的人。无论是我也好,是其他军人也好,我相信每一个军人都会挺身而出,我的战友周波为了救落水儿童,把生命都献了出去,我虽被烧伤了,但我不会后悔,这是我们军人应该做的。
当有人问起,当时你身穿便装,而且离门口只有4米,而着火的厨房却离你有6米远,你为什么不能像普通顾客一样跑出去逃生呢,即使那样也没有人知道你是军人啊。高铁成的回答斩钉截铁:“我不能这样做,我是一名军人,不能辜负了部队的厚爱和栽培,这件事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我不后悔,如果再碰到类似情况,我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6、最美“富二代”——周江疆
周江疆在生死抉择面前诠释了人生最高价值,他用 他年轻的生命向我们展现了平凡中的伟大。2012年,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护士等等,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爱与希 望。这些“最美人物”不仅仅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形象。他们留给我们的,除了感动,更是人性的真善美„„
(图为周江疆生前照片)
2012年7月2日凌晨,山东烟台开发区发生一起火灾,夺去了这位江苏籍老总的生命。他叫周江疆,是通州建筑总公司第十分公司的总经理。周江疆第一个发 现火情,边逃生边大声呼叫沉睡的员工,自己安全撤离后却又冲进火场救人,10个人都获救了,他却再也没走出来。28岁,未婚,1.86米的个头,开着保时 捷的“富二代”,建筑公司老总„„如果给他贴上标签,他就是典型的“高富帅”。身家千万的他为救员工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2012年7月5日,山东省烟
台市追授周江疆同志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南通团市委追授周江疆“南通青年五四奖章”。
7、最美孕妇——彭伟平
2012年6月5日下午2点多,安徽灵璧县高楼镇张场村一名2岁女童不慎掉入水塘,危急时刻,同村27岁的孕妇彭伟平跳入近2米深的塘水中,救起了女 童。身怀6个月的身孕,全然不顾自身及腹中两个胎儿的安危,毅然跳入水中救起落水女童的事迹,不仅在当地传为佳话,经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也引起强烈反 响,被网友称为“最美孕妇”。7月25日晚上,彭伟平因胎动减少被紧急送到省立医院,次日产下一子。目前,母子二人身体状况都很稳定。
8、最美清洁工——李成友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强度降雨。在滂沱大雨中,他面对堵塞的雨水管道,毫不犹豫地卧倒在积水中徒手清掏,感动了无数网友、感动了 整个北京,他是海淀区环卫中心二队魏公村班的一名普通清洁工,他叫李成友。暴雨如注,积水成河。他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清理排水孔的身影,凝聚成北京精神的 “最美剪影”和“最佳注脚”,通过网络感动了万千市民,立刻成为暴雨日当天“最美”人物之一。
9、最美保安——周震寰
45岁的周震寰来自江西,在乐清一家电器厂当保安。2012年6月16日凌晨零时,周震寰租住的乐清市城南街道上米岙村一间四层民房突然着火。从睡梦中 惊醒时,周震寰完全有机会逃生,但他选择救人,并在营救中被严重烧伤。烈焰升腾,只顾自己先逃生,还是先救人,在那一个瞬间,转身方向决定谁才是真心英 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这一分钟,或许你的转身能让自己平安,但会有人在你眼前伤亡;或许你的转身就能救出别人,但会伤及自己。周震寰用一个转身诠释 了人性的美好,诠释了道义的真谛。目前,周震寰的烧伤基本痊愈,创面基本好了,后期只要加强护理就行。
10、最美路人托举哥--周冲
2012年6月3日11点30分左右,周冲和女友李英准备到广州天河东圃应聘,在路过中山大道怡东苑小区时,看到4楼一女童的头被卡在阳台花架、脖子以下悬挂高空的危机情况后,立即跑到了三楼,从邻居家防盗窗爬出,沿着窗户徒手靠近琪琪悬挂的位置。此时,琪琪的喉咙正好卡在花架,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而且嘴巴开始吐白沫。由于周冲踩在防盗窗最下面一层,手顶女童根本用不上力,于是他又往上面爬了一格,一直让女童琪琪的脚踩在自己的手上,使琪琪的头不会再完全卡在铝合金花架上,同时周冲教她两个手用力往上爬,但当时琪琪的身体完全被卡住了,上不去也不下来。周冲又往上爬到了防盗窗第三格的位置,单手用力托举女童,而他身边一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10分钟后,女童琪琪基本缓过神了,又开始哭,周冲就一直安慰她“不要哭,慢慢往上爬,警察叔叔马上就过来了,坚持一下就好了。”就在这个时候,赶到3楼支援的群众找来一根绳子系在周冲的腰上,周冲拼尽全力爬到了防盗窗的顶格,用一只手抱住女童琪琪,琪琪开始把头往下面钻,但依然没能钻下来。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琪琪的脖子已卡得通红。11时43分,警察指挥破门进屋,11时45分,怡东苑小区五金店老板锯断一根花架,女童琪琪终于得救了。经过检查,琪琪只是脖子被卡红,身体其他部位并未受伤。“黄衣青年”周冲救人后,悄悄离开了现场,没留下姓名。
周冲,本着自己的善心和勇敢,挽救了小生命,他是给予这条生命第二次机会的善良人。周冲的善举感动广州,感动了广东,是“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新时期广东精神最好缩写,他的事迹激发着每一个普通人的向善之心,托举全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让人心不再冷漠。
第三篇:最美人物张丽莉事迹学习宣传材料
最美人物张丽莉事迹学习宣传材料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8日20时38分,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下晚自习的初三学生涌向校门,学校正在装修,因此初三学年借用四中校舍。没想到走出校门的他们正面临着危险:停在该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的一辆金龙大客车突然失控,连撞两车后向校门口的学生们撞来。“面对失控冲过来的汽车,张丽莉可以选择退避,但她用手推开、用身体撞开了身边的学生,随即被卷入车下遭到碾轧,双腿高位截肢,她感动了佳木斯,她是我们佳木斯人的骄傲。”11日傍晚,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副校长靳艳萍眼含泪花讲述了3天前发生的心痛一幕。
事件发生后,张丽莉舍身救学生的事迹在网上被广为流传,众多网友留言:为“最美女教师”祈福。客车撞来瞬间她冲向前推开学生。学生哭喊:“不要管我们,快救我们的老师”。张丽莉出生在1984年1月19日,今年28周岁,2007年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来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目前是三年三班班主任。她年轻爱笑、善良漂亮,在学生中有极强的亲和力。就是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语文教师,在危急瞬间选择了舍弃自己 救学生。
8日20时38分,一个让人心痛的时间。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挤满了刚刚下晚自习的初三学生,四辆汽车停在校门口,学生正排队上车准备回家。“我刚出校门惨祸就发生了。”十九中学生刘晔目击了惨祸,当时有的学生在过马路,有的学生在上车。门口一辆黑D08139金龙大客车突然启动,撞向前面的那辆大客车,当时有几个学生背对着大客车走着,完全没意识到危险。“张老师冲了过去,救出两个学生。这时,前面这辆大客车撞到了一辆依维柯客车,而张老师已被碾到车底下去了。”随后,依维柯客车又撞向了对面的一辆本田轿车。还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学生孙智鸿说,当时肇事的那辆客车冲出去三四十米。“面对失控的汽车,丽莉其实可以选择原地站住或者后退,这其实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但她选择了向前。”虽然时间已过去三天,但回忆起出事的那个晚上,第十九中学初三七班班主任李金茹的眼泪还是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当时李金茹距离站在车旁疏导学生的张丽莉仅几米远。事发时张丽莉向前一扑,用手将车前一名已经吓傻的学生推到一边,又用身体将旁边的一名学生顶到一边,自己却被猛冲过来的客车撞倒在地,沉重的车轮在张丽莉身上碾轧了过去。等周围学生、老师反应过来,张丽莉已倒在血泊中。“先不要管我们,快救老师、快救老师、快救我们的老师……”回过神儿的学生们一下子围了上来,当时孩子们大声对周围老师哭喊。“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丽莉就躺在哪儿了,我们急忙打了120,把丽莉和受伤的学生送往 医院抢救……”目睹了这一切的李金茹说自己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
语文教研组组长张立波老师是张丽莉的老师,二人感情特别好。张丽莉高二时母亲去世,参加工作后一直跟着张立波,二人相处得像母女。张立波生病时都是张丽莉在身边照顾,帮着料理家务。张丽莉出事后,张立波悲痛过度已经病倒在床。学生们听到张老师双腿截肢的消息后,也是哭成一片。
第四篇:最美人物颁奖词事迹素材
最新整理*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颁奖词事迹及素材运用
于敏
适用范围:为科学献身 拼搏 爱国 敬业 刻苦 艰辛 艰苦条件取得成就
他自己说的:
1.发达国家能做出来的 我们也能做出来 并且更快
2.我已经老了,希望年轻人得到这个奖项去激励更多人
【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名人评价:
于敏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科学家 钱三强)
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科学家 彭桓武)
于敏在氢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科学家 朱光亚)
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
节目摘录
核武器的建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经验
在中国的氢弹研究中于敏发出了宝贵的作用
宁静以致远 鞠躬而尽瘁
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
觉得很平凡就好
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气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五字概括
报国心皎洁
相似人物 :钱学森(民族脊梁)
朱敏才 孙丽娜
适用范围
奉献 转变(外交官→乡村教师)平凡中的伟大 艰苦条件取得成就
他自己说的
1. 山寨里的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只是并且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2. 夫:只要还能动 就要干下去
3. 妻:它是以一种非常坚定的信念坚持下来
【事迹】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节目摘录
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面对夕阳却选择了朝阳
曾经是外交官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参赞
夫妇俩爱上了黔西南的孩子 他们离不开这里的徒弟
募集善款350多万元 改变了无数山里人的命运
从05年支教一直没回过家
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相似人物张丽莉(为救学生失去双腿的最美女教师)
赵久富
适用范围
牺牲小家为大家 爱国 孝顺 基层平凡 取舍
他自己说的
1儿子在你得病走了不要怪儿子(面对死了的父亲
2希望全国的人民不要忘记我们库区人民做出的奉献和牺牲
3“可以说几代人 也可以说几十年”为别人作出了贡献
4我们四十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那不是什么物质可以弥补的
5吃水不忘打井人我们吃水不能忘记乡亲们的付出(面对北方人 【事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第一人,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08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2010年4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10年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需要外迁到黄冈,村民们很不理解
30年党龄的老赵 放弃内安 选择外迁到黄冈
老人不外迁,儿子不能尽孝,母亲赶了五公里山路送儿子
逢年过节父母亲生日忌日都是想老家的时候
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尖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五字概括
量与江海宽
相似人物 乔宗旺(2014最美村官获奖人物)
张纪清(炎黄)
适用范围
平凡 爱 带动建立了300个爱心团队 榜样 舍己为人 奉献
他自己说的
1不是我在做 人人都在做 只不过我坚持的时间长一些罢了
2“长大后好好做人 好好做事”
3从小被祖母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一直在教导只有两句话
千万不要忘掉我们是中华民族后代 优良传统绝对不能丢”(也算是吧)
个人简介
【事迹】
张纪清(江阴炎黄)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06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14年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炎黄”!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白岩松评论”这个名字我们谁都知道 但是我们不知道他是谁”——汇款人炎黄
在张继清看来 做一个好人 做一些好事 是再简单不过的选择
通过养殖技术致富 手上有了几万多块钱的存款
但是在这时候他致富的脚步却停了下来
他卖掉厂房的设备 辞退厂房的职工 资助孩子 资助残疾人 资助敬老院←首次使用”炎黄”的花名汇款 把镇政府给他看病的5000元慰问金 捐给了当地的敬老院
人的一生 你的成长 是离不开别人帮助的 所以不要把帮助别人当成一个崇高的事业 这只是别人帮助你的回报
一个人带动了一座城建立爱心团队
五字概括:涓滴见沧海
颁奖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相似人物 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
陶艳波
适用范围
母爱 信念 幸福
【事迹】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也会因为她的非凡坚韧及创造的奇迹而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继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和为儿女留下巨幅十字绣作为未来学费的癌症母亲姚厚芝之后,这回,陶艳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为全场的泪点。
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08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篇二:2013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颁奖词写作素材
2012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2的“感动中国”人物,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负责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他们中有些人为国家、民族贡献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1.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事迹】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2.陈斌强:“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
【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事迹】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3.何玥: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
【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事迹】人物介绍: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2012年11月脑死亡。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虽然我们的女儿没了,但我们帮她完成了心愿,我们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从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几度泣不成声。
去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之时,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复发,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在听说生命只剩3个月时,何玥做出了父母亲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 那天,何玥对刚打工回家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吓了一大跳的父亲把何玥骂了一顿,因为按桂林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0时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在旁人眼里,何玥一直是个品学兼优有爱心的孩子。家里满满一面墙贴着“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曾让父母捐出一个月的工资。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却要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为了给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经欠下了10万元的债务。但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也从未主动找过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们想以最美的方式,实现女儿的“最美愿望”。2 4.陈家顺:“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
【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事迹】人物介绍:1968年出生,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
在很多被陈家顺关照过的农民工眼里,“陈老师”好像什么都不怕。但陈家顺说自己有“软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说你们干部骗人”。
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几年前,陈家顺被派往浙江义乌,担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麻烦事接踵而来:此前劳务输出由乡镇、村负责宣传动员,但是乡亲出去后常说外面的情况和听到的宣传不一样。陈家顺成了乡亲们的“出气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顿。
陈家顺辗转反侧,问题出哪儿了?为把真实的用工信息传达给乡亲,也为了更好地给乡亲们维权,他下了决心: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几年。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你是农民工吗?”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
“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每天早上起来最辛苦的就是清洗猪舍,刚开始时要花3小时才清洗完,后来熟能生巧,只花1小时就能干完了。”一个月后,陈家顺在重点收集了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后辞职,推荐了几位乡亲来这里务工。
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各行业信息,陈家顺逼着自己快速学习、上手。比如,刚学会养猪,又得适应工厂流水线上的作业。“卧底”打工时,但凡找到用工条件相对优越的,总会眼前一亮。他曾应聘到一家中等规模的饰品厂,待遇和条件很不错:保底工资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厂里会补发加班费,还有免费的工作餐。一个月后,他介绍了20多名老乡过来,事先郑重其事和老板谈好条件:报销工人过来的车费,每月的工资按时发,尽量给工人安排技术性岗位?? 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认个死理:“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
陈家顺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农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机号,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我们再辛苦,终究背后是有组织依靠的,而农民工呢?他们漂泊异乡,无依无靠,那是真的辛苦!”随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多,现在陈家顺“卧底”越来越难了,但他说,只要心里装着农民工朋友,即便换个方式,也可以为他们做事。
5.高淑珍:守护“炕头课堂”14载
【颁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事迹】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她的儿子王利国4岁得了类风湿,落下残疾,到上学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办个小课堂。由于附近村庄也有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家里响起读书声。
“炕头课堂”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母女二人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地,自行车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旧面包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她怕路上颠坏了,就一直抱怀里。再后来,为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高淑珍为多挣几个钱,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日用品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时下大雪没有集市,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她说,“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
6.张丽莉:“最美女教师”
【颁奖词】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事迹】张丽莉,女,28岁。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初三(3)班班主任。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7.李文波:南沙守礁97个月
【颁奖词】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事迹】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
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
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8.高秉涵:执着归乡的台湾老兵
【颁奖词】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事迹】人物介绍: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初登央视演播厅,74岁的高秉涵颤颤巍巍。他说,腿脚还挺利落,只是实在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从后台走到舞台中央,是一段起伏弯曲的布景桥,高秉涵却把这看作黄河、长江,是任何一切能勾连起他对故乡强烈思念的图景。
家是什么?高秉涵说:“家就是这个曾经再怎么努力都回不来的地方,但我从没有放弃过努力!”60多年生活在台湾,镌刻在高秉涵脑海中的却是另一个地名:山东菏泽。他出生在菏泽,在那儿度过了年少时光,菏泽才是他的家乡。高秉涵想家,但也深知,对他这样一个大半生住在海岛上的“外省人”来说,通往家乡的路意味着什么。
5篇三: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事迹及素材运用角度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及素材运用角度
河南省实验中学张定勇整理
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适用角度】理想﹑低调﹑专注﹑勤奋
2.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
【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事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第一人,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08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2010年4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10年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
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适用角度】奉献,责任,牺牲,爱国
3.好心人“炎黄”张纪清
【颁奖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事迹】
张纪清(江阴炎黄)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06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2014年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炎黄”!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适用角度】爱心,低调,助人
4.爱·慈善 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 孙丽娜
【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事迹】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适用角度】爱心,大爱,奉献,支教
5.爱·亲人 失聪儿子的陪读妈妈:陶艳波
【颁奖词】“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事迹】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也会因为她的非凡坚韧及创造的奇迹而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继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和为儿女留下巨幅十字绣作为未来学费的癌症母亲姚厚芝之后,这回,陶艳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为全场的泪点。
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08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2011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当道路越走越宽,48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艳波:“比如旅游啊,美容啊??”陶艳波并不接茬,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力受限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在舞台上唱歌,这是乃彬打小的心愿,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母子俩能收获今天的成功和荣誉,离不开一个人--乃彬父亲的全力支持,“感动中国”也把他请到了现场。“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走向阳光。
【适用角度】母爱,大爱,奉献,坚持
6.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
【颁奖词】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他是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一名公安民警。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你当时怕不怕?”“感动中国”主持人白岩松问木拉提·西日甫江。
“也怕。”
“那你为什么冲在前面?”
“因为我已经有老婆有孩子了,可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成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个38岁汉子的朴实回答,令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木拉提”在维语中是“梦想”的意思。木拉提·西日甫江的梦想有两个:一是当一名优秀的警察,这是他一生要追求的目标;二是让和田更加祥和,大家都去那里旅游。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适用角度】奉献,爱国,付出
7.麻风病医生肖卿福
【颁奖词】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他是江西赣州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事迹】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一位麻风病医生。
一说到极具传染性的麻风病,许多人都会心生畏惧。42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了江西唯一一个麻风病康复村——于都县安背村时,他一夜没睡,连床都不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但医生的职责让他留了下来。42年间,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过医疗事故。经过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风病患病率从1966年的每10万人中23.5人下降到2009年的十万分之0.5。2010年,贡献突出的肖卿福荣获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最高奖——马海德奖。
退休后,肖卿福依然闲不下来。他坚持每周到镇上出诊一次。“只要病人需要,我就要帮他们。”
【适用角度】奉献,坚持,付出
8.瘫痪老爹的孝顺女儿:朱晓晖
【颁奖词】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她是朱晓晖,为给父亲治病,她辞掉报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债务,周末还给债主的孩子补习。
【事迹】
本“感动中国”的另一则亲情故事同样发生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与陶艳波的舐犊之情所不同的是,女诗人朱晓晖为我们讲述的是反哺之恩。
刚过40岁就头发灰白、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让人将她和诗联系在一起。
但她又确实是诗人,16岁起发表诗歌,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2002年,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父亲最疼我,我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为了悉心照料父亲,朱晓晖辞职、借债、卖房卖车。不堪重负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生活的苦难全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父女俩在社区的一个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女儿天天给父亲擦身、翻身,父亲从未得过褥疮。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除去治病的开销所剩无几。为维持生活,朱晓晖放下面子去菜市场捡拾别人不要的菜。
“刚开始也有一点点委屈的感觉,但是一看见我爸活着,每天还能跟我爸爸聊聊天,我就觉得很快乐。”夜深人静时,朱晓晖会在灯下铺开一张纸,写写诗,一年也能写个百十首,父亲常常是诗中的主角。
“每天看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在守望着父亲让我明白这样的日子会久久的存在不能让坚强的身体倒下要勇敢的寻找生命的活力”诗歌赐予她力量,让她抬头面对生活的所有赠予。
在“感动中国”之前,朱晓晖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当地一家孔子学堂的师生。每个周末,朱晓晖在这里当志愿者老师。师生们随她来到那间车库,孩子们背着《三字经》,唱唱跳跳表演节目,还排着队,仰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凑到病榻前亲一亲爷爷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当一老一少两张脸庞在短片中定格时,其带来的心灵冲击胜过任何言语和教材。
【适用角度】奉献,孝顺,付出
9.爱·科学 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颁奖词】忧国不谋生。
第五篇:学习最美基层民警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电影《湄公河行动》里面有句非常走心的话:“你之所以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无数勇敢的人把黑暗挡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下面小编整理学习最美基层民警人物事迹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学习最美基层民警人物事迹心得体会大全1
人民网重庆12月6日电 12月6日,中宣部、公安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名单和事迹,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侵财案件侦查支队探长康飞当选“全国最美基层民警”。
今年8月,中宣部、公安部在全社会部署开展“最美基层民警”学习宣传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大公安民警和社会各界群众踊跃参与,自下而上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遴选展示活动,推出了一批扎根基层一线、受到人民群众广泛好评的“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重庆市公安局刑侦反诈专家康飞获评“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同时,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肖伟获提名奖。
康飞,他是继承牺牲的刑警父亲遗志的“刑二代”,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新型犯罪,他刻苦专研,从反诈的“小白”成为全国反诈战线赫赫有名的神探,在看不见硝烟的网络战场上,与隐匿在屏幕后的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全力守护着百姓的“钱袋子”。
他带领战友一起,与金融、通信、第三方支付等多方协作、高效联动,实现应急止付“秒级”响应,三年来成功止付4.6亿余元;强化源头防控,研发多个全国首创反制项目,预警群众、阻断汇款上亿元;雷霆出击、虽远必诛,跨境破获多个部督大案,缉捕归案上千诈骗分子。他被公安部聘为反电信诈骗专案教官,先后荣获个人一等功、二等功等荣誉17次,2017年获评全国公安百佳刑警。
肖伟系重庆市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民警,今年4月11日,她在早高峰执勤时热情救助求援群众,感动了无数网友,被誉为“最美女警”,媒体赞誉她是“危急时刻人民群众最信赖的人”,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提名奖。
康飞和肖伟的事迹在警营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激励着重庆公安民警见贤思齐,奋勇作为,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五届七次全会部署,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最美基层民警”为榜样,以更加高昂的斗志、过硬的本领、顽强的作风,毫不懈怠抓好岁末年初各项公安工作,确保全市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学习最美基层民警人物事迹心得体会大全2
身处黑暗,心向阳光。
面对敌人,优雅洒脱地把锋利的尖刺迅速准确刺入敌人心脏,涤净乾坤,大美中华,天下无毒!这是80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公安局禁毒局副局长周脉军最豪迈的初心。
搏杀冲锋在缉毒战场最前沿的他清楚地记得:每一次险象环生的抓捕,每一个缉毒路上的日日夜夜,每一次与家人依依不舍的诀别,每一次游走生死边缘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英雄热血满腔,逆行而上,殊死沙场,战功显赫美名扬…… 六年禁毒生涯,他亲手参与侦破大要案件达1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余人,缴获600余公斤,为凉山毒情好转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初约
打通周脉军电话时,他正在忙着一桩案件的收网。记者提出想要采访,他在电话中礼貌地回应:忙!电话他已存下了,明天上午他有空了会联系。
第二天上午十点,他终于顺利完成收网,打电话时带着兴奋:“我五分钟之后到酒店找您,这次办案时间长了一点,我已经一个周没有回家了!但两个小时之后我还要带队去藏区办案,来不及回家洗澡换衣,身上有点酸菜味,您不要笑我。”
五分钟后,宾馆大堂。周脉军眼尖敏锐,在不能确定记者的身份情况下,仅凭打电话的神情,心里就猜出了记者是谁,主动过来打招呼。望着眼前风尘仆仆带着满脸风霜的“小老头”,记者怎么也无法把他和前期攻略中“80后”、“阳光卫士”、“青年楷模”等标签联系在一起!因为长年的风餐露宿,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沧桑很多,满脸不修边幅的饹渣胡,体重108斤的,身材瘦巴巴的,看起来甚至有点“寒碜”!
二、初心
你从警的初心是什么?
“我从警初心很单纯,纯粹是出于对警察这份职业的第一认同。”周脉军告诉记者。在从警以前,警察这个职业,对他而言是非常陌生的。为什么会走上这条道路呢,回忆军来,应该是源于大学二年级一个周末的清晨:那天下着雨,周脉军坐在公交车上,望着窗外,突然,两名穿着黑色雨衣的警察映入眼帘,其中一个背上背着一个老人,另一个在一旁撑着伞,雨衣背上闪闪发光的“警察”二字特别耀眼,让他突然感觉眼前的身影非常高大!就在这一瞬间,警察这个职业在周脉军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并且慢慢开始生根发芽。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从警的初心。
穿上了警服,自然就扛起了使命——惩暴除恶、扶弱助困、坚信正义、无所畏惧,这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沉甸甸的责任。周脉军告诉记者。
“我的微信名叫‘优雅之刺’,是不是很浪漫优雅?相比于剑,刺更加隐蔽,且比剑尖锐。我的使命就是隐身暗处、一击必杀,把锋利的尖刺及时准确地刺入敌人心脏,涤净乾坤,大美中华,天下无毒!”
2018年5月,周脉军临危受命,参与组织侦破公安部“5.24专案”系列案件,为抓捕境外毒枭,我带队鏖战边境。在公安部和省厅的指挥下,与云南警方密切配合,并在境外警方的大力支持下,两次深入“金三角”腹地实施过境抓捕。由于在他国领土,无法携带武器。在枪支泛滥、战火纷飞、局势极其动荡的境外,周脉军和战友们的人身安全面临着极大威胁,但抓捕组没有一个人退缩,心里只有一个字“干”!最终,8名境外毒枭被成功抓捕回国,两起特大跨国贩毒案成功告破,149名犯罪嫌疑人被绳之以法,两个盘踞境外多年的贩毒集团被彻底摧毁。
2019年2月,正值春节,万家团圆之时,周脉军获取重大案件线索,有人在藏区贩卖。警情就是命令!顾不上与家人团聚,他带队奔赴海拔4000多米的藏区高原追缉毒贩,在零下7度的恶寒天气中,历经十八小时的惊险追捕,最终在号称“世界第一高城”的甘孜州理塘县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贩卖运输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缴获35公斤,后经延伸打击,于今年7月将境外毒枭及团伙骨干全部抓获归案,全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8人,缴获70余公斤。
三、自律
让座、烧水、看茶。
在办公室,周脉军和记者闲聊起来。他告诉记者,我们干缉毒的,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有一次,一个毒贩被抓到后,为了换取自己的性命,指着价值近千万的毒赃说,你要多少钱,你开价就行,只要你们放了我,这些都是你的!
“工作一辈子的工资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钱!”但是,他坚决地拒绝了和毒贩的交易,“这是一群傻里吧唧的警察!”事后毒贩在接受审讯时说。这样的诱惑周脉军和他的同事们还遭遇过很多次。“有一次,缴获的毒资钞票都堆满了越野车后备箱,但是大家没有一个动心乱来,后来银行点钞和犯罪嫌疑人交代的数目完全吻合!
这就是使命催生的自律。
四、百米跑最好成绩
“阳光之城的阳光天王”这是同事阿尔阿呷眼中的周脉军,作为“铁杆脉粉”的她是绝对不能容忍我们称呼周脉军为“小老头”的!你们不了解我们周局,他可是我们“阳光之城”凉山警界最帅的天王之一!他热爱体育运动,踢球短跑样样在行!特别是短跑,他的百米跑体测最好成绩是10秒50,这个速度在警训考核中也会是满分成绩!周脉军笑得前仰后合,满脸青春,自信飞扬。
“好成绩的取得,我首先得感谢毒贩们,是他们亡命地逃窜,促使我练就了这身“狩猎者”的看家本领!”
2015年2月,周脉军正在侦办一起部督目标案件,专案组4天3夜没有合眼,连续追击嫌疑人近2000公里,终于在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境内“五鼎山”上的一条小路上发现了正驾摩托车运输的两名嫌疑人踪迹。由于地理位置极其偏僻,犯罪嫌疑人对身后突然出现的越野车引起了警觉,随即弃车逃跑,为了不让嫌疑人逃脱,多日辛劳付诸流水!周脉军奋力直追,嫌疑人发现逃脱无望,纵身跳下了高约20多米,坡度约70度的悬崖,周脉军和专案组得民警们没有丝毫犹豫,纷纷跟随嫌疑人跳下悬崖,在悬崖峭壁上连滚带爬地滚出30多米后,将已经摔晕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当场缴获5.6公斤。
“当时的百米冲刺速度估计就在10秒左右!我想我这辈子应该不会再有这么好的百米成绩了。”
五、最爱的人 最浪漫的事
六年枕戈待旦,周脉军没有放过一天假,出征的行囊总是收拾妥当放在身旁。
“我最为愧疚的就是对妻子和儿子的陪伴亏欠!平时工作很忙,照顾不了他们,外出执行任务也从来不敢告诉他们,就怕他们担心!”
2014年5月,周脉军的宝贝儿子降生了,但他刚出生就被查出脑血肿,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正在火烧眉毛地着急时,又接到任务,必须马上出征。他只得隔着玻璃望着危在旦夕的儿子,擦了把泪,奔赴边境抓捕毒贩。长年累月的加班出警,让5岁的儿子已经习惯了我的加班,每次只要在家里待的时间超过半天,儿子就会问:爸爸今天不加班吗?更多的时候,儿子是说:爸爸快走,爸爸再见!讲到这里,周脉军停顿了一下,陷入了深深地自责,谁家没有妻儿老小?谁能没有儿女情长?家人无怨无悔的理解支持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六、关于牺牲的对白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将黑暗换阳光。
禁毒之路,危难重重,每一次抓捕都有可能面临牺牲,每一次与家人的惜别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面。2013年以来,凉山禁毒战线先后有以一级英模贾巴伍各为代表的五名民警因公殉职,三十多人因公负伤。“希望每一次出任务,我的战友都能平安归来。如果有一天回不来的是我,我也无怨无悔。”周脉军说。
风平浪静背后,是汹涌的血与泪。
学习最美基层民警人物事迹心得体会大全3
网格民警——付安正!
从警20年,他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特别是贵阳市公安机关启动网格化接处警新模式的三年来,付安正作为一名网格民警,严格按照“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动中备勤、服务群众”的要求,忠实履行网格警接处警、巡逻防范、救助及服务群众的工作职责,累计接处各类警情3000余起,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20余起,抓获各类现行违法犯罪人员60余,人救助及服务群众1000余次,从生命线上救回极端轻生群众10余人。
10月21日上午,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事迹推介展示活动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礼堂举行,付安正作为贵州公安“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以及整个推介活动的首发展示人,一开场就震撼了观众和评委,“怕死就不做警察了”更是让评委倪萍为之动容。
当左臂还戴着护具的付安正走向舞台的中央,一个庄严的敬礼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最大的动力是身上这身警服!”
2002年,入警不久的付安正在派出所当治安警,一天下午,接警大厅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警察叔叔、警察叔叔”,只听到声音却看不到人影,付安正绕出接警台,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手里举着五块钱朝他摇晃。“叔叔,这是我捡到的,交给你!”接过孩子的钱,付安正的心一下子被融化了。他把孩子带到办公室,拿出10块钱作为拾金不昧的奖励。孩子开心地跑出了派出所,那一刻,午后灿烂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孩子身上,异常温柔,付安正永远记住了那一天的阳光,同时告诉自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和尊重。
有一次出警,房屋坍塌,一个孩子因当时条件有限没能救回来,从此后他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更尽力的救人,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再努力一下,绝不放弃。
不久后,付安正巡逻时在河边发现一个拉链扣紧的包,走近打开拉链一看,居然有一个小孩裹着毯子躺在里面。孩子的脸上爬满了蚂蚁,头上全是针眼,显然是一个生病了被抛弃的孩子,他在惊讶和痛惜中发现孩子的小手动了一下,立即对同事大喊:活的!活的!快,快点……然后找来热水,给孩子擦掉头上的蚂蚁,急忙往医院里送。接连跑了几家医院,都因孩子病情严重不敢接收,付安正没有放弃,最后赶到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时,才遇到一位热心的护士收治了孩子。三天后,接到妇幼保健院的电话,说孩子救活了,他终于放下了那颗牵挂的心。
付安正,就是那样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他有自己的子女、有幸福的家庭、有健康的父母,他最渴望的是周末不用加班、回到家时温暖的灯光、还有一个微笑。他的愿望很简单,希望家人平安、希望辖区平安,可每每到了危急时刻,他又总是忘了自己的平安……
曾多次采访付安正的记者站在舞台上讲述着一个个暖心动人的故事——我们的身边,正因为有无数个像付安正一样的基层民警,用一束束温暖的光,为我们驱除黑暗、照耀前方!
学习最美基层民警人物事迹心得体会大全4
12月6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向全社会发布2019年“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安顺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西航派出所社区民警胡鹏,榜上有名。
2013年,刚刚入警时,胡鹏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办案民警,火线缉凶,惩恶扬善;或是成为一名情报研判民警,抽丝剥茧,决胜千里。
在得知自己成为一名社区民警,需要每天走街串巷,家长里短时,胡鹏心里有些失落。
胡鹏管理的社区是安顺经开区最繁华的区域之一,辖区内的城中村有随意私搭乱建的房屋,形成迷宫般的道路,治安情况极为复杂。
刚开始,胡鹏做入户调查,进去三次,迷路三次。不服输的他,萌生了给辖区画方位平面图的想法。
从2013年10月起,胡鹏一头扎进社区,挨家挨户走访,对辖区的道路、建筑物逐一进行拍照,通过电脑查询社区对应的卫星地图及各路段的街景地图,利用绘图软件尝试进行地图绘制。
3个月,胡鹏走遍了辖区的大街小巷,成功绘制出电子地图,并总结出“卫星地图编排法”“街景地图可视法”“沿街拍照修正法”“信息采集核对法”“电水亮灯上门法”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五步法”。
此后,胡鹏又将辖区内分布的监控摄像头、发案情况等常用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标注,让电子地图更加全面、生动。
2017年9月7日,普定路接连发生多起砸车窗盗窃案件,严重影响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侦查部门通过调取“天网”监控锁定嫌疑人活动轨迹,但区域巷道复杂,房屋密集。此时,胡鹏绘制的电子地图派上了用场。通过缩小侦查范围后比对采集数据,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和准确住址,在一出租屋内将嫌疑人成功抓获。
此时的胡鹏早已明白,在小小社区,一样能为群众守护安全和正义。
胡鹏长期在大街小巷进行走访,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在走访中,他了解到一名村民33岁的养女徐芳没上户口,不仅农合医保没办理,孩子的出生证也没办理。更为关键的是,孩子已上到了上学年龄。上户口,对于这家人来说,就是头等大事。胡鹏立即进行调查核实,一个星期后解决了徐芳的户口问题。
拿到户口本的徐芳开心地对胡鹏说:“这下,孩子能读书了,真的太谢谢了!”
百姓的道谢,让胡鹏心里甜滋滋的。胡鹏说,作为一名基层民警,辖区不发案、少发案,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同样是人民警察“执法为民”的重要体现。
为了打破警民沟通的空间、时间屏障,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胡鹏还充分依托安顺经开区公安分局打造的“平安开发微警务”应用平台,利用“微信”建群、入群等方式,搭建警民连心桥。
自2014年以来,辖区刑事发案从1年135起降到了如今1年45起,实现了连续4年持续下降。
据了解,胡鹏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7次,嘉奖2次。这次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表彰,让他兴奋不已。
胡鹏说,全国“最美基层民警”评选,让他收获颇多。每个候选人都有自己的精彩和不平凡,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作为社区民警,他就是要把“为人民服务”做到极致,为构建和谐社会再立新功。
学习最美基层民警人物事迹心得体会大全5
12月6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19年“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公布了全国“最美基层民警”评选活动三个奖项获奖名单,昆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五大队大队长邹路遥荣获提名奖。荣誉背后,这个向来话语不多的硬汉,翻来覆去说的话是:“这些荣誉,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整个云豹的。”
抓捕糯康
2005年,经过昆明特警云豹突击大队重重考验,邹路遥进入了云豹突击大队,从一名特警学员转变成为一名真正的特警队员。2007年,24岁的邹路遥因射击成绩优秀及心理素质过硬被确定为狙击手。
“当警察一直是我小时候的梦想,没想到真的当了警察,还当了特警,而且还是突击队员。”这是邹路遥在很多场合经常说到的一句话。每次提及,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骄傲和自豪。
2012年3月,邹路遥接到一个任务,只有时间、地点、机票信息,其他一概保密。在机场,他给妻子石琛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有任务,不能主动联系。此后86天,邹路遥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杳无音讯。这86天里,邹路遥和战友深入东南亚热带雨林,执行“10·5”湄公河惨案抓捕任务。
在随后的80多天时间里,邹路遥跟随专案组风餐露宿,辗转多地,深入犯罪集团腹地,捣毁其势力部署,成功抓捕集团主要成员。期间,“特殊”的工作要求,“特殊”的工作纪律,让邹路遥无法获悉家中的任何情况,家中亲人亦无从知晓他的丝毫消息。
直到第87天,妻子石琛24小时随身携带的手机终于接收到一条消息:“一切安好,勿念。”即使号码不明,但她知道,那就是自己的丈夫,连续紧绷多日的神经才终于放松。
邹路遥和妻子石琛组成的双警家庭获得了2019年“全国最美家庭”的荣誉。那个广为流传的“失联86天”的故事,感动着许多人。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石琛不是没有抱怨过,比如邹路遥总是会忘记给自己送生日礼物,总会经常不回家吃饭……
“儿子不舒服,你带他去医院看看。”石琛说,这是邹路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儿子已经9岁了,他还不知道新的儿童医院在哪里。“他不知道去医院有多难,他不知道挂号、抽血、化验要排多长的队。”
今年4月,石琛第一次看到了“5·10”持枪劫持人质案的处置现场视频,视频里,一个人一脚踢开门冲了进去,之后是晃得很厉害的画面,和一声紧过一声的枪响。她也是警察,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石琛再也不会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跟丈夫生气了,她想清楚了:丈夫每一次出任务,一念之差,都有可能是生与死,“我能做的就是让认认真真地训练,专专心心处置每一个任务,战友之间互相保护好。”
“危险+1”
2019年,因组织需要,邹路遥离开了深爱的云豹突击队,到昆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五大队担任大队长。虽然还是特警,但与云豹突击队主要负责后期处置不同,五大队负责的是巡逻防控等前期预防工作。“发现隐患苗头,打早打小,避免演化成恶性案件,这对老百姓的平安来说同样重要。”邹路遥说,自己至今依然保持着训练强度,也做好了随时回去再执行任务的准备。
现在,邹路遥说他每天都用“危险+1”的心态来出警,把矛盾在化解萌芽状态,相当于减轻了云豹的压力和危险。
微信签名上,邹路遥写下这句话:“我们勇敢,不是我们无所畏惧,而是心怀畏惧,却仍然向前。”